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就医,自诉胸闷、心悸、心慌、心率加快、呼吸不畅,有时需做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来缓解症状,有的患者心前区疼痛,但部位不固定,服硝酸甘油无效;有的患者自觉多汗、手足冷、尿频、大便次数多;有的失眠、多梦、头晕。临床检查,心脏X线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偶有期前收缩或伴有非特异ST-T变化。
1.2 方法 对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只给予药物治疗,对诊断为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给予消除顾虑,寻找诱发因素,进行体育锻炼,消除思想障碍。
1.3 统计学方法 检查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跟踪治疗: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用药,根据化验数值的高低给予用药,一般时间为1周~1个月,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化验数值。而且半数患者遇到感冒等其他因素,心肌炎症状加重;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给予心理学放松疗法,发现患者心情放松,在3~5天的时间症状好转,除1例患者15天后自述自我症状加重给予放松疗法+药物治疗外(此患者18岁,高三年级),其余患者无复发。
3 讨论
现在孩子多娇生惯养,饮食上无节制,生活富裕,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加重,气候冷热不均,病毒种类增多,使人们容易患病;另外,科技的发达,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种类增多,社会心理压力加大,儿童体育锻炼减少,使人们的情绪消沉,很容易患上心理及身体的疾病。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身体的、精神的各种病理过程,及其相互影响的规律,从而利用心理活动的改变以促进病理过程的消失和正常功能的恢复。情绪是神经系统特定结构的特性。情绪的生理机制既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又与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情绪活动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分为3种状态:激情、应激、心境;其中应激状态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2]。
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分析其外在原因有家庭和学校两方面主要原因,好胜心强的孩子在学校处处优先,当愿望未能实现时,易产生愤怒、羞愧、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庭中督促学习过分紧张而使孩子处于慢性应激状态[2]。
因此,在临床上,根据心理学治疗原则,采用心理学放松疗法对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放松疗法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源于古代的自我身心保健和疗疾方法,它的种类很多,但不论方法如何,其核心是“静,松”两字。就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保持最宁静的心境,并用意念使情绪轻松和肌肉放松。在紧张状态下,人的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肌张力升高,放松疗法可对抗这一过程。当这种训练达到理想程度时,可见到交感神经兴奋性的降低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高。这时机体耗氧和耗能都减少,蛋白质合成代谢加强,血尿儿茶酚胺含量降低,血液中甲基肾上腺素和胆固醇含量也有明显下降。所以,心理放松疗法在临床治疗中起着特别大的辅助和改善的作用[2]。
篇2
神经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1982年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现:15~59岁的人群中,神经症的患病率为22.21‰,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无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加之社会偏见,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众所周知,神经症患者家属是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特殊人群,尤其是患者父母及妻子,[2]用道家认知疗法对这类人群进行干预,目前尚未见报道。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1995年张亚林教授提出来的,[3]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改善神经症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预防干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症科住院患者的家属(Ⅰ级亲属)自愿报名后用SCL-90筛查(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者),选用60名试验者,用随机法分为干预组29名和对照组31名。
1.2 方法
干预组随机分为6小组,每组4~5人,以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CTCP)的标准程序(ABCDE技术)[4]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8w,qw;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8w后,重测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组间对照。
1.3 评定工具和研究指标
(1)SCL-90[5];(2)应付方式问卷[6]。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一般情况经比较,有可比性。
2.2 对九十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影响
3 讨论
本文试验对象选择了神经症患者家属,因为他们作为神经症患者的Ⅰ级亲属,承受着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文以SCL-90总分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这也是当前的常用指标[7],结果表2和表3显示:干预组的SCL-90总分明显下降,且因子分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其他项组间比较P值
许多研究证实: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紧张,从而起到平衡心理,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而不良的应付方式,却会损害精神健康[8]。本研究结果表4显示:干预组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的应付方式采用得较多,而较少采用自责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这与国内肖氏[9]在研究青少年学生应付行为时的发现(多采用解决问题类应付方式的研究对象,整体健康水平较高,且人际关系也较好;而较多采用自责类应付方式的研究对象,除精神健康水平较低外,还常伴有抑郁、焦虑和某些强迫症状)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显示:经干预后,采用退避和幻想类应付方式增多。笔者认为,可能与时代的局限性、道家思想存在着一定消极的方面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它不适宜于在健康人群中普遍推广,特别是年轻人群,但适宜于那些有心理障碍、需要心理治疗的高危人群。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两组间的SCL-90、应付方式的变化进行随访分析,因此无法判断其远期效果。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65~668.
[2] 魏春香.住院神经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1,7(9):35.
[3] 张亚林.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障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62~63.
[4] 张亚林.中国道家认知疗法:ABCDE技术简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88~190.
[5]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0):118.
篇3
【Key words】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ompliance; Life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00,China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一?N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髓系增殖性肿瘤,起病缓慢,症状多为非特异性,逐渐加重。患者可出现发热、贫血、脾大、白细胞瘀滞症及骨痛症状,治疗以化疗为主,不良反应多,预后较差,患者较为痛苦,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程度不高[1]。所以如何提高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所在医院在不耽误患者病情,并且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了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0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4例,根据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5~67岁,平均(50±5.5)岁,病程5~14年,平均(8±2.3)年;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43~68岁,平均(52±6.1)岁,病程3~15年,平均(6±2.8)年。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2)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3)无严重的心肝功能异常及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1)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存在抵触心理,不能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护理配合;(2)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预料之外的病情变化不适合参加本次研究。参与本次研究的84例患者中,失访率为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包括:(1)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劳累。(2)叮嘱按时服药。(3)观察药物疗效,有无不良反应等[2]。
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1)给予心理干预,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进行精神关注和自我放松指导,增加与患者交流时间,倾听患者顾虑[3]。(2)认知程度干预,多为患者及家属普及基本医疗常识,帮助患者认识慢性髓系白血病,并了解其治疗方法和疾病转归。(3)增加营养,与营养科共同制定食谱,给予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纤维、高热量饮食。(4)定期给予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加强自我防护,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对于巨脾患者,应指导行左侧卧位,并防止外力冲击导致脾破裂。(5)随访干预,建立患者随访登记,定期进行主动性随访[4]。
1.3 ?^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详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诊疗过程中对治疗及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及其生活质量。依从性通过分析患者对医护人员治疗护理过程中提出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依从性越好,其中80分以上为完全依从,60~79分为部分依从,60分以下为不依从。生活质量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参考并简化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LQOL-100)生成本次所需量表,分为精力与睡眠、身体素质、精神心理、人际关系、行动能力等五项,采用百分制,最高100分,最低0分,分数越高表示在该方面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的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 12.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有序分类变量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精力与睡眠、身体素质、精神心理、人际关系、行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力与睡眠、身体素质、精神心理、人际关系、行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方案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来自我院消化内科门诊,FD按罗马诊断标准[2]。
1.1.1 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在过去12个月内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累计超过12周;
1.1.2 胃镜、B超、X线、实验室等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1.1.3 症状不因排便而缓解,症状发生与排便次数改变或粪便性状改变无关。符合上述条件者172例,其中男75例,女97例,年龄21~39岁48例,40~59岁103例,60~72岁21例,平均51.1岁。胃镜检查阳性88例,胃炎伴十二指肠炎9例。胃镜检查阴性84例,172例患者中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阳性52例。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利(西安杨森)5 mg,3次/d,餐前30 min口服,有上腹明显疼痛者,口服法莫替丁20 mg,2次/d。同时给予生活指导: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告知患者,给予耐心地解释、开导和精神支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钦食,使患者对该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天津史克)20 mg,1次/d,晨服。对所有患者每周复诊1~2次,详细记录治疗反应。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4周末统计结果。
1.3 疗效判定
按症状轻重分4级:0无症状;Ⅰ有轻度症状但不明显;Ⅱ症状较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Ⅲ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治疗后症状改善2个等级或完全消失为显效,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为无效[3]。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见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疗效显著增加,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治疗组中轻度头痛头晕2例,口干2例,兴奋1例;对照组中轻度头晕2例,口干1例,但均未影响治疗,无需特殊处理,服药期间或疗程结束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广泛存在,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只是持续时间长短及对人生活影响的程度不同。FD发病机理很复杂,国内外研究提示87%FD患者有精神心理障碍。FD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该群患者除FD症状外,尚有多种躯体症状,如吞咽困难、咽部不适、不典型胸痛、心悸、头晕、失眠、疲乏等,因而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FD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4]。其机理可能是因为抑郁等心理因素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再通过脑-肠轴使胃肠功能及其分泌功能发生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的FD症状。本组患者年龄21~72岁,其中大部为患者年龄40~59岁,这与该年龄组为社会及家庭中坚力量,工作、经济压力重有关。FD患者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精神容易出现紧张状态,对压力事件呈现多敏感、多激虑、易疲劳。因此FD治疗中,除给予胃肠动力药物、抗酸制剂及生活指导外,还应辅以抗抑郁药物的治疗。
抗抑郁药用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已有报道,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起作用:①精神心理的改善可诱导胃肠症状的缓解;②抗抑郁药有与精神情绪作用无关的止痛作用;③调节内脏胃肠感觉的5-羟色胺介质活性及其受体同时对调节胃肠道动力有重要作用[5]。姜玉红等[6]采用多虑平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96例,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体征。本文采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联合西利治疗FD患者86例,显效45.4%,有效39.5%,总有效率84.9%,对照组总有效率51.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帕罗西汀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可有效地调节5-羟色胺的功能,而5-羟色胺通过不同的受体亚型,不仅对精神神经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而且是胃肠功能调节的重要递质,所以应用帕罗西汀有助于阻断FD患者躯体症状和精神心理障碍间的恶性循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长期缓解,且帕罗西汀无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此药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80%FD患者存在胃动力障碍[7],本组患者占84%,与文献相同。西利是第三代胃肠动力药,系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刺激肠肌神经丛中5-羟色胺受体,引起肠肌神经丛乙酰胆碱增加,从而增强胃动力,它不与多巴胺毒碱类受体相结合,故无抗多巴胺作用,也不会出现系统性胆碱能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功能无影响,不会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和血浆催乳素等水平的变化,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药物。
本组患者胃镜检查阳性率51.1%,与文献报道30%~50%相符。部分患者来我院就诊前已接受过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相关治疗,但疗效差。实际上FD患者内镜下所见与临床症状不相吻合,FD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的差异尚在探讨中[8]。我们认为,建立FD诊断不要拘泥于内镜的发现,内镜发现只提供参考,对每一例患者应综合其临床资料详细分析,本文对此类患者加用帕罗西汀疗效也较好。因Hp在FD中的致病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固亦无需常规应用抗Hp治疗[9],本组资料中52例血清Hp抗体阳性者未用抗生素而加用帕罗西汀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侯晓华.规范化的诊断标准是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和研究的前提.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5):259.
2 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8.
3 全国西利中心临床试验协作组.西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心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80.
4 周吕.胃肠功能性动力疼痛发病机制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0):577.
5 史锌,唐振铎.抗抑郁药在功能性胃肠综合征的应用.国外医学消化疾病分册,1996,16(1):31-33.
6 姜红玉,张少刚,尹斌太.多虑平与西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疗效观察.新医学,2000,31(1):29.
篇5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除病原体感染外,还可能包括排尿功能失调、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氧化应激,盆腔相关疾病等。调查发现,年龄、吸烟、饮酒、情况、文化程度。民族,情绪等因素与其有关;受凉是Ⅲ型诱发,加重及反复的重要因素。目前认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具有各自独特病因、临床特点和结局的一组疾病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是经验性的,常用的药物为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植物制剂等,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前列腺按摩、热疗、生物反馈等,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且过度治疗和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比较突出。
中医认为,本病大多由七情内郁,相火妄动,所愿不随,或忍精不射,肾火郁而不散;或外邪滋扰,湿热从精道内侵:或饮食不节,脾胃运化水液失司,酿湿化热,致下焦湿热蕴阻;或久卧湿冷之地,感受寒湿邪气,致使厥阴经脉受阻,久则气血瘀滞,脉络受阻;甚或病久伤及脾肾,脾虚则湿不得化,肾虚则开阖无度。肾阴耗损,可出现阴虚火旺证候;体质偏阳虚者,易见肾阳不足之象。
中医辨证论治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外治等。常见的中医基本证型可分为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寒湿凝滞证,中气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和肾阳不足证等。
内治 湿热蕴结证
证候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末或大便时偶有白浊,阴囊潮湿,尿后滴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直肠指诊:前列腺饱满,压痛明显,前列腺液较多。
治法 清热利湿。
篇6
94例纳入病例均为2013年7月-2015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19~64歲,平均﹙34.54±4.23)岁;病程最短17个月,最长32年,平均(10.25±3.64)年;排便症状积分(12.74±0.63)分。对照组男18例,女29例;年龄19~62岁,平均﹙33.61±4.42)岁;病程最短19个月,最长33年,平均(10.64±2.95)年;排便症状积分(12.66±0.59)分。2组性别、年龄、病程、排便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2]制定。①符合以下2项及以上:≥25%的排便感觉费力,≥25%的排便为干球或硬便,≥25%的排便有不尽感,≥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排便次数<3次/周。②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软大便。③没有足够证据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前症状出现≥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经结肠传输试验证实为STC。
1.3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3]中津亏血少和肠道气滞证标准,辨证为津亏气滞证。证见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腹胀满,肠鸣矢气;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弦细。
1.4纳入标准
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③近1年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者;④近1个月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无异常者;⑤患者同意本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排除标准
①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神经肌肉病变、精神障碍等);②近2周服用影响排便的药物;③经排粪造影、下消化道动力检测等检查以出口梗阻性便秘为主要因素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6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荷兰AbbottHealthcareProductsB.V.,批号342856),每次15mL,早晚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30503)5mg,每日3次,餐前口服。治疗4周,随访3个月。治疗组予润肠宣肺疏肝方(麦冬20g,玄参20g,生地黄20g,火麻仁30g,莱菔子10g,苦杏仁10g,桔梗6g,当归10g,白芍15g,柴胡10g,郁金10g,枳实12g,厚朴12g),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4周,随访3个月。
1.7观察指标
1.7.1排便症状评分参照《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3]于治疗前后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排便症状评分。①排便困难程度。0分:无症状;1分:轻度,症状轻微,经提起才能感觉到;2分:中度,自觉症状明显,不经提起即可感到有症状,但不影响工作生活;3分:重度,自觉症状明显,影响工作生活。②排便次数。0分:1~2次/1~2d;1分:2次/周;2分:1次/周;3分:平均每周<1次。③排便时间。0分:<10min/次;1分:10~15min/次;2分:15~25min/次;3分:>25min/次。④腹胀:0分:无;1分:偶尔;2分:时有;3分:经常。⑤粪便性状。根据Bristol粪便性状分为Ⅰ~Ⅶ型[4]。0分:Ⅳ~Ⅴ型;1分:Ⅲ型;2分:Ⅱ型;3分:Ⅰ型。
1.7.2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前后和治疗后3个月,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5]进行评分。SAS包括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手足颤抖、躯体疼痛、乏力、静坐不能、心悸、头昏、晕厥感、呼吸困难、手足刺痛、胃痛或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面部潮红、睡眠障碍和恶梦共20项,SDS包括忧郁、晨重晚轻、易哭、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兴趣减退、体质量减轻、便秘、心悸、易倦、思考困难、能力减退、不安、绝望、易激惹、决断困难、无用感、生活空虚感、无价值感和兴趣丧失共20项。标准分=各项目得分总和×1.25。
1.7.3结肠传输试验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内采用不透X线标记法行结肠传输试验。试验前受试者口服20枚不透X线钡条,72h后拍摄腹部平片,观察存留在结肠内标记物数量。存留≥4粒提示全肠道转运时间延长[6-7](+);<4粒为正常(-)。钡条排除率(%)=存留<4粒例数÷总例数×100%。
1.7.4不良反应观察2组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排便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腹胀、粪便性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2组结肠传输功能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钡条排除率分别为85.11%(40/47)和80.85%(38/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安全性评价
治疗组轻微腹痛1例,自行缓解;对照组轻微腹胀2例,轻微腹痛1例。
3讨论
STC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西医以对症治疗為主,主要有促动力药和渗透性泻剂,常用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乳果糖口服液等,但疗程较长,长期疗效欠佳。
该病属中医学“后不利”“脾约”“秘涩”“肠结”等范畴,病位在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大肠传导失常则便秘。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调节津液输布代谢,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润肠宣肺疏肝方中麦冬、玄参、生地黄为增液汤,滋阴润燥,乃“增水行舟”之法;苦杏仁、桔梗宣降肺气以通便;柴胡、当归、白芍、郁金疏肝柔肝、调畅气机以通便;火麻仁、莱菔子富含油脂,润肠通便;枳实、厚朴行气通便。诸药合用,具有润肠宣肺、疏肝行气之功效,可改善结肠传输功能,软化粪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18~56 岁,平均35.5岁,病程1~10年,平均3年;对照组39例,男13例,女26例,年龄19~ 58岁,平均33岁,病程1.5~8年,平均2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所有患者都为门诊患者,均行三大常规、大便培养、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胃镜、肠镜、胸片、腹部彩超等检查排除可解释腹痛的器质性疾病,均符合2006年5月美国洛杉矶消化疾病会议制定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4]。且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每周至少发作1次腹部不适(难以用疼痛来形容的不适感)或至少1/4 时间疼痛与以下2条或多条相关:排便后可改善;②发病与排便频率改变相关;③发病与大便性状(外观)改变相关;④无炎症、解剖学、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者的症状。
1.3 给药方法 治疗组给予黛力新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 10 mg,b.i.d.,分别于早上8点与中午12点分服,匹维溴胺片50 mg,t.i.d.,匹维溴胺片(苏威制药厂生产)50 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片50 mg,t.i.d.,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
1.4 腹痛评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VAS法将疼痛用一线段表示,该线段分为10段,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度疼痛,总5个级别,腹痛级别减轻2级以上为显效,腹痛级别减轻2级及以下为有效,腹痛级别无改变为无效。在线上标出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测量0到标出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值(见图1)。VAS法是一种简单有效、能比较精细地反映轻微疼痛强度的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比率衡量性质,能够比较直观、灵敏地反映出疼痛的变化及其缓解的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单用钙离子拮抗剂匹维溴胺效果欠佳,经与抗焦虑压力黛力新联合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3 P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高,是消化系统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IBS的发病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基因、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以往多数人认为,精神心理的波动是影响IB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一个因素或者仅作为IBS 的伴发症状,但近几年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IBS 不可忽视的病因之一,精神心理因素与肠道生理功能之间通过脑肠轴相互影响,可以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脑肠轴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证据之一[5,6]。Asahina 等[7]研究显示29% 的IBS 患者合并抑郁、恐惧心理和神经症。Ladep等[8]研究显示132例IBS患者中,75例(56.8%)存在抑郁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20.1%)。认为心理因素可为IBS发病的诱因或加重因素,但开始主要以胃肠功能障碍发病在先,随着胃肠症状的好转,心理症状会明显好转。
临床观察可以看出大多数IBS 患者均具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症。黛力新为新型的三环类抗焦虑、抑郁合剂,每片含小剂量三氟噻吨和小剂量四甲葸丙胺, 本药可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 进而影响胃肠道动力及内脏感觉[9],从而促进疾病好转,临床症状改善。
本研究显示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组治疗腹痛型IBS,与单用匹维溴胺组相比效果有明显差异(P
参 考 文 献
[1] Hammer J, Eslick GD, Howell SC, et al. Diagnostic yield of alarm features in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Gut,2004,53(5):666672.
[2] Boyce PM, Talley NJ, Burke C, et al.Epidemiology of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Rome II criteria:an Australian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tern Med J,2006,36(1):2836.
[3] DORN S D,PALSSON O S.Increased colonic pain sensitivity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the result of an increased tendency to report pain rather than increased neurosensory sensitivity.Gut,2007,56(9) : 12021209.
[4] Dougas A,Drossm an R. The functional gastro intinal disorder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Gastroen tero logy,2006,130(5):13771390.
[5] O’Mahony L, McCarthy J, Kelly P, et al.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ymptom responses and relationship to cytokine profiles.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3):541551.
[6] Kim DY, Camilleri M. Serotonin: a mediator of the braingut conn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0):26982709.
篇8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根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超声及CT等确诊为子宫肌瘤,年龄26~50岁,平均38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经量增加及经期延长。
1.2 治疗方法[1] 患者仰卧于导管床上,腹股沟区常规碘酒、乙醇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用穿刺针穿刺股动脉,成功后插入5F导鞘,以利于导管和导丝的进出。用5F cobra导管或子宫动脉导管分别超选择性进入瘤体供血动脉后,先经导管注入超液态碘油和平阳酶素混合后的乳剂栓塞瘤体,再注入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近端。手术完毕后,穿刺点压迫止血10 min,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12 h,患者送回病房。
1.3 诊疗结果 15例均插管成功,造影证实栓塞剂注入后瘤体浓染明显,栓塞确切,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均获成功。
1.4 护理观察内容及结果 ①术后穿刺点出血[2]:15例患者穿刺点无出血、渗血及皮下血肿;②术后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15例患者术后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与术前比无差异;③术后穿刺侧下肢皮温、颜色:15例下肢感觉正常,皮温、颜色均正常;④术后腹痛、腹胀、排便、排尿困难:所有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胀,2例患者出现排便、排尿困难。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3]
2.1.1 心理护理 虽然患者是自愿要求介入手术,但对此项技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介入手术的优点及可靠性,以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手术。
2.1.2 交流谈心 术前向患者介绍本科开展此类手术的大概情况,并重点介绍典型病例,让同病室患者谈体会,并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鼓励、安慰、祝愿的语言与患者谈心,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治疗。
2.1.3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耐心交代有关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方法,预期疗效,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造影剂过敏、穿刺点出血、损伤、操作失败等)。特别是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等,以取得本人及家属的理解和合作,并在手术预定书上签字。
2.1.4 术前准备 术前3 d用碘伏行阴道擦洗,2次/d。做好必要的器械及药品准备。 详细记录子宫大小、肌瘤大小、月经时间、量。常规会备皮,碘过敏实验。
2.2 术中护理
2.2.1 术中准备 核对患者无误后让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接心电监护仪、无创血压仪,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利于术中及时用药,查看化验单并询问患者有无糖尿病史,根据血糖情况选择糖、盐液体。
2.2.2 术中巡查 观察并记录基础心率、血压、呼吸次数,以便术中对照。训练患者正确的屏气方法,避免因呼吸造成的移动性伪影,确保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
2.2.3 医护协作 术中配合时要注意力集中,反应要灵敏,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及术者意图才能配合默契。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静脉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对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提醒术者,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2.3.1 心理护理 应鼓励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进食饮水,以补充术前禁食水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用关心的语言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阴道流血等,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治疗。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利于患者的休养和治疗。
2.3.2 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疼痛、出血、渗血、血肿,并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血压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对症处理,并及时通知医生。
2.3.3 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的搏动[4] 如减弱,一般为包扎过紧,应松解绷带。
2.3.4 术后反应的护理 疼痛是主要的术后反应,本组15例全部出现,其主要原因是栓塞术后肌瘤组织缺血、坏死。多数患者静脉滴注曲马多即可有效止痛,少数不能耐受者可用盐酸哌替啶。尿频、尿急、阴道少量出血也是较常见的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消失。排便困难可行灌肠处理,如有尿潴留,可放置导尿管。
2.3.5 观察排出物 术后1~2周内阴道排出血性或黄色脓性分泌物,可能是瘤体坏死组织,应仔细观察阴道排出物的颜色、性状、气味,防止脱落坏死组织阻塞阴道。
2.3.6 病例追踪 所有患者出院时均填写追踪卡,要求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回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肌瘤大小、血流变化。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严重者可导致贫血,大的肌瘤常伴有盆腔压迫、疼痛等症状,不孕症亦常见。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有不良反应和停药后复发的缺点,传统手术虽然从根本上去除了肌瘤的生长基础,但创伤大,给妇女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未生育的女性,伤害更大。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为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增加了一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宗贵,程永德.妇产科介入治疗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6-91.
2 练辉,陈德基,河明基,等.子宫肌瘤介入治疗远期疗效观察.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7,4(3):204.
篇9
1.2 误诊情况 患者反复就诊于数家医院,其中牙痛患者被误诊为牙髓炎而行根管治疗,不见好转,而后误拔牙齿;黏膜痛及口腔感觉异常多数误诊为炎性反应、溃疡,给予抗炎及促进溃疡愈合治疗;义齿不适者,反复进行义齿修复,其中1例,1年内做义齿7副,仍不满意。
1.3 方法
1.3.1 诊断标准 按《中国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标准(第3版)》(CCMD-3)[1],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与情感障碍等,确诊为神经症。
1.3.2 治疗方法 14例患者经详细专科检查,排除口腔器质性病变,请精神、心理科大夫协助诊治。治疗包括:①抗抑郁治疗;②抗焦虑治疗:用阿普唑仑抗焦虑及改善睡眠等;③对症治疗:部分患者配合口腔治疗,如浅龋充填、洁治、漱口药物等;④心理治疗:以症状分析、疾病解释和消除顾虑为主。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定治疗前、治疗后 4周、治疗后 8周的心理状况的改变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经积极治疗4~8周后,SCL-90各因子分均值皆有不同程度降低(P
3 讨论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症状。神经症患者的基本人格特征为神经质人格[2],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由于神经症的精神症状特异性较差,可出现类似多种躯体疾病的症状,是导致误诊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尤其当患者以口腔不适为主诉去就诊时,如果口腔科医生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精神科专业知识,对神经症症状的多样性认识不足,不能识别躯体化的情绪障碍,就会草率地做出器质性疾病的诊断,这是导致误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误诊和对治疗的认识不足,导致未能及时对抑郁、焦虑、疑病等情绪的进行纠正和心理疏导,仅对症处理口腔症状,故病情经久不能缓解。加上由于多方检查、长期用药等因素,甚至因医生自身语言不当使患者更加坚信自己有病,甚至有的患者预感自己有什么灾难性疾病,进一步强化了心理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久治不愈。
新的医学模式认为,生物因素、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反映才能对人的健康或疾病发挥作用;同时也指出,治疗上只有通过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干预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本文中 14例口腔科门诊的神经症患者,针对病因使用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治疗的同时并采取多种相应的心理治疗手法,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识别和改变负性情绪,去掉种种疑病、恐惧等顾虑,鼓励患者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渠道,保持情绪稳定,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与张惠芳等[3]的报道一致。
希望越来越多的口腔科医生认识到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立体医学模式的转变,很多疾病除了器质性病变外还跟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诊断和治中均应重视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加强和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提高病因的识别率,及时会诊、转诊。通过口腔对症治疗和心理治疗,有的放矢,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篇10
2009年5月-2013年7月,对80例危重烧伤患者在采用“干--湿”性疗法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60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48例,年龄18-60岁,烧伤面积20%-90%,烧伤深度Ⅱ-Ⅲ。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正确理解并回答问卷中的问题。排除有严重呼吸道烧伤,严重内科疾病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2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置开放病室,创面采用“干--湿”疗法;对照组置监护隔离病室,常规采用暴露疗法,两者进行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量表(SAS),评定抑郁及焦虑发生的百分比。
1.3 心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观察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基础干预:患者入院时即与其沟通及全面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获得患者的信任,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打好基础。(2)认知干预:根据病情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烧伤知识。如烧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伤情演变过程,疼痛的原因,持续时间,缓解方法,注意事项等。(3)情绪干预:从医学的观点向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所产生症状的关系,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主动配合治疗。(4)感觉干预:谈话,看电视。(5)行为干预:采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6)家庭干预:亲情的力量无可替代,让家庭成员参与到治疗护理中,通过他们的细微关怀和精心照顾,以增强患者的意志和信心。(7)单位或朋友的干预:与患者单位的同事或朋友进行沟通,取得配合,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鼓励病人,给病人送去关心和温暖,可以减轻病人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消除孤独感,从中得到安慰,增强其信心。
1.4 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出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抑郁自评量表(SDS)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第15天分别进行SAS和SDS量表调查。按量表使用要求,由主管护师发放问卷,并讲解其意义和填写方法,由患者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然后进行评定。
2结果
两组烧伤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结果比较,见表
3讨论
3.1 烧伤对患者精神心理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对病员不仅是一种躯体创伤,同时也是一系列的心理冲击与精神重创。烧伤治疗过程中病员要经受诸多痛苦体验,如受伤时情景,创面频繁换药的剧痛,手术植皮及后期整型愈合期难以忍受的骚痒,瘢痕所致的毁容,功能障碍,肢体残障,高昂的治疗费用等均可引起一系列异常的心理行为,诱使病人的心理活动偏离正常,导致各种心理疾患。秦宏[1]等对烧伤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4%的患者存在焦虑,51%的患者存在抑郁情绪。邓雪风[2]等调查发现,烧伤患者中有50%-94%患者常出现焦虑,躯体疼痛,睡眠障碍,不幸预感,惊恐,害怕,胃痛及消化不良等,有53%-94%常出现抑郁,不安,无用感,说明烧伤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本组资料显示,烧伤患者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78%和80%,提示烧伤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
3.2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患者欲得到良好的康复,首先要过心理障碍关,心理康复是保证整个治疗实施的基础。它需要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即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3.2.1 医务人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耐心倾听患者的苦恼和需求。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安慰工作,用高超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稳定情绪,消除思想顾虑,是心理干预首先要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以求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2.2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其配合。家属的陪护可以消除患者的寂寞感和孤独感。亲人对患者的某种特殊的情感是医护人员所不能取代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家属陪护的优势,以使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某些特殊患者,如可能致残或毁容者,要注意先稳定家属的情绪,介绍治疗过程及预后,使家属能认识并接受这一切,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治疗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3.2.3 完善健全的人格
3.2.3.1 力劝患者善待自己,热爱生活,坦率开朗,让家人放心。
3.2.3.2 讲明现代医学的先进性,让患者树立信心,决心,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3.2.3.3 增加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进行心理沟通,彼此诉说内心的感受,使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给家属带来安全感,给患者带来归属感,最终让患者以健全的心理面对生活和工作。
3.2.3.4协助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危重烧伤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心理干预重在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烧伤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整个治疗的顺利实施,因此,对烧伤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篇11
1、“动静结合”思想的理论依据
1.1动静结合属阴阳学说范畴祖国医学中阴阳理论认为“动”为阳,“静”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体阴阳不和则导致疾病的发生,而疾病的治疗过程就是调整阴阳的过程。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通过劳逸结合、动静相宜,运用各种动态、静态疗法调整其阴阳的偏胜偏衰,以达到疗病养生的目的。中医认为,人们所追求的养生之道,以期阴平阳秘之法,即是顺应四时变化,适寒热,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诚如道家养生术讲求动静结合,动极生静,静极生动。吐故纳新的服气术、行术、道家按摩术等“动功”养生虽从外型上看不断地动,但精神活动却保持相对宁静,即所谓“动中有静”、“外动而内静”、“形动而神静”。清洁心灵的心斋术、存思术、内视术等“静功”养生则看似外形不动,精神也很宁静,但人体内的脏腑机能在定向的意念活动影响下,都在不停地调整运动,即“静中有动”、“外静而内动”、“形静而内神动”。
1.2动静结合是中医康复方法运用原则之一动静结合思想有确凿的中医理论依据,是中医康复方法运用原则之一。中医康复医疗中的动与静主要包括形体的动静和心神的动静两个方面,不仅注重形体功能的康复,而且强调精神康复。指出形体宜动,适度的形体运动可促进人体精气流通,气血运行,加快患者康复。心神宜静,静以养心、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对预防疾病再发亦大有益处。不论是在形神康复,还是在疾病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只强调动而忽略静,或只强调静而忽略动都是错误的。只有调神与养形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康复对象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以动为主或以静为主的康复方法,以动静结合为的原则,才能达到形与神俱,治疗疾病,养生长寿的目的。
2、康复医学多采用动静结合的综合治疗
目前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多采用中西医多种静态、动态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被动刺激与主动功能训练并施,同时重视心理治疗,体现了动静结合这一重要思想。例如,著名骨科专家尚天裕教授将“动静结合”作为骨折治疗与康复中的主要指导原则,解决了骨折治疗乃至整个骨伤科治疗中固定与活动、“静”与“动”这对矛盾,更赋予了其丰富的辩证观。王锋等运用口服中药、中药药浴、体针灸疗、推拿足疗、运动训练等动静结合,依次连续应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一定效果,五联康复疗法明显优于单一的康复方法。
3、动静结合在中风康复医疗中的运用
3.1中风病的中医“动”、“静”辨证中医对中风病的辨治历史悠久,认为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一种病证。其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以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气候变化为其诱因。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中风病发作后,病理结果随体内阴阳偏盛及正邪相争结果的不同,或表现为静卧不烦、舌淡、苔白、脉细、病证凝滞不解的“静”类证,或表现为面红、口干、舌红、苔黄、病证变化不定的“动”类证。治疗上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则,以动为主者,治之以静;以静为主者,治之以动。
3.2中风病治疗中的“动”“静”互用 中风发作后,根据其病类、病期及证候特征分别采用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清热化痰、通腑泻热、益气活血、醒脑开窍等法,结合针灸、理疗、按摩、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以利功能的恢复。在中风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12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实施择期全麻下LC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8~75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慢性疾病及精神疾患,听力障碍、语言困难、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史、酗酒史和药物成瘾史。纳入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实验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41~73岁,平均(58.5±11.1)岁。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0~74岁,平均(57.8±10.6)岁。两组在治疗方案、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CCM。患者入院后,床位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部署实施护理措施,即全方位评价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制订护理计划,实施CCM及效果评价。主管护士及家属对患者的行为方式进行动态监控,及时予以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地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具体操作内容如下:(1)知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胆囊疾病的有关知识及LC手术的优点及简要的操作步骤,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同时给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CCM的方法,与其建立一种互信互助的融洽关系,引导其自觉参与良好的护理进程,共同设计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2)全方位评价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主管护士动之以情与患者交谈,消除其恐惧心态,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文化层次综合评价患者的疾病知识需求、自我护理效能和心理需求。(3)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及家属心理,介绍同类患者的康复情况,介绍科室的人文环境、氛围及注意要点,使患者及家属尽快融合到科室的人文环境、氛围中,从而消除其恐惧、焦虑情绪。同时予以专业性及治疗性语言为患者解惑及社会心理支持,让患者尽量疏泄出内心感受。加强护患及家属沟通,让家属掌握正确的应对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情感支持。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情绪状态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比色法测定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两组患者在入院前、术前(干预后)均填写问卷,同时监测氧化应激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DS及SAS得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实验组SAS(52.24±7.72)分、SDS评分(56.72±4.6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DS及SAS得分比较(x±s,分)
2.2两组干预前后MDA及MPO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MDA及SO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后MDA及SOD水平较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实验组MDA (8.26±1.32)mmol/L、MPO (35.36±5.60)U/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MDA及MPO水平比较(x±s)
2.3 MDA、MPO含量与SDS及SAS的相关性分析
MDA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7、0.487,P<0.05);MPO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1、0.486,P<0.05)。
3讨论
3.1 CCM可有效缓解围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焦虑、抑郁是围手术期患者最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可以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和临床护理的依从性[3]。LC作为应激源,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障碍[4]。抑郁及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出现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因素相关[6]。本研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知识相关指导和健康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和医患关系,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本研究表明:经过协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SDS及SAS得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3.2 CCM可有效缓解围手术期患者的MDA及MPO水平
氧化应激指机体或细胞内促氧化和抗氧化失衡,氧自由基爆发性的释放与清除障碍,导致活性氧簇(ROS)对细胞膜结构及功能发生异常和损伤,MDA含量直接反映脂质过氧化的程度,机体受自由基供给的严重程度[7];MPO是中性粒细胞中的一种酶,MPO活性是判定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中浸润程度的可靠指标,其活性的高低与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8]。CCM改变以往护理模式,鼓励患者表达出其所关注的有关疾病的问题及与疾病相关的负性情绪,注重人的社会性,提倡患者家属的监督和参与,形成协调作用,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其正确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而减少氧化应激水平。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经过协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MDA及MPO得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关于焦虑抑郁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陈凤玲等[9]观察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MHD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MDA是MHD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MDA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7、0.487,P<0.05);MPO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1、0.486,P<0.05),表明LC术前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氧化应激水平存在密切联 系。
[参考文献]
[1] 高秋文,王海云,于泳浩,等. 播放音乐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0, 45(3):217-219.
.Nurs Clin North Am,1992,27(1):61-76.
[3] 曹晓东,陈静瑜,黄云娟,等. 肺移植手术等待期间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42-1044.
[4] 陈瑶,朱建英,刘晓虹,等. 手术患者常见负性情绪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5):10-12.
[5] 王梅新,田萍.维族及汉族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音乐干预缓解术前焦虑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990-992.
[6] 张良美. 护理干预对减轻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9-11.
篇13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宫腔探查 晕厥
不孕症是一种非意愿性的生育力下降以致无法怀孕或不能怀孕至胎儿可以存活。我国目前不孕症的发生率为11%。而部分患者经过其他的治疗方法或人工授精,最后只能选择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vf-et)而达到生育的目的。ivf-et是指在自然周期中或在用人促性腺激素刺激周期中多个卵泡发育后,在卵泡成熟时将卵子从卵巢中取出,在体外使之与受精并发育至胚胎,再移殖至子宫内的高新技术。首次进入ivf-et周期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宫腔探查术,目的是为了了解子宫颈管的走向,子宫的位置,子宫腔的深浅度,为胚胎的植入作预测量。晕厥的产生是由于大脑一时性的缺血缺氧,引致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而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处理,否则不仅增加医疗纠纷,还会危及患者的安全甚至生命。因此,对于因宫腔探查术引发晕厥的患者,作为医护人员不能掉以轻心。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行ivf-et患者,总周期数1291例,其中第1周期1174例,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7±4.6岁。不孕年限6个月~20年,平均年限5.0±3.4年。
方法:统计第1周期ivf-et行宫腔探查术患者1174例,发生晕厥89例,排除原发性疾病因素,占7.5%。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 38例(3.2%);由于改变引起的51例(4.3%)。18例症状明显,经立即平卧,静脉输液,吸氧等对症处理及时缓解,其余71例症状较轻,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89例均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无发生不良医疗护理事故。
讨 论
患者因素:由于不孕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历了不孕症相关的检查及治疗,加上长期不孕,承受了巨大的家庭,经济,社会的压力,每一个患者来医院治疗都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灵方妙法和满意的服务,而且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与苦衷。不孕症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性,常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负疚的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的存在给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而且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了机体对疾病的感受性。作为医护人员,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这一特殊群体,以达到缓解负性心理的目的。不要看到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从心理上就有排斥感,认为她们难缠感到厌烦。应视患者为亲人,不要对她门另眼看待,使她们从内心的深处感到温暖,从而克服羞涩隐悔的心理,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患者发生晕厥的可能性。
护理因素:医护人员在行宫腔探查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不孕症的相关原因,ivf-et的相关知识,手术操作的目的、方法、流程、术后的情况及注意事项,从而让患者对操作有大致的了解。告诉她们成功的例子,从而增强信心,增加耐受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患者反复的提问,不要皱眉头,表现出厌烦的表情,而应以耐心细致的态度继续讲解直至患者明白为止。同时向患者丈夫和家属介绍病情,以得到支持。操作过程中,保持室温22~25℃,环境安静,护士从旁协助医师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脸色和生命体征,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暂停操作。操作完成后,护士协助患者扶坐起床,以免因改变引起一过性血压降低导致晕厥或意外事故发生。同时,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突发事件应急技能和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制定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流程,将护士应急知识与技能考核作为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保证患者安全。
医疗因素:女性外生殖器官对疼痛特别敏感。由于会阴操作时,宫腔探针刺激宫颈管,引起机体β-内啡呔免疫反应性水平降低,从而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加上精神紧张,害怕,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医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嘱咐患者放松,动作轻柔,减轻对宫颈管的刺激,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分散其注意力。年轻医师加强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不断吸收临床经验,增加技术的熟练程度。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反映,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盲目性,尝试性的操作,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心理压力,得到她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有效的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
纵观上述各方面的因素,行ivf-et的患者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年龄,家庭,经济以及心理状况等各各不同。作为医护人员,除了给予患者常规的临床治疗护理外,更应该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心理变化,赋予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改变一成不变的医疗模式。在繁忙的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为不孕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方碧蕊,梁洁平.术前心理干预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4):22.
2 何筱宁,太荣芬.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96.
3 黄荷凤.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