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课堂的利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感悟情境,追求“有境”课堂
情境创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营造出某种教学情境与氛围,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生动活泼地参与,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哲学课理论性较强,哲学智慧又源于生活,因此,哲学课更需要也更容易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哲学课的课堂魅力。
课堂导入情境的选择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所在的城市――无锡有着丰富的生活化事例和文化资源,学生对身边的城市地理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有亲切感与归属感。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先播放一段“太湖美”MTV视频,展示无锡美丽的风景和现代城市风貌,展示无锡的城市标识“玉飞凤”,玉在古代寓意着高贵的品格,从而引发学生对成语“瑕不掩瑜”的哲学思考,在分析学生的回答中很自然地引入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点,以学生身边的本土文化作为教学情境,拉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更加自然、亲切,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同时又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生活。
二、关注生活,呈现“有我”课堂
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道:“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所有人都能打开自己,让个性差异都能得到关注,因为‘在教室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个性发展,尤其在哲学课堂,只有将抽象的哲学道理同学生生活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是政治课教学的鲜明特征。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开展合作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从而增强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非常抽象且极易混淆的概念,笔者在设计过程中选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使抽象的哲学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同时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也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思维发展,关注课堂的生成。笔者结合寄宿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寄宿制学校使用手机的利弊问题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允许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因为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应该禁止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因为弊大于利;作为一名学生代表,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这类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多数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辩论,但也有学生提出了个性化的思考,指出寄宿生使用手机的利弊问题要因人而异,对于自制力强的学生,手机可以发挥它的积极功效,利大于弊;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则弊大于利。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首先要予以肯定评价,鼓励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高效。
三、c化思维,探寻“有思”课堂
哲学是一门充满思辨性和思想性的学科,它能够帮助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知事物背后的本质,引发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一堂优秀的哲学课能够提高人的思维品质,给人以启迪,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基于哲学学科的特点,主要提升以下思维品质:归纳思维品质,从具体到抽象,个性与共性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辩证思维品质,系统思考与问题解决;批判和创新思维品质,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
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比如在分析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两个知识点时,笔者呈现了两个生活情境:对寄宿生使用手机利弊分析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主次矛盾,而具体知识的呈现则由学生在理解情境材料的基础上自主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思辨的课堂,是生成智慧的课堂。在本课教学中贯穿着两条教学主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条以玉文化为主线,以成语“瑕不掩瑜”启示学生学会辩证思考问题,课堂结尾处联系现实问题,辩证地看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一条以生活为主线,由微观到宏观,由关注自我发展到关注国家、社会发展,进而升华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整堂课充满着哲学智慧,教导学生如何全面认识世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
四、展示天性,打造“多元”课堂
课堂教学应该站在学生的视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与他们对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才是成长的课堂。
传统政治课以“灌输”为主要授课方式,但这一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思想、心理成长需求,也不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政治课教学应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问题导学、课堂辩论、课题研究、分组合作等活动,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这一课中,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方式,如“问辩人生”,以辩论的方式探讨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情系祖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矛盾;课堂结尾处以学生诗朗诵的形式展开,同时以诗歌的形式串联整堂课的内容,将课堂气氛又一次提升到,使课堂充满诗意和哲学智慧。这样的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实现生生、师生的共同成长。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场所,优秀的课堂应该如诗似景,丰富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活跃着生命的地方,是观察意义世界和感悟生命之美的场所。让课堂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与真诚,洋溢着生命的温暖。“生长课堂”就是要回归生命的课堂,师生、生生自由交流,激发学生的发展本能和生命潜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这也是每位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篇2
一、集体备课的“利”。
1、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挖掘。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个单元都有主讲教师,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组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共同修改后定稿。这就首先保证了主讲教师必须就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练习设计等都要一一落实到位,交流研讨突出集体的智慧。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集中精力坐下来研讨,把个人教案优点整合,以最佳方式把每个知识点完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而使课堂质量得到保证。
2、集体备课促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协作互动的活动,要使备课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教师就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知识水平、智力层次、接受能力等基本情况。只有这样,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才能做出准确科学的估计,从而预见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3、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
集体备课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开展,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年轻教师能够很快的站稳讲台,较准确的把握教材和借鉴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也能够从年轻教师那儿吸收新鲜的知识和思想,对于自己的一些过时的东西进行及时的调整。有问题大家来讨论、研究,有好的题目与方法大家来分享一下要使之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教师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集体备课中存在的“弊”。
1、集体备课不等于“成就”懒汉。
集体备课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了部分教师、备课组借集体备课之名,谋“分工备课”之实。每位教师轮流主笔备一部分内容,然后把教案复印一下,每人一份,并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有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并不自己备课,而是手握教育信息化这把“双刃剑”,直接将互联网上的有关内容下载、另存……集体备课等同于一人提供教案,大家“拿来”使用。一些教师拿到这些教案后,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加工”,没有对教案适当修改、增补、删减、提醒、强调和解释。共享的教案“一尘不染”即是明证。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单人独备更差,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批备课的“懒汉”。
2、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教案。
集体备课已成为一种形式。同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以后,大家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同样的内容,使用同样的资料,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上课的环节都如出一辙: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这样一来,教师上课就如同工人在车间加工零件。把集体备课和案画上等号,是值得商榷的。集体备课要求在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处理、练习、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案内容和教学环节要高度一致。集体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又要突出个性特色。
篇3
一、切入点――巧妙
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紧紧扣住语文课堂教学的枢纽,切入点抓得准,抓得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能顺利地带动全文的品析。庞老师执教的课文为《那树》,作者王鼎钧用他冷静的叙述和细致准确的描写展示了现实的残酷。一棵树由生到死的过程。对于这篇文章,可以有很多的问题设置:如人们伐去大树的过程、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树与人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但究竟哪个问题能够串起全文的思想内容呢?庞老师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就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能有效表现主旨的点,那就是上帝说的那句话:“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如果说课堂是一棵大树,那么这个问题就是那根树干,在这根树干上,生出了花叶果以及一切,绿着生,生得和谐;绿着死,死得从容;顺着这条线拓展下去,应该死复绿,可是它最终却是死未绿。树的结局发人深省。整个课堂饱满而又单纯。沿着“绿着生,绿着死”这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水道渠成。
二、赏析点――独到
赏析点是课文中需要下猛力的地方。当前,感知文本,品读文本这样的教学环节到处可见。可是究竟品读哪些词、句,如何品读就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有时品读的有些粗糙,有些浅显,甚至有些流于形式,充其量只能是感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处于同一层面,思维没有向纵身发展。庞老师的创意在于抓住几个看似平淡却颇有深意的词语细细敲打,比如抓了几个副词,几个量词。如“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一句与“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这一句中的量词形成鲜明的比照,“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形象写出人类的开发速度之快,而树的生长“一厘米一厘米”则极为缓慢。两相对照,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愈来愈强烈。作者对那树命运的忧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忧虑,在量词的比照中更为形象深刻。毫无生气的量词在品析中有了生命,有了色彩,有了内涵。这样一些词的重打细敲,敲得合理,敲得有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些非关键词,甚至不起眼的小角色词,巧妙运用,它也会变得鲜活生动,也会成为文本解读的奇妙支点。
三、生长点――智慧
在新课程理念中,语文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课文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生长点,巧妙延伸,注重生成。仍以《那树》为例,教学用书上对文本的解读是:要爱护树木,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是庞老师把它进行了迁移,充实。那就是树具有了隐喻意义,文章有了更深的意蕴。他是一个人,一个生命。你看文中的树,有着千掌千指,有踝骨,嚼碎后有骨粉,有大头颅,有动脉静脉。它有着活生生的生命气息。不仅如此,那树还有着生命体身上许多特殊美好的气质。顽强、无私、活力……因此,《那树》更是一曲尊重生命的礼歌。但是她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又续了一笔,“现代文明发展很快,对于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温暖的那树们,就使那树具有了更多的象征义,留给了学生课余更多的想象的空间(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啊……)。教者践行用文本来教的理念,教出了特色,教出了个性,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灵的启迪。这样的解读是合理的,到位的。
四、兴奋点――适宜
篇4
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教授新词汇,新短语,新结构。
(2) 思考:通过举例,思考、总结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运用三幅反映网络弊端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和反映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在讨论利弊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网络世界的前景。
(3) 解决问题:能运用所教授的知识点展开具体的讨论,并得出结论。
(4)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网络利弊的讨论,认识到现实世界离不开网络,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养成正确的科学伦理道德观。
二、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根据所学知识点,从不同的方面去深入讨论网络的利弊,总结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并预测未来的网络世界。
教学重点涵盖了语言知识和情感价值观,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要求。
难点:认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科学伦理,这样才能建设高度发达而又和谐的现代文明社会。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可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趋利避害,考验着人类的智慧,也考验着人类的道德。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对网络这一中学生熟悉的、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越来越广泛的事物的讨论,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现代的教育的理念。
三、 教学对象分析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对网络非常熟悉,但对网络中的一些现象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思考。
在课堂上,拟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设置的几个问题情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人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现法:即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逐步建立认知结构。
本节课由三个板块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理性概括——合作交流,探索问题,归纳小结——鼓励创新,巩固提高。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五、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理性概括
(师:)(运用学生的值日报告进行导入): What is the quickest way to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r news?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line?
课件演示:网络的不同用途。
What role do you think the Internet has played in our daily life?
设计思路及分析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提问并引导学生参与;教授新单词,新短语,新结构。
设计思路:对网络带给人的“利”,学生虽然耳熟能详,但更多的停留在感性阶段,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性的总结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期间,教师应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帮助和提示,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投入。
由浅入深,由感性至理性,这一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板书: Benefits)
教学过程设计之二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归纳小结
But is what the Internet brings us totally good? What problems does the Internet cause?
(师:)(列出三幅大家熟悉的图片,让学生在相应问题的提醒和语言输入的提示下,小组展开讨论)
课件演示:
Picture 1: fals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Picture 2: indoorsman/indoorswoman
Picture 3: an medical accident
语言知识的输入
小结: The Internet is just like water, if not polluted, it won??t pollute us.
设计思路及分析
从利谈到弊的衔接!
用饼状的动画图来展示网络既有利也有弊。
小组讨论、总结。深化和拓展所学过的词汇和知识。(板书: Problems——theft of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virus threat; spamming; cybercrime; ...)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篇5
"同课异构"指相同的课由不同的教师进行不同的设计和实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进而产生教学反思。其基本前提是"课"具有可构建性,新课改强调教材改革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师需要成为课堂的建构者。
"同课异构"的实质是择优的过程,它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参与者通过观摩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感受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进而打开教学思路,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同课异构"注重教师的全过程参与,关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各个环节。
二、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的上课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殊,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也具有相应的学科特点。
首先,教学方式和手段多样,教师需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素材丰富,教学模式多样,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选取善于驾驭的素材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不同教师的知识构成不同,行为和认知习惯也不同,这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一个有利因素。如果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信息技术课堂将更加生动,更具活力。
其次,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不同个性、思考方式、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和困难,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体现尤为充分。信息技术课堂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教师需通过充分的学情分析,设定高效的课堂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课堂任务的指引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素养、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学生,做好充分预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才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
第三,重视教学反思,在总结中获得提高。
教学反思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再认识、再思考,有效帮助教学实施者梳理各教学环节的利弊得失,冷静分析教学中的盲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同课异构"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等。"同课异构"活动贴近教学实际,针对性强,能够高效发现并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关注不同教师间的思想融合,能够帮助教师快速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同课异构"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针对性强,整合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素材。
信息技术课堂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上课素材、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知识结构各有不同,选取素材的角度途径不同,课堂组织形式也往往大相径庭。通过"同课异构",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教学资源,讨论各类教学资源的特性,筛选整合,合理优化,选取教学有效性最高的资源构建课堂,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实用性强,教师能够快速发现课堂教学问题,并通过集体智慧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课堂伴随着计算机操作,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大,课堂的不可预期性也更大。教师通过"同课异构",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课堂案例,发现更多的课堂教学问题。同时,通过讨论研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快速找到解决课堂问题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实时性好,促进教师及时反思,提高教育教研水平。
教学反思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师都至关重要,信息技术课尤其如此。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的能动性很强,课堂建构的程度高,预期与实际的差距往往也很大,这就需要教师课后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查遗补漏。"同课异构"很好的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反思。但是我们个体的思维有其局限性,这是我们的成长、教育、经验、学习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集体探讨能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教师间观点的碰撞,能够丰富反思的内容,拓展反思的深度,增加反思的广度。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第四,参与性高,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教师具有迫切提高课堂驾御能力的需求。"同课异构"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它以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关系密切,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乐意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共同问题可研,获益丰厚。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同课异构"对信息技术课堂改进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有很好的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实际操作中,合理的活动计划至关重要,活动细节的不断改进,有助于推动这一教研形式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篇6
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1.1 概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2 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的主要特点
2.1 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2 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2.3 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2.4 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3、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利弊
“微课”的实质在于在缩小的班级和缩短的时间内,对教学技能进行集中的训练。它减缩班级人数及练习课时长度,简化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每次课堂实践通常集中于一项特定的教学技能(目标行为,如演示技能、提问技能),针对3~6位听众在5~10分钟之内演习目标技能。
3.1 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优点
3.11 让各种教学技能综合性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初学者很难分辨和掌握,微型教学旨在解决这一难题,它对各种基本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研究和训练,使复杂的教学技能得以简化,由易到难,由浅人深,渐次进行。
3.12 设置易于控制的简化的训练环境,通常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而是面对3~6位学生教5~10分钟,运用某一技能的微型课。
3.13 使用现代视听技术,记录课堂互动细节,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强化和巩固已学会的内容,努力调整尚未掌握的部分,掌握有关技能要领。微型教学往往需要在有固定安装摄像设备及计算机的专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室旁设有专门的控制室、观察室。所以,微型教学是从角色扮演转化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有控制的,可以及时反馈的角色扮演,类似于实习前的试讲。它又比试讲更具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完整的计划与设计,真正把实践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使之落到实处。
3.2 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缺点
3.21 教学技能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为,带有一定的情境性、整体性和个人特点,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各种技巧,这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智慧,仅依靠微型教学是无法掌握的。
篇7
我们的教室也将发生变化。在本期采访吴俊杰时,他谈到计算机将小到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会隐藏在手写板、显示器,甚至是耳机、眼镜里面。这样一来,现在的机房将可能变成专门探究计算机科学的实验室,而普通教室会引入更多的信息技术设备而变成机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课堂。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例,学生在普通教室里就可以手持专用学具学习编写代码。在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能看到学生的眼神、动作、表情,判断他是懂还是不懂,而不会被一排排的计算机阻挡眼神间的交流。
篇8
其次,要做教材的开发者。要学会利用教材的引领拓宽教师的开发空间,进行合理的、适度的、准确地开发,可以重组知识性教材,迁移学法;开发体验性内容,开发开放性内容,拓宽知识。在教材中合理地寻找生长点,我们的课堂,又将是怎样一番动人的景象!
对于教材,我们应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和合理的开发重建,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学生――关注与顺应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
1.教学起点更关注学生的认知困惑。每次学是有起点的。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惟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但是,笔者认为,仅有上述这些认识,还不足以创设课堂实践层面的精彩。因为,撇开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性不谈,单就学生来说,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确定的,是难以捉摸的,而且,不同的执教者往往对此可能存在不同的解读。关键是,能否动态地、准确地把握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
2.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学的智慧选择。人们常说,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灵活地作出判断、调整和处理非常重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明显标志。正所谓,施教之功贵在顺其自然,妙在因势利导。
3.选择恰当的数学活动形式。目前,一些数学课堂过分追求“观赏价值”,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操作、验证。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不分小组就没有“合作”,没有操作、验证就不会“发现”。我们不否定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观念、模式,但我们更应该对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内在原理进行深入探究,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
三、生成――引发与调整
1.在预设中引发生成。如今的课堂毕竟与十年前有了许多不同,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了凸现,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一成不变的简单预设,教学中“生成”问题已经成为热点话题。有效的课堂,我们显然无法回避“有效生成”的问题,但是,“生成”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就算生成?我认为这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前者可能更重要。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料之内的生成”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
篇9
进行有效师生对话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学会尊重,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见解,同时,教师更要转变“权威”角色,与学生平等沟通,相互接纳和分享。其次要学会倾听。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曾说“倾听是世界上最美的动作”。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和谐对话前提条件。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本身就是师生对话与互动的重要形式。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教学时在学生迷茫处、争论处、易错处多追问“为什么”、“是什么”,组织讨论,以促进交流的深入,使“对话”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2.建立“多元、多样”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把评价与教学整合起来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对话与互动的重要策略。在“对话”的课堂上教师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机制。教师必须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的信息中的亮点,例如与众不同的思路、良好的操作习惯、响亮的回答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赞美的标准。教师凭借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去建立一个接纳的、包容的课堂,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开展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二、设置有“对话”价值的问题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揭示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课堂上教师独白转变为师生对话互动,从个人独白式学习转化为同他人对话的合作式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
1.对话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教师要对所教内容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解读,要心中有教材,并且超越教材,依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善于捕捉对话的良机,引发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四下《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教师设计了数青蛙的游戏。
教师:看!有几只青蛙跳水?
学生:2只。
教师:闭上眼睛,听!有几只青蛙跳水?(扑通、扑通、扑通)
学生:3只。
教师:生活中这样确定的数有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
学生:发5颗糖、2扇门、6支铅笔……
(很多青蛙一起跳水)教师问:现在有几只青蛙跳水?你能确定吗?
学生:可能5只、可能10只、可能12只……无法确定。
教师:生活中,不确定的数也很多,你能举些例子吗?
学生:头发根数、天上星星颗数……
教师:怎样表示不确定的数呢?
学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学习的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课堂上呈现“精彩问答、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对话”。
2.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合作学习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壁上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点出了实践操作,亲自参与对学习的重要性。操作的过程其实就包含着学生与客体(操作材料)的对话以及与自我对话的过程;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是生生对话的最佳组织形式,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性,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把个体差异性转化为宝贵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思维深度的交流互动中智慧碰撞、融合互补,享受到探究的成功与快乐。
四下《图形的对称》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确定图形对称性的一般方法以及在对三角形、四边形举例研究中,感悟不完全归纳法的利弊。教师组织了两次操作合作学习,第一环节:出示一个等腰梯形,启发学生思考: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是不是所有的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把这个等腰梯形变成不是轴对称的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梯形不全是轴对称图形。第二环节:出示一般平行四边形和任意三角形,引起探究的需求:能把这两个不是轴对称图形变成轴对称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吗?通过小组合作操作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不全是轴对称图形。最后通过对话互动活动总结出: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篇10
二、选取典型的个案,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研讨。
一粒沙里可能藏着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也许包蕴着整个春天,研讨个案的价值在于,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它自身独特的个性,还能发现它隐含着同类事物的共性。课例研讨的优势在于:①克服了以往课例研究的盲目性。以主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②课例研讨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收益是多方面的:参与者不仅可以依葫芦画瓢地把它移植于自己的课堂,还可以依凭它作为发散的原点,延伸出复习课的创新教法,甚至类推开去,演绎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更为宏观的话题。研讨过程中,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呼唤角色质疑问难,形成信息的双向交流,使说与研紧密结合,以实现教师群体智慧的共享。之后,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新思考和新认识,采纳其他教师的合理意见,重新构建授课方案。
三、在教师群体中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研讨
课例研讨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如果说基于问题而展开的主题型和个案型的课例研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那么,基于教师而展开的课例研讨也许显得更为重要。同课异构就是不同的老师做同一节课,课例研讨时大家分别从自己不同的视角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精彩的阐释,不同角色的人员针对同一课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是勇敢的,也是坦诚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众所周知,当前恰逢教师队伍新老交替的高峰期,大量的新教师源源不断地走上讲台,使得新教师培训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众多亟待培训的新教师,选择同样的课题,让不同的老师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说长论短,研讨切磋,让参与者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优点,以便扬长而为,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弊端。
四、针对特定的教师,采用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进行研讨。
所谓“一人同课多轮”,就是指一个教师面对同样的课题进行多轮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后一轮是在前一轮的反思基础上的修改和完善,在如此精雕细琢、层递累进的研讨中,执行者就可能在课程观念、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学艺术等方面逐步地改进提高,从而快速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
2008年11月,保定市教育教学评估检查组到我校进行为期一天的课堂教学和课例主题研讨活动跟踪。在教学调研过程中,任教四年级的张老师执教了《雪姑娘》这一课。课后, 保定教研室专家霍老师和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就这节课的课堂预设与生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和指导朗读等方面做得不错,但课堂气氛稍显沉闷,课堂小结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研员霍老师引领大家一起查找原因、研讨对策,并对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做了耐心的指导,大家争相发言,妙语连珠。为了深入把握课堂教学预设的科学性,大家商定第二天再次对这位教师执教的《雪姑娘》课例进行跟进,围绕“课堂教学预设的科学性”进行专题研讨。张老师第二次做课的时候把课例研讨时大家达成的共识及时吸纳了进去,对教学设计做了及时的修正,并在总结的环节安排上让学生续编童话故事,学生用自己真挚的情感一致呼唤雪姑娘的归来,老师在黑板上顺势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爱”字,把学生从伤感氛围中解脱了出来,学生们用真情呼唤着爱的回归,带着爱的温馨离开了课堂。使文章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篇11
在“交流互动”的双向活动中,学生的动力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作适当引导,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从而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教师的“启动”可以推进学生进行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同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监控者,可以起到反馈性指导的作用。
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英语新授课开始的阶段,作为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梯式”教学目标。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 Unit2 Language中,设制“递进式”教学目标:
1.Learn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language expressions:Chinese,English,French,Japanese,Sign Language,Braille and Bees’ flying等。
2.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all kinds of languages. And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common things and difference of them.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进行模仿性的交流;再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关、层层深入的问题,逐渐引向英语的发展史研究。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如下自学要求:
A.what are your ideas about the theme come up in the passage?
B.what information have you got from the passage to support your ideas?
C.Based on your ideas and your proofs,what further conclusion can you get?
D.Try to retell your ideas,proofs,and further conclusion.
这种由浅及深的问题设置方式,既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上的即时训练,也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长期的积极的思维方式。
三、用小组讨论的互动形式碰撞智慧
“互动交流”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小组讨论,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与展现的机会;也方便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实现真正的交流互动,进而促成师生智慧的碰撞。
首先,小组讨论能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实现让学生首先自己“动起来”,然后教师参与到各组讨论中,让教师“也动起来”。
其次,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时,小组一般由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要求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使每个组员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组内学生互动交流”。
四、鼓励组际“相互质疑”
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之间可以展开组际交流。可以先让各组推荐在讨论过程中表现比较成熟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其它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各组再提出该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理解的同时,也会逐渐形成对此种认知模式的认知度和习惯心理,从而达到交流互动的目的。
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4 Unit2 中的Commercial Advertisement,在探讨广告利弊的时候,商业广告的弊端呈现已经成为一种定式,但就是在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后,呈现了别样的结果。如give us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s and services; offer us more choices; increase sales and develop economy. Reduce the cost of TV,magazines,and newspapers; show us their beauty.等。
篇12
沟通中教师可适时以退为进,显示智慧。一些存在较强抵抗情绪的学生,他的内心也不好过,一面等着你严厉的批评,一面等着和你干一仗,焦虑不安,略带恐惧。此时,我们教师的忍耐和退让,会让学生准备好的抵触、反抗心理落空,他反而会想:“这是怎么啦?”反思接踵而至。忍耐和退让不是就此罢休,而是让学生做好接受教育的心理准备,接着让他不知不觉地走进我们的教育“圈套”。
巧借情景创设
学生冷漠心理的形成,主要在于他们缺乏感动意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视父母的体贴为“理所当然”,视老师的关爱、同学的热心为“理应如此”。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创设感动情景,营造感动氛围,培养学生的感动意识。记得我和学生学完周国平的《家》时,《弟子规》里“首孝悌”的“孝”字蹦进我的心里,让我的内心颤动一下,父母为我们撑起一个家,多么不易啊!于是我说:“请全班同学起立!”同学们莫名其妙,面面相觑。等大家站好,我说:“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都知道家太重要了,但现实中太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家熟视无睹,这太不应该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现在就请我们给各自的‘草窝’鞠三个躬,以表感激之情。我带头。”接着,我一脸严肃,满怀虔诚,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被我的举动惊呆了,感染了,也鞠了三个躬,脸上是一副认真而且深思的神情,对家的深情已充满心房。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我再将自己对家的深切感受作一番即兴演讲。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个个伸长脖子听得入神,我也越讲越激动,拖堂五分钟。最后,我要求每位同学回到家里都要给父母亲鞠三个躬。我回到办公室,有几位同学跟在我后面,满脸焕发着光彩,其中一位激动地说:“老师,您讲得太好了!对我们的启发太大了!我们喜欢您这样的课!”
教师的身教就是一面镜子,以身教来引发学生情不自禁的感动,让他们的心“灵动”起来,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的心萌发出感恩的情怀,意识到心动不如行动,将这份厚重的心灵力量内化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动力,外化为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追求。
回归日常生活
篇13
课堂教学应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与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改善与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及方式,才能产生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课堂观察的三个基本向度是学生学习的状态、接受知识的形态与教师教学的行为。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成为课堂观察的聚焦点,由此去反观与审视其他两方面的利弊与得失。
一、学生学习状态
1.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
2.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在人为地不适当地强化学业竞争的学校班级里,会滋生自私、冷漠与厌学,把学生变得不想合作也不愿合作,而学生学习无助感的加深又使其学业的失败现象雪上加霜。
3.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学生的主动创造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而创造这样的景观绝非教师的一日之功。
4.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又嘎然而止,会从激烈的争论转入专注的聆听,就是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的情绪状态。
5.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教师的成功莫过于使他(她)的学生都喜欢学习,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而不是讨厌、惧怕与逃避。
二、教学内容优化状态
1.基本性。这是从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去观察的。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的规律性,是否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
2.基础性。这是从学生的认知与经验的背景去观察的。看所将获得新知是否能与学生已有的观念、经验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相互作用,从而使学习变得有意义。
3.过程性。这是从“学习是自主建构过程”的观点出发去观察的。看是否有学生的充分的观察、操作与独立思考的活动或机会,进而通过学生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理解与体验。
4.策略性。这是从广义的知识观(包括元认知的范畴)出发去观察的。看学生是否获得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的经历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的能力。
5.实践性。这是从“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的观点出发去观察的。看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可持续性的学习能力。
三、教师教学行为
1.教学态度。教学态度有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强调与学生的交往,一是要有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要有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赞赏学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2.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一个教师,如果不兼备一定的教育素养与专业素养是不可能驾驭课堂活动,胜任教师职业的。
3.教学机智。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具备机智的品质。教师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育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够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学生对教师机智的体验、冥证与默认,会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与见识。
4.注意中心。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上去。我们认为,教师应关注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学习情感与学习方式;还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5.教学境界。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接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其一,要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体发展的成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必须反映当代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它才可能与教师群体中的先觉者的教育理想与改革追求产生共鸣,才有益于教师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