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

篇1

(一)生活照料不周

突出表现在留守女孩子生理卫生知识指导缺失上。由于父母双方特别是母亲位置的缺位,使一些留守女孩子生理卫生方面关怀和指导缺失。14周岁左右的女孩子生理和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和变化的时期,她们更需要得到学校和家庭,特别是母亲在生理卫生知识方面的关怀和教导。但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加上农村学校对这方面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一些留守女孩子在生理变化出现时表现出极大的恐慌和不安,不知所措。

(二)安全保护难全

留守儿童的安全防护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外界对他们的伤害。监护人监护意识薄弱,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极易受到意外伤害,触电、溺水、害、交通事故、犯罪多发,甚至成为侵害对象。公安部门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二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学习信心失落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仅有2%的学生成绩优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中,胆小怕事、课堂不敢回答问题的占75?G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对个体的制约

(一)个体“社会化”进程受阻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家庭是个体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在个体早期社会化中,家庭教育对个人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个人社会化奠定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失家庭教育,使感情和爱的培养这一社会化最重要的过程得不到保障,而深刻影响其社会化进程。

(二)刻板“标签”难以撕下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的,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会在学校或社会生活中受到偏见与歧视,当被认为是没人管的“野孩子”时,他们会更加自卑、堕落、自我放弃,对人们的评论做出一致的反应,逐渐与标签描述相一致。如此就会使留守儿童问题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要去掉这种标签难上加难。

(三)向往城市的“穷二代”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过早地体会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由于父母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对城市的认同和向往倾向较明显。城乡落差让一些留守儿童感到社会不公而形成压抑、烦闷、消极厌世的社会心理,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向往都市却无法改变现实的“穷二代”的主力军。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对社会的影响

(一)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角色定位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直接影响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从角色理论出发,留守儿童家庭中经常存在角色冲突型、溺爱角色型、过度角色化三种不和谐的关系。社会由家庭组成,家庭关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

(二)社会失范行为与越轨行为增加

由于没有受到健全的家庭教育,有着逆反心理的农村留守儿童非常容易发生失范行为,不加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出现思维上的混乱与行为上的偏差,进而背离家庭期待与社会预期。据公安部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多发于农村,社会越轨行为增加且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留守儿童自成亚文化群体

篇2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

(一)学龄前儿童数量增长速度快

根据我国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剧增,而小学以及初中的留守儿童数量在不断降低。学龄前儿童数量的增加使得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管理的问题更加凸显。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所以这些儿童主要都是隔代长辈照顾和管理,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都是采用顺从、溺爱的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急速发展以及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这种教育方式无疑使得儿童的人格培养以及良好的习惯培养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缺失,心理问题加剧

心理需求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人性的需求方面,虽然留守儿童的年纪都不大,并且在隔代亲人的照顾下能够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但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会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不自信并产生自卑心理。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更重视给孩子更多的物质补偿,缺乏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使孩子感受不到温暖和呵护,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性格孤僻、脾气暴躁、不愿与人沟通。

(三)学校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

当前的教育中,一直都将科学知识的讲授作为重点,忽视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教师也更注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关怀以及沟通和交流不到位。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会出现自我封闭、逃学、厌学等情况。同时在农村的学校中很少设置心理疏导机构,使得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无法排解。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针对当前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虽然学前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内容,但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政府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农民的切实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也需要加强关注。首先,可以发挥政府牵头作用,引导当地的企业、个人等参与到学前教育的建设中,鼓励民办幼儿园,为民办幼儿园提供免费的指导、业务咨询以及培训活动,从而使得留守儿童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为以后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学前教育也能够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能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强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所有孩子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的教育,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一年到头可能才回回家与孩子们团聚,平时最多是打电话联系。导致在家庭教育中难免会存在缺失,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母爱各方面的性格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在新农村的建设下,农村的电视、电脑以及网络都已经普及,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媒介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包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方式等,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能够重视起家庭教育,并采用科学的方式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法律意识灌输,使其明白自身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法律义务,进而使得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增强亲子感情,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此外,村委会需要建立全面的留守儿童管理档案,进而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定期组织这些儿童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并采用赠送礼物的方式,消除儿童的孤独感。

(三)注重学校的人文关怀

学校的任务不仅是为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同时也包括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思想观念的建立以及人文关怀。但是现代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需要能够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心理、情感的关怀。比如在教师在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联合上级教育部们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家庭教育弱化、学校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更加脆弱,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能够考虑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宣传,注重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使留守儿童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0-11.

[2]张洪秀,张海波,陈红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9):166-167.

[3]谈晓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农村建设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科学咨询旬刊,2011(9):9-10.

[4]杨漫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J].商,2014(42):281.

篇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6-16岁之间的儿童。是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移以及我国农村户籍二元制度限制所形成的现象。我国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十分关注的对象。

留守儿童现象古往今来并非中国独有,但是当前的中国留守儿童问题却变得空前重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耍ㄒ韵录虺啤傲普”)数据估算,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40%,占全国儿童22%。

二、留守儿童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1]各方面的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范先佐在湖北等中部四省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行为、学习和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危及这些孩子的成长;[2]段成荣和杨舸等人在江西省修水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艘卜⑾郑农村留守儿童家务劳动时间较长, 由于缺少关爱和辅导, 学业和个性发展受到影响。[3]一些极端的农村留守儿童案例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化”的认识。“农村留守儿童”最初进人人们视野时,在许多人眼中等同于“问题儿童”。因此,发现问题及成因,为现在及将来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具体到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学界最初也是将其直接与“问题” 挂钩。比如,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证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为“问题”的原因:(1)需要承担更多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2)祖辈监护人教育程度低,很难提供实质性的学习辅导;(3)亲子分离导致的心理、行为、性格上的不良表现传递到学业表现;(4)在“读书无用论” 和农村青少年的辍影响下学习动力不足;(5)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约束。[4][5]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普遍带有“问题视角”。例如,麦肯切尔(David Mckenzie)和哈森(GH. Hanson)等人对墨西哥留守儿童的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率和学习成绩都有负面的影响。[6][7]来自国际方面的经验让许多中国学者更加相信,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处于明显弱势的地位。

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1. 农村留守儿童能较好完成基础教育

然而,更多的地方和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与最初的设想相反,调查反映出来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不如以往学者描述的那样差, 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有保障。朱科蓉等人2002年对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600多名留守儿童的访谈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因他们的父母是否出去打工和打工时间长短而有差异。[8]段成荣、杨舸和吕利丹等根据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劣势,甚至稍好一些。[9][10]杨菊华和段成荣的研究表明, 在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也明显比其他农村儿童更好。[11]联合国儿基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略好于全部农村儿童、流动儿童落后于城镇儿童但好于农村儿童。[12]中国的情况与国际上类似, 与在迁移与发展关系上持新劳动经济学派理论观点的学者所预料的一样外出务工父母的汇款能为留守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13]

一批经验研究结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表现持更为积极的看法, 这与早期比较流行的“问题视角”相矛盾,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江立华和符平认为,从“留守儿童现象”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留守儿童问题”,经历了一个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的双重路径演化。[14]

2.高中教育机会明显较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小学和初中阶段对高中及以上的教育阶段关注得不多。但这并不表示农村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没有问题;相反,通过对为数不多的文献进行比较,笔者发现,高中教育才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灾区”,值得重点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在初中阶段巳经初见端倪,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则急转直下。陆瑶(Yao Lu)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尤其是初中及以上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并没有从父母外出中获益;[15]杨菊华的实证研究表明,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高中教育机会最高,而与父亲一起留守的高中教育机会最低。[16]

四、 文献总结

已有文献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做了良好铺垫,为笔者提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现实背景。然而,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研究地区不同、切人角度不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论,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仍然缺乏有力的文献支持。

第一,大部分文献关注的是留守和的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关注较少。

第二,已有文献比较集中地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但是就教育概念而言,义务教育仅仅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还有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另外,已有文献大多数关注教育机会,与教育机会对应的还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因此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研究的内容上,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第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表现,大部分文献就留守儿童论留守儿童,缺乏比较视角,或者仅仅和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数据和资料充分的情况下,扩大比较范围,与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的比较也十分必要。

鉴于以上研究局限,今后的研究应多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现象到原因、从教育机会到教育质量、从单边比较到多管齐下,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和对策等展开综合论述。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进行大样本下的中国农村的实际调研,用一手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科学的结论。

另外,伴随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流动儿童也是存在的巨大问题。我国的流动人口从2000年突破亿人以后,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持续增长,2013年底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5亿。城镇流动儿童则从2000年的5%上升至2010年的10%。可以预料,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所占份额还将继续上升。[17]我国的儿童群体也在发生分化:在农村地区,根据父母的流动状况,可以将儿童区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两大主要群体;在城镇地区,根据儿童的流动状态和户口性质可以将儿童分为流动儿童和城镇户籍儿童两大主要群体。

因此,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同样重要,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流动儿童问题与当前的人口流动、城市化等问题相互交织和影响,要帮助留守儿童应对挑战首先需要从复杂的社会问题中抽丝剥茧,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角度入手认清问题的本质,探寻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1(6):90-99.

[2] 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3] 段成荣,杨舸,王莹.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 学海,2005(6):25-29.

[4] 张显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学习成绩的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09(6):60-64.

[5] 张俊良,马晓磊. 城市化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 农村经济,2010(3):102-105.

[6] McKenzie, D, &Rapoport, H. (2006). Can migration reduc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vidence from Mexico.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4, 1331-1358x.

[7] Hanson, G.H., & Woodruff, C. (2003). Emigratio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Mexico.Unpublished Pap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http://irps.ucsd.edu/assets/022/8772.pdf.

[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 教育科学,2002(4):21-24.

[9]段成荣,杨舸.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08(3):15-25.

[10]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 我国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3):37-49.

[11]杨菊华,段成荣. 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 人口研究,2008(1):11-21.

[12]合国儿基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 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R]. 2013.

[13]胡枫,李善同.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09(2):67-74.

[14]江立华,符平. 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4.

[15] Yao Lu. (2012).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Vol. 2, 328-341.

篇4

2.安全得不到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的有效的监管,易产生安全问题。其一,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安全问题,特别是人身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均比较差,加之他们一般是隔代抚养,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又往往偏低,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因此,常常会出现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现象。其二,受到人身伤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三,自己行为失控,伤害别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不能够正常地接受有关青春期性方面的亲子教育,相对于有父母在家的非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学校和监护人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报刊、杂志、光盘等,但这些渠道的内容良莠并存,很多不健康的、的内容使心理上还不成熟的农村留守儿童很难辨别是与非,消极的因素会潜移默化地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引向歧途,好奇和扭曲的心理会使他们应用不正当的手段窥探性的奥秘。

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替代的。由于父母远在外乡,留守儿童不但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而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学习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导致留守儿童放任自流、辍学厌学、成绩偏差、心理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等等。

2.农村学校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

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差。尽管我国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二是学校管理措施不力。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一些相关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给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下许多隐患。

3.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缺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设施比较落后,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特别是文化传承功能减弱,社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旁观者。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农民工自己家的私事,家长外出务工,自然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长要承担起教子之责任,加强亲子互动,延续缺失的情感教育。

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就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加强对孩子教养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养行为,避免家庭结构缺损和社会不良倾向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以保证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外出打工的父母尽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教育人类学指出,传统教育学空洞无力的关键是把教育简单化,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文化背景。同样,教师在教育上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留守儿童是在家庭教育缺失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文化背景,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

3.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学校或举行代养家长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

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家庭缺少依恋感,排斥家庭在教育中的指导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与家庭中代养人之间的代沟和以此而形成心理隔阂。父母外出以后,大多数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看管。代际价值观和心理上的隔阂使留守儿童无法认同祖辈的教育方式和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家庭的道德教育处于缺席的状态。定期举办短期的家长学校可以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

篇5

篇6

2013年,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同时,该报告界定了留守儿童0-17岁的年龄界限。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改革,提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和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的政策。假设按照近几年高校招生74%的录取比例不变,未来17年每年将有254万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考生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生双创工作的重要开展对象。

现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研究从不同维度、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不满意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外显自我提升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外显自我提升的水平要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2]。在幸福感方面,儿童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得分均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3]。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人格上更容易焦虑、也更缺少冒险精神,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能自立自强,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更高[4]。

2.问题提出

在留守儿童长期所处的生活环境下,诸如缺少父母的关爱,社会交往不稳定,长辈监护教养方式不当以及监护人文化素质过低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该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行为模式造成消极影响。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有留守儿童成长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经历大学生较低,但也有部分对照研究说明两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而当前关于将具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与创业结合的研究却很少。因此在研究时,首先要考虑具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特有状态,然后研究该状态对创业活动所要求的心理素质的构建的影响。

二、研究分析

1.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具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男、女各100名及没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男、女生各100名,共计400名,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理特点及行为差异,及对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构建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调查使用《自尊量表》、《社会自我问卷》及《多维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2.测量结果

经测量分析,整体上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自尊水平要低于对照组,但在自我认知上,两组的差异并不大。在社会自我的维度上,研究组的外显社会自我的人际敏感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角色调节能力低于对照组。在社会支持维度上,研究组的领悟社会支持低于对照组,且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都要低于对照组。

3.结果分析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所持的总体评价,往往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其除受个体自我认知影响以外,也会受教养方式的影响,严格而又民主的教养方式更容易产生高自尊。但研究群体绝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来自隔代教育,祖辈的低学历水平及过度严格的、过度溺爱的教养方式在留守儿童自尊养成这一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客观缺失。

无论是在留守期还是在大学阶段,父母、老师、伙伴都是构成青年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家庭社会支持网络是首要部分,对个体在留守期的价值观和行为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到了大学阶段,原本特殊的家庭环境因素,加上新的环境规范,再次影响到师生关系、伙伴关系的构建,从而影响到自身的角色调节和人际关系处理。

领悟社会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部分,其对个体调节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压力、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调节。众多研究表明,有留守背景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显著高于非留守背景大学生,而领悟社会支持是在个体的特征下,在成长过程中与应对压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研究群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的缺乏导致了此项指标的偏高。

三、测量结果对大学生创业心态的影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导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空前高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研究发现成功创业者的心理素质特质鲜明,其中在构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模型中,创业意念、创业心理品质不可或缺[5],而创业意念中的需要和动机以及创业心理品质中的适应性又是二者中的最重要因素。

篇7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政府不断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使国民的基本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其中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短期或者长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加之农村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和社会大环境如城乡二元体制限制对资源的限制等原因,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高速城市化的一个派生问题。城市化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但是,由于他们在城市始终处于边缘性地位,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导致他们在进城务工时很难实现家庭的整体迁移。这样大规模且不彻底的人口迁移流动导致了在部分儿童跟随父母进城流动的同时,规模更为巨大的儿童以留守的方式滞留农村。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首次过半,历史性地开启了我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时代,此后城镇人口比例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于2013年达到53.7%。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持续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比例还将持续增加和提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留守儿童教育出现的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笔者认为造成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在社会转型期内纷繁复杂的多因素所促成的。本文重点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概括和总结。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角色淡出、教育观念落后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环境的熏陶,不仅影响子女的个性发展,而且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重要作用,对人的一生健康成长都有影响”。正如美国学者珀文所说:“家庭是塑造儿童人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足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现实生活中农民工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进行亲情教育,使得留守儿童们在性格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上都得不到父母的引导和培养。再者多数在外务工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性格培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对他们的心理关爱更是难以顾及。

(二)学校方面,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方法单一

学校是留守儿童除家庭之外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若学校教育能够很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规范系统的社会化教育,那么也是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但是现实中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强大等原因,农村学校在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也做得不够到位,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三)社会方面,留守地区经济落后、城乡二元分割的限制

社会大环境对留守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可以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太乐观。

首先,农村文化市场环境、治安环境较差,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良影响。农村存在治安盲点,一些地下赌场、黑网吧、游戏厅及其他违法娱乐场所甚至允许“留守儿童”随意进出;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资金、机构、人员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最后,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这种体制将劳动用工、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公民权益同户口性质相挂钩,并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制度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不仅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还有“常住户口”和“暂住户口”之别,并根据户口实行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待遇,这一点在流动人口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中对农民工子女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共同协作,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第一,要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或者选择有知识负责任的监护人代为监管子女;其次,父母可通过定期与孩子网络视频、电话、书信等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转变仅仅依靠物质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维系好亲情的纽带。

第二,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重视学生心理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是他们学习成长最大的制约因素。学校应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辅活动来给予留守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还应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卡,以制度形式保障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经常性的联系。

篇8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农村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存在严重的监护缺失、教育滞后、心理病态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更加了解留守儿童的问题,本文将就此浅谈一下留守儿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时代背景

最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以来,留守儿童就产生了。自2004年初四川省一个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无人照顾而出现严重问题的事件被曝光后,它作为一个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新问题,开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问题表现

多数留守学生表现出不讲卫生:不洗头、不洗脸、不洗澡、不洗脚、不理发、不修剪指(趾)甲、不换衣服。有的长期不吃早饭,身体瘦小,缺乏营养。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表现

留守儿童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但这种分化极不平衡,成绩好的比例偏低。此外,不少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这是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介入过少。

(三)留守儿童行为及交往方面的问题表现

这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情况如下: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留守儿童通常容易有激动、焦虑、性格偏内向、神经过敏等性格特征。此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表现出更多的交往困难、独立性差、坚持性差、不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特点。而据调查发现,近一半的“留守孩子”存在性格缺陷,表现为冷漠、内向、孤独、自卑等。许多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祖辈的教导,或顶撞祖辈,或保持沉默,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在学校,许多留守儿童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和早恋等诸多问题。

(四)留守儿童道德方面的问题表现

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道德情感缺失、只知单向地接受爱而不去施爱、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此外,在家庭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在没有家长的支持下,学校只能对“问题少年”采取开除或勒令退学等消极办法解决问题,有时致使留守儿童流入社会,成为“街角青少年”。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导致的,而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所致,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具体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产生辍学现象。(2)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3)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4)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单位配合,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指出,造成留守儿童厌学、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亲子分离,缺乏沟通;离异家庭增多;代养人文化素质偏低;学校周边环境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依靠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制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2)依靠学校这一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3)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4)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管理机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要制定新的政策,允许流动人口的子女随父母在居住地接受与当地孩子平等的教育。解除农民身份歧视,给农民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叶敬忠,等.对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综述〈农业经济问题〉[J].2005年第10期

[2]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R].光明日报,2002,4.9

篇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工经济”普遍盛行,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和自身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无法进城生活,只能留在原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父母交予其他人抚养或者独自生活,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健全、教育主体的弱化和家庭教育存在的缺失,对他们的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及道德品质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由此便引发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由于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在日趋突出,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甚至整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农村教师,在面对大量留守儿童时,不仅要传道解惑,更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与孩子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积极研究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下面,笔者就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常见的问题探究其成因并谈谈相应的解决对策。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备受学校关注的问题。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缺少了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关怀,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一般为祖辈或代养亲戚,他们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多误区。

其二是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方法不当。多数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经济能力及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其三在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存在种种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会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

其四还有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儿童正处于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性格塑造时期,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容易产生心理缺陷。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充满了不信任。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置之不理,甚至在公共场合顶撞老师,经常做出让老师和家长意想不到的行为。

2.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早应当受到高度重视。解决留守儿童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也不应只视之为农村中小学的事情,而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平等地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长期从教于农村、长期教育留守儿童的经验体会,谈谈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策略。

首先,创设良好的环境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前提。良好的环境能使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留守儿童缺少这样的环境。学校是情感教育良好环境的基础,而教育工作者恰好是情感教育良好环境的主持人。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使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信任、愉快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获得丰富的知识,爱心也会自然流露,自卑感自然也会消失。

其次,建立专项档案是有效教育留守儿童的关键。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建立专项档案尤为重要。档案中应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学习情况及心理发展变化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其三,理解与沟通是教育留守儿童的核心。心理学家说:"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信任的师生关系,才能互相理解。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强调逐步实行普惠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国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按教育主体分类,农村留守儿童大概分为四种类型,即隔代监护型、单亲监护型、上代监护型、自我监护型。有调查显示,72.5%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约有10%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1]可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比例很大,对隔代监护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问题的困境审视

隔代监护关系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即:监督指导缺失,学习自觉性差;情感依托缺失,心理健康失衡;亲子教育缺失,社会化不健全;隔代监护不力,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1.监督指导缺失,学习自觉性差

首先,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滞后,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监护倾向。隔代监护人往往只重视儿童“吃饱穿暖”这种浅层次需要,忽视其学习等其他方面需要。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差,这样会使孩子的学习意识变得淡薄。其次,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低,辅导能力不足。隔代监护人的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隔代监护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临时监管人是否对你的学习进行辅导”时,有98%的学生回答“没有”。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差,这种“大撒把”式的教育,其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2]

2.情感依托缺失,心理健康失衡

因为常常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难以获得归属感。蒙台梭利曾说过:“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可见,亲子关系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牢固形成阶段,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满足这种心理需求。隔代监护人虽然是亲密亲属,但是隔代监护关系代替不了亲子关系。长期处于隔代监护关系中,儿童心理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敏感、任性、冷漠、内向、孤独、意志力薄弱、自卑、暴躁等。研究表明,近6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3],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4];农村留守儿童中有27.4%有焦虑心理,27.6%有抑郁心理,24.5%有恐惧感心理,22.7%有易怒心理,57.6%有过失行为,35.2%有说谎行为,7.4%有偷窃行为,30.6%有攻击行为,41.3%有破坏行为[5]。

3.亲子教育缺失,社会化不健全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定型,属于他律发展阶段,很少能约束好自己。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会造成影响。第一,技能社会化发展不健全。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及学习能力减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和母亲的关系决定儿童是否能对世界产生信任感,如果母亲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关注,孩子大都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价值体系社会化发生扭曲。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如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第三,影响规范社会化的形成。表现为:传统美德失范,道德行为不良,漠视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发现,低龄段儿童的从感知运动格局到概念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其间经历着“一个缓慢的分化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同化性转换作用”,而在这种同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模仿需要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家庭亲子关系正是耳濡目染最直接的媒介,而留守儿童家庭是缺少这种媒介的。第四,造成角色社会化的某些偏差,如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6]

4.隔代监护不力,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隔代监护人一般年老体弱,难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第一,农村留守儿童受人欺负的比例较高。调查显示,大约21.3%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经常受人欺负,大约16%的非留守儿童表示经常受人欺负。[7]可见,留守儿童的安全相对更难得到保障。第二,农村留守儿童是拐骗的重点对象。不法分子了解到某些家庭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往往会破门而入,抱起孩子就跑,而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无法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流动与留守儿童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8]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困境的成因剖析

隔代监护关系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成因主要包括: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

1.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

首先,隔代监护人、儿童父母分别依赖对方,互相推脱教育职责。很多隔代监护人有这样不正确的思想: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交给我,我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即可。然而,父母觉得孩子有他们的父母照看着,什么问题都不用操心了。其次,教育观念不相同,教育方式不统一。隔代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局限在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次关怀,难以全面履行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很多问题上,隔代监护人和父母达不成共识,让孩子无所适从。

2.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

隔代监护关系替代不了亲子关系,只能是一种关系补位。长期处于隔代关系之中,农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存在感,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之间都存在矛盾。首先,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的矛盾。儿童和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差异大,存在沟通障碍。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的矛盾。亲子分离,父母对儿童教育管理时间和空间都不足,加之父母时间、精力有限,教育方式难免简单粗暴,从而与孩子产生矛盾。同时,很多父母对孩子怀有内疚之感,想通过物质满足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对孩子物质给予过剩,而精神和情感给予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9]

3.学校和家庭的矛盾

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关系中,学校、教师最大的困惑是:谁真正在管孩子?我要和谁合作完成教育任务?隔代监护人主动和学校、教师联系的意识较差,加之教育观念的差异,学校、教师很难和隔代监护人达成教育共识。同时,学校、教师和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联系不便利,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效能较低。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和父母都存在过分依赖学校的心理,认为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有能力、有责任教好孩子。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负起全部责任,否则就是学校的失职。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关系背景下,学校和家庭长期处于这种矛盾关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应该形成的教育合力却变成了“教育失力”。

三、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困境的解决路径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问题的困境进行剖析,我们可以择定以下路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即: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1.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关心和爱护是其他人所无法取代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每个人社会角色的意义是不同的。隔代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亲的角色,终究只能是一种关系补位。所以,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要明确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既然已为人父、为人母,就要履行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其次,要做到经常和孩子联系,保持心灵上的沟通。沟通内容不能只限于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再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和隔代监护人要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思想动向,形成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教育合力。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隔代监护人也要积极主动和校方联系,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及时做好家庭教育。

2.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第一,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档案信息包括监护人姓名、身份、家长姓名及务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等,以便能随时与家长、监护人联系,在发现孩子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10]第二,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定期联系制度。运用书信、电话、家访和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11]第三,增设心理辅导课程。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偏差现象,这让学校增设心理辅导课程成为一种必要。第四,教师要多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师尽可能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沟通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怀,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第五,教师要定期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及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孩子思想和行为动态。

3.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

农村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农村社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开展社区图书馆建设,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其次,定期举办社区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再次,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鼓励村民一个家庭帮助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让孩子感受“完整的家”。最后,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机构。鼓励有能力、有精力的知识青年投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工作,包括心理指导、学业关怀等。

4.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不要轻信“妖魔化”描述。大众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过度渲染,加之一些个案研究的偏颇,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被“妖魔化”。在描述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时,“自闭自卑”、“极端孤独”、“心理失常”等词汇俯拾皆是。同情农村留守儿童值得肯定,但过度的情感宣泄可能扭曲事实,使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受损儿”。面对这一现象,农村留守儿童要明确自己不是“问题儿童”,和其他非留守儿童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留守决定要持理解的态度,理解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理解自己的留守是由父母的工作性质、家庭的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再次,将自己的弱势地位转化为有利条件。例如,隔代监护之下,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的学习监督相对较少,可以借此强化自己的学习自主性。最后,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农村留守儿童要主动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在外务工的父母的担忧,减少隔代监护人的操劳,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6).

[2][4]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 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中国统计,2005(1).

[3]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16).

[5]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

[6]周恩武.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农村教育,2008(1).

[7]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8]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9]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10]咸大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11]刘文嘉,艳群.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及对策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Education Problems with and Solutions to Grandparent-Attending Children in China’s Rural Areas

CHEN Zhi & ZHU Cheng-ke

篇11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来自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教育、身体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这三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教育缺失

1.家庭的心理情感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不懂交友方法,害怕与人沟通,对周围的事物异常敏感,甚至做出一些攻击行为。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关爱,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排斥和疏远父母,认知的偏差导致对未来迷茫,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心理情感教育边缘化。从学校来讲,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只注重对留守儿童传授文化知识,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讲堂。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大班额教学,老师不可能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心里的想法;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学历有限,把教学当成任务,缺乏工作热情。

3.留守儿童心理情感教育缺少社会的积极参与。农村缺少定期为留守儿童做心理疏导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加入,没有专业力量与学校形成协作关系。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不够

1.监护人不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18岁以前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监护人忙碌生活,导致留守儿童一日三餐按时都存在困难,监护人不懂如何健康教育儿童。

2.学校开展身体健康教育的条件有限。体育、健康教育课在中小学都不受重视,卫生常识和生理常识没有有效普及,学校管理中为了避免承担责任,户外课几乎没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正常的体能训练。

3.公众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教育的关注度偏低。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医疗卫生条件差,公众组织了一些类似“营养餐”的活动,但是范围小、时间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引导

1.监护人忽视自身行为习惯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有一个广告“一位母亲为自己的母亲端水洗脚,她的女儿看到了,虽然年龄很小,但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端了一盆水,来到妈妈面前,要给妈妈洗脚”,父母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儿童需要父母的正确行为引导。

2.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重视不够。“不成材则成人”这句话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叛逆期,性情刁顽,学校又不能体罚学生,说服教育对顽皮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就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学校就采取松散的管理。

3.不良的文化产品干扰行为习惯养成。近几年来不良文化产品泛滥,在看过带有血腥场景的影视作品后,遇到特殊情况会导致过激行为。舆论媒体对过激行为进行大肆渲染,无形之中造成的群体歧视,公众不愿意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益的行为引导教育,甚至避之不及。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一个新兴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问题需要我们究其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外乎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大背景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以务农为主,但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够完全抵抗自然灾害,农民收入得不到保证。农村留守家庭收入来源仅靠“打工”。虽然进城后的农民工从事的是最底层的工作而且也是临时的,但是起码旱涝保收。

2.农村经济发展欠缺活力。目前的农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且所占比例极低,出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青壮年流入城市就业增收,导致农村经济形成恶性循环。

(二)现有体制机制制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户籍制度限制农村留守儿童随迁。现有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度将市民和农民明确划分开,农民工只是从事一些收入很低,文化素质要求相对不高的临时工作,农民工流动性较大,自身进城后的生活条件和待遇都很差,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

2.某些教育政策限制农村留守儿童异地升学。我国目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对想要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留守儿童来说,远远不够。我国各地区使用教材不统一,农村留守儿童一旦随迁,短期内教学内容衔接不上,影响接受的正常教学进度。

3.社会监管体制不健全影响接受教育的大环境。政府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互相推诿责任,办事效率低,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办理手续。各地方政府对于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不严,惩罚力度不够,给不法商人投机取巧的机会,网吧等场所成为滋生留守儿童社会教育问题的温床。

(三)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家庭中某些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地区文化闭塞,受传统思想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致使留守女孩接受教育率低于男孩,尤其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留守女孩在校率有不到70%。“安土重迁”的思想,传统观念认为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不带子女随迁也是守住“家”。

2.学校教育中存在一些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传统的教育观念评价学生以智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留守儿童中仅有2%成绩优秀学生,把好学生和坏学生明显分开,对好学生偏爱有加,经常表扬,并以坏学生当反面教材。

3.社会生活中存在某些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大众的传统观念中将农民和“脏乱差”“没素质没文化”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对农村人存在偏见,留守儿童因而感到自卑。传统大众观念认为对留守儿童的资助就是解决他们的温饱物质需要问题,对于教育需要的投入略显不足。

(四)所处环境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连最基本的书桌都没有,放学后的留守儿童只能在窗台、板凳上看书或者趴在炕上完成作业,光线昏暗。留守家庭不能为孩子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伴随着各种噪音影响艰难学习。

2.校园中不良风气影响学习环境。大家都说学校是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可谓鱼龙混杂,每个学生的家庭出身、家庭经济、个人素养等等都各有差异,易效仿同学的行为,逃学沉迷网络游戏。部分学校里攀比之风盛行,在大环境影响下,留守儿童也不知不觉的受到影响。

3.社会中存在的诱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社会环境中存在游戏厅、网吧、迪吧、酒吧等等这类娱乐场所,农村留守儿童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意志薄弱,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较弱。

造成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原因中,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其他制度、传统观念以及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综合时代背景全面的分析,追其根本。充分发挥政府解决问题的主导作用,形成全社会的联动,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是其中一个。留守儿童大多存在自卑、不自信、自闭、叛逆、压抑、孤僻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成长背景复杂。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尤其是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农村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父母大多或离异,或离世,或因经济困难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抚养,导致他们缺少父爱母爱,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所以他们更懂得世态炎凉,这类孩子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

2. 文化背景差异大。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他们便把孩子接到所在城市上学,但这类孩子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受到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让他们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 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3. 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由于父母本身文化素质低,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又大多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也不行,天高皇帝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仿佛脱了缰的野马,没人管,不会管,或者管不了。对于后来被父母接到所在城市一起生活的孩子来说,父母工作大多不稳定,他们的居住场所也不固定,而且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为了改变现状,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里就显得非常的疲惫,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不好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没了心情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不是责骂就是打,这样一来,孩子就没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言行上就会出现叛逆的表现。

4.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常年在外打工,居无定所,学校和家长很难建立固定的联系方式。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将孩子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反馈给父母,父母也不能够及时的给予纠正。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言行,临时监护人凭着人家的孩子不好管的心理,对其说两句便听之任之,是为管不了。

5. 缺少存在感。留守儿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遗忘的一类群体,除了物质的缺失,他们还普遍感觉缺少爱,缺少被关心关注,没有存在感。因此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幅无所谓、不可一世的态度,或者采取一些乖张或过激行为来引人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获取心里的存在感、充实感。而且,他们的那些乖张过激行为往往是威胁社会稳定的隐患,一些行为甚至已经造成了不良后果。

三、调查问题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对留守儿童负责,更是对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负责,因此全社会应该一起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让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继续关注三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之所以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外出打工,以争取改善家庭经济拮据的状况。留守儿童也常常因为家境贫寒和缺少父母的爱而遭到耻笑,感到自卑。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父母尽量在家打工,给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2.关心贫困农民工子女,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其完成义务教育。很多留守儿童或因为经济原因,或因为自身心理原因,往往在义务教育还未进行完就已经辍学,过早踏入社会。帮助留守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不但能增加他们的知识量,而且学校还能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更多正确的引导和关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减少他们步入歧途的机会。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采取减、免、捐等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二,对进城务工人员中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在接受政府、学校及个人资助时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筹措经费。三,利用好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等渠道,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四,学校定期进行家访,加强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了解更多学生情况,并给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做思想工作,减少孩子辍学失学率。

3.父母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思想沟通,尽量抽空回家见见孩子。父母打工再辛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幸福与否与物质的增加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了丰富的物质但缺乏精神的满足,那算不得幸福。所以,孩子的父母,除了给予孩子物质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是给予他们他们心灵的安慰。现代社会不是古代,天远地远的距离都可以通过电话拉得很近,父母在远处若能常常打电话了解他们的烦恼,听他们的故事,从中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言行,让他们感觉到父母虽然再远方,却仿若在身边一样的关注着自己。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要舍不得那几个路费,衡量一下究竟是钱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增加亲子关系。

篇13

伴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普遍化,中国农村传统稳定的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他们囿于自身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及城市内的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据推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二千多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改善了其子女生活的农村大环境,但更多的是破坏了留守儿童固有的社区、家庭、学校等微观环境。留守儿童能否得到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是关系到未来农村人口素质的大事。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因素

1) 农民家庭负担过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以及我国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政策的导向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直接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家庭子女数量偏多,家庭负担较重。农村传统重男轻女理念造成农村儿童数量多、性别比例失调。过重的家庭经济负担逼迫以及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农村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受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绝大部分打工父母无法将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带入城市上学。

2) 农村依靠读书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被打破,“读书无用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现象加重。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阶段在校状况较好,但初中阶段问题较明显,表现为在校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据接受笔者调查的学校教师反映,在辍学学生中有近70%属留守儿童,这些辍学的留守儿童大多是跟随父母外出务工。这与当前我国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偏低有很大的关系。

3) 农村基层政府部门不重视、城乡发展不协调。

目前农村社区和地方政府更关注的是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并把它视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既缺乏认识,更谈不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自发状态。

2.2学校因素

1) 农村学校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对留守儿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

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评价,农村学校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甚至放松了对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 农村教师素质相对偏低,教学负担重,对留守儿童和一般学生的教育管理未加区别。

农村教师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力,是导致留守儿童辍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外出而得到教师额外的关照,老师由于本身课业负担比较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2.3家庭因素

1) 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大部分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消极部分家长确实无能力对孩子学习进行辅导,父母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留守儿童父母与子女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消极变化。

2)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父母外出打工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支付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维持等,形成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正确态度,提高了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内容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对策将围绕“从留守到进城”、“从失衡到平衡”、“从监护到教育”、“从家庭到学校”四个层面提出。

3.1从留守到进城

留守儿童问题的症结在于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时空分隔,因此,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首要办法就是保障更多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一起进城,保障儿童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在短期内,建议实行如下对策:

1) 适当拓展城镇的义务教育规模。

2) 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意见。

3) 针对农民进城儿童予以少量非户籍所在地的高考和升学名额。

3.2从失衡到平衡

父母外出改变了留守儿童所在家庭的教育方式,为保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平衡,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 为留守儿童寻找合法、合适的监护人。

2) 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日常联系。

3.3从监护到教育

完全留守儿童因父母的双外出由监护人代为监管。针对监护人“重监护轻教育”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

1) 建议完全留守儿童密集地区建立切实有效的“留守儿童监护家长教育学校”。

2) 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监护人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3.4从家庭到学校

学校内加强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成立专人负责的留守儿童管理和教学、心理辅导机构,在完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

4总结

最近两年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在提出上述对策的同时,也必须指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