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成本核算会计要求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绪论
在现代企业中,成本核算是指:应用一系列会计学公式和原理,借助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来搜集信息和做一些经济性的分析,从而带动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经济构架上找到企业的基本构成、经营水准、成本组成等等企业的基本状况。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就能够更加明确清晰的定制企业将来发展的策略。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企业的核心核算,而成本核算,更是重中之重。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与客观的市场经济相吻合。主要包括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要素。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既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也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三)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就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
(四)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五)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六)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业务)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这就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八)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实物中,如果某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三、会计信息质量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就是实现成本核算的良好环境。一个好的发展策略,能够带动企业向前发展,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从而更快的发展,拥有十分惊人的竞争力。对此,我将对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应用做一个具体的说明,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
(一)主要关注的会计信息质量
1.可靠性。顾名思义,就是值得信赖的数据信息,可以及时核实,并且真实存在。他的成本信息是与客观的市场经济相吻合的,不要存在任何欺骗性,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保证其真实可靠。
2.相关性。就是说我们所计算的成本价格应当与我们所生产的产品有直接关系,与之相关的才能算作成本。无关的不要记入成本,以免影响企业的核算和预见性错误,出现管理漏洞,从而做出不利于发展的决策。
3.可理解性。我们做出的成本核算最终是要给管理者分析利用的,这样的数据就要求我们提供有利信息,而非不可用信息。
4.及时性。信息数据具有时效性。在信息化的今天,更新速度之快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及时掌握有利信息,有可能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及时的核算结果,能够恰当具体的体现出当前企业的经营效果。根据这些分析做出最精准的发展决策。
5.重要性。即应差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应用者合理断定的重要会计事项, 应分辨核算、单独反应,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而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合并反应。
(二)成本核算中具体应用要点
1. 确认核算的最终目的。有目标的核算既避免盲目又有利于分析,能够很好的为管理服务。其所核算出的成本既能够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又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成本核算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为了计算存货、成本的多少计算、收益多少的计算、成本的决策及控制、为产品制定价格、签订合同需要的数据等等。根据核算目的的不同,寻找不同的对象,决定核算的不同内容,制定本次核算的不同方法。
2. 确定该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对象是个集合体,它包括所有项目中需要归拢的各个成本个体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承担者。他可以是一个项目、一种产品、一纸订单、一个部门、一个个人、或者是一个作业。他以一个目标为中心,集合所有围绕这个中心的对象,逐一计算成本。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对象,我们要首先准确找到这些对象,然后在精确计算。
3. 确定该成本核算的内容。一般的成本核算都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的成本,二是归集的分配所用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要求我们首先要控制成本开支范围。明确每一笔开支的界限,过滤不应该计入成本的各项开支。然后记录并且测定积累各项数据。按照不同的对象进行和核算,然后汇总,分别核算出个体和单位的成本。在一个企业之中,往往有着多种多样的产品,直至月末可能还有滞销的部分,因此要准确计算和剔除真正的成本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其实就是企业资产的消耗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用产品经营的方法来区别对待其经济成分。主要分为三大类:1、劳动对象。2、活动耗费。3、劳动方法。根据不同的分类,建立一个可行使用的数据表,计算各项费用。分出每一科级科目的花费,然后细致分出各种项目。然后在当月或者一定的时间段范围内计算成本。将表格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使之联系紧密而且准确。
建立完相关的表格,下一步当然是根据现有的分析开始对成本进行控制。根据一定的条例和规定进行控制,不盲目不重复,有一定的道理,既符合可持续又不会干扰企业的发展。但是,有的企业内部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的管理漏洞,这就需要允许相关管理人员或者相关人员能够修改报表和提出合理化意见。但是一定要透明并且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要盲目处理,以免使企业蒙受损失。
只有更好的建立管理机制,才能够合理的安排管理,统筹各项成本,帮助企业发展。
四、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谈成本核算的现状
在现在的施工企业中,很多不同问题影响、制约着他的发展:
第一,数据统计不够具体,不明晰,为核算整理数据带来困难。会计核算最主要的就是数字与数字的累计,这是最基础的方法。通常,为了保证所计算的项目成本准确而有条例,我们要根据其前期的整理数据和计算来确定,因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些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需要耗费的资金,需要的人员统计,以及设备所需量等等,还有就是成本的比重与需要的消耗。
第二,报表的信息不够准确,会计搜集信息不健全。编辑会计的报表,是成本计算部分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报表的编制和汇总更是企业会计的一项重要挑战。一项复杂的会计核算对象纷繁复杂,需要很好的编制汇总,这也是核算的最主要特点之一。汇总表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象的选择和决策的正确与否。其结果不容忽视。
因此,要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效节约成本的一个方法和途径。可以说,会计信息质量下的成本核算需要应用到的实际操作中去,企业获利能力也正是因此而实现的。
结束语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一个好的成本管理必须要以会计信息质量为依托。因此,应用好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体现出企业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锋. 《会计导论》[M].天津: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篇2
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1.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三、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乐恒.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四)[J].物流技术及应用,2008,(3):40-45.
篇3
新医改的提出,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能力都有待增强。因此,应积极施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全面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综合实力。
一、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概念及意义
1.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概念
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就是在会计凭证编制和整体过程中,对于医院用于医疗、管理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所形成的价值总和进行同步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大致可以有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等几大类成本组成。医院运用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方式,在会计核算的记账、审核和结账过程中,将涉及到成本属性的科目,同时进行成本数据的编制与核算,将会计核算行为与成本核算工作融为一体,形成一体化的核算方式。
2.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意义
实行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将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记账、核算等工作过程与成本核算的成本分类和核算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将两个核算过程合并成为一个核算过程的两个方面,这样将两项核算工作通过一次数据整理和编制得以实现,节约了数据整理的时间花费,并且,将两项数据在同一时间统一进行体现,也节约了核算工作所需的耗费,大大减少了核算工序的复杂程度,简化了两次核算的过程,让整个核算工作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实施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可以帮助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实现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于医院运营成本的核算与会计核算形成一体,让医院的成本内容在医院会计核算中更加明朗化,成本核算的明朗化有助于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医院药品、治疗费等的价格制定,也有助于医院成本控制合理有方向的进行,有助于医院成本控制和利润的增加,有助于正确财务决策的实施,在医院财务管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施行措施
1.建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
管理因素在医院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要建立有效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规范医院财务管理的操作、方法、职权划分,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健全财务管理的法律手段,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合法进行;加强医院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总体财务监督水平,保证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公开公正的进行;建立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机制,医院在财务管理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应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医院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的建立是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
2.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相结合
每所医院的具体情况不同,目标机制也有不同,应当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将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机制融为一体,这样将医院成本和会计目标管理统一起来的方式,将更加有利于成本核算工作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也有助于会计目标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本核算要求有健全的消费定额和价格计划,以作为医院的原始依据,方便成本核算工作的展开,对于中间费用形成相应的成本差异,与制定的目标成本进行组合比较,通过这种方式将医院的会计目标与成本核算有效地绑定在一起,成本核算把目标成本作为努力的方向,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路径和目标的统一。
3.加强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自身能力
医院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应当加强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自身的能力。首先,医院内部应当进行科学划分,将医院具体部门和科室进行会计科目的划分,形成中心与下级的对应财务科目关系,例如收费部门分为门诊收费处、住院收费处;后勤部门分为洗涤中心、维修中心、卫生制品等等,如此划分方便收入与支出的整体和核算。其次,对于医院成本也应当有分配标准,收入来源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其中的病人拖欠收入、继保共济账户欠费等在进行收入计算时都应当有相关的收入核算标准,科室的成本也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应当进行科室成本合理划分并有核算标准,进行成本定额管理,对于超过部分应当有相关的处分或处理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划分和标准制定的方式全面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能力的加强。
三、结语
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对医院内部的整体控制效果,更好地实施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是非常先进有效的财务处理办法。在实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相结合,并加强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自身能力,才能帮助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更好的实现,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岩琦.浅析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2).
[2]黄宝春.新形势下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192―02
所谓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及报告来核算物流成本的模式。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单轨制和双轨制。
单轨制是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变动成本、物流成本等信息。双轨制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之外重新构建另一套成本核算体系来反映物流相关的成本费用。显然,单轨制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双轨制是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针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进行研究。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3)收益与成本匹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通过对成本资料的详细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成本核算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即成本核算本身也有成本。单轨制和双轨制在核算中的具体操作不同,其成本也不同。另外,两种模式反映物流成本信息的信息程度也不同,这样对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具体模式时,应将不同核算模式所需的成本和能带来的收益进行配比。这是企业选择核算模式的重要标准。
(4)与企业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相适应。物流成本的核算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思想与特点不同,各自适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也不一样。两者匹配的好,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可以得到简化,提供的成本资料也准确完整;两者不相适合,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可能费时费力,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受到不利影响。
(5)符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不同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也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这两个因素。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 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
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为单独集中核算物流成本,可专门设立账簿,并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并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账户五个二级账户,并按成本责任单位及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下设置“运输成本”、“材料费”、“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等若干明细账户,对于账户的选择可由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业务种类进行划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一步细分各项费用科目,如下设:“材料费”、“燃料费”等。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不需要对现行成本核算的账表体系进行调整就能全面系统的提供物流成本资料,且易于掌握,能及时传递和反馈物流成本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汪小勇等,一种适用于物流企业的成本计算法一一作业成本法[J],系统工程,2007。(3):26-27
[2]黄更波,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J],系统工程。2004,(1):52-54
[3]陈志祥,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5):32-36
篇5
成本核算过程渗透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环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也就是产品生产前,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多方面的资源来提高产品的形象,产品成本核算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在相同的价格下,产品的成本与产品的利益直接相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对产品的成本和企业的业务进行全程有效的控制。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减低企业的成本,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在企业的后期工作中,成本核算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要进行合理的经营成果分配,才能够使企业长期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
1.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根据新的生产环境,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改革,造成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这些都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不科学。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成本费用比例发生了变化,旧的分配方法会导致成本资料的失真现象,旧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2.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参与会计成本核算员工比较多额单一,并且他们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专业技能不足,缺乏会计成本核算意识,造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全面。在进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仅仅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以及产品制造费用比较重视,对知识资源、环境资源这种无形资产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源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成本核算中必须纳入到成本核算的范围,否则会导致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不全面,进而影响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很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以产品生产的制造过程为核心,而忽略了对生产前及生产后的产品成本核算部分,也会造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的片面、不完整,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审核和控制不严格。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包括生产前的费用计划分配、生产过程中的审核和控制以及资金流动后的整理核算,整个过程中,要严格参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但是有些企业缺乏对相关制度的重视,无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有效执行,造成了实际生产费用与成本核算的差异,很多费用都超过了预算的费用,不能够严格执行核算给出的标准用度,存在着支出超额的情况,发生了不应该的浪费现象,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主体人员,决定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而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而造成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现象。新的会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知识结构,造成成本核算的不科学和不严谨,降低了成本核算的效果。同时,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虽然掌握熟练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往往却没有执行并落实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知识体系不及时更新,导致核算数据失真,势必会使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问题。
三、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采取的有效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会计人员是成本核算的主体,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意识,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因此,企业要从内部入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与修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成本核算意识,认识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够全面的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
2.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内容的全面性。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是影响核算结果的重要因素,会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深对现代成本核算的理解,保证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将企业发展中的知识资源、环境成本等无形资本都算到核算范畴,使企业的成本核算更加完整,从而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
篇6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财务工作及成本核算带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会给医院成本核算带来新的机遇,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医院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机遇以及挑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必须积极面对目前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也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
一、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核算未形成系统 、管理制度不全面。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成本核算必须形成系统,即在医院开展经营活动前、中、后都必须进行成本核算及控制,要在总体上实现成本控制、减少成本浪费。然而目前很多的医院虽然重视经营活动前及经营活动后的成本核算,却忽视了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未形成系统,未完全达到总体成本控制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够全面,成本分析、成本评价制度欠缺,甚至成本核算记录都不够完整。
(二)医院成本核算人员素质不高。这些年我国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对医院财务人员、成本核算人员的需求也在加大。然而,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还需要不断地提高,特别是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的情况下,一些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与之对应的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进修、培训机会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
(三)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离不开会计监督,而相关法律法规是会计监督的法律保障。我国虽已颁布了新的《会计法》,但是还需要不断提高其可操作性以及对各企业不同经营管理需要的适应性。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因为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会计、审计监督职责及权限不够明确,对违法违规企业及责任人处罚力度不够等现象。
(四)会计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在部分医院实际工作中,医院负责人存在强令、指使或授意会计机构或人员按其指令办事,出问题却推卸责任的现象,这对会计监督工作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对会计责任主体进行明确,明确医院负责人作为医院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地位也应该是保障医院会计监督职能工作的重点,医院负责人要适应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也必须要进一步熟悉相关业务、财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另外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强调必须明确医院作为法人治理机构本身的会计责任,一些医院管理当局存在通过不恰当的会计行为侵害所有者权益现象,存在管理当局相互推诿以致会计监督无法实现现象,这都是会计责任主体不够明确所引起的。
二、对医院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完善可采取的措施
(一)对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对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进行完善,最主要是要脱离传统会计思维束缚,通过与一线医院员工的深入交流,通过深入医院工作实践、通过实际案例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用发散思维方式来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以此促进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另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成本核算的考核制度以及评价制度,使成本核算体系的激励作用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建立核算服务体系并与质量管理相结合。在实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背景下,医院的成本核算与其质量管理、服务管理的结合更趋紧密。例如当医院不慎发生医疗事故时,一方面事故赔偿及善后会增加医院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医疗事故造成的医院信誉度的下降也间接影响了医院的成本效益。因此医院进行成本控制应保证医院质量管理、服务管理,要与之结合,采取促使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提高等方式来进行医院成本控制。只有结合成本管理及核算的需要来归纳、总结、分摊成本费用,建立成本核算服务体系来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才能汇总反映整个医院的收支情况,才能从中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才能达成提升整个医院收入、降低医院整体费用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保障医院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三)对医院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并对成本分析体系进行完善。要想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提升竞争能力,就必然要求医院应对成本进行全面核算,控制好经营成本才可能增加资本、提升运营资金的流动性。对医院成本进行全面核算最主要是要做好成本核算最基础的工作,将成本核算与会计数据相结合,使成本费用的类别界限划分明确,做好成本核算对象的归类分配工作。另外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还应对医院成本分析体系进行完善,其分析体系应与医院实际工作相符合。医院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投入体系由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体系组成,其成本投入分析体系应围绕这几个组成部分进行。而医院经营活动的目的是取得经济及社会效益,所以其成本核算的产出分析体系应围绕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指标进行。
(四)进一步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内控工作。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更趋复杂,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内控工作是防范不必要损失的关键,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应进一步规范成本核算工作,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与完整,保证其资料安全,减少错误及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对于已发生的应按规定严格处置。其次应完善成本核算内控制度,并使之得到严格的执行,对于易发生问题的部分应定期或不定期加强检查,若出现问题应严格按相关制度处理,并在实践工作中对制度进行修正完善。另外还应加强成本核算内控的检查监督工作,对成本核算人员及其工作进行监督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应对其享有的权限以及应承担的职责进行明确,对其工作合法合规性判断应做到客观以及全面,以此来确保医院成本核算及其内控工作不会因人为因素而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着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1.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 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篇8
1.医院缺乏对成本核算的认识
虽然大多数医院已经了解了成本核算的概念以及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但是对成本核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些最基本的认知上面,这些最基本的认知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起不了重要的作用。在医院从事成本会计的人员了解的都是一些最基础的成本核算内容和方法,这些旧的、较为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经不能够展现出医院的优势,医院在对员工成本核算的要求上面也没有得到一定的提高,成本会计人员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够高,成本会计人员的成本核算技术也处于初级阶段,医院缺少高级水平的成本核算能力。这样使得成本核算本来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能够起到成本核算的作用。
2.医院的成本核算体制较为落后
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属于比较传统的制度,传统的成本核算制度在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落后,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经济体制的发展,成本核算制度的落后使得医院在经济管理制度方面也比较落后,医院在经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大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部分。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将会影响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
3.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没有普及
如今,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逐渐个体化、商业化,但是在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在医院工作的人员中,缺乏这种对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掌握能力的人,使得计算机技术不能够被运用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这样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大大的降低,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具有消极的影响。
三、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医院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的认知
医院在招聘新的成本会计人员时应该提高对成本会计人员的要求,只有接受过新成本会计教育的人才能够使得成本核算的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医院也应该给予现任的成本会计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交流和学习先进的成本核算的技能,使得会计人员对于新的成本核算的内容能够及时的掌握,这样才能够保证医院会计人员成本核算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也能够保证成本核算的有效进行。
2.建立健全新的成本核算制度
医院只有建立新的成本核算制度才能够使得医院经济效益逐步得到提升,医院要不断建立符合自己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一个适合的成本核算制度能够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对医院整体财务管理制度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不仅仅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对整个管理层次的效率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成本核算制度对医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将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带医院财务管理中
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所面临的数据较为繁琐和复杂,仅仅靠一些手工和计算器核算,任务是非常重的,而且手工核算所带来的失误是无法避免的。因此,要将成本核算工作逐步变为自动化,将计算机的系统和成本核算内容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能够简化工作中较为繁琐的数据,还能够避免失误,大大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效率。医院可以聘请一些技术人员,设计出符合自己的医院的成本核算系统,将系统运用到成本核算的管理当中。使得成本核算制度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篇9
前言: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以货币为主要量度。针对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连续地、系统地记录。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对其在采购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核算,不管是劳务费或者原材料费,还是工作中的工资或者业务费,都是企业成本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管理费等内容,会计核算与成本算的一体化,是适应社会对企业成本核算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
会计核算要素包含着收入、支出、费用、成本,体现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计算一个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亏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财务虚报和乱挤乱摊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能够有效地制止和纠正这种现象的继续发生。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的实现,是建立在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一体化核算能真正分析建设过程中各项目施工的成本状况,为调整资源配置结构提供依据,实现了对施工材料支出的动态管理,有利于建立完善相关的情况通报和经济考核制度,并通过改进管理手段来降低成本。总之,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是顺应时展的需求,可以不断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进而加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赢得先机。
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首先可以促进企业的自身发展,这是与该体制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并通过相互的信息交流,让企业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密切相关的。成本核算是一种代表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对资源的利用、效益、成本指标进行综合合理评价。我国企业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节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这符合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即生存、发展、获利。如果不能以最低的成本提高优质的服务,企业就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萎缩,谈不上技术提高和规模发展,无法保证为社会提供服务。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众所周知,成本核算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的升级,实施促使核算单位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成本核算是对企业流程进行合理的组合,不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用户降低购买费用。因此,成本核算尽管在增收节支方面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就不能很好地用于指导施工建设的管理。在建设工程的财务管理中也缺乏微观数据,所以实现会计与成本一体化核算是解决财务问题的有效方法。
3.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将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进行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目标。目前会计核算方法由于会计主体的不明确性以及会计期间假设的不持续,财务部门的提供的数据倍受数据使用部门的置疑,财务机构在被动工作的状态下将逐渐失去管理的权威性。成本核算与会计一体化后,就能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的各个会计主体,成本核算将给管理层提供足够丰富的数据资料,包括单项的部门费用信息、综合性的项目费用信息等等,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三、实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措施
1.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结合起来
为了有效地实现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首先要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结合在一起考虑,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根据会计目标管理的要求,实行目标成本会计。要求健全各种消耗定额,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时,实行成本预防性管理。在这种成本会计制度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企业核算一体化。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这种一体化的进程,并不断地实现一体化带来的积极效果。传统的核算方法是将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独立起来的,这种核算方法具有各自分工任务明确、一目了然的特点,但是不能够有效达成信息共享并实现造价控制,所以有必要将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统一起来。
2.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
如果要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必须建立一种介于这种良性目标下的机制,而任何制度还都应该建立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之上,因而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构建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被企业所接受,成为控制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效的关键因素。重视业务技能的培训,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和反腐倡廉的教育。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把会计核算人员提升到了会计管理的位置上来,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任何一项管理制度或者政策,以人为本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不管一个机制先期效果多明显,如果在实现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为广大人类服务,都是无法长久存在的,因而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
3.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
为了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关的法规,以便实现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加强实现效率。加强财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不能让财务在计算并公开后引发疑惑,因为一旦核算后再去调查疑问处往往会更加耗时耗力,事倍功半而导致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浪费。加强企业总会计师制度的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企业管理人员把财务工作从财务核算提升到财务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为了有效地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离不开有效严格的监督体系和法律法规,这是为了加强监督管理和提高监督效率,也是为了有效应对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建立企业内部的网络化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网络的发展,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都比传统的核算方式更加方便。按照直接收入、间接计入的原则计入各部门,不能把所有的收入归到一起,容易造成核算引起的成本混乱,而是应该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结合起来。根据会计目标管理的要求,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各项目的目标成本。在建筑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是一种制度实施前的有效尝试,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的新型的会计制度。随着网络化的普及,建立企业内部的网络平台是实行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的重要手段,网络化的核算可以将会计账务工作与成本计算进行快速地比对。企业网络化平台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的前提下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化平台也是可行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成为核算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有效促进合理利用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消耗,促进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了解和探索企业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优化核算管理体系。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商业银行自身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也是适应统一管理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各企业单位实行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效果,可以明确地体现出这种一体化核算带来的积极效果,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也总结了有效实现这种核算一体化模式的主要措施,在未来的发展中一体化核算将带来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阎利.如何做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合二为一”.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02):164.
[2]杜梅.论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7):114.
[3]华欣锋.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的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10(05):166.
[4]楼裕胜,吕宏程.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一体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2):52-53.
[5]邵建利,刘仲英.中国企业核算一体化的系统整合研究.会计研究.2005(03):42-46,93-94.
[6]会计核算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与会计管理模式的探析.甘肃金融.2004(06):42-45.
[7]张晓彬. 如何施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1):50.
篇10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本文由收集整理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篇11
财务制度与医院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首先,医院管理者对于全成本核算的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全成本核算就是对医院各种业务活动的的分类核算,是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的的核算过程。如果医院的管理者对这项工作理解不到位,那么医院的财务管理就不能对各项成本的核算工作做到位,就不能使成本核算起到应有的作用。加之医院管理者只是看重医院的规划建设,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单纯的认为服务质量决定医院效益,和成本核算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医院成本的无意义增加和重复消费。其次,医院职工对于医院全成本核算也不理解,他们错误地认为医院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的事情,导致医院成本核算的数据会有失真实,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第三,医院成本核算部门人员力量不足。因为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对这项工作人员分配少,具有相关业务知识的人员严重欠缺,这些直接造成了成本核算工作的滞后。第四,成本核算的项目划分不够细致。众所周知,药品、医疗器械和各种化验试剂占据了成本核算的主要部分,对这些方面成本支出的核算和控制,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收入。但是,部分医院的耗材并没有当期进行使用核算,这样使得某些科室的成本支出数据不真实。第五,成本核算和科室效益没有挂钩。医院成本核算虽然影响医院的效益,但是在进行科室绩效测算时,其经济收入是主要考核标准,并没有考虑成本支出,或者考虑较少,这种测算方法也使得基层科室对成本核算不重视。
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指导作用
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指明了方向和方法,使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合理。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会计采取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这个规定比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于责权发生制规定更加明确。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新增加了一些会计项目,这部分项目的增加,明确了部分成本的划定界限和归属,如新增了固定资产清理项目,使得医院因为报废、损坏等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以及在清理这些仪器设备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都能清楚明白的显示。取消了一些不符合现代要求的会计科目,降低了成本核算的劳动强度,也使得成本核算的准确率提高了,如药品差价按照实际发生的药品借贷关系进行核算,这部分变化的会计科目更能体现当今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的要求,如对外投资一项,就根据实际需要细化为长期股权和债券投资两部分,使得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加明确。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也使得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力度增强。强化了财务预算的功能,强调预算的执行情况要在医院的财务情况中进行说明。
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顺应了国家财务改革,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财务会计制度所规定的财务报表也使得成本核算越来越规范,他不但要求有中期和年度财务报告,而且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的年度财务报告才能对外公布等。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全成本核算的作用,有力推行此项制度对医院的经济效益有巨大的作用,作为医院应该重视成本核算,减低投入,提高效益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高水平、高服务、低成本的医院。
篇12
(二)质量成本收益匹配原则 成本核算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而为成本的考核、分析提供基础。成本核算也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即成本核算本身也有成本,企业在进行各种成本核算前/时应权衡成本资料取得的耗费(成本)与成本资料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而决定是否应该进行某种成本的核算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质量成本核算同样应该体现成本收益原则。企业应将不同的核算模式所需的成本和能带来的收益进行配比,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具有高收益成本比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
(三)企业基础工作水平 一个企业实行怎样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有赖于企业的软硬件条件的完善程度。首先,关键的软硬件条件是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质量成本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企业实行何种核算模式、如何实施,首先要求上至企业管理层,下至业务核算人员均能改变成本核算观念,充分认识到所选取的核算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就对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出了挑战。其次,还要考虑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及实施电算化的程度如何,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等因素。如果所选的质量成本核算模式与企业基础工作水平不匹配,势必会影响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企业开展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情况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质量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众多企业纷纷将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质量成本管理在管理领域中尚未完全普及,所以各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情况和质量都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现实,要想使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真正服务于企业经济效益,就不可能对所有的企业采取统一的核算模式,各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开展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情况选择最佳质量成本核算模式。
二、质量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
(一)统计核算模式 主要包括:一是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从成本计算的角度考虑,统计核算是与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一个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采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质量成本核算产生影响。另外该法简便易行,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因此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统计核算模式。二是具有一般收益成本比。统计核算模式主要是质量成本凭证收集,根据凭证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和估算为主,查账为辅,构建成本较低。统计核算模式下的质量成本体系只能反映质量成本的大体情况,企业若要得到其他的成本会计资料,还需重新构建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从提供成本资料的角度看,统计核算模式的经济收益也是相对较低的。三是具有一般水平企业基础工作。统计核算的方法目的在于揭示质量经济性的基本规律,并不注重核算资料的完整性,其对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要求相对较低,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可以手工完成,无需或仅需辅以电子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更无需进行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因此对于企业的基础工作没有达到一个较为理想水平的可以考虑采用统计核算模式从而较好完成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四是适用于刚开展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它们几乎没有任何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经验,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管理水平较低,所有的质量成本数据资料只能通过统计估计的方式获得。
(二)会计核算模式 主要包括:一是可采用作业成本法。从成本计算的角度考虑,作业成本法在应用时是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进行成本分类、归集和分配。因此,可以根据其作业资源的耗费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而后进行归集汇总。二是具有高收益成本比。会计核算模式下,要求第一步要设置一个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其次设置对应的总分类账和明细账,最后要在会计核算期末再对质量成本进行分配、还原,转入有关费用项目,这不仅是一项财务技术性和经济型很强的工作,还是很细致的工作,要能理顺这些关系将是非常困难的事,从而构建和维持成本也将是非常巨大的。但因其能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而全面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管理效益,因此能够提供全面成本核算资料的高收益企业可以考虑选择会计核算模式。三是具有高水平企业基础工作。会计核算对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质量成本费用也分得非常详细,这就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会计核算在成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缺乏合作精神的团队很难保证成本数据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不出纰漏,进而影响会计核算的实施效果。另外,会计核算的成本数据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凭手工操作是很不现实的,毕竟成本数据的传递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这就对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挑战。开发一套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是实施会计核算模式的必要条件,没有适合企业业务运作特色的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就不可能在中实施会计核算。四是适用于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比较健全的企业。对于具有成熟核算经验的企业而言,它们已经建立了非常成熟的成本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比较健全、质量成本的数据传递畅达、核算力量雄厚并具有十分成熟的核算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成本核算就要求向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质量成本核算过程中若还有统计核算因素,就完全不能适应企业核算要求了,因此对这类企业有必要完全采取会计核算模式。
(三)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模式 主要包括:一是采用资源消耗会计法。从成本计算的角度考虑,资源消耗会计法在运用时,首先要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然后将结集点的资源消耗分配计入所划分的作业中,最后再计入产品成本中。在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向作业分配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非货币的量化指标,在由作业向产品分配计算成本时才同时使用货币指标和量化指标。因此采用资源消耗会计法的企业可以优先选择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模式。二是具有较高收益成本比。在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模式下,要对现有的用统计方法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和报表体系进行较大的变革和内容上的调整,同时对易于用会计方法反映的部分还需要增加凭证、账户和报表。这种改变无疑是会增加其构建和维持成本的。但因其能提供相对较多的成本核算信息,所以其收益比起统计核算模式而言也是显著的。因而从提供成本信息的角度,具有较高成本收益比的企业宜适合选择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模式。三是具有较高水平的企业基础工作。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模式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分别采取不同的核算模式。这就要求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既不能与统计核算一样处于一般水平,也不能和会计核算一样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可以灵活变通,将手工处理和电算化相结合的,必要时可考虑开发或引进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因此企业基础工作相对较高的企业可以考虑选择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模式。四是适用于具有一定的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经验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而言,通过前期所进行的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已具有一定统计核算经验,从而收集的资料也相对完整、构成也更加复杂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采用前期的统计核算模式只能阻碍企业当前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发展,于是就有了在不完全摒弃统计核算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会计核算的尝试。
三、结论
篇13
首先,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权责发生制的概念,这是借鉴企业会计所提出来的概念,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以往的成本核算多采用收付实现制,这虽然简化了会计核算流程和方法,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收入成本不匹配,应该在本期确认收入成本的项目没有在本期确认,应该在本期发生的支出和费用也没有在本期发生,这就造成医院当期的收支是不配比的。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以后,凡是当期应该确认的收入和支出都必须在当期确认,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规范科学,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新《医院会计制度》为了加强成本核算,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变更,使之更能准确的核算医院的收入成本。如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该计提累计折旧,增加了“累计折旧”会计科目,为了核算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处理等原因转入清理的资产,新增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的残值和变价收入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又比如为了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对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在会计科目上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这个科目,医院购入的药品全部按照进价销售;对医院发生的对外投资,借鉴了企业会计的做法,明确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等。这些成本科目的变化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准确,更能在会计账面上反映出医院真实的成本状况。
再次,新《医院会计制度》加强了对医院预算管理的要求,旧制度下医院对预算的管理不是很严格,财务部门也没有对医院的预算引起足够的重视,每年的预算编制都基本上是在上年的收入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简单的测算,这样得出的预算既不准确也不科学。新制度规定医院的财务情况说明要对医院预算情况进行说明,也就是说每一项成本项目的预算都要说明原因,并且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比较,看成本项目是否合理。同时新会计制度还规定医院要出具科室成本表,同时年底的会计报表还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也就为医院的成本核算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医院成本核算的规范化。
最后,新《医院会计制度》也为医院日常的成本核算会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医院的收支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没有要求明细到每一个相关科室,医院财务部门核算收支情况只是一个总账的概念,然后经过医院的核算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成本项目进行分解,明细到各个科室,从而核算出医院各科室的成本,而新的会计制度要求医院每一项收入费用必须明确到各个科室,在会计日常账务处理的时候就要把每一项收支项目进行明细处理,这无疑增加了记账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为了符合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必须借助相关的会计核算软件来加强各科室的成本核算,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一些新要求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规定不是特别明了,也给医院的成本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对于会计制度中医疗收入和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等科目中提到的医疗服务,这种服务成本的确定难度很大,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的现金流量中的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等,制度上没有明确加以说明什么属于医疗服务活动,什么不属于医疗服务活动,这就使得在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主管随意性较大;还有一些成本科目的明细项目设置过于笼统,比如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其他也没有明确说明用法,不利于会计的日常核算。
其次,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有些成本项目的规定缺乏灵活性导致了医院成本核算可能不准确。比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医院规定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计提,但是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大多是价值比较高的医疗设备,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的医疗设备被淘汰的风险是很大的,单纯的通过直线法或者工作量法无法弥补这种加速折旧的风险,如果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就可以尽快的收回成本,也避免了医疗设备落后被淘汰的风险。
总之,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强化了成本核算,使得财务部门可以从更新的理念和高度重视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因此财务人员应该深刻体会新制度中所包含的基本理念和会计处理方法,加强与兄弟单位会计部门和医院内部相关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按照新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以保证医院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推进医院成本核算及时、科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包伟青.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和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