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预防视力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保护预防视力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保护预防视力的方法

篇1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的对象是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供应室工作的10名护理工作人员,这些护理人员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55岁,其中大于等于35岁的调查对象有7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0.5岁,被调查对象的工作时间也不等,其中工作时间小于等于一年的有1例,两年至五年的有1例,六年至十年的4例,>10年的4例,文化程度为中专3,大专3,本科4例。在调查中向被调查的10人发放了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比较[n(%)]

组别

化学消毒剂

紫外线

噪音

烫伤

血液污染

刺伤

例数(n=10)

3

10

10

6

8

10

次数

21

58

92

32

6

87

(二)调查过程

在调查开始之前在查阅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医院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职业暴露以及医院工作的具体情况,在认真讨论、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调查问卷,然后发放给本次被调查的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以严肃、认真态度对待本次调查,必须保证填写内容的真实性,以保证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的真实性。为进行下一步工作制定防范职业暴露的手段以及有效地防范职业暴露的方法提供准确的依据。此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0份问卷,回收了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为百分之一百。

(三)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过卡方检验,获得的有效数据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因素、物理因素以及化学因素是职业暴露危险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在护理人员的工作中发生率最高的伤害事故是被利器刺伤,而根据统计结果(P

二、讨论

通过对此次调查的科学调查显示,造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

(一) 生物性因素

由于大量未消毒的医疗物品都集中在供应室中等待消毒,所以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充满了个各种各样的致病源,导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护理人员感染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几率非常高,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注意对自身的进行有效防护,就很容易被传染上呼吸道疾病以及血源性的疾病。近些年来由于一些感染途径不明确的新型传染病的增加,更提高了这项工作的职业暴露程度。

(二) 社会心理因素

护理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对工作程序陌生转为熟悉,再加上供应室的工作既单调又繁琐,所以在工作中就会减弱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从而使感染疾病的几率增加。

(三) 化学因素

医疗器械、以及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布类等的清洗、消毒等工作离不开各种化学物品,如各种除锈剂、防锈剂、含酶清洗剂以及化学消毒剂。这些化学物品不仅极易挥发,而且还含有大量的含氯消毒剂、乙醇以及碘等物质,如果不慎吸入,或者溅到皮肤,就有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皮肤方面的疾病。如果长期接触还有可能诱发人体细胞产生突变。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 物理性因素

造成物理性伤害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锐器造成的伤害、超声波、紫外线辐射、干湿热。 根据调查在供应室工作的人员被锐器刺伤的几率为百分之一百,也就是说每个护理人员都被锐器刺伤过,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暴露的危险系数。工作室中的紫外线辐射会对护理人员的皮肤与眼睛受到损伤。还有超过人体承受能力的辐射热会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等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情发生。此外,供应室中清洗物品的时候所使用的超声波,其辐射也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危害。

三、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把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操作培训工作

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医院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使供应室工作人员通过相关规范的学习加强职业安全意识,了解与掌握防护知识。充分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在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二)完善职业防范规章制度

为了尽量的降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制定完善、健全的安全操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在熟练地掌握,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才可以上岗作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工作的时候要戴上帽子、护目镜、穿上工作服。不定期的检查安全操作规范,使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 做好心理防护工作

院方要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氛围,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以避免护理人员产生心理上或者是生理上的疲劳。除此以外还应开展多种多样的业余的文化生活,以及体育活动使他们的精神与身体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上。并且要定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及早治疗。

四、结语

医院领导应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要采取有效办法从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以及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着手降低护理人员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并且通过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护理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通过组织有益的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以减轻或者是避免工作环境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爽.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

篇2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林业重点县,经济结构以发展林业经济为主,“全县森林面积25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8.3%,每年提供木材4万立方米,又是广西大瑶山水源林保护区(含自然保护区),水源林面积123.18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48.3%,内有植物资源2335种,动物资源281种,每年衍生水资源径流量26亿立方米。”同时金秀拥有与森林相关的一些称号,如“广西最大水源林区”、“国家级珠江流域防护林建设源头示范县”、“大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和金秀县上级的法规、行政规章对金秀的森林已初步形成了一张“保护网”。其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所代表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管理办法》为代表的一批广西本土法律法规; 同时,金秀瑶族自治县充分利用民族自治权中的立法自治权,先后或专门或涉及森林保护内容制定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使金秀大瑶山的森林“保护网”构建得更加完善。

二、森林保护立法的话语群反应

(一)学术界的话语

自从1928年开始中山大学生物系采集队在辛树帜的率领下连续三年进入金秀大瑶山,并写成《采集广西瑶山报告》之后,金秀大瑶山开始为外界和学术界所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是在人文的民俗风情方面,而且也包括金秀大瑶山丰富的森林资源。

当下学术界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森林保护立法前后对森林保护的内容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热情,尤其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开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注意,学者们特别注意关注那些还没有被人类践蹋过的边远山区的森林,同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当然,1987年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大瑶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也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研究成果。他们或对大瑶山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原因和意义进行分析阐述,或针对大瑶山森林保护的特点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就如何破解森林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二元对立格局留下的难题提供一些可行性路径,或就林农在森林保护中的利益损失的补偿机制进行了构建。学界分析了大瑶山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维系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内容涉及森林保护对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林区林农的转移与安置等。

学术界从各个维度对大瑶山森林保护各抒己见,特别是在国家层面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相关单行条例陆续出台后,在学术界形成了一个关于广西金秀大瑶山森林保护的强势学术话语。这些学术话语具有话语集聚功能,并散发出巨大话语能量,不仅在学术界内部能量相互传导,同时还延伸至其他场域,特别是政治场域。

(二)政府的话语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利用自己手中的民族立法自治权而于2000年6月施行的专业性的森林保护法规《森林资源管理条例》之前,在各级政府的话语中关于金秀大瑶山的森林保护的核心话语已初步形成,从以下自治区和国家两级政府对金秀大瑶山的一些森林保护的称号就可以看出:1987年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大瑶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1997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1982年区政府批准开始建立的并在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的大瑶山自然保护区。

在金秀地方政府的强势话语中,森林保护并不是一个笼统的话语,而是形成了一个具体的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由许多子话语组成的,诸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资源管理与开发、林农替代能源的开发、森林防火、毁坏森林违法活动的打击、旅游开发、转变森林保护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这些话语在金秀的有关森林保护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和行政规章中都有体现,反之也强化了政府的森林保护意识,从而逐渐消解了隐藏在政府的政治话语背后的关于森林保护于经济发展不利而产生的抵触情绪。

现在包括自治区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考虑比较多的是在对大瑶山水源林和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和其它手段保护的基础上,如何消解森林保护给金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对林农利益和县财政的消极影响,从而寻求他种途径,充分发挥金秀森林资源优势。为了帮助在水源林保护过程中有相当程度的“返贫”迹象的“生态难民”群体――林农增加经济收入,鼓励林农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经济林主要种植八角、甜茶等。也正是在这种话语的引导下,2001年,金秀全县八角种植面积已达24600多公顷,生果产量达1330万公斤,产量居全国第一,同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八角之乡”的称号;同年茶叶面积达580多公顷,茶叶已成为金秀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可以看出在增加林农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开辟了县政府的财源建设新路径,增加了县财政收入。

(三)媒体的话语

媒体一般包括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虚拟媒体。据笔者考证,对于金秀大瑶山的森林保护立法,这些媒体的话语大多是溢美之辞,即使是在话语霸权痕迹相对较少的网络虚拟媒体中也是如此。如此看来,金秀大瑶山的森林保护在他们看来已是理所当然的,森林保护立法也应该是应有之义。更是有媒体热衷于对有着丰富森林资源的金秀大瑶山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作旅游推介,并概叹金秀的圣山、圣水、圣都为“人间仙境”。当然也有媒体更注重关注民间疾苦,呼吁国家对保护区内的林农利益用实际行动予以重视,调整退耕还林补助形式,提高生态效益补偿金额。

(四)林木开发商的话语

此处的林木开发商主要包括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商、林地承包者等。在金秀大瑶山水源林保护区设立和划定以后,特别是国家层面关于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自治县的森林保护自治法规出台健全以来,对林木开发商有很大的影响。在《森林资源管理条例》出台的2000年以前,金秀县城还有几家木材加工厂和家具制造商,在2000年之后,这几家木材加工厂或缩小规模或搬走或转行或破产了。在他们的话语中,大多都表示无奈,诸如“政府管得紧,木材原料不足”,“从外面进的话,成本太高,现在生意不好做了”等等话语。

但是对于林地承包者和开发商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在《森林资源管理条例》中已明确规定了一些与他们的利益相近或于之有益的条款,如在第八条第二款中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可以依法确认给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其使用权也可以依法转让、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又如,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单位、个人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可利用林地、闲散地种植香草、绞股蓝等林下作物。再如,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自治县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统一规划投资造林,兴办苗木基地,或者承包林地植树造林。这种既能保护他们的利益,又能保护森林资源,他们当然对这些条款拍手称快,话语中时不时洋溢着赞美和支持之语。这与在自治县森林保护系列自治立法出台之前各林地承包商和开发商不同,那时他们的利益因为缺乏法律法规的强力保护,所以这种不确定因素使其话语中透出担心之意,与现在安心与满意的心态和话语迥然有异。

(五)林木偷伐者的话语

此处的林木偷伐者所指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没有办理林木手续或手续不全以致没有证件或证件不足的那些从事木材收购、运输、倒卖的投机商;另一类是各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保护的珍贵植物物种的偷伐者。

对于木材投机商来说,通过这种偷伐行为能够使他们赚取更多暴利。在他们看来,即使最近几年政府对此类活动的严厉打击,也值得铤而走险,因为投机的风险成本与他们获取的暴利相比总是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存在。笔者在金秀调查中曾与一位曾经从事木材投机的商人相互交谈,他如是说,“政府这几年查得严,生意没有前几年好做了,一查住一罚就是好几千甚至上万。”“我们一般都是夜里进行,这样才不容易发现。”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政府通过立法加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设立木材检查站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严厉措施对这些投机商和偷伐者来说有一定约束作用。但是部分偷伐者还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继续活动,对森林资源的主管部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六)一般林农的话语

大瑶山水源林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内的林农自从保护区设立和自治县的森林保护法规出台以后,一直处于一个两难境地,一边是要退耕还林、禁伐林木,保护好已有的森林;另一边是在进行森林保护后为自己的生计寻谋出路。对于田地资源稀缺的保护区内的林农来说,森林保护几乎可以说使他们失去了林业资源,也就意味着毁坏了他们的一贯的“靠林吃饭”的生计方式,即掐断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是大瑶山保护区内的林农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返贫”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相当部分林农对国家的森林保护不甚理解,甚至出现强烈的抵触情绪。在林农的话语集合中常出现这样的话语,如“这也不准砍,那也不准砍,以后我们靠什么吃饭”,“砍树来建房子做家具,现在都要砍伐指标”,“有些树政府不让砍了,真可惜呀!”等等,这些话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前森林保护后金秀大瑶山的林农的生存状态和对森林保护的态度。但是在这个森林保护的话语群中,对保护区内近7万广大林农来说,他们的话语往往处于这个话语群的边缘,因为他们的话语与学术话语、政府话语、媒体话语、林业开发商的话语、林木偷伐者的话语等相比话语地位和效力是不对等的,最可能受其它话语特别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话语的无端拒弃,也最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边缘化。

三、森林保护立法的话语群间的互动效应

话语群内部的各个话语单位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通过核心话语及其衍生的子话语的纽带作用相互之间产生互动,这种互动通常会在某个话语单位的主导下产生集聚效应。金秀大瑶山的森林保护立法所生发的森林保护的核心话语在学术界、政府、媒体、林木开发商、林木偷伐者和一般林农之间形成的话语群,同时这个话语群是在政府话语的主导下,在各话语单位间产生互动,这种互动能促进话语单位之间进行话语沟通,找寻彼此间的话话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消解话语差异,从而达成相互间的话语认同。

篇3

    一、保护和利用古籍地方文献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一般文献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和社会作用。

    1 西部古籍地方文献十分丰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古籍地方文献内容丰富,文种多样,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古籍地方文献,如藏族古籍,在西藏自治区各大寺院及档案部门存有4 6万多函,其中有德格版《甘珠尔》、《丹珠尔》等2900余函珍贵木刻本古籍。甘肃拉卜楞寺藏经楼收藏了6 5万余部经卷、典籍、图书资料等稀有珍品。甘肃各馆收藏古籍善本1213种,6万余册,其中敦煌文献、汉简资料全国少有。陕西收藏的明版《襄阳郡志》、《三原县志》,属全国孤本,仅陕西师大收藏的地方志古籍书就有1400余部。内蒙古收藏有蒙文古籍,如《成吉思汗传》、《蒙古世系谱》,宋代《妙法莲花经》、《绥远通志稿》等地方历史文献。四川省图书馆收藏古籍60多万册,其中珍善本书4282种,4778部。可见西部地区古籍地方文献之丰富。

    2 古籍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古籍作为特殊的文献,不仅其内容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其形式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荡涤,许多地方文献已成为孤本、绝本,这势必就造成藏与用的矛盾。将古籍地方文献数字化,是解决古籍文献保存和利用矛盾的有效手段。建立古籍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过程,也是一个地方文献的再整理和资源收藏的再覆盖过程,有利于发挥地方文献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从而促进了古籍地方文献的价值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古籍地方文献,让绵延数千年的地方文献为更多人所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古籍地方文献的保护技术

    1 原件保护技术。古籍地方文献多为纸质文献,除易因虫蛀霉烂而损坏外,纸中纤维还会受光、热、有害气体的作用造成纸张发黄变脆,强度下降,最终导致风化。如何永久保存好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是赋于文献、档案、图书馆的神圣职责。

    (1)脆弱纸张丝网加固技术。此法简便实用省工省纸,特别适用于两面文字的脆弱纸张。

    (2)纸张防虫防霉。纸张的虫蛀霉烂给古籍地方文献的保护带来了不利因素,势必造成不少需要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珍本、善本遭损害,数目减少,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书籍、字画等纸质文献的防霉防蛀。近年来,文献保护专家又研究出许多现代杀虫技术,开发研制了多种防霉防虫药品,并已在许多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单位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脱酸技术。纸中含酸影响纸张寿命。脱酸是用碱来中和纸张内部的酸,为重新保护纸张今后不受酸的腐蚀,采用把适度的碱留在纸中的处理方法。

    (4)字迹保护。这种方法可使字迹显示接近原来的清晰度,并延长古籍的有效使用期。

    (5)派拉伦真空涂膜法。此法使纸张的强度大大增加,提高了耐酸、耐碱、耐蛀、耐霉变、耐朽烂、耐水浸能力,是迄今任何其它保护工艺所不及的,特别是将自毁的珍贵纸质文献,进行整体加固效果更为突出,经该技术处理过的古籍,文字不受任何影响,几乎可以保持原貌。这项技术足以使古籍地方文献遗产免遭损坏。但该技术工艺复杂,材料成本高,大规模推广受制于经济条件。

    2 新技术在古籍地方文献保护方面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献保护也由最初为保护而保护,发展到为利用而保护,今天已经跃升为保存与利用并轨进行。利用现代再生技术手段将珍善本古籍地方文献进行复制,以减少对原件使用的压力,从而间接保护古籍地方文献。将文献内容从原始载体上抽出来,再移植到新的载体上,文献内容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使同一文献的内容在多种载体上再生,使同一文献可同时为多人使用。

    (1)古籍缩微技术。缩微技术,为扩大利用而保存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把图书、情报、档案等文献资料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经过冲洗后可借助于放大设备阅读的一门技术。选用高反差胶片或超微粒缩微材料,可使缩微复制达到去除原件污渍、斑点、发黄变暗、字迹褪色的目的,使冲洗后的胶片只有清晰字迹,而无其它损坏的痕迹。

    (2)古籍数字化技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缩微已不再是最理想的保护手段,而随之而来的数字图像技术已为今天古籍地方文献提供了理想的保护手段。珍本、善本古籍地方文献实现全文数字化,也是古籍保护的一种方法。目前古籍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录入方式有两种:一是“全文版”形式,此种方法便于检索,但有失原貌,无校勘价值. 二是“图像板”形式,由于它具有保持其原有文献形式的特点,从文献保护这一角度来讲,是最理想的选择。而且随着扫描器的发展,通过扫描可以使其转存到光盘等数字介质上,使古籍地方文献能得到更加广泛的利用。

    由于古籍文献的各种保护手段均有独特的优点,各种文献载体也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种文献的保护方法将同时存在,保护与利用将并行发展。

    三、充分利用西部古籍地方文献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让古籍地方文献能够“物尽其用”,使之为西部地区的繁荣做出贡献。

    1 开发利用西部古籍地方文献,能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依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经济部门在经济发展规划的决策过程中,为了避免失误,必须要对当地的省情、市情、县情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特别要注意掌握经济发展过程、产业和资源配置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地理交通、物产资源等方面的准确资料,使决策更加科学化。而现实的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状况等,都具有自身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只有详细了解和占有各方面的历史资料,掌握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对现实状况作出合理的分析解释,才能事实求是地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预测和规划。古籍地方文献,特别是地方志中,对于各地的人口、物产、矿藏、水利、自然灾害、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等等,都有详细记载,内容十分广博,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政府和经济部门的宏观决策,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甘肃省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结合本省实际,充分利用古籍地方文献,开拓创新,制定出适应甘肃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即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草、畜、粮和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的农村改革规划。

篇4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物质财富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某段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它对于今人研究历史、缅怀过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地遭到了破坏甚至毁灭,它的保护已成为现今社会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保护不仅指不破坏,还要去修缮、维护、整治,并加以合理的利用,这就需要人们在发展的同时创建一个良好的规划保障体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或乡村等地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虽然为我国城乡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规划设计专业人才,但与我国目前城乡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相当普遍的,甚至是空前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社会相当普遍的共识。由于城市规划学科建设历史较短,投入不足等诸多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还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高校和相关学者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教学环节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当前现代化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该如何在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进行相关考虑,其研究则更少。特殊的国情、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及城市规划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研究内容和对象

(1)城市规划专业保护规划教学问题的研究

针对保护规划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中重视度不够,没有科学合理的定位等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合理建议对策,力求在保护规划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关课程设置的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依其学科背景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建筑类,约占65%;二是工程类,如测量、环境等,约占15%;三是理学类,以地理学科为基础,约占15%;四是林学类,约占5%。脱胎于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规划学科,一般办学历史比较长,课程设置较为齐全;而后三类多数办学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各有长短,且良莠不齐。基于这种状况,需根据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相关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保护规划方面的专业水平。

(3)城市规划专业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

所谓实践导向性,即以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以社会需要保护规划类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目的,保护规划类教育就应该培养出具有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规划人才。即以服务社会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我国遍布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战场,保护规划只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城市规划专业合理的教学体系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研究国内外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结构特点,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方向设置,微观结构优化则主要反映在对学科专业方向设置结构、师资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及时充实和调整上。在保证专业和方向核心课统一的基础上,保留并进一步优化目前存在的依托不同学科、各具特色的专业教育板块以及在宏观、中微观、微观等层次上各有侧重的多口径办学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院校的积极性和自身优势。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或乡村等地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针对城市规划专业保护规划教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细化专业方向设置,使其更具职业针对性。

可以根据城市规划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趋势,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知识、技能与价值取向、设计与管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理科与工科及人文社会方面课程等各方面的关系,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实现毕业生与职业需求之间的良性接轨,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产品。

(2)在普通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保护规划教学内容十分薄弱。

当前,保护规划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定位,保护规划教学依附于专项规划的教学,并没有专门设置。

(3)保护规划教学是城市规划专业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将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4)在当今注重技术创新的阶段,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学以致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锻炼,使学生尽快完成由“学”向“用”的过渡。

篇5

Key words: Adenosine;Open heart operation;Adenosine preconditioning;Myocardial preservation

实践中认识到,损伤性应激过程本身毕竟是一种创伤,如缺血预处理(IPC)时间太短不足以诱发保护机制,而IPC时间过长,则在其过程中的缺氧与代谢废物积聚、能量消耗和再灌注引起的过氧化等,都有一定的细胞损害作用[1]。在IPC作用机制的不同学说中,内源性腺苷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最受重视。为此,我们比较了不同腺苷预处理方法对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分组 选择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进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及瓣膜病患者60例,术前心功能Ⅱ-Ⅲ级,男36例,女24例,随机分为静脉腺苷组(A组)、停跳液腺苷组(B组)、静脉腺苷+停跳液腺苷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5例。各组男、女比,非紫绀型CHD、二尖瓣置换(MVR)、主动脉置换(AVR)比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静吸复合麻醉、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采用STOCKERT-Ⅲ型人工心肺机,进口膜肺。A组通过颈内静脉插管直接输注腺苷到靠近右心房的上腔静脉,以保证心脏局部有较高的浓度,滴速为50~150 μg/(kg·min),总量1.5 g/kg,滴注完5 min后开始转流;B组采用 St.ThomasⅡ停跳液+1 mmol/L腺苷,主动脉阻断后由主动脉根部灌注15~20 ml/kg;C组为A、B组中两种方法结合;D组直接灌注冷St.ThomasⅡ停跳液。

1.3 检测指标 分别于ECC前、升主动脉(AAO)阻断30 min、心脏复跳15 min、术后24 h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丙二醛(MDA)。cTnT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MDA用TBA比色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四组患者均由同组手术医生、灌注师、麻醉医生完成。各组患者年龄、体重、AAO阻断时间、ECC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术后心脏复跳及辅助循环情况 心内操作完成恢复心脏血供后,心脏自动复跳A组12例、B组10例、C组10例、D组6例,A组、B组和C组较D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辅助循环D组8例、A组4例,B组3例、C组3例。

2.3 cTnT比较 ECC前和阻断30 min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15 min,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

2.4 MDA比较 ECC前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30 min、再灌注15 min、术后24 h,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腺苷全称腺嘌呤核苷,是由腺嘌呤和戊糖结合而成,腺苷既是腺嘌呤核苷酸的前体又是其代谢产物,腺苷受体属特异性嘌呤能受体。目前至少有4种,即A1、A2A、A2B及A3受体,其中以A1、A2A、A3受体与心脏关系最密切[2]。A1受体分布在心肌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A2A受于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和血小板中[1];A3受体存在于心脏组织中,可能在心肌和心脏的血管内皮细胞上[3]。表1 四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表2 四组各时点cTnT、MDA检测值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比*P<0.05,**P<0.01;与C组比较#P<0.05

蛋白下调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刺激ATP敏感性K+通道开放。可使胞内K+外流,导致心肌细胞膜超极化,减少钙内流[4]。另外,A1受体还参与心肌IPC的触发过程[5]。用腺苷或A1受体激动剂代替缺血预处理(诱导预处理效应的短暂缺血)也可激活预处理双时相保护效应的信号传递级联反应,调动内源性防御机制,从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6]。A2A受体的功能:A2A受体兴奋后,通过激活性G蛋白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7]。导致血管扩张,抑制中性粒细胞(PMN)对心肌和冠脉内皮细胞的毒性损伤。已知在再灌注期间PMN粘附内皮细胞是心肌损伤性炎性反应的始动环节,抑制其就可减轻再灌注损伤[8]。A3受体的功能:与A1受体相似,也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刺激蛋白激酶C转位。初步研究发现,A3受体激动剂具有抑制PMN粘附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上的作用[9]。近年研究证实,A3受体也参与心肌预处理触发过程。A3受体激动剂预处理能增强低温停跳液的心肌保护效果,进一步改善缺血后心功能[10]。

cTnT是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的成分之一,它与骨骼肌的TnT源于不同的基因编码,有不同的蛋白质结构,因此有高度的免疫特异性。 由于cTnT的高度心肌特异性、高敏感度、具有诊断的早期性及很宽的诊断窗口期,它已被认为是一种接近理想和全能的标志物。MDA的高低则提示了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内源性抗氧化的能力。

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各种腺苷预处理方法均获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提示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灵活实施不同的腺苷预处理方法。我们在本研究中还发现腺苷停跳液组与静脉腺苷结合腺苷停跳液组cTnT值在术后24 h有显著性差异,是否为剂量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uzuki K,Miura T,Miki T,et al.Infarct-size limitation by preconditioning is enhanced by dipyridamole administered before but not after preconditioning: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interstitial adenosine level during preconditioning as a primary determinant of cardioprotection [J].J Cardiovasc Pharmacol,1998,31(1):1-9.

[2] Murry CE,Jennings RB,Reimer KA.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J].circulation,1986,74(5):1124-1136.

[3] Linden J.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ion by adenosine[J].J Clin Invest,2006,116(7):1835-1837.

[4] Yao Z,Gross GJ.A comparison of adenosine induced cardioprotection and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dogs[J].circulation,1994,89(3):1229-1236.

[5] Mubagwa K,Flameng W. Adenosine,adenosine receptors and myocardial protection:an updated overview[J]. Cardiovasc Res, 2001,52(1):25-39.

[6] 尹晓清,伍硕允,吴炎豪,等,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术后心肌钙蛋白变化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7(2):86.

[7] 胡志斌,严志焜.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与心脏保存液[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4,2(4):251-253.

篇6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进一步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的调度系统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和管理电网中各厂、站中的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等涉及电网异常或动作时的信号、断路器的分合及保护装置的异常信号;微机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的录波数据和报告、保护定值等,以及对这些数据、信号的综合、统计、计算和分析等处理与管理。

本文根据多年调试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的经验,阐述了如何对220 kV变电站故障信息系统子站进行安装调试及维护,分析了建立该系统子站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工程调试按时间大致分为前期准备阶段、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验收阶段。

下面,就各阶段的调试和维护以及问题的解决做详细叙述。

1 前期准备阶段

首先对整个发电厂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主变保护、线路保护、母差保护、录波器以及母联保护的数量和主要功能,了解保护装置的厂家、型号以及版本号; 了解厂、站的一次主接线,各保护间隔的实际位置及运行状态等信息;务必弄清现场每个厂家保护装置的接口类型。

在做子站的图纸设计时,要对现场保护装置的通讯接口留有裕度 ,存在问题必须在施工前图纸审核中及时发现,争取把问题在出厂前解决好。

2 调试阶段

调试阶段需结合设计要求和系统功能进行全面细致的试验, 以满足变电所站的试运行条件。这个阶段包括出厂前调试和现场调试。

2.1出厂前调试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在现场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出厂前的调试尤其重要。出厂前调试共有四个部分组成:安装程序调试、通讯测试、可靠性测试和模拟故障试验调试。

(1)安装程序调试

主要完成数据库引擎的安装、运行程序的安装、控件文件的注册以及其它可选择文件的安装,并在安装调试后系统能正常运行。

(2)通讯测试

测试应是整个系统经过72小时连续运行后,且硬件和软件均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通信测试主要是对各类厂家的线路和主变保护装置进行测试,例如:RCS一900系列保护、LFP-900系列保护、BP2B母差保护、PST1200系列保护、PSL603、WMZ-41等保护装置。

(3)可靠性测试

包括装置发生故障时连续发调定值命令;几个保护装置同时连续做故障;装置动态库异常,管理机自恢复;进程进入锁死状态,计算机能自动重起恢复到原始状态等。

(4)模拟故障试验调试

对实验室的保护装置做试验,在子站管理机上应采集有显示动作时刻的故障波形,在系统主站应报SOE信息,即保护动作信息、开关变位信息和显示动作时刻数据。

2.2现场调试

子站安装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与试验,确认安装正确后,才能投运。具体需做项目及要点如下:

(1)外观检查

主要有装置外观是否损坏,屏内组件是否完好,接线有无折断、脱落等;检查各屏电源接法是否准确无误,无误后对装置逐一上电,注意观察装置反应是否正确。

(2)保护装置的接入

在子站接入的保护装置通讯口类型中,一般都是RS232、RS485以及以太网口。为确保子站和保护装置间的通讯正常,建议对于通过RS232接入的保护装置,需要子站一个通道对应一个保护装置。对于通过RS485接入的保护装置,子站可以一个通道对应两个或三个保护装置。对于通过以太网口接入的保护装置,则直接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子站。

(3)子站数据库的调试

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子站管理机上,在附加子站数据库前,先登陆到管理机上一次(在运行内输入//+IP地址即可),新建子站数据库完成注册,然后在企业管理器上添加子站的IP地址进入子站数据库。

这里主要对数据库的以下几个表进行配置,EQUIPEF、gendef、“装置名称+_ang”和“装置名称4+_swi”。表EQUIPEF需要设置装置的设备名称、IP地址、信道号、线路编号等;表gendef需要设置装置编号、定值和模拟量的组号等;表“装置名称+_ang”和“装置名称+_swi”是子站装置的码表配置,其中,ang表包括定值,遥测值,故障录波通道。swi表包括软压板,开关量定值,硬压板,动作量,告警。两个表最重要的一个字段就是ID,对任何装置,每个条目的ID都是唯一的。

(4)组态配置调试

子站组态配置主要在组态的开发系统里进行,组态的运行界面主要是为了测试所用。

组态现场操作的重点――树形菜单的编辑,在编辑菜单里建立保护所在的线路名称、保护装置名称,并在保护装置名称命令语言内输入实际地址(注:这个地址必须是唯一的,而且要与连接的保护装置地址必须一致; 同时要与数据库的EQUIPDEF表的ID一一对应。)配置好以后,进入运行界面,对所接装置进行发送召唤命令,调试结束至所接入保护装置的定值、软压板、硬压板、模拟量和开入量信息都可以全部上送。

(5)保护装置码表核查

为确保保护信息子站上送的信息准确无误,码表核查工作是必要的。首先要打印现场接入保护装置的定值码表,然后与子站组态召唤的定值、软压板、硬压板、模拟量和开关量信息进行一一人工核查。若有不正确,应看子站数据库里码表是否正确,再查看组态配置是否正确。

(6)与省调主站通讯

继电保护信息子站与主站之间是电力数据专网的路由器。网的路由器。子站与路由器是用以太网进行通讯。根据现场要求,网线并不是直接接在路由器上,而是接在路由器非实时性口引出的网络交换机上。另外,在某电网中,故障信息子站接入的电力数据专网路由器及其网络交换机,现场大多数都装在电能计量采集的屏柜内。

(7)现场故障试验调试

现场故障试验如同出厂前的故障试验,先在子站查看保护装置动作的故障波形;然后在主站端应报SOE信息,若子站没有波形文件或主站没有收到突发报文,应先检查子站通道是否正确,装置IP地址是否正确,再查看子站是否有该装置的动态库,若无,应在程序执行文件下添加该动态库。调

(8)系统完善调试

调试的最后阶段是对整个故障信息系统子站建设进行以下完善工作。

a.系统的防雷抗干扰处理,通讯线屏蔽层可靠接地;各通讯端口可靠保护;交流电源接地正确。

b.屏上各标签框完整准确,任一组件应有明显标识:控制保护屏上开关、指示灯及装置名称标签框;各屏后端子排按单位做标识;在子站管理机通讯线的插头上做标识标明用途。

2.3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1)当接入一个新的保护装置时,首先看子站管理机上有没有那个保护装置的动态库文件,要没有则需要拷贝一个相应保护装置的动态库文件。其次要为新的保护装置设一个通道(有物理通道和虚拟通道)。物理通道是指从保护装置接一根通讯线到子站管理机上; 虚拟通道是指从数据库的EQUIPDEF表中配置一个相应的通道。最后,确定数据库中要有保护装置的ang表和swi表,要没有则需要在数据库中新建配置这两个表。

(2)装置的连接过程中,LFP.900系列保护和RCS-900系列保护比较容易接入,后台接收的信息也与装置本体差不多,但对于早期投产的微机型装置,如WXB-11线路保护、WBZ-03/04变压器保护及WDS-2B录波器,如果进行组网,必须对设备进行升级。对于这些装置的联网,联网后调取的信息非常有限,上传报告的内容比装置本体打印的内容少得多,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建立保护故障信息系统时,早期的微机型装置是否接入,其必要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变电站端与保护和录波装置通讯的管理软件时序配合上应合理,应能确保与设备连接畅通,否则变电站管理屏经常出现与设备连接不上的现象。

(4)为防止病毒干扰,在调试结束后务必恢复子站保护信息管理机C盘只读功能。同时防止非维护人员的误操作,还要恢复子站管理机上的键盘锁功能。

(5)在接入不同的微机保护设备时,所采用的通信规约不同,操作软件也不一样,施工中要充分了解新设备的功能及接线原理,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施工技术工作。

3 试运行阶段

试运行阶段即在所有一、二次设备带电、保护装置全部功能均投入运行的情况下,检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运行的稳定性。在这一阶段内,故障信息子站维持不间断运行。维护人员通过远程查看组态监视系统记录的历史数据,判断子站是否安全良好运行;并在系统主站端定期调取保护定值、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等信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是否有完整的保护装置动作报告和录波报告迅速传送到省调主站端。若在此期间发现装置异常运行或子站数据上送有误,应及时派工程人员到现场解决。

4 验收阶段

试运行结束后,针对试运行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逐项消缺处理,然后,与现场专业人员或上级主管部门一道,按验收大纲的要求进行验收。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中高楼的迅速增加,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频繁使用的交通工具,但电梯的事故时有发生,就目前现状绝大多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的日常使用管理(以下简称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不规范产生的。我们在日常检验中发现,电梯日常管理和维保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

1 存在的问题

1.1 使用单位

一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以下简称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缺乏了解、认识,对电梯日常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电梯安全意识不够,认为电梯已使用了好多年,都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按相关规定配备持证的专职或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出现以维保代替日常管理,缺乏对电梯维保工作的监督和配合,依赖维保单位,造成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未执行,日常检查不到位,建立“一机一档”不规范,申报检验不及时等问题。

1.2 维保单位

一是电梯维保市场混乱。《法》规定:电梯的维保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目前电梯维保单位参差不齐,有的技术力量雄厚,建立健全完善的质保体系,仪器设备齐全,对技术人员要求严格,经常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了电梯的维保质量。而有的却是不过几个人的小公司,没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这些小公司靠挂靠其他比较大的维保单位弄个资质,必需的设备没有,技术力量贫乏,更不用谈建立质保体系和保证维保质量,依靠社会关系、降低维保费用或包揽维保一些散的、远的电梯,由于成本低或降低维保费,造成维保行业恶性竞争,使得电梯维保质量根本没有保障。

二是维保人员素质不高。在检验中发现由于维保单位维保业务广泛,电梯品种繁多,但专业人员缺乏,有的在社会上找一些社会人员或临时人员参与维保,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样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的维保人员知识面不广,认识电梯单一,面对各式各样的电梯,出现了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只有打电话请教或搬“救兵”,不能及时的排除故障,耽误了时间。

三是维保不规范。《条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调整和检查。但维保人员不能定期对电梯进行维保,这个问题很普遍,有的维保人员一个月去一次,有的是去一次填写两次维保记录,有的根本不到现场或电梯已坏才去修理,把维保当成维修。有的到现场就知道加机油,从来不去轿顶和底坑,敷衍了事,认为电梯只要能运行就平安无事,不注重电梯的保养,完全不按照《规则》中规定的28个半月维保项目进行,至于按要求对电梯进行的季度、半年、年度维保更是不可能了,这种维保方式达不到电梯维保的目的,认电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是电梯救援不及时。《法》规定:电梯的维保单位应当对其维保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规则》规定:维保单位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直辖市或者社区市内,抵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小时。显然当电梯出现故障困人后,维修单位应该及时到达现场排除故障解救被困人员,这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有些维保单位没有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更不用说按《规则》规定: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而是接到电话后就临时找些维保人员去故障现场,耽误救援时间,由于平时维保工作没有做好,结果往往不能迅速排除故障,延缓了救援进度,甚至可能造成了电梯事故。

2 解决方法

2.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对维保单位的质资状况,、人员状况和维保设备状况登记在案,定期对维保单位开展巡查。严厉打击、取缔非法的维保公司,逐步淘汰一些管理水平低下,技术力量薄弱,人员少的维保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维保行业的维保收费标准,统一规范维保费用,杜绝维保单位为拉业务恶性降低价格的行为,建立和谐相对稳定的维保市场。

2.2 是加强电梯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大量宣传国家制定的电梯相关知识,提高使用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按“一机一档”规范的建立设备档案,加强重视电梯的维保工作。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学习电梯的基本专业知识及维保知识,了解电梯工作原理,不但可以解决电梯的常见小故障,而且还能更好的监督和配合维保工作按照《条例》和《规则》要求的内容进行维保,还要每天对电梯的使用情况作日常检查记录,发生异常立即通知维保单位来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2.3 使用单位在选择电梯维保单位时,应选择一些实力雄厚,有信誉的维保单位,要求维保单位认真履行维保合同,严格让维保单位执行《规则》中规定的维保项目,进行全面的维保。保证电梯的维保质量。

2.4 维保单位要加强对维保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招收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维保人员,建立维保人员技术档案,对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分,将维保质量与他的奖金挂钩,建立工作负责制,“谁保养,谁负责”,提高维保人员的责任感,认真维保,让电梯真正有个好“保姆”。

2.5 《条例》规定: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就属于一般事故。另外今年8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以国质检特〔(2014)433号〕文件形式了《关于推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可见国家对电梯事故非常重视。我认为对于使用单位应该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专人负责电梯事故的救援,保持电梯对外紧急报警装置有效,以便发生事故时和电梯里被困人员能进行有效沟通。对于维保单位,也要根据各种类别(类型)的电梯制定有效的救援预案和应急措施,派人24小时接听电话,接到事故报警电话,立刻组织专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现场,及时救出被困人员。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配合,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这样才能在紧急时候及时救出被困人员,防止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扩大。

篇8

我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村水电不仅成为广大贫困山区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强大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在一些地方显露出来:一是农村水电开发同当地农民利益脱节。农民不能从农村水电开发中得到直接的好处,既不能分享经济收益,又用不上廉价电。电站周围的山区农民仍然使用高价商品电,除了电灯之外别的电器用不起;二是农村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脱节。开发商开发农村水电主要是向电网卖电,获取商业利益,电网买进后再加价卖出,农民更加用不起电,不能实现以电代柴,当地农民生活燃料仍然靠砍柴烧柴,环境、生态难以改善;三是留下了影响稳定、和谐的隐患。农村水电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的稀有资源,但在这些地方常被开发商无偿或以极低的价格占有进行开发,当地农民却无钱无资源自己开发或参与开发农村水电,常造成矛盾,有时还很尖锐,成为当地不稳定因素。

充分说明家宝同志批示的针对性、必要性和具有的重要意义。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家宝批示,实现农村水电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对农村水电资源的条件与优势谈以下看法。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径流总量丰沛,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根据最新水能资源复查结果,我国单站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农村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1.28多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农村水电资源点多面广,除上海市外,遍及30个省(区、市)1600多个山区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70%左右集中在西部大开发地区。尚未开发的农村水电资源还有近8000万千瓦,可建小水电站7-8万座之多,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左右,相当于4个三峡水电站的电力电量,可直接惠及贫困山区亿万农民。

西部大开发地区(含广西、内蒙和湘西、恩施、延边)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8694.7万千瓦,占全国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总量的67.7%;中部地区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2082.2万千瓦,占总量的16.2%;东部地区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2069.2万千瓦,占总量的16.1%。在流域分布上,长江流域农村水电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珠江、黄河流域。

篇9

二、开展一次预防近视及眼病防治知识讲座

3月15日升旗仪式后,由我校校医对学生进行预防近视及眼病防治的知识讲座。并通过黑板报的形式扩大宣传力度,使“爱眼”活动深入学生之心,发挥其真正的意义。

三、各班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各年级各班由班主任老师牵头,开展“保护视力”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保护视力的活动中,并因此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行为习惯。而教师则继续做好眼保健操检查工作,检查时注意纠正学生做眼保健操时的不规范动作等。

篇10

视力低下又叫视力低常或者视力不良,指的是裸眼远视达不到正常的标准,在学生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学生正常的学习以及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2]。视力低下的发病率较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低下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对于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视力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4]。现在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选取界牌镇中、小学学生视力低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选取界牌镇中心小学及初中308例学生视力低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生占160例,女生占148例,年龄在6-18岁之间。从视力低下学生的文化程度分析,小学低年级(1-4年级)学生占86例,小学高年级(5-6年级)学生占101例,初中学生占121例。

1.2 方法

1.2.1 按照《全国血红僧体质健康状态调查研究工作手册》方法对308例学生左、右眼裸眼视力进行检查,若裸眼视力在5.0以下则表明为视力低下。视力底下的程度主要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裸眼视力在4.7-4.9之间的为轻度视力低下,裸眼视力在4.4-4.6之间的学生为中度视力低下,裸眼视力在4.0-4.3之间的学生为重度视力低下。

1.2.2 通过对308例视力低下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以及不同性别上的分析对比,探讨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

1.2.3 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使用x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

2 结果

从视力低下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分析,小学低年级(1-4年级)学生出现视力低下者占86例(27.9%),其中轻度视力低下学生占21例(24.4%),中度视力低下学生占42例(48.8%),重度视力低下学生占23例(26.7%)。小学高年级(5-6年级)学生出现视力低下者占101例(32.8%),其中轻度视力低下学生占6例(5.9%),中度视力低下学生占20例(19.8%),重度视力低下学生占75例(74.3%)。初中学生出现视力低下者占121例(39.3%),其中轻度视力低下学生占11例(9.1%),中度视力低下学生占34例(28.1%),重度视力低下学生占76例(62.8%)。308例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出现的视力低下学生存在明显差异性(P

3 讨论

3.1 从学生低视力原因分析,308例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出现的视力低下学生存在明显差异性(P

3.2 根据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 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对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对课间休息的时间以及文体活动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对于假性近视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每晚在睡觉之前可以使用阿托品眼药水点眼,让睫状肌能够保持松弛状态,或者通过小孔眼睛治疗等,都能够对视力起到改善作用。

3.2.2 积极开展眼保健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黑板报、广播、电影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眼保健的意识,做好保护视力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以及预防近视工作;对于青春期学生视力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保护视力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学生坚持做眼保健操,培养学生用眼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控制学生视力低下具有显著的效果。

3.2.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学校要多开展有关预防近视的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近视的防范意识。不要在光线暗的或者太阳直射的情况下看书,避免近距离长时间阅读,看电视时眼睛和电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用眼后做些放松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2.4 定期做视力检查以及分档防治,在学生期初和期末对视力各检查一次,以便对问题进行及早发现。把视力为5.0-5.2的学生作为重点的预防对象,对眼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进行加大,对学生不良的用眼习惯进行纠正。针对轻度近视学生使用综合防治的措施进行治疗,可以通过推拿按摩、药物治疗以及对不良的用眼习惯进行纠正,能够有效防止近视的发展以及视力的恢复。针对中、重度近视学生提高其对眼保健的认识,通过做眼保健操、滴眼药水等对眼球周围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消除眼疲劳,促进视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郭先荣.幼儿视力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108-109.

篇11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预防近视"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学校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墙报、班会、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教师要懂得防治近视眼的知识,熟悉有关制度和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预防方法,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预防近视工作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长:叶生魁

副组长:陈艳萍

成员:王群于兰玉张滨芳

三、建立制度,强化保健

篇12

视力低下,又称为视力不良或视力低常,指裸眼远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方法对2014年对营口市15383名在中校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中学生整体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2.8%,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9.1%和78.4%,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8.4%,女生为77.3%;初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6%,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4.8%;高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82.7%,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9%。总体视力低下构成轻、中、重比例分别占8.4%,24.7%,66.9%。高中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初、高中视力低下均以重度为主,因此,中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一、中学生视力低下的成因

造成中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

1.与遗传因素有关

现在很多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代与子代可以在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了遗传的复杂性。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2.与环境因素有关

(1)中学生在校与在家时间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且室内的时间更是占主要的,室内的过分洁白墙壁会反射大量光线,刺伤学生的眼睛,洁白的书页过度反射光线也是造成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室、自习室、书房内的照明达不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学生的课桌椅高度不符合学生身高坐高要求,很多学校的桌椅的高度虽然是可以调整的,但是通常还是按统一的高度使用,并未按学生的坐高进行调整。

3.与用眼卫生有关

学生在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如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太近,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躺在床上看书。看书写字间过长,看电视过度,长时间玩手机、上网、玩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未按定时间、规范动作做眼保健操。即使出现了视力低下变化明显时,未能及时就医。佩戴不合格近视镜、角膜塑型镜、隐形眼镜、美瞳产品等,都会有可能造成视力低下。

4.与体内微量元素有关

微量元素锌、硒、钼、钙和磷等的缺乏可导致视力低下、视觉神经的敏感度降低、增加视神经疲劳等。

二、中学生视力低下的预防

保护中学生视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多种方式并重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每一个学生配备适合学生的身坐高的桌椅,学习场所照明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教室内日光灯的平均照度达到300LX,教室黑板的照度要达到500LX。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瓦之间。

2.注意用眼卫生

(1)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5厘米左右,阅读写字连续40分钟应休息,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手机、游戏机、电视之中。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三米以上距离,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2)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保护眼睛的自我按摩法。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实践表明,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可做数次,在学习中间的休息时间对眼睛进行自我保健的一种有效途径。还要增强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增强眼调节力。

篇13

三、加强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教育,发挥班主任,教师和卫生教师的作用。防近工作纳入领导工作日程,并由主管领导经常检查总结。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宣传教育,使师生都知道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要落实防近措施,卫生教师要经常监督和指导。

四、课外作业量适当,保证学生每日睡眠时间。

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做到不拖堂,不占用学生自习课,不随意补课。

六、教室内布置朴素大方,整洁,美观明亮,黑板平整,无裂缝,不反光。

七、桌椅符合卫生标准,桌凳高度与学生身高的比例相称,每学期周调换学生座位一次。

八、做好眼保健操,力求按揉穴位要准确,手法要适当,用力不要过轻过重,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能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用眼习惯。

九、教师做到“三不”:(1)上课板书工整,字迹不要过小,(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不要拖堂,(3)严格执行课表,不变相占用学生的活动课时间。

十、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读写时保持正确和姿势,做到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后缘一拳远,手距笔尖一寸),坚持“二要、二不要”,“二要”是:(1)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书距离一方尺;(2)连续读书1小时要休息或远眺10分钟;“二不要”是:(1)不要在光线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边吃饭边看书;(2)不要在走路,躺卧和晃动的车上看书,此外,看电视要有节制。

十一、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质量要保证,强健的体魄不仅可以避免全身性疾病,而且也有利于眼球的正常发育,另外,要加强营养,防止过劳,生活要有规律。

十二、做好视力的检查,每学期检查2次,建立视力档案,加强对边缘视力(5.0)的指导和预防的工作。

十三、做好家长与社会宣传工作,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家长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十四、为加强监督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特制定眼保健操检查评比标准。

⑴、全体学生都做眼保健操,一人不做扣1分。

⑵、安静,整齐,如有讲话,做作业者扣2分。

⑶、注意力集中,两眼轻闭,全身肌肉放松,如有开小差者扣1分。

⑷、穴位要正确,手法要轻缓,有5人以上不规范的扣1-2分。

⑸、两手清洁,剪短指甲,有5人以上手不清洁或留长指甲扣1-2分。

十五、加强防近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