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随着国家对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建设项目迅速开展,者对于提高我国防洪减灾、防旱灌溉以及运输发电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如果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或者是施工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地沼泽化、盐碱化以及水生生物减少、小气候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因此,实现水利水电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划分析工作。进而避免因为水利水电项目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同时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功能得到发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产生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措施处理不当,还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必然会存在大量的土石方开挖以及削坡等工程施工内容,所以会带来水利水电工程区域的土层或者是废弃土方堆积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大型水利水电项目在水库蓄水之后还存在着诱发地震、产生滑塌以及水库渗漏等一系列的地质风险问题。
(2)对于区域气候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于区域的气候状况影响不大,但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由于原来的陆地可能会变成水体,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区域的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项目会形成一定面积的蓄水,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区域的蒸发量,同时由于水库的低温效应,还会造成降雨区域以及降雨时间分布的变化。此外,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完成之后,由于陆地变为水体,因此区域范围内水体与空气能量交换的方式以及强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同样也会造成气温的变化。
(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水文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都会对下游河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会造成下游河道流量发生变化,由于水利水电项目需要在汛期蓄水,而且出于发电或者是灌溉的需要,还会截断河道基流,这样就会造成水利水电项目下游河道水位的降低,并有可能造成河流周边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此外,河道水流量的降低还会造成河流自净能力的下降,进而诱发水质的恶化,对于河道养殖、灌溉引水以及航运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4)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水体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由于水温、水体、水质都会发生变化。对于水体有利的影响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水体流速减慢,水体的滞留时间相对延长,这样就有助于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体浊度、色度以及水体硬度,有一定净化水体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水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由于河道水流流速降低,会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而且由于水体自净能力的降低,造成悬移质长期在水利水电项目水库区域积存,甚至有可能造成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的积累,导致水体污染问题的发生。
(5)对项目区域土壤的影响。首先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浸没区域,由于土壤中含水量的增加,会造成土壤通气条件的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对于浸没区域作物的生长形成不利的影响。同时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水库区域水位的上升会造成土地出现沼泽化以及潜育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此外,水利水电项目区水库岸边渗漏补给地下水在经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地表之后,随着不断的补给以及蒸发,会造成土地中盐分集中于地表,造成地表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
(6)对于动植物的影响。首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水库淹没区以及工程建筑会对陆地上的动植物造成直接的破坏,同时由于局部气候发生了变化以及土壤的盐碱化、沼泽化也会对所在区域的动植物种类结构造成影响。而且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之后会造成水体中可溶盐分以及氮、磷含量的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水生生物。此外,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的造成还会形成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的中断,鱼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鱼类死亡率的降低。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生态建设途径研究
(1)完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造成当前我国部分水利水电项目对环境不利影响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尚未成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之前,没有针对项目对周边气候、地质、水文以及动植物等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相应的预测分析以及整体评估,因此也就难以制定出具有实效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必须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环境评价制度,并结合项目环评分析结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之后按照计划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在具体的实施上,项目建设单位以及项目设计部门应该在方案制定之前,对项目建设区域的气候环境、水文环境、地质条件、动植物情况以及土壤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在设计方案的制定上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要求,将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期间,严格按照环保先行的理念开展施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期间,是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因此在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应该尽可能的采取各种环保施工技术措施,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也一定选择无污染,对于动植物生存影响较小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如果出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应该及时的采取纠正措施,特别是对于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然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施工问题,必须及时的予以处理,将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强化河道治理与绿化设施建设,处理好水污染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会对河道的流量、流速以及河道水体产生各种物理以及化学的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河道、水体进行治理,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可以对河道的宽度、河道的流向以及河道中的水生物进行调整,来缓解环境问题的恶化。同时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对于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后,应该及时补充绿化,避免由于降雨或者是水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问题的发生。此外,由于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对于这些废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种废水经过处理不会带来污染问题后方可排放。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对于区域农业、工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持续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准确的分析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
篇2
1牧区草原的发展现状分析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被称为全球环境的“江河源”、“生态源”以及“亚洲心脏”,而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地区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农区有地可以进行耕种,但是牧区的经济收入只能是依靠畜牧产品,不管是出栏还是自用都只能依靠畜牧产品,但是目前畜牧业在我区发展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我区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牧区的出栏牲畜只能是家养牲畜,这种情况下牧民的家畜饲养数量应该要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牧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是草场承包责任制下以及草原补偿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将可饲养的畜牧产品量改成了人均60单位,给牧区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生态保护在牧区草原的建设探讨
2.1合理规划草原资源生态功能,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地区牧区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的草地面积高达8807万hm2,可利用的草地面积达到7077万hm2。重点解决好人畜、草畜矛盾,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和地区的生态保护,相关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畜牧产品的出栏数量做到从实际出发,不能制定过高的要求,加重牧民的生活负担,此外,这些解决措施的实施也可以为草场的生产力发展以及退化问题提供可恢复的可能,全面促进我国牧区生态保护的发展,解决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篇3
连江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北纬26°07'-26°27',东经119°17'-120°31'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傍福州城区、南扼闽江口、北接罗源湾;陆地东西长67.8 km,南北宽36.5 km,陆地总面积1193.1 km2(不含马祖列岛),境内山多、海阔、海岸线延绵曲折,沿海岛屿密布,浅海和滩涂资源丰富;连江县隶属福州市,全县行政建制22个乡(镇),256个行政村,人口61.19万人。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99.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3万元,三大产业构成为40:25:35,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4.23亿元。近年来县域经济取得长足进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连江县资源环境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生态县建设目标和重点,为连江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资源环境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2.1 优势条件分析
2.1.1区位优势
连江县城的宏观区位与微观区位均具有强大优势。宏观区位来看,连江地处闽东南经济繁荣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经济发达,具有发展港口经济的市场区位优势。微观区位上,连江县城位于闽江口北岸,与福州马尾开发区靠近,东部的台湾海峡处于太平洋西岸经济圈的关键部位和国际主航道线的交汇中心,即将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交往最繁忙的海域之一。随着对台交往的不断扩大,发展对台的经贸合作和海运业务前景十分广阔,同时福州经济结构调整,第一、二产业布局逐步向周边转移,为连江县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1.2港口资源优势
连江县海岸线曲折绵长,达209.38km,拥有大小岛屿82个,岛岸线长达151.55 km,形成天然港湾47处,其中包含诸多天然的优良港湾。此外连江地处著名的“三湾两口”(黄岐湾、罗源湾、定海湾、闽江口、敖江口),县城正居于三湾两口的几何中心地带,与东岱、浦口组成敖江口“银三角”。县城东北部可门港具备开发现代港口经济的优越条件。主航道水位涨潮落差大、不积不淤、泥沙底锚张力好、锚泊地隐蔽安全及抢滩作业的优点,而且还具备大中型码头所需的离近的开阔地作业区良好条件,已经作为福州外港开发的理想口岸。
2.1.3海洋水产优势
连江是国内第二、全省第一水产大县。连江县海域面积广阔,其中近海面积约280 km2,加上地处沿海、半沿海的乡镇就达13个之多,长久以来连江人民精通水产养殖、捕捞等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水产业基础非常雄厚,在发展水产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2.1.4旅游资源优势
连江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连江史称温麻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留传下众多的人文遗产,如战国时期的山堂独木舟、三国孙吴时代的造船遗址“铁竹篙”、宋代的定海古城墙、清代的长门古炮台、近代的林森藏骨塔等。全县目前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透堡和定海分别被列为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文化名村。连江境内自然风景优美,山、海、江、岛、温泉资源兼而有之。海域内海岛、半岛为数不少。山地在县域占较大比重,且境内有青芝、长门、五虎、双龟、云居等著名旅游景点,发展森林旅游业前景广阔。连江地热丰富,温泉众多,可供开发温泉休闲旅游的资源较多。连江县在开发与发展海滨、度假、休闲、健身及风景名胜、森林公园景观、果园观光等旅游方面前景十分广阔。
2.1.5人力资源优势
连江是我国著名侨乡,目前旅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达33.33万人,侨眷27多万人,归侨712人,海外侨汇每年达2.6亿美元。在台人员2100多人,与台湾血缘、经济、文化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大量侨资回归故里,为连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此外连江籍旅外乡亲通过艰苦创业,逐渐在全国网吧、钢铁交易等行业取得统领性优势,现在他们一方面回乡捐资、投资、兴业,另一方面将部分在外所创收入回流家乡,有力地推动了县城商业、房产等市场的全面发展与繁荣。
2.1.6经济基础优势
连江县域经济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提出“工业兴县、港口强县”的发展战略,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四大平台:连江经济开发区、可门经济开发区、海峡西岸水产品加工基地和贵安温泉旅游开发区;同时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迅速推进。可以预见在相当长时间内,连江县经济将持续快速平稳发展。
2.2 劣势条件分析
2.2.1自然灾害频繁
连江县地处台风经常发生的地带,风、洪灾害频繁,主要有水灾、风灾、旱灾、雹灾。连江风灾主要是热带风暴(台风)造成。水灾多由台风带来的过程雨和回南雨引起,加上海潮顶托,洪涝灾害尤为严重。其次旱灾、雹灾也时有发生。频繁的自然灾害将给城市综合发展带来较大负担,综合防灾方面任务艰巨,为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2.2.2区域竞争激烈
自海西经济区提出以来,福建省各地区都在努力寻求突破,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即便是在福州市内部,各县市区也都展开了产业竞争。在连江较有先天优势的港口发展方面,既面临着来自福建省内其它几大深水良港的竞争,更有来自罗源湾北岸、福清湾等相邻港口的竞争。这就要求连江必须在人员、资金、招商、宣传等各方面给予较大的投入,努力扩大市场,寻找具有竞争力的投资者,这对连江来说不仅是机遇,还充满挑战。
2.2.3土地资源不充足,城镇扩展空间狭小
连江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闽江口黄金地段,境内多山,属海滨丘陵地带。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未来不论是城镇建设开发还是产业经济发展,都将受到较大限制。
2.2.4城港空间关系疏离
可门作为县域最重要港口,与县城距离较远,需要良好的交通设施支撑发展,通过大投入来提升两地的交通联系,加上沿途地形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联系线路的开发成本。随着疏港公路的改造以及后期福温铁路可门港区专线、疏港高速公路等的建设,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较好解决,但仍需付出交通距离成本。
2.2.5旧城改造任务繁重
当前还有较大面积旧城区需要改善综合环境水平,由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旧城交通、卫生等基本条件仍较差,而且街坊内部建筑布置混乱,建筑间距、日照、通风、采光不符合规范要求,生活质量差,与周边优美环境不相协调。
2.2.6水资源相对匮乏
连江县仍存在着时空、工程、水质性缺水问题。由于降雨量时空变幅大, 加上山区与敖江流域平原、沿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形成的反差, 使各乡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悬殊严重。据统计,全省除西北山区及敖江中上游沿岸的小沧等7个乡镇(占全县人口33.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1500m3/人以上外,另有2/3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贫乏区。尤其是地处东部的黄岐半岛苔录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46.7m3/人,水资源的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当地渔产品加工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3生态县建设目标和重点
3.1 指导思想
根据连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生态文明,实现连江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把连江县建设成为经济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生活小康、社会文明的生态县。
3.2 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扎实有效的生态县建设,使连江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更合理,形成以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各类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物质和资源得到高效和持续利用;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得以弘扬;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各项事业显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3 阶段目标
3.3.1第一阶段(近期):2008年至2010年,建设启动阶段
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加快县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单位GDP资源消耗量降低,循环经济模式雏形形成,生态保育和恢复力度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建立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为生态县建设奠定基础。
3.3.2第二阶段(中期):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设阶段
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基本建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行政管理模式得到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成为连江县文化主体;有机、绿色食品成为农产品生产主导产业。生态县建设基本达标。
3.3.3第三阶段(远期):2010年至2020年,提高完善阶段
全面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县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日趋和谐,初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把连江县建设成为生态型经济比较发达、人居环境舒适优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域。
3.4 生态县建设重点
根据连江生态县建设存在的差距,确定生态县建设的重点为:
3.4.1 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水资源和石材开采资源,努力提高全县经济实力,是当前连江生态县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
3.4.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通过流域综合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不断提高退化土地治理率,提高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降低化肥农药施用强度。
篇4
第四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与交流,全国水土保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县级以上水行政方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保持机构、以及授权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对辖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
第五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第七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心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第八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按基本建设程序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九条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省组重点防护区监测分站,根据全国及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保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避免重复,部分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承担并完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成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和开展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
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省组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对列入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保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整编监测数据,编报监测报告。
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成果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
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报告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成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报告。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经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
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水土保持情况及效益等。
篇5
第三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实施监测,为实现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全国水土保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保持机构、以及经授权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对辖区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
第五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第七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第八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按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九条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根据全国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保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避免重复。部分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承担并完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成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和开垦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和监测工作。
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对列入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保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整编监测数据,编报监测报告。
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成果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
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报告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结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报告。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须经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水土保持情况及效益等。
篇6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
篇7
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主要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综合调控,能在解决相关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上,集中优化水资源地区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效果,并且集中处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真正实现自然灾害的有效规避和处理。正是基于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立和运行要贴合环境发展需求,在满足自然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集中处理,保证建设方案能都符合实际。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生态环境的定位,结合实际生存和发展基础,仅依靠自然力量不能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威胁,而且多数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化应用,集中管理生态控制模型和水利工程建设的运行维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能有效改善和弥补水旱灾害问题,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确保相关运行维度和管理模型之间建立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项目的保障体系,在水利工程项目建立中,要根据自然条件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机制和管理框架。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以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为基本原则,减少恶性破坏[1]。
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正向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立过程中,要杜绝污染型发展趋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才能真正提高其环保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利工程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蓄水发电以及灌溉项目都会提升地区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整体管理效果和管理实效性的最优化。正是借助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有效提升环境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程度,确保整体管理模型和管理幅度的最优化,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活环境以及生产环境舒适度的升级。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水库建设能有效对河流的净流量进行深度管理,并且在枯水期进行集中防水,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下游河流的自净能力,切实维护整体水库建设项目的运维体系[2]。
2.2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结构在可持续发展运行维护体系中,对于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
(1)水库的建立和使用,导致区域性的大面积停滞水域,而水库在光照条件下,逐渐形成新的水域环境。相较于自然河流就会出现差异性,甚至会对周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产环境产生影响,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另外,若是相关设施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机制和措施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导致水库蓄水出现问题,甚至使得上游被淹没,也就使得水库周边的建筑以及景观结构存在被淹没的安全隐患,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对于生态平衡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基本参数会变得较为脆弱,甚至会出现不可估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3)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的建立,会对生物自然生长带来影响,甚至会破坏一部分生物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导致生物灭绝,对于自然环境中生物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3]。
3优化措施
3.1建构积极的维护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和操作过程中,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加之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涉及范围较大,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和项目管理措施,积极落实维护体系和运行措施,减少工程项目开展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结构和运行维度的顺利开展,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维护体系,从而保证其发挥其实际价值,并针对具体工程管理行为建立相应的管控和纠正措施[4]。
3.2完善有效的制度框架
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保护,不同的人群存在不同的见解和认知水平,因此,要想统筹管理项目,就要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建构切实有效的管控机制和管理措施。并且,在制度框架体系内,落实科学化管理要求,制定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政策,从而维护制度的实效性,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综合管控,也要对工程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有利影响以及负面影响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建构更加具有实际价值的合理化运行方案[5]。只有对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具体环节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才能进一步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最低,以制度约束工程项目的运行行为,实现整体运维体系的全面升级。
3.3强化水土保护工作
除了规范施工管理行为和项目管控要求外,针对水土保持工作,也要提升重视程度,特别是对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要提升重视程度,就要集中升级建设实践活动,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效性能得到有效发挥,并且结合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真正实现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项目的协同发展[6]。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就要深度贯彻落实宏观管理机制和全面环保意识,建构协调发展的运行体系和管理模式。利用保护措施从根本上减少生态环境受损的几率,并且建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处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收益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体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也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守仁.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与生态保护问题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06,(6):1-6.
[2]苏维词,杨华,罗有贤,等.三峡库区涨落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水土保持研究,2003,(4):196-198.
[3]潘世兵,路京选,张建立,等.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干旱区研究,2016,23(2):236-240.
[4]张保胜.关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1):134-135.
篇8
一、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有效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煤矿建设是否合理,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法来评价煤矿建设工作,将能够促进我国煤矿建设健康发展。
二、煤矿建设项目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工业建设项目而言,煤矿建设项目有以下特点:
1、环境影响时间长。煤矿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般按照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2、煤矿建设活动属矿产资源开发,所处地区多与自然资源所在地交织一起,一切生产过程都牵动生态系统,所以煤矿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生态破坏为主,兼有环境污染问题。
3、煤矿建设项目的选址主要受煤炭资源的赋存地点和条件所决定。从全国范围看,煤矿建设项目的选址大多在偏远山区,这就产生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受煤矿建设影响的群体是村民。
(二)由于项目厂址的偏远,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容易被人们忽视。
三、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矿生产排污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对生态的影响,如锅炉烟气、储煤场扬尘、煤炭加工粉尘、矿井水、煤矸石等;二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在上述环境影响因素中,废气、废水、废渣对生态的影响属于污染生态影响,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可见,煤矿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比之下,地表沉陷对生态的影响更显著,更能反映煤矿生产的影响特征。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植被覆盖率减小,水土流失量增加。
四、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
1、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根据项目对生态影响程度和范围的大小,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1、2、3级。
在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首先是确定评价等级,按评价的要求选择出1-3个主要评价因子,然后根据表1方法分级,其要点是:对采煤造成直接影响的区域进行初步分析,选择出1―3个主要评价因子,然后根据该生态因子变化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工作级别划分;在选择的因子大于1时,根据评价级别高的因子确定其工作级别。(表1)
表1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2、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
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确定。
(二)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除此之外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还应该包括:直接作用区,指生态系统可能受到采煤直接影响的区域;间接作用区,指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因子变化通过生态环境运输、食物链转移等产生间接影响的区域;对照区,为了对比和提供某些背景资料而选择的与评价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似的其它地区。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是直接作用区和间接作用区。评价区域的大小与评价区域周边环境的生物、生态多样性及完整性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运行特点和生态环境功能都是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才能完全和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空范围宜大不宜小。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表水系特征。要能说明地表水系特征、地表水功能及使用情况、采煤的影响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内敏感的生态目标等。
②地形地貌特征。特征较为简单的如平原或微丘陵地区,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一般较高,调查范围可选择直接影响区域:特征较复杂的如山地丘陵区,可以选择山体构成的相对独立或封闭的地理单元为评价范围,但沿着河道或沟谷等廊道应适当延伸。在水陆交接处,调查范围应沿岸延伸到相邻的其他功能区。
③生态特征。要能说明受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特殊生境如湿地、红树林、保护区等应视为独立的生态系统而进行全面的调查。此外,采区或影响的生态系统物流的源与汇、生态环境功能也应列为调查与评价的范围。
④采煤的特征。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因此,评价范围的确定要考虑到地质因素。
五、环境影响评价在煤矿建设中的作用
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试验和类比调查,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建设项目在矿井建设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并对矿井开发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分析,按照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对可研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论证,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单位提供依据。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证煤矿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影响评价将从矿井建设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位置、场外公路和地面铁路专用线走向、工业场地平面布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建设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并分析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得出选址的环境可行性结论。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可保证矿井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价格上涨以及煤炭需求的增长,吸引了各大矿区新建矿井项目纷纷上马。由于煤炭行业属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主的建设项目,因此矿井的开发将会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在这种形势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拟建矿井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和自净能力,根据环境特征和自净能力确定的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将会收到巨大的环境效益,这样做的结果是制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或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尽可能小的限度之内,将煤矿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矿井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认识并掌握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情况的基础上,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发展矿区型农业、综合利用塌陷区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建设矿区型生态农村等调整建议,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4、控制新污染源和促进老污染源治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对产生污染的新建矿井必须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在对新建煤炭矿井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对废水、大气、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可行性可靠性分析,对重点污染物烟尘、SO2和CO2进行总量控制分析,确保满足总量控制指标,并提出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土地复垦方案、生态重建方案。对改、扩建及技术改造的矿井项目必须“以新带老”,并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制订控制新污染源、带动老污染源治理措施,达到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
5、推动煤炭企业技术进步,实现清洁生产。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起步迟于其它行业。对于煤炭工业而言,清洁生产也就是开采清洁煤、清洁开采煤、清洁利用煤。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将对矿井建设项目的开采技术、煤质、污染物产生量、煤的洗选率、矸石产生量、耗水、耗能和环境管理等指标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对矿井水资源化途径、矸石等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减量化措施等提出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推动煤炭企业的技术进步。
6、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必然是对相关煤炭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进而推动相关煤炭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煤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煤炭环境保护的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法规和管理制度、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的大批科研成果,所取得的很多成果已直接应用于煤矿建设的环保实践,为煤炭矿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煤矿开采大国,必须要重视煤矿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好煤矿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而促进我国煤矿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篇9
引言
事实证明,城市的发展与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对矛盾体,永远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国以往的城市建设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的。近年来,我国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推出诸多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战略方针,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也要注重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绿色建设。
一、 我国目前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类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对立的关系,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统一性。要想提高都市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必须要依靠市政工程项目来实现,但是在进行工程项目时又势必会对都市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这时,市政工程管理就需要发挥其二者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中间的协调关系,能够尽量使得鱼和熊掌兼得,既能满足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使市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市政项目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忽视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人口数量会对市政项目的建设具有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庞大势必会对水、电、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市政项目的数量增多。因此需要市政工程做好对其的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市政项目只是注重于表面上的城市人口对能源的需求量上面,而忽视了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使都市生态环境与城市人口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忽视了人文生态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每个城市都有其标志性的历史人文,而在市政项目中的人文标志就是古代建筑。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上涨,使得有些古建筑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遭到破坏,虽然其中有些古代建筑不属于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当中,但是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古建筑物的消失是对都市人文生态的极大破坏[1]。
二、我国出现都市生态问题的原因
(一)对城市生态保护的观念薄弱
目前,我国的市政建设中存在着对城市生态的保护观念薄弱的现象,这将成为导致都市生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市政项目是贴近百姓民生的项目,它既是对城市结构的优化,又是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市政项目建设应在确保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属于三四线城市的市政项目建设,更是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的生活用水受到污染等现象发生。
(二)政府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
市政项目建设中还存在着对古建筑的破坏问题,这些古建筑是形成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都是一个地区的特有文化标志,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文化”等,此类的人文生态文化都应该被重点保护。但是目前的市政建设中专业的文物鉴定部门却不参与到市政建设中来,使得进行市政建设时不清楚建筑物的历史价值,缺乏专业的鉴定,将会导致古建筑受损使得城市的人文生态遭到破坏[2]。
三、如何有效的解决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态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对城市的保护意识不强,政府各部分之间缺乏合作等等,使得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时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坏,对城市的人文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市政工程管理中的不足之,提出了几条有效的解决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工程施工前期注重都市生态问题
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开始之前,既要考虑到居民的居住环境改善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要树立长远的眼光,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近几年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已经给我国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将要求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正确认识都市生态保护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就开始注重绿色建设,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工程建设对都市生态造成的破坏[3]。
(二)增强市政工程管理力度
事实证明,市政工程建设对都市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可以通过市政工程管理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视力度,增强市政工程管理力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协调市政建设与都市生态二者关系的作用。首先,市政工程的管理部门应该将即将进行的市政项目根据其工程类型进行分类,并且研究分析出在进行市政项目施工时可能对都市生态中的哪些部分造成损害,并且对其进行及时的预防。其次,市政项目的管理部门应积极履行其监督职责,定期对市政项目的施工进展进行检查和监督,将市政项目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针对目前我国市政项目中存在的对古建筑的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市政建设对古建筑的价值不明确而造成的,并且有关文物鉴定的部门不在市政建设的范围之内因此无法进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才对古建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在日后的市政项目发展中,应加强与市政项目所需部门的沟通合作关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互协作,使其能够对人文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因此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应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发挥对市政项目的监管职能,严格的将市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使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生态的保护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冰.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态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274+280.
篇10
生态水利建设;内容;重要性;原则;有效措施
1引言
传统水利工程建设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水利建设是运用自然生态学的原理,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潮中,倡导生态水利建设已成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依据。如何协调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课题。
2生态水利建设内容
生态水利建设主要包含8项内容:一是优化配置水资源;二是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三是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四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五是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六是严格水资源保护;七是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八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3.1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近几年来,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使自然河道原有形态被打破,单一硬质混凝土、浆砌石材料的应用使得河流生态系统逐渐消失。其次,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致使许多区域大量移民现象的出现,不仅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也给迁入地区的生态带来压力,甚至出现新的环境问题。最后,工业化的发展使新建工厂企业数量倍增,规模企业建设的同时,附带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成加重趋势。新形势下,国家下大治理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企业废水不规范排放现象时有发生,为改善水环境污染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河流湖泊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生态水利建设有效保护水环境。
3.2跨流域调水引发水生态问题,优化配置水资源任务重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地下漏斗现象严重,地表水在时空分布上严重不均衡,导致我国许多地区不同程度的出现洪涝和干旱灾害。近年来,国家实施跨流域调水等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水资源的均衡发展,但也造成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跨流域调水使水系的原始状态被打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量用水、超量调水现象将会突显,由此带来的水生态环境及水文气象的改变不容忽视,优化水资源配置任务任重道远,大力发展生态水利建设迫在眉睫。
3.3生态水利建设是美化环境、体现人文内涵的需要水利工程一般处于荒郊野外,传统的水利设计更多考虑的是维护结构稳定,在景观和美观上缺乏考虑,导致水利景观与环境设计不协调,这种理念已逐渐与当今社会不相适应。尤其一些城市周边水利工程建设,应该更多考虑与城市整体景观相适应的建设方案,既能满足工程功能要求,更要体现人文内涵。
3.4生态水利建设是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水利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实现人类、环境的双赢。在环境问题日趋恶化的大背景下,应该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以满足水生态自我恢复为目标,保障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水利建设,造福全人类。
4生态水利建设原则
4.1注重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生态水利建设项目需要有完备的保障体制,施工经济性和安全性程度要求更高。在实际施工中,管理人员要更加注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对具体的施工工程进行仔细的规划,合理确定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以经济性和安全性为主导原则,有效促进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4.2工程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水利建设要熟悉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河流分布状况,以能够达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目标情况下,据实规划保证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例如进行河道生态水利建设项目时,要注重原始河道结构的保护,通过改善水质改善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时,充分考虑周围景观要求,通过植树种草,达到优化环境,保护生态的目的。
4.3对工程建设进行整体布局建设生态水利项目前,要对工程的合理性反复仔细论证,对工程建设进行整体布局,由于水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只有对工程进行整体考虑,才能有效缓解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工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要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制定一些生态方面的措施来降低工程成本。
5加强生态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
5.1树立生态水利的领导观生态水利建设利国利民,是人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当代领导干部应将这项建设任务列入地区工作计划,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加强各部门领导,团结协作、组织协调,严把项目审批关,积极引进生态水利投资项目,将生态水利建设长期贯彻执行下去。
5.2做好生态水利建设项目前期规划生态保护是生态水利建设的灵魂,在项目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材料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及生态状况,在保证工程正常功能的前提下,保留河道等的自然结构,充分考虑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适时对环境的监测,明确项目的指标标准,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物种安全,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3加强生态水利建设施工过程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时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的破坏,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先进的技术尽量避免或者降低破坏,使得水利工程在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发挥很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对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5.4加强生态水利建设竣工后维护生态水利建设工程完工后,应起到优化地区环境的作用,对施工现场遗留生态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处理,恢复土壤和植被原状,对工程修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定期观测,达到工程与生态和谐统一的目的。
5.5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严格遵守“开发者补偿,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补偿”的原则,建立起合理科学、稳定有效的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设置过鱼设施和生态补偿来协调解决生物与水利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例如,采取人工繁殖来防止受影响的生物数量下降。通过水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生态水利建设的合理化发展。
5.6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稳定和耕地资源保护的因素,彻底摆脱过去片面追求开发率的错误模式,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积极筹建节水型工程,保障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保证水资源的充足供给。
5.7多维度争取资金保障生态水利建设首先,集思广益,充分研究,形成成熟的生态水利建设构想,最大程度地争取中央投资。其次,通过设置优惠条件调动社会更多人、更多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多角度加强资金筹措,开展全民集体参与,共建生态水利工程的良好局面。
5.8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生态水利相关法规的宣传,在不适宜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流域或者名胜古迹、森林公园的保护区域内,禁止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效益的发挥作为制定法律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对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工程进行重新评估和审查,重新界定该工程继续运行带来的利弊。重视并做好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建设及保护工作。
6结语
加强生态水利建设、保护水生态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成为现代水利建设的主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精心设计,尽量减少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当然实现水利生态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创新和应用先进技术,深入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近期及以后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开发和规划,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水利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长明.生态水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海河流域沧州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设想[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03)
[2]张子含,段晓杰.加快生态水利建设奏响人水和谐乐章[J].河北水利,2007(07)
[3]吴杰,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与对策[J].中国水利,2010(09)
[4]徐位明.试析生态水利设计新理念[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1)
[5]邓生雪,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8)
[6]罗素梅.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
篇1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举措,而生态环境保护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 内容之一。因此,在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对城市进行规划和改造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建设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下面将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一、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在 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怎样去解决好
发展和环境的一种辩证关系。中国城镇化走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原生态的从前。城市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如何利用现有基础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改善城市 的生态环境,创造适合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的城市工业文明带来 的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 带来 了颠覆性的改变。经济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导致城市人 口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先进的生产工具、高效 率的生产工艺会使单位用地面积上 的生产 强度增加,在收入产 出投入比效益 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由此带来 生态关系的失调,城市环境质量 的下 降 ;相反单纯地追求和谐 的生态 关系及 良好 的生态环 境,也会影 响经济 的发展,城市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也就失去 了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生态环境也就无从谈起。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受教育的程度、干人拥有床位数、千人汽车拥有量等等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在为人类带来舒适、方便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带来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就像使用空调,虽然耗能增加 了,但舒适度提高了,如果不使用必定会 降低耗能,但舒适度也降低了,这也是无法接受的,我们不能为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放弃现代文明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为我们 生态建设提供 改善的条件和手段,良好 的城市 生态环 境也会吸引人才、资金等 各种 生产 要素的集中,增 加城 市综合竞争力,这也就是 “保护环境 也是发展生产力 ”的道理。为此,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稳定性 和经 济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口、能源、水资源、污染控制和土地利用等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确保城市健康 、协调地发展 :要有生态系统观念,把 “由城市各部门、各因子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个系统的最佳转化率 ”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标准,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系统,使 各环节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协调健康发展。
二、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
(一)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的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建设目标中,通过责任与义务的分化建立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城市环境的考核,以及对各级环境工作的评价,从而促进环境保护的进程,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处理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一,建立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联的科研单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分析,提 出一些有意义的对策和举措,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其二,将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计划,在科学发展观的大前提下,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其三,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科研 的经费投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 ;其四,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提高环境保护人员的各项能力。
(三)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促使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和贯彻环境保护的计划 。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主要通过分级管理,实现分工合作。监督部门可以通过对环境 的监察、环境监测、环境宣传 、环境信息等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建设。
(四)加大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推广环境保护政策
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可以从多角度出发,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直接加强环境建设;其次,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鼓励政策,通过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广,间接引导生态环境建设 ;其三,对一些项 目。比如交通运输、油气开发等实行资金补偿制度。通过这种补偿制度约束和规范相关项 目的建设和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五)引导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等是紧密相连的。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关系,就是指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人 、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 、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关系。
(六)开展环保 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是做好环境保护预防工作的有效方式 。主要举措有 :其一,通过社会媒介,加强宣传;其二,可以建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网站,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其三,可以开展一些舆论和科普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加环保的自觉性。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建设的规划提出了新发展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领导,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篇12
本文将生态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现状与具体的改进措施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绿化的合理建设进行综合探究。
一、重视本地的绿色植物,不要盲目引M外来物种
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出现了忽视本地的绿色植物,盲目引进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外来物种的情况。没有参考当地的气候类型和地质条件引进的外来物种会出现不适应本地生存环境,不易存活或因为没有天敌出现生物入侵的情况,这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应遵循自然规律,并且结合环境,对城市绿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植物进行筛选。采用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将目光着眼于本地园林植物,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在绿色生态规划中将观赏价值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城市绿色园林的规划不仅要注重其观赏效果,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减轻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冲突,维护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片面的强调绿化的景观效果,将林木当成城市的绿色点缀,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为此,相关城建部门应将生态效益放在园林规划的首要位置,将其对于生态环境的调解作用和对于城市热岛效应、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改善作用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的健康绿色发展。对于城市绿化建设不要只追求形式上的整洁、美观,还要将其与绿色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相统一,从根本上实现环境的综合治理。近几年,城市各项用地紧张,城市绿色园林的规划建设较过去需要投入更多的经济成本。在此基础之上,如果盲目的追求美观,不根据当地情况,建设如“欧式大草坪”这样养护困难的绿色规划,不仅加剧了规划的投入成本,从长远角度看,其生态效益也远低于种植树木。因此,应将绿色生态规划中将观赏价值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时,优先考虑植物种类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建设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园林。
三、减少生态园林的建设的奢侈化程度
部分地产公司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将建筑绿化作为居民购买房产的噱头,在实际的绿色规划建设时,并不注重其绿色生态效益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将绿色经济植物作为一种房屋建筑的装饰品,这使得一些建筑小区的绿化成为奢侈品,用以促进房产的销售。小区的绿化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提升小区内的生活质量,益于居民的身体健康,确保小区环境宜人,实现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建筑单位如果只是将小区绿化作为吸引居民入住的“卖点”,追求古树或名贵树种的植入,以期抬高建筑的销售价值,获取超出绿色规划投入的经济利益,结果导致了绿色经济植物的投资比例大幅度上升,其绿色生态效益的回报却远远低于预期值。同时,远距离运输以及异地生长环境的差异也使得部分树种生存率不高,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四、对于绿色经济植物的进行合理规划建设
城市生态环境在对绿色经济植物的合理引进之外,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配置使其使用效率和对于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达到较高的水平,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优化。将绿化建设推行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此,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和成本投入中使绿色经济作物达到最大比例的城市覆盖,是当前阶段生态建设的主要方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加快,人口的大量流入,使得城市的居住面积受到挤压,建筑用地的使用价值飞速上涨,城市中心区的绿化建设面积受城市的开发建设影响出现萎缩。甚至历经艰辛而保有的,载有历史遗迹的生态园林也被打着旧城区改造名义的相关单位拆除、破坏。绿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激烈,占据着重要比例的城市经济利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破坏生态效益为代价的,城市的中心区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中心区的绿化是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加强基础环节的绿色建设,扩大市中心的绿化覆盖面积,是当前阶段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前提。
五、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因地制宜
园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园林的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根据自然的地理条件,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费用,又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是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基本原则之一。尤其是对水景的开发,在没有自然水源的地方建设水景,景观效果固然好,但要依靠大量的人工补水来维持,不符合生态节约型园林的理念。园林之美在于其各具特色,盲目以洋风作为潮流,肆意将舞台道具搬入园林,以玩酷充当超前,或追求“奢侈”和“豪华”,既不能表现园林的特色,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地方特色,经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心的构思,既经济又能表现地域文化,还能创作有特色的生态园林。从而实现对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镇生态园林的有效建设。
六、结语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要根据当地发展的特点,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重点解决当前城市绿色规划的难题,针对绿色规划的根本目的做出生态建设资源的合理统筹规划。相关部门应加强本土绿色植物在环境规划中的使用,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注重城市绿化范围的合理规划,将生态效益与美观实用相统一,从而实现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加强生态效益的绿化建设目的。
篇13
(2)项目选址区现场调查工作中,关注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类型及植被分布、动物种类与习性、地表水水文情况及走向、出露地下井泉与地表漏斗、溶洞等现状情况,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区域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说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质量水平;
(3)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物种多样性及其濒危程度、价值,群落多样性及其效能等角度,评价项目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敏感性、脆弱性等。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与预测结合
凯里市域地区山多地少的实际,分析项目在工程建设中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及程度。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设项目施工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的污染贡献及对土地利用格局、农业生产、林地、生态系统、生态敏感区或敏感目标等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对具有一定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必要也可以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1)施工前期:主要是征地与拆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认真分析建设项目相关资料是否符合当地的规划、区域开发利用规划等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与对策是否可行。
(2)施工期: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主要评价建设项目对土地、林地、水土流失等方面影响造成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生物量与生态效益损失,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生态景观影响等。并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不同与环境保护目标的不同,重点论证、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
(3)运营期:根据建设项目运营期生产特性及达标外排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中含有的持久性和非持久性污染物特征,评价其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影响途径、程度,生态环境能否接受,是否会造成重大生态影响及可能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变化及对区域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对区域小气候、生态恢复能力、景观异质性及种源的持久性和或达性的影响等。
三生态环境影响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具有一定的保护措施:首先我们要分析区域生态保护规划或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并加以实施;其次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性质、选址位置不同,提出不同的生态保护目标,同时提出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最后针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生态补偿方案,以便使这些不利影响得到减缓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