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绿色生活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绿色生活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绿色生活的方法

篇1

霍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尤其是霍山黄芽久负盛名,“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 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县现有茶园面积1.03万hm2,全年茶叶总产量6 100 t,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

1 茶树病虫发生概况

1.1 病虫及天敌主要种类

霍山县茶园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烟翅叶蝉、茶尺蠖、茶蚕、茶毛虫、粉虱、广翅蜡蝉、碧蛾蜡蝉、茶橙瘿螨、茶蚜、茶小卷叶蛾、茶细蛾、茶蓑蛾、绿盲蝽蟓、斜纹夜蛾等,其中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烟翅叶蝉、粉虱、绿盲蝽蟓等为常发性害虫,茶毛虫、茶蚕、广翅蜡蝉、碧蛾蜡蝉、茶蚜、茶橙瘿螨、斜纹夜蛾等间歇局部重发。茶树病害主要有茶饼病、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等,其中茶饼病、茶炭疽病在局部茶园间歇重发。

天敌主要有:①捕食性昆虫。草蛉、猎蝽、瓢虫、步甲、蜻蜓等;②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和专性寄生微生物(白僵菌、专性病毒等)等;③其他食虫类天敌。蜘蛛、捕食螨、青蛙、蜥蜴、鸟类等。

1.2 病虫发生特点

一是茶树病虫害以虫害为主,危害较重,病害总体较轻。霍山黄芽茶采摘主要是嫩芽,对茶叶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咀嚼式、刺吸式害虫。二是害虫发生存在演替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主发害虫主要是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茶蚕等。近5年来,烟翅叶蝉、广翅蜡蝉、碧蛾蜡蝉、粉虱类、斜纹夜蛾、绿盲蝽蟓等次要害虫呈上升危害趋势,在部分茶园呈现重发。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粉虱等成为近年来霍山县茶树主要害虫。三是害虫主发区域相对突出。在部分梯田、坡地老化茶园茶叶小绿叶蝉发生较重,如衡山镇牛角冲梯田茶园、佛子岭乌米尖坡地茶园等;茶尺蠖在诸佛庵、衡山、佛子岭、落儿岭等地部分茶园常年发生。粉虱在部分老茶园及新植未成园茶园发生较重。

2 茶农在病虫防治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学治理策略不清。霍山县是全国重点优质茶区,发展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是重点方向,茶农按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分类治理策略不清,缺乏将病虫害纳入茶园生态系进行综合控制的意识,存在随意散漫问题。对病虫害防治经济成本缺乏比较,往往是采取单一措施或不防控,造成防治成本过大或不防控影响茶叶损失。二是对茶叶农残认识不足,对禁限用农药品种辨析不清。近年来,农业部陆续公布了一大批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农药,特别是茶树上禁、限用农药名录,茶农对其缺乏认知,防治茶树病虫害时,随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影响到茶叶品质,甚至影响茶叶出口。三是防治适期把握不准,施药方法不当。茶农在治理虫害时,田间危害较重时才被动防治,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施药欠缺科学方法,造成防效差。例如茶尺蠖、茶毛虫、茶蚕低龄幼虫具有群集性,必须在卵孵高峰至低龄期防治,高龄幼虫会扩散危害,防治效果差。碧蛾蜡蝉、广翅蜡蝉,主要是若虫刺吸嫩芽、嫩叶危害,必须在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期进行化学防治。茶小绿叶蝉生性畏光,晴天白天则隐藏在茶篷内,主要刺吸嫩芽、嫩叶,防治需对茶冠内外和叶面叶背均匀喷雾施药[1-2]。

3 绿色防控对策

霍山县是国家生态县,茶树病x害治理既要符合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又要符合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行茶树病虫综合治理(IPM),应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来考虑,不能只局限于防治对象,既要考虑当前的利益和效益,更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茶叶产业的持久发展,要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对策,综合考虑防控经济成本,从而达到最佳防控效果。

3.1 实行生态调控

茶园是茶树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种群的栖息生境,保持好茶园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及重视茶园周围的生态环境建设,有助于茶园生态系维持生物多样性,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以达到茶园生态系中生物种群的平衡,这是做好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外部生态条件。

一是维护茶园周边生态植被。新建茶园尽量选择山区和半山区,周围要有比较丰富的植被,茶园周围适当保留松杉乔灌树林、竹园等植被,现有茶园改造时,在茶园周边种植适宜树种,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改善茶园内生态环境。茶园实行茶与林、竹邻作,与其他作物间作,适当保留茶园内及茶坡、茶梯边木竹绿化植被,茶园行间种植蚕豆、豌豆、早大豆、紫云英等显花作物,丰富茶园植被,吸引天敌及中性昆虫,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加茶园内蜘蛛、寄生蜂等天敌的种群数量,利用天敌来控制茶小绿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茶蚜等的发生[3]。

3.2 应用农业措施防控

一是实行种苗准入制度。对县内使用的茶苗,一律实行种苗无检疫性病虫准入制度,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茶苗,杜绝新的病虫害传入。二是推广茶树健康栽培。对低产茶园进行合理修剪、台刈;对生长郁蔽的茶园通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能有效控制喜阴湿、畏光的粉虱类、橙瘿螨类、黄蓟马类、蚧壳虫类等虫害的发生。三是实行平衡施肥。通过实行平衡施肥,少用或不用化肥,多施有机肥,提高茶树的抗、耐病虫危害能力,减少(轻)螨类和茶饼病、炭疽病的发生几率。四是提倡茶园清洁化。提倡早春和秋冬季节茶园清洁化,及时清除病残枝叶,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初期发生量。五是人工摘除卵块和群集幼虫。对于茶小绿叶蝉带状卵块和茶尺蠖、茶毛虫低龄幼虫具有群集性,在茶园农事操作时,及时摘除有卵块、幼虫聚集的枝梢,就地踩灭降低虫口基数[4]。

3.3 实施理化诱控

一是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灯对茶尺蠖、茶蚕、茶毛虫、卷叶蛾、刺蛾类、叶蝉、粉虱、蜡蝉等害虫的成虫起到很好的诱杀效果,直接有效地减轻害虫的发生量。二是安装茶毛虫、茶尺蠖、茶蚕、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组合诱捕器、诱杀成虫,减少成虫产卵,从而降低幼虫基数。三是安装黄板、绿板诱杀茶小绿叶蝉、粉虱、蜡蝉、茶蚜等,降低虫口基数。

3.4 科学施药防治

按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无公害茶园分类指导,规范治理。在农药的使用原则上,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对农药的要求不强调其“杀灭”作用,而是更注重于“调节”,对虫量达标需重点防治的茶园进行药剂配套防治。要根据经济阈值进行防治,低于阈值的可不防治。

一是选择高效安全的农药品种。在国家已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的一些农药基础上,茶树还单独规定了一些禁限用农药名录,要严格执行。茶树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农药。二是做好农药品种替代。用低水溶性(脂溶性)农药替代高水溶性农药。要求用来替换的农药品种对目标病虫害具有高效,有一定的防治谱;降解快、残留低、水溶解度低,检测能达到欧盟等主要茶叶进口国的 MRL标准;安全间隔期较短(5~7 d),适于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对人畜低毒,使用安全。三是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的标准使用农药。要注意施药质量,避免农药大量流失,要提倡农药的轮换使用。

4 结语

茶树病虫害防控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必须与生态县建设、茶叶产业发展相适应,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投入,切实做好绿色防控。一是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G色植保”理念,做好茶树病虫监测预警,开展绿色防控试验示范,抓好茶树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二是培育新型茶农,举办茶农田间学校,使茶农能科学决策茶树病虫害治理,要加大对茶叶生产大户、茶叶示范基地的生产指导培训,在实践中培育茶农 “良好农业规范(GAP)”。

5 参考文献

[1] 林新强.永春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浅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14(4):212.

篇2

绿色生活的售卖人士也信奉经济利益。比如周兆祥就说过:“赚钱有两种,一是破坏地球的,一是对地球对人类有益的,我们为什么不帮助他们用好的方法赚钱呢?”绿色生活售卖店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制造一个环境,一些条件,一些新的想法。

绿色生活渐渐成为一个卖点,销售和推广的过程也成为一个教育的过程,许多人从不会分辨到慢慢会分辨,从不相信开始逐渐相信。香港浸会大学有机资源中心最新调查发现,九成受访者曾购买过有机产品,同时也有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有机产品和普通产品在同一店内混售,让他们却步。此后,绿色生活专卖店在香港适时发展起来。2000年,香港政府开始介入支持有机农业发展,也帮助推动了绿色生活这股风潮。现在,绿色生活概念在香港逐渐深入人心,吃有机食品、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骑自行车或步行已成为新的风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香港有50多家绿色生活零售店,他们正在构建人们绿色生活的日常部分。

香港第一家:Green Earth Society

香港第一家绿色生活概念店在新界西贡,闻得到海风的市场街37号。这是一栋有机房子,里面贩卖的全是绿色生活用品,店名叫Green Earth Society。它开业时,距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瑞恩提出绿色生活“乐活”的概念不过两年。开业10年之后,原为音乐人、演员的店主卢冠廷,现在更以“环保卫士”和“绿色生活家”著称。

在这家三层楼的绿色生活专卖店里,你可以轻松找到有机食物、衣物、护肤品、家居用品甚至是宠物用品,几乎可以覆盖绿色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给衣柜驱虫,不必用难闻且有害的樟脑丸,用天然杉木珠即可,用砂纸摩擦表面就能增强香气;祛除异味,人造香熏不是唯一选择,用火山石就可以,还可永久使用;失眠、头痛不必依赖药物,医学共振音乐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痛……

如果你在夏天去,那里的冷气绝不会冻得你发抖,而是刚好舒适,让顾客在适宜的温度里感受绿色生活,这是为减少碳排放作出的基本实践。店里的柜架是用旧木循环制成,照明多用耗电量极低的LED灯具。没有繁复的设计,一切以简单实用为原则,日后若要搬迁,物件仍可最大程度再利用。望向门口就是店员精心修剪过的小庭院,店铺周围是众多有生活气息的小店。

20年前,长期在密闭空间对着电脑工作的卢冠廷开始难以入睡,哮喘心悸,体检结果却是“一切正常”。他翻阅众多医书终于发现自己得的是“多元性化学敏感症”,即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添加剂敏感。20世纪末,就已有15%的美国人患上了这种“现代工业病”。几年下来,卢冠廷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可减轻病痛,就和太太一起开了这家店分享绿色生活,也积极投身环保事业。

卢冠廷坚持选择具有出产国或国际鉴证机构认许的有机产品,了解产品的成分,拒绝含有人造色素、石化添加剂、石化防腐剂的产品。他对自己的产品很有自信,顾客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因为“有‘化学敏感症’的卢冠廷都能使用,一定可以信赖”。

ThreeSixty:比有机食品更多

ThreeSixty是一家以有机天然食品为主题,同时也售卖有机天然个人用品、家居用品、婴儿用品的绿色生活零售店。店内不仅有营养师提供咨询服务,还定期组织学生进店参观、邀请顾客参加小型健康讲座,并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绿色生活资讯。

ThreeSixty顾客传信经理康亦玲说:“在开业初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了解有机食品的定义,对天然家居用品也不认识。”但是一批绿色生活零售店的推广逐渐扫清了这一障碍。

篇3

此处的修辞除了指高考明确的几种修辞方法外,也应包括广义的修辞,即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技艺和方法。

基本解题思路:一、明确指出使用何种修辞方法。二、此种修辞方法的效果如何。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及作用。

举例:2008年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5题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第一小题“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案:

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我这样指导学生:

首先问:观察这里的句子,研究其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这句话采用了修辞,而且有深层含义。

二问: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比喻。

三问:其目的及达到的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很简单,比喻的效果是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

四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开始思考作者在这里寄托的情感,最后形成共识:“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荒凉的沙漠中突然看见绿色林带的惊喜”。

以个人观点,学生的答案不仅符合参考答案,而且更精确完善。

例二: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13题第2小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指导学生的过程:

首先问:本句有何特征?

答:运用修辞。

二问:什么修辞?

答:“似雪如金”为比喻,“挤满枝头”为拟人。

三问:效果如何?

答:比喻的好处,生动形象;拟人的好处,具体生动。

四问: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香、海棠等众花缤纷开放的艳丽色彩与蓬勃生机。

将这样的结果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予以拆分,正好得出需要的结论。

二、含义复杂的“长”句子

这个“长”,并不是指结构有多复杂,而是指内涵的丰富性。高考考查的句子含义,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文章来理解关键句的深层含义,而这些句子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即往往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根据逻辑上的含义可以把它切分为前后两块。先切分,再结合文章内容去解读就方便多了。

例如: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第14小题:“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原句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第二层指向现实“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解读,作者池莉从物件的功用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关注领域的变化,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同一件事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由衷赞叹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我们比照答案内涵和原句子的前后两段,正好是一一对应关系: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提供两个供思考的例子:

1.2008年天津卷19题:“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参考答案: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生讨论:作者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敦煌彩绘和线条等实物,及其带给后人对于先民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理解。

2.2009年山东卷第20题第1小题:“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的含义。

篇4

一、调研背景、意义及目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出,导致地球变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各地区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志愿者联盟与绿色传播中心的在京成立,让低碳进入生活,进入社区,其宗旨是促进中国绿色碳汇增加、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在这样的形势下, “低碳生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同。由此,我们践行低碳生活,走进社区,也是刻不容缓。

由此结合我们2012年暑期“情系母亲河”流域科考实践团,通过实地调查活动,以进一步认识人们对低碳的了解程度。我们利用暑假分别在五大流域途经的省市自治区开展环保宣传实践活动,以倡导绿色理念、建设绿色家园、培养绿色队伍为重点,以青年人的影响示范力,带动社会公众关注母亲河、关爱母亲河,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二、调研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研对象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人群、临安天目山镇白鹤村村民、T32杭州——北京车厢3、4、5、6的旅客。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方法:通过《社区居民低碳行为意识调查问卷》,有针对性的发放100份,回收93份,有效问卷86份。《低碳列车出行意识卡》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

2.数理统计方法:通过Excel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实地访谈法:通过与临安县天目山镇白鹤村社区、杭州市民、T32杭州——北京车厢3、4、5、6的旅客进行访谈,了解实际情况,以了解第一手真实有效的资料。

4.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低谈的有关知识和数据调查分析,了解现阶段的权威研究情况,以便在分析问题时更为准确和全面。

(三)调查内容

首先,是对低碳居民社区“低碳”行为意识调查,包括居民对低碳认识度、意愿度和重要性调查、社区组织低碳宣传或教育情况、社区居民对自身生活是否低碳的评价、社区居民实践低碳宣传和传播情况、影响低碳生活实施的障碍因素、低碳生活好处和对身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等。

其次,“绿色列车 低碳出行”行为调查包括出行方式调查、出行饮食调查、出行低碳习惯调查和低碳级别汇总与调查等。

最后,杭州市、临安市白鹤村低碳宣传行为调查,包括举行的环保宣传活动、举行“最美庭院”评比活动以及举行低碳教育讲座等。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结论

(一)低碳居民社区“低碳”行为意识调查

1.调查对象研究

此次调查对象中,14%在18岁以下,23%在18至30岁,20%在30至50岁,43%在50岁以上。男性占58%,女性占42%。受访者中退休老人居多,占37%,在职者其次,占25%。

2.低碳与生活的关系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而如今,这股热潮正影响我国许多城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许多人对低碳已经有很深刻的认识。对受访者分析后我们发现,67.73%的人认为低碳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其中表示不知道低碳的只有3.95%。

3.社区居民实践低碳宣传和传播的情况

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现状,有91.50%的居民表示自己所住的社区几乎没有进行过低碳的宣传,而微乎其微的社区经常进行低碳传播。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而不应该只要求民间组织自行发起活动。

4.对自己生活是否低碳的评价

如下图显示,表示自己在生活中做的很好的群众只占13.32%,这说明我们的低碳还主要停留在只为图实惠方便的层次,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加强对低碳行为进行方便性上的创新,从而使大家喜闻乐见,真正融入其间。

5.社区居民低碳行为意愿度调查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居民是非常愿意进行低碳行动的,而仅有12.80%的人表示不会在意,2%的居民表示不愿意,可见,社区开展低碳宣传等活动,不仅不会给居民带去负担,相反还会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在居民看来,生活中进行低碳行动是很能够让人接受的一件事,其中,最能让人接受的是观看环保相片,还有社区绿地保护也令人喜欢。可见,大家对完善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还是持有一颗炽热的心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低碳行动将不断壮大。

6.影响低碳生活实施的障碍因素

从数据来看,35.60%的居民表示,缺乏有效的引导,不知道如何实施低碳是影响低碳生活实施的主要障碍,还有32.36%的居民表示人们的生活方式依然比较粗放,并不考虑生态成本。由此得知,居民对低碳还是有自己主见的,社区在进行宣传时更应注意引导,而不应是照本宣科,不达效果。之前有调查显示人们进行低碳活动主要是为了节省自己的经济开支,但是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这种想法的只占4.5%的比例,可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于低碳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加深。除此之外,从受访者们还得知,仅有14.64%的人表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表示非常满意,而还有21.19%的人表示不满意,对于一个追求建设和谐主义社会的国家来说,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慢慢消除这种差距。

(二)“绿色列车 低碳出行”行为调查

1.长途与短途出行方式调查

在众多出行方式中,火车以其方便实惠的优点广受大家欢迎,73.32%的人表示自己进行长途旅行时乘火车出行,这也是比较环保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此次举行绿色列车还是很有意义的。

在短途出行时,乘坐公交占85.97%,而乘坐出租车和驾驶私家车的人仅占8.73%,由此可见,虽然有不少人不知道“低碳出行”,但大家其实都已亲身参与其中。

2.出行餐饮,饮食及习惯调查

在快餐与正常餐两者中,大多数人选择了正常餐,占73.32%。在快餐中,71.32%的人表示自己经常吃包装食品,其中38.97%的人表示自己吃方便面。对于这些包装食品,既不健康又不环保,而且所花费的钱跟购买车上食品差别不大,我们应该提倡大家减少包装食品的消费。

在旅途中,自带水杯和自带手绢的人明显少于不带的群众,可见,对于比较细节的生活方式上大家对低碳还没有太强的概念,这也是我们低碳志愿者今后需要加强宣传的方面。

3.电器(包括手机)使用时间调查

在旅途中,大家使用电器等设备的时间主要集中在4小时以上,而手机模式多数会主动调节到省电模式。

4.车上吸烟情况

在车上吸烟的受访群众占51.09%。国家提倡戒烟的政策不但有利于吸烟者的个人健康,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的重要行动。一支烟的制造和消费后的污染都是极不低碳的,因此,在之后的活动中,我们也应把戒烟纳入低碳的活动中去。

四、调研结论

通过走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居民知道“低碳”,但不了解“低碳”的具体内容,接下来的低碳环保活动应更侧重于实践,要实现“低碳生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从调查结果看,尽管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众对低碳生活只有很浅的理解(如节电节水等),往往对一些更深层次的低碳生活方式一无所知(如循环用水、家电不待机、适度消费等)。

(三)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多数居民的“低碳生活”大多是出于节省,而并非是以低碳为出发点,市民对低碳窍门的掌握显得非常匮乏,在最后对低碳生活窍门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仅有不到8%的人能快速而准确的举出实例。

(四)前文数据表明,虽然居民想过“低碳生活”,但当低碳生活影响生活质量或为居民带来麻烦时,往往会选择放弃低碳,而不愿选择替代的节约能源的方法。

(五)通过在列车上对旅客们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知道“低碳出行”这一理念的人并不多,但因为人们消费观念的原因,大家在生活中低碳出行这一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不过,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为了自己方便实惠”的层次,需要进一步地带动改善,从而真正做到低碳出行。

五、政策建议

(一)宣传方式和管理方法

首先,我们要改进对低碳生活的宣传方式,明确低碳生活的具体方式。例如,通过宣传单、海报等为人们提供一些低碳生活的小窍门。其次,阐明应做到低碳生活的原因。对待不同的人,要着重说明低碳生活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益处。例如,对于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低碳生活能帮他们节省开支;对于生活条件较优越的人群,低碳生活能让他们有更简单、纯净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心境得到满足和升华。之后,可以采用人们乐于接受的宣传方法,促进企业采用低碳促销方式;在社区举办低碳宣传专场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充分利用特色活动的影响力,如 “地球一小时”,手工DIY变废为宝等。同时,重点针对城市居民开展低碳生活的宣传教育工作。最后,还要依靠科技和法制手段,如可以规定人们在扔垃圾时必须分类,否则予以罚款。当宣传教育不起作用,采用强制的方式让人们去做正确的事情也是有必要的。

(二)低碳行为建议

篇5

一、低碳理念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会排放二氧化碳,比如学习用的多媒体设备、照明日光灯、电风扇,如果不及时关闭就会浪费电能,而电能的生产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那么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近几年就产生了一个新鲜词“低碳”。“低碳,英文为 low carbon 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地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我们能从身边小事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就是 “低碳生活”。因此了解和理解低碳理念是引导学生实践低碳生活的关键。

二、校园低碳减排的必要性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本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从中学生了解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些化石能源企业整天整月的向空气中排放一团团黑烟,它们是罪魁祸首吗?有谁想过这些企业最终把生产出来的能量输送到了哪里?谁又是他们的消费者?学校里的空调,电扇,电灯,教室里的电脑,学生老师用的手机.....哪一样不需要消耗能量?那些升入空中的二氧化碳,学生“贡献”了多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一位学生必需参与的行动。为了倡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生活行动,树立节能低碳环保的意识,学习和寻找节能低碳小窍门,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全校倡导低碳减排,让学生学会低碳生活,为绿色校园的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生对低碳生活,绿色校园认识的误区分析

学生对低碳校园建设了解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通过学校“绿之光”低碳生活社团向全校学生发放问卷做了一个详细的了解。社团共发放了100张问卷,回收100张,有效问卷95张。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知道“低碳生活”,对这方面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生活实践上,做得还不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一)认为低碳生活就是环保

实际上环保的概念是十分广泛的,任何直接和间接涉及到保持和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的措施都可以称作是环保。而低碳生活是环保的一部分,是我们通过自身的生活习惯来控制个人的碳排放,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低碳生活”理念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二)认为低碳生活离自己很遥远,现有的条件无法实现低碳生活

北京大学教授吕植曾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气候变化,不仅仅和南极的冰、北极的熊有关,更是你身边的事儿,你怎么出行,怎么吃饭,都有关。”开车、用电、吃肉、装修等都会增加碳排放。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一个人践行“低碳生活”来减少碳排放。

(三)言行不一是目前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现状

如今学生通过媒体可以快速地了解很多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理念,也能够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但真正地把这些科学理念贯穿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并作为良好习惯坚持下来的学生很少。我们知道水、电、衣、食、住、行构成每个人每天的碳足迹,学生也不例外,但在这些方面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行为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深思。

四、对校园低碳行动调查建议

低碳生活虽然被广大师生认可,但真正实施的人却不多。这样怎么才能创建绿色校园?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校园更是我们学生长期学习生活的场所,我们应该坚持养成一种低碳习惯,这样才能创建一个时时刻刻都非常“绿色”并且让人感觉温馨舒适的校园。因此,我们希望广大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以下细节:

(一)倡导节俭理性的低碳生活方式

让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逐步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校园文明程度。节约用电:如光线明亮时不开灯,离开时随手关灯;手机充电器在充电后及时拔掉,手机屏幕亮度调到省电模式;学校所有的教室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扇停,空调开时门窗风扇关闭。节约用水,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现在供水还是需要电力系统的支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节水就是节电。废物和垃圾分类回收,对于有回收价值的用品如旧的报刊,不用的书籍建议集中回收或捐献给图书馆。

(二)爱护花草树木,多多植树种草,少攀折花木

花草树木不仅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氧气,起到净化环境的效果。还能装饰校园,给我们带来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每年的植树节是植树的绝佳机会,学校可以乘此机会组织师生到郊外种树。或许大多时候学生没有条件去户外植树,但至少我们能够做到少攀折花木,践踏草坪,让身边的花草树木因为我们的爱护而变得更加茁壮成长,从而为低碳贡献一份力。

篇6

1.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

何为绿色化学,通常来讲主要是运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消除对人体健康,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它也可以叫做环境友好化学或洁净化学。事实上,绿色化学早已不是一门全新的科学绿色化学课,它不但有占有着举足轻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时化学工业带来的负面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到最小,以此来显现对化学人的能动性。绿色化学结合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用,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也是迄今为止化学科学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产物,这对化学来说是一个新阶段。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应该要有能力去发展全新的、对环境更和谐的化学工业,以防止化学污染环境;同时也要让年轻的一代了解什么是绿色化学,同时也要接受绿色化学,我们一起为绿色化学作出应有的贡献[1]。

2.将“绿色化学”的概念引入高中课程教学

我国的化学课程教育最早是从初三开始教学的,但是初三的化学教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是让初中学生对化学学科做一个基本的概念了解,当然,这也是为高中的化学教育进行铺垫。所以说高中的化学才是我国化学课程教育的开始,高中生在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很容易被高中生所汲取所吸收的,如果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举一反三的说明,并且用以往化学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作为教材,是能高中学生更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也会让高中生加深对“绿色化学”的概念更加明确、更加容易被接受,让高中学生在思考环境的问题的时候首先就能想到要保护环境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彻落实在高中生的脑海中。

3.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3.1酸雨对牧渔业产生的破坏

不管是怎样的课程教学,我们都应该贴近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教学。特别是“化学”这门这种到处都是方式,符号的课程,假如不运用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教学,高中学生对化学的了解基本就是抽象的,没有办法在生活中运用到在化学课堂上学习到化学的知识,因此,这样的教学就没有丝毫的意义了。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教师们应该多举例子,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化学污染对环境、对生活的严重性[2]。比如我国近些年来频繁降落的酸雨问题,酸雨是如何产生的呢,就是由于化学工业的污染导致的。酸雨的产生对于我国的牧渔业来说是及其重大自然灾害,其带来较大的破坏不言而喻。酸雨不仅影响种子萌发、还会导致叶植物出现看得见得伤害、同时生物量减少、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一般来说酸雨能够使叶绿素减少、胞膜透性增、光合作用下降,而且酸雨能够让叶绿素减少、叶植物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它的光合作用下降、而且落花落果的现象增加,从而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而酸雨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由于在酸性水体中,鱼类的繁殖能力会逐渐衰退甚至说丧失,而酸雨酸化水体与金属离子浓度增加在酸性水中同样会导致鱼类的性腺发生变异,所以繁殖能力大大衰退,也是由于在酸性水中鱼类的性腺发生了变异,精卵的产生减少了,从而导致仔稚鱼大量死亡于对鱼卵孵化的重要破坏,直接影响了鱼类群体的数量。从鱼类死亡、繁殖能力衰退水产减少等问题也让高中生学生认识到化学污染带来的问题严重性。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酸雨的分子结构于其形成的基本原因,通过相互探讨,共同思索,一起寻求一个完美的“绿色化学”的解决方法。

3.2在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通常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生们经常有很多的化学实验要做,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东西常常会被高中生们所忽略,其实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经意间就已经制造了化学污染。打个比方,在制取乙烯的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化学的副反应物SO2,强烈的气味会引发学生咳嗽等问题,进而直接影响了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3]。

3.3应当选取无污染的实验材料

通常在刚了解化学这门课程时我们就应当做的一个实验“自燃”,这个实验其实也是具有污染性的,它实验材料是白磷和二硫化碳,两者都具有毒性,在燃烧时所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也会直接对自然环境进行污染,而为了解决这个实验带来的污染问题,通常最为直接了当的办法就是更改实验的材料,比如说采用无毒的镁粉和石英粉末,可以先制取Mg2Si,然后将其投入水中,Mg2Si水解产生SiH4,与空气接触即可自燃,从而进行无毒的自然实验。

4.结束语

化学行业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国家的发展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它也是把双刃剑。虽然它能给人来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的地方,但却也给也给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而为了减少化学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应当积极发展“绿色化学”教育,致力将“绿色化学”这一概念传达到每一代的高中学生思想中,以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爱护环境。

作者:周文扬 单位: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篇7

1.趋势与背景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全球气候异常,生物物种锐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究其原因,人类活动是地球上所有这些变化的重要诱因,而这其中建筑业与其相关产业的能源消耗占到了全社会能耗总量的约50%,也为岌岌可危的地球生态环境“贡献”了近一半的温室气体。

建筑与建造活动是对自然环境的干预,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而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更是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 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2.环境艺术与绿色建筑

环境艺术与绿色建筑是建筑与建造活动中与环境关联紧密的两门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国内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中,发展历程较短,正处在蓬勃向上的成长期。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广阔,专业结构上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大知识组团”,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境艺术从业者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而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 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 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 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 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 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 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两点:一,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二,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己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条件并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宜憩舒适的环境,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确保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不但要反映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时所采用的合适方法及因地制宜的材料上,而且更为体现在它对资源的消耗利用程度和回报自然程度状态上。由此看来,可以这样说: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在使用中对精神层面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全方位的关心使用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

(3)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4)面向未来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结语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环境艺术和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设计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设计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

作为环境艺术和绿色建筑的从业者,应首当其冲地承担起环境和社会责任,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多学科交叉合作,使绿色回归到设计,从原点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和环境自觉的建造与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 著,白林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环境艺术教育》,杨文会 编著,人民出版社,2003

[3] 《建筑大师访谈》,陈志春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篇9

在传统教学中,实验教学常用模式为:教师说实验,黑板上写实验,接着演示实验,然后把实验现象和结果归纳总结。教学中观察实验和做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印象。学生一般都是被动接受实验知识,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角度来看,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有很大缺陷。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优势和特色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的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样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化学实验模式变成:“实验—问题—讨论—总结”或“问题—讨论—实验—总结”,这样的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求知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思路

1.努力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要求教者所设计的实验具有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必须对实验做出富有启发性的指导,使学生能自觉的深入思考。在化学教学中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如教师勇于探究,将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活动的实验方式,精心安排设计一些小悬念,通过问题启发诱导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之中,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及规律的形成。

2.设计的实验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活处处有化学。为了使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的实验。

例如,“智力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当人体较长时间生活在缺碘环境中,会患碘缺乏病——甲状腺肿大。目前我国在食盐中加碘就是防治碘缺乏病的一种好方法。

在教学中我对该实验做如下设计:假如你是一名质检员,你怎样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来检测市场上卖的加碘盐是真品?列出所需试剂;什么现象可以告诉大家所卖得是真品?当上“质检员”的学生积极寻找化学原理,试剂,仪器,动手操作、记录所观察的现象结果,这样的实验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3.倡导绿色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化学,其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中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的研究,并注重绿色化学教育,培养绿色化学意识。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和化工模拟实验都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内涵,设计新的化学反应条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实验中提倡绿色化学,并强化绿色化学的观念,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在生活中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学习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毒气污染的实验技术。

4.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观察,观察,再观察”。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并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又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化学之美和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起观察和学习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其次,应教导学生遵循一定的观察原则。观察要有目的性,要全面,还要教给学生灵活的观察方法。

篇10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优势和特色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的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样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化学实验模式变成:“实验—问题—讨论—总结”或“问题—讨论—实验—总结”,这样的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求知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思路

1.努力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要求教者所设计的实验具有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必须对实验做出富有启发性的指导,使学生能自觉地深入思考。在化学教学中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如教师勇于探究,将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活动的实验方式,精心安排设计一些小悬念,通过问题启发诱导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之中,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及规律的形成。

2.设计的实验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活处处有化学。为了使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的实验。

例如,“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当人体较长时间生活在缺碘环境中,会患碘缺乏病——甲状腺肿大。目前我国在食盐中加碘就是防治碘缺乏病的一种好方法。

在教学中我对该实验做如下设计:假如你是一名质检员,你怎样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来检测市场上卖的加碘盐是真品?列出所需试剂。什么现象可以告诉大家所卖的是真品?当上“质检员”的学生积极寻找化学原理、试剂、仪器,动手操作、记录所观察的现象结果,这样的实验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3.倡导绿色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化学,其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中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的研究,并注重绿色化学教育,培养绿色化学意识。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和化工模拟实验都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内涵,设计新的化学反应条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实验中提倡绿色化学,并强化绿色化学的观念,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在生活中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学习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毒气污染的实验技术。

4.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观察,观察,再观察。”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并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又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化学之美和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起观察和学习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其次,应教导学生遵循一定的观察原则。观察要有目的性,要全面,还要教给学生灵活的观察方法。

5.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

篇11

“为什么要埋在土壤里?”

“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

走向自然,走向绿色的田野,走进绿色的种植,享受生命的感动,见证绿色的成长……这里虽没有高山的险峻,却有土地的辽阔;虽没有大海的汹涌,却有小溪的优雅;虽没有城市的繁华,却有你所期待的平静。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蓝天的澄明,白云的飘逸;小草的翠绿,果菜的芬芳;蝴蝶的婀娜,蜜蜂的辛勤……

生活中孩子们会提出各种各样有关植物的问题,他们的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了顺应幼儿的特定认知方式,特定认知轨迹,我们与幼儿一起去探寻植物的秘密,随之开展了为期三周的“绿色种植・润泽童心”首届种植节,三个年级组分别以小班――我喜欢的花花草草,中班――蔬菜总动员,大班――奇妙的种子三个主题来实施我们的种植主题课程。

《指南》 指出:“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我们将和孩子们一起照顾喜欢的花花草草;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一起管理种植角。把孩子种植管理的过程作为活动内容,将一些简单的种植技能和经验以及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都渗透在幼儿的种植活动中。通过拍照和画图记录等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方式,留下有趣的发现和经验,用适宜的方法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同时,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激发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兴趣和欲望,感受植物生长的意义以及它和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认知经验,培养孩子积极探索的欲望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前期宣传――制作海报、微信与QQ宣传

我们通过环境创设、班级海报等形式来宣传本次种植节的活动背景,介绍相关活动,吸引小朋友和家长积极参与到种植节活动中来。

组织实施――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亲子与社会实践活动

集体活动: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我喜欢的花花草草”“蔬菜总动员”“奇妙的种子”相关集体活动,如小班组的《小刺猬运土豆》《绿色的世界》,中班组的《去菜场》《好吃的蔬菜》,大班组的《种子镶嵌画》《蒲公英的旅行》《好吃的种子》等。教学具、PPT课件资源共享,借助多媒体课件灵动形象的特点来引导幼儿了解种植的乐趣。

区域活动:在整个种植节中,每个班级都开辟专门的角落设置别具特色的区角活动,如小班组:科学区《找找小种子》《种子发芽》《黄芽菜和红水》,美工区《做种子》《水果娃娃》《蔬菜印画》,益智区《果子拼图》,建构区《我的花园》、表演区《三只蝴蝶》、《拔萝卜》;中班组:科学区《害羞的种子》《喝水的植物》,美工区《画蔬菜》《蔬菜宝宝》《泥工蔬菜》,表演区《一园青菜成了精》《彩色牛奶》《菜园里》,建构区《小小种植园》等;大班组:表演区《种子成长记》《种子变奏曲》,科学区《奇妙的声音》《有趣的种子》,美工区《花生造型》《五彩种子》《种子故事》,户外活动《寻找种子》《蒲公英的秘密》,生活体验区《好喝的豆浆》《种子大聚会》等。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丰富的区域材料,供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给孩子们探索植物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

亲子活动: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意见。2014年,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宣传手册,可见,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种植植物,通过亲身体验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感知种植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一起捡麦穗,走进田野,旨在感受并体验劳动的艰辛;蔬菜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不可缺少的食物,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我们采取自愿的原则,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蔬菜沙拉,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蔬菜的多种食用方法,这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社会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拓展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出幼儿园,走进农贸市场进行参观,多渠道对幼儿进行教育,亲身感知、体验在菜场买菜的生活内容,观察成人买卖交往的方法,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参观种子站,通过体验、感知种子对植物生长的意义以及和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认知经验,激发孩子积极探索的欲望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种植观摩――种植节闭幕式

篇12

大自然所赋予人们的伟大力量就这样消失了!我大声呼喊:“是谁,是谁把这伟大的力量给毁了!”

篇13

大自然所赋予人们的伟大力量就这样消失了!我大声呼喊:“是谁,是谁把这伟大的力量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