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传统园林建筑类型及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园林建筑类型及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传统园林建筑类型及特征

篇1

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普遍重视其社会性与功能性的需求,而往往忽略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扬,从而使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无法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而古典园林作为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与艺术内涵,因此,在当前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追求其功能的多元化,还需要积极继承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并将其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一、古典园林建筑思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体现

中国有数千年的造园历史,山,水,建筑,植物等要素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词汇,按一定的语法组织,就会创造出园林的意境之美。其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相互穿插、渗透、首位相顾、前后呼应。 如何相地立基,借景生情;如何小中见大,序列空间,都有许多创作手法可以学习。

1.因地制宜

中国传统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方面讲的是景观创造要考虑基址现状,另一方面讲的是景点布置要服从整体需要,分主配关系。这种理念的运用在实际参与的四川泸州忠山公园改造设计为例。在设计和建设中,设计者以“自然山水酒城”为主题,积极探讨和运用传统造园手法,把公园改造当作文化来设计建设。首先,坚持因地制宜,精在布局。充分运用传统造园的“相地”理念,按照忠山公园的现状,构建了由入口广场、武侯广场、孝行广场、观鱼池、孔雀园、盆景园等点、面、线相结合的山水立体空间绿化体系。如利用忠山公园原有独特的历史遗存、地形、地貌,结合传统造园手法,设计建造了“樟树茶园”“宝山春眺”等16个景点,美化了环境,彰显了酒城的文化特色。对客观条件和环境进行最合理的利用、改造和创新,从而达到理想境界,实现酒城区绿化艺术和景观的完美结合,成为泸州城市绿肺和人们休闲的天堂。

2.庭园理水

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在T州云龙湖珠山公园景观设计、苏州吴江东太湖大酒店景观设计、无锡世贸中心内庭环境设计中,水体布局学习了传统园林中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的特点。水中增加小岛,紧密结合植物微地形,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变化,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态凝固起来,展示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的设计应用,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气。

3.园林建筑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即兼具传统文化气质、传统建筑风格,受到休闲游乐生活,和观赏性的影响,形成了设计上的灵活性较大,可以说的无规可循,“构园无格”。所提供的空间做到适合游客的观景需要,做到步移景异,在有限的空间变幻莫测。组织园林空间的物质手段,除了包括营建之外,筑山、理水、植物配置也极为重要,彼此配合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在设计方法和技巧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立意;②选址;③布局;④借景;⑤尺度和比例;⑥色彩与质感。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主要包括厅、堂、馆、亭、台、楼、阁、轩、

榭、舫、廊、桥等 12 种类型,在景区内承担构景、点景、赏景、组织游览路线以及组织园林空间等作用。传统园林建筑属于木构架结构体系,立面可上、中、下三分,以高台基、木屋身、大屋顶著称于世。上分屋顶,有单檐、重檐、卷棚之分,以及硬山、悬山、庞殿、歇山、攒尖、盔顶等诸多类型,中分屋身,包括前后檐从柱础到檐凛的立面和两侧山墙立面,主要由柱、梁、凛、杭、斗拱、雀替等大木构件组合而成;下分台基,是建筑的底座,以石为主,可以承柱梁荷载及屋盖重量,而且台基四周压面包角处理,有利于基座的维护与加固,更有衬托美观的作用。总之,园林建筑是一门占有时间空间,有形有色的立体空间艺术。 园林建筑不强调突出的形体,也不拘泥于内部空间的实用性,而是用最灵巧、最主动的手段去营造和挖掘物质形态之后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境界。

4.植物配置

所谓“园林”,即先园后林,无林不成园,缺少了花木的点缀衬托,建筑、山水则会没有生机和自然之趣,可见植物配置在造园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植物配置的主要作用:构成山林气息,调节小环境的气候、水土、空气、噪音,确立景观主题和组织园林空间,还需考虑以春、夏、秋、冬所带来的季节变化,赋予园林景观季节感。在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之精巧还在于她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牡丹的豪放富贵、莲花的吉祥如意、梅花的坚强高洁等等,还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的要点则是追求自然形态、选择合宜地段、注意发育状态、注意季节性变化、注意传统习俗、喜好等。

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空间的发展创新和传承

总结和研究了传统造园的手法技巧后, 如何运用是景观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怎样在现代的景观设计空间中继承中国的传统园林的手法。有“贝之园”之称的苏州博物馆,实际上是接续了苏州园林和文化的神韵,实现了贝聿铭这位“苏州之子”跨世纪的梦想。苏州博物馆的出现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的轮廓,但又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审美,但营造方式却是现代的,在平面布局上同样遵循“起点-前奏--尾声”的格局。新馆和忠王府的建筑高度和色彩上的一致性,是传统类型的创新提炼版,也是现代和传统的完璧链接。贝园景观节点的空间感营造,体现出了传统审美体验的魅力,如具有传统印象的走廊部分、具有江南风情的主庭院、具有山水构图的主庭院石景、具有传统神韵的漏窗设计,还有老贝要求从文徽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嫁接,以此来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的紫藤园。 从平面规划到空间体验的把握,继而到细节的营造,新苏州博物馆无不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体验在当代的成功运用。它的出现,无疑为当代的景观设计师有重要启示, 只有很好地理解与运用前人成功的造园经验,才能在景观上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景象。

三、结语

总之,园林是人与自然的结晶。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时代的要求;能与自然更好地交流,是现代人的渴望。那种人工堆砌,匠气十足,矫揉造作园林作品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把握传统园林建筑的精神及旨趣,从传统园林建筑中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让传统的文化底蕴表现于现代园林建筑之中,创造出宜居的园林。

参考文献:

篇2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代表。法国人在16世纪曾效仿意大利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西方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在江南其它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方地区最著名的园林。

2 东西方园林的最大区别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形式

东方园林艺术是文人、画家、园丁、工匠们创造自然园林和自然利益的一种追求,这也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东方园林大多由不规则平面的自然景观为主体景观组成,建筑装饰和设计则以创建文化品味的不同类型为主要形式,通过植物景观布局,道路的回环曲折,达到自然环境、审美情趣和美丽和谐理想境界的完美结合。

然而,西方的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在创建经典的法国宫廷园林时,都遵循了几何形状的美学创建规则,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粹的、人工雕琢的艺术美。园林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线性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的布局轴顺序等,往往是起点高容量大的建筑物严格对称。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园林,园林从属于建筑。

3 东西方园林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

在园林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传统中国建筑的园林工程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则以石头为主。在布局上,多数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平面组的布局,西方古典建筑则强调挺拔,突出个体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突出文化主题,即促进中西部文化融合的。西方园林建筑的主题则突显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调;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东方传统的园林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系统为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木框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组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扇形等其他特殊平面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建筑的城堡和塔楼。城墙是园林结构非承重构件,主要起到分散的作用,由于木材和结构的限制,形状和内部空间相对简单。各种用途的房间布局,始终分解成一个单一的积木数量。每一个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并有一定的“地位”,以及与其兼容的“身份”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4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别还可以归结为审美趣味的取向不同

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常常把布局放在追求城市与宫殿、庙宇、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完美统一上,它不像西方非常流行的对称只是追求在园林本身上。中国园林建筑脱胎于传统园林建筑,形式灵活、位置多样,根据使用的需要,可以独立设置,也可用于走廊,墙壁等构成庭院组,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建筑风格的处理方面,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倡导儒家所提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的园林建筑,大多分散,体积小,集中处理量大,中国的园林建筑非常适合园林布局和景观,通常以景观为基础进行建设,遵循根据需要适时补充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西方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参考文献

篇3

园林建筑是风景园林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其设计具有灵活性,并且类型丰富,包括亭、台、楼、阁、厅、堂、舫、榭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使得园林建筑的内容及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及审美要求。一方面传统园林建筑如亭、台、楼等在形式上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产生许多新内容的园林建筑,如茶室、观赏温室、游船码头等。这些改变赋予园林建筑新的创作理念。因此,现代园林建筑应该是源于传统、超越传统,发展与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相适应的新型园林建筑,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具有意境的场所。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从宏观及微观角度一般可分为2类:(1)古代建筑中包括选址、村落的布局方式、建筑单体的自由组合等,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设计方法;(2)包括单体建筑的比例、尺度符号、建筑材料的应用等。

1环境观的应用

建筑从属于环境,建筑要与基地环境产生良好的对话,只有通过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使建筑获得完美的造型。同时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也会充分反映其外部环境的典型特征。

1.1地形地貌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采用与地形地貌相融合的设计方法,巧妙的结合地形、水体、植被等自然环境元素,典型的例子如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的干阑式民居、四川民居吊脚楼等,这些传统建筑与环境共生存,成为特定区域的典型标志。现代园林建筑也借助这种设计方法,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依地形地貌特征造就建筑的自然布局的同时,讲究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继承并发扬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园林建筑的合理空间模式,造就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象。

1.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一个最基本、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形态。为了与不同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从古至今人们创造出各种巧妙的设计手法,建筑形象多种多样,呈现千姿百态的特色。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充分考虑气候条件,不仅显示出地域特点,还讲究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降低来自环境的不利影响,完善其自我调节与适应功能。同样气候作为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它深深影响着建筑的材料、外观、技术等方面。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本着因地制宜、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的原则,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风格构成元素的应用

2.1墙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墙不仅是起防御功能的元素,而且是一种文化艺术,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墙的建筑多采用花墙、漏墙、漏墙窗等形式;墙的组合形式长短各异、高低不同、虚实有别;墙的色调清新淡雅、灰色瓦顶、白色墙面。在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中,传统建筑的高实外墙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既要考虑“墙”的防御功能,又要充分考虑对于场景的意向作用,并且要避免风格压抑的弊端。例如,可以采用双层墙面设计,在外层添加小洞、玻璃砖、窄缝等元素;设计采用“高墙低窗”、“高墙多窗”等手法;借用古典园林中粉墙花影成景的手法,在小路旁、拐角处、墙侧等处种植竹林,缓解墙的单调,营造曲径通幽的意境,巧妙弥补现代园林设计中墙景与小环境设计的不足。

2.2门窗

传统建筑的门窗已成为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建筑风格,深刻影响着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将传统建筑的门窗文化艺术应用于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可创造出既具古典韵味、又保留现代时尚性的建筑。为了与现代园林建筑简洁的特点相符,同时满足采光与通风的基本要求,一些繁复的门窗符号被丢弃,木质框架被保留并加以改造。例如,利用先进的方法及新型材料进行艺术处理,将传统建筑及门窗艺术传承、提炼、再创造,合理调整传统门窗雕饰艺术的使用功能及装饰的具置,重视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充分展现花窗、雕刻廊架等传统建筑的风格特色,并强调现代设计的简约之美。这些处理方法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现代居住消费、填补传统建筑古为今用的空白方面均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3色彩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主要的色彩形式为“黑、白、灰”,形成“素雅”这一典型特征。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师充分把握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建筑设计中的色彩文化,并根据现念及具体情境进行合理调整。例如“黛瓦白墙”的色彩组合,给人一种清纯、心静、不浮躁的感觉,让身临其境的人行动更有秩序;灰白色调为主、粉墙灰瓦、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添加其他的色彩,并利用现代工艺对传统技艺进行模仿,创造出极具质感的新型建筑,既呈现地域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建筑形式的发展,真实展现现代与传统的巧妙结合与经典对话。

2.4装饰

建筑的门窗、梁柱、天井,室内的家具、窗帘、坐垫、壁纸、地面拼花、屏风、隔断等,都离不开图案的装饰,由此可见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案可利用的范围很广,大到自然万物,小到各种器具,因此,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有大量可参照与借鉴的实例,我们应重视这些作品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图案,并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代表传统文化特征的元素提炼出来,再进行巧妙合理的诠释与运用,使设计在满足功能与美观的同时,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并赋予传统装饰图案以新的活力与生机。

3技术符号元素的应用

3.1材料、技术

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木材、砖等传统材质的造型特点、物理性能、适宜处理方式等方面均是需考虑的因素,其选用要与当地自然环境、人们的认知感协调一致。现代建筑材料相比传统材料,有着耐磨、强度高、可塑性大、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等绝对优势,并且可模仿各种传统建筑材料的质感与造型,完美表达传统建筑的精髓,同时富有现代感。当今建筑工艺的迅猛发展,为建筑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施工设计中,应打破狭隘的空间观念,发扬传统材料与技术的优点,摒弃其不符合时展需求的部分,注重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有机融合,勇于创新。

3.2木结构

在我国传统古建中,木构件占有重要位置,木构架的巧妙构造充分呈现出传统古建的美观。传统建筑中的柱、月梁、檩、斗拱等木结构构件,在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已渐渐失去原有的承重意义,大多作为一种装饰性符号来表现,而直接采用仿制成木构件样式,也可营造一种传统的建筑文化氛围。

4空间特征元素的应用

4.1天井

天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主要起着建筑内部通风、采光、聚集及排泄雨水、吸除烟尘的作用。其与现代园林建筑中的“中庭”的生态建筑理论相契合。在现代园林建筑中,可对天井进行全新的演绎,使其看起来简洁,但又不失传统色彩。例如可将传统通风天井改造为一个大的中庭,使其成为一个连结前后两部分的空间,实现空间和功能的倒置,使得住宅内部变得外向。

4.2庭院

庭院可以满足采光、通风的需求,还可补充室内空间的不足,人们可以在此进行例如散步、庆典、聊天等日常活动。现代园林建筑庭院空间充分表达传统庭院的意境与特征。例如香山饭店庭院,具有冠云落日、水流筋、海棠春坞等富有诗情画意的地点名称,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香山古木红叶;庭院式的建筑布局充分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入口前用广场的方式来处理,满足现代旅游功能;后花园三面被建筑包围,一面敞开,布置得体,将精致与开阔有机融合;前庭与后院利用“长春四合院”连接,水池、假山、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

5结语

由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不同,以及不同的设计者对环境及建筑的认知与感悟不同,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及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而是多种多样的。但应把握一定原则,充分考虑人文传统、地区特点等因素,注重积极创新、技术发展,创造出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园林建筑。

参考文献:

[1]吴陪秀.试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特征[J].艺术百家,2006,(5):208-209.

篇4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87-02

1 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风格独树一帜,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园林建筑是园林艺术中重要的构成元素,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灵活、类型丰富、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使得园林建筑的内容及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的严重冲击,慢慢被同化,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地方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在全球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园林建筑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园林设计者,既要善于研究利用古典园林的传统元素和设计手法,又要充分利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建筑中,使两者融会贯通,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建筑。

2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及其特点

中国具有悠久的建筑历史。中国传统元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上发挥着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其有着如下特点:

第一,它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题材广泛,包括:象征等级也是尺度衡量标准最后演变为装饰作用的斗拱、起到渲染和展现文化底蕴的彩绘、表现出建筑等级和风格特性的屋顶、渗透着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调的门窗格栅等等。

第二,它具有功能性。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几乎都是为了满足建筑上的需要而被设计和发展起来的,例如上述的斗拱和门窗,都具有各自在建筑中的不同作用和功能。

第三,它具有历史意义。中华文明流传久远,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随着时代的演变不同时期的建筑元素会出现细微的变化,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的辨析可以鉴定出某一建筑所属的年代。这对于保存文化古迹或者考古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它除了在视觉效果方面起到装饰作用外,还着重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未表达某种情感、志趣和思想。如中国传统元素中的吉祥图案对于空间结构来说又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冀望。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种类繁多,笔者在本文中列举园林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几种,并对它们的特征进行介绍。

2.1 屋顶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突出显眼的主要构成元素,其最显著的结构特征是流畅的屋顶曲线和飞檐。屋顶最初的功能是加速屋顶积水排放,后来发展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通过屋顶的形式、体量、色彩、装饰、质地等方面往往就能表现出建筑的等级和风格特性。屋顶造型使建筑物显得庄重协调,而艺术性的曲线更增加了建筑的飞动轻快之美。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成了举折高大、出檐深远、翼脚起翘三大特征。

2.2 墙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墙不仅是分隔空间的建筑元素,而且是一种文化艺术,起到丰富景观层次、引导视线的作用,是庭院空间组景的一项重要手段。墙的建筑多采用漏墙、花墙、漏墙窗等形式;墙的组合形式虚实有别、长短各异、高低不同;墙的色调多为灰色瓦顶、白色墙面,显得清新淡雅。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既要考虑“墙”的间隔功能,更要考虑对场景的意向作用,避免产生风格压抑的弊端。

2.3 门窗

门窗是建筑的眼睛,也是建筑空间内外交流的纽带。作为建筑物出入口的门,既提供出入功能,具有穿行意义,又连接内外空间,是整个内部空间的开端,具有标志意义。门可分为板门和隔扇门两种形式。板门是以实心木料构造,分为棋盘门和实榻门两种。隔扇门,是一种较为轻巧华丽的门制,同时具有墙、门和窗的功能。其往往处于建筑的主要立面,是建筑装饰的重点所在。窗既供采光与通风之用,还具有保温、隔热、观景等作用,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塑造和渗透也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传统建筑的单座窗式样繁多,一般可分为版棂窗、窗、什锦窗(漏窗)。在古代制造技术中,漏窗的形式最为丰富,装饰意味也最浓厚。

2.4 色彩

中国传统的五色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占传统地位的色彩审美意识。五色分别为黑、白、黄、青和红。现代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功能、风格外还要研究色彩的特性,考虑色彩对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主要的色彩形式为“黑、白、灰”,形成“素雅”这一典型特征。

2.5 装饰

无论是建筑的天花、门窗、梁柱或是室内的隔断、屏风等,都离不开图案的点缀装饰,可见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意境,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建筑中,几乎每个构件上都刻有图案纹样,各有特色,将结构美转化为形式美。

3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蕴含了儒、道、释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同时又深受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其虽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了不起的成就,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要继承其精髓,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并不断发展和创新,这才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出路。广州荔枝湾揭盖复涌整治工程的设计(图1―4)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目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方法,通过运用经提炼的中国传统元素,如中国宫灯、脸谱、吉祥符号等,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大量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转化和变异,营造了一个融自然与城市风光于一体,传达本土丰富文化内涵的荔枝湾景区。

笔者认为将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必需解决三个问题:形式美的运用、精神的传达、文化的共融。

首先是形式美的运用。园林的形式美,是指园林景观在表现园林内在文化特质、思想意境的同时展现出的外在的景观布局结构的美感,往往表现在园林假山、池水和建筑等景观之中。形式美的运用,概括来说应该是形式模仿和再创造过程,此时须注重师法自然,一是亭、台、阁、榭、廊、楼等建筑组合、整体布局要合乎自然;二是每个建筑与山水景象等因素的结合必须合乎客观规律。

其次是精神的传达,也即是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不只是形式上的模仿和再创造,还要利用所构成的园林景观去表达一种文化内涵和思想意境。“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园林景观的“意境”来自设计者对自然风景观察的基础上,再运用心灵的情感与智慧,从而表达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抒发了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篇5

概言之,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充盈着伦理教化的血液,“礼”借“乐”的审美形式来彰显自己,“乐”又以“礼”为自己的深层内涵;礼者为异,乐者为同;礼者为理性,乐者为感性,礼乐相成即是把秩序与和谐、感性与理性互补、统一起来。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鲜明地反映和表达了儒家礼乐文化的要求,传统建筑也的确在建筑等级与程式、整体布局与空间序列、大壮与适形的审美追求等方面浸透着礼乐文化的独特品性。

首先,“礼”深深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诸多方面,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二是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礼制建筑系列,三是在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和空间序列上形成了中轴对称、主从分明的秩序性空间结构。

所谓建筑等级制度是指历代统治者按照人们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的等级差别,制定出一套典章制度或礼制规矩,来确定合适于各自身份的建筑形式、建筑规模等,从而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本质上说它是“由礼法强加给建筑的等级标识功能,被建筑生成体系容纳吸收,转化为一整套具有等级标示作用的建筑符号体系。”[3]具体来说,建筑体量、屋顶式样,开间面阔、色彩装饰、建筑用材,如此等等,几乎所有细则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建筑往往成了传统礼制和伦理纲常的一种物化象征。

如从建筑体量来看,礼制的规定是以多为贵、以大为贵和以高为贵。《礼记•礼器》中说:“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从建筑物单体看,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形态特征首推有“翼”飞之趣的大屋顶。大屋顶建构有多种式样,不同式样往往具有不同的伦理品位,如以庑殿式为最尊,歇山次之、悬山又次之、硬山、卷棚等为下。明代以后,庑殿顶、歇山顶作为传统建筑中伦理品位显贵的大屋顶型式(图1),只能用于宫殿、帝王陵寝与一些大型的寺庙殿宇之上,以其庄重、雄伟之势表现帝王的至尊。住宅建筑的开间面阔和装饰也受礼制严格规约。七间堂舍是王公的宅第标准,而王公以下的宅第标准,唐开元年间制定的《营缮令》中有明确规定:“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乌头大门。勋官各依本品。六品七品已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

“礼”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礼制建筑在诸多建筑类型中的主导地位,地位远在实用性建筑之上。《礼记•曲礼》中说:“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即可以代表一切礼制建筑的宗庙,作为王朝的象征,按照礼制要求,须在立国之初优先建立。巫鸿认为,从西周开始,宗庙建筑这样的“纪念性建筑”,便取代了礼器,成为表达新的政治和宗教权威的法定形式[4]。而且,透过一些主要行教化功能的礼制建筑,如明堂、辟雍的建筑规制,也不难看出“礼”的模式与要求在其中的充分表达。

传统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和空间序列同样体现着“礼”所要求的尊卑等级秩序。在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中,中轴线往往是引导礼仪、表达礼制的一个重要建筑特征。如紫禁城宫殿组群的布局遵循孔子极为推崇的周代礼制理想,依“前朝后寝”的古制,沿南北轴线布局,将主要建筑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宏伟的中轴线上,建筑空间序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封建等级秩序的政治伦理意义。不仅皇家宫殿如此,民居建筑的组合形式也是如此。《黄帝宅经•序》中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大意是说,住宅不仅应当是天地之间阴阳之聚集交汇的物质生活场所,而且也是体现人伦关系之准则的空间存在模式。所以,在住宅的格局等方面理应体现“三纲五常”等封建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准则。传统民居大多属于在群体组合中形成的庭院式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种布局方式所构建的封闭的空间秩序,恰与儒家礼制所宣扬的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等伦理秩序形成了同构对应现象。

第二,传统礼乐文化中的“乐”本质是“和”,是“乐由中出”,即以令人亲切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来直接陶冶、塑造人的情感,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乐”的传统对传统建筑美学的影响,国内一些建筑学者主要以园林建筑和书院建筑为例,强调与宫殿建筑、礼制建筑不同,这些建筑形式的空间序列往往不求严格对称,也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成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体量,强调在庄严的礼仪空间中融入朴素亲切的人文气息[5]。

虽然在儒家“礼”的影响下,传统建筑讲究等级森严、规则对称、严肃方正的伦理理性美的原则,但在园林建筑中这些原则却似乎成了大忌。中国园林建筑一般没有横贯的中轴线,没有建筑物刻意的对称,它所营造的是一种流通变幻、虚实相生、动静相济的和谐之美,这也是古人所崇尚的园林美的形式特征。恰恰是礼乐文化熏陶下建筑审美追求上这两种不同而互补的艺术风格,合奏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理性与浪漫的统一。

“乐”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审美的形式理性品格方面。传统建筑等级格局上的固定模式,不仅是礼制的要求,还是传统审美活动中章法合度、合乎体宜的理性要求。对此,李泽厚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正是在乐的影响下,传统艺术注重提炼美的纯粹形式,追求程式化、类型化,以此塑造人的情感。他说:“也正因为华夏艺术和美学是‘乐’的传统,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为基础和目标,而不是以再现世界图景唤起人们的认识从而引动情感为基础和目标,所以中国艺术和美学特别着重于提炼艺术的形式,而强烈反对各种自然主义。”[6]这种影响具体到建筑艺术,即是强调建筑的形式美规律,建筑的营造因袭传统惯例,按一定模式重复再现,追求一种“情感均衡的理性特色”[7],即便是具有自由活泼性格的园林建筑,也追求形式美、体宜美,强调建筑艺术表现一种普遍性的、受理性控制的情感形式,缺少西方建筑艺术中有强烈个性色彩与情感抒发的建筑叙事。

第三,在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很难将礼与乐对建筑艺术审美的影响截然分开。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而言,礼乐是一种文化基质,除了使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呈现一种浓厚的伦理色彩外,更使中国建筑形成了一种“大壮”与“适形”互补的审美追求,传统宫殿建筑便是这种审美追求的最好体现。

“大壮”原出自《易经》。《周易•彖传》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周易•象传》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易•系辞下》中有一段话将建筑与“大壮”联系在一起:“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即是说,“上栋下宇”而能够遮风蔽雨的建筑正是从“大壮”卦象中得到启迪而建造的。王贵祥认为,至迟从春秋时开始,对“大壮”卦的解释便包含了阳刚、雄大、威壮等美学意义[8]。

西周之前,都城中充当政治中心和宗教祭祀中心的王室宗庙,其建筑地位最高。但是,当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在西周之后逐渐式微,宫殿建筑便代替王室宗庙成为权力的物化象征。自此以后,宫殿建筑与传统的宗庙建筑在建筑风格与教化功能上截然不同,“它们的作用不再是通过程序化的宗庙礼仪来‘教民反古复始’,而是直截了当地展示活着的统治者的世俗权力”[9]。由此,“大壮”开始成为封建帝王表达其重威的一种审美追求,并在古代宫殿建筑艺术中得到鲜明体现。例如,公元前206年,丞相萧何在咸阳兴建了壮丽非凡的未央宫,当汉高祖刘邦因为刚刚打下天下就大兴土木而感到不安时,萧何这样劝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10]正是在所谓“重威”的崇拜意识支配下,传统宫殿建筑以恢宏的气势,彰显和强化帝王所谓“天之骄子”的形象。

“适形”主要是指建筑的体量与空间尺度应以适宜人的活动为宗旨,适合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便于人的生活需要,带给人亲和融洽的审美感受,体现乐生重生的现世品格(关于适形,下文还要阐发,兹不冗赘)。我们在宫殿建筑群中可以看到,虽然宫殿建筑的外朝部分体量宏伟、品位崇高,但后寝部分的空间尺度一般骤然变小,建筑等级现象也没有前朝那么明显,并辅之以曲廊环绕、花木环抱的园林景观,起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可见,在传统礼乐文化的影响下,以宫殿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所体现的“大壮”与“适形”这两种看似对立却相反相成的审美追求,反映出封建帝王既要维护严格的礼制等级秩序,又要追求和谐而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双重诉求。

传统建筑的中和之美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质,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叶朗认为,以儒家哲学为灵魂的审美形态“中和”,其结构是一个十字打开[11]。

这个十字的中心,当然是儒家所要求的中和境界。十字的一横,代表着时间上的血缘承继关系与空间上的社会关系,强调一种人际之和,有孝、悌、和、友、礼等伦理观念与规范作为内容。十字的一竖,向上是一种超越,主要强调一种天人之和,“以德合天”、“赞天地之化育”是其主要内容。向下则是掘井及泉,“尽心”、“尽性”是其内容。可见,叶朗从审美角度对中和的界定与中和的伦理特征是一致的,这说明中和是中国传统真善美统一的核心。就伦理审美形态而言,传统建筑中和之美的基本要求和特殊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论是宫殿建筑,还是佛寺道观,中国传统建筑都抑制了那种与自然相抗衡的大尺度、大体量的建筑样式,强调一种合适的、具有恰当分寸的人性尺度。

孔子说:“过犹不及”[12],中的意思就是无过无不及,既不过头,也无不够,恰如其分,也就是适度。只有“不过”与“无不及”的客体才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客体,也就是说审美客体本身要适“中”。《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即对喜怒哀乐等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孔子在评价《诗经•周南•关雎》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乐而不,哀而不伤”[13],意思是诗歌在表达情感时要有所节制,掌握好恰当分寸,达到平和、宁静的境界,才能称之为好的诗歌或美的诗歌。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好的建筑、美的建筑同样要求有一种合适的比例、宜人的尺度。虽然传统建筑在宫殿建筑中有明显的尚大之风,但传统建筑更讲究“适形”、“便生”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

适形论最初从主张建筑应当建造得“有度”开始。《考工记•匠人》中说:“室中度以几,堂中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这反映了早期营建活动中以人体为法的适度原则。在《国语•楚语上》(卷十七)中伍举与楚灵王的一段话说明了这一观点:“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皆无害焉,故曰美。……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这就是说,宫室台榭要建造得有度,榭之大不过供军卒居住,台之高不过可以供人临眺,超过这种功能需要之“度”的建筑,是不必要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则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适形论的观念之中,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蹙,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较为明确提出“适形”原则的可推汉代的董仲舒。他说:“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人弗为,适中而已矣。”[14]

“适形”与“便生”是相联系的,“适形”是作为营建的一种准则,而“便生”才是营建的目标。墨子讲“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15],这里“便于生”的基本意思就是指建筑的设计与营造要方便居住者的生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受到“适形”和“便生”原则影响,中国建筑的造型或空间之“大”,主要是通过向平面展开的群体组合来实现。单体建筑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一般不会巨硕突兀,超过人的感知视觉的最大尺度。在群体建筑中每个单体之间的距离,最大单位是千尺,这是人体既能感到对象的坚实存在而又不会失去对象的最大尺度。紫禁城虽然以巍峨壮丽的气势和严谨对称的空间格局表现帝王的九鼎之尊,但其建筑艺术追求却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节制性特点,构成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建筑组群的各个单体建筑,其外部空间构成的基本尺度一般都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原则,而没有以夸张的尺度来突显帝王权威。

如果说在世俗建筑中洋溢着中和的审美气质,那么在与西方宗教建筑的比较中,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所体现的中和之美更为明显。西方宗教建筑大多具有张扬超人的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出人意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感,其巨大夸张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惊,似乎“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16]可以说,西方宗教建筑是以神性的尺度来营构的,而中国的宗教建筑,则是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的,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给人的是一种亲和感,体现的是中国宗教的人间气息与温柔敦厚的世俗诗意。除佛塔外,一般未能如西方宗教建筑那样具有“高耸”、“雄张”之美。即便是具有高耸造型的佛塔,也要以多重水平塔檐来削弱它的垂直动感,使之不至于过分突兀(图2)。

第二,中和之美包含对立的、有差异的因素之相互融合与相成相济,它深刻影响了传统建筑的审美模式。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的设计手法和审美模式是相当一贯的:即强调对偶互补,追求在变化中求统一、寓对比中求和谐,强调对立面的中和、互补,而不是排斥、冲突。于是,我们看到,优秀的传统建筑在程式化的礼制形制的制约下,却交织着礼与乐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直线与曲线的统一,刚健与柔性的统一,对称方正与灵活有序等诸多和谐统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坛,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古代祭祀建筑群,便是这种中和之美的完美体现。从建筑设计和群体布局上看,天坛处处是对比的。有空间形式的对比(如祈年殿和圜丘一高一低,一虚一实);体量和造型的对比(如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祈年殿和圜丘四周低矮的壝墙与主体建筑形成高低对比)、色彩的对比(祈年殿内部绚丽夺目的色彩与外部的素雅形成鲜明对比),但在这诸多对比之中始终抓住建筑的造型比例,在处理单体建筑的形式、尺度和色彩等方面尽量与整体建筑风格和谐统一,从而使一切对比都融入整体和谐之中。

中和之美作为传统建筑艺术最典型的特征,其思想基础是中国所特有的阴阳五行观念。简言之,古代中国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有形无形,都是由阴、阳二气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和五行间的彼此循环、相互作用,即所谓“相生”、“相克”衍生出来的。阴阳学说形象地反映在由《周易》而来的太极图里。太极图乃是传统中和之美的象征。太极图中,左边一半为黑(阴),右边一半为白(阳),“一阴一阳谓之道”,意味着世间万物都由阴阳这两种相对相成的因素构成。但是,在一半黑中有一小白,白中有一小黑,这意味着阴阳二者的对立关系不是绝对的,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双方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反映出“对立而不相抗”的中国式互补和谐原则。中和就是相异或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所具有的和谐协同的“中”的结构和“和”的关系。

比如紫禁城,其布局除了符合一般的形式美感法则之外,背后还渗透着伦理性的阴阳五行意义系统。紫禁城遵循“前朝后寝”的布局模式,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区属阳,北为内廷区属阴。外朝的主殿布局采用奇数,为五门三朝之制。外朝前三殿,太和殿在前,为阳中之阳(太阳),保和殿在后,谓阳中之阴(少阳),两者之间是阴阳之和,故有了中和殿之称,谓中阳(阳明)。此三大殿的布局象征了阴阳和谐、万物有序。内廷三宫为阴区,乾清宫最前,是阴中之阳(劂阴),坤宁宫最后,是阴中之阴(太阴),居中者为交泰宫,是中阴(少阴),此三大殿的布局方式反映了天地交泰、阴阳合和的寓意。总之,“紫禁城的建筑以气势雄伟的外朝和严谨纤巧的内廷的对比,用物化的形式体现了阴阳学说的内容;并且通过宫殿布局和名称的巧妙结合,对阴阳学说中‘从阴中求阳,从阳中求阴’的哲理进行了阐释。紫禁城的建筑在布局、数目、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则体现了古人对于物质相生相克关系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在紫禁城的建筑中体现了天子至尊、国泰民安等思想以及趋吉避凶的象征意义。”[17]

第三,中和作为审美形态最根本、最高层次的特征是天人合一,这是传统建筑审美文化之魂。从迄今为止世界文化发展史来看,对天人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始终影响并规定着各种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如果说西方建筑文化观念中的逻辑原点是天人相分,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看作是偏于对抗的,相比而言,传统建筑意匠则在探求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表现出极高智慧,从周代开始便高奏天人合一的主旋律。

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一种崇尚天地的营建思想和道法自然的审美追求。我国古代的空间环境观着重于人、建筑与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一向将自然、将天地认作是自己的“母亲”,“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融于“天”即自然之中,而不是与之决裂与对抗,不是谁征服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观念中,人们将人为的建筑看作是自然、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宇宙不过是一所庇护人类的“大房子”,两者在文化观念和美学品格上是合一的,建筑之美不过是自然之美的模仿与浓缩。

这种极为重视人与自然相亲和的人文理念,在园林、宫殿、民居、寺观等建筑门类中都有自觉体现。比如中国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北方民居,南方山地吊脚楼,江南水乡民居与皖南民居,其建筑选址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江南水乡民居依水而居,因水成镇,人与水亲密结合;皖南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茂林修竹之间;南方山地吊脚楼则充分借助地理环境的特点,依山傍水就势而建。

“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在传统园林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无论是追求气势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巧精致的私家园林,无不遵循自然法则,以造化为师,十分注重模山范水,情景合一,通过“借景”、“框景”、“透景”等艺术表现手法,将大千世界引入园林之中,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辉映,达到明代计成《园冶》中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最高审美理想。

传统建筑的比德之美

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是多形态的。除了道家、禅宗所追求的自然、适性、“逍遥”和“畅神”以外,以儒家为代表的另一种审美方式是“比德”,它使传统建筑审美方式打上了伦理化的烙印。

“比德”在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审美传统。“比德”即德法自然,主要指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品格,或者说是把对自然存在物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情感联系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一种审美方式,由于它往往寄寓的是某种德性或品质,故被称之为“比德”。

管子曾以禾来比照君子之德,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的说法,影响更深远的则是孔子的比德说。在《荀子•法行》中记载孔子答于子贡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贵玉,是因为玉之品性可与君子为比。孔子还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18],开拓了传统文化中审美视野的新方向。朱熹对此解释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19]可见,无论是管子,还是老子、孔子,都主张一种比德式审美观,即有意识地在审美对象那里寻求与主体的精神品德相似之处,从而把主体的社会价值与客体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来判断一个对象是美还是不美,实质强调了审美意识的人伦道德根源,“比德”成为由伦理到审美的中介。人们喜欢松,因为松可以“比德”,即所谓“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人们喜欢梅花,是因为梅花可以“比德”,即所谓傲霜斗雪、临寒独开;人们喜欢竹,是因为竹也可以“比德”,即所谓“中通外直”。所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只有具备了某些可比的德性之后,才会被人们格外欣赏。这种审美的“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审美观,尤其是以大自然为师,紧贴着大自然下笔,而无人为的踪影。在这个与天同寿的审美价值观之下,我们产生了抒情言志的诗,产生了超尘绝俗的画,产生了逸趣横生的庭园,这些更不期然而然地凝聚成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与大自然合一共处。”[20]

比德作为将自然山水与某种精神德性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移植到建筑中来,对提升建筑的艺术感染力与精神功能有独特的作用。中国建筑艺术中的“比德”之美,除了体现于建筑装饰艺术中之外(如明清以来梅、兰、竹、菊被广泛用作建筑雕饰题材),更为典型地反映在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之中。中国园林早在先秦时就已发轫,至汉时的皇家园林便已开始摹仿并寄情自然山水,这一造园思想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宋时由于文人墨客大量参与造园活动,使这种范山模水、寄情山水的造园思想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园林至明清进入总结阶段,并发展成为抒情言志、记事写景的成熟艺术。中国园林之妙,不仅妙在有限与无限的和谐,还妙在美与善的和谐。园林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同时也被借以表现主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情操。“中国哲学偏重于伦理道德,中国园林有很浓厚的伦理性,偏重于抒情言志。中国古典园林或记事、或写景、或言志,总之都反映人情社会,具有极浓的伦理味。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伦理园’。”[21]

例如,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拙政园,据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文征明的《王氏拙政园记》和嘉靖十八年(1539年)王献臣《拙政园图咏跋》记载,园主明代弘治进士王献臣是想通过园林艺术抒发和宣泄自己因遭到诬陷罢官而不得志的情感,以及对朝政的不满之情。他自比西晋潘岳,借《闲居赋》意而云:“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曰‘此亦拙者为之政也’。余自筮仕抵今,余四十年。同时之人,或起家八坐,登三事,而吾仅以一郡倅,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22]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图3),为该园的主要建筑。从厅内可通过做工精致的木窗棂四忘,尤其夏季可迎临池之荷风,馥香盈堂,所以取宋学家周敦颐之《爱莲说》中佳句“香远益清”活用之,作了该堂之雅名,以借莲荷的形象寄寓主人不慕名利、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操守。又如清代扬州园林中的名作个园,取名“个园”也有浓厚的比德之意,正如清代刘凤诰在《个园记》中所言:“主人竹。盖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至夫体直而节贞,则立身砥行之攸系者实大且远。”

篇6

南郊公园位于长沙市西南角,东接新开铺路,南靠南大桥和南环路,西临湘江和湘江风光带,北接金盆开发区,总面积532.15亩。公园于1986年建成开园,森林覆盖率达到92.5,享有“绿色明珠”的美誉,成为我市一处以森林休闲、科普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西面是猴子石码头的遗址,保存着老火车南站的原始风貌和部分设施,呈现出一种岁月遗痕、生态恢复的特殊景观。

交通主要为车行道和登山道两种类型,公园主入口为南大门,北面有一小型入口,为宿舍区出入口。

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地极少,总体呈“四条丘陵三片沟谷”格局。相对高差大于50m,地势最高处为86.6m,最低处为34.0m。

植被覆盖较好,山林气息较浓。植物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

辟有漫竹湖、秀峰、数红阁三大景区,形成了一些特色功能空间。

2 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园在景观和功能方面已不能适应市民的需要。

通过现场踏勘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调查结果发现:一方面,公园有其得天独厚的滨江优势和地形特色,以烧烤、滑草、趣乐园等特色经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特别是14~40岁年龄段的青年游客;另一方面,落后的基础设施、无序的空间格局令游客感到美中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景观设施偏少且无序,风格不统一;游乐设施位置不合理且陈旧,沿路而设既不利安全又有损园容;水面小且缺少参与性;园内外缺少停车场,无法满通需要:缺少老年人健身场地和设施;植物景观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

综上所述,如何在一个有多年积累的城市综合性公园中,协调增设景观设施、拓展活动功能和营造良好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景观资源,整合滨江优势,提升公园品质和品位,做好传承与发展文章,是本规划的重点。

3 规划定位

规划把南郊公园定位为以山林休闲、科普教育为特色的中亚热带丘陵山地型现代综合型市级城市公园。

4 规划原则

尊重现实,合理利用的传承原则;坚持功能优先、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突出特色,理念创新的前瞻性原则;适应城市总体规划、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原则;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5 功能分区

根据公园经营、管理特点,结合用地状况、现有格局和发展态势,规划为六个功能区。

5.1管理服务区

园东大门新征用地,原南大门区、原北门区、基于衔接规划建设中的湘江风光带和城市干道的西门区以及原南门对面的三角地块均属管理服务区范围。

  将原南大门作为车行主入口,新征东入口结合控规确定的城市广场功能规划为人流主入口;远期将新增西入口作为主要的人行出入口。

改造并新建管理服务建筑和游客服务中心,作好交通衔接处理,解决公园人、车流管理,行政后勤综合管理和游客接待服务等功能。

5.2主题游乐区

针对公园的特殊地形,择原云海湖素质教育基地处山谷平缓空地和林缘以及相邻的平缓高地,规划为主题游乐区。

5.3科普活动区

将公园原趣乐园和科普乐园地块,规划为科普活动区。保留公园历来在青少年科普活动方面的特色和基础,并进行功能和景观整合,合理组织游线,完善空间序列,使区域品质得到提升。

5.4生态休闲区

将公园原数红阁景区、滑草场、烧烤乐园、莱茵园、秀峰草坪,漫竹湖以及从漫竹湖到粉单竹景区的连绵山谷和西南角生态山林,整合规划为生态休闲区。

该区占地最广,也是公园一直以来最具活力的地块。是人们感悟自然、漫步山林,森林游憩,烧烤滑草,亲近水景和远眺湘江、岳麓的好去处。

5.5生态健身区

将公园北面连绵山林规划为生态健身区,解决一直以来公园存在的户外健身场地严重缺乏的问题。

该区以林荫健身活动为主,因地制宜地设置“森林卡座”型活动空间。

5.6文化休闲区

将公园西面与湘江风光带衔接的区域规划为文化休闲区。以猴子石码头和老火车南站遗址为题材,通过景观重塑、生态修复和文化再现的综合举措,展示老长沙水路和铁路运输文化,保留一段特殊的城市记忆。

6 景点规划

景点规划应实现三个目标:①充分展示生态野趣的自然景观;②强化景观轴线,完善景观序列;③创造时空变化的意境空间。

人们的视觉感受随着视距、视野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人们的视觉印象也随着季节的更替有所不同。

中国的传统绘画十分讲究“三远”的结合,对平远、高远、深远的画理追求一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评判和审美标准。从景观的角度而言,可以采用利用远景、关注中景和重视近景的手法来达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境界:借公园多变的地形做好借景文章,充分利用远景:在不同的景观区域形成围绕景观,塑造丰富多彩的中景;置身于某一景点,观赏花木、小筑、水体等,满足近景的要求。

按照传承与发展的总体思维,以原来初具规模的景点或景区为依托,根据功能分区的情况,将公园的新景观体系归纳为“南郊八景”。

6.1双亭映秀

对原漫竹湖景区进行景观改造。以草坡结合景石驳岸的方式获得自然美感:以双亭为轴心增

设休闲平台,理顺游线,增加水边停留赏景和亲水、戏水的机会:增植湿生、水生植物,形成丰富而自然的环境氛围。 6.2竹苑听泉

迁走原漫竹湖以西至粉单竹景区的游乐设施,利用谷地理溪,营造一条滚珠落玉的“琴溪”;坡度较大的沟谷,则形成“旱涧”,设路、架桥、置汀石,组织便捷而有趣的游线;水岸植湿生、水生植被,形成生态野趣的画境空间;使静谧的漫竹湖焕发出“惟有源头活水来”的景观活力。

对原粉单竹景区进行景观改造理溪涧,设亭台,掇石为瀑;在现状良好的粉单竹林基础上,增植适生竹类,形成竹类主题植物区。人们坐在“清音亭”中,看竹影斑驳,听“清音瀑”的和音,清新静气,心旷神怡。

6.3梦幻山谷

对原云海湖素质教育基地进行景观改造,形成主题游乐空间。并充分利用相邻缓坡地,平缓的坡顶和林缘,因地制宜设置森林游乐设施,形成南郊特色的“欢乐谷”。

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原有资源,对原有建筑采取拆除和保留改造并举的办法,将改造后的主建筑设为该区域的管理用房和游戏大厅;对原游泳池进行适当改造,作为水上游乐活动的场所。

6.4空山鸟语

将公园北面自然山林规划为生态健身区,满足市民的迫切需求。结合地形和植被现状,因地制宜地设置“森林卡座”型林荫健身场地。以有意识保留的林荫绿岛以及适于健身活动、休憩的硬质铺地、坐凳为主要景观形态。增植招鸟引蝶植物,让人们在相对寂静的山林健身漫舞的同时,聆听自然的声音,颇有“空山鸟语”的古典意境。

6.5莱茵映秀

公园现莱茵园地块,已具备良好的景观形态。

规划保留该区块的基本风貌,在林缘和大草坪中部,增植樱花树林,增添春色美景。莱茵小筑,秀峰草坪,相映得趣。

6.6天趣乐园

公园原趣乐园,以青少年野趣活动为特色,一直以来备受市民青睐。规划保留该区块的特色,对景观设施进行合理增设,对景观植被进行合理改造,加强林下地被建植,提升景观品质。

6.7双阁数红

公园原数红阁景区,既是借景远眺的佳处,又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地位较突出。但随着植被的生长、猴子石大桥的拉通以及湘江风光带的南拓,数红阁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已不够突出。

保留该区特色,并根据人流增容和挖掘借景资源的需要,增设可远眺麓山江洲,近赏秋艳红叶的五层高阁——留云阁和水平拓展的亭廊组合园林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双阁”标志性建筑组合。与“双亭”景点一脉相承,且可作为增加借景空间和展示文化特色的主景点统领公园景观全局。依山势叠级拓宽现艺绿居的户外活动和赏景平台面积,提高其园林经营接待能力,整理艺绿居前坪,规划小块临时泊车空间,使之更适应时代的需求。

对植被进行适当调增,增添红叶氛围,加强高阁数红的空间氛围。

6.8记忆旅程

公园西侧紧靠湘江大道的地段曾经是猴子石码头和老火车南站的原址,保存有废弃的铁路、站台以及日积月累的生态——恢复痕迹,呈现出一种斑驳而蕴含活力的特殊景观形态。把这一地带规划为反映老长沙铁路和码头运输历史的文化纪念区块,作为一种城市的记忆。“记忆旅程”分为两大板块:铁路文化区主要包括遗存的铁路,以废弃的厂房改建的铁路历史博物馆和特色酒吧,通过景观更新、生态修复,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景观。通过对老猴子石码头遗址的保护,景观和文化的重塑,注入新的景观和生态活力。两个区域以断断续续的老铁路连接,既是时光隧道,又是生态休闲走廊。

“记忆旅程”挖掘和升华了公园文化,保留了一段特殊的城市历史和城市肌理,丰富了湘江风光带景观,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7 植物规划

植物规划应以保护自然生态和原有景观为前提。遵循“整体优化、多样性、特色性、综合性、共生性”原则,根据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评价和分析,结合景观、功能分区,将公园的植物景观体系规划为七个不同特色的区域:

7.1红叶景观区

  分布于现数红阁以北和以西地块。该区现状林相效果一般,除保留数红阁南坡的红继木团以外,因地制宜地在林缘和空地增植鸡爪槭、红枫、红叶李、乌桕、枫香、山麻杆等红叶植物,形成更浓郁的红叶景观林。

7.2樱花草坪景观区

樱花草坪景观区位于现秀峰草坪和滑草场以及西部紧邻湘江风光带的区域。考虑到公园缺乏春花景观林的具体情况,采用林缘片植与草坪中孤植(群植)的方式,形成浪漫明媚的春花草坪景观。同时樱花冬季落叶,冬态优美,不影响秋冬人们在草坪中享受宝贵的阳光。

7.3原生风景林区

对现状景观效果较好的林相,以保留为主,适当在林缘增植适生地被和花灌木,维持公园的自然野趣。

这些林相主要分布于公园的南面、北面和东部云海湖素质教育基地地块,量大面广,形成了良好的植物景观骨架。

7.4竹林景观区

分布于原粉单竹景区和云海湖素质教育基地以南山坡及公园南入口左侧的山洼中。除保留原有的粉单竹、凤尾竹、青皮竹、凤凰竹、黄金间碧玉竹以外,还可引进湘妃竹、佛肚竹、紫竹、刚竹、苦竹、方竹、箬竹、山竹等品种,形成丰富而幽雅的竹类专类园。

7.5水生(湿生)植物景观区

位于公园原南大门的正面,以湖为核心,以溪涧为纽带,植桃,栽柳,并加强水生(湿生)植物景观份量。水中植莲浮萍,水边栽萱草、菖蒲、水芋、千屈菜、芦苇等湿生植物,形成生机勃勃的湿地景观。

7.6招鸟引蝶景观区

分布于公园北部,现状林相效果一般。增植观果引鸟为主的植物,如枇杷、柿树、枸骨、石楠、南天竹、火棘等,既增添观果特色,又为生态健身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7.7树阵景观区

树阵景观区位于公园新东大门,结合交通功能布局,在广场边缘及中间以树阵为主要种植形式,形成广场氛围的入口绿化景观。

8 交通规划

8.1路网

规划将公园内道路分为三个等级:

8.1.1园内主干道(车行道路):主干道与城市道路相连,是公园内、外车行交通主干道。在原有车行道基础上新增部分车行道,宽4m。

8.1.2园内支路:各景点之间的次要道路,为主要的步行道。分布在整个公园范围内,连接各景点、游乐设施、休闲场所,平均宽度1.5-2m。

8.1.3游步道:辅助园内支路,构成道路网络。平均宽度1.5m。

8.2出入口

8.2.1东门:建成后将结合城市广场功能成为景观广场和人行入口。

8.2.2南门:远期将从原有的主入口位置改变成为主要的车行入口。

8.2.3西门:随着沿江风光带的建成,将成为公园的人行主入口。

8.2.4北门:现为宿舍的出入口,随着宿舍的拆迁会一并拆建。

8.3交通工具

规划交通工具主要为观光自行车、电瓶车等无污染的生态式交通工具。

8.4停车场

入口区设置临时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主干道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车辆会车处及自行车暂存处。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方式:在东门处设一大型地下停车场,面积3000m2;在南门、东门及西门处各设一中小型地面停车场,停车面积3600m2:在莱茵园和数红阁两处,考虑到车流量较大,分别设置200m2的停车场,方便游客泊车休闲;规划总停车面积达到7000m2。

9 建筑风格控制

篇7

Keywords: water scene, landscape ,effect ,principle ,role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自古以来则非常注重水体,在园林设计的书籍内经常提到“一池三山”、“无园不水”、“清泉石上流”等设计理念。涓涓细流可给景色注入生机使山石草木灵动起来,并可对影成双、虚实相生,在园林景观中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而水景则被定义为园林营造的一种方式,其是以水为主体,辅以植物、动物、雕塑等装饰,用各种材料人工构筑的水池、瀑布、喷泉等构成室内外水体景观。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水景越来越多的被利用,水景工程也由传统园林建筑的配套工程,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工程,在其施工中应结合其自身特征,掌握施工要点方能最终得出令人满意的水景。

一、水景的景观效应

1、基底作用

广阔的水面,能够起到托浮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即使水面不大,也能在整个空间中感受到其面的效果,水面仍然能够作为岸畔或者水中景物的基底作用,产生倒影,扩大和丰富整个视觉空间。

2、系带作用

水面能将不同的景点和园林空间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整体的效果。水体的连接作用主要有2 种类型,一种是线型系带作用,另一种是面型系带作用。如杭州西湖的带状水面蜿蜒了数千米,一直可达平山堂。如今,许多公园内部的景点也都依水而建,使整个水面和周围的景点好像一条翡翠项链一样,颗颗美丽,并且具有整体性。

3、焦点作用

跌落的瀑布、喷涌的喷泉等动态形式的水都具有吸引人的注意力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它们与环境的比例和尺度等关系外,还要考虑其位置关系。通常都是将水景安排在空间醒目或者视线比较容易集中的地方。这样,水景才能充分发挥其焦点作用,常见的形式有喷泉、水帘水墙等。

二、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理通水系,切忌死水一团

“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水景是现代人对古代风水的延伸,在选址时一定先察源头,既要疏导水的出路,又要考察水的来源,不可成为一团死水,否则藻类滋生、水质浑浊、颜色黯淡,影响观感,甚至达到人体感官难以接受的程度。

2、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注意安全性

水景可赏、可游、可乐,在立意时一定要明确其功能。

水体在公园、地产项目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满足水景观赏、游憩功能的同时,必须注意其设施的安全性。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0 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 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 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 m。人造瀑布主体的基础和结构要牢固。

3、注重水体与周围环境元素的渗透,增强人的亲水性

水体虽可单独作为园林的主体,但和亭、桥、建筑物、雕塑、植物、景石等其他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创造出独具风格的园林景观。当人们进入到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水景,将会感受到“人水合一”、“人景合一”。国内地产界近年来流行“亲水”风,即以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泊为楼盘的主要卖点。

4、保证施工操作的可行性和生态性

水景工程的施工包括水系的规划,闸阀、驳岸、护坡、水池等基础设备及植物、构筑物和声控、光控等配套设施,涉及到结构、防渗等技术性强的专业领域,在营造时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保证施工操作技术的可行性。

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进行水景营造时,也应注重生态效应,如编柳抛石护坡和竹桩驳岸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5、注意运行的经济性

(1)根据水景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如引用自来水、江湖水或地下水等;

(2)科学地选择给水管材和合理地布置管网;

(3)进行水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如人工水池、喷泉和瀑布等;

(4)合理设置喷泉、人工瀑布等的开放时间。

三、水景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1、环境空间的活化。一片空地,无容纳任何参照物,就不能称其为空间。但是,一旦容纳了某些实物,并因着这些实物的结合便形成了空间,可见空间的基本属性是容纳。空间正因为容纳了实物,而有了这些实物及其组合所产生的某些特征。景观空间正因为添加了水这一元素,而使景观空间具有了水的活性,景观空间因此而活化。园林水景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就是视觉上的感受。在有限的空间中,水景通过各类组合使我们能够尽情发挥,通过将各类自然水体以不同形式融合,再加以人工的处理,就达成了活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1)拓展空间,大面积的水体,对景观空间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首先,水充分发挥了其无形的特点,其若虚似无的形态模糊了景观空间的界限,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山水一体,大大延展了园林景观的视觉范围。其次,水上的景配上水中的倒影,特别是应用各类灯光效果布置成的夜景,既给水面营造出光辉与律动,还丰富和扩展了景观空间,产生深远、开阔的感觉。面状的水在景观环境中常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式,或者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池组成立体水池,造成视觉上由一变二,由二变多的效果,大大拓展了空间。

(2)引导空间,点式水景具灵活且小巧特性。在环境布置中常与花坛、亲平台、小品等结合,构成喷泉、小瀑布、跌水等。在园林景观空间中起到点睛作用,作为空间的焦点吸引人们的目光,而起着引导作用。线式水景一般采用动的活水,结合喷泉和河湖等形成景观。依据其延展的不同可分为平直型和折型平直型如园林中的河、湖,具有方向(流向)性,自然而然引导人的视线,能成明确的轴线,清晰地划分出园林空间的界限,用来作为自然的分界线,给人限分明的感觉又不显得突兀。折型形态狭长而在某一流向上的展开和延伸,如隐时现于林中的溪流,蜿蜒曲折,深幽而含蓄,又不会破坏景观的整体性、造景观空间有明显的分割。给人造成连绵不断的空间印象。

(3)划分空间的层次,水景表现上充分利用水本身的特点和其他要素的搭配,可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在园林水景中,首先可充分利用水的可塑性和样的形态,将点、线、面上不同层面的水景串成一体;其次,利用水灵活多变特点,配合空间上纵横向断面的叠合及时间差,构成立体三维空间,形成立体景,再次,借助园林中其他要素制造景深从而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2、突出园林景观主题特色。

(1)充分发挥水的特性。静水常以湖、潭、池等形式出现。波平如镜,微风拂过,波光粼粼,更烘托出静。皓月当空时,天上水中两轮明月交相辉映,同样令人陶醉。静水营造的是一种极静的安详气氛,配合水榭、临水平台等休憩处所,为身处喧嚣闹市的人们创造出静谧的思考环境。动态水指流水、瀑布、喷泉等景。动态水景充分反映出水青春洋溢的一面,在灯光、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使人也感染到了朝气蓬勃、欢快向前的魅力。它调的是一种欢乐动感的气氛,是适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供人们嬉玩、互动的场所。

(2)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结合。水有时借助小品、雕塑、栈道平台、桥、水榭、动植物等来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水与构筑物的结合在中式园林中,水体常与临水栈道平台、桥、水榭结合在一起,既为人们提供了就近观赏水和休憩的场所,也赋予水景特殊的涵义,形成了景观的主题。水与小品、雕塑、山石的结合在欧式园林中,水体往往是和雕塑、规整的树林、大面积平整的草坪等结合起来,共同塑造出完整的规则的视觉形象。有时水从雕塑中流出来,因应雕塑的形态造到不同的喷泉。雕塑和喷泉的结合常布置在水体的中央,形成园林景观的主景。雕塑的题材表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融合了水的特性,表达出有某种寓意。

参考文献:

[1] 伊红珊,刘辉芳. 石家庄泄洪渠河道生态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4) .

[2] 丁自峰. 北方城市居住区水景地域性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3) .

[3] 董晓璞,罗萌,芦晓蕾. 西北地区城市水景设计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2) .

[4] 王凤兰,李敏婕,黄子锋. 校园水体景观改造研究——以广州某高校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1) .

[5] 伊红珊. 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施工设计[J]. 河北林业科技, 2009,(02) .

[6] 伊红珊. 城市水系景观生态设计[J]. 河北林业科技, 2009,(04) .

篇8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由人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创造出来的,必定会随着人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建筑彩画也不例外。这种带有强烈等级气息的文化形态,应着封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会随着封建社会的演进而改变,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风俗是跟随社会的前进而前进的,它不断调整自己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面,实现了性质和功能的转化。”封建社会初期,彩画开始广泛应用于木构架建筑的藻井、斗拱、门楣和柱壁之上。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建筑彩画在封建社会末期变得成熟化、规范化。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彩画,尤其是苏式彩画中,吉祥图案成为应用极,“的重要题材到了明清时期,则已发展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这些吉祥图案大多绘制于梁枋之上,或为花果草木、鸟兽虫鱼,或为人物建筑、雕刻摆设,或直接利用文字和各种图案纹样,充分表达了百姓对吉庆祥瑞、幸福美满的向往。建筑彩画艺术题材丰富,与民众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在想象中期待平安、富足、健康。民间建筑彩画中所传达的感情,即祈子延寿、多财多福、攘灾驱邪等,蕴涵着先民驱害避恶、祈祥迎瑞、寄托夙愿的美好愿望,凝聚着中华民族宽厚仁慈、乐观向上的品格,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从中不难看出这些主题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这也是老百姓简单想法的直接表现。建筑彩画中的风景花鸟彩画令人轻松愉悦,人们将风景花鸟画入彩画内并艺术化的再现自然,这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合,无疑是画师们匠心独具的艺术创造。这类题材反映自然生活中的山川I河流、飞鸟鱼虫、梅兰竹菊等,人们将生活的情趣寄托于自然景物中的山水、花草之间。牡丹、梅花、翠竹、松树、兰花、、荷花、灵芝、石榴、佛手等是彩画中常见的植物图案,与花卉作品同时构图的禽鸟多采用凤凰、仙鹤、鸳鸯、喜鹊等,彩画由图案和画题相互交错,从而形成多变的画面。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各种花卉是受人们喜爱的,花叶的颜色是有生命的色彩,所以花是魅力的象征。远古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种植花卉和以花卉作为装饰图案,如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出土有距今七千年前的荷花粉化石,说明我们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将花作为彩画图案,凡花开之地都会给人_种生机勃勃的美感。花以它的姿色、风韵和香味给人以美的享受,众花之中,古人又将梅兰竹菊四君子入画,这“四君子”都代表着高洁的品质,其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这些花往往又被人们作为一种象征幸福、吉利、友谊的礼品,馈赠亲友。建筑彩画中的花鸟让人们看了会联想到百花盛开,永不凋谢的景象,古代工匠们绘制彩画时选择和确定的题材内容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如御花园内伏碧亭天花彩画的图案为四季花,有红色的花朵,也有白色的花朵,还有黄色的花朵各色花朵大小各异,形状不同就像花园中百花争奇斗艳一样,它以多姿多彩的画面,千变万化的图像,绚丽华美的色彩充分显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

三、建筑彩画的文化形态与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