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信息化服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本报讯 为深入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举办2013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会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启动会。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指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自2005年起,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实施。多年来,一批专业的电信运营商、信息化服务商积极参与和支持信息化推进工程,通过开展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实施专项计划、举办大规模宣传培训活动、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努力开发和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在解决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市场、信息、融资和人才等困难,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在低成本、低风险地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朱宏任强调,2013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要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为重点,进一步集聚信息化服务资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要继续在全国广泛开展推动信息化应用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支持活动,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介绍了2012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取得的成效,并提出2013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将继续发挥信息化服务商和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集聚服务资源,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其中要主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培育信息化应用的典型企业,进一步普及推广信息化解决方案,积极开展专业辅导活动;二是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和突出困难,促进供需对接,提高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鼓励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开展合作,积极承担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任务;四是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宣传培训,就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等推进活动;五是宣传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服务的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程彦博)
篇2
1低碳纺织概述
1.1低碳纺织和纺织低碳
2003年,“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人在其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2]。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瑞典、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走在世界的前列。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如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一些高碳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消耗,以不断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取得一种双赢的局面,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不断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发现其基本观念主要有两个:(1)进行低碳化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分配、消费及交换的各个环节做好温室气体尤其是CO2的减排工作,尽量降低其排放浓度,争取达到零排放。(2)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生态化,以确保绿色、可持续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纺织业的很多大品牌企业都开始进行低碳发展模式改革,开始采用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加大低碳产品的研发力度,引领了低碳经济的发展[3]。低碳纺织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热点关注话题,通过Google搜索“纺织低碳”,出现了100多万条信息。但是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碳排放评价指标,一吨棉花、一吨纱线,甚至是一件衣服在生产过程中到底产生了多少碳排放,不得而知。不仅在我国就是在国际上也没有形成权威的评价标准。因此低碳指标、低碳纺织和低碳服装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由于我国纺织业服装的产业链较长,其中涉及的相关环节也较多,因此,在对具体的产品进行评价和量化时,工作较难开展。为提高评价与量化准确度,深化低碳意义,必须深入厂家,进行详细的调查,科学选择评估方法,准确计算碳排放数据。实际上,纺织低碳是对环境问题的包装,以往,纺织业将关注重点放于污染与排放上,而目前,则扩大到气候层面对企业环境进行测评。企业对能源的使用与工艺的更新以及排放等是低碳的最终分析指标,强调的根源即节能减排。这与国家长期倡导的环保及产业优化问题相协调。在国际市场贸易保护战中,针对纺织服装业制定的法律与法规非常多。低碳刚好能够为发达国家构筑壁垒,以碳标签等形式高额征收进口产品关税。现实表明,随着低碳的发展,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已产生相应的变化。
1.2低碳纺织体系结构
纺织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均涉及低碳纺织技术,包括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环节,资源消耗与碳排放为其主要内容,同时对技术、经济等予以兼顾,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与优化[4]。低碳纺织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低碳纺织包括一个实现目标、一个过程控制和3项内容[5],而为此实施提供支撑技术的则是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低碳纺织的目标是在纺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利用低碳技术和低碳管理进行碳排放控制,以及对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控制,要求在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温室气体(以CO2为主)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优化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而3项内容指的是利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各个环节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低碳资源、低碳产品、低碳生产、水资源以及废弃物。其中,低碳资源又包括了低碳原料和低碳能源。典型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及其各类投入产出如图2所示。低碳纺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信息量极为庞大,涉及数据大量而丰富,类型庞杂,数据获取难,分析更难。因此,企业要有效实施低碳纺织模式,就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而信息技术系统的架构及其运作方式最为关键。本文将以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作为支撑技术,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出发,综合集成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从事各项活动的人员、技术、管理、物料流、能源流和信息流,从而有效地实施低碳纺织模式。
2低碳纺织产品开发
2.1低碳纺织的发展措施
2.1.1产品层面的措施在产品层面上,低碳纺织的发展措施为:(1)主要采用天然纤维材料,并适度地混用化学纤维材料。(2)服装生产的优化,服装企业应紧跟新技术变革趋势,不断创新生产工艺,研发新型面料、染色剂、加工工序等,以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低碳管控。(3)推行简易产品的绿色包装。2.1.2渠道策略产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转化需要通过销售渠道完成,产品周转次数越多,由此所带来的碳排量随之增大,因此,要实现流动环节上的低碳管控就需要完善销售渠道,减少产品周转频率。2.1.3价格策略纺织品企业应优化产品定价,销售环节中应该强化产品自身价值及呈现给消费者的效用价值,弱化对价格的敏感性,而且,鉴于低碳消费中消费者存在趋大众、随趋势的心理因素影响,这势必驱动其内在消费动机,企业可加以引导,刺激先期消费者,以此实现低碳纺织品消费市场的拓展和延伸。2.1.4促销策略低碳纺织产品的促销策略主要有:(1)普及低碳消费理念。(2)强调利益点。(3)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通过组织以多元化的产品促销活动,逐渐向消费者渗透低碳产品的优势,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2.2产品碳足迹计算
“碳足迹”,或译“碳足印”,盖指每个人、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以CO2的影响为单位),用以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6-7]。它是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数量的一种方法。碳足迹理论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因此,它也成为供各组织和个体评价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种方式。在面向低碳的纺织产品设计时,应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对产品碳足迹进行估算和预测,综合考虑经济目标和减排目标,选择平衡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设计方案。为了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3年了ISO14067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简称ISO碳足迹标准)。中国纺织工业开展纺织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和评价,可以参照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理论,重点进行工业阶段的碳足迹即工业碳足迹的研究[8]。该标准旨在为产品碳足迹的量化、通报和核查制定更确切的要求,提供清晰和具有一致性的叙述方式,是一项有关碳足迹的评估、监测、报告和核查的国际通行标准。参考该标准,本文将纺织产品碳足迹计算分为4个步骤。2.2.1绘制纺织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图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图为产品碳足迹的数据收集和计算提供了基础,它列出了纺织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料、活动、过程和产出。首先我们需要把产品的功能单位分解个各个组成部分,然后确定这些组成部分所涉及的活动,如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等,并通过过程图表达功能单位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纺织产品过程图的绘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数据,是一个反复更新、不断完善的过程,直到所有的输入都被追踪到可归因于该产品的碳足迹国际标准排放为止。纺织产品过程图的绘制过程,需要与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所涉及的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和管理者进行沟通,协调完成。2.2.2碳足迹核算边界定义核算边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碳足迹计算的范围。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包括时间、空间边界两种。时间边界指的是被核算产品生命周期起始点间的时间跨度,空间边界指的是被核算产品时间边界内所包含的全部物质投入和产出。一旦发生边界变化,就会造成核算结果波动现象,核算边界一致性是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条件。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时间边界起始点分别为人造纤维生产、动植物培育与废旧产品回收处理。空间边界是要求计算与碳足迹核算相关的物料投入清单,包括生产设备、建筑、人工费用等。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以及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交通碳排放可排除在边界之外。通过估算值和即时获取的数据,决定一个碳排放源是否可能是实质性排放,并为进一步的数据收集确定优先序。2.2.3收集纺织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在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所涉及的材料用量、活动和排放因子等,都属于纺织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收集的范畴。为了减少碳足迹计算和评估的偏差和不确定性,所收集的全部数据都要遵守数据质量的规定,并且还要选择高质量的、能够获得的数据。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数据是计算纺织产品碳足迹的关键数据。活动水平数据是指在纺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全部的废弃物、使用的能源和材料。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单位质量物质产生的温室气体量,主要用于体现某种物质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通过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或次级数据可得到这两类数据。所谓“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指的是那些能够从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直接得到的数据。而从产品生命周期所包括的过程中直接测量以外的来源获得的数据,通常就归为“次级数据”。次级数据的来源相对较多,包括对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或通用测量数据,以及部分核查属实且与规范相一致的数据,也可以是经同行评审的出版物的次级数据,以及其他合格出处数据,还可以是相关经验研究、数据库、参考文献、专家意见等。2.2.4计算纺织产品碳足迹纺织产品碳足迹可以看作是纺织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之总和。而各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该阶段所有活动的材料、能源和废物涉及的活动水平数据乘以其排放因子。因此,从全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基于纺织产品典型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可以构建如式(1)所示的纺织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模型。
2.3低碳纺织产品方案决策模型
纤维生产工艺、纺织工艺、织造工艺、织造工艺、印染工艺等不同决定了纺织品组成材料的不同,与产品结构、成品生产工艺、包装方式、销售策略、回收工艺等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产品方案。通常,不同的低碳纺织产品方案有着不同优缺点。在对低碳纺织产品进行开发时,产品方案的选择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过程,除了需要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还应该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等各种因素。基于绿色设计评价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可以建立低碳纺织产品开发方案决策的0-1目标规划模型,使之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各种预期目标。
3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基于该框架模式,不难看出,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主要包括4层:应用层、生命周期过程控制层、信息系统运作层以及数据层。最底层为数据层,主要由低碳标准库、低碳材料库、低碳知识库、低碳纺织产品方案库、纺织产品生产过程数据库等组成。数据层所包含数据库中的知识和数据需要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需要他们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和更新,以保证这些知识和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低碳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控制层,主要实施的是整个纺织产品生命周期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包装运输、纺纱织造、印染、销售使用、纤维生产、回收处理等碳排放数据管理。低碳纺织企业信息系统运作层是以纺织品生命周期过程控制层为基础的,是纺织企业实施和实现低碳生产的核心层。低碳纺织企业信息系统运作层主要包括4大模块,它们分别为低碳纺织知识服务系统、纺织产品碳足迹计算和评价系统、纺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以及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单元系统。前三者共同为企业的低碳纺织战略的运作提供保障,而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服务单元系统则可以支持将企业的低碳纺织战略有机而系统地集成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更为有效地执行和实现低碳纺织。
3.1低碳纺织知识服务系统
低碳纺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企业要实施必然需要与之相关知识。现实表明,实施低碳纺织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为之提供支持。因此,在当今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高度发达和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并构建了基于Web2.0技术的知识协同管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知识共建、知识有序化和认知导航3种功能。
3.2低碳纺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实现对低碳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管理。从广泛意义上讲,低碳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包含作物种植(动物养殖)、天然(人工)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成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因此参与该生命周期过程的所有企业都应是该系统的用户,这些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管理有必要让他们来共同完成。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输入数据包括原料、辅料、电、水、燃料、设备、人员、厂房等,输出数据包括产品、半成品、废水、废物、废气等日常产出情况。3.3低碳纺织产品碳足迹评价系统生命周期法是产品碳足迹计算评价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纺织产品,具体地讲,就是以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作为参照评估计算纺织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产品碳足迹计算评估结果是低碳生产的重要参照,它是实现纺织企业低碳生产的核心,评估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工具和方法。(1)纺织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目前,国际上评价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和方案有很多,其中较为权威的就有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3年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ISO14067,以及CarbonTrust的产品碳足迹评价系列规范(PAS2050系列规范)。(2)建立低碳纺织的标准、原材料、输入、输出、能源使用和化学品信息等数据库。这些数据既可以是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直接测量获得的初级活动水平数据,也可以是经同行评审的出版物中的次级数据,以及从其他可靠来源获得的数据。(3)选择合适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确定合适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完成从输入、输出数据到潜在影响全球变暖的碳排放数据的转化。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投入产出法、混合分析法等。(4)专业的碳足迹计算软件。基于低碳纺织产品碳足迹理论,结合企业自身的产品特征,开发相关软件进行纺织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和评价,如绘制纺织产品生命周期的碳热图。这可以使过程变得便捷,从而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4结语
本文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日益严苛的“低碳”壁垒问题,结合低碳制造技术、信息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对“低碳纺织”企业信息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和开发面向“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我国纺织与低碳制造研究还远未成熟,与国外的研究体系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为我国“低碳纺织”的企业信息化服务研究朝智慧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来利,杜冲,吴雄英.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13(6):114-118.
[2]杨光勇,计国君.构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低碳足迹供应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5-74.
[3]高秀丽,卢洁琼,朱进忠,等.棉织物综合能耗与碳足迹计算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16(10):63-54.
[4]方精云,朱江玲,王少鹏,等.全球变暖、碳排放及不确定性[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10):1385-1395.
[5]刘飞,曹华军,张华.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王珏.服装绿色设计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5.
篇3
盛和冷气成立于1998年,专注于空调设备销售及中央空调净化、恒温恒湿、冷藏库工程等的设计、安装。在部署实施系统以前,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财务部工作量在成倍地增加。
盛和冷气决定从财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入手,用信息化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与水平。但是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管理软件难上加难。经过一番对比,该公司最终敲定选择畅捷通的财务通普及版软件产品。
“当选择畅捷通之后,得知我们是畅捷通全国第100万家用户时,不由大吃一惊。”彭笑芳说,没想到畅捷通软件的用户数量这么多,更没想到畅捷通拥有如此齐全的产品线。
中小企业看重服务
据了解,全国大概有4000万中小企业用户,对信息化需求旺盛。但由于各类原因如资金、管理体制、IT人员等,信息化普及率并不高。此次畅捷通迎来第100万用户,预计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一个新阶段。
畅捷通软件副总裁孙国平说,当前,正值国家大力提倡转变经济形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两化融合之际,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的畅捷通也备受中小企业关注。
篇4
SMEs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Research
Xu Chang,Yao Zhuojun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Ningbo 31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ternet-based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for SME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many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to enable SM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benefits,provi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so that the SME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better development.
Keywords:SME;Informatization;Service platform
一、引言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率明显低于国外,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同时,缺少人才,缺乏意识,相关知识贫乏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平台可以帮助、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服务,从而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本平台也可以鼓励未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对需要建设信息化建设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讯,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平台从而进行更安全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对已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讯和注意点,使其更好的继续信息化建设。
二、平台概述
(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逐年攀升,中小企业已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扮演者不可获取的角色。在占市场份额如此之大的中小型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不足10%,而信息化建设必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带来的优势,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也并未在中小企业中普及。同时,目前来说,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相应知识贫乏,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缺少建设人才等缺点。因此,针对上述的一些列问题,本文阐述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希望以此使信息化建设更好的融入到中小企业之中,为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
(二)平台设计。平台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资讯,业界新闻,有关方面知识与政策,成功案例展示,为有实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公司提供宣传平台,同时也是为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没有技术支持的企业提供需求的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有:新闻动态(包括业界新闻、专家论坛、电子生活)、电子商务、成功案例、产品宣传、政策法规、建设知识、技术支持、企业需求等,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要求,平台主要需要实现如下几个功能:
1.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化建设的动态,专家对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内容。让企业能够对信息化建设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他们进行企业信息化相关引导。
2.向中小企业展示实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例子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成功案例,一方面,让企业的管理者们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潜藏在信息化背后的巨大效益。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样本,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可以怎么做。
3.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政府政策法规,具备一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各地的地方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持积极态度的,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和补贴政策来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通过这个功能模块,企业可以及时的了解政府对于信息化的工作和投入计划,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做建设方向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参考。
4.为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而自身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技术的企业提供一个寻求信息化建设服务、技术支持的平台。企业可以使用该平台获取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咨询、开发等服务,当然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化项目外包。
5.为有能力提供信息化建设技术的技术公司提供一个宣传的平台,寻求项目开发的信息。平台除了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的相关服务,也为技术开发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项目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该平台发掘他们的客户,并为客户提供信息化的相关服务或承接项目开发。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要想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它将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在做足本地市场的前提下,应大力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经营战略。要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战略,离开信息化将寸步难行!如果企业还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则会丧失许多发展的机会。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平台提供了一个将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多方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让企业能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了解政府层面的相关政策、寻找信息建设的服务机构;另一反面,也为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机构搭建了一个发掘客户,寻求项目合作的渠道。相信通过该平台的运作,能有效的促进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在生产力、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慧娟,王淑营,孙林夫.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ASP服务平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1
[2]朱周华,.一种基于SaaS模式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架构[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
[3]杨宏,李春炳.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ICT服务平台[J].中兴通讯技术经营管理,2007,1
[4]游文丽,王彤.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2
篇5
2云服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2.1云计算的主体是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的计算
资源,使计算机的利用率能达到最大化并且企业在进行数据的建立时,应该按照实际的业务逐步的进行数据的扩展,建立好自己的动态数据。企业的IT团队是由内部云的构架包围的,因为其重要性,所以必须建立在防火墙之内,以免发生公司资源外泄,造成严重的损失。例如:应用测试和分段实施“公有云”IaaS(基础设施服务)服务使企业能够放弃建造新的数据中心或者扩建目前的数据中心。企业这样做是因为它把应用开发、测试和分段实施等工作量卸载到了第三方“云”提供商。由于企业可以按照使用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付费,企业不会增加新的资本开支,并且在应用开发、测试和分段实施活动减缓的时候避开资源闲置的风险。只要“云”提供商拥有满足企业标准的治理和数据保护政策,外包对于企业CIO(首席信息官)和CFO(首席财务官)来说是一个极为诱人的选择。
2.2云服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
云服务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减少企业的人工成本、购买高昂IT设备的成本和降低企业数据中心的应用成本,迅速的为公司获得利益。云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在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即企业将数据放在网络上时,不必担心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因为企业的数据信息一般都会被存储在“云”中,而“云”的一端有着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信息进行维护和处理,为企业保管数据,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你的数据不被破坏,所以,云服务对于公司来说,是一项花钱少,服务效果好的数据管理设备和信息服务设备。例如:临时处理和存储需求在假日零售季节等处理高峰期,企业可以从云服务那里“租赁”所需资源以便增加处理和存储能力。这个好处与应用测试与分段实施很相似。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服务能够通过集中管理和集中使用来解决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通过云服务,能使IT资源得到集中的管理和共享,克服了传统IT技术重复、低效率的问题,大大的为企业减轻了能源消耗的问题。因此,现今政府对企业运用云计算服务也持有肯定的态度,并将云计算列入到“十二五”计划中去,由此可见云服务适应时代的发展,会在企业的信息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3云计算服务通过灵活可扩展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功能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多个数据中心,一方面是内部信息,不能共享,另一方面是各数据中心的资源不能相互调度,但是通过云计算服务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系统之间的资源相互调度,实现资源的扩展,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同时云服务还兼备了负载平衡的能力,能够让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云服务采用的是自动化管理软件,企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内存、CPU等等,在进行改革或者对现有信息不需要时就可以释放,再进行新的选择。这样可以使企业根据市场的和用户业务的变化来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从这儿可看出云计算服务避免了一次性投资的浪费,能够保证资源的自由分配和扩展,而不必担心数据的丢失。例如: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目前还尚无定论。VDI最初是作为减少办公软件许可证费用的一个“热门的”想法,但是,后来导致了性能和管理的问题。但是,企业CIO仍在考虑使用VDI。
2.4在未来的云计算服务,数据和存储的融合
现在企业一般都围绕着虚拟化发展,利用计算机来建造一个有巨大容量的数据中心,并在结合虚拟技术整合数据中心网络的基础上,运用交换器、路由器等网络基础设施为云服务搭建数据平台,改善用户服务体验。“云”的概念是将IT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分布式的处理方式来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网络对于“云”来说就像是粘合剂,云服务就是在这个云中或者云端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技术。例如:数据存档,假设云提供商能够满足企业治理标准,一些企业愿意把历史数据从自己的数据中心卸载到云服务中。这个假设是这些数据是不需要用于大数据趋势分析的并且仅仅用于长期存储目的。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078-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加强,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改造,由于建设的时间和需求不同,这些信息系统由于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开发语言、通讯协议和数据库结构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这些系统每个都需要配置独立的物理服务器,占地大、耗电量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低,系统维护、数据备份及系统再部署都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使用率比较高的老系统,它们是基于特定操作系统和环境开发的,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设备老化了,但是这些系统对于企业还是很适用,可是一旦老设备坏了,原先的操作系统无法匹配新的设备,这样往往会导致旧的系统也无法得到利用。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利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合理整合服务器,充分提高服务器利用率、维护性和再部署能力。根据企业的需求,本文讨论了基于VM Ware公司的ESX Server的实验室服务器虚拟化整合架构,对如何合理利用实验室信息化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 服务器虚拟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就是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让原先的几台服务器集成为一台服务器,使得应用系统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限制,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应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服务器虚拟化允许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多个虚拟机在同一物理机匕独立并行运行。每个虚拟机都有自己的一套虚拟硬件(如CPU、内存、磁盘、网卡等),可以在这些硬件中加载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无论实际采用了什么物理硬件组件,操作系统都将它们视为一组一致、标准化的硬件。虚拟化技术就是通过生成一个抽象层,将物理硬件与操作系统分开,从而提供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虚拟机封装在文件中,因此可以快速对其进行保存、复制和部署。可在几分钟内将整个系统(完全配置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BIOS和虚拟硬件)从一台物理服务器移至另一台物理服务器,以实现零停机维护和连续的工作负载整合。当前提供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产品有很多,较为成熟和应用比较广泛的是VM Ware公司的VMW are ESX Server。VMWARE软件把完整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压缩到文件内。这些文件能在实体主机之问被轻易的存储,暂停,还原和传递。由于通过VMWARE软件的隔离担保,多各虚拟服务器能运行在同一个实体主机上而不互相影响。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管理员可在整体范围内管理和优化整个资源。整合多个物理服务器到一个物理服务器来降低软件硬件成本,提高物理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成本及时问耗费;很好的解决了旧系统的兼容性、维护和升级问题。使得企业信息化能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更好的适应度和更快的响应度。
2 企业信息化改造框架
篇7
随着市场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基础相对较差,同时,可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及其人才等资源都严重缺乏。因此,需要借助于第三方所组建的面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服务平台,将原有信息化系统平台中服务模式的一对一或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的模式,通过ASP模式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ASP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特别适合用于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处于劣势群体的企业。下文以现代企业为例,重点就ASP服务平台在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1.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1.1 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特点
同传统企业相比,现代企业在生产及其管理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1)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度相对较大;企业已经实现成功转型,但市场反应速度相对较慢;2)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日趋复杂,关于混合式生产的类型越来越多;3)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层次相对较多,整个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4)组织管理机构相对完善,对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较大,企业员工组织队伍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1.2 现代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现代企业关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及时、便捷地获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满足企业对信息的强烈需求,需求包括了国家政策及其法规、相关技术理论、原材料的供应、技术人才、市场需求等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市场需求类信息资源的获取。所以,必须借助于ASP网络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关于这些方面的需求;2)在整个供应链上同其他企业及其公司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随着网络采购等形式的发展和普及,现代企业急需一个由第三方所组建的商务信息平台系统,以实现多在线中的多对多合作的生成。3)多种软硬件系统的应用支持,现代企业要想实现信息化建设势必需要多种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支持,因此,为了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水平,必须通过软件或相关加工设备的支持,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企业关于信息化软件及其支持此类软件运行硬件的选择性比较大,但要确保这些软硬件的正常工作,很有需要通过ASP平台实现多种信息化软硬件系统的应用支持;4)专业系统化的技术服务及其培训工作,现代企业必须对信息化的实施保持应有的积极性,但应当注意的是不少领导对于信息化相关技术的了解相当少,因此现代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培训从事信息化工作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
2.基于ASP服务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2.1 ASP服务平台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ASP服务平台指的是将应用系统通过Internet进行、管理及其使用的一种商业模式,也是各企业实现外包应用服务中的一种租赁模式。企业主要通过将这些应用服务进行专门ASP相关厂商的外包,从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及其人力资源支出,同时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管理及其维护。ASP主要是通过第三方企业为企业进行多种应用服务的提供,而每一企业都拥有自身的主机系统及其安装、管理与维护等多种应用系统,之后就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为远端客户进行分布式计算的提供。通常而言,使用应用服务的企业支出的相关费用仅仅只是ASP的租金。因此,ASP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数据平台的公共性,同时实现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同客户间的多向信息流的沟通,因而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各分工协作的实现。较传统软件所提供的应用服务而言,ASP服务平台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 通过ASP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外包应用服务租赁模式,实现将使用软件中的一次性投入分别分摊到每次使用的过程之中,因而实现了投入成本的大大降低。
2) ASP服务平台基本上所有的应用服务产品都会被放置在相应的ASP数据中心以供客户随时进行调用,ASP服务平台可实现对此类服务产品的动态管理、维护及其更新过程,同时通过软硬件、网络及其相关专业技术的科学搭配,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质量。此外,较传统企业内部运作的相关应用软件及其服务而言,ASP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更为安全可靠,可真正确保现代企业享受到最为专业化的服务,有助于企业风险和经营成本的控制。
3) 实现了企业运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通过ASP所提供的服务,可集中主要精力在那些核心业务方面,无需进行IT系统软硬件的日常维护工作,因而提高了企业业务的运作效率。
4)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进行互动培训,同时可以通过ASP所提供的具有即时响应效果的产品服务,因而可真正解决传统软件方面存在的上手难和响应慢等的问题。
5) 用户无需担心传统软件的升级问题,ASP服务平台可以负责进行软件的更新,并为用户提供最为全面优质的服务,此外,用户也不必经常性进行硬件配置的提高,仅仅借助于浏览器软件即可适应ASP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服务。
2.2 ASP服务平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方案
根据现代企业的特点及其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并规划了基于ASP服务平台的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体系结构,此体系主要分为三层结构:一是ASP服务的管理层结构,此结构主要负责实现现代企业的注册、权限、账号、计费及其用户程序等方面的管理内容;二是企业的应用层结构,此结构还包括两类,即基础应用服务及专业应用服务;三是使能工具层结构,此结构主要包括了ASP服务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多种应用使能工具,例如企业的建模、项目的管理、远程诊断及工作流管理等方面;四是基础层结构,主要负责提供ASP服务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基础支持,例如基础数据库及其相关技术、同ASP服务有关的标准及其协议等内容。
2.3 ASP服务平台的核心技术分析
ASP服务平台的核心技术基本上涉 及到了所有自动化领域的每一方面,而最重要的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的技术,一个指的是所谓的应用软件的资源集成及其共享技术,此技术主要用于进行应用资源库的建立,进而实现多种专业化应用系统的封装集成及其共享的目的。另一个指的是ASP服务平台模式下现代企业内部工作流的管理情况及其同联盟企业之间的协同性工作流等管理工作流技术,作为ASP模型中重要的一个使能工具,此项技术是确保企业内部的过程管理及其联盟企业之间实现协同过程管理的一项核心技术。此项核心技术主要是根据特定行业的具体需求情况,进而提出同其实际情况相符的工作流模型及相关定义语言,进而提供一个同现代企业经营过程所进行的重组工作流仿真分析、模型优化技术、工作流的实现技术及其以工作流为基础的应用集成及互操作技术,及其支持企业内部相关工作流的管理及其同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流管理等内容的有关软件工具,同时还为ASP服务平台提供了相应的标准的集成接口。在对企业之间所具有的协同过程进行调研,进而提供了企业之间相互协同过程的一个参考模型。
2.4 现代企业ASP服务平台的系统构建
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在整个企业信息化业务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现代企业信息化业务的基础设施。该平台通过集成 AP(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系统,运营商其他基于互联网的业务系统,并与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实现互联,为现代企业提供丰富多彩的、可运营、可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采用统一建设,分级管理的多级结构模式。主要负责为现代企业用户提供 ASP 应用,除支持互联网接入外,企业用户可以采用短信、声讯等多种方式,使用运营商提供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平台门户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系统来处理用户的登录、浏览和使用权限。用户在使用平台集成的 AP 应用系统时,应用通过平台的计费采集接口发送计费请求,进行计费。应用集成模块集中了企业用户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需要的多种信息化应用服务,如自助建站、企业邮箱、网络传真、在线安全、OA、CRM、人力资源管理、进销存管理、行业应用等,企业用户可以通过平台,使用各种应用服务。平台的基础管理、计费帐务、系统管理和统计报表模块构成平台的支撑系统,实现平台的运营、管理和支撑,并对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性能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平台通过接口服务层与其他内部系统以及外围系统连接。整个平台架构在底层的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上,并部署在运营商 IDC 机房,组成完善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为现代企业用户提供专业级的服务。
3.结语
ASP服务平台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并提高现代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ASP服务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可得到如下认识:一是ASP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其推广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方可实现,对于ASP服务平台而言,其建设及其推广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时间段多集中在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不仅面资金缺乏,而且技术、观念及其用户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困难,因而亟需政府的扶持。二是为了实现ASP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市场的客观规律为依据来进行开展。ASP服务平台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可通过灵活有效的机制及其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通过企业所提供的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代菊. ASP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1): 286.
[2] 陈翕. 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平台探讨[J]. 企业技术开发:下, 2010, 29(11): 95.
[3] 陈孟祥. 基于ASP.NET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 (8): 170-171.
篇8
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但与大型企业相比,广大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存在资金缺口大、信息化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使用不合理等困境,加之信息化建设存在投入较大、回收时间较长的特点,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仍无收益,因此造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履缓慢。基于此,积极探索一种能有效克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诸多局限,并能带来一定的效益的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尤为必要,基于ASP模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借助ASP等技术,就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进行粗浅探讨,以供参考。
1 ASP模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模式
ASP服务过程可概括如下:企业将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数据信息及生产经营特点传递给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由ASP经软件处理后再传递给企业使用。在该模式中,ASP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给企业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服务,企业通过互联网络与ASP的运行平台相连接,通过身份认证后,就可以选择满足自身应用需求的软件或服务,ASP负责对运行平台进行日常运行管理、维护企业应用软件并提供多种网上服务。
2 基于ASP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设想
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从多数中小企业的需求角度出发,该系统基本功能模块可由前台内容模块及后台管理模块组成。前台内容模块主要含企业简介、企业动态、产品列表、产品服务、论坛、后台管理员登录入口等,其主要功能是查看、检索企业相关信息,并实现与用户的交互性操作;后台管理模块主要含后台登录、新闻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管理、文件管理、图片管理、论坛用户管理、论坛信息管理、管理员账号管理等,其主要功能是、审核、修改、删除各类相关信息,及时查看和回复前台提交的信息,并进行对用户的管理。企业内部各用户结合自身不同权限在系统中进行相关操作,实现与系统的交互。
2.2 系统技术方案分析。从本系统的主要建设需求出发,在基于B/S模式的基础上,采用ASP等技术进行系统开发,网站平台为Windows平台,因系统数据种类繁多且数据量庞大,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8,并通过技术访问,开发语言选用平台可移植性较强的C#语言。
2.3 系统构架。硬件结构采用三层结构,分别为后台服务器层,应用程序服务层,客户端层,其优点投资较小,部署简单且易于维护,并能较好地支持软件的实现。软件结构方面也采用三层B/S结构,分别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层,运行SQL Server2008;前台为客户端层,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运行普通网页浏览器;中间层为Web服务器,运行本平台,采用此架构,能单独存放数据,安全性高,且仅Web服务器安装应用程序,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与应用程序有关的程序,方便升级与维护。
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成败的关键,SQL Server是目前中型网络中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本系统选用SQL Server2008,它能提供超大型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服务,满足最大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商业Web站点存储数据的需要。由于ADO具有运行速度快、便于使用、内存空间占用量小等优点,对于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Web站点而言,优势显著,因此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中访问数据库时大量使用了技术访问,下面给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中使用ASP利用ADO技术访问SQL Server2008数据库中值码表查询的部分源代码:
set mz_rs= server.Create object(″ADODB.Recordset″)
mz_sql=″selet fs_name_small,fi_key_code from t_refe where fi_code_big=21″
mz_rs.open mz _sql,conn
response.write mz_rs(″fs_name_small″)
do while not ma_rs.eof
// 循环显示字段名
……
Loop
mz rs.close
set mz_rs=nothing
Conn.close
Set Conn= nothing
%>
4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4.1 数据库实现。从提高数据存取效率、降低数据冗余度方面出发,对数据表进行如下设置:admin管理员账号数据表:(1)存放系统管理员登录账号、密码及管理员级别。(2)headimage头像存储表:存放论坛注册用户头像信息。(3)news新闻存储表:存放企业各相关新闻资料。(4)pictures图片存储表:存放企业各产品的图片,并提供下载功能以供用户下载。(5)product产品信息存储表:存放企业产品的各类相关信息。(6)userinfor论坛用户存储表:存放注册论坛用户的账号信息。
4.2 产品列表模块实现。产品是企业的生存的根本,尤为重要。在数据库中存放产品信息,既可在前台浏览,也可在后台实行添加、修改或删除等相关操作。使用的Re-peater控件绑定product表,能将表数据轻易读出,且以列表形式显示。
Sub GetListO′获取产品列表的函数
Dim mysql As Siring
Dim mycon As SqlConnection
mysql=″select*from product order by id desc″′获取产品列表的SQL语句
Dim connecttionstring As String =Contiguration Manager.ConnectionStrings(″usersCon necfionString″).ToString
Dim mycon As New SqlConnection(eonnecttionstring)
Mycon.Open()
Dim mycmd As SqlDataAdapter=New SqlDataAdapter(mysql,mycon)′执行操作
Dim dt As DataSet=New DamSet′DS表用于保存从数据库读出的数据信息
Mycmd.Fill(dt)
If dt.Tables(0).Rows.Count=0 then′判断数据表中是否有产品信息
Response.Write(″alert(′没有商品);″)′若无则弹出提示窗口
Exit Sub ′退出函数
End If
List.DataSource=dt.Tables(O)′控件指定数据源
List.DataBind()′绑定数据源
End Sub
4.3 后台管理模块安全技术。为保证网站安全,必须确保只有企业管理员方可登陆网站后台,在管理员成功登入后该系统使用Session来保存管理员信息。每进入一个管理页面,管理员都需验证Session是否有效。Session仅在20分钟有效,若在该时间段内管理员无任何操作,则其会自动失效。此外,管理员账号密码也与普通注册用户一样需加密处理。
参考文献:
[1]陈孟祥.基于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4):170-171.
[2]曹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ASP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81-82.
篇9
一、传统航运业的内涵及航运企业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航运业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它不直接生产任何有形的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等物质产品,而是提供运输服务,使物质产品产生位置移动,提高物质产品的附加价值。航运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而且,不通过运输,所有物质产品也无法达到消费的目的。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航运企业是从事海运业的企业,或称为海运承运人。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航运企业仅仅是海运承运人显然是落后的,应该向现代物流服务融入和拓展,最终成为全球承运人乃至全球综合物流经营人。有鉴于此,国内不少航运企业积极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创新,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还不尽如人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少中小企业对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服务创新缺乏深刻理解,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革新步履缓慢,服务创新非常被动。二是简单认为利用信息化进行服务创新就是购买软件到使用软件的过程,缺乏对企业流程变革的思想,创新效果不佳。三是过于重视顾客能够体察到的前台服务,而对顾客不能直接接触的后台服务不够重视,比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动态顾客关系管理方面还差强人意。四是把服务完全外包给专业性企业,致使航运企业没有相应技术的研发能力,而过分依赖企业,导致企业的服务创新滞后于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航运企业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创新体系构建
在信息化背景下,航运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改造服务流程,从而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1.构建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由于,当前航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高,信息服务的水平也比较滞后,而航运服务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对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综合物流服务是航运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方向,因此,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必须具有前瞻性,构建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航运企业为客户不仅提供物流信息,还可以融合该信息的服务。航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不仅需要有询盘、订舱、电子数据信息的交换,单证的流转和翻译、集装箱实时动态跟踪、货物信息查询、网上报关,账款结算等基本功能,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金融服务,航行沿途的天气预报等,甚至是综合以上的各种信息,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物流方案决策,比如通过国际贸易软件系统,对易产生价格波动的运载货物进行分析,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市场信息,在价格最高时船舶抵港交货,这就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提供了航运本身以外的服务。通过这个平台,所有的参与人都能够自由交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更为流畅,服务增值功能大大加强。
2.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流程再造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流程再造已成为航运企业战略变革的核心领域,是航运企业树立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现有的服务流程、信息流程等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衡量标准。流程再造要求从接受客户运输请求订单到完成运输服务,交付收货人的一连串企业作业活动,按照“所有工作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原则,这就打破了原有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将业务处理的前台(与用户的界面)与后台(与操作部门的界面)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上下联动,从而使航运企业服务得到企业各方面资源的充分支持。基于信息化的航运企业服务流程必须能够将客户服务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只有当各环节的需求同时满足时,流程才能执行,并在流程执行的全部过程中,对各环节的运作过程做出调节,使各环节的运作协调一致。通过对航运企业信息化新型服务流程的再设计,可以建立对客户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分析流程中的主要活动对流程运行的影响,找出问题所在,使得流程能根据实际变化进行调整。
3.基于电子商务的航运企业信息化服务方式创新
我国的航运中小企业存在船舶周转率较低、耗时过多、船舶总装载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信息资源的缺失和信息传递的断层等因素的存在导致航运作业效率较低。另外,由于现有的服务手段的滞后,收货人、提货人、码头、等环节无法做到顺畅链接,经常由于信息滞后或缺乏获取信息的路径而导致航运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波动性较大,这是制约航运服务发展的瓶颈之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给航运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服务创新将会大大简化手续,增加便利的服务,加快服务的反应速度,提高服务效率。航运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提交订单,也就是向船公司的信息平台录入预交付托运货物的具体信息。航运企业随即就可以收到这些信息,避免过去依靠书面申请带来的诸多不便,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另外,货主可以利用其中的运价查询系统,对运价进行咨询,大幅度降低航运交易的盲目性,减少了市场竞争中的黑箱操作,保证公平竞争,维护了货主的利益。第三,货方还可利用电子订舱系统,可根据船期公告和自己的特殊要求,进行网上订舱,使得承运人能够直接接收托运人的货物托运信息,提高运输作业前信息服务水平。第四,托运人可以利用货物跟踪系统,根据自己持有的单证号码,在承运人的网站上查到所托运货物的实时动态,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可以马上采取相应措施,减小风险,增强了快速反应能力。托运人还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外部链接系统,与银行,海关等机构打交道,实现网上金融结算和报关等服务。最后,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延伸航运企业的服务内容,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规划与制定,提供物流决策等。这些延伸服务是最具增值性的服务,但是也是最难提供的服务。
4.基于EDI电子提单的流转服务创新
海运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海运单据,它于1997年开始被大西洋之间部分运输采用,是运输高速化的产物。随着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海运提单将会被EDI程序所取代,而不可流通转让海运单的使用恰好为实行EDI单据做准备。由于电子提单不能像传统提单那样经背书转让,如何保证货物转让的安全性是关键的一环。可以利用EDI系统根据特定密码并通过网络来实现转让。承运人在收到发货人交付托运的货物后,将一份电子提单连同一个密码回传给发货人,发货人再转送至提货人处,就可以持该提单凭密码提货。可见,使用电子提单后,安全性得到保障,手续也较过去简化了,让客户“放心交货,安心提货”。传统提单只需提单所有人和受让方之间依靠背书方式即可完成,而电子提单的转让需要提单所有人出让方、承运人,受让方三方参与才能完成,承运人在其中承担着按提单所有人的意志签发、取消、更换密码及核实密码后放货的义务。可以说,在使用电子提单后,承运人为客户服务又多了一个步骤,承运人参与了提单的转让过程,在转让过程中始终本着为客户提供承运货物安全,顺畅的交接的理念,起到了把关作用。在过去,提单可能会在转让过程中丢失,被第三人非法获得,而承运人在卸货港的凭提单签发提货单后放货,就造成了货物丢失,落入非法提货人手中,给货主造成了极大损失。而加密后的EDI电子提单,就有了安全保障,货主只要按规定交付托运货物和转发提单,指定的收货人就可以准时提货。
5.基于信息化的航运企业服务的拓展
航运企业不仅要按照客户需求完成物流服务,还要为客户提供他们想不到的背后的服务。未来信息化服务创新将要求企业从服务项目内容的改进向外延式服务方向发展。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时,更加注重外延服务,应该能够把外延服务与核心服务更好地衔接起来,变局部服务为全面服务。航运企业服务的范围将由物流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即从传统的实现货物时间与空间转移的基本航运服务,向个性化服务延伸,充分体现不同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航运企业的延伸服务主要有运输方式与承运人航运企业选择,运输作业与计划安排,实时动态信息反馈跟踪等。服务功能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通过允许客户参与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为客户实现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一站式”服务,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实现从顾客满意到顾客忠诚,以及顾客成功的转变。服务的内容将从实物流向信息流服务延伸,航运物流信息包括发船到船通知,送达签收反馈,订单跟踪查询,海运单证的签发及流转,货物在途跟踪,运行绩效监测等,这就是信息化条件下服务的增值作用。船公司要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就要与客户一起参与物流管理,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协同运作,及物流和信息流最大程度的吻合,达到“二流合一”。
三、结束语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航运企业要有稳定的货源,充足的运输量,就必须用新颖的服务去赢得更多的客户,就需要企业时刻关注服务创新,站在客户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信息化条件下的服务创新,对航运企业来说,能够提高产出效率、减少成本,增加收益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对于客户来说,可以简化沟通流程和节约沟通成本,更安全快捷地获取信息。
参考文献:
[1]蒋旭辉李六:我国航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水运,2004,(01):29-30
篇1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向前和企业信息化的推进,中企动力的发展极为迅速,现已在全国设立了70余家直属分支机构,员工总数逾6000人,拥有研发及运营工程师1000余人,成为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主力军,被誉为“企业信息化的领航员”,根据全球权威机构研究报告显示,中企动力已跻身于中国IT服务市场六强,并白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蝉联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本土企业第一名。
目前,在福建,中企动力在福州、泉州、厦门设立直属分公司,为福建大量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解决信息化难题。首开先河的信息化运营模式
中国成长型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发展意愿强烈,而自身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综合实力弱,非常渴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但又缺乏专业IT技术人才,信息化投资预算低。
中企动力植根本土,十分了解中小企业的难题和需求,“信息化运营”模式就是完全针对成长型企业的特点和信息化需求量身定做的,将“运营”理念成功地运用到了企业的信息化实现上。
具体来讲,是由运营商搭建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基础设施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和数据中心,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按功能拆分成不同的模块,以标准化组件的形式集成在技术平台上,企业客户可以按需选用、按使用付费,运营商则提供持续的维护、升级等运营服务。信息化运营商的“产品”全部以应用服务的形式体现,用户无需掌握IT技术,无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即可轻易完成应用操作。
信息化运营模式使企业用户得以透过可控的低成本获得专业级的高品质服务,并能够伴随平台的升级换代享受到最新的IT高科技成果。
本地化的顾问式持续服务
本地化服务是中企动力信息化运营模式的重要基础之一。中企动力深谙企业客户的需要,将本地化、面对面、持续的顾问式服务作为其帮助企业客户实现信息化的主要服务手段。
多年来,中企动力以其分支机构为依托,在全国主要城市和二、三级城市建立了庞大的专业服务网络,面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业顾问服务,随时了解企业客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需要,为企业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伴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忠实伙伴。中企动力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信息化运营模式本身的技术延展性和服务多样化使伴随企业客户的成长、提供长期持续服务成为可能,其核心是贴合企业需要,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不断扩展和延伸,提供最适合其需要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让客户真正实现“我的生意我做主”。
基于“信息化运营”理念,中企动力推出了最新的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平台数商z。在长期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践中,中企动力深刻理解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针对当前广大中小企业意识匮乏、人才缺少、资金不足、投入迷茫、无法明确网络营销效果等难题,针对性地推出了这款集合众多功能的数字营销平台。
相关链接
案例访谈
福州威贝特静电装备是国内首家自主研究开发防静电产品,并集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防静电、净化产品、电子工具、劳保用品,并相关进口产品为一体的实业公司,参股、控股多家工厂,经营范围还涉及原材料、塑胶成型、精密五金、发泡、软冲压、印刷包装等。
因业务范围广泛,拥有一个健全、有效、清晰的网站平台,用来新产品和提升企业知名度,是一段时间内威贝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自主配备一个网络部门,财力、人力上都比较吃力,效果还会不尽人意,此时,中企动力成了最佳选择。
威贝特选择中企动力合作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本身知名度不高,销售范围仅限于福建本土,有意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把产品推向全国,促进企业扩张发展。
2,拥有一个平台,全面详细地介绍公司以及公司产品。网站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全面详细地介绍公司和产品,公司可以把任何想让人们知道的东西放入网站。如公司简介、公司厂房建设、生产设施、研究机构、产品外观、功能以及使用方法等,都可以在网站上展示。
3,通过网站,可以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当人们想知道某公司有什么新产品和新服务,或者只是想了解该公司最近有什么动向,就会习惯地搜索该公司的网站,从而拉近客户和公司的联系。
4,可以与潜在客户建立商业联系。这是建设企业网站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现在,很多客户的采购都是主要利用互联网来寻找新产品和新的供应商来完成的,因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网站等于是企业的另一张门面,是否专业、漂亮、实用,是很重要的。
5,可以利用网站及时得到客户的反馈信息。客户一般是不会积极主动地反馈信息的,但是在网站上,加入了专门用于客户与公司联系的电子邮件和电子表格,使用非常方便,相对来说,一般客户是比较乐于用这种方式和公司联系的。因此,公司可以方便地得到大量的客户意见和建议。
合作结果证明,拥有信息化平台后的威贝特,企业品牌知名度有明显提升,“走出本土,走向全国”的目标,也正在一步步接近中。
篇11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洲2020年人均GDP达到3仪美元,GDP总量达到如伽例乙美元的规模。要达到这样一个规模,发展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是必要的保证。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建立节约型社会要紧密与企业业务相结合,笔者通过几年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一是要从自身做起,构建节约型企必二是积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让企业成为‘节约’技术和服务的提供商。”应该说,信息技术的兴起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与管理的支持。
实践中,如何在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中协调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企业自身经营策略已成为许多企业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第三产业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必然要通过推行信息化来达到为社会节约的手段,并且要在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成本、运营成本、服务成本的瘦身以及利润的增长。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立足企业内部广大员工,从唤起节约意识入手
企业内部达到节约的目的,一靠企业制定符合实际的制度与规定并有效地执行;另外就是员工节约意识的觉醒,把日常节约意识形成习惯嵌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节约的行为。其实,每个员工都有的自己负责的工作,在工作流程中,都会有一定的节约空间,比如纸张的使用、休息时电脑显示器的关闭、室内空调温度的控制等等。寻找这个空间就需要员工意识的觉醒,有了节约的意识,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节约的节点,散落的节点通过公司管理的系统化,就能形成一个节约网络。如果这个网络每年可以减少千分之一的非必要支出,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产生的效益就将是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数量级。
据《中国财富》介绍,知名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有关减少隐性成本案例进行介绍。思科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月初是都会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到:“您上个月电话费是xx、您目前在公司的排名是xx。”这样的邮件是在提示有关员工,应该节约电话费了,同时鼓励出色的员工。在这样的邮件里通常会有个链接,告诉员工应该如何减少电话费。
思科很注重对员工节省意识的挖掘,使用的方法也更为有效和人性化,成功实现了降低隐性成本的初衷,很值得我们借鉴。
2立足于内涵的提升,从优化服务流程着手
同样是思科,还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购买思科公司的一项产品,产品到家了,你可能连一个员工都没有看到。这是对高品质服务流程的一种夸张描述。尽管没有普遍的使用意义,但拥有一个高效高质的服务流程显然是一个企业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更是一个成功服务型企业必备的素质。
对于第三产业而言,服务流程是贯穿干整个企业运营的链条,更是企业的生命线。打造节约型企业,也要从服务流程着手,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对于一线非循环性企业而言,有效实施“流程穿越”,其目的是通过“客户穿越、岗位穿越、公司穿越”的“流程贯穿”,对现有客户服务流程进行全新设计和系统改造,以达到增强流程运行效率和提高流程结果品质的目的,随着“流程穿越”的落实与推进。
随着OA网上办公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优化服务流程,重点是抓住信息化这一关键环节,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效率。如网上办公、网上服务等,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让客户享受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且大量减少了由此而产生的企业成本和客户管理、维护成本的支出。
3立足于社会需求,做节约技术和服务的供货商
篇12
实施情况
据相关机构的调查信息显示:大型钢铁企业在面对众多的服务提供商时,除非有很难的技术问题,或比较个别的典型问题,企业选择提供商的首要标准就是服务水平,考察他们能否对企业非常负责任地服务到底。但是,就各服务提供商的现状而言,没有一家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他们各有所长。因此,行业需要一种能综合各提供商优势的全方位支持服务提供商。
依据惠普公司的调查分析,企业客户不愿分头找各类IT企业,最后再由集成商实施信息化改造,这样容易导致协作各方的互相扯皮。因此,惠普公司提出“一站式服务”的概念:就是由专业的第三方咨询集成商,提供从业务流程规划、重组、优化,到整体IT战略制定与IT系统规划,再负责各级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以及后续的系统支持维护与员工培训、知识转移等整体服务。
此外,“一站式服务”提供商还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他们往往具有较大规模和长期的采购行为,具有和各类软件/硬件巨头议价的能力。因此,“一站式服务”正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首选。
谢少毅还介绍,在惠普为中国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中,还没有一个客户投诉项目做砸了,即使有个别案例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间比较痛苦,因为项目实施的压力更多放在了“总协调商”身上,但一站式的服务更能保证项目成功,所以没有一个项目选择放弃。
据了解,2005年,国有大型控股企业太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钢)就把全集团的信息化项目总承包给在国内率先开展“一站式服务”的惠普公司。在项目实施初期的实地调研中,笔者看到非常多的项目组在这里运作,曾担心太钢会不能一一协调而承受巨大风险。但从惠普协助太钢实施半年后的情况来看非常让人放心。在太钢的信息化项目中,太钢信息化同时实施ERP、MES、计质量、OA等多个子系统,惠普作为“总协调商”,不但为太钢集团下属的60余家公司和二级单位实施业务流程优化并实施ERP系统,而且负责MES系统、计质量系统、OA系统等子项目项目协调、功能划分、总体的项目管理工作,还参与各子项目的阶段验收工作。
“一站式服务”在太钢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成功,成了我国大型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比较好的案例。
不拒绝分期
在谢少毅看来,以前是多个供应商直接面对客户,采用“一站式服务”后的模式是一家“总协调商”面向客户全面负责沟通与责任划分。这样做对客户的直接好处是将项目实施的风险降至最低――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同时选择两家合作伙伴,那风险就完全集中在企业身上。
篇13
随着个性化服务系统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客户都希望拥有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以减少客户的访问时间成本,提高个性化服务系统的服务能力。实际工作中,有的个性化服务产品不够精准服务、海量用户建模和分类不够快速,产品评论缺乏情感分析等缺点。
1.2 传统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简陋,先进的技术服务需要好的软硬件配合,因此难以向企业信息化安全服务进军。(2)建设平台的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3)企业需要的信息化服务是全方位的,目前基本上没有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究其原因是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造成所做的很多努力不能形成气候。(4)缺乏宣传,网站知名度低,访问量少,难以启动广告招商业务。(5)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相关的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但是平台对企业的服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被动式服务,导致许多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形同虚设”,虽然资源丰富,发挥不得真正服务的作用。
1.3 平台研究的意义
(1)为平台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信息;(2)为平台用户提供快速的个性化服务信息;(3)为平台用户提供情感分析技术的个性化服务信息;
2 平台的设计方案
2.1 平台的总体架构
系统通过构建三大平台,利用现有的公众网络体系和电信业务网,用商业化的信息设备搭建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将主要精力和资金用于本网站的业务核心部分――应用平台(包括基础应用服务和个性化信息服务)。三大平台包括:基础支撑平台、智能处理平台和应用平台。如图1所示。
(1)基础支撑平台包括企业资源数据库(中小微企业的基础数据库信息)、用户资源数据库(平台用户基本信息)、支撑平台的硬件服务器、支撑平台的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备份服务器。(2)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包括各种智能算法控制组件(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算法、细粒度情感分析算法及其它相关数据挖掘算法)。(3)应用平台分为基础应用子平台和个性化信息服务子平台。基础应用子平台包括电子商务服务子平台、行业资讯服务子平台等十几个子平台;个性化信息服务子平台以基础应用子平台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处理实现个性化服务。
2.2 平台的网络架构
服务平台的网络系统设计采用多层结构,对使用者来说,面对的是应用服务层而非数据层,通过多层架构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在客户端采用标准的WEB浏览器和HTTP通讯协议,确保系统的通用性。包括五层分别是:物理硬件层、系统支持层、数据管理层、系统应用层和网络表现层。
2.3 平台的技术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