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篇1

1可持续设计重要性

设计在人类的持续性发展中扮演者双刃剑的角色,在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使人类文明走向绝路。作为设计师,在人类的持续性发展中更是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设计师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在设计产品的始终。设计师是产品生命的赋予者,因为他们所负责的问题不仅涉及环境与生态问题,更涉及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设计产品材质的选用为例,产品的既定年限、能利用途径,以及产品后期的循环利用等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设计师社会责任的缺失

随着设计发展的大众化,多元化格局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设计的公共性”受到了设计师们广泛的关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随着物质条件的富余以及权钱利益的诱惑不断增多,设计师们应有的责任感趋于淡薄,随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主要表现在:在文化方面,对西方设计理念不能批判性吸收,对艺术主体性的重视不够。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摒弃中国元素,从艺术标准到审美视角,对西方设计理念完全照搬。在生态方面,设计目的过于功利化,缺乏可持续性考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型,当代设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利益的冲击和影响,从而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功利化现象。一些设计师不顾职业道德,只看重眼前利益,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长远未来。忽视了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各个环节的可持续设计考虑。

3可持续设计的路径

如果我们视可持续发展为一个过程,那么可持续设计业应该是以过程为导向的设计。[1]在设计过程中,策划、选材、制作、运输、使用和回收各个环节的考虑都是必要的。(1)确定产品最佳使用寿命。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表现的过程,是设计意念的展现过程,是为人类贡献的过程。[2]因此在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时,设计师要把产品的实际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并做出全面评估,最终确定出产品的最佳使用寿命。一方面,对材料和能源的耗费越少,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环境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小。另一方面,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对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环保性能有着积极作用,因此,使用寿命长的产品其技术就必然落后,而且产品外观也缺乏美观性。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把握好各方面的关系,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使用寿命。(2)选择健康环保材料。在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以及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能,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综合考虑环保与性能兼得。目前来说,市场常见的材料有可更新材料、危险材料、可降解材料三种。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功能特点等。在选择环保材料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材料的多样性。其次,减少材料的耗用,尽量避免过量使用。再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可回收利用材料。(3)降低产品能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还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以家用电器为例,在设计时就要把减少水电消耗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通过材料创新和技术创新,把产品的能耗降到最低。(4)实现产品的回收利用。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决定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环境和生态问题。[3]因此产品使用结束后的有效处理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产品在到达使用寿命或者用户结束使用时,都要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其目的就是对材料进行再制造、再使用以及循环利用。因此,设计师的使命就是设计出在终止使用以后更容易环保处理的产品。在具体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到产品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从材料选择到产品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一般来说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产品设计进行考虑:分别是减少消耗、可替代、可循环利用、可再使用、易于维修。一个好的设计不但要可虑到产品使用期间不为环境带来伤害,还要考虑到当它的生命结束后是否能够归回大自然,甚至回馈大自然。

4生态文明建设中设计的社会责任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无法用明确的文字、法则来规范约束,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遵循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因而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在设计中要注意生态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把握。中国当代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要把我国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糅合当代概念的同时,实现对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这不仅体现了设计的地域性,也承载了我国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文化要素。(2)制定明确的价值标准判断体系。我国的设计价值判断标准与西方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决定的。归根结底双方的设计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只有制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体系,才能使设计出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民族性。(3)加大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储备后续资源。设计的社会责任主要通过其产品展现出来,因此对设计人员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对设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为未来的设计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包括设计师社会责任的承担等方面。(4)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设计的发展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公众之间开展关于设计作品的讨论和评判,能够加深民众对设计的认识和关注,加强公众对设计师的监督,提升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5)设计要贴近民生,切合实际。社会责任感归根结底还是民生问题,因此提升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就是从实际出发,以民生需求为设计点,鼓励设计师们走进民众生活,把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公众的生活需求联系起来。

5结论

我们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都在受到环境和生态危机的威胁,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不仅是改善目前环境状况的要求,更是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作为设计师,其社会责任就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将这一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从业道德,并以此作为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参考文献: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篇3

一、 什么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更直接的指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到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就需要人类坚持三个基本准则,第一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逾越自然规律,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第二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开发创造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 生态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本生存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类社会和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通过生态观,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要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实际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场的作用来看,马克思看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统一的客观要求,改造自然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前与长远生活需求而对自然界进行适时的控制行为,认识自然则是该控制行为中的获取外界信心、完成从目标信息到控制信息的信息加工变换、反馈等活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必须在深刻、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要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就在于它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继承了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观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摆脱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拯救自然、拯救生态、拯救地球,最终拯救人类自己。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其次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同时,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制,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环境系统,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自觉以生态观为理论武器,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篇4

一、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处在对问题的初步论证的阶段,尚且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形成,一些要素理论比如经济增长的方式、生活及生产的方式等等,仅局限于对单项内容的阐释,而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发展的意义做出整体的研究。生态文明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反思,进而向诸如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展开。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或是从环境保护的价值层面,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今更多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问题阐释,对于深层挖掘其实践可操作性显得匮乏。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指引,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理论、观念或原则上,而应切实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使其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生态文明的转向是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出相应的变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为未来的文明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思想的意义

面对单项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不足,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时转变思维,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指引,这种相互的内在联系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得以丰富与深化,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理论的研究对实践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将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新理念。一方面,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将生态化的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原则表现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一种手段、方式去推进,使其具有清晰的立足点和有效的可操作性,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人类追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但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冲击,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处于对立面,这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人口膨胀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人口膨胀问题突出,造成公民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或者就业呈现高峰等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经济发展,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向实践落实的效率太低,使得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

(二)缺乏意识和认识我国是世界人口比重大国,平均人口对资源的拥有量小且利用率较低,从主观上来说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客观上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的认识,从而未能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发展的观念,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技术经验短板,制度不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性的支撑技术,对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也缺少经验,造成技术上的短板。另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构建配套完整的标准法规及政策体系,对企业及社会采取的不同机制尚无明确的区分。

(四)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虽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经济的发展,但若缺少自然环境这一条件,所有的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形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却忘记了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人类的家园,经济也将无从发展,忽视生态发展的价值,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降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而文明的形态不断更替,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的文明,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大量破坏森林,没有干净的水,就不会有鱼类,也不会有渔业的发展;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都是人类为了单纯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造成的,这就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价值的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供给,单纯的紧抓一方面,将会造成社会的失衡,远离真正的发展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促进的。

(一)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意识和认识,转变执政理念,在建设重大发展项目、发展城镇化、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都要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政绩的思维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

(二)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党的十报告指出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就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应时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紧抓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主线,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力于将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倡导资源节约,合理开发新能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内在要求是要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必须杜绝一切资源浪费的行为方式,包括体制性、决策性、观念性、管理性、标准性以及习惯性的浪费,完善体制设置的缺陷,弥补决策造成的失误,改进管理方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产品标准,养成良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倡导环境友好,坚决抵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良好互动和生态和谐。常规能源不可再生,蕴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开采利用过程都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我们要根据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储存比,注重节约能源,遵循可再生、可持续、清洁多元的原则开发新型可替代的能源,立足国情、顺应大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篇5

1.1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是指水资源与人类和谐发展,水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大力保护水资源。

1.2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难题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是水,但是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淡水资源中,部分地表水受到轻度污染,部分河段受到重度污染,在我国无论是河流还是湖泊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海洋的水资源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水质极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应该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对水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管理,将水资源的利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对自然界潜能的意识

自然界蕴藏着无数的资源,壮丽山河、崇山峻岭、广阔草原都展现出自然界独特的魅力。但是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利用,对森林进行大面积砍伐,严重破坏空气质量,造成水土流失,工业生产排出大量废水、废气、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在人类的生产建设中缺乏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对于自然界蕴含的巨大潜能不能合理的利用,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给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合理运用自然界的修复和调蓄功能

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是当下人类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需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和自然共同进步。改变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寻找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结合的切入点,将生态要素融合于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自然界的水资源具有调蓄和修复等功能,将这些功能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水资源不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是由于宣传和管理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够重视,任意地浪费破坏水资源。

2.3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人水和谐思想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人与水资源和谐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并且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水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为水生态文明的建设献计献策,但是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没有被贯彻落实,人们对于水生态文明认识不足,导致人水和谐的思想未能被落到实处。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当中。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水利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3.2 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服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水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积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人都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其中,生态文明建设速度将更快。

3.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并且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功能,树立人水和谐的思想理念,推动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

3.4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和谐发展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且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多方面内容,包含一些基础科学问题,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水资源保护理论方法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些对应的技术手段,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优化技术、工业节水技术等。另外,还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目标

一是认真落实党的十精神,制定规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的开发和治理中,使水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保护。

二是构建节水型社会,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水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报刊、互联网络、宣传画册等途径向社会大众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节约用水。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这一天可以举行节水活动,唤醒公众的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对于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活动,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不自觉。政府应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加大处理力度,可以对他们进行罚款处理或者通报批评处理,对他们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有效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改善水生态质量。

四是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修复脆弱的污染河段,政府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对水资源管理加大投入,建立长期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增强防洪保安能力,提高水资源监控预警能力,保障水资源不受污染。

五是理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建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机制,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合理控制水土流失现象,强化水污染防治,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社会大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树立水资源节约和水资源保护的思想意识。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

[2]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

篇6

1 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与制度创新

1.1 现代科技与生态文明的互动发展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成果,也是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手段之一。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威力和功能日益提高,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和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震撼着每一个人。科学技术向人类提供了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自然的潜力和手段,借助于科学技术尤其是理论科学技术不断地把对自然界认识向纵深延伸。发生在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能源、信息等几乎所有重大领域,推动了人类向未知领域的全面开拓以及科技创新的全方位展开,为人类科学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以及实现生态和谐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手段。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精神内核。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为科学技术注入了生态灵魂。因此,我们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正确地引导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以此提高人类生态意识,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

1.2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同生态文明的冲突 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技术得到了勃兴与发展。“科学方法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将创造出一种‘新工具’,一种新的研究体系,它使知识和物质力量结合在一起。”[1]在这样的进程中,以自然作为其生存根基的人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我构建的技术困境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控制与利用,已从某些动植物种群,某些区域生态系统,扩展到一切自然过程,甚至逾越地球进入太空。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中,人类大规模地消耗着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迫面对如此严重的强大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所造成的后果常常是无法挽回的。

1.3 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在伦理和制度上的创新 的生态观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出发,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原则,代表着人类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新境界、新高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有序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而决不以环境换发展,以子孙后代的延续换短暂的辉煌。其中,科学技术是基础,法律是硬约束,生态伦理是软约束,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互相制约,并最终落实到科学实践当中,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久之道。

2 生态文明建设在伦理和制度上的创新思路

2.1 科技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的设计

2.1.1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技理念 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要和自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人类所需要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类应意识到,科技只是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一种“美妙”的工具,它并不是万能的。虽然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生产力功能的非同寻常的社会力量,科技的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提了供强大的动力,但科技的滥用却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给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产生巨大推动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类应当充分发挥科技正能量,最大限度减少其负作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1.2 构建以生态意识为导向的生态伦理观念 加强绿色科技知识与生态伦理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态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就需要加强生态道德能力培养,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不是长久的是灾难性的。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具有启发意义。“仁民爱物”、“与天地相参”的思想是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渊源,以生态意识为导向的生态伦理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

2.1.3 提倡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约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首要条件是保护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展;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注重节约,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提高企业科技生产观,启发绿色生产。发展绿色生产技术,支持循环经济。大力加强科技研究开发,为环保和资源问题寻找对策,要解决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巨大系统工程的许许多多难题,需要自然、社会、以及各门新兴学科开发研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正确的消费观。提倡和推行无害环境的生态技术,倡导绿色消费、节约消费。现在国际间越来越提倡高科技术的“绿化”,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方向,它包括“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等等的研究开发,使用“清洁”能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的研究开发,节省天然稀有资源的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开发。最后,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保障社会资源的节约。生态文明需要文化、教育、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其有力保证。

2.2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范

2.2.1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工作 首先,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框架已基本上建立起来,已制定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0多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30多项法规、466项环境标准。[2]我国实行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升华为法律精神。随着形势的发展,很多新情况找不到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要建立一个具有操作性的适应新形势下环保需要的法律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3]其次,调整国民经济的评价指标,倡导“绿色GDP”,将“绿色”写入法律。国家应真正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使保护生态环境植根于产业活动当中的持久性制度,实行资源环境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参与科技研发,培养新时代的科研人员,对传统技术进行革新,开发绿色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资源;通过排污收费等强制行政手段迫使企业加强“绿色营销”;投资环保企业,实行产业倾斜政策等等,这些措施的实行是“绿色GDP”的重要保障。

2.2.2 加强政府的环境执法 要切实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4]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秩序,必须提高人们的法律监督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环境检查机构的作用,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执法检查。另一方面,大力打击破坏生态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对因污染企业而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制度也要加以规范完善,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震慑污染严重的企业,不能给企业一种只要赔偿就可以继续污染的错觉。

2.2.3 净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环境 环境司法是在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之外的一个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手段。环境法律法规要以有限的数量去完成无限的规范性事业,因此,就需要依法对不落实生态文明政策、对建设生态文明不履行职责甚至弄虚作假者和因决策失误、监督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人员追究其法律责任。[5]

此外,还要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地方行政中。要求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挥本地优势,制订科学的环境治理和科学发展规划。同时抓紧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将社会发展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等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系统,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并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6]

3 结语

现代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与冲突,呼唤生态文明建设在伦理和制度上的创新。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和完善环保制度建设将有助于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及体制问题,有助于协调好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美卡罗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吴国盛,等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89.

[2]曾煜,袁慧玲,许才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04(6):218.

[3]胡伯项,胡文,孔祥宁.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7(3):55.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了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节点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更加科学地统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生态文明,也就没有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付出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沉痛代价,这种问题在农村地区更加突出。中国是农村地区占绝大部分的国家,共有56万个行政村,9亿多农村人口,因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决定着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方式,构建遵循自然规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因此,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理念,也是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人民利益的现实需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的是环境的惨痛代价,不仅污染了水、空气等资源,还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存安全,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迫切需求。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转变农村发展理念,致力解决水、空气、土壤、资源污染等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建设美丽新农村,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的环境需求。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人民利益、建成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定,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十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凝聚了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取得了重大成效,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发展方式愈加科学,农村发展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列问题。

1.农用化学污染较为严重。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而且普遍存在过量使用的现象。据统计,2012-2014年全国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比2009-2011年增长9.2%。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也造成大量土壤板结和酸化,导致作物容易生病,又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给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2.乡村企业发展不够科学。农村改革释放了庞大的劳动力,也催生了石灰、石头、矿业等一系列粗放式乡镇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但也造成了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部分乡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乏正确导向,导致重污染的工业企业频频进驻,造成了水、空气等污染问题严重。同时,缺乏科学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理念,对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布局等方面把握不够,导致环境压力较大,带来了系列问题。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善。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村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与落后的垃圾治理体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农村居民对垃圾治理的思想认识有待于加强;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填满、处理等硬件技术条件较差。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开展,因而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善,阻碍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

1.强化宣传,加快转变思想观念。观念决定出路,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观念走在前列。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农村工作深度融合,贯穿于“三农”工作始终,充分依靠农民这个建设主体,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宣传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力倡导生态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支持和配合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宣传的同时,也要强化教育。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岗前培训、日常学习、专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强化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在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工作同时,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融进去,增强农民对生活垃圾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认同感,切实培育理解支持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农民。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生态环保教育,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融入乡村中小学课堂,向中小学生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促使广大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劲。

2.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政府是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强化引导、全面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完善整体规划,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明确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方法等,确保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坚持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切实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科学指导农村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尊重和利用农村地区特色资源,差异化布局农村企业发展;适度控制采石、采砂、采矿等资源密集型企业生产规模,支持企业改良技术、转型升级;合理布局鸡、鸭等家禽养殖企业,确保发展、生态“两不误”;同时把握招商引资导向,坚决摒弃重污染、高排放等企业落户农村。加大整治力度,对于污染农村环境的企业和个人,采取罚款、恢复原状等行政强制措施,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坚决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3.完善机制,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完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促进建设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国家应加快完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以《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蓝本,结合实际、细化举措,出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具体法规或条例,增强建设工作的指导性。尤其要结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生态新问题,对农村环境污染转移、遏制农村生态化境恶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法律遵循。大力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要根据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上级政策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的灵活性相结合,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厘清政府、部门、企业、农民等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形成上下顺畅、井然有序的工作格局,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4.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益

要健全完善保障公众环境参与的法律基础。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参与权是公民环境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个人不得侵犯和阻挠,要细化公众环境参与的具体途径、程序和方式,规范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时效、责任、结果以及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咨询、监督方法等,各地区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使得法律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公众环境参与真正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要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项目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在项目立项阶段,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EIA)大纲,及时将大纲评价内容及环境影响结论明确易懂地公布于众,鼓励公众就所关心问题以及对自身利益的损害程度提出看法。在施工阶段,要将有关流程、管线布设、环保措施及达标情况等透明化。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应如实反映项目建设是否达到既定的环保法规、标准要求。在项目运行阶段,评估部门要深入公众进行个别访谈、发放问卷、座谈等形式掌握实际情况,为公众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提供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生态文明”新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总结,并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和伦理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机制作保障。只有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有序地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

一、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现状分析

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初步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近几年来,辽宁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如: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辽宁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暂行办法》和《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保护条例》等法规;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出台了《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对主体功能区、流域和各类资源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包括东部生态重点区域、跨行政区域河流和水源的上游等区域;在全省市县实行问责制,推广应用绩效考评、能效准入、监察督导、激励约束为核心的“四位一体”节能模式;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决策的环保体制机制,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障,进一步推动了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辽宁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辽宁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绿色信贷中涉及到的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尚没有完备规定;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导致环保部门对项目审批很难发挥一票否决作用;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还不成熟,生态补偿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环境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政绩考核中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以单纯的GDP模式为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致使生态文明建设很难深入下去。

(二)原因分析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完善或缺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天生的逐利性,导致他们可能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不顾他人的利益和后人的利益,使生态建设让位于经济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向更高水平迈进,就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律的轨道。目前,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还缺少一些法规的约束,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等。

第二,生态文明观念依然淡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目前,公众的环境素养和法律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意识依然淡薄,这势必会阻碍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对生态建设不够重视,仍坚持唯GDP论,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多的考虑后者,把生态建设抛在一边。

第三,现在的政绩考核机制对生态考虑不够,对GDP的考核和显性政绩看的过重。传统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以GDP为核心内容,这种政绩考核机制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一些领导干部出于自身政绩或局部利益的需要,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力或阳奉阴违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甚至纵容一些企业“先污染,再治理”,等等。当前,我们的政绩考核机制依然过于重视对GDP的考核,对生态环保考虑的不够,这将不利于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完善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克服这些制度性的障碍,我们应从辽宁的实际省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不断促进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可以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第一,应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从总体上看,目前,辽宁公众的环保素养和法律意识还不强,生态意识有待提高。所以,要建立固定的教育宣传阵地,培养公众在环保领域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公众主动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第二,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众环境权,让公众做到有法可依。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才能得到保护,没有法律的保护,权利形同虚设。第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扩大公众保护环境的参与度。环境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对环境利益的保护。但我国现行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削弱了公众的环境诉讼权,不利于发挥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第四,加大环境保护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壮大,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获得了依靠,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

(二)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2]产业生态化是继工业化发展以来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第二,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采取“强化一产,调控二产,加快三产”的措施,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第三,完善项目环评制度,对不符合产业生态化的项目严格执行一票否决。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实施好多年了,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不足、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环评制度很难严格的执行下去,辽宁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不仅在项目,还要在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进行严格环评,实行一票否决。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产业生态化的步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利于产业生态化的实现。

(三)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目前,辽宁已经树立“资源有价”、“生态补偿”的观念,积极推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但是从总体上看,辽宁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范围、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备,因此,还要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第一,应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关于生态环境补偿的专项立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界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及其义务、责任、补偿标准等方面的指标,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第二,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制。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机构及队伍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的透明度;建设环境监管全覆盖责任体系,明确细化环境监管责任等等措施,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系。第三,加强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建设,为生态补偿建设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支撑。

(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摒弃了传统的唯GDP论的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等指标也纳入到政绩考核的体系中。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辽宁一直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畅、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轻视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核。因此,要使生态环境考评指标不流于形式,还应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机制。第一,要把生态环境政绩考核运作法律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法律化、制度化,确保了生态环境在实际考核中有据可依,让生态问题成为领导干部无法逃避的制度关口。第二,实行考核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既要重视政府自身的考核,又要关注公众满意度的考核,也就是要重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第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制度,有效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的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制定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进行必要的问责。

篇9

第三,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青海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出台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积极构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发展物流、资金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既提高青海地区的现代经济竞争力,又避免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老路。

篇10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此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摆脱生态危机,创造与追求生态文明成果的建设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实现协调发展,是使人们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过程中,不断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予以克服,进而建设有序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反思了征服自然,超越了敬畏自然),最终使人类走向与自然协调统一、和谐相处以及共融共处的理性价值取向,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其引导与约束的作用[1]。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第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第三是构建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这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不断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将之转化为经济的同时,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使得生态环境加剧恶化,最终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而人类本身也因为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严格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矛盾的产物。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是要兼顾生态价值,最终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2]。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意意识还比较淡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跟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存在强烈反差,换句话说就是群众通常比较关注跟自身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针对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却不高;二是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偏差严重,即重视直接问题而轻视间接问题,重治理但是轻预防;三是生态权利意识淡薄,缺乏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四是就普遍水平来看,我国群众的生态科学素养偏低,缺乏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无法形成理性且稳定的环境保护意识[3]。例如:在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对抽取了沈阳、太原、成都、兰州、韶关、武汉、杭州七个城市群众环保意识水平超过60分所占比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切实解决好群众生态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环境污染特别是复合性环境污染的现象仍在加剧。跟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基本上没有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再加上长期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严重(如表1)、空气质量降低、突然不断被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这些环境问题势必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产生阻碍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真正建立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体系,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

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等作保障,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跟传统的行政手段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本身属于一类“内在约束”机制,其主要发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以及降低环境治理跟象征监控所需成本支出等优点。当前,西方国家普遍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因此积极建立并运用环境经济政策,不仅能够缩减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够发挥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以此构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是我国当前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较少,常见的主要有垃圾处理收费、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以及排污收费等,这些均是以防治污染为主,然后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生态税以及绿色信贷)等不够健全,另外关于排污权收费、强制责任保险等有待探索,上述种种都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四、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跟物质文明建设一样,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势必要让广大群众树立起高度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要充分运用各种途径,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教活动来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广大群众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阵地,来让群众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从而规避经济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后加强广大群众的生态伦理教育,增强其生态伦理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

(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技术与新能源能够逐步解决发展与生态的困境。它的技术同新能源的研发应用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政府和企业在能源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中扮演着密不可分的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是由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组成。虽然自然自身的修复功能可以化解人类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自然的损害。但是自然的修复能力随着高碳的不断消耗而不断下降,从而难以修复,形成温室效应。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使其成为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是长期全面的。其次,推动绿色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对其产品的采购能力。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虽然不达标的企业无法从采购市场获得丰厚的利益,但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他们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也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形象,提高了彼此的竞争力。另外,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化,也利于加强普通民众在选择和购买绿色产品的力度。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众,就这样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线路,更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4]。

(三)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于环境经济政策,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大排污收费的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仅仅探索出生态补偿、生态税、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部门已经通过提高排污费标准、发行环保债券、征收“两高”产品消费税等方面来创新了环境经济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使用指明了方向。环境经济政策作为国际社会解决跟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最有效的办法,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都是将环境政策当作政府对环境进行管制的一种辅助手段存在的,存在着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如此不仅降低了环境资源的成本,还阻碍了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因此我认为可以在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环境经济政策推广和运用力度,从而将环境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本身是一项集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以及创新性为一体的工程,该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面临着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等问题,需要深入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根据该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篇11

Key words:Forest park,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untermeasures

引言

随着林业改革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日益受到重视。1982年9月我国建立了张家界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志着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始。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900处,总面积超过1750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79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范围遍布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福建省三明市实现了一县一园目标。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1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公园建设以来,能结合实际,通过不断加强森林(自然)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科普长廊、解说牌以及科普宣传标识、标牌等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强化这些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人们认识林业、了解森林、探索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条件,使之发挥了一系重要作用。

1.1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支撑作用

1.1.1 森林公园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的主要场所 森林公园囊括了我国各种类型的森林景观,在保护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弘扬生态文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不仅能在观光游览过程中体验祖国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情,还能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培养热爱森林、保护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好情愫。

1.1.2 森林公园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森林公园具有丰富而多样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底蕴丰厚,是建立各类教育基地的理想场所。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已经被有关部门先后命名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基地。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生态文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

1.1.3 森林公园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森林公园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不断推出“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使人们在游览休闲过程中拓宽对自然的认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如三明市尤溪枕头山省级森林公园推出重阳登高、古树名木认养、农业体验、森林探险、古道古寨游等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开发了一系列参与互动性、科普性强的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中小学生科普活动3万人次,成为市民与自然进行精神交往和心灵沟通的公众乐享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

1.1.4 森林公园开发出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 已批建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能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深入挖掘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的森林文化和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耕作文化等活动,将其开发成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深受游客喜爱,对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推动作用。

1.1.5 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宣传促使公众环保意识提高 森林公园通过开发森林旅游和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山川秀美和自然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自觉珍惜并主动参与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护林、爱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如三明市尤溪枕头山省级森林公园未建立前,周围农户对森林的盗伐现象非常严重,随着公园的建立和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民逐渐开始从事一些旅游经营活动受益,昔日盗伐林木者如今都自然转化成护林人。

1.2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1.2.1 对现代林业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人类进入21世纪已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破坏而遭受的惩罚中觉醒,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回归到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理念已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所在。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明取代那种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界、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明,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明体系,是一种先进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代表先进文明的前进方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先进文明前进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渗透到人们的行为意识中去,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才能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经过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促使人们对过去的林业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使现代林业建设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

1.2.2 对现代林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所产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动力元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在全民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统一起来,倡导和谐理性消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因此,林业建设的有效性不仅仅决定于技术水平本身,还决定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文明作为现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现代林业建设产生巨大推动力。

2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潜力分析

2.1 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文明资源潜力大 我国森林公园尤其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拥有众多体现大自然杰作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活动的遗存足迹。这些资源是我国壮丽河山的精华、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是国家特殊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垄断性资源,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明要素,是我国生态文明中的精髓。更多的森林公园则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绚丽的森林景观、优美的森林环境构成多样的森林生态文明,这些资源是建立森林公园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森林公园中挖掘和发展生态文明的潜力大。

2.2 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文明市场潜力大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国内居民的出游率将达到311%,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在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正逐步成为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扩大精神文明消费的热点,森林旅游的需求量将达到12亿-15亿人次。而森林公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是人们进一步探索自然奥秘,感受各种生态文明“知性之旅”,市场魅力潜力大。

3 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森林公园建设要突出生态文明品味 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森林公园的灵魂,在构建繁荣的林业文明体系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森林公园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整个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范畴加以推进,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帮助,促使森林公园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做发展生态文明的先锋。要突出生态文明,使之与人文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3.2 森林公园建设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 国家对森林公园要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扶持、引导机制,加强对森林公园各类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现有生态文化设施的配套设施,建立规范的解说词、宣传片、宣传牌、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册等,不断强化森林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自然科普宣传、弘扬生态文明等公益。

3.3 森林公园建设要树立生态文明样板意识 森林公园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典范,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用,要充分发掘其美学价值、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展“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的样板,这对于从整体上推进森林公园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

3.4 森林公园建设要不断开发生态文化产品 重视对森林公园中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扩大林业对社会的影响。

3.5 森林公园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队伍人才培养 加强森林公园中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才,要加强对导游员、解说员及管理人员等的培训,提高其文明素养;要与各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专业社团等合作,聘请一些专家、教授等担任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顾问,也可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作为森林公园的生态知识义务讲解员、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6 森林公园建设要有自己特色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其主要任务是树立现代生态和谐理念,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道德伦理宣传教育,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结合本地实际,依托现有森林公园资源自身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挖掘和保护自然和历史生态文明遗产,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丰富内涵,彰显当地特色的生态文明以弘扬和传承生态文明,为现代林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4 小结

总之,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效,发挥了不少的效益,但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力仍然很大,若采取多种形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望把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好,做到既向社会展示林业建设的风采和成就,又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亲近和了解自然,使人们的思想和境界升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

参考文献

[1] 王九龄主编 中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2

篇12

The Study on Gree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Yang Jizhi

(The Asia Pacific International Institute,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report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grand bluepri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eautiful China, which is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accurate judgment on the cur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situ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Key words: beautiful China; gree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的十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远大而又宏伟的目标,要求树立生态理念,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和发展新模式,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过程中,要全面统筹、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1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和谐发展应该坚持的重要方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1]。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提上更加重要和急迫的位置,体现了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

1.1 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方向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将人类的发展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界中去,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理念。

人类对自身和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类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的本质。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某些错误认识,导致人类加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规模和范围,尤其是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采掘和加工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淡水污染、稀有物种灭绝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又引发许多新问题,如:粮食减产、疾病增加、能源危机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和人类与自然关系没有协调发展有关。

1.2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党和国家对于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不断地推进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之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新格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又提出中国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强调,是党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的新认识,也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有机论的、整体的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2]。同时,也要对主体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进行引导和制约,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绿色和生态时尚,并且使之持续长久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3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有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的萃取,同时也是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结果,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宝库中,像儒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众生平等”以及中华民族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辩证发展等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自然观,它是我国古人对其自身、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概括和理解,强调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的观点。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信息社会的历程,当前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过度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导致人类从自然界攫取了过多的资源,出现了许多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所导致的。在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文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会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

1.4 坚持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和拓展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党和国家一直坚持的重要发展选择。可持续发展观本质是科学发展观,就是走一条既兼顾当前又兼顾今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不能为当前的一时之利而影响今后的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与世界人民一道,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今的发展不以牺牲今后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发展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能更加突出和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优化,是人们向往的目标,建设“天蓝、水绿、草碧”的宜居生态型社会,也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落脚点。

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更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使得这一先进理念更加明晰和具体化。只有发挥先进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人、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3]。也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既符合时代精神的l展要求,又能够兼顾传统与科学,是对理论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2.1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融为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体建构性。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人,在这个主体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始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确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建立能担当和敢担当的责任主体。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具体的实践当中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二,发展可持续性。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其内核和精神实质就是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是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新成果和新总结。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共同发展,通过对各类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对赖以生存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与生态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总体协调性。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人口和资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需要协调相关因素和相关主体保持良好的状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得参与建设的各方都能够在总体框架安排之下,拥有能动性和创建性,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统一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

第四,条件的先决性。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当中,生态文明建设又处在基础和先决性的地位,没有生态文明的保障,其他文明成果的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2.2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发展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认识和新总结,是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具有十分突出的特征。

2.2.1 在价值观念方面,突出体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国也对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最终确定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并将其写入,取得了又一重要成果。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价值观念上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2.2.2 在指导方针方面,确立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路径。在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确立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指导方针,符合当前和长远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优先强调作为主体的人要形成良好的节约意识,不铺张浪费,不过度从大自然中攫取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不切实际的想法和需要,提倡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在社会中形成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2.2.3 在追求目标方面,努力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泽被后世,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全球的美好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不仅是要建设优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是要建设和谐有序的人文社会环境,内核是实现自然环境之美与社会人文之美的有机统一。

2.2.4 在时间跨度方面,需要进行长期艰巨的建设任务。进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艰苦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政策扶持、法制规范的方针,积极鼓励和引导围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关产业,加大对其投入和扶持的力度。对于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采取分步关停的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信息技术向其他相关产业渗透的程度。

在长远的规划过程中,要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阻碍,建立安全高效可控的生态建设新格局,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

篇13

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5年后,党的十报告不仅再次论述生态文明,而且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境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西方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等问题,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已集中遭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走绿色发展道路成为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山川之美。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说,近10年来,山东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这一升一降两条曲线让山东恢复了蓝天白云,再现了繁星闪烁。如今,如何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在成为各地思考和实践的主题。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和谐之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层面,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体现“美丽中国”的和谐之美。甘肃省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与爱民富民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走绿色发展道路,在实现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时,守住青山绿水。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风尚之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每个人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湖南省永州市林业瞭望台瞭望员余锦柱认为,要人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