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装设计的个人看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服装设计的个人看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对服装设计的个人看法

篇1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要想在同行中取得核心竞争力,其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一名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理念的意识。多年的教学发现,在服装设计、工艺手法、材料运用、语言设计等多方面都需要体现出创新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在服装设计行业的重要性。

一、服装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服装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艺术,体现的是设计师对服装的想象力,来源于生活却超越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品,人们对它的需求更多的是时尚与个性,在设计师的创作下,各种服装饰品也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着。显然,某一品牌的服装只停留在一个点上是不能与时俱进的,随着大众欣赏水平的变化,终究会被淘汰。要想屹立在时尚服装界,创新思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具备这一点,设计师的作品才会被大家所接受。或许是某个口、一个袋子、一种布料、一根绳子的设计,都会给人带来别具特色的新鲜感,这就给衣服增添了几分新颖性。每个人都有审美观,再漂亮的花每天都看,也会让人感到厌烦,产生审美疲劳。当一匹布料,变换着风格做衣服,每件衣服都具有吸引顾客的地方,也就让这块布料实现了价值。在顾客手中,这不是一块平凡的布料,是一件件能衬出主人端庄、大方的装饰宝贝。由此可见,创新性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二、服装设计中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要使每位设计师都具备创新思维,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需要教师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作为工作重点。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以下是笔者的个人看法,愿与大家探讨。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服装设计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想象力的启发是创新思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的作品就会被赋予创作者无尽的想象,也能展现出作者的艺术灵魂。在实践创作中,需要创作者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牢固的基本理论,这样才能设计出有个性又不失时尚的服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特别是记忆材料的集中性、记忆材料的移植性、记忆材料的扭曲性,对各种记忆材料加工后存储在大脑中。实践时能在已知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灵感的无限想象力创造出有灵魂的艺术品。只有想象力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对服装设计一无所知,这样的创造力设计出的作品,没有一点设计理念,被大家所接受的可能性也不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就应加强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进行加工记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库中。

2.引导学生捕捉设计灵感。服装设计是一种创作,需要设计者具有某个点上的设计灵感。灵感是对形象、观念或者思想的一种新的感悟,可能不经意的一个想法、一件事、一件物品等就会促使新概念的产生。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罗峥的作品《21克》,设计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蝴蝶兰花用全部生命幻化成蝴蝶的动人故事。再在设计色彩上加以修饰,面料上采用预制相搭配的纱织料,用传统的审美精华现代高雅地展现出来,其设计流露出了浓浓的艺术底蕴。

灵感不会从天而降,它的产生离不开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想要具备良好的设计灵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对于灵感的创造,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游玩、听音乐、散布、慢跑时,出现的灵感较多。当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时,思维更加清晰,更富有想象力,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促使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就较为容易的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设计师通常很重视灵感,哪怕一点小小的想法都不能放过,所以对这些灵感需要及时记录下来,防止转瞬即逝。

三、服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突破思维定式。每个人思考问题时都会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方式,在遇到问题时会不假思索的用同一思维模式想问题,这就是思维定式。想要创作的设计师就必须突破自己的惯用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角度的想问题,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这一点对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具备独具一格的创新思维,才能有灵感设计出与别人不同的、有巨大冲击力的服装。想问题时,都应该多方面的锻炼自己的思维,从不同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就能突破我们的定式思维。

2.丰富思维视角,在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时,可以从多角度上培养思维,包括思维的广度、深度,以提高思维的速度与精度,以便全方位的思考设计理念。这方面从小学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锻炼了,写作时大多作文命题都是材料作文,从材料中思考得到的启发,这就是对学生思维角度的训练。在服装设计课上也有类似的训练,告诉学生一个设计理念,以生命为核心,让学生设计一个作品。这就是一个开放性试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视角,上交的作品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给予合格,没有标准答案。

通过上文分析,创新思维对服装设计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欣赏水平也不断提升,想要与时俱进,就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创造出高品质、时尚又不失个性的时装,以促进时装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差异教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与设计水平。

篇2

每次外出时,王菁总是喜欢观察别人身上穿的衣服,并在心里暗暗地记下那些缝制优美的图案和设计新颖的款式,等回到家后就去找来些旧布尝试着缝制。因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王菁一有机会就去跟村里的妇女们学刺绣、打鞋垫、缝布包、做衣服等一些针线活。这些爱好渐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王菁初中毕业后,尽管成绩非常优秀,但因家境拮据、弟妹众多,作为家中的“大姐”,她只好放弃继续上学,把机会留给比自己小的弟妹们。但王菁对学习知识的热爱并没有放下,也始终难以放下。这个夏日某天的午后,王菁和往常一样来到书店看书,在书店的角落架上找到一本关于服装设计的书,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服饰书籍,王菁被书中的图片深深吸引,她一页一页地从前到后翻看了很多遍,并在书的最后一页看到附有北京服装研究所的招生简章。王菁在想:自己热爱的服装有这么好的学校,于是她就下定决心要去学习,回到家后她就按书上的联系方式给远在北京的学校写信咨询。

信件寄出后,王菁的内心就再也不能平静,她一直焦急地等待,好在十多天后终于收到了回信。王菁在信中咨询的关于服装设计学习的事得到了同意,她高兴得疯狂地叫了起来。但由于家境比较拮据,而且又是远在北京,家里为此很头疼。但王菁没有放弃,王菁凭着自己从小就学来的裁剪和缝制手艺去为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做事,结果累积到了一笔钱,家里人看到她如此的热爱和执着也不好再劝她,只得尽力地去为她准备。

一路向北的峥嵘岁月

1991年,王菁终于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服装研究所学习服装设计。她先学习初级函授班,毕业后又学了中级设计班。学习服装设计需要绘图,要有美术功底,王菁以前没有学过。因此,在学习服装设计的基础课素描时,王菁感觉自己跟不上老师讲的课程。班里的同学都是有过美术学习经历的,懂得一些素描和绘画,就王菁一个人没有学过。王菁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有机会到北京来学习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不想就此放弃。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加紧补课,当中午别的同学都在休息时,王菁一个人走出宿舍到教室去练习素描;晚上当所有的同学都已经沉沉睡去,王菁也依然还在练习,这样足足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刻苦练习,王菁终于学会了素描,也赶上了课程。然而,由于练习劳累过度,加上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那段时间王菁练得手脚都肿了。这时在北京读大学的一位老乡来看王菁,王菁的同学对这位老乡说:你们王菁学习太刻苦了,手脚都肿了很大。

其实这些在王菁心里并不怎么害怕,王菁担心的是经济问题。有一次,王菁在北京王府井书店看到两本非常好的服装书籍,王菁很喜欢,但身上没有钱。于是她写信回家叫家里把自己的衣服全部卖掉,那些衣服都是王菁非常喜爱而珍藏下来的。家里虽然很缺钱,但家人也很疼爱自己的女儿,于是就去给人家借,把王菁的衣服保留了下来。

1992年底,王菁从北京服装研究所学习毕业,取得中级服装设计师资格,同学们相邀她一起留在北京发展,她们也一起去海淀区应聘了几份服装设计的工作,但都还没等到回复就回家来过年了。过年的时候,亲戚介绍王菁去了贵州安顺云马服装厂工作。

1993年,王菁来到安顺云马服装厂,对刚学来的知识很是好奇,非常想把自己在学习中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付诸到实践中去,无论是在流水线上,还是在管理和裁量的精确性上,王菁都在加紧学习。但由于这个厂主要是生产公安制服和其它的企业工作服,自己学的设计知识得不到更大的发挥和广泛的拓展。一年后,王菁从安顺云马服装厂辞职来到以设计和生产蜡染民族服装为主的安顺民族色织蜡染厂工作。

安顺民族色织蜡染厂与台湾一家大型服装厂有工作上的合作,平台很大很广。王菁进来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之长,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先后设计了一批批优秀的服装到北京、云南、贵阳等省市参加展出,深受顾客的青睐和专家的好评。有一天,台湾厂方领导来到安顺民族色织蜡染厂,被王菁所设计的服装深深吸引,对王菁的设计非常满意,因此邀请王菁到台湾厂方的分支机构广州去工作,但王菁婉言谢绝了。在此之前,王菁就认识一位云南民族服装和旅游产品开发的老板,觉得他们做得很好,而自己的家乡也正好具备这样的资源条件,却很少有人去开发和整理加工,在王菁心里早早地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她利用厂里放假和过年过节的时间经常回家去收集整理民族服装和手工艺品。乡亲们对此不解地说:你拿这些东西去做哪样哟?这些土布会有人要吗?于是王菁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并给他们提很多很好的建议。

王菁在安顺民族色织蜡染厂工作干得很出色,老板非常想把她留下,想办法帮她迁户口,把她作为厂里的正式编制人员,但王菁一样地谢绝了。王菁说,她的这一路向北无论是在北京学习服装理论知识的一年半,还是在安顺实践工作的三年里,其实都只是在学习。从学习服装设计到学习工作管理,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黔西南去的。王菁内心清醒的态度和清晰的目标是不为外人所知和理解的,她一直有着一个梦,一个属于自己的热爱并执着的服装梦。

深深痴爱的布衣情结

1996年,二十五岁的王菁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黔西南,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完婚。丈夫是一位大学教师,丈夫和同事都希望王菁去读师范中函班,然后到附近的村小学去教书,但王菁又再一次地拒绝了。王菁觉得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爱好,自己把太多的青春时光都放在了服饰的研究和设计上,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晰。王菁对服饰近乎疯狂和顽固的热爱与执着令很多人都不理解,但王菁没有去作更多的解释,她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虽然有了理论知识的积累,也有了实践操作的经验,但王菁并不急着马上着手创办公司,而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去乡下村寨收集、整理民间的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王菁一边收集整理,一边研究分析和重新设计,还不断地关注电视上的服装展和邻近省市的一些节展会活动。

通过研究分析,王菁认为 当地的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在制作上太过于粗糙、款式比较单调、设计也平平。王菁通过多年的学习、工作和观察,觉得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要做得精致优美,要富有生活情调和收藏纪念价值才会有出路。于是,王菁跑到旅游局去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讲给领导听并提了很多的建议,领导对她的看法和想法非常认可,也鼓励她去做。

2001年的春天,王菁从朋友那儿得知黔西南州要举办首届“兴义马岭河峡谷漂流节”,于是王菁立刻去找组委会负责民族文艺演出的领导,要求承担该组委会导游服装、漂流者服装和蜡染文化衫的工作任务,并递上自己精心设计的样品。经过审核,王菁顺利地接下了这批旅游商品的生产任务。十多天后,三百多套做工精细、款式新颖、独具民族特色的导游服、漂流服和蜡染文化衫送到了马岭河峡谷漂流节活动组委会那里,相关领导和从事民族研究工作的同志对此深表赞誉。王菁趁此机会又设计生产了一千多套民族服装在漂流节期间展出和销售,结果大获成功。

2002年,王菁在黔西南州正式组建创办兴义市布谷鸟民族旅游商品经贸中心,恰逢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在贵州举行的“《一路顺风》――走进安顺、黔西南”竞赛活动,王菁率领的“布谷鸟”团队精心设计的布依族服饰在竞赛中获得桂冠。随后,布谷鸟民族旅游商品经贸中心又设计和生产了安龙“荷花节”、顶效“查白歌节”、浙江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广西隆林“苗族跳波节”、贵阳白云区“国际风筝节”等等大型节展会活动的服饰、道具和礼品。终于,王菁的“布谷”之梦变成了现实。

篇3

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服装设计的灵感问题

灵感对于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服装主题的塑造。就比如我国的南北方,南北方差异很明显,不光是自然气候,人们对于美的看法也由于社会、自然、人文等因素有所不同。自然环境无疑是最明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自然美来说,北方给人的感觉是荒漠,大气,一派大漠孤烟直的豪气景象。在我国古代,对此很多文人墨客都描写过,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经典的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不展现了北方的豪情和塞北广袤的自然风光。南方的风光给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描写南方风光的诗句。如晏几道《临江仙》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从古诗词中可以窥见南北方不同的地域差异。

从服装的造型看崇高和优美。

服装造型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服装的造型美是指服装由造型因素而产生的美感,是通过形式美来表达,并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造成服装造型构成。博克曾说过:“造型艺术唤起事物的形象”可见服装的造型给人的是一种直观的审美感受,通过服装的造型可以判断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一个出色的设计师首先得让顾客从服装造型感上认同服装。服装的构成法则是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夸张、反复。疏密与虚实也是服装形式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点服装上的形式美也表现在中国的书画上。虚实相结合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这都是造型的组成部分。与西方美学最早的数的美相符合,和谐、对称、比例、稳定等条件的构成就是美的。勒曾说过“如果通过数学方式,我们就可以把原已存在的美找出来,从而可以更接近完美这个目的”

关于崇高这个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黑格尔说:“神是宇宙的创造者,这就是崇高本身的最纯粹的表现。”朗吉努斯认为:“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崇高的特征: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和强劲的气势。其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粗犷、激荡、刚健、雄伟。能给人以惊心动魄、激奋昂扬的审美感受;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其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温克尔曼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特征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的伟大。既在姿态上,也在表情里。”这是温克尔曼对优美的感觉。希腊艺术给人一种轻松、优美的感觉。希腊艺术家们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因而希腊的艺术品给人一种优美的审美感受。它们没有繁重的装饰,没有复杂的造型感,线条柔和。

大自然可以展现崇高与优美,同样服装的造型同样也可以。

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的《一千零二夜》服装会就给人一种崇高的感觉,她所设计的服装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服装造型夸张、复杂。模特出场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个庄严的建筑一样,让人不自觉地感到庄严感、崇高感。

在我国古代也有很多描绘服装的诗句。服装的造型为我们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气质。北方的服装总体来说比较繁杂、多用帽子来装饰。造型比较立体感,给人一种粗犷、凌厉的感觉;而南方服饰多水袖、拖长摆,造型比较修身,符合优美的特点,体现了南方的柔美。服装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也很广泛。服装与建筑在外在造型上很相似,都突出立体感和空间感,都彰显地域特色。北方的建筑多宽广、高大,气势恢宏,南方的建筑多亭台楼阁。一个是高大、雄伟的,一个是安静、秀雅的。一个是崇高的,一个是优美的。建筑与服装造型的关系也很密切,很多服装造型的灵感来自建筑。服装可以区别一个人的性别可以衬托一个人的身份,俗话说人靠衣装。可见一件衣服对人的重要性。一件服装可以提高人的审美,可以彰显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同样也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人的品味。西装使人看着正式,旗袍可以凸显女性的优美气质,中山装会显得高贵,不同的服装会衬托出不同的气质。通过与人物的相互影响,塑造出不同的人物个性特征,表现不同的崇高与优美。

从服装的材质来彰显崇高与优美。

服装的材料美是指由材料因素而产生的美感。材料美的重点主要是放在面料上,因为它是服装美的外在表现。服装材质是服装形成的基础,在服装美学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拿我国的南北方举例,北方服装一般选用棉、麻、甚至用到自然材料譬如羽毛、兽皮或是石头等质地比较坚硬、结实的、造型简易的材质来表现。北方服装的设计感,大都是追求自然的风格,多运用自然地材质来装饰服装。北方人长的比较高大,用自然装饰物更能凸显粗犷的感觉,由于北方多大风天气,飞沙走石、而且北方天气比较寒冷综上所述的地域特色要求北方的服装要简便、结实。这些粗犷的材料构成了北方独特的服装特色,给人以粗犷的感觉。其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粗犷、激荡、刚健、雄伟。能给人以惊心动魄、激奋昂扬的审美感受;符合西方美学当中崇高的特点。而南方给人的感觉是小桥流水、植被青葱。温和的自然气候。由于舒适的自然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整个都悠闲下来,人们生活的比较安逸。喜欢在雨中撑着一把油纸伞静静的领略南方的美景。再加之南方人一般比较小巧可爱,因而服装多用丝绸等华贵、衬托身材的面料来表现南方女孩子曲线的玲珑和优美。加之服装面料上的刺绣等工艺特点,更加突出的表现了美学中优美的小巧、精美的特点。其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通过这些服饰的材料表现,我们可见南北方生活的差异以及崇高与优美的特点。

通过服装色彩来彰显崇高与优美。

服装的色彩主要是服装面料的色彩。它同样是服装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的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有人说蓝色是天空、是大海,是浩瀚的宇宙。能给人以惊心动魄、激奋昂扬的审美感受,体现着崇高的特点。由于我们的生活中的色彩就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在服装的色彩表现上会有所不同。同样拿我国的南北方还举例,在北方来说多,广袤的沙漠和雄伟的高山。这些雄壮的事物让我们联想到了崇高,因而在色彩的表现上会多用自然的颜色、比如大地的颜色,颜色总的来说不是很鲜艳。在南方来说,由于地域人文等元素的影响,南方人多喜欢比较鲜艳的颜色,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南方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与鲜艳的颜色搭配比较合适,与自然景物相融合。更能凸显南方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特点。因而,从服装色彩上也可以表现崇高与优美的不同特点。

南北方不同的地域特色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特点,也同样由于不同的服装感觉表现出不同的崇高与优美。服装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反映地域、反映人物性格,崇高与优美的不同特点在服装中得以表现,服装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为我们传达出崇高与优美的不同特点。

总之,从服装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可以体现崇高与优美。自然景色可以表现,同样服装也可以表现崇高与优美的特点。通过服装的表现,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与优美。

参考文献:

篇4

实际上,马艳丽本人比照片上更加年轻、漂亮,1.79米的身材,让整个人看上去很精神。当你真的站在马艳丽的身边,除了身高的距离外,马艳丽留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亲切,没有十足的大腕范,更像邻家大姐姐。

秀稍作准备就开始了,Mary Ma的服装被模特们一件一件地穿出来,客厅变成了T台。马艳丽很认真地看着,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场秀持续了4个小时,不得不承认,马艳丽的眼光是独到的,通过调整配饰,调整模特,定装的时候和最初表演的时候,连记者这个外行人都看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秀结束,模特们散去,喝下一杯热咖啡之后,我们约好的采访才得以进行。

不幸中的幸运

马艳丽安静地坐在沙发里,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她说:“我们开始吧。”

熟悉马艳丽的人都知道,马艳丽毕业于河南省体育学校,14岁进入河南省体工队学习赛艇,并开始自己的运动生涯,后因腰伤退役。退役之后,马艳丽有一次在上海逛街的时候,偶然被猎头发现,然后就进入了模特行业。1994年,在首届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上,马艳丽从四十多个国家的五百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大赛的冠军。在随后的几年中,她一直稳坐中国首席名模的头把交椅。

在外人眼里,那时候的马艳丽应该很满足才对,可是,面对模特行业的残酷竞争和职业本身所带来的浮华躁动,马艳丽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被功利物质所诱惑,而是在慢慢摸索和寻找自己的路。她抽时间学习了服装设计,并在1998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完成了从模特到设计师的转型。

不得不说,那一段转型实际上招来很多人的不解,放弃正值辉煌的模特生涯,大家都觉得惋惜。但是马艳丽不这么想,相对于走在T台上的光环,她更想自己设计服装,自己来经营美丽。于是,2003年,她创立了北京马艳丽高级时装有限公司,Maryma正式开始上市。

遗憾的是,上市的Maryma不幸赶上了非典,非典打乱了马艳丽的所有计划,服装会被取消,模特表演被取消,世界服装设计师的亮相完全没了踪影,服装订货会根本就排不上议程。原本车马不息的公司立刻门可罗雀,只剩下几个保安在门口枯坐,“那还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留住的。”看着自己辛苦几个月的成果一下子付诸流水,马艳丽第一次觉得,创业真不容易。

其实,就在那个时候,马艳丽的父亲做了一个很大的手术,而马艳丽自己还怀着孕。“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幸运的是,那一年,虽然马艳丽经受了很多的考验,但是她辛苦创立的公司并没有倒下。2003年之后,Maryma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始成长起来。

走到今天,Maryma经历了从零售向高端定制的转型,现在Maryma有会员229人,除此之外,Maryma还给明星的演唱会提供定制服装,毛阿敏、陈思思的演唱会服装都是由Maryma提供的。

看着马艳丽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她的成功,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发生了改观。“名模”迅速被“女强人”替代。

“我并不喜欢把自己放在女强人的位置上,女强人给人的感觉一般都是坚强、气场强大、雷厉风行,实际上,我心里永远都住着一个小女孩。”马艳丽告诉记者。她能很坚强,是因为有朋友的支撑,她能走到今天也是因为有朋友的帮助,而她自己,其实对管理公司的兴趣并不浓厚,和当一个企业管理的女强人相比,她更喜欢去做设计。

宁可失去也不屈就

马艳丽做设计除了和自己的天赋有关之外,其实模特生涯对她的历练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朋友眼中,马艳丽是一个认真、苛求完美的人,重视细节,还有点小骄傲。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个性,马艳丽对自己参与的每一场秀,或者说对一些知名的国际品牌都有自己的理解,因为她会去钻研。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分量感的,有一些有深厚意义的东西在里面,你会不停地发现它的那些优点,而并不是靠一些短暂的视觉效果来抓住你的视线,我需要一种持续的吸引力。”

“不要试图改变我,让我来引导你,让你变得更美。”其实,马艳丽的这种坚持,曾有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大家的理解,包括她自己的员工。

因为有一个很有钱的浙江商人找到了马艳丽,希望成为高级定制的会员,但是这位商人有自己的审美,他希望Maryma帮他设计的服装能符合他的审美。而马艳丽觉得,商人有钱,可是品位有点俗,于是不同意按照商人的审美进行定制,他希望商人能接受她的意见,穿得更时尚一些。

遗憾的是,商人也是一个脾气很倔的人,结果,这笔生意没有了,也就意味着一年30万,甚至更多的会员费没有了。对此,马艳丽一点都不觉得可惜。“Maryma是有灵魂的,每一件衣服穿出去代表的都是Maryma的气质,我宁可失去,也不改变服装的定位和品质。”

但是,做企业不就是为了能赚钱吗?马艳丽的倔强让她损失了一些单子,可是马艳丽觉得,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忽视了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品质,那么,这个钱就挣得不值。马艳丽很喜欢香奈儿,她觉得,香奈儿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香奈儿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她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

社交的力量

当然,马艳丽之所以有这样的傲气,我们不得不承认,是因为在Maryma的发展过程中,除了2003年有点难之外,其余的时间,Maryma发展得都比较顺利。

高级定制,其实在中国还是属于新鲜事物。普通大众对高级定制的理解基本上都是花很贵的钱去买一件量身定做的衣服。Maryma转型做高级定制的时候,中国人,除了一些大富豪之外,高级定制基本上没人知道。

“我就是觉得高级定制有市场,所以就做了,其实那时候我自己也不是很懂这个市场。”在外人看来,马艳丽真是很幸运,歪打正着就进入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事实上,高级定制,在中国能做得很好的企业并不多。毕竟,这个行业面对的都是一些高端客户。

马艳丽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很快地签约那么多VIP客户,是得益于自己之前当模特的经历。仔细看Maryma的客户构成,商界和政界的占多数,明星占一部分。而这些人中,很多都是马艳丽的朋友。

“Maryma很少做宣传,因为基本上不用宣传,我自己就是很好的代言人,出席场合的时候,我穿的都是Maryma的衣服。”马艳丽说,“而且朋友们知道我在做什么的时候,也都很捧场,不过你的服装也必须是高品质的。”

而且马艳丽喜欢参加各种俱乐部,马术、健身等等,“我是他们的客户,后来他们也都变成了我的客户。”“我们从来没有为寻找客户发过愁。”所以说,马艳丽是幸运儿,她的经历给了她很多机会,可贵的是,她也是一个懂得把握机会的人。

每天,马艳丽下班的时间都很晚,她的勤奋和努力她的团队都看在眼里。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马艳丽还时不时地被工作打断,临时处理一下,才能继续话题。

不过,在马艳丽的眼里,她今天之所以能这么幸运,其实和她身边的朋友一直很支持她也是分不开的。

懂得感恩

话题又得回到2003年,在马艳丽的记忆里,那一年过得真的很艰难,但是“我当时的总经理事后跟我说,很多事他都没敢告诉我,而是自己默默给扛下了。他说,他真的死的心都有。”所以,马艳丽觉得,她真的很感激总经理,没有他的帮助,Maryma不知道会在当时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在下午记者观看私密秀彩排的时候,马艳丽现有的工作团队,尤其是几个设计师一直都在忙碌,帮模特换装,对服装进行适当的调整等等,他们和马艳丽之间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基本上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大家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是很让人惊讶的默契。

马艳丽说:“我不擅长做管理,但是我有一个好团队,这里有的员工都跟了我十几年了,大家处得就和家人一样。”也许,这也是马艳丽的魅力所在。就像她之前说的,自己不喜欢“女强人”这个称谓,更喜欢女人的感觉。所以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亲切,没有什么架子。

可能也是这种性格使然,马艳丽说:“大家都很帮我,在企业的管理上,比如一些商业大亨潘石屹、冯仑等都会给予我一些建议,所以我一直都很幸运。”马艳丽觉得,正是因为自己获得了大家很多的帮助,所以走到今天,Maryma才能成为一个被大家认可的高端定制的品牌。

当然,对于大家的帮助,“我会铭记在心,我会更努力,来回报这些帮助。”

200年的梦想

马艳丽是幸运的,可是作为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马艳丽对此也是坦承不讳。她觉得,对Maryma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你总能遇上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没完没了。

以前年纪小的时候,马艳丽遇到不开心的事,就会窝在沙发里大哭。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哭的事情做得少了,“可能是经历的事情多了,心态成熟了。”

其实,自从开始自己做企业,马艳丽经历了很多创业之初的艰难,后来由于工作忙,美满的婚姻破裂。如今马艳丽扮演了很多的角色,设计师、老板、单亲妈妈,自己还写写书。“不管怎样,生活总是要往前走的,所以遇到难题就一个一个处理,处理完了就好了。”马艳丽说,“如果实在觉得烦,就出去度假,把自己彻底放空,心态调整好了以后,回来再一一解决问题。”

篇5

叶锦添的东方美学思路不仅沿袭传统,

他的成长之路、观察方法、内心观照,

都为东方美学赋予一种陌生之美,有点迷离,有点忧郁,却带一点无限未来星光。

「东方美学的灵魂在于虚与实并至。

「复兴不能用时间和空间来定,有新就有旧,这是一个大平衡。从空里出发,一直散发到银河领域。这是东方的观点,它不涉及时间和空间,一直处在行动之中。所谓的运动也是在平衡,也是焕发能量的新过程,并不在时间范畴。

复兴是自我找寻出路,找寻一种可能性,视野更广阔、不受拘束,在这种情况下发现自己可能的方向和度量。

――新东方主义创发者 叶锦添

P=PHOENIX LIFESTYLE

新东方 多元化视野

在策划本期《东方美学新复兴》专题时,本刊编辑部第一个锁定的采访对象就是叶锦添。叶锦添最早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他让世界了解到东方文化艺术之美的重要。“新东方主义的创发,来自于寻找喜悦的发现,从各个角度开拓视野,并成为创作的源头。它以多方向的构成,不断自我吸附与影射。”对于新东方主义的理解,叶锦添更倾向于立体化的认识与运用。因此,无论是在服装设计、电影美术、舞台美术、摄影,还是当代艺术等多个领域,他都能为我们构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东方美学色彩。

许多人是因为叶锦添在2001年凭《卧虎藏龙》斩获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以后,才对他有所关注,但其实于1992年,他已经凭借电影《诱僧》获得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此前还以出色的绘画功底,出道之初就能够进入《英雄本色》《胭脂扣》等剧组。当时叶锦添还年轻,为了寻找机会去实现奇思怪想,他1993年一个人到台湾,在那他没有朋友,每天考验着自己的思考与实力,1993年在台湾演出的《楼兰女》,是叶锦添第一次尝试舞台剧服装和道具设计。叶锦添的精神世界很不安分,常常跳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是他的文化主脉络却很明晰,在影视剧《大明宫词》《夜宴》《赤壁》《风声》、杨丽萍舞台剧《孔雀》之中,一众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服装设计和美术指导,都体现出叶锦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理解。

P:在你的作品之中,都能看到你对于中国服饰的全新诠释,在设计不同服装时,你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叶锦添:没有一定的模式,而且方式一直在变化。有两个重点:一个是题目本身,不同故事拥有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学取向,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二是合作的对象。表演的形式,决定具体出现的风格。每个作品都希望做到不重复,也希望作出语言和形式上的革新,但手法是潜移默化的,不是用既成的观念。

P:你不仅在艺术领域进行跨界: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你认知中国文化的方法也跨越了时间与地域,吸收全世界的养分精华,参与其间,达到世界的高度,以此找寻中国的源头,产生崭新的视觉,可是在吸取、融合之时,你是否有过“水土不服”的矛盾?对此如何克服?

叶锦添:我的创作中一直都致力于寻找所有东西真正的关系。有时候它们的关系不是我们平时看起来的那样。所以真正的“水土不服”也就存在于这种施与受的关系。你能否把想要传达的信息传达出去,别人能是否和你认识的一样多,在信息的接受上是否拥有同样足够的空间。

我也相信这是一个观念改变的年代,许多认识会促进新观念的产生与确定,所以这是一个充满了冒险的年代。我把这个过程看成一个自然的必经过程,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也许这些水土不服就会变成他人文化的基础。

P:现在你为电影、舞台剧设计过许多比较戏剧化的服装,有想做自己创立一个时尚品牌,设计生活类服装吗?

叶锦添:我总觉得所谓的时尚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到了最高峰,将来的时尚世界当然还会和以往不一样。新的观念引发出各种可能性,从各种角度观看人的处境、对自己的定位――时尚曾经扮演过这个角色,但是现在我们要重新思考生活的状态,创造一种类似时尚的存在,它与以往的时尚又不太一样。未来的时尚是更贴近个人表达,表现个体和社会关系的,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完成,牵涉到方方面面深入的美学关系。至少在目前的商业体系上去制造一个商业品牌,会越来越保守。

舞台剧 有限中看无限

今年叶锦添为歌剧版《红楼梦》与舞台剧《吉赛尔》做服装造型以及舞台场景设计,立体的舞台剧与平面的影视作品相比,叶锦添的观察方法与设计思路也会有所不同。他表示“舞台的空间是有限的,它是镜框,观众的眼睛就可以看到边界。相比之下电影是接近无限的,既可以展现宽广的沙漠,也可以展示狭小的房间。所以舞台的空间是要经过想象,转化成特定的大小,出现在观众面前;电影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中慢慢建立起一套语言,所以它呈现的多是局部的细节,很少是全观。而舞台是在特定的空间中看无限,其中展现会充满虚拟的手法。”

P:你曾为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做过艺术指导,此次是歌剧版《红楼梦》,这两个《红楼梦》在视觉上会有什么不一样?

叶锦添:李少红版《红楼梦》是一个很大的尝试,尝试的意义在于从机械的电影设备表现,回归到虚拟,从中国古典角度看这些东西,它建构的模式是从虚拟到写实。因此我们看到很大胆的依据传统戏曲创造的梦幻感,在程式化中呈现曹雪芹的梦幻感,在画面中制造出合理的共流。但是在歌剧版《红楼梦》,都是舞台化的呈现,全是一幕幕的,所以顺理成章达成一种半诗意半梦幻的风格。

P:在你心中,《红楼梦》还会有几个模样?你以后还会想呈现什么样的《红楼梦》?

叶锦添:就好像莎士比亚在英国一样,不同年代的人看有不同发现、不同理解,有不同的情感表达,要再做《红楼梦》,不同时间、不同演员、不同合作对象、不同社会氛围都会让它改变。但最终的是,它有属于我们当下的表达与意义。

P:《吉赛尔》是西方经典的芭蕾舞台剧,今年年底你为其做服装造型以及舞台场景设计,你是如何“叛逆”地融入新东方主义美学的?

叶锦添:我一直都很喜欢芭蕾舞呈现的女性美,伤感又诗意,复杂的技术会造成超现实的感觉,这都是形而上而漂亮的。当我和阿库汉姆合作,发现他心中有很强烈的另一种表达。所以这次的《吉赛尔》他会和传统的芭蕾舞比较不一样,是沉重与暗色系,又带有深沉、永恒的写实主义色彩,在呈现上又是单纯、超现实的。我只用一个很简单的手法改编芭蕾舞舞台过往的历史氛围:一面浮动的墙,落实在舞台上,成为生与死、不同世界的边界。

P:通过阅读你的书籍,我觉得你构筑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世界观,富有想象力、虚幻却又真实,你是否想过自编自导一部电影,以此更形象立体地呈现你的观念世界?

叶锦添:我现在比较倾向未来的题材。未来也包括过去。我现在看事情的方法已经变了,不是从现在看未来,而是由未来看从前,我希望用这种看事情的方法,去建构新的视觉、世界观,构建新的人间经历。

流形 让感官思绪韵动

对叶锦添而言,研究历史仅是电影美术设计工作的第一步,他不断探寻如何把历史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作为一名艺术家,他致力于增扩观众的视野和生活方式――他把这个过程描述为“流形”。每次在叶锦添的当代艺术展中,都能见到他所创造的巨大人偶Lili,但每一次他都会为展览赋予新的意义。今年的《流形:叶锦添艺术世界之旅》延续了2013年《梦渡间:叶锦添摄影展》的黑盒子概念,两个巨大的Lili同时出现在展览场内,营造出三重对视的感觉。在《流形》展览中,现场还特别准备了影片的片目单,观众可以在片目单的专门位置留下自己的观看感想,尝试一下,或许在叶锦添的下一回展览中,你会为某种熟悉的情绪所动容。

P:最近你在上海举办个展《流形:叶锦添艺术世界之旅》,主要想传达的思想和情绪是?

叶锦添:我希望平实地把以往对世界探寻的经验放在空间中,让大家分享思考。这一次在上海办展,让我把目光从欧洲和北美收回到中国。上海的黄浦江旁边的标志性建筑很多,外滩甚至成为中国历史一个很重要的回忆。但是你如果仔细思索,会发现现在看到的很多建筑,有些是改建的,有些是只剩下外形、重新包装,而内部现今已与当初南辕北辙。展览本身延伸了《梦渡间》的黑盒子概念,里面充满了潜意识、对世界的看法,营造了一个流动的世界,在其中声音与影像流动交汇,我既往所创作的实物也身处同一个空间。我构思营造出三重对视的感觉,两个巨大的Lili同时出现在展览场内。因为她们的尺寸很大,所以营造出很大的气场,让观者有一种形体迷失的感觉。

P:在你的展览中,你所创造的大型人偶Lili是出现的常客,你通过她想传达什么情绪?

叶锦添:Lili本身就是反照一切人的经验和情绪表达,影射出很多人们内心的情绪和表达,其实记录她最终记录的是时间和空间。我们现在身处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人类的比例下、经过漫长的历史约定俗成。而现在只要稍微改编一下比例,即便对于宇宙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历史、空间就会发生改变。所以我非常希望把人们抽离当下的时间和空间,重新看这个世界。

P:在你眼中,观众是否也是你艺术展的其中一部分,他们是如何影响你的创作的?

叶锦添:在艺术展中出现的一切都是从观众的角度出现的,而不是从我的角度。这些东西都是我周围看到的人、事、历史、空间,他们的相互关系和张力。这些作品中没有我的主观因素,我遇到什么就是什么。有的时候,我遇到一些东西,内心潜藏已久的想法就会跑出来。

篇6

查建英旅美作家,曾为《万象》《纽约时报》等撰稿。已出版英文著作China Pop、《说东道西》等。

定装照娱乐了谁?

红楼选秀的“盛宴”搅起了一趟浑水,却在一片熙熙攘攘中落寞。而“红楼”的戏码却不甘寂寞,再次掀起一阵波澜。近期发出的定装照,让众网民心中一颤,自觉汗津津的,口中已喷了一滩水,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终忍不住破口大骂:“是何妖照!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

这次,妖物没有为自己辩解,跛足道人也还没出现。定装照不是风月宝鉴,网民们也还是能够继续说话。也不得不佩服曹大学子的通透,世上的事情本就是个轮回。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主角之间,不断地演绎着。锵锵三人行这次请来了建英与马未都,说说他们眼里的“妖照”。

窦文涛:最近李少红导演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网上出来了一些定装照,就叶锦添做的那个服装、发型什么的定装照,然后这定装照在网上一出来,这一片骂。我先请你们看看,然后你们来评评。咱们先选几个照片,给大家看看。叶锦添的意思是说他既要考虑古典性,而且参照真正的古代的装饰,当然另一方面他希望有前卫性,比如说有的服装设计就评价像比较单一的这种色块,这个东西可能有一些现代,也要跟上现代、时尚那个意思。

马未都:我觉得出发点有一个问题,我们先不说这事是不是定装,咱看了这装,会有疑问:你是想拍一个贴近生活的《红楼梦》还是你想拍一个戏剧《红楼梦》?这你得说清楚,如果你想牌拍一个戏剧味的《红楼梦》,你怎么夸张都没关系。我们现在这个定装照很戏剧化。我就觉得是一个很可怕的事,这个东西会变的非常的假,戏剧不怕假,戏剧本身就一个假玩意儿,就是越假越好越程式化越是好,但生活中它就不是那样了。

窦文涛:这次有个网站搞了讨论,80%的人认为这一组定装照“妖气太重”。

马未都:你说他那贴片猛一看是发型不发型,帽子不帽子,这是有点问题。我是觉得对百姓来说,越清晰越好,另外,《红楼梦》虽然是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红楼梦》是个非常定型的东西,是一个反映年轻时期社会画卷的这么一个小说。虽然是小说,但是大家可以认为就是反映当时的生活画卷。跟《夜宴》、《黄金甲》之类的电影完全不一样,那是个彻底的虚构,所以你爱怎么服装怎么服装,你爱怎么想象怎么想象。要我觉得,尽可能少想象的是好的,就是越简单越好,就大家公认的,认可这个东西就行了,这样骂声就会少了很多。

查建英:去年我的书桌上有一本叶锦添的各种各样的服装设计的台历,我还真的觉得每一章都漂亮,就是又时尚又前卫,而且挺有想象力的。但是这个,实话我真不喜欢,我觉得假而且堆砌,头上好像很多余,我觉得昆曲那头饰上面插了多少、多少东西,而且也贴了。都可以,那是唱戏。你这个是电视剧,你要让人物至少有一个日常生活的状态,虽然是一个贵族大家,她也不是天天跟戏装似的就上来了。

马未都:他有一个冲突就是设计思想,因为戏剧过去是远观的,你眼睛不是镜头,你推不上去,人坐那就在那了。他要夸张,要什么脑瓜乱颤怎么都可以。您这好,拍电视剧镜头一回儿推上去了,你弄一个死辫子贴在上面特难看。

追求艺术或许不能仅仅以好坏来评断,但世上总有这么一条理:你自己想追求什么都是你的事,但既然是放出来给人赏玩的,就总得考虑一下观众的感受。娱乐化的世界造就了娱乐化的市场,观众或许不能评定你是否艺术,但观众至少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如果一味的自行其道,未免落得一个自私的标语。到头来,娱乐了谁?

曹雪芹的昆剧与叶锦添的衣服

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再到晚清便没落了。昆剧当然也有《红楼梦》的曲目,但依然还是昆剧。然而因为曹雪芹喜欢昆剧,就非得把红楼梦里面的人弄成昆剧戏子一般,却似乎有点牵强。

有人说,艺术,从来都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被庸俗牵着鼻子走。然而此话却有点自打耳光,中国传承下来的艺术,偏偏是被所谓庸俗牵着鼻子走下来的。当年的昆剧,也就是当年的流行乐罢了。

其实艺术与庸俗本就无关,既然无关,大义凛然地将他们分开岂不可笑?怪不得大师也要大喊说不得,因为一说就不对了……

查建英:其实《红楼梦》那时候刚出场的时候林黛玉穿什么衣服好像也没写,贾宝玉是有的。

窦文涛:反正老有人知难而上,咱们才不是聊这个《赤壁》吗?我发现你潜伏着你的一种看法,就是说对于已经深入人心的经典包括《三国》包括什么《红楼》,要是做大幅度的这种变化,创新、改变就不太合适。

马未都:费力不讨好。尤其要生活化《红楼梦》一定要拍的越生活化,越细致化,那可能是越好看。你越是把这些架势全拿开,你全是靠这个,要我说就是最不该特别注意的地方,你特别注意。比如一特别没文化的人要出席一个酒会然后就奔阿玛尼服装店,买一身西服穿上一进来就特傻。本身是因为没文化的,你要农民穿上一身阿玛尼更吓人,还不如穿自各儿服装。服装讲究是应该的,但是毕竟历史上是有服装原形,这个都是你参考各种资料,因为年轻时期留下来的绘画资料是非常多的,我们都可以照着做。

查建英:但是这个都照着做就一定好看了?我小时候看那个《红楼梦》是那种特别早的一个老本子,好像是五几年人民出版社出的,他配的插图特别简单就是黑白的,一些就是每个人物都是黑白,好像是木刻的,然后那衣服当然都是很小简单的,就几个线条,但是这个恰好,你觉得就放在这个书前面正好,你不要给它添太多的东西,其实那文字本身就让你留想象的空间,但是做戏我觉得可以理解,他必须得作势,人不能就说想象的衣服。

马未都:还有《大长今》。它韩国的服装就那样,我们应该把我们当时明清两代展示一下,因为那时候他比较模糊,以你明也行、清也行,他本身差异不大嘛,我觉得就应该实打实地展现那个文化。如果你把它变成了一个就是完全戏剧化了这个事我觉得有点费力不讨好。

拍《红楼梦》不要说我这电视剧有200万元的一个一级预算说超了我就不赚钱了,那就完蛋了。如果说国家说这是国家文化遗产,你把所有专家都叫到场,我们就讨论这个事,应该实打实的,我们有这个文化,我们没有可以虚构的。

查建英:我听说他有一个说法,就是叶锦添说那时候昆曲很流行,所以肯定曹雪芹也受这个昆剧影响,问题是他可能看昆曲,或者说他里面的那些人物看昆曲,问题他会整天家常打扮都贴一脑子贴片。这个不可能,他再创造就有点……

窦文涛:我觉得中国人实际现在真的是进入一个创新时代,什么事都爱创新,弄什么都得有点自己的东西,或者说他特别有一种时尚意识,就感觉我得接通这社会目前的时尚,过去我对这种方向咱也就说不出什么,觉得可能也好吧,但是后来马先生就介绍我看那个日本的电视剧《大奥》。日本人真是特别严肃,一丝不苟。日本那个时候的礼节就是这样。

窦文涛:礼服,多少、多少套和服,就是这样,发型一丝不苟,你知道嘛,你看了之后你觉得对你有好处,有营养。

查建英:想起来,我前些时候在纽约看了一个就在布鲁克林区有一个日本的动漫大师展览,我现在一下想不起名字来了,但是你看出来他之精致,就一个卡通画人物,卡通画背景的学术式研究精神,真是中国的好多当代的好多当代艺术作品里缺乏的,咱们太鞠躬尽力太想满堂彩了。

窦文涛:所以有不少所谓古代题材的这种电视剧什么的,感觉就是驴粪蛋表面光。

马未都:对,就是没有营养,因为营养是假的,给你的东西都是维生素,不吃饭的那种营养。我们是希望《红楼梦》这样鸿篇巨著,如果说我们这样严肃的第二次推出,他不是第一次,第二次推出,20年以后我重新推出应该在社会学方面,不出差错,不能杜撰任何戏业,我说的细节是科学细节,就是我服饰就这样,你光弄一个别的,哪个朝代的也不是,穿在我身上那就完了。

窦文涛:好嘛,这是相当大的工程了。话又说回来,你觉得就说曹雪芹为什么会那么细致的描写衣服,你发现没有,《红楼梦》里谁出场这个衣服的细节,在现代小说的写法中好像不会到那样。

马未都:我觉得跟他创作态度肯定有关的,曹雪芹写的这个笔法跟日本人拍的《大奥》异曲同工,表现细节才表现那个社会的内容。然后让你远隔的人看就非常的真实,所以,很多咱们看特别琐碎,他不厌其烦的去描述这种当时的细节,对我们来说是文化的遗产,这个遗产很具体入微,我们这时候研究是有意思的,为什么有红学?就是因为人家琐碎,如果他全是那种口号似的那就没研究价值了。

查建英:或者就是光是一个神似,没有细节。

艺术不可能民主?

艺术不可能民主,这是叶锦添说的,这遭到了不少的非议。这句话本身是没什么问题,但这不是待“客”之道。或许很多的艺术一开始遭到了非议,然后反对的声音便慢慢沉寂了下来,但似乎没有理由把这叫做接受。网民的“躁动”当然有许多原因,但最多的还是感觉受到侵犯。这就好像去裁缝铺做一件素色丝质长裙,回头做出一条花花的石榴裙,顾客说这不是我要的,裁缝却说这很漂亮,可你不懂艺术。就像经常发生的那样,或许顾客会被说服,或许顾客依然会买单,因为木已成舟,他们也不想被斥责为“不懂艺术”。最后,专制的艺术战胜了民主的艺术,顾客也得到了拿得出手的裙子,皆大欢喜。但,这究竟是谁的艺术?

马未都:很多人在红学上跑偏,歪门左道的都有,研究食品的人可以研究红学,研究服装的也可以研究红学。《红楼梦》光服装这个部分就写不完,这还可以分成《红楼梦》中女性的服装、红楼梦中老年女性的服装,这个寓意都可以写出论文来。

窦文涛:所以为什么一辈子写一部小说,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对艺术的态度。现在人干事很少那么认真、细致了。

查建英:而且这些细节的魅力无穷,尤其现在的人有一个距离之后,看了更是。就好象你感同身受进入了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的场景细节一样,而且我觉得他也不是纯粹的就是每个人的服装都写一遍,他真是该繁就繁,该简就简。就像我刚才说的,比如说贾宝玉出场有服装的描写,但是黛玉她没有,然后他跟她的人物性格又是相配的。

篇7

一份完整的公关策划文案,必须有一个标题,使人一读就明白这是一份活动策划书而不是一份工作小结或评估报告。

标题可以直接写成"xx公司xx活动策划书",也可以采用点明某一活动主题的词语作为主标题,而将"xx公司xx活动策划书"作为副标题列在其下。

标题撰写要明白易懂。

二、前言

也 称背景介绍。即简略地介绍组织策划这份文案的背景情况。因为,社会组织的任何一项公关专题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均有其特定的背景和 需要。只有阐明了这一背景和需要,才能引出后面的具体策划内容(方案),也才能说明举办这一活动的迫切性和意义所在。脱离了一定的活动背景,会使策划内容使人看了不得要领。

前言撰写要简明扼要。

三、调查分析

公关策划是建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的,调查分析是公关活动策划的先期工作。调查分析主要是对组织形象做出具体分析,可以从当前组织形象存在的优势点,问题点和机会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下步公关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调查分析要注重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查手段的适用性,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四、目标战略

为了提高公关活动的效果,必须确立公关目标。应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选择目标分类,如将目标分成总目标与分目标,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等。

目标战略主要考虑所设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组织的发展战略,是否符合组织形象的定位要求,是否符合公众需要,是否符合社会文化及其发展需要,是否针对组织存在的问题等。

五、创意说明

创意是公关活动成败的关键。创意是公关人员根据调查结论、社会组织形象特性和公众需求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是整个公关活动策划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一个富有创意性的公关策划,能吸引和感染公众,使公关传播受到良好的效果。

创意的内容包括:

1、活动主题。

2、活动名称和项目。

3、标语。

4、宣传作品等。

活动主题要新颖,富有独特性和个性,有意境感和吸引力。

六、媒介策略

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也就是组织向公众的信息传播、双向沟通过程,因此,正确选择传播媒介是使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媒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

七、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是对具体活动的指导。应根据各个活动项目分别制定各项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要有周密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

八、经费预算

正确的经费预算是实施活动的保证。

经费预算要合理、全面、留有余地。

九、效果评估

正确的评估本次活动的效果,有助于组织了解公关方案的实现程度,衡量公关活动的实际效果,调动公关人员的积极性,并为下一轮公关工作提供新的信息。

效果评估要依据目标,实事求是,并给出评估的效果的方法。

十、署名

文案最后需写明:

1、策划者名。公关公司、公关部名称或策划人员名称。

2、策划书写作时间。x年x月x日。

公关策划书(一)

策划资料:

对于在帮助贫困生方面:有80%的学生都愿意帮助贫困生,还有20%的学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没有人不愿意。

对于学生会在学校里开展活动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生:所有学生都认为应该采取一定的活动来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对于勤工俭学的态度:95%的学生都支持勤工俭学,他们认为只要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做一些兼职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5%的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

对于在学校里开一个服装专卖店:30%的学生认为好,在这30%学生中,男女比例为6:4;50%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另有20%的学生持反对意见。

在服装店里附设其物品上:希望能有运动服、运动鞋、背包和头饰用品。

在对于企业赞助学校的活动上:70%的学生都能接受这一形式,30%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但从活动组织人员看来,他们需要企业的赞助,还希望加大赞助力度。

在服装的着装上面来看:85%的学生平时喜欢穿牛仔服、休闲服,10%的学生平时喜欢穿运动服,5%的学生平时喜欢穿正装。

对于平时用哪类东西来装点自己: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背包,女学生喜欢用头饰品来装点一下自己。

学生们平时对广告的看法:有70%的学生受电视广告的影响自己的购卖,30%的学生受报纸和杂志影响。

受大学生欢迎的服装品牌为:左丹奴、班尼路、以纯、阿迪达斯、NIKE。

他们心目中的价格为:80-150元之间。

当代大学生,对服饰的追求越来越倾向于高品位、个性化和休闲类服饰倍受青睐。但是,大学生和任何消费群体一样,他们并不因为是大学生就成为成熟的消费者,他们一样或者说更容易受到各种广告宣传行为的影响,因此,成功的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保证所有的宣传活动要有连续性,因此在宣传活动上我们采取文体、艺术、生活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内容。

为了保证我们所有宣传活动都是围绕公司的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我们每次宣传的都不偏离主题。

主题:青春、流行、创造。

活动项目:

一、校园迎新,热情服务——“xxx”志愿者服务、“倡文明,树校风”活动活动

二、展示形象,完美人生——校园个人形象设计大赛

三、亮出青春,展现自我——推选品牌形象代言人活动

四、梦圆T台,靓丽身材——时装秀

五、舌战群雄,表现自我——“xxx”杯院系辩论赛

六、激扬青春,标榜个性——“xxx”杯歌唱、舞蹈、司仪大赛

七、赛场风云,豪情尽现——“xxx”杯校园球类比赛

八、激扬人生,各显——“xxx”杯校园动画、漫画、服装设计大赛

媒介支持:

横幅:悬挂于校园各主要干道及举办地点内外。

精美海报(和活动内容):在校园内各主要地方张贴。

传单(品牌形象,活动章程及内容):在校园内派发。

彩旗:悬挂于校道两侧及活动场内外。

展示架:展示产品及品牌形象。

书签:针对学生的长期广告宣传物。

校园广播:活动宣传。

校园网站:进行大力宣传活动内容, BBS公布活动的进程及相关问题回复。

校级报刊:报道活动的花絮及精彩内容。

宿舍楼下黑板:书写活动通知。

公关策划书(二)

一、主题

师恩在心 祝福语真

二、日期

**年9月1日至9月16日

三、主要内容

购物顾客,可领取邮资明信片,作为教师节给予最尊敬老师的节日问候。

四、目的

1、打情感牌,通过为学生和老师建立了一种情感沟通的渠道,来获得顾客的好评。

2、在教师节日前后,吸引更多顾客前来,创造销售。

五、操作步骤

1、在商场购物满50元(超市满30元)的顾客可以在总台领取一张邮资明信片,凭购物小票,时间为9月1日至9月9日,共计2000份,送完为止。

2、可以由顾客当场填妥后,交还总台,由商场(超市)负责在教师节前一天邮寄。

3、也可以由顾客自己带回邮寄。

4、2000份明信片送完为止。

5、教师凭教师证和明信片,可以现场领取精美礼品一份(设定价值2元),限领一份,时间截止日为了9月16日。

6、领取后在明信片后标记,以示礼品已领。

7、注意:结果会出现一位老师收到若干张明信片,因此需要在现场明示:限领一份。

六、有关明信片和礼品

1、由商家出面统一购置邮资明信片,并上面印刷祝福词:**(商家)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凭此卡和教师证可获赠礼品一份,详见现场海报。

2、明信片选择符合教师节日主题。

3、具体数量由商家根据城市规模大小和促销力度自行确定。

4、设置礼品的目的是使得明信片更有价值,同时也促使老师们光临商家卖场,创造销售机会。 因此最好设置此项礼品,如果确因费用有限,同时也没有厂家支持,也可以放弃。

七、宣传

1、现场海报,条幅;

2、新闻报道

八、成本

1、邮资明信片:1元/张*2000张=2000元;

篇8

一般来说,评价是一个判断的过程。这一判断过程以“能够怎样”这类关于可能性的经验性问题和“应该怎样”这类关于必要性的伦理性问题为基础,通过将我们关于这些问题的观念与“实际怎样”相对照和比较,从而对“实际怎样”加以评判。“实际怎样”是评价的对象,“能够怎样”、“应该怎样”是评价标准的基础。这么说来,课程评价属于道德实践的范畴。(参见《课程导论》,第165页)。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的某些方面或其总体的价值(即这些方面或其总体是否满足了某些需要或达到了某些价值标准)给以评定。(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第168页)。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的综合评定;专业课程评价就是对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实习课的综合评定。建构理论将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对培养学生知识的评价转移到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评价。课程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有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教学是教师对课程按照课堂设计和运用各种教法,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的过程。职业中学的专业课一般分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习课。专业理论课以课堂教学的形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验从基本概念和原理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以及学会如何进行创新思维。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可以参照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专业实习课一般分为在校内实习基地上专业技能训练课和到校外实习单位上专业实习技能课这两种形式,因此专业实习课的教学评价问题应分成校内实习课教学评价和校外实习课教学评价两部分。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应该在学生毕业后从对其所做的跟踪调查上对专业实习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校内专业实习课教学评价

职业教育专业实习课的教学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对专业实习课教学进行评价时,应该从专业实习课教学目标的可行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性,教学实习设备的充分利用性,学生对实习课的认可性,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创造力发挥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模块式教学法”既能满足专业实习课的教学要求,又可以节省学校的教学资源,还便于专业教学评价,因此,职业教育专业实习课应大力提倡模块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某一模块的教学和实训来直接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从实习课教学上进行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校内专业实习课教学是学生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的主要渠道,因此,校内专业实习课(实训课)是专业课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专业实习课有别于一般的理论课课堂教学,它不可能像理论课教学那样在一两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它要根据实习内容的难易程度,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安排一定量的操作训练,使学生通过实习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为此,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要从教师的教学指导过程,学生的实习过程,学生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等方面去综合评价。

(二)从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上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学生通过每门专业实习课的训练,大都能够掌握该门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比如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学完音频功率放大器模块这个模块以后,就应该掌握前置放大级和功率放大级的安装与调试的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学习安装一种功放电路,还能够独立设计应用不同极性的三极管或集成块安装前置级和功放级的电路,分析和检测不同形式的功放的放大效果,使所学专业技术能够充分得到运用。

校外专业实习课教学评价

(一)对校外实习单位专业设备和实习条件的评价

我们不仅要从校外实习单位的设备上进行评价,还要考虑到实习目标、计划、师资、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校外实习单位的设备是否满足专业实习条件是校外专业课程评价的基本条件;校外实习单位的师资是评价学生校外实习教学的重要条件;实习课程的课时量是评价实习质量的必备条件;实习目标的正确性,实习计划的可行性,实习管理的规范性是评价实习成果的主要条件。

(二)从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检测进行评价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企业大都是私营企业或合资企业,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多数都是顶岗实习,真正能够完全满足学生专业实习条件的并不多。因此,学生在校外实习,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检测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但对检测学生的实习适应性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生产的需要,可否成为地方需要的人才是实习单位评价的标准。比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到服装厂实习,厂里首先要看学生操作各种服装设备,按照图纸完成各式各样服装的生产加工能力,然后再看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从学生访谈中对专业实习课进行满意度评价

通过对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并采用与实习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及对实习过程的满意度进行专业实习课教学评价。

(四)在学生返校后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上进行实习效果评价

学生在校外实习结束后,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考核,并联系劳动部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鉴定和定级考核,颁发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通过定级考核,从学生的专业技术等级上进行实习效果评价。

从跟踪学生就业调查上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一)从社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满意度进行评价

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专业实习课教学进行社会满意度评价。社会评价对学校的信誉度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职业中学应该让学生掌握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让学生把学到的专业技能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建立起职教与经济协调发展、育人和用人紧密联系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从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专业巩固率进行评价

对前几届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专业巩固率等方面对专业实习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三)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进行评价

通过工作单位对就业学生的认可程度进行专业实习课的教学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最能说明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也最能体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专业课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都会有很大的启发。

(四)通过学生就业后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就业后,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在学校专业实习课中学到的专业技术是否与生产实际相适应,对专业实习课教学的实用性加以评价。

(五)通过毕业生典型人才的数量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

专业实习课,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人才的检验要靠毕业生中典型人才数量的多少来衡量。

篇9

一、流行色与常用色及商业设计的关系

流行色是根据某一时期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通常由流行色研究机构、并能够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时尚色彩。流行色是社会潮流推动下的产物,反映了某个时期的群体特征。流行色通常由多个色组组成。人们的性格爱好不尽相同,对于色彩的喜爱也多种多样,因此,流行色的多样性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流行色除了应用于常见的服装设计,在建筑设计、室内装饰、产品包装等领域也多有应用。

常用色是指某一地域使用较多的色彩,它不是由什么人规定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和经常使用的色彩。流行色往往与常用色相辅相成,常用色有时会上升为流行色,不再流行的色彩有时也会变成常用色。

色彩设计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反映该品牌的特色,还要适合消费群体的审美习惯。品牌依靠其色彩不仅可以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区别,还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品牌色在经过岁月沉淀后也可以成为流行色。2008年百事可乐宣布更换其品牌标识(图1),新的标识在设计上透露出锐利和嬉闹的意味。尽管形状变了,但是标识的色彩还是原来的红、白、蓝组合,这个色彩组合已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成为百事可乐的品牌标志,不会轻易被改变。

二、流行色产生的原因

(一)人的色彩心理和视觉平衡

当人看见一种色彩时,除了对色彩的直观感受,还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其加以认识,进而产生色彩心理效应。这个色彩感知的过程经历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从视觉生理角度来说,人的眼睛长期观看同一种色彩会产生视觉疲劳,视觉疲劳作用到心理上,会使人产生寻求新的色彩刺激的心理需求,新的流行色便应运而生。人的视觉和心理的需求指导了流行色的流行规律――一组流行色流行三年,一般色彩基调是由冷到暖或者由明到暗,然后经过一年的过渡期,其补色再流行三年,由此形成一个7年的流行周期(图2)。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经历过这样的流行色变化――从以沙滩贝壳色为主流的暖色调流行期过渡到竹叶青色,再到以湖蓝为主的冷色流行期。

(二)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60年在其著作《动机与人格》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对于消费品,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需求,而是进一步追求色彩的协调,从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思想转化为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新旧替换速度的加剧使得流行色成为商业设计中满足市场需求的客观条件,人们开始接受流行色。此外,媒体对流行色的传播也是推动流行色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期刊杂志和电视媒体通过各种方式将大量的流行概念和信息传播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追求流行色的意识。近年来,随着韩剧和韩国综艺节目在国内的大量播放,韩国的服装潮流和妆容时尚也在中国流行,对年轻的消费者产生了影响。在这股“韩流”的影响下,年轻姑娘们开始模仿韩国明星的着装和妆容,如渐变色已在唇妆中蔚然成风(图3)。

(三)艺术思潮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艺术思潮对流行色的产生有很大影响。流行色最初是在一小群人中产生,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爱好不同,更多人只是从众和模仿。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参考国内外的民族文化和色彩习俗,调查过往的色彩流行的变化周期,从而预测有可能流行的色彩倾向。如近年在家居纺织品中不断出现的古典主义风格题材(图4),由于这种风格能够唤起消费者心理上的共鸣,因而能达到很好的市场效果。除了艺术思潮,其他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也会对流行色产生影响。

三、流行色对商业设计的影响

(一)调节消费心理

现代工业的发展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近几年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压力导致人们身心俱疲,这时商业设计中的流行色便能起到舒缓人们心理压力的作用。色彩的流行具有心理学特征,流行色本身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并不具有心理内涵,但是当它进入人们的视线,并通过转化而形成人们对这些色彩的认知和看法时,就能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色彩可以促进人体荷尔蒙的分泌。荷尔蒙是影响人的情绪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消费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色彩偏好对色彩进行选择,可以愉悦精神,从而达到调节心理的目的。如富安娜家纺的衡芷清芬系列(图5)以清新淡雅的蓝色,搭配叶子的黄棕色,使得整套床品看起来清爽宁静,让人抛却生活的烦躁。

(二)引导消费市场

流行色可以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它先流行于一部分人中,再通过传播和模仿扩散开来。从众心理使得消费者的审美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流而变化,这在年轻消费者中更为常见。年轻消费者是消费市场的主流,因此,当主消费群体的审美向某种流行趋向发展,而品牌又正好使用了符合这些消费者审美的流行色时,就能产生商业价值。

流行色的使用还可以提高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流行色作为成本最低却能创造出最高产品附加值的品牌因素,对提高品牌影响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最终由产品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分为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而色彩是产品外在形象中最能影响消费者视觉的因素,它可以将消费者的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行为,因此,流行色的使用对消费市场可以起到导向作用。

四、流行色在商业设计中的应用

(一)流行色的预测和参照

对流行色进行预测可以帮助设计师把握未来色彩流行的趋势和方向,引导企业创造和生产出符合时尚走向的产品。国际流行色协会是预测和流行色最权威的机构,由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成员国组成。每半年,国际流行色协会的相关专家和工作者聚集到一起,通过调研,在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流行色的发展规律,对过去半年来消费者的消费情况进行研究,并对下一年的流行色进行挖掘,其意义在于广泛关注消费者的人员结构、生活方式、消费水平和审美取向,最终将接下来几个月的色彩流行趋势通过具有丰富视觉信息的画面和相关主题文字,或者直接以明确的色卡群的形式。国际流行色协会每个成员国也成立了各自的流行色研究机构,如我国最权威的机构是中国流行色协会。专业机构的流行色是商业设计的重要参考,要想把握未来市场流行的方向,就要随时关注流行色机构所的色彩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色的发展规律,并将其与企业、品牌加以结合,从而促进商业文化的传播。

(二)色彩个性在商业设计中的作用

尽管国际流行色协会的是统一的流行趋势,但是从流行色在市场上的应用来看,每个国家还会出现不同的流行风格,因为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地区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导致人们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形成对色彩的不同偏好。这就是为什么在商业设计中,国际流行色协会所的流行色的大致趋势,还需要根据消费者的特点加以调整的原因。

流行色偏好的主体是设计师与消费者,他们作为消费市场中两种不同的角色,对流行色的影响是有所区别的。设计师作为对色彩敏感度较高、走在时尚前沿的群体,对于流行色有着很强的把握能力,他们通过杰出的设计作品引起消费者的崇尚和追捧。一般来说,品牌的信誉度越高、名气越大,设计师所起的作用就越大,设计师对色彩的偏好也会在商业设计中体现。然而,影响流行色的关键主体还是消费者。在相同生活环境下形成的相似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同一地域人们的色彩爱好。因此,在商业设计中,要重视不同地区的色彩个性,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色彩偏好加以设计;同时,充分发挥设计师的独创性,让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加以判断,设计出既具有独特个性、又能被消费者所喜爱的色彩来。

(三)坚持统一和谐的审美法则

流行色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商业设计中,色彩与产品特色要统一,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展示设计、销售环境都是商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它们环环相扣,在商品文化传播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商业形象要做到统一、和谐,首先要把握好主色调,即流行色、品牌色和常用色之间的关系,它们决定了商业设计的风格与定位。在商业宣传中,产品设计中的流行色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色彩喜好;和谐的陈设展示有助于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令人驻足;良好的整体色彩环境能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恰当的包装有助于呼应消费者的情感……承担着品牌形象的每个环节各司其职,流行色在各环节之间的统一协调可以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功用。此外,流行色还应与其载体即材质、形状相互融合,无论流行色最终以哪种形式呈现,与材质的完美融合将助其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色彩设计是商业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流行色对人消费心理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商品形象的美誉度,通过有针对性的色彩设计突出品牌特点,使品牌的形象特色能够适应民族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深入消费者心理,从而提升产品的精神附加值,使产品在流行时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与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一个职业人在职场立足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和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学术界一般将职业素养分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实际上大学生入校开始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就需要有很高的职商,我发现,在每年开学初学生会竞选的活动中,胜出的学生明显体现了主动性,有责任感,做事情效率高,同时内外形象良好,容易与人沟通。在学生会的管理过程中,职商也是特别需要强调的。举办各种活动,学生会类似于一个项目团队,由活动主办部门策划方案,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执行策划方案,在这样一个完善的项目合作过程中,团队精神是工作顺利完成的核心要素,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在岗位上都需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人们在各自岗位工作的过程就是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的过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在“职场”通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2.职业形象。职业形象泛指职业人外在、内在的综合表现和反映。外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的相貌、穿着、打扮、谈吐等他人能看到、听到的直观感受东西;内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所表现出来的学识、风度、气质、魅力等他人看不到,却能通过活动感受到的东西。我院属于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外在形象较一般院校更注重个性,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这是很重要的,没有个性的艺术生,他的创作也很难脱颖而出,这也是内在职业形象的外在表现。外在形象受到学生所学专业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会比一般专业的学生穿着上注重独特性,而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非常注重外在的形象,这就是学生注重职业形象的表现。

3.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设想及其有关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包括职业生涯设计、对正在从业或即将从业的看法等。

4.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而且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和训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走向“职场”的基本条件。

二、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必然强调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一)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强调校风、教风、学风的同时对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直接影响。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培养学生敬业、发展、主动、责任、执行、品格、绩效、协作、智慧、形象十大职业素养的构成都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1.制度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即规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组织机构建设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部门主要为党支部、学生会、团委、社团等,也有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精髓渗透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去,建立符合高校学生能力成长的规章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部门成为培养锻炼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最有效平台。

2.队伍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部门的学生队伍建设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和组织活动的主体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弱密切相关,组织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党支部、学生会、团委、社团等部门招新时应注重挑选有潜力的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学生热衷于各类活动,可以活跃校园生活,也可以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就业时更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已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历练了主动、执行、协作、责任等职业素养。

四、探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改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

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给学生灌输现代管理理念,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理念,一方面,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处事公道、诚实厚道、勤业精业、团结协作、任劳任怨、开拓创新等管理理念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中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的意识。

(二)组织策划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工作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利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平台。目前高校对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开设职业规划讲座等,高校可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指导他们逐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给他们创造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从事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系列的职业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修养,使他们初步完成职业过程的转化。

2.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职业素养的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精心组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在活动中,强调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其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同时,在参与各类活动中,要强调团队精神和分工合作,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担任多种角色,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通过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他们的时间观念,使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3.通过校风、学风、教风来加强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风、学风、教风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起到直接作用。

(1)职业形象的培养。职业形象泛指职业人外在、内在的综合表现和反映。外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的相貌、穿着、打扮、谈吐等他人能看到、听到的东西;内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所表现出来的学识、风度、气质、魅力等他人看不到,却能通过活动感受到的东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十分注重职业形象,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树立职业形象,穿着服装要既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又注意款式的文雅端庄;授课时注重体态、谈吐,面部表情要亲切和蔼,手势动作要优雅大方,言传身教学生如何塑造个人形象。

(2)职业道德的培养。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到课程教学中去,把行业要求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以外,教师在针对课程特点上应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3)职业态度的培养。职业态度是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设想及其有关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包括职业生涯设计、对正在从业或即将从业的看法等。除了向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传授相关内容外,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对培养学生具备优良职业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在课程设置、课外练习等方面,应强调实践操作,根据不同专业,分别提出具体内容、具体目标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实践实习活动中进行相关的职业行为实践训练,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周建良.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7).

[2]毛建粱.在自我管理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3]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5).

[4]张希玲.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5]李王英.创新校园主题活动培养现代服务业类同高航职子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

篇11

(一)角色设计

1.外在形象的创设动画是面向女孩的,所以在色彩上不仅绚丽,而且设计者打造的是一个别致温馨的粉色王国。色彩运用上对比柔和,没有特别强烈的色彩碰撞。画面色彩灰度也适中,任何颜色都在原本的色彩基调上添加了许多的白色成分,这样的色彩基调营造了一种柔和,宁静而又温馨的氛围,画面祥和,自然,又不失活泼。并且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即便是解决争端也没有使用那些激烈的暴力镜头。故事发生在小马利亚这个魔法王国里,而主角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小马利亚的下属城市小马谷、云中城和坎特洛特(相当于行政中心,小马利亚的统治者宇宙公主即久居于此)。小马下分三个种族——独角兽(头顶有一个犄角,这样的小马都具有一定的魔法)、飞马(拥有翅膀,可以飞行)和陆马(活动主要限定在陆地,既没有魔法,也没有翅膀)。在这个魔法世界里,也存在邪恶与正义的较量,而击败邪恶的巨大力量就存在于和谐水晶之中,只有当六个小马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时,才可以发挥和谐之元的威力,六个小马分别代表了和谐水晶中的各个元素——魔法,慷慨,忠心,善良、乐观和诚实。每个小马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在适当的时机天赋标志会出现在她们的臀部,故事中叫“可爱标志”。从外在形象上看,紫悦形象稍显呆板,通体紫色系,给人一种稳重而又神秘的感觉。珍奇是纯白色身体配上比紫悦使用的更加鲜艳的亮紫色鬃毛,显得优雅端庄。云宝是蓝色的身体和彩色鬃毛,这与她常常穿梭于云中的身份非常契合,看到她就能联想到蓝天和彩虹。柔柔是淡黄色身体配粉色鬃毛,这种颜色的组合显得柔嫩而娇俏。碧琪是淡粉色身体配夸张的波浪卷式的枚红色鬃毛,显得张扬而富有活力。苹果嘉儿则一身土地黄色配上可爱的淡黄色鬃毛,这和她忠厚本分的甘于劳作的特点是相得益彰的。所有这些角色的外形设计都与该部动画片的角色性格有密切的关联,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2.角色内在特点紫悦,痴迷于学习魔法,认真、勤奋、钻研、执着、理性、擅长推理,遇事谨慎,有组织及领导力,凭借强大的魔法潜力被宇宙公主收为门生。但在与小马谷的朋友们接触之后,她从交往恐惧到接受朋友再到享受与朋友们相处的时光,并且每天都体验着友谊笼罩下的强大魔力。除此之外,紫悦在朋友中除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凭借自己谦虚好学所积累的知识,锻炼出了敏锐的洞察力,一次次地带领朋友们化险为夷,并和朋友们团结一致,战胜邪恶。这是一个领导者的形象。珍奇,酷爱打扮自己,天才服装设计师、爱美、优雅、讲究、女性特征很明显,有独特的创造力。同时也有缺点,自我,对自己的妹妹不够有耐心,渴望得到权威人士的肯定,有时比较虚荣,但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是个慷慨的又有些娇气的典型的女性形象。云宝的典型特征是勇敢、好胜,同时也努力、执着、忠诚。负责清理小马谷天空,在岗位上尽心尽责,还负责在某些比较隆重的庆典上表演彩虹音爆。此外云宝富有正义感,因为柔柔这只小飞马飞行能力受到质疑时曾为柔柔打抱不平而和嘲笑柔柔的小马一决高下,也因此契机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她不断为突破自己的飞行速度而努力练习着,是个锲而不舍的追求梦想的小马。柔柔的典型特征是害羞、温柔、善良、无穷的耐心和爱心,但生性过于胆小,给她自己带来的许多困扰,有时也给她们的朋友圈带来小小的麻烦,但柔柔一次次地突破自己,并且一次次地战胜所遇到的困难,这样的努力令人感动和值得人们钦佩。碧琪的典型特征是乐观,爱玩、热心、乐于助人、希望给人带来快乐,积极把小马谷里的所有小马都变成她的朋友,她乐于付出,甚至有时候为了帮助别人而遭遇不解和伤害也在所不惜,是个十足的乐天派,脑子里每天都装着派对。苹果嘉儿的典型特征是勤恳本分,善于料理苹果园,制作苹果派等各种苹果制品,有经营之道,另外非常朴素,曾经有过对大城市坎特洛特的迷恋,但最终回归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家园和精神家园——小马谷,也回归了朴素。从这些角色的内在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品传递出的内涵1.社会对女孩的刻板印象需要适当打破。首先,女孩可以独立的,不需要依附其他人而存在,可以拥有追求个人梦想的自由。其次,女孩子可以是温柔的,善良的,感性的,犹豫的,顺从的,但同样也可以是坚强,勇敢,好胜,理性,有决断力,领导力的。后者在女孩子身上体现,也是可以显得自然而富有魅力。最后,女孩子本身所具备的一些典型的女性气质,即便是柔弱,虚荣等不被看好的一些特点,在某些时候也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2.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力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个人的缺点,或者集体的困境。如果人要发展,必须改善自身的缺陷,比如柔柔过于怯懦,但也曾为了集体利益而拼尽全力,身为一只飞行能力很弱的飞马,为了飞马比赛的团队荣誉,能够克服内心的胆怯和对高速飞行的恐惧,坚持不懈地训练,突破自我,为团队贡献做出应有的贡献。大量类似的例子贯穿在该剧的分集之中,这是主题之所在。3.个体之间要正视差异,互相帮助,改善自我。该剧中主要运用两种方式来展示冲突,一种是个体内部冲突,一种是个体间的冲突。剧中塑造的六只小马个性迥异,自身都存在一些闪光之处和一些缺点。有近乎一半的剧情是围绕个体内部冲突展开的,即凸显某个主角的自身缺陷,比如设置紫悦固执、珍奇虚荣、苹果嘉儿逞能、云宝自大等给各位主人公带来的困扰,并让故事主角从中获得教训和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另一种是个体间的各种冲突,剧中呈现了各主角之间解决冲突的过程,这些解决问题的方式建立在维护和巩固友谊的基础上,显得温和而得体,对儿童的发展,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情节设计

情节设计比较简单,围绕主人公身上存在的不足,分集展开剧情,但人物都有成长。比如,每一集的最后,都会有针对该聚集所渗透的教育信息给予简要的总结,但采用的方式是让紫悦给宇宙公主写信的方式来表达紫悦对整个事件的看法和体会,说教痕迹被淡化了,从而更容易被人接受。情节呈现方式虽然简单,但是所蕴含的教育意义非常丰富,涉及到帮助、合作、分享、安慰等四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的描述⑥。如果儿童能够接纳并且认同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特别是在剧情中大量涉及女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对女孩子的借鉴意义更大。

三.我国女性动画片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数量少,质量一般,影响力不足

世界动画片的发展规律是面向女性的动画片滞后于面向男性的动画片,中国动画片发展的现实状况也印证了这一特点。美、日这样的动画强国生产的面向各个年龄层次女性的动画片,题材也相当丰富,且靠相应的衍生品所获得的利润也非同一般,知名如日本的樱桃小丸子,HelloKitty。美国的如家喻户晓的芭比娃娃和小马宝莉。仅以本文中提到小马为例,以《小马宝莉》为首的孩之宝旗下女性向玩具线销售额增长了5%,达到了惊人的4亿零770万美元,而其全线的销售额则是14亿7000万美元⑦。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巴拉拉小魔仙》⑧这样成功的案例,但是并未形成规模。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女性动画片还显得非常单薄,目前没有一部影响力较大的少女动画片。因此,在动画片数量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很难从这样的基数中出现精品,也更难博得大众的口碑。

(二)创作人员的生存危机

中国动画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凭借统购包销的制度支持,创造了令当时的国际同行惊叹的“中国学派”,艺术成就很高但每年的产量很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动画行业受到了剧烈的冲击,许多优秀的动画制作人员沦为迪斯尼、梦工厂等国外动画巨头的画工,这也是在国内市场中实现不了自己价值的无奈之选,毕竟生存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

四.《小马宝莉》对我国动画片创作的借鉴意义

(一)转变观念,关注女孩需求

我国的面向女孩动画片创作的薄弱,很大程度上在于思想观念的疏忽。我国近年来受众群非常多的动画电影,动画片,所设定的主角都是男性,如《宝莲灯》中的沉香,《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的蓝猫、《魁拔》中的蛮吉、《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主要角色80%以上是男性,《熊出没》中没有一个角色是女性。从这方面看,我国的动画片的题材还是处于那种侧重于面向男孩、描述暴力、宣扬热血的状态中。因此,我们国家的动画创作人员应当注意将视线转向女孩,考虑并关注女孩的娱乐需要和成长需求。

(二)抓住机遇,占据商机

我国市场上所兜售的面向女孩的玩具几乎都是“舶来品”。我们可以向美国孩之宝公司学习,从开发玩具入手,占领市场,再根据玩具市场的反馈来制作相应的动画片。也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进行。但我国在设计受到观众肯定的动画形象之后,运作的手段还不够成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强,也导致我国的动画衍生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偏低。

篇12

情关键词:真诚与友谊

两个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一个生活在墨尔本,一个生活在美国,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了通信,他们很相似,爱吃巧克力,喜欢noble动画,都住在城市孤独的角落,极度缺爱,都没有什么朋友,鲜有笑容,在旁人眼里他们古怪难以接触,玛丽因额头的胎记而生性自卑,马克思患有精神病终日与虚构的朋友和金鱼相伴。跨越了地域局限在虚拟世界的相遇让他们找到了最了解自己的人,他们不停地通过信件倾诉着自己对于社会、爱情、友情和精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并不断地向对方袒露自己的喜好和经历,诉说着自己平时无法说出口的一切,并且互相给予对方安慰,一段真挚的友谊就这样开始升温,等对方的信成了两人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信一封又一封,在倾斜寒冷的世界里两个人“拥抱”在了一起,成为了彼此世界里最忠诚的依靠。

【微评论】当友情作为选择题出现在我们面前,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其实在相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你是怎样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你必须自己先做到真诚,做到完全的敞开心扉,才能换取到别人的信任和认同,才能最终获得持续牢固的友情。但当下的我们都具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许多人总是会给自己设定许多所谓的择友标准,不轻易的交出真心,这也是许多人表面喧闹内心孤寂的根源所在。

【适用话题】付出与得到;相信别人;朋友……

关键词:宽容与谅解

在笔友马克思的关怀与鼓励下,玛丽渐渐摆脱了童年时期自卑孤僻的阴影,慢慢变得活泼自信起来,她迎来了美好的婚姻,顺利拿到了学位,拥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了自己的研究著作,玛丽在没有征得马克思同意的情况下,就把马克思的种种隐私暴露在她的作品中,当她高兴地把成功出版的《如何改善你的缺点》寄给远在他国的好友时,得到的是马克思的愤怒与绝交。顿时,玛丽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悔恨与悲伤中,她成日酗酒,对生活也丧失了热情。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决定面对这一切,去美国看望马克思并准备道歉时,才发现马克思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当玛丽握紧他冰冷的手指,她看到马克思的镜子上贴着自己第一封自画像,桌子上还有送给马克思的眼泪,她看到天花板上贴着她的每一封信、每一张照片,还有那句令她感动终生的话:“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只能适应;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微评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别人无心的错失,我们要做的不是从此埋下仇恨的种子,而是应该以一颗包容之心去学会理解他人、原谅他人。因为仇恨换来的只能是更大的仇恨,而包容换来的则是人与人之间更融洽的关系与更深厚的情感。这样的包容与原谅,实际上也就是“爱”的核心意义。

【适用话题】宽容的力量;面对过错;爱的真谛……

哲理素材

关键词:完美与不完美

如果按照我们惯常的标准来看,影片中没有一个“完美”的人。 小女孩玛丽,瘪脸蒜鼻,雀斑点点,额头还有块胶布样的丑陋胎记。她的妈妈不仅是个酒鬼,还爱偷东西,她的父亲不会与人交流,成天一个人幽闭在地下室里。而另外一个国度的马克思是个阿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焦虑,还暴饮暴食。但是,这些只是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如果你细细观察,每个人又都是那样的美好与友善。玛丽是那样的天真,她对待每一个人都以一颗善良而纯真的心,即便遭到同学们的欺负,她心里也从来没有居住过“仇恨”二字。她的父母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对于玛丽一样舐犊情深。肥胖的马克思,人虽中年,却有着孩子般的一颗赤子之心。他对玛丽的所有奇怪问题都竭尽所能真诚作答,他用自己中奖的钱为邻居治好了眼睛,他自觉地捡起人们扔在街边的烟头,他拥有着淡然从容的心态,就连中了巨额大奖这样的事他都不放在心上,一笑而过。

【微评论】没有谁会十全十美,即便在我们看来风光无限的人,仍会有他们固有的缺陷与悲伤。而相反,那些在我们眼中一点都不完美,甚至有些卑微的人们,他们所在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于我们外人看来可能会非常单调无趣甚至贫困可怜,但谁又能否认,他们的真诚与友善,他们看似不起眼的小爱好,不一样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好与世间的温暖吗?完美与不完美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与差距,心中有爱,做好自己,享受生活,这便是最完美的人生。

【适用话题】完美人生;心存善念;做好自己……

【影外素材】

回归传统,

向纯手工制作影片致敬

在该影片的幕后创作手记中,有这么一组数字:50人团队,132480张画面,6台相机,10个动画组,7个拍摄组,2位服装设计师,147位裁缝,212个黏土人,133个场景,475个微缩道具,1026张不同的嘴,886只手,394个瞳孔,38个黏土灯泡,808个泡茶袋,632个黏土模具……

在追求华丽场景与3D等最新技术的影坛,导演亚当的确是一个特例。他说他想把电影做成最原始的样子,于是他的作品一贯追求电影的真实与质朴,追求简单的人物外形与其丰富的心灵世界。针对这部影片,亚当最终决定采用纯手工粘土制作。为了保证电影的质量,特地写了一个“创作圣经”,团队自始至终都认真遵守所有的模型制作和场景设置准则。他选择了一组特定的色彩范围,并明确指出除此之外其他颜色均不可使用在主画面中。他为主要的角色画出了详细的图片,然后严格按照图片制作泥人。至始至终,影片的制作没有任何可套用的准绳,不管是人物,还是影片中每一样视觉元素都是手工制作,然后用摄影机拍摄记录下来。据悉,仅影片中人物的嘴型,工作人员就制作了1026个。

篇13

1.数学是什么

职业中学学生都有10年以上学习数学的经历,对数学是什么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不妨给点时间让学生们交流一下,一方面可以让每个学生把自己零碎的观点在表达中进行总结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学生间的不同观点可以相互比较,相互促进,产生群体思维。

有学生说:数学主要是计算,如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求对数、求导数等;有学生说:数学是对图形的研究,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有学生说:数学是对数量和图形的研究;也有学生说:数学是给出问题让人们从数量和图形的角度去推理论证;还有学生说:数学是一种符号语言;更有学生说: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是数学。

对学生们的发言,我们首先给予肯定,肯定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借鉴其他同学的意见,敢于思考。但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让学生把争论延续到课后,延续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查资料,上网查找:

恩格斯认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吴文俊认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

方延明认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与形之间各种形式模型的结构的一门科学。

徐利治认为数学是实在世界的最一般的量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同时又作为实在世界中最具有特殊性、实践性及多样性的量与空间形式的科学。

对比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数学是研究我们身边的数量和图形的学科。离我们并不远,就是我们学的几何与代数。在这些大师、大家面前我们的学生一个个显得很虔诚,我们的观点与他们的观点近在咫尺,我们的疑问也曾是他们的疑惑,我们间的争论也曾是他们间的论战,是否我们也有数学家的潜能,是否我们也能在数学的王国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否……这不是夜郎自大,不是白日做梦,这是唤醒,是思维的乐趣,是发现的快乐,是踩着伟人足迹的兴奋……许多数学家曾经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地研究,是什么吸引着他们,支撑着他们?不就是这份乐趣吗。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考,是表达自己,是情感的交流,是乐趣。

时代在发展,文化有差别,古代和现代的观点有区别,中外学者的观点也有区别。

西方的数学家也有各自的看法,例如,林恩?阿瑟?斯蒂恩认为传统上把数学描述为数与形的科学,但是随着数学家开发的领域扩展到群论、统计学、最优化和控制理论之中,数学历史的边界已经完全消失,同样数学应用的边界也没有了:它不再只是物理学和工程的语言,现在数学已经成为银行、制造业、社会科学以及医药业必可不少的工具,如果从这个广泛的背景来观察,我们看到数学不只是讨论数与形,还是讨论各种类型的模式和次序。数与形——算术和几何只是数学家在其中研究的诸多媒体中的两个。对数学还有一些更加广义的理解。如“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数学是一种语言”,教师此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通俗的数学读物,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学数学做什么

职业中学学生来校的目的都很明确,为学有用的知识而来,对于数学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用处,每个人都能举出若干种,不妨听听学生的回答: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时用到数学知识;我们在安排学生做值日工作时用到数学知识;我们在银行存钱取钱时用到数学知识;我们在组织做操和组织文体活动时用到数学知识;在天文航海航天科学中用到数学知识;在数控机床编程中用到数学知识;在服装设计、裁剪、加工过程中用到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像这类问题,只要有人开了头,新奇的答案必然像断了线的珍珠,对数学即使没有任何基础,没有一点兴趣的学生也都能列举若干。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使学生认识发生互补作用,以实现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的认识,初步打消学生学数学无用的观点,形成无以辩驳、无须争论的观点——学好数学有用。

那么,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数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钱学森)“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数学方法渗透进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冯?诺伊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宇宙就像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一本大书,如果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不清。”(伽利略)“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地发展了。”(马克思)

职业中学的数学真有那么多的用处吗?有的!正如学生所说的,从日常生活到专业学习,从生产实习到将来的工作就业,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无处不在,但也有学生会提出:对我们职业中学学生而言,小学数学就够用了,职业中学的数学又不足以用于专业学习,更不足以用于科学发明,更主要的是我们是职中生,觉得没必要学习。这确实成为不少学生不学数学的理由,就是普通中学学生,如果不为高考,又有多少人肯置身于数学之中?更何况职业中学学生呢。

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形式尽量贴近生活外,更主要的还是要求我们改变这种“学以急用”的观点。其实,学习数学除了可以直接当工具应用之外,还有其他的目的,就是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名合格的中等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修养。柏拉图认为,数学是启迪智慧,探索自然,寻求真理,认识自我的一门艺术。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学习数学也不能纯粹为了应用,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更要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职业中学学生学习数学,也不全是为了从事专业和工作,也是为了通过数学的学习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集体智慧得到体现,再通过师生间的互动,科学的数学观就会在学生心中形成。

3.数学学什么

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数学学习的困难户,其中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我们曾多次请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当然,我们也让数学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谈谈他们是怎么学习数学的,在交流之中,学生总结出了很多的学习方法,例如:多做练习;熟记公式;认真听课;勤做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多问教师;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做作业等等。但学生一直把学好数学等同于提高考试分数,其实提高数学考分仅是其中一部分,学好数学还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注重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及应用,掌握系统化知识。

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基础差,差在数学知识不系统,零碎,有缺漏。职业中学学生数学接受能力差,差在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职业中学学生数学知识遗忘率高,原因在于只满足于记忆公式定理,要改变这些缺点,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更要知道“怎么用”。这就要求在学习中注重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使数学知识系统化。

二是注重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不是满足于特殊的解题技巧。

在职业中学数学学习中,有些数学思想贯穿了数学学习的始终,在学习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应用,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向量思想、三角代换思想等等,对某个问题来讲或许只是一种解题技巧,但掌握了这些数学思想,并有意识的应用,往往会带给我们惊喜。如数形结合思想,它的学习与应用,如果我们仅仅当它是一种解题技巧,用图形解决问题,当然会使问题变得直观,但时过境迁,在另一场合,学生就未必能想到这一技巧,离开了解题,学生也就忘记了数形结合。如果我们能理解数形结合的机理:以数定形,以形论数,数形结合;理解数和形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表达事物的两种形式;理解数形结合是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那么数形结合不仅能巧妙解题,更有助于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使知识上升为能力,使数学得以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就不仅仅是数学思想,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也改变了数学学而无用,学后即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