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产业化的路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资源产业化的路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篇1

1.农业产业化内核剖析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而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目标。但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不具有惟一性,目前,世界主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合作社模式、专业协会模式、企业集团模式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集中体现出了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的新特质。

现代农业试图走入自我良性发展的轨道,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因而改变农业活动中各种传统经营状况,强调市场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实现其自身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系列化生产当中增值,又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当中实现价格的最优化。因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主体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内在动力,顺应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连结个别资本、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和生产者,连结农业生产与市场,用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推动农业优、高产和高效地根本性发展。

2.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困局

农业产业化是“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主抓大事,“十一五”末,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约25万个,带动农户1.07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100多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4%、23%和59%。农业产业化新阶段的发展见证了农业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历史飞跃。产业化经营理念广泛引入,农业生产方式深刻转变。

但仍然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诸多新的农业发展概念涌入人们的视线,新的发展趋势必然体现出现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种种困局,如:农民农业产业化观念意识不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难;农业产业化链条窄而短,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力弱,带动力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保险等相关政策支持滞后,产业化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等。

此类发展困局虽因不同的地域差异体现出程度上或特征上的种种差异,但都或多或少以纷繁复杂的形式存在于现阶段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程当中,因而,尝试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几点建设性的发展路径,对于超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瓶颈,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新路径探析

3.1提升龙头企业的拉动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是整个体系的主体部分。“强龙兴农”仍然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最强动力。应力争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大力发展链条农业,按照高起点、规模大、外向型、辐射强的原则组建龙头骨干企业,让其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和综合服务方面具备强劲的功能。通过引龙头、借龙头、建龙头等措施大力发展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利益,让农民真正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以引导龙头企业走外向型、精加工、大流通和专业化的路子,并注重对龙头集群企业的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支持。抓住项目和品牌两个关键,在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上实现新的突破。

3.2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 没有优势主导产业的农业发展是毫无特色和生机的发展,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看清优势,整合自身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集中发展本地主导优势产业。这样既避免了主导产业结构单一的现象,又容易形成各地区的优势互补,并与市场需求呼应。因而,应有力地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高效、优质的农业。建立示范园区和主导产业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龙头企业的首要生产车间。让产品基地与龙头企业实现联动,用辐射带动规模发展,基本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用示范园区搞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不断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使得优势产业基地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于此同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是示范园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

3.3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 科技的研发和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加强科技攻关和科技培训就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竞争力。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农业科技成果相对比较匮乏,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都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农业科研单位、高效和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速度不够。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也不平衡。因而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技支撑力,要聚集力量,建构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的平台,理顺成果的转化方式与机制。不断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提升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也是重中之重,在县乡两级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直接将最先进的农业科技传授到农民手中,将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篇2

一、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短效与长效机制分析

在完善气候灾害预案和应急机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长期性的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根本性的发展模式转变。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只有具备自主创新,才能顺利完成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匹配的经济发展路径也能促进科技的革新。

1.气候灾害事件的应急机制

一是对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有更加精确的预测和估计,这是采取相应应急机制的重要前提。加强对自然灾害成因的基础科学研究,加强遥感监测手段,加强数据积累和分析,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和评估能力,为采取应急措施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支持。二是增强重大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对设计水平、工程质量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三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应急能力。理顺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使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

一是进行前瞻性的能源科技创新长远规划。气候变化时间尺度长的特征,使得对科学技术进行长远规划尤为重要。从科技创新自身的规律来讲,科学技术从无形技术(知识)到有形技术(工厂、设备)的转换有较长的周期,要面对技术创新到全面推广的滞后期、资本周转率的滞后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期。另外,科技队伍自身的建设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从更长远的角度,煤炭石油等固体液体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逐步降低,新能源所占比重将逐步提高,新能源的推广与利用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革新。

二是合理选择经济发展路径,大力扶持低碳能源和生态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世界主要国家。提高能源效率和低碳生态经济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根据IEA(国际能源机构)的分析,至2050年,终端使用效率提高在不同的减排情境下可以贡献总减排量的约36%~44%。通过降低排放强度,将会产生明显的减排效果,有巨大的减排潜力。

三是加强低碳生态经济的政策引导,实现集群式发展。一方面,充分利用《京都议定书》相关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积极鼓励企业在水电、风电、垃圾填埋气、煤层气、低温余热发电等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建设,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另一方面,为实现集群式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措施,打造世界低碳经济与技术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二、江西低碳生态经济发展路径:气候变化应对的市场化尝试

区域产业集群具备顽强的生命力,拥有极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通过集群式发展和市场化路径,运用低碳生态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才能长久延续下去。

1.培养市场主体,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生产能耗

市场主体的充分参与,是市场化方式运作的重要条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市场效率的主要载体。江西省通过科技创新 “六个一”工程,积极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使其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创新型企业的市场化能力,从而通过淘汰机制,使100个试点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企业,力争10个以上省级创新型企业进入国家级行列。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高新技术企业上,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技术研发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引导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润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江西从微观主体入手,进而在总体上实现低碳排放。

2.顺应产业集群发展规律:江西低碳生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的机理来看,集群的出现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和路径依赖,但地理位置、要素禀赋、文化因素和政府政策等都对集群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而制度的变迁、信息的流动、市场条件的变化等都可以导致区域集群发展的分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落后地区的“蛙跳”会导致新的集群的出现。在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中,集聚力和分散力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对立方,其中:(1)浓厚的产业氛围、技术的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是集群的发展集聚力量,因此,集群内企业家精神、技术开发和人才资源是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良好公共产品供给、健全的法制法规环境、配套中介机构服务和发达的中间产品市场可以提高集群内部的社会分工程度,对集群内企业产生收益递增效应。因此,集群内企业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都对集群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分散力的角度出发,公共产品的拥塞、社会服务的缺位、机制的僵硬则可能导致集群衰亡。同时,产业集群区域会产生良好的外部经济,在生态和低碳经济产业圈,其产生的集群效应不仅在区域内部形成互动,而且对区域外产生溢出效应。集群区通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和生态的绿化,从而降低温室效应。

江西省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顺应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因势利导,以市场主体为核心构建生态和低碳经济圈、能源科技城等产业集聚区,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一是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林业工程建设,从而优化低碳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江西大力实施“一大四小”绿化工程,积极推进环鄱阳湖和“五河”防护林工程、东江源防护林工程建设。二是提升研发平台,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从而形成低碳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和产业氛围。一方面,江西在太阳能发电、LED芯片、风力发电设备、红壤、脐橙等能源科技和低碳生态经济等领域,加强对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始创新、应用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实施“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科技经营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等,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三是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使低碳产业集群有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江西加快城际铁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市场主体深入市场、挖掘商机提供便利。四是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科技创新机制和社会化科技投入机制,从而完成低碳经济产业集群的机制创新。一方面,江西通过奖励、持股等方式,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及其它社会资金,加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规模,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江西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见下图:

3.低碳生态经济圈、能源科技城等产业集聚区的外部经济性分析

外部经济性是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社会所带来的额外好处,其有利于全社会福利的增进。外部不经济是指某物品或活动施加给社会的某些成本,使社会成本增加,其有损于全社会的福利。江西的低碳生态经济圈、能源科技城等产业集聚区通过对以下方面产生的外部经济性来增强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能力。

一是对长江下游生态环境的外部经济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在发挥河流功能的同时,还起着生态保护的功能。长江下游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鄱阳湖湿地被喻为“长江下游气候之肾”,对于维护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有利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的多样性。

二是对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科技的外部经济性。一方面,中国仍是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这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大量并存。因此,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新兴能源消费比例,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能源科技的创新。新余新能源科技城、共青数字生态城等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通过科技力量的汇聚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形成知识溢出效应,不仅使低碳生态产业得以发展壮大,而且能促使能源科技的革新,进而在全社会实现传统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江西低碳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由于谋划较早、动手及时、落实到位,江西在低碳生态发展方面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低碳生态产业群初见雏形。如何继续发展壮大,使低碳生态经济引领全国,赶超世界,需要着眼于以下两点:

一是坚持走低碳生态经济发展路径不动摇。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反映在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上,就是要坚持低碳生态经济发展路径不动摇;坚持低碳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市场化方向不动摇;坚持旧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动摇;坚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不动摇。

二是列出关于江西低碳生态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安排好,贯彻好。根据国家“十二五”关于新能源、低碳生态经济发展的规划,结合全省情况,出台一系列江西低碳生态经济长远发展的规划细则。由于江西生态地理环境、自然禀赋较好,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可以适当做一些超前规划和前瞻性安排,力争使江西低碳生态经济走在全国前列。

参考文献:

篇3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明确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在林业产业建设方面自然也不例外。事实证明,建设林业产业的同时,必须兼顾林业生态效益,方可保障生态林业的丰富性,促成林业生态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从而带动林业产业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生态林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促进森林生态文明健康持续的发展,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下面将对其建设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1 树立正确的观念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对林业的需要。在发展林业的同时,不仅要考虑林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应该考虑林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人,所以在建设和发展林业的同时要考虑到农民的收入和合法权益问题,只有树立以人文本的发展观切实改善林业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

1.2 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在社会发展中,有的资源是可再生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当下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而是要树立合理的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当代人在发展中不仅要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而且要保护森林资源,最大限度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这样才能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为后代人留下了可赖以发展的森林资源。

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人与自然经历了一个由和谐到恶化的关系的演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们的生产力及其低下,对自然资源尤其是林业资源的利用和开采都处于低级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不断加强,于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始了掠夺式的开采。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是在重复工业文明的老路子,如果不对这样的方式加以制止,人类文明必将衰落甚至毁灭。所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代人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在林业发展中,不管是开采、培育、造林,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并及时的做好林业保护和恢复的工作,这样才能促进林业和人类的和谐发展。

2 转变生活方式

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以物质享受为标准,这样的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了高消费、多浪费问题的产生。生态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所以,要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不仅节约也更环保。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在追求物质发展的同时,也更多的追求精神的丰富和满足。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也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说,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

3 弘扬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柱。要不断扩大森林文化载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的建设和发展要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完成,只有重视当地的文化建设,并加以利用和改进才能使森林文化更加厚重。鼓励森林文艺创作,扩大森林文化对外交流,就不失为一条正确的途径。要认真落实林业救灾扶持政策,特事特办,维护好林业生产秩序,特别是防止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对于基层清障设备比较缺乏的问题,林业相关部门还应组织人员做好帮扶工作,如疏通河道、清理枯树等。制止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加强对林业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林业生态文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林业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和物质基础,是林业产业化的重要目标。我们要认识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固安县县长王辉云“三个创新”打造创新新生态,推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商业化的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王辉云介绍,固安通过产业、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创新与支持,帮助博士后项目和产业进行了更好的对接,加速了博士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步伐。

在产业创新方面,固安以产业价值为主导来进行博士后成果转化,对接全球技术、搭建研发网络,健全孵化中试体系,做实产业化载体,形成了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电子商务、产学研和生产业等5个产业集群,搭建承接最新科研成果的产业平台。

在金融创新方面,坚持金融投资服务体系多元化,整合自有资金、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战略投资资金,打通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的资金链,围绕产业集群搭建产业引导基金,破解技术商业化投入不足的“瓶颈”制约。

在环境创新方面,产业新城坚持建设与运营并重,塑造生态优美、绿色怡人的生态环境,一贯制学校、高等级医院在内的城市配套系统,实现智慧化城市运营,让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后顾无忧。

同时,固安产业新城还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针对科技项目不同环节的不同基地,提供涵盖项目发现、团队建设、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后续融资等全链条跟进,具备专业素养的“产业经纪人”协调聚集当地各种资源,为博士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产业新城积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GTC”

华夏幸福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创新实践“全球技术、固安加速、中国创造”的发展路径,通过构建“技术导入―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技术商业化”的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同步搭建技术交易、金融服务、创新创业等服务平台,打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加速技术商业化。

篇5

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鬼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缺乏良性的产业优化路径。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产业发展会带来就业数量和空间,从而吸引大量农业劳动力,并实现其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由过去的追求城镇规模、空间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化为更注重产业质量,人本主义的“质量集约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来作为其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新型城镇化发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既要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空间的转移,也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的转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的发展要能保证不断吸收农业人口,拓展就业空间和方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镇中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镇化下人们的精神层次和文化层次需求会显著增多,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来予以支撑。第二,新型城镇化需要一个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产现代化,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和提升,并强调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2]。第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的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重视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的城镇化,更强调地区发展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产业发展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尽管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但当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产业问题依然深深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相差108年、与英国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国国内状况而言,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10倍左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我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10%左右。这种滞后性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化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源环境恶化,难以实施绿色生态与城镇和谐发展格局。工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也没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也影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缓慢:我国目前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服务业规模较为分散,大型服务企业难以发挥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难以对就业形成较强的拉动率。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四,产业过于分散,缺乏集聚效应:总体上我国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或者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产业集聚区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区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偏重招商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建设,忽视相关产业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培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原生产业和特色产业,缺少引进与升级配套的产业链的,忽视产业研发和技术进步[5]。没有带来相应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很难形成对城镇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五,城镇缺少特色和文化内涵,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缺少与产业规划协调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忽视了自身优势、条件和特点,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城镇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地区城镇化没有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产业与城镇发展之中,不重视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的文化品质提升,使得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一些城镇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优化路径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基础和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产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实现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现代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适时推行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融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时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业,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农业生产业,如农业仓储物流、互联网信息业、生产保险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以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筑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高效的现代工业支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将工业化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并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促进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中,调整优化城镇工业结构,提高城镇工业发展质量。并积极协调城镇现有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现代服务业支撑。应将工业化、信息化、经济服务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中心推进经济服务化,将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引导以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设施服务、服务资源开发、信息服务、物流、中小企业融资、财产保险等生产业围绕城镇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产业,增强城镇的信息扩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地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网络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引导产业集聚,降低新型城镇化成本,走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集约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思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建设产业园区与城镇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经济体系。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因时选择差异化的支柱产业,走特色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因此各地区城镇产业应该以突显出地方自然资源特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应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多样化的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突破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通过制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等促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冰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3]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篇6

近年来,六盘水奋力摆脱“路径依赖”,走出“资源陷阱”,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打好“凉都”生态牌,实现了将“黑”资源变“绿”资源的转身。

关停“五小”、取缔“两土”,短短几年时间,整个六盘水的炼铁、焦炭、铁合金等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000余万吨,煤矿数量由2000余个减至目前不到300个,彻底改变了“靠数量取胜”的粗放状态。

当下煤炭行业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像持续低迷,正值“寒冬”。唯有转型,才是六盘水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

“六盘水的发展有目共睹,三十多年前,我们因‘三线’建设而来,那时的六盘水放眼一片‘黄土高坡’,晴天是‘灰城’,雨天是‘泥城’,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曾经是一线煤矿工人的水矿职工陈大海如此感叹。

“如今的六盘水,绿水青山间鸟语花香、处处是美景,空气更清新。生活在这样一座气候凉爽、空气清爽的城市里,幸福感倍增。现在,绿色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主色调。”陈大海说。

篇7

篇8

篇9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及其开发方式分析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分析

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伴随着非遗生产性保护理念而提出的,可以说,无论是生态展示性开发、商业化经营,还是产业化开发的概念的提出,都是对非遗开发利用的不同角度或方式的理解与探索。在对非遗产业化开发进行方式、路径等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概念及其特点,给予非遗产业化开发一个较为明晰的概念限定,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关于产业化,杨治在《产业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产业化概念是从产业概念扩展而来的,产业概念是属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产业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或类似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者是指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国民经济的总和。产业化即是指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1]14-16。与杨治有所不同,有专家指出,所谓产业化保护道路就是把某个东西完完全全地变成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场化。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市场化经营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盈利为目的。[2]综上所述,产业化必须满足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规律,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标准等条件。

(二)美术类非遗开发利用方式分析

对于非遗开发利用,以美术类非遗项目开发为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遗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包括拓展非遗传承人队伍,保留原有的手工作坊式制作模式与传统制作工艺,以传统生态展示方式进行开发利用。譬如以某一类非遗集中展示方式形成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生态展示区或主题生态园区,并与地方博物馆捆绑,以形成地方旅游经济开发特色内容,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目前地方非遗开发利用的最常见形式,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颇为多见。二是非遗产业性开发。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不同,非遗产业性开发首先必须根据当前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能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能够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等条件,遴选部分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产业性开发。相比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非遗产业化开发在影响范围、经济效益、项目推广等方面明显大于前者,但由于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以及必须考虑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易于与非遗所内含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指向相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手工艺所特有的工艺美感缺失。因此,该如何进行非遗产业化开发,如何在产业化开发中保持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与工艺美感等,都是我们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二、非遗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传承二者关联性分析

事实上,产业化开发的这种“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逐利性”等特点正是非遗保护与开发中部分专家所诟病与竭力排斥的原因,也是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一柄双刃剑的论点由来。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开发,专家较为普遍认为,整体性传承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方式和首要方式,价值、内涵、个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则是其表层结构。不能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原生态环境进行开发,而应整体性保护和开发。[3]因此,我们所说的非遗传承开发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还应包含所蕴含的区域性、民族性以及个体化、差异化的特色与价值。在此,产业化开发特点和非遗传承要求貌似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产业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的要求正好相悖。[2]不可否认,在非遗产业化开发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产品低劣化、粗制滥造等现象,但一些成功的非遗产业化开发案例也告诉我们,某些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是可行的,这在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较为突出。在农村乡民社会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探索方面,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既传承了传统的非遗技艺核心和文化蕴涵,又在文化内部规律允许的情况下有所发展。这大多是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技艺类或民间美术类,是历史上就天然地与市场互为依存的项目,如:年画、剪纸、玩具、泥塑、绣花鞋等。[2]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某些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非遗与产业化开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条可共生发展的路径。关键要在厘清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二者特点之间的关联性上,寻找适合美术类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正确道路。

(一)关于市场化与区域、民族及历史特色

美术类非遗多为手工技艺,属应用美术范畴,与国画等纯艺术不同,其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民众生活需求这一前提之上。年画和剪纸等能够产业化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这类非遗项目与民众信仰和心理诉求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二是历史上其就也因市场而得以生存、传播、传承和发展,在现代条件下,能够顺利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驱动力。[2]因此,美术类非遗市场化本无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在市场化中保存非遗所特有的区域、民族与历史特色。美术类非遗源起背景多为封建社会的乡野村镇,其较为封闭的生存空间与相对缓慢的历史文化进程造就了与之相对应的美术类非遗固有的特色与价值。美术类非遗的这种特色、价值与其源起与发展期间的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对非遗进行市场化开发时,由于人们的心理、生活需求发生了转变,如何保留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意蕴就成为非遗市场化必然要考虑的问题。金元浦教授曾指出:“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的问题。任何文化资源想要成为生动的、活跃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今天、与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要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4]”。转换是必要的,但转换成功的关键在于厘清哪些是可以转换的,哪些又是必须保留的。必须凝练出能代表美术类非遗项目的身份元素,包括核心技艺、文化符号与精神内涵,这样才能成功实现转换,才能实现属于非遗自身真正的产业化开发。中国贸促会家纺分会副会长杨兆华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上市场?第一步是商业化,第二步是提炼中国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2]”。

(二)关于“规模化”、“标准化”与“个体化”、“差异化”

传统非遗项目多以身口相传方式得以传承延续,美术类非遗同样如此。历史上,美术类非遗多以单个传承人或生产作坊方式得以传承,这是与封建社会供需方式以及生产水平相对应的,因此非遗项目多存在个体化特征。正是因为传统非遗个体化的传承与生产方式,使其具有了个体鲜明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特点,具有差异化特征。而规模化则是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产生的,是指生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批量化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一般包括两种路径:一是在现有生产设备及生产能力不变前提下,加大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从而提高规模;二是在现有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不变基础下,提高生产设备科技水平,从而提高生产能力。标准化可以说是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与结果,标准化既能保证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同时又能提高产品产量。非遗作为文化产业资源之一,进行开发利用时,虽然也有部分非遗项目在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采用机器替代原先的手工操作,但总体而言,仍然属于手工艺范畴。因此,非遗项目的规模化生产一般采用路径一方式,即增加某一单项非遗从业手工艺者的数量,从而形成规模化生产。譬如,苏州镇湖镇就在政府引导下,集中民间绣娘并且通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绣娘培训班,在加大绣娘数量的同时,提高绣娘的艺术素养和刺绣能力,从而形成了刺绣规模化生产。而在非遗开发标准化方面,与工业规模化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不同,工业产品标准化要求在产品规格、品质等方面严格统一化、规范化,但非遗的标准化更多指向于在一定规范前提下,单个手工艺者赋予作品的个性化艺术特色,这使得非遗产品在保证一定规范与质量的标准下,具备了一定的差异性。

(三)关于逐利性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逐利也是商人的本性,这一点在市场化的今天无可非议,不应该将其视为当下非遗产品开发粗鄙化、低劣化、同质化现象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即使在封建社会手工作坊时期,也存在产品品质高低不一现象。非遗开发出现产品低劣化现象,更多原因在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力以及品牌效益缺失,说白了,还是属于保护不到位或保护意识淡化或片面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现阶段在利用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侧重于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5]非遗保护不仅仅是对传统非遗技艺、文化、材料以及代表性作品的静态性保存保护,更多应该在开发利用中树立非遗品牌意识,建立非遗开发利用相关标准与体制,并建立政府与市场化监管与监督机制,保证非遗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中产品的品质。

篇10

焦作市已有百年煤炭开采历史,以矿起家,资源型企业增加值一度占到焦作的90%以上,随矿产资源的枯竭,焦作已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来的转型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果,但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焦作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还要区别于他类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本质上是从资源依赖型转到非资源产业为核心的经济转型。本文结合焦作的特点,深入分析自身优劣势,通过对区域内外的比对和省内产业发展分析,落实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退出与升级目标要求,力求焦作在产业转型后保持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功能的异质性和产业延伸的空间性。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设定

当前,焦作市经济下行压力大且环境问题突出,解决这两大问题是焦作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目标。成功的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问题的标本兼治,将带来经济与环境的双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由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经济,低附加值产品转变为高附加值产品,高消耗生产升级为低能耗生产,努力实现产业水平的整体跃升。焦作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要包括三次产业占经济体系份额的调整,还要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协作联系的加强,更要包括产业内部细分产业的合理构成与深度合作。

焦作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是坚持以供给侧改革思想为方向,对接国家战略,推进产业创新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坚持区域间产业协作,大力提高联动发展力量。焦作市的产业转型对三次产业都提出要求,工业要把握智能制造的方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打造与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改造升级魍巢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服务业要向专业化、精细化、高品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业的服务体系,促进金融、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创新、高效率发展;农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机械化水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壮大农业产业化集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一流农产品品牌。焦作市未来要依靠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改变经济发展的劣势、单一优势,实现综合性、有竞争力的全面优势,争取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三、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目标分解与路径设计

(一)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阶段性目标设定

近年来焦作市一直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其中,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集聚区经济总量已达全市总量的六成以上,高科技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0%,第三产业增加值也增加到了32.4%。此外,焦作市还成功建立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也连续四次获得中国旅游百强城市称号。未来发展应依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波士顿矩阵对不同产业和产业的不同阶段实施差异性战略决策。不同产业间比较销售增长与市场占用状况,结合宏观政策,针对不同产业发展状况实施不同目标设定。对于低增长弱竞争的“瘦狗产业”,逐步缩小产业规模,实施退出经营;对于高增长低竞争的“问题产业”采取选择性投资战略,扶持方案一般列入长期计划之中;对于高增长强竞争的“明星产业” 应抓住市场机遇,继续扩大经济规模,加强竞争地位;对于低增长强竞争的“金牛产业”应尽力维持现状,保持现有份额与竞争力。同一产业的生命发展周期分也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表现的是产业从出现到退出社会经济的经历,各阶段特征有所不同,只有对当前产业有充分认识,结合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性的转型升级,才是产业能否继续保持健康活力的关键。同时,抓住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明确战略目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也是焦作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二)阶段性目标下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设计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焦作制造”向“焦作创造”的转变,以及“焦作产品”向“焦作品牌”的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各个领域,用“绿色化”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焦作市的钢铁、煤炭、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改善产品结构,开发新型产品,支持企业市场的开拓,加快技术改造,严格控制成本,增加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将机械和医药产业这些传统产业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扩大产业关联度与发展潜力,依托传统产业的升级为焦作市的整体产业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高效利用余热余压,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跃进。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出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系统,提高再利用、再制造水平。同时,防范新兴产业的较高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寻求符合市场的发展,不断提高竞争力,有效推动焦作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提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焦作服务业向高品质、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迈进,将发展潜能转化为现实。推行电子商务,实现“互联网+”,加速腾云电商产业园、阿里巴巴产业带等项目建设,推动建设示范园区,同时开展电子商务与企业、社区、农村的合作,建设电商小镇、农村淘宝等项目,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电子商业产业。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智慧旅游,改善服务体系,建设集旅游、健康养生、山地运动等为一体的示范城市。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融合发展,推动连锁经营与协作发展,增加物流业的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提高配套服务效率,带动现代服务业迈上新台阶。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智慧农业,融合互联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有效农产品供给。发展集群化生产,壮大主食、种子、畜牧产业化的特色产业群,加大规模经营,培育一批高效农产企业、农产村以及创新创业型农民。围绕地区资源优势,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焦作市的农产品层次和产业素质。同时,加强质量品质安全的监管,推动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构建安全绿色的产业链,打造一批消费者信赖、市场认可、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四、目标路径下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方法选择与优化

产业延伸和产业嵌入一般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两种主要方式。产业延伸指的是以原有资源型产业为基点,进行深度拓展,延伸上下游方向,连接新的发展,使接续产业得以发展。产业延伸可以较大程度的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便于打造规模经济,便于资源循环的利用,便于增加产业的附加值,完成也相对容易。产业嵌入是指改变对原来资源的过度依赖,孕育其他替代产业,将经济体系转变为非资源型产业为核心。产业嵌入有利于城市摆脱对于资源的依赖,培育新兴产业,减少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绿色发展。

焦作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是摆脱原有的资源依赖,顺利发展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成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与污染困境的必行之路。产业延伸要发挥转型成本低、转型风险小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进行产业创新,同时将衰退产业的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弱化对原有资源的依赖度,降低退出产业的退出壁垒和新兴产业的进入壁垒,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加速实现产业转型。产业的嵌入需要经过机会估量、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拟定方案、评价方案、选择方案、拟定派生方案、编制预算等步骤,每一步骤都要准确把握,保证科学合理,形成有效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契机,孕育合适的替代产业,进行产业更新或产业复合。

五、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保障制度,统筹市场与政府两个主体。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焦作市各级政府部门产业转型职责,加大力度落实领导责任制度,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前提下保证责任到人、权责清晰,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其次,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切实完善有利于焦作市产业转型的经济制度,制定各行业排污标准,搭建排污权交易平台,减少行政不当干预;最后,正确处理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加快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改革,也要逐步建立起绿色的经济核算标准,有效协调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机制,发挥协同效应和互补优势,推动焦作市产业转型效益快速显现。

第二,强化产业变革,加快推进微观产业主体监管。焦作市政府要遵守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原则,一方面针对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进行整顿,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降低煤炭、铝业、化工等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在焦作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能进能出的市场秩序,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引导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加快产业转型与重构,同时加快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引导企业诉诸合法渠道解决创新资金难题,构筑城市发展的信用秩序,完善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焦作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第三,加大绿色生产观念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形成生态生产氛围。从政府层面看,焦作市政府要倡导绿色生产、可持续生产的积极理念,提倡有利于环境保护、居民生活的消费方式,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扩大宣传效果和影响力;从产业层面看,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从消费者层面看,消费者要遵循绿色消费理念,重视自身对企业产品及生产方式的反向作用,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总体而言,焦作市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以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力,公众参与的方式,将科学产业转型贯穿于各个产业发展当中,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使焦作市发展呈现出稳健的趋势。

通过对焦作市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与目标分解,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创新,提出绿色快速转型之路,整体加速焦作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此次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使焦作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同时还能稳步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体系的有效供给,促进焦作市整体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未来焦作市将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体系和合理的产业结构,逐步确立在河南省的产业功能、产业地位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支撑点。

参考文献:

[1]刘战豫.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关键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4(04).

[2]刘姗姗.资源型城市焦作产业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0.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66-04

新兴产业的成长过程,作为一种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模式与创新环境融合并交互作用进而导致技术、市场、制度及社会协同演化的复杂涌现,面临着技术孵化程度不高、市场培育强度不够、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政策错配等问题,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和优化创新网络,加强这种融合和互动,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在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将SNM这一国际前沿的创新管理理论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新兴产业的“社会技术实验”驱动问题,对于把握新兴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科学制定产业培育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内涵

战略生态位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SNM)理论是在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产生的,吸收了创新理论、演化理论、生态位理论和社会技术范式理论等有关重要思想,从社会技术实验和生态位跃迁的视角,研究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以及引致社会技术体制变革和社会技术共生演化的方向,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功能

Schot、Hoogma等学者在研究新兴技术与技术体制变革战略过程中,提出了战略生态位管理(SNM)思想,即开辟一个保护新技术发展并走向成熟的空间,建立一个所有阶段包含于一个项目的社会技术实验,选择一种使操作效能最大化的管理方式,使得新技术和所处环境能够相互调整适应并最终推向市场。随后(1996-1998年),Kemp、Schot、Weber、Hoogma、Lane等众多学者围绕欧盟第十二司有关SNM在交通运输系统资助项目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结论大致相同,即认为SNM是为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构建技术生态位(Technological Niche)这样一个保护空间(Protec-ted Spaces)或试验温床(Test-bed),围绕新技术产生过程的问题、缺陷、遇到的障碍等,通过学习、实验以及有效管理(保护措施的加强或弱化),加强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其目的是促进新技术的有效孵化、快速扩散和持续发展,并从技术范式角度指出生态位是解释技术范式变迁的重要内容,技术变迁研究发展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技术实验网络,从而通过创造新的生态位以及通过生态位的演进来完成技术变迁的理论路径。

(二)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过程和步骤

针对SNM理论提出的社会技术实验,相关学者从期望与愿景一致的达成、社会网络构建(包括网络的宽带和深度)、多维度的学习方式(包括一阶学习和二阶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基于SNM的社会技术实验管理过程。在期望与愿景方面:Hoogma、Raven等学者指出,期望的稳定、质量以及详细程度等都对实验的推动和生态位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网络构建方面:Hoogma认为,网络的构建和关系优化对于SNM管理过程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其中关键行动者、用户等的参与;Cani ls M.等认为技术生态位是处于技术社会环境、技术社会体制的大网络之中,战略生态位管理的失败主要由于实验中外界网络的较少参与和技术生态网络间学习的缺乏,导致资源和体制嵌入的缺乏。在学习维度方面:Hoogma、Truffer、Kemp等学者在一阶学习(First-order Learning)的基础上,强调了二阶学习(Second-order Learning)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的产生。针对社会技术实验的实施步骤方面:学者们提出了“技术的选择、实验的选择、实验的建立与执行、实验的扩大和政策保护的手段”等五个步骤,在此基础上,Hommels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过程。而Hegger则突破实验本身的范畴,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五个步骤:定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系统改造的概念、探索社会嵌入概念、开始试探性的会谈、设置实验、评价和学习。

(三)“社会技术实验”驱动下的产业创新生态位演化

随着社会技术实验的推进,作为其载体和空间的生态位的空间边界、功能边界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即沿着“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范式生态位”的路径变迁和演化。Weber等从研究技术范式的角度认为技术生态位,是一个得到暂时保护而免于市场和其他制度压力的特定领域,该领域为新技术的应用起到试验台作用。Hoogma将其定义为在现有宏观经济框架下的一个受保护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有利于新技术被反复试验,直到走进市场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优势技术。Geels指出包括重大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颠覆的宏观经济突变都是孕育在技术生态位中。随着社会技术实验的推进,新技术初步孵化走向市场,但是与主流市场的旧技术相比,其创新性只能应用到某些特殊的市场中,所以需要有特殊的市场识别,而且技术生态位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改变。正因如此,Schot将生态位概念延伸,提出了市场生态位的概念,同时与技术生态位进行了比较和区别。Raven、Schot从市场独立性(技术受保护程度)和社会技术体制/规则稳定程度的维度,提出了技术生态位、体制外市场生态位和体制内市场生态位的类型和特征。新技术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成熟,并进入主流市场上与旧技术展开竞争,随着新技术的绝对优势建立起来,旧范式也逐渐被新范式取代。正如Geels提到的新技术如果能够克服旧范式的核心问题,它就能和社会技术远景之间建立起链接,使生态位萌生向范式的转换,或者说技术从生态位中实现了突破,就能够成为新范式(即范式生态位)。

二、SNM视角下的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要素

根据上述相关学者的研究分析可知,SNM是为产业新兴技术成长构建一个局部保护空间,通过“社会技术实验”的运作,加强生产者、研究者、用户、政府和其他组织执行者渐进的实验和学习,对新技术及体系进行选择、培育、孵化以及产业化,驱动生态位的成长和跃迁,并最终导致社会技术体制变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技术实验的构建和运作是基础和前提,而生态位的成长和跃迁则是关键,正是社会技术实验驱动了生态位从技术生态位到市场生态位再到范式生态的成长和跃迁。而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的驱动要素则是与生态位成长阶段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实现产业创新目标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因子和能力因子的组合(如表1所示)。

(一)技术生态位阶段

在技术生态位阶段,即新兴产业萌芽和形成期,这一阶段产业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技术的研发成功,并逐步孵化,初步具有市场化的特征。由于产业创新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困难是如何选择新技术、如何实现新技术跨越研发到市场的死亡之谷,使得产业技术产品具备后期进入主流市场的性能、功能等优势。因此,在这一阶段导入“社会技术实验”,通过期望的建立、技术的选择后,通过能力和资源因子的组合,设计实验。在能力因子上,主要包括远景驱动、技术和政策配置等能力。远景驱动能力主要解决产业新技术的创新构思问题以及技术的搜索和选择问题,使得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技术能力主要解决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商品化,即初步市场化;政策配置能力主要解决产业创新演化这一阶段面临的有关人才、资本、设备等资源缺乏问题。在资源因子上,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条件、配套技术体系、知识网络和用户参与等因子,具体内容包括:创新文化、科技人才、研发投入、风险投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实验平台、孵化体系、用户学习、用户试验等。

(二)市场生态位阶段

在市场生态位阶段,即产业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创新的主要目标是产业技术市场化完成并初步达到产业化水平。由于产业创新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困难是如何推动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向市场,并逐步渗透到主流市场与现有社会技术体制下的产业主导设计进行竞争。因此,在能力因子上,主要包括市场培育、政策配置和产业配套等能力。市场培育能力主要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完善以及用户的学习促进技术的扩散、市场需求的开发,政策配置能力主要通过政策方面的引导加强市场需求的培育以及在资金、基础实施等方面的支持和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主要通过相关配套技术的市场化促使产业链的完善、提业新技术市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技术、辅助产品和辅助服务等。在资源因子上,主要包括用户参与、政府政策、产业链、产业战略联盟等,具体内容包括用户体验、用户检验、政策采购政策、财税补贴政策(补贴消费者或者厂商)、配套产业链发展、风险投资、科技金融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等。

(三)范式生态位阶段

在范式生态位阶段,即产业成熟期,这一阶段产业创新的主要目标是产业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形成主导设计,形成与新社会技术体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以及酝酿新一轮的产业创新。由于产业创新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困难是如何突破路径依赖与锁定困境实现与社会技术体制的共生演化,社会技术体制如何改革适应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同时,在这一阶段后期,即产业走向衰退时,还要解决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因此,在能力因子上,主要包括体制协同、远景驱动和技术等能力。体制协同能力主要通过政策重构和制度创新解决技术经济新范式与社会技术体制的共生演化问题,破解路径依赖与锁定困局,远景驱动能力和技术能力主要通过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促使产业进入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在资源因子上,主要包括制度变迁、技术更新,具体内容包括新的制度政策、新的社会技术体制结构以及新的期望和构想。

三、SNM视角下的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模式

在分析SNM视角下“社会技术实验”内涵、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构建新兴产业“社会技术实验”驱动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创新生态位的多层共生演化、生态位的生态继承、创新瓶颈的生态位跃迁以及三链融合的实验网络构建等内容(见图1)。

(一)基于创新生态的多层共生演化

Geels、Caniels等学者指明技术变迁与社会变革具有内在的联系,是大社会技术系统中围绕技术变迁过程中多层互动的结果,即包括微观生态位层、中观社会技术体制层和宏观社会技术远景层。这三层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层级嵌入结构和映射关系反映:生态位嵌入在社会技术体制中,社会技术体制嵌入在社会技术远景中,而社会技术体制可以看成是社会技术体制的中观缩小映射和生态位的中观放大映射。在整个产业创新和变革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参与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以及内部和之间的关系结构和作用不同,导致创新活动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总体来说,社会技术实验的构建和运作,必须符合这三个层次的要素和主体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的原则,才能引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创新,即实现共生演化。从历史来看,每次技术革命中那些代表性新技术所引发的社会革命,都是在这三个层次上实现了共生演化。

(二)基于生态位的生态继承

SNM理论,正是借鉴生态学的生态位构建及其生态继承机理,通过社会技术实验,推动生态位的培育和优化,改变相应阶段的成长环境,使得产业在创新过程中获得“基因遗传”(通过创新自身规律和机制获得的技术、产品特征和性能)和“生态继承”(通过创新生态的改变和完善来弥补创新自身的先天不足而获得的技术、产品特征和性能),从而实现生态位的跃迁,完成产业创新和演化,具体来说包括技术生态位的培育和技术生态继承以及市场生态位的优化和市场生态继承。第一,技术生态位的培育和技术生态继承方面:针对产业新技术的构想、特性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创新的障碍,通过社会技术实验,提供新技术研发阶段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政策和措施,如科技人员、研发平台、资金保障、政策扶持等,形成局部保护空间(技术生态位),并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知识学习、用户参与等机制,对技术生态位进行培育,使得产业新技术市场化过程中具备传统生态下的“技术基因遗传”和技术生态位培育下的“技术生态继承”。第二,市场生态位的优化和市场生态继承方面:当产业技术创新完成了技术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后,技术生态位也跃迁到市场生态位,尽管产业新技术的优越性得到了认可,但是还不能与现有社会技术体制下的主流市场展开完全竞争,还需要通过用户需求培育、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投向转变等保护措施有计划和有针对地强化、弱化来优化市场生态位,使得产业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具备传统生态下的“市场基因遗传”和市场生态位优化下的“市场生态继承”。

(三)基于创新瓶颈的生态位跃迁

产业创新发展过程涉及“死亡之谷”和“路径依赖与锁定”两重瓶颈,从其产生原因来看,既有微观层面的技术性能、辅助技术获得性、潜在用户的需求偏好,也有中观层面的基础设施、产业制度、技术体制结构等,还有宏观层面的文化、期望和信念等。SNM视角下,这二重瓶颈的出现就是由于其在整个社会技术系统中生态位、社会技术体制和社会技术远景各个层级的嵌入程度不够,使得关键因子缺失以及因子互动有限,导致产业技术以及产业本身与现有创新生态的适应性较差,无法获得进一步的突破和成长。因此,需要在现有宏观经济框架下构建一个受保护的局部区域,针对性的提供人才、资金、场地以及其他配套资源和保护政策,通过技术试验、市场试样、用户检验和政府引导等手段,促进社会技术实验中资源因子和能力因子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和发展阶段的优化配置以及有效互动,进而推动技术生态位向市场生态位的跃迁、跨越“死亡之谷”以及推动市场生态位向范式生态位的跃迁、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

(四)基于三链融合的实验网络构建

在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趋势下,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两大引擎。为此,SNM视角下的“社会技术实验”网络构建基本原则应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而促进三链融合。以产业链为依托,以创新链和资本链为两翼,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结构,促进资源因子和能力因子这两大驱动要素在三链上的交互和融合。

篇12

1科技创新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绿色生态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贵州生态农业的发展首先就要构建起全方位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变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围绕贵州山地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和模式引进、集成、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清晰的技术路线。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产业基地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科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依靠产学研合作,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开展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机制,搭建平台、协同研发、交流人才、共享成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创新成果,针对全省农业发展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聚集区探索建立专业化农技服务推广机构,加大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力度。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探索“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推广方式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建设贵州农业大数据平台,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农产品生产计划、产量信息等与销售环节对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超前预测、灵活快速调整的生产方式;积极沟通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构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物联网信息平台,提升农业示范园区运行效率;鼓励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促进消费者参与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认知感和信任度。

2产品结构优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建成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大省,发展以种草养畜为核心的草地畜牧业,着力打造贵州生态畜牧产品品牌,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贵州宜牧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晴隆“种草养羊”的先进经验,把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生态茶产业,发挥贵州生态环境良好、污染程度低的优势,以提高茶叶质量、增加优质茶园面积为抓手,把生态建设与培育茶产业链条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好低产茶园综合改良,茶树种业提升,在现有加工基地基础上做好提升建设,促进茶园集中连片发展。打造国内面积、产量具有明显优势,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茶产业基地。在发展夏秋蔬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的基础上,加大无公害蔬菜发展力度,使贵州成为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提供高品质蔬菜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物流一体化建设。瞄准香港、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促进无公害蔬菜出口,积极开拓贵州农产品国际市场。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发展中药材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打造贵州地道药材品牌,严格按照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要求,以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优质化、无公害为标准,建立一批高品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着力扶持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重点培育一批支柱品牌,提高中药材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发展马铃薯产业,建设以黔西北高海拔地区为主的种薯基地,积极推进威宁县等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抓手,发展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国内具有高度影响力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3示范园区建设助推农业集约发展

通过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增强贵州农业发展中的资源整合、要素聚合、产业融合能力,推进农业集约式发展,发挥标杆带动作用。在园区建设要求上,打造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覆盖农业主导产业、具有山地特色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提升农业经营规模。坚持以绿色环保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入园企业标准化生产和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培育绿色品牌,把园区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提高示范园区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在产业布局上,推动农业示范园区由农业种养单一功能向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农业商贸物流、农业观光旅游等多功能融合发展转变。拓展农业园区功能,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把农业园区建成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先导区。在经营模式上,以主导产业为纽带,发展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民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紧密联结。依托示范园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收益、园区企业就业收入、园区带动下的农牧种养收入和乡村旅游收入等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可持续增收。

4绿色品牌建设开拓农业市场空间

品牌建设是开拓农产品市场特别是高端农产品市场的基础。加大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积极鼓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加大省内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等评定力度。围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帮扶力度,创建扶持一批品牌价值高、综合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集中力量建大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产品知名品牌;针对同一产品品牌多、品牌分散、知名度不高等问题,要积极促进地区、企业间合作,集中力量创建一个能代表贵州特色的公共品牌;鼓励企业联合创建品牌和地方政府主导创建地方公共品牌。对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优质农产品的企业和地区给予奖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贵州绿色农业品牌推介行动,举办好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产品展览展销会,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会。

5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绿色和安全

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确保生态环境可承载、食品安全有保障,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及其相关延伸产业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控,全面监测水土流失、水源质量、土壤条件、农药残留、地膜残留、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建立网络式、层次化的产地环境数据管理库系统与平台,实现产地环境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数据库更新的动态化以及信息分析处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监控。注重打好“绿色牌”,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建立农业安全生产督查制度。对化肥、农药、农膜、植物生产调节剂、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进行定期监督抽查,严控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施用。健全省、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并逐步向村级延伸,建立“从种子到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廖洪泉.生态生产力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研究:来自贵州的启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

[3]蓝海涛,王为农,涂圣伟,等.“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思路及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16(27).

[4]李米龙.长江经济带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及范式转型[J].改革与战略,2016(9).

篇13

Key words: recycling agriculture;ecological economy;straw utilization;multistage circul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313-02

0 引言

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着重研究有关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经济学主要追求的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平衡,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符合了这种要求。通过对资源和生产副产品的循环、多级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1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学原理

所谓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工程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包含了许多生态学的思想和原理。循环农业提倡以绿色GDP来衡量经济发展的状况,将农业生产活动与维持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视为一个整体。这其中的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是循环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特点。

1.1 个体生态学原理 植物生活与外界环境相和谐的形式成为生活型,它表明植物的形态及生理生化代谢是受其自身发生、发展的环境影响的。在循环农业中,对农产品的地域性特征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即生活型[3]。个体生态学原理中包括有限定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这两个定律均揭示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分布明显,环境气候复杂多变的地域,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水土质量来合理种植和饲养动植物。同时,也要掌握各种农产品的生理特性,针对耐受程度的差异,合理育植、放养动植物,从而减少土壤环境中不利因素对农产品的危害。

1.2 种群关系原理 通常情况下,正相互作用、捕食作用、寄生关系和生化他感共同组成种群关系。

所谓正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彼此的增长与存活。利用此原理,在选择种植农作物品种时,可将能够相互作用的品种间作在一起,是两者形成生化上的代谢同盟,互利共生。

捕食作用,属于种间关系中的直接干涉型竞争。简单来说,就是生物界中的天敌关系。

寄生关系是指寄生物从宿主摄取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寄生与捕食存在较大的差异,寄生者具有较高的内禀增长率,同时具有特化专一的结构与生活史,并且寄生者通过对宿主的营养物质进行消耗,进而抑制对方的生长。

1.3 群落时空格局构建 群落时空格局是指自然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自组织结构,进而使得群落出现波动和演替,在一定程度上使自然资源与空间的效能得到充分利用。效仿自然群落的时空格局,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在时空上根据生物的生态习性,进行重新搭配与组合,构建立体的农业结构,对光、热、水、气和土等生态要素进行充分利用。

1.4 生态系统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是发展循环农业最具表现意义的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循环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较少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实现“闭路”循环与多级利用。

2 循环农业与农作物秸秆资源

2.1 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学术界在研究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的背景下产生该理论。对于循环农业来说,其核心思想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延伸产业链,通过对农业技术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对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升价值,同时美化生活环境。

2.2 农作物秸秆的多级循环利用 对于传统农业来说,循环农业是一次重大变革,一方面兼顾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遵循“4R”原则,对农业资源实现了循环利用,以及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

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作为循环农业的一种模式,特点是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路径中引入生物质产业子系统,进而寻求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途径。

2.3 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参照循环发展循环农业的原则,通过微生物资源进行转换,使资源重新回到农业生态系统,进而对资源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资源的价值。下面,以秸秆为例展开了4条循环路径,正是循环农业中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模式:①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将畜牧养殖业、无公害种植、清洁能源生产与秸秆利用相结合,将秸秆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延伸养殖产业链条,对废弃物资源进行重新利用,使秸秆养殖、生态种植与能源生产实现耦合与共生。基本路径为:以秸秆喂养牲畜,将产生的牲畜粪便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从而产生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可用于农户日常用气需要和保暖,同时还可以发电;沼液可直接还田,做肥料;沼渣则可用来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产生的菇渣用来培养蚯蚓,蚯蚓可用来养殖鱼类和鸡鸭,所有粪便汇集后入沼气池,继续用来发酵。②秸秆食用菌循环模式。同第一种循环模式类似,只是在这种模式下,秸秆直接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养料;培养食用菌产生的菇渣,首先可以直接入沼气池用来发酵,还可以用于养殖牲畜,培育蚯蚓;蚯蚓可以用来制作蛋白肥料,还可继续用来养殖鱼类和鸡鸭,养鱼所用池塘中的废水和废渣可用于肥料还田。③秸秆沼气循环模式。这是一条清洁能源模式,直接将农田产生的大量秸秆作为原料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同路径一,从而实现多级循环利用。④秸秆质碳循环模式。秸秆制炭是一条相对独立的路径。首先将秸秆进行热解,热解后产生了三种形态的物质。气态的物质,同沼气有着相同的用途,用于发电和农户日常使用;固态的物质,用于生产生物质碳生产培养基质、肥料缓释剂、土壤修复剂,最终还田以服务农田生产;液态的物质,即为木醋液,用来生产叶面肥和抗虫、抗菌剂,也用来服务农田生产。

3 结论

通常情况下,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从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利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存在着物质浪费和能量逐级递减的问题。因此,将秸秆利用与生态养殖、无公害种植、增加加工产业的附加值和产业化链条进行衔接,通过完善闭路循环工艺,延长秸秆利用的循环链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秸秆的附加值。

循环农业遵循了生态学循环利用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增加产值,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是我国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