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一)人文主义的历史界定
人文主义(Humanism)是几百年来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潮,也是一个广泛使用但含义十分模糊的概念。人文主义并不是一个直接产生的词,他的产生要比“人文学”和“人文主义者”晚得多。教师所教的有关古典文化的教学科目在文艺复兴时代被称为“人文学”,而教授“人文学”的老师就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学”在15世纪所指的科目是语法、修辞、历史、文学、道德哲学等。但“人文主义者”比教授“人文学”的老师的范围要广一些。正如克利斯特勒所说的:“文主义这个词就来自于人文主义者和人文学科这两词,并且,这两个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被使用的词。从这个时期的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主义者就是讲授人文学科的人,而人文学科这个词则代表了一组学科,它由语法、修辞学、诗学、历史和道德哲学组成。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上述意义的人文学科的伟大兴起与发展;人文主义对其它文化领域,诸如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可能产生的任何影响必定都是间接性的。”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渐渐走出中世纪的神学观念,开始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二)人文主义的特征
吴式颖,任钟印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通史》中总结了人文主义的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肯定和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人文主义的核心特征。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有能力的,人能够发展自身,从而获取各种优秀品质,不断向完美接近。人文主义对人的赞颂与中世纪都会对人的贬抑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二,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重视人的能力而非血缘、门第、财富等因素。人文主义反对消极悲观、无为的宿命论,认为人有能力决定个人的命运,人的能力发展得越充分,就越有能力战胜命运的肆虐。人文主义对人的看法更加乐观和自信,认为个人的能力及其发展是获得成功、荣誉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主要依靠。
第三,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中世纪神学宣扬人对都会的教义教规的绝对信仰和盲目服从,而人文主义与这种权威主义做法相对立,要求把人从都会的教义、教规和其他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传授古典学问,让学生接受广泛的人文学科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头脑发达、能写善辩、风度优雅、体魄强健的经世致用之才,以适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需要,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三)人文主义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诠析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北欧人文主义倡导者伊拉斯谟认为好教师应当年长、有高尚的品德、有渊博的知识、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懂得教育艺术。与伊拉谟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维夫斯认为教师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具有很好地进行教育的学问;具有教学技巧和才能;具有纯洁的品格。教师应懂得教学技巧,应具有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的智慧”。另一位英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建议对老师进行严格的职前培训。他认为教师不仅应掌握知识,还应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懂得教育和教育的方法。法国的哲学家蒙田认为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第二,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判断力和道德;第三,教师有高于父母的权威;第四,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第五,教师要有好的性情。16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强调教师要有工作热心和敬业精神,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以热情感动学生,使之发生情感变化。
不难看出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家所提倡的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了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教学知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工作热情、工作精神等,具备这些专业素质的教师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才有可能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对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虽然没有明文的规定。也没有系统的科学论证,但一些学者和教育家对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已经做了深刻的论证,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没有对当时的教育产生大面积的影响,但对后世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思想,这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也对教师职业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定义
现代科学证明,素质是一个人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和内因作用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特质,这种特质通过气质、言行、修养、品格和风度等表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质。林崇德、申继亮教授将教师专业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二)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分析
叶澜教授认为,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专业精神、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李瑾瑜教授认为,应当包含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朱宁波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中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笔者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无论是哪一位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论述,它都包含专业知识、专业道德这两个基本方面内容,这两个方面也是一个教师可以立足教育领域的根本所在,它们也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合格教师的至关重要的方面,也决定着这个教师能否在教育领域里继续成长。当然教师专业素质还包括专业精神、教育观念、教育智慧等许多方面,本文将着重介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中专业知识与专业道德的影响。
专业知识是一个专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专业人员区别于另一个专业及其他人员的本质特征。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在舒尔曼看来,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表现在教师有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特别重视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思的功能与作用。叶澜教授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三个层面。第—个层面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第三个层面是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
专业道德即指教师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在人格上,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师德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师德的影响不但广泛地作用于在校学生,而且通过学生和家长对社会产生影响。高尚的师德会影响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几十代人。因此,在道德水准上,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不同。在我国古代,道德伦理的人文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在欧洲古罗马时期,教师则首先要拥有辩论术;进入中世纪,宗教学说成为最重要的教师专业素质之一。
(一)人文主义思想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
人文主义学者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分别提到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教育的学问”、“掌握知识”、“有学问”,虽然他们的“知识”、“学问”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不同程度上包括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身心健康的知识等。
叶澜教授对教师专业知识的三个分层中,最基础的层次中就指出教师要掌握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其中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就是指,教师不能只片面地掌握人文知识或科学知识,而是要全面掌握人类的优秀文化,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那么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才能,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样倡导的是即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不能失去人文精神。单纯地掌握科学知识或人文知识。并不能得到人们预期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主义教育教育不仅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主张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向学生提供关于人的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有用知识。而且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智潜力的自由运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与科学进步相伴的是文明的进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不仅要掌握人文知识还应该掌握科学知识,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更要既要弘扬科学精神,又不能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养成。
另外,教师还要掌握能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蒙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第一点就提出了“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可见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重视。有了这些辅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影响
道德教育在古代社会中居于首要地位。孔子要求子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德修养为主,学习文化知识及技艺只是“有余力”时的事情,道德修养可以说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而且贯穿整个中国教育史,所以对现代教师来说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精心育人、钻研业务、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一直以来对教师专业道德基本要求。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维夫斯说“一个教师应该既是个好人,又是学问的爱好者”,可见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
篇3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需求、人的发展等方面, 萌芽和发展与文艺复兴时期。首先, 人文主义肯定并认可人的精神是自由的, 是可贵的, 通过环境设计, 将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环境, 人文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有积极作用。
(二) 环境艺术
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进步, 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 为了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社会建设需求, 环境设计作为新兴学科, 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城市环境优化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学科。环境设计是一门科学, 主要对人类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休闲生活空间进行科学规划, 以便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不管是物质的, 还是精神的。环境设计包含的学科内容很多, 例如建筑学社会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行为学以及环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
(三) 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让人们见识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 对自身的生活要求和精神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 希望能在社会生活中提升新的高度。环境设计正是应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是人文主义与环境艺术的融合, 更是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二、人文主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类的真实和切实需求, 根据人类的需求完成设计工作。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需求都会对自身的提高, 也是人类生活与社会中的发展步骤, 只有具备真实的需求, 同时能被满足, 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 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对建筑、环境等需求设施融入人文主义, 是体现人类重要性的重要表现。
(一) 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价值包含的内容很多, 但没有一项内容能离开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体现文化价值的手段, 必须是以体现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社会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设计, 从施工角度来说, 是保证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 但从社会环境营造来讲, 必须保证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设计过中, 重视人在所处空间内容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协调好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融入人文主义后, 让环境变得更有人情味, 这才是环境设计价值体现的目标。
(二) 环境艺术设计要重视文化特色
技术是客观的, 同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会出现较大差异, 所以, 在做环境艺术前, 设计师应该先了解清楚当地的风俗人情, 以及当地的居民喜好, 并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多方案、多设计的方法, 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 最后确定一种最适合本地人文主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对当地环境设计的充分理解和认识, 凸显本土特点, 使得该地城市环境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地区较明显的特征, 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展现风俗风貌, 还能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三) 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主义等科学的交叉
作为环境设计人员, 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人文主义所包含的内容很多, 涉及范围广, 有文化上的, 艺术上的, 所以, 环境设计要融合人文主义, 所要了解的知识体系是很广泛的, 而各个知识体系又会有所交叉, 设计师不仅要掌握本地风俗文化知识, 还要能掌握设计理念和环境工程。例如, 人体工程, 看似与环境艺术设计无关, 但要为居民一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人体工学不可或缺。此外, 设计师要抱着学习的心态, 对除了本地之外的其他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多了解, 分析总结, 形成自己的设计经验, 从而更好地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
(四)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学科, 虽然与其他学科有所从何, 但设计人员应体现其独立性, 才能有效展现你的设计理念。作为设计师, 要坚持本门学科的独立性,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城市环境建设、优化的特点和优势。只有高超的环境设计, 才能经久不衰, 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 积极与其他环境建设科学、人文主义科学融合在一起, 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从人出发, 这样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所有工作的展开都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文主义更是要人的需求出发, 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出来, 不仅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意愿和需求, 更展现了社会对人的重视, 有利于社会和谐。其实, 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是我国积极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科学表现, 作为设计人员, 要不断创新, 研究和总结, 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吉。试谈绿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河南建材, 2010 (06) :130-131.
篇4
一、文艺复兴在社会和历史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著名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文艺复兴运动作为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为积累了原始财富。也为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及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必要条件。
但是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
第二,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著名的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为后来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人民”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
第三,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实生活,反对权威,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实生活,反对权威。
第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哲学体系,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求实态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提出了民主政治思想,也要求民主自由,但其有早期的不成熟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文艺复兴力图恢复希腊、罗马时的古典文化,其实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文化, 并非单纯的复古。古典艺术的具体形式给人人以启发,但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现实主义的方法和古典社会的民主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则是力图突破中世纪教会控制的非现实主义,为此文艺复兴在创作和实践上密切结合。这个时期是大师辈出的年代,其中最耀眼的便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不仅仅在艺术,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造诣也颇高。他擅于将艺术创造和科学相结合,《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端庄秀美的银行家的夫人,她温文尔雅,身着华贵,给人一种美的无限的遐想。达芬奇敏锐的抓住了她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直击她灵魂深处,这是对人的一种赞颂,以真人为表现内容。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接受米兰圣马利亚·德烈·格拉契修道院的订件时作的。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着手,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这幅画是达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欣赏此画,感受大师在作画时是我心里活动。
文艺复兴的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雕刻家,画家,还是位了不起的建筑师、军事工程师和诗人。《大卫》是米开朗基罗整最重要的雕像之一。大师通过作品来表现他心中的大卫,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勇斗士。在大卫决战前的瞬间,以站立姿态,重心落在一只脚上,显得轻松自然,表现出面对强敌毫无畏惧,是一种准备迎接战斗的姿势,这种身体得放松和精神得专注形成对比。米开朗基罗赋予这块原本废弃的大理石以新的生命,使它具有精神的象征性。
四、结束语
文艺复兴不仅仅对欧洲的社会和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另一个程度上影响着西方的美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并在人文主义的氛围中体现出它的风貌。艺术家解放了思想,提倡个性自由,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主义传统。借助理性与科学知识,使生动的形象和真实的场景再现,开创了现实主义。对后世美术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进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苏珊·伍德福特等编著.《剑桥艺术史》第二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外国自然科学哲学选辑》,哲学研究编辑部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
篇5
一、“悲剧”与“人文主义”:《奥德修记》中的奥德修斯
悲剧是古希腊对人类文学的卓越贡献。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悲剧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发展的历史。
严格说来,《奥德修记》应该称为“史诗”。但是,《诗学》之中论及悲剧,多引《荷马史诗》为证。因此,史诗(尤指《荷马史诗》)与悲剧之间,无疑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共同因素。故笔者采用亚氏之说,以悲剧,或至少是“潜悲剧”论荷马。
亚氏认为,“史诗和悲剧……有些是两者所同具,有些是悲剧所独有……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则不是史诗里都能找到的。”对于荷马,他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认为荷马是“真正最大最卓越的创作者”,“神圣般地超过其他人”,是“第一个人”,是“最大的一位”。为何诸如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伟大的悲剧作家都未能享此殊荣,而史诗作家荷马却能获得如此程度的赞颂?亚氏曾经指出,“史诗的种类也应和悲剧的种类相同,即分为简单史诗、复杂史诗、性格史诗和苦难史诗;史诗的成分(缺少歌曲与形象)也应和悲剧相同,因为史诗也应有突转、发现和苦难。”这样,一切不言自明——荷马的史诗创作和亚氏的悲剧理论相当契合。从形式上来看,史诗可以摹仿很多行动、包含很多情节,但无论简单史诗《伊利亚特》,还是复杂史诗《奥德修记》,都只摹仿一个行动;从情节上看,《荷马史诗》完全具备“突转”、“发现”和“苦难”三个要素。
所谓“悲剧”,“不一定要有我们今天的悲惨结局,它的结局一般都是平静而和解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种理念,颠覆了柏拉图“艺术摹仿自然”的哲学框架,把“人”提升到了突出地位。这样一来,便促使人们将目光从倾心自然转向审视社会,将信仰从膜拜神祇转向瞩目自身,将希望从企盼来世往生转向关注现实生活。他认为,作为人性的固有部分,感情和欲望生而有之,不应也不能被忽视甚至禁锢,而悲剧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性的这一需求。这是因为,悲剧能够“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也就是说悲剧能够宣泄怜悯、减轻恐惧、陶冶感情、制造,对于社会道德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对于个人品性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亚氏本人也相当重视悲剧的教化和规范作用,他指出,“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符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综上所述,亚氏对于悲剧作用的阐释明确了他艺术为人服务的功能指向;对于悲剧实质的定义体现了他追求人性解放的道德趋向。
《奥德修记》采取的是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一条线索是特勒马科斯蒙雅典娜相助外出寻父;另一条线索是奥德修斯蒙宙斯恩典辗转还乡——两条线索因父子相认而最终汇合,全诗依照线索,有序展开。亚氏评价,荷马“与这些人(其他史诗作者)不同,不仅从艺术上,而且从创作本质上皆相信见到一道好的光芒。”荷马严格按照“突转”“发现”“苦难”三重标准展开叙述,重点描述了奥德修斯还乡途中遭受的磨难和困厄。这些磨难和困厄来自各个方面:来自神、来自人、来自自然……然而,荷马并非单纯为了描写苦难而描写苦难,而是旨在通过苦难表现奥德修斯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畏的抗争。正因为人文主义所瞩目的是“人”,所以恰恰是通过这种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谓的抗争,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才显得血肉丰满,荷马史诗的人文主义才显得淋漓尽致。
《奥德修记》中的人文主义观念,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显示出来的——一方面,作者瞩目于人,通过对人性的褒扬直接宣扬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文主义内核;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脱离神,通过对众神的描写间接衬托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要求。
首先,奥德修斯与人和自然的奋力抗争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良好载体。离开伊利昂后,他们先是踏上洛托法戈伊人的国土,洛托法戈伊人给他派出的三人吃下了洛托斯花,让他三人不知归返,奥德修斯果断地把“享用洛托斯花,完全忘却回家乡”的同伴缚在船上迅速离开;他们而后来到库克洛普斯的居地,面对震地神波塞冬的儿子波吕斐摩斯,奥德修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他先告诉巨人自己的“名字叫‘无人’”,骗过了巨人的同伴,接着灌醉并刺瞎波吕斐摩斯,把自己和同伴绑在公羊肚子下面逃出巨石封锁的洞穴;船队接着驶过特勒皮洛斯,莱斯特律戈涅斯人“从崖顶向下抛掷巨大的石块”,“叉鱼般把人叉起带回作骇人的菜肴”,除了奥德修斯所在的船只外其余都惨遭不幸;侥幸逃脱后,他们又登上了海岛艾艾埃,可他派出的九名同伴又被美发的神女基尔克“变出了猪头、猪声音、猪毛和猪的形体”,赶进猪栏,幸而奥德修斯得到赫尔墨斯的晓谕,制服基尔克,使被施魔法的同伴复归人形,不过他们也因此在神女的宅邸居留了一年;而后,奥德修斯在基尔克的指点下,“前往哈得斯和可畏的佩尔塞福涅的居所,去会见特拜的盲预言者特瑞西阿斯的魂灵”;在冥府,他见到了死去的同伴、故去的母亲,见到了先知特瑞西阿斯,被告知归途的命运;从冥府归返后,他们从艾艾埃岛再次启程,沿途战胜了女妖塞壬的诱惑,躲过了卡律布狄斯悬崖的凶险。当然,他们也曾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付出代价,他的同伴趁奥德修斯熟睡之际偷偷打开艾奥洛斯赠予的皮囊,结果一行都被从伊卡塔的岸边吹回风神的岛屿。作者通过奥德修斯一系列的探险经历,展现了他在与敌人斗争中体现出的果敢和智慧,以及在与自然斗争中体现出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外界给予的一次次沉重打击与艰难困苦,奥德修斯没有放弃、没有屈服,而是始终固守着重归故土的坚定信念。他把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与万物之灵的高度智慧相结合,战胜了诸多的磨难,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显示了人类的力量。通过第八卷到第十一卷中对奥德修斯行动的一系列摹仿,荷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第一,是面对磨难与困厄时坚定不屈、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第二,是面对危难与困境时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理性思考;第三,荷马同时又从反面抨击了自私、贪婪和猜疑等人性中的弱点,为人文主义的失控敲响了警钟。通过前两点,荷马正面赞扬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后一点,荷马反面批判了自私、贪婪、猜忌等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带来的问题。从而对人文主义做出了全面的阐释。
其次,奥德修斯与众神之间的恩怨纠葛同样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突出体现。归返途中,他的同伴背弃誓言,烹食赫利奥斯的牛群,集云神宙斯用雷霆击毁他的船只、击毙他的同伴,他只身一人“漂流九天,直至第十天黑夜”,登上奥古吉埃岛;来至岛上,他又被美发的神女卡吕普索留居七年,神女许以长生不死、永不衰朽,他却终日“坐在海边哭泣……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终于获准离开,强大的震地神波塞冬又掀起风暴巨澜,撕裂他的船帆、折断他的桅杆、击毁他的船阀,他“奋力浮游”,“在汹涌的波涛里漂浮了两夜两天”后,踏上费埃克斯的国土。面对诸神降下种种的磨难、抑或是神女给予的绵绵情意,奥德修斯没有放弃希望、引颈受戮,也没有抛弃信仰、屈膝委从。这样便突出了奥德修斯自主判断的理性精神和独立意志,赞扬了奥德修斯面对苦难的坚忍不屈和奋力拼搏,从而高度肯定了人的尊严、力量和价值,突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境、蒙受苦难,但人生的价值也就在于此——用精神去激发自己的力量,在拼搏中掌握自己的命运。永生不死的众神固然可敬可畏,但在《奥德修记》中,他们不再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和奥德修斯的行动息息相关。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行动始终围绕着奥德修斯而展开,从而侧面衬托了人性的可贵;另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形象普遍具有着复杂的人性特征,从而直接体现了人性的价值。从而使人文主义得到了良好的彰显。
综上所述,《奥德修记》通过描写奥德修斯凯旋还乡途中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时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坚定不屈的精神,集中表述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反对以神性压抑人性、以神学贬低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忠实地继承了西方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直至今日仍然有着相当的意义。
二、“喜剧”与“人文主义”:《神曲》中的奥德修斯
但丁号称“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在《神曲》这部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性巨著中,但丁在维吉尔和贝雅特丽奇的指引下游离与地狱、炼狱与天国,通过与诸多著名人物的对话,一方面反映了中古时期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和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也透出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蓬勃萌芽和灿烂曙光。
正如但丁所言,“在任何一部教诲性作品的开篇,必须探讨六点:主题、作者、形式、目的、标题、哲理”,可见作者本人对《神曲》的定位,就是“一部教诲性作品”;因为教诲的目的所在,所以《神曲》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而是‘多义的’。第一种意义是照文字上的意义;第二种意义是照文字所表示的事物的意义。第一种可以称为字义的意义,第二种可以称为讽喻的或神秘的意义。”“全书的主题,仅就字面意义来说,不外是‘灵魂在死后的情况’……但是,如果从讽喻方面来了解这部作品,它的主题便是‘人,由他自由意志的选择,照其功或过,应该得到正义的赏或罚。’”这样一来,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也就相当明确,即“解脱生于斯事的人们于悲惨的情况,而领导他们达到幸福的状态。”旨在通过获罪的灵魂和“得福的灵魂在死后的状况”,晓谕世人“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的奖惩。”《神曲》,意在规范人的实际行动,“对邪恶的世界有所裨益。”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他以赞颂的笔调描写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受了求知欲的推动,在远征特洛亚胜利后,不肯还乡,坚持航海探险的英勇行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来不是为了像兽类一般活着,而是为追求美德和知识。’”可见,作为求知欲的化身,但丁给予奥德修斯相当程度的褒扬与肯定。《奥德修记》在奥德修斯合家团圆后便告结束,奥德修斯此后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冥府中的特瑞西阿斯曾有一段隐晦的预言:“死亡将会从海上平静地降临于你,让你在安宁之中享受高龄,了却残年。”根据这段预言,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补充了这位英雄的结局——他们出海航行、终于到达西方,却因神灵之意葬身炼狱山前。
不难看出,奥德修斯的诸多思想与行为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首先,在他的心中,认识世界的欲望远比对儿子的慈爱、对父亲的孝心以及对妻子的恩爱强烈,促使他毅然决然地乘船远航,去探索“太阳背后的无人的世界”;其次,奥德修斯提醒同伴,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具有心智和理性,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应像兽类一般浑浑噩噩,而应努力追求美德和知识。通过奥德修斯的思想和行为,但丁全面阐述了尊重人性、推崇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
然而我们也看到,就是这样一位但丁给予高度赞誉的奥德修斯,死后灵魂却被但丁安排在深层地狱受到惩罚。奥德修斯所处的第八层地狱被用于惩罚“对非信任者的欺诈罪”,是惩罚重罪者的深层地狱。奥德修斯因为献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而被判作“出阴谋诡计者”,灵魂堕入第八层地狱第八恶囊,永受烈焰灼身之苦。为何如此?
这是因为,但丁毕竟处在新旧交替之时。虽然大力宣扬人文主义,可是依然难以摒弃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的经院哲学观点里。这体现在,他一方面肯定荣誉的必要价值,一方面又感叹荣誉的虚幻无常;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将奥德修斯堕入地狱受罚,一方面又依据自身的价值评判对奥德修斯表示同情叹惋。《神曲》中,这种宗教道德观念曾不止一次第体现。在炼狱海滨,他“看到四颗除了最初的人以外谁都未曾见过的明星”;在第八重天,三圣人又向他通过询问考验他的“信、望、爱三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但丁的出发点依然是教会——“没有这种信仰,单靠善行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不敬拜上帝、不信仰基督,即使终身行善,灵魂也难得救。
不过,总而言之,但丁笔下的奥德修斯,是求知欲的载体和化身、是美德和知识的集合体。即便但丁将他打入深层地狱永受烈焰灼身之苦,我们无需、也无权站在今人的角度上过分苛求古人。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表象背后的真实——正如上文论述,不与儿子、父亲、妻子安享天伦,而是启程、探索世界,体现了他崇尚理性的倾向;对同伴强调人的心智和理性,主张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美德、获得知识,则体现了他尊重人性的倾向。但丁通过奥德修斯的言语和行动全方位展示了他尊重人性、崇尚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结语
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是不朽的。漂泊外乡九年之久,他的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业已成为无数人的信条。也恰好是这集于一身的优秀品质,使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闪烁着人文主义的耀眼光芒。诸如关心人、尊重人,强调人性、推崇理性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核,无不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至于具体的论述,已详于上文,此处不再赘述。总而言之,无论是最伟大的“悲剧”还是最伟大的“喜剧”,都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而奥德修斯,则仿佛作品的灵魂,使两部巨著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人文主义是不灭的,奥德修斯是永存的。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诗学[a].//罗念生.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创作学注疏[m].王士仪,译. 台北: 联经出版社, 2003.
[3] 吕新雨. 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4] 但丁. 致斯加拉亲王书—论神曲·天国篇[a]. 缪灵珠. 美学译文集(第一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篇6
如何定位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呢。这是专家学者们探讨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十一世纪,全球知识信息网络化令中国教育具有不断学习的特点更加明朗化。知识网络化、人文主义思想、中小学教育三者的融洽与否关系着社会的未来与希望。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促使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更加重要,亟待不断完善。
首先,人文教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备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人文教育学科同哲学、社会学、文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一样,是以人的教育为中心,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德的提升,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为最终归宿。
由此,作为网络化教育中的主体——学生的人格将得到旷古未有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首当其冲的任务。
基于互动多媒体手段,网络化教学使得各个人文学科涉及到的人物,在学生心中将留下个性鲜明的印象。教学中涉及到的诸多关于特定时期的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乃至社会的演进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征诠释,人物个体的复杂化,艺术的多姿多彩,这一切人文教育素材展示都将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更加明朗化。这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网路时代的教育影响力强大功能不言而喻。
其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时代,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到的人文素材人物篇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士、侠义忠士等许多古今令人敬仰的人物,犹如夜晚灿烂的群星,生龙活现的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古代的岳飞、文天样,当代的焦裕禄、雷峰、孔繁森等其人性光辉形象感人至深。中小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永恒的道德教育,有意识的展现、不断的熏陶、慢慢地感化,不断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不断的教化,不断的完善学生的人格。明白是非判断,隐化了强制的外在教育,让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养成与完善。
再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明辨思维能力,诚信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尤为明显
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网络化信息时代,人文主义教育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诚信原则尤为重要。紧跟时代步伐,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失,但是诚信的培养更加突出。在人文教育教学中,即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明辨思维,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兼顾诚信的培养,这体现了网络化时代的人文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
第三,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中小学人文教育更加突出情感、价值观与世界进步国家想融洽
中小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定位于是人格教育与道德提升,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受教育者与世界进步国家人文主义教育相适宜。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世界各国定位基础教育的使命时.着重提出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努力。
由此我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必须深思的几个问题:
l、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定位;
2、强调认知学习,更要强调情感和行为的教有定位;
3、学做世界公民,与世界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定位。
以上三点说明,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定位倾向地位尤为重要,这关系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人类的教育。
第四,二十一世纪网络化时代,中小学教育意识形态的倾向定位不同凡响,须科学分析定位
篇7
一提起人文主义,人们总会想到文艺复兴,认为人文主义是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文化思潮,甚至认为两者具有同一性,“这是每一本大学和中学教科书以及导游书中不断重复的陈词滥调。”就连一些哲学百科书在解释此条目时也写道:人文主义是于14世纪后半期发端于意大利,随即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近代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类似的表述无论是普通读本还是在严肃的学术出版物里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这种拦腰一截的方法不仅忽略了这一术语的历史性,更是在内涵和精神气质上使人文主义一词大为逊色。人文主义其实是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它的主旨是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分析和探究,对人给予理性的教化和培养,对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给予精神指导。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一
希腊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对人性的基本理解是身与心、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其对人的基本理想和总的追求是塑造身心俱美的人,既是世俗的,又是神圣的:是“具有躯体的精神”和“精神化了的感官性”的和谐统一。这项宏伟事业的起点是荷马,终点是希腊古典时代辉煌的“三哲”。
盲诗人荷马无疑是希腊人文主义之父。令诗人永垂不朽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古代希腊被看成是智慧的宝库,“所有城邦都把它当作学校教育的基础”。荷马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至8世纪,上承希腊米诺斯一迈锡尼古风时代的爱琴文明,下启希腊黄金时代的雅典文明。荷马是当时许多游弋在希腊各地的行吟诗人之一,之所以至今依然不朽,在于他把各种各样的传说、神话,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想象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别林斯基写道:“荷马的艺术才能是座熔炉,通过它,民间故事、诗歌和诗的片断的粗矿石炼成了纯金。”荷马生活在人类的早期,人类文明的生长时期,也是希腊个性形成阶段,崇尚的是自然主义,精神生命呈现出“青春的新鲜、欢欣的状况”。荷马笔下的希腊人生命纯朴、热烈、奔放而自由,在自然的天性中尽情享受生命的愉悦。史诗中那些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整日宴饮。直到日落时分”,“宴会上还有阿波罗持有的漂亮的七弦琴和用美妙歌声相和的文艺女神们。”荷马对躯体的健美、相貌的俊俏、欢宴的场景、感官的享乐真是不惜笔墨不加掩饰,史诗充分展示了人的自然本性的无拘无束。荷马不愧为是人性美的讴歌者、颂扬者和倡导者。
荷马的人文主义集中体现在神人关系上。荷马的诸神既有神的特性,又与人同形同性,有人间的喜怒哀乐,有时很难区分到底是奥林匹斯山上的神还是希腊凡间的人。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理想,要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既有人性的丰满与热烈,又具有神的力量与克制。在荷马这里,神愈近人,人更像神;神与人同乐,人与神共欢。但拨开人神共舞的场面上的热闹,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本能与理智的较量。荷马史诗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元素是希腊人不竭的泉源,“希腊世界生息在荷马这个元素里,就像人类生息在空气里一样。”但荷马的人文主义更关心的是人的自然本性,在这一时期,人类理性刚刚走出襁褓,只显露出微弱之光,非得借助神力才能唤醒。作为深刻影响欧洲文明传统的希腊古典人文主义,不是仅由希腊的神话、诗歌、悲剧来完成的,荣誉的花冠更应属于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
二
希腊历史进入古典时代的标志是希波战争的胜利。任何战争的胜利本身都是值得欢庆的。希波战争的胜利对于希腊的伟大意义除了在于其结果决定希腊人是做奴隶还是做主人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影响――成功抵制了东方专制政体向西方推进,“使亚细亚的原则失掉了一切力量”,从而“挽救了文化和精神的权力”。此后希腊,特别是雅典,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植根于西方文明的希腊人文主义的理性智慧诞生在雅典城邦民主政制的鼎盛时期,完成于雅典城邦由强盛转为危机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典人文主义的发明者、完成者、完善者。
众所周知,希腊文化一转而至于哲学便开出了异常绚丽的花朵。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化到了苏格拉底时生了转向。荷马为希腊人发明了一个神的世系,要在神性中发现人的理性,这种理性往往表现为“神异奇迹”。任何文明的起源首先是宗教,希腊也不例外。荷马史诗中的神成百上千,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处处是求神问卦、请求神谕的记载。处在文明早期的希腊人对鬼神显灵之类的事情是很在行的,“只有苏格拉底不受它们的吸引,因为他深知科学和艺术不是神异事迹的产物,而智慧也决不是在秘密之中。真实的科学宁肯说是在公开的意识里。”苏格拉底把视线从神界转向了人事。 “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的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人文主义者不断反复要求的就是,哲学要成为人生的学校,致力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由于专注于人事,对人事的关心,苏格拉底不但实现了由神界向人界的转向,更进一步地完成了对人的本身的转向,即关注点由人的外在的感性对象转为内在性的灵魂。希腊人生命力的勃勃生机决定了他们从来就不是禁欲主义者,希腊的古风流韵即使是苏格拉底也不能免俗。他对俊美的面容、矫健的躯体也会投以惊羡的目光,但他认为惟有高贵的灵魂才会使人尽善尽美。苏格拉底确立了一个原则,灵魂的善对于人来说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什么是善?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善。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为帮助雅典人获得关于美德的知识,获得精神的启蒙与教养,苏格拉底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他不知疲倦地行走于街市,向所遇到的任何人――无论是贵族还是鞋匠――不断地询问、讨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义;什么是虔敬,什么是不虔敬;什么是谨慎,什么是鲁莽。他认为,“对这类问题有知识的人是有价值的。善良的,而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为奴隶”。诘问方法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不仅仅使人做有道德的事情,还要使人知道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这样做就是道德的。比如说,中国孔子之学教人以伦常,君臣关系位于五伦之首。这炉火纯青的君臣理论如果到了苏格拉底的手里,他
就会向他的讨论对象诘问:为什么要忠君尊王?因为人有君臣之伦。再问:如果君臣之伦为人之本性,是否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必有君臣之伦?显然不是。人类社会莫不有父子夫妻,莫不有长幼朋友,这才是人类天赋的关系。苏格拉底就是在这种诘问中让对方反思其行为的依据。孔子是教人做什么。苏格拉底是教人为什么要这样做。黑格尔高度赞扬苏格拉底“是道德的发明者”,“苏格拉底以前的雅典人是伦理的人,而不是道德的人;他们曾经做了对他们的情况说是合理的事,却未曾反思到、不认识他们是优秀的人。道德将反思与伦理相结合,它要去认识这是善的,那是不善的。伦理是朴素的,与反思相结合的伦理才是道德。”伦理是风俗、习惯、训诫、神谕或上帝的箴言。在伦理的状态下。个体行为也许是道德的,但却意识不到。伦理是直觉,而道德是个体意识的自觉,是理性的指引。在理性状态下,个体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如果理性意识到行为的恶则会放弃,避免恶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苏格拉底在乐此不疲的追问中,促进了被问者自我意识的形成,增长了理性思维的水平。
苏格拉底为了雅典人能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灵魂的善才是幸福)耗尽了一生的激情和智慧。就在对他执行死刑的时候,他还在教诲人们不要只专注于尽力获取金钱、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他劝谕人们不要“把实际利益看得高于精神和道德的良好状态”。苏格拉底是道地的人文主义者,他用他的思想和行为铸就了西方理性的典范、人格的楷模――“一个恬静的、虔诚的道德形象”。希腊精神在苏格拉底这里发生的转向同时也是世界精神的转折点。此后,理性精神像基因一般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和精神的传统里,尽管时代不同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未来时现到的问题是什么,“在原则上、基本的特征上都已包含在古代的学问里了。”
柏拉图沿着苏格拉底的方向继续前行。他是苏格拉底学说和思想的忠实记录人和继承人,并在继承中发展和超越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在讨论城邦与人的关系时,重点认为城邦个体公民自身、个人灵魂的善和理性节制是城邦正义的基础。柏拉图的关注点首先在城邦本身,以城邦政治和伦理哲学为中心。哲学思想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城邦国家是古典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在古代希腊,城邦共同体是公民身份的基础,失去城邦身份,甚至不能称之为人。个人不能单独生活,不能单靠个体力量达到自足,因此城邦共同体的公共秩序和共同精神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城邦的正义对于个人的正义具有优先性。个人的正义是从城邦正义中教化养成而来的,即对个人的道德教化依赖于城邦制度本身的正义性。个人品质的好坏,个人德行的善恶,灵魂的高贵与卑贱端赖于城邦制度本身的优劣。这其实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一种现象:在一个好的制度里,坏人能变成好人;在一个坏的制度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什么是城邦的正义?在回答问题之前,柏拉图提出国家应具有三个美德:一是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才智,属于少数统治者;二是勇敢,属于有力量保卫国家的军人;三是节制,是对感望的控制,这一美德不像以上两种只限于一部分人,而是一切人应具有的美德。正义看起来似乎是第四个美德。但是它并不是以上三者之外的另一个美德,而是统摄节制、勇敢、智慧的力量。“无论何处,只要你发现了其他的美德,你必然会碰见正义本身也已经在那里。”这就是说,正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关于外在的、单个的、具体的行为,而是自身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正义不是关于外在的具体行为,而是关于内在的、正义本身的本质规定性。真正的善也不是一个一个善的行为,而是善的普遍原则,善的相。”“只有共相、理念、善是本质性的东西。”由于正义不是具体的行为,而是关于内在的普遍性的规定,当一个具体的正义行为结束后,正义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依然存在,正义或善又是永恒的。因此,正义的总体特征是普遍的、单一的、永恒的。发现正义或善的普遍原则,即相,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超越。苏格拉底在永不停息的追问中,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正义或善,探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但苏格拉底并没有给出答案,柏拉图完成了老师未竟的事业。
确立正义或善之普遍性原则也就是确立了城邦正义或善的普遍性标准,同时也为城邦确立了道德和价值方向。但是,怎样实现城邦的正义?节制、勇敢、智慧的品质从何而来?柏拉图认为:“除了来自个人而外城邦是无从得到这些品质的。”个人的这些品质又从何而来?这进一步的追问直逼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人的教化。教化就是在善之普遍性指导下,对人施以教育,培养与陶冶人之为人的性情,使其具有城邦所需的道德品质。教化是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对人的理性的培养和灵魂的塑造又是教化的核心。人文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使人完美不可缺少的更加内在更加深刻的精神修养。要塑造灵魂就要先认识灵魂。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人们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部分或欲望部分,亦即种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既有较好的部分,也有较坏的部分,由此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当较坏部分受较好部分控制的时候就是“自己的主人”。而当一个人的欲望在力量上超过了他的理智,就是“自己的奴隶”。柏拉图认为欲望是最大的外在敌人,一方面它占每个人灵魂最大部分,另一方面它最贪婪。真实的存在,即正义或善的“相”寄寓在灵魂的理性部分。是永恒的,最接近于上帝。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培养人的灵魂的理智部分,使人具有理性力量去控制、支配人的感望,以防止感官的混乱影响灵魂的清澈。这正是柏拉图哲学的特点。他“把哲学的方向指向理智的、超感性的世界,并且把意识提高到精神的领域里”。在柏拉图看来,肉体及感性存在是暂时的、变动不居的、有死的,而灵魂是永恒的。但灵魂的永恒性不是自动产生的,只有当灵魂摆脱了外在欲望的诱惑,处于澄明、宁静的境界,灵魂的理性部分才能区分判断什么是正义与不义。才能认识把握真正的善和真理。灵魂通过精神而达到不朽。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古典人文思想的发明者、原创者。柏拉图之后的西方哲学家对他产生了后裔般的依赖,连最反对他的亚里士多德也不例外。活跃于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不过是柏拉图的一系列脚注。”如此评价,未免不包含哲学家个人的特殊偏好,但是谁也不会否认柏拉图的精神哲学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正因为这样,本文不打算把来自遥远马其顿的亚里士多德当作继续讨论的对象,尽管他是“古代世界最博学的人”,但这里重点是从原创意义上讨论古典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三
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原则是理性,伦理原则是理性指引下的节制与适度,目的是社会的正义或善,终极意义是人的更幸福美好生活。在此我们能感受到古典人文主义最形而上的关注也就是为了形而下的目的。这意味着古典人文主义既指向哲学,也指向生活;它既是一种哲学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那
些古代先贤不是隐居山林僻野的修道士,他们不做无聊的玄思与冥想。他们的思想是现实的、活生生的。黑格尔评价苏格拉底说“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的哲学活动决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的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的。”而柏拉图“归根到底是一个雅典人,这意味着他身上所有其他人类兴趣都要服从他对于政治的兴趣”。他们对灵魂和精神的迷恋,对普遍原则和一般概念的钟情,并不是为了满足于精神世界的概念游戏,而是要解决人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人文主义者强调对灵魂的诊疗和精神的教化并不是否认更不是弃绝感官的生活,也不是贬低生活本身的幸福快乐,只是认为有节制的、适度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生活。“有节制不在于把享乐减到最少,不在于有目的地保持头脑清醒和压抑欲望,而是一种意识的力量,这种意识能在过度的肉体享受中保持清醒。”我们不能以空洞虚伪的道德教条来设想希腊人。希腊人旺盛的生命力使他们从来不提倡更不崇尚禁欲主义。完美的人是感性的美与灵魂的善的结合,完美的生活是在禁欲和之间保持节制的适度。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墓前著名的演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希腊精神的中庸、节制与适度。他说:“我们爱‘美’,而不流于奢华和挥霍;我们喜欢哲学思想,而不趋于文弱和无为(因为一般人在‘思想’方面用心以后,每每远离‘实践,――离开公共的和普遍的活动)。我们勇敢活泼,然而这种勇气,没有使我们轻举妄动;其他国家的人民就不同了,尚武必致轻文;我们深知怎样去区别什么是舒服,什么是困难,然而我们从不逃避危险。”这是一种由教化而产生形成的道德的美、精神的美,实乃人文之美!
古典人文主义既热爱生活,更崇尚理性。身与心、灵与肉、理智与情感在这里处在理性支配下的和谐状态,是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和谐统一。古典精神所包含的这两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希腊文明诞生之后,西方人一直在希腊人的影子中思考。
希腊化时代的罗马全面吸收希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政体制度到艺术作品。似乎要把整个希腊搬过去。但是罗马人不得希腊文化的精神要领。他们有技术,却没有科学精神;他们引进艺术品,但缺乏艺术精神。在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雕塑等文学艺术中对美的描绘与讴歌是永不衰竭的主题,但希腊哲学的理性智慧告诉人们这些美虽然是必需的,惟有灵魂的善才是最高的美。在罗马,由于没有一个精神世界的普遍原则,希腊的美在这里剥去了神圣的一面,走向了它的反面――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当罗马足够强大之后,整个帝国陷入了庸俗的物欲与之中。灵魂被感官享乐所腐蚀。道德自然是无暇顾及了。“纲纪逐渐废弛,道德可以说先是倾斜。继而愈加下滑。”财富没有精神的指引,必然带来更大的贪婪。“泛滥的逸乐带来了因奢靡、而毁灭自身与毁灭一切的欲望。”罗马在穷奢极欲中耗尽了旺盛的精力,导致的第一个结果是帝国自身的灭亡,第二个结果是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报复。对此海涅似乎有些幸灾乐祸,他写道:在这罗马人的世界里,肉身已变得如此肆无忌惮,看来需要基督教的戒律,来使它就范。吃了一顿特利马尔奇翁的盛宴之后,是需要一次基督教似的饥饿疗法的。
基督教的本质精神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作为一种起源于东方的文化,基督教得以从精神上征服西方人,与它对希腊哲学的妥协密切相关。从希腊哲学中寻找思想根基与理论支撑,从而实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链接,完成了基督教的西方化。柏拉图的灵肉二元论为基督教提供了有力的信仰依据。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柏拉图主义统治基督教800年,如果说基督教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柏拉图主义并不为过。但基督教把柏拉图灵魂哲学推向了极端,把灵肉对立无限夸大到灵肉撕裂的程度。认为肉体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渊薮,灵魂被拯救的唯一出路是弃绝尘世的一切欲念。肉体越是被压抑越是受尽磨难就越接近上帝,灵魂就越能得救。希腊哲学的理性智慧表现为灵肉二元对立中的和谐统一,基督教则把它绝对对立化,把谦卑、压抑、弃绝世俗欲望当作人类最高品质,实质上与希腊精神格格不入。
文艺复兴把人从上帝的世界中解放了出来,重新确立了人的世俗地位,充分肯定人的世俗欲望和感性追求,明确提出要“回归古代”、“回归人性”。“那时候人们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就摆脱了上千年来的压迫;特别是艺术家们,似乎觉得基督教的恶魔已从胸膛上滚走,就重又自由呼吸了;他们热忱地投向希腊欢快的大海。”古代希腊文化中所包含的感性化原则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又得以重现。在雕塑与绘画中张扬人体的力量与俊美,在文学作品中用粗俗不堪的语言描写之欢,以对抗基督教对肉体的扭曲、丑化与诅咒。文艺复兴对消解神权、确立人权、重建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对思想束缚的解放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并打着回归古代希腊的旗号,后来人们认为文艺复兴就是一场人文主义运动。但本文认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古典人文主义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一。表现领域不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文学艺术是同一回事,主要表现在文学、诗歌、雕塑、绘画等领域,而古典人文主义是希腊哲学的产物。其二,内涵与精神特质不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针对上帝的绝对权威提出的,其核心是从神权到人权,从神性到人性。它是一个解神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凸显人的世俗性诉求。人不再为上帝而活着,活着也不再是为死后的世界做准备,应该尽情享受和追求此生的尘世的快乐。因此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特质是世俗的、感性的,至少不是那么节制。与此相反,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推崇理性生活,教化的目的是把人从纷繁复杂乱象丛生的感性世界提升到心灵的世界,以达到理性的高度,其精神气质是理性的节制、中庸与宁静。
篇8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总体来看,它经历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新人文主义教育和现代新人文主义教育这四个发展阶段。古典人文教育强调把理智的发展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儿童的情感和理智进行陶冶。人文主义教育的出现是针对中世纪封建神学泯灭人性、压制人性,其核心是恢复人的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个性自由和发展,强调用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来陶冶心性、启迪智慧,但是对自然科学却持冷漠态度。新人文主义教育的最高原则是发展个体的自由,强调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来陶冶和教育人。
二、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融合了众多教育流派的体系。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都可以称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特指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人本化教育思想。
总的来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初产生的新人文主义教育倾向。它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尊重历史文化及调和发展的特点。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产生是由于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异化为物的现象逐渐加剧。人类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面临着外部价值体系的瓦解,随之转向内心世界寻求价值目标。
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人性论、认识论之上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核心内容是“人的存在”。同时,把人的存在视为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此外,现代人文主义把丰富发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贝尔提出的著名的“我与你”关系理论重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认为情感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心理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认为人具有完整的人格,因此不仅从直觉的角度去把握整体性,而且要“从意识经验自身这一整体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在教育的过程中,主张发挥人的整体性,使身心的发展协调一致,同注意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四、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人的“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为最终的目标,即人的“自我实现”。认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应该在其人格特征上体现出人的整体性和创造性。所谓整体性是要达到人的内外统一。
(二)强调学校教学内容的扩展
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内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内容注重满足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整体协调发展需要。在课程的安排上富有弹性,注意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性的相互渗透,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相适合的课程。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施以相应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五、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课程改革中,只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尊重学生的价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需要为核心,注意课程内容的统一性,使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自我认知发展协调统一。
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适应瞬息万变社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高尚道德的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学必须适应人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人去适应教学过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为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篇9
一、前言
李贽(1527—1602年),原姓林,名载贽,字宏父,号卓吾、百泉居士等,晚明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初潭集》《四书评》《史纲评要》《读升庵集》《庄子解》《老子解》《九正易因》《因果录》《永庆回答》《柞林纪谭》《道古录》《闇然录最》《孙子参同》等著作存世[1]。在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他的思想较为复杂,除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对其深刻的影响外,伊斯兰教思想甚至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其人格和思想的建构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2]。李贽生活于中晚明时期,这一时期是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时期,但也正是思想的相互激荡才产生了“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李贽以及其以“童心说”为代表的文学思想。
卢梭(1712—1778年),全名让—雅克·卢梭,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有《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新爱洛伊丝》《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忏悔录》《孤独散步者的遐思》等作品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卢梭生活于18世纪,而西方的18世纪是启蒙运动的世纪,但正如卡西尔在《启蒙哲学》中所说“启蒙主义运动为浪漫主义运动锻造了武器”,而这一武器的首先持有者就是卢梭,卢梭开启了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先河。但是正如雷内·韦雷克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中谈到卢梭时所说:“卢梭鞭挞文明,赞扬个性、想象和幻想,洞见到人与自然的联系,要确切地说明这一切对于批评的实际贡献,将是一桩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那样一来就会融汇为一般思想史。”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研究对象的复杂而成为不进行研究的理由,也许正是因为研究对象的复杂而使研究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
李贽和卢梭基本处于相同的时间维度之上,都是当时所在国家的异端思想家,都提出了关于自然人性的文艺思想观点,都对后世文艺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李贽和卢梭文艺思想的横向比较,挖掘二人文艺思想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对于准确把握二人的文艺思想有积极的意义,也为沟通中西文艺思想架起一座有益桥梁。
二、研究概况
(一)李贽文艺思想研究概况
关于李贽文艺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李贽文学和哲学思想的核心——“童心说”展开研究,按照研究角度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以“童心说”为核心的文艺思想的多角度阐释。如许苏民的《论李贽文艺思想的新理性主义特征》[3]从人学本体论出发,认为李贽的文艺思想“其中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就是真善美之统一的理性追求和体现在这一追求中的人的自由本质的展示”。如蔡锺翔的《论李贽的“以自然之为美”》[4]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李贽的“自然观”作了研究,认为在李贽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中,“‘自然’不仅是人格美的标准,也是艺术美的标准,人格理想和审美理想是相通的。崇尚自然真诚,追求思想自由,是李贽人生哲学的要义”。如徐又良的《试论李贽文学思想的体系性及其创新性》[5]以宏观的视野力图构建李贽文学思想的体系性,等等。
篇10
人类文明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文化的集合体。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学科门类,这些在当时新兴的学科门类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的发展,最终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美术学的起源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发展到现在,而且还会在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美术学的发展是从单一到综合,从文本到人文,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极具现代化特征的艺术人文学科。所以,为了能更好的研究和学习美术学,人文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美术学与人文素质范畴界定
美术学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美术形态的理论研究学科,是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进行综合研究,探寻发展规律的学科门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学领域,而是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传统的美术绘画、雕像以及学校和社会的美术教育都可以纳入美术学的范畴,而当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针对的是美术史论的研究。在美术学由初期向成熟期发展过程中,人文素质的概念应运而生。人文素质也就成为了美术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人文素质也就成为了研究美术学的文化基础。①
何为人文素质呢?人文素质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文和素质的结合。所谓的人文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称。素质则主要指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认识社会的方式方法。综合二者即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二、美术学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美术学起源比较早,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有美术三杰,他们的作品给束缚于封建桎梏中的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希望。于此同时,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开始盛行。学术界一般将人文素质作为人文主义大命题中的衍生概念。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思想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②因此,美术学的研究就是以人文素质的研究为前提基础的。
美术学记录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美术学进行研究不仅仅是当今学术发展的要求,更是对人类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来说,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经验,是当前我国美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更多的强调学术自由,旨在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沟通和交流环境。当代的美术工作者要能够运用美术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态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上述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术学的研究要以人文素质为前提和基础,这是美术工作者或学习者树立正确学术研究态度的思想准备。
美术学作为一门专业性比较高的学科门类,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受我国传统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重视美术学专业并在我国大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导致现在很多机构或文化单位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美术史论的研究,从而使得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人文素质作为美术学研究的基础,要求具备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仅包括诸如文学、历史、考古学等具有精神意志的基础学问,还需要有宗教和社会学等能够发挥实际指导作用的学科知识。
美术学的发展和研究离不开人文素质,同样,美术工作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与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职业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而美术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则主要表现为阅读、思考和听说读写能力。③对于美术研究者来说,要想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需要有大量的阅读量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读写和听说能力。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动力和能量,而这种文化内在的发展动力和能量其实也是人类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人文素质是当前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任何的学科工作者都需要拥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独特的品性。美术学的研究更不来对人文素质的探索,人文素质的培养,对美术学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注释:
篇11
正因为如此,人们不断地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但是,对于加强什么样的人文教育,我们却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定位。
一般来说,人们谈到的人文教育,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公认的含义,而常常表达着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三是关于"成人"的教育。下面是这三种表达的基本含义。
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这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统治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教育理想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其基本精神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有益的启示。然而,由于其历史的局限和随后发展中脱离现实的倾向,以及越来越注重于知识掌握的目的,这种教育思想对当时以及以后欧洲的教育也产生过一些不利影响。 ②
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系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和希腊的"七艺"教育传统中就已有体现。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更加重视其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然而,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教育的专门化日益显着,人文学科教育也走上了不断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它的初衷。同时人文学科教育在教育的根本目的上也常常受到文化视野的局限,仅仅囿于纯人文学科的范围,这对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形成了不应有的障碍。
关于"成人"的教育。这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化人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强调给人以广博训练而不仅仅是专业训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近代以来以人本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多次教育改革和一些大学所采取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体现。当然,这一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关于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
面对上述三种人文教育概念的表达,这里将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定位于第三种,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如果我们注意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性,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而不是分离性,并吸收前两种人文教育表达的基本精神,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的观点则更显示出教育的意义与现代的高度。
二、人文教育的界定: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人文教育作如下尝试性界定: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
首先,这一界定把人文教育视为人性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教育。事实上,关于"成人"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较高要求是使人成为较完整的人,即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追求。夸美纽斯早就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③ 这就是一种基本要求。而孔子所说的则是一种高要求。"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④ 关于人性的善恶,历史上争论不休,实际上,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有失偏颇,人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就此而言,也许正因为有前者,人才需要教育,需要不断改造自己,也因为有后者,人才可能教育。可以肯定的是,人性教育是必要的。通过教育抑恶扬善,以至于"止于至善",一直是教育的一种追求。也就是说,人性不仅有善和恶之分,而且其境界有高下之别,我们的教育应当把引导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努力的方向。
本来,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但是,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被肢解成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很难成功,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
其次,这一界定把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确定为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上,而不是培养专业工作者,是一种非职业性的非专业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和充实人文精神,而不是停留于获得有关的人文知识。知识的获得当然是必要的,但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同志早就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人类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人性不断提升的精神,而不是把人性降格为兽性或动物性。事实上,一旦人没有了人性,其所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我们今天讲人的教育,人性的教育,还不只是要求人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还要善待自然,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其三,这一界定是用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观来看待人文教育的,而不 是仅就人文文化而言的,也不仅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的,基于此,界定中提出了人文教育目的的达成过程,它是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的。通过人文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是一个 知行统一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内在生长过程,也不是纯粹的文化化成的过程,当然,更不是一个知行脱节或者知而不行的过程。
长期以来,教育认识与实践中有一种误解,以为人文教育就只是人文学科的教育。毫无疑问,人文学科教育是重要的一面,但不是全部。如果只限于此,那就不仅窄化了人文教育的内容,而且误解了教育本身,是在人的教育中置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专业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于无所作为的地步,也把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中一些重要的文化经典着作置于阅读范围之外,致使人文教育的对象缺少了必要的滋养成分,也使人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其结果对人文教育的开展极为不利,也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我们必须在人文教育的实践中扩大教育的视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其中,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
另外,我们的人文教育常常重在课堂、重在教,而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却予以忽略。从这个角度分析,文理科较强的综合大学有着学科文化的优势,并无声地影响其校园文化氛围,而单一的工学院、科技学院、甚至理工学院,都存在某些先天不足,以致常常花很大气力也难以营造应有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又降低了学生自我体验的文化蕴涵。更严重的是,这种缺陷还深深地印在学校传统中,深刻地影响着教职员工的心理,形成某种不利于人文教育的思维定势。
所有这些考虑,力求给现代人文教育一个合理的界定。但由于力所不及和缺乏深度的思考,其不足在所难免。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界定是描述性的,这种描述也期待着通过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加以深化,如同人文教育的多种表达一样,具有其历史和认识的流动性。
三、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文、史、哲、艺等人文类学科
诚然,这里将进行人文教育的视野放在整体文化观上,即不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而且涉及文化氛围与学生体验;学科上也不仅限于人文学科,而且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里所沉淀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思想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而且所有这些,都要透过其层层外壳而深入到内核去吸取其中的精神养分。这是前面已经讨论过的。这里单列一个问题要讨论的是:从学科上讲,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什么?答案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人文类学科。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但就学科范围而言,它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学科,这就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这是因为:
1.人文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解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文学科研究人类活动的历史并观察被人类经验和想象所塑造的对象。哲学的研究,文学和历史学的解释,对艺术、音乐及戏曲的批判,都探讨了人类精神的限度、深度及能力。" ⑤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 ⑥从现代学科而言,人文学科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或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总之,人文学科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它构成一种特殊的知识,是研究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问。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言,"文学的真实情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都是紧扣人的存在、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等方面展开的学术领域" ⑦ 。这一学术领域的成果,特别是其中的文化经典,无疑是关于人的教育的难得教材。
2.人文学科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
人文学科的思维模式既区别于自然科学,也区别于社会科学,这是由它特定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人、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某种特殊性或个别性,它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重复地进行实验,难以采取完全量化的分析方法,因为人文社会现象包含着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具有个别性、不确切性,不可能被纯粹客观地加以描述和分析。因此,理解、阐释、反思、体验、感悟等是其根本的研究方法。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
篇12
“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佩特罗尼斯的这句名言被莎士比亚的剧团所引用。仔细想来,其实戏剧不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的那样,是人生的翻版,映照善恶的镜子吗?俗话说的好,“做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舞台呈现百态人生,冷静清醒,而又滑稽可笑。
二.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
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临近秀丽的埃文河。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37部戏剧,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十四行诗即商籁体是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比前人的更为进步,主题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莎士比亚把这种诗体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其“甜蜜”的特征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读者。他用悦耳动听的语言音韵来赞颂世界最为美好的情感——友谊和爱情。
即使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诗人也充分利用了他的诗才创造浪漫美好的气氛。只不过里面的诗不全是十四行诗,它们是作者即兴的抒情小诗,八行、九行、十行不等,它们紧扣剧中人物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故事浑然一体,使人物形象显得丰满生动。另外它们都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莎士比亚简直是一谈到友谊和爱情,美好的词就源源不断。他的诗形象生动、词汇丰富、语言巧妙、音调铿锵,但是也不乏名言警句,它们很好地映射了诗人的理性情感。细读一下这部剧作,我们不能不承认,剧中的小诗为剧作增色不少。他真是一位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的作品蕴涵了他对复杂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百态的清醒反思与透视,他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和作品内涵不仅属于他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也适用于现在和将来,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提供借鉴。
三.带有“一点儿阴影”的喜剧
(一)分类之论
在《威尼斯商人》刚被引入中国,在北京剧院排演时,人们曾对它的类属产生疑惑,有人认为它属悲喜剧,也有人认为它属悲剧,但最终还是确定了它的喜剧地位,因为它具有大团员的结局:恶人得到惩罚,善人终有好报。但是,在我看来,它还是具有一定的悲剧性的。这种悲剧性是人道主义者被人陷害,善良、美好的情感被人糟蹋时人们感受到的心痛。竟然会有人道德沦丧到畜生不如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悲剧。
(二)人之真性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他推崇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向往人的健全发展,而健全发展的人性必然包含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精神追求的实现两种内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都以物质欲望的满足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决定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关于此,中国有句话最贴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生在世上,确实离不开铜臭气,但要有理性,有正义,取之合理。由于所有动物都在生理本能的支配下寻求欲望的满足,生理本能便不再是人的本质特征。人文主义所张扬的人绝非只有动物性的野蛮人,而是既有世俗欲望又有信念和理想的文明人。
以科学的眼光来看,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各个主要的宗教中也有人文主义,在那里一般人文主义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的人认为人有参加仪式和规则的需要,于是就组织一定的团体来满足人的这种需要。人文主义作为历史概念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至16世纪间与中世纪相比较先进的思想。
1.夏洛克
我们先来看夏洛克,他贪婪、吝啬,他让仆人挨饿,瘦得皮包骨头,只好离开他的家;他把女儿整日关在家里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他奸诈、狠毒,骗安东尼奥入了他的圈套,丧心病狂的要致人于死地。如此作恶之人,天理不容。接下来看作者借葛莱西安诺之口对夏洛克的咒骂就令人感到痛快淋漓:“万恶不赦的狗,看你死后不下地狱!让你这种东西活在世上,真是公道不生眼睛。你简直使我的信仰发生动摇,相信起毕达歌拉斯所说畜生的灵魂可以转生人体的议论来了;你的前生一定是一头豺狼,因为吃了人给人捉住吊死,它那凶恶的灵魂就从绞架上逃了出来,钻进了你那老娘的腌臜的胎里,因为你的性情正像豺狼一样残暴贪婪。”对于夏洛克自作自受,害人反害己的结局,我们拍手称快。他的行为和思想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人们在痛恨他的同时不禁为他感到可怜:众叛亲离、自取灭亡。
夏洛克是该剧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人物,他与哈姆雷特、福斯塔夫并称为莎士比亚的三大典型。然而他究竟是如他所说那样是受尽迫害的犹太人,还是贪婪成性的高利贷者?是值得同情还是应当批判?是戏剧性的还是悲剧性的?莎士比亚赋予夏洛克性格以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他身上体现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奸狡刁滑的时代特点和阶级本质。但是夏洛克慷慨激昂的辩驳也道出了一个被压迫民族长期以来积郁在心中的愤怒和仇恨。莎士比亚在夏洛克身上寄寓了对被压迫、受歧视的犹太民族的莫大同情,表现出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和对种族观念的否定态度。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对夏洛克的同情,通过用夏洛克这个反面人物来鲜明地突出他所肯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维护人们以及民族之间良好关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别人就好比自己的镜子,这是古人总结出的智慧。作为平等享有生命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样社会才会平静和谐,并且会形成人类向前发展的最大合力。人文主义提倡的是尊重每一个个体,归根结底是尊重整个人类。人们只要真正理解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相信,人类的进步会越来越快!
2.鲍西亚
剧中另一个为人称道的人物形象是鲍西亚,她是莎士比亚创造的一个典型女性形象。她追求爱情自由,深明大义,见义勇为,当一大群贵族男子面对夏洛克的固执与残忍束手无策时,她以超群的才智,一举击败夏洛克,伸张了正义,突出表现出了这一形象的光彩照人。她不仅勇敢机智,巧妙的救了丈夫的好友安东尼奥;而且又浪漫风趣,骗走了丈夫的定情信物戒指,反过来又逗得丈夫指天发誓来表明自己的忠心。在我看来,简直一小孩子玩的把戏,但恰恰是这童心未泯的捉弄人的举动显示出了鲍西亚的纯洁活泼和对丈夫的深爱。人可以长大变老,但爱清新活泼才最好。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虽然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封建主义的统治还很强大。他塑造的完美女性形象鲍西亚带有浓厚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她与男人一样能干,有智谋,这反映了莎士比亚女性革命思想的先进性。
3.安东尼奥
相对来讲,安东尼奥的形象着墨不是很多,他是一个善良而忧郁的人儿。有些评论家认为安东尼奥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友谊观和商业观:他珍视友谊,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他同情穷苦的人,借钱不取利息。但是他却有一种无名的忧伤,这种忧伤作者没有道明,它是否是作者心中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不可而知。这种忧伤在此可能是对天下穷苦人的担忧,也可能是对像夏洛克此等恶人的琢磨不透,也可能是对自己何去何从的忧虑,但是他始终坚信友谊高于一切。他是人道主义者的典范。我不禁想象他是否也具有范仲淹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我自己也常感忧郁,所以很同情安东尼奥的心情。健谈的葛莱西安诺劝安东尼奥时正好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让我扮演一个小丑吧。让我在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老去;宁可用酒温暖我的肠胃,不要用折磨自己的冰冷我的心”。“只有干牛舌和没人要的老处女,才是应该沉默的。”像葛莱西安诺这样乐观地生活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有些狭隘罢了,毕竟我们是具有强烈社会性的人,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小小世界。是呀,我们都不喜欢忧郁,也不喜欢看见别人忧郁,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不知道忧郁的滋味的,但人生不可能没有苦痛,所以忧郁终究难免,这真是一个解不开的矛盾啊!
(三)永恒的乐章
不论是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中,还是在他的37部戏剧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他对友谊、爱情等真善美的事物的歌颂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以及其他的人物的友谊和爱情贯穿了全剧,正是这些真善美的事物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战胜了邪恶的夏洛克。人道主义最终战胜自私的个人主义,这是作者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体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类的理想和信念。人的美好在于有爱,西方有博爱,中国有仁爱,它们在美好的方面是一样的令人感动的。爱可以拯救生命,有的人为了爱也甘愿献出生命,有灵性的人是靠精神而活着的。只有爱可以为精神提供养料,使它不致衰竭。但是唯有真善美的事物才能唤醒爱,让人感受爱。反之,忽视真善美,像夏洛克,终会因缺少爱而走向痛苦的深渊。
四.人文主义的渊源
回首人类逐渐告别野蛮而走向文明的历史,雨果曾论及西方文明的两大元典——荷马史诗和圣经,认为有两种相辅相成的文化传统从中生成:一是肯定人类健全欲望的古希腊人本主义传统,二是关注人类精神道德价值的希伯来神本主义传统。事实上,正是这两大传统纵贯文明发展的历史,联袂充当了西方文化灵魂的角色。在这两大传统发生深度融会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古希腊人本主义和希伯来—基督教的神本主义合二为一,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内涵。这种人文主义既满腔热情地弘扬希腊精神,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张扬希伯来精神,由衷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理念,它使人类精神文明宝库更加璀璨夺目。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登上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巅峰,从而为人类贡献出一部部既洋溢着现世欢乐,又引导人趋于崇高的戏剧精品。因此,他的剧作得以进入世界文学经典的前列,闪耀出永恒的理想光辉,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比起《雅典的泰门》,我认为《威尼斯商人》更好的闪现了人文主义光辉,它融道德、智慧、友善等各种人类所独有的美好于一炉,令人不由地感动、赞叹、向往。
我认为现在人们所提倡的各种民主、自由精神都以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主义为渊源,因为它们都注重人性的张扬和人的自由发展,只不过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升华和扩展。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经过百万年桑田沧海的风风雨雨,更加珍爱自己积累的精神文明,这一精神古今一脉相承,这体现在人们对人生世事的洞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待生活的理性冷静上。
结语:
谈笑风生戏剧舞台,真真切切生活世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寄寓了作者的某种理想。这些理想都是要求世界变得美好一点儿,其实,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变得善良、宽容、富于爱心。每人的小小的一点儿爱集聚起来就可以汇集成爱的海洋;每人的小小的一点儿谅解集聚起来就可以使人间变成自由的天堂。人类的幸福要求全人类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程雪猛、祝捷编著.解读莎士比亚戏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华泉坤、洪增流、田朝绪著.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周轶编.莎士比亚画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陆谷孙著.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名剧[M].新疆: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6]张泗洋、徐文武、张晓阳著.莎士比亚戏剧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篇13
一、复杂而丰富的人物性格造就经典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哈姆雷特复杂性格的塑造和描写上。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这一悲剧人物,是人物内心冲突和痛苦的集中表现。他是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形象。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生长在开明君主的宫廷。青年时代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他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学习期间有着美丽的爱情和友谊,对人有着美好的评价。他感情丰富,拥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哈姆雷特曾经是一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那时的他是“快乐的王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对人生怀有美好愿望的善良正直、才德兼备的优秀青年,却连遭父亡母嫁、叔父篡位的三重打击。亲人的罪行,奸人的横行,以及小人的助纣为虐,使他一度对人世失去了兴趣,精神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真理。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他的性格特征的最突出表现无疑是他的优柔寡断、犹疑不决。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认为自己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的报仇欲望还是很强烈。但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表现出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自己认准的责任表现得优柔寡断。他自己也拿不准父亲的灵魂到底是真的,还是鬼魂的化身?这一情况是他内心冲突的第一要素。对他而言,复仇并不只是走向他的叔父,拔出剑向他刺去那么简单,而是一场艰难的思想斗争。他本来有好几次机会杀死仇人,但由于思想矛盾,他一次次在实施复仇的过程中反复想着“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去复仇,却又迟迟不肯行动。当他面对仇人在为自己的罪孽祈祷时,复仇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接着他就转入了人生价值的思考。一方面他害怕自己杀人的末日审判,另一方面他要掩盖自己的这种懦弱,让他不复仇的行为在道义上讲得过去。但在遇到切实的问题的时候,他却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哈姆雷特将他的复仇过程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的过程。
从《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复杂、思想深刻、感情丰富的形象。他面对矛盾,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他不曾停止过探索和搏斗。而他的身上又闪现着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某些弱点。由于性格中存在着种种矛盾的因素,哈姆雷特这个形象十分深奥,难以理解。这也正是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在。
二、诗性而华丽的语言成为戏剧文学的珍品
歌德认为:“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来感动人的。”莎士比亚是个语言巨匠,他十分善用优美韵致、具体生动、新颖鲜活、智慧的语言去感染读者,打动读者,使读者在不知不觉间被他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感动得忘记了自己。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莎士比亚打破了传统戏剧的清规戒律,将庄重的旧体剧诗,自由明快的无韵诗、抒情诗,机智、幽默、富有哲理色彩的独白与对话结合起来,用语丰富多彩,达到了高度的形象化和个性化。例如:奥菲莉娅发现哈姆雷特“疯”了时,怜爱又沉痛地说:“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殒落了……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这段抒情话韵致优美,生动形象,令读者在和奥菲莉娅一起惋惜的同时又非常享受这些言语的美。它不仅表现了奥菲莉娅对哈姆雷特的深情,而且表现了作者赋予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一切理想品质和精神境界。悲剧人物的语言既有悲伤的特点,更有对罪恶的尖刻讽刺的杀伤力。作品中用凄美犀利的语言写道:“载负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一个点缀着金黄色的火球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哈姆雷特对母后改嫁给奸王深感痛心和愤懑,与好友提到这件事时他讥讽地说:“这是一举两便的办法,霍拉旭!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作品中还有很多这种用词讲究且极具讽刺意味和杀伤力的语句。
莎士比亚作为语言巨匠,其语言还具有高度个性化、哲理化和诗韵化的特点。总之,莎士比亚戏剧蕴意广博的思想、多姿多彩的形式为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巧妙而跌宕的情节设置极富戏剧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