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营企业类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博弈信息:信息对于参与博弈双方的意义及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掌握信息的多少往往关系到决策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博弈的成败。
博弈对象:即指博弈方是针对什么样的决策内容进行博弈。
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即每个博弈方在进行决策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或决策。
博弈的次序:在博弈中,当存在多个独立决策方进行决策时,有时博弈方必须同时做出决策;但大多数各博弈方的决策是有先后次序之分的,并且在一些博弈中每个博弈方还要面临着多次决策,这同样存在着一个先后次序问题。
博弈方的收益:对应于各博弈方的每一组可能的决策选择,都有一个结果表示各博弈方在该策略组合下的所得和所失。
在博弈论中,有个被人们经常引用经典案例是“智猪博弈”: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2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现状与原因
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非公36条”),众多民营企业家由此“热血沸腾”,其中“非公36条”对民企进入垄断行业的相关条款令人充满遐想,众多民营企业家已经开始筹划着如何筹集资金大展拳脚。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石油、铁路、电信等垄断行业即便打开了一道“门缝”,民企要想进入几乎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还有多少路要走呢?
2.1垄断行业是权力的集中体现。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形成了大量的依附于权力体系的行业垄断公司。这些公司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追求,不会对国家计划的实施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后,企业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链条,他们逐渐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具有强烈的利益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允许一部分企业借助于行政力量,垄断社会资源,牟取企业和部门利益,就会严重影响市场机制的形成,加剧社会分配的不公,导致资源配置害最深的,莫过于这些国有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民营企业。
2.2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非常困难。
“非公36条”旨在为非公企业打破投资限制,但大多数民营企业认为,“非公36条”过于笼统,操作细则仍不够,而且一些主管部门缺乏诚意,对打破惯性强大行业垄断没有兴趣。目前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占整个上市的比例约为20%。但从分布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以及综合类行业中,没有一家涉及垄断性行业。从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其分布数量与行业的竞争度呈正相关关系,越是竞争充分的行业,民营上市公司分布的数量越多。垄断行业的利润并未被整个市场充分享受,也显示出社会资源并没有被真正合理分配。
所以,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非常困难。原因主要有:一是政策上只是明确了民营企业可以参与,但参与的游戏规则和民营企业扮演的具体角色都还不清楚,在产业政策上也遇到了一些障碍。二是民营企业在进入、资质审查、经营等多方面碰到一系列问题。民营企业在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三方面存在缺陷,把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用在搞资源上面,而无暇顾及改进经营管理,扩大市场占有率。三是垄断集团的存在。由于行业的经营特性,少数大公司的垄断难以打破,民营企业面临种种考验,形势要求行业组织机构必须改变,以求得一条求生存、得发展的道路。
2.3 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主要原因。
垄断行业的稳定收益是吸引民营企业进入的主要原因。垄断行业凭借政府给予的或者自然垄断资源等因素,享有很大的经济利润,从而吸引众多的民营企业欲加入该行业。而政府的管制性壁垒和在位国有企业的抵
制,则是民营企业成长面临的最大壁垒。
3博弈分析
第一步:民营企业投资X数额的成本为进入该垄断行业作准备,并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请,如果遭到拒绝,则博弈结束;
第二步:地方政府根据民营企业提出的申请,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
第三步:在为国有企业垄断企业观察民营企业的投资行动后,在地方政府还没有作出最终决定前,可以采取接受或抵制的策略,如果抵制,国有垄断企业和民营企业为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而进行博弈;
第四步:即使地方政府作出接受民营企业申请的决定,国有垄断企业还存在两个选择,默认或继续抵制。
博弈模型显示了博弈主体之间的关系,博弈各方的利益差异决定了了他们行为策略上的差异,而这种行为上的策略又是相互影响的,即他们在选择使自身最大化策略时,都会受到其他主体策略选择的限制。因此民营企业市场进入过程是一个利益调整的重复博弈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要求。这就是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经过三令五申,仍不能顺利实施的原因所在。
民营企业要重视政治战略,在新一轮的博弈活动中争取主动权。消解地方政府管制性壁垒过程也就是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十一五”期间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对地方政府行为绩效的评价机制发生了三个变化:业绩指标体系由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向社会发展指标转化;评价主体由上级部门向上级部门,中介机构与公众共同评价转变,评价范围由决策结果扩展到决策过程。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变革,重视政治战略,增强集体谈判能力,在新的一轮博弈中争取主动权。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科技资本与民营企业分化这一研究主旨既有理论偏好又有时代因子的作用,更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
(一)理论逻辑的起点:民营企业分化的社会学诠释
帕森斯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提出经济结构分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视阈,如今民营经济不断崛起并日益分化,涉及民营企业分化的探究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科技要素的嵌入与推动下民营企业形成了特殊的运行方式与组织模式。一方面,企业寻求妥当的路径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及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帕森斯称之为“模式变项”。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中力图影响整合机制将其变迁模式接纳,帕森斯称之为“价值通则化”。
(二)现实运行的看点:科技资本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
科技资本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表现为企业提升是否切实地转移到依靠科技资本积累轨道上来。一方面,“资本”一词表征为一种生产要素的收益与增值,科技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对企业实体的变动:以无形科学理念而构建的生产知识、以有形科学产品而呈现的生产力、以理性科技工具而主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科技作为生产要素与民营企业相结合,使得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崛起,经过30载磨砺呈现出多样的发展模式,周井娟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北京模式的内生型、苏州模式的外引型、温州模式的升级型。
(三)学术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科技资本创新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侵袭,民营企业科技资本鸿沟日益突出。在微观上,民营企业要突出科技资本战略地位,关注内部结构的整合。在宏观上,政府需要寻求一种更加主动、和谐、可持续的科技资本扶持模式,提高中小企业科技资本创新竞争能力。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于从科技资本视角探究民营企业分化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的综述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注民营企业分化的焦点在于企业规模的探究,通过规模的变动来研究的企业竞争力,通过规模的经济类别化来揭示企业个案特征,挖掘其存在的创新性。
1、规模分化合理性的争论。以舒马赫和狄金斯为代表认为高科技小企业将以个性化特征排斥大企业。以马歇尔与罗宾逊认为大企业可以减少风险和成本,容纳细致的分工与连续的科技投入。
2、影响企业分化动因的归纳。国外学者分别从企业收益、成本、资源、风险、信息化程度加以论述。
3、企业分化的决定因素论述。其一,技术论,以斯密为代表从分工对生产率提升的视角诠释企业的分化。其二,利润论,以马歇尔为代表认为企业分化由平均成本主导。其三,效率论,以钱德勒为代表认为企业分化由效率操作。
国外关注企业科技资本的焦点集中在科技资源引发企业行动权力的变动。托夫勒指出:企业分化中的权力变动趋势遵循由暴力机器权力――工业财富权力――科技知识权力的路径。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科技资本主导的时代,专业技术是企业科技资本的基础,教育培训是科技资本的方式,企业决策者是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组成。
(二)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关注民营企业分化侧重共性模式研究而不是个案特征研究,核心价值侧重于管理而不是创新。
1、民营企业分化动因研究。剧锦文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企业运营效率、短缺经济与过剩经济的产业效应、地区间商务成本和社会资本、地区性融资环境。
2、民营企业分化机制研究。马同斌从民营企业创业者遵循的价值观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探究“劳动股份制”的运行。
国内有关企业科技资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侧重科技资源投入的阶段,以科技资源论为典型代表。二是侧重于科技资源向科技资本的转变,树立科技资本的观念。三是侧重于科技资本在企业中的运营阶段,从企业控制力的视角揭示技术资本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动态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视角与模式
对于民营企业分化的社会学揭示起源于韦伯行动理论的建构,发展于帕森斯单位行动理的构建,成熟于科尔曼法人理性选择理论的建立。韦伯将企业经济行动视为微观社会行动中的一种典型解释范例,从他的理想类型同样可以上溯到企业行动的取向,对民营企业经济定位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帕森斯则是从宏观功能视阈与AGIL模型中展现民营企业分化的图景:民营企业日益分化为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实体,在这其中需要重新确立整合机制,使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所提高。科尔曼则从理性行动出发界定企业法人分化的事实,把经济学中的合理性观点对有关企业分化过程中的社会流动与提升问题做出新的诠释,提出中观法人行为机制与秩序形成的理性,弥补了企业行为的微观与宏观结合的不足。这为我们提供一种功能分析模式:第一,从回归视角找出民营企业分化过程中受哪些科技资本要素的影响并做功能检验(因果关系)。第二,从相关角度分析科技资本影响民营企业分化因素的交互作用(因因关系)。
(二)分析路径与研究假设
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找出科技资本中最现实的统计因素,重点分析科技资本常见变量的影响程度。其次,寻觅出影响科技资本的内部因素,全面把握每个变量的影响程度。为此,提出研究假设有待验证:科技经费投入程度越高,对民营企业分化的作用越明显。
(三)研究方法
本文资料收集为文献调查法,统计分析的原始数据来源温州统计年鉴(2003-2008)。参照分析为2000年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本文分析工具为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
(四)核心概念
1、民营企业分化。将其界定为在各类资本自变量综合作用之下的企业资产规模差异程度。本概念操作涉及两层次限定:第一,民营企业分化涉猎私营企业分化。第二,民营企业分化研究主要从企业规模层次变动来揭示企业分化趋向。
2、科技资本。将民营企业分化中的科技资源资本化贡献称之为科技资本。既有从有形物质资本的提取――企业科技装备,又有从无形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中的剥离――企业科研人员技能与科技机制的模式。研究中首先用科技经费投入作为衡量科技资本对民营企业分化的影响,由于衡量指标的单一货币化,需要进一步细化科技资本内部差异对民营企业分化的作用。
四、科技资本影响民营企业分化的实证分析
科技资源资本化最直接的表现为科技经费投入,通过对温州民营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与企业规模变动状况回归分析(表1):表明资产规模和科技经费投入之间的线性相关较强,解释力达80.8%,F分布的显著性概率也在5%之上,说明科技经费投入和企业分化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模型:y(资产规模)=44.683+74.832*x(科技经费投入)(sig.=0.01<0.05),调整的R2=0.808,N=6。不言而喻,科技经费投入越高表明民营企业可以进行大量的科技要素资本化投入,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好处。但这里仅仅用科技经费投入水平作为科技资本衡量标准,会不会在其内部存在其他差异显著提升或削弱上述两者的因果程度呢?
五、科技资本内部差异与民营企业分化的实证分析
为了弥补上述用科技经费投入水平带来的单一化缺陷,作者进一步考察民营企业分化过程中的科技资本内部要素组合变动差异。
(一)科技资本内部差异的实证分析
1、科技资本内部差异的界定。根据研究主旨从温州民营企业统计资料中厘定出四个具有代表性二级变量指标进行科技资本的概念操作化。(1)科技保障机制投入水平。通过企业办科技机构数与科技活动单位数的比例来反映科技保障机制投入水平。科技活动单位数反映科技保障机制的规模程度,科技机构数反映了科技保障机制的集中程度。(2)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通过一定企业研发人员数与科技活动人员数的比例来反映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研发人员规模水映投入从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活动的规模,科技活动人员数反映科技人力资源总投入情况。(3)科技经费使用水平。科技资本离不开科技经费筹集与支出的互动关系,科技经费筹集反映对促进科技资源资本化所做出的努力。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反映科技资源投入实际完成的情况。(4)科技产出水平。企业科技项目与新产品开发的比例关系反映科技资本产出水平。科技项目表现出科技产出的预期水平,新产品开发表现出科技产出的现实状况。
2、科技资本内部次变量的相关分析。为了揭示四类次变量对民营企业分化的影响,应对其作相关分析,表2表明科技资本次变量之间相关性不强,只有科技保障机制水平与科技经费使用水平相关性显著,说明科技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健全,从制度化运作方式带来科技经费运作的高效,而科技保障机制作为一种组织载体,具有整合科技资本要素变动的功能,为何对其他次变量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必须进一步探析科技资本内部的关联性。
3、科技资本次变量的回归分析。考虑到四种次变量是构成科技资本结构的常见指标,再对其与民营企业分化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由于两次变量相关较强,不可避免存在统计累赘问题。为了消除累赘问题,根据表3的显著性以逐步方式进行回归分析(表4),科技经费使用水平与科技保障机制水平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温州民营企业分化在科技资本中可以通过科技经费使用水平的动态与科技保障机制水平的静态来很好地解释。
(二)科技资本内部次变量差异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科技资本次变量同质性不强,且主要体现在静态机制与动态费用上。为此需从民营企业分化表现揭示科技资本内部次变量的具体差异性。
1、科技保障机制的差异分析。通过近六年温州民营企业科技保障机制在规模、类型与区域上的具体表现揭示其中问题所在[从统计年鉴提供的指标进行操作,将民营企业规模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类型分为第一产业企业、第二产业企业、第三产业企业;民营企业区域分为城区企业、县区企业。市区企业包括市直属企业、三区企业(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县区企业包括两个县级市企业(瑞安市、乐清市)与六个县级企业(洞头县、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
(1)科技保障机制的规模性差异。第一,表5的平均值表明了企业科技保障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动呈现正向关系;标准差表明了中小与大企业差距较大。第二,配对样本T检验看,大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均存在较强的分化差异性,但是大中型与小型企业的差异最为明显。第三,一维方差分析看,统计显著性均在0.05水平之上,科技保障机制水平差异在大中小企业的规模分化上是显著的。
(2)科技保障机制的类型性差异。第一,表6的平均值表明了科技保障水平在产业类型上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表6的标准差表明了第一、三产业科技保障机制水平分化与第二产业分化差距较为明显。第二,从配对样本T检验与一维方差分析看,第二与第一、三产业的科技保障机制水平分化的差异性显著性,差异统计显著。
(3)科技保障机制的区域性差异。表7表明科技保障机制水平对企业分化作用不显著。
2、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差异。科技研发通过一定科技保障机制平台使得研发人员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
(1)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的规模性差异。第一,表8的平均值表明了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与企业规模变动呈现负向关系;表8的标准差表明了大中小型企业分化差距较小。第二,从配对样本T检验看,大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均不存在较强的分化差异性。第三,从一维方差分析看,大小型企业的统计显著。印证了上述从类型上得出其对企业整体分化的不显著
(2)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的类型性差异。第一,表9的平均值表明研发人员结构水平与企业类型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表9的标准差表明了科技资本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态势。表明第二与一、三产业类型的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差距最为明显。第二,从配对样本T检验与一维方差分析看,第一、二、三产业在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均上均存在较强差异性,差异统计显著。从而弥补上述仅从企业资产规模研究上的不足,得出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在类型对企业分化的显著。
(3)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表10表明在区域上科技研发人员结构水平变动对企业分化影响不显著。
3、科技经费使用水平差异。科技经费使用使用水映出民营企业在科技要素获取与投入方面运作水平。
(1)科技经费使用水平的规模性差异。第一,无论在集中趋势上还是在离散程度上,表11的平均值与标准差都明显表明了科技经费使用水平与企业规模呈现正向关系,这种规模分化的显著集中体现在大型与中小企业之间。第二,从配对样本T检验看,大中小型企业在科技经费使用水平上均不存在较强差异性,可见这种检验不可靠。第三,从一维方差分析看,只有大小型民营企业的差异统计显著。
(2)科技经费使用水平的类型性差异。表12的平均值表明企业科技经费使用水平随着企业类型变动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态势。表12的标准差表明第一与二、三产业间的科技经费使用水平差距较大。第二,从配对样本T检验与一维方差分析看,第一、二、三产业民营企业在科技经费使用水平上均不存在较强差异性。
(3)科技经费使用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表13再次表明民营企业的区域差异对科技经费使用水平变动不显著。
通过对科技经费使用水平差异分析得知,其对民营企业分化影响主要仅体现在上述的规模上。
4、科技产出水平的差异。在其他条件既定状况下,研发人员智力资源转化程度是通过科技立项与产品开发的比例来反映的。
(1)科技产出水平的规模性差异。第一,表14的平均值表明了变动关系不明显;表14的标准差表明了中小型与大企业差距较大。第二,从配对样本T检验与一维方差分析看,大小规模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科技产出水平的类型性差异。第一,无论是在集中趋势上还是在离散程度上,表15表明科技产出水平随着企业类型的变动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说明第二与一、三产业间差距较大。第二,从配对样本T检验与一维方差分析看,印证了第一点的结论。
(3)科技产出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表16表明科技产出水平的区域性差异不显著。
通过对温州民营企业分化过程中的科技资本内部差异揭示,察觉出科技资本与民营企业分化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此时也回答了第四部分提出疑问,科技资本是一个多重属性的范畴。
六、结论与有关探讨
本文基于科技资本视阈对温州民营企业分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引发一些值得探讨的结论与对策。
(一)民营企业整合诉求与科技资本运行的社会张力明显
基于温州民营企业的实践,企业整合诉求与科技资本运行存在巨大的社会张力。一方面,企业整合作为整个经济系统分化的缩影,只在满足前提预设下才能现实均衡的价值诉求。就科技资本而言,宏观与微观预设都已形成共识: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企业重视科技资本创新的优化策略。另一方面,科技资本创新存在巨大困境:一是科技资源难以资本化,突出表现为货币化的单一投入,这根植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制约,引发民营企业科技资本引导化的缺失,因加强政府科技服务平台的建立,摆脱科技资源按企业等级层次扩散的既定传导模式。二是科技资本难以独立化,研究表明科技资本运行过分依赖于科技经费投入与人力资本提升的层次,符合温州民营企业整体处在资本与劳动密集型阶段,也是造成科技资本绩效低迷的原因。这一窘境需要政府搞好产业集群建设,减少企业为此追加的物质资本投入,加大科技资本投入;同时政府应完善科技成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得企业注重科技成果市场化吸收,减少常规性科研的过高投入,注重有限科技人员集中到原始创新上来,提升人力资本向科技资本的转化。
(二)民营企业科技资本内部整合机制严重缺失并诱发中轴主导化
科技资本内部存在整合机制严重缺失并进一步诱发科研人员结构水平的主导化倾向。一方面,科技资本内部四次变量逐步回归分析,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建设的科技保障机制对企业科技内部要素互促效应难以显现,折射出民营企业科技资本内部缺乏有效整合机制。另一方面,在科技资本内部存在科研人员结构水平在产业上对企业分化的主导,凸显科研人员结构水平中轴化倾向,印证第一点的结论,强调科技资本创新需要不断提升科研人员人力资本的价值诉求。
(三)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植于科技资本的制度建设
经济发展的轨迹昭示出一定的社会事实:科技发展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全国民营企业与温州民营企业在产业集中度上存在较大差(1999年中国民营企业第三产业户数与注册资金为57.00%、60.98%,而2004年温州民营企业第三产业户数与注册资金为39.23%、32.09%),暴露温州民营企业科技资本绩效滞后的现实,归因何在?其一、科技保障机制水平在产业类型上的分化主要是通过第二与第一、三产业的差异突显出来。其二、科技产出水平在产业类型上的分化是通过第二与第一、三产业表现出来的。这两层事实在逻辑上诠释出:科技资本绩效不足导致产业结构难以提升取决于科技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与科技产出水平的低层次,而后者又是以前者为前提的。因此,科技资本在温州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分化上的焦点集中在科技保障机制层面。
(四)城市化过程中科技资本与企业分化的隐性变动
作者有意通过区域差异来解释科技资本在区位上的级差,突出区位优势对于科技资本影响程度,从城市化视角考察科技资本与民营企业分化的隐。一般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科技资本对企业分化的显著。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而2006年温州城市化率为62.08%,预示温州民营企业科技资本在区域上对企业分化显著。但在区域差异分析中没有次变量显著的结果,归因何在?不难发现由于社会资本较高摄入与乡村工业化发展道路改变了传统的研究范式:
其一,企业社会资本的高度介入使得科技保障机制的理性受损。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在上市的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亲属占54.2%,在有上市打算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中的亲属占55%。由于社会资本的先赋性与特定性,妨碍了科技资本要素的流动与创新,致使在企业分化中的效应递减。其图式:
其二,乡村工业化水平分散了市区城市化发展带来科技资本的显著。由于温州草根经济的地域特色,在发展工业化中采取两腿走的模式,城市工业化与乡村工业化齐头并进,造成生人口、资源在两大区域的集中,农民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城市化与集镇化并重的布局,科技资本在城市化与集镇化并重格局中呈现均衡化的态势,以2006年为例,市区城市化率45%,县区城镇化率为15%。其图式:
参考文献:
1、史晋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蒋和胜.论科技资源向科技资本的转变[J].河北大学学报,2005(6).
3、马同斌.民营企业分化问题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3).
4、温州市统计局.1999-2008年温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8.
篇3
(一)对民营企业与税收政策的界定
对于民营企业的准确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意义上,民营企业是从企业性质的性质来划分企业类型,即相对于国有性质而言的。因此,民营企业可以指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的所有企业。为保持前后一致,本文将民营企业的界定为私营企业与个体经营企业,相关数据选取也以此作为标准。税收政策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一种,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税收政策也是税收制度的一种,也体现在税制要素的不同规定,但具有临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在规范的税收制度下,国家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在一般的税制规定内,做出一定的调整,如缩小课税范围,降低税率,延迟税款征收等,以降低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本文从一般性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方面分析陈述民营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的现状。从一般性税收政策来看,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以外的民营企业按照25%的税率,对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有扣除一定的费用后纳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税率是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从税收优惠政策来看,一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对于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0%征收。而且,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小微企业,按其所得的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民营中小企业对于投资的吸引力不够,我国政府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出台政策鼓励投资企业对于特定民营企业的投资。
二、国外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
西方国家促进民用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和德国的税收政策:
(一)美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美国陆续颁布实施了《小企业投资法》、《纳税人免税法》、《经济复兴税法》等。首先,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按个税纳税方式缴纳所得税,避免重复征税;其次,在企业投资方面,允许企业使用加速折扣,加速民营企业资本周转速度;最后,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二)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全面,深入到了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首先,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德国给以其所得税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其次,在鼓励企业投资上,德国政府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于机器设备的部分给予附加折旧的优惠;最后,德国政府对特定地区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除特定税费的税收政策扶持。
(三)国外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启示
一是,政策目标明确。国外政府都对民营企业在本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制定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目标明确,特定的税收政策对应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将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法制化。
二是, 分类实行税收优惠。各国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并非完全相同,对于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各国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技术创新企业都给予了区别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此外,对于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政府也设立了特定税收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如德国政府对在落后地区新建立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征营业税的税收扶持。
三是,多种方式并存。各国采取了多种税收优惠方式一同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例如: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中,既有对小规模企业的税率优惠,又有鼓励投资的加速折扣优惠,还有对投资收益的减免税。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的改进思路
篇4
会计电算化在民营企业的使用过程中,未能和研发单位较好的沟通,忽略了本企业的自身核算特点,导致电算化的研发和运用衔接不够。从研发的角度来看,其研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初期调研阶段,研发民营企业并没有对各类民营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情况和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造成软件质量不高,让用户使用起来不适应。其次,会计电算化涉及到民营企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网络黑客等攻击的对象,许多黑客的攻击手段都会对电算化形成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即给用户带来损失,也加大研发的负担。第三,研发战略出现问题,为了节约研发成本通常的战略思路都是尽量的研发一种软件能应对更大范围的民营企业类型,这种兼容性考虑过多也就失去了软件自身的特色,导致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下降。
2.会计电算化的研发力度不足
民营企业中较高水平的系统性管理是通过企业的账务处理和资源管理电算化的综合应用实现的,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未能充分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和专业人员的缺乏,导致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沿用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并不能带来实质性变革。从研发角度看,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技术开发较为复杂,研发成本高和使用单位不多的情况,导致研发民营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研发兴趣不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从研发到运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部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者应考虑给民营企业决策带来更有价值的技术支撑和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3.会计电算化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科学的管理理念缺乏,融资渠道难,资金不够雄厚,导致民营企业受制于来自各种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其使用率也非常低。部分民营企业领导在残酷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到其它环节的因素,促使其从主观思想意识上忽视了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性和现代企业系统化管理的重要特征。
二、会计电算化相关改进措施
1.加强会计电算化衔接
会计电算化涉及到民营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需要靠专业的人才去操作,那么个人的工作能力素质对会计电算化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用户和研发单位都要重视会计电算化衔接。对研发单位来说必须通过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去研发出技术先进和系统稳定的产品,他们应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自身特点,研发适合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2.增强会计电算化的研发力度
只有对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研发力度的提高,结合民营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进一步调整研发民营企业的研发思路,不断提升电算化的技术水平。在研发民营企业软件的过程中,要考虑软件兼容性的问题,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仔细调研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综合研究开发适合民营企业实际情况的产品,增强软件与用户的匹配度,体现出会计电算化软件自身的特色。通过准确定位民营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瞄准定位会计电算化的信息智能化的特点,不断提升研发力度,为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升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篇5
"您好,现在讲电话方便吗?"相信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中人听过这样的开场白,当然打电话的人可能在推销房子、保险或者电话套餐,不过相信很多人都有心里准备:猎头来了。猎头定义及由来,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描述,在此就不赘述,如果简单通俗归纳总结:猎头就是专业招聘。主要对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中招聘部门,类似不同类型的咨询业务,每一类咨询业务都是为了企业的某项专业职能而服务。这样的商业模式似乎已经深入到每个行业的各个职能,并且有诸多举世知名的公司, 举个例子:麦肯锡咨询、波士顿咨询这种咨询业的殿堂级公司主要针对的是企业战略部,由于公司战略对公司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他们就代表了咨询业的顶级水平。而澳美、李奥贝纳等国际4A广告公司企业也是咨询类公司,他们主要为企业的市场部服务,为企业在产品以及品牌宣传出谋划策。猎头公司中也有顶级的公司例如海德思哲、光辉国际等。
猎头在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咨询公司类似,都是舶来品。随着中国引入外资后,随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自1992年中国沈阳成立第一家猎头公司,至今已经有二十二年的时间,在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二十年已经足够让一个这种咨询的细分行业从最初的萌芽发展到成熟。作为在这个行业中浸了8年的招聘从业人员,笔者不算是资深人士,但的确看到了这个行业发的种种变迁:我们服务的对象从外企到民企再到国企,甚至下一步到政府部门。 本文的主旨就是在阐述在不同时期猎头操作实务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与不同,当然每一种类型的企业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服务需求,但笔者也观察到,这种差异也有融合的趋势。 在此,笔者将企业类型大约划分为:外资集团公司、中等规模外资公司、大型民营集团公司、中等以及一般规模民营企业。
一般操作实务即外资企业与猎头公司操作实务:
如上文所讲,猎头行业在是随着外资进入中国而诞生发展到成熟的,可以说外资企业是培养中国猎头最初的土壤。猎头最初的发展是完全按照外资公司的要求以及标准开展业务的。
猎头类型的选择:
猎头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早期最主要的标准就是付定金(retained base)以及不付定金(contingency base)两种。定金本身是企业公司付给猎头公司的启动资金,这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公司招聘的需求是真实可信的,第二、猎头公司将指定专业顾问以及团队付出时间成本。虽然说目前的情况是不同的。由于企业其实是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因此,许多精明的猎头公司创始人已经就行业做出选择,因此企业在选择猎头的时候也通常会看猎头公司过往成功的案例,以及之前行业人才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很多真正的外资猎头公司开始并没有行业的划分,他们所秉承的理论是:行业知识是可以快速积累的,而猎头拥有的技能是可以通用于任何行业,猎头最大的价值在于根据企业与职位需求快速在市场上搜寻到适合的人才。
合同的主要条款说明:
正如一般合同签署中的重点:合作内容、时间、金钱、违约责任,在猎头合作中这几方面也都非常重要。由于咨询合同并不涉及实务,猎头公司是为企业推荐候选人,所以合作内容是基于企业职位说明书的要求推荐给企业的候选人的简历以及猎头顾问的专业评价。时间就是在多长时间之内,猎头公司可以为企业推荐到适合的候选人,其实,企业是非常在意这一点的,时间就是金钱,企业之所以花大价钱请猎头公司也是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至于金钱方面,如销售的方式,猎头是以收取佣金的方式核算最后收取的费用,而计算的基础是最终成功候选人的年薪。
开始合作前的准备;
当合同签署之后,合作开始。笔者本身是非常喜欢同外资公司合作,相信绝大多数的猎头同行都有这样的偏好,究其原因,与外企的人力资源的人士进行合作,无论结果如何,大部分情况下的确是个愉快的经历。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招聘负责人、HR经理或者直线经理大多数是专业人士,他们对自己的需求相对比较明确(外企特别是知名外企公司制度体系比较完善)、对猎头公司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他们愿意让猎头了解更多企业的文化、团队的特点以及直线经理的个人偏好。当猎头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在寻访人才方面才能更加精准、迅速。
合作过程中的配合:
猎头与企业招聘部门的合作总的来说有两个目的:第一、不言而喻,按照职位说明书的要求帮企业招到适合的候选人;第二、间接的但也是重要的,帮助企业了解目前市场上相类似行业以及职位的候选人的相应状况。这样的状况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清楚自己本身的职位需求在大市场中横向比较、看看是不是具有良好的竞争力。所以,当猎头将市场的状况及时迅速的反馈给企业招聘部门和直线经理后,有的时候后者也会根据市场状况调整职位需求:例如候选人的行业背景、职位级别、或是薪酬状况等。双方的合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外资公司近年的发展趋势:
与大型集团公司合作
刚刚笔者简单地讲述了一般猎头与外资公司合作中的操作实务。其实,就笔者从业多年的观察,猎头公司的操作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以及服务时期的不同,变化也非常大。即便是上文提到的外资公司,虽然合作本质没有不同,但具体操作的技巧和规范方面确实让人有种今时不同往日之感。举个例子:笔者所在公司曾经服务过一家国际知名IT外企,10年前他们在中国有几千人,在与猎头合作时基本上是各个事业部各自为政,从猎头的选择、合作的准备以及配合等方面都是各个事业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说了算。猎头与招聘部门的合作相对比较个性化,一般摸清楚对口部门的需求就可以顺畅的进行。但随后他们进行了系统化、标准化、集中化的整合,所有的操作都变得非常条例化:总部进行猎头的选择,一般有超过10家猎头同时在服务;对候选人硬性技能方面有哪几条;他们来自于什么公司;在提交候选人报告的速度以及数量方面是什么要求,甚至猎头对候选人的初步面试问题都有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猎头基本上就是该企业继内部推荐、网络招聘之后的另外一个搜索简历的渠道。基本已经丧失对候选人进行综合判断的需求。猎头公司提交的产品已经不是候选人报告,而是候选人简历。这种方式越来越多的被集团化同时具有大量相似职位的公司特别是IT公司所采用。当然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操作无疑增加了与单个猎头公司的谈判力,从而降低了招聘成本。
本地集团公司
如上文提到的,随着猎头的发展服务的对象从外资公司到中国本土公司。目前中国大型民营集团企业与猎头的合作基本是普遍现象,而在十年前双方的合作还是凤毛鳞角。现在大型集团通常都有多家猎头工作提供专业招聘服务。当然,本土化的特色体现的也是淋漓尽致。就笔者的经验来看,这类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 内部需求变化快、要求提供人选的时间快、领导决策快等等。中国集团化公司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见证,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土壤中最先崛起,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润;同时他们也深谙成功之道即 “抢占先机,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之下,注定了猎头行业在配合本地集团公司发展中是要以速度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事物的反面是,速度有很大机会是以质量作为代价的。
篇6
1.内源融资是玉环县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玉环县民营企业在内源融资上成本低,相对容易得到资金,因而内源融资成为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和基础方式。
2.外源融资严重不足成为玉环县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直接融资方面目前玉环县只有苏伯尔、中捷集团两家上市公司,二板市场刚刚建立,至于债券融资,也不是很流畅;间接融资方面,主要表现在民间借贷的力量微弱和中小企业贷款难。
二、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
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可以从企业自身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1.主观原因
(1)管理人员素质低,不重视品牌建设。在玉环县,民营企业大多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过程中存在任人惟亲的现象,经营缺乏计划性,不会优化配置资金,注重短期效益, 不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就玉环县来讲,仅仅“苏泊尔”、“中捷”这两个创立了品牌,其余的都还没有走出玉环县。
(2)企业自身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的不利选择。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比大企业严重,因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他们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只有选择不向中小企业贷款,所以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还是自身造成的。
(3)企业类型单一。玉环县民营企业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如家具、阀门、汽车摩托车配件等,比较发达而一般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很少。由于制造型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和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的特点也决定了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和融资难度相应地增大。
2.客观原因
(1)对直接融资规定的严格条件是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虽然,中国A股市场发行上市从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坚持民营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曾给民营企业以极大的鼓励,然而在核准制下,证监会对每一家证券公司都有一个严格的上报数额限定,因此对于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僧多粥少”。这样大多民营企业很难进行直接融资。
(2)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的融资难。长期以来,玉环县政府对企业的重视程度片面的强调“抓大”,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社会服务和保障等方面只考虑大型民营企业而中小企业很难或根本得不到政策上的扶持,缺少政府必要的保护。
(3)融资规模导致融资困难。大多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具有批量小、频率高的特点,融资的单位成本比较高。这使得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宁可做“批发”而不愿做“零售”业务,从而使民营企业融资处于不利地位。同样融资要考虑利息成本,还要考虑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放弃这种间接融资投向其他融资渠道,造成融资渠道更加狭窄。
总之,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是内外因、宏观微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如何使民营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解决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针对以上在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结合玉环县的实际情况,要解决其问题,必须从企业本身、政府组织、金融环境等多方面各层次着手,方能解决玉环县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
1.完善民营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还要对民营企业积极引导走资本化方向的道路,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要素,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规范财务制度,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2.挖掘民营企业自身潜力。为了解决自身的融资难问题应该合理挖掘自身潜力,具体要做到:民营企业要增强自我积累意识 ,改变分配过程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差的现状;开展表外融资,通过融资工具的多样化降低筹资成本;注意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收到“借鸡生蛋,以蛋还钱,最后得鸡”之功效。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大财政对玉环县民营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要在财政预算中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逐步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发等为内容的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金支持。加快建立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协会要制定担保行业准则和业务规范。政府应尽快组建再担保机构和监督部门,以分散担保风险。
4.改革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在玉环县建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应主要定位于民营企业。这种金融机构由于对当地的企业了解,所以能适应玉环县这个民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例的县,它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对象,满足其各种金融需求,从而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Neil Gregory,Stoyan Tenev.and Dileep M.Wagle,2000,China’s Emerging Private Enterprises:Prospects for the New Century
[2]刘云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融资租赁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1):17
[3]陈先运: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5(1):9
篇7
1文献回顾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农村发展就有了许多的研究与认识,对于民营企业如何助推农村发展,更是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琳[1]认为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巨大,不仅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农村的全面发展,民营企业以其自身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焦伟红等[2-3]认为政府要注重激励,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建立长效的帮建机制。王宏晴[4]认为农村民营企业中劳资难题比较突出,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改善劳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赵佳涛[5]认为农村民营企业管理者主要可以运用年薪制来保障激励企业员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模式运行。申浩[6]认为可以通过习水县“1+N”模式、特驱集团“141”精准扶贫模式、金沙县“富民贷”模式等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叶万全等[7]认为企业在农村互联网平台中进行金融服务对于农村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要运用好互联网融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运行过程当中,存进企业全面发展。李含琳等[8]认为在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开发、产业选择和产品销售往往成为政府行政工作的一部分,政府要加大重视,引导进行协调。陈伯军[9]认为影响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是非财务信息,而企业的财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作用并不是很显著。因此有必要建立齐抓共管、多方共赢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缓释、鉴别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邵姝静[10]认为民营企业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并以其自身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李怡燃[11]认为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农村产业扶贫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助推国家精准脱贫的战略工作的实施。
2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在近些年以来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一些龙头性民营企业企业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以下是一些有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现状(图1~2)。从图1~2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呈现一个逐年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型500强民营企业门槛不断提高说明了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说明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2017年是民营企业作为蓬勃发展的一年,500强民营企业的门槛与收入总额都呈最大比例提升,因此必须要加大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视。农村民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基层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整体发展对于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同时也至关重要。
3农村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3.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僵化
我国农村民营企业很多都是家族企业或者是合伙企业,这种企业类型不能真正融入现代的法律体系。根据调查显示,超过70%的农村民营企业现阶段仍然采用的是家庭管理集中模式。由于公司的产权和治理结构不合理,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虽然这种家族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然而,企业的发展、强化和监管需要复杂的管理和组织结构,家族管理模式固有的特点在大型私营公司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长期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私营公司受到严格限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由于家族企业是血脉相连的,人类社会大于资本。外来人才就很难进入企业管理的核心难以融入他们的家族,所以他们的人才劣势暴露无遗往往招不到核心人才而丧失竞争力。而且小型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不清晰,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公司整体的快速发展。并且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不稳定,所有权和运营的变化对企业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并阻碍其发展。
3.2透明度不够,信息不能做到及时公开
有极少数农村民营企业采取非法和不合法的措施,增加经营成本、减税和隐瞒实际利润,以实现其目标;农村民营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减少环境影响津贴、工资扣除等增加营业利润的损害。同时,农村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变动、管理层变更等信息不能够及时被员工知悉,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情况,员工们不能够及时向公司反映意见要求,长期积累会致使员工们对于公司的认同感极度降低,对于公司上层人员变动持一种不在乎,不介意的心态,不利于公司内部力量凝聚,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农村民营企业发展。
3.3多数农村民营企业采用高度统一管理方式,民主度较低
因为我国的大部分农村民营企业采用的是家族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者既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管理者,大部分财务人员都是选择自己家族中的“自己人”,使得财务管理体系过于简单和契合。此外,大多数私营企业是由农村企业家、农民工人或进城务工回乡后辞职的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建立的,其中许多人文化低下,无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财务报表中的指标不可靠,过于强调控制而不是管理。公司财务管理保持在同一水平,财务管理等设备投资也较低。许多私营公司仍然采用简单的现金会计方法。会计基础薄弱,很少有人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很多民营公司没有会计电算化。职工对于企业发展有意见建议也得不到及时反馈与回答,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不断丧失,民主得不到贯彻,企业完全就是一个“一言堂”。
3.4人员素质较低,人才队伍建设迫切
在我国的农村民营企业中,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财务人员变化得非常快。经过调整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不被允许履行职责,从而导致许多操作错误。甚至一些私营民营公司的会计也是老板中的家族成员,完全按照老板的意图行事:处理税务稽查,就要增加成本,乱调成本,人为制造“管理成本”和“经济利润”。因为缺乏良好的财务管理,农村民营企业不能通过注重投资的直接效益来充分利用其财政资源。缺乏合理的资本结构意味着融资来源与融资业务不协调,公司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难为不同类型的融资获得最佳附加值。来自私人公司的贷款往往数额巨大且昂贵,而且没有考虑到财务绩效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4农村民营企业发展优化途径
4.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优化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民营企业在极其复杂以及不稳定的环境中艰难经营,风险因此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并在财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估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些都来自企业财务管理的性质和特点。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管理经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好坏。因此,企业所有者必须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吸引注意力,加强管理,这符合国家、公司和自身的利益。要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开发实用的财务和经济系统,控制内部,管理账户、资金和资产,改变家庭模式,并在财务职位上丰富员工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在当今社会,知识等于金钱。农村民营企业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不断引进适应企业发展各个方面的人才,以充分利用知识的有效性和人才的价值,促进民营企业更快更强地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源,如专利、商标权、专有技术和贸易基金、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决定一个公司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要采用知识效率和人才价值的概念。现金流是衡量公司运营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指标比利润指标更重要。即使一家公司表现良好,它也可能因为缺乏流动性而导致财务状况恶化而破产。应特别注意控制现金流和加强收支管理。公司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使其利润得到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这一过程就必须树立和企业经营一样的目的就是使利润最大化的理念。要实现最大化的利润目标,必须加强对收入、成本、成本和资金等指标的控制,以实现其最大化的利润目标。
4.2提升公司透明度,及时有效公开信息
农村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公开的内部信息平台,及时有效地向内部员工们公开公司高层替换、公司决策意见、公司财务报表等等,公司员工能够对于公司业务等加深了解。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较为发达,互联网的产生颠覆了传统观念的认知,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在推动透明度时,需要认清一个问题,信息传播与信息公开并不相同。信息公开是由企业上层管理人员确认无误后才进行的,对于公开主体内部认识与职权划分需要认清,对于相关信息部门需要及时划分,对于不同的信息应当由农村农营企业中的不同部门进行负责。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突发事件,农村民营企业内部应当做到高效及时审核,向企业员工公开企业信息。
4.3改变企业管理模式,推动民主化
因为资金是致力于公司血液的生产和开采的重要资源,资金管理是绝大多数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农村民营企业要合理的筹集资金,并且要尽可能地保证资金的使用和降低成本。随着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民营公司应该更仔细地分析每一笔现金流的流入和支出,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方法,改善企业的融资计划管理,更有效地使用资金;融资时必须考虑财务业绩与成本的比例,严格控制贷款的规模;在金融部门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应充分考虑商业银行在不同类型交易中的不同条件和偏好,并尽可能地使用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为了引起从业者对影响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市场因素的关注,可以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在不忽视公司具体因素的情况下,采用科学资本结构的最优决策程序,重点是最优科学和民主。并且通过关注公司的整体战略,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公司现阶段的资本结构,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信息监督与职工参与机制,职工能够对于企业内部的违规违法行为等及时上诉反馈到公司管理层等等,员工能够通过该机制参与公司决策制定,对于公司认同感能够不断增加,员工团结一心,共同推进农村民营企业发展。
篇8
我国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即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保护制度,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法,并散见于刑法、民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章节。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的统称)从整体上明确了专利、商标的申请和维护程序,以及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刑事、行政、民事责任。而其他部门法则各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民企创新的保障规则。如刑法设专章对假冒注册商标等七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的定罪和刑罚做出规定;民法(本文主要指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于侵犯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的认定方法和承担方式加以原则性规范;公司法和劳动法本着杜绝职工侵犯企业创新成果情况的发生,纲要性规定了职工保密和同业禁止的义务;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对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界定,并规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由上可见,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法律保障体系,以惩治各种侵犯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行为,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民企创新成果的保护不尽如人意,相关制度设计及司法实务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1、保护力度不够。首先,对于侵权行为的处罚,无论是刑事、行政或民事制裁,法律规定的处罚标准都不严厉,不足以惩戒仿冒行为,以最严厉的处罚即刑罚规定标准看,最高刑仅为七年,和侵犯知识产权所获得违法收益相比,犯罪成本相对较低;其次,在处罚实践中以罚(行政罚款)代罚(刑事处罚)较普遍,侵权者只要缴纳较少的罚金(和侵权所获收益相比)就可以躲过刑罚;再次,侵权的民事赔偿机制并没有实质性地建立起来,知识产权和品牌遭受侵犯的民营企业即便提起民事诉讼,也无法获得足额的资金赔偿;最后,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如遭受侵犯,通常需要自行搜集证据应诉,成本和败诉风险都很高,也弱化了创新成果法律保障的效果。
2、各法律、法规之间的配套衔接不够。目前,虽有刑法、知识产权法、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别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刑事、行政、民事责任,但对于刑事制裁、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的适用标准,法律并没有清晰的划分和认定依据,以致当事人对应运用哪一部法律、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权利救济深感困惑;另外,各部门法分别赋予专利、商标、工商、公安等行政机关监管权,多头管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机关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屡有发生,该现象在民营企业作为受害方时尤其明显,以致很多民营企业转而倾向采取其他不正当或消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现行法律仍存在许多约束空白。比方说对于民营企业的高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经营与其任职公司同类业务而损害原企业利益的行为,刑法并不认定为犯罪,这使得民企高管人员利用原企业销售渠道、技术优势以谋求私利有恃无恐。再如,劳动法中关于职工违反同业禁止和保密协议义务的规定较模糊,缺乏强制效力,也不具备应诉指引价值,法律的预警功能形同虚设。现在,有很多民营企业负责人表示,不敢聘用和培养外来员工担任高管人员,因为一旦这些员工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他们就会另设炉灶。显然,没有健全的劳资协调约束机制,民营企业只能采用家族式管理的模式,这将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完善我国民营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议
就笔者之归纳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就当前之情势,应当树立以下两个理念:
(一)平等主义的理念。事实上,我国的企业立法非常复杂,几乎可以认为,有多少种企业,就有多少种企业立法,并且我们对企业的分类标准不一,有的是按企业所有制的性质进行的分类,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企业、外资企业;有的则是按照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分类,如:公司企业、非公司企业;有的甚至是按照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类型的分类,如:外贸企业、金融企业、航空运输企业、“三来一补”企业等等。分类标准的不一,反映在对企业的立法上,也是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加入世贸之后,专家学者几次呼吁要彻底改变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进行立法的旧模式,而应当按照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区分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立法,这种改革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同时在实践当中,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
所谓的民营企业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范畴,而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在中国独特的经济转型时期提出的一个概念,如果从法律上仔细分析,民营企业应当称之为民有企业更加准确,或者称之为私有企业更能够说明其本来面目,由于我们刻意的去淡化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所以将私有企业带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称之为民营企业。可见民营企业的称谓更多的是从所有制的性质上进行的企业类型的划分。我们市场经济的理念就是要求市场主体的平等,就是要变身份的社会为一个契约的社会,因而以往的以企业的不同身份进行立法的模式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阻碍,我们主张的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应当是立法上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不做区分的平等保护,而不是个别化的不平等保护。
(二)差别化保护的理念。既然我们强调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平等保护的理念,那末,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立法呢?日本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与其推行的一系列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是分不开的,在我国,也有一些官员和学者意识到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各地方政府更是相继推出了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那么,如何评价这些措施呢?“法律在不丧失其基本价值的同时,还能与时代一起前进。”我们在密切关注由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进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与其相反的运动,那就是由契约到身份的运动的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的法律从来没有忽视对劳动者的关心,对消费者的特殊照顾,发达国家的企业立法似乎也从来没有否认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应当给予不同的保护。因此,我们说由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历程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它打破了封建的身份社会的法则,催生了资本主义;而在此之后的由契约到身份的运动同样不容忽视,它了现实生活中人人具有同等的能力的假说,赋予了社会弱者更多的法律关怀,其巨大的进步意义已经不容置疑。我们提倡的民营企业应予特别保护的理念实质上就是建立在民营企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比较脆弱这一现实基础之上的,我们的国有企业身披“国字号”的外衣,外资企业有优惠政策的支持,而弱小的民营资本根本无法与前二者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的竞争。因此,笔者在此也提倡对民营企业给予法律上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或者保护应当是建立在使民营企业不受岐视,能够达到与国有、外资企业同等对待的理念之上,如果偏离了这个理念提倡所谓的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只会人为的制造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百害而无一利。
由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与由契约到身份的运动是两个并行不悖的历史潮流,前者打破身份之差别,对市场经济的催生贡献甚巨;后者破除了市场主体实质公平的抽象假设,意识到平等背后的实质不平等,主张对市场弱者给予适当的同情和保护,对于建立实质的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我们一方面应当坚持市场主体平等这一要义,另一方面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在我国转型时期,市场主体的绝对平等还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假设,尤其法律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压力依然象不散的阴云笼罩在民营企业的头上,因而我们主张对民营企业给予适度差别的法律保护也是对我国现实状况反思基础之上的反应。
三、警惕三个不良倾向
在我们主张对民营企业进行平等和差别相结合的法律保护的理念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三种不良倾向:
(一)以政策取代立法的倾向。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
局部利益的考虑,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的甚至提出给予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创办企业手续从简、验资从宽等措施。这些举措其动机无可厚非,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税收优惠与否只能由国务院决定;地方政府给予所谓的贷款优惠可能存在干预银行贷款自的嫌疑;创办企业手续从简、验资从宽可能会与《公司法》的规定相背离。我们在给予民营企业法律保护的时候应当注意这种不良倾向。
(二)对民营企业不法行为普遍淡化的倾向。我们在倡导对民营企业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当警惕保护民营企业并非对民营企业的一些违法行为置之不理。时下,我们一些地方领导为了表示其保护民营企业的决心,对一些民营企业违反劳动法、产品质量法、税法、海关法的不法行为网开一面,表面上看是保护民营企业,实则危害社会公平,违背市场规则,长远看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百害无一利。
(三)要求民营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的倾向。
篇9
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FrederikTaylor)1911年提出的“高报酬能提高满意度”,以及人际关系学和工业社会学的创始人梅奥(Elton Mayo)的研究小组在19241932年间进行的霍桑实验。作为行为科学的里程碑,霍桑实验树立了新的管理哲学:一个工业组织应该获得具有高生产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劳动力,从而生存和发展。
1935年Hoppock在其著名的《JobSatisfac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工作满意度”这一概念,他指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心理和生理对环境因素的满意感受,即员工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或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这可以说是开始了对工作满意度的正式研究的标志。此后·,工作满意度便成为行为与管理科学竞相探讨的课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对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已的见解。Robbins指出工作满意度是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卢嘉、时勘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评估的一种反映,区别于生活、个人职业生活发展方面的满意感受。
工作满意度作为诊断组织现状重要的“温度计”、“晴雨表”,已成为组织中一种早期警戒的指针,为组织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潮州审陶瓷企业要走出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及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扩展到了“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目的,就必须重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通过对员工的激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管理者掌握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状况,既可了解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又可根据获得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及结果来监测管理工作。
2研究方法
2.1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潮州陶瓷行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个人与组织的有关信息”和“问卷内容”两部分。“个人与组织的有关信息’,主要了解被试的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变量及工作环境相关因素。“问卷内容”分工作回报(F1)、公司状况(F2)、公司领导(F3),工作本身(F4)等4个结构维度,共2。个题项,涉及薪酬、福利、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公司管理、工作认知、领导性格、领导风格等内容。该问卷采用李克特式(( Likert ) 5级量表法进行评分,"1”表示“很不满意”,..2‑表示“基本不满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基本满意”,“5”表示“很满意’,。
2.2研究对象
对象来自随机抽取的潮州陶瓷企业员工,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0份,回收有效率88%。样本中男性133名,女性87名。
2.3数据处理
通过回收的问卷获取研究数据,然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潮州市陶瓷行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本研究对潮州市陶瓷行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见表1,表明潮州市陶瓷行业员工在工作回报、公司状况、公司领导及工作本身4个维度的满意度的得分及问卷总得分均高于中等强度值(该问卷每个项目的得分介于1-5分之间,故3分为各评价指标的中等强度值)。
3.2潮州市陶瓷行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的专业学者持不同的意见,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以及目的不同,采用的视角也不同。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Refiner和Zhao提出的,将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员工特性的人口统计因素,另一类为工作环境相关因素。国内专家学者也根据类似方法展开了对各类企业、各类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考察各人口统计变量和工作环境相关因素在各方面的得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来进行间接的验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企业规模及企业类型对工作满意度的不同维度存在一定的影响。人口统计变量及工作环境相关因素在各结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汇总表和平均得分及t检验明细表见表么表3}
4研究结论
篇10
二十一世纪,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革命性的转变。但当前世界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了新的挑战,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等致使2011年中国FDI流出量减少5%,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全球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6位降到2011年的第9位,并且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下降和效率偏低问题值得重视和思考。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扩张过程中遵循的路径和采取的模式,通过展现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的全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做出贡献。
二、 中国跨国企业概念内涵与类型
本研究界定中国跨国企业为在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海外市场实施有效控制和承担价值创造活动的企业。现阶段,中国跨国企业仍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导,但“十一五”期间民营企业500强中已有137家企业投资海外项目592个,海外投资额达61.77亿美元。除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差别外,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的多样化程度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参照学者Luo和Tung(2007)的划分依据,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维度将中国跨国企业划分为四类:民营利基型、民营全球型、国有专家型和国有跨国型。
1. 民营利基型:指从地域和产品分布上看在国际市场上高度集中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既没有政府援助也没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它们通过聚焦于一个狭窄的产品线和区域市场来强化自身的优势。例如中兴通讯在美国达拉斯建立实验室和生产基地,主要瞄准北美的手机和通讯市场;澳优乳业在2011年通过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的股份,拥有了欧洲优质奶源和生产基地。
2. 民营全球型:指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分布广泛的产品线并进行全球布局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在规模和盈利水平上,虽然还没有树立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同样的市场地位,但凭借自身核心的成本优势已发展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强大力量。例如海尔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市场遍布世界五大洲;华为作为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在2011年再次挺进世界500强,但在北美、欧洲这些高价值地区的业务量还远低于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爱立信。
3. 国有专家型:指对外投资聚焦于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并满足政府特定目标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类企业,通过聚焦于少数的产品线和区域市场来扮演好自己的双重角色,一方面获取国际化业务扩张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完成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例如五矿集团、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在国内巨大的资源消耗需求下,必须承担起资源战略安全的责任,需要“走出去”寻求全球资源配置,但由于其他国家对中国国有企业“政府背景”的敌意,因此目前只能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布局。
4. 国有跨国型:指既出于商业目的又受政府影响,并在全球布局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虽然不像国有专家型企业涉猎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领域,但同样关乎国计民生,通过进入全球市场,一方面寻求更好的投资机会来实现海外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该类企业的海外布局可以更好地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企业的国际化拓展。例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类企业,中远集团等航运类企业都是国有跨国型企业的典型代表。
三、 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
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主要有三种形式:渐进式成长路径、激进式成长路径和跳跃式成长路径,不同路径的支持理论、路径特征和企业类型分析如下:
篇11
1.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相关概念
1.1 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作用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一定义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使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认识和解决,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其中,内部审计工作是由组织下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活动。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被审计部门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从内部审计的相关概念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大体分为防弊、兴利与增值作用。防弊,是指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等舞弊行为,以及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促进组织健全内部制度,防范舞弊行为再次发生,纠正管理弊端。增值作用是现代内部审计的新增作用,现代内部审计通过接入企业风险管理、治理和控制领域,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价值增加。
1.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
民营企业,就是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公司法”的定义中,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按照对民营企业内涵的界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即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进行下述分析。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无统一标准,情况较为复杂。民营企业存在规模大小不一,各企业间发展程度差异极大的特点。而且,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种类也是高档低档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行业繁多。所以,在实施企业内部审计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如果要想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就必须注意积累经验。
其次,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机制灵活。民营企业所有者一般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管理权高度集中。这一特征有助于民营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与此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制度对所有者约束性较差,所有者往往会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之上,使内部审计制度流于形式,无法贯彻执行。
第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宽泛。民营企业应当根据内部经济监督以及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内部审计延伸到企业所能控制和影响的各个方面。这其中包括了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又包括了现代经济效益审计,既可以事后审计,又可以进行事前审计,审计的工作既可以是保护性的,也可以是建设性的,审计范围自主选择的空间相当之大。
2.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众多,但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开展切实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有些民营企业虽然设有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民营企业所有者对内部审计工作都处于一种浅显的感性认识阶段,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对内部审计工作十分不理解。很多民营企业所有者认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种延伸,或者根本就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片面地认为通过外部审计就可以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于是在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上往往与企业内其他部门合并设置,常常出现由会计部门负责人领导内部审计部门的现象, 重“会计”轻“内审”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企业负责人并不重视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精简,不注重内部审计的发展建设,致使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变成一个摆设, 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2.2 审计范围过于狭窄
篇12
“民营”和“民有”也有区别。“民营”与经营方式相联系,具有经营管理的属性。“民有”与产权关系相联系,具有产权归属的属性。一般说来,“民营”的未必就是“民有”的,我国目前还存在“国有民营”的企业;而“民有”的绝大多数是“民营”的。换言之,“民营”包括的范围要大于“民有”,所以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比用“民有经济”和“民有企业”更为合适。
“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还有区别。“民营经济”应该是民营意义上的各种经济成分和要素的总和,“民营企业”是民营意义上的一种企业形态,是“民营经济”的主体部分或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民营企业”之外,还有具有“民营经济”属性,而非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非经济活动的、非企业的单位或部门。比如:一些从事社会福利、从事社会救助、从事慈善事业的民营单位或组织。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民营经济”试做如下定义:民营经济是以反映投资主体或经营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成分,是在一个国度里由本国居民投资创办、经营或控股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要素的总和。“民营企业”是由本国公民出资兴办或经营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实体和非经济法人实体,具有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几年来,为了及时了解民营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辽宁等省市都对当地民营经济运行情况建立了统计分析制度。比如辽宁省对民营经济的统计范围是,不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的经济组织,而前者之外的经济组织都在统计范围,即:它包括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也包括乡镇企业的全部,还包括城镇集体、股份合作制等等企业组织。这样界定的实质等于换个角度给民营经济下了定义。
但无论怎样说,“民营经济”其概念必将约定俗成,其理由有四:
第一,民营经济的发展态势,客观上需要带有总括性的词汇对其进行总体描述。包括个体、私营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他非国有、非外资的经济组织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是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社会经济现象。
2004年,辽宁省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实,按照上述统计口径,辽宁省民营企业创造的增加值达到了全省社会总产值的51%,民营经济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辽宁在全国以“国有企业大省”著称,因此,辽宁经济运行的重大变化不仅在辽宁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全国也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看看令中国乃至世界惊叹的“温州模式”。改革开放之后,在浙东南的温州依托民间资本,兴办民营企业,100万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220万温州人走到全国各地经商,276万外地人员到温州去工作。温州迅速致富,跻身于全国城市竞争力24强之一,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称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温州人创造了中国脱贫致富的成功模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最先反叛传统的所有制结构,与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形成鲜明的对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践证明,这种选择符合温州的实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温州成功模式的内在动力在于:民营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产权约束更为严谨,机制运行更为灵活,追求利益的欲望和发展的欲望更为强烈。温州的崛起依赖于千家万户,经历了千方百计的筹划,历经千辛万苦,积累了千言万语的体会,显示了民营经济旺盛的生命力。
从全国而言,按照黄孟复同志的界定,2002年全国民营经济在城镇中的就业比重已经超过70%,2004年民营经济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超过82%,2003年广义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65%(其中外资经济约占15%左右),广义民营经济缴纳税收占全社会税收收入的比重2003年为66.5%,2004年1至9月为71%(见黄孟复《在中国首次民营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演讲》、《在第二届中国民营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演讲》)。而且,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稳定社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看,它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大特征。这种称谓把它涵盖的经济成分与国有经济,与外资经济区别开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令人关注的重要经济力量,它的发展壮大记录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
第二,民营经济的表述基本符合科学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归类表述是科学方法之一,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和重要传统,这种习惯和传统甚至是不可抗拒的。几十年来,我国对经济组织、经济成分的分类表述错综复杂。比如,从工商注册看,现行的企业类型就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17个类型,其中还没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外资企业。从地域上划分,有乡镇企业,还有城镇集体企业。从所有制大的框架划分,有国有的或全民的,有集体的,还有私营的,其中还有在世界尚未有定论的,到底属于公有,还是属于私有的企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企业。而民营经济的表述,把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作为两种特有的经济类型独立起来,把两种类型之外的本质相近的经济成分结集在一起,既有内在合理性,又有表述便捷的特点。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在总体经济构成中它是对本质相近经济成分的分述;下延一个层次,它又是对本质相近经济成分的概括。
篇13
一、民警上市公司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从经济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民营企业最初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企业类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国营企业概念逐渐被国有企业所取代,但民营企业这个概念却不但独立保存下来,而且内容还不断丰富并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目前,学者对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并无统一看法。有的依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有的依据企业的产权关系、有的依据企业的资本构成、有的依据企业的经营模式。
尽管如此。从产权和企业理论的角度看。民营企业作为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的微观经济组织。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民营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惟一目标并完全依市场原则来运作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二是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纯粹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即建立在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治理结果能够代表各方出资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形成较为合理的约束和监督制度;三是民营企业拥有较为灵活的内部用人和分配激励机制,能够保持与市场机制的自然和谐。并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动力的驱使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不断的技术创新。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是一种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它在概念上既不完全等同于个体私营企业。同时也不完全排斥国有企业。
本文从产权的角度给出民营企业的概念,即民营企业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一种企业类型。是民间主体经营,除国家投资、国家经营企业以外的企业形式。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从产权制度的角度来讲有四种形式的民营企业:私有民营、集体民营、股份制民营和国有民营。民营公司则是上述民营性质的企业中符合公司注册条件的部分,包括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民营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则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的民营公司,本文把民营上市公司界定为除国有上市公司及外资上市公司之外的其他所有上市公司。
二、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已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业务基本都有章可循,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笔者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结论。
(一)控制环境先天不足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奠定了组织的风纪和结构,并且涉及到所有活动的核心——人。环境的好坏常常从更广泛的范围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从问卷的调查及实地考察中,笔者看到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结合《公司法》对公司制企业法人结构治理的规定和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提出的具体要求。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都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治理模式。虽然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和相应制度,逐渐向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靠近,但是家族控制的特征仍很明显,所有权和控制权重迭。实际控制人具有绝对权威。
2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民营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控制意识不强、控制环境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1)自身缺乏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也不重视加强企业员工的内控意识,从而使整个公司缺乏内控理念。(2)大部分经营活动虽然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健全。(3J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而且也较为全面,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不严格执行、不能落到实处。
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在内部控制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内部控制的合理和有效性完全取决于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人。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涉及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薪酬等内容。但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财会人员的调查发现。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财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重要环节。风险管理控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收益。最终影响企业价值。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频率作出合理评估,以及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民营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重事后的风险控制、轻事前的防范;重经营风险、轻行为风险。
1事前较少实行风险预防机制
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偏向于保留或承担某些方面的风险(启动新项目等)。虽明知有风险存在而未加处理。在他们的意识中,冒险能获得收益,故权衡利弊后,不采取行动预防风险;偏向于在风险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加以控制。
2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不健全
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行为风险。民营上市公司中对资产保管、错误、疏漏、延误、舞弊等传统的风险即经营风险,一般有风险识别机制;但是对于拙劣的人力资源政策造成的生产力受损的行为风险却很少进行识别和评估。
(三)内部控制活动中方法和内容存在缺陷
1会计控制方法不完善、执行不力
有些岗位职责划分模糊,可能产生“自由区域”,也缺少协调各部门工作的机构。授权和审批程序上,由于考虑了问题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原因,权限一般高度集中,特别是在各项支出上,“一支笔”审批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各单位都建立了会计系统。但是不适当或执行不严格的情况不少。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作用。资产的保管制度执行不力。盘点制度未严格执行,财产被集体或个人侵占、侵吞的现象时有发生。未严格执行预算制度,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等不符合程序。造成投资时点、投资规模不合理,支出超标经常发生:对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未及时处理,也很少有预算执行改进措施。未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对于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人员没有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无法调动企业各部门、机构人员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虽然各公司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网络安全也存在隐患,不能发挥对各项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2内部控制内容不完备
从问卷的数据上看,闽南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还比较薄弱,不够广泛,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制度的建立上,比较重视货币资金、资产保管、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方面的控制。而对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筹资、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却不那么重视,这不符合科学的企业管理要求。在制度的执行上,执行不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各种内部会计制度只是作为写在纸上的东西,未落到实处,只是表有其名。公司领导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人责任感也不强,使有章不循的现象成为“自然现象”。
三、闽南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淡化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亲缘色彩。限制高管层之间。高管层与董事会、监事会之间,高管层、董事会、监事会与实际控股人之间过量的直系亲缘和旁系三代以内的关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鼓励董事会吸收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并且改变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推荐的做法。保持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强化董事会负有监督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职责。改变监事会是从属的被领导的思想,保证监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和构成比例的合理性,使监事会发挥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作用。限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独揽大权。
第三,弱化控股股东的影响。闽南民营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很普遍,而控股股东往往控制着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掌握了企业的控股权、经营权和决策权。容易产生不按内部控制规范执行各项业务的情况。因此弱化控股股东的作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限制控股股东在企业中的权利。强化中小股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表决权来实现。
2转变管理者的理念,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公司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只有公司的管理层从根本上认识到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性、重视内部控制,才能认真组织与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并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以保证制度的切实执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充分的发挥。管理层负责公司的运作以及经营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闽南民营上市公司要提升管理层素质,需要明确制定管理者任职资格的相关规定,并要求管理者具备这些资格。首先,在人员招聘上。可利用外部经理人市场,从外部经理人市场招聘能力强的、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其次,对于在岗管理者,定期对其素质进行综合考评,对不能胜任相应工作的管理者,应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整,甚至撤职。以增加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压力;再次,为管理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以满足岗位的需求。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1认清风险管理机制的责任主体
只有认清了风险管理机制的主体,才能更好地督促责任主体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中,董事会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对风险管理负总体责任。
2增加风险主管或风险经理职位
风险主管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和分类与企业经营、财务有关的风险信息,帮助其他经理人报告企业风险信息。同时,风险主管也需要和其他管理人员一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
3建立风险预警与风险报告制度
建立企业风险预警体系,并建立红黄牌风险警示制度;完善企业风险报告制度和报告流程,定期检查风险,并检查在新的环境下原有的风险处理方法是否适用;及时评估并报告企业风险状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控制。
(三)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1明确职责分工
严格按照不兼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以有助于防止同一员工在履行多项控制时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还可以实行强制轮岗休假制度,以有助于发现前任员工的错误、舞弊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