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潜力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人口规模在人口规模方面,2010年,金砖国家人口总数达到29.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3%①[5]。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11年,中国和印度总人口在金砖五国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6%和41%;预计到2050年,中国所占比重将下降至38%,而印度则上升至50%。印度总人口将于2025年左右超过中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将于2025年总人口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而印度总人口将于2060年左右达到峰值[5、6]。2.人口年龄分布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2年、2013年)的数据,由于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2011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为74.4%,比上年微降0.1个百分点,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35年之后下降速度将加速。俄罗斯劳动年龄人口也于2010年起开始下降,且下降趋势明显。巴西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印度、南非劳动年龄人口呈上升趋势,预计分别到2040年、2045年左右达到峰值[6]。2011年,南非和印度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高,均超过30%;巴西为25%左右;中国仅略高于俄罗斯。2020年左右,俄罗斯0-14岁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将有所上升,超过中国。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印度和南非较低;中国老龄化速度快,预计2035年将超过俄罗斯,成为金砖国家中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老年抚养比也最高。
三、人力资源优势比较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
长中发挥着决定作用。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实质就是人所具有的运用和推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体能、智力、知识、技能是人力资源的现实应用状态,也是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因此,人力资源总量①表现为数量与质量二者的乘积[7]。庞大的人口基数为金砖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以及城市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显著,将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人力资源优势是一种综合优势,具体表现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7]。衡量人力资源优势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力资源率②。人力资源率高,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反之亦然。(2)社会负担系数③。社会负担系数低是人力资源优势突出的表现。(3)人力资源年龄结构系数④。该系数高,特别是中年人力资源(30-44岁)所占的比重高是人力资源优势的体现。(4)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也可以衡量人力资源优势,即文化技术素质指数或人口受教育程度指数越高,人力资源优势越明显。(5)专业人员占全体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越大,人力资源优势也越大[7]。我们通过对比金砖国家以上几个指标,分析金砖国家的人力资源优势。从人力资源率来看,中国劳动力资源预计到2030年之前在金砖国家中尚处于优势地位,但2030年之后迅速下降,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到2050年仅高于俄罗斯,远远低于南非、印度,也低于巴西(图10)。从社会负担系数来看(图11),目前,印度、南非由于生育率较高,社会负担系数也较高,中国、俄罗斯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俄罗斯、中国、巴西的社会负担系数将逐步上升;与此同时,印度、南非的社会负担系数则呈下降趋势。从人力资源结构系数来看(图12),虽然金砖五国30-44岁的中年人力资源所占比重差别不是很大,但中国15-44岁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在金砖国家中较低,而且下降较快。从人力资本质量来说,根据《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为9.8年;其次为南非8.5年;中国为7.5年;巴西为7.2年;印度最低,为4.4年。另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1年》,俄罗斯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最多,其次为巴西。中国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虽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但与高收入国家、与俄罗斯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印度在这方面仍处于最低位置。
四、城市化水平比较
除了人力资源之外,城市化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尽管对此在学界仍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或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反之,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金砖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根据联合国数据,2011年,金砖国家中,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84.6%;俄罗斯的城市化也已经很高,为73.8%;南非为62.0%;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刚刚过半(50.6%);印度仅为31.3%。仅从数据上看,中国与印度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银行最近一份评估报告也指出:“未来二十年中,就中国继续发展而言,中国的城市发展将是最为主要的政策之一,通过城市化促进经济效益、经济增长和经济平等”[8]。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适应水平。很少有国家在城市化率未到60%之前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实际上是一国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提高的重要途径[9]。从图15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城市化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中国和印度仍然任重道远。而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人均GDP水平,发展不均衡,乃至造成城市贫困等突出问题,中国在今后城市化的进程中须引起高度注意。南非的城市化水平略高于人均GDP水平,相对来说,俄罗斯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较为适应,发展较为均衡。2.城市化与工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来看,主要有4种类型:二者同步、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和逆城市化①。金砖五国处于不同的类型:巴西和俄罗斯是城市化超前;南非曾经一度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后来却出现工业发展停滞、“去城市化”现象,目前仍属于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中国是城市化滞后;印度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都相对落后,属于二者同步。因此,下一个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对推动印度发展同等重要。而对于中国来说,城市化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中国应该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改善产业结构,不应再强调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而是应该重视农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巴西恰恰相反,工业化滞后,城市化过度,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很难通过工业化创造大量的就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因此,某种程度上的“去城市化”对于巴西来说应该更为适合,同时,大力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以使工业化水平跟上城市化的步伐。而对俄罗斯而言,主要是工业化(或再工业化)的过程。
五、讨论
1.从人力资源的数量上看,在2020年之前,中国较印度更有优势,不仅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多,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较轻。但在此之后,这种优势将逐渐减弱。而印度劳动力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将一直朝着有利于经济可持续的方向变化,到2030年左右,中国对印度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可能将不复存在并被印度继续拉开。相比较而言,俄罗斯的问题更为严重。由于人口出生率偏低,而人口死亡率偏高,俄罗斯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其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劳动力严重短缺。2.从人口结构上看,在年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减少、创造财富的人口无论相对量还是绝对量因此都将减少的同时,中国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到2020年前后将面临老龄化加速,在未来国民收入支出中,用于老龄人口养老、医疗等部分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到2020年前后又将出现更大幅度增长。中国经济与社会诸方面发展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将是因人口结构改变而导致成本不断上升和国家活力减弱。相比之下,印度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在这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要小得多。巴西和南非人口年龄结构也比较年轻,但巴西面临人口过度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集中表现为贫民窟问题。南非则面临健康方面的严峻挑战,艾滋病已经成为南非最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南非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3.从人力资源的质量上来看,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远远高于印度,但仍需大力提高。人力资源数量锐减、人力资源结构老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人口老龄化初期,劳动力缓慢增长或是负增长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人力资源数量大幅减少和结构上的老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凸显。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加大力度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或家庭经济支持项目,则有可能将不利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化为积极影响。4.金砖国家面临的人口转变压力是相当大的,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抚养比迅速提高,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关闭得更早。从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较为缓和的人口转变是理想的,可以为国家提供充分利用人口转变的积极影响的时间,确保国家稳定、持续发展。但对于金砖国家来说,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收获意义重大的人口转变所带来的积极效果,目前尚不确定。借鉴DavidS.Reher[11]的观点,表2对金砖国家人口红利机遇期进行了简单的估计[12]。根据粗略估计的数据,中国和巴西的两次人口红利机遇期相差不多,而印度和南非则相差无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抚养比迅速提高,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的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将提前关闭。多数学者认为,人口红利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人口红利机遇期是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的。特别是对于印度和南非来说,要实现第一次人口红利机遇期必须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否则尚未享受到人口红利期的经济发展成果,便为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所累。而且,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特别需要一系列制度条件,即只有满足一系列物质的和制度的条件,注重潜在的因素才能成为现实的经济增长源泉,从而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这一系列制度条件涉及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10]。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时期,中国若想创造理想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一方面,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必须投资于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尤其是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优势。需要说明的是,俄罗斯由于高死亡率成为特例,此处估算的人口红利期有待进一步调整。5.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中国与印度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印度应该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而中国则应该通过继续合理有序地推进城市化,推动城市经济,以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但这也并不是说城市化程度越高越好,巴西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它在工业化不足条件下的快速城市化,导致出现了城市人口过度膨胀、高失业率、城市贫困化加剧、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城市病”,中国应避免类似巴西的“过度城市化”。美国高盛公司称2020年之前,印度将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到2050年则会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印度的增长加速度是一种结构性的增长,而不是简单的循环式好转,这将保证印度8%的潜在或持续增长率保持至2020年。但综合比较人力资源和城市化水平的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到2050年,印度仍会落后于中国。
篇2
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积聚人才、资本、物质、信息资源,不断扩张生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大量碳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就是明显的例证。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UKGovernment。2003)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好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经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创新研究方法,对“低碳经济”的内涵、指标、实现路径和战略措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对实践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在研究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有助于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并在实践发展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
所谓“关联性因素”是指与发展低碳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因素,包括:经济、技术、社会人文和制度环境等。
1、经济增长。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大资源之一是能源资源,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又是生产中采用比重高,且碳排放量较高的能源。因此,经济增长越快,所需能源和碳排放量就越多,经济增长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2、城市化率。人既是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资源的消费者,人口的增长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将消耗更多的能源。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约增加1,300万。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对能源的消费是农村的3.5倍。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碳排放量,城市化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3、产业结构。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工业生产所需能源资源较高,第一和第三产业生产所需能源相对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步减少,因此,第三产业越发达,比重越高,即产业结构越高级化,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就相对较少,二者具有较高关联性,并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环保产业与低碳经济具有关联性,即环保产业越发达,对碳排放治理越有成效。
4、能源结构。能源结构指在一定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之间及其内部所占比重。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碳排放量高。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因此,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比重越高,即能源结构越优化,碳排放量就相对越少,二者关联性高,并呈正相关关系。
5、能源利用效率。所谓能源利用效率指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比率,而能源利用效率又受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约束,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越高,能源利用率就越高,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所需能源和碳排放量就越少,二者有较高关联性,呈正相关关系。
6、碳汇林业。“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研究表明,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碳汇,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进而抵消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汇林业与低碳经济呈正相关关系。
7、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在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制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发展战略规划、建立资源和能源价格机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市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和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长效机制等。
三、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国际比较
1、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根据本文对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呈正比,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从表1上述国家2009年GDP总量看,美国和日本超过中国,但2010年中国为5.87亿美元,日本为5.47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GDP增长速度看,我国达到9.1%,远远高于上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迅速扩张,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据最新数据,我国2009年能源消费量306,647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的150,406吨标准煤增长了1倍多,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带来较高的碳排放量。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达到43,4%,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因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存在较大潜力。从城市化率指标比较,我国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加快集聚,将增加对能源的消费,对低碳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压力。我国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积极对策,使城市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协调。
2、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比较
(1)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2)能源经济效率比较
能源经济效率也称能源强度,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或实物量、服务量)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强度越低,能源经济效率越高。能源经济效率指标通常用宏观经济领域的单位GDP能耗和微观经济领域的单位产品能耗来衡量。
从单位GDP能耗指标看,2009年中国为1.077吨标准煤,比上年降低3.61%,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约是美国4倍、日本的7倍、韩国的2倍、印度的1.8倍。但由于各国单位GDP能耗统计方法的不同,进而导致统计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单位产品能耗更具可比性和真实性。中国单位产品能耗国际比较,见表3。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实践表明,在一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量情况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从表2看出,我国非煤能源比
重较低,仅达到29.7%,远低于上述发达国家。在化石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占70.3%,石油和天然气比重占22%。可再生能源中核能、水电和风能仅占7.7%。因此,应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量。鉴于我国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能彻底改变,还应特别注重能源技术创新,应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从表3能源利用效率微观数据比较看出,我国主要耗能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节能降耗还存在很大空间。应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支出,构建起低碳经济技术体系,提高能源利用体系整体效率。
3、碳汇林业发展比较
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林业生长每一平方米,平均吸收1.87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发达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积极发展碳汇林业。目前,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7%,韩国64%,瑞典54%,加拿大44%,美国33%,德国30%,法国达27%,印度23%。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城市的森林覆盖率也有很大差异,2009年,北京为31.72%,天津为8.24%,上海为9.41%,重庆为34.84%。从以上数据比较看出,我国碳汇林业还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因此,要加快植树造林,使碳汇林业在降低碳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4 低碳经济制度建设比较
发达国家通过专门立法或强化已有法律法规和标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08年,英国率先颁布《气候变化法》,要求政府每五年公布一次碳预算,组建专门的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减排行动和碳预算执行情况。美国国会也在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立法。美国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参议院也在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的相关立法。澳大利亚也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立法,《碳排放交易法案》虽然两次遭到参议院否决,但政府仍在继续努力促成立法,以保障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强化和配套现有法规和标准。德国《节约能源法》规定,新建建筑能耗必须满足节能标准才允许开工。欧盟和日本制定汽车排放标准,规定到2020年新车二氧化碳平均排放分别降至95克/公里和115克/公里。
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还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英国为开发可再生能源,给投资成本高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30%-50%的投资补助;许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行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如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对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免征个人所得税;部分欧盟国家还增设了碳税或气候变化税。同时,政府还通过与企业签订自愿协议,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或其它激励。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但与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法规政策还很不系统和完善。应制定《能源法》、《低碳经济法》、修订《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专项法律和法规标准。同时应建立完整科学的政策体系。并对以往颁布的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同时,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应加快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和体系;加强可再生能源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等。
篇3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概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滨海旅游业在山东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滨海旅游经济有望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大小会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及全省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考虑到地级市域的完整性,为便于研究,本文所指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研究范围不包括滨州市的无棣和沾化两县。
二、研究方法
(一)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模糊聚类分析是从模糊集的观点来探讨事物的数量分类的方法。在模糊聚类分析中,把研究的对象称为样本,影响样本分类的因素为属性指标,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m个属性指标。模糊聚类分析的一般步骤为:步骤1首先对样本进行调查,建立样本属性指标矩阵。步骤2数据标准化,对描述各分类对象的各项指标(原始数据)运用极差标准化或标准差标准化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样本数据压缩到[0,1]闭区间内。步骤3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用数rij∈[0,1]来刻画对象xi,xj之间的相关程度,而设模糊矩阵为R=(rij)m×n,rij=l,rij=rji,其中确定rij的值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常用的方法有相关系数法、夹角余弦法、最大最小值法、算数平均最小值法等几种,计算出rij以后,建立模糊相似关系。步骤4改造模糊相似矩阵为模糊等价矩阵运用将R自乘的方法将模糊相似性系数R改造为模糊等价关系R*。步骤5得出模糊等价矩阵后,选取分类水平λ∈[0,1],计算模糊截矩阵R=(rijλ)m×n,确定分类结果。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经济发展潜力是一个综合的、相互作用的、并与社会各方面相联系的系统,它渗透到旅游业各个方面,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快慢依赖于旅游市场潜力,而旅游效益中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游客前来旅游的驱动力。此外,经济社会支撑、旅游开发保障条件都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遵循完备性和独特性相结合、客观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系统性的原则,以四大系统25个具体指标构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三)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来源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市的旅游政务网、旅游资讯网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发展统计公报》等。
四.评价结果
(一)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评价
运用DPS统计软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市数据进行标准化及模糊相似矩阵处理。根据标准化处理结果,运用相关系数法确定rij的值,运用自乘法得到模糊等价矩阵R*,取不同的λ值进行聚类(图1)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聚类谱系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可划分为强潜力、较强潜力、一般潜力、弱潜力四类区(图2)。
强潜力区(λ∈[0.89,1])包括青岛、烟台两市,其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强大,在蓝色经济区中处于高水平。青岛市和烟台市都属开放式滨海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经济发展迅速,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从而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由客观数据可知,青岛市和烟台市旅游总人数居于六市之首。青岛啤酒节对青岛市旅游经济的促进,烟台市强大的旅游投资环境都使二市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强大。
较强潜力区(λ∈[0.78,0.89)包括东营和威海两市,其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较强,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处于较高水平。东营市虽属旅游发展较晚的城市,但生态资源丰富,空间资源优势突出,文化资源源远流长,使得旅游投资环境优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使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较强;威海市虽配套设施不健全,社会保障不足,但城市生态环境优异,如城市绿化率47%,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3天,都列居第一。这使得二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较强。
一般潜力区(λ∈[0.67,0.78)为潍坊市,其旅游经济发展潜力一般,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处于较底水平。潍坊市作为新兴旅游城市,拥有独特资源,如“潍坊风筝”,又由于潍坊市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旅游经济均衡潜力较靠前,但旅游基础较青岛市和烟台市仍较弱,使得旅游经济仍发展较慢,使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受限,处于一般潜力区。
弱潜力区(λ∈[0.45,0.67)为日照市,其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弱,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处于最底水平。日照市作为新兴的港口旅游城市,由于政策支持,使旅游经济开始发展,但总体发展相对较晚,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不健全,尤其是海、路、空交通发展缓慢,制约了日照市的可进入性;资源也无特色,难以吸引高端客源,从而使日照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处于最低水平。
篇4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预测,从1950-2025年的75年中,世界老年人口以平均2.4%速度增长,我国从1990年后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此外,发达国家人口结构向老龄化过渡一般经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面对汹涌而至的“银潮”,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当务之急。
二、养老机构现状
老年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部分。资金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保证,服务保障为老年人提供设施和服务。从我国养老服务的模式来看,我国主要采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赡养老年人的传统方式,但是随着老年人数增加,人口流动加快,家庭小型化和子女工作负担加重情况的出现,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养老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大多数的老年人不愿意去院所养老,子女也大都不愿意让老人去养老机构。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老年人对家的安全感的心理需求;二是我国现存的大多数养老机构都被定位为一个社会福利机构,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它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不适用利润最大化的商业运行模式,应由国家财政、社会福利拨款和社会集资支持,并由政府提供质量监控、免费人员培训、行业化管理,用于提高养老机构的质量和水平,解决养老机构的实际问题,保障养老机构服务到位。这就使我国的养老机构很难做到内部硬件设施符合老年人需要,医疗服务有保证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人,尤其是退休前有固定收入、家庭条件较好的老人不愿去、子女不放心老人去的关键原因。在收入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养老机构的收费对于是否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的影响已经且必将越来越弱。
三、对市场化养老机构的需求
(一)中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增加
中部省区一直以来都是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加之中部高等教育业不够发达,每年高考大量考生去外省就读,毕业之后直接在外地就业,导致中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子女分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才出生的80、90后正逐步成长为新一代的主要青年劳动力,而他们身上的老年人赡养义务也是十分繁重。与父母相隔异地,同时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这是很多出生成长在中部的青年人所面临的问题。
(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对养老场所提出更高要求
人过中年之后身体便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体重开始增加、头发开始灰白、牙齿开始松动、肌肉开始松弛,这些表面的变化预示着衰老的开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机能也开始发生变化,老年人在听力、视力、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尤以步行能力下降最快,上下楼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大障碍。因此他们开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经常活动的空间内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多的设备,合理地布置居室并使室内家具设备具有与老年人相当的尺度、减小高度差等。以国家拨款为支柱的福利性养老机构很难满足这些细致的要求,因为其投入毕竟是有限的。
(三)收入状况的改善使得对现代养老机构的条件更加看重
现在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退休问题的老年人,已和再老一辈的革命前辈们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家里有房产,手头有一定的积蓄。而且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社会就业,特别是相对发达的省份毕业且就业后,收入来源足以满足自身甚至家庭需要。这类老年人虽然面临很难得到子女照料的问题,但是要他们搬离自家而入住条件远不如自家的养老院,他们自然是不愿意。他们的子女也不会允许在生活条件改善的今天把双亲送进养老院受苦。然而,这时如果能有条件更好的、条件不低于甚至好于一般家庭的老年疗养机构,环境舒适优雅,设施齐全,医疗、服务全面到位,且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即使收费相对高,也是绝对有市场的且是一块很广大的市场。这些只有市场化的养老机构才能提供。
四、江西省上饶市概况
上饶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扼赣、浙、闽、皖4省的交界处,是江西省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江西省第2大市和省重点建设的4个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部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被誉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占地339平方公里,人口38万。素有“豫章第一门户”、“信美之郡”的美誉。境内311高速公路和320、206两条国道,浙赣、横南两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周边1-3小时车程内有南昌、衢州、萧山、武夷山、景德镇等5个机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十分通畅。立足地处中心城区、4省交界、游客中转地的特性,上饶市政府充分挖掘城市商务休闲旅游资源,积极延伸产业链,培育城市商务休闲旅游新兴产业。整合和挖掘城区旅游资源,打造文博精品,开发“山水生态游”、“红色游”以及“农家休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按照“强市活区、市区联动、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城市化率达到25%,比2000年高6.4个百分点。随着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跳跃式增长。上饶将进一步推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抓好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工作,大力发展便民利民服务,建设起一批文明社区。以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计划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
五、上饶可将市场化的养老型经济发展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上饶市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建立起一批绿色农业、新兴工业,完善了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了旅游、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要实现经济更稳健和快速的增长,必须尽快定位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而市场化的养老型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潜在的市场需求
从上文所述对市场化的养老机构的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化的养老机构在中部的广大市场。上饶正处于这样的情况。青年劳动力不断外流,独生子女家庭都面临异地相隔导致老年人赡养难的问题,对于收入不断提高的上饶居民,条件优越、服务周到、自主选择、多样性好的养老中心势必成为现在中、高收入退休者的上选。
(二)地理位置优势
上饶地处4省交界,来往便利,因此不但可以发展当地市场,对于周边的市场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为常来往探望提供了方便。大力宣传饶城为老年疗养提供的优质条件,定能让更多老年人把目光投向这里。
(三)高质、优美的环境是养老的最佳选择
上饶位于丘陵地带,山水环抱,天然环境优美且破坏较小。自古以来就是非工业重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上饶政府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路线,更是关停了75家污染企业。比起众多的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上饶的环境质量自然是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良好的水质和清新的空气都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益。且江西盛产茶、蜂蜜等天然保健食品,对老年疗养好处甚多。
(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很大便利
近年来,上饶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更加到位,卫生管理等等不断跟进。对森林、河岸等资源的开发、修建,使得老年人的锻炼、休闲、文娱活动都有了好去处。在天然的、健康的环境中舒展身心。街道、公交的不断完善为出行提供方便,各种便民服务使得生活更为便利,这些也正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五)外来资本的不断进入提供了资金来源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在饶投资,这也为发展和建设市场化的养老机构提供了资金的来源,弥补了上饶因经济不发达在资金上的缺陷。只要政府加以正确的宣传和引导,必定能让外来投资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柏萍.我国城市养老方式及其对策探讨[J].广东社会科学,1999(5).
2、陈景.我国城市养老方式多元化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8).
3、孙泽宇.构建城市养老服务新体系[J].工会理论研究,2003(4).
4、王凌.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之探讨[J].宇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
5、曾昱.社区养老服务――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保障的新选择[J].天府新论,2006(4).
6、陈景.城市养老方式应多元化[J].江海纵横,2007(3).
7、陈景.对我国城市养老方式多元化的探索[J].经济丛刊,2007(2).
8、姚亚平.把握先进性时代内涵实现上饶经济又快又好发展[J].记者观察,2006(7).
篇5
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313家在华欧盟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免受金融危机冲击。有98%的受访企业称“金融危机影响了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其中有30%的受访欧盟企业表示“深受危机影响”。
调查表明,对于大多数受访的在华欧盟企业来说,他们在中国所受的金融危机影响,相比于他们在本土市场所遭遇的冲击要小得多。71%的受访在华欧盟企业指出,“相比欧洲或是其他会员企业总部所在地的传统市场,中国经济的恢复能力更强”。
一些欧盟企业正在改变他们的全球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查显示,虽然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多数行业的在华欧盟企业仍然对中国充满信心。在华欧盟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印证了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战略重视程度。
调查还显示,一些欧盟企业认为,中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应不断对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加大投入。尽管正值金融危机,但仍有39%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今年将考虑新的投资。同时,在华欧盟企业期待中国政府创建更加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
“中国将在明年上半年摆脱危机”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将成为第一个从经济下行中走出来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所遭受的危机影响将在2010年上半年结束,中国将比世界其他地区提早一年走出危机阴影,而全球其他市场所受到的危机冲击可能将在2011年上半年才开始消退。
受访企业认为,虽然中国还不能取代美国或者欧盟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但在企业发展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变得愈发重要。调查显示,大约37%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增加,只有3%的企业认为中国在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36%的企业认为没有显著变化,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中获益
在被问及中国经济现状及确保增长的措施时,61%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其他措施共同促进。经济复苏。13%的受访企业则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足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篇6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较少能源消耗实现同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有两个:一是来自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巨大压力,发展中的中国必须做好迎接后京都时代挑战的准备;二是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1]。面临内外双重压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寻求发展与低碳排放之间的平衡,是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长久目标。
2、经济低碳发展的战略意义
现阶段,我国主要以燃烧化石能源为主,能源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资源利用率极低的同时,还背负了巨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经济模式转型既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外界大环境的总体走向。因此,积极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对自身发展来说,可以通过提高科研创新意识,在积极寻求节能环保材料的同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地位;对全球合作来说,政策的施行加深了国际间的交流往来,提升了业务往来力度,优化低碳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借助产业的转型引导消费者意识的转变,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的桎梏。经济发展与低碳环保共同推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
3、经济低碳发展的现实途径
3.1 优化能源利用率
煤、石油、天然气作为我国当前使用率最高的三种化石燃料,受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巨大的需求量影响,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而诸如水能、核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工业建设中使用率低,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和低排放量能源的研发,是实现低碳排放的重点。因此需要国家强制取缔高耗能产业,完善工业碳排放标准和成本损耗比率的相关控制条例,对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等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实行奖励机制,鼓励并发展新型绿色产业的崛起,将基础能源体系多元化、拓展化,达到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2 调整产业结构
受政府部门长期辖制,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产业的巨头,在产业结构中占据极大比重,且由于信息交流等的闭塞,产业模式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态势严重违背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依靠重工业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同时,还包括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产业严重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传统轻工业、种植业在激烈的市场占有份额竞争中未能脱颖而出,发展缓慢。畸形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转变发展模式,降低对重工业的依赖程度,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以低耗能、零排放作为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
3.3 建立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
低碳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的完善和设备的损耗要求大量的后续资金储备,而低碳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和机构捐赠,金融信贷行业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以研发高纯度氢气作为发热能源为例,如何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气,并且在燃烧过程中控制容器的耐热度和抗压力,都需要在反复的实验中摸索,损耗的仪器设备都需要及时的补给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进行。但由于资金的不到位,不少类似的项目都被迫搁浅,制约了发展前景。面临低碳经济全面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提高借贷额度、对方发展融资对象,借助企业融资、股票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建立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
4.经济低碳发展的潜力分析
4.1 缓解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复苏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信贷紧缩、财政赤字导致发电站、电力线路、天然气管道铺设等一系列重工项目被迫中止,能源供应的短缺迫使政府寻求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能源供应方式,既能解决能源缺口,又能实现低碳排放的低碳经济应时而生。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投资力度,倡导以风能发电、核能发热为代表的低碳经济生产模式,在解决能源供应不足问题的同时,依靠低排放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的大幅度上升,摆脱经济困局。低排放产业的崛起将逐步取代重工产业的主导地位,成为今后发展的的主流趋势。
4.2 降低对外进口能源压力,提升国际贸易地位
由于自身需求量巨大、国家资源储备量单薄,我国需要向中东、俄罗斯等原油出口大国进口能源。暴涨的价格、打压的劲头,都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内外市场发展失衡。近年来天然气、原油储备告急迫使我国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发展低耗能经济产业。依托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大减少了对原油的需求量,减弱了对中东、俄罗斯国家进口的依赖度,削弱其国际经济往来地位,通过自身内部实力的增强,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拥有更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5、结语
低碳经济涉及到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性发展,既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革和再造,也是人类为适应生态系统变化而制定的战略性经济转移政策。只有长期坚持低碳排放的目标不动摇,通过产业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才能共同构建和谐的发展未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格局。
篇7
一、海北州自然资源现状
(一)海北州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有巍峨高山,险峻深谷,也有坦荡高原,起伏丘陵。不同地形地势导致水热条件差异,形成不同类型土壤、植被,从而构成海北七个土地适宜类型。
(二)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分布面积广阔。海北州森林总面积765.2万亩,覆盖率(包括灌木)为15.2%。其中有林地面积82.2万亩,疏林地2.6万亩,灌木林680.4万亩。
(三)地质构造复杂,矿产储量较大,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较多。海北大地构造自北向南横跨祁连褶皱系北部,成矿带沿走廊南山、冷龙岭、托勒南山、大通山、达坂山、江仓、默勒、热水等地.其它矿产分布不一,以祁连、门源为主。矿藏类型以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性矿产品种等为主多达30余种。主要矿产的品种有: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铜、铅、锌,贵重金属金、银、铂,非金属矿藏磷、重晶石、蛇纹岩、滑石、石灰岩、粘土、白云岩、硅石等,可燃性矿藏主要是煤炭。煤炭、石棉、金是海北州矿产资源开发的优势品种,具有产地多,储量大,质量好,易开采的特点。
(四)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海北州海拔最大高差3000米,水流湍急,自然落差大,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外流水系和内陆水系水电理论蕴藏量约111.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水电装机容量近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61%。其中:大通河水电理论蕴藏量占全州水电理论蕴藏量的49%;祁连山内陆水系黑河上中游水电理论蕴藏量占全州水电理论蕴藏量的27.97%。
(五)以野生动植物为主的中藏药、食用资源丰富。全州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多,经济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门源、祁连山区和海晏、刚察草原及青海湖畔。另外海北州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巨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畜产品加工规模小,品种单一。农畜产品加工主要涉足于食用植物油和牛羊肉加工两个行业,且规模不大,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够。鲜奶、牛羊毛绒皮张等的工业转化加工几乎为零,具有海北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加工规模很小。2008年,州内加工油菜籽约23393吨,生产食用植物油9357吨,加工转化率仅为50%;加工鲜冻畜肉3859吨,只占全州肉产量的10%(即加工转化率)。油菜籽和牛羊肉加工业增加值3465万元,只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4%,据测算上述两行业的增加值率分别为23.4%和18.2%。我州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是黑色、有色及非金属矿开发力度不够。全州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408万元,占工业增加值的5.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128万元,占5.1%;非金属矿采选业1518万元,占2.5%。黑色、有色及非金属矿的开发规模小,没形成气候,没有发展壮大成支撑全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矿山资源的整合受制于资金紧张、资源的归属等问题而进展缓慢,成效不佳。
三是矿山开发利用水平低。全州矿山企业虽然较多,但布局分散,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高,使得矿产资源的规模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有的矿山企业重开采、轻开发,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矿产加工总体上还处于销售原材料的初级阶段,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效益低,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和延续产业链,资源没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如煤炭以原煤输出为主,2008年生产原煤169万吨,洗精煤加工用原煤87.33万吨,州内火力发电用原煤49.15万吨,其他以原煤的形式输出州外。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祁连、门源等地区矿山和旅游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矿山公路等级低,运输不畅通,不能有效承载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影响着游客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以西海镇和各县县城为主的中心城镇的餐饮住宿条件及接待能力尚不能满足需要。
三、今后发展采取的措施
(一)必须处理好近期开发与长期利用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只有着眼中远期开发,科学谋划,才能抓好近期开发;只有抓好当前,才能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长期任务,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于短缺矿产,要加强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做好长远打算。对于优势矿产,要总量控制,尤其要防止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掠夺性开采,确保优势持续发挥。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开发的矿种,要进行保护,把有限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二)延长产业链,在初级产品开发加工的同时加快终端产品的开发利用。由于我州大多矿业企业对终端产品的开发加工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才能明确定位,因此,要在稳定初级矿产品加工开发的同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瞄准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优势矿种,大力发展精、细、深加工,尽快走出传统的拼资源、高能耗、粗加工、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实现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关注国内外风能、太阳能等清洁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型能源。
篇8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
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有效吸引市场主体的基本途径。人们习惯上都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也是如此。不同的行政区域,往往集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所集聚的市场主体中,资本量最多的又往往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相关。从政府投资环境对于市场主体的关系而言,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以外,对于不占有垄断性资源的行政区域而言,优势产业是可以跨区域流动的。政府只有基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通过突出差异性,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与本行政区域优势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篇9
一、发展水利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水利经济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经济角度
水利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经济,具有其独特性。它的独特在于:既需要社会生产力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更要把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作为重要环节。将资金投入到水利经济中,对产出物有的可以用货币来计算,有的却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一般国有经济的部门,比如发电部门可以根据发电量多少以及当时的电价来计算利润;供水部门同样也是如此,根据供水量和当时的价格来计算。以上两个部门资金的投入与产出都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修建堤坝不仅能防洪、灌溉农田,还可以保护自然风光、文化古迹、人文知识等,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由此看出发展水利经济对整个社会以及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发展水利经济的作用表现以下两个方面:①抗旱防涝,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②以水为依托资源,开发水上产品、水上娱乐、水上航运与发电。
(2)资源角度
水资源具有利害双重性、相互转化等特点。人们修建水库减少对有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次数,同时又可以筑坝防洪,从事城镇供水,治理水旱灾情,综合开发水利资源。
2.以人为本地发展水利经济
水利队伍的安稳是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目前乡镇水管站,面临经费短缺、队伍不稳、机制不活的问题。有一些乡镇水管站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乡镇水管站担负着抗旱排涝,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利建设与管理等社会公益性任务。这就要求基层水利单位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不同形式搞活经营机制。
3.满足群众用水需求
水利与广大人民利益相关,在饮水安全、防洪、粮食生产用水、经济发展用水、生态环境用水这五个方面的需求较为强烈。现如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群众对高质量的水要求较高。有限的水资源既要灌溉粮食,又要发展经济,还要用于生态环境。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分配又要互利互惠,这就要求把五个方面的需求作为中心任务来抓,重点发展群众对水的基本需求。例如发展城乡供水、农村小水电、种植加工业等。
二、水利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水利发展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缺乏
有些单位管理水利方法死板,习惯于听从指挥,在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方面进展甚微。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尚未习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遇到问题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分析的原因不全面,很难拓宽思路搞活水利经济,更加难以形成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缺乏正规的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水利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且业务分散,形成规模较大的企业很少。企业重复交叉业务较多,没有形成企业特色和重点。水利企业间竞争杂乱无序,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
3.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水管部门防洪排涝等公益性支出缺少补偿机制,负债较多,形成了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乡镇水管站体制复杂,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
4.缺少投资人和投资策略
水利企业得以发展是靠原事业单位支持,容易出现投资人不到位的情况。水利旅游和种养业是水利经营重点,发展潜力大。但缺少相应的资金投资,阻碍了水利经济的发展。
5.政策不配套
政府出台的水利产业政策,但还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例如水力旅游刺激了消费,增加财政收入。但同时也导致水环境被污染,与保护环境的前提发生冲突。水价的调整与水市场的限制问题,都无法肯定使用一种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省里下发的文件很难统一步调,具体的执行难度较大。水利的发展急需政策的支持,要逐步改善水利经济。
三、促进水利经济平稳快速的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
水利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政府应调整水利财政支出,将水利行业划入经济发展框架中。水利既提供了充足健康的饮水,又能够使农业用水得到合理地灌溉,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可以说是一项保障民生的公益性行业。中央省市、各级财政部门应对财政薄弱区域拨款,对财政相对富余区进行合理的调整。其次,咨询专业的投资方面的人员,根据科学的方法对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一套投资引导机制。最后,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审计制度,避免财政上的浪费。
2.组建投资体系
如何解决水利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政策用于发展水利的资金要到位,也可以从征收的水费中拿出15%来增加水利资金;二是扩大招商范围,增加财政来源来建设水利工程;三是引进民间社会闲散资金,借鉴中小水电建设筹资成功的先例;四是通过国内外银行取得信贷资金。
3.集团化地发展水利产业
集团化地发展水利产业,是促进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运营方式。集团化地发展水利可有效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快速的运营模式之一。在宏观上分配水资源,减少了单位之间的矛盾。同时在整体利用水资源方面,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水利集团规模化的生产,可以利用生产效益的重新投资,把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的大型项目中,使投资更具有合理性。依托国内外市场,将产业规模扩大到省外,这样既学到了丰富的经验,又可以将投入的资金运用到重点困难项目中,提高了在国际地位上的知名度。
4.建立供水议价体制
水既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又是人类的基本能源,因此建立完善的水价主导机制是必要的条件。首先,明确供水及水利衍生产品价格,应综合考虑水价成本包含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三个方面。其次,根据环境因素、水资源的充足情况等,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保证水资源的配套设施最优化,再结合水污染的排污处理费,把这几方面的相关费用考虑在一起,遵照用水户的实际使用程度和治理难度收取相关的费用。为了符合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的发展要求,制定合理、规范、科学的价格收取体制和公共资源损耗补偿机制。
5.做好水利中长期规划
全省要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水利,做好中长期规划,把水利经济和水利建设有机结合。全省水资源要合理开发规划,特别要做好水利工程长期规划。开发新能源,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建立大型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资源,合理地运用水能。
6.创新水利,促进经济发展
(1)建立水利旅游业
旅游是大多数人放松心情,舒缓解压的选择。人们喜欢看山清水秀的景色,所以发展水利旅游业是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例如三峡工程就是用了这个方法。工程的开展要以水为核心,选择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山区最佳。这样,发展水利旅游业,既可以吸引民间闲散资金的投入,又可以招商引资,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这是一种双赢的措施。
(2)发展城镇供水事业
首先要改良一批老旧的供水设施,建立水厂,完善自来水的通村率,让群众喝上放心的水。其次,乡镇的农田覆盖率高,要合理地使用水资源灌溉农田。最后要清理河道,治理污水,美化水环境。除此之外,要合理开发水资源,前提是不能破坏环境。
(3)建设生态水利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对任何建设的改造都要以环境为基础,优化了环境。在水利建设方面,重点保护水源,严格管理水资源,综合治理重要饮用水源。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无污染的养殖项目。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对开采地下水资源要进行严格地控制,加大对地下水的控制力度。只有这样,水利经济才能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下宝贵的财富。
四、结束语
本文论述水利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几点发展措施。增加水利建设资金量,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建设水利经济。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学会创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在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如此,我国的水利经济才能平稳较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玛竹青.水利工程经济[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篇10
1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发展现状
1.1 原油集输工艺
由于油田开采项目不断地增长,目前的油田都处于高含水期,这种情况给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带来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针对原油高含水期的特点进行原油集输工艺的改良,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含水期的原油存在一定的流变特征,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油气集输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对流变性原油运送的过程中降低原油的温度。由于各个地区油田的特点不同,油田集输处理工艺必须根据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处理。油田集输处理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对含蜡高的原油必须采用单管集输的输送方法,并且进行加热以及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而对于含蜡低的原油则采取单管集输,但是输送过程中无需加热和添加化学药剂。
1.2 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
目前,在油气集输处理工艺中,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则要属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早在上个世纪,西方等众多国家都相当重视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经过对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之后,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的水平明显得到提高,逐渐成为了国际级的高科技技术,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油气集输处理工艺中,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必须和电热技术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不但能减少油田项目的投资资金,而且对油气集输处理工艺起到了优化作用,从而能有效促进油气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油气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原油脱水技术
在油气集输处理工艺中,原油脱水技术是较为关键的,如何有效的处理原油脱水过渡层,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序,目前,在我国油田开采过程中,一般采用排出再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在众多的国家得到广泛的使用。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在我国起步的比较晚,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水平相对滞后。受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水平的影响,在处理原油脱水过渡层的问题上缺乏一定的重视,造成原油脱水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游离水脱除器在原油脱水技术中运用正处于发展阶段,但是游离水脱除器存在结构简单,无法利用高含水原油的特点,因此,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对原油脱水技术的投资,将针对游离水脱除器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而开发出游离水脱除器最佳性能。
2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发展前景
2.1 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油田开采项目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要想得到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前提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油气集输处理工作在以往的生产和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受到了抑制。转变生产管理模式在初期阶段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要实现生产管理模式的系统化,就必须对转变生产管理模式的过程进行高度重视,尽量避免操作失误现象的发生,此外,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要求员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岗位工作,要加强对集气站和气井中生产设备的检查工作,确保相关参数的合格,才能有效的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生产,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生产设备出现任何问题,必须让技术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也能保证油气集输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2 原油稳定技术
近年来,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原油稳定技术作为油气集输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原油在经过气化处理的过程中被溶解出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气,而原油稳定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的将这些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处理,从而减少原油中的蒸汽压,使原油中的溶解天然气脱离出来。在原油稳定技术中,闪蒸方法的作用较为关键,它可以进行多级分离处理工作。原油稳定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油气耗损,并且在对原油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水平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3 节能简化
在地球资源被不断消耗的今天,节能意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众多油气企业已经尝试将节能技术融入到企业生产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节能技术的运用可以为油气企业减少生产成本,从而为油气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传统的集输处理系统不够完善,工作效率普遍较低,造成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水平无法得到提高,对油气企业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因此,只有加强对油气集输处理中新型技术的研究,在油气集输处理中不断地融入节能技术,优化集输处理系统,才能有效的减少油气企业的投资成本。要提高油水处理效果,就必须提高油水处理技术的水平。减少油田生产的消耗,确保天然气和原油的稳定生产,并且要加强对先进处理技术的研发,从而提高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的水平。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对油气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对油气能源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的水平是目前油气企业的重点目标。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带动生产效率,从而给油气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对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研究,力求提高我国油气集输处理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丁玲.油气集输工艺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
篇11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匮乏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人们在努力寻找一种能替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可再生、环保、洁净的绿色能源。
风能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能源,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还是一种洁净、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风能的利用,从风车到风力发电,证明了文明和科学进步。
绿色和平组织和欧洲风能协会2002年提出了《风力12》报告,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世界风力发电将达到世界电力总需求量的12%,我国电力发展“十一五”发展纲要中也指出,中国的风力发电将占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14%。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比较,具有单机容量小、可分散建设等优点。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和环保要求力度的不断加大,风力发电的优势和经济性、实用性等优点也必将显现出来。
我国是世界上风力资源占有率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10m高度层风能资源总量为3226 GW,其中陆上可开采风能总量为253 GW,加上海上风力资源,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近1000 GW。如果风力资源开发率达到60%,仅风能发电一项就可支撑我国目前的全部电力需求。
我国利用风力发电起步较晚,和世界上风能发电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风力发电是20世纪80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发展初期研制的风机主要为1 kW、10 kW、55 kW、220 kW等多种小型风电机组,后期开始研制开发可充电型风电机组,并在海岛和风场广泛推广应用,目前有的风机已远销海外。至今,我国已经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山东荣城、辽宁营口、黑龙江富锦、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和海南等地建成了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灌云及盐城等地兴建GW级风电场。截止2007年底,我国风机装机容量已达到6.05 GW,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0.8%左右,比2000年风电发电量增加了近10倍,我国的风力发电量已跃居世界第5位。
我国大型风电机组的开发研制工作也正在加快。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基本上依赖进口,通过多年来的开发研制,如今,大型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其成本比进口机组低20%~30%,国产化是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大型风电机组从建设之初的山东荣成第一个风力发电场开始,到后来的广东南澳4台250kW机组、辽宁营口安装660 kW风电机组、黑龙江富锦单机960 kW机组,再到即将在山西、山东、江苏等地安装的大型机组,我国已建成一大批大型风力发电场,使我国风力发电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国风能资源虽然蕴藏丰富,但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还远不及发达国家,故我国的风力发电普及率还很低。在我国,还有一些无电村,其中部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应开发利用风力发电。
风能的开发利用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尤其在德国、荷兰、西班牙、丹麦等西欧国家,风力发电在电网中占相当比重。20世纪70年生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欧美国家政府加大补贴投入,鼓励开展风力发电事业。1973年联邦德国风能资源投入30万美元,到1980年投资就增至6800万美元;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装了1700多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3 MW;1979年丹麦能源部决定给风轮机设备厂投入补贴,政府拨款建立小型风轮机试验中心,承担发风轮机许可证任务。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共有大型风轮机近2万台,总装机容量2 GW。国际市场风力发电成本不断降低,有些条件较好的风力发电场,机组发电成本仅为8美分/kWh,风场运行维修费为1.5美分/kWh。从当前世界风力发电情况来看,无论从风机容量投资、年发电量、运行费用及运行稳定性等指标衡量,200~500 kW的中型风电机组都具有较大竞争力。
从自然环境来看,我国居于非常有利的优势地位。我国地域广阔,海岸线长、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平均风能密度大约为100 W/m2,风能总量为3226 GW,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陆上风能总量大约为253 GW。在我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和河西走廊,以及我国东北、西北、华北、海南及西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的年平均风速在3 m/s以上时间近4000 h,一些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在6~7 m/s以上,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利用空间。按“十一五”发展规划,至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总量将突破10 GW。
按风能资源密度、有效风力、风速、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来看,我国可分为6个地区:东南沿海及其海岛为我国最大风力资源区,有效风能密度≥200~300 W/m2以上,风速≥3 m/s,全年出现时间为7000~8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4000 h左右;内蒙及甘肃河西走廊为第二大区,风能密度≥200~300 W/ m2以上,风速≥3 m/s,全年出现时间为5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2000 h左右;从北向南逐渐递减;第三区为黑龙江、吉林东部及辽东半岛沿海区域,风能密度在200 W/ m2以上,风速≥3m/s,时间为5000~7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3000h左右;第四区为青藏高原北部,风能密度在150~200 W/m2,风速≥3m/s,时间为4000~5000 h,风速≥6 m/s的时间也在3000 h左右;第五区是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及陕西秦岭以南、河南、湖南西部和福建、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及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风能最小区,其有效风能密度在50 W/ m2以下,风速≥3 m/s,时间在2000 h以下,风速≥6 m/s的时间在1500 h以下,可有效利用风能仅为20%左右;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被视为第6区,为风能季节利用区,风能密度在50~150 W/ m2之间,风速≥3 m/s的时间为2000~4000 h左右,风速≥6 m/s的时间在1000 h以下,其可利用风力为30%~40%左右。
风力发电机组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发电提供原动力的风力机,即风轮机,另一是将其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机。
风力发电中所采用的风力机一般可分为常规型和新颖型两类。其中常规型即传统的螺旋桨式风力机,按其运动形式不同可分为振动式、平动式、固定式和旋转式4种。按样式不同又可分为螺旋桨式、荷兰式、多翼式、涡轮式、多风轮式和帆翼式等6种。
新颖型是对常规型的革新,一般可分为竖轴风力机和增力水平轴风力机2种。其中竖轴风力机又可分为竖轴∮式风力机、旋转翼板风力机、环量控制型风力机和S型风力机4种。增力水平轴风力机可分为动力导流风力机和旋风型风力机2种。
用于风力发电的发电机,一般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两类。其中,交流发电机又可分为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异步交流发电机2种。如果把风力机和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可以把风力发电机组分为恒速恒频、近恒速恒频、变速变频和变速恒频4种系统。
利用风能资源发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其它能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常规能源(煤电、油电、核电)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2、 风电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可靠,能源可用率达95%以上。3、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发电成本较低,低于油电和核电,如果计及煤电的环境保护及交通运输等投资,风电成本也低于煤电。 4、风力发电场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安装方便。 5、投资规模灵活,易操作。
当前,我国的风力发电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主要是工程造价高和上网电价高。目前,我国风电处于发展阶段,国家提供的支持政策还不甚完善,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各方面的限制使风力发电还难以进入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轨道,要加快风电发展,国家不仅要出台保护政策,还要鼓励竞争,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要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已着手进行推动风力发电的商业化操作。针对风力发电具有一次性投资较高、年运行小时数低、投产初期还本付息压力大等特点,所以上网销售等诸多环节需要国家出台支持、优惠及奖励政策,以鼓励风力发电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对风力发电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利用风力资源。另一方面,国家还应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使产品及时更新换代,促进风力发电的推广。
结束语
风力发电具有既能保证能源的有序利用,又能战胜全球气候变化,更有利于全球的环境资源保护的优点。通过对我国风能资源及利用状况的调查,我国的风能开发和利用已经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尤其是小型风机的生产和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效果也非常不错,并且前景非常广阔。我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风能这种可再生、无污染、环保节净的自然资源,通过致力于风力发电的技术创新与科研开发,使我国的风力发电得到长足发展,使风电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我国把握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在积极实现火电、水电、核电、及潮汐能源、生物能源等多种能源发展过程中,实现风能服务于人类的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周春平,孙瑶廷,白旭.当今世界风力发电最新动向[J].发电设备,2001,(3).
[2]赵洪杰,马春宁.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9).
[3]孙涛,王伟胜,戴慧珠,等.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J].电网技术,2003,(12).
篇12
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的因素,从农场层面看,一是农场与地方政府财力保障相比存在一定弱势:地方政府有国家财政和地方税收作为财力保障,而农场可利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土地利费和有限的国家财政拨款,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二是农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缓慢,缺少新的收入增长点;三是金融机构提高放贷门槛,极大地制约了农场的融资能力。从职工家庭农场层面看,由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同样制约了职工家庭农场自身进一步发展。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才能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二、做好财力保障的具体措施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自觉遵守制定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并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效地监督,参与和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二是构建事权明确、结构优化的财务支出管理体制。坚持“事权可以分散,财权必须集中”的财务管理理念,建立以“集中存、集中管、集中用”为核心的财务集中管理运行模式,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明确资金支出顺序,对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从紧安排、预算,对着力解决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事项应积极地优先安排。三是从加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入手,严格收支两条线制度。不断改进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四是规范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加强大额资金支出管理。凡发生大额资金支出管理行为,应履行审核、审批手续,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导致资金浪费。五是建立跟踪资金使用效益机制,确保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强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搞好跟踪问效。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即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保障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六是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做好增收挖潜工作,尤其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财政拨款。要在增收渠道上下工夫,大力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发展非国有经济;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各生产要素的调整、整合,以寻求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延伸加工链条,实施工业品牌战略,以强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场经济的升级。七是要加强银行贷款管理,规范融资行为。坚持贷款必须遵循促进企业发展、成本效益、规模适度、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四项原则,在贷款审批使用上坚持完善手续,规范操作,动态监督,促使农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安全,并确保农场及时还贷。八是对接好金融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农场筹集资金,支持垦区国有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银行授信额度,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流动不足的问题,保证农场资金需求;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充分利用政策争取最大限度核减历史贷款,重点做好农行不良贷款核定,降低财务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 推助经济发展建设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农场应依托农垦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引进资金、引进企业,从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带动农场经济发展,扩大职工就业渠道,实现职工增收、农场增效,进而促进农场发展的产业化升级,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二是最大限度争取国家项目拨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争取国家项目拨款,引用、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加强重点区域的土地平整、土肥改造、水利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等方面的建设,抓好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好产品质量控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及生产发展方式,提高职工家庭农场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职工增收。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各生产要素的调整、整合,以寻求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立足农场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配置,突出大豆、玉米、水稻等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形成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和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实施工业品牌战略,以强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场经济的升级,提高广大职工的实际收入,创造农垦经济在市场上更大的占有额。
篇13
1青海省沙棘资源及利用情况
青海省是全国沙棘树种主要分布区之一,到目前为止,全省以中国沙棘为主的沙棘资源总面积达26.67万hm2,主要分布区有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青南高寒地区和西部荒漠化地区。目前仍有大面积沙棘宜林地没有开发利用。
由于沙棘林资源利用条件差、品种单一,青海省仅生产果茶,生产果蜜、沙棘汁等饮料的6家企业由于市场不畅等诸多原因,纷纷转产停业。
2存在问题
(1)青海省中国沙棘资源因分布分散、果实小、刺多、采摘难、产量低、雌雄比例失调等原因,后续产业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限制了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沙棘自有的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2)由于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沙棘良种繁育基地,沙棘繁育及造林苗木均须从外省调运。因此,一是造成品种混乱,雌雄比例失调;二是苗木失水严重,造林成活率低;三是苗木价格高,造林成本增加。
(3)现有沙棘资源缺乏合理的开采和有效监管,影响沙棘资源的更新和合理利用。
(4)青海沙棘资源仍以开发天然资源为主,引进和培育优良高产品种的规模很小,开发分散。
(5)缺乏有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队伍,难以将有利于青海沙棘产业发展的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和调动起来,使其在国内沙棘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6)青海沙棘资源病虫灾害严重,林牧矛盾突出,农民爱护沙棘资源的意识不强。
3沙棘引种繁殖
3.1沙棘引种
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步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沙棘资源在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方面越来越受到林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6—2007年青海全省扦插繁育中国沙棘雌株苗300多万株,通过建立沙棘基地,调整雌雄比例,为培育高质量的中国沙棘提供了物质基础。从2000年开始,青海省林业局与国家外专局和省外专局开展了全国的技术引进合作,提高了林业部门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了青海的造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2000年青海林业局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引进俄罗斯沙棘7个品种,共计2万株,通过1年的精心栽培,大果沙棘在青海省不同地区生长良好,平均成活率达83.6%,最高达97%[2]。
3.2沙棘采穗繁育、圃园建设及造林试验
2001年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场引进阿尔泰新闻、齐棘1号苗木各5万株进行定植(雌雄比例为4∶1),当年成活率达到70%;2002年采集穗条进行扦插繁殖,插穗成活率达到87%以上。2003年引进阿尔泰新闻、齐棘1号各1 000株,当年成活率分别达到97%、96.5%,长势良好。
2005年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从辽宁阜新市沙棘研究所引进大果沙棘杂交品种23个,共2.4万株苗木,在大通县城关苗圃建立省级大果沙棘良种采穗繁育圃2.67 hm2,经过2年的试验观测,适应性和成活率表现较好的主要有向阳84%、楚伊91%、实优87%、雄株93%、杂交88%、植物园77%、辽阜1号91%,据2007年调查,其中实优、雄株、杂交等3个品种较优良。
青海省引进沙棘优良品种23个,共调购繁育大果沙棘苗木近200万株,已造林近2 000 hm2。经过几年的努力,青海省的大果沙棘良种基地、繁育基地和资源基地的规模,为今后大力发展沙棘基地林奠基了基础。自2006年以来,省林业部门组织有关县林业部门在西宁、大通、互助、化隆、平安、湟中等地建立沙棘基地3 666.67 hm2。2008年,省委、省政府对省沙棘产业高度重视,下达1 466.67 hm2沙棘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退耕地补植补栽的形式落实,在农牧民劳动组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种植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对沙棘引种、育苗、研发、生产市场信息以及沙棘产业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引导和指导工作,并从资金、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青海省沙棘产业在短短几年之内表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3]。
4前景展望
(1)通过引进和选育大果沙棘,筛选并培育出适合青海省栽培的大果沙棘良种,建立大果沙棘良种培育和种苗基地,为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建设提供大量的良种壮苗,促进沙棘造林的良种化,同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使沙棘真正成为省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从而带动其他相关的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发展,使沙棘资源建设与沙棘开发利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作为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的青海清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2007年9月以来,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技术研发力量和成果转化能力,结合青海沙棘的独有地域特征,形成了基础和应用相结合、技术和市场互动的强大创新研发能力,集合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研发力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提供了强有力地保证。
(3)沙棘在制药、食品、饮料、化妆品、饲料工业等方面的效益可观,而且沙棘油有软黄金之称,经济价值非常高,青海省丰富优质高产的沙棘资源为其资源再利用提供了物质保障。
5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统一思想和提高认识,在充分认识沙棘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沙棘产品的经济利用价值,坚定不移地大力培育沙棘资源,真正建成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能形成工业化采摘的沙棘原料基地,造福人民。
(2)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林业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沙棘林基地建设,将沙棘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以县为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沙棘基地建设有部门管理,有专人负责,有技术牵头。
(3)加大培育优选高产品种工作。沙棘资源的培育及大果沙棘品种的引进、选育、开发利用等工作涉及到林业科研、生产、企业等多个部门,应积极开展协作攻关,集合智能,技术集成。对当地乡土沙棘树种在选优的基础上,加大对引进品种的繁育步伐,如俄罗斯大果沙棘,其产量是我国沙棘林平均产量的10倍以上,青海省林科所在青海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成活率很高。同时对已引进并筛选出大果沙棘品种的栽培技术以及区域实验应尽快开发研究,真正选育出适宜青海不同海拔地区、不同环境条件的沙棘优良品种,总结出优质育苗造林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4]。
(4)抓采摘,保障资源供给。由于沙棘采摘的季节性很强,必须有组织的抓紧时间进行。要查清当地的沙棘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好采集规划和切实可行的采集、收购办法,有计划的抢时采摘沙棘果。同时,在严格保护现有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采集沙棘资源,尽可能多的采摘沙棘果实,确保沙棘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达到既能给当地农民和林业站增加收入,又能保证企业原料供给的目的。与此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防止造成新的环境破坏。在重视人工种植沙棘的同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依靠沙棘萌蘖力强的特点和优势,扩大沙棘植被覆盖,保护和恢复生态,落实有效的管护措施,加强封山育林保护,巩固成果。
(5)要进一步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目前,青海省林业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林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要使沙棘产业大有作为,必须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培育资源基地,依托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行科学规划,企业主导,培育出一批有实力、擅管理、会经营的龙头企业,帮助、带动群众通过种植沙棘致富增收。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配合企业的沙棘果收购和加工厂的筹建等工程,认真负责,统一组织,有计划地采摘沙棘果,确保所采摘沙棘果的加工和利用,真正使社会、企业和群众多方受益,互利共赢。
6参考文献
[1] 扎西卓玛.青海沙棘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思考[J].沙棘,2009(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