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兽医技术培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兽医技术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兽医技术培训

篇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的传帮带培训模式,即新护士进入手术室后,经过护士长1周科室管理制度等培训,进行岗前理论考核合格后,指定1名热心带教、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负责新护士全程带教,从简单手术的洗手配合开始培训,时间为1年。培训期间由带教老师每2个月组织一次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培训结束后由护士长、科内护士、手术医生对新护士进行满意度测评,综合考评合格后担任独立值班工作。观察组采用集中岗前培训与专科护士带教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训时间也为1年,具体方法为:

1.2.1完善带教体系

科内成立由护士长—总带教—专科护士组成的培训小组,制定1年培训计划、目标,建立新护士培训项目单。给新护士每人提供1份资料袋,内有科室规章制度手册、手术室工作流程、1年培训及考核计划、专科轮训计划表、各科手术配合手册、常规器械卡、新护士技能考核表、护士业务技能评估表。

1.2.2集中岗前培训

由总带教集中岗前培训1个月,第1周:学习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进行与手术室相关的职业教育;第2周:采用多媒体反复学习外科洗手、无菌操作、留置胃管尿管、手术摆放等基本操作,认识各种手术器械的名称、拆装、保养及用途;认识各种引流管、缝线、手术材料的名称及用途等;第3周:到中心供应室学习清洗、打包手术器械及各种无菌包;第4周:在示教室里情景练习各项基本操作。1个月学习结束后,由护士长和总带教对她们进行岗前理论及操作考核,2项各占50%,总分100分,成绩在80分以上即可进入下阶段培训。

1.2.3专科护士带教

将新护士分散至各个专科小组进行临床手术配合学习,我院分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6个专科,根据各个专科手术特点,安排4~12周不等。在专科培训期间要求新护士每天做手术配合笔记,写出物品准备、手术步骤、手术、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医生个人习惯等,做到术前预习,每重复配合一次,就将笔记完善1次,直到详尽、准确为止,专科护士每周批改1次。专科护士每周用PPT进行专科理论授课1次,并与新护士就工作中的困惑进行互动交流。

1.2.4阶段性座谈会

护士长和培训小组成员在新护士入科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组织座谈会,内容有新护士在该阶段工作中优点及缺陷,满意度测评反馈,提出下阶段培训目标,征求新护士对带教管理及科室工作的建议。

1.2.5带教过程管理

总带教定期对专科带教阶段进行检查与评估:每天有配合笔记;每周有理论课;专科出科有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专科学习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按技能评估表内容对新护士进行工作能力测评;新护士项目培训单记录完整。

1.2.6考核标准

2组新护士均采用统一考核标准。岗前理论考核包括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基础理论包括各专科解剖知识及基础医学理论,仪器器械使用注意事项,各专科手术配合要点等;操作技能考核有手术摆放、仪器操作、无菌技术、实际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等。新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包含新护士工作态度、医护手术配合、科内护士之间配合、学习态度、对患者服务共5个条目的满意度测评,按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计20、16、10分,总分100分。对新护士的理论(30%),操作技能(30%),满意度测评(20%),应急能力(20%)进行综合考评,总分85分以上为合格,即可独立承担值班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岗前理论考核、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满意度及综合考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传统带教存在弊端

传统的一对一传帮带方式基本上由护士长一人管理,新护士的临床手术配合要服从带教老师的轮班需求,所以培训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并因各个带教老师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不等,新护士培训后出现操作不规范,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现象,需相当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并存在安全隐患。

篇2

一、活动宗旨

“艺课堂”,即公司职工艺术协会文化艺术培训课堂。其主要宗旨就是免费为喜爱艺术的职工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给喜爱艺术的职工创造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为公司及基层单位培养优秀文艺骨干。

二、活动方式

利用业余时间,分期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邀请区、市级专业人员担任授课教师,采用集体集中授课、辅导的方式,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等科学、规律的教学、训练,使参加培训的职工能扎实的掌握演奏、演唱技能。为方便学员学习,培训班免费提供练习乐器。

三、培训项目

⒈吉他(初级);⒉吉他(综合);⒊声乐(通俗、民族、美声);⒋古筝;⒌架子鼓。

四、培训对象

公司各单位在册和劳务派遣职工中喜爱艺术的职工。

五、学员条件

⑴有一定的乐感和节奏感;⑵喜爱并愿意积极参与公司文艺活动;⑶参加吉它初级培训班、古筝、架子鼓培训的学员可以是零基础,参加吉它综合班培训的学员须具有初级及以上的水平;⑷参加声乐培训班学员声音无严重缺陷。

六、报名方式

方式一:参加培训的职工,可通过本单位工会统一报名。

方式二:参加培训的职工,可直接联系艺课堂报名。

联系人:XX,联系电话(微信同号,加微信请注明“培训班报名”)。

七、报名时间

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至4月10日截止。

八、培训时间

根据报名及当前疫情情况安排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篇3

[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外科;手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表示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2(C)-0056-02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Robot in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for Resident Doctors in General Surgery

CHENG Peng LILi HUXiangui ZHANG Hao ZHAO Zhi q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Surgery,Changhai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surgery effect of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of residents.Methods We apllied the robot operation mode of teaching into clinical teaching of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107 resident doctors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teaching operation group and operation robot teaching group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related teaching effect was done by using the SPSS software. Results We found that it had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surgery teaching:making the resident doctors successfully observe the abdominal anatomy and operation details, improving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of abdominal surgery, optimizing the learning effect. Conclusion So the teaching mode with operation robotic can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in general surgery.

[Key Words]Operation robot;Standardization training;Resident doctors;General sugery;Operation teaching

[作者简介]程鹏(1977.6-),男,江苏南京人,博士,主治医师,讲师,研究方向为普通外科的临床教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

普通外科疾病种类多,手术种类亦多,对于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来说,如何解决临床问题尤为重要。目前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数众多,为给将来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保证,临床教学管理者应认真组织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1]。

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为微创外科时代开启了新的篇章[2]。目前手术机器人在普通外科的应用广泛,可开展涉及腹腔内胃肠、肝胆胰脾,血管等多种类型的手术[3,4],并可完成腹腔镜难以完成的手术,如复杂的淋巴结清扫等。故作者将该其引入我院的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术教学中, 尝试这一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期望通过提升在普外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手术教学效果,以助临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2 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2012年5月—2014年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三个分科)轮转过的107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将其分两组,一组(51人)为传统手术教学组(传统组),另一组(56人)为手术机器人教学组(机器人组)。其中:机器人组,教学内容包括:①理论教学:掌握普外科疾病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操作原理及方法;②实践教学:参与普通外科住院患者诊疗全过程,学习并讨论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参观机器人手术操作全过程并由主刀或上级医师指导教学。而传统组的教学内容去掉了手术机器人相关内容和实践,即本组医师不学习机器人的理论和手术,仅参与传统开腹普外手术。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用SPSS 22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c2检验。P值< 0. 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利用临床教学效果评价方法[5],结合机器人手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良。机器人组在对普外科疾病的手术局部解剖、病理特征、临床诊断、手术过程、机器人系统的了解、学习兴趣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组(表1)。

3 讨论

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的是使之成为能独立从事普外科临床一线诊疗工作的合格住院医师,也为潜在的医学人才发展成为优秀的临床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手术教学是普外科临床教学的重点,对于没有太多临床经验的年轻住院医师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因传统开腹手术的术野较深、空间有限、无菌原则等特点,参观手术的人数受限,且学生很难看清,并易疲劳,临床教学参与性较差,常易混淆所学内容,教学效果不佳[6]。而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腹腔镜手术系统,可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也能在有限狭窄空间工作,且是三维成像,可将视野放大10~15倍,故可使术野更清晰。而且,主刀医生和其他人员的是同样角度和深度观察术野,这样也给学习者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机器人手术操作时上级医师对于住院医师的现场指导,使他们了解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操作方法,比开腹及一般腹腔镜手术方式更清晰地观察术区解剖和操作细节,尤其是在以往的手术方式中只有主刀和一助医师才能清楚看见的腹腔内较深的部位,这样促进了住院医师对手术过程的理解,也提升了对普外科疾病的病理改变的认识水平。上级医师对手术过程的同步讲解,或利用录制的视频资料供学习者反复学习,使较难的手术知识更直观,可降低住院医师对外科手术的学习难度,也使他们学习手术兴趣增大,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故这种基于机器人手术的教学模式对于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手术方面教学有开拓性的价值,而且有助于全面提升临床教学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 丁睿, 董静静,何勇,等.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14(10):69-70

[2] 邹来宾,张中林,何跃明,等.手术机器人在微创外科的应用进展[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7(1):52-55.

[3] 张宇,杨洪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胆外科的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12(1):22-26.

[4] 汤玉成,王子卫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2015,44(1):120-122.

篇4

2.1物质基础

虽然我国近些年加大了针对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经费投入,但由于各个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过于薄弱,所以,资金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在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初期,国家取消了对畜牧兽医基层站点的所有支援和投入,直接导致了大量的站点运作困难,相当一部分站点的物资设备已经超过10年没有更新。

2.2技术人员基础

畜牧兽医专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人才短缺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旧有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具备较浓厚的民间自学色彩,缺乏理论化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是该专业的高级人才对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缺乏兴趣。

2.3制度基础

我国虽然已经有了《动物防疫法》,但该法律的落实并不理想,而且畜牧兽医技术目前的推广制度相当宽松,许多推广制度虽然在规定上是强制执行,但在落实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漏。在这种背景下,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体系显得相当松散,推广模式也大多采用养殖户半自愿进行的模式。例如,虽然相关制度规定,对人体健康与养殖业生产具有严重危害的动物疫病必须进行强制免疫,但在疫病发作初期,畜牧兽医站对疫病和畜禽状况的把握不到位,往往要依靠农户的申报才能展开防疫工作,如果农户不报或少报,就很容易产生防疫空白,进而导致疫情扩大。因此,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制度急需完善。

3对策措施

3.1物质基础优化措施

3.1.1拓展资金投入来源

除了要积极争取国家的经费支持外,还要考虑与社会团体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基金或融资体系,保证畜牧兽医站的资金供给,改变对国家资金过度依赖的情况。

3.1.2提高科技含量

有限的资金除了用于保障工作站的基本工作外,要优先应用在科技投入上,引进一些较为先进、性价比高的新技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完成尽可能多的基础建设。

3.1.3活用政策支持

我国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制定了一些针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奖励政策,但许多基层工作站对这些政策不了解,白白放过了获得奖励与支持的机会。因此,相关技术推广人员要更积极地了解推广奖励政策,通过争取这些奖励支持,减轻基层推广工作的基础建设负担。

3.2人力基础优化措施

3.2.1技术培训

针对旧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具体来说,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培训体系。该体系的建设要点如下: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定期下乡开展理论知识的培训课程;以年或季为单位,对现有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的考核,并颁发合格证,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重点辅导;将专业与非专业的技术人员混杂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完成专业技术的培训等。

3.2.2引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

该措施需要请求当地地方政府的适当配合,为参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申请一定的奖励政策或福利补助,以此吸引高级人才的加入。该工作要配合必要的宣传工作共同进行,到农业大学及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宣传,提高高级人才加入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兴趣。

3.3制度基础优化措施

对畜牧兽医技术来说,无论是推广体系,还是推广模式,本质上来讲都是一种运作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与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都是该结构的构成要素,而想使这些构成要素高效率地运作起来就需要完善的制度。因此,针对制度基础的优化要结合畜牧兽医工作站的物质基础与人力基础进行,根据这些基础条件选择恰当的运作推广制度,不能订立超出自身能力的管理制度。例如,某地畜牧兽医工作站的电脑普及率不及10%,却订立了信息化的推广管理制度,结果不仅新管理制度完全得不到落实,旧管理体系也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篇5

1.2经费不足

兽医技术要想在农村发展,就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因为不管是药品的购买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经费。但是,目前存在着严重的经费不足情况,严重阻碍了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再者,经费的不足也导致技术研究人员积极性不高,从而不能很好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1.3相关技术人员数量不足

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的主体是医疗技术人员,然而很多有知识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这就导致农村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缺乏动力,进而使研究成果达不到理想要求。

2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

2.1提高农村养殖户及兽医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兽医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与兽医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养殖户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在农村,兽医的专业素质很难达到要求,养殖户的文化素质更是略显低下。因此,国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兽医人员和养殖户的素质。比如,在农村多建立一些学习场所、培训基地、兽医站,这样广大农民就会青睐于兽医这个行业,不仅农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的加入,科研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进而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就会得到提高[1]。

2.2加大经费投入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畜牧兽医站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其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政府要加大畜牧兽医站的经费投入,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除了要改善基础设施外,还需要将大量的资金应用于提高兽医技术水平方面,在关键领域加强技术研究。在资金的筹措方面,除了依靠国家,还需要开辟其他的渠道,争取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与重视,从而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2]。

2.3增加兽医技术人员的数量

农村的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兽医技术的推广必不可少。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扩大技术人员的数量。国家可以在现有动物卫生监督站的基础上,扩大人员编制,增加人员数量。当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网上服务功能为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和兽医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网络交流人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借鉴,这对提高我国的畜牧兽医技术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市可以先做好示范效应,以城市带动农村的畜牧兽医网上服务系统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也可以通过宣传图片、多媒体等相关媒介对养殖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养殖人员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向兽医方向发展。

总之,在加强农村畜牧业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时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发展畜牧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梁举丽 单位:剑阁县农业局下寺镇畜牧兽医站

篇6

全镇现有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个,负责畜牧兽医工作的有六人,(其中本专业人员4人),村级畜牧兽医室16个,( 13个村级兽医),防疫员工资每月100元补助。

(二)学历状况

村级兽医人员中专13人,乡镇人员中大专文凭5人(非专业1人),中专1人(非专业1人)。

(三)年龄结构:

村级兽医13人中,40岁以下6人,40—50岁6人,50岁以上1人;乡镇6人中14人,40—50岁5人,50岁以上1人,无40岁以下技术干部。

二、目前养殖户对畜牧兽医队伍的需求

一是由于现在鸡鸭猪牛等动物及其产品大幅度涨价,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农民对畜牧兽医技术需求、防疫要求大。

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央国发〔2012〕2号文件的出台,助农增收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畜牧业的发展也成广大农村增收的热点。

三、目前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存在的问题

畜牧兽医人员是农村动物防疫体系中的最重要的成员,它不仅担负着辖区内的动物强制免疫的监督实施任务,还依法承担着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还承担畜牧、饲料等公益性职能,目前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是龙山镇1991年拆区并乡后从原来的5个行政村增至16个行政村,农户增至4000余户。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是直接面对农户的前线人员。但是,在职畜牧兽医干部无40岁以下技术人员,防疫、检疫、出诊、品改、草地、渔业等等工作压在身上,很难兼顾抓好工作,特别是当前畜牧示范点不断增加,农户要求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就越显我们的乡镇畜牧兽医力量不足。

二是人员的构成是在建立畜牧兽医局时有些人员是从其他专业转移过来的,没有专业资格,无专业技术,只能做一些服务宣传工作或者防疫工作,在技术上无法给农民以更多的指导。

三是游医(畜牧兽医)在乡间流串,他们根据传统经验有一定的疫病治疗手段和方法,农民为图方便常常找游医为牲畜医病,但是由于这些游医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论证,时常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四、提高镇村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畜牧兽医人员是城乡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石,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必须落实于这块基石上。如果体制改革只停留在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这一层面上,不加强畜牧兽医人员的管理培养,就会是悬空,就会失去根基,就无法真正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城乡畜牧兽医队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篇7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富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素质的高低。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承担着畜牧技术推广和动物预防检疫工作,在提高人民生活、改善农民致富渠道、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在畜牧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正视现实问题,采取必要的对策。

1 思南县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服务范围广、工作环境差、基础设施欠缺

思南县位于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中心地带。全县地域面积2 230.5 km2,乌江横穿思南将国土一分为二,山峦重叠,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8个民族乡,566个村,总人口约70万。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畜牧站中,有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没有办公用房,仅政府提供一间约10 m2的办公室集体办公,没有接收资料信息的传真机和复印件,没有用于培训的幻灯机和投影仪等设备,没有规范着装,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设施和检测设备简陋。没有冰箱、冷藏包等,无法开展正常工作,严重制约了整体服务功能的发挥。

1.2 人员“在编不在岗”,业务工作成了“副业”

乡镇工作“中心带业务,业务促中心”这是对畜牧兽医人员工作性质的真实写照,思南县176名基层畜牧兽医干部,专职搞畜牧兽医工作的只有43人,35人既要兼顾业务又要做好乡镇其他工作,98人在乡镇脱离了业务工作,从事乡镇所谓“中心工作”,仅靠有限的人员难以进行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真正的技术进村入户,送技术上门的服务是一句空话。

1.3 畜牧兽医队伍综合素质低,分布不均衡

在176名基层农技队伍中,认定为副高级职称的有23人,有的乡镇有几名副高级畜牧兽医人员,有的乡镇为零,中级职称的80人,73人为初级以下职称,多数人员初始学历为中专,函授为大专文凭,都是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效率不高。

1.4 没有必要的工作经费,影响工作积极性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对面的与老百姓打交道,工作难度大,没有公务车,没有专项经费,工作人员很大程度上能推则推,敷衍了事,难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2 对策

2.1 加大技术培训,健全服务网络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多数出身在农村,畜牧经验胜于所学的畜牧科技知识,要加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选派业务骨干到专业院校培训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队伍指导畜牧产业的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学历提升、品学兼优的人员予以重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民。

2.2 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改善办公环境

积极争取站房建设项目,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让畜牧兽医人员安心工作,尽心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畜牧产业发展服务。

2.3 保障经费投入,合理分配经费

篇8

(2)畜牧部门缺乏竞争机制,应变市场条件的能力脆弱。

表现在市场意识、商品客观淡薄,内部没有加工增值龙头企业。畜产品属于原始的初级产品,没有转化成多层次加工增值的高附加值产品,降低了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畜牧科技综合经济效益。

(3)畜牧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健全,科研与技术推广脱节,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实用技术培训跟不上。

畜牧科技成果从研究到应用,中间的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健全的推广体系作为科研与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再好的成果也就无法实施。

(4)畜牧科技人才短缺,且人员知识老化。

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科技人员外流现象突出。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专业人员少,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较弱。

(5)农牧民群众文化程度低,科学养殖的意识淡薄。

畜牧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必须依靠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农牧民的意识转变至关重要。目前,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才还不多,给畜牧技术推广的进程带来困难。

(6)试验、示范工作跟不上,推动力度不够。

由于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科学养殖技术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能力,因而科学养殖的技术水平较差。加之经费紧缺,畜牧推广部门不能开展应有的试验项目,得不到第一手资料和经验,缺乏把握性的正确指导。技术推广仍停留在理论和常规技术的项目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上仍沿用先试验;再示范;后推广的传统作法。

2对策措施

2.1提高农牧民科技水平,增强科技转化意识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畜牧科技宣传。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采取各项措施,强化农牧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和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变被动接受畜牧科学技术为自觉采用。畜牧科技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互相支持,拿出具体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和应用工作。同时,培养建立一批科学养殖能手和畜牧科技示范户,建立示范专业养殖户。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畜牧科技水平,以加速畜牧兽医科技技术的应用推广,使落后的养殖观念向现代化养殖观念转变,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向产业化、标准化经营方式转变。

2.2建立健全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网络,强化服务功能体系

加强各级科技推广机构的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以县畜牧科技推广单位为龙头,以乡村畜牧兽医服务组织为纽带,以科技养殖示范户、专业户和养殖能手为主体,上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下联广大农牧户的畜牧兽医科技服务网络。促使畜牧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为稳定畜牧科技队伍应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在补贴、福利和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应予以重奖,充分调动畜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3加大畜牧兽医科技宣传力度,改进技术转化方法

畜牧科技的宣传要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结合的工作方针,建立样板;以点带面,把先进实用的畜牧兽医科技成果与新技术组装配套,加大推广力度。一是试验示范,按照实际情况把需要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进行小面积试验,小面积示范,让农牧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切实体会到畜牧科技成果带来的效益,通过典型示范扩大推广面积。二是搞好技术宣传和培训,从实地、实用、实效出发,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掌握畜牧科技的使用管理方法。三是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切实做好与畜牧技术相配套的其他服务工作,确保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应用顺利进行。四是增加畜牧科技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篇9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持。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1]。近几年,我国的农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在种植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牧业为主体这几大方面。为加快我国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必须重视对畜牧兽医技术进行推广。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技术推广制度与机构不健全

我国在《动物免疫法》中对计划免疫制度进行了规范,旨在更好地防治动物疫病。而实际上,由于有关工作人员未能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因此影响了制度规定的实施,同时也缺乏相应的部门对此进行监管。另外,现阶段我国各地政府对畜牧兽医工作站的作用尚未形成充分的认识,因此,其并未重视对此类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造成管理无序的局面,难以发挥其作为技术推广平台的作用。

1.2基础设施与服务方式缺乏先进性

作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经费不足极易导致畜牧兽医工作站设施与服务手段的落后。常见的现象如站内各类疾病的诊断仪器与化验设备缺乏,阻碍了正常的工作质量与效率[2]。另一个问题是部分乡镇所设的兽医工作站无办公场所简陋,这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具体实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兽医站的服务水平。

1.3推广人员素质欠缺

专业化的推广队伍对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就我国现今的畜牧兽医工作站而言,专业技术人员仍较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专业人员不喜欢到基层工作。相关数据表明,乡镇兽医站内仅有0.3%左右的高级技术人员,约12.8%的中级技术工作者,其余均为初级或初级以下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技术人员未接受过专业的兽医技术培训。因此,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素质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措施

2.1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各项工作的实施

畜牧兽医工作站的技术人员应有效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应从如下几点入手。一是推进技术推广工作。作为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必须引起技术人员的充分重视。工作人员应通过高效、优质的畜牧推广基地来强化良种猪饲养技术、暖棚饲养技术等技术推广工作;二是加强禽畜疫病的防治。工作人员应树立防范于未然的意识,健全禽畜防疫保险,优化防疫体系[3];三是重视培育良种。工作人员应在建立禽畜良种培育站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从而培育出抗病性较强的优质品种,使良种具备更高的生产性能,创建更为完善的良种禽畜培育体系。

2.2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工作平台

多数地区的兽医工作站由于经费不足,导致了基础设施以及服务手段落后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增加投入,合理利用资金,强化技术推广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为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提供更加优质的工作平台。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更多现代化的仪器与设备,以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工作人员应加快建设技术推广网站[4]。现今网络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在进行技术推广时也应通过网络技术创建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从而构建多功能与多层次的推广服务体系,以便各地兽医工作站的人员间进行沟通合作,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保障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必须重视对专业队伍建设。一是兽医站应采用多种方式,引进更多兽医专业应届生,不断增加站内技术人员的比重,让专业毕业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来弥补兽医站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二是需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使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三是强化对站内人员的法制教育,使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并树立市场意识,增强管理技能,进而更好地完成技术推广任务。

3结语

我国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应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有关法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畜牧兽医工作平台与服务质量等,从而推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韦联忠.我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当代畜牧,2013(21):68-69.

[2]全山,冯家丰,庞世贵.我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06):10.

篇10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稳定基层队伍,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市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市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水平。

二、我市兽医工作机构设置方案

(一)市级兽医机构

1、市级兽医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机构。成立酒泉市兽医局(加挂市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牌子),为县级建制,隶属市农牧局,内设防疫科、监督科(加挂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兽药饲料监察所的牌子),履行动物疫病防制、动物防疫免疫监督、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动物检疫监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监督、饲料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能。局长由市农牧局主管兽医工作的副局长(市畜牧中心主任)兼任,设专职副局长(副县级)1名。

2、市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整合酒泉市动物检疫站和兽医站,组建酒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市兽医局,内设检疫科、防疫科、动物疫病检测室3个科室。履行动物防疫检疫技术支持、技术培训、兽药饲料和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等技术服务职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畜牧中心加挂牌子,市畜牧中心现有建制、编制不变。

(二)县(市、区)级兽医机构

县(市、区)参照市兽医工作机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县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

(三)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l、按乡镇设立畜牧兽医站,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乡镇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双重管理。根据经营性业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公益性职能,剥离兽药饲料经营、诊疗等非公益性职能。

2、根据预防免疫工作需要和畜禽饲养量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政府初审,经县(市、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和核发“动物防疫员证”后,由乡镇政府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监督指导下,承担预防免疫、疫情报告等防疫基础工作,并协助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产地检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3、大中型养殖企业、国有农牧场和其他动物养殖、屠宰、诊疗等相关单位配备的兽医、动物防疫员须经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证,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本企业动物防疫工作。

三、兽医队伍建设

(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考核、认证辖区内动物卫生监督员、动物卫生检疫员、动物防疫员和兽医执业人员,努力提高动物防疫人员和兽医执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

(二)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各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机构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凡从事经营性兽医诊疗和动物保健的兽医人员,在具备规定的学历和专业经历的基础上,经培训考核,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后从业。

(三)加强各级兽医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各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机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具体编制员额,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人事、财政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兽医工作的任务核定。其中,乡镇畜牧兽医站按每站2—3人配备,以保证工作需要。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的非专业人员要通过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分流,退出财政供给。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流出来的兽医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要依法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已参保的分流人员,要按规定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四、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兽医设施、设备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有效的动物防疫体系。按照国家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兽医工作的投入,重点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

(二)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动物疫病防控5-10年规划,确定各类动物疫病控制消灭计划和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有效地指导和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经费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机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劳务报酬补贴标准由县(市、区)财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承担的工作任务核定。疫苗购置、疫情监测、疫病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兽药、饲料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设立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

(四)强化收费管理。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规定依法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严格执行核定的项目和标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上缴财政。

篇11

二、工作原则

(一)全面参与。广泛发动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畜牧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畜牧科技助农增收活动。

(二)统一部署。县局制定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实施。

(三)突出重点。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要把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着力方向,不断探索创新“两个带动”机制模式,扩大对养殖农户的带动面、参与面和收益面。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要把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提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为农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重要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服务、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提指导畜牧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加快我市畜牧业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转变。

三、主要目标任务

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围绕我县制定的畜牧业发展“十二五”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畜牧生产建设项目所提供的资金条件,重点加强畜牧实用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县畜牧兽医局对今年申报省、市标准化示范创建场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培训,并结合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在春秋两季对规模养殖小区(场)各举办一期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培训,培训面达90%以上。全县畜牧系统参与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为43名,其中县级13名,乡镇科技人员30名。每个技术人员联系6户农户,共联系258户养殖农户(场)。通过活动,要求完成联系户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任务。各乡镇及机关股室科技助农增收目标任务分解表见附件。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推广,提养殖技术水平。

(二)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我县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有机对接。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骨干的培训,并在畜牧科技促进年活动中发挥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提全县科学养殖水平。

(三)注重畜牧技术培训,确保畜牧科技进村入户。各乡镇要组织畜牧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面向养殖农户的技术培训。各站股及县局分管领导和科技人员要有自己的联系户,要结合畜禽养殖项目,为养殖户送政策、送技术、送良种、送知识,确保畜牧科技进村入户。

篇12

2009年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县畜牧兽医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按照县委、政府提出“以羊为主,全面发展”的 二是加强技术服务,指导规模发展。为了使生猪规模化饲养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局成立了养猪“150”模式推广办公室,重点面向全县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以提高养猪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150”办公室在工作中,紧紧依靠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直接面对各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大户,坚持定期进场入户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生产发展动态,建立了完整的规模养殖档案。为了确保建设质量,局与襄樊正大公司合作,邀请正大公司技术人员为规模饲养场和养殖大户提供技术服务。深入每一个规模化养殖户,现场指导养殖户,放线施工,帮助农民做好施工预算,为养殖户提供最新引种和饲料信息,指导养殖户发展生产。同时,充分发挥畜牧部门综合全面的信息优势,为规模养殖场(户)提供科技、市场、防疫、政策等服务。明确要求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规模饲养场(户)提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对市场行情的突变,进行及时通知,并帮助规模饲养场(户)进行长期市场预测。在长年疫病防控期间,我们将规模饲养场(户)作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第一时间进行防疫注射,确保了各规模饲养场(户)的安全。

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宏观调控。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在**县是一个新生事物,引导其正常健康发展是畜牧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确保群众生产健康发展,不因盲目引种而蒙受损失,我局及时在县电视台通告,告诫各规模饲养场和广大农户慎重引种,并请他们到局参加技术培训会,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

四是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并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全县共对15000头能繁母猪进行补贴,补贴资金10多万元。制定了《**县能繁猪政策性保险

篇13

一、传统的兽医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1.兽医行业管理的机构不健全

仍然有大部分地区的兽医行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不健全,特别是在基层畜牧兽医的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基层的兽医管理机构比较的分散,很多管理机构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管理责任,而且由于管理机构不是集中在一起进行行业管理,导致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衔接存在弊端,兽医行业的管理体制中也并没有明确规定每一个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最终致使兽医行业管理体制运转不灵活,管理机构配合不密切,从而影响了整个兽医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2.兽医行业内部不重视管理以及技术改革

首先,兽医行业的从业人员本身就对兽医行业的了解程度不高,不能认识到兽医技术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所以从业人员主动对兽医行业的管理体制和兽医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兽医行业的领导因为惧怕兽医技术和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未知性的结果,并没有对从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改革性指导。

二、创新方法在兽医技术方面应用

1.完善并规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相关体系

要强化畜牧兽医行政执法职能,重点负责畜牧业种畜禽管理、饲料饲养、草原管理等工作,要加强县镇政府、兽医院、兽医站、村级防疫员之间的衔接纽带,在各自职责明确的前提下,进行密切的合作和协调,必须建构并完善基层动物防疫、防疫检测、动物疾病诊治的统一性机构,做好日常畜牧生产及免疫动物的登记工作;要以《动物免疫法》为依据,对档案内的所有动物都要进行强制免疫,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等,还要关注动物免疫的效果,要达到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在100%合格率的标准,对于不符合规定进行动物免疫的要进行制度处罚,确保动物免疫工作的依规、有序发展。

2.强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升畜牧兽医人员的素质

为了实现畜牧生产的大跨越,要建构一支专业水平精湛、素质较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要对“进口”加以疏畅,引进全日制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对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到县镇畜牧事业单位可以带编进人,不受编制的限制。同时,要建立明确而统一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对畜牧兽医人员实施优选劣汰,要通过各种培训手段提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素质,如以会代训、岗位培训班等,提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畜禽品种改良、饲料喂养、防疫检疫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并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绩效核算和奖惩,科学合理地评定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职称,使更多优秀的畜牧兽医技术人才进入基层进行锻炼和提高。

3.加强兽医领域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1)动物育种

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是胚胎技术、DNA技术、克隆技术和转基因等的应用,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传统人工育种的形式加以改善,加快培育和品种优选的时间,缩短培育的周期,提高育种质量,实现分子级的培育效果。例如通过生物技术可提取特殊基因,在插入基因簇的基础上开展生物的遗传性再造,这样能够对品种的某一特性加以改变,优化品种或改造种群。然后利用相关的生物技术,有效进行检测与诊断,对遗传改造效果进行科学分辨,保留达到预期的小组,提高育种过程的速度与准确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

(2)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运用生物技术来诊断与防治动物疫病,其主要是通过该技术培育基因工程兽用疫苗,其培育时间比常规疫苗生产时间要短,并且疫苗具有更加强大的效果和更多的种类,降低因污染或残毒而导致的生物污染几率。一般来说,常见的包括预防禽痘病毒的核酸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等。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有效的诊断方法用于畜禽的疾病诊断中,尤其是多种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法、核酸探针法、免疫印迹法、限制酶分析法等。

(3)饲料资源开发

动物的养殖需要以饲料为基础,其直接关系到畜牲畜的成长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而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有效推动了畜牧业与农业的技术变革,为饲料资源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条件。将生物技术应用在饲料研发中,能够促进饲料营养成分的提高,减少因饲料短缺而产生的压力情况,为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基础。如生物技术在发酵饲料中的应用,其对传统饲料来源加以改变,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禽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减少畜禽的发病率。澳大利亚的部分科学家已经研制出新的首蓓,其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去除相关基因之后可作为新型的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

4.纳米在畜牧兽医方面的运用

(1)纳米饲料

动物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一直受到可利用资

源短缺的影响,如何提高饲养动物所需饲料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就成了动物学家以及相关饲养人员应当率先思考的问题。而纳米技术在饲料方面的应用无疑是给饲养员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因为纳米微粒的细小特质能够融合更多的营养元素,并且能够提高动物肠胃的吸收能力,促进动物的消化能力,使其能够更好更安全的成长。除此之外,纳米技术还大幅缩减了动物饲料的料肉比以及料蛋比,这就保证了动物饲料的营养物质。增长了动物的安全性以及健康性。

(2)纳米技术在兽药的研制以及生产中的应用

疾病的肆虐向来是无可避免的问题,无论是在人类领域还是在饲养方面。因此,如何能够保证药效的快速有效成为了现代医学最为头疼的问题。纳米技术的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畜牧兽医方面,纳米技术对兽药的研制以及生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为广泛,抗菌以及抗寄生虫的药物在畜牧兽医方面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大量的使用,甚至于说是滥用和不合理的运用抗生素以及抗菌药,导致了动物体内抗药性的提升,从而使得药的作用越来越低下,大幅增加了动物的健康风险。而在畜牧兽医领域采用纳米技术以后,因为纳米微粒的细小,不仅仅是减少了药物的剂量而且还增加了药物的效力,为动物的健康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纳米机器人的运用也能够有效的清除药物在动物体内留有的残渣。比如说已经上市的“正清”消毒剂,就是纳米技术在畜牧兽医界的应用典范。

结语

我国要重视对兽医行业的管理,针对兽医行业要制定出更详细的法律法规来对兽医行业进行约束,加强兽医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总之,我国的兽医行业要想实现飞速发展,就必须重视行业的创新改革,各个地区都要针对兽医行业的创新改革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创新方法在兽医技术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