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财务制度改革从未停止。基于资金供给制度的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时间需要。当下,充实和赋予财务管理学科新的内容在当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将就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分析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得出一些结论,为我国财务管理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一)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存在的内容很多,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教材沿用基于资金供给制时代的思想和体制进行教材的编写,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改革的大好形势。
第二,当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编写重视技巧的掌握,忽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学科教育的必然后果是,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局限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低级层次。
第三,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在经验总结上工作不力,对很多经典案例案件的剖析浅尝辄止,在学习中不能做到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对学科的探索深度不够。
第四,当前财务管理学科教材编写过程中对国外优秀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借鉴力度不够。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种种问题,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十分必要,总体建设思想是:内容更新,理念更新。具体说来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为改革依据,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流运动以及企业财务工作的规律,要摆脱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将这一重要思想融合到学科建设中去。
第二,学科建设人员要打破产品经济论的枷锁,重视对当前各种财务模式的探索,有效避免就固定体制和制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第三,将财务管理工作从企业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有效规避鼓励解决财务问题的现象。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要充分适应这一现状,才能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要充分适应新形势和新制度,不断总结以往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在组织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横向经济、纵向经济以及综合型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认真研究各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在资金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企业资金体制改革的现状,着力研究企业筹资的方式方法,要努力研究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合资公司的成功经验,充分结合资本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市场以及资金成本等要素,综合研究。
第三,在成本方面,财务管理要加强对功能成本管理以及目标管理的研究和分析。
第四,在利润方面,要充分研究各类企业在经营模式、资本筹集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上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研究利润的分配问题。
第五,在管理方面,财务管理要充分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的方式,建立财务管理模型,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财务管理问题。
四、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是从财务管理学科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说来,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管理学概论。财务管理学概论是财务管理学科中的基础学科,阐述企业资金流运动的各种规律以及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并阐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则和细节内容。
第二,财务预测学。这门学科主要涉及财务管理预测方面内容,主要有财务预测的原则、基本方法、意义以及种类,在学科开展的过程中很大成分上吸收了管理学以及会计学的相关内容。
第三,财务计划学。财务计划学主要讨论财务管理中对财务规划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到财务管理计划的意义、作用、内容以及计划编制程序等,重在研究财务计划编制中各项指标的相互联系,对企业财务计划编制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价值。
篇2
一、轻视业务培训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有待于提高财务队伍素质
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施工企业每一个独立核算项目至少要配备一个会计,一个出纳。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都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加之施工现场均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深山峡谷、边远山区,有经验的财会人员不愿下项目,造成人才相对匮乏。另外水电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很难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和交流,使得财务人员水平有限,对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熟悉,收入、成本确认不够准确、费用归集不真实,部分项目部领导对财务知识缺乏学习和重视,使项目部的内业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存在账账不符、账表不符、账物不符,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企业要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就得克服长期野外施工、地处分散、工期要求不一致等困难,尽量利用冬季施工淡季来组织培训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交流,业务水平才有所提高。有了强大的高素质的财务队伍,才会有高效的财务管理成果。财务人员不足时,除招收财务专业的大学生来补充财务队伍外,还可以实行财务统管的模式,对合同金额较小、施工时间较短的项目部可设一个代报销的出纳岗位,由上级财务兼管。严格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原则,这对规范财务行为和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二、健全预算控制体系,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力度
水电施工企业实施预算过程中重要部分是项目成本预算,有些企业领导重机关、轻项目。项目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生产科、质安科等主要业务部门不参与,抛开中标合同和项目评估报告,纯粹由财务部门编制,这样就完全失去了预算的依据。没有标准的预算指标,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就会很盲目,比如施工现场没有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施工方案执行;砼不按规范比例拌合出不符合标准的不可再利用材料,造成浪费、加大成本、延误工期等损失。预算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之有预算没控制,也就是事前预算无效、事中控制无力,那事后就于事无补了,因此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项目成本预算一经确定,如同企业内部的“宪法”,具有“法律效力”,预算本身不是目的,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任何一个预算管理松懈的企业必然难寻降本增效之源,注定要在低效率和低效益中走向失败。财务预算是企业各级实现经营目标、控制成本、考核业绩的依据,是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经营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在保证设计要求、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优胜略汰的施工方法,分解成本,层层落实控制指标,实现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强化资金统一管理,考核指标要量化,落实财务监督职能
水电施工企业产值大利润薄,积累资金很困难,因此要把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财务部管理好资金的运筹。本人多年工作经验总结,财务部应设“结算中心”,所有下设单位和项目部,必须经“结算中心”开户统一管理资金,同时制定“结算中心”的服务、监督和反馈职责。这样不但能保证工程款专款专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而且可以堵塞漏洞,预防或杜绝了违纪事件,防止了资金体外循环。
水电施工企业资金使用可塑性很强,因此财务部应加大对工程项目的监督、考核、审计等工作的力度,要建立全面、系统、完善的量化考核指标,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纠错,随时维护财务预算指标,监督会计信息正确性,对工程项目真正做到监控作用而不是走与形式。
四、加强财务风险意识,确保项目正常经营
随着水电建设投资主体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业主们增大了风险抵押金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并且要求以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也就是加大了企业资金流动性的风险。而有些企业领导风险意识淡薄,为了完成产值目标,承揽任务时,通常是以降低标价、降低质量标准、缩短工期或者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中标,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加大。如果不间断的低价中标,造成企业整体效益下降,无力再投入资金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失去市场竞争力,会导致企业经营的恶性循环,为企业发展埋下了祸根。因此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意识,要为企业做长远打算,不要做这种铤而走险的决定。
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水电施工企业一个机遇与挑战,适者生存,他们已认识到有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是水电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参考文献:
篇3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财务管理作为医院医疗工作之外的重点运营内容,涉及到医院资金使用的很多方面。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格外重要。对于协调财政、税务、银行等各方面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包含的内容有:
1、成本方面。成本是医院正常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涉及到的构成有资金、药物、设备等多个方面的成本,而资金投入与消耗则是最为主要的医疗成本,这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
2、经营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医院的经营方式出现了巨大的调整,集团化经营成为了当代医院管理运行的主要方式。而集团化经营需要引进大量先进的医疗技术来创造优质的服务,资金消耗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任务。
3、投资方面。医院制定针对性的投资规划扩大运营规模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策略。但从市场上或得行业数据信息常常缺乏可靠性、真实性,容易给医院的判断带来误导,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地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之一。
4、计划方面。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医院的具体运营信息对今后的发展做出规划,如:药物采购、设备引进、人力分配等方面做出科学地安排。财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主要负责医院发展计划的制定。
二、医疗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虽然医疗改革的实施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上起到了显著的改进作用,确实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彻底调整。新的运营模式使得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让我们看到了医疗改革中的财务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1、“零差价”政策难实施。自我国卫生部门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以来,医疗机构或药店在销售药品的过程中以购入价卖给患者。这一政策给患者看病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但医院的财务管理方案却未根据这一措施进行调整,很容易造成医院账务不清。
2、医院专业水平落后。财务人员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导者,但目前很多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缺少职业资格证书,这些直接导致了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降低了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内部资金预算失调。资金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常常忽略了资金预算的重要性。财务部门对于各类资金信息的处理也仅仅停留在数据分析,并未对医院今后的资金使用做出推算预测,直接导致医院资金预算难以控制而出现失衡。
4、固定资产管理不当。固定资产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数医院在固定资产的配置方面没有做好工作,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加上管理观念及管理方式的落后直接造成国有自身管理效率低下,资产流失问题更加严重,这对于医院的财务而言是很大的风险。
三、加强财务管理的针对性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效率,让医院的资金得到充分的运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患者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笔者结合了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1、固定资产管理。购买决策和日常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内容。医院应结合自己的内部情况合理安排管理科室,并聘请专业人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同时建立总账以及各类明细账,以对医院的财产物资做好有效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各类账务被准确记录,实现“有账可查,有账可依”。
2、树立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更为主要的是能够实现医院盈利水平与社会效益的互相协调,弄清医院价值最大化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之间的联系。医院在制定财务管理工作时应该为财务部门制定目标,这样才能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
3、提升会计素质。会计人员在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主要工作是进行信息处理财务核算,这就要求会计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医院除了制定管理计划外,还需要注重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让会计人员明白自己职业责任感,在新型的财务工作环境下提高办事效率。
4、合理购买设备。医院在医疗设备的采购问题上应严格控制,结合实际医疗需要引购,这是降低成本消耗的重要手段。而财务部门需针对采购过程中资金的审核、拨付、结算实施管理,控制资金的使用。这样能够防止搞私下交易,避免暗箱操作。
5、完善监督体制。医院积极开展监督工作能够对财务部门的工作给予及时监督,增强财务部门的工作责任心,促使会计人员执行自己应有的职责。内部审计监督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可以对专职人员进行合理安排,保证财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四、结论
医疗改革方针的提出为我国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财务管理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医院一方面要结合医改的要求调整运营模式,另一方面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整,处理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22- 03
1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常用方法
1.1 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方法
财务决策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实现财务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之上,从若干项备选的财务活动方案当中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选取出最优方案。决策的具体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根据财务预测的相关信息经过分析之后发现问题并向上级提出;其次,比较各项备选方案的优劣势;再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特点选择评选标准;最后,根据拟定的评选择优标准确定最佳方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进行科学决策的方法有许多,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列出以下几种方法。
1.1.1 优选对比法
财务决策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优选对比法。它主要指的是通过将各个备选方案排列在一起的方式,根据其经济效益的好坏程度进行一一比拟,最后进行优选,产生科学的决策。在此过程当中对比的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方案,所比较的标准也千差万别。比如说有总量对比、差量对比和指标对比等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针对不同方案的年总收入、总成本支出以及总利润等方面加以对比。而差量对比法指的是将不同方案的收入差额和预期成本的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对比。通过求出二者差量利润之间的关系,选择出最佳的方案。指标对比则指的是通过对比各个不同方案之间的经济效益指标,比如方案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报酬率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之后最终确定出最佳的方案。
1.1.2 数学微分法
对于财务决策而言,数学微分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决策方法,通常情况下用于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过程,除此之外对于存货经济批量和现金持有量的决策活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成本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的话,一般只需要寻求其最小值。但是,如果依据利润为评价指标的话,则需要求出方案的最大值。这种根据边界分析的方法,对于曲线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求解,就是我们在数学上经常提到的微积分方法,这也是帮助我们进行科学决策的一种优选方法。
1.1.3 线性规划法
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线性规划主要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具有线性关系的指标和参数的极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的一种求解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寻找到最佳的方案。在现行条件的约束下,线性规划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的管理者进一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财务决策方法。
1.1.4 概率决策法
概率决策法主要用于风险决策的过程当中,尽管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的数据对未来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这种决策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来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期望值,并用决策图的方式进一步表示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对比分析,能够一目了然地做出最佳的决策。
1.1.5 损益决策法
损益决策主要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方法。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客观评价来预测,然而其发生的概率是不可能通过计算求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就显得十分困难。在过去的工作过程当中,当面临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往往主要是依据决策管理人员过往的工作经验、态度以及所持有的原则,在一定的决策方法的辅助下进行。损益决策法主要包括: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大中取小法等。小中取大法又被人们称为悲观决策法,主要指的是我们在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当中通过比拟各项方案的方式找到他们的最小收益值,并选择这些最小收益值之间的最大收益值的方法。大中取大法又形象地被人们称为乐观决策法或者冒险决策法,它主要指的是在决策的过程当中找出各项方案的最大收益净现值,并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案。大中取小法又被称为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指的是在决策行为进行的过程当中经过比较各项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也就是最大收益值与所采取的方案收益值之间的差值,最后选择所有方案中的最小值作为最优方案。
1.2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指的是我们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所采取的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加以影响和调节,通过科学的比较和调控进一步确保财务整体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总而言之,这些措施的采取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财务目标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常用的财务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防护性控制
通常人们形象地将防护性控制称为排除干扰法,这也是最彻底的一种财务控制方法,其前提是我们在进行财务活动之前所指定的一系列标准和相关的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保障现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尽可能消除其中的差异性,确保现金在正常的适用范围之内,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与此同时,内部的牵制制度也要预先制定好,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加强对被控制对象的管理监督和控制,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各项开支标准做出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节约非必要的支出费用。
1.2.2 前馈性控制
前馈控制也称补偿干扰控制,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运行系统进行的过程当中,通过合理的监督和控制,在借助于科学的预测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上,对可能会出现的偏差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策略,最大限度地消除差异性,进而使企业的财务行为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尤其要确保企业的短期偿还能力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要持续关注和监督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和具体情况,并对这些比例的发展趋势进行细致严密的分析,最终做出科学的预测。如果发现变动率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来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它们都在合理的水平之上。总而言之,补尝干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控制监督方法,但是它需要建立在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和准确的预测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补偿干扰的目标和任务。
1.2.3 反馈控制
对于企业的财务控制而言,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反馈控制法,这是一种平衡偏差的有效控制方法,需要我们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之间所出现的差异性及其具体的原因,随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调整和修正,对实际的财务活动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消除其与计划财务活动之间的差异性,并及时记录下来,积累经验以后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平衡偏差主要指的是在平衡实际活动过程当中产生的偏差,也许在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新的偏差,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对我们工作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平衡偏差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也比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信息数据,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
1.3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指的是根据企业历年来的信息数据资料,采取一定的方法对财务活动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有效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财务指标的具体完成情况以及其中的活动规律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做有利于我们进行科学的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具有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于财务分析而言,最重要的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综合分析法,也就是我们将那些会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各项因素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因为如果仅仅依赖单一指标的评价来判断,是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只有经过综合系统性的分析,才能让结果更加科学和全面。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因素综合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综合分析法是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效地提升工作质量。
2 如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2.1 继续深化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工作
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是在整个财务体系改革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策略。实现集中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我们整体的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资金成本,对于提高投资回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强化,对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保证企业信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管理,降低成本。
2.2 制定科学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言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指的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激励制度和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因此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确定一个明确的经营发展目标,而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实现和开展的,它是整个企业财务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需要围绕着这个财务管理的目标,采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来帮助我们顺利实现考核评价目标。由此不难发现,确定正确的财务目标至关重要。对于实际的操作情况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紧紧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规律来开展,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有效实现,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2.3 努力建立内部审核监督制度
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在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当中出现的差错和现象。要加强对经济业务发生前期的审批、经济业务办理过程当中的审核和事后的会计稽核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提前审核和分析经济业务是否是合理、合法的,有没有出现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事项,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之后才能评价经济业务是否可以进行。在业务办理的过程当中还要审核和监督各项手续是否齐全,所办理的凭证是否符合具体的工作要求,其内容是否正确有效,是否能够在授权的范围内办理。对于已经办理结束的各项经济业务,稽核人员还要加大事后审核的力度,确保其提供的凭证是真实完整的,处理是得当的。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调整和修正。会计稽核还要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审核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
2.4 完善采购管理
采购时必须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同时要将合同提交至财务部门进行核查。当采购物资到达公司的时候,采购部门必须及时通知仓库,而仓库则需要根据采购合同的相关事项和具体要求,同送货人核对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等是否与合同条款规定的内容一致,并开具物资入库证明,一份移交到财务部门,一份连同供应商的送货单移交至采购部门。采购付款要实行付款凭单制。遇到需要现金付款的情况则需要由采购部门填写应付凭单,经过财务经理的审核,财务总监和总裁按权审批后才能予以进行。已经确认的负债应该及时支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按照规定的内容获得现金折扣利润,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联系,维护企业在业内的信用度。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按月结账,并进行严密的审核。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则需要编制相应的调节表来进一步调整和修正。财务部门还需要在每个月的下旬从供应商那里获取对账单及与之相对应的明细表,将其与应付账款明细账和未付单明细表一一进行比较,进一步查找出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
3 小 结
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企业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展开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的常用方法,对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相关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如何写?
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三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四是发表那些论文。
五是获得的奖励。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最好通过不同的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有关情况,或者把总结的想法、意图提出来,同各方面的干部、群众商量。一定要避免领导出观点,到群众中找事实的写法。
2.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3.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4.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5.总结的具体写作,可先议论,然后由专人写出初稿,再行讨论、修改。最好由主要负责人执笔,或亲自主持讨论、起草、修改。
申报高级会计师业务工作总结(供参考)
本人XXX,男,生于19XX年X月,大学文化,现任XXXXXX有限公司财务经理。20XX年11月通过全国经济专业工商管理子专业中级资格证书考试,获得经济师(工商管理)资格。20XX年5月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资格证书考试,获得会计师资格。20XX年9月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全部科目,20XX年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非执业会员。20XX年3月加入中国会计学会。20XX年9月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达到XXX合格标准。现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国人厅发[2004]14号”文件和《XX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试行办法》的精神,申报评审高级会计师。
一、本人概况
19XX年9月毕业于XXXX学院会计系XXXX专业,学制X年,并于同年XX月参加工作。20XX年1月开始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本科段考试,于20XX年12月取得由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XXXX学院联合颁发的自学考试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证书。20XX年4月考入XXXX大学MPAcc(会计硕士)专业进行在职硕士学位学习。
19XX年12月至19XX年9月,在XXXXXX公司负责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财务会计工作。19XX年9月至20XX年2月,分别在XXXX有限公司(XX合资企业)、XXXXXXX(中方投资者)、XXXXXX有限公司(由XXXXX重组更名)先后担任主管会计、主任、财务副经理等职位,开始主要负责账务处理、报表编制、报表分析、税务核算等工作,担任财务副经理后主要负责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融资管理、内部审计、会计稽核等财务管理工作,协助部门经理对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20XX年3月至20XX年9月,在XXXXXXXX有限公司担任财务负责人,负责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工作,协调外部与税务、银行、外汇等相关管理部门的各类事项,规避公司潜在的风险,为公司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XX年10月至今,在XXXXXX有限公司担任财务经理,全面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准则,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学识水平
1、学习情况
财务工作需要边工作边学习,我一直也是这样做的。19XX年9月至19XX年9月,在XXXXXX学院会计系XXXX专业学年,系统学习了会计、财务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为毕业参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XX年参加并通过了全国经济专业工商管理中级资格证书考试,取得经济师资格。20XX至20XX年参加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资格证书考试,并以《经济法》81分、《财务管理》78分、《中级会计实务一》80分和《中级会计实务二》88分,平均成绩81.75分的高分通过考试取得会计师资格。20XX年9月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全部5门科目,获得全科合格证书。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0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本科段考试,以全部专业课一次性通过、平均72分、论文优秀的成绩在20XX年12月获得本科毕业证书。20XX年10月参加在职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联考,被XXXX大学录取为MPAcc(会计硕士),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目前正在撰写毕业论文。20XX年9月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达到XXX合格标准。
在工作过程中,我不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并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学习与工作的相互促进,使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总之,从学习情况看,已经较系统地掌握了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具备了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具有了履行高级会计师职务的学识水平。
2、对会计理论、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
担任会计师以来,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理论文章6篇、重要调查报告3篇、业务工作总结8篇,规章制度和办法等若干。以理论文章为例,20XX年在XXXXXX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与XXX、XXX二人就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风险等级、产品特点等使其内部控制区别于传统产业,探讨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对完善其管理的重要意义,撰写的文章《XXXXXXXXX》发表在《XXXXX》20XX年XX期。20XX年在XXXXXX有限公司工作期间,通过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对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税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建议,撰写了《XXXXXX》、《XXXXXXXXX》两篇文章,分别刊载于《XXXX》20XX年XX期和XX期上。20XX年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颁发后,针对营业税新老办法在政策衔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撰写了《XXXXXXXXXXX》,文章发表在《XXXX》20XX年XX期上。此外,还有《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两篇文章分别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土地使用权的核算及税务影响,购进走私进口货物涉及的税务问题进行探讨,文章成稿投出尚未发表。从上不难看出本人了解国内外财务、会计方面的发展趋势;了解宏观经济政策,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以及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具备了运用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将之总结形成文章的能力。
三、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
工作XX年多来,从事过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内部审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工作岗位也从开始的一般财务人员逐渐提升到现在的财务经理,供职的单位主要是外商合资、独资大中型企业。具有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包括XX年以上的企业中层领导经历。具备较为全面综合的企业管理经验,尤其在财务会计方面专业能力突出。本人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担
负起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够草拟和解释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或在全国施行的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办法,组织和指导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培养中级以上人才,具有全面履行高级会计师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为人诚恳、谦虚、勤奋,性格开朗,富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勇于面对困难和压力,擅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和团队合作精神。熟悉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能够胜任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有较为丰富的团队领导和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面就本人符合高级会计师职称条件的能力和工作成就作一介绍。
20XX年,在省内上市公司XXXX介入XXXXXXXXX有限公司公司的收购重组运作中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提出了多项决策性建议。随后在20XX年再次全程参与了深市上市公司XXXXXX受让XXXX,并部分收购XXXX投资者股权后,对XXXXXXX有限公司的股权重组工作,克服困难解决了上市公司收购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同时限制繁多的各类问题,平衡各方利益最终达成收购,使XXXXXX在专用车领域扩张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而且为XXXXX有限公司(收购后更名为“XXXXXXX有限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减轻了包袱、扩大了融资渠道,取得双赢效果。
20XX年,为了XXXXXX有限公司加快发展,抓住国内道路运输车辆需求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参与起草了XXXXXXXX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利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论证了投资可行性,推进了XXXXXX在XXXXXXXX开发区基地的建设投产。
20XX年,担任XXXXXXXX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期间,结合公司实际经营需要,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及《日常费用管理办法》等财务会计制度,完善了财务制度建设,强化了内部控制,对规范、保障公司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起到重要作用。
篇6
(一)降低电力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对于每一个企业,在其内部管理当中财务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在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财务内控管理是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际的企业经营当中,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安全以及资金安全有着很好保证,从而能够实现企业运行的正常。加强内控管理能够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能够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准确以及详细的风险经营对策,从而将其在实际的经营中的风险规避,以此降低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所存在的风险,有效实现电力经营企业的效益实现最大化。(二)财务内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系统性。在电力企业当中对于财务内控管理的应用,由于在实际的管理中财务内部工作在实际的实施中需要和生产以及销售和物资管理部门之间做好相应的协调和沟通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财务工作的良好。电力企业在实际的沟通和协调当中,就能够将企业内部的和谐型提升以及将企业的系统性提高。除此之外,在企业的财务统计以及业务管理和设计当中财务内部管理能够将其之间有效融合,采用其实际的意义能够将企业的整体控制效果提升,从而确保企业在实际的运行中对风险实现规避。
二、电力企业在财务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控的环境还不够成熟。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销售部门或者生产部门调入,或者一些没有财务基础的一线工作人员当中抽调。这些人员因为对于财务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多,并且对财务管理实践也很缺少,因此造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人员也就很少,还有就是很多电力企业往往都比较重视经济效益或者实际的生产经营,相对于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相关只是的掌握不全面,因此往往就造成企业实际的内控管理工作为其他的业务让步,更严重的还会造成企业的内部财务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同时其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加。(二)对于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的内控管理中,一些企业因为对于自身工作不重视,同时在实际的内控中还会产生工作懈怠等文艺,造成内控实际工作流于表面,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其次就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发展,大部分电力企业都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朝向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转变,然而在过渡期内,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危机。(三)内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一些电力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还需要加强完善。内控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些电力企业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内部管理系统,因此就造成财务管理体系比较简单,很少能够全面概括。还有在财务管理中缺少整体性,造成在日常的运行中电力企业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的产生,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三、我国电力企业财务内控改进的具体措施
(一)合理优化内控结构。在对内部控制结构合理优化中首先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有效顺应,并且在该基础上加强对于内部控制机构以及部门的有效设置。其次,电力企业在对内控结构合理优化中需要对其内部治理结构实施优化,以此实现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将内部控制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实际作用体现出来。同时,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内部控制结构优化当中对于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地位进行明确化,使得其能够在一定的市场中采用制度对结构实施创新和发展,从而能够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效果。(二)创新财务内控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在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的创新中首先就需要根据当前企业管理的实际要求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监督管理体系,在这当中,电力企业可以采用相关的财务内部监督管理体系来确保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其次,电力企业在对财务内控管理模式的创新当中需要和当前的企业实际管理机构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结合,以此使得企业内控体系在开展中顺利,同时使得电力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断深化。(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当中,首先需要将其实际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以此使得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其次,电力企业在度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中需要不断的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领导需要和企业的管理机构状况进行结合,以此实现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展开。在这当中,除了能够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效果提升,并且还能够确保审计机构自身的独立性。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财务内控管理当中,其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企业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以及企业内部环境恶劣都会对其在电力企业的应用产生影响,因此就需要采用相关的措施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以此来实现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和对内部管理环境实现优化,从而使得电力企业当中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得到有效的应用。
篇7
现阶段我国各行业中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都主要是针对产品制造生产、仓储管理、原材料设备购买配置等环节,但勘察设计企业不属于生产制造行业,其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预算工作不再以生产制造和销售经营为重点。由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持续变化发展,勘察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经济规律,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其科技研发、技术应用领域中,做好关于日常工作计划、未来发展规划的项目预算管理工作。通过科学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为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质量保证提供支持,提供优质的工程勘察、地基工程设计等相关业务,从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特色出发,加强各组织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目标需要,制定预算管理工作计划,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参照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目标,根据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阶段分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预算管理计划。通常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环节与阶段,它们分别是:工程项目的筹资规划环节、工程项目的地质勘查与初步设计环节、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环节、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竣工环节。勘查设计企业的工作里主要集中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前期两个工作环节中,勘查技术工作者应当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制定、设计方案,通过现场勘查、地质测量、地质数据分析等工作,对工程项目是否能够实现进行分析和判断,测量并记录地质相关数据情况,将水文地质测量情况、岩土地层分布的结构情况、地下水储藏、流量变化和流动方向等信息逐一收集并进行总结,如果有需要应当根据地质勘查结论,设计初步的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为建设工程顺利进提供参考意见。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还应当包括对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提供的设计方案论证、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论证,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施工水平满足国家有关施工标准规范要求,应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计划进行审核,根据建设单位的需求提供勘察技术人员到建设工程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勘察设计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弊端和问题是,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技术提供单位,也是具有服务性质的单位,因而要根据服务项目、技术能力获得经济收入。因此技术能力、科研水平是勘察设计企业提供自身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相应地勘察设计企业在科研项目上的预算额度也应当有所提高。其次,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要根据项目工程同步进行,因此但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限较长时,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周期也相应被延长。
二、勘察设计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1.职能部门权限划分不清
我国现阶段的勘察设计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简单地将财务预算管理等同与财务管理,没有对财务预算工作分配固定的工作人手,将预算管理工作交给其他部门暂时兼顾,造成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混乱无序,部门负责人员甚至不清楚财务预算应当负责的具体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不能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出发,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缺乏相互配合与沟通协调,财务预算编制项目有遗漏或者重复,财务预算管理不具备执行效果。
2.勘察设计工作的时间成本难以确定和统计
因为勘察设计工作要与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同步进行,很多勘察技术人员同时负责多个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因此造成其工作时间上的重叠冲突、难以统计;同时,可以部分项目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有的甚至需要几年时间,导致勘察设计预算管理也要等待审核,时间成本难以统计。最后,国家政策调整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也有影响,勘察设计预算管理也受到波动影响,提高了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难度。
三、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解决方法
1.加强财务预算部门与其他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与建设工程项目的息息相关,为了切实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效果,应当将预算管理工作与勘查管理工作联系起来,根据勘察设计工作计划,制定财务预算管理计划,根据勘察工作的需要,在预算管理中节约资金成本支出,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财务预算管理不能够被定义单纯的资金数据计算,而是通过分析勘察设计工作中的资金、人力、物资等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经济合理的规划分配,起到节约资源投入,避免财政浪费问题的产生。因此,只有做到了全员参与,财务与业务的高效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预算管理,发挥出预算管理对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
2.建立和完善勘察设计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根据勘察设计企业预算管理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实施项目成本预算管理是一种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勘察设计企业应根据自身项目特点和成本构成,积极积累原始数据和参照同行业的经验数据,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在项目正式实施前,由业务部门、项目责任主体、财务部门、计划部门等按照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和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盈利分析和工作计划,联合编制项目整体预算,完善预算调整机制,确保预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由于勘察设计企业多数项目作业周期较长,且项目阶段实施并不连贯,笔者认为,在整体预算的基础上,应分别按照各个项目阶段编制项目阶段成本预算,作为项目整体预算的构成内容,实现即能对项目总体把控,又能在项目各个实施阶段做到预算分解和监控,大大提高预算管理的成效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3.建立预算管理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奖惩
在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刚性约束管理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明确预算执行责任主体的权、责、利,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准确归集各项成本预算费用。考虑到勘察设计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等特点,单纯地依据财务指标作为评价和考核的内容,容易造成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润,不利于勘察设计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应将一些非财务指标纳入到预算考核体系中,比如科技研发、客户满意度、安全、技术质量等。预算管理必须严格执行预算奖惩考核,提高预算的执行力,避免出现预算下达执行,结果不考核或者考核奖不起、罚不动,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勘察设计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要构建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确保财务预算中使用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制定财务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利用预算管理系统将勘察设计数据资料、工程项目情况数据、费用支出管理情况集中录入,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勘察设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作者单位: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余蓉.信息化建设在勘察设计企业的实现策略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06)
[2] 赵鹏.煤炭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J].煤炭工程.2012(S2)
篇8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建立与其相符的财务管理体制及会计核算流程,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会计集中核算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所成立的核算中心承担下属单位的“记账”业务,而下属单位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的筹集和运用资金,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从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运作模式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三分离一公开”,即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会计凭证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处理的公开。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机制上的创新无疑会给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众多利益和便利,但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发现会计集中核算给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集中核算模式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对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施工企业有效的资金管理
(1)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防止资金中途被克扣、截留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后,加快了资金回笼,减少了融资成本。特别是在资金投资方面,会计集中核算使整个集团内部项目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投资方向。集中资金对重点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合理有效使用。
(2)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使用权、所有权、拨付权的三权分离,改变了资金的监控手段,避免了财权分散、下属单位各自为政、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增加了各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
(3)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的科学性。会计集中核算可严格执行预算程序,保证了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安全有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有利于控制施工企业成本费用
会计集中核算在严格执行“以收定支”的基础上,规范了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杜绝了超预算、超标准及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资产资金的安全。
3.有利于规范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统一了会计核算方法,减少了会计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及统一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虽说会计集中核算会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方法、制度、人员等要素不合理的应用,而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割裂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多数施工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核算集中到总公司财务部进行,但财务管理工作却仍旧分散在原下属单位进行,这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严重脱节,不利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施工企业报账会计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报账会计往往仪充当“出纳”的角色,并未把自身置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因此,无法充分利用自身能够方便获取财务信息的优势,对施工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进行全程控制,无法将相关人员和部门的经济责任系统地反映出来。
(3)弱化了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的有效监督。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虽然从形式上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更多关注记账等具体事务,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不利于调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有限,且工程项目数量及种类繁多,使施工企业很难有能力和条件对各项目实施严格的会计监督,且由于施工企业往往过分强调企业会计人员的事后监督职能,弱化了其监督职能,缺乏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策
可以看出,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笔者总结出以下综合性的策略,以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内外环境的优化
1.外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相关政策体系及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大财政形势、财经政策及各项法规的宣传工作,严格按《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法规执行和推进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2.内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表现企业内部各项有关会计集中核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借助网络信息化系统,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并制订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能力。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工程项目或分公司的会计人员(报账员)主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定期到二级单位(工程项目或分公司)调研了解情况,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人员的职能作用,使其对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承担审核工作。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能力,转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的自动化和共享化。
(2)健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施行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财务工作高效运转。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会计核算中心等进行审计监督和独立评价等。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电子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
(二)会计集中核算具体实施
(1)充分发挥核算中心服务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中心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并着重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工作,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类科目等。核算中心应真正实现会计的事前预测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之主要职能,为决策领导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予以制止。
(2)建立责任中心,实行责任会计。为了防止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分离局面的产生,有必要建立责任会计运行模式。责任会计目前主要采取结算、责任审计等方式进行,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应进一步研究财务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转化、融合的问题,使之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为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在施工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应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出发点,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设置一套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财务管理需要的运行体系,从而不断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把握好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双重职能作用。
(3)深入会计理论创新,探索会计职能转变。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趋势,会计核算中心应彻底扭转将其单纯作为核算机构的观念,职能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在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型的会计管理体制下,应充分理顺会计监督与理财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清两者的责任。此外,应切实加大对核算单位资产经营责任的审计力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杜绝损失和浪费,堵塞支出管理漏洞。
(4)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会计人员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上,建立远程查账和报账系统后则只需审核和修改,可以减轻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能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对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分散进行,到核算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从而实现系统优化。
(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做好报账员的业务管理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下的财会人员,一方面应尽职尽责,及时向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满足其财务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应有为单位当好家理好财的思想,要尽心尽力管理好单位资金,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等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应坚决予以制止。其次,核算中心人员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知识的学习(比如参加造价员、建造师的培训等),并适时深入施工一线,了解施工流程,尽可能参与核算单位的管理,熟悉核算单位的收支项目,防止部分收入体外循环等。此外,还要加强对各核算单位实物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对往来款项也要及时清理,避免资产流失。而财务报账员则应具备会计上岗证,据实登记经济业务台账,对报账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并说明相关经济业务票据的真实情况等。
三、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下的财务管理水平,以促进其良性发展,文章只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发展对策,而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综合性从制度、方法、技术等方面加以实践。
篇9
(一)企业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欠缺
长期以来,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一直不强,极易成为增大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元凶”。公路施工企业所承接的项目往往多具有施工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种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容易导致企业高层人员进行投资活动时产生一系列的决策失误。例如仅仅考虑到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而忽视公路施工项目多方面的特点,忽视所承接项目中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和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一旦所承接的施工项目出现问题,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破产。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有待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是建筑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与项目法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其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工程前期资金计划研究,计划初期资金成本管理,以及和不同单位之间的协商管理等等。从投资估算、质量监督、工程建设管理到招标承包合同价估算,再到最终竣工阶段时的相应的工程结算,整个成本控制过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纵观我国大部分的公路施工企业,还缺乏能够与成本控制体系有效匹配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很多施工企业还存在着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管理工作不统一、信息失真等一系列财务管理难题,部分施工企业甚至还存在着人为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现象,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仅仅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相关的管控体系还有待健全。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手段单一落后
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手段单一落后是现阶段导致施工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财务信息管理方面,很多施工企业还沿用传统的静态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模式,多针对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分析与报告,从而总结相关的经验以期望运用在下一次的投资活动中,难以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与投资风险预测。但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果信息共享的及时性不能够保障,势必会导致财务管理风险的加大,最终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四)企业成本竞争意识薄弱
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并不考虑实际的工程成本压力,往往一味地采取昂贵的材料设备或是增加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了达到质量标准而提高质量成本,使得工程项目的成本大大增加。施工企业这种成本竞争意识的匮乏,未能真正达到追求“低成本战略”这一发展要求,最终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大量的市场份额,更不利于企业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除此之外,还有的公路施工企业在实施“低成本战略”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其施工过程中出现“废料掺入好料”、“偷工减料”、“提前完工”等不科学现象,企业丧失创新的源动力而无节制追求高额利润,这种现象极易增大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给企业带来经营危机,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成本控制视角下公路施工企业实施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有效的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是整个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链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成本控制视角下公路施工企业实施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如下:
(一)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发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公路施工企业的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企业应该首先着重加强对自身成本控制意识的强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由于公路施工企业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经营特征和管理特性,因而其成本控制的方法策略同其他企业也有明显的
不同,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因而为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强化公路施工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施工企业需要创建合理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的造价管理模式,制定出可量化的可行目标,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资金使用的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项目初步资金,编制相关的造价控制初步任务书等等,以从源头上强化企业各层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2.企业应当对公路施工行业的相关市场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充分规划好所建设项目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避免工程资金遭受损失,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发生。
3.公路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自上而下强化企业决策者、管理者乃至工程施工者等所有工程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以尽可能避免企业发生财务风险。
(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立完整高效组织结构
为进一步有效防范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其自身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建立完整高效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对于此,施工企业的领导层人员可以从企业内部出发,首先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组织结构,从而真正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其次,企业可考虑建立起独立的资金结算中心,不与其他职能混淆,企业的内部资金收支明细、资金链运转情况和投资项目分析都交予资金结算中心进行处理,降低因组织结构不完善产生的财务风险,从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最后,还可以充分发挥公路施工企业内部融资的相关功能,针对公路施工企业资金调动数量大,占用时间长等特点,将部分工程利润作为企业的留存资金,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目的,以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采用科学财务风险管控手段,提高企业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手段和较高的企业人员素质是其有效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可采用的科学财务风险管控手段主要有:
1.企业可考虑在招标阶段设立招标控制价,进而使一切有意抬高或压低工程造价行为无从遁形,也能进一步防止恶意串标、围标带来的投资风险。企业在招标阶段如果能对工程项目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往往能够起到降低施工企业投资风险,提高市场经济效益等重要作用。
2.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预见性。可考虑不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参加财务风险知识的相关讲座,理解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联系,提升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洞察力,最终强化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3.企业应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采用科学的风险管控手段,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控力度,从源头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四)完善企业现有信息沟通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
篇10
1.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非常薄弱
如今,我国很多工业企业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上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情况,例如成本管理方法过于传统和片面、企业在开展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一味的将成本控制工作锁定在生产环节中,而忽略掉了同样重要的销售环节。长此以往,现代工业企业会在管理观念落后的状态中难以完成快速发展,严重制约了成本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2.成本控制方法缺少应有的创新性与科学性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工业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会将成本预算的目标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之上。由于成本分解的目的就是利用行政区域划分的方法来对管理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所以会难以避免的将存在于区域成本项目之间的差异性所忽略。另外,在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工业企业还会同时受到法律制度以及行业规则的双重约束,如果仍然一味的去采用传统类型的管理方法,那么势必会导致企业同行业市场之间出现脱轨,为成本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带来较大程度上的影响。
3.成本控制工作缺少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工业企业在落实成本控制工作的同时会很容易将外部因素所能够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忽略。首先,企业管理者因为太过于关心生产环节中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而削弱了销售环节中的成本控制水平,严重影响到了成本控制工作的管理深度;其次,绝大多数工业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控制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头重脚轻的情况,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目的是想要通过成本管理来尽可能的减少和压缩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时候的核算中,完全忽略掉了事前预算与事中调节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难以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实现同步。
4.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方式过于落后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工业企业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进步与行业的发展而对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了完善与优化,但是在成本控制方式的选择上却仍然表现的落后和传统。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也必须要随之做出适当的创新和改变,引入一些先进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同时还要经常性的为员工举办一些培训和教育活动,确保他们可以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展开及时且准确的分析,从根本上保证“事前预测、事中调节以及事后分析”管理模式的顺利应用。
二、加强工业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员工思想意识的培养,全面树立成本意识
在信息时代中,现代企业之间拼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财力,更加重要的竞争筹码是企业内部优秀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是确保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保证,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够将各个部门中员工的成本意识全面的调动起来,那么一定会让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帮助员工提升对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让他们可以切身感受到由成本精细化控制所能够带来的优势与实用价值;其次,在培养员工成本意识的同时,企业的领导者还要不断的加大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活动,深入到基层员工身边来了解他们的真正想法,并根据员工的喜好与工作特点来经常性的举办一些有关于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培训和交流活动,让工作人员可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激发出自己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参与欲望。
2.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度,推行节点精细管理
在成功统一内部员工对于成本精细化管控的思想认识以后,企业领导要再对原有的责任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工业企业应当从原材料的采购、经营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来着手落实节点精细管理。企业的管理者要向采购部门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在采购过程中是否严重科学化的设计方案来进行?在采购过程中是否出现浪费情况?企业的生产材料是否出现大量囤积的情况以及是否还具备可压缩的空间等等。待这些问题提出后,企业领导要对采购部门展开一次彻底的搜查与检验工作,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同时下达整改意见。
节点管理所代表的即为将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精细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身上,根据各个部门的工作特点来实行谁控制谁负责的管理制度,让所有层次中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到成本控制体系中来,将管理压力进行分散,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
3.细化企业管理目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的减少那些不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消耗,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将全面预算管理设为日后的控制重点。首先,在进行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成本展开精细化的计算,例如在企业的经营中会产生一些定的消耗的原材料,财务管理人员要结合施工工艺的消耗情况来对原材料的价格展开事先预估;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在确保经营水平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分别从减少消耗数量、提升节约意识以及强化控制方法这三个方面来着手展开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对预算金额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来分派预算任务,从根本上保证每个岗位中预算结果的准确性,杜绝超预算行为的出现。
4.提升考核严格性,持续创新管理方法
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应当结合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来适当的更新原有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首先,要更新考核机制。企业领导要将内部所有部门的成本控制执行情况纳入到考核范围当中,并同时对成本预算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和考察,让所有员工都可以感受到考核制度的严肃性;其次,对于企业当中的财务部门来说,管理者要根据他们的工作内容来适当的下放一些实际权利,让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对会计核算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以及成本核算制度的更新带来一些实践意义较强的参考意见;再次,企业管理者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教育内容不仅要包括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入一些培养财务人员工作责任感的相关元素,从根本上减少因廉洁意识缺失而出现的财务损失;最后,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力度。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懂得怎样将精细化控制融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结合企业当前的生产与经营现状来不定期的展开财务数据分析与核实工作,针对那些非常重要的财务信息变动要及时的给出相应的总结方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精细化管理是工业企业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一项重要手段,企业管理者要对自身管理工作进行客观且正确评价的同时,结合市场行业的发展与变化来将近细化管理理念巧妙的融入到企业日后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工业企业一定会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帮助下发展的越来越好,从而为我国工业行业的稳步提高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一、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资金管理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营企业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项工作的总称。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包括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在竞争激励的今天,风险和利益共存,在市场风险情况下,通过限制单次投入资金比例来控制风险,常见的资金管理策略是金字塔形状的资金管理。一直以来现金管理被称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管理。企业现行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提升企业在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的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资金的周转效能,加强资金管理的规范,促进其经济的健康发展。据调查,一些企业经济效益比较低,主要的问题是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其中财务管理,特别的资金管理不合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狠抓企业资金管理。
加强资金管理的缓解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企业资金管理一般分为两种,一方面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的企业的存储资金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资金闲置和不合理运用。如何通过实行股份聚集利用,这本身就等于增加了资金的投入也缓解了资金的紧张压力。
在者要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规模,现有的资金管理问题除了资金闲散、资源浪费、没有规模之外就是如何加强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流动,扩大生产规模。
二、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策略
1. 加强资金协同管理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发展根基,企业要想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资金协同效应。资金协同管理主要是战术资金、战略资金、部分业务运行资金等,对不同的产品之间的自己投放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资金哟啊享福协调,协调在一个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的与竞争者竞争时,相互之间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嫩稳定企业的发展根基,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2.加强资金效率管理
资金效率就是可能的把资金投放到企业盈利高的项目上,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资金周转。当然效率性与企业的资金周转有一定的矛盾, 效率高的项目一般资金占用量大,而且周转性,风险性大。为了满足流动性要求,企业一般选择一些风险小,利润行对高、周转资金短的项目。面对面临的这两种情况,一部分主要是用于日常经营,虽然占用的资金不多,但必须考虑财务管理在成本中的效益,保证企业不会出现风险性情况。
3.加强资金管理的时机性
一切都在变化,当然也包括企业资金管理,企业资金与管理不能一成不变,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企业为了对有关重要产品的制造、经营和技术转让等取得最大利润,对货币资金的投放和管理应该采用集中管理,这样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节约资本,正确的把握时机,最大化的赢得利润。
4.建立合理的预算体系
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计划的一个反映,它体现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范围、政府在特定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它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日常生活乃至国家行政管理中被广泛采用。就财政而言,财政预算就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企业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财政管理是财政预算的一个重大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财政分配规模也在扩大,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日益严重,客观上要求加强财政活动的计划和管理,要求统一的财政预算制度,因此,预算制度即是管理技术科学化进程,也是推动财政管理技术科学化的一个基本的管理手段。
三、提高资金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由于财务管理者的水平高低不同,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影响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不能正确、及时的做出决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已经由财务核算逐渐转化为财务管理,随着经营管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任何核算方法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成效都取决于管理这的水平的高低,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总之,资金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他不但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济状况,关系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关系企业的竞争力,在一定条件下还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正确的对待,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本为以资金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下,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篇12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对企业将要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及其财务结果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规划,通过对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不断对照总结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从而帮助企业决策者对经营活动进行合理调整,有效的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的执行、分析、调控等诸多方面,它是对企业管理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很多企业加强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合作,还起到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作用,因此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其实就是将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的各项生产经验活动的目标以及资源配置的定量用货币的形式展示出来。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协调企业更好的完成经营活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经营预算,经营预算和企业的日常业务息息相关。主要包括对销售生产、材料采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等的预算工作。通过对企业进行经营预算,可以分别得出实物量与价值量的指标,并直接反映出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构成情况。
二是财务预算,企业财务预算指的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其他一切财务相关的预算。主要包括有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的预算。通过财务预算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和资本支出预算的结果。
三是专门决策预算,它又称之为资本支出预算,主要涉及到企业不经常发生的长期的业务投资,比如企业要购置固定资产,扩建或改建工程投资,决策预算就是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基础上编制预算,它是投资项目规模、时间、项目收益等情况的反映。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没有长期战略目标
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推动企业发展。而实际上很多企业都忽视了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编制的预算指标衔接性差,导致了企业内各部门的预算责任人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只看到短期的目标。这种现象就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毫无帮助。
(二)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独立机构,预算管理机构直接对企业董事会负责,其权限越高,独立性越强,执行的效果就越好。但是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企业管理层不能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积极作用,通常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的事情,独立机构设置与否都没有关系,因此预算的编制工作通常是交给财务来做。这样一来预算管理就很难起到预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全面预算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产生了影响。
(三)企业对全面预算的编制不具有合理性
企业预算编制应该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层层汇总而形成企业整体预算。如果单单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在部分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中,上级管理层只能按照以往的数据进行一定比例的增减来下达任务指标,而没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这样一来预算指标就带有主观性的色彩,编制出的预算也缺乏准确性;而自下而上的方式是企业内部部门参照本部门业务进行的单独预算,再将各部门的预算汇总后形成整体预算,这样就会产生企业各部门为了争取预算资金而虚报预算的情况,导致了预算编制不合理,管理层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全面预算管理就会流于形式,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企业发展。
三、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培养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要培养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层以及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第一,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和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努力抓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把它当成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率的重要手段;第二,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教育宣传方法提高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的认识,让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基础,以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只有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企业上下才能自觉做好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
科学的预算管理,必须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据成本效率原则选择预算管理模式。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预算水平进行编制。针对企业情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应该采取弹性预算,而产品价格和市场情况较为确定的稳定的企业采取固定预算。对于成本、利润的预算使用弹性预算的方法,对于期间费的预算采取零基预算法,此外,还应该加强全面预算的信息化建设以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三)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保障制度
企业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之后,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确保预算管理的权威性。避免由于个人原因随便更改,也不能一味追求预算系统的权威性而忽略企业其他因素的变动。企业全面预算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内部的政策改变等进行适时的调整,保证全面预算的实施效果。企业在制定全面预算的评定体系时要做到奖惩得力、条理清晰,通过进行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来约束企业员工积极遵守预算制度,完善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构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要想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保证全面预算顺利实施的组织体系;为其提供政策依据的制度体系;保证全面预算工作按程序开展的运转体系。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这三种控制体系作出详细论述。
(一)组织体系的构建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是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基础,也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顺利运行的基础环境,只有完善了组织体系,才能够有序的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预算委员会。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主要工作内容有制定预算管理的政策及实施方案、对预算编制方案进行审议、执行与监控预算管理、对预算进行考核和调整等。二是要成立预算办公室,预算办公室应该由财务部牵头,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工作,主要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比如确定预算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协调和平衡预算编制方案、对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分析评定等日常事务。三是要严格履行预算管理部门的职责,预算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对企业预算项目分工,把企业所有的预算管理项目细化到各个职能处室再进行管理。根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分别对预算项目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评定开展管理工作。
(二)制度体系的构建
通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和规范基础管理工作。但是企业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因此必须构建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办法,对预算的运行流程、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进行明确严格的规定;同时还应该制定具体业务管理办法,让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各项具体业务有章可循,比如制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可控性费用预算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让整个预算管理体系职责分明、奖惩有力、执行坚决,对规范企业各项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制度的保障奠定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
(三)运转体系的构建
企业预算管理较企业管理手段相比具有全员参与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为了保证企业预算管理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运转体系。
1.确定战略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对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指导作用,企业在确立预算目标时应该充分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注重合理编制现金预算,现金预算在企业全面预算中非常重要,它能够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让企业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长短期规划。
2.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越高,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就越高。而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效率,就必须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要让预算能够对企业形成硬性约束的作用,就必须强制执行预算。要把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进行实施,将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向控制上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只有严格把握预算的执行过程,企业的每项业务才能够和相应的预算项目紧密联系,才能够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
3.预算的调整和监控
预算指标的确定能够带动企业员工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但是仅仅靠指标还不够,还需要对预算进行相应的控制,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对预算指标的执行效果和执行状态进行监控和调整。企业可以通过运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或其他一系列手段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控制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所有预算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均列入监管范畴,通过全面多层次的监控体系保证预算目标能够实现,避免预算工作中可能造成的失误。此外当预算执行中出现新问题时,应该在规范的调整程序与调整权利平衡的前提下及时作出调整,让企业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4.预算的考评
通过对预算的考核评定能够避免预算流于形式。企业建立预算的考评机制,一是要建立奖惩机制,奖惩机制能够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让员工有奋斗的动力,奖惩机制的建立应该力求公平合理;二是要建立分级控制体系,企业要对重要的部门或项目预算加强细化,除了完善一级预算外,还应该建立二级预算,准确的对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划分,以达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目的;三是要完善预算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给预算监控提供依据,企业应该及时评定和分析实际数和预算数的差异,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作出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执行预算奖惩机制,保障预算的控制力得到落实。
五、结语
在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很多企业也是在近几年才认识到它对企业的重要性。作为一种全员参与制定和实施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在多方面的综合管理上对企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在生产经验过程中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达到用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篇13
1.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使用,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
(1)水利工程的使用水利工程与河川往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往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往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2)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
(3)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做到定期对于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尽快进行整改,以此来提高工程的运用条件。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4)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防汛抢险是水利工程的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大中型的病险工程,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以避免危情的发生。同时,防汛抢险工作要立足于大洪水,提前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
(5)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需求[2]。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出如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目标管理不细致,现场管理混乱。
2.1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质量有问题,其它的一切都是免谈。要想提高质量,首先要培养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而目前,我们很多的水利施工单位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对淡薄,导致出现了较多的豆腐渣工作,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没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没有按照规定办事所致。由此可见,施工相关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2.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技术素养,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没有很好的把握和控制,另外也缺乏现场的经验和技术,这些都导致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
2.3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果能够做充分,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非常关键。但是现在很多的工程项目,在前期调研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但为了尽快的进行项目,赶工期,就忽略了这些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施工阶段,这样就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水平。
2.4目标管理不细致
要想让工程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而,很多施工单位对于目标管理非常模糊,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等等。这些严重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
2.5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的现场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是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现场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是否能够进行下去
目前很多水利工程单位在施工中,缺乏科学的现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2]。
3.加强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方法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如下强化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方法: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
(1)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对于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2)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3)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4)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5)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6)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3]。
(2)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水利工程管理,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为此,我们要做到:第一,建成后的水利工程要及时交到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使得水利工程进入良性的运行轨道。第二,搞好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工作,以此来发挥最大功效。第三,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相应的水利工程采取更加具体的科学管理策略,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
(3)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这是每位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第二,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水平。
(4)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人才培养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高,那么其管理水平肯定会相应的提高。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必须要做到:第一,定期进行培训,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管理知识的培训,让其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定期和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相互进步。第三,定期聘请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对于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素质。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强化意识,加强各方面的管理,落实责任,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4]。
【参考文献】
[1]王平平.浅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国水运,2007(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