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声学基本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反射声中较早到达人耳的声波较强,这个较强的反射波称之为早期反射声,在此之后的反射声的总和称为混响声。
人耳的听音范围是20hz~20khz。低于20hz叫次声波,高于20khz的叫超声波。
声波振动一周所传播的距离叫“波长”用λ表示
声波一秒钟传播的距离叫“波速”用c表示
声波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 f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λ=c/f
篇2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篇3
如何有效完成大学学业?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中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指导大学生完成学业?这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这就涉及大学学业生涯活动和大学生学业指导问题。所谓大学学业生涯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学业生涯过程中与有效完成学业密切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公寓寝室生活活动等方面。所谓大学生学业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中所面临的诸多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指导,从而帮助大学生有效完成学业的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大学生学业指导包括职业与就业指导、学业规划指导、学科与专业指导、学习指导、素质拓展指导、公寓生活指导等基本要素。本文就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基本要素作一些探讨分析。
1 职业与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先导要素
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如何能够成功应聘自己心仪的职业?前者事关大学生职业指导问题,后者事关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职业与就业指导问题。从根本上看,职业与就业问题事关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每一位大学生及其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破解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能否有效破解,既取决于大学生能否有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也取决于大学生能否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所谓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有关职业和就业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专题指导的教育活动。有关职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进入、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而有关就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就业期望、就业信息、就业选择、求职技巧、就业心理、就业权益等方面。既然职业与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追根溯源地在学业生涯过程中始终关心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完善问题和自身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破解职业与就业问题就会成为大学生有效完成学业生涯的先导性问题,职业与就业指导成为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先导要素。
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诸要素中的先导性,体现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前后就应当导入职业与就业指导,并将职业与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也就是说,第一学年重在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大学生把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学年重在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提升指导,引导大学生把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学年重在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提前总结学业生涯、科学评估自我、强化就业意识、接轨社会需求,为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第四学年重在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运用就业信息、训练就业技巧、维护就业权益、适应职业生涯,实现成功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
2 学业规划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导要素
如何合理规划大学学业生涯活动?如何成为大学学业生涯的主人?这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到大学生学业规划和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问题。
所谓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客观评价自身学业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大学学业生涯活动的规定和要求,对如何有效完成大学学业进行规划与设计而形成的行动安排。大学生学业规划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阶段性、有效性、可行性等特征。其中,科学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大学学业特点和学业生涯活动特点;系统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系统优化原则;针对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意向;阶段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处于不同学业阶段的大学生对学业内容的需求与特点;有效性体现在学业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毅力、提高学习效益;可行性体现在学业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并在学业生涯活动中切实可行。
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制定和完善进行个性化指导的教育活动。由于大学生学业规划由对应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应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素质拓展计划、对应于公寓寝室生活活动的日常生活计划等三项计划有机构成,而人才培养计划往往比较成熟、素质拓展计划往往不够成熟、日常生活计划往往因人而异,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学业规划指导。因而,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度解读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依据并围绕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现状,结合大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优化要求,对大学生制定和完善素质拓展计划、日常生活计划进行个性化的专题指导。
综上所述,大学生学业规划涉及大学生学业生涯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大学生需要事先规划学业生涯、事中导入并完善学业规划、事后评价学业规划实施结果,才能成为学业生涯的主人并有效完成学业。学业规划对大学生有效完成学业具有主导性作用,学业规划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导要素。
3 学科与专业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关键要素
什么是学科与专业?学科与专业有什么关系?专业与职业、就业有什么关系?喜欢这个专业吗?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入学前后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别关注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大学生学科与专业指导问题。
所谓学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按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的性质所作的知识分类。所谓专业,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学科体系和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类别。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依据;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专业根据社会职业的要求,选择一门学科或多门学科的知识构成专业教育的体系,从而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可见,学科与专业密切相关,而专业与职业、就业有着密切的承续关系。
大学生学科与专业指导,是指通过科学、客观、系统地介绍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专业的学科背景与研究范围、专业性质与定位、专业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就业去向与职业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稳固专业思想、强化专业意识、安心专业学习、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专项教育活动。学科与专业指导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深度了解学科与专业、理}生选择专业、进而热爱专业,而不是限制或阻止大学生转专业。
高等教育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专业教育立足于完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贯穿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公寓寝室生活活动之中,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在大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学什么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学生把学什么专业看得比进什么大学还要重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多数学生能够理性选择学习自己喜欢或相对喜欢的专业,那么他们就会尽快安心于专业学习,学习动力就会得到更好激发,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更好提升,学习毅力就会得到更好增强,学习效益就会得到更好提高,学业基础就会得到有效夯实。因此,学科与专业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关键要素。
4 学习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体要素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什么不同?如何实现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进了大学主要学什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学习?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特别是在从事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大学生学习指导问题。
所谓大学生学习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有关学习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等全方位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遵循规律、依据原理、运用方法,以提升学习力为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毅力,提高学习效益,从而学得更主动、更轻松、更有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说,大学生学习指导既从理论上弥补了教学论中多论教少论学的不足,又从实践上找到了教与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由于学习是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中的主体任务,因此,学习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体要素。
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多种多样,应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指导。根据大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程度,学习指导的重点体现为课程指导、教材指导、学习观指导、学习力指导等方面。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主体内容,课程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效,因而课程指导应成为大学生学习指导的重点之一。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教材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是某一学科系统知识的科学呈现,对于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教材指导应当成为大学生学习指导的重点之一。学习观是大学生对学习现象、学习规律、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系统认识,对于指导大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科学学习、创新学习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学习观指导应当成为大学生学习指导的重点之一。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有效开展学习所依赖的整体力量,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效益等要素,提升学习力是大学生追求的根本目标,因而,学习力指导应当成为大学生学习指导的重点之一。
5 素质拓展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核心要素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拓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有效开展素质拓展?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特别是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问题。
所谓素质,是指以个体先天遗传的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下,通过个体实践锻炼与学习内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与质量水平。大学生的素质既有人的素质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职业素质、学习创新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职业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创业素质;学习创新素质包括学习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所谓大学生素质拓展,既指大学生已有的某些素质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实践锻炼和学习内化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提升,也指大学生所缺乏的某些素质经过实践锻炼和学习内化得到有效拓展与强化。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建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
所谓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是指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针对每位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发展的不同需求,指导大学生制订个性化的素质拓展计划,并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有效指导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入校以后,都要自我评估自身素质与能力状况,本着使已有素质与能力更强、薄弱素质与能力增强的原则,在教育工作者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的素质拓展计划,并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系统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从而有效提升素质与能力。
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根本任务是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优化素质结构是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核心任务,素质拓展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核心要素。
6 公寓生活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保障要素
如何尽快适应大学学业生涯?如何有效度过公寓寝室生活?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特别是公寓寝室生活活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帮助大学生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大学生公寓生活指导问题。
公寓和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休息的地方,是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期间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最外露、最放松的地方,是大学生表现最自然、最真实、最全面的地方,是大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养成的地方。公寓和寝室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课余学习活动的首选场所,公寓和寝室的活动时间与内容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余暇时间的合理安排与使用效益,公寓和寝室的活动形式与内容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公寓和寝室的活动环境与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的营造,公寓和寝室的条件与管理直接影响着寝室学习风气和班级学习风气的建设。因此,公寓寝室生活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生活指导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所谓大学生公寓生活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在公寓寝室生活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专项指导的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公寓寝室生活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公寓生活指导主要包括生活规范指导、思想教育指导、学风建设指导、党团建设指导、和谐寝室建设指导等方面。其中,生活规范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思想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风建设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从价值层、功能层、行为层等层面形成优良学风;党团建设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在公寓生活和党团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谐寝室建设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和谐处理寝室人际关系、促进校园安全稳定。可见,生活规范指导、思想教育指导、学风建设指导、党团建设指导、和谐寝室建设指导对于大学生学业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而,公寓生活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保障要素。
参考文献
篇4
1 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反映的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大多数物理定律和物理概念,都可以通过实验和通过自然观察得到验证。做好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对物理现象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了解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从而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发现真理,在观察中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观念、科学思想体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2 加强实验指导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实验能力是运用实验方法,完成各种实验操作的能力。
因此,也可以把它称为操作的能力。操作是用双手和体力作用于客观物体,进行操作、制作产品的过程。操作能力的主要品质是迅速性、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2.1 做好演示实验,示范操作技能。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用优化的操作步骤和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向学生示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把自己的操作技能转移到学生身上。
2.2 加强基本训练,打好实验基础。物理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是系统操作的基础,仪器的调整、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的使用、基本值(电阻、电压、电流)的测定、实验报告的填写等都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学生分组实验的效果会更理想。
2.3 严格实验要求,做好学生实验。学生实验的操作技能不是看几个实验就能很好的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验,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严格要求,使学生的操作规范进行。另外,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要做到定期检查,步步落实。
2.4 改进实验步骤,培养探索精神。在物理研究中有两种途径:①实验一观察一分析+结论一实践;②问题一假设+实验一观擦+分析一证实假设。为了使学生认识和学习这两种途径和方法,可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生按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3增加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1 增加学生分组实验次数。除正常的学生实验外,为增加实验次数,可以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也可以开放物理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验证定律、探索真理。
3.2 积极引导课外实验活动。一是增加有趣或有实用意义的实验。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讲力学时,我用自制的"火箭"讲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讲物体的平衡时.用自制的杆秤讲解力矩的平衡条件;讲分子运动时,我用钢球碰撞实验验证能量守恒;讲机械运动时,用自制的摆钟讲解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开展课外制作比赛,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篇5
1.开设实验课,是生命世纪所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经典细胞学、实验细胞学及细胞生理学、现代细胞生物学等阶段,推动学科理论内容的产生、发展及丰富的动力是实验研究。例如:显微镜观察方法导致了细胞学的产生,而电子显微镜及其它更精细观察显像技术的应用,可以观察细胞内部的亚显微结构、甚至单一生物分子的位置,更加准确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在大三开设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是适时的。大三本科生经过动植物学的学习初步了解动植物细胞的一般特性:通过微生物学的学习,则了解微生物在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特殊性;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学习,掌握了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性,并且有了相应的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本科生能够适应较为复杂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学习和操作。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直接与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接轨,在高年级开设这样的课程,有助于本科生迅速进入毕业论文研究的状态,有助于考研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2.选择实验课内容,注重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参考国内主要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自编实验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介绍与某一个实验项目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实验原理。例如: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是最基本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实验教材中,作详细介绍,列出不同放大倍数物镜的镜口率、工作距离、景深和视野直径等参数,使学生明确“放大倍数小的物镜工作距离大,放大倍数大的物镜工作距离小,物镜是显微镜中关键部件”等基本规律,有助于使用和选择显微镜。
设计了染色体制备和分带的内容,可以允许每个人动手操作,完成整个实验程序,得到预处理、样品制备、离心、显微镜使用等综合技术的训练。事实反映出操作认真、严谨的同学能获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
选编了细胞培养、荧光显微镜技术等较高要求的实验内容,并附编了相应的前沿技术,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理。这些都是从事细胞生物学科研工作所需的研究技术,该类实验内容的开设,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法,使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从完成操作、获得学分过渡到科研综合性、探索性,乃至创新性的高度。
详尽描述实验操作步骤,特别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细节,以及实验试剂、药品的配制和仪器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注意操作过程与实验原理的结合,增加图解。例如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和C带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多,影响因素多,相对成功率较低,学生兴趣浓。操作程序的清晰、严格要求是完成实验的重要保障。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创新性实验及实验后思考题,以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经验,熟悉怎样设计实验、组建哪些实验技术达到实验目的、哪些步骤是控制实验的关键及其影响因素,甚至可提出修改的方案。
3.注重课前准备,确保实验质量。教师持之以恒动手从事科研实验工作,掌握或了解本学科研究技术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坚持与实验员设计、商讨、准备实验,要有预瞻性,掌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及时准确回答学生问题。
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临阵状态也很重要。不少学生习惯于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一边对照实验指导,一边操作,经常导致操作混乱、时间延长甚至实验失败。目前,此类现象仍然较普遍,教师需注意检查督促,进行关键性问题提问、请个别学生上台操作示范,教师再对其中的注意事项、操作错误重点强调。另外,可将预习作为实验成绩的一部分,学生有备而来,提高实验质量。
4.细致指导,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细胞生物学实验包括形态、结构观察性实验,也包括操作复杂、技术综合的实验,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显微镜及特殊显微镜的熟练操作,微观世界的确认,临时与永久玻片制作,实验动物解剖,生物绘图方法,离心机的使用,细胞生物学染色体方法,细胞培养过程的无菌要求,这些基本技能都是每个学生必需的。教师必修逐个指导、示范和纠正,培养学生正确的规范的操作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的精神和严格的实验习惯,是科研最基本的素养,而本科细胞生物学实验是训练的最好平台。
篇6
从知识教学丰富性立场出发,笔者认为,成绩排名这一规约无数师生行为秩序的实践方式,内置着教学论上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危机,它本质上是反知识、反教育的,从教育教学规律来说,殊不可取!
过分强调成绩排名,是对知识和教学过程本质的误解,从而导致教育核心价值的扭曲、异化。成绩排名机制假定,由于学校教育的时空特殊性,学生事实上不可能无所不包、无限多样地学习知识,学校教育最紧要的事情是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大化地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即依照学科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的课程,去掌握那些被选定的知识。因此,教学必然对被选定以外的知识存在及其学习方式不屑一顾,从而拒绝、排斥了课程或教材以外丰富多样的知识及意义世界,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最大化获取知识的价值追求,也否定了通过掌握知识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
成绩排名得以有效实施,前提条件是划一目标、划一内容、划一进程,以标准答案为赋分依据,把权威认可的知识当作标准知识、绝对知识、样板知识,然后据此划一度量,比对师生教学的性质、水平和位置,赋予个体学习不同等级的价值、声誉和权利,剥离知识的过程情境特性。如此,知识学习毫无个性可言,思考是自寻烦劳,探究会增加风险,最好的策略就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师教导的方式去处置一切,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丰富性完全被架空。
学校教育以传递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己任,使无限丰富多样的知识在代际之间贯通,帮助“新来者”适应并创造这个世界,它本质上反映人类热爱知识的旨趣和超越自我的胸怀,要求开放、追求进步。但成绩排名的机制恰恰是走向反面,它引导、启发学生问答,但心思花在“标准知识”、“样板知识”的记忆理解上,教学过程变成无穷无尽的题海战术,聪明智慧全放在不断地猜题押题上,以考试代教学;它激励、鞭策学生上进,但以名次功利为动力和诱饵,以排名代替教育。这里,教师所有的优秀品质要求――博爱的胸怀,渊博的学识,灵巧的沟通能力,等等,都显得多余甚至是一种累赘!
篇7
1.考试招生机构制度健全
日本大学学校层面设有“大学入试课”、“入学考试事务室”等考试招生专门机构,各学部(即学院)负责考试招生的部门设在教务处。考试招生机构聘有专业职员(含兼职研究生),负责编辑“入学者选拔要项”,面向考生、家长及社会人士提供咨询,受理考生报考事宜,安排个别学力检查考试等事务性工作,各学部设有教授会负责制定考试招生具体方案、命题、阅卷、面试、决定考生能否录取等核心工作。按文部科学省要求,各大学每年12月15日之前《大学入学者选拔要项》,具体内容包括招生具体方案、招生计划、报考资格、报考手续、考试科目及内容、考试地点及日期、考试方式及方法、理想学生类型、考试费用等事项。对考生影响较大的变更,则要提前2年予以通报。暑假8月份,大学还要举办为期2周左右的考试招生说明会,通常以学部为单位依次举行开放日活动,考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可以免费领取相关材料,试听学部名师授课,考察教学科研设施,咨询毕业生去向等,部分大学还组织人员到外县市举办考试招生咨询会。
2.考试招生方式方法多元
日本大学基本招生方式依据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中心考试(即第1次学力考试)和各大学自己组织的个别学力检查(即第2次学力考试)结果招生。各大学或学部有权自主指定中心考试学科及科目。个别学力检查由学校层面设置的专门委员会负责,成员每年轮换,由各学科推荐的教授组成,试卷由各学部命题,也有部分科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命题。各大学或学部自主指定中心考试学科及科目,自行决定个别学力检查考试科目、内容及方式。个别学力检查以《高中学习指导要项》为范围,多方面、多角度考查考生学习能力、对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以及入学动机和专业兴趣等,具体考试方法包括笔试、面试、小论文、讲演、调查书(高中对本校毕业生学习成绩、出缺席、品德性格等方面的记载与评定)、校长推荐书、外语听力、实践技能测试等,一般按前期日程和后期日程“分离分割”方式进行,少数公立大学还安排中期日程。文部科学省没有统一规定中心考试和个别学力检查的组合方式,大学自主决定是否利用、如何利用中心考试,自主决定两次考试学科及科目、得分在综合分中的比重。例如东京大学中心考试占25%,个别学力检查占75%[1];大阪大学中心考试占35%,个别学力检查占65%[2];庆应义塾大学自己举行入学考试,不利用中心考试。[3]除基本招生方式外,日本大学还采用推荐入学、AO入学、调查书选拔、归国子女选拔、插班入学、跳级入学、学士入学(即第二学位)、附属学校直升、外国留学生考试选拔等特别方式。具体组织形式有三种:以全校为单位、以学部为单位、以学科为单位[4],以学部为单位招生是主流。
从全国统计看,基本招生方式同10多年前相比略有下降,近三年通过这种方式入学者基本维持在55%左右;推荐入学方式10多年里基本稳定在35%左右;AO入学考试同10多年前相比上升较快,近三年基本保持在8%左右;专门学校毕业生、综合学科毕业生、归国子女、中国遣返者后代、社会人等特别入学选拔比例不断下降,近三年维持在0.5%左右。私立大学推荐入学考试和AO入学考试分别为40%和10%左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AO入学方式主要出现在日本私立大学(入学者超过10%),私立短期大学最多(入学者接近20%),国公立大学则并不多见(入学者均在3%以下)。[6]国立大学主要通过基本招生方式录取新生,例如东京大学占招生计划的98.16%,[7]京都大学占99.39%;[8]公立大学基本招生方式比例比国立大学低一些,例如大阪府立大学基本招生方式占86.84%;[9]私立大学招生方式更为多样化,更具灵活性。
3.考试招生公正安全
近三四十年来,尊重入学考试客观性、公平性和社会性成为日本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也是普遍认同的基本伦理和组织规律,任何违反规则的不正当行为都要付出昂贵代价并被社会声讨。考试招生舞弊在日本极罕见,因此相关预防或惩治制度在文部科学省、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各大学等入学选拔宣传材料中很难找到,大学网站上也很难找到考生遭遇不公能够选择的申诉渠道和流程。从近几年新闻热炒的两起考试事故中可以了解到相关对策和措施:其一是2011年2月报考京都大学等院校的1名山形县籍考生利用手机将试题上传互联网求助未遂,京都府警察介入调查,京都地方检察院、京都和山形家事法庭等最终判决考生写检讨谢罪并深刻反省,文部科学省责成各高校、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等相关机构强化应对措施,规定考生携带电子设备进入考场必须关机并放置桌面以备监督,东京工业大学还研制出电子设备考试作弊探查法,电磁波定位精确到具体座位;[10]其二是2012年2月中央大学附属初中招生舞弊事件在日本掀起巨大波澜,中央大学理事长暗示附属初中校长在升学考试中关照对学校有巨额捐赠的校友之孙,结果被知情教师揭发,中央大学委托律师、学者、经济人等6人组成第三方委员会详细调查,最终理事会通过决议解聘理事长,其他相关人员也各有处罚,考生录取资格也被取消。[11]
二、专业机构提供统一考试及信息服务
1977年,日本政府设立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作为全国统一考试常设机构。中心法律属性为非公务员型独立行政法人,相当于我国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中心主管大臣为文部科学大臣,主管单位是文部科学省大学入学考试室,中心负责人等由文部科学大臣任命。2011-2012年度中心经常性收益为112.24亿日元,报考费及成绩查询费等考试相关收益占98.57%,完全实现自收自支。[12]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核心职能有三个:通过全国统一考试,为大学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服务;开展考试调查研究,为大学改进考试招生工作服务;收集大学考试招生信息,为考生、家长及高中教师服务。
1.组织全国统一考试
举办全国统一考试是中心核心职能,中心考试是典型标准化考试,考生就近参加考试,所有科目皆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为客观多项选择题,侧重考查考生各学科科目基础学力,考试科目覆盖高中阶段各学科所有必修课程,命题范围严格遵循文部科学省制定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心考试包括日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外语六大学科29个科目,考试结束后公布标准答案及配点、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等。日本高校有权决定是否采用中心考试成绩,国公立大学原则上把“参加中心考试中本校指定的学科及科目”作为考生报名的前提条件,越来越多的私立大学要求考生参加中心考试。2013年,840所大学采用了中心考试,报考人数为57.3万,参加7科目考试的约为52.4%,参加3科目的为20.4%。[13]
2.开展考试招生调查研究
2010年中心设立大学入学者选拔研究机构,以改进大学入学者选拔方式方法和中心考试为重点,组织全国大学入学者选拔研究联合会,发行《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研究纪要》,推动各大学和高中交流并实施调查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通常和其他研究机构及大学进行合作,大学作为招生责任者配合中心组织联络会议,高中和高校协会则参与试题评价等工作。此外,中心还同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举办国际研讨会,在国际国内学会期刊、研讨会等发表研究成果等。
3.提供考试招生信息服务
1988年,中心增加收集并公布入学考试相关信息的职能。中心为各大学选拔学生提供可靠信息资料,同时也注重为家长、高中毕业生及升学指导教师提供大学招生选拔相关信息,主要内容是中心考试以及大学入学考试等信息。如建设日本大学信息库,帮助考生了解报考大学的基本情况、考试学科科目和具体要求;每年公布各大学次年度入学考试基本信息、招生名额、考试方式、不同录取方式的学生比例、不同学部考试的学科科目组合;大学相关情报包括参加中心考试大学及学部、招生具体政策、招生计划、学科及科目成绩使用情况等。
三、政府管理基准化、弹性化、原则化
文部科学省设有大学入学考试室,每年5月底面向大学《大学入学者选拔实施要项》,提出大学入学考试基本原则,规定全国大学入学考试周期,统一制订所有高中大学通用的调查书等。文部科学省还调查每年入学者选拔实施状况、国公私立大学入学者选拔志愿情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情况等,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此外,文部科学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大学入学考试报考资格标准,核心要件是完成12年学校教育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且入学时年满18周岁。政府管理体现基准化、弹性化、原则化,政府按照既定标准进行宏观管理,标准为最低限度,管理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1.提出考试招生基本原则
文部科学省要求,大学入学考试重点考查高中阶段学力要素,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学习动机等,基本招生方式要以调查书、个别学力检查、小论文、面试等多方面考查考生能力及适应性等,但要尽量避免对高中教育造成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少考生负担。文部科学省规定,以学部为单位,推荐入学考试招生人数不能超过招生计划的50%(短期大学除外)。大学招生尽可能以学部或更大范围为单位,以便考生入学后可以根据兴趣、适应性等选择学科专业。文部科学省还规定,各大学招生具体方案应该体现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准确信息,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考生、高中等提供升学选择的必要信息。大学入学考试应该以《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为命题范围,有必要让高中相关人士参与策划并评价。大学明确告知大学所要求的能力、适应性等基准,国公私立大学和高中相关人士应该通过常设组织开展联络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合作。
2.限定大学考试招生周期
总体上说,文部科学省对私立大学考试周期限制最宽松,对国立大学最为具体,对公立大学则在两者之间。文部科学省规定,中心考试每年1月第3个周六、周日举行,各类大学自主组织的考试4 月 15 日前结束,最迟4月20日公布结果。国立大学个别学力检查前期日程2月下旬开考,后期日程3月中旬开考,公立大学则可更灵活地确定考试日期。AO入学考试8月初开始,推荐入学考试11月初开始,录取结果最迟在基本招生方式举行前10日公布。归国子女入学考试、社会人入学考试日期可以不受上述限制。[14]由于国立大学考试日程安排统一,考生通常只能报考两所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考试次数和考试日期安排更为灵活,通常7月上旬公布《大学入学者选拔要项》,基本招生方式次年1月下旬关西地区率先开考,2月中旬首都圈为最盛期,3月初后期日程开始,3月下旬招生基本结束。考试机会从1次到多次,也有私立大学2-3月间每周举行考试。AO入学考试5-7月就开始报名,9-10月公布结果,也有私立大学全年受理AO入学申请。
3.间接控制大学招生计划
文部科学省按照“事前规制,事后检查”原则,依据“学校教育法”(法)、“学校教育法试行令”(政令)、“大学设置基准”(省令)、“学校法人的捐赠行为以及捐赠行为变更认可相关审查基准”(省令)等法律法规间接控制各大学招生计划,提前1年向社会通报国公立大学招生计划增减情况。日本设立大学必须有文部科学大臣认可,认可之前提交审议会审核是必要程序。申办者向文部科学大臣提出申请,文部科学大臣将申请书交付大学设置的学校法人审议会,由审议会所属大学设置分科会(负责审核课程、教师、校地、校舍等事项)和学校法人分科会(负责审核财政计划、管理运营等事项)分别审核,并向文部科学大臣报告审核结论。审核重要标准是师资配置合规、办学设施达标、设备完善、课程齐整、经费充足、运营管理体制适切等,文部科学省根据各大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办学条件等核定相应招生计划,但允许国公立大学少量超出定额,私立大学则可以按招收定额120%招生。大学所属学部的招生人数也是由自身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办学经费等制约因素确定,不是由学校任何部门安排分配的结果。[15]伴随大学设置基准化弹性化,废除生均校舍面积为生均校舍面积3倍,专任教员必须占全体教员50%等强制性规定。
四、审议会提供政策调研审议服务
日本出台教育政策通常程序是先由政策审议机构对政策问题进行调研审议,提出政策建议报告,文部科学省将政策建议报告以各种教育法实施细则、各级各类学校指导要领、省令及告示等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与调查研究大学入学考试招生政策的审议会主要有大学审议会、中央教育审议会(2001年重组后下设5个分科会)、临时教育审议会、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等,提交数十份调研报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被政府采纳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完善考试招生方式方法
各大学自主举行个性化选拔,做到入学机会多样化、入学资格自由化和弹性化。推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全国统一考试,导入并完善 AO 入学考试,灵活使用调查书,外语科目主要测试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各大学应该通过书面材料审查、面试、小论文等形式,从多方面评价应试者的能力、适应性、个性、资质、思维方式、报考动机、学习目的、目标意识、热情、兴趣、潜能等,实现选拔方法多样化和评价尺度多元化。允许成绩特别优异、符合大学教育目标的学生跳级入学。大学入学考试应该适切地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也就是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资质。各大学可以试行暂定入学制度,按一定比例把合格线附近考生确定为暂定入学,根据一年后学习情况判定是否合格,赋予学生更多挑战性机会。在重视综合性多样化评价基础上,推进各种职业经验、社会活动经验纳入特殊专业招生。
2.改进考试招生组织实施
大学设立专门招生机构,确立教师和职员协力合作体制,教师参与决定考试招生方针政策,判定最终合格者等核心工作,训练专业化职员,职员或兼职研究生负责其他事务性工作,招生录取结果要向教授会汇报。各大学明确具体招生方针政策,对社会和考生全面公开。大学公开发表检验评价结果等,应广泛听取社会有识之士、地方产业界人士、高中相关者、考生家长等外部意见,增进国民和大学相互理解,确保评价客观性。废除国立大学一期校和二期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外部专家协助命题机制,剔除单一考查知识量的试题。
3.强化高中大学有序衔接
提出高中和大学教育顺利衔接对策,大学入学考试招生应尊重初等和中等教育在宽松环境中育成学生生存力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并获得学分的制度。大学第2次学力考试命题要遵循高中教育宗旨,以考查创造性、论理性思考力等的试题为主,重视考查学生生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试行秋季入学,灵活使用1月份中心考试选拔秋季入学学生。
五、几点启示
日本大学考试招生体现多样性、自主性和适切性,专业机构考试服务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和效能化,政府管理服务实现原则化、弹性化和基准化,审议会政策调研审议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比较成功地化解了考试竞争过于激烈、政府干预过多过细、大学过于序列化、招生过分依赖考试分数、学生负担过重等难题,为我国推进考试评价综合化、招生录取多样化,构建招生考试相对分离的制度框架提供了参照。
1.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考试招生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政府的角色应该由过于细致的考试招生管理向宏观管理过渡,成为基本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秩序的监督者、公平的维护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日本政府教育管理大纲化、基准化和弹性化特征明显,文部科学省在考生报考资格、大学招生计划、招考周期、组织实施、考查内容、招考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这些要求都有相关法律作为依据,给专业机构、各大学开展具体考试招生工作留下较大空间,政府并不参与大学考试招生,从而避免了政府干预过于随意、过于细碎和过于僵硬。
篇8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像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地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培养首当其冲: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的习惯;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好问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在这几年的常河学区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验中,笔者发现,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的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会有所强化。
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
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性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就产生,并释放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了,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让大爱温暖课堂。
三、掌握多种读书技巧,具备各种基本技能
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
篇9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5.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篇10
生1:∠1和∠6是锐角,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小。经过我的测量,∠1的度数是45°,∠6的度数是50°,我的估认与我的测量结果相同。
生2:∠3是平角,因为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与量角器经过中心点的0刻度线完全重合,度数是180°。∠5是周角,因为周角是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当周角的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到同一直线上时形成平角,这时正好是180°;再旋转到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时,等于2个平角,所以∠5的度数是360°。
生3:∠2和∠7是钝角,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大。经过测量,∠2的度数是120°,∠7的度数是130°。∠4是我的估认与实际测量不相同的,我估认∠4是锐角,经过测量发现∠4是直角。
生4:我想补充∠7不需要测量也能知道度数,因为∠6和∠7形成一个平角,已测得∠6=50°,所以∠7=180°-∠6=180°-50°=130°。因此,∠1和∠6是锐角,∠4是直角,∠2和∠7是钝角,∠3是平角,∠5是周角。
生5:我和同桌通过填表的方式来研究角的分类。
生6:我还知道各角之间的关系,因为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所以,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生7:我想补充生6的各角之间的关系,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要对角进行有效分类,确定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经历估认角的类型、测量角的大小后再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逐步概括并形成角的概念。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指出的那样:“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二、 经历估量、测量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根据给定的角来估计角的度数,根据角的度数来想象角的大小,是学生学习角的度量的难点。如何让角的图形与角的度数有效结合?学生一组组地进行观察和比较,判断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如图2)。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每组中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大一些,理由是下面的角的边比上面的角的边长。
基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特点,学生用一幅三角板拼一拼图2中的每一组角,判断上面的角与下面的角的大小,并分别比较∠1,∠3,∠5和∠7及∠2,∠4,∠6和∠8的大小。学生用三角板拼后进行交流。
生1:我用三角板中的一个小角(指30°角)去拼∠1和∠2,发现∠1和∠2是一样大的。
生2:我也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二组中的∠3和∠4,发现∠3和∠4都含有2个小角。
生3: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大角(指60°角)去拼∠3和∠4,发现∠3和∠4都是一个大角。
生4: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三组的∠5和∠6,发现∠5和∠6都含有4个小角。我的同桌用大角去拼,发现∠5和∠6都含有2个大角。
生5:我用三角板上的大角和小角都无法拼出第四组中的角,第四组中的角无法判断。
生6:(边展示边说)我用两块三角板能拼出∠7和∠8,先用含有小角的三角板拼直角,再用另一块三角板的角(指45°角)就拼出了∠7和∠8。虽然我知道∠7和∠8一样大,但我不知道∠7和∠8的度数。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1:经过比较,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生2: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因为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发现∠1含有一个小角,∠3含有两个小角,∠5含有四个小角。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师: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比较,得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请同学们再比较∠1,∠3,∠5和∠7四个角的大小,有多大,大多少?
生1:∠3的度数是∠1的2倍;∠5的度数是∠3的2倍,是∠1的4倍;∠7的度数是∠1的4倍多一些。因此,这四个角的大小是∠1<∠3<∠5<∠7。
生2:用我的三角尺无法判断四个角的度数和大多少,而我同桌三角尺上的度数能判断这四个角的度数。
生3: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要比对要计算,不仅麻烦,而且有的角无法用三角板来判断。比较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学生先估计一幅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并量一量各是多少度,再用量角器测量∠2,∠4,∠6和∠8中四个角的度数。学生估计与测量后,进行交流并展示。
生1:长度标注在直角边的三角尺,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分别是90°、60°、30°。
生2:长度标注在底边的三角尺,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有不同的地方,在估测时,下面的两个角分别是40°、50°,实际测量时发现这两个角的度数都是一样的:45°。
生3:经过对一幅三角尺的测量,我发现开口向右的角一般要看内圈刻度,开口向左的角一般要看外圈刻度。
生4:经过对∠2,∠4,∠6和∠8四个角的测量,我测量的结果是∠2=30°、∠4=60°、∠6=120°、∠8=135°。我发现∠4比∠2大30°,∠6比∠4大60°,∠8比∠6大15°。
生5:四个角测量的结果与我们拼的结果一样,而且,我从四个角的比较中发现角可以看作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一定度数后形成的图形。
学生6:经过测量,我现在能比划出30°、45°、60°、90°、120°、135°的角。我能想象出30°、45°、60°、90°、120°、135°角的大小。
三、 经历多元作图过程,渗透类比思想
学生在学习画角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原有量角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不仅经历了画角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类比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经历画角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10°、45°、60°、90°、105°、120°、165°),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学生先自主画角,再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展示。
生1:我每个角都是用量角器画的,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所以用量角器画角比较简单。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因此,我在画一个60°的角时,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接着要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因此,画角时,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最后,标好角的符号及度数。
生2:我觉得有的角用三角尺画比较简便,用三角尺可以直接画出45°、60°、90°的角,而10°、105°、120°、165°的角用量角器画比较简便。
生3:我除了10°的角要用量角器外,其他的角用三角板都可以完成,其中105°、120°、165°的角需要一幅三角板才能画出来。
师:谁来介绍一下用一幅三角板画出105°和120°、165°的角?
生4:画105°角的方法是:利用45°+60°=105°,可以先用三角板画出一个45°的角,然后与45°的角共一条边再画出一个60°的角,这两个角的和就是105°。画120°角的方法与画105°角的方法是相同的,可以利用60°+60°=120°或者90°+30°=120°来画。
篇11
0041-01
口语交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任。当前,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是注重表达,忽视交际。在教学中,学生预先准备好要说的内容,上课时照着写好的稿子念。第二种是注重表演,忽视交际。在教学中,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表达进行点评。
笔者以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无论是注重表达还是注重表演,都偏离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交际。“交际”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交”与“往”的互动活动。为了使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师应当围绕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交际性”,寻找教学的突破口,遵循“在交际中,通过交际,为了交际”这一原则设计教学,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
一、找准口语交际话题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内在的交际需求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独白类、介绍类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时教师要找准话题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内在的交际需求。以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说家乡》一课为例,这个话题单纯地按照课前查找资料、课中介绍的流程展开教学,显得平淡无奇。假如联系学生家乡的现状,在教学中以“家乡特产”作为话题的兴奋点,请学生将家乡特产带到课堂,再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话说我家》时,可以让学生带来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在课中展开交流。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找准口语交际话题的兴奋点,就能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口语交际情境。
二、设计多维路径,促进全体学生的交际互动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互动”是最重要的因素,实现交际互动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教材中出现的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交际互动性较为明显,如辩论类、交往类话题,有的交际互动性不太明显,如独白类、介绍类话题,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多维交际路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互动。以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开一次头脑风暴会》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多维交际路径:
第一,课前做好准备,比如,让学生了解当地文物受到破坏的现状及原因。
第二,示范引路,讨论交际要点。课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头脑风暴的活动规则及其原理,然后让学生讨论话题:分析当地文物遭到破坏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小组互动,分工合作。将全班学生分组,让学生在本组内开展“头脑风暴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
第四,集体互动,多维交际。全班开展“头脑风暴会”专场活动,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其余小组进行提问,实现全体学生的交际互动。
由此课例可以看出,这个口语交际教学路径是由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的互动,交际互动逐层推进,课堂教学始终在“交际”中进行。
三、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交际情感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下面以语文版七年级上册《采访任课老师》一课的两个教学片段为例做具体说明。
片段一:
师:(课件出示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面对面》和《实话实说》节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采访。看了这两个节目,谁来说说采访要注意什么?
生1:采访前要明确采访的目的,了解被采访对象,拟好采访提纲。
生2:采访时要以礼相待,认真做好记录。
师:假如我就是你要采访的对象,你会怎样进行采访?
(学生进行模拟采访。)
师:不错,采访时很有礼貌,提问很清晰。
片段二: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采访任课老师》。同学们,想不想采访老师呢?
生:想。
师:好。现在有请我们的科任老师来到我们的现场。
(数学老师走进教室,一位学生进行了现场采访,其他学生专注地倾听。)
数学老师:这位同学采访得很认真,提问也很清楚,很有礼貌,谢谢你。
篇12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一下。
A. 受权 原型 引见 B. 授权 原形 引荐
C.授权 原型 引见 D.受权 原形 引荐
“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 原形:原来的形状。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1)在激烈的决赛中,我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__了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
(2)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用假货来__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社会治安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__,他们将会在“两会”上提出提案,以便更好地解决。
A遏止 谋取 关注 B遏制 谋取 关心
C遏止 牟取 关心 D遏制 牟取 关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有些书可供一__,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__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一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于细心地去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__地读。
A尝 咀嚼 用心 B尝 品味 悉心
C读 咀嚼 用心 D读 品味 悉心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
(1)由于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__,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2)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_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买彩票当然是希望有机会中大奖,但彩民不要__地去追求这种机会。
(4)德国一项调查结果__,如今德国儿童的上网比例已高达37%。
A沟通 修建 锐意 显示 B勾通 修建 锐意 体现
C沟通 构建 刻意 显示 D勾通 构建 刻意 体现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__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__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__地转身离去。
A精巧 适当 若有所失 B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近几年来,他们__了不少资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遭受歧视和虐待的详情。
(2)这类事件,十年前__有它,现在可没听说过。
(3)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两页纸的__表,这实在让人深思。
A收集 允许 勘误 B搜集 容许 勘误
C收集 容许 刊误 D搜集 允许 刊误
(允许:同意,答应 容许:使有可能)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1)徐悲鸿将中西美学精华__为一炉。
(2)王老七十五,张老七十一,张老比王老__。
(3)现在正处在新老交替的转型期,是个很有意思的时代,__不安的时代。
A融 年轻 燥动 B熔 年轻 躁动
C熔 年青 燥动 D融 年青 躁动
(年轻:年纪不大的,相貌不老的 年青:年纪幼小 融:侧重于“融会贯通”。熔:熔化)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1)这些药品质量低劣,__群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2)不管__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3)中国人“有容乃大”,曾__地“吸纳百川”拿来了很多外国文化融进了民族文化之中。
A坑害 修缮 真诚 B损害 修缮 忠诚
C损害 修理 忠诚 D坑害 修理 真诚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
(1)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A清静 开拓 时势 B清净 开辟 时势
C清净 开辟 时事 D清静 开拓 时事
(清静:多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开拓:除了“开辟”义,还有“采掘前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的意思
开辟:打通,开拓。但多和表抽象义的词语搭配,如开辟“航线、未来”等。)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1)父亲多才多艺,在研究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相看。
(2)如果阅读古典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__能力,糊糊涂涂做了古代作品的俘虏。
篇13
(2)数列极限的性质
性、有界性、四则运算法则、夹通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
(3)函数极限的概念
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趋于无穷时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几何意义
(4)函数极限的性质
性、四则运算法则、夹通定理
(5)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的阶
(6)两个重要极限
2、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