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智能物流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智能物流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其使用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美国物流公司Catepillar就具体的物流运送进行了仿真软件设计,其能够很好地利用计算机来对不同的仓库、运输以及客户相关服务进行评判,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良好运输,减少成本。 Fisher作为自动控制阀门的专业生产厂商,其在公司内运用了相关的软件,使得其销售额提升了65%,运货量提升了44%,周转率甚至达到了25%。日本一直关注集成物流的仿真设计,因此其相关的研发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国内智能物流的具体发展情r
物流行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但是我国的物流行业因为受自身的经济体制影响,其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相关的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受现今技术水平因素的限制以及企业对物流行业的错误认识影响,我国的智能物流行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因此物流行业的水平还有待提升,整体规模还受到限制。在现今时代,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降低相关的投入成本,增加相关产出,相关企业逐步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作用,并提升了对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从整体来进行观测,RFID 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现今的物流公司已经逐步加大对物流的重视度。此外,尽管我国的信息平台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而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强相关平台建设,山东省、浙江省更为普遍。
三、兰州市未来物流智能化发展探析
兰州市未来智能物流从发展方面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配置,完善物流过程,降低整个过程所带来的资本的耗费;同时不断强化物流过程管理,促进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智能物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链接也是愈发密切和复杂,对之管理的难度也愈发加大。
由于现今兰州的物流行业发展水平还相对低下,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推动物流的现代化建设,实现稳步前进。此外,物流行业也应当针对有效信息加以合理调用与适配,从而降低物流的相关成本。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会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兰州市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其相关的管理及调度也会复杂,其优化配置水平会不断提高,对资源的管理以及整体调度也会更难。因此要实现行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提升产业的智能信息化水平。
四、兰州市智能物流发展的初步策略
当前的兰州市智能物流的发展应用手段较为单一,诸如传感技术、蓝牙技术以及更多的高新技术还没有彻底应用到智能物流领域。如果能够将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智能物流领域中,那么企业不管是在采购、生产抑或销售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这对智能物流发展来说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物联网是智能物流在发展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智能物流实现跨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物联网的发展推动,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询到自己的商品物流信息。更进一步来说,这不仅仅是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更是新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总体来说,兰州市的物流行业还处于发展状态,要实现工业4.0背景下的物流智能发展,就需要不断整合资源,不断进行合理配置。现今我国各部门企业只是单纯追求高科技,而没有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它对兰州市的物流行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较差。因此,在工业4.0条件下,要实现兰州市物流行业的智能发展,就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相关管理。
篇2
1互联网视域下物联网的应用
1.1物联网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应用
在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当前,构建信息一体化“数字医疗”体系,已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体化手术室、智能就诊服务,进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并切实提高医护工作的效率。因此,物联网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应用,是新时期智能医疗发展的有力支撑。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下数字智能医疗体系图。从中可以知道,在物联网的应用之下,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医疗模式,“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智能化医疗服务。
1.2物联网在数字物流领域的应用
在电子商务时代,构建更加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是物流领域发展的重点。当前,物联网已应用于物流领域,并未数字物流的构建,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技术支撑。如图2所示,是物联网在数字物流领域应用的拓扑图。从中可以知道,互联网视域之下,物联网在数字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字物流与车队管理”方面,进而为新一代物流信息细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跟踪。企业企业不再需要为找物流、找货源、找车辆等琐事烦恼,数字物流系统可提供“Stop-here”的一站式服务。
1.3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需要交通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构建智能交通,成为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实际来看,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交通诱导系统平台,强化交通运行的疏导及管理;二是视频监控系统平台,构建一体化交通视频监控,提高监控效率;三是智能终端设备,构建更加便捷的交通设备工具,这是新时期智能交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2互联网视域下物联网的发展
2.1互联网为物联网行业提供了载体保障
当前,物联网已应用于医疗、物流及交通建筑等应用,充分体现出物联网的应用价值。在笔者看来,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提供载体保障,进而推动物联网的层次化发展。首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涉及制造业、物流、交通及医疗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互联网发展,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互联网+”的战略推进,为物联网的应用及发展创设了条件,也实现了物联网发展的战略化规划,是物联网迈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保障;再次,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能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基于载体发展下物联网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2.2新时期物联网行业标准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困境,在于行业标准不统一,进而导致网络与终端配置存在问题。一方面,行业标准尚未统一,重复开发等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维护开发成本高,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进而制约了物联网的应用发展。为此,推进物联网行业标准发展,是新时期物联网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应推进物联网行业标准建设,消除行业标准不统一所造成的发展壁垒;其次,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建设,是物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构建良好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2016年上半年,最吸引眼球的新闻莫过于围棋界的“人机大战”,谷歌旗下的研发团队开发的阿尔法狗围棋(AlphaGo),竟然四比一大比分战胜了当今最顶尖的围棋选手之一、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除了大比分胜出之外,对弈过程中,阿尔法狗围棋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围棋实力更让人震惊。这一标志性事件立即让“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变革?它是否会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也带来某些潜在威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前瞻研究,提前准备好应对的策略。
人工智能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通俗的解释,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系统具备类似于人类具有的推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早在几年前,人工智能就已经吸引了全球科技巨头纷纷竞相投入巨资。从2013年开始,从国外的谷歌、推特、苹果、英特尔、雅虎、IBM,到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等等这些国内外巨头们竞相发力布局该领域。例如,2013年3月,谷歌就在人工智能领域砸下重金,为聘请该领域的大咖亨顿而重金收购了DNN research公司。同年12月,Facebook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聘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顶尖专家燕乐存。同样是2013年,百度建立深度学习实验室,2014年5月,“百度大脑”计划聘请“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为首席科学家。百度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秘书“度秘”和无人驾驶汽车、阿里巴巴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DTPAI”等等都是大手笔投入。已经走上流水线工作的富士康工业智能机器人Foxbot具有相当于人类3至6岁的智力,是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成功范例。
2014年初,谷歌6.5亿美元重金收购后来参与“人机大战”的阿尔法狗围棋的研发团队DeepMind科技公司;自此次收购事件之后,全球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也迅速跟进,风险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增长非常迅速。以智能机器人为例,根据venture scanner公司的统计数据,该领域2011年全世界风险投资金额才仅仅1.94亿美元,而2015年时投资额已暴增至9.23亿美元。人工智能在中国国内也是投资热点。2016年1月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中,有65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投资,共获得29.1亿人民币的投资;其中大疆科技是典型案例,获得了7600万美元投资。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人们并不全是乐观的看待,而是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派。支持者认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暴眼,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所有热点的关键环节,比如:互联网+、机器人、工业4.0、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O2O、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等。有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将引发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许多领域给我们带来颠覆性变化。
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观点在支持方中较具代表性:“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社会造福,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尽管看好者众多,但反对方也不少,他们对人工智能提出很多质疑甚至担忧。认为人工智能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科学家,有些人甚至认为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例如,比尔盖茨、史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等名人都是属于质疑阵营。反对者中,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会抢人类饭碗,会造成大规模失业,有学者甚至认为智能机器人未来几十年内有可能彻底取代人力。另外一些反对者认为,人工智能的智力未来可能会超过人类,并可能反过来控制人类,从而给人类带来威胁,甚至有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又或者,像可穿戴智能设备若能直接连接人类大脑的神经信号,那么一旦这类与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直接连接的人工智能设备出现故障,也会给使用者带来灾难影响。
四、人工智能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未来,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可能有许多方面,它可以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可以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下面列举的是可能受影响较大的若干方面:
第一,制造业。智能机器人和其它人工智能设备未来极可能给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富士康的Foxbot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未来的工厂可能从数千员工缩减到一两百人,或者是无人工厂。这一方面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失业。因此,这需要社会和个人都要迅速调整,将失业人员转移到新的、技能更高的行业中去。
第二,服务业。像餐厅服务员、银行大堂经理、老年人护理员、火车票验票员等服务性岗位实际上是体力高于脑力的工作职位,这类岗位未来较大可能会由人工智能取代。同制造业一样,这也会造成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是失业。同样,这也需要将失业人员转移到其它行业中再就业。
第三,交通运输和物流业。人工智能必然给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带来巨大变化,比如利用无人机或无人驾驶汽车送货。同样的,这会让交通和物流的效率成倍提升,但也会造成部分失业。那么这也需要转移失业人员再就业。
第四,日常生活。人工智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变革也将是巨大的,比如智能家居、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等。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将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社会生产模式等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
五、结束语
尽管有负面影响,但技术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决不能抵制技术进步,我们真正该做的是抓住这股潮流。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而其它国家抓住了,那么我们只会变得更被动、更落后,这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负面影响可以想办法克服,但绝不可保守残缺,错失发展良机。
2016年5月23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共同制定了《“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说明了中央决策层对人工智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将是未来若干年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篇4
1 概 述
1.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近几年来受到国家及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物联网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中文翻译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基础与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其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扩展和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以实现对物品的定位、跟踪、智能化识别、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物流业定义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物理性实体流动过程,物品将发生时间或空间的移动。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物流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这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优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1.3 物联网推动物流业变革
1.3.1 物联网让我们开拓思路,主动面对未来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业将进一步开阔相关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思路与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将能让物流业全面主动地提升物流业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并借助于新的RFID等技术,全面开创物流业智能物流的新时代,让物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更好地参与国内与国际竞争。
1.3.2 物联网技术能更好地改善物流业的管理水平
物联网技术的良好使用,将促进物流业的信息化,提高物流配送的智能化,并将带来供应链节点的变革,使物流业可以实现实时化与透明化管理,实现重要物品的可跟踪与追溯管理。随着物联网技术被充分的利用,并在物流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相信一个智能物流的美好时代将会很快实现和到来。
2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2.1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现状
物流业是最早利用物联网的行业之一,目前很多物流系统采用了RFID自动识别、卫星定位、认址、红外、自动识别、激光、无线、编码、传感等高新技术,已经具备了初步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网络化、柔性化、集成化、敏捷化等先进技术特征。
以上这些具体的信息化技术就是目前我国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主要表现。总的来说,在我国目前物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相对成熟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1 通过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对产品状况进行实时掌控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行业,如物流、烟草、医药等行业,正在使用产品追溯体系来实时掌控产品的具体状况,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查询、信息采集、识别与管理等,目前这些行业里有较多的成功实例。
2.1.2 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对物流活动过程进行管理
基于GPS技术、传感技术、RFID自动识别技术等各种技术来对物流过程管理,逐步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将可以实现在物流过程中对车辆进行定位、线路规划、在线调度、运输物品监控保护与配送等的高效管理。目前这些具体的技术在物流业中已得到了充分使用。
2.1.3 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管理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的自动化、信息化物流配送中心已经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可以对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全面协同管理。目前国内的一些物流配送中心结合物联网技术进行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例如,这些物流中心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控制堆垛机自动完成出入库管理,实现无人搬运车搬运物料,并可以借助机器人码垛,开展自动分拣等业务,因此,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管理将可以逐步实现现场无人化作业。
2.1.4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供应链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订单,如果没有良好的供应链整合管理,将会让企业的成本显著增加,会使企业处于竞争的不利境地,因此,供应链的合理整合与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避免牛鞭效应的发生,需要对客户的需求做出正确预测,只有通过智慧供应链才能做得更好,这也推动着物联网成为企业智慧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概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改善物流信息管理的研究
例如,西安工业大学荆心博士(2010)的《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该文指出了目前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然后具体分析并总结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的设计必须以智能为基础和核心。侧重研究和使用智能搜索、智能控制、完成海量数据存储、云计算等功能,使得物联网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最终满足物流信息系统资源配置最大化的需求。
(2)物联网在各行业物流中的运用研究
例如,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徐亚鹏(2010)的《物联网在烟草商业物流的应用研究》,该文对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给中国烟草行业商业物流带来深远影响和深刻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物联网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基本的工作原理,对物联网技术在烟草商业物流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展望。
(3)物联网在具体物流环节的运用研究
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武晓钊副教授(2011)的《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分析与展望》,该文对仓储这一物流环节目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有智能信息管理技术、智能机器人堆码垛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环节应用的不断深入,射频识别技术在仓储业的应用将得到快速发展,感知技术集成应用将成为仓储的潮流,无人搬运车与智能机器人将融入仓储物联网,无线网络与通信技术将得到应用,仓储环节的物联网应用将出现互通互联的大趋势。
2.2.2 国外研究概况,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1)从技术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如何让物流管理利用物联网的一些具体技术。例如,JITR、RFID自动识别技术及MES的基本方法与先进管理理念,通过车间生产物流信息的实时反馈进行物流数据分析和监控,加强车间物流控制,实现生产节拍、物流、信息流的同步,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物流管理成本。
(2)从产业方面进行研究
例如,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物联网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在RFID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芯片开发。Symbol等己经研发出同时可以阅读条形码和RFID的扫描器。IBM、Microsoft和HP等公司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RFID的应用。欧洲的Philips、STMicroelectronics在积极开发廉价RFID芯片;Cheekpoint在开发支持多系统的RFID识别系统;诺基亚在开发能够基于RFID的移动电话购物系统;SAP则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
(3)将物联网与物流业的物流跟踪管理系统进行结合研究
例如,将物联网的技术:RFID自动识别技术、移动技术、中间件技术以及JIT、MES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基本方法应用到物流业的物流跟踪管理系统中。
3 充分利用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1 利用物联网能提高物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智能化和信息化是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经不仅仅是对物流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职能的管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物品的信息等特定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且可以根据物品所面对的相关物流环节与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做出智能化的分析、建议与决策。
3.2 物流业利用物联网将能提高物流活动的一体化程度
物联网能帮助进行物流功能的整合,可以有效提升流系统的整体效率,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服务一体化主要指物流活动过程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管理,它是通过利用物联网来实现智能物流管理,将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等环节进行良好管理,使之集合成物流活动一体化系统,以便物流业高效率地向客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3.3 利用物联网技术能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为了更好地面对国内外物流业的剧烈竞争,为了赢得客户,赢得竞争优势,现代物流管理都希望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或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而将物联网与物流业的良好结合与应用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点,今天物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能使相关的信息采集变得更加快捷与高效,促使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并进一步降低物流服务成本。
例如,物流业可以采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在集装箱等集装单元器具上使用相同类型的电子标签,这样在对集装单元器具进行装卸搬运时就可以通过信息采集快速收集跟货物有关的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效率,节约物品的装卸搬运时间,并且可以实时掌握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具置变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相关物流环节成本,最终使得物流业的整体利润率得到提高。
3.4 利用物联网使得供应链各环节整合更加紧密
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施智能化的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环节的信息资源整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相关企业在原材料、物资供应、产品生产、货物流通、市场需求等环节上的协同,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数量进行较为准确的控制,以缓解供需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避免需求被不断放大,有效地控制住了牛鞭效应的发生,使得企业的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得以增加。
物流业对物联网的良好运用使得供应链各环节整合更加紧密与高效,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让相关客户的满意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进而避免了客户的流失,保证了客户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4 物流业在利用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物流业利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有许多优势,但是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处还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国内相关物流企业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时还将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结合使用。
4.1 物流业采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资金需求量较大
在物联网技术成为相关行业,特别是物流业的通用技术之前,在该技术的使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目前物流业的整体利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因此,对资金的依赖成为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普及的重要障碍之一,不管是采用RFID技术,还是GPS技术等,这些都将会增加相关企业的资金等资源的投入,也将增加企业的初期成本压力,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要是没有急切的技术升级要求,一般不会主动地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与物力资源来发展物流业的物联网技术。
4.2 物联网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限制智能物流发展
首先,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读取可靠性,因为今天相关的物联网识别技术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成熟的程度,企业在对相关数据的读取过程还可能受到相关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其次,是数据本身还存在着信息安全的问题,因为物联网的识别技术在读取相关数据时需要经过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传输,而互联网本身就存在着信息传输等安全,这也使得物流业在利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时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
虽然物流业在采用物联网技术发展智能物流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物联网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是十分光明的,同时,相关行业及管理人员等在面对物联网热潮时,也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不顾企业实际情况而去跟风,应该注意切忌浮躁心态,尽快制定统一标准等。
5 当前可以利用物联网发展物流业的重点领域
5.1 物流业智能运输管理子系统
将物联网技术综合运用于物流业运输管理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起一个适合企业需求的智能运输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企业车辆调度管理和车辆控制等方面。
5.2 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智能仓储管理子系统
通过RFID自动识别技术将符合行业要求的标签附着在需要被识别货物的表面、外包装物或货物的内部,当被识别的货物进入到RFID自动识别可控制距离内时,RFID读写器将自动且无需接触地对货物进行读写。该子系统包含货物自动入库、货物自动盘库、货物自动出库和货物自动周转等环节。
5.3 物流业智能配送管理子系统
物流企业智能配送管理子系统以GPS与GIS等通信技术为基础,主要为物流业物流配送提供高效服务。该子系统包括车辆实时监控、动态调度、配送货物查询、物流企业与外包方的通讯、车辆配送路径优化等。
5.4 物流业智能包装管理子系统
智能包装管理子系统是以RFID自动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材料科学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增加物品的实时信息以便各方对物流过程的追踪管理,提高货物的包装效率,特别是运输包装的效率。
5.5 基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物流安全管理子系统
通过利用RFID自动识别等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企业相关货物的实时跟踪与识别,掌控货物状况,从而保证对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库存管理、货物正确与快速运输和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的时效、可靠与安全管理。
5.6 企业智能质押品监管
例如当融资企业把相关质押商品存储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中后,并以此向银行申请授信,物联网技术可以使银行等金融企业随时对融资企业的相关质押品进行信息实时监管,从而降低银行等金融业可能需要承受的风险。
5.7 企业智能保兑管理子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企业智能保兑,将可以随时掌握从银行承兑到仓单质押等各个环节的反常问题与情况,并且可以预警上游生产商回购质押货物。
6 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推动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不断引入,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与扶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历史性与革命性的变革,中国智能物流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
我国未来通过物联网为物流业提供的应用将主要出现以下四大发展趋势:
6.1 主要从智能供应链与智能生产融合
随着RFID自动识别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逐渐普及,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生产子系统、采购子系统、物流系统与销售子系统等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能供应链与智能生产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能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造智能企业,打破传统流程、工序等的界限。
6.2 智能物流网络开放共享,融入社会物联网
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应用。如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方便地实时查询、追溯产品信息。今后其他的物流系统也将根据需要融入社会物联网络或与专业智能网络互通,智能物流也将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一部分。
6.3 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能物流
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如,温度的感知用于冷链;侵入系统的感知用于物流安全防盗;视频的感知用于各种控制环节与物流作业引导,等等。
6.4 物流领域物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将不断涌现
物联网带来的智能物流革命远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以上几种模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更多的创新模式会不断涌现,这才是未来智慧物流大发展的基础。
目前,就有很多公司在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如,某公司在探索给邮筒安上感知标签,组建网络,实现智慧管理,并把邮筒智慧网络用于快递领域;当当网在无锡新建的物流中心就探索物流中心与电子商务网络融合,开发智慧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无锡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探索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粮食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粮食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粮食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等等。
7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应用于物流业仍处于孕育和准备阶段,离大规模的应用和普及还有较大距离。但是,物流业作为物联网技术最早涉及的领域之一,已经具备初级应用雏形,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技术不断革新的大环境下,物流业必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将迈上更新、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晓钊,王继祥.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52-59.
篇5
0引言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商品流通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仓储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之一。仓储管理活动 (如订货、入库、盘点、出库等)会产生大量的仓储信息,而且一般具有数据内容复杂、操作频繁、数据量大等特点。如何加强存货控制与监管, 提高空间、人员和设备的使用率以及缩短入库、出库流程和查货时间等,以便对货物和人员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自从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物流业快速发展,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该规划强调,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并要加快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适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示范。
物联网是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研究热点。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1]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也为物流仓储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系统能根据叉车的状态、货物的内容、货物托盘的状态等情景信息来为管理员提供行为决策建议,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而其中对于情景信息的相关应用是整个智能仓储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种通过各种接入技术将海量电子设备(如RFID、传感器以及其他执行器)与互联网进行互联的大规模虚拟网络。“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此后,欧盟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作了“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的报告,并在报告中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4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为物体互联期;2015~2020年为半智能化节点;2020年之后进入全智能化阶段 [1]。从那时开始,各个国家都开展了自己的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韩国相继提出了“U-Japan”和“U-Korea”项目,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在中国, 2009年,总理在无锡调研
时,提出了建立“感知中国”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1]。
2情景感知
情景(context)的概念最早是由Schilit和Theimer提出的,他们把情景定义为:位置、附近的人和对象标识以及这些对象的变化 [2] 。Dey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情景概念是现在业界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他认为:情景可以是描述实体状态的任何信息;这个实体可以是用户和应用程序交互时相关的一个人、位置和对象,当然也包括用户和应用程序本身。同时还指出了4类主要的情景:位置、标识、活动和时间,这些情景可以作为进入其它情景信息资源的索引。
所以,情景可归纳成用户和相关应用程序交互时产生的所有信息,包括用户的环境、状态、活动等,甚至环境中相关的人或物的信息都可以是情景。
情景感知的过程就是把在人机交互环境中产生的情景信息获取、采集后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而相应的情景信息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或传感器采集的方式来获得,再采用相关技术让计算设备对这些情景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其最终目的是让计算机能够主动获取情景,并进一步感知情景,根据用户的显性和隐性需求来提供更为合理的“智能”服务。
物联网是个涵盖种类繁多的物品和设备的网络体系,其具有海量信息的突出特点。由于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物联网时代的信息“膨胀”,所以,要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革新,从各个角度致力解决物联网中的信息情景感知问题。情景感知信息的采集层次有GPS、红外、射频技术、基于信号传输时间差的CRICKET系统、基于视觉技术的定位系统等;在信息建模层次有模式标识模型、本体模型等;在信息处理层次则有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等。种种技术的联合使用,都是为了能在物联网时代实现各个行业的“智能化”。
3情景感知在智能仓储的应用现状
通过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发现,目前,在我国仓储业应用最多的物联网感知技术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 这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技术能脱离人工干预,自动完成目标对象信息的输入和处理,同时具有操作便捷、数据存储量大、安全性好、读取速度快、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物流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也成为当今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
由于RFID标签的唯一性、便携性和对用户的透明性,所以,RFID技术已成为实现情景感知体系的基础技术之一。相关管理系统能通过RFID来感知计算场景中与交互任务相关的情景,并能实现交互的隐式化,从而让计算终端和日常物体具有与人自然和谐交互的能力。
在一些先进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RFID标签及智能无线射频(RF)手持终端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仓储配送过程中,可以闭环使用RFID和托盘系统,以有效降低成本。此外,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手持拣选终端的出现,可以提升拣选效率和速度。根据有关数据报道,在2010年, RFID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仓储业获得了普遍应用,增长速度达到18%以上[5]。
基于条码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仓储领域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电子标签辅助拣选系统也达到了一定的应用范围。在应用中,可以利用电子指示标签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读取和识别,辅助和引导拣货人员进行拣选作业。这一系统简洁实用,能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近两年,在仓储配送过程中还出现了使用无线网络来传输拣选数据的通信技术,采用激光、红外等无线技术来完成对物品的感知、定位与计数,进行全自动快速分拣,最大程度提高拣选速度,降低人工成本。此外,为了使仓储作业达到图象实时监控的效果,仓储系统还对仓库搭建了视频监控网络,一些仓储系统甚至采用了基于视频感知的监控系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6]。
2010年,国内还出现了一种基于辅助语音的拣选系统。这一系统将货物订单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语音提示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和相应的语音通信设备,向拣货员发出语音拣货指令,帮助拣货员快速完成拣选作业。在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已经实验成功了一批物联网感知技术应用项目,如2010年在无锡的粮食物流中心和济宁的物联网大蒜冷库基地,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感知技术,并将感知技术与其他技术集成,实时感知物品在仓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物理信息,使感知技术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应用。
4情景感知技术在智能仓储业的应用发展
4.1用RFID技术实现对物流仓储的全覆盖
物联网的发展给RFID技术的应用在仓储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RFID的应用将会由点到面,逐步拓展到更广的领域,RFID技术将向多功能、多接口、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模块化、多读写器协调与组网技术等方向发展,这使得仓储管理将被现代技术覆盖得更加全面。在货物的生产、入库、盘点、出库、配送等环节,通过发挥RFID技术的优势,可使货物成为可跟踪、定位并封装有自己独特情景信息的“物品”,让物流的各个环节的衔接更为灵活和紧密,为物流产业链的整体化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4.2感知技术集成化让仓储业更“智能”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仓储业各类感知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也更让人关注,其中集成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如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集成,能对具有特殊要求的仓储物品(如粮食、水果、蔬菜、药品等)进行深度感知,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在感知技术集成应用环境下,可以对特殊品仓储进行监测。比如可以通过对仓库环境的监测,来满足物品对于空气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等环境参数的需求,实现仓储环境智能化;在危险品的物流管理中,可以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时监测危险品和盛装容器的状态,一旦超过警戒值,即及时报警,这样就能在危险品物流过程中提供安全有效的跟踪、监控和管理;在冷藏物流系统中,可以全程监控冷冻环境中的产品温度及湿度,及时调控温湿度,保证产品的质量。事实上,在2010年,集成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出现,如无锡粮食物流中心、济宁的物联网冷库系统、汉口中储公司仓储优化项目、嘉兴电力局物质储备仓库等成功案例都已经说明,感知技术的集成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发展潮流[6]。
4.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扩展
物联网领域有6大关键技术: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异构网络与通信技术。随着物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升温,除了前面提到的RFID技术外,中间件、云计算、异构网络等也成了科技界的研究热点。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难关的攻克,这些关键技术势必会出现交叉和融合,对仓储管理的帮助会更大。在全新技术环境下,仓储管理的外延将扩展到物流的整个链条、甚至延伸到商品的最初生产环节。由RFID技术和中间件技术对商品的生产和制造进行全面监管,在投入物流环节前就形成商品自身的“身份档案”。同时,随着物流环节的推进,传感网、云计算、通信和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使用将使商品在其跟踪、定位和有效管理方面的各种信息,都成为用户可以随时掌握的数据;甚至商品到达最终用户时,用户也可对商品进行“溯源”,了解商品的全方位信息,对商品的各种品质进行分析。相信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使得传统物流中的仓储管理出现理念和技术上的全新改变,并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5结语
实现仓储物联网可以使仓储物流网络实现仓储系统中的“物”联网与智能化,使“物”在仓储物联网大系统中具有一定的智能,让物流中的“物”能根据相关的情景知道自己“什么时间去哪儿,怎么去,去到后怎么做”等。这样将大大改变传统物流信息的系统架构,甚至会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现代物流技术装备革新带来巨大影响,从而使现代仓储、物流中心的结构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也将是我们共同期待的“智慧物流”。
参考文献
[l]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6):30-35.
[2] SCHILIT B N,ADAMS N,WANT R.Context-aware computing applications[C/OL]//IEEE Workshop on Mobile Computing Systems and pplications.[1994-12-10].http://www.ubiq.eom/want/papers/paretab-wmcdec94.pdf.
[3] BROWN P J, BOVEY J D, CHEN X.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s: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marketplace[J].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1997, 4(5): 58-64.
篇6
1总体情况
根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统计,2015年AGV市场规模大约为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20%;国产ACV机器人增长4280台,较去年同比增长34%,其中真正意义上的AGV产品销售占比51%,ACC(简易型ACV)占比45%,激光叉车仅占4%的销量。
作为基础搬运工具,ACV可以高效、准确、灵活地完成物料的搬运任务。并且可多台AGV组成柔性的物流搬运系统,搬运路线可以随着生产工艺流程的调整而及时调整,使一条生产线上能够制造出十几种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柔性和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日前AGV的应用已深入到机械、家电。微电子制造、烟草等多个行业。结合2015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汽车、3C、电子商务、烟草等行业对AGV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其中汽车制造业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市场,也是用量最大的领域。
2.技术发展
随着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对ACV产品的技术创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导引技术方面看,电磁感应导引、磁带导引、光学导引、激光导引、视觉导引、惯性导引等为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AGV导引技术。从2015年发展情况来看,AGV产品正逐步向第三代智能移动机器人过渡,要求AGV不仅具有感知功能。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决策和规划能力。AGV通过自身对任务的理解,实时判断出控制台下发的作业任务和运动目标,通过环境理解功能算法获得关于环境初始信息及环境变化的信息,自主地决策出到达目标的最优运行路径。因此,以激光导引、惯性导引、二维码导引等为代表的“自由路径导引”,在这一年正逐渐兴起
在驱动技术方面,驱动兼转向模式、差速驱动模式和全方位驱动模式仍为AGV常用的驱动方式,其中差速驱动和全方位驱动受市场欢迎度较高。由于驱动兼转向驱动方式的AGV运动性能稍差,转弯半径较大,但导引及运动的可靠性高,因此在市场上仍然有一定的使用。
在供电技术方面,除了传统的供电电池外,以物理线性放电、充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为特点的超级电容,在ACV上的应用开始发力。另外,无线供电技术在2015年也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企业创新
由于看到了AGV的市场潜力,原有的AGV企业2015年都在加紧投入、扩大产能。如国内的新松、昆船、嘉腾、艾吉威等诸多企业在ACV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不断加大力度,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在2015年的亚洲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新松公司展示了第三代货架分拣智能移动机器人AMR。该产品采用视觉导航+惯性导航的方式,同时车身上安装有射频识别设备,用以识别货架下方的二维码进行定位和信息确认;AMR系统具有料架误差校正功能,以及举升反转补偿功能。使得小车在运行时升降平稳,效率提高;系统具备出库、入库单据优化处理、路径科学规划调度、存储信息统计等功能;作为专为满足大型仓储、厂房、车间的货架调配、分拣、整合而研发的AGV产品,AMR负载可达400kg,运行速度最快可达1m/s,真正实现了“货到人”的丁作模式。
2015年昆船公司推出的集中分拣式ACV系统,可与交叉带分拣机、滑靴式分拣机、MiniLoad高速堆垛机、多层穿梭车等系统共同构成昆船物流的分拣主机产品线。该AGV系统是在昆船ATIS技术平台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升改进而成,通过合理规划通讯和作业机制,能够满足大量AGV高效作业的需求;通过二维码识别方式实现AGV的自动导引,能够在作业区域内灵活规划ACV运行路径及物料存储区域,在提高系统柔性的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集中分拣式AGV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补充甚至替代传统分拣作业模式,因其显著的柔性化特点,可以根据分拣规模有效控制设备投入,适合订单多、品种多、分拣时效性要求高的行业应用。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的拖载型AGV“大黄蜂”,则在导航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该产品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惯性无人制导技术,打破了国外激光制导技术的壁垒,让搬运机器人能够实现户外无人驾驶,获得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创客大赛”企业组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很多企业从零部件、集成商、用户等角色进入该领域,甚至是一些传统制造领域的企业也在尝试“跨界”。例如,格力电器已自主研发近100种自动化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拥有20多项设计专利。
2016年AGV市场前景展望
篇7
2010年,盖世集团以山东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通过对园区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全面诊断,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目标是通过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推动实现园区公共服务一体化、经营管理标准化、物流作业自动化、配套支持智能化,在园区及物流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简便、高效的应用系统,打造与省平台统一标准规范的数字化物流园区,充分整合园区内外信息资源,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目前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正在着手二期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2010年5月,中创软件与盖世物流签约数字物流园区平台项目。数字物流园区是面向大型物流园区的综合解决方案,数字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促进物流园区向着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提高园区物流运作效率,发挥园区的规模效益。促进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在园区物流的广泛应用,推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互通,提高区域和园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搭建一体化整合平台
数字园区采用中创软件“核高基”中间件InforSuite产品,运用SOA的理念进行搭建,通过基于传感、RFID、3G/3S等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等的应用来保障平台的先进性。数字化物流园区的建设可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互通,提高区域和园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物流园区向着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提高园区物流运作效率,发挥园区的规模效益。
项目主要由一体化整合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物流作业管理平台、企业经营管理平台及智能化配套支持平台等部分组成。一体化整合平台打造了一体化应用体系,统一访问入口,保护用户已有投资;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了物流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物流作业管理平台来说,包括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货运市场管理、运输管理、车辆管理、货物追踪平台等,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提升物流作业自动化,实现业务迅速扩张。而企业经营管理平台把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企业内部综合管理系统,提升经营管理敏感度,辅助支撑决策分析。此外,智能化配套支持平台,包括智能停车、泊位引导、资源调度管理等智能化配套管理系统,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辅助现代化园区建设。
方案实施后形成的物流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模板,支撑物流园区业务的对外扩张,同时为其他数字化物流园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提供依据,对打造生态、绿色物流体系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数字物流园区上线以后,显著提高了物流园区提高竞争力。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园区广泛而完善的应用,提高对顾客的响应能力,提高园区的竞争力;提高园区内部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了园区的品牌吸引力;实现业务流程全程管理与监控;实现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对接;实现业务、管理和决策的最优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信息技术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提高物流园区业务整体的运作效率。并且支撑战略发展与业务扩张:业务兼并;快速扩张。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统一的客户管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托管业务的信息化服务;与客户的信息平台对接。
篇8
沈国良: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和销售量的大幅攀升,老板电器持续改善物流管理运作,公司发展不断,物流优化不止,按照自动化程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物流仓储1.0时代,即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产品的码垛、搬运等仓储作业,并组建了车队进行运输。
第二阶段,2000年前后,随着公司业务量的上升,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我们开始在新建厂区逐步引入托盘、输送机等物流设备实现自动化仓储作业,由此进入物流仓储2.0时代。
第三阶段,2010年老板电器成功上市并迎来快速发展,年增长率超过30%。公司物流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每年销售量不到100万台到如今近500万台,对物流仓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老板电器数字化智能制造物流基地应运而生,标志着老板电器仓储物流开始进入3.0时代,即智能化时代。
记者您倾力打造了老板电器的整个物流体系,在您看来,物流对于老板电器的发展有怎样的重要性?
沈国良:家电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家电行业取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当前家电行业的竞争进入白日化,行业集中化还有更长远的路要走。近年来包括厨电在内的整个家电行业整体销售步入下降阶段。但是,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老板电器销售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这不仅是因为老板电器一直朝着技术创新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坚持高端定位的结果。对于老板电器来说,高端品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超越消费者预期,使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包括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物流水平与效率。因此,物流功不可没,对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销售渠道不断增加,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因为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运作直接决定着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品质。也就是说,物流水平与客户满意度息息相关。所以,老板电器将物流视为服务不可分割的部分,将两者纳入统一管理,体现出对物流的高度重视。
记者老板电器有哪些不同的业务渠道,这对公司物流管理运作带来了哪些困难?
沈国良:老板电器的销售渠道覆盖连锁卖场、门店、电商以及工程项目。针对不同的渠道物流服务模式也有所不同,大致分为4种:总部通过干线将货物配送到公司仓库,再由商配送给最终用户;总部直接配送给最终用户;总部通过干线配送到云仓再配送到用户;总部配送到工地进行统一安装等。
由于覆盖多个渠道,而不同渠道的产品型号和款式都不同,因此在仓储管理中首先需要划分好商品的存放空间。同时,多元化的渠道和多样化的产品对仓储管理的要求很高,对于存放管理的规范性以及调拨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人工很难完成。
其次,老板电器在全国有80多家商,同时还上线了020业务,这种“一对多”的模式给产品的配送带来很大挑战,必须靠智能设备来实现准确的商品分拣和高效的配送。
第三,随着老板电器产销能力提升,如何不断完善物流产业链,如何保证先产先销、先进先出,同样依赖良好的仓储管理和运输。
此外,仓储物流的难度还与产品性质有很大关系。电器产品在仓储过程中对堆垛层高、仓库温度、防潮防震、安全性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每个库位上货品的数量都需要规范化、标准化。以上种种困难也显示出投建数字化智能物流中心的必要性。
记者刚刚我们参观了老板电器数字化生产制造物流基地,对定制化柔性生产系统和智能物流系统感到很震撼。老板电器投巨资建设智能仓储物流中心,还综合考虑了哪些方面的因素?该智能物流中心的投入运营有何重要意义?
沈国良:首先,从公司发展角度看,老板电器定位高端品牌,成为百年企业是我们的愿景,品牌高端化、渠道多元化、产品差异化是公司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百年企业的梦想,我们必须有长远的考虑,保持核心竞争力。这不仅需要我们保证产品品质,还需要不断提高服务、物流等全流程的质量与效率,以提高客户体验,建设智能物流仓储中心正是提高客户体验的重要保障。
其次,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物流行业是朝阳产业,可以说物流是决定企业未来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像海尔这样的传统家电企业,还是如京东、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纷纷自建物流平台。老板电器在拥有强大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情况下,自建物流体系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最后,时代在发展,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是体验为王的时代,客户选择老板电器的产品,不仅是看中我们的品质和技术,同时也因为我们优质的服务。老板电器的服务理念“敏智达・尊享悦”很好地诠释了企业对优质客户体验的理解,而这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的效果无疑值得肯定:节省了70%的人力,仓储占地面积减少一半,日发货量成倍提升;此外,该中心也是老板电器打造生产供应链管理系统,让生产走上智能化、信息化道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使公司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更前进一步。
记者除了投建智能仓储物流中心,老板电器还开展了哪些物流优化项目?
沈国良:目前老板电器的销售渠道已经全面覆盖线上线下,并且电商业务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已经超过30%,仍保持70%的年增幅。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商订单产品的妥投率,提升客户体验,从2015年开始,我们与中国邮政合作建立智能物流云仓。该项目采取总分仓的管理体系,以老板电器智能仓储物流中心为总仓,中国邮政各省的邮政速递物流仓储中心为分仓,双方在仓储管理、物流作业流程、信息化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目前,老板电器在全国共有13个云仓,由中国邮政通过分析大数据提供合适位置的仓库,由我们自己来管理,中国邮政完成商品配送。未来随着老板电器电商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云仓数量还将增加,最终覆盖全国。
通过实施云仓项目,老板电器取得了物流提速、成本降低、客户体验改善的明显效果:其一,一个月补货两次的模式大幅降低了铺货物流成本,仅2016年第一季度物流成本便降低了58%;其二,商品妥投率由之前的3天10%左右提高到80%,即原来只有10%的消费者能在3天内收到产品,现在已经上升到80%,从而大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其三,因商品破损、物流速度慢等问题产生的退货率由3%下降到0.5%;其四,顾客购买吸油烟机或者灶具时往往喜欢成套购买,加上赠品后订单产品数量更多,通过云仓配送很好地解决了一票多件的问题,而这是之前采用快递配送方式很难做到的,使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记者在您领导下,老板电器不断优化物流与供应链,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家电行业物流系统建设,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沈国良:我个人建议,企业在仓储物流系统建设之前,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定位。因为不管是外包还是自建物流,都跟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密不可分。
在物流建设或优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公司的物流有长远规划,如未来的物流发展趋势怎么样?希望物流系统建设在未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其次,企业今后的竞争不是来自于物流系统,而是来自于智能化进程。如果企业还是用传统的而非智能化的思维和方式来考虑物流,那么物流系统是不会具有竞争力的。
再者,一个人无法完成战斗,企业需要更好更专业的合作伙伴。在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和优化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像昆船物流、世仓等多个方面的企业合作,他们都提供了专业的建议。
最后,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能力。如果硬件设备升级完成了,但人员素质无法与之匹配,那么运营过程也会出现问题。因此,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必须跟上企业硬件发展的速度。
篇9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体育竞赛与体育训练、教育培训、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3]。
1)物联网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应用杨子江(2010)提出物联网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认为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对生产的节能减排进行全程监控。王粉花等(2010)研究以物联网中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人体运动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老龄人护理需求。朱小妹(2010)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生产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在各农作物领域应用传感器,实现各种数据的自动采集。李卢一(2010)基于对物联网研究现状的把握,探讨物联网在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丰富实验教学、辅助教学管理、拓展课外教学活动方面的作用。李胜广(2010)提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应急预警系统中,实现感知城市的功能。王建冬(2010)提出物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第四代生产业,提出生产业发展的4阶段模型,其技术维度依次为数字计算机、微机、互联网与物联网。物联网在企业方面的应用研究:贾凯(2005)搭建了物联网在医药流通中的应用框架。刘建生(2007)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药品流通流程再造措施。温平(2010)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幅,实现信息的及时上报与报警。梁正平(2010)提出基于三维编码的全流程食品追溯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与查询和追溯。朱帅(2010)在“物联网对未来零售业的影响”一文中提出“技术催生革命”、“信息分析是增值点”、“机遇和挑战并存”。此外,不少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就物联网自身发展进行了研究。焦泉(2010)阐明物联网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提出加快我国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思路。宁焕生(2010)提出中国物联网网络管理协议结构(RFID-MP),为中国物联网的架构、信息服务系统和网络管理协议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参考。顾晶晶(2010)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物联网定位模型。杨斌(2010)提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物联网企业应用基础框架,该框架利用射频标识构建的物联网对企业产品全流程进行监控,通过SOA实现海量数据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为企业资源整合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张云霞(2010)对物联网领域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适合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商业模式。这些研究都为我国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探索的思路。
2)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对物流的影响以及物联网在物流操作、物流信息及供应链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关于物联网对物流的影响,赵昱(2010)展望了物联网对物流活动的影响。王继祥(2010)提出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包括: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企业的智慧供应链。沈旭明(2010)提出物流属于物联网带动产业,提出智能物流的概念。左斌(2010)提出物联网时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供应链网络管理组织的主导企业,物联网催生新的物流运作模式———专业化“物联网服务商”。戴定一(2010)认为物联网时代的“智能”是基于网络的,或者说是依托“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的”;物联网促进物流智能化;“数据中心”是网络经济社会的一个创新的经济主体,存在“商务模式”运作等困惑。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物流操作中的应用,潘金生(2007)提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增值服务。朱文和(2010)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李霞(2010)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薛飞(2010)提出把物联网融入物流园区的建设中,利用物联网在不同物流园区间搭建一个互通互利的网络结构。王晓亮(2010)提出物联网可用于我国铁路运输的客票防伪与识别、站车信息共享、集装箱追踪管理与监控及仓库管理。物联网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表现为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罗秋科(2007)提出EPC(ElectronicProductCode,产品电子代码)系统及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余雷(2006)提出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王德玉(2007)提出RFID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ChristianDecker(2008)设计了SmartItems(智能物料项目)应用于供应链管理。Vin-cent(2009)研究了RFID与物联网的关系,提出二者有助于救市。金鑫(2010)提出RFID发挥优势物联网助力春运,实现车票实名制管理。王烨(2010)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荆心(2010)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俞灵(2010)提出港口口岸物联网体系结构规划设想。AntonioJ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智能信息系统,用于检测过敏及副作用。ReinerJedermann提出基于智能嵌入式标签物流中泛在计算的应用。在供应链物流管理方面,樊世清(2010)讨论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李旸(2010)提出物联网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影响。毕明光(2010)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供应链研究。张佶(2010)提出物联网提升纺织供应链管理水平。周受钦(2010)提出“物流装备物联网”的概念,即物流装备智能化加上传输网络及管理系统与运营系统。
1.2我国物联网应用研究现状评述
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的研究非常多,这些研究丰富了物联网的理论研究领域,对我国物联网的理论体系完善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满足了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特定需求。
1)上述文献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本文仅对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文献作梳理,未涉及大量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文章。上述文献从物联网应用的各个角度展开,形成一些明确的、共识性的观点:①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或称为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②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整合,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现全球“智慧”状态;③物联网带来了新的产业革命,可利用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改变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④作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信息的共享、反馈;⑤物联网将是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是具有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⑥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障碍集中于安全、成本、效率、标准化、整体规划等方面。总体而言,文献较客观地描述了我国当前物联网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物联网的益处,对我国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同时探讨了物联网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方向。此外,关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角度非常丰富,研究人员众多,不仅限于高校、企业,还包括政府人员;同时研究视角奇特,既包括新兴低碳经济与物联网的关联,也包括传统的科学发展观、与物联网的关系分析。
2)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物联网毕竟是新兴事物,因此,不可否认当前物联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作用与贡献。但是也应看到上述研究的不足,总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空、雷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非常热烈,但是多浮于表面,实践应用不足。部分研究仍然仅着眼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细微的应用点,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仅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套用。部分文章文不对题,对物联网的分析、应用有些牵强附会。应用研究性的文章“为应用而应用”,缺乏应用的基础分析,提出的措施空泛。物联网应用性文章研究从点着手,但是也仅限于点,而非线、面。例如研究主题为“物联网应用于物流管理”的多数论文仅是对采购、生产、配送、销售、回收(召回)等供应链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测,缺少全过程的协作,同时侧重于信息的共享,缺失物联网产业链各主题对实物智能管理的协作。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监测,而无后续支持:仅是安全防范,未能做到控制处理。多数论文均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分析,对物联网商业模式与产业运营的研究较少、较浅。关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物流配套支持的理论研究较少。
2对物联网的认识
关于物联网的现实存在性、必要存在性和物联网的重要性,学术界和企业界依然存在不同看法。借鉴互联网的发展,本文认同物联网存在的必要性,认为其发展大有前途。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政府关注都不再是问题或者障碍,同时随着突发事件、消费者便利性、企业的合作、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需求,物联网由此应运而生,满足基于智能物体处理与互联的网络需求。当前关注的不应该是物联网的机遇,而是如何引导、创造物联网市场需求。在一些高端领域,如军事、医药、应急体系中率先开展物联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从而为未来物联网的普遍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关于物联网的本质(或者特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性
物联网技术包括信息、网络以及IC技术,这些是业界公认的,同时物联网还是一项经济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要成为真正“物物相连”的网络,前期投资非常大,在关键领域的物联网实践可能要面对高投入低产出。此时物联网的应用研究应更多关注其适用性与实用性,而弱化其经济学效用分析。随着未来物联网呈现为“泛在网”,物联网将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而控制区域物联网的经济运营就成为经济学者亟待解决的难题[4]。物联网“泛在网”的万物智能管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2物联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物联网的性质和运作类似电子商务,都是提供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商务环境。物联网具有服务(应用)功能,因此可将物联网划分为第4代生产业[5]。物联网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主要反映为新的产业链,其实用性和盈利性必须得到关注和体现。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研究应侧重经济学角度,即引导、扩大规模性的需求。在当前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确立与发展中,政府发挥着引导作用,可促进在国家公共领域(交通控制、应急管理等)物联网技术和管理对程序性的事务实践的应用,为未来民用、市场化的物联网实践积累经验。
2.3物联网表现为一种网络集合
物联网是万物相连的网络,是信息网络和实体网络的集合。其中信息网络是万物信息流的载体,物体实体网络是万物发生关联时的实物移动网络,其部分与现有物流网络重合。物联网运营的目的是万物智能处理,智能信息是手段,物体控制是过程,物体处理是结果。物联网的实质是一个网络,其信息网络和实物网络都是物联网运营的经济网络。在物联网运营中网络应发挥实物信息沟通与实务移动功能,规模经济是物联网物流的经济学原理,在未来物联网规划上应加强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3辨析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将物联网看成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独立的产业来看,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就较明确了。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如同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物流支持物联网各种物的移动(处理)活动,同时物联网产业扩大物流的服务市场以及物联网对智能物流发展的推动。物联网对智能物流发展的推动表现为当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3.1物流管理支持物联网的运作
物流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理念的行业之一,RFID、EPC技术也都在物流领域有实践应用。在物联网这种新的信息环境、产业结构和商务模式下,物流发挥着实物流通的基础设施、派生需求与支持服务的作用。物联网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万物相连,实现对物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中对物的智能处理要求物是移动的、流通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这就需要物流节点、运输线路等支持物的转移与暂存之间的协调,甚至会需要物流中心这样的大型物流节点实现区域内物联网物的智能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由物流节点与运输线路构成的物流网络是物联网运作的基础设施。物联网的价值不是表现为可传感的网络,而是各个行业的参与和应用。物联网应用需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有价值的开发,提供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诸如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环境监测、老人护理、食品溯源等。物的智能管理是各个行业物联网运作的本源性需求,这些智能管理相应地产生物的操作,例如转移、加工、回收或召回等活动,并继续派生出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物联网任务的完成派生出大量的物流活动,物流表现为物联网运作的派生需求。物流的本质是一种服务,实现物的迅速流转,物流管理在物联网运作中亦发挥服务支持的作用。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产品的生产制造、流通扩大到了全球范围,因而基于制造产业的物联网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零部件及成品的全球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物联网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将成为企业信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各个环节间的无缝集成和产业间的整合。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物联网的服务支持表现为:一是在具体节点、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物流活动,支持物联网的具体物的操作,二是通过物流外包实现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三是跨区域物流的物流企业协作,以降低服务成本。
3.2物联网产业扩大物流的服务市场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可以理解为: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其所到之处皆有可能成为物流服务的市场或者潜在市场。物联网产业扩大物流服务市场表现在3个方面:1)物联网产业本身的发展需要物流服务。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目前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传感器、微电子、视频识别一系列产业的同步发展。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芯片制造、工程实施、平台建设与系统运维的逐步推进,将形成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涉及大量的物资采购、安装,随之将产生巨大的物联网工业物流服务需求。2)物联网应用带来的物流服务需求。物联网不是孤立的网络或平台,应用是其根本,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当前物联网行业的应用需求和领域非常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物联网的这些应用领域都涉及物的智能处理,因此可以看成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3)基于物联网应用带来的新的物流服务需求。物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从价值工程的角度看,物联网的“价值”是“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只有不断提高其功能,降低成本,物联网的“价值”才能提高,该产业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6]。当前与未来物联网的应用主要侧重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例如国防军事、环境监测、智能电网等。物联网的应用需要高服务质量的物流支持。一方面需要物流附加增值活动满足特定领域的智能管理,另一方面需要跨地域的物流协作来降低物联网的运作成本。
3.3物联网与物流网络结合,实现物的智能化管理
篇10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物流行业在其影响下,也迅速地发展了起来,物流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主要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其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我国的物流业运作紧跟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实现了全面开放,开辟了新的市场增长空间。国家各部门也从自身的职能出发,出台制定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物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收益。我们也深知,物流业的现状是机遇与挑战同在,物流运输风险和成本问题依然突出,物流中心运作管理机制存在严重浪费资源的状况。采用精益化思想来指导物流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迫切需要,精益思想管理物流运作将会制定出更合理优化的运作模式,切实实现物流产业的结构升级,增强创新活力,对我国的物流产业运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2我国物流中心运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随着新思想、新技术的普及将会呈现飞跃性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运作涉及贸易交通等多个方面,跨越运输、存储、装载等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物流中心运作尚处于分条块管理的状态,部门管理出现职能重复,效率低下,尤其是整个资源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分配,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目前,国家紧抓物流产业的运作,加大了对物流业的管理力度,有效改善了物流产业粗放的运作理念,运用精益化的操作手段,使物流行业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规模覆盖更为全面,物流运输更为安全低廉。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运用,使货物的分类包装运输等都采用智能化的运行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也在逐渐提高。技术装备的日趋完善与成熟,物流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将会在此基础上健康有序地稳步向前发展,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力量。
3物流中心运作的精益化
3.1运输管理更为精准化
当前我国的交通形势日渐多样化,货物运输的选择也跟着发展了起来,其中陆上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是运送货物的首选。当然每种运输方式都要考虑以低廉的成本,安全的强度来制定最适合的货物运输方案。物流中心根据货物的属,性,主要包括时间周期,材质属性,以及货物目的地的距离等因素都会做精准化的处理及智能化的标签,采用精益化的方案使用互联网等职能设备精确定位,从而在运送物品的过程中减少时间成本的消耗。
3.2物流运作设备更为智能化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线上线下的服务已经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今天,智能机器人俨然可以代替大量的劳动力,解放和承担繁琐而沉重的工作,这对于物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转变,计算机的海量储存性能可以处理大量的货物信息,将物品分门别类,智能化标签。运输设备的人性化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3运输成本更为合理化
物品运输需要消耗相当大的人力、物、财力,其成本综合预算非常大,在精益化物流运输过程中,结合每个部门的职能统一分配管理,优化配置资源,使其发挥各部分物流运作的最大化效益。物流运输成本核算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结合正确的方案,物流中心运作才能在整个链条上有序合理地发展,为物流公司节约运输成本。
4精益思想下物流中心运作的前景
精益思想的核心是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车间运用流利条,快滑条等实现货物的快速转移。精益求精的精益物流运作思想,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组织方式,极速地拉大了物流运作的产业。精益物流通常依据客户的需要,制定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与此同时减少物流运作过程当中的浪费,不断加大物流中心\作过程当中的增值收益,进而促进国内经济健康持续的向前发展。
5实现物流中心运作精益化的对策
篇11
1 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沿革
物联网的概念最先是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网络和移动计算机国际会议,当时的翻译是传感网,随着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普及,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世界各国正式确定了物联网这一称号,并将它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输设备,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美国作为计算机通信技术大国,在奥巴马上任以来对物联网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随着电子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物联网概念也逐渐得到普及,物联网理念逐渐扩展到全球。截止201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千亿美元,并且增长趋势明显,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该值有望达到三千五百亿美元。
对于我国而言,物联网概念的普及和技术的兴起都相对较晚,在2010年物联网才开始进入我国,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进过两年时间的潜心探索,总体上已经走出了炒作的概念,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向各行业深入,发展模式也有了很大转变,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两千亿元,年增长率达到60%,可见物联网做为一门新兴领域,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点
2.1 全面感知
所谓全面的感知它就是运用传感器、二维码和目前还未开发出来的传感器,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才获取物体动态。就目前常用的接入对象有摄像头、传感器、智能卡等等,但是这些工作仍然还没有达到全智能化,还需要人工的配合。总体而言,接入的物理世界还比较有限,而对于未来的物联网接入对象应该是全智能化,能随时随地的采集信息,更为丰富的物理世界信息。
2.2 安全传递
从传感器接收的信息必须安全准确的传递出去,对于现代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凭借目前的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完全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快速传递,使得信息的可获得性更高。而对与物联网而言,其发展的路程还很长,虽然目前通信技术已经领先于物联网,但是距离物联网的信息接入要求显然还有很长一段的距离,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能仅局限于当前物联网的要求。
2.3 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智能处理是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方便快捷的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真正做到了人与人的沟通和物与物的沟通。强大的物联网技术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目前由于计算机在功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计算能力、存储能力、数据处理等,依然还处在提高效率阶段,还没有真正实现数字一体化,特别是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方面。
3 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研究
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大致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国内的学者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归纳和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比如刘建新指出物联网早起主要应用的领域有仓储、航空、远距离车辆识别、烟草、邮政、烟酒医药防伪等;黄涛将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概括为电力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 交通安全、工业自动化控制、健康监控、精细农业、家居安防、物流管理、污染溯源等十大领域,并且它就精细农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交通这四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物联网带来的变革。纵观国内诸多学者研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可以上这些领域的应用取得的成果,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学者多是对物联网在部分应用领域应用现状进行泛泛而谈,并没有归纳总结出在物联网技术在这些领域应用中的共性和不同点,没有对这些领域进行详细分类,研究出那些领域实用性最高等问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物联网的应用,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指引投资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对物联网技术在微观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譬如周晓琼提出了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细分模型,分别从家庭市场和个人市场、行业市场这三个方面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且归纳总结了在各个维度上应用的特征。张建宁则从物联网的用户类型的角度对物联网应用领域细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分为三个大类:消费市场型、行业应用型、公共管理服务型。具体而言,物联网在我国的应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智能物流
物流的目标就是快速将产品送达到购买者手中,对于物流信息化而言,其目标就是帮助物流业实现全程跟踪,将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以高质量的保证,正确的数量,优质的质量送到顾客手中,同时还要退顾客退货进行全程跟踪,实现全程成本最小。这些都是传统物流无法做到的,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物流中信息的采集方式,实现对配送各个环节的监控、动态调节,极大的减少了物流成本。一般而言,只能物流领域中物联网的功能可以概况成以下四点,如表1所示。
3.2 智能交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对道路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中不难发现交通拥堵、车位难找、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等现象日益频繁,交通问题成了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方面,加大对城市交通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实时对各道路交通现状进行监控,建设安全高效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物联网技术在车辆控制、交通监控、运营车辆高度管理、智能收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良好,具体如表2所示。
3.3 环境保护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物种繁多、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将环境保护放在工作的重中之中,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物联网传感器的运用,可以在生物种群研究、生态环境监测、水文监测、土地保持、森林火灾等诸多生态问题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极大了的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和准确度。
3.4 精细农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完成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我国精细农业中,特别是在动植物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远程监控、农副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国物联网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例如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楚、整体规划还不够科学、核心技术还有待于提高等,为了能够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物联网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本人认为物联网技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改进:①加强政府的战略和政策引导。物联网业是一个涉及方面众多的庞大系统,它需要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制定一系列适合其发展的政策和战略,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从而加快我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②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也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的支撑,科学合理的产业模式是物联网成功的关键。③加强技术开发。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还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我们应该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物联网技术的开发,比如计算机云技术、无限网络扩容优化等等,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走出一条时候我国自身特色的道路。④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合作与开放。物联网设计到的方面众多,行业之间的交叉性强,需要各个行业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优效果。⑤重视人才一培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物联网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刚刚起步,还需要大量具有多学科领域和经验风度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同时吸收国内外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物联网发展中的作用。
篇12
供应商发展状况
2015年的国内自动化立体库市场,供应商加快了自身的技术发展和管理提升,更多地从技术实力、行业方向以及地理位置等自身特点出发,捕捉和跟进市场需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出现疲软、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在开拓新行业、新领域的同时,进一步注重深挖行业市场潜力、开发重点行业,响应热点市场的需求,如电商、烟草、医药、轮胎、服装、冷链、快消品、机械电子、新能源等等。
这一年供应商自身能力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能力进一步扩展,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界限进一步模糊,原来单一从事集成或设备供应的厂商纷纷向设备供应或集成发展,以期发展成为能力更加完善、实力更加强大的具有综合实力的供应商。面对自动化立体库持续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一些以往从事软件工程、输送设备、生产线自动化的企业,采用市场资源共享、联合研制、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向自动化立体库市场领域进行拓展。
国内部分知名厂商利用自有资金发展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资本杠杆对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谋划运作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公司发展。
我们预计,自动化立体库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将不断增大,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供应商企业规模、技术发展、项目管控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的行业现实客观存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行业企业将面临市场和改革的双重发展考验。
产品技术发展状况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流仓储设备大发展在未来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基于供应链系统协同运作的需要,快速、可靠、自动化、智能化、多样性、适应性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高速、高密集存储技术的应用,导致存储设备的多样性快速发展,高密度、高自动化、快速的存储设备将获得快速应用。
随着全新集成技术在系统接口、数据传输、网络通讯以及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成熟应用,使得仓储物流在物流设备、物流技术以及物流系统方面具有多样性选择。为适应这些发展趋势、满足客户需求.国内多种新技术应运而生,有的已经有实际案例,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
1.轻型高速堆垛机发展应用
轻型高速堆垛机采用走行与升降均为同步带牵引、单深货叉存取形式。主要应用于配送中心、电商、医药等行业立体仓库中,是一种用于完成料箱密集存储、高速存取的自动化设备。在2014年、2015年持续研发基础之上,2016年继续推出更快(走行速度可达300m/min、走行加速度2m/s2、升降速度可达180m/min、升降加速度3m/s2、货叉取放周期最快能达到6s),更高(接近20m左右的超高MiniLoad)的产品。该性能超过国内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应用范围,2016年将从医疗、电商传统件箱类行业,逐步向制造业扩展及推广应用。
2.多层穿梭车技术应用
多层穿梭车是在货格中搬运件箱物料的紧凑型穿梭车技术产品,该穿梭车与固定于立库端部的垂直提升机、连续提升机或提篮式货架自由组合、配合使用,完成件箱物料的快速存取作业。2015年完成研发示范性应用,2016年应用会扩展开来,技术上实现单层直线逐步向垂直与水平方向动态分配(同层转向、垂直换层);传统滑触线供电方式像自主供电方式发展;自身重量进一步减轻等关键创新。走行速度可达140m/min,加速度1.5m/s2,货叉取放周期4s。
2016年应用上将从传统的烟草、电商行业向医疗、制造业拓展。由于作业有效载荷与设备自重比值比较小,意味着大大降低了每个仓储单元存取作业的能耗,穿梭车具备处理变尺寸物料的能力,符合绿色概念发展方向。
3.冷链自动化仓储领域逐步推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要求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政府对低温仓储发展与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低温仓储得到迅速发展。冷库容积获得10%的稳步增长,也与此同时也急需解决冷库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相关企业逐步尝试并推进冷链自动化仓储的建设。
随着国家土地资源稀缺,为适应集约资源、节能环保及绿色发展的趋势及客观要求,迎来了自动化仓储物流的快速发展机遇,目前已在此领域逐步推开。自动化仓储的密级存储、超高冷库技术将逐渐应用,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4.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环节规模化应用已推开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正进入黄金期。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物流系统主要解决电池化成后至电池单体交付、模块组装前各工序内部及工序间的生产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存储及自动化转运。实现从电池贴膜后自动组盘开始,到常温静置一、OCV检测后自动NC、常温静置二、常温静置三,到成品电池库测试工艺段之间物料的仓储、管理、输送、转运等功能。各锂电池生产企业大规模化的物流应用,也已规模化推开。
5.智能仓储发展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逐步实施,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将获得快速发展,其中“智能仓储”也将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它将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支撑,实现纵向、端对端、横向等三项集成,实现仓储物流的智能化以及社会化生产及供给的最新形态:从而达到从技术、组织、模式“三维一体”的仓储物流的创新。
智能化仓储,整个体系通过集成技术或者自动化的智能装备使得整个系统形成一体化,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其实,“智慧化仓储”就是在CPS的基础上,所有的物,所有的人,所有的服务都是有感觉,有灵魂,互相之间有智慧发挥,有智慧的合作,最终实现智慧化。
未来仓储也是一样的,仓储每个节点通过互联网实时感觉到所有仓储信息化的过程。在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上,使得智能物料、智能产品达到有机融合。纵向是整个业务,横向是不同的需求,通过感知层,通过现在云计算、安全云网络或者整个传感层,最后达到整个系统智能应用。终极目的是使系统变得有智慧,借助辅助决策系统,可以自动做事情,具有自治能力。数据可以提炼,最后提炼到决策层面并反向可以干预管理工作,进而形成良性、智慧、可执行、自主的循环体系。
2016年发展趋势展望
篇13
物联网是智能物流的基础,现代化物流的自动识别系统是物联网技术的发源地。基于各类识别、感知、定位等技术,实现了对物品的实时跟踪、信息的实时传递、业务的智能化处理等功能。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物流领域能够极大的提高其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1 电子商务物流智能系统的框架设计
按照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及技术框架,电子商务物流智能系统框架结构分为三层,由下至上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利用安装在货架、托盘、运输工具等实物上的EPC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RFID)标签等设备进行数据的感知和采集,同时进行智能计算及初步处理。
网络层主要采用无线传感网技术(WSN)、网络通信技术、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等将感知层的数据进行高速安全的传输。
应用层主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转变,为系统用户提供服务。主要体现为构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分为内外两个网络,能够通过节点进行信息交换。云计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技术,对海量的产品信息进行及时传递,并进行分析、计算、整理、归纳,形成功能模块,供相关人员调出使用。内部网络主要为物流公司内部使用,包含产品信息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5个子系统,为管理人员做出决策。外部网络主要为合作企业及相关客户进行使用,包括信息查询、信息等4个板块,通过用户等级制度对所获取的信息范围进行区分。
2 电子商务物流智能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电子商务物流环节主要包括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基本没有生产物流及销售物流环节。结合这一特点,为该系统设计了4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智能追踪与安全管理子系统、仓储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
2.1 智能追踪与安全管理子系统
包装环节是电子商务物流环节的起点,合适的包装必须根据物品的特性及形态进行选择。该子系统通过在产品的包装内安装EPC、RFID标签,对每一个产品进行编码,将产品的运输、中转等信息写入标签中,可以实现定位追踪、防伪防盗等功能,实现对产品的透明化管理。根据电子商务产品小、客户对产品流转过程敏感的特点,在产品上安装微型GPS定位仪,用户只需使用网络搜索就能清楚看到物品位置,解决了之前只能经过扫码入库才能看到位置的问题,实现即时定位功能。通过在某些价值高或危险性高的产品包装上加装开箱报警装置,在到达目的地前,任何非正常开箱行为都会实时报警并通过手机软件传递给物流企业和客户,实现防伪防盗功能。
2.2 仓储管理子系统
如京东商城这样的B2C平台,仓储管理比一般企业更加复杂化。自营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需求各不相同,既需要管理种类繁多的货品,又需要及时分拣产品,与配送环节进行对接。在追求速度及准确性的前提下,对仓库的储存、拣选、打包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可以建立叉车智能系统,将入库产品、货箱、托盘、货架等设施上安装EPC、RFID编码标签,规划仓库路径,安装RFID识别器。识别器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进出库信息,指引叉车自动定位,快速分拣产品;在仓库装卸口安装地面天线,为每辆车辆安装PFID标签,能实现装卸自动对位;通过视频感应器能够实时感知仓库作业即管理状况;产品及车辆的数据存入智能系统信息平台,能够与运输管理子系统信息进行互动,实现提前调度、备货等功能。
其次,可以对仓库进行全面改造,使用激光定位机器人自动取货、智能叉车与立体化仓库系统等,能够极大地提高仓库空间利用效率,实现全自动清点库存,降低人工盘点的成本和失误,实现仓储管理自动化、智能化,降低成本,提高准确率。当然这样的改造需要大量资金及较长的改造期,更适合新建仓库的提前规划。
2.3 运输管理子系统
电子商务消费的巨大物流信息需要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分析与利用。建立车辆信息平台,在货运车辆上安装PFID标签、GPS、GIS定位仪、摄像头图像处理等硬件设施,实时记录车辆信息,与仓储管理子系统对接,可完成产品、车辆进出仓信息自动记录、提前备货、车辆自动放行功能,在途可实现车辆车况报告、货物车辆调配、负载率查询等功能。
若能在信息处理中心预留与其他信息平台的接口,将数据转成标准格式,可实现信息交换功能。如与智能气象网及智能交通网实现对接,系统可以根据当前车辆所在路线的天气及交通状况进行实时分析,选择合适路线。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系统进行对接,当产品需要报关报检时,可将标准化信息传给相关部门,十分方便。
该信息平台能够使物流公司进行快速、集成化的管理,增强行业竞争力。也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及时的信息查询平台,增加客户满意度。该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运输相关用户群,扩大交易范围,增加企业效益。
2.4 配送管理子系统
电子商务物流产品配送的主要场地是中转仓,这种仓库的目的不是储存产品,而是要尽快的将产品转运出去,工作模式通常为7×24不停歇的进行周转,面对大量订单需要始终保证敏捷性、准确性,提高效率,减少运输工具停留时间。这对物流的分拣及配送过程要求度比一般物流模式更高,需要自动化程度高的分拣系统。
通过将配送人员的手持扫描设备更换为可穿戴设备,可提高使用手持扫码器时的效率。采用立体传送带分拣装置,将RFID读取设备放置传送带两侧,产品包装上的EPC/RFID标签内含有产品的目的地、流转路径、重量、大小、货架信息等信息。从传送带经过时读取标签信息,使用机械手臂自动分拣。
该自动分拣配货系统采用EPC技术能够快速识别物品,不仅革新了传统的人工持纸笔查阅的方式,而且比现在大多数仓库拣货时采用的手持扫码器能更加提高效率。这种方式降低了产品在每一个中转仓内的停留时间,对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能够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
3 电子商务物流智能系统的实施
3.1 实施策略
一是明确目标。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首先应确定构建智能系统要达到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通过总结同行业经验,根据需要,立足自身情况,做出全面规划。
二是分段实施。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条件,制定分段实施步骤,逐一进行系统改造升级。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标准统一。
3.2 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有力的领导机构。建立智能化物流系统会使物流公司产生全面的变革,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具有深入的影响。因此必须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牵头建立系统建设小组,保障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规范建设流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当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聘请专家进行建设流程规范,保证建设进度和建设成效。
三是保障资金投入。 系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进行硬件改造及软件升级,并且全部建设完成后才能收获成效,资本回报时间较长。物流企业应当下拨专项建设基金,保障智能化系统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冬.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经济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4(32):30-31.
[2]焦志伦,于知含.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J].港口经济,2010(8):38-42.
[3]郭仁正.可视度智能供应链的构建[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3):87-88,90.
[4]陈丰照,姜代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