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新趋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新趋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新趋势

篇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今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于传统国界的有限性,网络世界的无限延展性在全球形成了一个超主权国家管辖范围的空间。新型的网络空间超越了传统主权国家的管辖,对所有国家存在着潜在的侵权威胁。

 

现今,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且已经演变为全球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已经成为一国的新型战略资源,信息涵盖了大量的利益,小到网民的隐私权等个人权益,大到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关系到各国的主权利益。基于利益的考虑,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国家、组织和个人破坏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

 

相较传统的国际关系,网络空间引发的利益冲突关系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创新,网络信息将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信息安全可能涉及所有的网络使用者,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就突破了传统国际法的管辖权,影响范围涉及多国家。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法体系并不存在普遍公认的国际法规则,并且各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对称性使得各国网络立法存在界定是否构成网络信息侵权的标准不一。难免出现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强国依靠自身的先进技术肆意侵害他国网络信息安全,干涉他国内政,对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甚至是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首先,当前网络并非由政府机构完全掌控。现今由于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自身就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其次,网络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原有对网络信息的传统管辖模式无法应对当前的新趋势。最后,互联网全球化的加强,现今网络服务都是跨国性的,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的解决要考虑到各国不同的国情。因此,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的对策必须要符合国际惯例。

 

二、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国际法途径

 

(一)通过双边会议、多边会议建立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

 

由于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超国家政府,所以使得国家单边主义威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不同类型的国家,无论其大小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劣,都理应处于平等位置,平等的享有被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权利。当前已经有国家和地区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希望通过制定协议共同促进信息安全的保护,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政治或地理位置的相近形成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

 

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作为国际组织,其有助于解决集体的困境和相互依赖的选择问题,并且其具有组织制定统一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章程的权利。该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的成员可以实现获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共享、联合打击非法利用、滥用信息技术及加强网络关键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等权利,但同时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的各成员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例如,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必须避免将其用于破坏国家稳定和安全的目的,避免给各成员国国内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带来不利影响,危害各国的安全。

 

除此之外,各成员国有合作打击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犯罪和恐怖活动或者破坏成员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行为的义务。各个成员之间必须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共享,相互之间转让网络信息技术,相互弥合数字鸿沟,提升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应对威胁的能力。针对区域组织内成员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行统一的监管,制定统一的涉密信息交换的标准和程序。

 

组织内成员共享使用信息,必须严格遵守程序,其目的在于使各成员提高保障信息安全的能力,一方面可以相互放心安全地使用网络,另一方面在本国以外多了一层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其余成员国的保护。使得本国公民的信息得到更多的保护,并且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使得网络安全性提高。

 

区域性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的成立需建立在各成员国相互信任,平等互惠的原则上。一旦组织内部成员实施了违反组织章程侵害成员国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将受到区域组织成员国一致的制裁,例如限制该国在成员国公司的经营业务等。

 

(二)建立全球范围内广泛适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国际公约

 

在2015年1月9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网络信息完全的保护展开进一步讨论,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的目的是在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中,通过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使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各行为主体可以公平占有使用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保障各国的主权安全,维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

 

首先,国际公约需遵循《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国际公约应明确指出国家应尊重主权原则,要求国家行为应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不得以非法手段侵害其他国家主权,这里不仅包含了传统国际法所称的主权平等、主权安全和不干涉内政,也包含了非传统安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国家应当尊重主权国家之间彼此的核心利益,并且尊重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国家政策问题的安全。例如“国家不应以窃取、监听等不文明手段获得他国信息”。

 

其次,根据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即规定了任何人对于其私生活、家庭、住所、通讯有受法律保护和不受侵犯的权利。公民的网络信息也属于公民的隐私,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涉及到公民的财产,所以公民的网络信息也是公民的财产权利,保证公民网络信息安全同样是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

 

国际公约应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国家应在“充分尊重信息空间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在遵守各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寻找、获得、传播信息权利和自由”;对他国公民通讯的监控和信息的获取,应取得合法手续,并且必须出于合法目的。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是科技不断创新的产物,未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网络信息技术将会涉及方方面面,只有保证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才能使得各国不断运用创新。否则无法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国家就会丧失建设全球网络时代的信心,科技的发展将会倒退。

 

再次,国际公约的制定旨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避免国家实施违反国际法原则的侵权行为。例如对别国公民、企业组织、政府机关进行监控,对主权国家进行监听和非商业用途收集信息。出于对各国共同安全利益的考量,国际公约应该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制定统一的监管网络信息的标准,保护国家间共同的利益,统一制定评价国家行为需要参考的因素,明确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不可侵犯的界限。

 

最后,由于网络信息技术涵盖范围广泛涉及了信息收集、监听监控、国家安全等领域,所以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国际公约在实施过程中其约束力存在不足,故而要结合国际法以及其他国际公约。例如《联合国》、反恐领域的国际公约、人权保护公约、《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跨国公司和其他商业企业关于人权责任的准则》并且配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人权委员会等机构相互合作。

 

(三)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机构和执行机构

 

从网络信息安全的侵权事件中可以发现,跨国公司成为政府的侵权工具。此时追究侵权责任时会涉及到网络信息侵权责任的归因问题。从国际法的角度,归因的目的在确定某一行为可否归于一个国家而成为该国的国家行为。

 

就已发生的网络信息侵权行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确定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还是个人将直接影响到当事国的国家责任以及受害国采取何种法律救济的途径。

 

例如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归因为企业或者个人发起的则通常属于网络犯罪行为,这将涉及到有关国家国内法的管辖以及国家间的司法合作来加以解决。由此可见网络信息安全侵权主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并非能简单通过单个机构来解决,需要多个领域机构的共同合作。

 

当前主流学者的观点是,由于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全球网络空间并不存在超国家机构的实体可以系统的对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强制性管辖。因此,不同的行为体试图通过拓展自身网络空间的行动范围,渴望获得更多的网络资源,掌握网络管理的主动权,为自身谋取利益。此种竞争将对未来国际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造成隐患。

 

所以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成立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有关的专门机构。该机构一方面建立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行为的监管机制,可以借鉴“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政策评审机制”①,定期对各国的信息安全行为等进行评议并公开报告,另一方面建立解决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争端纠纷的解决机制。

 

篇2

一、“互联网+”的涵义及该时代背景下的会计行业

2015年3月,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将“互联网+”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的决定,同年7月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预示着一股股“互联网+”的时代清风正徐徐吹来。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就是利用互联网的集成和优化等功能,在生产要素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使得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被运用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从通俗意义讲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优化传统行业。但其并不仅仅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这里的加号并不只是简单的串连,而是通过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同传统行业进行的融合(万璐2015)。它是一种新型社会形态的体现,体现了互联网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使得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同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有机融合,为经济社会创新力的提升助力,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行业的数据化、在线化。由此应运而生的“互联网+会计”同样也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功能,将会计信息和数据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准确、迅速的处理,从而全面、及时、准确的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

“互联网+”对传统会计行业的影响和改造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渗透。例如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出现了许多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和网上在线测评考核的平台在会计管理上,在线受理业务和网络管理等新方式不断出现在会计审计上,也出现了很多网络记账、在线财务咨询和第三方B2B会计审计云平台(戴柏华2015)。这些现象无不表明互联网对传统会计行业正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这样一个高速变革、更新的大数据时代,对于传统会计行业而言更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迎接面临的挑战,挺过“寒冬”迎接新的“春天”。

二、“互联网+”时代对传统会计行业的挑战

(一)对会计信息提供提出了新标准

在“互联网+”时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会计信息使用者变得复杂多样,他们对会计信息的提供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多以精确化管理与降低成本为需求,并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会计信息的提供只有变得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才能符合当下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提出的新标准。

(二)对会计数据载体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会计行业的数据载体较为单一,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计数据载体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光盘等光电介质载体的领域内了,而应向广度更大的“云空间”等互联网载体的方向发展,才能在存储以及传输速度上有较大的飞跃。

(三)对会计业务模式提出了新方法

“互联网+”时代会计业务处理是在基本的做账、出报表和核算的基础之上,重点利用互联网的云功能对复杂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梳理、汇总,从而发掘在预测分析、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动态业务功能。

(四)对会计假设范围提出了新界定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及货币计量”作为在传统会计行业建立的会计假设四大要素,对于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十分适用。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会计假设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被“虚拟化”的网络环境所打破,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方面所具备的高效、准确、集成的优点,也进一步促进了会计假设要素在使用范围及适用领域的不断扩展。

三、“互联网+”时代带给传统会计行业的机遇

(一)促进会计工作与时俱进

作为经济管理的基础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更应充分发挥在处理信息、核算数据、评价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好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网络资源的力量,实现会计部门的政务公开、电子政务、网上交流等,促进会计工作的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推动会计服务模式升级

“互联网+”推进了分工社会化以及新型会计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时也促进了会计服务模式的升级。打破地区地域的限制,将线下业务逐渐转变为线上业务,实现了实时记账和财务咨询,为客户提供更多、更高效、更便捷的会计服务不但能够提供财务信息给传统的企业所有者,还可以借助新兴的网络技术,使会计信息处理更全面、及时、动态,使会计核算更规范、高效、集中,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大的帮助。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会计管理部门的政务公开、电子政务、网上交流等服务提供了有效平台,促进了会计管理部门管理服务模式的进一步转变。

(三)促进会计管理职能的转变

传统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计量、核算和监督,而在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时代,会计工作在具备基本职能的同时,还能够在绩效管理、预测分析、管理决策上发挥作用。推进了会计工作由传统的财务会计的静态模式向新型的管理会计的动态模式转变,更好地发挥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职能,促进会计工作的升级和职能的转型。

(四)催生会计领域的新发展

“互联网+会计”在其自身不断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会计相关领域的发展(越琳窦海涛2009)。在经营方面,互联网记账公司、网络会计师事务所等产业接连出现,他们依托第三方B2B平台,与客户进行线上线下互通交流,受到了不少客户的青睐。在教学方面,网络会计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师在网上授课,学生在网上学习,信息在网上流通,知识在网上成型,成为了众多人学习方式的首选。

四、“互联网+”时代传统会计行业克服挑战的举措

(一)思维观念的树立更新

“互联网+”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它的“+”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思维观念上的“+”。因此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互联网思维,用新思维改善传统会计行业的旧模式,将会计行业充分的与“互联网+”地融合在一起(蔡安英2014)。利用网络平台,在生产方式、知识架构、服务方式等方面调整改变,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格局中,抢得发展的先机。

(二)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

“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一个更加方便、迅捷、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来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决策,这就要求我们的平台不仅能够一方面帮助使用者收集、整理会计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其在众多信息中遴选、甄别哪些是对决策有价值的,因此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信息安全的维护保障

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蒋雪儿2013)。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今天,随着移动设备、云计算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新载体的大量采用,要求我们应更加注重网络设备的安全设置,定期更新升级安全防护系统,定期备份重要的数据资源,防止出现会计信息的截取、篡改、损坏、丢失、泄露等风险,营造一个可靠、安全的网络空间。

(四)专业人才的发掘培养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网络应用技术,在工作中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工具,履行分析、决策、管理的新职能,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国际化能力,从而适应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技术的新挑战。所以大力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发掘和培养“互联网+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广大财经类院校或开设财经专业课程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发展“互联网+会计”的关键举措。

(五)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

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是促进“互联网+会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在同“互联网+”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还未健全,与国际社会相比有所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延缓甚至阻碍会计行业也“互联网+”的融合进程。因此加快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修订势必要尽快提上日程,加强政策性指导,加快制度体系建设。特别是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及时完善相关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会计信息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从而规范“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行业行为,清除业务障碍,更好的推进“互联网+会计”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