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

篇1

GDP的增长无论怎样,最终都应该可以反映到国民支付能力的增长上。如果缺乏了后者,那么GDP的增长就是畸形的。这里面便涉及到支付能力、通货膨胀、GDP、平均消费投资倾向、进出口贸易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便是通过作者自己多年的观察思考,探讨和总结了一个关于它们之间尽可能简单的并不需要高等数学的数学关系式,并且进而探讨了它对实际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

一、公式的推导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这个社会的支付能力的提高。

我们以支付能力与总需求的关系为起点来展开对题目的讨论。

先需要对我们所讲的支付能力作一个含义范围的规定:

这里的支付能力是指泛意的支付能力,我们这样规定它所包含的范围以利于后面的讨论――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它是指已有的支付能力加预期可以承受的并且可以借贷到的支付能力;对政府或者国家来讲,它是指已有的财政盈余加预期可以承受的财政赤字。从这个定义的范围来讲,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支付能力可以直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增加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来提高,也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借贷利率,实行宽松的金融政策等来提高。

设一个国家的总支付能力为Y,它有能力支付并且愿意支付的那部分(即愿意转化为总需求的那部分)与总支付能力的比值为N,那么:总需求=Y*N(国内需求)+出口总值(国外需求)

这里的“N”不是只包含“平均消费倾向――APC”,也包含“平均投资倾向――API”,我们这样规定:APC是消费占支付能力的比例,API是投资占支付能力的比例。

所以,N=APC+API

由于影响APC、API的因素是不容易改变的,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定值。

当一个社会供求平衡时:总供给=总需求=Y*N+出口总值

当一个社会供大于求时:总供给>Y*N+出口总值

设在货币流通速度为V的情况下,需要增大货币投放量H,才能使供求平衡,那么有:

总供给=总需求+H*V=Y*N+出口总值+H*V

二、关于关系式的进一步解释和应用

(一)关于公式1

从H*V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它只是代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值。当是正值时代表通货紧缩,负值时代表通货膨胀。当是“0”时代表供求平衡。在经济的快速的发展过程中,H*V值越是在接近于“0”的位置活动并保持的时间越长,说明经济越是在良性发展。

从公式1可以看出:H*V与GDP、贸易逆差正相关,与Y*(APC+API)、贸易顺差负相关。

1.当H*V成负值时(产生了通货膨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消除这个负值。

(1)增大GDP。增大GDP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这依赖于管理的完善和科技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增大投资来拉动,但这最大的副作用是可以同时提高Y(APC+API)值,从而不利于消除H*V的负值。由于“管理的完善和科技的发展”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以下我们便着重就投资对GDP和H*V,进而对Y值的影响作讨论。

投资(主要指基建性投资和生产经营性投资)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哪方面的拉动更大一些,取决于投资项目的建成速度和利用率。

在项目利用率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年内建成和在一个月内建成,对通货膨胀(即H*V值)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因为在项目建设期是纯粹的对需求的拉动――它本身建设所带动的GDP(供给)的增长,正好被它自己的需求所消耗掉,而项目没建成前不会产生供给,但投放出去的资金却已经产生了对需求的二次拉动。所以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角度讲,项目的建设期越短,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越大。

a.它在建设期由于它本身建设的需求所带动的GDP的增长,只是带动了“建设期”的GDP的增长,而增加的那部分GDP也正好被它自己的需求所消耗掉。b.这个项目本身没有出产品,即没有增加GDP。c.项目建成后即废弃,对GDP的拉动作用随着建设期的结束而结束,但这时由于这个项目投放的资金留在了社会上,即Y值增大了(在建设期API也是增大的),而这时GDP又回到了建设前的水平,这样使H*V更加趋负(结合公式1来考虑)。

所以这样的项目对H*V“正化”(增加GDP,抑制通货膨胀)的贡献是负的。所以,建成的项目必须尽快地产出有效供给,才会使H*V保持稳定。

项目建成后的利用率“低”(包括开工不足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与利用率是“0”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道理和推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2)增加贸易逆差。这种方式可以非常有效、有力、有针对性的增大总供给,使H*V趋正,特别是对于本国结构性通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本国货币的坚挺。美国前段时间为了增加出口等因素而默许或者鼓励美元贬值的做法,最终会得不偿失的。因为这样在根本上不利于它的整体支付能力的提高,从而根本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从公式2可以看出H*V趋正是可以提高支付能力的,而增加出口是可以使H*V趋负的。

(3)减少Y*(APC+API)值。这是世界各国最长用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即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从严从紧的财政政策。这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但由于具体措施不同,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和很容易出现严重负作用的,这也是造成“滞胀”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我们规定的Y的范围可以看出,提高贷款利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可以是可以直接减少Y值的,而且它既可以降低APC,又可以降低API。所以它对抑制国内总需求有很直接的作用,但由于它也可降低API和实际投资额,如果具体措施不当,它对国内总供给的损害也是很大的,如果产生这样的情况,就会产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同时下降,造成不但公式左边的H*V(可以理解为通货膨胀率)没下降,反而GDP随着Y*(APC+API)的下降而下降了,即形成了“滞账”(结合公式1理解)。比如:一些很快可以产生效益(产生有效供给)的企业由于缺乏启动资金或者周转资金,厂房建好了,却不能生产(利用率是”0“,助长了通胀);有的可以产生有效供给的企业由于贷不到款而影响生产,甚至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综上所述,出现H*V是负值(通货膨胀)时,增大GDP和增加贸易逆差才是良好的使H*V趋正的办法,而且副作用是最小的,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如果采取减少Y*( APC+API)这样的财政金融政策,容易出现一刀切的不良信贷管制行为和产生恶劣后果。并且影响直接国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绝不能以“减少Y*(APC+API)值这样的财政金融政策”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

2.当H*V成正值时,即产生了通货紧缩(只要不是在滞胀状态下产生的),这正是提高国民支付能力的最佳时候,各种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也正是出台的好时机。因为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可以直接提高Y*(APC+API)值,这样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

从公式1上看,增加出口(减少贸易逆差)虽然也可以遏制通货紧缩(使H*V趋负),但这并不是最有利于国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措施,所以应该把这样的措施放在较次要的位置上,除非本国自然资源缺乏或技术缺乏,需要外汇进口自然资源或技术。关于贸易顺差对本国国民支付能力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后面还要较为详细的讨论。

虽然在关系式上看,减小GDP也是使H*V趋“0”或者说趋“负”的办法,但这显然是违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的,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就像某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把活牛赶进河里淹死或者故意把土地撂荒以提高产品价格一样。

(二)关于公式2

从公式2可以看出,Y与GDP、进口总值、贸易逆差正相关;与H*V、APC+API、出口总值、贸易顺差负相关。

篇2

通胀问题是未来掣肘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稳定物价被政府视为今年的首要任务。3月CPI同比上涨5.4%,刷新去年11月的高点,而国内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及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也将是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夏粮收成以及国际粮食价格走势仍将对我国未来的通胀形势带来变数。国际方面,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通胀的压力,3月份,巴西CPI6.3%,俄罗斯、印度等国的CPI在9%左右,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这些都可能转化为输入型通胀压力。

通胀是中国经济运行的重大风险。我国从前很长一段时间CPI的警戒线是3%,但近两年CPI水平早已超过这个标准。CPI指数不断上升,治理通胀成为重中之重,通货膨胀目前已经是非常严峻的现实挑战。

高通胀加深通胀预期,又会带动新的通胀,会有一个螺旋式上升压力。从现实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所有通胀最快的行业订单都增长得最快。例如服装行业最近订单增长很快,因为棉花价格上升80%,消费方都预期现在不买服装,三个月以后价格会更高。并且,通胀对于收入分配会产生恶化效应。一方面对低收入人群收取很重的税收,另一方面对企业收入进行大幅度重新分配,会导致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通胀如果在短期之内没有一套及时、有力的措施对应,很可能在通胀加剧的时候,让政府被迫采用更加极端、更加力度大的政策加以紧缩,容易导致经济中期大起大落的风险。

二、人民币升值,外资入境导致的流动性宽松是通胀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许多西方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资本流动性异常活跃,新兴经济体因经济快速增长,汇率升值后导致全球热钱大量流入。一般认为,热钱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今年2月中旬,外汇局首次披露官方估算数据: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

央行的国内货币紧缩手段已经无法有效控制通胀

假设不存在升值、新增贷款增加等其他激化通胀的因素,那么央行无论加息或是提准,对于抑制通胀都会非常奏效。但是,假如没有新增贷款和外汇占款的猛增,通胀也不会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从新增贷款的时间上看,2009年新增贷款10万亿,cpi12月为1.9,ppi为1.7;2010年新增贷款8万亿,11月cpi已升至5.1,ppi升至6.1了。虽然2009年10万亿新增贷款有滞后效应,但它不足以导致两个时间点的CPI与PPI相差如此之大。而10年6月启动了汇改,外汇占款猛增,对cpi与ppi贡献不小。

从图二中我们可以发现,方框内的cpi(2007年2月到2008年2月)是历年上升最猛烈的一段,但此时的投资和M2都呈现温和增长。与此同时央行从2006年至2008年累计共15次提准6此加息,存款基准利率从2006年8月的2.25%升至2007年底的4.14%,准备金率从07年1月的9%提升至08年6月的17.5%,货币紧缩力度非常罕见。但如此大的调控力度,并没有能够抑制CPI的增长。

从图二的形势可见,人民币升值越快通胀就越严重,通胀越严重央行的调控政策出台就越频繁,但结果表明无论央行进行多大力度的调控也难以抑制通胀走势,因为调控所抑制的流动性较之于入境套利的资金是杯水车薪。如果央行过多的动用利率手段,还可能严重破坏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扩大失业范围。而不动用利率手段存款利率负增涨又会导致储蓄搬家而进一步加剧通胀,在这样的环境下基本上没什么更好的政策手段来解决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因此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货币调控仅属象征性的,央行的国内货币紧缩手段已经无法有效控制通胀。

通胀的发展程度与人民币升值具有正相关性

人民币近年来一直面对着来自国际的升值压力。终于在2010年6月,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汇改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在本次改革实施初期并未有明显的升值迹象,但随着时间推移,终于升值速度有所加快。截止到目前,人民币走势逐渐明朗。

从图三可见,通胀最剧烈的时间段也是人民币升值最快的时间段。由于人民币快速升值,引发境外资本入境套利,外资入境后兑换成人民币导致外汇占款猛增流动性泛滥,因而引发剧烈通胀。

而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欧洲国家投放流动性的政策,为外资入境提供了货币基础。美国的利率极低,仅为0―0.25%;中国利率2.5%是美国的10倍,中国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比3.8元人民币,还大有升值空间,导致外资流入中国套利。既可赚取“高利息”收益,又可避免美元贬值、获取人民币升值之利益,因为此流入中国是热钱的最多的选择。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外汇占款急剧增加,形成中国输入型通胀,

三、未来通胀的走向

中国近年来一直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除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外),2009年投放信贷9.5万亿,2010年为7万亿。而M2迅速增加,全国1999年为9万亿。2010年的数据为69.9万亿,是11年前的7.76倍,是GDP35万亿的2倍。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一种选择,也是中国抗拒人民币升值的必然结果。从1995年来,中国盯住美元,以1:8.28达11年之久,2005年7月开始被迫升值,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中国为了使人民币慢升值,少升值,只能买入大量美元等外币,使外汇占款迅速增加。中国每年推出大量央行票据来吸收对冲这些流动性。但M2却越积越多,竟达GDP的2倍。在这种特殊的货币结构与形势下,通胀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产物。

而现在的社会总体流动性依然充裕。4月14日,央行公布的信贷、M2等指标稳步上升,但有两个数据却出乎意外。截至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贸易顺差缩小,资本项下增加,外储增加,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不可能下降,只能靠提高存准率等手段冲销。

央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总量数据,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等各项之和。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扩大到14.27万亿元,年均增长27.8%,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9.4个百分点。2010年社会融资规模与GDP之比为35.9%,比200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为4.19万亿元人民币。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从计量模型得出,社会融资总量与CPI的关联度为0.65%,而人民币贷款与CPI的关联度为0.54%,社会融资总量与CPI指标关联度更高。央行货币发行已经够多,社会融资总量更远高于货币发行量,社会资金泛滥。未来泡沫是否恶化,取决于民间投资,以及资本市场的好公司是否足够多。

从全球看,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美国依然不愿意进入紧缩的货币周期。从目前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低,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3.429%,美国还有不加息的空间,甚至不排除会有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现。

近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称,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正发生新变化,汇率进入单边升值期。这个信号可以视为政府已经认可人民币今后继续升值,根据前文所述升值与通胀的关系,通胀仍将长期存在。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结论:第一,人民币升值之后引发外资入境,导致的流动性宽松是通胀的最主要原因;第二,央行目前的紧缩调控无法对其造成实际性影响;第三,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推进,通胀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篇3

一、融资理论概述

(一)融资理论

理论界把融资理论大致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融资理论、现代融资理论和新融资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融资理论)。早期的融资理论主要是指1958年以前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净收入理论、净营运收入理论和传统理论;现在融资理论主要是指MM理论和权衡理论;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经济研究的各个领域信息不对称理论被广泛的接受,随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委托理论等不对称信息相关理论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和突破,新的融资理论应运而生。在理论界,众多学者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公司财务,也包括对融资工具选择和融资结构的研究。基于企业关系中的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部分学者试图通过不对称理论中的信号、动机、传递、激励、监督、规避等概念,研究所有者与经营者、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对企业融资工具选择的影响,由此为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新融资理论主要包括有序融资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成本理论。

(二)融资方式

公司常见的融资方式有两种:

1、内源融资。即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其来源主要包括:税后留存利润、计提折旧、计提摊销、自负性负债的增加(例如: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的增量增加)等。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内部融资能力,通常情况下,集团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与规模取决于公司的营业利润水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资产规模、公司信用等因素。

2、外源融资。外源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根据其不同的来源,外源融资可以分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借助银行、信托等中介机构,直接从资金的所有者手中筹集资金。目前在我国直接融资主要所有者直接注入资本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改革,直接融资将成为我国企业进行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之一。间接融资是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筹集。在间接筹资活动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着中介作用。银行先从资本的所有者筹集资金,然后通过放贷的方式贷给资本的需求者,最终通过获取借贷利息之差而盈利。在我国间接筹资的基本方式是银行借款,此外还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兼并和企业重组不断出现,与之相应的杠杆租赁也渐渐成为主要的间接筹资方式。

(三)融资渠道

目前,国内出现了除银行以外的多种融资渠道,比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租赁、折旧、留存收益、民间借贷、商业票据、商业信用、兼并重组、政府担保等。

二、当前我国集团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强外源融资、弱内源融资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这一核心问题,融资一般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目前我国的融资平台主要集中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银行金融机构和以发行股票为主的股票市场,以折旧和留存收益为主的内部融资规模有限。内源融资相对于外部融资有如下的优势:内部筹资基本不存在筹资风险,不需要支付利息,用资费用较低;同时,由于内部筹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源于留存收益或者折旧,不需要筹资费用,因此资金成本低。

(二)间接债务融资比例大

企业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获取资金的行为。主要包括银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融资方式。在我国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目前我国大多数集团企业都存在银行负债率较高的问题,甚至部分行业的集团企业的资金70%来自于银行借款。就其原因:(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多层次、多方位的金融融资体系还未建立,企业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政府,长期以来形成了政府主导的银行金融体系;(3)我国长期奉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很多新的企业融资方式都未得到政府和法律的许可,使得企业不得不严重依赖银行类金融机构。

三、影响集团企业融资工具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集团企业治理结构

集团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集团融资具有直接的影响力,不同的治理结构下部门设置不同、权责不同,财务管理的决策和方略不同。公司治理其实质就是公司全力的配置与约束,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权力的监督与制衡机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范围,可以有效的减少权利滥用和舞弊发生。一个公司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是由股东大会、公司董事会、公司监事会和各个职能部门组成。而在现实中,很多公司都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和民营企业,即使有也仅是在形式上设立了,而在实质没有发挥多大作用。没有健全的集团治理结构,集团在选择融资渠道,制定融资方案时就不能认清集团治理结构而形成的产权关系,进而导致企业集团内部出现利益上的冲突,影响资金的筹集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资本市场的制约

资本市场一般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关系到企业融资的效率和规模。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是解决该国公司筹资的主要平台之一,可以说发达资本市场是孕育公司的摇篮,对企业良好生存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对部分央企、国企和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结构单一,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失衡,政策性规定对资本市场的限制较多,部分政策规定朝令夕改,这都对我国集团企业的筹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其触角涉及的方方面面就越多,集团企业也就越需要考虑到国家政策对其融资方式和渠道的选择。国家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比如,今年来,国家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了严厉的政策调控,对高负债的集团企业的融资有着重要的影响。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国家紧缩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相应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就减少,进而导致部分集团企业融资难。

四、集团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工具

集团企业融资工具的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过程,它应该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企业的财务结构、财务要素、企业目前所处的融资环境等因素相适应。企业应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融资工具,对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的配比进行充分的考量,否则不但不会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反而增加企业的融资压力。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现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融资工具可供集团企业选择。

(一)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融通资本的筹资活动。在间接筹资活动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着中介作用。银行借款一般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相对于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具有筹资风险高、筹资成本低的特点。根据公司资金来源和资产的配比原则,公司的短期借款和自发性负债为短期资产提供资金支持,公司的长期借款、长期债券和所有者权益为企业的长期资产提供资金来源,在我国集团企业的短期负债通常较高。

(二)股权融资

在我国股权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初创时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金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通常情况下企业不用偿还资本所有者的投资,而债权需要到期还本付息;(2)债权融资支付利息需要税前列支,而股权融资的股息支付是在税后列支,故股权筹资的用资费用比债权融资高;(3)公司发行股票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做股票发行准备和向券商支付较高的筹资费用,而债权筹资则不需要;(4)债权筹资存在到期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筹资风险高,而股权融资则是根据公司法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发放股息,筹资风险较低。

(三)债券融资

根据有序融资理论,企业优先选择债券融资,其次才是选择股权融资。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是其主要的资本市场之一,而在我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有序融资理论之所以认为企业融资时,债券优先去股权,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债券融资的成本远远低于股权融资;另一方面,债券融资是企业所有者有效监督公司经营者的一种方式,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对矛盾,企业经营者可能违背企业所有者的意愿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企业所有者为了有效地减少企业经营者手中的自由现金进而降低经营者的在职消费,所有者偏向于选择债券融资让经营者在定期还本付息的硬约束下经营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四)杠杆收购融资

杠杆收购融资是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出现的新的融资方式,企业在收购兼并大型公司时,自身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一次性支付,企业就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活动。目前,借入资金占收购资金总额的70%-80%,其余部分为自有资金,这样企业以较少的自由资金收购较大的集团企业,其实质就是通过财务杠杆效应便可成功收购企业或其部分股权。近1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杠杆收购发展迅速。

参考文献:

1.张世荣,傅承.中国证券市场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问题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6).

2.倪东明.开放视角下和谐经济与中国经济安全[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31(01).

3.姜皓天.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索[J].财经研究,2009,5(7).

篇4

课程作业是课程教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不仅推动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在推动课程作业系统的改革。政治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复习作业呢?在此,笔者主要分析传统的复习作业所存在的不足,并简述如何设计符合新课程要求的高三政治复习作业。

一、传统的高三政治复习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高三政治复习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业功能单一,功利性强。传统的高三政治复习作业重点强化作业对教材知识进行检测和巩固的功能,通过强化训练来达成复习目的,但是,对提升能力目标和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够重视,忽视了师生交互功能,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主动学习愿望的激发。

第二,作业主体单一,主动性差。教师是政治复习作业的唯一设计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致使学生缺乏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单向的互动使教师缺乏对学生发展与生成的良好预判,难以顾及学情,复习效果不佳。

第三,作业设计不当,有效性欠缺。对作业有效性的判断,要依据课堂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情况,要顾及作业的效率和效益,有效的作业能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然而,传统的高三政治复习作业设计存在以下不足:作业内容拘泥于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窄化”;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的练习、统一的机械重复作业为主,缺乏实践性、探究性、反思性,思维“僵化”;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偏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作业层次单一,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政治复习作业设计策略

高三政治复习作业作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延续,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重要途径,应该有助于学生巩固、内化学科知识,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设计高三政治复习作业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整体高效为目标,使所设计的作业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1设计导学案作业,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设计导学案作业,借助学案导学对教材进行整合,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将作业前置,通过导读、导思、导练等手段指引学生开展自主、高效的学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政治复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同时,由于导学案作业具有较强的反馈功能,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设计高三政治复习课的导学案作业,教师首先要将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考试说明进行知识细化,以便于学生操作。例如,复习有关消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指导(具体见表1)。

其次,要注意利用导学案作业将“课前自学”“课堂导学提高”“课后巩固与反思”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以设疑激趣为先导,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主动参与为途径,以创新思维为方向,注重挖掘知识细节,以保证复习教学的有序性和延续性。

再次,要注意导学案作业的思维容量,注重自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设计生本化,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注意导学案作业的层次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设计思维导图作业,提高复习的系统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高三阶段,政治复习的内容繁多,所涉及的知识抽象且零散。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学科的主干知识缺乏整体构建,进行被动、机械的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提升有限,在实际应用知识时不能将政治原理模型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过去,政治复习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知识的归纳、重难点的梳理、典例的剖析到知识网络的构建都在教师的预设中,缺乏学生的生成和参与,复习效果并不明显。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不断向纵深挖掘,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师设计思维导图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专题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政治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思维导图作业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对课堂知识的整合与提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社会热点等专题材料,通过专题的形式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中筛选、迁移知识,将零散知识系统化,学以致用。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例如,笔者布置了以下作业:绘制简图,呈现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通过绘图,学生理清了相关知识点,构建了知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见图1)

3设计生活化作业,提高复习的实践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师在设计高三政治复习作业时,不应只关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应突出体验和实践,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利用政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将生动的、鲜活的、贴切的生活实例作为沟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让学生从观察社会生活中领悟知识、感悟真理、明辨是非,从而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要让学生在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中自觉主动地理解知识内容,在对生活情境的解剖过程中求得真理,并在对生活情境的感悟过程中分析社会生活、探究生活真谛,进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意义的现实统一。

设计高三政治复习作业,教师要注意在生活中寻找政治知识的“原型”,在生活中挖掘可以作为作业设计的素材。教师要能够做到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去审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使之成为高三政治复习作业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政治复习作业时,不应为了追求生活化而忽视或取代必要的政治原理分析。政治复习作业的生活化并不意味着作业的内容等同于生活的内容,生活化的政治复习作业应该是生活素材与政治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生硬的、牵强附会的结合。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政治复习作业时,必须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甄别、筛选、加工、改造,使之成为生活化政治复习作业的内容。

例如,指导学生复习“通货膨胀”“影响价格的因素”等内容,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近年来,我国多种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广大消费者对物价上涨颇为不满,“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等新鲜词汇风靡网络。你能运用所学过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吗?这样的作业设计,使学科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能帮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4设计矫正作业,提高反馈的有效性

受自身知识基础、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可以设计纠正作业,要求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篇5

波兰在1990~1991年实施第一个方面的激进改革后,出现经济极度不稳定,以后就开始进行调整,按科勒德克的说法,逐步“抛弃”了休克疗法,并取得经济恢复和增长的效果。

令作者感兴趣的是,以实行激进式转轨著称的波兰,却在所有制结构改造方面实际实行比捷克、匈牙利更加渐进的方式,而且在私有化过程中比较注意兼顾效率和公平。本文试图初步考察波兰在私有化和企业重建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一 所有制改造概况

(一)转轨前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989年转轨开始时,波兰经济中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国有成分(包括地方政府所有)占该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0%,加上集体经济,这一比重超过80%。公有经济在就业中的比重为70.4%。金融业、通讯业和运输业以及许多工业部门几乎没有私有成分。农业是惟一的私有成分就业比重(81.6%)大大高于公有经济的领域。转轨开始后,新建的私有企业迅速增加,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使波兰的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私有经济已经占有绝对优势(见表1)。银行部门的所有制结构也有了重大变化。到2000年3月,商业银行的全部股份中,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其他国有单位只拥有16.2%;波兰的私人单位和个人股东拥有27.3%;外国资本在银行资本中占有的份额增加迅速,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1.6%;合作银行还有4.9%的比例(注:Poland  into  the  New  Millennium,Edited  by  George  Blazyca  and  Ryszard  Rapacki,

Edward  Elgar,2001,p.145.)。

表1 波兰经济中私有成分比重的增长(%)  

1989年

  1995年

1998年

就业人数

  47.2

  62.6

70.7

国内总产值

  23.1

  58.0

69.4

工业

  16.2

  44.0

69.1

建筑业

  25.5

  87.2

93.7

零售贸易

  27.4

  92.3

95.0

出口

  4.8

56.8

78.8

进口

  14.4

  69.7

86.5

注:工业和建筑业为销售额;出口和进口位于1989年项目下的为1990年数字。

资料来源:各年的官方统计。转引自"Poland  into  the  New  Millennium",Edited  by  George  Blazyca  and  Ryszard  Rapacki,

Edward  Elgar,2001,p.147.

与捷克、匈牙利等其他中东欧国家比较,波兰国内总产值中私有成分的比重相对较低,国有企业仍在工业中拥有相当的实力。例如,在1998年,国有企业的数量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只占1.3%,但仍占工业销售额的31%,占该年工业就业人员的33.1%,在投资额中却占40.9%。各部门中私有成分的区别很大:在采矿业和公用事业(电力、瓦斯和供水)中,私有化的比例极小;而在乳品、汽车制造、消费性电子产品、化学工业、人造纤维、鱼制品、服装以及造纸工业等部门,已经实现了私有化任务。

(二)私有化进程简述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波兰政府在团结工会的强大压力下就已经开始允许建立私人企业。1988年12月23日议会通过的经济活动法,对建立企业规定了宽松的规则,并为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提供平等的待遇。1989年以团结工会为首的政府成立后,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列入重要议程。1990年7月13日制定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法,为原国有企业资产的私有化奠定了法律基础。法律规定,可通过各种途径使国有企业私有化,包括“资本私有化”、清偿(liquidation)私有化、雇员租赁私有化、大众证券私有化等。

波兰的国有企业分两部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可直接进行清偿私有化。所谓清偿私有化,不是一般地理解为出售倒闭的企业,而是指不经过将国有企业转变为商业性公司而直接出售。“清偿”可以是全部出售或部分出售,也可以通过租赁实现私有化。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的清偿私有化,按国有企业私有化法令第37条进行;财务状况恶劣的企业的清偿私有化则按1981年9月25日通过的国有企业法第19条执行。据波兰私有化部提供的报告,清偿私有化进行得比较顺利。到1994年9月底,按照私有化法第37条清偿的原国有企业1003家,其中通过租赁实现的绝大多数资产转入原企业的职工和经理手中;按照国有企业法第19条进行清偿的1202家,由于它们的经济条件恶劣,一般都卖给外部投资者或合资企业(注:Marek  Belka,Anna  Krajewska,and  Stefen  Krajewski,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Poland,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vol.37,no.1,January-February  1999.)。

另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则先转变为国家独资的商业性公司,然后再通过“资本私有化”和“大众私有化”改造成股份制企业或其他私有企业。“资本私有化”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拍卖或直接谈判向外部的战略投资者出售;二是通过国家投资基金实行大众私有化;三是债务转变为资产。这部分企业的资本私有化进行得并不顺利。到1994年9月,656家原国有企业已经转型为国家的独资公司(公司化或“商业化”了),即已完成了实际私有化的第一步。其中,只有123家的50%或更多的股份出售给了国内或外国投资者。大约450家国有公司进入了国家投资基金计划。其余的公司根据1993年2月3日通过的银行和企业融资重建法实行债务转变资本式的私有化。

1990年波兰共有8441家国有企业,其中工业企业2860家。根据私有化部的数据,到1994年年末,2862家国有企业已经改变了所有制,401家破产,281家变成社会财产。大约21%的企业仍为国有企业,8%的企业处于破产程序中(注:Marek  Belka,Anna  Krajewska,and  Stefen  Krajewski,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Poland,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vol.37,no.1,January-February  1999.)。这是大众私有化正式实行前的状况。

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种种困难,波兰的大众私有化推迟到1994年才正式实施。波兰第一个大众私有化计划是在1992年由所有制改革部提出的,但被当时的议会否决。经过政治上的反复讨价还价,议会于1993年4月30日最终通过了关于国家投资基金及其私有化法令。大众私有化从1994年11月开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国有企业商业化;第二,用股份公司形式建立15家国家投资基金;第三,分配给每个波兰成年公民一份国家投资基金的所有权证,约有2700万波兰人向国家投资基金支付20新兹罗提(约合18美元)注册费用后即可获得一份所有权证书。到1997年年末,大众私有化全部完成。

二 私有化途径的主要特点

波兰与捷克、匈牙利等其他中东欧国家比较,私有化途径的多样性是其明显的特点,而且私有化的速度也较慢。捷克的私有化以大众性的证券私有化为主;匈牙利则实行有偿的直接出售,没有在公民中进行无偿的国有资产分配;而波兰几乎实施了转轨国家所有的私有化方法,各种方法的作用也比较均衡,因此,有的经济学家把波兰的私有化称为“混合型”私有化。从私有化途径与随后的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关系来考察,波兰私有化途径还有以下一些特点:转轨初期私有成分的“增量改革”作用较大;国有企业改变经营机制与私有化并进;职工在私有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私有化进程中比较注意吸引战略投资者和以后的公司治理;试图与资本市场进行配套改革,等等。正是由于强调私有化以后的经济效果,波兰私有化的准备阶段比上述两个国家长,因此进度较慢。

(一)转轨初期私有成分的“增量改革”

前面提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波兰已经开始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早在经济转轨正式开始前的1989年,波兰已有将近100万小型的个体经济。90年代前期,新成立的私人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私人经济成分迅速发展。1994年秋,200多万个非农业私人单位正在从事经营活动。其中170万家为个人所有,其余30万家为各种合伙企业(注:Marek  Belka,Anna  Krajewska,and  Stefen  Krajewski,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Poland,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vol.37,no.1,January-February  1999.)。

转轨初期迅速增加的私人经济,对缓和9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和使波兰经济走出谷底趋于回升,具有重要作用。1990年波兰经济下降11.6%,而该年公有经济下降20.1%,私人经济却增长了8.5%;1991年波兰经济继续下降7.0%,其中公有经济下降26.0%,私人经济增长33.0%。私人经济对全国经济下滑的缓冲作用十分明显。1992年波兰经济开始回升,当年恢复性增长速度为2.6%;以后连年回升。而公有经济的危机性下降一直延续到1994年(该年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大众私有化正式开始),可见,私人经济增量性改革对波兰90年代前期的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私人经济,特别是小企业的重要性,实际上要大于上述官方数字。因为有许多新建立的小企业没有正式注册,处于“灰色地区”。直至90年代中期这部分产值约占波兰国内总产值的1/3。1996年以后,灰色经济开始相对收缩,但到90年代末,仍占国内总产值的15%~25%。“灰色经济”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灰色经济主要为非熟练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995年,至少有88万就业人员将非正式工作作为他们惟一的收入来源。其次,灰色经济虽然有损于国库收入,但对转轨初期的资本积累和投资却有重要作用。1990~1993年的非正式经济投资成为随后1994~1997年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最后,非正式经济还对增加出口起了积极作用。1994年,非正式企业的出口达2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早期的私有经济的增量改革,波兰有可能像俄罗斯等其他转轨国家那样,在90年代遭受更多的混乱和经济困难(注:Poland  into  the  New  Millennium,Edited  by  George  Blazyca  and  Ryszard  Rapacki,

Edward  Elgar,pp.148~150.)。

(二)国有企业的商业化、公司化与私有化

1989年10月,以当时的财政部长巴尔采罗维奇为首提出的政府激进改革计划,重点不在私有化上,因为当局认为,当时的主要问题是预算赤字、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休克疗法加以解决;而私有化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私有化正式实施前,大中型企业首先实行“商业化”或“公司化”,即对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约束,迫使它们按效率原则从事经济活动,在私有化以前就经受市场竞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波兰转轨比较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注:Poland  into  the  New  Millennium,Edited  by  George  Blazyca  and  Ryszard  Rapacki,

Edward  Elgar,p.152.)。

根据波兰官方统计,到1996年,在已经转变为国家独资公司的所有原国有企业中,只有183家通过出售形式的资本私有化完成了私有化任务;另外512家公司进入了大众私有化的程序。但是,不管是否实行私有化,它们都被要求进行经营机制改革(注:Privat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Edited  by  

Ivan  Major,Edward  Elgar,1999,p.108.)。1980~1981年波兰团结工会的全国性罢工,迫使议会通过了《国有企业活动法》,确立了工人委员会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决定性地位。其结果,大中型企业的经营陷入了所谓“百慕大三角”,工人委员会、工会与经理之间责、权、利关系不顺,国家作为所有者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实际上一切重要的企业改造工作都处于停顿状态。

国有企业的“商业化”在制度上要求作出如下改变:第一,撤消工人委员会;第二,建立监事会,作为所有者的代表;第三,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一般有9名成员,主要由私有化部的代表组成,其中2名监事从职工中选举产生。它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国家的利益。董事会则由高层经理组成。这样,大大减轻了企业决策的多中心问题。尽管经济学家对商业化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它没有达到使全部应该私有化的企业都及时实现私有化,但不少经济学家从企业转向市场化经营的角度给予肯定的评价,他们认为,由于商业化,采用新的会计制度和规则,使经营透明度增强,并改善了控制机制,有利于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加上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大中型企业开始走上市场化经营的道路。有的经济学家指出:“最初强调私有化是企业改革的关键措施,不久与经验结果相矛盾。特别是,仍为国家所有的企业按市场方式作出了相应的反应。”他们还着重提出,波兰提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它是转轨较早并保持最快的增长速度的国家之一,但是与其他先进的转轨国家比较,波兰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较慢。

波兰特大型国有企业克拉科夫钢铁联合企业的改造,是“商业化”改造取得初步成果的一个案例(注:金雁、秦挥:《经济转轨与社会公正》,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138页。)。1991年,克拉科夫的“列宁钢铁联合企业”改组为“T.森吉米拉冶金股份公司”(HTS),当时是国库独资公司,以后逐渐进行参股式的产权结构改造。从1992年开始,该公司就按波兰专家制定的方案进行改造。首先,剥离非冶金过程的各种辅产业和福利性机构,成立了多个子公司,雇员从4万人减少为1万人。同时,通过国家担保筹集国内外贷款,进行技术改造,新建一条年产205万吨钢坯的连铸流水线,并重建了热轧厂。在生产组织方面,也按“灵活专业化”原则进行了改组。改造后的企业大大提高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在私有化过程中职工参与的重要性

在波兰的私有化模式中原国有企业的经理和职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宏观层次上,波兰的议会中有强大的工会力量,代表职工的利益来讨论和审议各种私有化方案;在微观层次上,各个企业是否私有化以及采取什么方式私有化,经理和职工的意见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个特点的积极意义是,减轻和避免了私有化过程中因利益冲突而产生阻碍,使产权结构的改革在工联主义思潮严重的波兰得以顺利进行;而且,企业的经理和职工往往从企业利益出发,要求新所有者在购买企业资产时允诺随后对企业进行进一步投资和改建。其不利方面是,弱化了国家对私有化过程的统一管理,增加了所有制变迁的成本。在私有化过程中原企业的经理和职工要求无偿或低价得到企业部分股份,一般说来,他们可以无偿地得到企业15%的股份;并迫使新所有者承诺随后保证就业机会的要求。

原国有企业经理和职工过高的要求,往往使潜在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工会组织力量较强的重工业大企业,私有化进程极其缓慢。为了缓解各种障碍,1996年8月通过了一个新的私有化法。这个法令为职工提供了更加优惠的得到股份的条件;但是,法律提出了负债企业和具有战略重要意义的企业的专门的私有化程序。按照这个法令,在启动直接私有化时,不必寻求“内部人”的批准(注:Privat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Edited  by 

 Ivan  Major,Edward  Elgar,1999,pp.305~306.)。

(四)战略投资者参与私有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