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文化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村旅游文化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乡村旅游文化建设

篇1

1.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政府加强扶持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项目的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培育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同时,当地政府应提供一些政策,如小额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直接补贴、减免税费、开展培训、鼓励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文化的产品开发和经营等,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最大程度留在当地,惠及当地群众。保护文化环境,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宣传,激发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树立乡村文化景观真实的再现理念,推行乡村大舞台景观保护模式,再现乡村旅游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让游客大开眼界、陶冶情操,享受我国民俗文化的底蕴。

篇2

一、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道德与法治结合的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就是以道德与法治为基本内容,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演变的基础。

1.伦理道德是中国社会结构与生俱来的特性

梁淑溟认为,中国社会缺乏团体生活的传统,家庭生活的重要性由此突显出来。正是因为重视家庭活动,中国人将伦理关系作为组织中国传统社会活动、建构中国传统社会框架的基本因素。所谓的伦理关系是“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的情谊关系”,凡是社会中的关系都离不开伦理关系的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大型化的家庭,这在政治层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以父子关系定义君臣关系,囊括皇帝到地方官员在内的官僚体系发挥着家长式的作用。

2.法治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法治的,与其说“依法律而治”不如说“以法而治”。虽然如此,“法”的重要性依然被中国传统社会所重视,具体表现在统治阶级重视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建构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法律体系。

3.伦理道德与法治相互结合并共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首先,“礼法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法治观的核心,中国古代法治观的发展既是“礼”与“法”融合统一的过程,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法发展演进的过程。从周朝开始,“礼”就被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成为规范国家政治生活和界定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孔子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以看出,儒家将礼视为法律刑罚发挥作用的前提,这一思想在之后又被董仲舒发展为“德主刑辅”的理论,宋明理学更加重视伦理道德,不仅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礼法合一”的思想,更将其提升为天经地义的“天理”。

其次,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伦理色彩浓厚,一方面,中国古代的法律规范体现了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法律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倡导礼义、推崇礼法”这一目标的手段;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法律的执行者并不会做到“秉公执法”,“法外开恩”“刑不上大夫”等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依然会有逃脱法律惩罚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说,伦理道德是法治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治理模式。

二、道德与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两翼

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倡导礼法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最终维护封建王朝的皇权统治,在这一制度下,人们的日常行为必须以其基本的社会身份为前提,必须符合伦理道德的标准。辩清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利弊是探讨伦理道德与法治关系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1.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对法律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伦理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实践活动,往往代表着一种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它或是一种理想化的观念,或是一種现实存在的文化,但它总能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能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引导、促进人们向善。在实际的法治建设中,法律的作用往往是硬化的,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带来种种问题,如在法律的制定上忽视道德人性;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过度强调刑罚和法律条文的严谨性等。此外,重视法律道德的教化作用不仅可以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还有助于国家各级机关成员带头修身自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人性层面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

2.法律是伦理道德发挥作用的物质性保障

虽然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有诸多消极因素,如完全服从家长、男女不平等等,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在教化民众、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产生的重要意义。法治,从其表象上来看,系依制度为之,以制度作为行动的指南。一方面,法律的制定使处于文化范畴的伦理道德真正成为可视的条文规章,有利于避免道德说教流于空谈;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刑罚能使民众对原本模糊的道德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民众知识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3.道德法律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既不能只重视道德,也不能只完全看重法律,基于两者的积极作用,实现道德法律的一体化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一方面是推动道德法律化,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形成的意识规范转变为真正能塑造人们日常行为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是法律道德化,法律既要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相符合,又要被赋予道德的意义和功能。

三、结论

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在部分情况下两者必须有所区别,无论是过度的道德法律化还是过度的法律道德化都不利于法治建设的推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更要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活力源泉。

(八)展现科技性,促进协同发展

文化是一种内容,而科技是一种支撑,也是一种表达、传播,文化与科技是结合体,不是对立面。要摒弃传统乡村、传统农业的固有印象,注重乡村建设、农业生产的科技性,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连通、公共服务共享,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创新和升级发展路径

(一)特色精品战略

要注重整合现有资源,突出乡土特色,保留传统农耕文化,使发展旅游与當地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发展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业态。适度推进乡村林果采摘游、乡村花卉观光游、乡村民俗文化游、以餐饮为主的乡村游、综合性乡村度假游,着力突出乡村民俗文化游。依托丰富多彩的中原民俗文化,以特色村镇为平台,通过挖掘创新,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乡村游产品。

(二)精准扶贫战略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精准扶贫,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发挥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贫困人口脱贫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扶贫攻坚,深入实施“双百千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结合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旅游扶贫,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战略推动乡村旅游深入发展。

(三)文化营销战略

篇3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从以上几组数据不难看出,温江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幅度也较大。尤其2013年,整个成都市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入境游客增幅下降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幅。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也都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难分析得出,温江区的旅游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温江区的全区旅游收入在成都市范围来看,所占份额较少,最近两年都只占到了全成都市的1%。旅游接待人数也远远不足,近两年也仅占到全成都市的10%左右。二,就温江区自身的旅游结构而言,乡村旅游总收入在全区旅游总收入中仅占到了三分之一。就目前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产业结构以及区位条件来看,乡村旅游还大有潜力可挖掘。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产品

通过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调查可以看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资源多,但真正的乡村旅游品牌并不多,可以说根本还没有“叫得响,拿得出”的品牌产品。究其原因,其一是从业人员多数都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其二,政府缺乏有力的引导。某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品牌,比如“万春卤菜”、“红枫基地”等,但对品牌定位不准,挖掘度不够深入;其三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也有限。所以温江区虽然乡村旅游产品众多但还没有形成如“郫县农科村”,“锦江三圣花乡”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产品,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出品牌效应。

(二)缺乏对文化的深入挖掘

作为文化重镇的温江区,一直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不仅有着丰富的物产,还因为温江区独有的文化积淀。温江区不仅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更有文庙、陈家桅杆等名胜古迹。可惜的是,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和定位上,就是“吃农家饭、干农家话,住农家屋”,以休闲娱乐为主,形式单调,缺乏特色。没有更好的深入挖掘温江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三)缺乏与产业的结合

温江区是我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中国第二大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市场。此外,温江盆景还是川西盆艺的代表。但目前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很少和花卉苗木产业相结合进行发展,还处在单纯的农家乐阶段,形式也是以私人老板为主,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也有限。不仅没有利用好当地的产业优势,使得乡村旅游本身也缺乏长久持续的吸引力。

(四)缺乏区域间的合作和统一规划

以温江区为例,其核心产业主要是花卉苗木,与周边接壤的郫县在产业上有很多交集。但这两个区县并没有就乡村旅游展开深入的合作。两区县的乡村旅游基本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政府也没有在区域间进行更深入与更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得这些农家乐不仅接待能力有限,同时还容易在同片区内造成产品同质化,缺乏差异性和特色性。从而出现低价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无法更进一步的提档升级,也无法出精品。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影响

对温江区乡村旅游问题的总结,可以发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民需求的提高,城乡结合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不再是简单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对乡村旅游的定位也不能仅从旅游产业单一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应该更加多元化,产业之间的结合也更加的密切,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应以发展现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为目标,以内需为导向进行产业发展。同时应当通过内需型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如温江区的花卉苗木产业等),拉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全面质量提升,并推动乡村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提升和保证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利,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直接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就地增值、农村就地城镇化。

四、温江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对策

(一)以“大区域”的整体理念进一步打造温江区乡村旅游

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独立发展逐渐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统筹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后,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形成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旅游产业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连锁化、小型旅游企业专业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温江区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好,更有着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因此更应利用自身优势,树立“大区域”的理念,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更加有机的整合,推行和打造区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积极推进合作区域内旅游交通体系化、旅游服务一体化、旅游信息联动化。

(二)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村的同时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打造一批精品文化特色旅游村。在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医疗服务圈,整体带动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提高旅游基础设施的等级。如:村级道路、沟渠、田园绿道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移动光纤、WIFI等信息化资源的进一步覆盖等。

(三)引导乡村旅游项目集群发展

温江区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加快乡村旅游项目的集群发展。以旅游为主导,带动花卉苗木业、奇石产业、有机农产品产业等与旅游相关的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以特色产业聚集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如:川西特色林盘、鱼凫民俗文化村落、特色花木产业区等特色旅游产品。

(四)强化乡村旅游品牌创新

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发展快,但缺乏叫得响的品牌。温江区应在做响温江休闲农业名片上加大力度。不仅要加强国家A级景点和景区申报评审,更应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节庆营销等手段,打造出一批能享誉四川乃至全国的旅游精品,扩大温江都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篇4

(一)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进入21世纪,旅游文化的界定仍然存在争议。晏鲤波、庄兴成将2004年以前的旅游文化概念归纳总结为:“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等。王玉成提出“三体论”,从主、客、介体出发,认为旅游文化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旅游主体和旅游中介体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桓占伟提出“产品论”,认为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品。谢春山、邹本涛提出“旅游介入文化”,认为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产品的总和。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仍然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普遍强调旅游主体及其活动在旅游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二)旅游文化建设研究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以及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已成为学者的共识。2004年邹本涛在《旅游文化建设论纲》一文中,提出中国旅游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原则,大众化、民族化的原则,借鉴、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旅游文化建设。如郑昌盛针对连云港市,分析了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条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基本思路。李建军、陈清、郭晓莹探讨了信息时代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认为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应该探索出一种旅游业与信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互动的发展模式。(三)旅游文化开发研究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首先体现在对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从大区域对旅游文化开发进行探讨。如刘少和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三角旅游文化区的构想。曹诗图、沈中印对长江三峡旅游文化提出了“一区两极三线四片”的战略布局。其次是对城市旅游文化开发的探讨,如陶伟、郑海燕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讨论了地方文化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蒋礼荣对北海市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探索,提出设计四种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思路。第三是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开发也提出了新的理念。如杨刚提出南岳衡山旅游文化开发的措施,邓清华、肖玲对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开发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是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开发,主要是对开发模式上的探讨,提出文化观光、文化体验和文化综合的开发模式。这一时期也出现对专项旅游文化开发的探讨。出现如海洋旅游文化、影视旅游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佛教旅游文化等等讨论。(四)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在20世纪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和中西旅游文化的交流,对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第一是对古代典籍中的旅游文化的梳理和探析。第二是对古代旅游思想观念的重新解读,从儒家和道家的角度对孔子与庄子的旅游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三是对中国的旅游文化史进行研究。

篇5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新的形势和远大的目标对中国的旅游文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旅游文化研究初期:20世纪80年代

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概念的界定、研究必要性的分析、学科分支,以及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和中国旅游文化建设等基本理论研究。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时期很多学者都试图对旅游文化进行界定。林洪岱(1983)指出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事业,“又是一项文化事业,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并预见“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整体中的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历史趋势”[1]。窦石(1986)提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2]。“魏小安(1987)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3]。晏亚仙(1987)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和旅游基地的建设,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性事业”[4]。陈辽(1987)认为“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这些观点共同反映了一个特点,即“总和”的思维方式,这在20世纪90年代被冯乃康等人总结为“总和”论。

(二)“旅游文化”研究必要性的分析

随着旅游发展实践的深入,“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必要性受到重视。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提出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其经济结构具有综合性、时空的延伸性以及须满足多样文化需求等特点,迫使旅游业必须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1987年湖北青年旅游研究会在首届中国旅游学会指出,发展旅游事业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导是不可思议的,强调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的前提。同年召开的首届中国山水旅游文学讨论会上,学者们也提出,文化界有义务研究国内外旅游文化,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精神食粮。

(三)旅游文化学科分支的研究

这时期旅游文化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其众多的分支领域已被学者纳入到研究范畴。

1.旅游文化史。林永匡、王熹专著《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1989),从旅游文化史角度,认为旅游文化活动的心态与价值观念是旅游活动的核心,也是研究中国旅游文化史的首要课题。

2.旅游文学。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就旅游文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分期、起源及发达原因、作家作品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冯乃康认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思想和审美情趣的文学[6]。赵家莹指出广义的旅游文学概念是指与旅游有关的一切文学作品,狭义的则指“纪游”[7]。江文波则认为旅游文学的概念“应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解除苛求的枷锁”[8]。在分期上赵家莹、隗芾等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旅游民族学和旅游美学。何学威就建立旅游民俗学、开发旅游民俗等问题发表了详细观点[9]。莫高探讨了杭州的民俗与旅游的关系[10]。王遵近、沈松勤的《风景美的欣赏——旅游美学》(1987)一书,对旅游美学中的风景美作了全面的讨论,并从审美的角度研究风景美对旅游主体心灵产生的效应。

(四)对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的挖掘

1986年喻学才的《关于建立中国旅游学的构想》以及《中国旅游文化的优良传统》引发了众多的关于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传统的讨论。认为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已由贵族化向大众化演化,发掘出近游远游的旅游传统,以及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具有特别重视游览艺术的传统。

二、旅游文化研究中期——20世纪90年代

(一)90年代前期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这时期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以下的主要观点。在概念上,理论界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语言表述作三种归纳:(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相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旅游文化是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旅游学刊》,1992年7卷1期)。

(二)90年代后期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1.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喻学才,1996)。

2.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贾祥春,1997)。

3.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马波,1998)。

4.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王德刚,1999)。

5.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有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张国洪,1999)。

与80年代相比,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但许多学者仍然偏向于用“总和”的思维和概念来界定。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定义有创新的是邓祝仁,他指出旅游文化除了应包括主体、客体、媒体三方面的文化之外,还应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研究成果。他还对旅游文化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主、客、媒、研四大要素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亦作了较深的剖析[11]。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类型之一,具有文化形态的共同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共性和特性共同构成了旅游文化的特性。90年代初期强调了旅游文化的审美性,也关注到旅游文化与经济的联系,因此“求美性”、“经济性”是新的提法。后期,王立、刘卫英将旅游文化特征概括为综合性、民族性、大众性、地域性、直观性、传承性、自娱自乐性和季节性等八个特性[12]。晏性枝概括为系统性、人文性、开放性、交流性、文化性、经济型、综合性、相关性、服务性、创汇性十大特征[13]。贾祥春概括为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空间、时间差异性[14]。

(四)对旅游文化学科地位的研究

较之80年代,学者们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呼声,开始关注到旅游文化学科的地位问题。 1991年《上海大学学报》第4期上刊发了唐友波等学者的《旅游文化学发凡》。该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旅游,意识到旅游文化是一种“从本质的高度对旅游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研究”的学科。1995年东南大学毛桃青在《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1995年《旅游科学》第2期)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立“旅游文化”学科的必要性,认为无论是从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与80年代相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学科建设角度显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新世纪的旅游文化研究

(一)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进入21世纪,旅游文化的界定仍然存在争议。晏鲤波、庄兴成将2004年以前的旅游文化概念归纳总结为:“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等[15]。王玉成提出“三体论”,从主、客、介体出发,认为旅游文化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旅游主体和旅游中介体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16]。桓占伟提出“产品论”,认为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品[17]。谢春山、邹本涛提出“旅游介入文化”,认为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产品的总和[18]。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仍然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普遍强调旅游主体及其活动在旅游文化中的核心作用。

(二)旅游文化建设研究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以及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已成为学者的共识。2004年邹本涛在《旅游文化建设论纲》一文中,提出中国旅游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原则,大众化、民族化的原则,借鉴、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19]。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旅游文化建设。如郑昌盛针对连云港市,分析了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条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基本思路[20]。李建军、陈清、郭晓莹探讨了信息时代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认为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应该探索出一种旅游业与信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互动的发展模式[21]。

(三)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这一时期对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首先体现在对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从大区域对旅游文化开发进行探讨。如刘少和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三角旅游文化区的构想[22]。曹诗图、沈中印对长江三峡旅游文化提出了“一区两极三线四片”的战略布局。其次是对城市旅游文化开发的探讨,如陶伟、郑海燕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讨论了地方文化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蒋礼荣对北海市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探索,提出设计四种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思路。第三是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开发也提出了新的理念。如杨刚提出南岳衡山旅游文化开发的措施,邓清华、肖玲对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开发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是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开发,主要是对开发模式上的探讨,提出文化观光、文化体验和文化综合的开发模式。这一时期也出现对专项旅游文化开发的探讨。出现如海洋旅游文化、影视旅游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佛教旅游文化等等讨论。

(四)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

在20世纪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和中西旅游文化的交流,对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第一是对古代典籍中的旅游文化的梳理和探析。第二是对古代旅游思想观念的重新解读,从儒家和道家的角度对孔子与庄子的旅游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三是对中国的旅游文化史进行研究。

四、问题与对策

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文化研究从未停止过各种讨论,旅游文化的研究从最初的零散、自发的状态,到有规模有组织的状态,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上都取得了进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旅游文化概念、特征、内容等研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这直接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实践活动。二是理论脱离实践。旅游文化研究的成果尚未在旅游文化开发实践中得到应用,没有发挥其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旅游文化研究更注重其实证研究,避免仅仅流于描述与分析之上。此外,要加强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创新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加强多学科的结合,对旅游文化研究应着眼于实际现实,增加案例的分析和跟踪,这样才体现旅游文化研究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洪岱,论旅游业的文化特征[J].旅游学刊,1983,(4).

[2] 窦石.旅游文化初探[J].旅游之友,1986,(1).

[3] 魏小安.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J].旅游论丛,1987,(2).

[4] 晏亚仙.旅游文化管见[N].中国旅游报,1987-07-29.

[5] 陈辽.漫谈旅游文化[N].中国旅游报,1987-11-11.

[6] 冯乃康.再谈旅游文学的特征[J].旅游学刊,1988,(4).

[7] 赵家莹.古代旅游文学概述[J].杭州大学学报,1982,(4).

[8] 江文波.关于旅游文学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1989-01-04.

[9] 何学威.旅游民俗学——极富魅力的应用科学[J].民族研究,1989,(2).

[10] 莫高.杭州民俗研究与旅游[J].杭州师院学报,1989,(2).

[11] 邓祝仁.谈旅游文化及其特征[Z].

[12] 王立,刘卫英.旅游文化三大层面与基本要素略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3).

[13] 晏性枝.论宜昌旅游文化发展战略选择[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2).

[14] 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复旦大学学报,1997,(3).

[15] 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16] 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0.

[17] 桓占伟.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J].人文地理,2007,(4).

[18] 谢春山,邹本涛.旅游介入文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8,(4).

[19] 邹本涛.旅游文化建设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2004,(2).

篇6

罗平旅游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独特鲜明,有长底布依族乡、旧屋基彝族乡、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少数民族文化是当地生态旅游的特色,是生态旅游中最接地气的文化,人的幸福与发展是生态旅游的根本。生态旅游离不开人文情怀和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品牌是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不仅已成为一些国家举足轻重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日益深刻的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品牌是产业的支撑,是国家的形象,也是民族的标志。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转化。罗平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需要深入挖掘和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强化民族文化元素,把民族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融入媒体,大力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因此,罗平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民族企业,塑造民族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把高原特色农业的文化休闲融于广告促进文化互动与传播

在罗平旅游文化建设中发挥区位优势,把独特的农业资源发展为特色产业,通过技术培育农业产品,通过市场创造特色商品,通过广告打造知名品牌。现代新型特色农业文化需要体现生态与环保、人文与互动、健康与幸福的理念。通过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园、特色农业生态园以及民族文化体验区、农业特色采摘区等旅游休闲度假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游客为中心,围绕吃、住、行、娱、购、游等项目,发展以布依族特色为主的多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各种工艺品和纪念品,推进特色休闲旅游商品综合开发。通过乡村文化互动和展示,形成一体化的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充分体现美丽乡村的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时代性。把罗平高原特色农业的文化内涵融于广告传播,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互动的过程。互动是文化活力的体现,文化互动与体验具有重要的传播效应。旅游中游客除了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重要的是搭建平台和空间实现文化互动与文化体验。一是民族文化互动体验与休闲旅游。关键是保持民族日常生活状态,通过民族文化风情园、民族文化休闲庄、民族节日与文化论坛、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搭建互动平台。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民族文化实践,优化文化互动方式,提升民族文化的互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民族文化互动中增进民族情感,强化民族印象,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旅游质量。二是城乡文化互动与农业休闲旅游。实现城市有个性、乡村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罗平城乡文化互动与农业休闲旅游可以采用这些模式:农产品耕种参与互动传播模式、农产品采摘参与互动传播模式、农产品加工参与互动传播模式、农产品营销参与互动传播模式、科普教育示范区传播模式、友好城市互动传播模式、节日盛会参与互动传播模式(包括旅游文化节、饮食文化节、交易会、订货会、高端论坛、书画摄影大赛、广告设计创意大赛等)等。

四、罗平旅游文化建设中广告传播媒体的选择与整合

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传播。游客总是通过广告获得信息,产生想象,作出判断,带着愿景,朝着旅游目标,到达旅游景点。“现代传播媒介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形态。”

(一)户外广告是罗平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推力

户外广告是了解地方文化的窗口,通过户外广告可以提升罗平整体文化形象。户外广告主要围绕高原特色农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专园文化、美食文化、酒文化进行设计和传播。

1.注重罗平户外广告的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生活空间中户外广告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如同吃是人的一种日常行为一样,看也是人的一种日常行为。”罗平做强旅游文化产业,户外广告需要重大改革和提升。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户外广告需要全面规划与设计,在广告设计与传播中体现罗平的传统美、现代美、自然美、和谐美。根据罗平的旅游特点,“户外广告在设计上形、色、韵融合,把视觉、景观、审美和谐统一。充分考虑户外广告的形制、大小、颜色、光线、内容、特色、动静、韵味、运用。做到有对称、对比、韵律、均衡、特技、渐变、互动之美,避免造成无序、杂乱、密集、浮躁、野蛮的城市广告空间。关注广告与车速、视距之间的安全关系。”另外,标志是形象传播的有力符号,户外广告雕塑和标志的设计运用可以提升罗平城镇形象。标志和雕塑的凝练来源于该城市和村寨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充分体现城市与村寨的文化与审美、功能与品味。“广告主要表现视觉形象和精神内涵,包括造型创意设计、灯光颜色组合、精神思想引导、文化内涵展示等。”罗平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根据多情的布依、金色的菜花、浪漫的蝶恋花、勤劳的蜜蜂、银色的瀑布、丰富的历史等元素进行雕塑与标志设计。

2.罗平户外广告需要提升层次和强化风格。

户外广告是城市的美容师和魔术师,也是城市和民族村寨形象的重要部分。城市的大气与宏阔需要有特色的户外广告作为视觉展示。罗平有天然和谐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罗平的发展需要改革现有户外广告,订制符合罗平发展特点的高质量的户外广告。户外广告需要围绕罗平旅游品牌、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特色农业、自然风光等设计,要求具有视觉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广告设计需要有吸引力和引导性,重在强化民族、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彰显地方特色,传播民族精神和生态美景。要求户外广告策划与设计有思想性、创意性、科技性、整体性、互动性,实现雕塑化、数字化、公益化、彩光化、艺术化空间拓展和延伸,充分体现罗平生态与休闲、诗意与浪漫、乡愁与回忆的个性与特色。同时在城市户外广告中“充分有效利用LED技术和媒体,实现彩光的组合与交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通过光的延伸展现一座城市的魅力。”这是罗平中小城市广告的发展空间选择。

(二)媒介整合运用是罗平旅游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过去罗平旅游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存在误区与短板,目前罗平旅游处在发展与转折时期,需要加强媒介的整合性和集约性传播。以罗平形象广告为目标,重在电视、网络等媒介的组合运用,提升罗平的传播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以保护和提升罗平旅游文化形象。进一步加强游客对罗平旅游的信仰和印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层次,巩固和提升游客对罗平旅游的信心。使罗平旅游文化产业迈向成熟的阶段,形成旅游文化品牌。根据罗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多样的资源,在电视、网络等广告媒介的整合中围绕“罗平印象”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和“罗平印象”国际旅游文化节进行广告传播。

1.“罗平印象”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广告传播。

该旅游品牌的消费客源市场首先要定位在相邻的云南、贵州、广西一带的游客,其次是其他省市游客。根据消费者的群体分布,广告传播媒介可以选择曲靖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由于“罗平印象”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不受时间的限制,因此主要按迟效性广告要求广告,采用均衡时间策略,要求时间均衡、时限从容、频度波动小。有计划地反复对目标游客进行广告的策略,其目的是为了持续地加深游客对该旅游品牌的印象,保持游客的记忆,挖掘旅游市场潜力,扩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广告创意制作围绕主题,注重广告表现形式的变化,给人以新鲜感。广告的频度也要疏密有致,不能产生单调感。主要采用固定频度策略,其目的在于实现有计划的持续的广告效果。

篇7

一、海南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及文化软实力发展对海南旅游业的助推作用

国家在全面分析解决影响海南省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对海南省的区位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战略转型作出了科学判断,把海南省定位在国际旅游岛这一战略高度上,其深层次的目的即是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海南发展模式”对全国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起到一个重要示范作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目标。对海南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是“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及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海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所谓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社会制度、民族特性等要素蕴藏的力量资源及其内化为国家行为、国家政策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力、同化力和规制力”[1]。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因素的各个方面,而“旅游文化实质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定义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2]。海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中,对未来的国际旅游岛要求为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其中的每一项都与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特别是“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更是直接指向了文化软实力的主题。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因此,为旅游注入文化因子是当前提升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对海南旅游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旅游文化发展研究,将有利于推进海南旅游业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矛盾

(一)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

海南省旅游文化具有鲜明的岛域文化特色。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区看,海南省已经形成了琼北、琼南、琼东、琼西、琼中五大旅游文化区,分别以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五指山为中心。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去看,中原文化、闽粤文化、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海岛边疆文化、海岛生态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交汇,丰富多彩。黎族文化、汉族文化、回族文化、苗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海南的黎族历史文化遗产在海南具有标志性意义,其最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是黎锦。2009年10月,黎锦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存在的矛盾分析

1.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不力的矛盾。海南省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宝藏。从汉代以来,中原主体文化和海岛边陲文化在海南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相辉映,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游客来到海南岛享受到的具有独特性、趣味性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由于保护不力正在逐渐衰落。如黎族文化资源是海南本土文化的精髓所在,现如今黎锦艺术发展举步维艰。传统工艺品生产设计技艺在流失,历史上黎族地区出产的藤器、黎锦、黎单、黎幕、龙被等精美的手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而现有的旅游纪念品由于缺乏特色、技艺已被市场所冷落。

2.旅游文化资源亟待挖掘研究与政府投入支持不够的矛盾。海南省一度强调以工业作为主导,旅游业仅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单一,制造业不发达,导致财富积累太慢,经济总量规模太小,政府财力薄弱,难以为挖掘和发展旅游文化提供硬实力支撑。要发展海南旅游业,就必须对海南省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但目前很多研究还刚刚起步,且投入不够。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和缓慢的海南文化历史研究整理的博弈中,最终使旅游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达不到理想目标。再加上政策扶持不力、管理秩序混乱、旅游服务的口碑不佳、缺少文化包装和有效宣传等原因,最终导致海南旅游业发展滞后。

3.旅游文化建设的高品味要求与人才素质不高的矛盾。专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是现代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才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海南现代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的加盟。海南省目前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适应海南发展旅游文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求。人才的积累和集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培训和移民政策的问题,还牵涉到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用人制度、激励机制等。适合人才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时尚的、富有情调的生活软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4.旅游文化超前发展和市场需求拉动不足的矛盾。旅游市场的充分需求是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强力的市场需求拉动,旅游文化要素就不会充分发育和成长,这又与创新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转型密不可分。由于缺乏文化创新意识,海南省旅游业一直缺乏创新,未开发新旅游项目以吸引游客。自建省以来,海南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产值总量太小,不成气候;管理体制陈旧,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良,产业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尽人意”[3]。这种状况与全国掀起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浪潮相比,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三、海南旅游文化发展战略转型策略分析

(一)构建海南旅游文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目前,国际旅游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重点在海岸沿线和东部,如何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是海南旅游首先要考虑的战略问题,也是真正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难点所在。按照海南省政府设计的“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蓝图,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省东西南北中实现良性互动,打造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为海南岛旅游文化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当前,就旅游业发展而言,应借助北部湾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尽快推进海湾的西岸整体开发,跟雷州半岛、广西省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海南省西线旅游。在中部打造成国家公园,充分发挥热带雨林等生态优势,全面整合资源,建设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国家公园。以东中西三条南北走向的交通主通道为主轴,形成南起三亚市北至海口市,经陵水县、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的东部椰树海岸;经乐东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的西部金色海岸;经保亭县、五指山市、白沙县、琼中县、屯昌县、定安县的中部原生态旅游带,形成东中西并举、山海互补的旅游文化新格局。壮大以三亚市为中心的琼南旅游湾、以海口市为中心的琼北旅游圈、以儋州市为中心的琼西旅游带、以琼海市为中心的琼东旅游区和以五指山市为中心的琼中旅游区五大旅游板块。建立“大旅游岛”概念,以五大旅游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制度建设的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紧密结合,打破与此不相适应的行政壁垒,实现城乡资源利用最大化”[4]。在更大范围整合、优化城乡旅游文化资源配置,统一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最终趋向是全省城乡旅游业发展水平与中心城市趋同。

(二)发挥当地文化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统筹城乡和旅游的综合改革

海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大都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海南城镇的历史。当地政府应借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东风,在全国率先推进统筹城乡和旅游的综合改革,按照“大区小镇、大城小村”的思路,将具有独特的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的镇、村打造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群落、专业化旅游城市和国际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以海口省为例,海口市有诸如白玉蟾、丘浚、海瑞等海南历史名人,拥有骑楼、海瑞墓、五公祠等众多的文物古迹、近现代纪念建筑物、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多处,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0年6月,海口市已经确定首批六个旅游风情小镇和两个特色村庄。在“六镇两村”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了保护与节约的协调,绿地与景观规划的统一,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村庄特色风貌的保护相结合,这也将是未来整个海南生态旅游文化建设的趋势之一。

(三)提升品位,不断推进旅游产品走向专业化

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迅速向休闲度假游时代过渡。旅游消费取向的变化导致旅游行为方式的彻底改变。海南岛是国内外公认的“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欢乐岛”、“阳光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而衍生出海南省优质文化生态环境,为发展海南岛文化休闲与养生游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当前,急需对海南省文化休闲旅游市场和旅游文化产品进一步细化,推出不同群体需求的细分市场和专项旅游文化产品。需对其原有旅游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景观资源一般的观光型景区需进行产品文化休闲化改造,进行二次开发,在医疗、养生、保健、康体、休闲娱乐等项目上进行创新开发,使海南旅游从景区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转换,尽可能拉长游客在岛的旅游时间,避免一次性旅游消费。应注重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既重视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业,也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品位。

(四)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创新机制与体制

海南省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发挥政府在海南省旅游文化开发中的主导、协调功能,加大对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合作的力度,将旅游产业各要素以及社会服务要素更好协调起来,打造新型旅游服务体系;二是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旅游职业教育的办学、培训,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应给予支持;三是应加快海南省旅游机制与体制创新,学习香港、新加坡等旅游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加强海南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协调能力和政策调研制定的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联合会的自律和监管作用;四是应从财力、政策和人才上对海南历史文化的研究、整理和挖掘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五是加大海南文化及旅游市场的开放力度,引入新的旅游文化产品。政府有关文化和体育部门应在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和演艺活动上应给予更宽松的政策、经费支持。

(五)深度整理、挖掘本土旅游文化资源

应尽快建立“海南民族历史文化与海南旅游发展”的研究机构,把海南丰厚的人文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地结合起来,为高水平发展海南的旅游业服务。组织对海南历史文化代表人物及著作的研讨活动,开展对海南黎族、苗族文化、古人类文化遗址如落笔洞等文化遗址的研讨活动,认识海南地域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的文化个性,探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发掘海南的海洋文化,如儋州古盐场文化风貌、临高渔歌、海神崇拜等与海洋有关的传统民俗文化,拓展海南省区域文化的空间,丰富海南省区域文化的内涵,为海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新的活力。

(六)善于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和有效宣传展示

从本质上讲,游客主要消费的是文化,文化是游客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但大众游客往往只能感知到文化的一些表层元素,诸如景区导游的解说、雕刻、题字、绘画、景区周围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等。文化元素在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只有经过充分解说与合理展示让游客真正感受到的文化,才能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文化力量已成为海南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海南岛的自然生态优势已经为休闲度假养生游提供了天然的资源,海南省政府更应注重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包装与有效宣传展示,这样才会使海南旅游文化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

篇8

(二)乡村文化助推“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我县“奔格内”乡村旅游自2012年首个“奔格内”乡村旅游客栈在什寒村揭牌以来,经过对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走进。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的是县域丰富的森林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清静悠远的黎村苗寨和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进山旅游的背包客、自驾游客、自行车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提供便利条件,让游客们体验到最原生态民俗,感受到最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打造乡村自由行的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大文化内涵,打造了一系列与文化、乡村文化、农垦文化为中心的“奔格内”。乡村文化的彰显,为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围绕文化站建设,带动乡镇文体工作开展。一是高效完成综合大楼建设任务。2011年底全面完成了我县10个乡镇文化综合大楼的建设任务。二是设施配套逐步齐全化、科学化。2012年,我县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安放大型图书架三列,阅览桌椅四套,图书16000多册,安放电脑10台;安装投影设备1套和55寸液晶电视1部,音响设备1套,同时办公室和兵乓球娱乐室。三是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各项管理制度,即《乡镇文化站管理制度》、《阅览室管理制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制度》等,并将制度上墙。四是加强乡镇文化广场建设,每个乡镇设有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和乡镇大舞台、健身器材,广场周边普遍设有文化长廊。五是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2012年设备安装完成后,每天实行开放11小时,即白天8小时,晚上3小时,服务全县12万农民百姓。2011年我县文化站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惠民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上安乡文化站被国家授予全国惠农工程先进单位。

(二)围绕乡村大舞台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大繁荣。我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绝大多数,2011年通过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乡村大舞台的创建。计划2015年完成全县109座乡村大舞台建设,其中村委会99座,乡镇大舞台10座,实现乡镇到村委会的全覆盖。2013年8月,“乡村大舞台”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截止目前,全县建成乡村大舞台89个,其中乡镇政府文化大舞台10座,村级乡村大舞台79座。通过乡村大舞台的建设将满足我县30支农民文艺示范村文艺队、130支族文艺舞蹈队及乡村健身队的需求。我县还围绕乡村大舞台的带动,启动建设了一批文化室、博物室、农家书屋、乡村公园等文化设施,并启动创立20个县乡村全民健身示范点、20个示范农家书屋点的选点工作。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我县每年组织一次文艺示范村年度汇演,每季度组织一次乡镇片区歌舞展演,每月举办一次乡镇专场演出,形成了全县城乡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的局面,有力推动了我县文化惠民工作。

篇9

一、农村经济机制影响着农村文化

(一)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

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

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联,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引导、扶助和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导、扶助和支持

引导、扶助、支持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意识上,“文化下乡”送去作品,活动和服务是必需的,但文化意识是直接送给农民的“造血”功能。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除了文化意识之外,文化部门的引导、扶助、支持最好的途径是典型示范。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出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办。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文化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选项目,立项目,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起步、举办过程中,文化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最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熟悉乡情民俗,掌握文化人才的状况,能够代表政府规划具体目标和事项。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

(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农村文化产业。政府的支持从很大程度讲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企业家和城里的企业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农民群众自己筹资举办文化产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规模小的产业、个体户减免等优惠。基层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三)农村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标志着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工业为城市提供着生活资料,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文化生活养料。街头巷尾的腰鼓、秧歌、舞龙,节庆、婚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和仪式,从其本源看,都是来自农村广阔土地滋生出来的文化。我国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许多镜头是中国的群众文化场面,其中不少是乡间民俗文化的聚焦。因此,农村搞文化产业前景大有前途。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途径

农村文化产业化,既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又是适应农村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不同于一般定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它是以产业为手段,适应目前的农村经济状态和今后发展趋势,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目的,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孕育着机遇,也开辟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可以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到农村文化蓬勃开展的景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那里的农民不仅有着文化生活的欢悦,还吸引着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的乐趣。事实证明,是市场经济把农村经济引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并从文化观念到文化活动运行模式都适合了农村经济体制。而我国农村经济同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从农村经济的模式程度看,还没有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但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眼光既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

(三)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

事实上,我国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展开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剪纸、年画、各类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都是通过产业的方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如果我们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许多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了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生活活跃和兴旺。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非常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我们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以产业的方式使我们的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四)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里人来说,了解农村只不过是沿途的乡村风光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景象,其实秀山秀水田园风光都在乡间的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恰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农家秀美风光其实在那僻远的深山幽谷、村寨田间。农村的旅游文化前景广阔,农家游的庭院民宅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景深曲径,美食游的大铁锅煮出的饭、炒出的菜,风俗游的民风香淳奇妙天然等等。旅游是人们的天性所致,是人在工作繁忙中放松自己,去领略风光世界,去感悟大自然,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交汇是非常恰切的文化形式。我们的农村文化为什么不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形式,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亮点和突破呢!

(五)让民间艺人成为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

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都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如果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这既能使农村文化有经常性的活动组织,又方便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农民的节令庆典,农村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个体户的开业庆典等,这都需要文化团队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在农民群众中有不少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人,有不少善于组织、主持能写会说的人,他们热衷于文化活动,他们希望能组织、协调起来。如果把农村的文化艺人巧匠组织起来,以产业经济的方式运行,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还能使民间文化活动的规模扩大,农民群众自然会得到文化生活的充实。

(六)开辟文化产业项目要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

运用科技进步是开辟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也尝到了实惠。近几年,许多青年农民群众用数码摄像机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主题庆典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农户婚娶、生日庆典等。拍摄MTV、DVD、VCD片,不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赚了不少钱。在拍摄秧歌、腰鼓、春节社火、地方小戏中,农民群众不请自来,义务当演员,场面十分热闹。为购置拍摄设备,许多农民还自愿捐款捐器材。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启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新的文化时尚,会给农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为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新途径。科技带给农村的不仅是经济的进步,同样也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另外,如工艺美术厂,电影流动放映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班或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以上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重视是容易兴办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巩固和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起到促进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创举,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精心培养,呵护支持,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备内容。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农村文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向农村大地兴起、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必将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吉发.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篇10

“两带”是指两条“生态・文化旅游带”。一是“涡河文化旅游带”。以涡河流向为主轴,以亳州城区和涡阳、蒙城两县县城为节点,集成和连接十八里、魏岗、古井、大寺、大杨、城父、义门、高炉、西阳、岳坊、双涧镇的历史人文资源,恢复涡河两岸的历史记忆,展示涡河文明、商汤都亳、天下道源、汉魏风骨、天下望州和明清古商埠风情的历史画卷;修建北关古街码头,开通涡河水上旅游航线。恢复沿河及周边旧城改造拆迁的古旧建筑,加快建设民间博物馆集群、个性鲜明的体验式茶楼、饭庄和演艺场所;加快建设亳州传统工艺“百工坊”,开发乡土特色旅游纪念品,重现亳州工艺文明;加快建设以涡阳天静宫为中心的“老子文化园”、以蒙城庄子祠为中心的“庄子文化园”,打造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古文化休闲旅游带。二是“西淝河生态休闲旅游带”。依托西淝河的生态环境和沿河两岸的乡村生态环境,以点突破,重点开发沿河的特色“农家乐”项目,大力推销西淝河“绿色食品”。以西淝河生态农庄、白鹭洲和蝴蝶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支撑,打造生态水乡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区”是指打造中华药都养生休闲旅游区、天下道源文化休闲旅游区和生态水乡休闲度假旅游区。一是以谯城区为主的中华药都养生休闲旅游区。加快开发以郑店子为中心的“中华药都养生园”、 以古井镇古井酿酒工业园为中心的“酒文化主题小镇”、以大寺为中心的“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华佗镇华佗故里为中心的“中华药膳第一村”、以谯东镇万亩芍药园为中心的“药家乐”, 打造中华药都养生休闲旅游区。二是以涡阳、蒙城为主的天下道源文化休闲旅游区。发挥涡阳、蒙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打造“老子故里,天下道源” 和“庄子故里,逍遥之城”的品牌,重点建设老子生态文化园区和庄子文化园区,整合发展为天下道源文化休闲旅游区。三是以“皖北水乡”利辛为主的生态水乡休闲度假旅游区。依托西淝河、茨淮新河生态环境和生态乡村环境,以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建设生态水乡休闲度假旅游区。

“文化中国”负责人陈文则着重介绍了《新华月报》文化中国栏目组已经取得的成绩,并着重阐述了“文化亳州”的思路:即通过对文化古都亳州的文化考察,不仅要宣传亳州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更重要的是注意亳州人的生活点滴中渗透出来的传统文化因素,并且相信这种深深隐藏在人们生活实践中的智慧才是亳州文化的亮点。而这正是《文化中国》与其他文化栏目所不同的地方,我们并不刻意去猎奇,而是增加文化理解的深度,从日常生活中探寻中国文化的特点,这需要参与者敏感的文化认识和文化自觉。

陈文继续说:“亳州文化的特色,在我看来应该就是‘亳’字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认识:即高台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民生活幸福才能真正地长治久安,所以城市建设不能加重城乡之间的隔阂,而是要使之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这体现在旅游文化景点的建设之上,无论是拆迁还是移民,都应该尽量少干扰农民的生活,少占有农民的土地,同时,农民所具有的勤劳、忠厚等优良品德,他们简单却又丰富的生活,也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在听取了王占峰和陈文的介绍之后,与会亳州专家畅所欲言,为亳州文化考察的顺利进行献计献策。鉴于亳州专家的大多数观点都将陆续在相关文件里体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此着重记录两位特邀嘉宾的观点。

北京市宣传部朱华东认为,落实文化考察的要点,需要着眼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理论来引领社会建设,从亳州人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文化内涵,应该着重于道义的承担,也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落实。这种责任感其实就是老子“道法自然”,是尊重自然规律所得到的大智慧,而这也是亳州文化的骄傲。

安徽大学历史系路发春教授则对历史的文化地理方面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意义的观点,他认为,第一,亳州的文化建设不能拘泥于一个地区,而应该有宽阔的胸怀,把亳州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地理界限打破,这样对于文化建设才具有创新式的思维。例如徽文化这个名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徽州文化就是安徽文化的全部,而皖北的文化特征与徽州文化并不相同,甚至很是不同,但是狭隘的宣传往往会误导人们做出错误的理解。亳州仅仅是商文化的一个地区,称亳的地区也有好几个,所以,亳州的文化建设不要着眼于自己这个小区域,而应该有个大文化区域的概念。第二,亳州地区的文化建设应该邀请大企业积极参与,例如古井酒业是亳州地区的重点企业,它应该主动承担起文化责任,比如成立古井文化研究院这类的机构,这是它作为一个著名的酒业企业应该做出的社会贡献,不仅仅可以丰富它的酒文化,还会为亳州带来丰厚的效益。这样做既提高了古井酒业的声誉,也会增强亳州人爱护酒业的自觉感。第三,亳州的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大的格局,营造的不仅仅是风景点,而是丰富老百姓的生活和公共空间建设,使他们真正能享受文化建设带来的福祉。这其实就是文化责任感的问题。

特别要提及的是会议展开之前,对亳州博物馆的参观令与会专家印象深刻,该博物馆设计构思颇有新意,藏品也较丰富,充分体现了亳州文化的厚度和广度。这一点陆发春老师特别感谢了王占峰副局长的特意安排。

总之,会议开得热烈而有成效,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一次文化座谈。限于篇幅,简单记录如上,请方家指正。

篇11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加,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及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趋势缘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消费者“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目前,乡村休闲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乡村自然风光游,乡村民俗和民族风情旅游,参与型乡村旅游,农庄旅游或农场旅游。

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科学决策

我国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其掌握的资源,对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发挥引导、推动作用。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涉及饮食、住宿、娱乐、交通、文化、商业等诸多部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禀赋和品质是旅游竞争力研究中的焦点并决定着旅游业的规模与质量。旅游业一般利用的是公共资源,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和利用,如果其损耗速率超越自然或人为的更新速率,那么将严重破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必须坚持科学论证、统筹规划的原则,在相关部门、专家和乡村利益相关者充分评估后才能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否则不仅不会取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原生态破坏等,从而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本地实际,打造自己的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

我国乡村地域辽阔,种类多样,有着风格各异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各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进行合理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当地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新亮点,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重游率,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建立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淳朴乡村风情的休闲农庄,让游客体验农家饭、农家景和农家院;在湖区要发挥水资源优势,开发垂钓、竹筏等旅游项目,养殖水产,让游客尽情享受山水、品味海鲜;在农产品种植广的平原地带发展园区经济,发展观光农业,让游客们在采摘果蔬中尽享劳动情趣等。总之,乡村旅游目的地要改变产品和项目雷同化、内容和吸引物单调化的局面,创新产品的特色,发展个性化乡村旅游服务,满足市场选择的个性化需求。

(三)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定位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与其他地区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另外,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本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市场容量等因素,把握好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明确各旅游区的发展重点,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一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来。

(四)挖掘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效应

加强文化内涵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突出地域特色文化,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这样有助于避免旅游开发的产品特色少、雷同性多的现象。我们认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从而使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乡村文化,有利于满足游人的不同需求,也就提升了旅游品牌的效应,最终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休闲。另外,在注重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提升的同时,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人们的创新意识,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目前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业体系发展不成熟,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扶持政策、资金投入、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当地政府首先应该按照国家在对乡村旅游质量、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点标准,打造系列特色示范园区,加强行业培训、规范协会运作、开展星级评定、推动质量升级,提高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其次,政府在整合乡村土地资源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征用土地补偿制度,协调好与村民的利益分配关系。

(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完备的基础设施,这包括道路、交通、住宿、通信等多方面,因此我们在论证开发项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有效投入及合理使用,政府应该起主要的引导作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推行股份制和多种形式融资,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引导村民以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等多种形式入股兴办乡村旅游。对于所在村的上级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将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帮扶政策结合起来,将资金捆绑使用投入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奠定资金基础。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调动外来投资者的积极性,敢于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导中介组织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和信托融资服务,推行土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权益抵押、动产抵押等担保形式,通过土地使用、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力度,强化品牌营销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要有地方优质的服务做保障外,宣传力度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宣传效果好了,势必会吸引周边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者来此休闲度假。做宣传需要精心的策划,除了对内做好宣传外,我们还要加强与省内外各大媒体的合作,通过专业人士制作宣传短片,编辑风景画册或刻录宣传光盘等方式进行地方乡村休闲旅游的宣传,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开展节庆活动的形式,向外界推销我们的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展示本地方乡村休闲旅游的特色,铸造优质品牌。

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意义

(一)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发展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可以改变乡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发展途径,调整农业布局,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乡村的产业结构。同时,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能增加农业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另外,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改革日益深入,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各地农村都出现了大量需要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城乡流动人口增加,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城乡稳定的隐患。而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对劳动力的能力较强,需要大量的基础服务人员,并且从业门槛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可以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在当地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这将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就业和生存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城乡的稳定和谐。

(三)改善乡村民风,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塑造农村新文化

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农民相对落后的文化素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农村新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根本性。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不但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还可以促进城乡交流。游客将城市里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乡村,使村民接受现代化意识和生活习俗的熏陶,让他们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从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消除封建残余思想,改变以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文明的行为。同时,还能为农村带来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理念,扩展村民的人际关系,促进村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的提高,从而塑造新的文明乡风。

(四)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为了向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休闲消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必然会加速当地道路交通、村庄绿化、农田水利、景观建设、河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使得乡村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会完善乡村的文化、体育、卫生、通讯等公共服务,推动乡村整体建设的发展,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对接,缩小城乡差距。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适度原则,因地制宜,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投资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张向前.论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城郊休闲经济的发展[J].经济纵横,2008(08).

[2]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J].安徽农学通报,2009(11).

[3]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5]刘邦凡,施永福,王宏禹.基于PEST框架的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03).

[6]刘邦凡,王金华,周海娟.试论我国城市河湖的休闲治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0(04).

[7]刘邦凡.关注休闲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J].生产力研究,2007(16).

[8]李继峰.休闲旅游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篇12

1.以东北文化精神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集体主义精神是东北传统文化的灵魂,东北地区由于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多种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再加之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以及生产经营中的互帮互助,形成了重情重义、亲如一家的集体主义精神。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农民群众集体参与,因此需要团结一致,形成凝聚力;其次,以艰苦奋斗为要点。艰苦奋斗是东北人一贯的作风,东北地区由于历史上是一个资源丰富荒芜地带。是艰苦奋斗的北大荒人,用自力更生的“铁人”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闯广东精神造就了今日的北大仓。如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仍然要继承和发扬以上优良的精神传统,充实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容。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以东北文化内涵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东北地区的文化传统素有荒寒文化之称。由于自然环境寒冷,地广人稀、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造就了北方人简单质朴的思维方式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由于生存压力较大,温情脉脉的细节被忙于生计的粗犷豪放所代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既要发扬东北人的简单和朴素,更要在荒寒和野蛮的外表下融入时代精神,市场经济发展越完善,越是需要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回归于简单和真实的生活规则,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

3.以东北文化艺术品格提升农民素质建设由于广大农民接受教育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实际,开展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挖掘传统艺术活动形式,这也是农民群众最乐于参与和接受的文化活动形式,在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中,农民的艺术精神和文化素养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传承东北传统文化精髓促进东北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始终是主体。精神文化建设不同于物质活动,需要农民在主观上积极认同,才能乐于践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时,难免使一些低俗文化乘虚而入。所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有益能够提升农民素质的文化娱乐活动。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符合当地群众审美情趣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东北秧歌、二人转、健身操比赛等活动,让农民朋友在参与中愉悦身心、增强凝聚力。同时政府要积极挖掘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并进行表彰和传承,在活动中启迪农民智慧,从而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推动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形成一套奖励机制。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如民歌、舞蹈、手工艺等由于长时间无人问津,很多都在不知不觉的消失,因此不仅要鼓励传统文化活动,而且要对传统艺人给予积极支持,大力振兴传统文化艺术;第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自助为辅,完善农村的艺术表演设施和场所、以及学习阅览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第三,对原有的文化设施和古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和保护。在东北地区农村有很多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和民间文化遗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积极传承和保护。

篇13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特征

1.时代性

旅游文化营销作为一种价值性活动总是反映和渗透着自己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时代的思想和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文化特征。旅游文化营销只有不断适应并追随时代的变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把握住社会需求市场机会,才能赢得消费者,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个性化

旅游产品想要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假如一个旅游景区能够提供新奇独特的产品或营造让人留恋往返的环境氛围,那么这个旅游景区就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是与文化相融合就越显示其独特创新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具有核心价值观

传统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景区销售人员的目的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貌特性,对产品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何联系没有给与考虑。旅游文化营销是通过发现、培养或营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旅游景区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

三、旅游文化营销类型

1.知识文化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旅游者的需求层次阶梯逐级提升,即使是低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与高层次需求融合的趋势。人类的本性是好奇的,通过了解陌生的周围世界,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将知识含量贯注于旅游产品的内涵中,使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卖点。从长远看,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已超越企业经营手段的层次而担负起提高公民素质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旅游,旅客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都市的现代风情,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文化。

2.审美文化营销

审美文化营销,即运用戏剧、绘画、书法、故事、诗歌、传说、文学、艺术等为审美素材,赋予营销活动以美的意义,使营销成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让消费者在美的熏陶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体验,最终接受产品服务。审美创造可以贯穿在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设计、销售环境、广告传播等都能见到真善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演、旅游纪念品等都有体现审美的文化营销的内容。

3.精神文化营销

精神文化营销,即通过向社会消费者倡导和传播有关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开展的营销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活动,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精神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旅游项目中的红色之旅、宗教之旅等体现了人们对及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4.娱乐文化营销

旅游是使人快乐的事。现代社会竞争的快节奏更使人们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获得了旅游的机会,人类自然想到娱乐和放松。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来研究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义活动,这已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重要载体。

旅游文化营销各种形式在实际营销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一个营销活动中也会同时运用多种文化营销手段。旅游文化营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旅游文化营销的“文化”意义,还有助于我们打开“文化”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策划开展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把旅游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四、旅游文化营销策略

1.品牌定位明晰化

一个旅游景区往往有多种文化,但一定要有它的主打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住自己的位置。在旅游营销文化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市场,针对明确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目标市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是旅游文化营销成功的首要步骤。

2.策划整体系统化

在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对整体的旅游资源与建设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详细周密的策划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可以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科学地布局,而策划可以准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系统化地策划规划可以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避免过度浪费和重复建设。

3.旅游文化营销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是为了使旅游景区在旅游竞争中与其他旅游景区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将旅游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差异化营销手段可以有多种:首先,可以利用节日、节事活动、展览等旅游产品开发节庆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其次,可以借助影视这一大众媒体宣传城市文化,进而达到旅游文化营销的目的。此外,休闲演艺也是较好的营销途径,例如,大型演艺节目《印象武隆》体现了自然遗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4.文化资源整合化

旅游景区的某些文化旅游资源既有丰富性、多样性的优势,也有旅游资源市场面较窄的劣势。为了能更好地营销旅游产品,将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优劣势互补,进行文化资源整合,从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也是很好的办法。旅游景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从单一依靠文物转变到依靠文化、进而依托整个旅游景区文化资源进行发展。也就是说,文化旅游要改变以往仅仅局限于文物景点的观念,从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古今兼容的宝库中寻找能够吸引现代旅游者的要素,寻找旅游发展的契机,走文化旅游和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将多种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一切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景观和风情,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文化旅游资源,逐步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活动相互融合,适应不同旅游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的文化旅游格局。

五、总结

总的来说,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以此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实施旅游文化营销过程中必须达到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促进目标,从而实现旅游者高度和谐的文化体验,才能有机会成功地实施旅游文化营销。

参考文献:

[1]廖宁怡,欧阳晓波,王莉娟.旅游文化营销研究[J].中国商贸,2010(2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