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防电磁辐射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防电磁辐射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防电磁辐射的方法

篇1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电磁波作为一种资源,已在0Hz~400GHz(400GHz是国际电联ITU所划分的最高频率)的宽频率范围内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及工业电子设备中,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也就从低频到微波波段,无孔不入地辐射或传导给运行中的设备和周围的环境,从而给设备、系统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伤害。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常见的电磁辐射源有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与电气火车、高频焊接、电脑、手机及大多数家用电器(如电视、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电磁炉、吸尘器)等。这些设备及设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证实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并造成视力下降、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电磁辐射可使男性出现生殖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等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电磁辐射有害的报道一直未断: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专家认为病因是受到严重的电磁污染;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9倍;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应用领域

电磁屏蔽织物在食品、石化、采矿、航天、军事、科研、医疗、电子、通信、计算机、电力、建筑、政府机构、银行证券、民用防护服(微波炉手套、围裙、孕妇装、家电罩)、职工工作服等领域和行业有极大的市场需求。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此类织物的年需求量已达上百亿元人民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增加、电子设备种类的增加与普及以及人类对自身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市场需求增长会更加迅速。

日本、美国及英国等最先开发出了民用防辐射服,我国也在20纪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防辐射服装的研究,已经开发出多种面料的防护服装。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民用防护服装主要有:防护衬衫、防护围裙、防护马甲、防护大褂、孕妇服装系列、夹克套装等,此外还有用于设备屏蔽的屏蔽布等。表1列出了常用的电磁辐射方面的个体防护产品、制成材料及屏蔽效能。

按照我国电磁辐射防护服的要求,对于大功率射频应用设备的强场防护,要求屏蔽效能值在30dB以上,而对于一般设备,要求屏蔽效能值在10dB~20dB即可满足要求。

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发展状况

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电磁辐射防护问题的研究及评论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但由于研究的目的、方法、条件(接触电磁辐射源的距离、时间、生物模型等不同)等因素不一致,目前全球有关专家学者们对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和观点也不尽一致,但对电磁辐射的有害性已成共识。对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研究,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镀膜织物(金属溅射、化学镀、真空镀铝)、粘贴金属箔织物、涂覆导电涂料织物、多离子织物、导电纤维(碳纤维、金属短纤维、金属络合纤维等)、混纺织物、防辐射纤维织物等。

导电纤维混纺织物是通过不锈钢短纤维、陶瓷纤维、麦饭石纤维、碳纤维等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经特殊工艺混纺交织形成防电磁辐射的布料。此类产品最大的优点是手感比较一柔软,透气性好;比较大的缺点就是屏蔽效率比较低,一般电磁能衰减量为15dB到30dB左右,而且在不同频段的屏蔽效果有差异。一般导电纤维含量为10%~15%的织物屏蔽效果能各向同性均匀稳定,在频率150kHz~6GHz范围内的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2dB~38dB。

不锈钢短纤维织物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屏蔽织物,不锈钢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所生产的不锈钢纤维呈连续的长丝束状结构,其直径可以细到几微米,比普通的纺织纤维还要细,且纤维比较柔软,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具有可纺性。通常比电阻达到1Ω・cm以下的导电纤维具有电磁波屏蔽性能,不锈钢纤维的比电阻仅为10-6Ω・cm,因此被广泛用作防电磁波辐射织物的原料。它与其他纤维相比,虽柔性类似于纺织纤维,但弹性回复率低、抗弯曲能力小、切向阻力大、比重大,因此用不锈钢纤维与普通纤维混纺的织物的服用性能受到影响。

复合功能织物作为一种最新高科技产品,由不锈钢纤维与棉、粘胶等纤维混纺而成。这种新型织物克服了现有屏蔽织物在生产、使用中的不足,满足了普通大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电磁辐射防护的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后,也可以应用于航空、航海、军工、化工、冶金、电力、通信、家电、制药、食品、酿造、陶瓷、地下工程等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磁波辐射防护服主要是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开发既能达到防电磁波辐射的功能,同时又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价格又比较适中、服用性能比较好、款式多样的面料,使更多消费者能抵御电磁波辐射的危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外,多功能服装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功能化和产业化是纤维开发的两大趋势,在高附加值纺织品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些新兴的面料也将会成为推动纺织行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商思善.电磁波屏蔽织物波的产生与发展[J].现代纺织技术,2002,(4):50-54.

篇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等电磁产品的应用在给人类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电磁辐射污染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第四污染,同时人们开始关注电磁产品的电磁辐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近似的手机辐射电磁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FDTD计算程序;通过改变手机天线与人头之间的距离,研究了暴露于GSM900MHz手机天线近区场中的人体头部在辐射系统峰值功率下发射时的场强和SAR分布,并将计算结果同现有的国际、国内卫生安全标准进行了比较。

1 手机电磁辐射的危害

手机通信是依靠对无线电波的接收和发送实现的,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无线电波都或多或少的被人体组织吸收。自从199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全世界首例因使用手机危害健康引起的索赔案以来,关于手机辐射损害人体健康的诉讼案多有报道,更加引起了人们对手机辐射对人体作用的重视。2001年5月,国内也报道了投诉手机电磁辐射损害健康的案例;随后,在北京解放军304医院确诊了一例罕见的与长期高频率使用手机有关的恶性脑瘤-胶质瘤:患者肿瘤发生于颞、顶、枕交界区,正好是手机天线的辐射区[1]。

2 FDTD法与SAR值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是在1966年由K.S.Yee[2]第一次提出的求解电磁场问题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要对问题的变量空间离散化就要建立合适的网格剖分体系,K.S.Yee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网格体系,成功的创立了时域有限差分法。该网格体系的特点是,电场和磁场各分量在空间的取值点被交叉地放置,使得在每个坐标平面上每个电场分量的四周由磁场分量环绕,同时每个磁场分量的四周由电场分量环绕,这样的电磁场空间配置符合电磁场的基本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因而也符合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规律。

FDTD方法中,计算电磁波对人体的作用,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散射体,通过迭代足够的时间步,使人体模型内每一网格中的场都达到稳定,计算所获得的是人体模型内每一网格三个电场分量和三个磁场分量的稳定值。

目前国际上通常用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作为手机电磁辐射的量度,来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并以此来确定人体能够接受的限制值。SAR定义为单位质量所吸收或消耗的能量对时间的导数:

(1)

如果入射场为时谐场,上式可表示为:

(2)

式中为生物体组织的等效电导率;是生物体组织的质量密度;为生物组织中的最大电场强度。

由于人体电学性质的高度非均匀性,电磁场在人体内的分布很不均匀,每种组织所吸收的电磁能量不仅与其中的电场有关,也取决于自身的电导率。为了表明整个人体吸收电磁能量的水平,有时也采用平均SAR这一参量。

3 手机和人体头部的电磁模型

3.1 单极天线手机模型

在本文的计算仿真中,主要考虑的是手机距离人体头部位置不同时的辐射情况,因此手机作为辐射源的状况不是考虑的重点。本文采用在手机电磁辐射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单极天线手机模型[3],即手机天线长度为手机发射频率对应波长的1/4。对于GSM制式手机,信号激励频率为900MHz,输入功率设置参照IEEE C95标准,900MHz时为0.3W。

单极天线手机模型将手机简化为天线和机身两部分,机身为表面覆盖绝缘介质薄层的长方体金属矩形盒,表面的绝缘塑料介质,厚度通常为1㎜,其相对介电常数一般取。手机机壳内部通过一薄金属片与天线馈电端相连,该金属片用来固定手机天线并给天线馈电,大小为1.0㎝×1.0㎝,一般将其作为理想导体,其电导率取铜的电导率,固定在手机机壳上表面一角的天线长度为1/12m,近似取为8.0㎝,天线半径0.33㎝,馈电点在机壳上表面中心;长方体机身的长(a)、宽(b)、高(c)分别为2.0㎝×5.0㎝×8.0㎝,人右手持机,取z轴方向向上并与天线平行,人头水平指向手机方向为x轴,人头鼻尖至后脑勺方向为y轴。论文参考。

3.2 人体头部电磁模型的建立

本文的仿真计算中所建立的人头模型为分层球形人头模型,将人头划分为四层,包含皮肤、骨骼、肌肉、大脑四种组织,由于人的眼睛在人体各组织中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该组织处的SAR值突变明显,因此人头模型中加上眼睛一共五种组织。该模型所代表的实际人头几何尺寸为:左耳至右耳13.5㎝,鼻尖至后脑勺17.5㎝,下颚至头顶20㎝,各种人体头部组织在900MHz频率下的电参数如表1所示[4]:

篇3

1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增加,移动通信基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公众在充分享受现代通信设备为生活带来的便捷的同时,遍布各地的移动通信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威胁人体健康,也逐渐成为各个运营商和公众争论的焦点。[1]公众对移动通信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安全性的关注、焦虑、冲突及相关投诉逐年上升。

但应注意的是,由于中、短波广播具有影响范围广、发射功率大、场强大的特征,且大中型城市普遍都有大型的中波广播发射台,中、短波广播是城市电磁辐射环境的主要贡献源之一。非选频测量仪很可能在测量基站电磁信号的同时也测到了中短波广播台信号,导致最终测值比基站电磁信号场强值偏高[2]。若基站监测时不区别、排除中短波信号的干扰,依照基站限值对包含中短波信号的基站电磁辐射监测值进行安全性评价,最终可能会得到基站电磁辐射水平不合格的错误结论。

2 监测方法

2.1 信号监测

实时监测当前测量环境中移动通信基站信号是否存在干扰信号,该干扰信号包括:中波信号或者短波信号;选取包括中短波频段和基站频段的综合电场探头,使该综合电场探头连接监测仪主机,得到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将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垂直架设,使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中的综合电场探头和监测仪主机的连线垂直于地面,记录该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的垂直场强数据监测值;将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水平架设,使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中的综合电场探头和监测仪主机的连线平行于地面,记录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的水平场强数据监测值;根据垂直场强数据监测值与水平场强数据监测值的变化幅度,监测当前测量环境中是否存在中短波信号。

2.2 干扰信号的判断

在监测到当前测量环境中存在移动通信基站信号的干扰信号时,分别测量当前测量环境中包含移动通信基站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综合场强以及干扰信号的干扰场强;计算垂直场强数据监测值与水平场强数据监测值的变化幅度;当水平场强数据监测值大于垂直场强数据监测值以及水平场强数据监测值存在任意一方向的最大值,且变化幅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当前测量环境中存在短波信号;当垂直场强数据监测值大于水平场强数据监测值,且变化幅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当前测量环境中存在中波信号;当变化幅度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当前测量环境中不存在中波信号和短波信号。其中,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和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均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测量时采用绝缘支撑架;该绝缘支撑架用于架设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和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以采集当前测量环境中的场强值;其中,绝缘支撑架包括:三脚架或者绝缘延伸杆。

2.3 干扰信号的监测

如果当前环境中存在中短波信号,则选取包括中短波频段的专用电场探头,使专用电场探头连接监测仪主机,得到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将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垂直架设,使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中的专用电场探头和监测仪主机的连线垂直于地面,记录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的垂直短波场强数据监测值;将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水平架设,使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中的专用电场探头和监测仪主机的连线平行于地面,记录专用电磁辐射监测仪的水平中波场强数据监测值。

2.4 计算与评价

根据综合场强和干扰场强,计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场强,在监测到当前测量环境中存在中波信号时,选取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的水平场强数据监测值作为中波综合场强测量值;在监测到当前测量环境中存在短波信号时,选取综合电磁辐射监测仪的垂直场强数据监测值作为短波综合场强测量值。其中,根据综合场强和干扰场强,计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场强,分别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场强:

其中,Eb表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场;E1表示中波综合场强测量值;Em表示水平中波场强数据监测值。

其中,Eb表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场强;E2表示短波综合场强测量值;Es表示垂直短波场强数据监测值。

将计算得到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场强与标准场强限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得到的比较结果,评价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场强是否符合国家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要求。

3 小结

本文介绍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能够实现简单、快速、低成本地甄别基站监测过程中中短波广播的影响,减少检测人员工作量;并且,利用现有仪器及频段差异特性,通过间接计算得到基站准确测值,降低了监测成本;同时,排除了中短波信号的干扰以及中短波信号错误参与基站安全性评价,实现了准确、客观地评价通信基站单项照射剂量。

篇4

不过应该重点注意的是,带变压器的低压电源磁场一般比较高,但也不用过分担心,因为0.3米远的距离就能保证安全。家中最常见的辐射较大的东西,比如手机充电器,现在家家都有手机,大部分家庭还不止一部,所以会有很强的辐射,充电时应该与人保持距离,尤其不要放在床头。

在如今的“电器化”时代,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摆满各种家电产品的房间内,电磁辐射源更多。对此,消费者提高警惕是必要的,但是应该了解到,一般的家电电磁辐射只要处理得当,并不会造成电磁污染,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多少负面影响。

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日常防护:

一 ,距离:电磁辐射的传播是随距离、按指数有规律地衰减,距离越长,衰减指数越多。

因此在使用电器时,拉开一定的距离,即可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如使用电视机和微波炉时,在距离3米外就可以避免伤害。

二, 时间: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与使用的时间也有关系,作用时间越长,受损越大。

篇5

虽然随着电磁辐射危害的认知逐渐加深,很多孕妇自身也加强了辐射的防护,但是由于相关知识匮乏,并不能正确的避免辐射的危害。特别是隐形辐射源的存在,比如家庭装修材料等等,都在成为新的危害,我们所接触的辐射源范围在不断扩大,还需要加强对辐射源的认识。减少辐射对健康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孕妇的危害

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过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①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②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③电磁辐射是造成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④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大脑组织发育、骨髓发育。导致肝病,使造血功能下降,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⑤电磁辐射可使男性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差别很大,但是通常对妇女和儿童最为敏感。特别是孕妇和胎儿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减少电磁辐射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危害迫在眉睫。

减少电磁辐射危害的预防措施

专家认为,由于一般家用电器在屏蔽辐射源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因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做到最好的保护就可以了。在孕期应该尽可能做到合理地使用电器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辐射危害。同时,可以选择电磁辐射防护服。在购买防护服的时候,要看清楚产品说明的防护频率范围,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购买。

日常操作电脑时,与电脑应保持70cm的距离,并与电脑后部及侧面保持不少于20cm的距离,这样所受的电磁辐射就会大大的减少。另外,室内办公设备要合理放置,不要过于集中,避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对办公设备使用的时间要注意控制,应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设备同时启动。经常长时间操作计算机的人员及在妊娠期与哺乳期内的女性,为增大保险系数,还可穿戴防辐射的服装。企业领导应从关心孕妇及胎儿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女职工怀孕期问尽可能安排远离辐射源的工作,而孕妇应有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个人及胎儿可能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简要的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①家用电器避免摆放的过于集中;②孕期少用家电,少看电视;③保持与电脑等的距离,减少上网时间;④避免使用手机和蓝牙设备;⑤穿着适合的防护服装。

电脑及其他家用电器会产生极低频电磁场,并可发射出电脑辐射,这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后的第4大污染源。极低频电磁场可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造成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受损、染色体损伤及遗传基因发生突变而致畸形,进而诱发下一代白血病、胚胎染色体改变,并导致婴儿畸形或自然流产。孕妇操作电脑,特别在孕期的头3个月,最好选用防电磁辐射的工作服。可以采用含多元素的织物,因为既要防电场,又要消除磁场,还要阻隔少量的X射线。因此,这种含多元素的织物是当前防电磁辐射比较理想的材料。

当然,并没有必要因为家电的辐射损害就停止使用家电。只要在平时的使用中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并不会造成过多的损伤。只要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接触,基本无需对辐射高度紧张。

护理工作中如何降低辐射危害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辐射防护意识:目前,充分认识到电磁辐射的危害只是有关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防辐射医务工作者等少数人。大多数人对此都还处于知之甚少或者完全无知的状态。许多人很可能要到他已经受到电磁辐射的严重伤害时,才会有所醒悟,甚至也还有些人已经受到危害仍然不知。因此应加大对人群,特别是孕妇及其周围家人的防辐射宣传。如果条件允许,在孕前就应该宣传辐射对于孕妇的危害。比如,在新婚健康培训时期,就可以加上相关的知识宣讲,以减少或者避免电磁辐射的危害。

注意妊娠期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有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时,也可通过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在饮食方面,食用一些可以提高机体抗辐射能力的食物。前苏联学者研究发现,奶、蛋类食物具有较强的抗辐射功效。黑芝麻、大蒜、蘑菇、紫菜等含丰富的矿物质硒,以及多种酚类、多糖等抗氧化成分,具有较高的抗辐射作用。另外胡萝卜、番茄、卷心菜等含有丰富的强抗氧化作用的番茄红素等。辣椒类等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辣椒不但可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辣椒、黑胡椒、咖喱、生姜之类的香辛食物,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绿茶中的茶多酚也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机体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参考文献

篇6

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Radiation-resistant Fiber;Anti-X-Ray Fiber;Anti-neutron Radiation Fiber;Anti-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iber

1防辐射纤维概述

电磁波在产业应用方面有遥感导航、检测测量及核电的使用。在日常生活方面,随着电器的普及,广播电视、无线通信、互联网的全面覆盖,更是使电磁波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电磁波依频率从小到大分为工频段电磁波、射频段电磁波、微波段电磁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ϒ射线、快中子射线。另外电磁波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即频率越高,能量越大。[1]

无论是哪一种电磁波,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都会带来危害。一类危害是使生物体产生热效应,当超过某一界限时,生物体因不能释放其体内产生的多余热量,致使温度升高而受到伤害;另一类危害是干扰人体固有的微弱电磁场,影响血液和淋巴运行,使细胞原生质发生变化,其积累作用会引发失眠乏力、免疫力下降、组织病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癌症。[2]长期生活在高压线、电讯发射装置、大功率电器设备环境里,以及近距离频繁使用家电和手机的人员,会导致情绪波动,以及电磁辐射超敏综合征(EHS),如头痛、耳鸣、无力、疲劳、失眠、甚至记忆丧失,患帕金森综合征和老年痴呆症[3]。 近20年来,防辐射纤维的研制作为一项重要的高功能纤维的研究课题,已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各类防辐射纤维相继问世。

2防辐射纤维的分类

防辐射纤维有三种类型:1)耐辐射纤维,纤维本身就耐辐射;2)复合型防辐射纤维,通过往纤维中添加其他化合物或元素使该纤维具有耐辐射的性能[4];3)导电型吸波纤维[5],即凭借低电阻导电材料对电磁辐射的反射作用,在导体内产生与原电磁辐射相反的电流和磁极化,形成一个屏蔽空间,从而减弱外来电磁辐射的危害。

3防辐射纤维的研究进展

3.1耐辐射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功开发了聚酰亚胺纤维。聚酰亚胺的大分子链全部由芳香环组成,而且芳环中的碳和氧的结合是以双键形式,有效地增强了结合能。当辐射线作用于聚酰亚胺纤维上,分子可吸收的辐射能远不足以打开分子链上的原子共价键,仅转化为热能排走。正是这种分子组成和结构决定其耐辐射性、耐热性、分子链不易断裂、强度高等一系列优良性能。

将单体芳香族二胺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随后将另一单体均苯四甲酸等摩尔加入,在室温、氮气保护下进行溶液缩聚反应,最后得到浓度为10%~20%的聚均苯四酰胺酸欲聚体溶液,然后通过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可制得聚酰亚胺纤维。

3.2复合型防辐射纤维

通过长期研究,人们对各种合成高聚物耐各种射线的能力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各种高聚物在辐射环境下的使用极限和耐辐射性能,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酯、聚氯乙烯等凭借优良的耐辐射性及可纺性,均可用作融纺制造复合型防辐射纤维的基本高聚物。复合型防辐射纤维所添加的防辐射剂,有重元素和具有大吸收截面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元素用以阻滞中子,而截面大的元素既能阻滞快中子,又能吸收慢中子,且不释放ϒ射线。[4]

3.2.1防X射线纤维

X射线作为电离辐射的一种,在材料X光探伤、人体X光透视、X光分析中已取得成功应用。工作人员长期接触X射线,对性腺、乳腺、造血骨髓等都会产生伤害,超过剂量甚至会致癌,给人体带来严重威胁。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纺织材料研究所和核研究所共同开发了腈纶防X射线纤维。方法是首先对腈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然后用醋酸铅溶液进行浸渍,发生离子交换,得到共价结合接枝铅金属的腈纶织物。该方法制得的织物能明显减弱X射线的辐射强度。如果采用复合型添加剂如铅、铀和镥等,还能进一步提高防X射线的防护性能。该产品用于个人防护,测试结果相当于0.6mm铅板的效果。

近年来日本新兴人化成公司和奥地利的Lenzing公司分别将硫酸钡添加到粘胶纤维中,制成的防辐射纤维可用于制作长期接触X光的工作人员的服装,效果良好。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辐射防护技术公司用辐射防护技术对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进行改性研制成功demron防辐射织物,它是由一层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 (PVC)聚合物夹在两层普通梭织物之间构成。它不仅能防X射线还能防ϒ射线。这种防辐射织物的防辐射性能跟铅做的衣服一样好,但它不含铅,无毒而且质轻。它的用途很广,既可以制成轻便的全身防护服、防辐射帐篷,又可以作为飞机、宇宙飞船用内衬材料等。

我国天津纺织工学院经研究发现,将防X射线纤维加工成的织物经层压或者在织物中间添加含有屏蔽剂的黏合剂后热压制成的层压织物,均是防X射线辐射的良好材料。 [6]

3.2.2防中子辐射纤维

篇7

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电磁辐射完全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危害。不过,如果电磁辐射超过了一定强度(即安全卫生标准限值),就形成了电磁污染,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导致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脏功能异常等症状。

链接:怎样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辐射量呢?用可接收AM频道的收音机就可以监测电器使用的安全距离。方法是:打开收音机,将频道调在没有广播处,靠近所要监测的家电用品,当收音机所传出的噪音突然变大时,说明辐射量大,移开一段距离后,噪音就会慢慢地变小。恢复原来噪音量的地方,就是安全距离,平常生活中与相应的电器保持在安全距离即可。

教您几招防电磁辐射

(1)别让电器扎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电脑的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显示屏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3)用水吸电磁波。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等。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电脑的周边多放几瓶水。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不用要金属杯盛水。

(4)减少待机。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篇8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MR)是带净电荷的粒子被加速时,所发出的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物理现象。任意个振动的电荷都能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并发射电磁波向远方辐射能量。电磁辐射的波长愈短,频率愈高,其辐射的量子能量就愈大。

电磁辐射从来源上又可分为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天然电磁辐射主要是指银河系和外层空间的宇宙电磁辐射,以及积聚在大气中的静电荷的放电雷电磁辐射等。人为电磁辐射主要包括极低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辐射两大类。在极低频电磁场中,以50Hz的工频电磁场最重要,它主要是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及各种电器所产生。在射频电磁辐射中,以广播、电视和各种高频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最为常见。

广义的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中子、质子等。不足以导致组织电离的电磁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包括极低频(ELF,3Hz―3kHz).甚低频(VLF,3kHz―30kHz)、高频(HF,30kHz―lOOkHz)、射频(RF,lOOkHz―300GHz)、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及激光等。

2.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步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公众和科学家认识到暴露于电磁辐射中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射频辐射,尤其是微波辐射(300MHz~300GHz)是对造成人体生理影响非常重要的电磁辐射。微波辐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电源线、电视、移动电话、电脑、烤箱等日常电器均可产生。微波辐射造成的潜在影响包括引发恶性肿瘤(尤其是白血病和脑肿瘤)以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随着人们对微波辐射损伤的关注,皮肤辐射损伤逐渐成为研究方向之。但到目前为止,皮肤辐射损伤,尤其是微波辐射对生物体皮肤损伤相关数据仍是相对稀缺的。

3.微波辐射对皮肤损伤研究进展

微波辐射对皮肤损伤有两种不同机制。一种是致热效应,即一定频率和功率的电磁辐射射在生物体上时,引起体温上升。当温度超过皮肤的调温能力、受照射皮肤内吸收的能量远大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时,会使皮肤的传热能力产生混乱,最后导致皮肤辐射部位温度升高,失水干燥,失去光泽。同时,为保持恒定体温,该部位毛细血管暂时性扩张充血,造成局部红斑现象。另一种是非致热效应,即各种频率电磁场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该机制下电磁能量密度不是很强,在人体内产生热量较少,但可造成辐射后活性氧增加,生物大分子DNA等损伤,可能导致氧化应激性增强,亦影响许多细胞因子、活性蛋白的表达,进而诱导各种生理变化。常用的手机、电脑等电器正常工作时,致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很少(可忽略)不会产生明显的热效应,已有的研究也显示电器辐射影响生物体机能的主要是非热效应。

此外,从中医病机角度,有人认为电磁波乃六气之属,为火热之气,常则养人,电磁辐射乃六之属,为火热之邪,过则为灾,电磁辐射之火热外邪致病,先伤皮毛后伤气,先伤卫气后伤脏气,先伤肺心之气后伤脾肾之气,并提出了治疗电磁辐射损伤从气论治的观点。

研究表明,在2.45GHz无线设备辐射下(无线局域网络),雄性Wistar大白鼠皮肤氧化应激性增强,MDA含量显着增加,而在皮肤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动减少,微波辐射令皮肤抗氧体系受到影响。Ennamany等人,将人体重组角质形成细胞置于900MHz手机常用辐射下2h和18h,对皮肤细胞中的600个基因进行转录水平的分析,发现包括神经调节肽B、胎盘生长因子、转录因子AP-1在内的20个基因成显著上调,包括p防御素2在内的10个基因表达受抑制。其中,β防御素2是存在皮肤表皮中的一种小分子肽,具有直接杀菌、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参与皮肤创伤修复等生理功能,其表达失调或引起皮肤痤疮。Ennamany研究结果,提示微波辐射或可造成皮肤微生态失衡,引发痤疮。Garaj用7.7GHz、300W/O的连续波辐射体外培养的V79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发现微波辐射可抑制H3-胸腺嘧啶的掺入,从而阻止细胞进入DNA合成的S期,使细胞产生严重损伤。

4.微波辐射防护措施

Srinivasan M等在研究中发现番茄红素对辐射诱导体外原代培养的小鼠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HanSK等发现人参提取物可诱导正常小鼠脾细胞Thl和Th2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也可促进辐射损伤脾细胞IFN-γ和Thl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从而恢复T细胞免疫功能。Kalpana KB等在研究中发现橘皮苷对辐射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损害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证实了其对人体淋巴细胞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人们在认识微波伤害、研究微波辐射对人体伤害过程中,也在积极思考微波辐射的防护,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就开展了含微波在内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为电磁辐射环境中作业者的防护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应用,普通人群接触微波辐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微波辐射的防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防护措施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防护微波辐射损伤的途径可归结为两大类。

第一种途径是消除或减弱人体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其主要措施包括屏蔽与吸收。

屏蔽即电磁屏蔽,是将电磁能量限制在所规定的空间,阻止向被保护区域扩散的技术措施。电磁屏蔽装置由铜、铝或钢(铁)制成。导体表面的场强最大;越深入内部,场强越小。这种现象就是电磁辐射的集肤效应,电磁屏蔽就是利用这效应进行工作的。现有的防护措施,如电脑保护屏、电磁防护服、手机袋等,大多是电磁屏蔽方法,易造成反射二次污染,且不能整体改善所处环境的电磁辐射强度,不能减弱电磁辐射对人体的长期累积效应。

吸收是指利用特定的吸收材料将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能量吸收掉以降低电磁辐射强度。吸收材料大致可分为谐振型吸收材料和匹配型吸收材料两大类。前者是利用某些材料的谐特性制成的,厚度较小,对很窄频率范围的微波辐射能量有吸收作用。后者利用材料和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达到吸收微波辐射能量的目的,适于吸收很宽频率范围的微波辐射能量。

应用吸收材料的防护措施,一般多用在微波设备的调试上。调试微波设备时,要求在场源附近就能把辐射能量大幅度地衰减下来,以防止对较大范围的空间产生污染。吸收材料可由在塑料、橡胶、胶木、陶瓷等材料中加入铁粉、石墨、木炭和水等制成。此外,将吸收材料与屏蔽材料叠加组合可制成防护板、防护屏风,防止微波辐射的定向传播。同时能吸收电磁辐射的油漆、防电磁辐射水泥、防电磁玻璃和电磁波涂料等也正在被开发出来。

第二种途径是药物途径,即使用药物如辐射防护剂来减轻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抗辐射药物,其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这期间人们探索了大量人工合成化合物、天然药物和生物因子的抗辐射作用,并进行了相应的基础整理和研究。但由于高效、低毒、可供临床应用的辐射防护剂较难发现,导致人们对辐射防护剂的期望逐渐淡薄起来,20世纪70年代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肿瘤放疗的进展及核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热情重新高涨。我国科学工作者从1958年以来开展了相当规模的辐射防护剂的研究。据粗略估计,50年来共筛选了7000多种新合成的化合物、成药和中草药。其中经过大动物实验的药物有100多个,有10多个药物已经过人体试验。研究水平可与国际上相比,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我国的特色。

5.天然药物防护辐射途径与研究现状

防护辐射损伤作用是指在生物体辐射作用前或作用后应用能减轻辐射损伤程度。天然药物防护辐射作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对其防护辐射作用的机制与药理实验研究逐步深入。由于天然药物含有多种成分,所以其防护辐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对DNA、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抗自由基作用,能够降低辐射对DNA的损伤,促进外周血象恢复,促进造血系统功能,抑制出血倾向,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和细胞面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IL-2的分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天然药物还具有来源广毒性小、价格低等特点,因此天然药物抗辐射活性成分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6.皮肤微波辐射防护护肤品现状

篇9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上的广泛应用,电子对抗已经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战场上种类多样、数量庞大、功率强大、体制复杂的电子信息装备的应用,使得战场空间中的电磁信号非常密集,在陆海空天各个空间出现了复杂电磁环境。近20年的局部战争表明,作战武器系统在复杂的电磁对抗环境下正常运行的能力决定作战效能的关键。例如美军多次就在战争前首先派出多架电磁干扰飞机,对预定目标区域进行强电磁干扰,破坏对方的电磁信号,直接破坏或损伤各种敏感电子部件,牢牢掌控战场的电磁环境的主动权。因此对复杂电磁环境研究和探讨对提高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复杂电磁环境概述

复杂电磁环境,通常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由空域、时域、频域、能域上分布的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迭的电磁信号构成的电磁环境。

信息化条件下,复杂电磁环境对武器装备效能、作战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有:1.电磁频谱种类繁多,涉及通信、雷达、无线电引信、制导、导航等信号,频段从长波段到激光波段,基本覆盖了整个电磁频谱空间。2.电磁信号密集交织,敌我双方信号、海陆空及太空各空间信号、频谱复用信号等交织重叠,使得电磁信号更为复杂。3.电磁形式和内容随着战争态势、战争阶段、作战重心而不断调整变化,以保证各自在战争中的主动地位。4.在作战中,敌我双方将大量采用电子设备实施干扰,各种电磁信号在斗争中激烈对抗,并且贯穿作战全过程。5.通过对电磁频谱实施科学管控和提高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控制电磁环境的影响,越是管控不力、抗干扰能力越弱,就会使电磁环境越发显得复杂。

三、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武器的主要影响分析

(一)自然电磁辐射影响。自然电磁辐射中对作战武器影响最大的是静电和雷电。

静电是影响导弹安全的最突出的因素之一。武器系统中的电子器件集成度高,静电产生的瞬间电流会严重损伤电子器件,严重时会烧毁、击穿弹上元器件的,降低武器性能的降低,导弹无法正常发射。

雷电是比较常见的电磁干扰源,闪电时产生的瞬间电流会引起强烈的雷电电磁脉冲。频谱涵盖了甚低频、低频、高频、超高频频段,给附近的电子设备造成严重损坏。由于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元器件抗雷电电磁脉冲、耐过电流和过电压的能力不强,雷电对其产生的影响需要重视。

(二)人为电磁辐射影响。目前来自敌方的电子干扰、电子侦察和电子摧毁是战争中影响最大的人为电磁辐射。

电子干扰是使用电子干扰系统,发射电磁波或吸收对方电磁波,对对手的电子设备进行扰乱,限制其性能的发挥,手段有光电干扰、雷达干扰和通信干扰。光电干扰是空袭的基本手段,作为“软”杀伤方式,其运用战法也在不断更新。雷达干扰目的是将武器系统中的无线电传输系统、制导雷达、引信系统、导引系统无法接收信号或接收错误信号,引起任务失败。通信干扰是对导弹作战影响最大的,会严重扰乱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子侦察是实施电子对抗的基础,原理是利用声学、光电、雷达等设备,收集各类声音、图像、电磁等信息,经过分析系统,转换为情报信息,达到实时的提供战场情报的作用。

电子摧毁就是“硬”杀伤方式,原理是指直接使用电磁能量或在电磁能量对敌方的武器装备进行电子摧毁的一种方式。电子战“硬”杀伤的主要武器有高功率微波武器、计算机病毒武器、反辐射无人机、反辐射导弹、高能激光武器等,这些武器对导弹作战形成严重威胁。

四、结束语

为保证在电磁战中取得有利位置,不仅要深入研究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武器系统的影响,更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武器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辐射形式采取有效的抗电磁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一)对于自然电磁辐射,应采取综合屏蔽措施。电磁兼容设计和研究应着眼于未来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与安全特点,综合采取各种电磁兼容措施,增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一是避免与己方、民用电子设备发生相互干扰。二是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切断电磁脉冲耦合进入内部的媒介,保证电子设备不受自然因素和电磁脉冲武器的干扰。三是研制、开发、生产抗电磁干扰和抗电磁辐射的元器件和设备,提高电子设备和元器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

(二)对于人为电磁辐射,则应提高武器的反电子侦察技术、抗干扰技术和防电磁杀伤能力。对于武器系统可采用全方位隐身和伪装技术,使敌方“看不见”;采用佯动方法和假目标手段,欺骗敌方的“眼睛”;利用好武器系统的机动能力,减少其暴露时间,可以有效地隐蔽作战意图,提高武器系统生存能力,达成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可通过在军用装备、设施中大量应用新型防侦察、防辐射技术,来加强我方的防电磁杀伤能力。改进抗干扰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光电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制导技术、纳米技术等研究出更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三)为降低复杂电磁环境对武器的影响,不仅要依赖技术手段,还应该结合战术使用。例如提高平台的隐蔽性和机动性,采取多弹齐射,对敌方的电子设备进行有效干扰也可以提高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随着信息化空天战争的不断发展,作战武器系统所面临的战场电磁环境将越来越复杂、多变,防空作战的成败也将更多地融入复杂电磁对抗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复杂电磁环境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发挥的重大影响,加强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探索和研究,提高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信息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10

负离子纺织品

负离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的重大影响已被国内外医学界通过临床实践验证。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能使人体内活性酸素消失,消除疲劳,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负离子纺织品的生产原理是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或织物的后整理阶段中添加负离子整理剂,生产出来的含有负离子整理剂的纺织品在与空气、水气等介质接触时不间断地释放出负离子。

用这种面料制成的负离子服装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在皮肤和衣服之间能形成负离子空气层,发挥负离子的健康功效。负离子纺织品除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外,在装饰用纺织品和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两大领域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吸湿排汗纺织品

又称吸湿速干纺织品,通过纺织品(织物)对水的吸附能力,织物上水分蒸发速率、透湿量等指标来表征织物的吸湿速干,排汗性能。

吸湿排汗纺织品的生产,一是采用吸湿排汗纤维,对聚酯纤维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二是对纺织品进行吸湿速干整理。

吸湿排汗纺织品主要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内衣等服饰。由于它可解决闷热和出汗沾身问题,可调节服装的内气候,使得服装有了会“呼吸”的特性,故也有“会呼吸的纺织品”之称。

远红外纺织品

远红外纺织品是对具有高效远红外发射性能的一类纺织品的简称。远红外线易被人体吸收,它不仅使皮肤表层产生热效应,而且还通过分子产生共振作用,从而引起皮肤深层组织发热,这种作用的产生可刺激细胞活性,改善血液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起到一系列的医疗保健作用。

远红外纺织品是在后整理过程或纤维的成型过程中,将能够吸收外界能量(包括光能和人体热能)并能高效发射远红外的材料附着或结合在纺织品上,使其在4um~20um波长范围内有较高的远红外发射率(≥65%)。

远红外纺织品可用来开发保健蓄热产品和医疗用品,如保暖服、内衣、床上用品(床单,毛毯等),坐垫、护膝、腰带、保健鞋袜等。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电磁辐射的设施和设备的应用不可避免。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形,是一种无法用感官感知的污染现象,被喻为人类的“隐形杀手”,“高科技污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各种污染中,电磁辐射的威胁最大,严重影响了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

防电磁辐射纺织品是采用专门技术和特殊工艺将防电磁辐射材料(通常为金属材料)与纺织纤维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射和屏蔽电磁波。一般屏蔽效能要求达到95%以上,同时这种纺织品还兼有抗静电性能。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的防电磁辐射纺织品主要有金属丝防电磁辐射织物、化学镀防电磁辐射织物、涂层防电磁辐射织物三类,可应用于野外护理用品(帐篷、服装)、室内装饰布、孕妇服、工业防护服和工业防护包扎材料及军事等方面。

防紫外线纺织品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氟利昂使用量的增加,使围绕地球的大气臭氧层产生了空洞,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迅速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

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纺织品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且紫外线透射比T(UVA)

(1)直接采用防紫外线纤维按常规方式纺制纺织品。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防紫外线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目前防紫外线纤维的生产是利用无机物陶瓷微粉与聚合物切片混合,制成母粒再进行纺丝或成纤聚合物在聚合过程、熔融状态下加入无机物陶瓷微粉或具有紫外线屏蔽性能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强烈地吸收波长280nm~00nm的紫外线。

(2)采用功能性整理技术,即将防紫外线整理剂用涂层的方法和纺织品牢固结合。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紫外线纺织品有户外运动服、抗紫外线衬衫、阳伞《遮阳伞)、窗帘和帐篷等。

纳米纺织品

全称为“纳米技术处理纺织品”,即在产品或其特定部位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纳米(1纳米=10-9米)技术处理织物,使纺织品具有抗菌、防水、防油、易去污、抗紫外线等一种或几种功能。

纳米科技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已步入成长阶段,目前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纳米微粒填充到纤维中对纤维改性改质,增进纤维的机能性,另一种方式是应用涂层整理技术在织物表面形成纳米级颗粒。

纳米纺织品具有多功能性,广泛应用在服装,医疗、食品餐饮,军事等行业上。在服装领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纳米衬衫、T恤衫、帽子,男女休闲服装等销售。2009年12月,国家标准GB/T 22925―2009《纳米技术处理服装》的实施,从标准上规范了纳米纺织品在服装领域的应用。

湘绣艺术

篇11

记者亲手做检测

现场对比数据让人心服口服

美亚盛泉公司敢把“慑力诺”防辐射卡邮到杂志社来!那本刊记者可要好好检测一下它的功效了。记者首先拿到一台中国辐射防辐射研究院生产的“电磁辐射测试仪”,这种机器可测到信号很强的辐射数据并听到警报声。然后用手机拨打办公室电话0431-85889215,只见电话接通的一瞬间,测试仪上刚才还显示为“0”的字幕飞速地跳到“1483”,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记者也不太懂上面数据的单位是什么,但知道这肯定是辐射的检测值。天天使用的手机居然有这么大电磁辐射,这太可怕了。记者马上将“慑力诺”放在旁边,辐射数据立即归零!看得见的数据,让在场围观的同事对这个小卡惊叹不已。

真是不测不知道,记者每天都和电脑、电话、电器接触,处处都是辐射源!从这以后,本刊记者天天将“慑力诺”带在身上,反正它小巧轻便,不麻烦,也不影响到什么地方,带着它对自己负责,对健康负责!

经商要有独特眼光

直接铺货孕婴用品店

来自安徽的沈畅,别看才三十岁左右,但是有多年的从商经验。她以前打过工,虽然稳定,但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开支的;后来又做过小吃店的生意,琐碎的小事让她吃不消;现在她经营着一家服装店。虽然同行多,竞争大,但生意马马虎虎还过得去。每天她在商圈附近就琢磨怎么能把生意做好,把钱赚到手。她发现隔壁孕婴用品店的生意好,但是要再一个这样店又要投资好多钱,她还不敢轻易和已做多年孕婴用品生意的邻居来抢生意。

一次她在杂志上看到香港美亚盛泉有限公司关于“慑力诺”防辐射卡介绍就非常感兴趣,于是她从美亚公司买了一些样品试销,放在自己的服装店里,现场用检测仪为顾客做检测,大家虽然也很感兴趣,但是很多人还是愿意把钱放在购买服装上而忽略了这方面的需要。一个月下来卖掉十来个“慑力诺”防辐射卡。这样可不行。她天天都在想着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突然,她想到隔壁邻居的孕婴用品店,现在多数家庭只要一个孩子,从宝宝在妈妈肚子的时候,家人就从各方面做好工作,防辐射是准妈妈必须要想到的事情,特别是怀孕期间还要上班接触电脑的女性,就更重视这个问题了。于是沈畅来到孕婴用品店提出要跟他们合作经营这个生意时,老板爽快地答应了。沈畅这步棋是走对了,现在每个月都能销售200多张“慑力诺”,去掉分成,沈畅单这个生意就能收入近万元。

相关链接:“慑力诺”系列防辐射卡有六大优势:1、市场无竞争,由于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在夸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难有同类产品跟进。2、强势品牌支持,公司2009年中国大陆广告预算迭1000万。3、无处不在的市场,学校、公司、单位等只要有电脑电器等电子产品的地方就有需求!4、看得见的效果比任何宣传都具说服力,公司为每一位经销人员免费配备中国辐射防辐射研究院生产的“电磁辐射测试仪”,效果证明一切1 5、产品全部经过检测。符合国家GBl8871--2002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标准。6、丰厚的利润回报,“慑力诺”中国大陆统一零售价人民币188元,公司给经销商供货价最低三折起。

香港美亚盛泉有限公司

篇12

冲击地压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是当巷道围岩体的原始力学平衡遭到破坏时,变形能突然释放而造成猛烈、急剧破坏的动力现象。随着开采强度不断加强,开采深度不断加大,矿井冲击地压现象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冲击地压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1-2]。南山矿西一区南部18层零分段底板层,瓦斯涌出量大,属于高瓦斯矿井,且埋深大,经综合评估为3级中等冲击危险。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结合日常监测,采用煤体高压注水软化、大孔径钻孔、卸压爆破措施,有效的防治了该矿冲击地压的发生。

1 工程概况

本区煤层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11°-7°,平均倾角9°左右,煤层走向N76°E,倾向NW14°,煤层厚度在8-14米,平均厚度12米,埋深482m本区煤质中硬,煤种为1/3JM,容重1.33。

本区回风道上覆15层煤柱,溜子道上覆15层煤柱及15层采空区。18层煤直接顶为2.0米左右灰白色细砂岩,基本顶为灰白色中砂岩,直接底为1.8-2.5米炭质粉砂岩,基本底为灰白色中砂岩,距下部22-2层30米,本区无岩浆体侵入。西一区南部18层零分段底板层,瓦斯涌出量大,属于高瓦斯矿井,经综合评估为3级中等冲击危险。

2 冲击地压日常监测

该区采用SOS微震系统、电磁辐射法、钻屑法、三量观测法、对该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和危险程度进行预测预报。

(一)SOS微震监测系统日常监测:

1、该区域已实行网络覆盖,由生产科防冲队设专人24小时对SOS微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测得的震源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危险区域报矿有关领导及矿调度室。

2、防冲大队每5天使用能量趋势法和频次趋势法对震动总能量和次数进行统计分析,能量增大或减小要及时找出原因并用KBD5或钻屑法进行校核,发现有冲击地压危险,立即采取解危措施进行处理。

(二)KBD5便携式电磁辐射仪日常监测:

1、防冲队每日派专人用KBD5便携式电磁辐射仪分别对工作面和工作面向外整个回风道和机道进行移动监测,回风道、机道监测范围每10米布置一个测点;工作面内布置3个测点,分别在距上、下端头15~20米及工作面中部。

2、生产科防冲队监测人员严格执行KBD5便携式电磁辐射仪操作规程,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处理分析,发现数据超限采用钻屑法校核,如有冲击危险立即报矿并采取解危措施进行处理。

(三)KBD7电磁辐射仪日常监测:

1、溜子道超前工作面30-40米,70-90米两处各设置一台KBD7电磁辐射仪,第一测站每推进10米前移10米,第二测站每推进20m前移20米(此项工作由生产科防冲队及时完成)。

2、KBD7电磁辐射仪采用趋势预报法,当KBD7电磁辐射仪数据发生异常时,监测队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KBD5电磁辐射仪和钻屑法进行校核,如有冲击危险,立即采取解危措施进行处理。

(四)钻屑法:

1、开采前需测出钻屑法的基准数据,在工作面每隔15米施工一个钻眼,共计5个钻眼。每个钻眼深度为8米,分别对每米(前1米不收集)的钻粉量进行收集,并做好记录,将每米数据的平均数作为钻屑法的基准数据,超过临界值(基准数的1.5倍)认为该处有冲击危险,必须采取解危措施进行处理。

2、采用风煤钻、麻花套钎子垂直于煤壁、平行于层面钻取煤粉,钻孔参数为:开孔位置距底板0.5-1.0米,孔深8米,孔径φ42mm,施工时不得穿层,一人持钻进行操作,不许来回带钎子,应匀速匀力钻进以减小其误差。

3、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钻杆卡死跳动、顶钻、震动或声响等现象时,说明该位置有冲击危险,必须立即采取解危措施进行处理。

4、施工钻屑孔应在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

3 冲击地压治理方法

本工作面采用以上监测方法进行综合监测,其中监测指标有一项达到或超过危险临界值时,认为有发生冲击地压危险,必须及时向矿有关领导及矿调度室汇报,及时通知采区及工作面停产撤人,经矿研究采取卸压解危措施,并经效果检验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恢复生产。

本工作面防治冲击地压采用煤体注水软化、大孔径钻孔卸压、煤层顶底板卸压爆破方法进行治理。

(一)煤体高压注水软化:

1、回风道和溜子道内的煤体软化钻孔进行注水工作。

2、施工地点:溜子道、回风道。

3、设备配置:溜子道使用750型液压钻机和回风道使用YZ-2.5岩石电钻进行打钻,使用流量为80立方米每分钟的乳化泵进行高压注水,注水压力20Mpa。

4、在回风道,溜子道自切眼向外按顺序打钻(抽放钻场位置距离煤体软化钻孔为8米)逐个孔进行注水,溜子道钻孔间距:15米,回风道钻孔间距10米,溜子道打钻角度15°至20°之间;回风道打钻角度3°至5°之间。

5、严格按设计施工,开孔直径75mm,扩孔长度不少于10m。

6、封孔顺序:

1)打钻结束后,钻机队当班必须封孔.

2)封孔深度不小于10米,使用封孔泵注水泥砂浆封孔。

3)如采用每根1.5米长的封孔器,必须两根封孔器之间用管箍连接好,并用麻绳缠好,用管钳拧紧。

4)封完孔24小时后及时上阀门。

5)钻孔封完后,在用变径注水头接到高压注水管路中。

6)封孔质量由采区领导负责检查,严禁漏水。

(二)大孔径钻孔措施:

通过对煤体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改变了巷道深部煤体的力学性质,使得具有冲击倾向的煤体内部出现破碎带,释放出弹性能量,降低了冲击危险性,并避免了冲击地压的发生。

在回风道与溜子道区域采用ZY-750D型液压钻机(功率18.5KW),钻杆φ50mm,钻头直径φ113mm,钻杆长度0.76m,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钻孔角度为+5-10度,施工完后为防止孔内有瓦斯渗出,及时用黄泥或水泥灰封孔,封孔长度不小于1m。钻孔呈三角花布置,长度15m。垂直煤体中钻孔,见下图1。

(三)卸压爆破:

如上述方法无法解决冲击地压情况,需在冲击矿压危险区域进行卸压爆破,每天打2个卸压钻孔。卸压钻孔施工及卸压爆破必须在大班不生产期间进行施工作业。

1)重点防治区域:溜子道和回风道进行煤层卸压工作。

2)开采期间,对冲击重点区域内溜子道上帮;卸压孔间距为5米进行往复循环打钻放卸压炮,钻孔垂直煤帮,角度:45°、孔深8-10米,装药量3.0Kg,起爆雷管2发并用炮泥及水炮泥进行封孔,并封严封实。

3)在超前维护30米处向外对回风道上帮爆破,每间隔15-20米布置一个卸压爆破钻孔,孔深10-20米,钻孔与回风道垂直,开孔位置距底板1.5-1.8m,水平夹角35°,终孔打在同层位岩层中,装药量3.0Kg,2个电雷管并用炮泥及水炮泥进行封孔,并封严封实。

参考文献

[1] 谭云亮,王春秋等.冲击地压灾害非线性预测理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篇13

不过,科学历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时代的进步常常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历史的多次验证。人们在充分享受电磁辐射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日渐感受到了它的负面效应。如各类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就在我们的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我们所使用的高科技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又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媒体上屡屡报道的有关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更是让人们感觉到了来自电磁辐射的威胁,以致于很多人一提起它,就有一种莫名的痛恨和恐惧。

1电磁辐射污染:

所谓电磁辐射污染是指高压电、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自动化设备及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工作时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电磁辐射剂量的电磁辐射下,细胞就会被杀伤或杀死。随着信息技术产品的不断丰富,电磁辐射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辐射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另一个方面,信息技术要依靠电磁波,而电磁波极容易扰和破坏,由此会带来一些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侵害,这也是电磁辐射污染的一个方面。电磁辐射会造成所谓的“电磁污染”,人们也叫它电子“烟雾”或电子垃圾,即电磁辐射的强度超过人体或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所产生的危害现象。它无色、无味、无形、无踪,无任何感觉,可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无处不在,被科学家称为“电子垃圾”或“电子辐射污染”,有专家称这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第四污染。

2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机理

人体是导体,可以吸收电磁场的能量。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的分子会发生取向排列,在分子排列过程中相互碰撞消耗磁场能而转化为内能,引起热效应。电磁场强度越大,则热效应越明显;电磁振荡频率越高,热效应越明显,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而且干扰人体生物电信息的传递。科学实验已表明,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两个方面——致热作用和非致热作用。

致热作用致热作用是指电磁波穿透生物体表层,直接对肌体内部组织“加热”(如同微波炉加热食品一样),即在高频电磁波作用下,物质的温度会发生改变。高频电磁波的致热作用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从而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乳腺癌、阳痿、流产、胎儿畸形等疾病。

非致热作用非致热作用主要是指电磁波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危害,造成心悸、脱发、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和妇女月经失调等疾病。有一个典型的实验是这样做的:从鸡雏、猫的体内摘取出大脑皮质,用调制后的特高频、甚高频电磁波对其进行照射,发现有钙离子析出。钙离子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免疫系统工作和细胞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的浓度变化必然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3生活中电磁辐射污染的防范

现代生活,处处离不开与电子设备打交道。能制造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无处不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手提电话、无线电仪器等无不产生对身体不利的电磁辐射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如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均能产生各种数量不等的电磁干扰,我们如何防护呢?

生活中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呢?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在购买电子产品是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通过了CCC认证(国家对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安全认证);尽量减少对高辐射产品的使用;尽量使用低辐射的产品,如低辐的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尽量使用坐机拨打电话,少用手机拨打电话。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最好在铃声响过一两秒或两次铃声之间接听,使用时头部和手机天线的距离尽量远一些。

有人说了,不买家电或是有也束之高阁不再用,污染不就没有或减少了嘛。好倒是好,可是要没了它们,咱们的生活就该倒退回从前的艰苦时代了。恐怕没人愿意放弃好生活而去过苦日子吧,多学几招防范措施才是现实可行之策。例如:

不要把家电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限量辐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电,如电视、电脑、冰箱、收音机等,最好不要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要避免长时间使用家用电器、手机等,还要尽量避免同时启用多种家电。与家电保持安全距离很有必要。距离越远,受电磁波侵害就越小。

彩电的安全距离是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日光灯为2~3米,微波炉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还有一招就是吃东西。多食用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居住、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佩带心脏起搏器有条件的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导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注间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指数。有关专家提醒,5种人特别要注意这一条,第一是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发射塔附近的人员;第二是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第三是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第四是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第五是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都应该了解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程度,如果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比较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E时代下的又一现代污染───电磁

辐射已经被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列入必须控制的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记得吗?我们的儿歌里曾把站着几只小麻雀的高压线比作五线谱,那曾是城市里最美的图画。可时过境迁,如今,因为怀疑围绕在居民区周围的高压线释放出的电磁辐射会损害人体健康,高压线的建设者们屡次亮相听证会甚至法庭,争端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专家说,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许多问题还有待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时间的考验。目前,不管学术界的争论如何激烈,现存的、引起很大争执的问题应该及时得到解决。首先,应该及时推出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的产品标准。第二、对于已有标准的产品,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特别是列入3C认证目录的产品。第三,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时解决目前引起争端的事件。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也要适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如尽量用更多的时间到户外活动,到乡村去,到田野去,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