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篇1

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2.1 组织器官老化,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在60岁以后更明显。随着老年化现象的加重,其相应的生理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如脑细胞老化常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表达不准确;运动系统衰老则表现为关节僵硬、肌力下降、动作缓慢、活动不协调、不便利等。

2.2 由于老年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缺钙等现象,因此骨骼伤恢复更为缓慢。

2.3 老年人身体伴随疾病多,容易诱发危象。由于组织老化,各种慢性疾病的积累,使老年骨科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急、慢性疾病,一旦受到外伤,不但机体防御机能容易遭到破坏,引起病理改变,而且容易引起其他组织器官连锁病变,如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 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 对于老年患者的主诉,医护人员要尽量向其家属问清楚得到证实,因老年患者健忘,对发病的时间、病情变化的经过等记不准确、有时还可能把症状出现的次序颠倒,影响正确诊断。

老年人反应迟钝,对伤病症状不敏感,因而叙述不清。如伤病引起的疼痛反应,老年患者常因疼痛不敏感而掩盖临床症状,造成误诊、误治,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老年患者不能完全相信其主诉,要密切观察其各种反应和变化,对任何细微的症状都不可掉以轻心,有临床疑问时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才能真正做到不贻误病情。

详细了解、掌握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有何伴随疾病,重要脏器和组织系统生理功能程度,护理时有的放矢,有针对性重点观察、护理和采取保护性措施,如注意保持血压平稳,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注意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3.2 生活护理 加强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喜欢安静,应尽量安排在小病房,老年患者喜欢空气新鲜,希望病房中有花草,多数老年患者不喜欢睡海绵床垫,护理中要尽量迎合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注意上下床和行走锻炼时的保护,必要时给予拐杖或轮椅。对长期卧床失去生活自理的老年患者更要保持身体的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协助患者完成进食、洗漱、排便等生活所需。老年患者睡眠少,夜间易醒且入睡困难,因此对老年患者的夜巡要合理安排时间,巡视时要注意脚步声、开关门动作等应轻柔,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3.3 饮食护理 加强饮食营养护理,安排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饭菜可口,以保证患者必须的营养摄入。

3.4 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肢体功能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因此,要1~2 h给予翻身拍背1次,可用樟脑酒精行长期受压处的按摩,并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

篇2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 我国人口已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骨科老年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如何做好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280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尽早康复之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280例,男160例,女120例;年龄65―8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120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60例,肋骨、锁骨骨折28例;病人中长期卧床占32%,有58%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指导适量运动、饮食护理等是贯穿骨科老年住院患者始终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为患者减轻病痛,进而才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尊重。

2.1 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液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2 加强对病情和药物作用的观察。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发展及变化过程。对治疗中的患者,要掌握此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便观察治疗效果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通常病情变化不确定、身体素质差或病程长,易致并发症。因此针对病情发展向患者及时交待、强调危害性或意外情况非常重要。

2.3 正确执行医嘱。强化查对意识,层层把关,保证安全。按医嘱执行是护士的职责,对医嘱质疑和把关是护士的义务和人道本职。由于工作繁忙、重复性强等特点,而导致思维的晕轮效应及定势作用,医生不易发现自己的缺陷或失误,尤其是关键字、用药量.遇有质疑护士须经医生核实后执行,避免盲目执行医嘱。遇特殊、贵重药换批号,若与医嘱剂量不符,及时通知医生,供调整用量之参考,为一些患者保证用量节约开支。口头医嘱除急救、手术时外不予执行。执行时须复述强化或反问一遍以提醒查对、避免口误。

2.4 预防并发症

2.4.1 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 预防伤口感染: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伤口等继发性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 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潲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常规放置导尿管1-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 褥疮的预防: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衰退,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因此,要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5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据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再次,要加强与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产生心理共鸣,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5.o软件,所有数据以(X土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4 结果

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280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没有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5 体会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干预护理、预防并发症,是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其中包括女32例,男38例。年龄60~70岁42例,71~80岁22例,81岁以上6例。其中上肢骨患病者23例,各种下肢骨患病者28例,腰部患病者12例,其他顾客患病者7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有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本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基本护理的同时采用特殊性护理。两组患者均在2个月治疗结束以后,分别对临床疗效予以分析。

1.2.1日常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应尽可能结合老年人的特点,降低其他危险因素。对生活无法自理且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应该增强细节护理,勤于清洁,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提出的各种需求。同时,大部分老年患者喜欢安逸,舒适生活环境会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临床康复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不利因素,保证光线良好,室温的恒定,按时通风等,以便患者身心健康,对疾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1.2.2心理护理 了解老年患者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骨科老年患者多数都不能自理、行动能力差,容易产生不安、害怕以及焦急等不良心理,对疾病的治疗有阻碍作用。护理人员需要结合老年患者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因素,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加强思想、语言上的沟通。

1.2.3饮食护理 老年患者消化系统能力衰弱,运动量特别少,在饮食方面有特别的需求。饮食应以低脂、高钙、易于消化吸收的食品为主。同时,尽量避免辛辣、刺激强的食物,少油少盐,多食蔬菜,利于大便畅通[1]。注意营养的供给,适宜、合理的饮食护理能够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以利于二便畅通。

1.2.4康复护理 结合老年患者生理特征和骨病类型的不同,在对病情康复不影响的情况下,给予适量的合理的恢复性训练。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到多,从轻到重。一些老年患者行动不方便,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尽量行早期卧床功能锻炼,加强血液循环,以免肌肉萎缩或者关节僵硬,促进骨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告诉患者活动要按时适量,而且应避免激烈、过猛以及突然的动作。

1.2.5特殊性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护理:老年患者循环系统均会出现显著性衰退,比如心脑血管硬化等,自身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血管不畅通对正常应激也很难适应。并且骨患处会产生疼痛刺激,易引起有关并发症。护理时要随刻注意患者脉搏、血压变化,定期做有关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泌尿循环疾病预防护理:注意患者外位的卫生,保持清洁,每天帮助其用温水清洗,以免泌尿系统出现逆行感染。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尿液可对尿道起到冲洗作用。

呼吸道疾病预防护理:老年患者因为呼吸系统功能发生减弱,加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道系统并发症。所以老年患者在住院后,需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多咳嗽,以利于排痰。常为患者拍背,指导患者深呼吸运动、上肢活动、扩胸运动等,增强肺活量,避免肺部发生感染[2]。

骨病愈合护理:因为老年患者运动量很少,体内骨细胞活性也相对很低,从而使钙吸收的利用率十分低,特别容易产生骨质疏松症。所以,在术后骨组织愈合所需的时间就会明显延长,且很难愈合。根据以上这些情况,可给予老年患者适量钙剂,多搭配高钙食品,同时使用合理的维生素D促进骨组织对钙质的吸收。

血液循环预防护理:骨科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肌肉组织压迫时间较长,在骨突处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老年患者住院后,应在骨突处加舒适垫子。应用50%浓度酒精擦拭并按摩受压部位,加强血液循环。

2 结果

通过2个月的临床护理,两组老年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效果,但是观察组在康复效果、满意度、舒适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

3 讨论

因为老年患者存在特殊性的心理状况,因此结合老年患者各种心理特征,给予个性化护理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具备足够的责任心、耐心以及关心[3]。对患者病情细致仔细观察,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在第一时间报告给主治医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在老年骨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针对性特殊护理干预以后,使骨科老年患者身心均处于治疗的最佳效果,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并收集我院从2009年8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例骨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60岁至78岁之间。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有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有4例、胫排骨骨折患者有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4例。

1.2 方法:我院骨科门诊的医护人员对本组20例老年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并针对一些常见并发症进行了积极的预防处理。

2 结果

20例骨科老年患者经过我院骨科门诊医护人员的护理之后,有1例出现了肺部感染,1例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经过对症处理之后,明显好转。其余老年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3.1 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骨科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原因,呼吸功能也较弱,如果患者有嗜酒爱好,并伴有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话,极易发生呼吸道方面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预防及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对骨科老年患者进行宣教,让他们明确知道吸烟对于身体的危害,尤其是进行了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并指导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可以通过深呼吸以及扩胸等轻缓运动,保证肺活量,避免坠积极性肺炎的发生。

其次,医护人员要每天进行病房的通风透气,保证空气的清新,做好房间内所有设施的定期消毒工作。并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时改变其卧位,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从而达到增强抵抗力,继而避免黏稠痰液的形成。如果患者痰液过浓并伴有炎症,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抗生素及超声雾化吸入进行护理。

3.2 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骨科老年患者在循环系统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功能衰退,比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功能减弱等,再加上骨折时疼痛的刺激,容易造成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老年患者在进行骨科手术过程中遭受的应激创伤也会加重原来循环系统方面的疾病。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老年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注意患者在术后意识的清醒程度、瞳孔以及生命体征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一旦发现老年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告之主治医生,并做好应急抢救准备。此外,医护人员也应该关注患者的输液速度,避免出现急性心衰以及肺心肿症状,维持出入量在规范的平衡范围内。

3.3 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骨科老年患者的膀胱括约肌功能以及抵抗力有所减弱,这些都会增加其泌尿系统感染的机率。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建议老年患者多饮水,如果患者留置尿管,则应该每天都进行尿道口的消毒;每周进行尿管的更换处理;每天进行集尿袋子的更换。一旦发现老年患者出现尿色异常现象,应该进行尿常规检查,并根据医嘱进行膀胱的冲洗处理。此外,留置导尿管持续2周后,改为定时开放引流,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间隔2至4 小时可以开放1 次,避免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逐渐建立反射性膀胱。

3.4 低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骨科老年患者的低血压并发症可能与其变动以及血容量不足有很大关系。医护人员应该注意患者的血压变化,视病情进行输液速度的调整,必要时可以给予一些升压药。一旦发现老年患者的血压比基础血降低10%时,可适当加快其输液速度;如果老年患者的血压比基础血降低20%时,则应该停止使用的镇痛药物,并视医嘱处理。如果患者是在使用镇痛泵期间,医护人员应该嘱其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发生意外。

总之,相对于中青年患者,骨科老年患者更易引发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该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不断增加精湛学科知识的同时,明确预防及护理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将一些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促进早日康复;而且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从而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

篇5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187例,男109例,女78例;年龄60~7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88例,下肢骨折45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31例,肋骨、胸骨、锁骨骨折23例;本组病人中长期卧床占85%,有47%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社会经历、性情、文化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握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搞好护患关系,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生活习惯、文化素质、业余爱好、经济状况及家庭情况等,采取不同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交谈,取得他们的信任,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充分了解手术后疼痛、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其次,我们开设老年病房,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熟悉到疾病并不可怕。再次正确引导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使他们之间产生正确、开朗的心理共鸣。给老年病房提供简单的休闲娱乐工具,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

老年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这时,我们应协助老年病人采取正确而舒适的,护理过程中应更加耐心、细致。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3营养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脏腑功能低下,骨质疏松,局部血运差,以致修复功能弱,骨折愈合较慢。加强饮食护理才能加速骨折愈合和骨骼肌肉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后,饮食宜适量,定时进餐,清洁,软硬、冷热相宜。不宜偏嗜,提倡平衡膳食。不食或少食肥腻、煎炒、坚硬、生冷、粘稠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宜新鲜。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指导应嘱患者低盐、低脂,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老年人又因牙齿脱落,咀嚼困难,食物应细软,常用红枣、茨实、莲子、扁豆、淮三、白术煮粥食用,可以补脾健胃。骨折早期应供给低脂、高维生素、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后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热量、适量脂肪的饮食。即遵循以下八条原则: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适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⑦饮酒应限量,戒烟或限制吸烟;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4并发症的预防

2.4.1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进入老年期,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3]。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防止肺部感染:由于老年人呼吸功能减弱,有的合并肺部疾病,呼吸肌及有关韧带萎缩变硬,支气管、肺的弹性减弱,肺泡胀大,肺活量变小,咳嗽反射迟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继发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一部分病人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病人入院后,要求不吸烟,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鼓励作扩胸运动,并指导其有效咳嗽,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术后鼓励病人吹气球、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尽量的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预防泌尿系感染:老年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潴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导尿时尿液超过500ml者应常规放置导尿管l~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褥疮的预防:依老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尿和粪便污染,摩擦损伤等,也是卧床老人发生褥疮的原因。因此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4.5防止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自身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液流动缓慢,极易形成静脉血栓。而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加之下肢创伤后,造成血管壁损伤,最易形成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对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提高肌肉的肌力,防止静脉血液淤滞,协助患者定时更换,每1-2h更换1次为宜,患肢抬高,经常按摩患者下肢可增加血流,严密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活动情况,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4]。

2.4.6康复锻炼护理指导: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不进行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并发症。老人由于骨折引起疼痛往往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同时耐心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介绍清楚,在功能锻炼时应按持之以恒的原则,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注意安全,开始离床活动时,一定要专人扶助,预防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开始可先帮助老人进行远端关节活动,并逐渐地增加次数和幅度,待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进行近端关节和肌肉活动,循序渐进,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原则:①早期:伤后1-2周,尽早开始作伤肢肌肉的等长舒缩活动,避免骨折端上下关节活动,其他部位关节照常活动。②中期:伤后2周后,骨折端上下关节开始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强度由弱到强。③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除去固定,在床上运动1-2周后,用拐杖下床活动,循序渐进,防止跌伤,直到完全康复。

3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187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除6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抢救外,181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4讨论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是促使骨折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我们的护理目标。通过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干预,重点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提高了骨科护理的实战经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模式与护理手段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性应用。全面体现现代护理模式在老年骨科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中的需要性、重要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淑珍,郑敏,陈志灵.骨折老年病人特点[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2(6),58.

篇6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由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的帮助做好综合护理,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掌握老年人护理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护理工作效果。

1老人骨科患者特点

(1)复杂性。大多数老年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5岁以上,并且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一旦受到外伤,由于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极易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病变,如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老年患者,尤其是术后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

(2)易引发护理合并症。老年骨科患者一般长期卧床、骨折后活动受到限制。这都易造成坠积性肺炎、肌肉萎缩;老年患者存在着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多皱褶等情况,骨折后长期卧床易造成褥疮。

(3)心理复杂。老年患者由于丧失自理能力,听力障碍、记忆功能减退等,常常表现易怒、恐惧、激动、失眠等。

(4)手术风险高。老年患者雌激素水平低,易发生骨折愈合时间延长或不愈合,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

2护理工作中引发风险的原因分析

2.1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部分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风险意识,没有做到依法执业。虽然护理工作中有多种护理核心制度,但假如管理者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指导监督机制,也会造成护理行为有章不循,进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2.2专业理论知识及新设备操作知识缺乏:老年骨科患者一般长期卧床,骨折后活动受到限制,护理并发症高。假如护理人员对病情变化观察不及时,预防并发症准备不足,就很容易导致并发症或加重病情;随着骨科手术较快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若缺乏对护理各种新技术、新业务的护理知识学习和了解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出错。

2.3教育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护士由于工作繁忙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教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及时性。在病人不了解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出现过早下地、过早活动发生钢板断裂;由于翻身或坐姿不当,股骨头置换的病人造成脱臼;术前病人没有禁饮食而推迟手术时间等,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3护理措施的探究

3.1加强基础护理知识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国家卫生部多次提出,护理工作需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以患者为中心,进行人性化护理”的号召。要使患者得到优质服务,必须加大基础护理的管理力度,注重细节,加强护士对基础护理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认识到建立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性。为防止基础护理环节疏漏,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强化基础护理的质前控制、环节控制及终末控制并随时改进。

3.2重视老年骨折患者入院的安全教育:骨折属于中医学“心身疾病”范畴,病情过程程长,并且反复难愈,对患者人院安全宣教,不但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了解到自身及其病区潜在的危险因素,还能够使其能够配合,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以达最佳护理效果;护士主要以身心统一的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脏象、病因与病机诸方面进行望、闻、问、切,综合进行人院评估,通过观察其神色,能够分析患者正气的盛衰变化;然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其心理状态对骨伤患者诊疗、术后康复及其预后的影响,使患者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3心理护理:老年人因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性情、文化程度不一样,心理变化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掌握骨科患者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护理。当患者来医院求医,首先见到的是护士、医生、病人、病房。迎来的是检查、治疗、手术,大多数都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有的则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等,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所以,我们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他们沟通,搞好关系,消除患者思想负担。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依据患者业余爱好、经济状况及家庭情况等,利用不同方式与患者进行交谈,取得其信任,使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对手术后疼痛、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充分了解,树立打败疾病的信心。其次,我们可通过设立老年病房,加强与老年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轻松、健康的心理状态。然后我们需要正确引导老年病人之间的心理沟通,使他们之间产生愉快的心理共鸣。

3.4病情观察及护理:骨科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一旦受到外伤,不但机体防御机会被破坏,而且易引起其他组织器官连续性病变。这就要求护士患者病房巡视,观察病情,缜密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操作时动作一定要轻柔,让患者感觉到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其容易接受,假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3.5营养护理:由于年龄较大,老年患者存在脏腑功能低下,骨质疏松,致使其修复功能弱,骨折愈合较慢。加速骨折愈合和骨骼肌肉功能的恢复只有通过加强饮食的护理。所以骨折后,提倡平衡膳食。不食或少食肥腻、煎炒、坚硬、生冷、粘稠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宜新鲜。由于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所以饮食指导应嘱患者低盐、低脂,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老年人又因牙齿脱落,饮食困难,食物应细软,常用红枣、莲子、扁豆、白术煮粥食用,可达补脾健胃。早期骨折患者应供给低脂、高维生素、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后期患者应予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热量、适量脂肪的饮食。即遵循以下八条原则:①食物繁多,谷类当先;②多食蔬菜、水果和薯类;③常食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常食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适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体重要适宜;⑥有清淡少盐的膳食;⑦饮酒需适量,少吸或限制吸烟;⑧吃干净的食物。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优质服务已经成为患者选择医院就诊的重要条件。老年人是特殊人群,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我们的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1 临床资料

男性200例,女性257例,年龄在60~74岁289例,7l~80岁125例,8l~90岁43例;髋部疾病有40% (其中股骨颈骨折为86例,股骨粗隆问骨折5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为41例),腰部疾病占总数的28%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为60例,腰椎失稳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为45例,椎体滑脱为I8例),另外关节疾病占12.5% (其中膝关节疾病为40例,骨关节的感染为17例),其他骨科疾病占总数的19.5%。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l6d。

2 护理方法与经验

2.1心理护理 我们根据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的不同、家庭情况以及患者经济状况等,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进行交谈,这使得护患关系非常和谐,患者信任医护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医疗工作。

2.2营养护理 告诉患者多喝水,尽量使用软质食物保持肠胃健,避免便秘。与此同时对患者做好生活上的护理,时期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耐心细致对待患者诉求,使患者从精神上得到宽慰,能放松心理接受手术和治疗。

2.3日常护理 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喜欢安静,应尽量安置单人小房间,护理要尽量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如减低环境中威胁的措施,减少床边的杂物等,坐轮椅时使用轮椅安全带,选用合适和专用的老年轮椅,帮助患者改变姿势。

2.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老年患者的肌体各部分已经衰退,如心、脑血管发生硬化,心肌收缩减弱,心血管对周围坏境的适应性降低。由于手术创口的刺激精神紧张,可能会复发疾病,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患者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褥疮预防护理。应给患者提供气垫床或骶尾部的垫褥疮垫,在骨突处上垫海绵垫子。对于不能翻身的患者要每2h协助翻身,并用50% 的红花酒精替患者轻按受压部位。护理时要落实到每个人,轮流值班检查。护士长要不定时地进检查,人人重视;③泌尿系感染预防护理:要使患者的会保持卫生,每天为患者擦洗。对于尿潴留患者,要妥善固定导尿管,为患者不断变换他,使患者导尿通畅,定时、训练患者的膀胱肌肉进年正常收缩;④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患者人院后一起告知其戒烟、戒酒,还要让患者多咳嗽、咳痰,做深呼,多做扩胸运动来使肺活量增加;⑤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在术后禁止止血药物并积极协助患者定时按摩及活动非制动关节,侦进下肢血循环,或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早期使用CPM机功能锻炼[1];⑥防止骨延迟愈合的护理:老年患者的运动量少,相应的骨细胞活动性就会降低,这就会引起钙的利用率低[2],引发骨质疏松。这样,骨折后的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更甚至导致不愈合。医护人员可以给患者服钙剂,用食物补充钙质,再添一些维生素D来增加钙的吸收。

2.5注重出院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方法、饮食营养及自我护理。并向好、家属交代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和心理活动。每位患者都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康复方案,还要告诉患者复查的时间及负责医师的联系方式,不能让患者或家属有出院无人指导的顾虑和担忧,感受到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

3 结果

457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3],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讨论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十分特殊,因此医护人员要进行人性化的服务。在护理老年骨折患者时,要树立"安全第一,患者第一"的思想,杜绝安全隐患。以充足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关爱他们,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如果能充分掌握好老年骨科患者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老年骨科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篇8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education for health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321-02

0 引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整体护理工作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纳入护理质量评估和考评,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而患者大多通过是医生的讲解从而获得相关疾病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固然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但是护士又是患者教育的主力军[1]。而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做好骨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已成为护理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骨科2009-2010年住院的老年患者针对其需求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

1.1 相同性特点

1.1.1 由于生理条件的变化,感知觉出现明显退化。使老年患者反应迟钝、视力和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爱唠叨、任性、冈执性格呆板等,听觉、理解力下降和判断力明障碍。

1.1.2 合并基础病。多数骨科老年患者住院,不仅仅是骨折或其他骨科疾病,同时并发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老年基础病。

1.1.3 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只能做打针、发药的简单工作,只重视医师的话,对护士进的健康教育内容持怀疑态度,不认真接受。

1.1.4 缺乏心理准备,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加之疼痛较剧,大多会出现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

1.2 骨科疾病特殊性 骨科老年患者大多数是突发意外受伤,极少数是因骨科其他疾病住院。患者卧床时间较长,通常在20天以上,基本是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协助完成,易发生并发症。

2 骨科老年患者的需求

胡青[2]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95.77%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需要全面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病情发展康复的过程。有89.74%的老年患者需要知道医院及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分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的姓名。96.15%的老年患者需要了解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照顾方法。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由于年龄的原因,对老年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需应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家庭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指导、安全行为指导等[3]。

3 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3.1 语言指导 语言指导具有直接性、简捷性的特点。大多数老人认为生病住院给子女及家庭带来负担,突出表现为无价值和孤独心理[4]。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从患者进入病房时起,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做好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经管的医生护士等。对老年患者要尊重,使用尊称,语言交流要简单、明了、切题、表达清楚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心,消除其陌生感和孤独感,产生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在宣教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常用语,避免医学术语。当不得不使用医学术语时,应用简单的日常用语给患者解释这些术语的意思。并通过与患者交流的过程,细心观察、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

3.2 家属、陪护的教育 患者住院不仅仅是患者本人与医护人员存在联系,还有患者的亲人,因此护士对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患者的范畴,应向患者家属及陪护扩展。“家属系统理论”认为,当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也必定出现相应的变化[5]。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应用于陪护管理中使之对规章制度能较好遵守,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普遍得到提高,病房陪护人员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家属作为患者最主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发病期间,他们也承受着压力和打击并因此而焦虑,缓释这种焦虑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让他们和患者一起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有效地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

3.3 把握时机进行教育 由于老年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患病及生活环境改变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状态不稳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对骨科老年患者人宣教,首先要引起共鸣。当老人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倾诉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了解老人的心理动态、所需、所求。当产生共鸣时,我们的宣教内容才会让患者容易接受,使患者达到遵医行为的效果。

3.4 换位思考 护士要体谅患者的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老人们的想法、要求,从而对宣教内容进行有序安排进行。如:普通患者住院时最关心的是床位位置、病房环境设施等,而突发意外伤害的患者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自己的病情是否有危险,这些内容应及时介绍,至于规章制度等内容的介绍可在患者相对稳定以后再进行,在24h内完成即可。如果入院时就给患者讲太多的医院规则和制度、疾病知识,患者难以接受,更顾不上记住并照着去做,易产生逆反心理。要选择时机地宣传,要把健康宣教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临床工作中,我们只在入院当天为患者进行简单的病区环境介绍,认真调查评估患者,包括一般资料,情绪、吸烟、饮洒、饮食状况、体重、运动情况等项目;入院后2-3天进行饮食指导,之后选择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候逐步进行用药指导、骨折的简单知识讲解,根据治疗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于出院指导,在出院前1~2d内完成。不能等到办理出院手续时才匆忙地向患者进行宣教,老年患者不容易记住,达不到预期效果。

3.5 书面教育与操作演示 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等不同的特点,将宣教内容及功能锻炼方法绘制成简单的图谱,采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口述,对肢体活动的方法采用操作演示后让患者复述,操作示范等,反复多次进行宣教,让患者熟记、掌握并养成遵医行为。由于骨科患者多是卧床,护士充分利用在与患者的每次接触时间,如进行治疗或技术操作时,采用一对一的进行宣教方法,患者更乐于接受,强化记忆。

3.6 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 护患沟通、患者与患者间的沟通,也不失是种有效的宣教方法。每月一次针对一个病房、一种疾病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可以是治愈的,也可以足基本治愈的。向其他患者介自己坚持治疗,配合身心护理、战胜疾病的康复过程。以激发其他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达到早日康复的日的。

3.7 出院联系卡的发放 根据专科特点,制作患者出院联系卡,在患者出院后能随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复诊。我科在2011年通过联系卡的方式,患者与医护的主动联系取得很好的效果。

3.8 电话回访式宣教 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因为出院而终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话咨询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健康教育方式。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既能了解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又有助于巩固健康教育效果,同时也加强医患间的联系。

4 体会

健康教育能使骨科老年患者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效应,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防止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痊愈。做好骨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要了解老年常见病的基本知识,熟悉骨科专科知识,以及对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针对骨科每位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目标明确,多次强化,言简意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动形象,亲历亲为,让老年人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57.

[2]胡青.老年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20010年第7卷第13期(上半月版).

[3]温江丽,田小京.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13-315.

篇9

1骨科护理的新发展

1.1疾病谱与病种的改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受伤的患者成了现代骨科主要的护理对象,他们往往表现为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甚至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此类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单纯的四肢骨折、脱位等则以老年人为多。

1.2老年骨科护理需求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占骨科患者数的30%~35%,老年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关节炎患者增多。以往老年四肢骨折的保守牵引治疗也逐渐被手术内固定、关节置换所代替。年龄从50~60岁扩大至80~90岁。同时高龄与手术后非手术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1],这也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1.3诊疗手段的发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骨科医生所能应用的诊疗手段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项目日新月异,特别是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的增加,由于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骨折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患者明显减少,外科手术干预成了老年骨科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骨折固定从内固定、外固定发展到髓内钉。脊柱手术从腰椎到胸椎、颈椎。断肢再植从单侧肢体到多侧肢体,甚至多个节段的再植。严重开放性骨折,肌肉血管的毁损面临截肢的肢体,经过清创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的保肢手术。关节置换拟股骨头到全髋、全膝,从单侧置换到双侧置换等。都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书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4护理对象的需求在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患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骨折患者要求尽早离床活动,截瘫患者要求再次手术、恢复肌力、重返社会,关节重建患者要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骨肿瘤患者要求保肢性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等。他们需要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手术、最优质的护理。

1.5护理对象康复地点及模式的发展骨科患者需要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再加之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部分患者需要在医院治疗康复的基础上,逐渐扩展护理的范畴,提供专门化的护理服务[2],进一步发展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在国际范围内,均有一种新的趋向,即重视在家里给骨科患者(包括术后患者)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因为大多数骨科患者的康复过程是长期的,无法长期住院完成。K.S.Lin等观察了一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康复患者和家庭康复患者的功能结果,发现两者相同。类似的研究提示:只要加以指导和监测,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对骨科康复来说也是有益和有效的[3],且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针对骨科护理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1)常见病的变化要求骨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敏捷的思维、果断的处事能力,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同时要拓展知识面,不仅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还要掌握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的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针对老年患者知识层次低,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应勤、细。巡视病房要勤,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要勤,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要勤。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的看护能力。观察病情要细,不仅要观察手术的局部情况,更要观察全身情况。交接班要细,做到床头交接班,当面讲清、看清,避免意外发生。(3)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同一种疾病症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故护理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应多与医生沟通,参加医生查房及术前讨论,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同时要加强护士的在职继续教育。而且要根据职称、工作年限,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培训。随着国内外护理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要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骨科护理需要专门化、细分化,骨科需要开展社区和家庭护理,骨科康复护理需要专门的人才——专科护士。骨科护理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多种类的、个性化的服务,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护理专家。国外大量研究证实,临床护理专家的出现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骨科护理的发展与骨科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4]。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黄人健老师指出,“要抓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5],使我们的护理队伍形成一个“T”字形的人才队伍。(4)随着患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加强沟通,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缩短护患距离,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5)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到家庭康复的转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在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康复的锻炼,还要教会家属如何督促协助患者持之以恒的锻炼,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骨科康复护理需要专门的人才,专门从事骨科患者的康复工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工业化的发展和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骨关节疾病已日益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甚至导致残疾。1998年WHO在瑞典隆德召开会议,决定将2000~2010年定为“骨关节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项针对骨与关节疾病的运动[2]。“骨关节十年”给骨科康复护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给骨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平台,要培养专科康复护理的人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的开发应用。护理专业内部的分化程度也在增加。专科性逐渐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化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我们骨科护士在忙于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加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进取,才能适应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晨

【参考文献】

1童小峰.骨科护理的新趋势及对策.河北医药,2003,25(1):62-63.

2许红潞,张瑞芳,陈晓玲,等.从“骨关节十年”谈专科护士发展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3,3(1):25-26.

篇10

据统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新陈代谢减缓,再加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恢复起来病程长、预后差、合并症多[1]。因而导致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内容杂、难度大,要求多。这对临床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庭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2010年卫生厅在全国号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科于2010年10月在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笔者通过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三个月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和沟通能力、礼貌礼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方面的反应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7月~2010年l2月,对骨科60岁以上老年卧床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对象意识清楚,认知能力正常,患者入院后卧床3天以上。共调查病例94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34例,年60-94岁,平均72岁,其中颈椎手术6例,胸腰椎手术28例,股骨骨折32例,骨盆骨折4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3例,踝关节骨折6例。合并高血压的27例,合并心脏病的l6例,合并糖尿病的l5例,合并中风偏瘫后遗症者6例,住院天数12-36天,平均l6天。7-9月43例为对照组,l0-12月51例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治疗、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基本内容源自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手册,结合骨科专科特点进行设计,邀请本院护理专家及骨科专科护师参与测评、修改。调查者由护士长或骨科责任组长担任,调查时机选择患者出院前l-2天。问卷内容包括l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包括服务态度、健康宣教、专业水平、基础护理、沟通解释5个方面,问卷还设计两个开放性问题:对病房及护理工作的建议,最满意的护士。问卷最后由调查者测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并发症登记。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1.2.2 护士考核: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负责对护士进行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试卷围绕骨科及老年患者的护理知识进行出题,每份试卷均由骨科护士长及专科护师审阅、修改,保证每月的考题无雷同,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则采取随机抽签的形式,对骨科病房常用的l6项护理操作进行抽签,每人一项,在病房对患者进行现场操作,评分以“省标”为标准,操作的难易程度、患者病情、配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l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x2检验。

2 结果

2.1 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老年卧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项目病例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实施前4387.1539.5 实施后5197.7319.6 注:P

项目护理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沟通能力礼貌礼仪 实施前75.1489.7478.680.9实施后80.4793.6492.8 96.l2 注:P

3 讨论

3.1 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p

3.2 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p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我院骨科的低年资护士比例较高,而低年资护士多为80年代独生子女,在“慎独”和“移情”方面比较欠缺,护患沟通能力不强。李湘平等调查结果显示:90.67%的护士认为应加强人际沟通知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少社会阅历,临床经验缺失,更有必要对其进行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6]。彭华等还指出:对不同层次护士的操作合格率调查均显示新毕业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低,存在常用操作技术不规范、不熟练,应急能力和整体观念欠缺等问题[7]。低年资护士入院后虽已进行护理操作及护士礼仪培训,但培训时间短,实用性不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采用APN模式排班,实行分层次使用护士,由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搭配为一组工作,高年资护士在护理操作、病情观察、护患沟通、护理礼仪等方面以身作则,并对低年资护士随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指导,加强了教学的效果,达到了实用的培训目的。久而久之对低年资护士有良性引导作用,对高年资护士有刺激激励作用。通过三个月的观察与考核,护士理论、操作成绩较前明显提高(P

4 小结

老年人由于疾病、受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出现活动能力减退时常常被安排卧床休息。不管一个人由于治疗或者被忽视而卧床,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将会遭受损伤[8]。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照护压力,更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患者更多尊重和认可,也更激发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与自豪感。护士更爱岗敬业,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真正创造让“患者满意 社会满意 政府满意”的优质护理服。

参考文献

[1] 王桂玲,吴风坡.浅谈老年骨科病人护理的特殊性.当代医学.2010,2,102-103.

[2] 吴越娣.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无陪护病房需求的调查分析.当代护士,2011,1:96-97.

[3] Pendergast DR,Fisher NM,Calkins E.Cardiovascular, neuromuscular, 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with age leading to frailty[J].J Gerontol,1993,48(Speclss):61-67.

[4] Kathy Fletcher.Immobility:Geriatric Self-Learning Module[J].Medsurg Nursing.Pitman:2005,14,(1):35-38.

[5] Lindgren M. Unosson M.Fredrikson M.1mmobility―a ?major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pressurulcers? amonghospitalized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 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4,18(1):57-64.

[6] 李湘平,唐莹.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知识 态度行为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5,20(22):19―21.

篇1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ity of elderly orthopedic care, elderly care and to reduce the risk for older patients to provide quality comfort care.Methods: The analysis of 100 cases of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 care experienc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Results: 100 cases of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satisfied with car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targeted care, can reduce the risk of c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elderly orthopedic patients.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 orthopedic; care; special psychological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了我国现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老年人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多数行动不便,老年患者的护理就成为了护理最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方面。如果护理不得当,老年患者可能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以下是我根据2010年100例老年骨科患者护理所得的心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在61到70岁63例,71到80岁28例,81岁以上的岁9例。其中上肢骨病患者为18.0%,各种下肢骨病患者占30.5%,腰部患者为15.7%,其余为其他骨科病患者。治愈87例,恢复良好。

1.2 实验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患病部位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基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我院的专业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期二个月月的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经过二个月月的护理,两组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但实验组无论在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康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1

3 讨论

3.1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不同的骨病类型,在不影响病情康复的情况下,应该进行适量正确的恢复性训练。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进行。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卧床功能训练,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变硬,促进骨病的愈合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安全,穿舒适便于行动的鞋子,地面不能太滑,减少障碍物以防跌倒。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告知患者,要定期适量的活动,但要避免过于激烈或用力过猛或突然的动作。最好平时要多晒太阳、看看树木花草,保持一个愉快健康的心态。

3.2 心理护理: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有目的的进行护理,心理护理应该贯穿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况,观察他们的反应,老年患者特别是骨科患者大多生活难以自理或行动能力完全丧失,易于出现烦躁、焦急、害怕、失眠、不安等症状,这些心理都会阻碍疾病的治疗。为减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最重要的是给患者心理上的慰藉。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爱好、家庭情况等因素,因人而异的采取不同的方法,与老年患者进行密切的思想沟通。并让他们对自己的病有所了解,鼓励他们正确看待疾病,介绍同类型成功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差,每次讲解的时间不要太长,要简单易懂。对老人的陈述要耐心,对老人的记性差和哕嗦反复要谅解。

护理人员在与老年病人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尊重,二要理解,三要耐心,四要关心他们。

3.3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减弱,加上活动减少,在饮食上有特别的要求。饮食要富于变化,低脂高钙且易于消化吸收,如瘦肉、蛋类、奶制品、鱼类等。老年骨科患者最好加以钙类药物辅助治疗 。此外,饮食要少油少盐,忌辛辣,适量补充水果蔬菜,以保证大便通畅。科学、适宜的饮食护理有利于疾病治疗和术后康复。但是,很多骨科病老年患者因为生活不能自理,有些病人为了减少大小便的次数而控制饮食。应该对这样的老年病人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多喝水、适量进食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保持二便的通畅。

3.4 日常生活护理:日常护理要尽量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减低周围的危险因素,如减少周围的杂物、安装洗手间夜灯,对活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辅助病人起立、坐下、坐轮椅、使用拐杖等。对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的病人,更要加强生活上的护理,经常清洁,保持病人脸部、口腔、头发和身体的清洁,及时发现并帮助老年病人的需要。此外,大多数老年人喜欢安静,适宜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关系到疾病康复的效果。所以,要为康复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干净的环境。尽力减少噪音和不利的恶性因素,例如保持良好的光线、恒定的室温、定时通风、经常打扫等。舒适的环境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对康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3.5 预防护理:

3.5.1 心脑血管预防护理:老年人的循环系统会发生明显的衰退,如心、脑血管的硬化,心肌收缩力相对降低,心血管不通畅难以适应正常的应激。再加上患病处疼痛的刺激、精神随之紧张,有可能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这类老年病人,入院后应加以重视,密切观察他们的血压和脉搏,经常进行相关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刻处理。

3.5.2 血液循环预防护理:骨病患者长期卧床,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不良,局部肌肉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踝关节、脚跟部等骨突处易发生并发症。所以老年病人入院后应该给以舒适的床,骨突处给予垫子或者海绵圈。用50%酒精擦拭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的循环。

3.5.3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护理:保持外卫生清洁,每天用温水擦洗,预防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发生。并嘱咐患者多饮水,保持尿液机械冲洗尿道的作用。

3.5.4 呼吸道的预防护理: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功能相对减弱,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易发生呼吸道的并发症。因此老年病人入院后要求忌烟、忌酒,鼓励患者多咳嗽、排痰,经常拍打背部,嘱咐患者做深呼吸,上肢活动和做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

3.5.5 骨病愈合护理:由于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钙吸收利用率降低,导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所以术后骨组织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着难以愈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给他们服用钙剂,进食高钙的食品,并服用适量的维生素D来增加对钙质的吸收。

4 结论

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特殊性的心理,所以针对老年人心理特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在老年病人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病情的观察要细致,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能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有效的帮助医生治疗。在老年骨科病患者护理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的提高老年骨科患者的治愈率。采取以上论述的护理方法后,使老年患者的身心都尽可能的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这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治政.医学护理学新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5

[2] 王玉珍.成思危.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4,26(4):418-419

[3] 于惠松.骨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c〗.全国第六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4

[4] 吴瑞萍,胡亚品. 实用骨科学(上册)〖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060

[5] 吕志瑶.陆国平.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0):1356-1357

[6] 伍佩玲,郭丽芬.非家属成员看护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05):114

[7] 韦素清,梁焕达. 从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谈临床管理思路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67-68

[8] 曾昭池,陈斌等.老年骨科病人护理风险因素分析评估.实用医学杂志,2009,23(18)

篇12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骨科高龄患者日渐增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患者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石,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共收治75岁以上的骨科患者100例,通过开展新的排班模式及责任护士分层次管理,对科室老年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全程服务,责任护士对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最小75岁,最大93岁,平均80岁。其中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折的52例,骨盆骨折4例,脊椎骨折11例,并脊髓损伤5例,上肢骨折及其他骨折16例,关节置换的8例,带入院内压疮2例,烫伤1例,肛周皮肤红肿、破溃1例。

2主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其对策

2.1压疮:肌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及坏死。

2.1.1原因:①患者长期卧床,翻身不及时。②高龄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全身营养缺乏,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引起血液循环障碍。③皮肤经常受尿液、汗液各种渗出液的刺激而潮湿,皮肤组织破损。④护理不当。

2.1.2护理对策:①责任护士垫气垫,设翻身卡,床头交接班,每班对全身皮肤进行重新评估,调整护理措施。应勤翻身,1次/2h,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性,让患者配合我们的护理,本组16例脊髓损伤患者因翻身到位,定时翻身,均无压疮发生。②加强营养,遵医嘱经静脉供给营养,指导患者进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促进创面愈合。对骨突处予50%红花乙醇按摩,5~10min/次。本组患者中2例带入院压疮,经及时通过静脉供给营养,愈合迅速。③小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及时更换湿衣服、床单,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④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为患者床上擦浴,避免用碱性肥皂,并用油性的润肤霜涂抹全身。⑤如发现皮肤已破损,除加强翻身外,予以压疮贴外敷创面,深部溃疡予换药。⑥对带有各种管道者,翻身一定要将各管道固定好,以免压在身下及脱管,挂防管道脱落提示牌。

2.2坠床与跌倒:骨科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合并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更容易使骨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2.2.1原因:①虚弱、晕眩致步态不紊,平衡功能失调,控制能力下降。②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定向障碍,找不到自己的房间,给看护带来很大的困难。③患者有不服老、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不愿意让专人陪伴,不听医护人员劝解。④药物因素服用一些镇静药或降糖药削弱其认识能力。

2.2.2护理对策:①勤巡视病房,设温馨提示牌,尽量使用手杖、轮椅等助行器。②病房地面平整、干燥,不设台阶,病房内光线充足,设地灯,厕所应设扶手。③对需服用药物治疗患者护理人员应了解其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加强护理。④对固执、偏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有耐心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观察和护理力度,夜间休息加用床栏,呼吸器放在患者易于拿取的地方。本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40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骨关节病25例,护理得当,无1例发生跌倒。

2.3烫伤

2.3.1原因:老年患者感觉敏感性下降、热水袋温度过高或直接接触皮肤、患者麻醉后局部感觉减弱。

2.3.2护理对策:①严格掌握热水袋的温度,不超过50℃,严禁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要用毛巾包裹,对使用热水袋者,严格交接班,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②对于感觉麻木的患者,使用热水袋及理疗时尤应注意,使用特定电磁波(TTD)治疗,灯头距离与照射皮肤需>30cm,照射时间20min/次。加强护患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可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4.1原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老年病人血液循环差。

篇13

随着现代人生活及工作方式和出行工具的改变,加之老龄化的形成,脊柱疾病发病率及瘫痪率正上升,如脊柱退行性变、颈、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等。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和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手术的危险性增加。其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手术患者[1]。可能发生冠心病、脑梗塞急性发作或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手术中也有可能损伤周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因此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观察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定要小心谨慎,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我院对于此类患者,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全过程,以体现人的尊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各种符合生活轨迹的服务[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外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骨科手术的128例老年患者,其中观察组7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60~72岁,平均66岁;颈前路椎间孔减压术6例,腰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术25例,骨折内固定术4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伴随高血压者27例,糖尿病者19例,冠心病者15例。对照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2~72岁,平均67岁;颈前路椎间孔减压术11例,腰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术28例,骨折内固定术11例。伴随高血压者18例,糖尿病者11例,冠心病者13例。导致疾病的原因依次为退行性病变,车祸外伤。两组从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与治疗,对老年患者的术前检查除了常规检查外,重点还有伴发症的检查和治疗,对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者必须待血糖及血压稳定后才能手术。对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常规行头颅CT检查,预防应急性脑梗死的发生,脊柱手术的患者应详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1.2.2 术中护理及对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患者进入手术后根据需要摆放合适,尽量减少身体暴露,维持患者自尊心[3]。注意遮盖、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如需要导尿者,待麻醉起效后方可插入,以减轻患者痛苦。术中配合要稳、轻、准,尽量减少发生器械碰撞声,减少患者的感官刺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手术安全。在实施硬膜外麻醉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身边,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使其焦虑和恐惧降至最低程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成功率,在麻醉满意后,我们进行留置导尿。在手术结束前30min上调室温,以防止患者清醒后发生寒战、发冷等,而不利于术后恢复。由于是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异常重要,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术中的病情变化,经常巡视触摸患者四肢,注意心电监护,保持输液、输血通畅,观察尿袋量、色,及时查看电锌板有无松动,定时轻柔地按摩受压部位,以减轻术后并发症,防止患者术中出现压伤、灼伤等意外。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护士需在术中配合清点钢板及钢钉数量,对照病历检查钢板类型是否正确,对于植骨患者需清点人造骨数量,防止遗漏。

1.2.3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主观症状及引流管情况,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接诊护士向麻醉师详细了解手术经过、麻醉方式及肢体运动情况,术后镇痛泵的不良反应可致患者呼吸抑制、嗜睡、头晕、恶心等[4],应观察患者的神志及镇痛泵用药情况。

1.3 后继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加强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锻炼必须坚持刻苦、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防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要进行主动和被动性活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疗、热疗、电疗、针灸等,以改善患肢的功能。嘱患者注意观察伤口,维持均衡的饮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现代外科学的发展,使外科手术治疗越来越先进和精细,对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手术失败、患者康复延迟、增加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术中对并发症的防范及护理在整个外科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并发症有其特殊性,因此其护理也更具有临床特点。老年人伴随疾病的增多,可能发生冠心病、脑梗塞急性发作或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老年体弱、血管弹性差、长期卧床、术后锻炼不及时或不够、围手术期未能正确应用抗血凝药物等使得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脆化,均有可能发生肢体静脉栓塞,尤其是下肢静脉栓塞,甚至可能造成致命危险。。对于此并发症,应密切观察肢体血流情况,手术前后作肢体血流图,了解肢体血管通血情况,正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防止肢体静脉栓塞。

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应认真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本组患者2例于术后12小时内,单侧上下肢活动障碍。老年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对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更加注意[5]。除了术后常规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外,护士应协助或鼓励患者四肢肌肉收缩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本组中依然有1例伤口感染患者,可见,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观念。

总之,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的病情观察与综合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加重。显著改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军,魏亦兵等,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术期并发症[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

[2] 冯庆梅. 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践[J].中国护理杂志,2007,4(7):73-74.

[3] 韩继荣.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体现[J].使用护理杂志,2003,19(9):30.

[4] 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