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环境行为学理论

篇1

Keyword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native places lane space use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户部巷基本概况

户部巷是老武昌城内一条古巷,位于人口稠密的武昌司门口旧城区,它有147米长,连通民主路和自由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3年,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通过仿古改造,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并在全街设立了一幅19米长、3米高的汉味早点文化墙。户部巷小吃已经成为汉味早点的代名词,现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二、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户部巷内部空间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的综合运用,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对户部巷内部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1、街道立面的集中

在一般购物街中,都可以发现时每个单元尽量缩短门面的做法。这是因为步行者一般都不愿意走得太远,设计师自然会使用窄窄的立面,做到在尽量短的街道距离中布置尽可能多的商店。户部巷也很好的利用了立面集中原则,把大量的小吃店铺集中在了短短的不到150米的小巷,这样的布置确实为小吃街的繁华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2、和缓的过渡区营造流畅的空间

各种类型公共空间之间应该是和缓,流畅的过渡。同时也要注意,分界线不能过于生硬以致阻碍与外界的接触。户部巷的过渡区域清晰明确,但又使人感到出入方便自在。

3、慢性步行空间营造富有活力的场所

户部巷内的步行性空间正是慢通的典型代表,这样的一种公共空间交流也为创造有活力的场所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户部巷内部空间使用存在问题分析

1、环境设施不够完善

著名景园建筑师哈普林曾这样描叙到:“在城市中,建筑群之间布满了城市生活所需的各种环境陈设,有了这些设施,城市空间才能使用方便。”环境设施的完善配置,能为户部巷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条件。电话亭、垃圾箱、路灯、行道树、花坛、休息座椅、标志牌、自动贩卖机(无)、公共厕所(整个户部巷只有一个,且没有指引标志,只有向店主询问才能找到)等,这些设施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同时也可以成为户部巷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必须做到美观一致,与整条街的风格相协调,它们是步行者对环境最直接的感知因素。

2、无障碍空间的缺乏

行走在户部巷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系统化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要做到系统化、体系化。要真正做好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必须每个环节都畅通无阻,在设计中要对盲道、通道门、楼锑、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及标志物等部位进行周密细致的考虑。

3、空间尺度略显狭窄

约翰•付立恩在《步行空间设计》一书中根据街道上人的行为调查和试验得出人对环境感觉的结果表明:人在行走过程中,最少要占1.7-2.2平方米/人。因此,为适应人穿越、停留、进出建筑设施的交通要求,步行街宽度一般不应小于6米。空间以人为中心才富有意义。在研究空间时,必须要考虑人的尺度、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人的空间依靠性、运动空间与停滞空间、空间领域及空间感受等。但经过实地测量后发现,户部巷整体的宽度只有3-4米,空间尺度略显狭窄。

4、街道绿化景观缺乏

街道绿化景观对于整条街道以至整个城市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街道绿化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载体,它并不只是简单的栽花植树。在户部巷内,基本看不到任何绿化,可能是因为巷子较窄的原因,不能种植较大树木。

四.改进方法与建议

1、设置完善的环境设施体系

完善的环境设施在提高人们活动的方便性与舒适性,丰富街道景观,完善商业街职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体现出街道对人文的关怀。

2、店铺内部空间的改造

在店铺内增加绿化小品;增加艺术图片,提高情趣;改变店内色彩,变单调为丰富,注意灯光的效果。

3、街巷绿化空间改造

随着户部巷的发展,绿化是不可或缺的。行道树、花坛、花架、花车、花钵、草地的设置,都可以增加空间的亲和力,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购物环境。可在店铺门口加部分绿化小品,通过精致的绿化设置改善环境质量。

4、增设覆盖空间

由于没有覆盖,雨天行走在户部巷中是非常不方便的。建议增加覆盖空间,雨天降下,晴天自动收回,保证晴天的露天状态。每家店铺有独立的遮阳板,防止夏天阳光的暴晒巷内虽窄,构建丰富的光影效果给巷道以最亲切的感受。

五、结语

作为一种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户部巷的研究和设计无疑是武汉城市设计的焦点问题之一。街道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在人性化方面要求可坐、可达、可观、可乐、可谈、可逛,这些基本的框架能够确保街道是属于人的。空间、环境影响着人的活动,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反过来人的活动又能造就空间,决定它的“生和死”。空间、环境的设计质量不仅取决于其形式,更取决于它们的使用者,所以作为未来的城市规划人员,我们深刻地感知到从内在规律和环境行为上把握空间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打造出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篇2

一、前言

组织行为学作为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采取心理学、管理学和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综合知识对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和指导。实际上,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员工行为和需要以及群体关系,为企业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升员工工作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和指导。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积极应用,对于企业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并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

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引入在我国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术领域已经有不断时间了,虽然很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意义并逐渐应用于员工行为管理,但是应用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究其根本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其实,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企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管理应该首先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获得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根据调研所知的员工信息实现企业岗位和员工能力之间的科学匹配。但是很遗憾的就是由于我国文化的特殊性,大多数人都狭隘的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问题,因此大部分的企业都并没有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是直接就在管理活动中展开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

(二)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不够重视

我国的大多数国企和中小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起步时间都比较晚,因此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程度都不够。对于国企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终生制的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员工只要进入了企业编制以后根本就不会担心因为工作业绩差被企业辞退,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员工毫无激励作用因此企业效益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传统管理方式之下难以充分考虑员工不同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提供的条件和员工需求之间难以平衡导致工作岗位和员工能力不适应、缺乏完善的工作晋升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但为企业管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也甚至成为企业发展之路的潜在障碍。

三、现代企业管理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员工公平感

实际上,组织都是由群体和团队形成,而群体和团队则是由不同个体的成员组成,所以在群体和团队当中公平感的存在非常重要。假如群体或团队中的个体成员感觉组织缺乏公平感,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这些个体成员工作积极向和效率降低,严重的情况甚至导致员工愤然离职。但是公平感并不是一些企业管理层片面的认为薪资公平。现代企业管理对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更关注不同员工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在企业中的行为习惯表现。当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岗位适合自己并且工作付出得到了公平对待时,其实很少会因为薪资原因选择离职。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提升员工公平感,才能确保员工积极并心无杂念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组织凝聚力

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必须以组织高凝聚力的发展作为基石,因此大部分拥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华润励致公司成都分公司曾经在招聘的时候,大版面的招聘广告中对员工要求之一就是“团队”。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其理论精髓应用就是“人本意识”的管理发挥。凝聚力来源于人心的一致,来源于精神的汇聚,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现代管理满足了员工的人本需求,因此有助于现代企业提高组织凝聚力从而实现企业高绩效和高生产率。

四、组织行为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积极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工作态度

员工的真实需求是否得以满足,以及员工的不同性格特征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而员工的工作态度又直接关系着其工作绩效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社会当中,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之间难以避免两者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如果是员工对工作拥有较高的责任感以及组织归属感,那么通常都会和其对家庭的归属感发生抵消作用。擅长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管理者会充分意识到这种矛盾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在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让员工的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得以平衡并和谐存在。所有的管理行为,如果能够建立在对员工真实需求和性格特征的充分了解基础上,对其工作态度的客观分析识别和客观判断基础上,通过对员工组织行为的有效管控才能为企业留住更多人才并让人才尽心服务于企业。

(二)根据员工不同特点和情况进行工作安排

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员工的性格特征才可以预知员工在特定环境下有可能采取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对其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据人力资源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员工的性格特征可以从外向型、宜人型、稳定型、开放型、责任型这五种不同类型进行描述。几乎每个员工都具有这五种类型性格特征,只是不同个体对于不同性格特征类型的表现强烈程度不同。不同的性格特征适合的工作类型也各不相同,而且性格特征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中的效率产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管理任务其实就是充分了解所管理员工的性格特征并最大限度的将员工安排再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做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员工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为组织提供劳动。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提高企业竞争力

任何企业如果想要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培养知识性的管理者,通过企业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创新就必须重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现代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组织持续学习让员工在学习型组织中有效学习企业内外知识并获得知识共享资源,更有利于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力。在对员工的认知实施管理的具体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应该随时反思实践效果并引导员工针对实践中的错误行为反思原因并加以改正,但需要注意避免让员工担忧受罚。

(四)管理过程中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一些员工可能支持也有一些员工反对,个体的性格差异下的不同态度会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而员工的组织行为差异化个性表现包括压力和压力来源。尤其是在面临重要工作时,员工经常会因为产生一定压力于是情绪失控,这样的压力也容易导致挫折感和焦虑感。但是如果面临压力的时候感觉自己所拥有的组织资源可以顺利解决问题,那么压力反而会变成动力取得成功。管理者应该定期展开组织培训,并尽可能的为员工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更便捷的工作条件来舒缓员工工作压力,这样才能让员工在组织中最大化的发挥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为企业服务。

(五)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对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力度应该取决于本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虽然现代企业管理应该重视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应用但不能贪功冒进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根据本企业状况指定计划按步骤有序展开应用实施。增强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力度不代表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应用,这样才能让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为企业管理发挥最大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激励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企业管理提高绩效不但是新机遇也同时是新挑战。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该积极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有效协调企业组织关系,保证企业内部竞争公平性有效激励员工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中心)

参考文献:

篇3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行为学的影响日益扩大,已逐渐应用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中。作为环境行为学基础理论的环境行为理论成为许多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在柳州高级中学的校园设计中,环境行为理论得到大量应用,设计人员综合考虑校园内各类空间环境的要素,从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出发,结合学校的文脉与文化性,注重“和谐自然”的意境,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造出具有独特气质的校园空间。

1环境行为理论的基本理念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研究,其基本目的是探求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要素,并弄清其对生活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品质的改善中。环境行为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理论,追求的是环境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环境行为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环境决定论,2)相互作用论,3)相互渗透论。环境决定论是指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外在的因素决定反应的形式,即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相互作用论是指环境和人被独立地客观地定义,相互之间互相作用,其行为的结果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不仅能消极的适应环境,也能利用环境提供的要素,改变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相互渗透论是指人们通过修正和调整物质环境,改变与我们交往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环境。与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相互渗透论不是用二元论的观点考察人与环境,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统一。

2环境行为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环境决定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1‘和谐自然”的总体规划新柳高的基地位于柳江边上,离蜡烛山不远,有山有水的地理环境及柳州高中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新校区具有“集自然山水之秀,汇人文气质之灵”的独特气质。在新校园规划中,采用“化零为整”的手段,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不拘小节,达成一种建筑与山水无限融合的理想夙愿。通过分析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的主轴线与柳江平行,次轴线则将蜡烛山、基地与柳江联系起来。见图1.

利用圆弧的向心性,在外围用圆弧走廊将各个分散的教学楼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功能建筑沿轴线有序展开,即规整又不失活泼。同时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形成一个个相框,移步换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深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的精髓。见图2.

2.1.2简约的建筑设计手法 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源自于广西的秀美山水赋予的灵感,建筑风格不再是旧有的简单呆板,力求新颖活泼,建筑设计与新区的环境相适应,表现一种腾飞、向上的气氛,同时增加新校园的识别性,在南北入口处,有五层高度上的扇形雨棚。中轴线由一系列的立柱开始,分隔了运动场对入口广场的干扰,并象征学生由此进入神圣的知识殿堂,通过中轴线宽敞的连廊,与辅助的西侧的连廊结合,可以到达主体建筑内部的各个区域,同时可以成为入口街道的标识。主体建筑涂料与混凝土、金属与玻璃的组合,柔和而又具有现代感。采用小尺度划分,以产生亲切感,简约的比例,塑造轻盈的外观效果,既减少了对学生的压迫感,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2.1合理分区。整体设计基于人员活动流线和有机整体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这是通过分析学校人员活动规律及建筑基地环境得出的结论,是相互作用论最直接的体现。

建筑理论家汤布利(1、w0mbly)对有机建筑给出以下定义:“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应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现,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筑地段、建筑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的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预言了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在该校园空间的建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有机整体的概念。而其内在的本质是基于人的活动流线与活动区域,能最大限度保证使用者的方便性与舒适性。根据功能分区,将体育活动以及绿化区临近新区主干道布置,有效阻隔了城市的噪声。教学区、体育区与位于基地北部的生活区呈三角型布置,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从任何一区到其它两区均为最短距离。在中心校区的布局中,将全部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图书馆等,以一条贯穿的半室内步行街道相连,来自外部的自然光线和不同标高处的“桥廊”,暗示出城市街道般的空间特征,使空间的使用与发展导向一个良性的走向,使校园空间成为有机整体。见图3.

2.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的应用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新校园的设计中,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降低土方造价,将低洼地带体育场标高降低2m~3m,利用地形边缘的高差作为看台,节约建设成本,并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学生可以在体育场周围的草坡上休憩、玩耍或观赏比赛。在校园西侧,原有地形低洼,建筑避开这里布置,形成的空地作为自然景观,原有的水面保留并加以改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形成的诗意校园空间可成为学生课余交流、放松的良好场所,并将成为个性发展的舞台。见图4.

2.3相互渗透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3.1相互渗透理论在创造校园动态

空间序列中的应用动态的空间序列是指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和心理体验,要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在空间序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或开阔的对比,以及空间中实体建筑界面的变化的联系。在柳高校园的空间序列设计中,特别注重具有“穿越”意义的序列空间的创建。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穿越”这一空间构造的意义,让人怀着“前方似乎有不少有趣的东西可以一看”的一种期待,同时又不能让人看到全部,而将一些感动留到后面,这就是所谓的“穿越”。为了使柳高空旷的基地成为受人欢迎的环境,设计时以一系列四通八达的,开闭有致的交通空间,将大量的单个建筑联接成集合形式的校园平面。在中央部位创建一个中心校园区,周围用路径环绕,体育馆、报告厅等则像卫星一样在其外围布置,通过贯通连廊,环形连廊,相互连接,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2.3.2相互渗透理论在营造“以人为本”交往空间中的应用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还在于校园规划能具备激发好奇,促进交流的特质,这样的校园氛围才是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校园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的活动是以交织融合的模式发生的。以环境行为理论为依据营造课堂教学之外的,适宜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广义课堂”成为新时期设计所关注的问题。相互渗透论是进行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教室以外的交流大多是以三五成群的模式,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生态。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把教室走道尺寸放大,扩大了走道的功能,使之不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具有一定的交流空间的复合空间模式。同时在进行绿化设计时,采用花墙竹墙,群体树本等,围合出大量半围合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篇4

1.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中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经济学等为基础,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变量以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综合性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各个学科中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的内容并为各知识点的链接提供路径,立足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展现多维的研究视角,帮助学生登高望远,得以站在更高层次理解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在归纳谈及市场营销学科渊源时,现代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指出“经济学是其父,行为学是其母”,而消费者行为学是从市场营销学中分化而来,故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其与生俱来就具有的特点。该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使得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素有“总经理摇篮”之称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上世纪 20 年代首创的一种以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案例)。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个模拟情景中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作用如下:

1.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所学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

社会需要大量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人才,学生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不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处事的方法、经验和教训。这些方法、经验和教训是书本知识所学不到的,它能反映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某些活动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能以此作为参考和借鉴,触类旁通,应付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增强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2.案例教学有助于深化与拓展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就变成了“空对空”,很难有说服力,学生印象也不深刻,记忆也不牢固。案例分析则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揭示隐含在案例中的学科思想,寻求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同时将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首先立足于国家、地区、及行业的背景,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吸取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锻炼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用活理论知识,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3.案例教学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知易行难,如何避免“赵括式”的纸上谈兵,将学生的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是检验教育实践成败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理论熏陶,理论知识过硬,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实践能力欠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功能是尽可能地为学生还原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现实问题,以此提高实践技能。

三、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1.恰当的案例选择

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展开,所选案例应恰当地服务于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其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让受众尽量看得见、摸得着,感同身受,并能较好地解释理论模型。恰当的案例使用,会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对理论知识的高度关注,活跃课堂氛围,学生注意力会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篇5

前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的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他提出组织和社会都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优势。随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结构理论等都对此进行了不断补充。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的知识的学科,主要是分析、说明、指导组织活动中的个体、群体以及组织行为,从而达到调动组织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绩效、建立健康和谐文明的组织关系等目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以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为主。其根本目的是要使管理者获得一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和态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同时,组织行为学也是一门实践性、体验性较强的学科,它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以科学的方法呈现出来,促进管理人员摆脱直觉的认识,并能科学地分析人的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管理人员自我行为反思及分析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组织行为学体系主要建立在西方管理学发展的成果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西方文化的印记。

其次,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强调人与人互动的学科,如对员工的激励、领导方式、组织行为的控制、预测等都和组织行为学的内容相关。实际组织行为学主要就是研究企业中职工的行为、各种需求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个人和集体之间关系,进而从物质及精神上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劳动创造性,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效益,也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才能达到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

另外,组织行为学还是研究人和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学科,在企业中就是员工与企业组织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企业中的行为。通过观察员工的心理、行为等规律,可以看到企业中的员工心理和行为可以分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群体的行为和心理、组织的行为和心理。

个体行为与心理。个体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基本上包括了员工的行为和思想。企业在管理中要提高绩效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只有抓住员工的思想与行为才会有成效,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群体的行为与心理。和个体相比较,群体更具有重要性,是企业管理是否能够提高绩效的关键点。因为往往在正式组织中包含有非正式组织,而非正式组织由于具有鲜明的群体性质,使得管理者在管理中难以把握。

③组织行为和心理。企业中的员工之间相互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使员工构成了不同的群体,而企业中的组织就是企业管理者。这样,组织者就要研究每个群体的行为和心理,让管理者能够把握群体的行为,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协调。

三、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企业的建立目的是生存、发展、盈利,为了完成这个目的,企业应该积极协调内部个别因素,充分发挥它们协调发展;同时企业也应该积极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一般由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研究技术、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等要素构成;企业管理,从某种角度,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对企业的组织行为进行协调,以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完成组织目标,而这个过程需要重视对企业资源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研究个体过程和行为的理论,这些使得企业管理有系统完善的理论指导,进而达到完成企业管理的目标。

四、组织行为学对企业管理中效率的提高作用

企业之中引入了组织行为学之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但是组织行为学究竟对企业管理提高效率起到哪些作用,就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做一些分析。

1.提高了管理层的思想意识

经过学习与实施组织行为学之后,企业中的管理层也看到了效率中的成效,开始认可这样的管理模式。这就加强了领导者的意识,就有助于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而根据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来预测、引导以及调控。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员工的创造性与能动性,才能够有机的协调员工与群体之间关系,取得最佳工作效率。并且经过组织行为学,还提升了管理层的自身意识,能够在实施中主动地、自觉地带好头,给群体中的员工起到一个真正的带头和示范作用,这样就能够激发员工内在的潜力。

2.明确了企业的任务.注重实效

企业入力资源管理中抓住组织行为学提出的基本任务,明确了企业

目前的任务,避免出现虚假注重实效。

(1)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大大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人才是管理的主体,也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因此只有调动了人的思想才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根据岗位要求合理使用了人才。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也不足之处,应用了组织行为学之后,其中的个性理论和测定的方法就明确提出了要根据每个员工的个性特点、能力以及综合优势,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相适应的职务与工作岗位。这样,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一个员工在自己喜爱的岗位发挥所长,将企业管理的绩效提高。

(3)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企业是由很多的人共同组成,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工作群体。当然这些群体之中,有一些是正式的群体,也有一些是非正式的群里,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来衡量,无论是哪一种群体都要彼此结合起来,根据彼此的感情知趣或者价值观作为衡量,重新组合成一些新的群体,这样就使人员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员工产生出归属感与友谊。当然,这之间关键在于领导之间以及领导和被领导之间,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团结群体。

(4)从组织行为学中需求最佳管理方式。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认真钻研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从中需求最佳的管理方式。事实上,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明确提出,对于不认个性的人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是组织行为学管理的核心。

(5)加强组织效率提高绩效。对于一个企业要提高管理绩效,构建一个科学的组织机构也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机构不是闭门造车而定。而是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企、啦所处环境、资金来源、技术与人员素质以及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等,构建设合理灵活的组织结构,这是提高管理绩效的一个关键之处。

五、结束语

企业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将非人性化管理方式与情感化管理方式相结合,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行为统一协调。将组织行为学融合进企业管理,就能够调动员工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内在凝聚力。

总之,组织行为学对企业的提升管理绩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同时,还维持了企业经营弹性,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6

1理论的回顾

1.1情景学习理论。上世纪90年代初,融合了社会建构主义与人类学视角的学习观,情景学习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以其多样性和新颖性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和学习是在稳定而客观的世界中发展和实践的,学习是发生在人们大脑中的独有过程;情景和行为相对于所学习的东西被认为是中性的,传统的观点近年来受到了批判。与此相反,情景学习理论关心每天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强调学习与认知的情景本质。情景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一个来自于主观和社会化构建的世界的过程。个体能够应用知识去真正地理解世界时才算获取了知识,因此,情景学习理论不仅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情景性,更强调了学习和知识的社会文化本质,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和其他人的互动过程。情景学习理论具有以下这些特点:第一,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第二,学习是社会互动过程,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第三,学习者需要在真实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第四,学习者需要与其他学习者构建共同体分享经验与信息,共同参与知识与技能的建构活动;第五,学习者的学习是渐进的内化过程,从边缘性参与发展为核心参与。总之,情景学习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学校学习和课堂学习模式,把学习活动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而这正适合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1.2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特点。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探究管理实践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学科,用来提高管理者的人际技能。有人曾引用伽利略的话加以描绘;“这是一门研究最古老对象的最新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但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像人类行为一样为人类所熟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行为更重要,但是,它却不是我们最理解的东西”。因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和个体的函数,组织行为学支持权变理论的观点,认为在对人的管理工作中,不存在通用的最佳模式,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即根据不同情景采用不同的理论和对策,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直觉和系统的学习相结合。因此,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天然强调与情景相联系。

2情景学习理论在组织行为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篇7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110―1.5

一、品牌营销的概念

品牌是企业形象的标志,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是一个企业的规模效益、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作为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营销能够强化品牌认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因此品牌营销是每一个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企业的战略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的管理决定企业的发展。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会对企业的收益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于电信企业来说,成功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管理人的关键在于掌握人的行为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品牌的发展,推动市场经营业绩提升,推进企业的长线效益。因此,借助组织行为学理论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提高营销管理能力和水平,对推进品牌营销,提高营销的执行力是有较大的帮助的。

一项完整的品牌营销突显出一套完整的营销管理流程,将一项整体的营销行为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去验证,包括了组织行为学的四个维度,即:战略维度系统、政治维度系统、文化维度系统、学习和变革维度系统,把握这四个维度就可以把握营销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战略、政治和文化系统的设计是要让组织适应当前的环境,而学习变革维度的设计是让组织有能力适应未来变化的环境,只有这四个系统相互有机地配合在一起,才能使组织的效能、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得以提高和保障,组织也才能成为一个优秀和卓越的组织。

二、校园品牌营销实例

面对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传统的营销手段已远不能满足多品牌、多产品的营销,传统的营销以4P为主,现在的营销已经延伸到以4C为辅的、以4S为推进的多重营销元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麦当劳、耐克等跨国产品已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市场细分和专项化,产品服务的顾客更加细分,在营销管理中纳入组织行为管理,增强组织内部、同组织、组织外部等相关联的营销链路的结合,会将营销演绎得更宽、更广。

通信行业要发展,一是靠服务,二是靠规模,只有规模扩大才会产生更大的效益,由吉林联通组织的“新势力―嘉年华”品牌营销活动就是以品牌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用户参与度为目的、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品牌营销活动,这一营销活动全面纳入了科学的组织行为管理理论。

“新势力”是以吉林省九个市州为执行区域、以网络为载体、以圣诞活动为的中型品牌营销活动。核心内容是围绕新势力品牌内涵,向大专院校和社会青少年群体进行作品征集,通过互联网向公众进行作品展示,使公众能够参与活动的征集、作品上传、投票评选、精神物质奖励、与歌星同台演出、节目直播、共度圣诞节等一系活动。

营销中主要抓住了几条线,一是学生的喜好与需求,以学生自发参与、自我展示为主体,这种无界限、无门槛的活动平台大大提高了参与度;二是通过运营商的主体业务即互联网增值、移动短信、多媒体视频等方式,让青少年接受到先进的通信文化,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三是企业内部从网络、互联网平台、短信彩信平台、营销人员等多方面整合,将企业的资源发挥到最大。

在这个营销过程中产生了以下几种利益相关者:

一是在本企业内部。包括决策者――公司领导,组织策划者――市场营销部、方案执行者――九个地市分公司、投资者――财务部、网络技术提供――数据固定部、短信技术提供――增值业务部。

二是企业外部直接相关和利益攸关的,包括:九个市州分公司的42所高校、电视台(录制及录播)、电台(节目直播,宣传)、广告公司(宣传炒作执行)、演出公司(晚会演出执行)、报纸(宣传)、省工商局、省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公安消防治安管理。

在组织策划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随着方案的成熟越来越多,越分越细。基本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内部利益相关者。市场部利益点在于开拓市场,营造好的市场营销环境,考虑的是长期的利益;增值部与数据部定位在短期,通过全程营销提高短信收入及网站点击;财务部考虑如何节约成本支出,提高短期内的收支比例;决策者考虑全局问题。

第二类:社会合作单位。电视台、电台要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报刊杂志要广告收入,广告公司要得到运营利润,这些媒体为了得到这份相关的利益,所能提供的资源之大,无法用正常的等价交易来衡量。

第三类:院校和学生。院校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院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学校进行宣传,学生一方面展示自我,也为获得大奖和名誉上的认可,当双方利益找到一个共赢点时,校方会为学生提供特殊通道来支持学生的个人行为。

第四类:协管单位。工商、税务、公安、消防、公证、律师等要行使该行使的权力。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发挥出国家机关管理职能。

以往,在制定一个营销策划方案时,总是被执行问题困扰,强调执行、强调细节,但或多或少忽略了各利益关系者,如果正确地评估利益相关者不同来源和大小权利,以及权利的动态发展,努力整合不同人的利益和目标,就能达成共赢了,“新势力”即取得了良好的共赢成果。

成果一:市场部达到了营销目的。中国联通第一次与中国移动正面交锋,使对手没有时间反击,品牌认知得到极大提高;增值和数据在短信上达21万条,网站点击率达到980万次,短短两个月既创造了收入也提高了网站认知;财务厉行节约,严控成本,投资回报成正比。

成果二:电台、电视台、报社有了明星新闻可以炒作,丰富了节目内容,同时还有了广告收入,广告公司盈利了。

成果三: 全省有40多所院校参加活动,作品征集总量为1 761个,网上点击和媒体的炒作,对学校和获奖选手给予了名誉上的最大支持。

成果四:国家管理机关正常行使权利,拉近了与企业关系。

组织行为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领导者如果能对人们的利益特别敏感,善于从人们利益要求的角度进行组织,就能成功地领导一个组织”。一个营销方案如果能找到最重要和隐藏的利益相关者,就能促成方案的执行。

通过“新势力”品牌营销,大大提高了联通公司在青少年市场的影响力,对竞争品牌进行了有效的回应,速度快、定位准、执行稳。直接针对目标群体,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对接,品牌营销取得局部效果,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分公司的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执行是营销的关键,而执行的关键是人,以科学的视角和方法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寻找并发现其行为的规律性,学会预测行为的趋势,以此更有效地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团队和组织,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更加强大的组织系统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宏余.生产与运营管理案例精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周建波.营销管理理论与实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陈章武.管理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销售与市场5年经典珍藏本――营销实战手册[M]. 郑州:销售与市场杂志社,1999.

篇8

1环境行为学概述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它的研究范围更注重环境与人的外表行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它力图用一些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等来研究怎样的环境营造能更加适合人的居住、更好的提高人的生活的品质。

2环境行为学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如何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解决植物造景中人工痕迹过多,营造出宜人的植物群落空间以及如何根据景观效果的不同要求以及作用来选择绿化设计的尺度、功能、空间形态的方式,对于城市的绿色空间营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绿化设计中运用的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解析

3.1设计中的知觉基础: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感觉系统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可以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温度和气流等。

(1)视觉:可以利用视觉特点进行引导设计

可以利用色彩的对比来增加对视觉的刺激,如:红枫+ 过路黄的配置模式,能在色彩的红与黄上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增加强烈的视觉效果。

(2)嗅觉:可以运用香花树种的选择来引导游客的游览路线,增加游客和环境之间的互动。

3.2环境认知与认知地图

人们往往会对一个会对一个环境空间经过感知之后,使空间环境在意识中形成可被回忆的形象,以环境意识的形式留在脑海中,这就是环境的意象。《城市意象》中凯文・林奇将环境意象称为“认知地图”。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归纳为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五种。

(1)路径(道路)指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在认知地图中占主导地位。

在绿化种植设计时在笔直的园路种植单行或双行树运用植物逐渐形成的统一的空间序列连接或围绕不同的功能场地,强化道路的走向,引导游客的流向。

(2)标志指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在环境中是醒目的目标和图形。

在绿化种植设计中,使植物作为标志性的景观往往有以下几种形式:草坪中的孤植树,如:雪松、南洋杉、松、柏、银杏、玉兰、凤凰木、槐等。

(3)节点指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交叉点。它往往与道路、标志甚至城市的轴线紧密相连。在园林空间中,可以包括绿地的出入口、道路的起终点、区域与道路的交叉节点、等。在植物的选择上应当选择形姿优美、观赏性强的景观树种,给人明朗的兴奋的入口意象。

(4)区域指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空间范围。例如在设置老年人的活动场地的植物时就应该考虑老年人在性格上的沉稳和安静的状态,尤其要选择一些保健类的植物来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5)边界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分界线。园林中可以利用植物可以造成不同的边界意象,边界有虚隔和实隔之分。虚隔如可以用一些球形小灌木做有机散植或进行一定间距的种植,如采用大叶黄杨球、小叶女贞球、石楠球等等来起到空间界定的作用;而实隔则采用密实的绿篱进行边界的围合,创造两个不可跨越的空间。

3.3环境知觉理论

环境的知觉理论主要包括:格式塔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和概率知觉理论。其中格式塔理论(gestalt),其专业术语为通体相关的完整现象、可引申为有组织的整体。它的基本观点为整体性、同型性、场作用力。其中整体性即人主管道将物体个别属性与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它的组织原则是:图形与背景、群化原则、简化原则。

4环境行为学理论在植物配置上的应用

园林植物的绿化空间类型按照边界的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垂直空间和覆盖空间。从这五个不同空间的类型的大众行为习惯以及植物配置结构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来得出用大众行为及心理来引导植物的配置绿化特征,从而更加适宜人的活动。

4.1开敞空间

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景观的高度不能阻碍人的视线可以向四周延伸的空间类型。此类空间的特征是没有覆盖面,隐蔽性不强。空间的界定可以用低矮的灌木、花草等的种植来进行界定。人在开敞的空间中能视线开阔,心情舒畅。

4.2半开敞空间

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保持空间的一次以植物密植封闭视线,明确限定空间界限,其他地方则保持开敞,视线通透。这种空间形式往往能正确的引导有人的视线。通常采用乔灌草多层配置的方式,形成空间封闭的一侧。可以在整个半开敞空间的边缘地带处设计水景,在水边种植少量观花地被植物,既不影响大众的亲水活动,又能使水边的观花地被和背景植物在水边形成漂亮的倒影,在远处观望能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4.3覆盖空间

根据植物的冠幅形成顶部的覆盖,产生的一种隐蔽的空间。

可以根据栽植大树的方式可以进行对广场多个空间的划分,这样不仅可以使广场的利用率增高,而且能留住人们在此进行各种活动。栽植的大树株行距根据其树种冠幅的大小可以设置在2-10米之间较为合适,这个距离刚好看不到大树的全貌,却能看见树干的全貌,树冠又可以作为小空间的顶面。一般情况下的设计是5-6米,一来利于植物的生长,二来便于人们开展各种活动,但最多不要超过10米。在植物的品种选择上需要树形优美,枝干伸展的植物品种,同时满足夏季遮荫,冬天开敞,无毒无刺无飘絮无浆果的要求就可以了。

4.4垂直空间

通过植物材料使两侧垂直面封闭,顶部开敞形成垂直空间。此类空间较容易形成夹景的效果,适合具有瞻仰和纪念意义的场所。植物的材料要选择分支点低,树冠密实的树种。如松柏类,且可根据其场所气氛的不同,选择一些颜色较为稳重的树种。采用较为单一的树种来烘托氛围。

可以在垂直空间的开始或尽头处设置一两株其他品种的植物,形成此处空间景观序列的开始或结尾,但在选择的植物风格需要与整体的环境氛围相协调。

4.5封闭空间

即通过植物材料封闭空间的四周,使人的视线收到制约不能向周边延伸。此类空间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隔离性,空间尺度不大,景观的感染力强,使用者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植物的选择可以选择树冠浓密型,利用地被、灌木和乔木组合成顶部和周边都密闭的空间类型。

5结语

在绿化种植设计中与环境行为学相联系,能更好的把握在植物的配置中有关人们活动的一些譬如植物体量、人的观赏视距等量化关系,从而更好的指导了绿化种植设计,从而使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更加具有人性化,符合大众的需求,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环城行为学概论[M].北京:漪华大学出版杜,1999.

篇9

本文所称绩效,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落实监管要求和自身发展战略,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设定考评标准,对考评对象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成绩和效果的体现。绩效不仅体现在员工,也体现在员工所在部门,当然,最终必然体现在整个银行。

内部控制在本文是指银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皆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合理保证银行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内部控制分为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两大类。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规范了与内部环境直接相关的控制有五个方面,分别是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本文将针对其中的人力资源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做相关风险控制分析。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组织外部的环境方面,也反映在组织内部的管理中。科学地掌握和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完善银行的人力资源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传统激励理论在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体现和提升方法

传统的激励理论可以理解为需要理论,该理论通过对激励的核心内容――需要的探讨,寻求影响组织成员动机、行为和目标的内在要素,从而为激励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下文结合传统需要理论的主要构成理论,针对性的揭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层次发展模式,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相对强度之间的关系要素做出了直观性的描述。尽管该理论并没有被普遍证实,但是从该描述得出的重大启示和指导作用可推,银行员工也存在着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层次性满足需要。生理和安全属于低层次需要,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属于高层次需要。

目前国内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绝大多数还处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对于员工的社会属性、尊重表达和自我实现几乎很少涉及。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银行对激励制度规划的缺失;二是企业文化尚未建立、不健全或是形同虚设;三是经营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推动乏力;四是经营压力较重而忽视了对员工高层次需求的关注;五是普通员工对高层次需求的诉求通道的不畅。

中小银行普遍有如下情况存在:一是认为提供适宜的工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各种福利,通过签订合理的劳动合同书、缴纳社会保险及建立良好的退休金制度就是对员工激励的较好体现,员工享受这些需求后,就应该按照组织统一安排来奋力工作,不应有其他非分之想。二是员工入职之后的激励、晋升等事项主要由较为单纯的经营业绩和组织考察来决定,有甚者更是存在权利层主观评判和暗箱操作等行为,鲜有体系化的制度可循。淡化了对管理水平、风险管控、合规文化和措施、发展转型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三是管理者往往忽视与员工之间的交往,漠视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和认同感教育。另外,对员工潜能和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的调动也少见踪迹,而更注重的是对他们机械性的、程式化的操作能力的锻炼。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对于整体素质较优的银行员工资源的一种浪费。

笔者实践认为,在生理及安全需要得到较好保障的同时,关注员工职业生涯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约束机制(诸如增加考核体系中对于员工创造力(如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等)和决策力的鼓励政策、考核经营单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建设有竞争力的晋升及奖励政策),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多层次的缓和经营压力,增强管理者职业教育培训,建立良好的员工诉求通道,都会对提升银行整体绩效,有着意想不到并且意义深远的影响。

对需要层次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将使得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人才流失等风险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积极向上的文化、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等风险得到良好地修正。

(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三种:成就、归属和权利。有着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卓有成效地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他们乐于干出一番事业,乐于挑战,愿意承担责任,喜欢表现,对于成功有强烈的渴求。有归属需求的人希望与人为伴、归属于某些群体。他们关心别人的感受,愿意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有权利需求的人渴望控制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喜欢施加影响,他们寻求领导岗位,喜欢与人争辩并健谈、直率,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

每种需求的人正如作画用的颜料,各有所向。树叶通常要用绿色,太阳通常要用红色,天空通常要用蓝色。同样,在人力资源应用方面,如何将不同需求的人用在最适合的岗位和工作上,是中小银行管理中的短腿和不足。在现实工作中,通常的用人方式只考虑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领导评价,对于深层次需求方面的设计、遴选和应用则较为薄弱。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各方面需要的人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合理搭配。归属需要强的人有利于在组织中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相互合作。不仅人资部门、工会、培训部门等协调性部门需要,每个职能单位最好都有这样的人员安排。成就需求强的人和权利需求强的人对组织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项目开发以及临时性的公关课题来说,有成就需求强的人的不懈努力,有权利需求强的人的有效组织、控制、协调、领导和施加影响,对于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绩效的产生不可或缺。

对成就需要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将使得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开拓团队、缺乏团队协作等风险得到良好地修正。

二、积极组织行为学在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体现和提升方法

积极组织行为学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组织内部管理矛盾的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更关注于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冲突、压力和工作倦怠;改进不良的态度和对组织变革的抵制;如何激励那些处于边缘状态的、缺乏工作动力的员工等。

组织行为学家根据鲁森斯等人对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证明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定义标准的最具代表性的积极心理状态变量,包括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情绪智力五个范畴,并证实它们能够直接影响领导效能和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压和工作绩效,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绩效和持续性竞争优势。

同样,这对于研究和完善企业层面的控制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于解决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经营效率低下、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风险给予良好地修正。

笔者将针对上述部分积极心理状态变量做出解读,揭示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更加注重加强员工自我效能建设

高的自我效能感通常会伴随高绩效表现。中小银行事多人紧,加之行业的特殊性,对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与一般行业相比更高。在员工的选拔及职业培训工作中应该更加关注员工的自我效能及相关潜质情况。

(二)促进员工对于希望的坚持

高希望者在面临困境时,社会适应性较好,同时还会尝试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银行管理者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员工对于的希望的坚持力,通过培训及综合考评等手段,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坚持力实行阶段性的鼓励。

(三)倡导对员工情绪智力的关注

戈尔曼指出,个体在工作上能否取得成功与情绪商数和情绪能力关系密切,其影响是IQ的两倍。高情绪智力可以帮助银行掌握员工或客户的情绪,发生争议或有分歧时能妥善处理,进而实现工作目标,提升组织绩效。

参考文献:

[1]陈兴淋. 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8-96)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87-204)

篇10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思想理论基础概论

1、关于学习的本质

行为学派的几个重要代表的观点并不是从学习的基本定义。关于学习问题的本质,认知心理学持有不一样的看法。通过感官感知的方法,针对某个组织或完全于作用环境的人,这种组织的万兴作用便是格式塔研究。什么是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自主独立积极地控制自己的体验。学习就是一个接收信号和认知符号的过程,学习的抽象含义是获得,并不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学习也是与环境有关的,通过环境符号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行为心理学主张的是刺激反应的影响和行为活动的改变,就是根据外界的强化训练导致的行为变化,而这些变化一般都是由学习引起的,这一观点很明显是强制性的。认知心理学主张有机体对人的作用,指出学习是一种个人对场景的辨别,是组织外部的东西映射的后果,同时注重对内部的强化。因此,无论是在注重什么问题上,对学习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

2、关于学习的内容

针对学习内容的问题上,着重点便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而认知心理学认同的是对过程的学习。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内容就是将习惯性表现出来,是由刺激反应组合而形成的。另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的是细小和小单位的认知理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特殊情况下导致的特定学习方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理论系统的刺激,尤其是在动觉刺激行为序列中获取。而认知心理学一般则主张:学习内容就是对结构的认知结构和对变化的期望,同时主张整体性的学习。学习也是事物之间相关联的一个过程。很明显,这种注重完整性和关系性的过程,于细小和小单位学习的学习观点有明显的差异。

3、关于学习发生的方式

行为主义主张的是学习的渐进性过程,学习行为是一个对过程进行尝试的理论研究。在早期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中,格式塔理论学派强调的是分析思维的创新、创造性和自觉学习。如科勒等人李察启蒙强调学习,就盲目的尝试但由于现场,洞察力和所谓的顿悟的成功,以自己的行动是一个理解为什么和如何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对象关系的情景无关。

4、关于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关于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受决定性学习因素的影响,行为主义通常主张环境的影响作用,这里主要指感觉经验的影响。他们采纳了哲学理论家洛克针对教育的白板说,影响学习的决定性因素是外部刺激的這一观点。如赫尔主张的观点则是:学习之所以进行的基础条件是在外在强化条件下刺激和反应的相近结果。认知心理学除了主张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外,还特别主张由遗传作用存留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作用,另外也还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5、关于学习的作用

华生作为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主张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要做到一定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某些特殊培训对人才进行教育。认知心理学家们应该认识到环境对它否认是否有遗传影响,但是又区别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们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教育是不断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基于对以上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关于学习内容、方法、基本观点得研究。

二、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两派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1、行为主义具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行为学习理论一般只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对内部的含义、目的和经验都比较忽略。在一些方面都可以体现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如强调细小和小单元的学习,在机械应力的形而上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另外普及环境教育是重点,一般则忽略了环境是有人控制的,这关系到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遗传作用等。

2、认知心理学理论注意克服前者的弊端

借鉴以前的科学理论因素,还不能将科学的方法及原则主张到底,造成了在理论观点上还存有一定的瑕疵。虽然两种学习理论存在着观点的异同,但两者竟然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在组建学习心理学机制时,能够将两种观点的不合的理论因素去掉,吸收合理的因素,就能够组建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导的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实际上本文针对的就是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两者优点的结合;找出两者所共同研究的方向是一样的,所以两者的存在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关联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对这两种观点的讨论,无论是哪种观点和那种观点代表人物的主张,我们都应该以一颗辩证思维的心去理解和看待他们的观点。综合起来,还是强调和再一次证明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学习内容、方式、作用及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等问题,同时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及主张。本文通过上述理论论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异同,帮助学生才心里成长和学习中的人之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莉,廖全明.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异同[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30-32.

[2]阳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68-71.

篇11

就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心理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生进行非实物型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形体健美、社会交往、缓解压力;进行实物型体育消费的动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求实、求廉、求便与求新、求美、求名动机并存的特点。近些年,尽管“花钱买健康”的体育观念已经基本得到大学生的认可,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个人消费心理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多数大学生仍然不愿意把更多的钱投资在体育上。

二、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1.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以促进其进行体育消费的对策

体育消费心理是指人们在购买或使用体育实物型产品与体育劳务型产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的心理现象。本文主要基于态度、动机和购后满意度三个方面来从大学生心理层面研究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对策。

(1)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体育消费态度的对策

消费态度改变的意义在于增强消费者的积极态度,推动消费者的购买活动。为此,我们需要调动大学生积极的消费态度。积极的体育消费态度是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充分条件,所以在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态度的转变与引导上要尽量做到多渠道、多视角,从整体上改变其对体育消费的看法。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本文认为,要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体育消费态度必须从实际入手做好以工作:第一,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确定大学生对特定体育产品的态度,从而使广告的产品信息能够创造一种“心情”,与大学生共同分享,以提高他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个人的态度是概念、信息、习惯及动机的组合,受实际经验而改变,广告推销的目的正是要使这种组合发生改变。在行销时,体育产业部门必须确定大学生消费群体对特定体育产品的态度;若他们对体育产品产生不良印象时,则应致力于怎样使他们改变原来的态度。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人希望认识及感觉因素能够保持一致,只要改变个人的认识或感觉因素,则个人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所以,能够与大学生消费者“心情”产生共鸣的体育产品信息就会提高他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第二,向大学生宣传“健康理念”,使他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强壮而且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而体育锻炼的生理功效和心理功效恰恰能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要。第三,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投资”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劳务消费水平,缓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明显失衡的现象。第四,针对大学生的求新动机,鼓励大学生参与、尝试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或产品,为进一步扩大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激发大学生产生体育消费动机的对策

根据动机的定义我们可知,动机可以引起个人的行为,并且使得该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标。本文主要以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认知理论为依据,提出一些对应的激发大学生产生体育消费动机的对策。这一理论用诱发力、期望和力的概念构成人类动机作用模式。弗洛姆认为,个人想要进行某种行为活动的力是一切成果的诱发力及由于完成这些成果而同时产生的期望强度综合作用的结果。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Fi表示进行i行为活动的力;Vj表示j成果所具有的诱发力;Eij表示i行为是由j成果所产生的期望强度。这里诱发力V是对特定成果的情绪指向,意味着个人对特定成果爱好的强度,期望E是预测特定行为在形成特定结果时的信念。运用这一理论来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的行为。据此,在大学生产生体育行为之前,应该采取下面一些措施来诱发大学生产生体育消费的动机,进而促使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第一,提高体育消费品的质量;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适度定价。满足大学生消费者的求实、求廉的动机。第二,针对大学生消遣娱乐的动机,鼓励大学生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第三,针对大学生的求新动机,做好新兴体育项目与产品的宣传与开发工作。

(3)最大限度提升大学生的满意度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理论,顾客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为顾客所提供的让渡价值,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改进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员工价值和形象价值,来提高产品的总价值。二是通过服务与销售网络系统,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成本、货币成本、精神与体力消耗,从而降低总成本。

体育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体育消费者满意度的实现,只有不断地满足大学生体育消费者的需求,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满意程度:第一,对体育产业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样既能提高体育产业部门的工作效率,又能逐步建立体育企业的良好形象。第二,通过科技创新、丰富体育产品的品种、提高体育产品的质量,以及提供服务等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产品的附加值。第三,逐步完善销售与服务网络系统,减少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时间成本、货币成本,以及精力的消耗,从而降低总成本,增加顾客的让渡价值。

2.通过改善外部环境以促进其进行体育消费的对策

外部环境与消费者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决定着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外部环境同样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关键要素,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或阻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从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与完善体育市场管理,加大对校内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改善外部环境以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

(1)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根据消费行为学理论,校园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是指不占主流的或某一局部的文化现象。一种亚文化可以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包括与主体文化共通的价值观念,还包括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每个亚文化群体都有自身的某些生活行为方式,成员往往与其发生认同。一般认为,亚文化对其成员的影响比主流文化还要强,它赋予个人一种可以辨别出来的身份。因此,在对文化与消费心理的研究中,主要是研究亚文化对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据调查,校园体育文化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关键要素,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提出下面一些对策,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第一,定期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摄影展览会以及体育论坛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体育,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第二,针对大学生喜欢户外活动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户外体育健身活动。第三,组织大学生观看大型的体育赛事,并且定期的组织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加强与完善体育市场管理

在一项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权益问题的调查中,有近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者权益受过侵害,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市场比较混乱。这就需要加强与完善体育市场的管理,规范体育市场的秩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做好下面几个工作。第一,必须加强依法治体的实施力度,营造一个具有公平、公正竞争环境的体育市场。第二,要提高现有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管理素质,引进新型管理人才。第三,建立体育健身评价、调整、创新与服务体系。第四,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言,落在实处。

(3)加大对校内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的现象。校内体育场馆的缺乏是阻碍大学生进行劳务型体育消费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就必不可少地要扫除场馆设施不足的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下面几个对策:第一,提高高校有关领导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体育场馆不仅仅是一种福利设施,通过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它也可以为学校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二,高校应该把体育场馆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加大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力度。第三,加大对体育场馆的经营和管理,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

参考文献:

[1]张辉等: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3

[2]王等: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

[3]黄各非:消费者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4]冯丽云:营销心理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

[5]程士安:消费者洞察[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6]何敏学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3

[7]王莉华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

[8]李萍等:浅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9]李朝晖等:四川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统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9

[10]高玉敏:华北区高校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

[11]丁锋等:关于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篇12

一、国际新创企业概念分析

伴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国际化运行日趋普遍,并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的规模和年龄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两个重要变量,企业的规模体现了企业资源的总量,而企业的年龄长短决定着企业市场经验的积累,这两方面可以反映企业承载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但20世纪90年代初,数十个国家出现了国际新创企业,这些企业成立不久就凭借中小规模快速实现了国际化,并且这一现象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国际化理论,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参考大量文献,整理了近三十年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天生国际企业(born-global,BG),Mc Dougall和Oviatt提出的国际新创企业(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INV)概念和Jolly等提出的高科技创业企业(high technology start-ups)概念。此外类似的概念还有新风险企业(new venture firms)、国际创业(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全球开办企业(global start-ups)、小型知识密集型企业(small knowledge-intense firms)和早期技术密集型企业(early-stage technology-based firms)概念等。

天生国际企业(BG)概念是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于1993年在为澳大利亚制造业委员会撰写的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报告中指出,80%的澳大利亚新兴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澳大利亚所有新兴出口企业中有20%~25%在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这种企业被称为“BG”,是因其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国际市场,把母国看作其国际运营的支撑基地。BG普遍存在于各类产业,并凭借其灵活性、技术创新性和优质的产品设计在利基市场上形成了强劲的竞争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国际新创企业(INV)是由Mc Dougall和Oviatt于1994年提出的,他们将INV定义为从诞生开始就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产品的组织。之后,他们又对INV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INV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成立之初就实现了国际化经营,表现出资源的多国配置属性。

此外Jolly、Alahunta和Jeanne(1992)通过研究众多高科技企业案例,发现其中有一类企业是由多个国家的创始人共同创办,采取瞄准国际利基市场的战略。他们称之为高科技创业企业或知识密集型企业。

二、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的演进

综合各种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基于行为学的INV研究,二是基于经济学的INV研究。基于经济学的INV研究比较关注环境和企业层面因素,如利基市场、通讯技术的发展、东道国风险和产品技术优势,而忽略了企业内部和企业家个人特质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基于行为学的研究用行为人假设替代了经济人假设,认识到经验和知识对企业国际化的作用,认为影响因素应包括:企业家特质(Dimitratosa 2005)、认知学习能力(Zahra 2000)、国际化网络(Johanson & Mattsson 1988)等(见图1)。

随着基于行为学ZNV理论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出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INV理论。其中,基于网络的理论源于社会学理论中有关交换网络和社会资本积累的观点,认为企业可以凭借其网络关系带来的资本和信息,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后一种理论认为企业家精神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Oviatt和Mcdougall(2005)指出创业者的全球视野和海外经历是决定国际新创企业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两个流派综合了商务组织理论和创业理论,是两者的交叉与发展。

随着两大流派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总结出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等众多学科在内的相关理论。虽然很难从时间上对不同的理论分支进行精确界定,但在不同时期依然存在相对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分支,下面从不同视角来梳理这些流派的发展演进。本文以Elsevier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源,以“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和“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为关键词,以学术性为检索条件,检索到112篇相关研究文献。经过筛选,除去书评、会议综述以及其他内容不相符的文献后,选取了80篇相关文献,围绕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发表时间等进行了分类归纳,如表1所示。

国际新创企业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2篇),经过90年代的缓慢增长(10篇),在21世纪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68篇)。从研究方法看,大致可分为理论研究(25篇,占比31%)、案例研究(14篇,占比17%)和实证研究(20篇,占比25%)。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新创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而出现,但作为全新的学术领域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INV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数据分析方面仍存在较大空白。进入21世纪后,INV研究进入高速发展期,且实证研究成为主流,理论和数据研究得到极大发展。下面从基于行为学、经济学和一些新视角对INV理论进行整理分析。

(一)基于行为学视角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创业研究刚露萌芽,Oviatt和Mcdougall就开始研究企业家从事国际创业的动因,他们认为创业者作为创业行为的发起者,在新创企业成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他们一直对企业家精神领域进行研究。目前,企业家国际创业研究主要关注创业者的心理特点(如模糊容忍度、自信程度、自主需求、成就动机、责任感和风险承担倾向等)、社会属性(如环境控制力、机会识别能力、技术经验、创业过程经验和受教育的程度等)以及自然属性(如年龄、性别等)。代表性学者主要有Cornelius、Landstrom、Persson、Collins、Mccolelland、Cooper、Shape-ro、Hull和Bosle等。此外,根据Zahra和Garvis的观点,企业家精神体现在一个公司整体的创新与风险创业行为上,对组织的革新、开拓新业务和公司业绩的提高非常重要。总体而言,企业家国际创业研究深入细致,涉及面广,但还没有开发出能够全面、系统地测度企业家特质的指标体系。

早在1986年,Aldrich和Zimmer就提出社会网络会影响国际市场上机会的识别和开发。1992年,Bygrave和Timmons提出网络影响资源的调动,综合了网络和资源两个理论学派的观点,将资源作为网络的核心元素。1995年Coviello和Munro提出网络还影响国际新创企业的市场进入速度,影响其对市场的选择和开拓。进入21世纪后,网络学派的理论往往结合各种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如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INV的影响,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2003年,Thompson、Pfeffer和Salancik提出网络影响资源的调动,综合了网络和资源两个理论学派的观点,将资源作为网络的核心元素。Bruderl、Preisendorfer和Baum(2000)关注网络规模、密度、多样性、结构洞和中心度等结构性因素,认为结构性因素不同的网络会对资源和信息的获取产生不同的影响。Hoang和Bostjan(2003)整合了网络内容、网络结构和资源获取相关理论,从综合视角考察网络功能。总体而言,基于网络视角的研究已经进入综合研究阶段,但主要关注网络的结果变量,较少关注网络的前置变量和网络能力提升等问题。

(二)基于经济学视角

20世纪90年代,Acs、Baumol、Casson、Freeman和Mason等经济学家运用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寡占反应、垄断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研究方法。从区域发展、经济环境差异、宏观与微观经济政策、风险资本以及高科技小企业创业的融资状况等方面拓展了国际创业研究的理论框架。虽然这些领域的研究并未成为国际新创企业理论研究的主体,但是在国际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创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还是取得了显著成绩。

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折衷理论占据了国际创业研究的主导地位,Aldrich、Gartner和Covin等经济学家从一开始就扩大了研究视野,致力于分析环境、创业机会、战略和组织特征等因素对国际创业的影响,其支持性理论还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化阶段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虚拟组织理论和折衷理论。通过折衷理论不但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且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国际创业的成因,揭示了一些成功进行国际创业的影响因素。

90年代后期,环境理论兴起。Robert和Senturia(1996)总结了新兴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模式、趋势和成功要素,构建了一个全球化整合模型,并将两个传统模型(即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和一般国际化过程模型)与一系列其他影响因素组合在一起,得出了新兴高技术产业外部环境变量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与传统扩张模型解释不一致的结论。此外,Oviatt和Mcdougall(1998)构建了解释国际化创业加速的动态理论框架,并把政治、经济和产业条件也引入框架,认为企业应对环境快速变化能力是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21世纪后,环境理论得到了Zahra、Garvi、Attahir、Stephen、Pavlos和Leo-Pau等进一步发展,尤其在环境不确定性、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比较成熟、系统的国际创业环境测量指标。

(三)多个视角分析INV

进入21世纪后,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学者们不再仅从单一方面研究INV形成、成长和绩效,而是从不同视角出发,综合多个理论学科,深入解释INV现象。

如机会视角,Hunt、Dimitratosa和Joness认为新创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在于其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机会,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Me Dougall和Oviatt进一步指出,国际新创企业为了创造未来的产品和服务而跨越国界进行机会的识别、评价、开发和利用。

资源视角的代表有Zahra、Lumpinkin、Deeds和Wright等,他们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资源优势理论等著名理论。Simon、Hitt和Ireland(2007)的研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三阶段资源管理过程模型:资源构建、资源绑聚和资源利用三阶段。总之,基于资源视角的理论分析庞杂,但引入创业环境等相关控制变量的有效实证分析和研究较少。

目前,基于战略视角对INV做实证分析的学者开始把研究重点从探寻影响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效果的因素转向探寻国际创业战略选择的前置因素。代表性学者有Rhee、Lin、Peng和Kao等,总体来看,战略视角研究文献较少,尤其在有关国际创业战略的构成维度及不同战略维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基于知识学习和创新视角的研究,如Chetty和Campbell、Hunt认为知识的类型、来源和属性会影响新创企业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强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国际化模式和对国际市场的承诺。根据Zahra和Garvis(2000)的观点,学习、创新对组织的革新、新业务的开拓和公司业绩的提高非常重要。

此外,还有基于技术竞争优势、利基市场、产品策略和发展中国家INV现象等视角展开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论评述

国际新创企业作为一种新的企业国际化现象,在短短30年内经历了概念探析—拓展深化—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发展过程,尽管在很多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甚至仅仅是个开端,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1.INV理论重视企业家层面的分析,从行为学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家心理特点、社会属性和学习创新能力,重点研究了国际化网络的驱动作用。2.出现了综合运用创业理论,如INV驱动理论何组织学习理论,既解释了企业成长因素,又揭示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3.将经济学、国际商务和创业理论融合,同时多视角交叉研究,出现很多不同理论背景下的新观点和新理论。

但是,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研究层面分散,仍有进一步探讨深化的空间:1.实证研究多集中于小企业,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够科学,将对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认识产生潜在的偏差。2.对INV概念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界定,概念的边界尚未达成共识,这将对INV的研究造成诸多不便,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理论无法深层次、全面有机地交叉融合。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不足,数据分析较少,有些数据分析仅采用横截面研究方法,无法真正反映创业企业的时间特性。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INV成长发展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于INV的研究也势必将更加深入和广泛,无论是跨学科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会日趋严谨,并将逐渐脱离创业学和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框架,走向独立化的研究领域。

篇13

一、现代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内涵

现代行为金融学理论是现代各大学科理论的集合,尤其是心理学,在现代行为金融学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金融学理论从投资者的行为入手,分析了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因素,并将这些心理因素作为分析研究金融市场趋势的方向。通过分析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行为反应,来分析投资者在不同的投资环境下的决策行为特征。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但大量的心理研究指出,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还没有进行,例如,人们在投资时表现出的盲目的信心、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偏差不能通过统计平均法消除。传统金融学有效市场理论认为,理性的投资者往往会利用一个不理性的投资者的决定进行套利,因此,在投资市场上只能存在理性投资者,而没有不理性投资者的生存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投资市场中,并非是理论中的那么完美,投资市场中大量的非理性的现象是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因此不能在假设中不考虑人的因素,而是应当将人的心理、行为纳入到研究的范畴当中。

二、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出现在1979年,期望理论出现的初期对金融市场造成了空前的剧烈影响。期望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这一理论在数学界的含义是加权效用的最大化,权值就是指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概率也称为真实概率。但是由于人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人的行为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导致真实概率的变化,因此,我们将这种发生变化之后的概率称为心理概率。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中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现代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金融投资者都是正常人,也就是说,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理性的情况。在理论上,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行为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金融投资具有风险性,而风险的大小都是采用真实的风险系数来衡量的,投资者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往往都会掺杂一些主观因素。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经常会忽略小概率的事件,而重点关注一些可能性较大的事件,也就是说,投资者往往会对事件的概率进行夸大或缩小。

2.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是在现代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理论认为,投资者关注的只是投资的预期收益和方差,在同一观点的投资者的互动作用下,投资者能够得到一个风险系数,并最终达到市场均衡,形成均衡价格。但是,投资定价模型理论的认为,并非是每个投资者都有同样的理性信念,因此,金融市场可以分为两类投资者,一种是知情交易者,另一种是噪声交易者。前者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将会严格按照现代资产定价模型理论进行,而后者认知偏差不能按照均方差偏好进行投资。

3.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将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并考虑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因此,并不需要单独考虑资产的风险和预期收益。但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构建的投资组合实际上是一种金字塔状的投资组合,根据投资者了解不同资产的风险,将投资目标和风险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就被忽略了。

4.羊群效应模型

羊群效应模型理论是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模型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投资者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投资行为的特征。在羊群效应的解释中,有两种描述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是序列羊群效应,另一种是与之相对应的非序列性羊群效应。在序列羊群效应中,投资者通过贝叶斯过程获得了他们需要的信息,即投资者需要从其他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噪声中获得某些信息,从而进行投资决策,这种决策过程形成了金融投资市场的“信息流”。同样,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是建立在贝叶斯法则之上。假定任意投资者跟随趋势相对固定,那么,当效仿趋势较弱时,市场整体表现服从高斯分布,当这种效仿趋势较为强烈时,市场可能会出现崩溃现象。

三、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证券投资策略

事实证明,目前的金融投资市场并不像传统金融理论描述的那样完全理性,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会经常性地出现认知偏差,导致投资出现非理性的行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现实意义就是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考虑到金融投资当中,使行为金融学理论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再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证券交易现状的证券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