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谈谈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总体情况: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我们国家目前老龄化所要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解决我们目前的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指导性的方向。
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预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期将会在2013至2015年消失;摩根士丹利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可以延续到2020年左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侯东民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可以持续到2050年。无论是什么时候结束人口红利期,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总有一天我国的人口红利期会结束,到时我们的社会也必然将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将会势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人口红利”期所面临的困难
1、“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
对于“人口红利”来说,与之相对应的“人口负债”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报告认为,从2010年至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相应上升。未来我们社会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4+2+1”家庭结构出现,对于第三代的一个孩子来说,将来要面临六个老人的抚养问题。这时候社会的人口结构,会由红利型转变为还债型,劳动力占人口的比例降低,而婴幼儿特别是老年人的比例大大上升,人口的抚养比将大大升高。这就要求对将来的人口负债期做好准备。
2、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庞大,养老负担较重
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导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老龄化人口比重虽然相近,但是实际意义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却极为庞大,因此,我国将来所要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也将更加严峻,当社会上的老龄人口进一步增加,我们的养老负担加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整个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如果不能进一步加快,社会养老保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那么届时我们将要面临的养老问题将会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足,人民综合素质不高
虽然我国有着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并且“数量型”的“人口红利”短期期依然继续存在,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等事业起步较晚,底子较薄,虽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我家目前依然面临着高素质人才不足的状况,人民的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在短期内也很难实现跨越性的提高,我国专业性的人才极度缺乏,各类高科技人才仍然供不应求,这些潜在的危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当“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时,我们面临的人才压力也将会更大。
三、利用“人口红利”期应对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1、中国应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
尽管20世纪80年代的制度创新曾经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但由于近二十年制度创新减缓,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人口红利”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这与既定的政策目标是冲突的。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面临多种因素的制约。即便在短期内继续拥有人口红利,如果制度质量较低或者交易费用较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也会低于传统国际国际贸易理论的预期,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低于贸易前的福利水平。中国必须摆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通过深化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制度红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加快推进老年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加,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人口老龄化是我们面临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在“人口红利”期内抓住良好的发展条件,不断发展经济,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将社会这个蛋糕不断做大,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加快推进老年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护理人才,也将不断提高对于老年人口的服务和保障水平,为我们的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物质和智力支持。
3、陆续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有数据显示,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已经累计少出生至少四亿人口,这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一定时期内为我们的“人口红利”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也不断显现,最明显的就是我国可利用的劳动力人口数随着出生人口的降低二减少,长此以往,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老龄化,加剧了我国未富先老的状况。因此,适当地逐步调整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对人口的限制,对于我国应对今后面临的老龄化问题,缓解可利用劳动力不足的状况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4、适当提高退休年龄人口,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随着社会整体平均年龄的不断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不断增强,通过调研和实践,结合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延长工作期,提高退休年龄,使公民在有限的生命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对于增加和补充我国的劳动力数量,减轻养老压力,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倡社会在就业中的男女平等,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另一半重要智力和体力资源,重视对于女性能力的利用,将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5、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公民整体素质
教育是改变人命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快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教育在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培养各方面的人才,重视个人不同的能力,充分发挥人创造财富的动力和能力。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对于解决“人口红利”期内以及应对“人口红利”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公民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加从容自信的应对各种社会问题。
总之,面对难得的“人口红利”机遇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充分抓住和利用好这个机遇期,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快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动摇,借助各方面的智力和技术支持,科学应对可能面临的困难,必然能够有效利用各方资源,实现我们整个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车士义.人口红利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09,(2).
[2] 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5,(6).
篇2
我国在1999年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虽然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呈现出不可低估的态势。从现在开始,提前准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和对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21世纪初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亿,200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 97%,同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约为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亚洲的1/2。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日本用了24年的时间,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我国只需25年或26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起步较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5. 6%,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比例只有3. 7%;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老年人口比例为7. 0%,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为303255人,其人口比例为5. 6% ;2005年,全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7. 9%,而齐齐哈尔市的老年人口比例为7. 2%。虽然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较全国起步晚,但增长速度比全国快。预计到2010年时齐齐哈尔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9. 1 %,到2020年时将达到14. 3%。
3.区域间人口老龄化进程差异较大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人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人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预计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齐齐哈尔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介于二者之间,在2005年进人老龄化社会。
4.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篇3
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强盛作出了卓越贡献。老龄化社会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残疾率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大、病残弱老人的基本护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不成比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对而言,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一是中医药学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老年人慢性病具有个体针对性极强的治疗,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药预防医学知识,中医“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在为全人类保障健康方面始终重视的研究领域,从《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记载,加之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这必将为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自身养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中医药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药材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地缓解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中医药学子能够普及到医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平衡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2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教育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2. 1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的养生保健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中医药这座宝库中,与当前老龄化社会和大众日常保健关系密切的内容,是养生方面的知识。养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乐之门,懂得养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龄化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及深层次影响是相当大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三最”特点,目前培养的中医药学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医师,他们毕业后走上医疗卫生岗位,要面对更大基数和更复杂的老年人“三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九五”攻关项目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的健康标准所需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用的比例为1: 8. 3 :100,即如果在预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钱,将来就可以在治疗上少支出8. 3元和可以节约开支100元钱的抢救费用[2],故而需要重视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将极大地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在中医药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 2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教育
篇4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生育率在下降,而人的寿命在延长,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这其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现有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己证明,在相同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高龄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龄人群具有“三最”特点:即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老有所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鉴于此,笔者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谈谈中医药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强盛作出了卓越贡献。老龄化社会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残疾率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大、病残弱老人的基本护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不成比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对而言,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一是中医药学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老年人慢性病具有个体针对性极强的治疗,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药预防医学知识,中医“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在为全人类保障健康方面始终重视的研究领域,从《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记载,加之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这必将为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自身养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中医药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药材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地缓解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中医药学子能够普及到医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平衡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2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教育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2. 1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的养生保健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中医药这座宝库中,与当前老龄化社会和大众日常保健关系密切的内容,是养生方面的知识。养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乐之门,懂得养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龄化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及深层次影响是相当大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三最”特点,目前培养的中医药学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医师,他们毕业后走上医疗卫生岗位,要面对更大基数和更复杂的老年人“三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九五”攻关项目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的健康标准所需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用的比例为1: 8. 3 :100,即如果在预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钱,将来就可以在治疗上少支出8. 3元和可以节约开支100元钱的抢救费用[2],故而需要重视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将极大地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在中医药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 2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教育
篇5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主要包括65岁或以前老年前期起病的早发型(early-onset)和65岁以后老年期起病的晚发型(late-onset)。近年的研究证实这两个类型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病理学特征均无本质区别,所以现在广大研究者已逐渐接受统一称为老年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随着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包括AD在内的痴呆已经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美国波士顿东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痴呆病人占该地区85岁以上人群近50%[1]。由于AD等认知功能障碍类疾病患者常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和经济负担。1989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每年中风的医疗费用为250亿,但痴呆的费用却高达800亿[2],可见痴呆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之重。我国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远非人们所想象的低,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AD为1.5%,血管性痴呆为0.74%)和4.61%(AD为2.9%,血管性痴呆为1.26%)[3]。我们在对广州市城区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调查中,发现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8.9%,其中AD为7.49%,血管性痴呆为1.16%(待发表)。预计我国现阶段老年期痴呆的患者大约为300~400万。
AD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德国医生AloisAlzheimer于1906年首先报告。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脑内出现大量老年斑(senileplaque,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及神经元空泡变性和大量丧失。由于AD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尽管世界各国在寻找AD有效治疗药物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成果却十分有限。相比之下,中医药在延缓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未雨绸缪,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对AD防治的研究,挖掘中医药的优势,寻找确切有效的防治方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以最大程度减少痴呆类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此仅就中医药防治AD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结合AD现代研究进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临床诊断的问题
在过去的许多有关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中,临床诊断方面的问题较多。AD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神经心理测试以及实验室的检查,同时排除可能引起痴呆的其他脑部和全身性疾病。而确定性的诊断只有组织病理学才能作出。
摘要: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原因未明、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为深入开展AD防治的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AD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就中医药防治AD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强调在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中应注重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权威的AD临床诊断标准;选择多因素复合动物模型;注意AD的肾虚本质特征和病因病机特点;注意观察指标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考虑,强调功能整合水平观察指标的评价;充分认识中药复方的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优势,开展严格的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篇6
一、底数明晰,增强养老机构建设针对性
目前,由于对养老机构前期的调查研究不深入,底数掌握不清晰,导致后期建设盲目投资,盲目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加之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刚刚起步,尚无经验可寻,更无捷径可走,迫使我们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攻坚克难,打好主动仗。
(一)要逐步完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要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根本目标,由政府牵头,各部门配合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彻底摸清当地老年人口的数量、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居住环境、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基本情况,建立并健全老年人信息数据档案,科学评估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做到有案可查、据情而建。
(二)要合理制定规划建设方案。各级政府要从养老产业化的高度,把养老机构建设作为一项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重要工作,制定系统的养老机构布点规划,深入调研、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专项建设,增强养老机构建设的针对性以及服务保障的集中性。
二、政策先行,提升养老机构法制保障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规制度的保障。我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仍存在着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操作性不强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大大制约着养老事业的发展。养老机构作为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性项目,不仅投入大、周期长,而且收益少、责任重,常导致不少有实力的社会力量鞭长莫及、望而却步。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把"老有所养"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民生目标之一,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普惠政策,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政府需要转变思维,拿出诚意,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制定有效可行的政策法规,把优秀的社会力量吸引进来,一方面在资金上、用地上、税收上给予扶持或减免,另一方面在政策的贯彻执行上给予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做到公平公正,有的放矢,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利于社会力量更好地发挥优势,激发活力,整体推动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三、服务配套,促进养老机构服务产业化
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全民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老年人的吃住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服务配套"上下功夫。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长期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学习借鉴,制定一套科学、优质的配套服务体系,实现养老行业市场化、产业化。首先,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建立以生活照护为主,医疗康复为辅,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为补充的配套服务体系,强化服务理念,明确服务标准,逐步解决养老机构存在的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不断促进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的转型,加快养老机构服务人性化、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养老机构功能全面、形式多样、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奋斗目标;其次,积极做好养老服务产业规划,勇于启动市场化参与机制,通过购买养老服务,引导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养老机构服务,鼓励他们投资、研发、生产老年产品,兴办老年教育、旅游等辅助机构,进一步繁荣老年市场。同时要大力宣扬中华老年文化,进一步丰富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成立老年人兴趣活动小组等等,努力营造和谐的养老氛围,促进养老机构服务的健康全面发展。
四、人才跟进,确保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
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养老事业的软实力,是确保养老机构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养老产业繁荣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员数量紧缺,专业力量薄弱,这就造成养老机构服务供需矛盾的日益凸显。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篇7
20世纪60年代,人口大爆炸的年代,人口增长迅速,到20世纪70年代,国家实行了人口政策及计划生育,提倡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出生率迅速下降,如今大部分的省份进入人口老龄化、低死亡率的阶段,半个世纪内实现了人口数量的变化,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随后几十年适龄人口总数的下降,家庭规模的缩小,都要求教育规模的发展以及规划与之相适应。人口与教育是我国两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它们对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会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提[1]。教育以人口为对象,人口的发展又以教育为条件,二者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如何能够处理好人口与教育的关系,对促进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从以下两个层面论述两者的关系。
1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1 人口增长速度对教育的影响
现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对幼稚教育资源的争夺,造成了适龄儿童对幼稚教育资源的争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偏远的学校,农村的招生规模逐渐在缩小,适龄儿童人口分布不均匀,且城市周边学生都送入相应的城镇中学读书,城边学校适龄儿童学生减少,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不断减员。而在大城市学区房的出现,人口密度过大,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私立学校不断涌现,大班上课,小班不可,师资紧张。教学质量严重下降。造成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
1.2 影响教育结构、教育规模和教育经费
我们国家在这一定时期内办多少学校,收多少学生,投入多少经费是随着受教育者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动的,当小学入学人数因人口出生率增高而速度加快,使学校教育中基础部分加大,那么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中,势必挤占初、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从而影响中、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从教育纵向而言的,人口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横向结构,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口占大多数,而在发达国家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口占大多数[2]。
人口对于教育系统最直接的制约作用就是对学龄人口数量的影响,学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对教育规模的大小及其所需经费的多少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我国现在第二生育高峰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入学儿童的增多,学校教育规模相对的减小,一个小教室容纳学生六、七十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质量”,这样下去势必会造成我国人口素质的降低,幸而我国采取了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素质的回升很快就会缓解。
2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2.1 对出生率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生育观,就是几千年逐渐形成的占统治地位的生育观。其内容主要是:传宗接代、重男轻女。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提出要对人口实施控制,人口政策得到全面控制。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口自身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人口的出生率,在落后偏远的地区和国家,反对人工流产,难以接受避孕节育的科学知识。偏远地区的老人把孩子多作为一种幸福和崇尚。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逐渐重视,人类已经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女孩已从生育年龄16岁推迟到26岁甚至30岁,将妇女从家里解放出来,生育观念,家庭婚姻观得到很大的改善。减少了生育子女数,降低了人口出生率。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一个孩子以上,具有大学学历的妇女微乎其微,小学文化程度要高出一倍多,而文盲妇女的子女出生率还要高。
2.2 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教育影响人口死亡率的原因有很多,譬如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家庭的经济收入、生活压力、业余精神生活丰富等,这些将影响到人口的健康。父母的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会越高,会围绕子女的生活及生长规律有计划的规划生活。子女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个人卫生搞得好。降低了死亡率。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自身和子女的饮食、个人卫生、保健知识等了解更多[3]。
2.3 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城市人口较少,如今城镇化在飞速的发展,城市的建设需要农民工进城,再有过剩的农业人口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建设的主力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迁移倾向越高。美国人口学家鲍格研究发现,当年龄因素受到控制后,大学毕业生的迁移为小学毕业生的2~3倍,对非洲的研究亦发现教育程度与迁移呈正相关,未受教育的男女从乡村迁移到都市的还不到1/3,而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人则有2/3迁出。
2.4 对人口文化构成的影响
教育是百年大计,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也是教育进步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人类的文明才能前进,才能不断的提高人类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变传统的陋习,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传统的男耕女织到如今的机械化,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在很多方面也改变了人类重男轻女的错误观念,从20世纪70年代的需要国家控制计划生育到如今的放开二胎政策,鼓励生二胎,这是人类逐渐从生活的温饱问题转化为对质的要求。人类也不会肆意的打胎、流产,保证了男女性别的平衡。
2.5 对职业构成的影响
教育可以通过影响个人社会职业地位的变化来改变人口职业构成,教育在职业安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年代,国家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高水平技术工人,职业类院校应运而生,譬如济南的蓝翔技校,大多数人获取工作的凭证此类院校直接与生产企业签订合同,学生毕业后直接变为蓝领。另有一部分学生则通过学习考入211或者985院校,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或者研究生博士的学习,直接进入设计院或者高校,英国学者格拉斯以英国为例,阐述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在英国文法学校教育质量比较高,社会上把上文法学校看作是获取好职业的渠道。
3 结语
人口与教育的关系不仅仅是这两个层面,它们的联系时时体现在社会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要做好教育工作,控制人口,使教育与人口在正常的运转下协调发展。
篇8
第一个特征:中高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经济增速“减挡”,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历一段时期高速增长之后出现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经济总量基数增大、资源环境压力剧增、潜在增长率下降等原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已不可能。可以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虽然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增幅有所放缓,但并不等于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下行轨道。当前,转型压力势必导致中高速。7%左右的增长速度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在保持中高速的平稳增长,“又好又远”、“稳中有进”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第二个特征:优结构。从结构失衡转向结构优化,是新常态的最明显趋势。一是产业结构方面。随着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世界产业格局经历重大调整,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低端产业结构难以为继,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主导。二是需求结构方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制造业成本上涨、出口竞争力减弱、投资能力降低,单纯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到尽头,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公共服务完善,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的关键力量。三是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日趋紧张,推动产业转移领域扩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城镇化提速、农业人口转移缓解了生产和就业难题,区域差距逐渐拉近。四是收入分配结构方面。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者成为“稀缺品”,人口红利优势渐失,而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旺盛,劳动力越来越“贵”,居民收入提高,收入分配结构需要有所改善。
第三个特征:新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的最核心要求。几十年来,凭借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这一比较优势,我们创造了中国发展奇迹。时至今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后备劳动力紧缺程度日趋严重,要素价格大幅上涨,而我国当前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下降,资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偏高不下,原有主要依靠大投入、大消耗的增长模式变得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从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主导,转向以生产工艺改进、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能力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第四个特征:多挑战。从隐含风险转向多重挑战,是新常态的最宝贵机遇。如今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新时期,受市场力量、区域差异、全球化影响的巨大冲击,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逐渐显现,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地方债务风险、体制矛盾、产能过剩、动力弱化等挑战复杂交织,钢铁、水泥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不断萎缩。挑战不容忽视,但机遇蕴含其中。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新四化”发展空间巨大,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实力、有智慧化解“成长的烦恼”。
新常态下经济行稳致远要有新动力
迈入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必须激发新动力,营造经济增长持久动能。
动力一:改革红利。改革是促发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释放的重要红利。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土地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推动改革从政策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实现经济市场化、增长理性化、社会法治化和政治清明化的“四化”目标。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简政放权,着力建立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资源下沉,打造全方位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郴州市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证、前置审批的做法是有益的探索。要构建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全民创业,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生产潜力,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动力二:创新驱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热潮正在掀起,这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竞赛,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能否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大力集聚、培养、用好创新人才,营造全民创新的浓厚氛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同时,要大力培育创新型干部队伍,为全民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软实力与好环境。
动力三:转型发展。新常态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模式的问题。新常态的出现,标志着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阶段。因此,大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应对新常态、激发新动力的关键。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集聚,推进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提升、生产经营链条向高利润区延伸。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决策要有新思维
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基础已经发生了新变化。要改变思维方式,用新思维看待新问题,用新办法化解新旧矛盾。
(一)稳增长首先要稳心态。适应“新常态”,先要有个“好心态”。当前,有的同志还存在“惯性思维”,对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对经济运行的波动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简单认为经济进入了下行通道,回落是必然的,缺乏主动作为,缺乏发展信心。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既要保持定力,又要积极发力。一是以积极心对待变化。摒弃“速度情结”、“换挡焦虑”,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落回稳,不“唯GDP”,也不“去GDP”,而是使经济运行保持在科学合理的区间。二是以进取心主动作为。树立主动作为理念,通过工作挤水分,防止工作原因导致的下滑。通过工作优结构,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转型升级。三是以责任心抓好发展。新常态划出了一条新的起跑线,谁干得早、干得成、干得好,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抢得先机。要突出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做到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民生可改善、风险可防范、资源环境可持续。
(二)重质量必须要重环保。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没有环保的质量不是高质量。适应新常态,既要走出高速纠结,更要走出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路径依赖。《人民日报》11月24日报道苏州河治理时说:先污后治,得不偿失。苏州河水由黑臭逐渐变清,是20年来持之以恒科学治理的结果,既可喜可贺,又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其他河湖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保作为项目准入的第一道门槛,宁可发展慢一点,也绝不能牺牲环境破坏生态。
(三)抓发展一定要抓民生。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可以不必纠结于速度,而用更大的精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发展,让更多的发展成果落实到群众身上。速度的底线是保证就业、是保证人民生活改善。在改善民生上我们还有不少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所在。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新抉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发展县域经济,更要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适应新常态、探索新路径作为工作新要求、发展新目标,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篇9
一、现阶段离退休人员思想工作特性和现状
(一)离退休人员思想现状
每个人都会从职业岗位走向离退休的地步,一旦离退休,意味着其人生的重心从工作转移到生活,不再在岗位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从而导致他们思想和心理发生变化,其内心关注点主要如下:
1、心系企业未来发展。很多离退休人员虽然已经离休或者退休,但是他们精神旺盛,依旧心系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利益现状,同时也认为自我价值还能够有再利用的空间。
2、内心寄托缺失。离退休人员在岗在职时,每天有着工作的精神寄托,一旦突然离退休,便会感觉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对于在职时作为领导的离退休人员,突然失去了对工作和下属的掌控,更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对自我价值的疑虑。
3、对健康的忧虑。一旦离退休,意味着人生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对自己老去的强制标记。这个阶段,也是他们本身身体开始衰老的阶段,对健康的担心会加剧忧虑情绪的产生,从而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
4、对物质基础的关注。离退休以后,一方面是实际收入较在职时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是部分养老和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其对物质上面的关注可能更胜以前。
(二)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中的特点
前面分析了离退休人员在离退休后的思想情况,对于国企来说,目前的政治工作却不够重视,并且存在以下的特点。
1、方法陈旧未能跟进时展脚步
目前国企在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中,主要是通过上传下达的文件形式进行,只是作为其党建工作的一部分。然而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要求企业在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中上升一个台阶,以跟随时代的进步。但是现阶段,依旧主要是以文件形式进行,未能发生根本的进步,从而也未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效果。
2、整个政治工作缺乏科学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体,有着大批量的离退休人员,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都曾对企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所以做好对其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整个离退休群体为整体,未能区分不同背景和考虑个体差异,从而在体系设计上就缺乏科学性。
3、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不合理
对于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工作,他应该是跟随企业发展的变动而变动的,同时也该是切实可行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倾向于制定较高的目标,却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体系设计,在实际落实时未能全部贯彻,从而与实际相脱离,不能达到服务于离退休人员的目地。
二、对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优化的思考
基于目前离退休人员的思想现状和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稳定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的离退休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合理定位,制定科学的工作体系
优化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合理自我定位,并且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合理的定位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它应该是基于对实际的考虑的情况下,综合社会发展和个体心理真实需求而来,即是源于实际且切实可行。而科学的工作体系则要求合理的组织和规划,首先是形式上科学,即需要专人专职来负责组织和实施;其次是在内容上应该科学,需要系统的计划,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尊重离退休人员,个性发展区别对待
离退休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辈子,目前企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他们的贡献上的,所以需要带着感情和感激去做思想工作。他们在生活中会有一定的落差和孤独感,故更需要尊重他们,以更加耐心、细心的态度多聆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心声,切实关心他们的真实需求。在日常生活中,也更需要多给与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同时聆听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和反馈,以完善和修改现有思想工作的不足。
(三)扩宽思路,发挥离退休人员余热贡献
许多离退休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和生产经验,这些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可贵,一方面是离退休人员虽然已经不再岗位,但是依旧心系企业发展,关心公司利益;另一方面是其经验价值的可贵,所以可以拓宽思路,充分利用离退休人员的余热,发挥他们的经验价值,在工作中多予以请教,以更高效地完成现有工作。同时,除了技术上的优势,这一部分离退休人员在也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可充分利用他们的热忱和特长,将其组织起来,以对现任职工进行宣传教育。
(四)创新活动样式,丰富业余生活
离退休以后,这些人员没有了工作的支撑,将会出现大量的空闲时间,虽然可以回归到家庭,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孩子毕竟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大量赋闲时间依旧存在。那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以填补这些空白,弥补心理上的失衡。比如可以建立专门的活动小组,组织志趣相投的离退休人员开展丰富的活动,包括人文类的、体育类的或者近期郊游等,诸如书法、棋艺、桥牌、歌舞、球类等。一方面是填补他们生活转型期的精神寄托空白,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寻找到志趣相合的伙伴,慢慢地从缺少工作的失落中恢复,完成对生活的转变。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也是调节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手段。
(五)排忧解难,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
由于社会地位的转变,离退休人员会有一定的忧虑。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多为他们考虑,为其排忧解难,以解决他们的思想负担和后顾之忧。对于离退休人员所关心的和关注的问题,应该予以正面引领,加强沟通,多多关注其心理上的变化。同时,需要落实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待遇,解决生活上的诸如养老金、医疗报销等,保证物质基础,才能进行精神领域的建设。
三、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思想的不断深入,对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进一步更加重要。这不仅是关心离退休人员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任职员对父母的赡养的考虑,能够让他们安心工作;在另一方面,也是展现了其未来离退休后的现实情况,更加减轻了其对未来的忧虑,从而更加安于工作。从某一层面上来说,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