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实用13篇

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

篇1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1.1使用方面的问题

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行业相比较,我国的建筑产品在使用的年限方面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据相关统计显示,英国建筑的使用寿命是130年,欧洲大陆是80年,而我国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还不到30年。这从侧面反应了我国建筑质量方面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1.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施工方方面及监理方方面。施工方为了节约工程成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得更大的利润,有意或者无意的纵容偷工减料行为的发生,这已经是建筑业的普通现象,极大的破坏了我国建筑业的形象,也为工程的安全使用带来了隐患。监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监理的缺位,越位,不到位及由此产生的腐败。监理公司作为经营的主体,在工程的监理工程中,也需要考虑公司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执行监理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放任管理的现象,同时,个别的工作人员还存在在工作的过程中,利用职务的便利谋取私利的行为。凡此种种,都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也为建筑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制度方面滞后

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新工艺层出不穷,新材料也在施工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提高助力的同时,也为新制度,新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客观的要求。但是,我国在建筑新标准的制定方面还是相对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的,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管理,为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提供的土壤。

2.2人员素质方面的影响

我国的建筑市场近几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伴随着国家棚户区改造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由此,也引发了建筑行业人员方面的短缺。于是,很多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及虽然经过培训,但是没有取得合作证的人员进入到建筑行业。虽然这类人员主要是从事非技术性质的工种,但是,由于非专业施工人员数量庞大,工种分布广,也是我国建筑行业问题频出的原因之一。

3.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正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也是刻不容缓的。

3.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方面虽然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还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加强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完善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过程中,,突出政府的功能是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保证。以政府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施工企业及监理公司,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结束我国目前建筑市场乱象的根本,也是解决建筑行业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网络,把质量管理的培训,质量管理的实施,质量管理的监督及质量管理的总结,完证的贯彻到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3.2凸显工程监理的作用

工程监理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监理公司接受发包方的委托,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保证工程中质量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但是,在最近的出现的工程质量的案例中,监理人员经常扮演反面的角色,不作为,越位,腐败等情况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影响了工程监理在建筑行业的现象,公众也为工程监理是否能够为建筑工程的优质高效发挥作用产生了疑问。因此,凸显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为了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监理公司应该完善监理人员的培训制度,不仅在岗前进行培训,而且在监理的工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相关的培养,以便能够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同时探索实行终身监理责任追查制度,监理问题举报制度和多层监理制度,把监理至于制度和公众视野范围之内,实行阳光监理和公开监理形式,淡化监理公司和施工方经济关系,促进监理制度的全面深入的改革,最终实现监理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驾护航的目标。

4.总结

总之,我国建筑行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有效途径,也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其中的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更是建筑业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实习严格施工质量管理的建筑工程,能够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起到了其他经济手段难以实现的功能,也为城乡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助力。是我国实现十三中全会任务的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燕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华南理工大学.2013(7)

篇2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现代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受到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并兼有咨询、顾问、参谋、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下面就此做详细的分析!

1 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1.1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健,并且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为此,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3)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1.2 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2 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地实现。

2.1 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3)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2 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2.3 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2.4 建立健全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奖惩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3 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并且要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当然,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3.1 设计质量的控制。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有很多不尽合理及遗漏的地方,这些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通过途径解决:(1)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2)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处。(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3.2 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3 施工质量的控制。(1)抓好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如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2)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以保证工程质量。(3)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4 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关环节,往往会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具的精度不高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3.5 其它因素的控制。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人、施工人员情绪不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人施工现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人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

4 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葫;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4.1 明确质量检脸标准、内客和手段。检验标准包括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4.2 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篇3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法定担保方式有五种: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工程实践中保证担保应用最广泛。

工程保证担保是保证人应工程合同一方(债务人、被保证人) 的要求,向合同另一方(债权人) 做出书面承诺,当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或不支付债务,以致债权人遭受损失时,保证人在一定金额、一定期限内代为履行合同或支付债务的一种工程保障机制。

工程保证担保一般有十多种类型,其中业主支付保证担保、分包保证担保以保障承包商利益;付款保证担保保障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利益;其余的为保障业主的利益。这些基本上都有助于工程质量管理。

1. 1  投标保证担保

投标人在投标报价前或同时向业主提交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险等,保证一旦申诉,即签约承包工程。该担保起着筛选承包商的作用,避免质量信誉差的承包商承接工程。

1. 2  履行保证担保

担保人为保障承包商履行工程合同所作的一种承诺,其有效期通常截止为承包商完成工程施工和工程缺陷修复之日。在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须在规定时间内签署合同协议书,连同履约保函一并送交业主,然后再与业主正式签订承包合同。该担保保证承包商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全面履行质量义务。

1. 3  业主支付保证担保

担保人通过对业主资信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后,为其提供担保,保证将按照合同约定如期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其实质是业主的履约担保,须同承包商履约担保对等实行。即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的,也要同时向承包商提供支付担保。该担保可以防止业主拖欠工程款,为承包商的质量管理奠定了经济基础。

1. 4  保修保证担保

也称质量保证担保,是担保人为保障工程保修期(国际上亦称缺陷责任期) 内出现质量缺陷时,承包商应当负责维修而提供的担保。保修担保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保修保证金的方式,也可以实行承包商的同业担保。保修保证担保可以包含在履约保证担保之内,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担保形式。该担保解决了工程保修期的维修问题,对促进承包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护业主合法权益有积极作用。

1. 5  分包保证担保

当工程存在总分包关系时,总承包商要为各分包商承担连带责任。总承包商为了保险自身的权益不受损害,往往要求分包商通过担保人为其提供担保,以防止分包商负约或负债。通常这也是总承包商将工程分包给分包商的必要条件。该担保加强承包商对分包商质量管理的控制。

1. 6  保留金保证担保

指业主按月给承包商发放工程款时,要扣一定比例作为保留金,以便在工程不符合质量要求时用于返工。该担保有助于业主对承包商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

1. 7  差额保证担保

如果某项工程的中标价格低于标底10 %以上,业主要求承包商通过担保人对中标价格与标底之间的差额部分提供担保,以保证按此价格承包工程不致造成质量的降低。该担保保证承包商在低价中标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工程质量。

1. 8  付款保证担保

保证承包商根据合同向分包商付清全部的工资和材料费用,以及材料设备厂家的货款。保证金额为合同价的100 %。一般来说,它是履约保证担保的一部分。

1. 9  预付款保证担保

保证业主预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用于建筑工程而不挪作他用。随着业主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价款并逐步扣回预付款,预付款担保责任随之减少直至消失。

1. 10  完工担保

保证承包商按计划完工,并对该工程不具有留置权。

1. 11  反担保

被担保人对担保人为其向债权人支付的任何偿付,均承担返还义务。担保人为防止向债权赔偿后,不能从被担保人处获得补偿,可以要求被担保人以其自身资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或通过其他担保人等提出反担保,作为担保人出具担保的条件。一旦发生代为赔偿的情况,担保人可以通过反担保追偿赔付。

2  工程担保制度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2. 1  有助于形成工程质量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各参与方质量意识薄弱、信用观念淡漠。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除了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外,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信用体系。工程担保制度,可以通过利益制约机制和经济杠杆监督被担保人,使“守信者得酬偿,失信者受惩罚”,从而迫使工程各参与方树立以质量取胜、以信用取胜的意识,提高整个社会的质量信用。

通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担保人在承保或提供担保前必然要详细、严密地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信用情况,这可以为项目建设单位,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把关,防止质量信誉差的承包商承包工程,给国家、项目投资人造成损失。很显然,质量信用差的承包商,担保公司不愿意承保,担保费率高,不容易取得投标资格和工程定单,市场占有率低,逐渐就被市场淘汰。而对于那些质量信用好的承包商,只需支付较低费率的保证费,就能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且不必冻结大笔资金,因而可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这样一来,承包商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会对工程质量进行各种有效的监督管理,使整个社会的质量信用得以提高。

2. 2  加强工程质量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政府监督、项目监理、企业自控”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乍一看,该体系似乎完美无缺,无懈可击。但是仔细一分析,却会发现很多问题。政府监督主要靠政府的行政推动,管理手段单一,无法对参建方形成有效约束;业主的行为缺乏监督,监理单位、施工企业都由于费用问题受制于业主,工程质量管理只有业主说了算;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受短期利益驱动,质量意识淡薄,质量责任不落实,企业自控形同虚设。

工程担保制度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对各参建方的工程质量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对工程各参建方形成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能有效加强社会监督。由于被担保人与担保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担保公司不会对被担保人的行为不闻不问,而是主动介入,实施监督,并且在财务、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协助,帮助被担保人进行工程质量管理。从总体上来看,工程担保制度对各参与方的工程质量管理加强了社会监督,使我国目前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更为完善。

2. 3  强化各主体的质量意识,规范各主体的质量管理行为

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业主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督,业主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压价、回扣、垫资、拖欠工程款等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承包商的利益,致使承包商资金周转困难,敷衍了事,草草收工,留下大量质量隐患;另一方面,承包商的行为也不规范,非法转包、资质挂靠、拖延工期、延付工人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逃避保修责任等行为屡禁不止。这样一来,由于双方都存在不规范的行为,相互的制约力就减弱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不好进行,最终导致了工程建设质量低劣,甚至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实施工程担保制度,有利于保证参与工程建设各主体的正当权益,约束和规范各主体的质量管理行为。一方面,承包商向业主提交履约担保,业主得到保证,承包商将在规定的工期内,以不超过双方议定的价格完成该项目,并达到合同中规定的质量要求。一旦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合同全面履行其质量义务,业主就可以要求保证担保方对因此而蒙受的一切损失进行补偿。通过履约担保,可以充分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并迫使承包商强化自律意识、质量责任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工程担保制度要求业主提供支付保证担保,则在很大程度上,既解决了业主拖欠工程款问题,又使得那些无资金、无信誉的业主无法进行工程发包,从而保证了承包商的正当利益,为其质量管理奠定了经济基础。

同时,由于业主进行了大量投资,必然对工程质量高要求、严管理,这时可以借助于其他形式的担保,如保留金保证担保、差额保证担保等,加强对承包商的工程质量的控制。当然承包商也可以借助于分包担保加强对分包商工程质量的管理,避免了以往因费用受制于业主而对分包的工程质量管理作用形同虚设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2. 4  解决工程保修期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时,虽然已经验收合格,但仍可能存在某些质量问题或缺陷,直到在使用过程中问题才逐渐暴露出来。虽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在保修期限内必须履行保修义务。同时还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但是,在质量管理工作实践中,当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时,上述五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也都不会主动承担责任,而是互相推委,相互指责。《条例》规定五方共同负责的本义是各自把关、各尽其责、共同促进,但在实践中却形成了“共同负责就是共同不负责”的现象。

通过保修保证担保或质量保证担保的实施,工程保修期间质量问题互相推诿等困扰有关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质量保证担保保证承包商在工程竣工后的一定期限内,将负责质量问题的处理责任。若承包商拒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则由保证人负责维修或赔偿损失。一旦质量事故发生,处理起来简单而规范,避免了无谓的纠纷,保证了业主的利益,也将政府有关部门从以往的协调仲裁等纠纷中解脱出来。同时实行保修保证担保,可以促使承包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尽量避免质量缺陷的出现。

2. 5  净化建设市场,为质量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目前我国建设市场是“粥少僧多”,建筑企业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建筑企业不惜压级、压价以得到工程。整个建设市场鱼龙混珠,秩序混乱,使得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竞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工程质量的管理。一些企业不完全靠质量取胜,而靠拉关系、走后门等方式取得工程,从而使得一些企业把重心放在编织关系网上,而不是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担保制度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起一道硬性的市场准入门槛。很显然,没有担保机构愿为质量业绩差的企业提供担保,这就在客观上遏制了低素质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从而迫使建设市场的各主体重视质量,积极加强质量管理,促使建设市场的竞争由无序到有序,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得到真正地发挥,营造一个重视质量、以质量取胜的良好氛围,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健康、平衡地运行,使我国工程质量工作与国际接轨。

3  结束语

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政府及其各相关部门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就目前情况,应尽快制定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相协调的工程保证担保管理法规,积极培育各种工程担保实体,根据建设市场的需求分步实施工程担保制度,如先对投标保证担保、履约保证担保(包含保修保证担保)和支付保证担保进行重点突破,然后再向差额保证担保、预付款保证担保、分包保证担保、保留金担保等种类扩展,以实现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 ]  魏晓飞. 浅议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体系设计与运行机制[J ] .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 ,14 (5) :65 - 68.

[2 ]  周显峰.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D]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篇4

一、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的关系

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进度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设周期压缩到不合理程度,就会影响质量;质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质量的标准应是适宜和合格,质量过剩是一种浪费。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要么重质量,要么赶进度,而是通过不断的协调和平衡,使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都达到相对最优,并在保证质量目标前提下完成进度目标。

二、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完成预期的进度和质量目标,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只要一个管理不到位,就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注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又缺乏合作精神,项目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进度目标也就很漠然。不可否认现在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确实有限,只是一味为了中标,在取得项目之后就轻视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以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表现的就是进度目标一直不能按期完成。

2.2没有把握好进度、质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在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就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同时,对工程质量有过高的要求,也造成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更长的时间。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要么重质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赶进度,总之是没有把这三者综合考虑。假如说进度滞后了,一般都会采取赶工措施,就要花费成本,但又不想花费太多的成本,那就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了,一方面采取粗放型管理,不注重细节,漠视了监督,各类检查整改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偷工减料或在材料方面选用达标但是档次较为低下或老旧的产品,没有考虑长效机制,就出现很多质量缺陷,尤其是在质量控制一般项目等细节方面。可是由于质量有问题得不到业主、监理、质检的认可又返工,接着是进度又拖后了。这样依次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最终的结果是进度越来越拖后,成本也越加越多,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三、面向建筑工程质量的进度管理方法

3. 1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的协调

(1)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怎样使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协调而使工程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得以实现,是解决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矛盾的关键所在。适度均衡的加快施工进度,可以使实际工期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并且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质量目标,可以避免返工,实际进度会加快;反之,则会因返工,造成工期延后,施工成本增加,降低工程施工效率,增加建设项目的经常性维护费用,导致进度目标不能实现。

建筑工程按最佳工期施工,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使施工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建设工程按计划工期交付使用,在预定的期限内尽早的收回投资。质量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因此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协调是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

(2)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在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与关系

进度控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调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的重要部分。进度控制科学合理有利于施工过程管理、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控制、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三个目标的中心目标。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而前期的其他工作,则为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所以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及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达到质量控制的目标。

有个完善的前期成果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基础,业主方应该用最终创造的效益来衡量和决定项目的合理费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质量标准。施工企业在此基础上方能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进度的和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建设工程能如期,保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中无序的追求施工工期,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就会在规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使工人劳动强度加大,质量目标难以操控,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问题(工程施工一次性特点)。在施工中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规划,就无法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合格的建筑工程产品。边施工、边估算,边采取措施虽然采用的是事中控制方法,但是在没有前期工期规划的情况下就是一种盲目的工作方法,是达不到工期控制目标的。不做具体的工期规划,这样会因为对工期估计不足,不能合理的组织施工,造成工期延长,对完成施工任务,对如期完成投资任务产生影响。

单方面的追求工期会产生质量问题,会造成返工,会降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影响到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尽快发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片面的精做细干又会使工期延后,成本增加。只有认真的做出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好的施工方案,把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在施工全过程中合理安排,才能在一个合理的工期内完成一个合格的建筑产品。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对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对施工经济效益,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在施工中的关系是紧密的,只有认真的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优良的建筑产品。

3. 2运用计划管理手段达到控制目标

项目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严肃科学的计划控制与合理有效的资源投入下,通过各项有机、综合的实施过程控制管理才能达到。

项目发生的总成本过程,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在建工程的施工阶段,而这一阶段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达到业主认可的各阶段进度目标,并取得过程业务收入以弥补过程投入,最终实现总进度目标和总项目收益值。施工进度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分层次进度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各类人、材、机等资源围绕进度计划实施同步投入、配合与支持,并在综合控制下实现的。由此,计划系统应进一步予以充实、完善和提高,要求计划内各项工作组织得当、协作配合、科学合理,方能达到综合控制的最佳效果。

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讲,要有一个全盘总体控制计划,以指导、协调和安排人、财、物等各类资源。要达到项目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在项目管理上需要确定一条从准备计划、执行反馈、调整修改、再执行及执行结果评价的主线,进度管理工作应围绕这条主线展开。基本建设程序表明了一个工程项目产生、演变、发展、形成的规律过程,在施工阶段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施工阶段之前各阶段所产生的工作成果,以及明确的最终交工时间要求,是项目施工总体计划、资源安排的基础。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要依据基建程序中施工阶段之前的各阶段工作成果,考虑工程、工艺特点和施工特点,以合同工期为工期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总体计划,以安排各阶段、各专业主要工作,进行人、财、物等资源调配,并指导进一步的进度计划细化工作,为各类详细资源安排提供依据,形成各时间层次、各专业层次、各组织层次的进度计划体系,是计划资源总体控制期望目标实现的关键。

进度计划管理是贯穿项目施工始终的第一步和首要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进度计划一定要契合实际情况,当两者出现偏差时,进度计划适时调整,才会避免工程施工组织中的大起大落,避免非均衡性施工,从而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实现进度目标。

单项施工进度计划,它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项目进度管理计划工作的龙头,是财务资金计划、劳动力组织安排计划、机具调遣计划、技术准备及现场组织等各专业计划的主线。这些资源计划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而又相对独立执行各自的职能计划管理。从工程最初,施工进度就与各类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类资源的投入,要配合施工进度进行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等进度管理,并以计划的形式与施工进度计划配合,支持和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

通过对工程建设进行单项和综合分析,使进度目标与资源投入协调一致,使计划的执行建立在正确计划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篇5

工程质量是多因一果的问题,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主要有“人、材、机、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而这五大方面中,人是最主要和首要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我国现阶段,建设方不是单纯的投资方,而是做为建筑实施过程中的五大主体之一,需要参与到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之中。考虑到在单个项目上,建设方是五大主体中最先介入的一方,且对其余四方的队伍有着选择权,因此可以说,建设方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项目是人实施的,本论文主要通过建设单位在招标及施工阶段中,对工程质量控制因素里人的方面的管理做出研究。

2对承包方的管理

2.1优选承包队伍和项目经理

承包方是施工建设的直接操作者,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组织管理能力的好坏,以及经济实力的厚薄,抗风险能力的强弱,都对工程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项目经理是承包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最高领导者,对项目管理班子的组建,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和全面管理,并最终确保项目目标按合同要求完成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否有能力驾驭全面,是否有丰富的经验为项目范围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关键。所以在项目实施前,建设方既要选择一个管理体系完善的优秀施工队伍,同是也要确定一位责任心强,管理经验丰富,能对项目实行熟练有效管理的项目经理,是后期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保证的重中之重。

2.2 利用合同管理充分发挥承包方的责任心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合同是签订双方共同约定遵守的重要合法文件,是施工方组织生产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方赖以实施监督管理,并衡量项目成败的依据。建设方不仅能通过工程量清单从造价上控制承包方,并且通过合同中的通过条款和专用条款,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等风险进行约束,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充分激发承包实施人的工作责任心。

2.3在造价上要给承包方一定的利润空间,以保证施工方的积极主动性。

现阶段,从本人接触到的几个项目来观察,由于市场因素变化太大且过于频繁,比如民工荒,物价上涨等原因造成的建筑市场人工费的相应大幅上涨;各种基础建筑材料的上涨,速度过快且超过了信息价公布速度;众多装饰等项目被发包方从总包任务中分离等各种原因,造成承包方利润相比以前已大幅缩水,有的甚至由于当初签订合同不慎已达到亏损的状况,这大大挫伤了承包方实施项目的积极性,往往悲观消极的施工,带着情绪施工,结果是难以做出高品质的工程,也给现场业主方工程部的日常管理带来难度。所以给施工方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将大大有利于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也必将有利于工程质量上一个台阶。

2.4通过对施工班组的间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在项目实施的五大主体中,施工方是最直接的操作者,但在施工方内部,各施工班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技能的高下,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以总包方选择一批优秀的施工班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阶段,各施工班组主要以各地民工组成为主,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学习,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也强弱不等。业主方虽不是班组的直接管理者,但通过日常工程上的各项检查,也能够观察出不同班组的优劣,可以通过总包方将那些无法满足质量要求且无改善的队伍清除出场,换进合格队伍,这等于为项目实施解除了一个造成质量隐患的炸弹。

3对监理方的管理

3.1优选监理单位和总监

监理方是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受委托管理者,是五大主体之一,在三控制一协调两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选择一个从技术背景、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上都很优秀的监理单位,是一个关系到在将来的施工阶段,业主能否通过监理对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项目监理机构人数不多,总监(总监代表)是其中的灵魂人物,所以在单位确定后,就要着重选择一个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廉洁自律、责任心强的总监,作为项目实施监理方的最高领导者。

3.2利用合同管理,发挥监理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监理分为总监、总监代表、专监、监理员四个等级,各等级间薪酬待遇差距大,专业水平也高低不齐。现场段,随着监理项目数量的不断膨胀,监理从业人员需求量急增。除总监处,其余各级在实际工作情况中准入门槛并不高,因此各监理公司为了应付已明确的业务,采用扩招方式招进社会各色人员,稍加培训或不培训就进入岗位,结果造成不少的监理队伍内部人员复杂,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给业主方工程部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监理队伍进入前,可以在签订监理合同阶段,确定监理方在项目上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奖罚条件、清退不合格人员甚至终止合同的条件等做为合同内容之一,以此引起监理单位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和激起现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

3.3用好监理部人员

监理队伍确定,总监及各级人员按合同要求进场后,业主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用好监理人员。由于监理是受业主方委托管理项目,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工作可以代表业主,同时也受监理合同的约束,要接受业主方的监督管理,所以业主对监理机构的管理,要同时两手抓,一手是“挺”。一手是“管”。“挺”是要从工作上尊重和支持他们合理的意见和行为,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从感情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业主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如条件许可,也应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关心,增加亲和力。“管”是要求对方认真踏实的工作,不能人浮于事,滥竽充数,对不合格人员坚决要求换人,以确保其队伍的纯洁性。

4建设单位工程部的内部管理

4.1选择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工程部成员人数往往不多,一般由工程部经理、副经理、各专业工程师及资料员组成,他们既要向下管理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又要向上在业主方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任务,这就要求工程师成员不但专业水平要好,并且工作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才能胜任工作,才能正确处理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故首先在选择工程部人员时,就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高素质对口的人员进场。

4.2充分发挥工程师特长,与现场监理形成合力管理现场

当工程部成立后,将根据各位工程师的特长,量才而用,合理分配任务,并用成熟的制度管理工程部,让各专业工程师与对口专业监理互动,形成合力管理现场。工程部要善于利用监理的力量为业主服务,并对监理人员形成有效的督促管理。

4.3及时检查工程师工作,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篇6

1 简述市政给排水管道系统的作用及分析

现今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还存在着比较落后,给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更加滞后。严重的水污染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的污水治理,这就要求城市给排水系统除传统的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外,还需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畅通城市水环境,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2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缺少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单位,大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鉴于自身的权力,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也不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这就是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有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已经开工多日,却尚未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给排水工程根本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有的政府投资给排水的工程,目的只是为追求所谓“政绩”,一味强调压缩工期,这极易导致给排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垒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

2.2 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个别建设单位经常以献礼或向媒体交代为名拒绝进行质量检查,甚至只重视工期而不注意质量,一定时间内还经常出现抢干和蛮干的行为。给排水管线各段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在思想上存在麻痹,人为地降低了质量。在给排水的施工中,甚至还出现工程资料与工程不同步,表格不统一现象,经常出现后补资料、甚至出现假资料的情况。

2.3 在市政给排水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在给排水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施工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给排水施工单位根本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则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随着给排水施工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2.4市政给排水工程监理的缺位

在给排水的管理中,监理是起到重要作用的。然而,在市政给排水的项目中,部分企业却以种种借口拒绝接受监理的管理。这对市政给排水的工程管理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3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

3.1 强化提升质量水平意识

首先增强给排水施工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认识到市政给排水设施都是城市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也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用反面教材,给给排水施工者们敲质量的警钟。

3.2建立落实到质量责任制上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上,要想提高工程质量也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上。换句话说,就是要求给排水工程不论大小,政府和专门的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对其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3加强给排水施工管理的意识

3.3.1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负责的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以下几点:由负责单位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对在相邻施工区分界处的同类管线碰头事宜,要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负责单位对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必要时由负责单位与各施工单位协商,调整部分施工任务,以达到准时完成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负责单位统一调度各施工单位用电、用水量,雨季施工统一安排防洪排涝措施,并且保障施工道路畅通。

3.3.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期间到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杜绝违章作业;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需要断路时,应提前上报总承包单位,负责单位应根据施工道路布置条件,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道路上,几个施工单位在若干处开挖管沟施工,限期完成施工并恢复道路交通;凉水塔安装施工要以防火工作为重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用电动工具时,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进行检查,以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负责单位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在施工用水主管网每l00m长度内应设置消火栓1个。

3.3.3 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负责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应会同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施工质量: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停、检、检”制度,施工每到一个质量控制点后暂停施工,首先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通知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联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以及正常运转和施工单位能否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施工纪律,并且定期开展质量检验评比活动,使用经济手段奖优罚劣;对给排水系统中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坏的部位,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3.4 强化监理职能

在市政给排水管理中,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

3.4.1 建立健全专业的给排水工程监理队伍

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为市政给排水工程是综合性工程,而一般的专业人员只精干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难胜任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监理工作,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公司增添技术实力。

3.4.2 要有适应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理设备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检测很大程度上是靠先进的设备,是靠人与仪器、设备有机的结合才能监理出优良的工程,因此监理公司要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使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器械结合起来,使检测手段逐步实现现代化,从而增强监理公司的质检实力。

参考文献:

篇7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理

1.1PDCA循环原理

PDCA循环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其原理是以施工计划和工程目标为基础,通过不断的循环往复,工程质量逐渐提高。在PDCA循环阶段的任意一段都可套用PDCA的小型循环方式,PDCA的循环原理一直都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1.2全面质量管理TQM原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原理是指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具体而言,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①全面的质量控制,即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质量进行全面控制;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即在建筑工程项目初期进行质量控制,并逐步推进,直至竣工审核完毕,从而控制工程质量;③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即建设施工中的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与之相应的质量管理职能。

2建筑工程分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建筑质量问题十分严重,竣工后能达到优良品质的工程大约只有1/3.调查研究表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因此,只有严格按照《建筑法》的相关要求,遵照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时监控工程质量,才能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1建筑工程质量的预控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起始阶段,要做好工程质量预控管理,建筑单位应制订必要的施工计划和准备好相关材料;分管到人,将每一个部门所分管的责任落到实处;建立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流程蓝图”,并利用客户反馈系统进行评估、修改。建筑工程质量预控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分析监理和施工合同,确保其合法性;建立工程项目的监督机构,防止出现工程问题;按照相关标准制订工程标准,并编制监理规划。

2.2建设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

项目工程建设的主要施工方是工程的承包者,因此,在建设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监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承包方的准备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监管目标为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施工标准是否合格、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等。在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承包方要提供施工中各部门各司其职的证据,这样一方面可显示施工单位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客户对工程的信任度。建设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内容包括工序质量控制、施工重点的质量控制、建材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此外,机械设备是建设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缩短施工周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设备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实现安全施工的目的。对于施工设备,除了要检查其合格证外,还应现场检验,并由监理批准后才可使用。

2.3竣工后的质量控制

竣工后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2方面,即工程项目验收时的质量控制、项目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项目验收的前提是工程项目完成了设计图纸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建筑水、电全通,且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这标志着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指的是承包单位将竣工项目的相关资料交予建设单位,并接受建设单位对建筑资料的一系列审核,它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最后一环,建筑工程项目经过建设单位的审核后达到了竣工质量标准,双方即可解除合同。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包括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审核、工程竣工后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质量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3建筑工程管理的评价方法

建筑工程管理评价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的必要手段,正确的评价方法能引领建筑工程实现科学化、合理化,消除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错误理念,从而减少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决策失误和控制失误,提升建筑单位的项目收益。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使建筑单位获得长足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就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等方面改进。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评价方法的制订也应从这两方面考虑。

3.1管理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所处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影响工程管理的因素也越来越多,管理体系也越来越庞大,其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体系的一部分。这就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必须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社会的发展趋势调整。一方面,要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性,应用系统性的科学理念,借助信息交流、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的调节;另一方面,要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放在社会集体中,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当作社会整体的“子集”。在此情况下,建筑工程管理不仅具有独特的价值,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使之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在社会中的适应性,获得社会的认可。由此可见,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评价时,要把握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正确定位,从而促进管理双方的协调发展。

3.2管理技术

在管理技术方面,建筑工程管理评价有了多方面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评价方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分析工程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一般采用决定型评价方法、比较型评价方法、效益评价方法和系统分析评价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评价方法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种建筑工程管理评价方法。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4种评价方法:①目标管理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性和环保等方面。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参照ISO标准,通过PDCA循环理论对工程质量进行反复评价、修正,最终实现对质量管理的整体评价。②进度管理评价。是指通过对比项目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评价建筑工程。③安全管理评价。目前,安全管理评价主要依靠项目管理方与建筑安全评估部门的相互协作。安全管理评价强调人的作用,将人为因素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④环保管理评价。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环保管理评价作为我国新兴的评价体系之一,主要从工程项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方面入手评价。

4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其评价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而改变、创新。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的评价方法,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工程质量是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的综合要求,包含实体质量,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对于石油工程而言,工程质量主要体现在可靠性、耐久性、适用性、环境协调性等方面。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从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试运、竣工验收直至维修阶段,任何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都会留下质量隐患,甚至酿成工程质量事故。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石油工程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因其具有投资大、风险高、专业性强、一体化程度高、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石油工程领域,倡导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培养树立质量意识,做到全员参与;纵向加强项目建设各环节的质量监管,做到全过程质量管理;横向加强各参与方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做到全方位质量管理;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科学质量管理。多措并举使质量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才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1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1),是20世纪中期在欧美和日本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理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建筑行业试点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石油工程质量管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全面、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满足了石油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和的质量管理。

2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培养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工程参与各方包括建设单位、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第三方等相关单位,各相关人员是工程质量行为的主体,任何一个人的质量行为将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必须抓好全员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3 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质量管理就是纵向加强项目建设各环节的质量监管。根据工程质量形成规律,质量形成需经历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试运投产、竣工验收和质量保修等阶段,各阶段环环相扣,关系密切。因此,必须狠抓设计源头,强调过程控制。全过程质量管理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即是PDCA循环管理的具体化。

3.1投资决策阶段质量控制

目前,工程质量管理主要集中在项目实施阶段,重视工程实体的质量形成,国家已颁布实施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形成了系列规章制度。然而,多数项目忽视了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忽视对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的控制,即是没有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因此,从决策阶段开始就质量定位不准,功能价值较低,造成巨大浪费,质量目标难以实现,甚至造成严重质量事故。

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就是要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着重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是否满足项目建议书要求。主要手段是不断进行方案优化,逐级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实行审查备案制度,在确保工程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准确功能定位,不建功能不足和功能过剩项目,有效指导项目实施期间的质量管理。

3.2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就是在决策阶段的质量定位的基础上,将质量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设计文件的先进性、经济型、安全可靠性。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将决定工程实体质量,以及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因此,设计阶段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决定性环节, 必须狠抓设计源头,从源头控制工程质量。

加强对设计阶段质量的控制,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单位加强设计文件审查,审核初步设计能否满足功能和使用价值要求,重点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此外,还应大力推行设计监理,加强设计质量监督管理。

3.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和工程合同的要求,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仍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当前,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理论与制度较为完善,关键在于运用和落实。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施工单位作为工程质量自控主体,首先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三检”制度。

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第三方作为工程质量的监控主体,在质量控制方面把好“五关”,一是严把施工队伍资质审核关;二是严把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关;三是严把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关;四是严把特殊工种人员资质审核关;四是严把工序报验、工程验收关。

⑶工程质量监督站行使行政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对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3.4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成果的验收阶段,是对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效果的检验。建设单位应按照竣工验收程序组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加强监督。竣工验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合同的要求;⑵工程验收程序合法,验收各方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⑶竣工验收必须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均应检验合格,并形成相应的质量文件;

4 全方位质量管理

篇9

1 高速公路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并且项目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此形势下,国家逐步提高了对高速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管要求,以防止高速公路在运营中出现路基沉陷、隧道漏水、桥梁板断裂、路面大面积早期裂缝等工程质量问题,进而保障业主方的投资效益,降低工程运营维护成本。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等参建各方参与监督、管理施工过程的全面体现。但是现阶段,部分业主单位认为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优劣关键在于施工方和监理方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而与自身参与工程质量管理的关系不大,致使业主方没有对工程质量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业主方出于精简机构或其他原因,没有设立专门的质量督查部门,或质量监督部门人手不够,完全将工程质量控制交付于施工方和监理方负责,从而导致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问题频发。

2 高速公路施工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业主方要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突出强调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保证工程的使用年限。业主方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强化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中,尤其要将施工阶段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高速公路施工中,业主方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质量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要点,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对施工过程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将被动质量控制转变为主动质量控制。此外,业主方应当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根据交通工程相关法规严格执行“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要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并且督促施工方和监理方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参建各方的职能范围、责任界定和工作方法。

2.2 设置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

业主方要想充分发挥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不仅要提高自身对工程质量管理责任的认知,还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确保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首先,设立专门的质量安全部门,明确工作职能,合理进行人员分工、制定管理措施和方法。质量安全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指派专人对高速公路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和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查,如预制构件、挡护工程、路基填筑等,并将质量监控情况进行汇总,由质量监管人员对其所监管的工程分段质量负责;其次,设立专业的试验检测机构,对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状况进行日常或定期检验、检测。在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业主方的试验检测机构要对工程实体进行质量检测验收,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若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从而确保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再次,授予质量监管人员相应的权限,如授予质量监管人员对施工方质量责任的经济处罚权限,对工程验工资料的签认批准权限,对工程施工质量优劣的奖励建议权限等,进而增强业主方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

2.3 强化对重点部分、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查

业主方要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前,确定各合同段的重点工程和关键部位,明确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的责任人,实施定人定岗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首先,业主方要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关键工序、隐蔽工程、试验路段的质量情况,主要包括高填土路堤、路面基层和面层、台背回填、高挡墙、高边坡及不良地质边坡、软土地基路堤、半填半挖路基、桥涵基地承载力、隧道开挖、桥梁工程混凝土强度等。业主方要认真核查实际地质是否与设计地质资料一致,全面检查工程实际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高速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实施动态化管理,特别要将隐蔽工程质量作为检查的重点,防止埋下工程质量隐患;其次,业主方要强化对三个施工关键阶段的质量检查,即路基土方和桥梁下部施工、路面基层和桥梁上部施工、路面面层和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业主方应在关键施工阶段完工后,在施工方自检、监理方抽检的基础上,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做好关键阶段的专项质量检查。如若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应要求施工方进行返工,待其达到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2.4 加强对施工方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的工程质量管理意识、重视程度和施工经验,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业主方必须加强对施工方工程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督促施工方增强质量管理责任意识。业主方不仅要重视对工程实体、外观鉴定、内业资料等方面的检查,还要强化对施工方质量行为、自检情况的检查,同时要将原材料质量作为检查控制的要点,以此确保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原材料质量检查时,要重点检查水泥、钢绞线、钢筋、碎石、沥青等主要材料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是否与设计文件、标准一致。对于钢拱架、钢绞线、防水板、橡胶支座、外加剂等特殊材料,业主方应在总监办的监督下,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试验。

2.5 重视对监理方的监督和管理

现阶段,监理单位的工作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监理单位没有较强的责任观念,监理人员未能履行自身的职责,没有做到亲自进行工程质量抽检或试验检测,放松了对施工方的监理,不利于工程质量控制。所以,业主方要加强对监理方的监管,配备专人对监理人员到岗情况、工序验收情况、监理程序执行情况、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情况、试验检测情况、独立抽检情况、监理工作日志、监理行为规范性等进行监督检查。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业主方必须主动承担起工程质量管理责任,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根源处堵塞工程质量管理漏洞,督促施工方和监理方认真履职各自的质量管理职责,采取各种适合于项目本身特点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确保业主方取得预期的投资效益,降低工程运行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篇10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要求也有着提升;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工程管理的质量,才能有效保障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在施工管理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的阻碍,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对保障施工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经济作用分析

1.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能通过各个环节的管理,从整体上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样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的激烈,为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就需在施工的管理质量水平上着手,从自身的管理上加以改善,这样才能使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1]。通过实现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对建筑市场的良好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能有效保证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建筑施工的质量对外观以及具体的使用功能层面也有着影响,能对建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多样化呈现以及舒适度的保障有着积极意义。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层面的加强,就能对整体的建筑质量有着积极意义,也是当前建筑企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课题。

1.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经济作用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的管理是比较关键的。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就能有助于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从经济作用发挥层面来看,能够促进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2]。施工质量的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通过在质量管理的环节得到了有效加强,就能对整体的房屋建筑的管理得以强化。能对具体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性的发现,从而有利于使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这就在整体管理目标高效化实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再者,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进行强化,能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得以有效加强。房屋建筑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对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影响,在质量管理层面的加强,也是对整体施工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通过在具体工程施工中,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有效保障,就能对整体的施工质量得以加强。这就需要能在具体的施工中,将施工的技术以及操作和工艺等得以充分保障,从多方面加以考虑,这样才能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另外,通过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够在经济效益方面得到有效提升,最大化的实现管理效益。在施工的管理层面得到了加强,就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3]。具体管理中,通过监督管理的加强,就能对材料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技术的应用规范性得到保障,这样就能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从而在管理的整体水平上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在成本方面也能得到有效的节约。

2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低

从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还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的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的质量是建筑后续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基础,只有从管理质量上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建筑的安全使用[4]。但是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意识层面还比较薄弱,不能严格按照具体的程序开展施工,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材料、设备的管理还没有有效加强。由于在材料管理上没有得到加强,就会使得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材料是施工中的基础性材料,其自身的质量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机械设备是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有着促进作用的工具,如果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完善,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体的工程管理质量,只有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以及运行的稳定性,才能真正的有助于工程的管理效率水平提升,对其加强管理就尤为重要。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管理,以及受到施工人员的影响,没有注重材料的应用质量等。这就对整个施工的质量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房屋建筑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够,这就造成了管理过程中很难达到实际的要求。从而就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管理问题。

2.2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众多、干扰因素复杂

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在实际的管理上有着很大的难度,主要就是因为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以及受到的干扰因素也比较多。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对房屋建筑的整体管理发展有着阻碍[5]。其中在人为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都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增添难度。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工期一般较长,涉及的内容环节较为多,因此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具体施工过程中,在对工程的综合性管理上还没有得到加强。例如,为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中对工期进行压缩压缩,对材料、设备的应用不符合涉及要求等。由于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在建筑施工的数量上也比较多,施工行业竞争激烈,且施工市场的膨胀给施工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施工中有的企业为能将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在材料、设备的应用上着手,没有注重材料的整体质量。还有的是对工期进行的缩短,用尽量短的工期完成项目建设从而降低建设成本,这就造成了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3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还体现在环境层面。在这一方面就主要有自然环境以及内部的环境。从自然环境层面来说,主要就是自然天气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如水文、地形等方面的因素。这都会对实际的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着影响。而在内部环境方面,主要就是在进行管理中的模式和方法的不科学;许多中小型企业没有制定一套适合自身条件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程序,也未能从具体出发,针对每项工程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细则,从而造成了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水平比较低下。

3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全面性和优化策略探究

3.1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全面性分析

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要能实现全面化,这样才能有助于管理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全面的质量管理过程中,是将每项管理的责任都能得到有效落实,对各个管理环节的协调化实施。通过全面化的工程管理,就是实现网络管理模式,也就是将管理的所有职能,都能够归入到这一网络管理的模式当中实施管理,从而在管理的目标上得以有效实现。由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对整体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全面管理的措施实施,就能够将管理的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性的消除。全面管理的有效实施也能对质量管理的方法得到有效优化,从而在质量管理效率水平上能得到有效提升。这样的管理模式就和传统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将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理念,在每个管理环节加以融入的,在每项管理的环节都能够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加以严密的实施。

3.2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加强项目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从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层面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诸多的影响因素都与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将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就要能在人的管理下得以实现[6]。房屋建筑的项目中,只有将人的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才能真正的保障管理的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人员之间良好的协调、沟通,将管理各个环节、层次的情况能及时了解,才能为提升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有相关制度支持,这样才能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实施中,所面临的环境是相对比较复杂化的,这就要能够在现场的各个方面都要得以充分重视,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将体系中的管理责任得到明确化,对每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制度实施都要能在可操作性上得以加强。从这些方面得以重视,才能有助于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还要能注重分包单位优选模型的建立上得以重视,在管理上进行强化。还要在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等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第三,将质量控制融入到管理体系中。具体的施工就要能和质量管理体系紧密的结合,通过自身化的标准建设的加强,来保障实际的管理目标实现。在管理中对设计的质量以质量标准要能得以明确化,要能够在质量标准的指导下,对工程管理的目标加以促进。房屋建筑施工单位方面,也要能够在质量预控以及自检机制的建立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将质量和安全层面的管理得以保障。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加强,还要能注重对材料方面的有效管理。施工材料是整体房屋建筑质量保障的基础内容,只有在施工材料上得到了保障,才能有利于实际的管理水平提升。这就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要能在材料采购人员的管理层面进行强化,以及注重职业道德的素养培养。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要选择有着良好信誉的厂家,并要将市场的材料调研工作得以有效完善,充分注重材料采购的质量。最后就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测的相关工作。

4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愈来愈复杂的建筑工程、竞争越来越大的建筑环境,通过在优化管理水平,在具体管理中要善于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才能有效保证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才能有助于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黎冠威 单位: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规划建设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刘春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5(08).

[2]刘发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6(06).

[3]刘连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及方法研究[J].门窗,2014(10).

篇11

一、公路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

1.公路工程管理涉及环节阶段较为宽泛

公路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的的管理环节和实施阶段,既包括公路工程的前期施工准备、成本投资控制,又涵盖了公路工程的具体施工组织、质量控制、进度安排、安全管理,还牵扯到公路工程的后期管理及维护。也正是由于公路工程管理的这种广泛性和全面性,也使公路工程管理具备了较强的目标性和整体性,强调公路工程各项管理环节及计划的有机协调,这就需要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约束方案,以此促进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发挥。

2.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复杂程度较高

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环节,主要侧重指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对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技艺及工序加以选择,而不同等级,不同规格的公路工程对应着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案,有时又会呈现出施工方案及技术的交叉性。其次,公路工程在具体施工中,一方面施工队伍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及程序,另一方面在施工内容上又涉及到路基、路面、桥隧、附属设施等多个施工方面,对施工组织的效率和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两方面都增加了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

二、现阶段公路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中凸显出的问题分析

1.公路工程管理环节

由于公路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整体性,需要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加以统筹,对公路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公路工程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劳动力资源等。纵观我国公路工程管理,对以上众多要素的协调及资源配置上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没有形成具体明确的公路工程管理流程,由此也会制约影响到公路工程的后期建设施工。

2.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环节

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环节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也是导致公路工程效益受损的关键环节。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存在弊端。首先,在公路工程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上,现阶段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公路建设施工中涌现出一些新材料及新工艺,这些新材料及新工艺一方面为公路施工提供了新的施工思路,另一方面众多新型施工材料及工艺与公路工程的具体建设还需进行磨合及试验,而在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中,由于施工资金限制及施工人员素质能力不强等原因,新型施工材料和工艺并未彻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其次,在施工质量管理上,现阶段多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者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工程的成本及进度控制上,对相应的施工流程及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极易造成施工不规范现象,制约了后期公路的实际使用质量。二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在保障公路施工质量方面作用十分显著,应注重强化这一环节的管理。而纵观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活动,一是在施工现场的原料、机械设施、施工人员的配备上系统考虑不足,导致公路工程施工进度受影响;二是在施工流程的安排及管理上次序性及针对性不强,极易出现工序衔接不当问题,进而损害施工质量;三是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上没有制定详尽的管理措施,一方面增大了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也为后期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带来的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又对公路周边区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构成破坏。

三、提高公路工程管理及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探究

1.建立健全公路工程管理机制,优化公路工程资源配置针对公路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各部位的管理责任加以明确,形成公路工程施工前、中、后三位一体的公路工程管理机制。在公路工程的各项资源的配置上,应做好统筹规划,本着配置合理、分布均匀的原则,结合公路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等施工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制定责任明确的投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方案,从而保障公路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一是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艺及设备加以确定。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其施工工序多,施工规模大,施工要求高,因此,要在施工前对公路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加以确定,视施工具体情况积极采用新型施工材料及工艺,从而起到提高施工质量、优化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出所用的施工材料及工艺后,如其实践应用较少,应对施工中所需注意的要点及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掌握,做好必要的前期试验,并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二是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中,应履行全过程质量跟踪及监督制度,设置专门的施工质量监管人员对公路施工的工序及关键施工部位进行质量检查及记录,在每道工序完工并通过质量检验后再开展后续施工程序,以此保障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在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组织上应进行整体筹划,一方面确保各类施工资源能够有效调动,另一方面避免施工材料及设备出现闲置及紧张现象,以节约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环节,一是要强化安全施工及质量控制意识,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二是要开展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工程施工对自然及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设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及作用极为突出,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频率较高,在公路工程管理及质量管理中,公路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一方面应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确保公路工程能够在规定期限内按时完工,另一方面要对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加以强化,通过多种措施方法,提高公路质量管理水平,以真正发挥公路设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篇12

1、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内涵

谈到质量管理,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复杂的产品抽样,产品测试、统计分析等。随着生产活动发展过程中,组织也逐渐认识到,如果日常管理实践的质量不被充分重视的话,是不可能取得长久的质量改进的。管理人员开始领悟到,诸如倾听顾客意见并建立长期关系,制定公司战略、绩效考核,嘉奖、培训员工,发挥领导者的作用等,都是影响质量的原因,甚至是影响企业经营结果的真正因素。换句话说“管理的质量”与“对质量的管理”同等重要。随着组织开始将质量原则整合到管理系统中,“全面质量管理”(TQM)这一概念逐渐流行开来。质量管理有了新的含义,不再只是狭义的工程学上的或只限于产品方面的,而是指组织范围内的管理活动,渗透到管理组织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简单定义,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目标。需要兼顾产品和管理两个方面。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过程改进。它更强调:质量是计划出来的,预防胜于检查;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强调管理层的责任,项目的成功需要全员参与,但管理层有责任为组织提供资源。这一理念带来管理上的巨大变革,大量的实践表明,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适用和完善的工作体系,然后在执行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加以管理和控制,更能确保所要求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战后日本,在质量管理著名的代表人物戴明博士帮助下,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使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复苏,日本也成为今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戴明也被誉为“日本战后工业复苏元勋”,这一切足以说明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组织甚至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2、行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是房屋,所以多数开发企业质量管理上更多关注的是房子本身的工程质量,是围绕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如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管理上,公司内部设立工程部或项目部,对外委托监理公司,分别下设各个专业工程师,联合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同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工程质量管理只是一两个部门的责任。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质量检验和工序控制,质量检验包括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检验批次、隐蔽部位等质量检验,以及材料、构件、设备的检验。工序控制主要是确定施工工艺并实施,开展自检、互检等质量管理活动来提高工序能力。方法上包括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以及各种材料的试验和各个部位的验收工作来保证。质量控制主要依据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相关专业规范,管理标准包括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说明书等。把质量管理只局限于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范围内,但却忽略了公司内部管理质量问题给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没有上升到公司经营管理层次上。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层是否重视,各部门是否相互配合,企业是否良性发展,这些管理上的质量问题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根本上的影响。公司战略不清晰,营销部门市场定位不准确,设计部门图纸几经更改,预算部门费用一再增加,工程部门怨声载道。必然的结果是工期紧张,疲于工程进度;预算超支,采用低价中标,导致施工过程中疏于管理,甚至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何谈控制!这样的教训是不绝于耳呀!所以说内部管理上每一环节都会直接间接的对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工程质量合格,但因索赔与施工方发生纠纷甚至对薄公堂,房屋没有按时交付业主造成违约,交付业主但与前期宣传不一致致使业主拒绝收房,这一切不也是质量管理问题吗?无论何种,都会给公司正常的经营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3、企业中TQM应用研究

如上所述,全面质量管理需要需要兼顾项目产品与组织管理两个方面,是综合的系统管理。那如何将这种管理思想具体应用在质量管理上呢?业主关系管理:坚持以业主的需要为市场,以满足业主的要求为质量管理的核心。如前期配合销售倾听准业主对户型设计、外立面、配套等方面的声音,与公司的战略计划,产品设计等相结合起来,后期调查业主对房屋的满意程度,充分掌握这些信息进行过程改进,从而培育业主的满意度、忠诚度,才能得到他们重复购买以及积极的推荐。摒弃以往的客服部,只是简单的接受客户的投诉、处理维修、维护友善关系等职能。团队合作:摒弃以往单一的由工程相关部门负责质量控制的作法,从三个层面即组织层面、过程层面和执行层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所有的管理者,最好从总经理开始,必须成为质量管理的领导者,建立和公司原则相一致的质量方针,明确组织内部架构,清晰组织分工,划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促使员工全身心的参与到企业的质量目标实现过程中来,做到沟通顺畅,责任明确,有的放矢。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加强质量管理的预防及过程管理,而不是通过项目完工验收来保证质量。明确质量要求或标准,但并不是一成不变,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机制不断改进以满足项目质量的要求。不断审计质量要求,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要求,不断检测并记录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结果,从而确保质量满足要求或者进行必要的变更以改进质量。

结束语

房屋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抛砖引玉,在地产企业项目建设上引入并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创造人民放心安康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第7版本)(美)詹姆斯.R.埃文斯 威廉.M.林赛 著 焦叔斌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第4版)(美)项目管理协会 著 王勇 张斌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3]工程项目管理 丛培经 张书行 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13

一、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属于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的质量管理,这就使得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层面都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有利于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特别是由于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全员性的重要特征,因而能够使全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参与到管理当中,进而能够使质量管理更具合力,使质量管理成效大幅度提升。全面质量管理对于中小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能够使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是有利于打造施工品牌。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长,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只有抓好质量管理才能使建筑工程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进而能够形成品牌优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能够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就会在建筑市场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不需要做广告就会吸引大批的业主方,特别是在竞标的过程中,能够使自身的优势更加显著。

三是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由于建筑工程投资都十分巨大,因而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面性,确保每个环节、每个部位、每个领域都有良好的质量基础。众所周知,如果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增加成本,严格的还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重要的影响,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抓好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就不会增加维修成本,进而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从“价值链”管理角度来说,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就会提升效益和降低不可预见成本。

二、加强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普遍规模较大,而且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承包关系比较复杂,要想更好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这就需要对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使其落实到各个分部以及分项工程,特别是要对各个分部以及分项工程中的不同要求,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度,通过层层分解质量管理目标,使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部位质量管理都有人管、有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全面管理落到实处。

二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施工水平。全面质量管理除了要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水平。这就需要将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化、现代化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采用新技术全面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要高度重视建筑节能技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钢筋施工与混凝土施工新技术以及各种基础工程新技术的应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当在这方面发挥作用,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施工单位采用新技术,对于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着力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只要加强质量监管机制建设,才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取得成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还有很多质量和安全事故,甚至出现了很多烂尾楼,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机制不足。建筑工程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健全和完善监管机制作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形成全面质量管理的监管合力,重点在立项、论证、招投标、施工等方面做到有效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全员参与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因而必须着力提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各层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要加强各层次人员专业知识、劳动技能、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在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培训,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各层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能够更有效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打造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品牌以及降低成本都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全面质量管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重点在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运用新技术、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开展教育培训等方面狠下功夫,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