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光合作用的理解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包括:资料探究(如DNA结构的发现)、科学史探究(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实验探究(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调查性探究(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而探究式课堂教学则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首先我们通过探究科学家们在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中所做的重要实验来了解光合作用,由学生简述理论要点并对此作出评价来体验探究过程。
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更新空气,但缺乏对照,说服力不强。
1779年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下,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845年梅耶指出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还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880年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O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1939年鲁宾和卡门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O2的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等通过实验探明了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转移途径。
通过以上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探索历程,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照,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这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其次,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及应用:
实验原理: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的多少(或者叶片全部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根据实验原理,可以设计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但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等原则。在此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在这些探究实验中自变量分别是谁?又如何控制?因变量又是什么?如何检测?无关变量又如何控制?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来设计实验方案并逐步完善。
比如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的实验流程:
1、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同种绿叶上打出直径为1cm的小圆形叶片(30片)。
2、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O2等)。
3、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清水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备用。
4、取相同大小的烧杯,记作甲乙丙,分别加入30mL富含CO2的清水,各放入10片步骤3中的小圆形叶片,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5、把甲乙丙三烧杯同时放在光照强度分别为强中弱的光照下,但一定要控制无关变量温度(在光源与烧杯之间添加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槽)。
6、让学生预测实验现象,并设计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
7、观察记录对照实验的现象:
小圆形叶片 加富含CO2的清水 光照强度 叶片浮起数量
甲 10片 30mL 强 多
乙 10片 30mL 中 中
丙 10片 30mL 弱 少
8、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小圆形叶片中产生的O2多,浮起的多)。
那么又该如何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呢?同学们讨论交流后发现依然可以使用前面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流程,只需要把步骤4中分别加入30mL富含CO2的清水,更换为依次加入30mL富含CO2的清水、30mL清水、30mL煮沸冷却后的清水,步骤5中改为把甲乙丙三烧杯同时放在相同且适宜光照强度下即可。其对照实验现象的结果应为:
小圆形叶片 CO2的浓度 光照强度 叶片浮起数量
甲 10片 富含CO2的清水30mL 强 多
乙 10片 清水30mL 强 中
篇2
尽管只有部分植物种类都能释放异戊二烯,但异戊二烯是植物向大气中释放的最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1]。异戊二烯的释放对植物自身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可降低高温和强光等环境因素对植物造成的氧化压力。并且,异戊二烯在植物开花等生理学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
异戊二烯的释放很早就被发现受到了光照的诱导,表明了异戊二烯的释放依赖于光合作用。此后,利用同位素等技术证实了植物合成异戊二烯的底物和能量均来自于是光合作用,并通过叶绿体中的甲基苏糖醇磷酸酯(MEP)途径合成[3]。
随着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光合作用的运行并不仅依赖于光合作用自身,也需要其他代谢路径的配合。最近的研究发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呼吸作用在光照下会明显上升;呼吸作用的运行能够优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也能为叶绿体的早期发育提供部分能量和底物[4~7]。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异戊二烯的释放依赖于光合作用,那么它也可能受到了呼吸作用的调节。遗憾的是,目前关于呼吸作用是否能够影响异戊二烯释放的研究仍然较少,这限制了人们对植物异戊二烯释放机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在高等植物中生物论文,呼吸电子传递中的电子流主要通过细胞色素途径(cytochrome pathway) 传递;同时,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也具有另一条呼吸途径–––交替呼吸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交替途径的存在可以使得电子从呼吸电子传递链的泛醌处分支,绕过呼吸链中的复合物III和复合物IV,直接将氧还原成水[8]。最近的研究发现,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途径均在优化光合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9]。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呼吸作用对光合作用调节的研究多集中于非异戊二烯释放的植物种类中,使得人们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异戊二烯释放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缺少了解。基于此,本研究在杨树(典型的异戊二烯释放型植物)叶片中调查了呼吸作用对异戊二烯释放、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呼吸作用对异戊二烯释放可能的调节机理。相信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人们对植物异戊二烯释放内在机理的认识,对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植物材料与处理
多年生的白杨树(36.056°N, 103.440° E, 海拔1542米)在夏季清晨切取向阴生长的枝条,立刻将茎部浸入蒸馏水中并转至培养室(光照1000 lux,温度30°C),使其在培养室中适应环境2小时左右,从相同位置选取大小一致且完全伸展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将枝条切下的叶片放置于盛有缓冲液((50 mM HEPES-KOH pH 7.2, 0.5 mM CaSO4 和20 mM NaHCO3)的培养皿中,进行真空渗透1小时。第一组叶片缓冲液中含有1 mM SHAM (水杨基氧肟酸);第二组叶片缓冲液中含有0.5 mM KCN (氰化钾);第三组叶片缓冲液中同时含有1 mM SHAM和0.5 mM KCN龙源期刊。以不含抑制剂的缓冲液处理作为对照。渗透结束后,将叶片从培养皿中取出,清洗并吸去叶片表面残余的缓冲液。将叶柄浸入上述缓冲液中,并将叶片置于持续的光照下 (40000 lux),分别在光照1、2、3和4小时后取样测定参数。
2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异戊二烯释放的检测
叶片光合作用通过使用英国PP Systems的TPS-2光合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使用德国PAM叶绿素荧光仪测量:在上述光照强度下,当光合作用达到稳态时得到荧光参数Fs;再给叶片一个饱和脉冲光后得到PSII中心关闭时光下最大荧光参数Fm',通过公式(Fm'-Fs)/Fm'得到该作用光下PSII的实际光合效率(ФPSII)。利用远红光脉冲得到荧光参数Fo', 分别依据公式(Fm'-Fo')/Fm'和(Fm'-Fs)/(Fm'-Fo')计算该光照强度下PSII的光合效率(Fv'/ 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异戊二烯释放的检测依据Zeidler和Lichtenthaler描述的方法进行[10]。实验结果为至少3次测量的平均值。
3叶片呼吸参数的测定
叶片称重后切成小块并放置于测量杯中。依据Bingham和Farrar的方法使用Clark型氧电极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与生态研究所制)测量和计算总呼吸、交替呼吸途径和细胞色素途径的最大容量[11]。实验结果为至少3次测量的平均值。
2 结果分析
2.1光照对杨树叶片呼吸的影响
在光照1小时后,叶片总呼吸速率为0.41 μmolO2 g-1FW min-1。持续的光照诱导了总呼吸速率的增加,在光照4小时后,总呼吸速率达到了0.63 μmolO2 g-1FW min-1,增加了1.5倍。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呼吸途径容量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光照4小时过程中,细胞色素途径增加幅度较小,增加了1.3倍;交替呼吸途径容量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2.4倍(图.1)。
图.1 光照对总呼吸(total respiration)、交替呼吸途径容量(alternative pathwaycapacity)和细胞色素途径(cytochtome pathway capacity)的影响。
Fig. 1. The effect of illumination on the total respiration, capacities of the alternative and cytochrome respiratorypathways of poplar leaves.
2.2光照和呼吸抑制剂对异戊二烯释放的影响
黑暗下的叶片没有检测到异戊二烯的释放。当叶片置于1小时的光照下,我们检测到了叶片异戊二烯的释放,且异戊二烯的释放水平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为了研究呼吸及不同的呼吸途径是否会对光照下异戊二烯的释放造成影响,在光照前,我们分别用1.0 mM SHAM (水杨基氧肟酸,交替呼吸途径抑制剂)和0.5 mM KCN (氰化钾生物论文,细胞色素途径抑制剂) 处理了杨树叶片,这些呼吸抑制剂的浓度已被报道不会对光合作用等其他代谢造成影响 [7] [9]。实验结果表明,1 mM SHAM和0.5 mM KCN分别能够对交替呼吸途径和细胞色素途径造成大约66%和68%的抑制;而1mM SHAM和0.5mM KCN复合处理能够抑制大约85%的总呼吸。且抑制率在光照4小时内基本保持稳定(表.1)。
抑制率(%)
1 2 3 4 (hours)
1 mM SHAM对交替途径抑制率
63.3%
67.6%
65.3%
66.7%
0.5 mM KCN对细胞色素途径抑制率
70.2%
66.8%
63.9%
72.5%
1 mM SHAM和0.5 mM KCN对总呼吸抑制率
84.3%
篇3
为认真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保障大气环境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秸秆禁烧工作相关要求,现将郭家河乡秸秆禁烧工作相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秸杆焚烧的危害
(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野外焚烧秸秆,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空气中总悬浮物数量明显升高,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 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安全。野外焚烧秸秆,会形成滚滚浓烟,大大降低了空气能见度,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三) 引发火灾,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野外焚烧秸秆,尤其是在村庄、山林附近,容易引发房屋、农作物、山林的火灾,造成人畜伤亡。
(四)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野外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二、根据省、市、县政府颁布的秸秆禁烧实施方案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等。
(一)对露天焚烧秸秆、杂草、枯枝落叶的当事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视其情节,给予每起2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因过失引起火灾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进行处罚。对于故意纵火造成重大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4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植物十分重要的一项生理功能。在义务教育七年级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常考范围。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到的第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本节主要通过几个演示实验来讲述这一生理功能,包含两大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和光合作用的概念、原料、条件、场所、产物、表达式、实质和意义等,其中“绿叶如何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最难的一个知识点。到九年级上复习课时,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了光合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还是似懂非懂。如何通过一根教学主线把这些知识串连起来,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的关键。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熟记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意义;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如何针对这些变量设计探究实验;理解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究性实验,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及生物圈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打下理性认识的基础。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产物、场所的探究实验设计的原理、方法、步骤,会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二、教学设计
九年级的复习课以探究实验为线索,用PPT课件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其向理性认识升华。教学中,每展示一个探究实验,都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揭示的问题,并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1.课堂引入
通过“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光合作用,并指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接着展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让学生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
(2)图中②是 ,细胞内含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部位。
(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 )
。
(4)结构④是 ,它是植物 的“门户”,也是 的“窗口”,其开闭由( )控制 。
2.教学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提出问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来自哪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的?
回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然后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作归纳总结:
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不见光部分遇到碘液没有变成蓝色。
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归纳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点
先展示下面的实验(图2):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现象、结论,最后作出总结,归纳出下面的知识点:
(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4)光合作用的条件:光。
(5)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6)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所包含的意义:
点拨:(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这些都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实验原理都离不开“暗处理—设置对照—光照—脱色—碘液检验”几个阶段。(2)绿色植物中并不是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凡是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是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4.拓展学习
(1)用PPT展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①方法:甲装置中放有 溶液,乙装置中放等量的清水做 ,本实验的变量是 。
思考:本实验还需要哪些步骤才能完成?
②请你预测一下实验现象:甲组叶片
;乙组叶片 。
③本实验的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2)提出问题:如何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
对叶脉进行切断处理,使叶片形成a、b两个对照部分,并给出提示:切断叶脉可以使叶片部分得不到水。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有哪些,最后会看到什么现象、什么结果。
(3)提出问题:怎样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根据前面的点拨,提示学生选择怎么样的植物才合适。(应选取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5所示)
让学生回答:①叶片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银边部分 叶绿体;本实验的变量是 。②预测一下图中的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处理后的实验现象:绿色部分 ,银边部分 。③本实验的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做归纳总结
6.布置课堂作业
把以上的知识点整合到一道题:
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6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 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是( )。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3)本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其中乙叶片与 叶片组成一组对照实验。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水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G.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篇5
一、光合作用概念的导入策略
概念导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良好的开端,一节课的开头就应该能够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导入应该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我们可以采取创设情境导入:
有些蔬菜大棚内是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管,并且在白天也开灯。
讨论: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2.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同学们了解了蔬菜大棚中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而使用不同颜色的光,特别是红光或蓝光的作用导入本节的学习,既结合了现代农业,又紧扣“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课题。
二、光合作用概念的生成策略
1.寻找关键词
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让学生试着去找一找本概念中的关键词,培养学生遇概念寻找关键词的习惯和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能自己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这对学习生物学中的概念很重要。例如: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存储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2.实验法
学生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出和分离
本节课中捕获光能的色素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实验法。实验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注意色带的不同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思考其中的原因。
3.分析法
分析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材上介绍的历史非常经典,所介绍的都是在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学生认真了解其重要过程,等于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这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必要的。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找出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中加以理解、辨别和记忆。高中生物学很多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区分新旧概念,不使其混淆,常以列表或图解的形式进行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为了更好的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区别,我们可以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需的条件、场所、原料、产物等多方面列表比较。再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我们可以从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从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这样能够形成相对比较清晰的新概念。
5.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对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讲授时采用恰当的比喻加以说明。可以把“光合作用”形象的比喻成绿色工厂:厂房是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是有机物,动力是太阳光光能。教师让学生联想自己所熟悉的工厂来联想“光合作用”这一概念。
这样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光合作用概念的巩固策略
1.练习法
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不牢,不准确,不完善,不深刻,还经常会遗忘,并且会和旧概念相混淆。这需要通过一些练习,利用已学的概念解决问题对概念进行巩固和加深。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会对概念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2.构建概念图法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构建概念图策略能很好地体现这一概念,它是巩固概念的主要策略,它指引学生对已学概念的回顾,梳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画概念图的方法,组成概念体系,使新概念恰当地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机构中从而构建出概念图。例光合作用的概念图如下:
构建概念图,一方面能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条理清晰,形成知识网络,从整体上对知识点进行把握,避免机械记忆;另一方面还可实现长时间记忆,使回忆更容易。
四、光合作用概念的强化策略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很好地应用,概念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对你所学习的概念的具体应用,即在所给的具体情境中解释或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使概念内化到相关的概念体系当中去,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运用自如。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更进一步强化了光合作用的概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概念方面的知识。如何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生物学事实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引发概念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比较交流,归纳概念深化概念,及时运用所学概念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强化概念教学,是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篇6
1.光合作用过程属于微观领域的变化,同时又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在此节课中,我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图形、展示模型、图表等,加强了直观教学,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结合讲解法、讲述法、谈话法等,在笔者的引导下,使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效果不错。
2.要抓住光合作用过程的重点内容,带动一般。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1)使学生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色以及功能,并强调叶绿体是在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中起作用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为绿色植物提供哪种光,对其光合作用最有利,光合作用的产物较多?A、红光;B、蓝光;C、白光;D、绿光。这道题应教学生首先考虑叶绿素的作用是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的作用是吸收蓝紫光,换句话说,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而题中没有直接写出,就让学生考虑白光可色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所以本题答案应是C。(2)一定要讲清楚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力(即氢和ATP),用于暗反应还原二氧化碳。因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没有光反应,暗反应就无法正常进行;没有暗反应,光反应也就失去了意义。(3)自始至终围绕着光合作用实质来讲光合作用过程,既要着眼于物质的变化,又要注意能量变化。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能量变化把光能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从物质和能量变化来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同化作用过程。在此使学生对同化作用概念得到升华。
3.本节课教材安排有一个实验,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做实验时,除给学生讲清楚常规性要求外,我还特别强调了下面几点:(1)取材时要用色素含量多的浓绿的新鲜叶片;(2)提取色素时,滤液应尽可能浓些,也就是说加的丙酮要适量,不要过多;(3)滤液细线要求细、齐、匀,最好多划几次,以保证色素的浓度;(4)滤纸条一定要垂直放入层析液,千万不可歪斜,以防止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二、学法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掌握。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同化作用的主要方式,学生应结合同化作用概念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即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
2.要把光合作用概念和光合作用反应式结合起来记忆。二者的本质相同,但是表示方法不一样,记反应式时,不仅要正确写出反应式:CO +H O CH O+O 和6CO +12H O
C H O +6H O+6O ,而且要明白反应物中各元素的来源。特别是反应中放出的6摩尔O 来自于参加反应的12摩尔H O。
3.光合作用过程是应掌握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其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光反应利用的是光能,因此,必须在光照下才能进行。暗反应不需要光,即光不是暗反应的限制因素。但千万不要认为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反应,夜里进行暗反应。把二者分割开来是完全错误的。②光反应的产物是氢、ATP和氧气,其中氧气以分子状态被释放到大气中去(可以结合光合作用的生态意义),氢和ATP被用于暗反应还原二氧化碳,因此光反应和暗反应主要是以氢和ATP联系起来的,而暗反应又可以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作为合成ATP的原料,所以光反应和暗反应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二者成为光合作用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但是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能继续增强,反而下降,主要是因为(?摇?摇)。
A.夏季水分大量蒸腾,水分解产生的氢数量不足
B.夏季气温高,酸的活性受影响
C.夏季光照太强,使叶绿体分解
D.暗反应过程中C 产生得太少
篇7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速度变慢
C.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在甲图中a点是在高CO2浓度和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所以限制因素可能有:温度和内部因素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或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含量;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d点比c点光合速率大,所以d点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速度大于c点;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会下降,因为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的酶活性会降低.答案BD.
点击错误 学生对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为什么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模糊不清,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造成思维混乱.
应对策略 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除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关.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CO2 浓度和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并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如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讨论以下问题:
(1)在光照强度较弱时图中曲线Ⅰ、Ⅱ、Ⅲ为什么会发生重叠?
(2)Ⅱ曲线的光饱和点为什么高于Ⅲ曲线?
(3)在光照强度为b时限制Ⅲ曲线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什么?
(4)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师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使学生理解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光合作用的计算
例2 (多选)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 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为27℃、28℃、29℃、30℃下呼吸速率29℃最大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时,第三组条件更利于植物生长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速率为4 mg/h
本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有关计算的问题.黑暗处理后,质量的变化是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量;设处理前的质量为m,将实验的有关数据计算填入下表中.从这些数据可判断光照1h的净增加量不同,因而光照时四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不相等,29℃条件下光照1h的净增加量最大,更利于植物生长,光照时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速率分别为7 mg/h、 9 mg/h、 11 mg/h 、4 mg/h;
答案:ACD.
点击错误 学生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是光合作用合成总量,什么是净光合作用合成量.且易忽略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在黑暗条件下仅进行呼吸作用的事实.
应对策略 植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其质量的增加量(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光合作用合成总量 - 呼吸作用消耗总量.净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判断方法:凡是在实验中测得的O2释放量、CO2吸收量、植物的增重量均可代表净光合作用合成量.让学生明确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三、 考查农业生产利用
例3 下列图示中甲、乙表示种植蔬菜的大棚剖面图(棚顶的草席是用草制成的覆盖物)和一天中大棚内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其中c―d期间打开大棚通风口,请据图回答:
(1)在c-d期间打开大棚通风口的作用是什么?夜间为什么要盖草席?
(2)图丙大棚通风后,由图丁曲线可知,CO2的浓度有所上升,但浓度仍低于棚外,其原因是_______ ;盖草席后,CO2浓度迅速上升,但f点以后上升缓慢,其原因是 _______ .
(3)从图丁曲线变化分析,增施CO2气肥最佳的区段是 _______ .
通过通风口的通风,可以为大棚中的蔬菜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CO2,在夜间由于温度的降低,会影响蔬菜的生长,所以夜间盖草席防止温度太低影响蔬菜生长;在大棚通风后,CO2的浓度有所上升,但浓度仍低于棚外,其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消耗了CO2;盖草席后,植物仅进行呼吸作用所以CO2浓度迅速上升,但f点以后,随夜里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释放CO2减少上升缓慢.在cd段因为打开了大棚通风口,大棚的CO2的浓度有所上升,说明通风后光合作用虽然变大,大棚的CO2的浓度依靠通风完全可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而在ac段可以明显看出CO2的浓度在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应在ac段增施CO2气肥最佳.
篇8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上是知道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并且大多数学生就认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就是光合作用。先入为主,根深蒂固。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在学过光合作用知识以后仍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并实现光能转化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为学生升入高中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从人类认识光合作用的历史过程看,比较复杂:
一、时间: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植物营养的说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受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认为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二、时间:1648年,海尔蒙特(Helmont)的实验过程
海尔蒙特提出了水参与植物有机物合成的观点,但是没有考虑到空气对植物体内物质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时间:1771年,普利斯特里(Priestley)实验
最先用实验方法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的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但他只是知道植物能净化空气,更新空气,但不知更新了空气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阳光在这个实验中的关键作用。随后有人重复普利斯特里的实验,得出与他相反的结论,认为植物不仅不能把空气变好,反而会把空气变坏(这是由于植物同样有呼吸作用的缘故)。而这一现象连普利斯特里本人也难以解释。
这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导致了1779年荷兰的简・英格豪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的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果,确认植物对污浊的空气有“解毒”能力,同时指出这种能力是太阳光照射植物的结果,从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把空气变好。
四、时间:1864年,萨克斯实验
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谜也终于被揭开了。
五、时间:1880年,恩吉尔曼(C.Engelmann)实验
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结构是叶绿体由光照引起的。
六、时间: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人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做实验,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很显然,以上第六点是今后高中学习的内容,初中生物学教学不应涉及,第五点也没有必要重点去讲述,教材要求重点理解并掌握的是第四点:萨克斯实验即光合作用实验。但如教材从海尔蒙特(Helmont)的实验直接跳到光合作用实验,笔者认为知识呈现显得有点突兀,不利于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过渡到新的知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详细介绍第三点的相关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普利斯特里(Priestley)实验让学生知道“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或是“净化空气”这个已有知识的来源。有人重复普利斯特里的实验得出相反结论能让学生充满好奇心,了解植物也是有呼吸作用的(这一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很容易被忽略或误解的)。这一知识为引入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做好铺垫,也为下一章节《能量与呼吸》做好准备。荷兰的简・英格豪斯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是让学生知道光合作用条件的光照的必要性,在光合作用中引入能量转化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呈现光合作用实验的知识才显得顺理成章。
高质量地完成光合作用实验的教学任务是本节知识的关键所在。为图省事,播放实验录像的教学效果是不能代替学生亲自实验的效果的。但是教材安排的内容与季节不符。时值冬季,教材使用的“经典材料”天竺葵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无处可觅的;温度条件也制约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实验时间。所以,选择合适的光合作用材料比较重要,小青菜或吊兰等容易寻找的材料都是可以的。选取的植物叶片不宜太幼嫩或太老。太幼嫩的叶片制造有机物不多,遇碘反应效果不明显,且老叶脱色不容易。温度和光照强度可以用白炽灯来控制。
做好实验是让学生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仅是以前知道的氧气,还有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有机物。是有机物的产生实现了物质的转变;是有机物的产生实现了能量的转化;是有机物的产生明确了生物圈中人、动物、微生物和绿色植物的关系。
总而言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内容抽象,选择性地借助人类对光合作用历时三百多年的研究呈现知识,比较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也能让学生知道经过这么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才对其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里不仅包含着科学家们的艰辛劳动与智慧,还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李荣季.《“光合作用”的实验改进》.《生物学教学》.2006年07期.
篇9
(1)该研究探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金鱼藻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度为_________________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μmol。
(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精析】本题综合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考生的识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其中第(2)小题易出错,原因是学生没有注意到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题正确答案为:(1)光照度、pH、NaHCO3浓度 净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2)12.5×103 8;(3)酶活性受pH的影响。
【避错技巧】在解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图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对“黑暗”、“光照”条件的理解。黑暗(光照强度为零)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数值反映的是呼吸速率;光照条件下,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
2. 搞清楚几个“量”的含义。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曲线题中,涉及的“量”往往都有它的特殊含义。如吸收量和固定量,释放量和产生量,有机物产生量,净生产量(或积累量)和消耗量等等。如果搞不清楚这些量的含义,解题就很容易出差错。
3. 明白光合作用强度的不同表示方法:(1)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2)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3)单位时间内释放CO2的量。
4. 搞清楚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三者的关系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其中,净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或者氧气的净释放量或有机物的净积累量来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量或者单位时间内氧气的产生量或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产生量来表示。
5. 理解图形中几个点的含义。如图2所示,其中的关键点有:
(1)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点表示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2)当光照强度大于0小于B时,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纵坐标表示植物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呼吸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3)当光照强度等于B时,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植物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为零。
篇10
1.旧知识是学生新知识学习的阶梯
初中课本中已有对光合作用的简单描述,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学生能阐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及条件。基于学生这样的基础,我们新课的开始则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唤醒学生的记忆:
①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哪些?
③什么样的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④光合作用离不开一种细胞器,它的名字是什么?
⑤根据上面的问题,你能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吗?
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并写出反应式CO2+H2OO2+(CH2O)。
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并不局限于此总反应式,而是以此为阶梯,继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即光反应和暗反应,书本在P103―104详细地描述了这两个反应阶段,还配置了相关的反应图解,这才是本节的重点及难点。
如果新课学习的时候一上来就学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学生看到书本中对于光反应和暗反应相当长的描述,错综复杂的反应式图解,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这么枯燥又复杂的东西自己肯定学不会,没听几分钟就开始走神了。所以利用复习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引入新知识,为新知做好了铺垫。
2.新知识的学习补全旧知识
学生初步回忆起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后,教师一步步分析,提出更深入的问题。
(1)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是哪里来的?在氧气形成的同时还有哪些产物的产生?请仔细阅读书本P103这一段的描述,回答这个问题。
(2)你能将刚刚学习的文字部分转变为化学反应式吗?
(3)像淀粉这样的糖类是怎样一步步合成出来的?请仔细阅读书本P103这一段的描述,回答这个问题。
(4)你能将刚刚学习的文字部分转变为化学反应式吗?
(5)填表:
问题分步出现,按光合作用发生的顺序层层递进,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以阅读为基础,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主动探索新知识,将书中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既有相互贯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点往往正是旧知识的发展与提高,所以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体验独立发现的愉悦。不同的学生进行这一步的时间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拥有的旧知识的多少、旧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都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搭建新知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自然不同。所以说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自己看书,教师任何巧妙的教法都无法代替学生主动内化的过程。其次,这些知识不是一下子需要学生学会的,而是分步分阶段地逐步掌握的过程。
3.旧知识也会阻碍新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本节课位于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在第三节中我们已经学过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反应式:C6H12O6+6O2+ 6H2O6CO2+12H2O+能量。
光合作用反应式:CO2+H2OO2+(CH2O)。
篇11
一、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一课主要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重要意义。根据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设计与分析及相关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光合作用的发现(了解);(2)叶绿体中的色素(理解);(3)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应用)。
2.能力目标。(1)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实体中以图解、图表、文字等形式所传达生物信息的能力;(2)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演示光合作用的发现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 教学过程
教师课前制作好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如下:
1.明确学习任务。(1)光合作用的概念;(2)光合作用的发现;(3)叶绿体中的色素;(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5)光合作用的过程;(6)光合作用的实质;(7)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8)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2.边引导边学习,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
(2)多媒体演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①18世纪中期,荷兰赫尔蒙特的实验。②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的实验。③1864年,德国萨克斯的实验。④ 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的实验。⑤20世纪30年代,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在学生观察每个实验之后,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回答实验的原理、结论。
问题1:恩格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有何巧妙之处?
(3)依次投影出示:①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②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立体结构模型图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图。③叶绿体中的色素系统示意图。④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溶解度、扩散速度、各种色素的颜色、生理作用及在条形滤纸和圆形滤纸上的扩散图谱 。
问题2:为什么通常看到的叶片是绿色的?
问题3: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原因是什么?
(4)投影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问题4:光合作用生成物C6H12O6、H2O、O2中氧分别来自何种反应物?
(5)多媒体演示:光合作用的动态过程,以问题导学,解决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产物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讨论1:光照与CO2 的变化对C5、C3、NADPH、 ATP以及葡萄糖的合成量的影响。
(6)提问:光合作用的实质。(要求依据光合作用的动态过程回答)
(7)提问:光合 作用的重要意义。(依据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回答)
(8)演示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讨论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①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注意:光的补偿点和饱和点)。②温度。③CO2浓度(注意:CO2的补偿点和饱和点)。④ 必 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
讨论3:光合作用中CO2 的浓度是否越高越好?
篇12
一、主要的命题角度:①多以坐标曲线、生理过程图解为背景切入,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②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核心的实验设计题;③相关计算题。
二、应对策略:
(一)对于曲线、图解试题,首先,要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彻底、全面的掌握,要以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为主线,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吸收光谱等为主要内容,特别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其次要注意题干和问题的表述,正确提取解题信息:要辨析清楚相关概念,一般“生产量”、“合成量”、 “制造量”、“实际值”、“叶绿体O2释放量”等词表示总光合作用量;“积累量”、“增加量”、“测得值”、“产量”、“叶片O2释放量”等词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再次要读懂曲线表示的含义,包括曲线的起点、交叉点、最高点的含义,并能根据题意正确处理坐标系中横纵坐标所示数值。最后要注意呼吸速率的大小及变化。一般认为在实验条件下,如果温度不变,呼吸速率在光下和黑暗处相等。事实上,相同温度下,光下与暗处呼吸速率相差很大,有时要专门考虑,做题时需具体分析。
(二)关于实验设计试题的类型: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或释放的气体的定性验证,定量测定和呼吸商的定量测定②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的验证等。其解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测定时选取的方法是:酸碱指示剂或观叶片沉浮法或半叶法或黑白瓶法,其次要仔细审题,确定试题类题,再次,要了解相关方法容易产生的误区及原因,最后,多练习同类试题,掌握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篇13
1.1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模型
判断呼吸作用类型的模型设计,主要注意两个问题:① 要设计两组模型,其中一组用于有氧呼吸的测定,另一组用于无氧呼吸的测定;② 实验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
模型一:以酵母菌为背景的实验探究模型(图1)。
此模型可以达成以下目标:
① 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② 判断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否均产生CO2;
③ 判断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的差异;
④ 判断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否均产生酒精。
模型二:以萌发的种子为背景的实验探究模型(图2)。
说明:① 两个装置中应放入等量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速率较大,现象较为明显。
② 一般在测定种子呼吸时,如何没有特定题干信息,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认为是葡萄糖,呼吸商等于1,预期结果如表1所示。
模型三:以幼苗为背景的实验探究模型(图3)。
说明:若以幼苗为对象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则应该将两个装置进行遮光处理,防止植物光合作用引起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变化。同时用塑料袋将花盆套住,防止土壤中微生物呼吸对实验造成影响。
1.2 呼吸速率测定的误差分析模型
误差分析的目的就是评定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误差的估算和分析,可以认清误差的来源和影响,提高实验的质量。种子有氧呼吸速率测定时,存在着一些实验误差,通过设置对照组实验,可以有效地规避实验误差的影响。
误差一:种子表面的微生物呼吸作用引起液滴移动(生物因素误差),对照组设计如图4所示。
误差二:外界环境中温度、pH变化引起液滴移动(物理因素误差),对照组设计如图5所示。
误差三:种子自身呼吸释放热能引起液滴移动(物理因素误差),本组实验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对照组设计如图6所示。
2 光合作用模型
光合作用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其中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与分析常考,光合作用速率一般有以下表述:单位时间内,光下某植物的CO2吸收量、光合作用积累量等情况均代表植物的净或表观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制造量、半叶法测定的光合作用量均代表总或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2.1 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的模型
模型一:液滴移动法测定模型见图7(在NaHCO3缓冲液或CO2缓冲液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本模型利用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模型二:圆片上浮法测定模型见图8(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相同时间内,小圆片上浮数量的多少表示,也可以用三个试管中上浮相同数量小圆片所用时间的长短表示,但该实验方法只能比较大小,无法测出具体的量变)。
模型三:半叶法测定模型见图9(MB—MA表示叶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产生总量,本方法也叫半叶称重法,常用大田农作物的光合速率测定)。
模型四:黑白瓶法测定模型见图10(黑白瓶法常用于水生生物光合速率的测定,其中DB瓶表示黑瓶,用于测定水生生物的净光合作用量;LB瓶表示白瓶,用于测定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量;IB瓶表示白瓶,用于测定水生生物原始氧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