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篇1

第一个层次是“仁爱”。强调爱人“医乃仁术”是我国古代对医术的高度概括,医学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这种关怀应该基于一种内在的德行,而不是外在强加于医者,作为一个医者比起其他的职业更需要“爱人”一个缺少“仁爱之心”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医者。因此,医生要仁慈善良,热爱病人,珍爱生命。《内经》说“天极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谨遵“生命神圣”就是坚持“主性命者在乎人,去性命者亦在乎人,养性命者亦在乎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第二个层次是“博爱”。强调医者不仅要爱人而且强调要广泛的爱、平等的爱、推己及人的爱。医者要对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而且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孙思邈《大医精诚》认为,行医时“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还要常“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医学家寇平主张同等对待每一个人,他说:“痴聋喑哑不可以欺瞒,英雄豪杰不可以趋奉,富贵之家不可以犀象脑子以为圆,贫贱之家不可以麻渣曲末以为散。高低无二药,贫贱一般医。。晋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写到选药尽量“简、便、廉、验”,以适应偏僻之地贫苦人群需要“兼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皆能主办?”

最高层次就是“济世’。“悬壶济世”是这种思想的最好表达。强调通过博爱达到济世的最高人生目标。医者通过热爱病人,平等地对待病人,认真治疗,以用心拯救人的生命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时也实现“济世”的崇高人生理想,达到二者的完美内在统一。在儒家博爱济世思想影响下,中医传统观念中素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说法。经》中谈到医者的职责是“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北宋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言,充分显示出行医济世的观念备受推崇3《大医精诚》中着重论述的另一个观点“以济世为良,而愈病为善”。龚廷贤在《医家十要》中也倡导“一存仁心,乃是良签,博施济众,惠泽斯深。”行医被视为实现其济世理想的重要途径H。

2.清廉尚义

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张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相一致,传统医德思想提倡廉洁行医,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摆正义与利的关系、廉洁医风被认为是古代医家行医治病的根本宗旨。医家应始终将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如果将谋利作为行医的目的,那么许多危害病人的事就会出现,医学就会失去其仁学的本性而走向反面。要求医生医风正派,清廉正直,不贪敛权势,不沾惹财色,不营谋私利H。比如,孙思邈指出:“医人不得恃己之长,专心经略财物。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有“切勿趋炎附势,重金钱而草人命。清末费伯雄从学医的目的,告诫人们“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学医则不可。”5徐大椿批判了见利忘义的行为,更是明确地指出如果专门计较利害,那么最终可能导致义利皆失。他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到“声名日起,自然求之者众,而利亦随之。若专求利,则名利必两失,医者何苦而蹈彼也,’。

中国历史上清廉尚义的名医不胜枚举。据《东垣老人传》记载,东垣老人李杲是元代名医,很多年轻人向他求学,其中有一位少年罗天益,李杲问他:“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罗天益郑重地回答说:“亦传道耳。终于罗天益成为李杲的高徒。罗天意也不负老师重望,成为一代名医。脍炙人口的“杏林春暖”的故事,三国时代名医董奉治病不受报酬,只要在他的园子里栽杏树。然后用杏换的粮食救济贫苦人家。直到现在“杏林”已经成为中医界的代称。还有“但愿世间无疾病,不患架上药生尘”的明代医生张大经“志在救人,行医治病,从来不计诊金和药资。的清朝名医徐大椿等。这些事迹被历代医者广为传颂,其重道义、轻名利的做法倍受称道。

3.精于医道

医生要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和高度负责任的行医态度,才可以更好地避免失治、误治事件发生。明代医学大家徐春甫《古今医统》指出“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

首先要求勤奋治学,提高医学专业技术水平。做一个称职的医生,要时时精研业务知识,要想在医学上-194-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医史中伟大医家无不是因勤奋治学而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有“祝医五则’,“须努力学习,博览医籍;精研医术,卜识药草”;被尊为“医圣”的东汉张仲景在疫病流行、尸横遍野,其家族成员大部分死亡的情况下“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伟大医学巨着《伤寒杂病论》。

其次要有探索创新精神。时代在前进,医术也在发展。先贤虽然多有贡献,但也有错误和不全面之处,这就要求医者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经验,又不能泥古,所以要注意和掌握医学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成果。神农尝百草之滋味,辨千泉之甘苦,一日遇七十毒。明朝的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穿草鞋,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全国的大山名川,听取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终于写成《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着作,吸收了历代本草着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正是这种探索创新精神使得中国传统医学不断发展,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宗师。

三是行医态度要审慎严谨、认真负责。行医者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心,要秉着审慎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医生在诊脉、用药、疗疾,各个环节都认真负责,慎察慎断,决不粗心马虎;看病时“不得多语调笑,谈谑暄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清代医生怀远《古今医彻?医箴》写到“凡疗疾,药救固迟,丹救亦缓,惟心救最灵。要非药与丹之缓也,苟中心不切,则视之易忽,而审之不精,安能得病之本末。”诊治时要专心认真、严谨,才能找出疾病的症结。《大医精诚》也提到“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性命关天的大事,不能草率,随意。

4.儒雅有“礼”

作为医生还要塑造自己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职业形象。

篇2

一、契合意义

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塑造、引导和规范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育都处于一种教学上的误区,大都专注于遣词造句能力培养以及基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越来越依赖相关工具书。长此以往,学生对古文方面的语感和兴趣被不断削弱,学习古文越来越成为一种定式的任务,对于我们所希望的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理解翻译能力和赏析的能力,不可不谓背道而驰。工具书和参考书应该是作为古文学习中的辅助,而不是标杆。所以,必须要对学生依赖工具书的情况做出改变。工具只是辅助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去主动启发学生的感受,比如在《诗经》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自己理解和感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专注于对学生的刻板传授和积累,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意境、情感的熏陶以及创新都做得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而不是循规蹈矩对一些基本知识进行静态的死记硬背。只有将文化氛围和情感的熏陶重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才可以说是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总体来讲,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属于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想要继承发扬,语文教育本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对于语文教育而言,传统文化的教育无疑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重要的媒介,传统文化中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的文学功底和人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通过语文教育,将其中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及道德精神自然而然地传承下去。二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达到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契合诉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课本内容和教案就误以为可以将文言文以及诗词等文化内涵分析透彻。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情境氛围中创作出来,其中包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其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中的精神。

二、契合策略

(一)合理的教学设计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基础,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后才能找到契合点,在设计中要回归到课本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他们最终对课本内容有充分掌握,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良好的吸收。

(二)多样的教学方式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于单一的汉语言教学的方法只会令学生排斥学习汉语言知识,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在传统文化面前通常有种敬畏心,缺乏亲近感。所以需要教师辅助有趣的形式来使传统文化的课堂丰富多彩。比如在讲授《赤壁赋》这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赤壁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切身感受作者身临赤壁之感。可以鼓励学生演舞台剧,收集传统文化中有趣的故事并自己分角色进行扮演,如《窦娥冤》这篇课文就具有极强的舞台张力,让学生自己上台扮演其中的角色,便更能深刻体会文章所写的那种悲惨境遇。若有机会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比如四大名著,不仅是中国文化思想的集大成作品还有着极高的语言文学价值,若能多而精的阅读这些作品,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未能达到深刻理解名著的高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带领学生阅读,积极在班上有规划的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机械性的将传统文化进行搬运和死记硬背的现象,让学生从内心去感受,从而去接受传统文化。比如阅读《红楼梦》时,可以规定几个重点章节,让学生一周内按计划阅读,教师再抽时间集中讲解。这种全班共同参与的阅读传统名著活动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4.

篇3

其次,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个人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居于第一位的。“修身”也不是做给人看的,是要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注意的,甚至在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要做到“慎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人们更注重他一人独处时的表现。抛开诸子百家的论著不提,单《增广贤文》一书,作为儒、释、道之集大成者,就深入浅出地教给人们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态度、礼仪、习惯……一本千余字的《弟子规》,只要我们每日诵读,并依教奉行,可以养成的良好品行习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老爱幼,仁厚爱人;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待人接物等等――就使我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修身,但并不是不重视学习。我们的先哲圣贤强调的是要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礼貌诚信待人的学文。修身的前提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先做人,后做学问”,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做人是学习文化的根基。在此基础上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能够吃好、住好、玩好这样自私的目的了,而是为了孝父母――亲所好,力为具;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有了这样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的,这不正是父母所期待的吗?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很多,《论语》中的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朱熹的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乃至《弟子规》中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掌握这些学习方法是“渔”,参加各类学习班是“鱼”,是授之以“渔”,还是受之以“鱼”,自不待言。

最后,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而儒学的根本精神,从学理上来说,除了讲“天人合一”外,儒学更多的是讲“群、我关系”。儒学是非常重视人与人的交往的。我们都知道,儒学即“仁学”,这里所强调的“仁”,即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仁,要具体落实到“爱人”上,这爱人不是抽象的,要通过恭、宽、信、敏、惠、敬、忠等的实施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学习传统文化,学会关注他人,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

1. 文本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走出校园的人大概都有同感:传统文化的学习所获少之又少,更谈不上熏陶了。原因之一是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过少,虽然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比重仍不大。如果把所有课程累计在一起计算的话,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就少得可怜了。可见,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很严重的。

2. 践行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多数课堂上,教师们只是讲解知识点,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思想内容,学生连理解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实践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本身的修养就成问题,又如何能够教导孩子呢?

在教师的眼中,只有分数才是重要的,真正的品德教育即便在品德课上也是难得一见的,许多教育行为,可以说是对生命的践踏甚至是戕害。学校中,要学习并践行传统文化,教师也不例外!

3. 校本教材的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化。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学习得到了重视,很多学校的校本教材就是“中华经典诵读”,这种现象是可喜的。但走近细察,未免让人担忧――这些经典诵读太形式化了,只是背一背,并不重视实践,并没有指导学生去实践,去“修身”。“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能够践行,就失去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意。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应选哪一门深入学习?《三字经》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为学者,必有初,小学始,至四书。”为什么初始要学小学?因为它教的就是处事待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敬长辈,如何洒扫、应对进退等做人做事的根基。只要扎了这根基,就会明白修身最重要的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但编于宋的《小学》,距今已近千年,相对来说比《弟子规》距我们的生活远。《弟子规》是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小学》,再加上《论语》里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段编写而成。他从七个方面教给人们修身的方法,只要依教奉行,边学习,边实践,一定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

“长时熏修”,要每日里坚持学习,要让这些行为习惯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蔡老师建议:早晚诵读一遍《弟子规》。“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不是靠别人来逼你的,都要靠你自己主动、努力、勤奋,一定要这样努力才能成就。”“为什么要早晚念一遍?早上念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一定要做到《弟子规》的教诲。晚上再读一遍,关照一下,反省一下,今天所作所为有没有做到《弟子规》,假如哪些没做到的,赶快修正,赶快改正,已经做到的要好好保持。”学习《弟子规》一定要时时实践,于反复的学习实践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这般长时熏修,“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内化故也。

2. 范本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授学生品行修为时,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能够“学为人师”,学生进步会特别大;教师能够“行为示范”,他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推展开来。这种示范性的榜样作用,可以变教育的自然状态为应然状态,使学生真正受益。

篇4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时代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截至2014年9月,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3个国家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汉语热”方兴未艾。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百家讲坛》,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等节目热播,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国际国内对中国文化迅速提升的关注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七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可喜的进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尤其是其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却长期受到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鲜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和介绍如“孔子”、“京剧”、“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等最起码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另一方面,近年来四六级考试刮起强烈的“中国风”。尤其是翻译部分,“中国园林”、“丝绸之路”、“中秋节”、“福禄寿”等中国元素如何翻译让学生晕头转向。以最近刚刚结束的2015年6月四六级考试为例,其中四级翻译三套题中有一套以“大米”为核心展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活图景,学生对其中“小麦”、“水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的译法很是头疼。而六级翻译三套题中一套考查中国传统饮食与待客之道,一套则以汉朝历史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吃尽苦头。

二、英语课堂中国文化传播问题现状

上述困境的出现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关注的缺失是有极大关联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长期沿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有待进一步深入,教与学两方面均存在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师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也非常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基本上是西方文化与价值取向,作为教师,我们在导入课程时经常根据课文主旨向学生导入相应的西方文化知识如节日Christmas,Valentine,Thanksgiving,Halloween,价值观American dream,individualism,human rights,free competition等等,但是却往往忽略了母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即使偶有导入,也常是心血来潮,不成体系,更缺乏长久为之的意识。结果是往往很多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美音,却无法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很多学生在谈到传统文化的话题时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目前我国现行主流优秀大学英语教材(以外研社《全新版大学英语》和外教社《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鲜有涉及,原因很多,对此我们无法过多苛求。做为教师本身,我们也同样在这一方面有所缺失。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大都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不少英语教师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乃至常识,更谈不上文化气质与涵养,其中甚至不乏因长期浸于西方话语而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

(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原为医学术语,指与语言功能相关的脑组织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丧失。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文中指出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2]。

笔者曾经在观摩一位外教的会话课堂上看到一个文化失语的鲜活案例,该节会话课的主题是“早餐”。当被问到经常吃什么早餐时,很多学生的回答竟然是hamburger,bread and milk,外教啼笑皆非地讲:“So we do eat the same food,I wonder when did you guys stop eating Chinese food”. 事实上学生不是不吃中餐,而是根本不知道豆浆油条包子稀饭等中餐该怎么用英语表达,于是干脆图方便吃起了汉堡和面包。这个小小的案例对笔者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一方面,学生连基本的衣食住行尚且不会,遑论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之传播?另一方面,学生不仅不会,而且根本没有想要用英语表达中餐的欲望,而是用西餐取而代之,这岂不是学了英语来压制、谋杀自己的语言么?难道这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吗?

如今很多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中文常识却比中学生尚且不如,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传统文化表述,一旦谈到传统文化便无所适从戛然而止乃至指鹿为马漏洞百出,难以继续交流或干脆误导对方。笔者曾在郑州市标志性景观二七纪念塔旁目睹了一位大学生与外国友人谈论二七塔,当被问到二七塔的历史时,该生很茫然,顺口编了一句“It’s a memorial tower built on February 7th.”对“二七”毫不知情,着实令人骇然。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补充

要更好的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传播意识,首先应该在教材上有所改进。一方面,希望教材编写者们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加入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花时间自己收集整理相关教学材料,对教材进行挖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为例,在讲授该课时我们完全可以导入一节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不能局限于知识的灌输,更应潜移默化以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学生。目前,很多学生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的象征,自觉服从其价值准绳与评判标准,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从后殖民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坚持一个共识:文化有差异,而无绝对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性。暂且不提如何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我们首先至少要树立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之意识。

结语:

欧洲第二语言协会创始会长Vivian Cook(费文・库克)在《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一书中写道:“习得第二语言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一个第二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变成一个说本族语的人(to pass for a native speaker)……第二语言的使用者应该有他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成为某个其他人的模仿。”[3]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迅速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门外语不是为了做别人的注脚,而是更好的光大自我。保持民族身份、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曾经在复旦外文系提出“不做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和“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等口号,对于今天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仍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应该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真正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传统、经典与当下性相结合,加大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2]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 光明日报,2000.

篇5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对中学德育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学时期是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德育教育中注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更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在传统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中学生懂得了何为礼让、勤奋;在百善孝为先中学会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勤俭、忠诚、诚信、仁爱、谦虚、礼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指导着中学德育教育,引领着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二)能够培养中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的实例比比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数先辈和前人用他们的行动教育中学生何为爱国、何为忠诚,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中学生充分了解到爱国的内涵,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志向,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能够培养中学生高尚的素质

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生思想价值观还不成熟,中学德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素质的重要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培养具有高尚素质的中学生。在德育课上充分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经典的传统故事启发学生,能够不断培养中学生的高尚素质和修养,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

二、对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中学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认识

我国中学德育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结合,但是并不深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深入研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也没有进一步探索,仅仅停留在表面。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对于中学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探索其内涵,将其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充分结合,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法和模式提升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效果,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将二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开展中学德育实践活动

传统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走入中学教育的课堂。中学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想观念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于中学德育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利用实践活动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深入,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的理解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思想,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的格局。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活动,例如:九九重阳节举办敬老爱老活动,学校老师可以带领中学生走进敬老院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利索能力的事情,与他们一起聊聊天;举办大型传统文化诵读活动,选择《诗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的传统书籍,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品味传统文化内涵,耳濡目染逐渐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教育中一直对于中学生的课程设置都是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学德育课程是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的,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政府对于中学德育教育的支持和保障还不全面,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缓慢,加之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中学德育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学校与社会要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学校也要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起来,社会各界创造良好的氛围,共同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对于全民德育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传统文化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内涵丰厚,中学时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建议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将其与中学德育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作者:明信 单位: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篇6

一、中职院校礼仪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解析

从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通过中华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继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内涵不断深厚,且具备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并凸显出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民族精神。

而中国传统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深渊的影响。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中职院校礼仪课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体会到礼仪课程真正内涵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礼仪课程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将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职院校礼仪教学现状分析

1.中职院校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

相比于普通的中等院校学生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入学初期的综合分数较低,知识基础较为浅薄,这也是造成目前中职院校生源质量差的主要因素。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便是培养技术型的中级人才,并让学生掌握一门特殊的技能,以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在中职院校进行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学生为了日后获得从业机会,便会满目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了解、掌握,只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从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接触。这种教育模式以及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专业技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感、道德品质,也会对其全面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2.教师没有充分理解礼仪课程的内涵

根据目前中职院校的利益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中职院校在开展利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教授的大多是常用的礼仪知识,例如用餐、就坐、社交礼仪、着装礼仪等。这些教学内容缺乏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知识将表面的礼仪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这样的礼仪知识只是在表面做出相应的礼仪动作,并没有深刻掌握到礼仪课程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其没有对礼仪课程的群进行充分理解,便无法在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外来文化影响因素

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并对外来文化产生了高度认同。个别学生由于盲目追求个性,推崇庆祝西方的节日,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不积极去探寻。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往来程度不断加深,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学生向往西方的生活、交往。这些都是降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职礼仪教学中渗透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中职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学的内涵升华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教学便应提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礼貌、友好地对待他人,并做到和谐共处、互相谦让。中职院校虽然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进行了规范,但这种要求过于强制性,学生被动、强迫地接受学校的硬性规定,并不能发自内心接收礼仪课程的知识。因此,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中职院校的礼仪教学内涵进行升华,便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自内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遵守,并做到了良好的日常行为、礼仪规范。教师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礼仪的核心便是尊重,要让学生做到每一件事都应将尊重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因此教师在进行礼仪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对学生传输礼仪相关的表面知识,应在礼仪规范教学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才能让学生将礼仪的规范以及真正意义充分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之间更加团结,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古人采用传统礼仪与人相处的视频,并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还可以将古代的礼仪规范,结合礼仪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共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礼仪的魅力,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并提升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

2.在礼仪教学课堂中对学生潜移默化渗透传统文化

在中职礼仪教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由浅及深的方式,要在礼仪教学课堂中逐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礼仪课程具备的特点,结合传统文化为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从而突破说教式教学的弊端,教师还应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礼仪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全方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利益概念的过程中,可对礼仪的由来以及发展过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中国是礼仪之邦,并是人类在礼仪、礼节方面的重要发源地,礼仪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这便会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让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与自豪,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加深其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语

在中职礼仪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充分掌握礼仪课程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教师观。因此教师应加强礼仪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职礼仪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08年1月23日,、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场面非常火爆。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透露:初步统计,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参观的人数是没有免费开放时的5倍到15倍①,现在这个人数还大有增加的趋势。以重庆市为例,今年首个清明假日,著名的三峡博物馆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据《重庆晨报》报道,4月4日当天,三峡博物馆接待了8000多位参观者,到下午两点,人民广场上还弯弯曲曲排着两条“长龙”,排队人数近1万。因为是节假日,在参观人群中,普通市民最多,大部分是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参观,他们耐心地听解说员讲解,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大家都知道,博物馆中的展品大多数是历史文物,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参观,可以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要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仅仅通过观赏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地学习、接受教育。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不够,广大的中小学生仅仅从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课程中学习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对于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相对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有的学校甚至成了纯粹追求升学率的场所。许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欠缺和文学功底的匮乏。2003年,重庆市组织了一次青少年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②,这次调查共发出500份问卷,却只收回292份(占58.4%),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漠不关心或者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却自认为水平有限不敢作答。通过对交回问卷的分析,调查者发现被调查者对有关爱国主义的人、物、事的回答平均正确率达53.92%,尤其是课本里出现的、社会上广泛流传的问题内容正确率可高达92.47%;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典故等的回答平均正确率为24.02%,对相关传统处世知识的回答平均正确率为28.08%,对相关立志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为29.86%。可见,中小学生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野相当狭窄,这种状况实在令担忧。因此,在中小学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

1.文化

文化的内涵复杂,古今中外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据说已有二百多种,但至今国内外尚无公认的定义。研究各种文化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文化最广义的理解:“文化”跟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产品的总和。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③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它分为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而精神层次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不仅以外在物质载体的经典文献、制度、文物等有形的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无形的主体形式存在着。尤其是后者,通常称为“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集体无意识”等。因此,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作为长期历史沉淀下来的稳定的传统文化一旦生成,它对于置身这一文化之中的个体的生存就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像血脉一样构成人存在的灵魂。

当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轻视农、工、商而仅仅强调“学而优则仕”;讲究“官为本位,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轻视妇女的社会地位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此,笔者在本文中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它积极的一面出发,从它可取的教育功能方面出发来阐述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自古以来,人类的教育是以文化传承和培养塑造下一代为其不变的使命。有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承性。传承什么?传承文化,传承人类文明,传承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④所以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教化或教育的功能。概括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教育是把人类创造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也就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使他们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教育创造的主要是精神产品,它蕴含在所培养的人才之中,同时也蕴含在所创造的物化的知识中。因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它是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同时,教育又离不开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例如中国古代教育是在古代封建文化的土壤中展开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举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是封建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拔制度结合在一起,影响中国教育上千年。

2.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考察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教育具有政教合一的传统;有重伦理道德的传统;有重视基本知识传授的传统;有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这些传统当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促进其发展。此时的教育就要承担起传授传统文化、强化国民民族认同感的责任。

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获成功,得到了国内外如潮的好评,其关键因素就是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极大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瑰丽画卷,其轴心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优良传统。据媒体报道,奥运会开幕式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热,市民纷纷购买国学书籍,希望更多地了解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位市民对记者说:“看过奥运开幕式才真正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精髓需要加深理解。”奥运会开幕式吸引了许多孩子和家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向往。看了开幕式,许多孩子对于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充满了好奇。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掀起了一股“读经热”,江西、湖南、重庆、深圳等地出现了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私塾”,这些“现代私塾”里教的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说明传统文化正在与教育紧密结合。教育部批准的“京剧进校园”以及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都充分说明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教育展现给学生,学生需要通过教育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文明。

3.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撇开教育谈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撇开中国传统文化谈教育都是不对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共处于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它们交互作用,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因。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文化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化模式和文化内容正是通过教育传播才得以保存、发展。教育者如果善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教育手段的话,则会产生较明显的教育效果。

四、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经验体系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在中小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与骄傲。可以这样说,人们头脑里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得越多,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越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元素和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有利于使学生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2.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否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多种文化并存并且激荡发展,我国有部分青少年盲目的崇拜西方的社会制度,崇拜西方的一切,从而摒弃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此,在学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必然可以使他们正确的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对西方的文化加以辨别吸收。同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担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现代化,从而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3.有利于树立顽强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今部分中小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其自杀问题、犯罪(暴力)问题,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或网络上见到。而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各种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和人格形象是教育他们开拓进取、百折不挠、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最好素材。这不仅可以教育广大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理想,实现社会发展,民族进步,还可以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善于创造,积极创新,杜绝虚度光阴和轻生现象。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都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死的鲜明态度。反过来想想今天的中小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真的是很痛心疾首。所以在他们中间开展有关于这些渗透着生命意识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顽强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4.有利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免费开放博物馆的通知强调,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对于调节社会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推动我们中华民族更加文明和繁荣昌盛。

注释

①http://news.省略/focus/2008-03/31/content_7888679.htm

②都进学,李必勤等:《关于新世纪青年群体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报告》,《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2期

③张岱年等:《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④刘智远,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客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什么是传统文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具体含义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语言学家对传统的文化的定义就是前人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内涵这一点有别于现代文化,并且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主要侧重点也不同,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在道德方面的修养,它提倡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自身的修养能够提高。传统文化提倡人们尊重自然,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的时代感越来越强了。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的渗入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在高中学习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对于语文的学习掌握交流的技巧,所以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于中国文化的发扬,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认字,写作造句等基本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并没有做到有效的契合,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读懂古诗文需要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

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不是课本而是一些“课本全解”等工具书和参考书,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需要借助这些工具书的帮助才能读懂,这些工具书也是直接将古诗文的意义清楚地表达给了学生,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导致学生无法积极的进行思考,只是机械的明白古诗文含义,无法做到对古诗文的鉴赏,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对于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依赖性非常强烈。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感情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在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对其中的生词生字给学生做简单的意义讲解,并没有深入的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讲解,这样机械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同学知道自己学过什么文章,并不能对主旨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知晓的层面更不会有什么所谓的知识创新。

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策略

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本,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学素作为教学目标,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机械的灌输语文知识,而是应该全面系统的对课本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渗入传统文学,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促使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并且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引导和督促,促进他们将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践行。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可以说兴趣是一切学习的积极动力,当然在进行语文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生兴趣,这需要教师将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用影视、音乐和视频等多种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学习、对具体典故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欣赏传统书法碑帖、参看名人纪念馆等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当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学生才能积极地进行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索,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得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我品质。

3.3 对于学生采取名著拓展教学

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进行了解和学习。但是就当前的语文学习现状来看,学生所掌握的名著数量非常少,不可能从里面提取精华进行学习,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这个切入点就是对于教材中课文的学习,在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应该将课文的重点和主旨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简单的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引导学生去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原著进行阅读,全面的了解原著,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语文教学非常有帮助,并且对学生自身的素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大大忽略了,这就需要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生实际,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的进行契合,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9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高中语文教学要做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实现高中语文教W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

一、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内容延伸,对人精神领域的“深”和“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提出的人文素养包涵的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而易见,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对“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策略,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使其与教师的人文素养相通,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精度,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与高度,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1.完善教材内容

完善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教材内容是提高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编写或是使用较为科学、系统的教材会使传统文化教学有理可依,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教学有效性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在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时,编写人员要坚持求“广”不求“深”的原则。例如传统文学《易经》中的“先天八卦图”和“阴阳五行”这样高深的知识就不适合高中生学习。但是在人教版教材中的《离骚》《赤壁赋》等具有文学代表性和历史代表性的传统文学,难易程度适中,很适合高中阶段的传统文化教学。教材内容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深浅适当,循序渐进。例如传统节日、《静夜思》《咏鹅》等过于简单的传统文化不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编写内容时要避免过于简单或是过于复杂。另外,要选择与高考相关的内容,例如,传统的服饰文化或是古玩文化这样和高考没有太大联系的内容不适合高中传统文化教学。教材内容的大纲主要是成语故事、格言家训、经典古诗文、百家经典选集等等,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可以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在高中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由于高中语文教育的属性和高考因素,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传统文化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传统文化中人物精神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离骚》中,讲述了屈原一生对政治理想的抱负,并深刻抨击了当时的黑暗势力。教师可以透过课堂上《离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分析屈原的性格特点和个人事迹,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离骚》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和主题思想,让学生感受屈原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不屈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学习先人不屈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教师在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方法,对传统文化作品中的历史故事进行解构故事情节,编写剧本进行分角色扮演。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鸿门宴》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制作剧本,并对刘邦、项羽、范增、张良等主要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布置一场“鸿门宴”的谍战大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整理和识记名人名言,让学生感受名人名言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发学生座右铭的形成。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分析和探究,让我们知道了目前的高中传统文化教学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不重视,二是由于教材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对工具书的依赖性很大。对此,本文从完善教材内容和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方法两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

篇10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的历史文明逐渐演化而来,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思想的集中表现。它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并发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及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作为老师,及时给学生讲述一些较为简单的古文,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古诗词的形式存在的,并且出现的内容较少不易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由于现在社会生活很难接触到古文,所以对古诗词或文章的理解比较艰难,并且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记忆上,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或文章时容易对文章出现错误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教育教学中参考资料多如牛毛,学生能够很容易的买到与课文相配套的参考书籍。在学习古文时,一旦出现不能理解的词语时就翻看参考书籍,完全不用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对学习古文是十分不利的。再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些现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三、让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方法

1、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此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积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的美德,及时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有利的。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老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举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大禹治水等,让学生通过故事自己体会到传统美德,这种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2、在写字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认识的字还很有限,在教育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老师在写字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小学生写字,来传授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写字就和做人一样要方方正正等这种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坐姿更学会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通过这种小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3、鼓励学生深入的进行思考

篇11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医药学是比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更杰出的发明和创造,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但是,一门科学、一种文化要被人认识并接受,需要用实践来证明它的价值,需要通过宣传使人认知。

目前,西方国家认为世界有两种医学力量,即西方主流医学和补充替代医学(另类医学)。在一些保守和极端的西方人眼中,中医不仅不能列入主流医学,甚至是“充满了危险”的“巫术”。他们不承认中医药独立完整的医学体系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药的融入设置了很多法律障碍。

英国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发源地之一,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和国家间经济利益的竞争,使中医药进入英伦三岛并长足发展有着天然的阻力。1995年,英国的戴安娜王妃来到我的亚美迪医院就诊,我与王华医生对她进行了诊治,疗效甚佳。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王妃经常带着保镖或独自开车来我们的医院看医生,直到1997年8月21日她因车祸不幸遇难的前十天。为了帮助她更多地了解中医,了解中国的古老文明,我在与她交往交流时,谈了很多有关中医中药及中国文化的内容,还送给她一部英文版的中医书籍。王妃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萌生了来中国看看的念头。这件事在英国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因此而慕名来亚美迪医院看病。2000年,魏教授在来英国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的同时,还在胡华医生开办的华仁堂中医门诊出诊。她因地制宜地在临床中使用中药方剂,以中国医生的医德、医风、医术,使前来就诊的患者折服,一些英国政府官员,外国驻英使馆工作人员,甚至国际组织的要员也慕名到华仁堂寻医问药。这充分证明,中医药文化只有在实践中展示出博大精深的内涵,并通过交流和宣传,才能被人接受,并焕发出魅力。

篇12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篇13

2.学生设计理念存在缺陷

我国高校艺术生在中学学习阶段一般都很难进行系统的艺术知识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突击的情况下进入高校。这样就很难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艺术创作效果。一些艺术生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单纯考虑作品设计中要应用的色彩或者其他因素,最终导致作品质量下降,影响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绘画中,学生在西方的技巧学习下比较重视光与影的结合,注重立体感和真实感。但是中国传统画法则比较重视写意,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将传统画法与之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自身水平的提升,加强艺术创新,在追求写实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写意的内涵体现出来。中华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它自身包含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而且不同的地区也会存在不同的文化,这就需要学生自身去观察周围的生活,找到艺术创作灵感,能够充分将传统文化理念渗透到设计的作品中去。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的缺陷,在文化知识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最终会影响到艺术作品的设计效果,不能够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价值。

3.学生设计水平较低

我国高校在校艺术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艺术设计上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设计水平低下就是问题之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也不能够发挥自身的艺术设计能力,最终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发展,学生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为了减少自身的设计负担,往往采用网上的一些作品来进行设计,这样就不能够发挥他们自身的创造力,减少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同时学生在借鉴相应的艺术作品时,不能够自己分析出作品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最终影响他们设计作品的能力水平。所以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不断提升学生设计水平。培养他们自身的创造力,积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学生自身水平的提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艺术设计作品商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要想在商业化设计中赢得更加有利地位,高校在艺术教学中就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就为我国艺术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灵感,而且这样的作品更有深度和内涵,在市场中更能够赢得市场亲睐。由于学生自身的设计水平较低,这样就会导致我国艺术设计整体水平低下,从而影响到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

二、提高高校艺术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渗透的措施

1.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

设计作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高校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时,首先,就要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中国古典的艺术设计中,他们就遵循自然和谐美,从而设计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在图形与文字转换之间能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将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第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当地文化的学习,找到学习的方法,提升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艺术设计中去,就需要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才可以保证传统文化的理念,可以实现艺术设计的最终要求,保证艺术作品的水平和质量。

2.处理好现代与传统设计观念之间的差异

随着国际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设计也在逐步走向国际化。每个国家的艺术设计人员都在充分开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所以为了适应市场设计的要求,高校艺术设计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就要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有的放矢,利用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来不断扎实学生的设计基础。其次在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力,使学生可以找到科学的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充分结合。但是教师在进行艺术教学时,也需要注意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存在的差异,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学生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设计的能力。

3.丰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手段

在进行当前设计教育模式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对高校艺术设计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确保建立完善的教学、研究、实践理论体系。教师在对高校艺术设计手段进行丰富的过程中,要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理论作为教学基础,根据教学环境对教学手段进行有效选取,确保提高学生对高校艺术设计的学习效果。

(1)互动式探究教学

互动式探究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调动,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学习效果。通过互动式探究教学可以充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当前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完成对艺术的交流和知识的拓展。在进行互动式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鼓励学生参与到互动式探究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自身的创意进行阐述。学生完成阐述后,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进行完善,提出相关的创意改正意见。其次教师要提出自身的创意,让学生进行点评,使学生在进行互动式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开阔自身的视野和创意角度的转变。最后,由学生之间对创意进行探讨,将自身与同学之间的高校艺术设计思维进行拓宽,由教师完成总结和创意提升。

(2)以课题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高校艺术设计进行全面深入。教师可以根据课题形式对教学进行完善,注重对学生的创意性教育和艺术个性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保证高度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教学课题,将传统文化和当前的艺术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创作阶段、侧重等方面由浅到深,由表面逐渐深入,确保从本质上提高对学生的课题教学效果。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课题进行准确定位,对教学内容、教学表达方式等要素进行确定,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框架。在进行课题设定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题进行深入创造,确保学生能够在课题教学中发现和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由想象力。

(3)加强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使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官认识,减少课堂的枯燥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我国当前教学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进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进行充分运用,加强学生对创意的立体感认识。通过高校艺术多媒体实现对艺术的直观展现,提高艺术设计的形象效果,加强学生对高校艺术设计的兴趣,确保学生积极投入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艺术创意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多媒体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减少教师空讲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一个实体的创意展示,提高学生对创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