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小镇规划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自从我国旅游业推出文化旅游项目以来,旅游文化小镇已经成为各地旅游建设的一个亮点,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时,为防止出现风险和影响其安全(实质是原真性保护)性而采取风险监测、预警、分析和评估等措施,全面掌控非物质文化进旅游景区的安全局面,有效规避风险,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效地拓展旅游市场,为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大幅度增加旅游经济收入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是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时刻不能松懈对其开展必要的保护工作,专家们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等具有建设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1.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201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筱云受文化部非遗司委托,主持完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及扶持政策调研报告》,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美术类等项目生产性保护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建议。(1)生产性保护理论生产性保护理论的提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地进入旅游景区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吕品田等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传统技艺和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进一步诠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内涵,对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的理念、范围、原则、作用和意义发挥了重要作用。(2)生产性保护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一般可分为表演、展示和展出三大类,其中就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生产性保护内容。根据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将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重要,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进入旅游景区,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就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保护性措施之一。
2.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消失危险,有关文化管理及保护部门,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及时研究抢救性保护对策,才能确保面临消失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原真性保存下来,并保证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是指那些面临消亡状态的民间文学、作品、项目、形态及传承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其活的生存及传播状态全方位记录下来,创造出适合它们长久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以山东省为例:全省共有17市138县创新“村报普查线索、乡点项目、县做规范文本、市整体收集、省全面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流程和普查方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下表所示。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符合抢救性保护的原则,是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成果及具体保护实践经验的结果,来源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所含整体论的思想,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源、环境和相关人群等要素。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表现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性、系统性、全局性保护。
4.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是一种富有创新的保护模式,针对仍具“活态”生命力强健的项目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便其“活态”项目有效传承和延续,在我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落到实处。
(二)旅游文化小镇规划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飞速发展,旅游文化小镇以整合文化旅游等元素为特征迎来空前发展机遇。集文化、休闲性和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模式成为当前旅游业最受人们追崇的外出旅游的形式。因此凸显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就成为必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也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必然趋势。文化旅游是继休闲、观光、度假等传统旅游项目增添的又一崭新的旅游项目。目前,能够为游客提供具备厚重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特性的旅游文化小镇就是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产物。旅游文化小镇涵盖文化、休闲、观光、度假、运动等诸多旅游元素,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整合一系列相关产业,创建高效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不仅能促进旅游城市景观、基础设施、文化产业结构、城市就业等方面深刻变革,同时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选择中国的名村(名镇),挖潜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其成为自身的文化资源,避免旅游文化小镇同质化而注入文化之魂。
三、非遗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
(一)非遗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
为提升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效益,取得文化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建设工作的成功,地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选择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基础,以江西省为例,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江西省已经公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见下表所示:从述表中所显示的数据表明江西省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旅游景区的开发形式;其次是舞台表演形式;第三是现场体验形式;第四是开展活动形式;第五是商品展销形式;第六是宣传展览形式;第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具体项目和相关文化产品。主要推进措施:措施之一是提供支撑平台,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项目中,要全方位筹集资金,争取政府等多方支持,搭建旅游文化小镇整体硬件支撑平台,构建科学地配套基础工程设施和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也要为其项目进旅游景区安全提供保障。措施之二是旅游文化小镇管理层必须组织力量深入挖潜、开发和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所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形式制造出旅游产品、演艺节目等。措施之三是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将旅游文化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文化小镇亮点,通过多种渠道强力推广,使其成为延续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措施之四是积极探索旅游文化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形式和途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景区并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共享、互惠互赢的新格局。
(二)“3+X”风险规避
1.“3+X”风险规避理论概述
“3+X”风险管理理论基础是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现代风险理论正式被世人接受是基于梅尔,赫奇的著述《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威廉姆斯的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的面世。风险理论的发展历经了传统风险管理、金融管理、内容控制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等过程,经过多种整合和多年发展搭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早已成为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强有力的保护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包括风险监测、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三个体系。“3+X”风险规避理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的安全保护措施得以强化,作为一门新兴较为先进的管理学理论,是建立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基础上,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的安全保护管理引进上述理论无疑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风险监测、分析、评估、识别和衡量,从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现风险规避。
2.“3+X”风险规避主要内容
“3+X”风险规避的目标实现,必须实现风险的的监测、分析、评估、识别、衡量并达到风险规避目的,为最终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其中监测是识别的基础,分析是识别的关键,评估是风险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采用“3+X”风险规避理论,首先必须对其机理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其中3代表风险监测、分析和评估而X则表示风险预警、防范和补救等措施。该研究成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实践中可用于规避可能存在的可预见性或可能隐藏的各种风险,并能针对上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产遗产进入旅游景区不仅能得到有效保护,而且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发挥最大的旅游经济效益,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强有力的保护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3+X”风险规避研究涵盖范围
“3+X”风险规避研究涵盖范围: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有效利用是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文化小镇经济发展的源泉。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在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其存在风险。因此,“3+X”风险规避理论从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防范和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等进行充分论证,最终提出科学地可行性工作方案用于指导实践,实现的旅游文化小镇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安全进入旅游景区工作,成功的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十分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文化小镇的文化魂,为了科学地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风险规避问题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其目的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划分出相应危险等级,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消除不安全因素,将其存在的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因素降到最抵点,就是要发挥其在旅游文化小镇中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4.“3+X”风险规避具体实施
“3+X”风险规避的具体实施,其核心内容可分为方面,一方面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对“3+X”风险规避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的影响进行研究。(1)采用通常使用的风险评估手段来评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手段的采用是指在风险发生前后对人们的生命、生活及财产造成的损失,量化评估风险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中所包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过程中,可以采用上述风险产生危害程度和概率依据相应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等级划分,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蓝、黄和红三个级别。(2)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来实现风险控制。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关系研究,从中寻找出存在的有机联系,建立相互促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机制,共同监督其有效运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科学合理。(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查找风险评定风险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发生,避免过程风险发生,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险监测、分析、评估及规避一览表:根据风险对后果的影响程度大小可以设定风险点相对小的为蓝色等级,该风险对后果不会造成太大的危险,主要体现在风险性质为不符合管理规范。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部门联系制度,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软硬件条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根据风险对后果的影响较为严重的划为黄色等级,主要体现在风险性质是违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风险应对策略:严格制定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强化岗位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力度,严格工作程序,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根据风险对后果影响为严重的划为红色等级,主要体现在风险性质是产生了严重的违纪违规后果为严重,风险性质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条款。风险应对策略:从抓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及相关条款的教育工作,对管理人员违法违纪者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要慎重,因为存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隐患,必须时刻保持牢固的风险意识,要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等工作的前提下,引进先进的“3+X”风险规避理论,从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防范和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安全性、可靠性和必要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有机融合,促进旅游文化小镇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王东.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金融发展研究,2011,2:23-27.
[2]单晓维.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J].兰台世界,2014,35:90-91.
篇2
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促进乡镇企业聚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小城镇建设是国家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方针。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规划的内容在目前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框架下,形成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阶段并不截然分开且带有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双重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一般称为小城镇建设规划,其内容通常分为三个部分:镇域总体规划;镇区建设规划:重要地段(片区)的详细规划或意向设计。
1小城镇规划及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设牵着规划走,城镇规划滞后
城镇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而轻发展规划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
1.2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
小城镇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各乡镇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1.3环境管理滞后,生态环境的恶化
城镇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新的破坏;城镇发展环境管理跟不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质量的改善;一部分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很少考虑“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甚至把在大城市无法立足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小城镇,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1.4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适应小城镇建设的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城镇规划技术理论难以适应小城镇建设发展,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应用的主要是城镇建设规划,可是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控制与指引是远远超出现行规划成果所涉及的内容的。
1.5城镇规划难以发挥规划调控作用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薄弱,能按照现行的规范和程序组织编制出城镇总体规划很不容易,至于城镇建设规划、详细规划等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是无法编制。城镇规划的一个实践周期为15―20年,每3~5年修编一次,一个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批准最少需半年左右的时间,单凭批准的总体规划只能宏观调控城镇建设,不能具体指导城镇建设,从而使精心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大多成为墙上挂着的宏伟蓝图。
1.6不注重地方特色,盲目套用大城市的模式,小城镇结构形态环境雷同
小城镇规划中“技术乌托邦”的思想与文化的趋同性带来小城镇规划色的缺乏。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套用大城市的规划模式,造成小城镇原有特色的消失。小城镇规划对特色的认识有待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仅注重规划中的物质特色,忽视了小城镇特色中的非物质要素;城镇特色应是一个整体,从结构形态规划,用地总体布局到详细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园林景观的各个步骤。
2解决规划建设问题须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入手
城镇体系规划是在市域和县城范围内,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出发,全面规划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布局、规模、结构,使小城镇的发展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现在,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的还不是很多,通常情况下多是规划小城镇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小城镇在区域空间分布上缺乏合理的定位,梯次分布上缺乏发展的层次,城镇功能、经济功能、带动功能、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是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职能。城镇体系规划要为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
2.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2.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2.4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脱离具体城镇实际情况,以区域论区域。
2.5注重规划的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2.6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具有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各层次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3科学发展地制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
3.1 合理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规模
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着眼长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等条件,认真编制规划。通过规划,确定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和重点,围绕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长期坚持。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科学布局的原则,对规划区进行全面规划,努力把握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脉搏,给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3.2 优化土地布局,节约用地
小城镇的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集中,合理紧凑,妥善安排城镇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切不可盲目搬用大城市的一套结构模式。要珍惜土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
4小城镇建设规划中遵循的基本理念
4.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空间
要使“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要让居民真正感觉到小城镇的舒适和方便,真正感觉到是自己的小城镇,这样才能调动起居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要制止或控制沿交通干线两侧发展的规划。
4.2 强化生态理念,建设园林城镇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考验。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城镇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规划,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4.3突出文化内涵,塑造特色城镇
小城镇规划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
4.4 树立超前意识,建设紧凑型小城镇
篇3
1小城镇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1.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
“以人为本”是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最基小的首要原则。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城镇区居民们各方面的需要,针对老城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1.2特色原则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小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如果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特色固然很好,但即使没有我们也可以积极去创造,特别是生态景观特色方面,由于小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小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小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套。
1.3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
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小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的小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
2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尺度的规划设计模式,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物质性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的思想。在小城镇规划与设计中,一般也将反映自然特征和状态的地形测量资料、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等作为分析和考虑的主要内容,并作为土地适宜度分析的主要评判依据,而地形地貌存在的生态价值则考虑较少。小城镇规划中的景观与绿地规划仍停留在追求空问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以期在短期内获得崭新的景观。小城镇规划中的可持续生态环境规划仅仅注重于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规划手段本身。环境保护规划缺乏对小城镇总体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观念,仍停留于运用技术手段控制环境污染的层面。
2.2注重“摊大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历史文化的保护观念淡薄
小城镇规划中历史保护规划往往以旅游、景观等作为出发点,注重物质层面的实体保护。在保护规划的手段上以保持特定历史时期空间特质形态作为目标,而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例如城镇的社会网络、居民生活的改变等涉及较少。以旅游、景观文物保护作为小城镇保护规划实施的前提。目前小城镇的保护规划往往是以文物保护作为原始动力和前提,以旅游开发作为保护规划的目的和尺度,以景观的建构和规划作为保护规划的成果和模式。在小城镇保护与更新规划的编制中,不注重本地特点,套用规划师心目中固有的特点与模式,往往造成保护规划完成后小城镇特色风貌与文化的缺失。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与矛盾在于对历史与文化的忽视,在小城镇规划中不注重本地的历史、文化与文脉,形成诸多的建设性破坏。景观的保护不应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小城镇景观的保护并不全是保护形象风貌和人知觉心理的连续性,还应充分重视小城镇景观深层文化内涵的连续性;景观的保护并不只是“建筑的文化特征演化的历史记忆的静态保留,更重要的是对形成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性的深层方式的留存和借用”。
3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思路
3.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3.1.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市政等不同内容。
3.1.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是指城镇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城镇的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组织,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城市设计主要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和谐与协调的城镇面貌,并控制建筑实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道德要使公共建筑合理分布,形成小城镇的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从而建立小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其次,要注重小城镇轮廓线的控制,城镇轮廓线组织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体量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成为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使次要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从而使城镇轮廓线具有一定的清晰性,丰富小城镇的总体空间。
3.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小城镇一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每一个特定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镇空间的组织与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了城镇空间的文化特色。因此城市设计要注重城镇历史文化形态的延续性。在城市设计方面:①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进行重点保护;②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③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3.3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人员在对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4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县域城镇走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4结语
小城镇规划涉及的专业很广,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规划,是一个大战略、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在具体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布局合理、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各具特色,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新小城镇而努力。我们规划设计人员也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小城镇规划观念,丰富规划手法。以解决小城镇现实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符合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有效性、指导性,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小城镇在我国所占比例很大,小城镇量大,点多,覆盖面广,当我国全面走向可持续发展、走向生态平衡、走向循环经济时,以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则尤为重要,意义重大。当前,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面积的工业区得到开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扩散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影响和阻碍了我国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等,因此,有必要站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办法,推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资源与环境的矛盾,使小城镇走向再生,重新焕发生机,以期建设人、环境、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城镇,使小城镇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经济发展道路。
一、当前小城镇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在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性,且规划小,质量低,这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成为小城镇继续发展的“瓶颈”
和“门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规划手段及技术水平良莠不齐,需要科学引导
小城镇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既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又是农村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从本地实际出发,着眼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提高其对农民的吸纳和包容能力,关注其自身的经济能量聚集度和对整个区域经济的辐射力,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小城镇建设工作普遍存在轻规划、重建设的问题,建设指导思想模式和规划观念盲目仿效大城市。城镇缺乏总体设计,见缝插针, 随意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功能区的划分、交通布局等方面参照大城市模式,规划往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致使某些小城镇的工业、商业、住宅等布局不合理,造成镇区规划、功能不清晰, 特别是由于工业企业区域没有建成, 乡镇企业分散,企业和人口难以聚集,第三产业不能随一二产业同步发展,有的甚至成为空壳, 企业没有形成集
群优势, 致使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受限和发展条件不足, 资源——产品——废物——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生态链系统难以形成, 或因高成本无法实施;道路、排水、环保等公用设施不配套,致使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废物到处堆积,废气、烟尘大量排放,这大大加剧了小城镇自身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2、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滞后
“基础设施是满足城镇居住、实现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的物质载体,是城镇功能完善程度的具体体现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小城镇基础设施虽有很大的改观,但与城镇化要求相比,整体规划水平不高,道路缺乏铺装,给水普及率和排水管线覆盖率低,建设普遍滞后,“欠账”严重,建设不配套,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公用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服务业的供给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方面,首先,缺乏城镇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各自为政、自成一统,水厂等设施重复建设严重,未能建立起区域性(城镇群)大配套的有效供给系统,其次,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起步晚,县(市)域基础设施规划水平低, 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县(市)域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城镇道路建设落后。特别是巷道狭窄,路面状况差,硬化率低,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可以看出,全国建制镇生活燃气普及率仅为 49.94%,这就意味着小城镇的大多数居民仍然依赖传统的能源维持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小城镇中的公共交通设施缺乏, 为小城镇居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新时期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建设的发展要求
1、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从区域整体考虑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小城镇的交通能源建设还是供水防洪建设,与区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小城镇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区位和大交通,服从于大交通的规划。其次,小城镇供水、排水、防洪规划建设必须从区域范围内整体综合研究水系规划建设,协调各小城镇之间的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合理的长远规划水系统。小城镇的电力电信网与县(市)域网密切相关,必须服从县(市)域的电力电信规划,做好衔接工作,合理布置变电所、电信局所、微波站点等。
2、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从转变经营体制考虑
基础设施具有很强公益服务性特征。我们过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由政府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也就是国有垄断。这种机制缺乏竞争、效率低下。要保证基础设施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基础设施的内在经营规律,使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变。
拓宽融资渠道,明确投入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使投入者有建设经营权,形成建设-经营-再建设的良性机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研究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规划建设要满足当前和长远需求,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支撑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3、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进入系统的物质能量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的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最终污染物排放量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由此可见,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所投入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在这个复合生态系统中闭合循环利用,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也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体现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
结束语
城镇作为人类的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在我国,随着近二十多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等,工业污染及生态破坏现象也由城市逐步遍及小城镇以至整个国土。生态问题,显得越来越尖锐,大气污染、酸雨、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失衡的矛盾,使得我们必须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赵金城呼吁,当前保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和人们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大背景的前提下,出现了生态城镇、绿色城镇等名词,很多小城镇已经开始进行生态型城镇的探索,规划建设生态型城镇成为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热门途径。
参考文献
篇5
一、小城镇的概念
虽然小城镇这一名词的使用频率极高,但目前我国对小城镇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和研究内容中,小城镇的含义和范围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本文中,小城镇的界定原则是将其与大城市和农村相区别,作为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中间状态。城镇一般是指具有相当数量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样的区域一般还具有中小规模的工商业、服务业等。小城镇则是指人口数量在20 万以下的小城市、县城、国家批准设立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以及具有较大规模集贸市场的集镇。
二、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广大城镇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20年的建设实践中,城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城镇建设规划,可是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在城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城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二)对城镇规划的误解
按照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应是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专项规划设计,而城镇规划是由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组成[2]。这些程序和内容,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小城镇行政领导来说很难熟知程序和繁多的专业名词,认为只要按照总体规划平面图和文字说明以及对规划文本中所勾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立体虚拟空间,确定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即可。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行政长官对城镇建设工作不熟悉,对专业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是规划编制单位迁就现状、迁就长官意识,表面上是编制的总体规划,而实际大多是建设规划的内容,说其是建设规划而内容又达不到规定深度,无法“按图施工”,至于城镇的土地经济因素、城镇空间、城镇景观、综合效益分析等大多缺项且缺乏论证说明,从而导致可操作性差。
(三)难以发挥应用的指导作用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小城镇,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东部及沿海地区落后,能够按照现行的规范和程序组织编制出城镇总体规划很不容易,至于控规、城镇建设规划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编制。而城镇规划的一个实践周期大多为15年-20年,每3年-5年修编一次,一个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批准需半年左右,单凭批准的总体规划用于指导城镇建设的现实作用又显得无力,从而使精心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大多成为墙上挂着的宏伟蓝图。
三、加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却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点和突破口,在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保证
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领导应站在工作第一线,指导、指挥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规划建设专业人员要及时到位,跟踪管理,指导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及时提出一些改善规划、优化建设的专业技术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决策。及时解决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三)编制具有小城镇自身特色实时超前的规划是关键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方向。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根据本地的经济水平,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镇规划必须强化区域意识,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小城镇同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克服就城镇论城镇,孤立地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定位和规划建设,而要从镇域、县域以及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和思路来编制城镇规划。同时,小城镇规划应该根据其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具体特点因素考虑,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经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评审通过,报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
总之,在我国当前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目标,建设能体现土地、能源、用水、材料综合节约型的小城镇,这是涉及我国将近13亿人口生活与生产的大事,亟待我们各行各业共同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参考文献:
篇6
1、前言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的小康建设是关键。当前,城镇化建设进程较为缓慢,与加快现代化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小城镇势在必行。
2、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稳定性。一些地方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合理,变动过于频繁。小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年大计,规定的其发展方向和目标,不能随意变动。但实际情况中,新领导上任后往往有新思想、新设想,在自己的任期内建功立业,体现政绩,于是大刀阔斧,弃旧图新,把前任留下的城镇规划改得面目全非,使规划建设失去稳定性和连续性。
2.2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目前,小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跟大城镇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且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政府投入的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等,使其远远跟不上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适应小城镇居民对于安全,稳定的要求。农民进城落户之后,就要放弃原有的土地,而在小城镇中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又不能保障其生活的稳定,保障其失去工作和正常收入后的基本生活,这就减弱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引力,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够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也是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不愿放弃土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2.3居民规划意识不强,建设违章现象严重。部分地区用地资源紧张,建设用地指标缺乏,城乡结合部地段的土地市民难以取得合法手续,按正常基建程序无法取得合法规划许可。加之一些城镇建设监督执法力度不强,造成乱占土地违建现象存在,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难度较大,使之城市环境和形象较差。
2.4脱离实际,人口规模偏大,过分追求高城镇化率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和全国的工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高城镇化率,不切实际地扩大小城镇人口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估计的比合理发展的现实规模大,使小城镇用地规模和相应的设施标准过高,造成了长期的不合理与浪费。
2.5小城镇建设“千城一面”,毫无特色而言 。在小城镇的规划中,忽视了对小城镇风格特点的研究,对小城镇的自身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把握不准,由于小城镇属于城市的范畴,规划工作者往往仅以大城市的规划模式来指导小城镇的建设,如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广场位于小城镇中心,民用建筑一般高,无层次感,建筑布局过于单调、呆板,最终的发展模式仅成为大中城市的简单缩影,建设布局毫无特色而言。
2.6小城镇发展中资金短缺 。资金不足是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城镇建设和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从总体上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投资的最重要来源仍然主要是政府。而在我国,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所得税收需上缴县财政,镇政府的所需费用是县财政分发的人头费和超收部分的提成,这些费用仅够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因此,城镇建设的资金就主要依靠预算外收入来弥补。镇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拍卖所得和高额的城镇建设配套费。为了增加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政府只能抬高土地价格和建设配套费用,这就形成了限制农民进城和投资开发商进入的"门槛",增加了乡镇企业,农民和外部资金向小城镇集中的成本,抑制了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减弱了招商引资的优势。
2.7缺乏有效的产业带动。城镇的发展缺乏经济增长点,缺少有效的产业来带动。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的激烈,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而大部分乡镇企业领导因为思想僵化,文化程度不高,不具备所必需的管理素质和知识,没有能够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发展方向,致使管理不善,没有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所以,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吸引带动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的不充分,再加上小城镇的规模和人口过少,又影响着小城镇的规模和辐射效应,也就无法达到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此外,政府也没有能够根据小城镇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出适合小城镇发展的经济道路。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盲目性很大,很多地方没有明确的发展路线或者其发展道路不适合,不能够拉动和引导小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3、小城镇规划的编制与对策
3.1更新规划设计观念。就规划设计而言,当前首要的问题是要更新观念。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城市规划建设将城市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的任务来考虑,过度强调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以致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被严重忽视。因此,新一轮城镇规划应将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作为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应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好城乡关系、照顾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布点过多,一方面管理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建设成本高,这很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应该合理地进行乡镇、村、组的合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
3.2必须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城镇在建设中依据规划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应是小城镇建设的主词。对于小城镇发展中没有特色的问题,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时,应首先对其所处的大区域背景进行宏观分析,确定小城镇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突出小城镇的产业特色;其次要尽量保持小城镇原有的格局,小城镇小巧近人的规模尺度、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息都可以巧妙地利用以强化小城镇的建设特色。一个城镇,只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才有自己的个性与灵魂,才有生命力。
3.3必须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对于人口规模偏大,过于追求高城镇化率的问题,需要在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有效衔接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城镇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各行业优势的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小城镇发展的潜力,在镇区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劳动力分配,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布与流向,确定小城镇吸纳人口的数量。同时,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小城镇外部交通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的变化等因素也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当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才能发挥集聚作用,同时,小城镇内部制度和社会公用设施水平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农村居民进城的门槛。因此,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目光由大中城市转向小城镇,首先要使小城镇实现经济上的飞跃,带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集聚效应。
4、结语
纵观小城镇建设发展,要实现城镇化建设由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的转化,实现城镇群众建设管理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化;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7
根据十报告精神,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中小城镇又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部分,为适应城市化的推进趋势,中小城镇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1]。
1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处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不断加快,很多地区主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中小城镇规划管理比较落后,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规划建设管理和城镇目前建设的需求,跟不上全国大形势下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建设规划理念,对于城镇规划及管理的投资比较少,致使目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出现瓶颈,亟需寻求适合中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紧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2-3]。
2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不少地区也逐步面临发展瓶颈,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 规划缺乏科学性
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镇建设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分区规划,中小城镇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功能少,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的规划没有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2.2 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老化,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不能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进入低碳环保的发展阶段,将很难跟得上新型城镇什的发展速度。
2.3 规划的综合功能不配套
中小城镇在规划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是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出现城镇规划中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镇设施现象。中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2.4 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权力有限,以规划部门的权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在中小城镇中,规划管理人才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5 居民生活无保障
随着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慢慢形成半成品的城镇化,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没有保障。
3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中小城镇应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的规划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5-6]。
3.1 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
科学的城镇规划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找准城镇规划的定位,充分利用城镇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原则,多方案规划,规划方案应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打造符合自身产业文化发展的城镇。
3.2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善民生,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3.3 倡导节约发展模式
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新型节约化道路,依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变目前重速度、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政策作出改革和调整,才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4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中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关键,一个城镇的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和法律来监督实施。应利用管理及法律手段来监督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同时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
3.5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国家应制定一些帮扶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城镇居民就业,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让中小城镇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面对新型城镇导向下的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重要的是因地适宜,不能盲目求发展,关键点是发挥中小城镇的地区优势,统筹兼顾,既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地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以达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刘慧彦,杨军.浅谈北方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242.
[2] 张车琼.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规划――以宁城县生态规划为例[J].建设科技,2011(14):76-77.
[3] 芩迪,周剑云.新型城镇化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探析[J].城镇规划,2012(4):36-41.
篇8
一、美丽中国背景下旅游小镇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富有诗意的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意味着人民生活要美丽、环境要美丽,旅游业是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新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是小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别于一般小镇,需认清旅游小镇的特点,创新规划策略和技术。
二、旅游小镇的特点
旅游小镇是小城镇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依附于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并以为其开发或旅游服务为主的小城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旅游小镇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化民俗保留较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本底条件。
旅游小镇最本质特征是以旅游业为支撑, 旅游产业是小镇的支柱产业乃至主导产业。旅游小镇必须具备三大要素,首先拥有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色鲜明;其次区位条件满足旅游开发的要求,如大城市或景区周边或紧临主要的交通干线或交通站点等,具有旅游市场客源及其便捷到达的前提条件;第三是当地政府及民众具有旅游开发的意愿,并能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外部的技术及资金支持。
2、旅游小镇现状经济基础弱,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工业等其他污染产业发展较少,旅游小镇得以保持生态景观环境,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同时小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现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欠缺,与旅游开发的高标准设施配置要求距离较远。
3、旅游小镇设施开发建设标准高,旅游开发对外来投资依赖大。
旅游的服务对象是来自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人们对旅游服务设施的便捷、舒适性和文化体验性的要求甚至高于城市,旅游行业是对服务设施高敏感的行业,高标准的配置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小镇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标准必然高投入,旅游小镇完全靠自身实现旅游开发的难度大,同时从外部环境来看,旅游业需要有超前的眼光和丰富的行业相关性,因此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外部资金和外来投资者都会对小镇的开发产生深刻影响。
三、旅游小镇的策划
1、找魂――充分立足自身条件,找准旅游小镇特色定位。
旅游小镇的开发作为一个项目,要围绕“5W1H”的线索,回答在哪里开发(where),什么时候开发(when),为什么开发(why),为谁开发(who),开发什么(what),怎样开发(how)的问题。围绕这样的思考线索,立足自身条件,但不拘泥于周边,从宏观的角度寻求旅游小镇的总体定位、市场定位和形象定位。
确定旅游小镇的总体定位要“站得高、能落地”。深入分析小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尤其是文化和民俗方面需深入挖掘,找到旅游小镇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质,以此为切入点,尽量避免与周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质化竞争。
2、布点――策划小镇旅游产品体系,引爆旅游市场。
根据旅游小镇的总体定位,层次化确定旅游产品的结构,如哪些是面向高端客群,哪些是面向大众客群;确定核心旅游产品、引爆性的旅游产品、盈利性的旅游产品、配套性的旅游产品等。
旅游产品体系是对总体定位的落实和校正,旅游产品是否能支撑总体定位,反过来总体定位是否有条件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在旅游产品上,这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一环,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后续规划、设计、建设等工作取得预期的结果。
3、运营――制定实施策略,保证小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小镇的运营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三个问题需要重点解决。首要一点是民生问题,旅游小镇开发的主体涉及政府、开发商、居民,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收入提高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在旅游开发中三者存在利益博弈关系,居民在各方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需要将民生问题作为旅游开发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之间建立良性关系,多方共赢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是季节问题,季节性是大多数旅游地的典型特征,旺季欣欣向荣,淡季门可罗雀,旅游产品的设置和后期运营尽量延长旅游旺季,并设置可行的四季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第三是开发时序问题,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别于旅游城市的“大而全”,追求“小而精”,前期开发可以了解旅游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指导后续开发,同时精雕细琢、原汁原味的品质更是凸显旅游小镇魅力的灵魂所在。
四、旅游小镇的规划
1、规划体系――城市与旅游规划体系有机结合。
旅游小镇为的规划需要将城镇规划体系和旅游规划体系有机结合。城市规划师在旅游策划方面的欠缺,导致只见建筑不见灵魂,对市场和产品的缺乏考虑,会造成项目的整体失败;旅游策划师对城市规划体系缺乏了解,响亮的定位,炫目的产品得不到空间落实,也无法实现初衷,因此旅游小镇的开发需策划先行,规划跟进,立得了意,落得了地。
2、景观风貌――文化筑魂,设计遵循文化。
旅游小镇的规划设计一定要避免千城一面,盲目国际化。对旅游地来说,游客的兴趣点在于发现环境、文化的差异,旅游小镇要吸引游客,文化特色是关键。空间氛围的营造给游客很强的代入感,建筑语汇、景观小品、室内装饰中的文化要素,是旅游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研究和挖掘的创作素材。
3、设施配置――设施超前,服务共享。
基于旅游服务对“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旅游小镇配套设施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都高于普通小城镇的标准,因此服务设施指标的选取不能完全按照《镇规划标准》确定,要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包括旅游人口及因旅游发展吸纳的外来就业人口等),进行科学的计算。旅游小镇生态为基,小镇旅游人口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小镇的生态承载能力,旅游设施的配置科学合理,适当留有余量,杜绝浪费。
五、结论与建议
旅游小镇的工作框架与技术路线框图
旅游小镇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不能直接套用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方法和建设标准,需要策划先行,找准小镇的定位和灵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旅游小镇的产品体系和实施策略,规划设计才有的放矢,具有落地性和可实施性。旅游小镇的市场引爆和品牌效应,必将带动旅游小镇实现真正意义的跨越式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现阶段,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席卷全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是人们时下最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工作单位的亲身实践,然后通过其部门的具体操作案例,主要分析探讨了苏州节能建筑与低碳城市的发展。
1 关于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的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和环境的恶化,我国城市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目前,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也在逐步成为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低碳城市”和“节能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低碳”更能够体现出“节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公众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相互融合、体现,它综合了办公、休闲以及居家这三种日常生活方式,属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节能建筑,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指遵从气候设计以及节能等要求而建立的建筑。它涉及建筑规划区分、外部环境的研究和综合利用以及建筑的设计、朝向等,主要为了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降低能耗。而低碳城市,则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主要是为了降低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进行的一系列社区规划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城市建设。其中,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建设零能源消耗系统,利用科学技术,在最大的程度上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实现零化石能源使用的目标。同时,低碳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低碳经济,它是一种基础经济模式,主要是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它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双赢局面。
2 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加快,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大,而现阶段,全球资源短缺情况也在逐渐严重,“高碳”城市也在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在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地方政府在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的发展方面缺乏具体的实践,偏重概念;第二,城市规划和技术指导不够充分、全面;第三,在建设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的时候,出现盲目跟进的现象;第四,市民缺乏低碳意识,降低了整个市场接受度;第五,规划设计的项目成本高,而且缺乏复制和推广能力。
3 节能建筑和低碳小镇在苏州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3.1 完善城市配套、打造城市精品
在苏州建设节能建筑和低碳小镇,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3.2 引领节能环境科技人才的实践体验区与配套服务区
为了提升配套功能,绿色小镇满足孵化企业、科技研发企业的工作生活需要,同时倡导一种绿色生活的理念,在绿色小镇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企业家俱乐部、生态之家、绿色家园、酒店式公寓等多种形态的人居产品。“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集中采用适合当地的绿色技术,进行绿色集成技术规划,逐步实现“绿色”、“微碳”、“零排放”的“碳环境”,并逐步形成、完善和制定出相应的“碳环境”建设标准,逐步在苏州市甚至整个江苏省推广应用。
3.3 积极推进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
苏州被列为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是苏州实现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事关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局,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生态城的建设是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强市与富民有机统一;有利于优化城乡整体布局,拓展“三农”与“三化”发展空间;有利于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开创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4 节能建筑和低碳小镇在苏州投资项目建设中的实践意义和影响
实行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未来的15年内,想要保持GDP每年持续增长7%,就必须解决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因此我国发展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刻不容缓,而且,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小镇,国内在低碳、节能这一方面的企业也相对零散、核心技术也比较薄弱。尽管如此,很多地方政府仍十分关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是唯一一家以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主业的央企,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发展节能建筑和建筑节能,建设低碳城市,而苏州市就是它的一个项目实践点,目前已投资建设“长江节能科技产业园”、“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低碳园区,为下一步投资建设低碳小镇奠定了基础。通过绿色建筑满足人们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外,通过苏州市“低碳小镇示范社区”的建立,可以实现示范引领低碳生活以及低碳教育的目的;通过节能环保最新理念的实际应用,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西部生态城市的建设。
5 苏州节能建筑与低碳小镇发展的具体方法措施
5.1 通过规划设计来引导节能建筑和低碳小镇的建设
在实行节能建筑和低碳小镇的建设时,需要对整个小镇的碳排放进行减量化处理,这其中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减少排放以及增加固碳。因此,必须要对苏州市进行有机协调的整体规划,在这其中,首先要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其次,要建立低碳经济以及节能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整个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实施,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和创意手段,显示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在进行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时,要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为基础,保证规划的科学、严谨,建立高品质建筑。在规划形成之后,要严格执行其法定程序,同时强化问责,保证公开、透明。要积极推广城市综合体,建立居住、商业和工作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在城市中间通过功能分区,可以降低交通能耗。
5.2 树立正确的低碳节能理念
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建材资源。而且,从建筑的规划设计,再到施工、使用,以及后期的维护和拆除,在建筑的整个寿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节能理念。而且在建筑拆除之后,我们要提高建筑物的回收利用率。另外,树立正确的低碳节能理念,首先要统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其次,建设城乡一体化,避免出现重城轻乡的状况。
5.3 改造既有建筑,实行住宅产业现代化
在实行节能建筑的时候,可以从改造既有建筑入手,把那些老房子实行维护改造,让老房子焕发新生。在进行改造的时候,要注意节能改造和城市环境改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提升整个建筑物的功能。还有要加快城镇供热体系改革,严防出现大拆大建的情况,提升企业和居民的行为节能。
另外,可以转变现有住宅方式,实行住宅产业现代化,利用先进的制造业来改变传统建筑业。
5.4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
首先,要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苏州市实行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其次,强化对于发展节能建筑和低碳小镇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再次,建立健全的相关政策体系,对节能建筑和低碳小镇的发展,进行监督和监管;最后,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去整合资源,促进建筑节能的实施和发展。
6 结 论
综上所述,在节能建筑与低碳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开发商以及设计、施工单位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尽管如此,高科技以及节能技术和无碳城市是我国将来所有城市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章树荣.加强地区合作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第六届长三角能源科技论坛在南京召开[J].上海节能,2009(12):45-48.
[2]《上海城市管理》编辑部.营造品质生活建设低碳城市——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科学分论坛综述[J].上海城市管理,2010,19(6):86-88.
篇10
(一)关于旅游文化小镇
旅游文化小镇建设要根据当地人口规模、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要根据非遗资源分布状况精心规划设计的旅游文化小镇重点项目。在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非遗资源,也要因地制宜根据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充分体现当地非遗特色,以非遗资源深度发掘为核心,将非遗建设成为旅游文化小镇旅游的亮点和看点。深入剖析镇史、镇风、励志、艺术成就和非遗资源,建设非遗资源完备的游客观光、欣赏的活动场所。转变思维方式,推动旅游文化小镇建设重硬件向重内涵转型,为拓展基本客源奠定软硬件基础。
(二)非遗资源
非遗资源包括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手工艺和技能等传统文化传承形式,是活态文化遗产,是旅游文化小镇文化之魂,其最大的特点是保持着当地特殊的文化传承,其传承的基础是代代身口相传的模式,这种模式构成牢固的传承链并不间断地延续着,但其根基十分脆弱,目前非遗资源面临十分严峻的生存环境。政府必须强力干预,摸清非遗资源生存状况,制订抢救非遗资源的有效措施,定期出台非遗资源保护名录等保护措施。
二、旅游文化小镇融入非遗资源的意义
(一)提升旅游文化小镇品质和内涵。
一是非遗资源都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提炼存留下来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二是融入非遗资源能有效增添旅游文化小镇旅游景区的亮点和看点。通过对非遗资源进一步挖掘整理,建立非遗资源档案,是对非遗项目最有效地保护,也是丰富景区内容的有效方法。三是旅游文化小镇是非遗资源再现的载体。通过非遗资源中的艺术、风俗、文化形式的再现,不仅可以丰富了旅游文化小镇旅游项目,而且可以提升了旅游项目的品质和内涵。
(二)提升旅游文化小镇魅力和层次
旅游文化小镇非遗资源是宝贵的财富,是提升旅游文化小镇魅力和层次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发挥非遗作用,才能较好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品牌。
1、非遗融入旅游文化小镇创建自己的展示舞台,就能让游客方便地了解镇史、地域变迁、人文现状、文化底蕴。因为非遗资源默默记录、承载和见证镇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2、非遗融入旅游文化小镇使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和保护。非遗越是古老非遗越有价值,越是古老越有研究价值,非遗对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无凝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非遗融入旅游文化小镇其特色游可以陶冶游客情操,纯化心灵。在这里游客可以找到原始生活的痕迹,感受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劳作、纯朴,享受古人创造的艺术味道。
三、影响非遗融入旅游文化小镇的因素
非遗融入旅游文化小镇程度不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的地方非遗和旅游文化小镇甚至截然分开,非遗资源和乡土魅力得不到体现,影响到旅游文化小镇旅游品牌的创建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其影响因素表现如下:
(一)重视不够
非遗资源因融入旅游文化小镇没有摆在应有位置。非遗资源由于重视不够,许多祠堂、明清建筑,手工作坊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面貌全非,不少因此消亡,非遗不仅没有得到保护反而遭到严重破坏,非遗资源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二)结合不紧,
非遗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小镇因缺乏统筹安排其实质是结合松散,各部门各自为政比如:宣传口搞“文明乡镇”建设,文化口搞“特色文化示范基地)、体育口搞“小康体育示范乡镇”等,缺乏集中统筹管理的平台,基于此难以形成优势品牌和优势资源。
(三)资金不足
非遗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小镇并得到有效保护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旅游文化小镇不仅启动需要一笔巨额资金,而且随后日常运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资金量维持,另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扶持,否则将流于形式。
(四)人气不旺
由于旅游文化小镇只注重娱乐、休闲,而忽略了对居民道德教育。单纯考虑旅游业忽视了给当地居民就地创业、就业、守业和发展的机会。导致青年人大量外出打工,不仅影响当地人气,也影响到非遗传承人的选择和培养,导致非遗传承和保护存在双重问题,珍贵的民风、民俗逐渐消亡,一些宝贵的非遗项目因传承的短缺面临灭绝的处境。
(五)开发不力
由于管理不善,旅游文化小镇可用非遗资源长期闲置,没有做好顶层设计,非遗资源没有用武之地。没有抓住机会,凭借旅游文化小镇非遗项目,开发非遗特色为主的原汁原味原生态旅游项目、利用非遗资源生产特色有机农产品,也没有抓住机会结合仿古建筑群和生产、生活模式再现原住民风情和风俗。
四、非遗融入旅游文化小镇
旅游文化小镇是非遗资源展示的舞台,非遗是旅游文化小镇文化灵魂,只有融入非遗资源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非遗资源依靠旅游文化小镇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深化利用。
(一)政府主导
将各具特色的非遗资源以特色牌展示,如艺术、音乐、医药、竞技和口头文学打造成特色、亮点和看点。强化政府主导地位,根据非遗资源现状,培育特色、精品,创建品牌,要建立明细的非遗项目资助机制。进一步挖掘自身非遗特色文化,逐步提高艺术水准和档次。要建立非遗利用档案,对非遗保护与利用进行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价。
(二)用活非遗资源
要充分挖掘和收集非遗元素,建设镇非遗资源。要利用非遗资源,盘活非遗资源。要注意非遗资源的多样性,在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接纳外地非遗资源。把非遗资源作为切入点,做大做强旅游文化小镇旅游事业。
(三)人才队伍培养
旅游文化小镇需要选择一批精干的管理人员的管理队伍负责日常管理服务。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承人并提供资助,因为非遗要得到保护首先要保护传承人,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生存和发展的经济补偿。要将传统的师徒相承和开班培训相结合,加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篇11
[ Key words ]: small town; demand; mountain building; regional language; ecological low carbon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为全国各个区域积极推进特色城镇化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式下,煤炭促旅游,旅游经济拉动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之一。
皇城相府旅游经济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的一种全新模式的探索。
2、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的樊溪组团史山村附近,是经过晋阳高速公路,进出中国五A景区皇城相府旅游经济区的门户。距皇城村约2公里,距阳城县城约13公里,距晋城市区约25公里。
本次设计的区域为樊溪组团地块,规划范围东起史山村委会,西至樊溪河,南靠史山河南侧的丘陵坡地,北邻东裕山丘,东区规划用地东西长约1400多米,南北宽大概控制在150——400米之间,规划用地面积约34.4公顷(515.5亩)。
3、规划三大特点
本项目以“营建一个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居住小镇,并能成为山西小镇建设的特色示范”为主要规划目标,“以自然、朴素、节约资源”为原则,作了四大研究: 皇城传统文化特色及本土建筑风貌研究、中国及皇城村新城镇建设近况、 基地用地现状、过去将来的当地居住生活需求等。从而发掘出本项目的项目定位,明确了本项目的三大地域特色:
特点1、晋东南具有山水风情的现代居住小镇
1、山体北侧开发、南侧保护。
2、中心挖湖蓄水、临水而居。
特点2、传承皇城传统建筑特色的新现代建筑群
1、注重对皇城相府建筑的详细研究,探寻皇城现代建筑造型的正确方向,形成皇城新建筑的地域性语言。
2、布局采用围合式的院落空间布局,强调与山地地形的融合和协调;建筑色彩采用皇城相府建筑主体土黄色彩为主色调,配合周边地形的土红、灰白色彩为辅色调;在建筑细节上更是挖掘了皇城相府特有的建筑特色符号,如门窗、瓦檐、砖墙等。
特点3、满足当地居住者过去和未来的生活功能需求
1、重视现代居民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如布置了体育健身设施,便利的生活服务系统,完善的邻里空间等。
2、调研了解传统生活方式,延续传统。本项目调研了解当地居民乐于保留的一些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需求,并表现在规划功能的设置中。
4、特点1——晋东南具有山水风情的现代居住小镇
4.1、史山河岸线做法
不改变原有驳岸,仅在原有河道两侧覆土植草,形成弯曲自然的缓坡草坪驳岸,沿水放置自然岩石或鹅卵石,水边种植水生植物,从而改变原来枯水期河床,无景可看的问题;
4.2、 史山河两侧自然朴素的延伸带
史山河南侧:健身休闲主题公园
在小镇广场对面拓宽河面形成较开阔的湖面,使该区域背山面水,创造优美的景观;沿湖边建大片平整草坪供小镇居民健身休闲。草坪上设置有散步道,并可以在这里骑车游览。
史山河北侧:主要道路景观带
道路两侧以缓坡草坪结合自然排列的行道树绿化为主,行道树或疏或密,使两侧的水景、山景时隐时现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4.3、小镇广场,居民与游客互动
由四部分组成,为居民提供生活休闲健身场地的同时也成为游客和居民互动的场所。
草坪内广场:由活动草坪及儿童溜冰场地组成,为儿童提供的活动场地;
树阵活动广场:是形象入口区,人们可从退台式树阵广场进入市民活动广场,舞蹈健身聚会场地;
林荫休憩区:缓坡草坪上挺立着高大的乔木,人们可围坐在林荫下的圆坐凳休息;
滨水区:由滨水木栈道,亲水茶座,欣赏水景的最佳场所。
4.4、北侧梯田状的山,太行山脉看风景
北侧山体的梯田,可种植桃、梨、苹果等果树,即可增加该处山体的绿量,使其成为小镇的北侧绿色背景。开辟游客游步道,通向山顶,吸引游客登山看景。
5、特点2——传承皇城传统建筑特色的新现代建筑群
地块内部可利用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主要为皇城相府古堡建筑,研究它们的特色,可以为本项目建设发现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手段,经初步分析,比较有操作性的切入点按重要性,依次为“色彩”、“布局”、“典型设计符号”这三个方面。
5.1色彩
皇城相府古堡建筑主色调为土黄色。辅助色是土红色和青灰色。土红色是土黄色在长期风雨侵蚀的演变色,青灰色是土黄色城墙颜色脱落后砖墙的原色及柱础、外墙底部的石材色。
在皇城村今后建设的现代建筑色彩中应使用这些主色调、辅助色。
主色调 土黄色系:SM1:0451—0453,0461—0463,
SM2:0454—0455,0464—0466,
SM3:0456 —0457,0467,0476—0477
辅色调 土红色系:SM1:0541—0542SM2:0543 —0545 SM3:0546
青灰色系:SM1:1491—1494SM2:1495—1496 SM3:1497
——色彩体系详见《建筑通用色卡》
5.2、布局
四合院格局承载着北方传统邻里文化的院落空间,是人们日常交流、活动的必要场所。
5.3、典型设计符号
1)墙面:涂料、石材。
2)屋面:深灰仰伏板瓦。
3)屋顶形式
双坡屋顶:1-2F传统民居采用双坡屋顶,有挑檐。
平屋顶:山地民居多采用平屋顶,与自然山体融合较好。
4)门窗
门窗洞口细节:木材与石材组合压边
门窗颜色:红色、黑色
栏杆颜色:红色
5)门斗
样式:作为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建筑过渡空间,层次丰富,雕刻装饰精巧。
材料:主料木材,辅以石料柱础。
以上传统设计符号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又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加以采用。此外还有“窑
洞”它是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穴居式”范例。外观朴素,冬暖夏凉,舒适节能。
6、特点3——满足当地居住者过去和未来的生活功能需求
6.1、城镇化建设现代生活功能需求研究
本项目规划设置一系列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设施,提升安置居民的生活品质,营造现代化生活享受的小城镇氛围。经深入研究,本项目城镇化建设现代生活功能需求如下:
6.2、城镇化建设可能需要延续和更新的传统生活习惯功能需求研究规划在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延续部分优良的传统,满足当地居民传统生活习惯的要求。经研究,本项目可延续或更新传统生活习惯的功能需求如下:
7、结语
现代化的小城镇建设,不在基于满足简单的住房要求,而是重在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生活的舒适度、自然景观的完善上。
规划根据项目的自身特点,从皇城传统文化特色及本土建筑风貌研究、中国及皇城村新城镇建设近况、 基地用地现状、过去现在将来的当地居住生活需求四个方面深度挖掘而总结规划的三大特点,并体现在规划设计之上,使得本项目区别于其他一般小城镇建设,表现的更加有深度,也更加专业。
参考文献:
[1]《皇城相府旅游经济区特色城镇化规划》,2010
[2] [美]兰德尔.阿伦特《国外乡村设计》,2010
篇12
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院落闲置废弃,传统建筑损毁、优秀文化传承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使传统村落走向衰败,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闲置和土地资源的浪费,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瓶颈。我市这种闲置的老旧房屋几乎村村都有,正如您所说这些老旧房屋“年代久远、样式不一”,有的青山绿水环绕,有的隐于大山深处,将这不可多得的资源融于当前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定会发挥价值,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是小镇的内蕴力,生态是小镇的吸引力,旅游是小镇的辐射力,将乡村老旧房屋融入当地文化,结合山、水、林、田特色,建设旅游特特色小镇是乡村发展及精准扶贫的最佳选择。
二、坚持规划现行,注重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农村老旧房屋属于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了挖掘、打造这一资源必须制定系统的规划并把这一规划列入全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以闲置的老旧房屋复活为抓手,积极引进项目建设,切实打造生态良好、生活富足、基础设施完善、富有鲜活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根据乡村地域性、自然性、专业性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独特的乡村旅游项目,把旅游产业贯穿乡村生产中。
三、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的战略的再定位,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的科学的系统旅游,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的有效手段。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便捷的交通等优势条件,通过租赁村中散落、闲置的古旧住宅,对其进行科学创新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在尽可能保持乡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对院落实施主题式景观塑造,对房屋进行修旧如旧的除险加固,对房间进行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改造和富有传统农家特色的装修装饰,使其在有效传承农村传统和特色文化的同时,成为富有现代气息,能够满足都市人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等多种需求的古民居客栈、院落式乡村主题酒店、乡村会所等新型业态。在充分挖掘生态之美,传承文化之韵,塑造产业之特,提升服务之优的基础上,打造集乡居休闲、有机果品采摘、民俗文化和传统美食体验等多种业态为一身的乡村生活服务综合体,使市民与村民和谐共处、和睦为邻,充分体验和分享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和原生态的田园风情。
散落在村内的闲置古旧院落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给企业改造经营,迅速变废为宝,其文化价值、居住价值、建筑美学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成为吸引都市人群体验传统村落文化和传统乡居生活的鲜活载体。打造“一户一院、一院一景、连点成片”的园林式特色乡村体验区。
篇13
前言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繁荣。在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本、顺应生态环境”的设计观念,进行“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规划设计出具有生态环境、设备完善、宜居的小区建筑,从而实现住宅小区人性化与环境生态化的和谐统一,创造宜居家园,是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某小区工程为例, 浅议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1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以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近年来,伴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代住宅不再单纯地追求居住面积大小和适用的功能,,而更多地考虑还应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空间环境、人文环境等具有观光、休闲、度假等综合性的功能。 随着人们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小区,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生态环境中回归自然、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因此,小区建筑的规划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小区建筑能否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做到住宅小区的人性化与环境生态化的和谐统一。
东部华侨城由华侨城集团投资35亿兴建的大型综合生态旅游度假区。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和设计了东部华侨城天麓街区,东部华侨城莱茵堡莱茵庄园。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坚守“让都市人回归自然”的规划宗旨,在山海间巧妙规划了大峡谷、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题。山间规划有别墅,1号地块别墅22幢独立别墅坐落于大峡谷景区东侧陡峭的山脊和山谷绿化带间的坡地上,绵延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植被、壮阔的海景都是1号地块的优美自然景观。整个东部华侨城别墅都秉承着成就建筑艺术的思想,顺应生态环境的设计观念进行规划设计。
东部华侨城莱茵堡、莱茵庄园总建面共5万平方米以上,产品类型非常丰富,包括了:洋房、叠拼、双拼、独栋等物业类型,其中51套200平米左右叠拼别墅。莱茵堡位于盐田区大梅沙,用地面积68437.58平方米,允许建筑面积11538平方米,规划为德国城堡式建筑风格,秉承欧洲建筑工艺,展现德国艺术风情,感受德国小镇风情。莱茵庄园项目位于盐田区大梅沙,用地面积193830.53平方米,允许建筑面积39972平方米,其中住宅31660平方米,低密度住宅8312平方米。
东部华侨城天麓街区位于大侠谷、云海谷、茶溪谷三大景区交界处,项目用地面积123938.7平方米,建筑面积38809.947平方米,产品包括双拼别墅、叠拼别墅和多层洋房,总共126套188-305平方米的双拼、叠拼和洋房,还有配套的商业街同时面市。此街区以“瑞士山水风情小镇”为主题,设计建造了功能多样的景点,如商业街区、湖畔别墅区、生态瀑布区、山顶休闲区、湖畔生态观光带、玫瑰广场等,同时结合东部华侨城景区内的山、湖、建筑、人文等元素,让住宅与生态旅游景区融为一体,是东部华侨城内的核心景区。
2 生态住宅小区设计原则
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原则是以运用环境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思、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住宅小区内有秩序地、充分良性循环转换,保持高效、低碳、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经济和社会环境。规划设计生态住宅主要是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在住宅建设规划设计中,始终以生态问题为中心,整合各种环境因素、建筑、人文、城市道路管网等元素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使住宅区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3怎样追求高效、低碳、无污染的生态住宅小区呢?
3.1生态住宅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体的舒适要求。做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及无辐射、无污染、低能耗以及环境舒适、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在人文方面,既要保证安全性、私密性,又要满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需求。达到住宅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尽可能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建筑对人的负面影响,如材料的无害化、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不使用有害建筑材料等等。
3.2充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杜绝浪费与大能耗的行为,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高效益的建筑出品。
住宅小区与大自然和不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人们在选择住宅时,不再单纯地追求居住面积和适用的功能,而更多地考虑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区域位置、物业管理、物资采购、交通等诸多因素,因此对小区总平面规划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区域建筑规划、住宅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位置、朝向、造型、标高、道路和绿化的布置、地形、地貌以及物业管理、物资采购、交通等诸多因素的细节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布置室外绿化布置(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和水体规划等等;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尽可能利用天然热源、冷源来实现采暖与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 使用本土材料、降低由干材料运输而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4结语
要将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做好,就必须处理好建筑与地形道路、绿化、相邻建筑和周围环境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和居住观念要有深刻的了解,积极推进“以人为核本、顺应生态环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品质、高效益的人居空间,实现住区人性化与环境生态化的和谐统一宜居家园。
生态住宅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离开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评价与设计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住宅生态规划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