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乡规划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设计规划方法概况
(一)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介绍
《设计结合自然》著作中,麦克哈格以美国某地区的园林道路设计方案为具体案例,对于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作了详尽的解释。麦克哈格的设计理念把最佳道路设计定义为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社会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设计。
对于各项控制因素可大体划分为自然生态障碍与社会效益价值两侧面分别展开分析和评价。其中,自然生态障碍中涵盖了坡度、地表排水、土壤排水、基岩地基、土壤基地、易冲蚀程度等在内。另一方面,社会效益价值涵盖了地价、历史价值、潮汐淹没、水文价值、景观价值、休闲价值、人居价值、森林价值、公共事业机构价值等在内。结合以上诸多的评价因素进行数据资料分析,分析结果可以用三等级划分给予评价,以道路建设区域内地面坡度的状况进行划分:地带一,坡度大于等于10%;地带二,坡度处于2.5%至10%;地带三,坡度小于等于2.5%。另外,以道路建设区域内景观价值的状况进行划分:地带一,景观价值丰富;地带二,景观价值较高的空旷地区;地带三,景观价值较少的居住聚集地区。
在对各项控制因素展开分析和评价后,通过绘制图标分类着色的方法进行直观展现。以上文提到的坡度三等级为例,可以将地带一用深棕色,地带二用浅棕色,地带三用白色表示;以上文提到的景观价值三等级为例,可以将地带一用深绿色,地带二用浅绿色,地带三用白色表示。随后对这些着色图层进行叠加,颜色最深的地区即各种因素评价中较高的区域一般是社会效益价值最高、自然生态障碍最小的区域,最有可能花费最少的施工成本,收获最客观的景观回报。
(二)我国道路规划设计的传统方法比较
国内道路进行路线规划设计的传统方法,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当地经济发展预测、道路网络覆盖密度、道路施工时间计划和可用投资数额等,对于环境层面、人文价值层面等重视程度不够,仅作为辅助参考因素。
传统的决策流程为: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于即将拟建的项目工程尝试可行性的分析,往往仅结算直接的效益,对于其他的间接效益不慎留意。并且,对于成本的预算仅仅计算建设费用、征地、拆迁费用和运营费用等,忽视了社会资源成本统计分析,所以我国道路规划设计的传统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中的可应用点
(一)视角的启发
《设计结合自然》著作中的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给予规划界新的思考视角,这种方法并不非把重点放在设计这一点上或是自然这一点上,而是专注于二者的有效的结合,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生存哲学。人们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如职业、性别、社会地位与角色等等,使得眼界长久局限于固有的阈限内,但是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突破了许多的限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因素、人于世界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并进行判断。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引导人们走出原有的分裂割据思考问题的模式,启迪创新精神,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角度解决问题。
(二)理念的引导
人们往往秉持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在生存环境中先入为主的以人为中心,呼喊着“征服大自然”的口号。人们还认为,比人更高一层是神灵,人们十分注重与神灵之前的交流对话,而自然环境仅仅作为生存的辅助工具和环境依托,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创造的。人们大自然缺少敬畏,尤其在工业革命的发展面前对自然的侵犯体现的尤为明显,自工业革命至今,环境问题愈加严峻,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沙漠化、酸雨、沙尘暴、雾霾、全球变暖等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将自己的舒适生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攫取上,因此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能够够在理念上起到扭转和引导的作用,结合我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以及“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弥补在自然信仰上的缺失,转变我国过分关注GDP数值的发展成果,回归到关注人文和生态的城乡规划中去,通过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运用促进绿色GDP的发展。
(三)目标的确立
城乡规划应当明确规划对象是谁以及为何规划。在明确了城乡规划的目标后,才能节约建设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等。人们属于并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拥有着一部分管理和维护这个系统的能力和义务。为了给人类自身设置更加优越舒适的生存空间,为了更好的管理、规划和维护这个生态系统,不应当仅从经济角度或者人的角度去进行规划设计。
当下,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对西方做法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采纳,但是仍然偏重于维护人的发展和经济权益等。城乡规划是基于社会多元主体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共识展开,在各种社会矛盾参与方之间进行谈判化解的机制,涉及政府部门、投资开发商、居民群体等,城市易陷入各方进行利益争夺点。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可以避免城乡规划工作对于建设初衷的偏离,实现正当的规划涉及目标。
三、总结
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的应用前景是比较广阔的,在道路铺设中、城市公共空旷空间的规划中、城市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研究等等。城乡居民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的警醒中,要时刻明确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理解,要想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必须将设计结合自然,合理的应用于城乡规划设计中。
篇2
1 目前城乡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并呈现加剧的趋势。与城市相区别,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来说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空间地域。城乡人口分布、职能、土地利用的特征及相对隔离程度等背景差距引起了城乡差异性发展。乡村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人力资源,乡村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各种社会保障没有落实,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会带来各种社会矛盾,乡村与城市真正平衡发展、平等发展很难做到,但我们要为这种平衡发展创造条件,尽量减少这种不平衡。
鉴于城乡功能互补、互利的共生模式,我们应当为实现城乡统筹,平衡发展创造条件,探索统筹规划方法,避免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脱节。由于二元结构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城乡统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坚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城乡之间需要加快包括产业、空间、生态、景观、道路与配套设施在内的相互对接,以及城乡政策方面的统一,打破城市和农之间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便捷通畅,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2 城乡统筹规划的目标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条漫长的路,要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工作,首先应该有长远和明确的目标。 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
3 城乡统筹规划原则
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化发展的城乡统筹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涉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谐文明的新的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统筹规划应保持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城乡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最大可能的节约,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延续和发展优秀的乡土文化,避免城乡社会空间的分割与对立,使城乡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持续有序且协调的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
共同进步的原则。即充分重视乡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跳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树立城乡共同进步的发展观确立城乡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建立各具特色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长期性、整体性与地域性的原则。即立足于长期渐进的发展,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避免短期行为,注重各城乡地域的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地提出城乡物质环境建设的整体框架。
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即根据动态需要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同时采用系统方法区分轻重缓急,着重研究经过选择的关键问题,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4 城乡统筹规划的范围与内容
4.1城乡空间布局统筹规划
在城乡结构方面,积极调整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城镇可做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做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则为面。
4.2城乡交通体系发展统筹规划
城乡交通体系规划。在城乡统筹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交通体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强化了城乡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了空间网络的发展,使城乡统筹结构形态得已完善,城乡交通体系包括公路、水运及铁路,其中与城乡统筹关系最直接的是公路网络,它可分为联系中心城市与各城镇的干线公路、连接城镇间的支线公路以及村级路网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有机高效的公路路网,可大大便利城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出行。
4.3城乡产业发展统筹规划
长期以来存在重工轻农政策,使得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扭曲状态,工业超高速增长和农业发展迟缓的现象并存;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其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农业相干的产业较少,农副业加工业比重偏低,而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与城市工业结构雷同,城乡产业未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存在低水平竟争现象,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4.4城乡生态环境统筹规划
环境污染是影响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当前,第一要根据城乡环境的合理容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第二要优化城市工业用地布局,把同类污染源集中到同一工业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排污大、能耗多的企业发展,使城乡企业向高效、低耗、无污染方向发展;第三为防止各级城镇出现失去控制、摊大饼式用地蔓延现象,要制定合理的绿色空间指标,严格保护和大力建设城区周围的环形或锲形生态绿地,并使其与城区内的绿地相互融通,共同形成完整的城乡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第四,开展农业景观建设,在保护山林水体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坡洼地、路网水系进行普遍的大地绿化和山林化,使多样化的农业景观既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而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成为重要的城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资源。
5. 结语
城乡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传统规划中的“主体”要素―城市空间等,更重要的是要将传统规划中易忽视的“配角”要素―乡村放到与“主体”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
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因此,城乡统筹规划还要注重关于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宏观管理、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动力因素、发展时序和资金投入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篇3
城乡一体化既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也是乡村现代化的最高境界,是城乡现代化的交融过程。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从内容上应突破传统的编制方法。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使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并驾齐驱。
按照“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标准,遵循统筹城乡、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就近集中、保护资源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规划期内应采用适度集中,多极多点的发展模式。在做大做强县城的同时,科学划定县域内中心镇、中心村,增强县城及中心镇的辐射作用,引导城、镇、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空间布局结构,划定重点区域和重点城镇发展策略,实现“城、镇、村”彼此联结的城镇发展格局。
其次,合理划定县域空间管制区域,界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提出各分区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
为了引导和控制县域各类资源整合利用,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空间管制日益成为各级规划的重要内容。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而适宜的资源配置调节方式,目的在于按照不同地区的资源开发条件、空间特点,将县域内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空间引导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定分区的原则: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将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灾害易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等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将一般农田保护区、蓄滞洪区、文物地下埋藏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等划定为限制建设区;将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划定为适宜建设区。
第三,合理引导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
分析城乡产业现状特征及问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布局区域化,产业发展集群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的路子,提出一、二、三产业发展策略及区域布局方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工业向县城和较大的镇集中,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最终建立完善的城乡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
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为: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第四,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
篇4
湖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有悠久历史,但是本科专业招收学生不分文理科,每个学生基础不同,而遥感导论采用的教材是梅安新的《遥感导论》[1],内容以理工为基础设定的,着重于遥感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介绍,文科背景的学生对于遥感原理中涉及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
1.2 其它课程不能有效衔接密切
遥感在多个行业学科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如地质、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学生提前具备这些相关知识对于了解遥感的应用非常重要。但在很多教学计划中将遥感设置为早期专业基础课,而其它相关课程要么同时开设,要么安排得更晚,这种时间安排上的错位,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遥感的具体应用,加上对理论知识无法深入领会,导致学习遥感课程缺乏兴趣,教学达不到效果。
1.3 课程实践安排不够多
目前的遥感课程设置仍主要以基本原理理解为主[2,3],教材中对实际应用方面缺乏具体指导,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衔接,从而在实际问题解决上存在困难,难以培养学生对遥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1.4 实践教学无法与专业挂钩
学院专业任课老师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缺乏地理科学实际应用项目的支撑[4],无法从专业角度上给予更加生动丰富的例子进行说明遥感的重要性。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高校遥感老师对各行业的应用知识体系并不完备,要清楚介绍遥感在其它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是存在难度的。
1.5 教学方式互动性不足
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配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5],但缺乏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和实际项目的操作,并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导致多数学生认为该专业较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在衔接研究生课程阶段,无法正常使用遥感、GIS工具,动手能力不强,不足以支撑自主创新性研究,不利于科研人才培养。
2 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遥感和地理科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
2.1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遥感教学体系
遥感原理中大量的数学、物理基础对于文科学生是相当困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所有的数学及物理基础[6],因此针对文理学生兼有情况,简化遥感基础的描述,规避大量数学、物理公式,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上,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会遥感原理。在实践操作中,适时补充说明原理及用途,结合软件教学,说明书中的知识难点。
2.2 构建实践型学习的遥感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重点是对遥感图像进行基本处理,结合书本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前期处理、数据图像处理、影像分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规避大量文字及语言、公式的学习过程,能在较短时间让学生理解遥感课程的内容。
2.3 拓展学生思维,增强空间科学相关的理解
地理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是认知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地理概念和地理要素的理解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认知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方式都难以真实、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地理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机会不多,难以经常性的外出认知真实的地理要素。结合GIS和三维遥感技术[7-8],利用arcgis软件,实现三维,从三维角度,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从现实角度理解遥感和GIS空间科学专业。
2.4 丰富完善互动式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丰富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感兴趣区域,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遥感数据类型,查阅资料及掌握网上数据下载方式,如自己的家乡为分析区,从数据理解到处理及应用,逐步完成遥感教学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5 结合丰富的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所在的资源环境学院能有机会参加自然地理及城乡规划相关项目,因此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分专业进行综合操作:
(1)地理科学专业,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因此实习中侧重对地物的理解,例如植被类型图的制作,水系图的制作等应用。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遥感图像的前期数据准备、数据几何纠正,影像分类过程有较好理解。
(2)城乡规划专业,更加关注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格局变化。因此在实习中,为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的理解,如要求其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结合GIS统计各项土地利用情况及现状分析;或者以某项目布局进行设计,结合高分遥感影像和GIS,完成功能布局以及一些统计量,或对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结合遥感高分影像及分析数据进行总结。
3 教改效果分析
近学期年来,通过一系列的遥感实践教学探索,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
(1)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解决一些跟遥感相结合的专业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现代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当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旋律,同时也是生态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中,环境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要放眼未来,对于城市的园林规划施工工作予以更高程度的重视,关注城市园林施工规划的内涵,更好地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
2现阶段城市园林施工规划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对绿化景观的效果进行盲目的追求。城市园林施工规划工作的开展,是以人为的手段通过施工和设计,对自然环境进行创造和改进,其整个过程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整体施工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整个园林景观的生态性特点,并且也要对于其观赏性等问题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城市中绿化区域应该为城市提供水土的保持、水源的涵养以及清洁净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一味地追求景观效果,那么整个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则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并且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量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众所周知,我国社会发展中,水资源一直是紧缺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很高的要求。造成这种对绿化景观的效果进行盲目的追求原因有很多,而设计者自身对绿化效益的认识不正确,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在设计中必须要对多种因素和效益进行综合的考虑,这样才能改进当前绿化景观施工规划中的不足,让景观规划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第二,过分地重视经济效益。现阶段城市发展建设中,经济效益的获取已经成为了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某些城市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其在园林景观的施工规划中重视由景观规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规划的过程中,对于园林景观建造的可行性缺乏一个良好、全面的分析,并且造成了城市内部资源的浪费。部分地区城市中的一些人造景观的利用效率很低,在花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同时,却没有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第三,园林施工规划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对于精神生活人们逐渐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自身的视野见识不断提高,对于园林绿化的观赏需求也上升了一个层次。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布局已经从以往单一、僵化的形式逐步转变为多元化、灵活的设计布局,这对于园林绿化景观的施工规划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部分城市地区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在施工规划的过程中,其过于关注一些大气派、大尺度方面的追求,而对于其绿化的效益并没有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这种不合时宜的施工规划理念,缺乏对人们观赏需求的深入了解,并且设计中也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这种施工规划中,很多园林景观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空间,整个园林景观变得脱离实际和社会,难以实现和满足人与自然的沟通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
3城市园林施工规划的发展方向探析
第一,放眼未来,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对城市园林规划发展建设的认知。如果我们不能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施工规划中的一系列问题,依然采用生搬硬套的手法进行学习和设计,不能融入自己的创新和改进,那么整个园林施工规划的质量和效果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保证。只有从思想层面上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园林施工规划的基本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二,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园林施工规划工作的开展,需要放眼世界和未来,积极地借鉴国外社会先进的施工规划理念,关注对空间的塑造,在施工规划中融入更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丰富设计风格,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点。当前我国城市的园林施工规划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实际施工中,很难体现出整个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针对于以上的问题,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积极地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真正的在学习实践中获得成长。虽然中西方文化的风格与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二者的内涵和本质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相同性的。
第三,文化特色的体现。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园林施工规划对于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要求水平较高,需要他们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对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的转变,探索出更富有文化特征的优秀作品。园林景观本身是一个艺术作品,其生长的过程需要文化作为“土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细致入微、以小见大地结合自然景观的类型特点和历史文化的特色,营造出符合当地人文特点的文化型景观。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施工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更新,打造本土化、特色化的园林景观,真正的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进去,走上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第四,提高园林景观施工规划的人性化特点。作为一项综合、系统的学科,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要将理性和感性进行融合,对于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与细致的观察,利用科学的手段来开展相关的施工规划活动。规划人员也要积极地与生态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哲学等专业学科的学者进行合作,并且不断地共同交流,就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园林规划的各项需求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不断地改进自身的规划意识和思路,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在景观的施工规划过程中,要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明确,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风格,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人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城市园林施工规划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大自然,尊重自然,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在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园林规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既满足了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空间与艺术方面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憩、娱乐的场所,提供了防灾、防暑、遮阴、空气净化等多方面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园林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和象征。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开展施工规划工作,才能更好地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让人与自然实现良性发展,更好地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衣学慧,熊星.基于城市特征的西安市园林景观规划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5(03)
[2]梁娟.谈城市规划中园林规划设计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5(05)
篇6
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这两者既相互对立,有相互统一。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二、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定义及特点
1、城市规划的定义及其特点
城市规划:指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合理布局,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城市土地用途,保证城市有序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规划的特点:他是城市发展的规划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构成,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管理阶段的“龙头”,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各方面关系,使城市建设经济合理、坏境优美,为城市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2、房地产开发的定义及特点
房地产开发:《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指在依据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建设、房屋建设的行为。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房地产开发指企业或个人以赢利为目的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从立项、规划、土地出让或转让、拆迁、建设、到销售等一系列经营行为,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结合自身利益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经济活动。
房地产开发的特点:是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是一种商品生产和管理行为。
三、从近几年发生的城市突发性安全危机层面看城市规划对房地产的影响
1、2008年的南方雪灾
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的雪灾已造成房屋倒塌22.3万间;大量电线、电杆和铁塔被积冰压断、倒塌,从而造成交通中断和断电、断水,导致部分地区停电停水、通信中断、交通事故频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灾后重建,虽然在几个月内就能完成,但这几个月的重建得慎重规划。将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安居工程的建设。这种重视将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加大投入;第二,提高建设标准。尤其是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基础设施,各地还应该加大力度投资。
2、2010年多省区的洪涝灾害
2010年5月以来,中国南部多个省市遭受了多轮特大暴雨袭击及洪涝灾害。与常年同期相比,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二成以上,其中江西、福建、广东等部分地区偏多五成至一倍。截至7月16日止,全国11省市已经有12.4间房屋倒塌,损坏32.7万间。连续的罕见暴雨让不少城市市区频繁“浮起来”,暴露出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一栋栋漂亮的现代高楼大厦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应该适当提高。应急之后更要着重建立长效防范机制,水务、市政、城建等部门要对整个城市排污、排涝情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先从治理低洼地区等脆弱点入手,随后整体推开,尽快理顺标准,进行扩建补建工作。
四、从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层面看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开发用途确定
为适应开发要求,土地地块用途的确定应当比较明确,同时有一定灵活性,确定地块用途时应着眼下述几方面:
第一,地块用途分类要适中,与开发的要求相适应。
第二,城市土地的等级差异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布局,按照最高租金原则,必须是越往中心地区,对土地用途、开发活动的收益要求亦越高,在制定规划、确定土地用途时,必须反映和适应这种要求。
第三,为抑制开发的随意或与规划要求背离的倾向,在制定规划时,应对土地用途的规定留有一定弹性,即对土地用途之间的相容性作出说明。
第四,在确定地块用途的规划中,必须抑制高收益用途过度开发,甚至以收益高的用途挤占收益低的开发用途的现象,保证一些低收益的用途。
2、开发强度的确定
第一,根据城市的规模、总体规划要求以及土地开发容量等估算城市开发备用地的多少,进一步确定每类用地的最大开发强度。
第二,具体确定地块的开发强度时,应体现不同区位、不同性质的地块之间的差异。
第三,根据现状因素,包括现有基础设施负荷能力,改造的一次性费用多少等,确定再开发中可能承受的开发强度。
第四,对居住片区的开发强度宜加强控制,通过较为详细明确的强度控制指标(台密度、层数、间距等等),限制开发过密的倾向,以保证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质量。
3、形体景观控制
规划时形体景观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城市设计的胜仗、方法,对开发活动从景观构成的角度提出控制要求,对建筑的风格、色彩、轮廓空间组合等方面加以控制。随着城市设计的日益深化,它在开发前期确定规划干预内容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4、环境容量控制
指标一般包括:人口密度、绿化率、空间率等。人口密度规定建设用地上的人口聚集量;绿地率和空地率显出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在建设用地在的比例。
5、设施配套控制
即是对居住、商业、工业、仓储等用地上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公共设施配套一般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公共卫生等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市政设施配套一般包括道路、停车场以及基础设施容量的规定等。
五、探索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相适应的新的规划方法
各国城市规划的体系由于具体国情不同而有差异,但总的来看,大致上都包含两大基本层次,即城市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规划。前者重于城市总体发展策略、空间结构框架的制定,后者则偏于对城市开发建设具体的规定。我国缺乏与后者对应的规划层次(传统的详细规划与此不同),城市开发的实践呼唤规划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目前兴起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这是我国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区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地产开发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规划层次。在上海、温州、广州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它一般规定8-9项控制指标(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房地开发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没有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无从谈起;没有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就无法实现。 因此,地产开发必须接受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同时城市规划也能从城市规划中得到指导和促进。双方既要协调长远和短期利益相结合,又要协调城市利益与房地产企业利益,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Key words: city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1.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老城区绿地率不高,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不广。近年来的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城市绿化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老城区的中心城区,绿地率低下。而这一区域又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因此提高和完善这一区域的绿化尤其重要。目前城市绿化最大的难题是旧城区缺少绿化土地,而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但屋顶绿化建设屈指可数。
1.2 绿化养护资金缺少,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绿化养护资金是决定养护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出现一部分老居住区的绿化养护仍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居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绿化无人养护,一部分居住区有物业管理,但养护费用标准偏低的现象,使得居住区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因此需逐步培养业主承担养护经费的养护模式。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
1.3 低价中标,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园林建设工程的招标采取无底价竞标法(最低价竞标)、有标底竞标法等形式,几年前大量采用有标底竞标或邀请招标法,都因招标执行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过程而告终。目前的招标方法普遍采用最低价竞标法。所谓低价中标,其最根本目的是追求价廉物美,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重要手段,是参照世行贷款项目及国际上通行的低价中标原则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许多项目均采用“经过评审,选择投标价最低的投标人中标”的方式。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对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对招标过程中人为操作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随之带来的后遗症也很多。
2.发展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
2.1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首先应当进行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是指检测人类的规划、措施和行为对每个自然界的元素及其网络体系带来的影响。必须明确这种影响是否很显著,如果影响不是很大,则该规划是“可以承受”的,如果造成的影响很显著,则必须研究如何通过其他方法和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如德国的“对城市规划方案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第一步是检查建设计划有没有对自然界和景观造成明显的破坏,对环境有明显破坏的方面被详细地记录到“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查报告”中,该报告包括调查、描写和评价规划和设计所触及的所有对象。第二步,要检测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或者使之最小化。不得已而存在的破坏,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补偿。
2.2在规划中尽量避免对自然界的破坏。
在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时,为了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应首先进行环境影响研究,并把研究的结果作为规划设计的条件。科研人员通过对植被调查、地面打孔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研究(气候/空气、表面水、动物世界),得出生态方面的重要数据,并提出设计前提条件。例如在气候方面可根据季节和通风情况来约束未来建筑的形状,限制楼层高度,保留新鲜空气通风道。提出对自然生态的要求、物种保护的限制以及区域建设的建议等。明确的生态要求会帮助解决问题,有助于形成可持续性发展方案。
2.3发展城市周边自然景观。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在核心城市建造众多新居住区,使大量绿地景观空间被侵蚀。城市周边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出现了社区之间的“真空地带”,或者由于原有工厂搬迁所形成的弃置地,使地块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土壤养分维持能力和物质循环效率降低。改善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增加城市内动植物物种的丰富性、改变区域小气候和城市景观,对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化是进行城市周边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利用自然过程,采取自然演替方法是重要的手段,包括采用乡土物种,恢复植被群落与演替,改善土壤质量,恢复自然河道与水的自然过程等,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
2.4减少能源需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消费。预测到2050 年对能源的消费需求量将比现在翻两到三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要求更有效的使用能源,并且充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建设,建筑的节能和可再生性的开发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规划和设计,要优先考虑减少能源的需求,并与整体性生态规划相结合。
2.5加强雨水利用。
雨水是城市生态中的重要元素,一方面在许多地区淡水供应紧张,需要长距离输水道来保证城市供水;另一方面在多雨季节洪水泛滥成灾,给人们生活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失。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展,土地表层不断硬质化,导致天然降水不能迅速下渗和蒸发,而是通过人工排水管排入河道系统,在多雨的季节大量排入河道的雨水远远超过了河道系统本身的泄洪能力,导致洪水泛滥。另外用长距离输水道供给的城市饮用水,一部分变成城市污水,在经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也被排入河道。这几方面的因素,大大破坏了天然水系的循环过程,使洪水增加。因此要从生态的角度尽可能的保持和恢复天然水体的循环系统
3.发展方向。
3.1城乡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
我国城镇将聚集大量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80%以上。占城市建设用地30% 的城市生态绿地和城市市域范围内的乡村绿地构成的生态绿地系统,承担了改
善城乡物质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任务,成为全民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3.2防灾避灾体系设立。
虽然人类不可能摆脱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但是,很有必要研究对其防御和减弱的技术,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城市绿地系统将有效构成一套防灾避灾体系。我们甚至要建立跨省的、区域性的生态绿地系统来防灾减灾避灾。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我国有些沿海城市将部分被淹,从而会引发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新城的建设。
3.3风景园林植物材料的培育和生产。
我国拥有丰富的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有待开发利用。通过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培育技术相结合,许多野生的、乡土的风景园林植物的大量生产,可以满足我国城市绿地中对植物多样性的需求,改善生态环境。
3.景园林的产业化和法制化。
篇8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越来越多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地区, 具有城市生活的特点和活动。未来城市是否能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环境的挑战和获取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城市人口众多,需要很高的资源投入―――水资源、燃料、土地、人类及企业所需要的物资和原材料,才能保证一定的经济增加以满足社会需求,如就业需求、生活水平提高需求等。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主要偏重经济建设, 而相对忽略了社会发展,导致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相协调, 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也严重地制约了国家、地区竞争力的提升。经济发展、GDP 的增加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 更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指标,综合管理、效率、社会友好、环境友好才有助于社会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二十一世纪是资源紧缺的世纪,我国能源消费也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耗国。城市必将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挑战。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各种环境认识的不断增加和人们对生活中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是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规划的过程,是保证城市发展中能够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实现城市良好有序发展的前提关键,更是协调城市发展中与自然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
1.概述
在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挑战,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困难和问题都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快,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城市规划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的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定城市发展道路和城市的性质极其规模是当前发展中的主要探讨热点。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城市发展中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来确定发展中的城市策划方式,进而合理的利用当前的城市土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更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经过多年城市发展的经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其建设规划措施和管理手段的完善与否决定着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式和解决手段,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解决方法和解决措施。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宜城市规划为主要的基础和依据进行开发和建设的,城市的合理发展,要确定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预测手段和规划措施,明确城市发展的性质和规模,更要以当前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2.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3.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
4.1 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4.2 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4.3 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5.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发展中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恶化,严重的制约了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影响着人们身体的健康,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篇9
1.中学阶段教学化归思想方法的可行性
1.1 知识因素
数学方法得以运用的前提是数学知识的铺垫,只有有了数学知识作为基础,才能让数学思想有用武之地。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所了解,换句话说学生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这就为中学阶段的继续学习做好了准备。
1.2 教材因素
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化归思想有关,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更深一步的帮助化归思想的教授,同时教材中有很多例题的选定,解题思路都与化归思想方法有一定的联系,这就为化归思想的多角度、分层次、深入的教学提供了各种案例。
2.化归思想的分析要点研究
中学数学上运用的化归思想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对于数学试题来说,往往都要由几个要素构成,并且各要素之间都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可以转化的,并且转化的形式多样。针对数学问题的转换方法没有什么标准模式可以遵循,为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问题,因题而异,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一般来说,运用化归思想解题,分析要点为:注意紧盯化归目标,保证化归的有效性、规范性;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保证逻辑上的正确;注意转化的多样性,设计合理的转化方案.在具体的问题处理中,往往会采取多种转化途径和方法以解决问题。
3.用化归思想解方程的具体应用
3.1化主为客
把题目中的待求量看作已知量,把某个已知量看作待求量,变换角度,使问题变得简捷易解。
例1 解方程
解:设=
则原方程可化为
解关于的方程得,或
从而或
例2 设Z是虚数,W=Z+是实数,且-1
解:设Z=,= ,,∈且≠0)
代入Z・=1得,且
即且,从而|Z|=1,-
3.2化整为分
把整式方程化为分式方程来解,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例3 解方程
解:原方程可化为
设,则
于是原方程变为
解得,或=-6
从而原方程的解为
3.3化正为反
有些问题正面考虑不易解决,但若从其反面考虑,便会迎刃而解。
例4 解不等式≥8-
解:设全集≥≥5或≤
先解不等式
易得其解集为≤-2或5≤
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3.4化零为整
从整体上考虑命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命题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例5 已知,求的值。
解:由知,,从而 ==
3.5化数为形
“数”和“形”是共存于同一体中的事物的两个侧面,通过图形架设与数量间的桥梁,使问题获得简单。
例6 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将原函数配方得,,则原题可看作是求点,到点(-1,5)与(3,2)的距离之差的最大值,如图易知,当点在直线AB与轴的交点位置时,最大,最大值是,故。
3.6化无限为有限
数学中的无限问题,通常都可化为有限问题来解决,用有限认识无限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例7 无穷数列,,,…,,…
解:设它的前项和为,则=,,+…+=,从而它的各项和 =()=
3.7化一般为特殊
对于某些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有时可考虑其特殊情况,通过解Q特殊发问的方法或结果,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8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0,且,,,成等比数列,
则=________________。
解:取一个满足已知条件的特殊等差数列,≠0,且=1,=3,=9成等比数列,则= 。
3.8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命题的表达形式较为抽象,直接探索显得困难,但是构造一个表达形式具体通俗,且与原命题等价的新命题,往往会使问题迅速获解。
例9 设,是两个实数,,,,,,,,,,≤144是平面内点的集合,讨论是否存在和使得(1);(,)C同时成立?
解:原命题可化为:关于,的混合组,≤144,是否有实数解,假设存在实数和满足上述混合组,
则≤≤・144,由此可得,≤0,即有:,与矛盾,故不存在实数和,使得(1)和(2)同时成立。
3.9化综合为单一
有些综合题,涉及知识面广,运用方法灵活,不是能单纯用一个概念、一种方法来解决的,这时我们可将其化为几个单一的简单题来解。
例10 设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虚根,,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是,Q,求以,Q为焦点且经过原点的椭圆的长轴长。
解:(1)方程问题:因为方程有两个虚要,,从而>0
(2)复数问题:因为,是互为共扼虚数,从而||=||,||=||=||=,且||=||,||=||
(3)解几问题:由椭圆定义得,长轴长2||+||= ||+||
综合(1),(2),(3)得,2
结束语
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把数学思想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就要求教师把每章节所表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时归纳总结出来,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概括过程。以上列举了十种化归的思想和方法,但从中可以发现其思路清晰,步骤简捷明快,趣味横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化归思想,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春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备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3)
[2]王波涛.浅谈终身教育与教师终身学习[J].现代企业教育. 2008(24)
篇10
确定规划范围内城市定位是规划的必要条件,应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定位,收集土地用地现状、电力设施现状布局、规划远景年土地总体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预测和城市发展定位等相关信息。
根据以上收资进行分析规划范围内电网现状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变电站数量及变电容量是否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原高压电网廊道及中低压电网廊道与规划道路、设施是否存在矛盾;
3)原电网网架结构能不能满足现代城区供电可靠性要求;
4)电网装备落后能不能满足供电安全性要求。
2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依据国家、行业企业以及基层供电公司制定的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类技术导则和规范,以城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上级电网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做到近期、中期与远期相结合、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适度超前,实现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需求,开展《城市电力专项规划》。
具体方法:
(1)遵循电网的发展规律,结合规划区域电网现状,加快负荷发展较快地区和现有薄弱地区的配电网建设,通过增加变电站布点、增容主变、电网切改、更换大截面导线、提高10千伏电网环网率等措施,改善配电网设备的重载、过载情况,逐步消除电网瓶颈,提高供电能力。
(2)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及规划部门沟通对接,取得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数据、总体规划及详细控规,据此预测规划期负荷及用电量增长情况。并将本次规划和储备的电网项目涉及的变电站站址、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保障电网规划和储备项目的顺利实施。
(3)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因网制宜的方针,选择最佳路由、最佳站址,确定效益最佳设计方案;积极将节能的新科技、新措施应用到实际中去,努力提升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采用大容量变压器、GIS组合电器、大容量导线、同塔双回等先进技术,以达到节约土地、美化环境、节能降耗的目的。
(4)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电力平衡状况向上级电网提出电源点布局建议,将变电站布点在市辖供电区负荷密集地区,使其能够就近供电,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3 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描述
3.1 规划区域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概况分析
――收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详细说明书及电子版配套图纸
――规划城市的详细电子地图
――各种类型建筑的负荷指标参考资料
――变电站、电缆线路综合造价
3.2 负荷预测
――研究分析规划城市的负荷特点
――选择合适方法对规划城市进行负荷预测
――对规划城市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3.3 高压网络规划
――根据负荷分布预测的结果,提出多种110千伏变电站规划方案以及35千伏变电站规划方案,并优化规划出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的站点及规模
――根据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的规划结果分别进行相应的220千伏变电站选址及定容,并优化规划出220千伏变电站的站点及规模
――确定220千伏变电站及电网的接线形式
――确定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及电网的接线形式
――分别进行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方案规划,通过对多种110千伏电网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的110千伏电网方案
――通过对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规划区高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
3.4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根据规划城市的详细规划资料进行负荷分布预测
――根据负荷分布预测的结果、变电站的规划以及规划城市范围内的用户性质,确定规划城区的供电电压等级
――根据用户性质确定规划城区的电网接线模式
――根据规划城区的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估算
4 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对效果的评价
4.1 负荷预测方法
对规划城区进行空间负荷分布预测采用两种方法,具体负荷预测思路如下:
采用负荷密度指标法:
根据规划区详细控制规划,参考各行业负荷密度指标调查结果,确行业的饱和负荷密度指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完成远景负荷预测之后,对负荷预测结果采用人均综合电量、人均生活电量和负荷密度三个指标进行校核。
人均综合电量校核: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确定是否和规划城区发展定位相适应。
负荷密度指标校核:规划城区与可参照区域居住区密度水平对比,结合参考地区的用地性质来看,均以工业、居住、商业为主,通过比较,表明负荷预测结果合理,与规划城区的发展定位相符。
4.2 依据《规划技术原则》确定规划城区高压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类别
高压配电网是否宜采用双环网结构。
中压配电网是否宜采用电缆双环网、单环网结构,开闭所和环网柜供电方式。
4.3 电网规划
依据负荷预测结果,做电力负荷平衡确定220千伏规划方案(新增布点及所需扩建容量)和110千伏电网规划方案(新增布点及所需扩建容量)
4.4 网络规划
本着经济节约的基本原则,依托市政规划要求,根据规划技术原则,规划逐步简化110kV电网接线,确定电力走廊。新建架空线路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规划要求,尽量沿原有高压走廊位置布置或对原有高压走廊线路进行更新改造,若确实需要新增高压走廊,应沿道路绿化带、河道、铁路防护绿地架设,对于地块中央或道路上的现状架空线路,应逐步改线至道路绿化带架设或进行电缆入地。
4.5 电气计算
(1)潮流计算结果
规划区110kV变电站的110kV侧母线电压偏差计算,110kV电压合格率计算,变电站负载率、线路负载率计算是否满足供电需求和N-1校验。
(2)短路电流计算
根据规划对开环方案和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得到的110kV变电站短路电流在最大运行方式下110kV和10kV侧母线短路电流是否均在40kA、20kA(规划技术原则)以下,变电站断路器是否满足遮断容量的要求。
4.6 变电站建设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城市景观要求。
(2)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便于进出线,交通方便,给排水、施工、运行方便。
(3)避开易燃、易爆及污染严重的设施和地区。
(4)变电站建设型式新建110kV变电站采用户内式、半户外式,220kV变电站采用全户外、半户外型式。
(5)站址用地指标。
4.7 向政府部门建议
(1)建议本规划全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变电站用地一次征用,分期建设。
(2)政府应减免城市电网建设施工期间政府所收取的城市建设相关费用,如破路费、占道费、卫生费等。
(3)架空走廊可结合城市绿地适当预留空间;对于电力架空线入地,按照“谁主张、谁投资”的原则进行投资建设。
篇11
1关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生态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是一个综合了很多工程在一起的一个大的工程,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我们要使得水利工程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防洪、供水、发电等需求,同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做到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进行最初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水利工程的设计原理工作,它的设计原理不但要符合工程学原理还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要求。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必须使水利工程的设计满足水文学和力学的规律,这样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固性。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它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可负荷能力。这样的考虑也是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的一种综合的考虑。
在水利工程进行经济性分析的时候,应该做到风险要最小,效益要达到最大化。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能会突发很多的状况,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做到考虑的全面些,把可能发生的状况都考虑到,尽量减少建设中出现失误而带来损失。在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使水利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可以达到最少。
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性
生物群落的出现不仅仅是生物的多样性,而是在特定的环境和空间下,由一定的生物种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所以我们常说的生物群落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实际上,生物群落多样性问题是在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
河流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是水陆空间的相互变化的关系,因此形成了较为开放的环境条件,在河流的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就造就了丰富的流域多样化生存条件。河流纵向的蜿蜒性形成了急流与缓流相间;河流的横断面形状多样性,表现为深潭与浅滩交错;河床材料的透水性为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由于河流形态多样性形成了在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水质、河床材料构成等多种生态环境的不同性,造就了丰富的生境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涉及到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功能,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生态系统可以进行自我的功能调节工作。在生态学这门学科的研究方面,他们用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解释为什么世界上的物种会如此的丰富,和为什么食物链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态环境进行自我调节的时候,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就表现了出来,在生态环境进行自我调节的时候的主要表现是物种的自然选择性。也就是有些物种可以在某地生存,完全取决于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条件,这里的条件可以适应物种的生存,就能够使的这种物种的快速生长,进而发展自己的种群。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人们往往考虑到的是对自然环境的征服,使水利工程去控制自然河流的做法是对环境发展很不利的做法。在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求工程的设计人员要放弃改变自然环境的做法,开发一种对自然环境发展有利的设计方案,既要满足水利工程的设计目的,还要满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要合理地运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我们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地去设计,因为每一条河流都有其本身自我的特点,我们只有做到因地制宜的设计水利工程的方案,才会得到最好的设计方案。
4水利工程的景观性和整体性
水利工程的河流生态系统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十分值得人们引起注意的问题。与水利工程建设起来的实际效用相比较,河流的生态恢复问题才是人们应该重视的大问题,在建设工程的同时以牺牲环境为目的,是十分不可取的做法。
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它不仅包括水文系统还包括人造的工程设施系统。在水文系统方面,主要包括从发源地一直到河口的上中下游地带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流域中由河流串联起来的湖泊、湿地、水塘、沼泽和洪泛区。水文系统是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的,进而形成了自然河流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好坏两方面的影响。在水域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的时侯,我们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每一条河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我们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以掌握长时间河流的变化过程与生态环境现状之间的关系。河流生态修复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对于河流生态修复我们要有长期的准备,同时要做好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的工作准备。
5反馈和调整水利工程的设计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的时候。我们要依靠完整的历史资料和监测数据,对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进行阶段性的评估。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在调整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生态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是一个综合了很多工程在一起的一个大的工程,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我们要使得水利工程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我们还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做到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代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我们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要在建设工程开工前要考虑很多的影响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我们还要考虑水利工程的运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河流生态的系统进行相应的保护工作,使环境可以可持续的发展。在我们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进行的时候,我们要遵守很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关于工程的安全和工程的经济性的,还有就是关于生态系统的的保护原则和设计调整方面应做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到它未来的经济性,还要考虑到它未来的环境保护的问题。只有考虑到所有的因素,这样建设的水利工程才可以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做到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
篇12
1 可操作的山地城市设计方法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山地城市因其多变的地形, 不仅带来水文、地质、气候的复杂化, 而且影响到市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变化, 使得山地城市这一系统更具复杂性和多变性。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山地城市中使城市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解决在设计与建设中的可操作性这一问题,我们在山地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首先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辩证地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重点论和两点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
第二,由山地城市形态入手。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的显现,也是城市内在特征深层文脉的显性形态,而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干预过程及对城市内在特征的发掘和发展。以山地城市形态为切入点,辩证地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我们就可以得出一种可操作的山地城市设计方法——对山地城市形态的重点要素进行重点控制,而对非重点要素采取引导性设计,我们称之为“重点受控”与“局部放任”。
1.1 重点受控体系
传统的山地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分析是客体性的,这种客体性的把握忽视了人的思维,人与山地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山地城市形态是由客观物质构成的,但它又是人的眼睛所观察的,人的内心所理解的。借鉴凯文• 林奇关于城市认知要素的结论应用于山地城市,我们确定山地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为地形、道路、边沿、区域肌理、结点和标志。
1.1.1 地形
从山地所处的位置来看,地形有山顶、山躯和山麓之分。从山地及其与周围的景物的组合关系来看, 地形又可分为开旷型、半开敞型及封围型。开旷型地段指至少在中景范围内均属开阔地带,山顶是典型的开旷型地段,既作为观景点, 同时又是深景的终点所在。半开敞型地段至少有一面朝向开阔地,或依壁于山体, 或作为山系的支脉延伸,它在侧向轮廓上有较高的景观要求。封围型地段则是四周有山体环绕。
1.1.2 道路
在山地城市中,道路体现了城市建设同地形相结合的特征,道路的走向、布局、尺度无不是适应地形与客观环境的结果,道路在山地城市中起着骨架的作用,其他环境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这为我们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的山地城市中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以道路作为设计的一种空间基准, 来控制未来山地城市形态的发展。
1.1.3 边沿
边沿是两个面的界限,山地城市的天际线是比较明显的边沿(如图2)。在山地城市中, 即使身处城市内部也能观察到起伏不定的边沿空间,起伏的地形使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来观察城市天际线,从而更好地理解城市与地形的结合, 更好地理解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同时也对山地城市天际线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1.4 结点
结点是人们可以进入的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的焦点,一般可以认为是一定区域的核心。以我们所探讨的山地城市形态来决定研究的尺度, 结点在这里主要涉及城市广场,以及道路交叉口、交通枢纽等。山地城市广场与平原城市广场的不同之处在于,山地城市的广场可利用地形起伏,创造出不同标高的平面, 在同一广场内,不但要形成空间的围合, 而且要形成让视线溢出达到广场外部的开敞性。
1.1.5 标志
山地城市中,标志对形态表达的重要性远胜于平原。地形的起伏使标志可以突出表现城市的个性特征, 赋予其可识别性。标志在山地城市中的定位功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标志不应是一孤立的物体, 孤立的标志的参考基准作用是较弱的, 但若把两个以上的标志“聚集”起来,就会因相互衬托而各自加强了,因此需要制订一个区域性的高度控制规划,保证一定区域范围内标志间视线的连续性。
1.2 局部放任体系
局部放任的实质是非重点受控地段的引导性设计和居民参与设计。在重点受控体系之外,相对应就形成了局部放任体系。对自然生长部分可以用控制体量、控制高度、控制建筑风格的方式, 以及其他必要的管理手段加以引导制约。与引导性设计相比较, 另一个层次是公众参与设计。设计者要深入了解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1.3 “重点受控”与“局部放任”的辩证统一
“重点受控”与“局部放任”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通过多年的建设实践,人们发现这种整体的形态规划缺少有“根基”的居民生活环境的内聚力,是把一种陌生的形体环境强加到有生命的社会之上,追求理想模式的城市规划设计丧失了生活中自然朴实的生气,而在这方面,历史上那些“自由城市”反而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丰富多彩和生活气息, 成为本世纪中叶以来的城市设计主题。因此,可以这样说,近现代的历史变革—工业革命与城市发展的历史性形势, 决定了城市设计的控制主题,而日益偏离人的情感世界的高技术化的世界新形势, 又决定了城市设计中历史和人性再现的放任主题。我们提出的“重点受控”与“ 局部放任”的目的就是解决城市设计中控制和放任之间如何适度结合的间题。
2实践应用
东至县站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设计的例子。东至县总体规划中布局结构共分为三个部分,站前区、滨湖区和尧城区。站前区作为东至县的三个区之一,又是整个县城的门户,我们正在努力寻找建立新的城镇形象。在站前区控规的城市设计主题以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塑造整个站前区的形象,在开发中保护和发展东至县山地城镇的特征。在东至县站前区控规的城市设计中,我们引入“重点受控”和“局部放任”的设计方法(如图3)。
2.1 重点受控体系
东至县站前区控规城市设计的重点受控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土地使用控制体系,包括土地使用性质、用地面积、建筑红线、绿地率及停车位等,这部分内容一般可作指标量化或条文式表达,明确易懂另一部分是山地城市的形态设计控制体系,通过重点控制城市设计要素即地形、道路、边沿、结点、标志等建构城市的秩序和整体。
2.1.1 地形——创造力的源泉
篇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土地流转的一种新型模式,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1]。
由于我国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义的探索[2—3]、挂钩运作模式的研究[4]、挂钩政策的由来及挂钩政策落实阻力方面的分析[5]等。规划是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龙头,是落实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开展还缺少相应的技术规程,关于挂钩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较少,例如周小平、黄蕾[6]等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测算级差区域指数划分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宇德良、汪景宽[7]从项目区实际条件出发,采用特尔斐法选取挂钩选址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运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对对拆旧地块进行适宜性评价。相关研究为挂钩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使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过程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分别从区域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及生活条件3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该模型以“资源类型”替代因子权重,可以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同时,以生态位适宜度评价结果为表征量,构建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具体有效地指导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规划的时空安排,为解决挂钩规划的技术难题提供方法借鉴及参考。
1 挂钩规划原理与方法
1.1 挂钩规划的原理
挂钩规划主要以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加快城乡统筹为目标,其核心任务是确定挂钩的规模及其时空安排[6]。因此,挂钩规划的关键是建立挂钩需求区域与挂钩供给区域之间合理的对应关系。其中,挂钩需求区域是指重点发展城镇建设的地区,而挂钩供给区域是指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提供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
本文尝试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针对挂钩供给区域和挂钩需求区域不同发展要求,构建指标体系,从而测算研究区域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适宜程度。以各个区域的生态位适宜度作为重要指标,划分出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的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与此同时,按照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结合《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测算供给和需求区域的挂钩潜力,以此划分出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将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的挂钩分区结果与基于挂钩潜力的分区结果做叠加分析,最终确定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挂钩供给适宜区和挂钩需求适宜区。在做挂钩规划时,优先安排挂钩供给高度适宜区和需求高度适宜区的联动,并依次逐级关联,科学指导挂钩工作。
程 龙等: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