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公益活动的理解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XX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少先队员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少先队员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校情、学情分析
淄川区XX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现有教师40人,学生439人。现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淄博市德育品牌学校。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突出教学中心,重视队员们养成教育和少先队工作开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坚持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积极倡导队员们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学校德育教育特色。我校绿化树木中,石榴树占有很大比例。
我校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了我校队员们的现状,让人感觉最深的两点是:一方面对社会、家庭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愿为社会、家庭作更多的贡献。具体总结如下:
1、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调查的大部分队员们愿意为集体奉献个人力量,维护集体利益。
2、普遍有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习惯。大多数孩子会主动参与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实践活动中。
3、缺乏规则意识。如有的队员们迟到、早退、旷课;有的队员们课堂纪律较差等。
4、缺乏环保意识。如有的队员们乱丢乱扔,随地吐痰;有的队员们随便踏草、摇树、摘花;有的乱写乱画等。
立足以上学校和队员们的实际情况,践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活动中,增强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增强队员们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珍惜劳动成果的淳朴情感,我校特决定在2020年9月25日举办第一届“石榴采摘节”活动。
三.工作目标
1、教育和引导少先队员爱学校、爱家乡,增强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以XX石榴采摘节为契机,引导少先队员了解生活中的自然、激发队员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增强队员们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珍惜劳动成果的淳朴情感。使队员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
3、弘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通过协作采摘等活动,促进队员们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实施路径
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间:2020年9月25日下午第二节课
(二)地点: 开幕式地点------XX前院(面向办公楼,从西边起1至5年级依次排开)
采摘地点-----中院(面向新教学楼,从东边起1至5年级依次排开列队于长廊后)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参加人员:XX全体师生
四五年级负责采摘(四年级从西边起每班两棵树,五年级每班一棵树)
(五)采摘节流程:
第一项:??校长发言并宣布:XX第一届“石榴采摘节”开幕。
第二项: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第三项:集体采摘。
1.四五年级每班安排队员轮流负责采摘,果实摘下放入桶中,交给??//3位老师负责分配石榴,按人数分给各班级
2.高??3位老师负责在不够分的情况下采摘办公楼后石榴补充。
3.???位老师负责安全。
4.??老师负责总调度。
第四项:请全体师生、品尝。
1.注意途中安全,队员有序列队听指挥,四五年级进入各自采摘场地,四五年级班主任负责安全引导,一二三年级主任及随班教师做好讲解、引导,负责分发果实。
2.鼓励各班利用石榴摆出各种喜迎国庆造型上传办公群,分享各班师生品尝石榴照片。
温馨提示:教师是组织者,队员是采摘者;遵守秩序、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礼让采摘,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道德风尚;无论教师还是队员,均不得进入其它年级的采摘场地采摘;采摘是奖励,是荣耀,是享受,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六)采摘节教师随班安排
1.1班:? ? 1.2班:??
1.3班:? ? 2.1班:?刘红苹?
......
(七)卫生清理:采摘完后,请四五年级按采摘区域的划分整理卫生。
五.条件保障
(一)医护、物品保障
1.??2位老师负责LED字幕、音响、
拍照。
2.咸?老师负责准备装石榴用的水桶。
3.牛?老师负责准备碘伏等简易药品。
(二)应急事项:
鉴于采摘节首次举办,参加人员较多,做以下应急方案:
1、成立采摘节协调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采摘期间指挥采摘,维持秩序。
2、提前做好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一旦出现被虫咬或是被划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
XX
2020年9月23日
篇2
《新营销》:与跨国公司深入人心的公益营销相比,本土企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里?
张敏:我觉得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决策过程中,本土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一种点性的决策过程,个人偏好的色彩很强烈,这种状况不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都存在,即使是在规模非常大的国有企业里,其决策也与决策者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其次,在执行上,本土企业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这是本土企业公益营销的一个现状。所谓缺乏科学性,就是无法与企业的品牌、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相结合;所谓缺乏系统性,就是绝大部分公益营销都是一锤子买卖,不仅没有后期的持续运作,而且在决策过程中就没有考虑战略性和长期性;最后是在意识上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一种经营的意识,对公益营销缺乏全面的认识。公益营销的主语是营销,定语是公益,它是用一种公益的方法和公益的内容去做营销。
《新营销》:很多本土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家,会以个人身份从事一些公益活动,而外界对此的理解是这些企业家个人在积德行善,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敏:我认为这就是企业家个人在积德行善,因为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财产。在这种前提下,他从事什么样的公益活动,都是他的自主行为。像这种捐赠,它不是公益营销,而是一种公益行为。如果说我们把企业家通过一个捐赠行为参与一个公益活动理解为公益营销的话,我觉得从营销的角度说,是不合格的。
因为公益营销不等同于公益活动。营销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即挣得钱越多越好;第二个是企业利润率的最大化,即越是轻松地挣钱越好,也就是所谓的品牌的力量。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盲目的或者没有计划的捐赠行为,是达不到营销效果的,甚至还会产生反面效果。
公益营销的误区
《新营销》:很多本土企业往往是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才大搞公益慈善捐款,对公益营销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你认为中国企业公益营销的误区还有哪些?
张敏:从根本上说,大部分本土企业主要是混淆了公益活动和公益营销的概念。公益营销和公益活动不是一个概念。国内的很多文章都把公益营销理解为公益活动。有些人对公益营销的理解,就是我拿10万元做公益活动,拿100万元宣传公益活动,然后得到1000万元的收益。当然,这是人们理解的一种良性的比较优秀的公益营销。但是,这种模式仅仅是公益营销中的一种,它采用我们狭义理解上的公益活动来进行营销,它的内核是通过公益活动形成新闻效应,通过新闻效应扩大公关和广告效果。实际上这是狭义的公益营销。
狭义的公益营销,也就是通过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件形成新闻爆发点,然后进行放大。如果把公益抽掉的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活动营销。
《新营销》:从很多企业实际操作的公益营销案例来看,并非所有的公益营销都是灵丹妙药,有些企业的公益营销做得不到位,反而会引起反感。你认为本土企业在公益营销方面还有哪些薄弱环节?
张敏:最薄弱的地方在于缺乏一种价值观的指导。我觉得公益营销的本质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也就是说,企业从一开始定位自己的企业时,就是一种公益的定位。比如说万科,它的定位就是让所有的人都住上房子,它对企业的理解本身就是公益的,基于这样一个角度去考虑,在营销的过程中才能始终不渝地贯彻公益的内容。但很多本土企业对自己企业的定位就是一个口号,没有具体内容。有很多企业做得很大,但是对自己企业的认识,对员工的认识,对自己服务对象的认识,对自己产品的认识,对自己公关广告活动的认识,却很不够。而蒙牛的公益营销,我觉得就很纯粹,做得也很优秀,因为蒙牛一开始的企业定位,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上牛奶。在这种公益营销价值观的指引下,决策层、执行层以及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就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理念,
“公益”与“利益”的矛盾
《新营销》:公益营销投入的周期比较长,短期内并不能产生明显效果。而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希望自己的营销投入能很快地产生良好的回报,这与公益营销的持续性和长期性矛盾吗?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对矛盾?
张敏:公益营销要求回报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公益营销也的确可以产生短期的回报。既然公益营销可以理解为一种事件营销,那么要求短期效果也是正常的。只是,公益营销只是所有营销方式中的一种,在营销这个大领域里,公益营销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企业营销的全部,也不是必然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不应该寄予公益营销给自己带来太多的回报。事实上,不论公益营销做得多好,它在企业的营销手段当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因为消费者首先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企业的广告。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觉悟的提高,以及企业自身要求的提升,公益营销可能会越来越多。因为在一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的力量主要来自客户关系,消费者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认可来认识产品。我们中国的企业之所以品牌力不强、议价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企业的认识不够。
篇3
一、音乐的感知与舞蹈的关系
1.音乐的感知是引导青少年传递舞蹈的情感表现方式
音乐在舞蹈表演中是动作,表情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要让青少年进入舞蹈表现意境,前提是“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听是第一堂课,让他们听懂音乐感受乐感,体会乐曲的含义,从而产生联想,是他们在欣赏乐曲的同时产生想象。这是可让他们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激起青少年表现的欲望,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用舞蹈感知文化底蕴,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观
在青少年宫这个文化育人的大课堂,是青少年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每年都有千名少年儿童来这里学习,为了让孩子更喜欢这里,更热爱舞蹈表演。就一定要让孩子们对少年宫有像家一样的感觉。孩子在这种气氛中充分的展示自我,快乐释放。首先教师要像家长一样,用充满感染力的示范将他们带入表演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帮助孩子们理解表演的含义并提高音乐文化的底蕴。并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观赏画面让他们理解舞蹈的神态,韵律,身段从而进行模仿,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启示,引导他们理解舞蹈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二、教学中让青少年勇于表达自己的舞蹈情感
1.运用勤积累的方式促进掌握技巧的手段
舞蹈来源于生活,现在很多学习舞蹈的青少年缺乏舞蹈方面知识和情感。我们教师要通过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随时拥有旺盛的激情,在生活中也能合理的将情感流露,在有生活的舞蹈境界中积累与渗透来丰富他们的舞蹈情感。所以给每一个青少年可能成为舞蹈艺术大师的机会,要是较准确,细致的表现所蕴含的情感。
舞蹈平时的生活积累与体验是一个重要环节。运用一些生活中的情景表演来培养青少年的喜怒哀乐的表达,让他们一起“你说我演,我演你猜”的形式,作为作业自创激发灵感,是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情感和动作的表演。如“害怕是什么样子的,受批评是什么的表情,得意的样子,开怀大笑等等。”这样反复的积累学习为舞蹈的情感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舞蹈的情感的引导与分析是教师注重的环节
当青少年有了一定的表达情感的基础,着重引导他们在舞蹈教学中把动作和情感统一起来使每一段舞蹈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都有与其相符合的情感,一段舞蹈学习前要讲解舞蹈的情感基调,这样才是让他们充分的理解所需的情感。表演欢快舞蹈时,引导他们表现出喜悦心情,动作也要轻快,眼睛要灵动。表演抒情舞蹈时要柔和连贯,自然的表演自然的展现。在课堂上着重表情变化的培养训练,并在实践中提倡青少年的自助自由,将人物的情感表情变化淋漓尽致的变现出来。
三、社会公益活动是激发青少年对表演兴趣的最佳环境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青少年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要用更多的方法激发他们的表演兴趣,社会公益活动是最佳环境。到社区,福利院,部队进行慰问文艺演出,多给青少年创设一些活动平台,让他们在表演中得到一些赞美的掌声是他们在心理上有满足感,青少年在活动中也觉得越来越有自豪感,教师此时也应给予表扬与肯定,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篇4
在公益志愿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软实力〔1〕的倡导下,公益事业发展迅速。但不可否认,我们对于贫困生的救助大部分只停留在物质援助的层面。马洛斯的《人类动机理论》〔2〕中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提示我们: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依赖经济资助,还要对他们的精神和其他需求予以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救助。〔3〕
现实生活中,资助方盲目攀比资助额、不关心贫困生精神层面等现象频频发生,而贫困生由于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以及各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自卑、内向、抑郁、嫉妒、怨恨、沮丧等不健康心理〔4〕。笔者所在团队分别对公益事业的资助方1、志愿者2、贫困生3三方进行深入调查,得出造成公益志愿活动精神救助匮乏现象的原因及精神救助匮乏现象改进策略,并经过雅安四所中学志愿活动的实践,证明了改进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一、调查方法及过程
1.调查采取自编式问卷、现场采访、跟踪调查等方式进行。
本次调查基于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一百”公益活动的全程跟踪采访,自编问卷,对该公益活动的资助方、志愿者、贫困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回收681份,回收率达97.1%,并采用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调查研究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历次爱心公益活动影视资料、文件资料。
3.对四川大学爱心公益社团指导老师进行现场采访,总结了指导老师对于精神救助匮乏现象的看法和对社团所承办的志愿活动的相关改进策略的建议。
4.跟随“跑完全程”志愿活动志愿者深入雅安4地震灾区四所中学,全程参与并记录活动情况。
二、调查结果:
1、原因分析
1.1资助方存在的问题
调查主要从资助方的角度,就参与公益活动的目的、效果和改进方案对其进行调查。关于公益事业能否达到救助目的打分平均为3.12分(满分为5分),由此得出资助方自身对公益事业的认可度不高。资助方和贫困生的联系被动,不能起到资助方对贫困生精神激励的作用。而且很多资助方提供资助的原因是提升自己的名誉或者为品牌赢得知名度。调查结果见表一。 同时活动的可信度、经济投入、活动较为单一是影响公益活动能良好进行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见表二
1.2贫困生存在的问题
调查人员对300名“爱心包裹”活动受助贫困生就该项目针对性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公益救助活动中精神救助匮乏现象普遍存在。
以“善行100”项目为例,受助对象对于自己所接受的资助并不清楚,只有半数的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接受的包裹是志愿者劝募社会的爱心人士捐赠的,而剩余半数多的贫困生仅是接受资助,没有人跟他们进行交流,这导致了孩子们不能理解资助方和志愿者帮助的意图,认为自己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据受助对象反映,资助方提供的物资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这种种问题导致了孩子们不能正确理解资助方和志愿者的帮助意图,而过多的满足于得到资助短暂的心理喜悦和更多地关注物资分配的不均衡。
其次,调查显示62.5%的公益活动在资助前没有调查贫困生的真实需求,而是单纯的追求物质资助的数量。
这些问题共同反映了部分公益志愿活动的盲目性资助,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导致精神救助的匮乏。
1.3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a. 缺乏对志愿精神的深刻理解
大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志愿者项目是环境保护与美化服务类的,这一类志愿都与人的精神救助无关;排名第二的为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服务,孤寡老人及残疾人确实需要更多的精神层面的帮助,但对志愿者的采访得知高校组织志愿者前往敬老院往往并不真正了解其需求,盲目进行且成效不足。见表三
志愿者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精神,在大学生志愿者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错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多为荣耀动机、提升动机和成就动机,〔5〕主动参与活动意识淡薄,〔6〕忽略了公益志愿的精神救助。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对活动中精神救助的效果能否达到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其参与志愿活动的出发点尤为重要。表六可得如今志愿者参与公益志愿活动不再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虽在精神救助上有缺失,但其出发点是明确的,未来是坚定而有希望的。调查显示,认为是为孩子提供精神支持的占32%,认为是为了发掘个人潜力的占28%,认为有成就感,归属感的占16%,认为是新鲜好玩拿证书加分的占7%,从众心理的占4%,为了扩大交际圈的占13%。
b.缺乏对志愿活动的实际参与
在对志愿者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今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公益的理解停留在了“有钱才可以做公益”,“公益离我们很远”的阶段。在后期实践过程中,我们分析得出志愿者的公益理念的狭隘与否对公益活动中精神救助和物质帮助的平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改进策略
2.1资助方
资助方可以在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爱心的路上继续向前,同时增强对公益事业组织者的监控力度,扩大透明度,严密关注自己的捐助物资是否发放到最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
另外,资助方和贫困生建立并保持长久联系,阶段性走进贫困生身边,与他们交流,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以乐观、进取的心态面对生活与社会。
再者,资助方可以出资帮助贫困生走出贫困地区,拓展视野,树立远大的理想,从精神上摆脱自卑与懈怠的心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助方可以将致富的方法与技能教授给贫困生让他们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才能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价值,积极乐观地生活。资助方愿意与受助对象建立长久联系的占62%,不愿意的占23%,无所谓的占15%;
2.2志愿者
首先,改进志愿者选拔措施,加大前期培训力度,专业和专任指导老师指导。灌输公益活动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大学生志愿者认识到献身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其次,进行活动前期走访调查,确定贫困生的需要,探索可行方式让其主动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
最后,与资助方及贫困生建立并保持长久的联系,同时志愿者能够在工作学习之余,周期性的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与受助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参与和调查的“跑完全程”活动在这方面做了全面的印证。活动结束后高中生与志愿者还保持书信和短信的交流,小学生的作文也被定期送到志愿者手中引导和“批阅”。活动后期效果远远超过了志愿者的预料,志愿者本身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志愿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精神上帮助和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从而达到物质帮助和精神救助并重的目的。
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兴旺发达,需要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和可持续的志愿精神,〔7〕而精神救助是在众多爱心志愿活动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却是维系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我们提出了以上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公益志愿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篇5
公益不公,必乱其中。2011年“六一”儿童节,贵州卫视官方微博及新闻消息,为了能够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是灾区的孩子们享受到关爱和体贴,贵州卫视已经去了100所小学进行“我的苹果梦”为主题的下乡送苹果慰问活动,这一活动遭到很多媒体及网友的强烈批判,纷纷质疑贵州卫视打着公益的旗号作秀。质疑这是贵州卫视王牌情感节目《人生》被广电总局永久停办后的一次危机公关,还质疑这是贵州卫视端午节后将改叫“苹果台”,送苹果是为炒作“苹果”概念。尽管该电视台做了相关回应,但是这次公益活动确实给该电视台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媒体做公益活动需要有平常心,并要避开炒作之嫌,踏踏实实地做好公益活动。
二、重报道轻公益
公益不益,施受不利。所做公益不能真正体现“益”,会使施益方和受益方都受到损害。无论是电视、报纸、广播还是互联网,媒体所做公益活动日益繁多且花样频现,为福利院做社会募捐、设立贫困学子奖学金、组织赴贫困山区支教活动等等。财务(物品明细)公开是这些公益活动最为关键的环节,但这个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媒体所忽略,相反,在活动报道上篇幅大、形式新、轰动效应强烈,抓人眼球,是一些媒体举办公益活动的常态,媒体作为报道方的优势,遮掩了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纰漏甚至是错误。
一些媒体为组织公益活动或是慈善救助设立专门账号,但这些账号很少有第三方进行监督。施益方只能通过报道来知道自己捐赠的财物去向。一些爱心人士把财物直接捐到媒体,出于完全的信任,而所捐财物的公益分配去向流程,多半没有第三方进行公正与监督。这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媒体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并将遭受信任危机。同时,也将使人们的公益信念和公益追求受到严重的伤害。
山东日照“爱心联盟”成立3年,共救助了90多名残疾、贫困学生,累计捐献50多万元现金。这个联盟有一个公共账户,银行卡、统计捐款名单、密码分别由三个人来保管,取款还需要会长签名,即使取卡里的一块钱,也要经过四个人之手。每次募捐活动,相关负责人都要把账目统计清楚,然后放到爱心QQ群和爱心博客上,让会员都能够查到自己捐钱的流向。并且会在救助现场录像录音,让没有到场的爱心会员了解自己所捐钱物的去向。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值得媒体做公益活动时借鉴与学习。
三、求效应不长久
近年来,公益报道及公益活动成为媒体之间品牌竞争的手段之一。但媒体必须认识到,打造品牌和公益行动是互为促进的,媒体公益活动策划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与媒体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成正比。但为节省成本,为博得短期效应,媒体会选择并策划一些短平快的公益活动。比如举办一些有名人参与公益的活动,好操作、耗时短;还有结合社会背景、政治要求的专题公益活动,比如节能减排公益行动等。
如何规范并走向成熟
一、媒体公益活动应注意的理念
1.给予与宽容
公益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笔者单位近年来一直在做“奔赴大学之约”助学活动,帮助那些贫困的准大学生走进大学,每年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因为获得信息晚或是出差在外等原因赶到报社要求资助的,经过对接后,这些提供资助的爱心人士都感谢报社为他们找到了救助对象。事实上,在我国的公益事业发展中,社团或基金组织数量很有限,许多愿意参与到慈善等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往往因为找不到组织,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完成对社会的公益贡献。在公益报道中,媒体能够了解并掌握公益是一种给予。媒体做公益活动也要首先明确,这是媒体对社会的一种无条件的奉献。
宽容应该是公益事业的主流行为方式。在公益事业中,没有法律明文约束谁该捐赠、志愿服务或不该捐赠等,道德在公益行为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没有违法犯罪,社会对公益行为就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过高的道德标准往往会使公益行为变得虚伪或者暴力。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也应该宽容,不苛责。
2.高调与尊重
许多慈善家公开宣扬自身的慈善行为。在我国也有以慈善人士命名的学校、基金会、图书馆等,如田家炳中学。公益事业是阳光事业,高调是公益的一种特质。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要利用自身传播特性,把公益的高调特质发扬光大,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能夸大失实。
现代公益在要求透明中又有不透明。这便是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和隐私。在国外,这一点比较突出,多半慈善家的宴会是不让记者参加的。公益权应该高于社会知情权,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应该是现代公益的一种品格。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受益方的状况。我国有关法律对于捐赠人的权益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应该充分认识并做到尊重施益方的意愿,不能为了彰显活动的规模和层次,吸引读者眼球而不顾施益方的利益曝光各种信息。
3.个体与全民
我们必须认识到,全民公益优于个体公益,尽管公益行为有着充分的个性化特征。但在整体的现代公益建设过程中,全民公益是主导方向,鼓励大众广泛参与。群体关系明显的社团公益组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从事公益行动也相对成熟。我国社团公益组织数量过少,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在此情况下,个体公益行为便尤显突出。而事实上,我国全民公益的意识和热情正在蓬勃向上,媒体做公益活动必须考虑到参与人群范围,为大众公益广开服务之门。而不是凸显个体魅力或是突出媒体地位与作用。
二、媒体要认清自己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责任和义务
媒体做公益活动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媒体应该是一个创造者和贡献者,同时也是一个示范者。媒体较其他社会机构或组织更有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媒体还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和放大效应等独特优势,便于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把握公益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传媒体系的不断扩大,以互联网为新生力量的网络公益行动也成为媒体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通过组织公益活动,搭建公益平台,为社会各种自主力量提供了对话与合作的机会,实现有效公益,推动社会深化公民责任。媒体做好公益活动,能够扩大公益影响,促进公益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媒体做好公益活动,能够使不同机构、不同业界、不同人群融洽社会关系。
三、媒体要真诚运作并理性发声
媒体做公益活动需要有公益精神,公益精神就是愿意为改善某个公共领域而努力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真诚无私的。媒体做公益活动更需要有一颗公德心,尊重并遵循公益事业的特性,不为私利而张扬宣传,不为目的而虚做文章。
2010年,曹德旺经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5省市旱灾区贫困农户捐赠2亿元,要求该基金会在半年内将善款按每户2000元发至近10万农户手中,且管理费不超3%,差错率不超1%。这也开创了中国捐赠者对公益捐款问责的先河。当时网络上呈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说曹德旺做得好,是真正的善人,而另一种则是骂基金会要收3%的管理费太黑。后来有一家电台点评,国家规定上限是10%,公益机构根据不同的成本情况会收取不同的管理费,3%是有必要的。当公益领域出现一些公众不理解、不了解的事情时,媒体应该具有追踪精神并理性发声。
四、媒体组织公益活动,应着重于制度框架的设计与推动
我国现在涉及公益方面的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社会福利性募捐义演管理暂行办法》、《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扶贫、慈善性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暂行办法》、《关于救灾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办法》等,却尚无一部统一、专门规制慈善事业的法律。①这已经不能满足与适应现代公益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使得公益管理上存在瓶颈。包括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而对福利演出、私人捐赠等社会上自发的公益行为方,无名分、无收据、无宣传资格,这导致许多草根的非营利公益项目无法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是媒体在组织公益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我国有关法律应该完善对于捐赠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款。在美国,免税政策成为现代慈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因捐赠受益。企业捐款有一定的免税额度,个人捐款有更高的免税额度。
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应发现问题、呈现问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多与行政部门、慈善机构及人大立法部门探讨和研究,参与制度框架的设计并推动相关制度尽快完善。
媒体做公益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
媒体做公益活动首先要考虑做什么,给谁做,谁来做。要确定公益目标,制定公益内容框架,同时要确定公益人群,包括施益方和受益方,更要考虑到活动资源的合理利用、选择团队分解任务等问题。
2.时宜性
时宜性是指媒体做社会公益活动的最佳时机,通常是指以新闻事实的发生为由头,研究发现公益活动的最佳契机,使公益活动的社会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策划前,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舆论导向做分析与研究并做出明确判断。同时,也要考虑到活动受众等多方因素。
3.可行性
公益活动设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可行性的前提是要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要了解受众关注的热点是什么,对活动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在确定公众价值观和公益态度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甚至要细致地考虑到天气、地点等因素。
4.专业性
媒体做公益活动,要深刻领悟公益内核,了解公益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发现公益过程中的问题,与公益机构、社会慈善组织等加强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媒体需要有专业人才在公益活动中准确地画圈,把公益人群吸引到圈中来;对操作程序进行画线,使运行过程有章可循,保证自己在公益流程中公正客观而不过线。
篇6
(二)中国公益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早期“多背一公斤”活动具有公益的性质,但还不算完全的公益旅游。2003年开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助学计划是我国公益旅游的切人点,随后有大量的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等公益活动。2008年,更多的公益旅游活动因为四川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而逐渐兴起。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次延续以节事赛会为主题的志愿者的公益旅游。现在更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如北京、上海、长沙等大城市在学校假期中开展“暑期爱心”、“亲子游戏”、“手拉手”、“变形记”等助学性质的项目。
二、国内外公益旅游实践发展综述
(一)国外公益旅游实践发展综述。Darby(1994)的研究表明,公益旅游者的个人发展与其在社交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自信有密切关系。Wearing’s 和J.Neil发现公益旅游有助于旅游者实现自我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人自身的认知和学习、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学习、信心的建立、自我满足感的实现等。Mark通过数据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出游目的和出游目的地的公益旅游者进行统计调查,说明了随着公益旅游发展势头的上升公益旅游者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Singh对印度喜马拉雅山脉的两个偏远山村进行了案例分析,但受限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以描述的方法为主,总结分析了当地的公益旅游发展状况,但这是个小众性质的个例研究。
(二)中国公益旅游实践发展综述。戴玉秀以上海市大学生为例,进行公益旅游行为模式的研究,认为外界因素对公益旅游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强调提高国内居民的志愿服务意识、健全公益旅游市场才能最终推动国内公益旅游的发展。程永玲等对我国公益旅游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公益旅游的管理和效益的等提出了展望。胡克研究了我国公益旅游的消费行为,发现公益旅游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和开发意义,特别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三、对比国内外实践发展提出的建.
(一)加强公益旅游的宣传。目前,公益旅游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对其认知度较低,仅有的公益旅游需求分散且关联度不高,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因此,要开发国内公益旅游市场,需要在舆论方面广泛宣传,各类新闻媒体、网络、电视等也应该进行广泛报道,扩大影响,积极培育公众公益旅游意识,让他们知道公益旅游及参与公益旅游活动的积极意义。
(二)充分发挥公益旅游组织的作用。公益旅游活动具有双重属性,兼社会性与经济性于一体,完全由政府调控不现实,完全放任旅游企业放任于市场经济不可靠,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的公益旅游组织从中引导和协调。这种公益旅游组织可以是原有的旅游或公益行业协会,也可以是旅游单位和公益组织重新组建的专门机构。
篇7
一、公益伦理的理论基础
(一)情感主义
1.休谟。首先提出著名的休谟问题,即事实判断推不出价值判断。他认为,在以往的道德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的跃迁,即从“是”或“不是”为连系词的事实命题,向以“应该”或“不应该”为连系词的伦理命题(价值命题)的跃迁。其次,论证理性与情感问题,他认为“作为情感的奴隶,理性只是告诉情感德性与愉快之间的必然联系,最终做出道德决定的是情感”。最后,在实现对自己和他人的有用的或令自己和他人愉快的目的上提出了同情说。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倾向愉快的,而人性中的这些倾向会导致人对他人的同情,进而关心整个社会的利益。
2.亚当・斯密。首先,认为道德的起源是同情,这同孟子认为道德的起源是恻隐之心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的一般原则:通过对别人行为的不断观察,我们会发现有些行为不仅会引起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而且会引起周围人的厌恶。其次,提出了独特的道德评价体系,将同感客观化。同感产生于将自己作为公正的旁观者设身处地的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此外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还有关于“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不会对受益者的感情的同情”的讨论,笔者称之为公益行为的传递性,是一种感化旁观者鼓励加入其行列的行为。最后,提出了两个美德范畴:一种是在利己情感支配下,以谋求个人幸福为目标的谨慎之德,另一种是在仁慈情感支配下,以谋求他人幸福为目标的仁慈和正义之德。其中斯密强调第一种美德:自爱,但自爱不等于自私自利。卢梭在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自爱与自私的区别:自爱心涉及的只是我们自己,所以当我们真正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满意;然而自私心则使我们总与别人比较,所以从来而且永远不会有满意的时候。
(二)功利主义
1.边沁。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评价行为价值的标准,也是道德活动的唯一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计算方法,即快乐计算方法,一种行为带来的完全是快乐而没有痛苦,就是最大幸福,大多数人都获得这种最大幸福,就达到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边沁看来,社会公共利益其实就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只要计算得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总是一致的。
2.约翰・穆勒。首先,改进了边沁的快乐计算法,他认为快乐不仅有量的不同更有质的差异。他把快乐分为低级和高级两种,低级快乐是肉体感官欲望的满足,高级快乐则是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提出了利己的利他主义。他认为“他们欲望并珍爱美德,不是因为它是取得幸福的工具,而是因为它是幸福的一部分”。为追求幸福,必须把他人利益和自己利益的平等看得很重要,至少使自己变得重视别人的利益,从而决定了个人如何可能为他人幸福而牺牲自己。
3.关于功利主义的问题分析。首先,功利主义容易陷入本利分析,即用目的证明手段之正当性的僵局中,从而忽略了每个人本身的目的性,把人沦为手段。其次,难以确定给别人带来的结果,因为在衡量相关利益者的最大幸福时,由于每个利益相关者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不同,很难探清所有利益相关者对幸福的定义。
二、基于公益伦理视角下的公益困境分析及方法论初探
(一)困境分析
当代社会的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自我膨胀,即对欲望激情的过度追求。另一种是自我麻木,即对其他人其他物种(尤其对弱势群体)的不幸和痛苦的麻木情感。关于公益的困境可以用巴特勒在《论人性的布道论》一书中提到的层级的人性论来分析。巴特勒将人性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特殊的激情和欲望;第二层:自利与仁爱的动机;第三层:具有最高判断能力的良心。他认为按照本性行事就是在人性的系统层级结构中合理平衡各种级别的原则爱好。笔者认为,出现公益困境的原因即是处于最底层过度膨胀,打破了人性系统里的平衡,人们由开始的在合理范围内追求激情和欲望所带来的愉悦,慢慢地超出合理范围,然后形成对目前状态的麻木感。这层麻木的罩衣看似坚不可破,其实如同气球一样很脆弱,一旦被扎破一个洞立刻出现崩溃(气球效应)。
(二)方法论初探
针对麻木的气球效应,笔者认为应该运用公益的力量,为揭开麻木的罩衣提供一个契机,可以提倡一种公益的实践伦理。它不同于原有的将伦理学划分为元伦理学和道德规范体系的范畴,是一种应用伦理学,是一种综合直觉主义、境遇主义、情感主义和常人道德的伦理形式。简单来说,坚持“日行一善”(不是只有一善,而是至少一善),首先做到善于发现,扩大伦理范围(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无论事物事情大小(提倡微公益)。其次运用同感感受他者的痛苦,实施公益行为,最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慢慢认识到仁爱和良心的可贵性,从而养成一种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态度和品质。
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反对人们追求财富、地位、权利等,而是反对把这些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蔑视和忽略其他,丧失人的完整性,而应该坚持一种适度原则,正如儒家的中庸思想“执两用端”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理论,坚持用赤子之心来坦然面对困境,逐渐恢复心灵与自然的通道,达到内心平静的美好状态。
三、公益的基本特征转向分析
(一)由政府主导转向由政府引导
由于在政府主导的环境下,许多公益机构都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在管理公益活动运行的同时又要担任对其行为监督的任务,容易出现权力过于集中或监督失误、公益腐败等现象。一系列政府主导下的公益组织问题接连曝光,让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下降,对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降低,长此以往必对我国的公益事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应提倡由政府主导转向由政府引导,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NGO,与国际并轨。政府组建的公益组织可以负责宏观政策、法规的制定,对NGO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准入制、公益捐资审查、制定行业规范等。
(二)由非营利性转向以公益性为核心能力,营利性为辅助手段
在传统的思维下,公益组织均不以营利为目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容易出现只输血不造血,公益事业持续性差,公益人才大量流失的现状。通过对目前公益组织的从业人员进行调查,不难发现个人发展、前景预期、经济环境、家人反对等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去留。所以笔者认为,应以公益性为核心能力,营利性为辅助手段,实现公益与商业的共赢。以公益性为核心能力是因为公益性是公益组织的本质也是核心竞争力,失去公益性、靠经济利益驱动,则不能被称为公益组织。
(三)由笼统性转向专业化
传统的公益组织的重心在于募集捐款等前期工作,而后期的工作却缺乏专业性,偏向于笼统性,各个领域都有涉及。但是每个公益领域所需要掌控的资源却并不一致,包括管理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现在公益领域的范畴很广泛,包括教育、扶贫、卫生、医疗、环境等各个方面。所以笔者认为公益组织应由笼统性转向专业化,提高其组织效率。
四、公益实践探讨
(一)规范金融市场,构建公益风险保险基金
首先,金融市场面临许多伦理困境。在宏观领域,存在金融资源、金融服务和金融资本的不平等性,金融大投机者和资本优势者向资本弱势者转嫁金融风险。在微观领域,金融道德缺失,以追求财富自由为唯一目标,不择手段,沦为金钱的奴隶。
其次,对规范金融市场的建议。一是针对金融市场不良金融风险转嫁行为,对潜在实施者收取公益风险保险基金,成为公益组织资金来源之一,用于NGO公益活动运作。二是编制道德评级指数,除了已有的建立在技术之上的信用评级,还应增加道德评级系统。
(二)构建公益市场平台,公益组织与企业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首先,在实体经济领域,同样有必要编制道德指数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成为评价企业的硬化指标,道德指数高的企业可以得到国家政策倾向等优惠。其中企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即是道德指数中一个重要指标。
其次,企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有利于品牌文化的构建和增加无形资产,例如加多宝集团在2008年地震之后捐款1亿多,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迅速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销量。但企业贸然从事公益事业会让人感觉动机不纯;另一方面,企业对公益活动缺乏认知,专业性不强,容易出现失误。所以笔者建议构建公益市场平台,让公益组织与企业之间进行双向选择。通过公益市场平台,企业可以找到其公益形象的专业打造团队,而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也可以收取合理费用,以保持组织的持续性,实现公益组织和企业的共赢。双向选择的含义是企业和公益组织双方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关注方向找到契合度最高的对方,从而使企业和公益组织相得益彰。
(三)完善公益救助方式,由传统偏向单项式到单项式、双向式(互动式)并重
单项式主要指单方面对弱势群体进行公益捐赠,包括财产、物资等,这是目前最广泛也最容易实现公益活动的方式,但其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不清楚财产、物资的去向和具体用处,对受助者的帮助作用的大小,是否这些为受助者真正所需等原因,容易对公益活动产生怀疑,降低其可持续性。所以笔者提倡应大力发展双向式(互动式)公益活动,即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社区、社会提供援助的行为。这样亲身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有助于了解到公益财产、物资的去向和用处,受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精神帮助,建立友谊关系,利于公益活动的持久开展。比如多背一公斤组织的公益旅游活动,它倡导边旅游边公益,旅游者可以与孩子们面对面地交流,激发孩子们的信心。
(四)培养公益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公益专业
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大学开设了公益专业或者开设了公益课程,我国虽然还没有大学开设公益专业,但已有30多所学校开设了非营利组织的课程。在高等学校开设公益专业不仅有利于培养公益方面专业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得到大众对投身公益工作的认可。在其课程培养方面不仅应该包括资金募集、公益营销、项目评估、志愿者管理危机公关等基础知识,更应该包括哲学、伦理学和企业文化等内容,注重学生的德行培养,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开展公益方向选择和特殊的专业培养,包括教育、扶贫、卫生、医疗、环境等各方面。
参考文献:
[1]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篇8
“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大众旅游形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即使是在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上,也只有关于“公益旅行”的概念:“公益旅行”也叫“义工旅行”,主张旅行者在旅游中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参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或者帮助目的地改善卫生、教育、文化状况。即以旅行之名,行义工之职。再以义工之职,助需要之人。在“公益旅游网”上将公益旅游定义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对当地小区能够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并且对旅游者及对益游目的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形式。”
最早对公益旅游进行明确定义的学者是Stephen Wearing(2001), 他认为“旅游者为了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作志愿者活动来度假,它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某些环境的恢复,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 这也是公益旅游近年来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的概念。
随着公益旅游的发展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其必将成为新一代大学生一种较为重要的旅游方式。因此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公益旅游,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大学生公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非常必要。
本文主要立足于提高大学生公益旅游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一)设立专项经费,制定激励政策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每个月提供的生活费,而生活费只能解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不能余出太多供其它开销,因此缺乏旅游经费成了制约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政府、学校或社会团体设立公益旅游专项经费,如公益旅游基金等,解决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资金问题。同时应制订一系列的公益旅游激励政策,例如学校以公益旅游实践换学分、政府为公益旅游提供优惠政策等。以公益旅游专项经费作后盾,并结合一定的激励政策和鼓励措施,不仅能使广大的大学生对公益旅游“心动”,并且能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利用名人效应,形成影响和带动
当今大学生在选择公益旅游组织时,具有明显的就近性和倾向性,例如大学生大多对学校组织的或优秀的学长学姐推荐的旅游组织更为信赖,因此,可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可选择在社会上有正面影响力的明星作为公益旅游大使,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旅游中来。同时,学校、社会公益团体或是旅行社可以进行公益旅游统计,以年度为单位,设立公益旅游“雷锋奖”,评选出“公益旅游达人”等,并且举办经验交流会或者讲座,请获奖者为大学生介绍经验、宣传公益旅游,为参加公益旅游的大学生提供沟通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无形中会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参与到公益旅游者行列中。
(三)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1.积极与公益组织合作宣传。目前,我国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十分活跃,旅游企业可以充当桥梁和纽带,把城市里的志愿者资源和贫困、偏远地区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和这些组织进行合作,利用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来扩大影响力。在公益组织利用电视综艺节目、大型表演进行推广时,也可以在表演节目中切入相关主题的宣传活动来宣传公益旅游,这种生动的宣传形式更易于被公众接受。
2.加强网络宣传。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但目前公益旅游的网络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影响面不广,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所以,应建立专门的公益旅游网站,或是在潜在旅游者比较集中和较为关注的网站,如:校园网站、小区网站、团购网站内设立公益旅游专栏,以此来扩大公益旅游的社会影响力。
3.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进行有效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进行宣传。还可在学校成立专门的社团,加强与学生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期刊等资源,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和推广。
(四)加强对公益旅游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公益和旅游外延扩大以及内涵加深, 对公益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爱心互助, 而是提升为更专业化、科学化的综合行为,并且公益旅游是将公益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公益旅游者的专业技能以及纪律要求很高。因此,加强对公益旅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其素质,提高公益旅游的效能。
二、开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公益旅游产品
(一)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公益旅游产品
篇9
因为所有队员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印有Volunteer字样的超大蓝色T恤衫),与沙滩上玩的很High的比基尼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到之处都会引得其他人投来好奇的目光。还好是跟队伍一起行动,要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话,肯定没走两步就想退缩了。
整个行动下来,我们小组收获了满满2大袋的垃圾,有饮料瓶子、各种纸屑和残留食物等。更让我们有成就感的,是这一路走来获得的声声谢语和鼓励,我们每个人都倍感自豪和骄傲。对于第一次参与这样活动的我而言,更是对公益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首先,我明白了什么是公益,做公益的前提是什么。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公益两个字离我很遥远,似乎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够实现的一种行为,比如慈善、捐助等等。现在,我对公益有了更通俗的理解,公益就是一种自动自发做好事的行为,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捐100万建一座希望小学是公益,为街头流浪的老人做一顿免费的午餐也是公益。
其实我们没必要太纠结公益的含义和范围,也没必要太过考虑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公益。不管是怎样的表现形式,只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帮助别人,这就够了。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在参与公益,有的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读报聊天;有的捐钱捐物给贫困地区的儿童们;有的甚至建起一对一的长期对接资助……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自己更加具有责任感,然后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一点点影响他人,让这个社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点滴努力而日臻完善,越来越好。我想,这就是公益的内涵吧。
其次,我学会了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公益,面对不理解的目光时如何应对。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我们小组分配的时间刚好是海滩人最多、各种娱乐活动进行到最的时候。干活的时候,跟纯粹玩乐享受时整个人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一开始,我感觉自己十分放不开,甚至感觉到别人好像在笑话我:好傻的人,放着这么好的阳光、大海、沙滩不好好享受,捡什么垃圾啊!我会很不好意思地去问正在晒太阳的人是不是有垃圾需要丢,或者旁边的矿泉水瓶是不是可以不要了之类的问题,生怕打扰到人家的休息和娱乐。
篇10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人心,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其基本内核是以人为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以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在公益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当代青年公益实践活动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我国当前正处在转型期,社会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如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外来务工子弟的社会救助、社区老年人医疗知识普及以及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因此,为了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当代大量掌握社工理论、法律等专业理论和知识的青年加入公益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对于缓解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类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有序,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升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同时,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发展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满足公众需求的功能,在这一宏观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实现了部分政府功能的让渡,由有能力承接社会责任的人与组织来提供部分公共服务,从而催生了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的成长。
在此背景下,当代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体拥有较强的生命力,社会对于公益实践具有了深切的现实需要。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益精神都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诞生的,属于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观念。作为一种公益实践活动,当代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青年在行动层面对自身道德做出的探索与实践,是源自精神意志层面的活动。然而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青年志愿活动中,通常更多地关注于活动主体的成长进步和愉悦满足,而针对志愿者活动的培训指导较为缺失,对于活动受众及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的关注度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公益精神的理解,才能满足青年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需要。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统一协调的指导,活动呈现出浅表化倾向。缺乏高层次指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机构重叠、功能相近,容易造成志愿服务活动的重叠交叉,活动层次也很难提升。此外,青年志愿者服务缺乏崇高的思想引领,没有建立有效对接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志愿者行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为当代青年指明了行动方向
首先,能够引领社会风清气正,弘扬文化传统。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法治、公正。作为一种公益实践活动,青年公益实践活动的完成需要通过服务组织内部的密切协调和高度配合,积极筹措社会各方资源,才能达成服务目标,其本身就需要与社会发生密切的接触。这不仅是当前促进当代青年全面了解社会现实需求,而且是当代青年开展社会实践、密切接触实践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青年公益实践活动必须要通过引领社会的风清气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意识,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平等友爱和互助奉献精神,反映出我国传统的“义利观”。
其次,能够形成社会共识,凝聚民族精神。从国家层面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能够充分凝聚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它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一种持久的、深层次的力量。”因此,需要凝聚社会个体的共同意识,通过个体的努力奉献,才能实现国家层面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复兴。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们是汇集民族力量,实现改革创新的关键。培养当代青年的民族精神,需要从国家民族大义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求当代青年要遵纪守法,热爱学习,无私奉献;在涉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时,要求当代青年要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最后,能够完善价值标准,紧随主流思潮。在践行主流思想与社会主体思想方面,当代青年是最富有学习能力与发展潜力的群体。而在个人价值标准方面,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爱国、敬业、平等和友善。近些年来,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对我国的思想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个人接受信息来源的复杂化,导致在价值判断和价值观上,存在着中性化和模糊化等现象。如果一个民族、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整个民族、国家行无依归,青年行为更容易偏激和错乱。不仅会对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人的前途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阻碍国家的发展和前进。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中,为当代青年指明了行动方向。
在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引导青年学习理解传统公益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益理念同根同源,它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系统化提炼总结。开展当代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利他”精神的折射与体现,如“与人为善”“扶贫济困”等理念。这些公益理念延续到今天,还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原始而朴素的道德精神。其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思想中,就体现为“奉献”意识公益理念。在当代青年的公益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青年对外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了指导思想。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能够引导当代青年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益精神理念。
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创造性传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公益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活动载体,为了使公益实践活动具有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益实践活动的顺畅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我们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理顺公益实践活动的组织架构,形成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公益人才,提升公益实践活动的水平与实施效果。
社会实践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公益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青年增长才干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能提升社会责任感。因此,为了向社会培育更多公益力量,在当代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中,对于承担志愿者服务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应当引入“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的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需要,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在实践育人体系中承担起优秀传统道德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充分发挥公益活动实践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当代青年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为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篇11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存在的价值只在于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现代社会经济学提出企业应承担其社会责任。按照利益相关人理论解释:企业的生存依赖于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对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负有社会责任。Freeman(1984)将“利益相关人”定义为:“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个人或团体,或者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利益相关人具体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政府、当地社区、环境、及整个社会关系等。
利益相关人理论虽然清楚的解释了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原因(企业不是独立创造利润,而是依赖于利益相关人),但是其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是非常宽泛的,有必要分类认识。Carroll(1979)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经济责任指企业必须进行经营活动,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等创造财富,获得利润以获得市场生存;法律责任指企业必须遵守法律、制度的约束;伦理责任指企业在法律责任之外,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企业的期望;Carroll 解释的公益责任是社会对企业“酌情而定的期望”,可以理解企业承担公益责任是一种量力而行的自发行为。本文探讨的公益责任即是企业按照自身意愿,主动承担超出外部的要求的社会责任。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主要行为是以慈善捐助、设立基金、义务工作等方式从事有利于大众的公益事业。
比较公益责任同其它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征:
1.公益责任是企业的主动意愿。企业承担“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时都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经济责任”本身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有来自市场压力;“法律责任”的压力来自政府监管的强制力;“伦理责任”的压力来自社会舆论、消费者选择等方面。而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应属于一种主动意愿,来自外部的压力较小。
2.公益责任的内容不确定,具有差异性。公益事业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帮扶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福利,涉及教育、医疗、救灾、扶贫、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其它的企业社会责任相比,公益责任的内容同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的关联性不大。应该说任何一项公益事业都不可能由单一的企业完成,也不可能对应为哪个具体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众多公益事业中,企业一般是根据自身的价值观,选择投入一些自己比较关注的社会公益事业。既使在同一项公益事业的投入中,企业选择的方式、投入的多少也是各自不同。因此,承担公益责任,一家企业可以选择为零,也可以是无穷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二、企业负担公益责任的逻辑性
由于公益责任是自愿性和差异性的,那么“要不要承担公益责任,承担多少公益责任”便成为企业伦理思考的问题。Friedman认为企业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而这些成本又带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的损失,既违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又降低整体经济效率。国内学者张维迎也认为“在一个完美无缺的制度下追求利润就是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如果要划分一个企业基本社会责任的边界,公益责任显然可以不在其列。增加企业成本,不能产出利润,企业为什么还要选择负担公益责任呢?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具有层次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将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生存的物质需要,高层次的需求是社会关系、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从两个方面看,这个理论可以借鉴为企业行为的分析。第一,企业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决策,如果企业家个人的需求层次符合马斯洛的理论,那么企业行为应该具有相似性。第二,如果企业行为被理解为群体共同决策的行为,可以认为企业的需求是内部个体需求意愿的累加,同样也可以认为需求层次理论对企业适用。
借用马斯洛的理论分析,企业在已经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后,其对单一经济利润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弱,而对获得社会尊重,社会地位,赢得社会权力的需求会有所增加。戴维斯(1960)认为:“商人的社会责任必须同他们的社会权力相称,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将导致社会赋予权力的逐步丧失。”可见,自愿负担公益责任,正是企业满足社会尊重、社会地位、社会权力等高层需要的基本途径。
另外,企业负担公益责任能够提高公众形象,对企业品牌具有潜在的价值。受儒家思想中:“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观点影响,社会价值观念中都认同强者承担更多责任的道理。一方面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应该普遍承担的,比如纳税、保护劳动者权益、诚信等。另一方面,各个企业发展程度不同,生存难易不同,在市场中所处的强弱地位也有差异,优秀企业自愿承担更多的公益责任更符合大众的道德伦理。优秀企业在资金、人力、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对公益活动也能发挥较好效率,不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还可以改善公共关系。“现代公关之父”艾维・李就提出:“凡是有利公众的事,最终必将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可见,投入公益对企业长远发展也是有利的。
三、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现状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的优秀的企业,据《财富》杂志2008年的统计,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已经有26家(不含港台地区),而最新的中国500强企业的年营业都已达到70亿元以上。企业在经营上成功的同时承担公益责任的状况如何?
1.企业负担公益责任数量增加。根据2006年对企业作的抽样调查显示,83.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77.7%的受调查企业捐助了慈善事业,90%以上的企业在最近一年里不同程度参加了社会公益行动。这个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已经具有公益责任意识,并且已经有实际的行为。从内容上看,企业对承担公益责任内容的认同度不同,依次为“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救助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捐助慈善事业”,这说明企业认识公益责任也是由身边向社会逐渐渗透的。不同类型和经营状况的企业,在进行社会捐赠上也存在差异,大型企业、上市企业、国有企业、盈利企业、处于成熟的企业捐赠相对较多。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性质对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存在影响,而企业经营依然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
2.企业公益事业提升空间很大。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广泛地开始承担公益责任,但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还很小。《胡润2006中国慈善企业榜》共有50家上榜企业和基金,共捐赠4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8000万。上榜企业平均将其年销售收入的0.15%用作了慈善事业,而根据胡润百富介绍,国外前十大企业将其年销售收入的0.5%捐献给公益事业。美国富裕阶层的企业和个人,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提供慈善公益捐助达6700多亿美元,亦即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财富,占到了美国GDP的9%,而我国只占到0.1%。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传统,在5.12汶川地震后,一个月内民政部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超过了290亿元,一些企业的捐赠额甚至接近企业一年的利润。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公益事业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企业对公益责任管理不成熟。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公益活动还属于临时性的,没有纳入计划性的管理,没有考虑到承担公益责任与公司的长远目标相结合,一些企业公益活动效率很低甚至适得其反。现代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一项企业、政府、非盈利组织、公众多方协作的系统性工作,企业必须学习掌握其中的运作方法。部分企业认为公益活动只要捐赠或赞助了财物就完成了,对于财物的去向、使用和管理情况并不了解。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只关注公益活动的新闻效应,甚至出现承诺之后不作为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
四、完善机制,提升企业公益责任
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更多的支持社会公益,这既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现实需要。提升企业公益责任,不仅仅是企业或者企业家的意识提高的问题,而在于整个社会相应机制的完善,就此而言,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1.社会对企业公益责任的激励机制。公益责任基本的特点是出于自愿,没有人会喜欢“被迫的捐款”,对于公益责任不能以法律、行政、舆论的压力来要求,而应该以激励的方式来引导鼓励。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拉大,在社会公众中有些潜在的“仇富”心态,认为企业有钱就应该多捐款,否则就是为富不仁。一些舆论也迎合公众的心态,对企业负面的报道比较多,比如:“我国企业99%没有参加过慈善捐款”“社会捐款70%来自港台地区,国内捐款仅占15%”等。不论这些数据是否准确,但是这样的批评反而造成了企业以及企业家不敢露富,更加不愿从事公益活动,制约了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心理行为学上认为赞美比批评更能改变行为,企业从事公益是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美誉,只要强化激励,企业自然会做得更好。
企业公益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平衡。如果一个企业投入过多,必然会影响企业再生产,从而影响就业、税收和社会福利的增长。企业的公益责任不能是按照公益需要期望而增长的,必须保留企业自主决策的空间,社会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适度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而不是鞭笞少数企业捐赠数量。
税收鼓励政策是提升公益责任的重要激励机制。在美国,税收制度就是公益事业的重要推手,一方面美国的税收制度极为完善,逃税几乎是不可能;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个人的公益投入都予以免税和抵税,这样大大加强了企业个人参与公益的意愿。
2.建立有效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完成公益事业根本上是社会的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具有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我们希望企业负担部分的公益责任。公益事业产生的效果如何,是企业选择公益责任的重要考虑,只有整个社会建立有效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企业的公益投入才能产生切实的成果。
在我国,公益事业基本上还是政府工作的延伸部分。从一定角度上看,这样做十分有效,可以借用到一些政府资源和行政手段,也有利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但另一方面,这种体制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和其它组织参与从事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一些发达国家公益事业运作比较成熟,其机制值得我们借鉴。非营利组织是一些国家公益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其受大企业或者大企业家的资助,从事众多社会公益事业,扮演着捐助方同受助者之间的桥梁作用。非营利组织在公益事业中优势在于,它与企业捐赠方的委托关系使得其更加关心企业在捐赠时的要求,另一方面,其专业的定位使其在公益工作中的效率比企业和政府更高。要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需要建立相应的立法、监督等管理机制。
3.建立企业自身的公益管理机制。伴随公益责任的提升,企业自身对公益事业的管理机制也必须完善。从宏观上看,企业公益意识源自企业对自身使命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负担公益责任关系到企业的公共关系,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对此波特提出过企业战略慈善行为的观点,按照这个观点企业要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选择慈善项目,对负担公益责任要结合自身情况做长期计划性的安排。从微观上看,具体公益工作中要提高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需要建立起管理机制。现代公益事业管理已经日趋繁琐复杂,包括筛选项目、筹集资金、制定方案、追踪效果等等环节。企业要利用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形象,还需要对开展公益活动时对传播的范围、媒介的选择、受众的特点等等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国明姚青:非盈利组织:有效促进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J].广西社会科学,2007,(6)
[2]郑若娟: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06,(2)
[3]刘文彬:基于效率内涵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假说[J].科技对策与进步,2007,(11)
[4]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看社会责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12
“饥饿24小时”其实并非今年才有,去年的“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也启动过这个公益体验活动。也就是说这更像是世界粮食日的一个传统的习惯性动作罢了,今年之所以引发人们的关注,除了主办方的大力操持与媒体的大力宣传外,也是与今年以来民众对于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的热情高涨有很大关系。
今年下半年,“冰桶挑战”这场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公益慈善活动,成为社会各界争相模仿的公益时尚游戏,一时蔚为壮观。ALS协会的收获相对更实际,从7月29日至8月19日,“冰桶挑战”为ALS协会增加了近50万名新的捐赠者,连同之前的捐赠者,一共为协会带来2290万美元的捐款。由此也可以发现,在国外,用娱乐的形式做慈善已经司空见惯。国内这种形式才刚刚兴起。
篇13
我们这次活动的课题主要是50岁以上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的调查,顺便我们也为市民免费测量血压以及宣传健康知识。本次活动我们一起开展了10天,前4天我们在十堰人民广场进行义诊活动,后6天在丹江口。十堰日报、丹江口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在十堰的时候,没等我们把帐篷搭好,就有人早早地在外面排队了,有量血压的、检查膝关节的、咨询健康的••••••整个场面好不热闹,一直持续到我们的活动结束,市民对我们做出了高度评价,我们的心里也分外高兴。带着兴奋的心情,我们一路高歌到了丹江口,很快我们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医院的大力支持,本以为活动会很顺利的开展,但是当我们在丹江口新广场义诊时却发生了尴尬的一幕,这是令人始料未及的,较少的市民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这使我非常不理解,后来我们到周边给老年人宣传,还发放了宣传手册,这样的情况才稍有改善。这鲜明的对比激起了我想一探究竟的兴趣,我对市民做了简单的调查,发现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小城市健康宣传少 我们在宣传过程中,很多老年人说“我很健康,我从不做体检。”他们这种所谓的“健康”其实是很要不得的,很多疾病在初期都是有细微症状的,只是很难察觉而已,定期体检就是一个防微杜渐的方法,是健康意识的体现,也是预防重大疾病的有效手段。
二、小城市市民经常被欺骗 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市民忽视我们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骗子,在进一步的深入询问才得知丹江口这个地方几乎每年都有人借着义诊的名义招摇撞骗,向市民推销劣质药品,市民吃了不少苦头。说实话,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关监管部门加大检查和惩处力度,同时也需要市民保持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