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乡建设经济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乡建设经济体系

篇1

(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 110043)

(AVIC Shenyang Liming Aero-Engine(Group)Co.,Ltd.,Shenyang 110043,China)

摘要:为使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某单位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流程优化为主线,探索并建立起了适用于装配修理企业的流程管理体系。该体系充分结合发动机修理装配的产品特点,从生产制造流程最末端的工位实际需求出发,以生产制造流程的持续优化为目标,详细阐述了基于布局调整与流程优化的管理体系构建过程,提出了一种能与多种管理方法和工具相融合的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Abstract: In ordere to make management becom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enterprise, some units take lean thinking as a guide, take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as the main line to explore and set up the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assembly repair enterprise. The system fully comb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 repair and assembly of products, starts from the end station actual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process, takes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s the target, it expounds the management system build process based on the layout adjustment and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can fuse with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ools based on the lean thinking.

关键词 :精益制造;流程优化;布局调整;体系建设

Key words: lean manufacturing;process optimization;layout adjustment;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19-02

0引言

推行精益生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质”的改变,怎样构建精益制造体系更决定了精益推进的成败。本文将以推进过诸多现金管理工具、具有悠久文化的某先进航空制造企业为例,就精益生产的推进方式以及整个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1相关理论及内涵概述

1.1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它通过消除一切浪费活动来缩短生产流程,改进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盈利速度,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精益生产的理念最早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它的核心是追求消灭一切“浪费”。精益生产包括5个步骤的流程:一是定义价值,从客户的角度看待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二是消除浪费,确定产品和产品系列的整个价值流;三是同步流动,以最佳的流程组织增值活动;四是需求拉动,只生产和设计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五是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1.2 精益生产与流程管理的内在联系

精益生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通过确定正确且标准化的流程来消除浪费,因此对流程的优化甚至再造是实现精益生产所必须的。精益生产认为任何流程,无论是在制造、营销还是产品研发,惟有把产品服务和活动的实物或信息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东西,才能创造价值。正确且标准化的流程就是将流程中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去除并通过标准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企业通过精益生产能够有效的改善企业的流程,通过标准化将流程再造的成果固化,以指导企业的日常运作。同时,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结构,以标准化的管理和工作标准作为向员工授权的工具,培养员工,使之了解且认同企业的理念,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实现精益生产的关键之一是生产流程的不断优化和流程标准的固化。而流程管理正是以规范化构造卓越业务流程为核心,以通过流程的优化不断提升组织绩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精益生产和流程优化或再造对完善企业基础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

2.1 基本构想

当把精益生产上升为哲学和文化层面时,它自然将成为统领所有管理工具并形成管理体系的平台,而将其与管理的核心——流程相结合,用流程加以固化,形成能够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的管理体系,就一定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L公司结合自身的管理现状和生产特点,围绕类流水线生产组织模式的建立,从满足生产流程最末端的工位实际需求出发,以生产流程最优为目标,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生产作业流程设计与优培育为手段,通过生产作业流程的调整拉动生产组织模式与生产组织流程的彻底变革,从而建立起能够使生产流程持续优化的全系统、全流程的管理体系,进而发挥管理的综合效用,实现管理方法的有效融合和整体最优。

2.2 体系搭建

2.2.1 确定推进思路

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能够实现对业务流程和工作进程进行时实跟踪和管控的信息化平台,为发现和解决流程问题,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通过以流程优化为基础的多种管理方法的综合推进,消除流程中的浪费,实现效率、质量、成本等的全面提升。先期选取当前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工序或环节进行试点,应用精益思想对试点单位的生产布局和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重新确立生产组织流程;从操作者的工作实际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和优化工作流程;以工作流程的有效运行为目标,建立相应的制度标准、绩效体系、员工培训体系等。通过试点单位流程管理体系的有效搭建及运行,总结经验并将该模式复制到下一瓶颈工序,进而逐步建立起适合并能够满足工厂发展需要的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运作模式。

2.2.2 寻找流程瓶颈

流程管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寻找并消除流程中的一切浪费,减少工作中的不增值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使生产流程能够显性化,该单位借助信息化平台,将整个生产流程和工作流程以及运行的实时状态都集合在信息化系统中,一方面便于管理者了解生产流程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为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每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进行跟踪测算以及对工作修理周期的统计分析,建立工作流程的标准时间,从而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从而确定流程瓶颈。

2.2.3 优化关键流程

在确定了需要改善的瓶颈工序后,通过现场跟产等方式,绘制出瓶颈工序的详细价值流图,应用六西格玛等管理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并找寻问题原因,通过工艺布局调整等对流程进行优化。以实现类流水线的修理流程为目标,按工艺流程,以人员及部件的移动距离最短、空间利用最优为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各作业单元间的工作交接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将各工位的摆放顺序与零组件内外部物流方向调整为同一流向,从而从物理位置上有效缩短人员和部件移动距离。通过合理安排工艺布局还可从根本上解决人流、物流、信息流上的诸多问题,进而实现优化整个作业流程,提升现场基础管理的目标。

2.2.4 发挥管理工具的综合效用

实现与信息化互联。为确保生产作业流程的顺畅,解决生产计划下达不够准确导致工序间出现较长时间等待等问题,工厂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生产调整,自主开发了精益生产与资源管理,实现了信息系统科学排产,所有的生产信息均由系统发出,避免了信息传递错误。同时结合信息化系统的流程控制点,装配进度一目了然,不仅提升了生产管控能力,也增强了生产安排的精细化程度。推行6S管理,确保现场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规整有序,节约流程中工具、物品、零组件的寻找时间;推行可视化管理,使各工位的工作状态、设备的使用状态等一目了然,节约了判定和了解状况的时间;推行标准作业,使各工序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得以保证和提升,使生产流程更加顺畅等。

3结论及效果

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是从生产单位的现状出发,在构建精益生产组织模式的同时,兼容了其他的先进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的应用,使流程的持续优化能够带动整个生产组织乃至管理体系的整体变革,突破了管理工具应用中单存的基于“点”和“线”的局部改进,真正形成了整个管理体系的联动。因此说,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是一个以流程优化为核心,能够使各种先进管理方法和工具相互融合、各个管理环节相互渗透的动态循环过程。

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是一个各种管理工具相互融合、各个环节相互渗透的动态循环,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管理方法或工具环节单一的循环。通过该体系的实施,某单位的产品修理周期平均缩短了近20%,产品的合格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产能增加了34%,不仅很好地保证了产品的交付周期和质量,更为提升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一)区域资本市场发育迟缓,直接融资渠道狭窄,风险投资机制缺失。我市至今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机构,也没有一家为当地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中介机构,更没有一家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企业及项目主体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寻求风险创业资本和长期技改资金融通的渠道十分狭窄,只能依靠创业者自筹、企业内部职工入股、民间借贷以及少量的国内、外开发银行贷款和国家专项投资资金勉强满足资本的需要,使融资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融资方式的单一,不仅限制了城乡新生企业的诞生与发展,同时,处于生长期的企业也受资本金率偏低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它们从资金市场融通再生产过程中所需流转资金的规模,迟滞了产业规模的扩张速度。

(二)资金市场资源配置失衡,信贷资金有效供给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我市资金市场的主要供给方。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集约化经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纷纷收缩到市城区,基于风险控制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集中于资本实力相对较强、风险系数相对较低的大、中型企业和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而资本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专门为我市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又因错失组建良机而不复存在,广大的农村金融领域几乎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支撑。而我市工商企业受资本、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大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少规模以上企业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信贷资金承载力弱,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谨慎。近几年来,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差每年以两位数的增幅扩大。截止20__年7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2.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8%,而各项存款余额为22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12.26%,存贷差已达到88.05亿元之多,全市资金市场呈现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

(三)社会中介市场不规范,服务功能弱小。一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市场经济主体直接、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市由于缺乏充足的担保基金,目前仅建立了2家担保机构,而且担保基金数额小,远远不能满足融资双方的需要。二是评估、咨询机构运作不规范。一些中介机构缺乏职业道德和统一的认证标准,常常提供不实的评估结论,诱发诚信危机,使大多金融机构仍然延用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规避风险,既增大了企业融资难度又增大了融资成本。三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由于我市相关信息平台还处于初创阶段,且资源尚未实现共享,融资双方信息透明度不高,融资渠道不畅。

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培育区域资本市场;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金市场功能是加强我市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资源竞争越来越成为制度的竞争。地方政府围绕投融资体系发展的政策会形成地方金融发展的亚政策环境,而适合市场化发展趋向的政策,将会带动本地投融资领域的繁荣,从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入。加快我市投融资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化解实体经济融资要求、金融业自身发展和金融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我市实际,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应以拓展多种直接融资渠道为切入点,充分借助全国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培育区域资本市场,为市场经济主体开展资本融通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资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为市场经济主体做大做强创造必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促使不同规模与层次的企业与相应的融资方式结合,孵化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生企业,提升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中型企业,催生一批具备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带动全市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一)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健全机制,为培育和推动区域投融资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投融资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专门机构加以推动。由于投融资体系又主要与金融资源的配置紧密相关,因此可参照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验,设立金融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投融资体系建设和金融工作的协调与管理。其主要职能应包括:研究制定全市地方金融发展规划;对地方性金融机构行使行政监管;负责对全市地方金融机构及与金融市场有关的中介机构的协调、指导和管理;综合协调涉及地方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区域资本市场的形成;规划、协调、指导全市企业上市的前期改制、上市推荐等工作;指导地方性金融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负责地方各类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典当行、信托投资机构的引进和监管工作;指导和监管各类基金的设立和运行等。

(二)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搭建便捷、低成本的直接融资平台。一是加强研究,创造条件,整合

财政、科技、商务、经协等条块资源,改进服务,设立地方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创业。指导、帮助初创企业争取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的转化,使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生企业能够破土成长。二是制定规划,做好企业上市融资的培育工作。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指导我市中小企业和重点企业加强股份制改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上市辅导,同时积极向国家证券会推荐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成熟的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为增强企业实力创造条件。三是发展多种类型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满足地方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积极争取省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我市发展金融租赁机构、信托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尤其注重为创新企业服务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放地方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培育和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机构功能。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电力事业的长足进步,智能电网的建设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所谓的智能电网实质上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以双向通信网络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主要手段,兼具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特征,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如输配电、发变电、用电及调度等等,覆盖全部电压等级,真正实现了电力流、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智能电网较为突出的优势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互动、开放等。我国的智能电网在推广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已建成3个全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交直流工程,累计送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并网风电的总装机容量也超过了6千万kW。(2)智能输电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国内已有半数省份实现了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3)在64个城市的核心区建设了配网自动化系统,配网的运行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升。(4)构建了大规模的AMI系统,实现了1.55亿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提升了智能用电服务水平。(5)现已建成31个省级以上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升。智能电网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这些成果中看,并未涉及农网的内容,而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布局背景下,有必要加快具有智能电网特征的新型农网建设速度。借此,下面重点对城乡一体化布局背景下的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基层智能电网建设体系构建

在城乡一体化布局的背景下,农村智能电网的建设应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优化农网供电模式

按照不同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构建适应各类典型区域配网的供电模式,积极开发智能配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运用满足农网负荷特性的预测方法,并对区域智能配网接线方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多能源互补的智能配网供电模式。由新农村供电模式体系当中提炼出来的21种典型供电区域,提出三个层次96种供电模式,这些供电模式的确立,为电网布局、技术、基本功能、实施方法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有助于配网自动化的快速实施和配网系统的改造升级,而且还有助于系统中使用设备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提升。

2.2 运用自动调容技术

为进一步优化电网节点电压水平,有效降低电网损耗,可将在线监控功能纳入到电能质量监测中,建立并完善各级区域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自动控制系统。输配电GIS系统是实现在线监测的技术基础,通过对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获取的实时数据进行整合,再以图形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示电能质量情况。区域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可实现闭环控制,通过采用分散协调的优化算法,在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达到闭环控制的目的。由于农村电网负荷不稳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所以可采用配电网自动调容技术应对这一现状。若某用电片区的负荷发生较大变化,则配电网自动调容技术可在自动识别状况的基础上,自动调整供电设备容量,既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又满足该区域的用电需求。为实现智能化调容,可在电网上安装调容变压器,在线监测负荷变化,并采用自动控制手段进行容量调整。

2.3 应用智能化设备

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是建设农村智能电网的基础,因此,应当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农网数字化变电站,并对站内设备的检修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合理运用智能化控制策略,实现站内主要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综合管理。

(1)应用智能开关。在农网中加装智能选相控制断路器,应用非平面接触结构的开关设备,同时,可以使用固体绝缘开关替代传统的SF6气体绝缘。(2)建设智能配电设备。采用智能配电柜和智能化箱式变压器,并运用智能配电台区自组织技术方案,提高配电台区的自适应能力。同时,制定智能配电终端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配电台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无功补偿远程控制、谐波监测、远程通信、智能抄表。(3)应用传感器技术。在农网中加装数字化传感器,借此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温度等工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图形化在线监测。

2.4 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促使业务流与信息流相融合,具体包括各类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量采集系统等。如,在数据交换平台上依据IEC 61970/61968标准定义的通信接口模型对接各系统,共享数据信息。以标准接口技术为基础,在数据交换平台上横向集成信息系统,统一整合信息流与业务流。

3 结语

总之,农网作为电网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快农网智能化的建设速度,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的合理运用,提高农网的智能化程度,使其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为我国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在构建基层智能电网建设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以试点为主,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建其,方景辉,朱晓峰等.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的契合与研究[J].华东电力,2012(5):140-144.

篇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106-03

1 引言

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使基本建设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创造出最好的社会效益。就需要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这种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就是编制建设工程概算。

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指标)、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和确定的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包括静态投资、动态投资、铺底流动资金。静态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关税,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动态投资主要包括建设期利息,价差预备费,汇率变动部分。铺底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需要量的30%计算。动态投资随着政策性变化而随之调整,静态投资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也是很少的,调整的幅度一般都在20%~30%左右。下面结合中笔者多年设计实践,对提高设计概算编制质量的途径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2 工程设计概算编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决策阶段,当项目经决策确定后,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费虽然占不到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到75%以上,见图1。

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努力去做好这75%的工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依据初步设计的工程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结构形式、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的编制包括以编制期价格、费率、利率、汇率等确定的静态投资,以及编制期到竣工验收前因工程和价格变化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动态投资两部分。静态化投资作为考核工程设计和作为施工图预算的依据,动态投资作为筹措、供应和控制资金使用的限额。设计概算造价较估算造价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受估算造价的控制。

概算造价的层次性十分明显,现在工程项目的概算大都为三级编制,即建设项目概算总造价、各个单项工程概算综合造价、各单位工程概算造价。工程费用主要由主要设备费、安装费、建筑工程费用三部分组成,安装费用又包含暖通、电气、空调等费用。设计概算是单项设备或工程基础上的投资造价总和,因此,编制过程中,应重视单项编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作合理计算。

此外,设计概算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投资额,是工程建设的最高限额。设计概算是控制施工图预算的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选择最佳设计方案、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设计概算工作也是设计阶段控制成本的最有效的环节之一。因此,做好设计概算编制,提高设计概算编制质量非常重要。

3 影响设计概算编制质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设计概算编制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设计深度不够,影响编制质量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业主对建设项目的质量、功能及使用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设计难度不断增大,在图纸设计、规范使用等方面均要求达到更高的精确程度。

由于业主急于上项目,在可研阶段甚至初步设计(基础设计)阶段,留给设计部门调研的时间不够、设计时间一压再压。使得设计阶段工作的深度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同时有的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及设计水平不高,审查制度不严等,结果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施工时发现漏项,不按国家标准设计,或对某项具体设计方案缺乏对比分析,不得不补列建设内容或进行设计变更,从造成设计概算编制质量不高,投资增高。这是对概算编制影响最大的因素。

3.2概算编制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项目情况,影响编制质量

建设工程周期由于多种原因缩短,设计时间也相应变短,概算编制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项目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委托进行现场调查,选择方案,然后开始设计,在不同阶段向概算人员提供估价或预算依据。设计概算人员对工程概况、现场情况了解很少,则无法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使概算质量减低。如路基土石方数量表在利用方、借方、弃方计算时,未进行天然方与压实方之间的换算调整或调整与公路等级不匹配,造成利用方、借方、弃方数量计算有误。

3.3时间上、地区上出现差异,影响编制质量

由于建设工程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在概算编制过程中,有的设计概(预)算早于施工图预算或估算,有的甚至早出1~2年。而国家每年都有政策性调价文件下发,所以设计概(预)算滞后而未考虑到以后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地区上,南于地区差异,许多概算定额中的项目表现出不同的编制方法,也容易产生漏项或多项,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和购置设备材料中的高估冒算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在异地,因此概算时须参照当地定额和材料价格进行计算,从而避免了地区差异的影响。

3.4规范标准的不同,影响影响编制质量

设计规范标准不同,也将直接影响概算。比如对于施工中管架的焊接,是采用对接焊还是搭接焊,概算指标也会调整,概算投资也会不同。在工程项目中,管架的焊接采用了搭接焊来代替常用的对接焊,费用也得到了节省。目前接触的行业中使用的标准有所不同,有执行GB国家标准的、有执行美国标准的、有执行欧洲标准的……虽然这些标准有相通之处,但在局部区域差异较大,对设计概算编制结果影响较大。

此外,影响编制质量的因素还有编制审核人员的经验素质、管理因素、编制方法,设备材料的选择等等方面。

4 提高设计概算编制质量的方法措施与途径

4.1及时更新编制依据,提高设计概算编制准确性

概算的组成有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其他建设费等。其编制依据主要有设备材料价格、概预算定额(指标)、费用定额、其他费用有关规定等。概算的准确度如何。除工程量要准,项目内容要完整外,上述依据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些工程经济人员墨守成规,仍采用几年前的编制依据来编制概算,

套定额乘费率,基本上属于静态管理,使概算的准确度大打折扣。积极的做法是工程经济人员应通过查询或向设备厂家询价等各种途径及时收集设备、材料等价格信息及相关政策,及时更新概算指标。本工程项目通过采用实时询价方式,在占有市场价格行情的基础上进行概算编制,使单项造价贴近实际水平,提高了概算准确度。

4.2加强工程经济人员素质建设

根据市场变化更新概算指标,这亦要求工程经济人员既要熟悉经济,又要懂技术,懂设计,懂施工组织,还要精通国际工程经济规则。因此,加强工程经济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是提高概算准确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和充实工程经济人员队伍建设,与世界经济接轨,也是我国加入WTO后的当务之急。

4.3重视设计技术、经济工作

在设计单位,要使设计与概算形成有机的整体。克服互相脱节的状态,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经济观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经常检查本专业的工程费用。切实做好控稍造价工作,把技术经济统一起来,使概预算人员起到设计和施工的桥梁作用。在开展限额设计工作中,概预算人员还应当好项目总体设计的参谋,协助做好各专业间综合平衡协调工作,及时如实地反映情况,提出修改单项工程概预算指标和有关建议等。

4.4初步设计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

概算编制的依据是初步设计和说明书。但由于设计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等种种原因,有些设计根本没有按设计深度要求去做,另外,由于设计深度不够、人员变动频繁、自由设计现象严重,导致设计方案的不稳定。许多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了可行性研究方案,甚至到了施工图阶段,还在做方案设计。概算的工程量均为设计人员提供,工程量不准,必然造成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不符,给工程造价的失控埋下了隐患。

4.5加强概算的完整性

一个项目设计,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必须对项目内容了如指掌,才能指挥调度项目设计者完成设计。而工程经济人员应协助项目负责人对概算的完整性负责,亦应对项目内容全面了解,否则编制出的概算文件不是缺项、漏项,就是重项,直接影响概算的准确度。同时,各专业设计人员,应从总体方案出发,从局限于专业角度中解脱出来,重视各专业之间的衔接,发挥总体设计水平。

4.6把好设计审核关

在审批初步设计的同时,要严格审查从筹建到竣工所发的一切费用的总概算。但实际情况是设计审核对技术可行性都能引起充分重视,而经济性往往被忽视,或审查不严格,因此,应在实际中予以加强。

加强审查设计概算,有利于核定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可以使建设项目总投资作到准确、完整,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从而减少投资缺口,缩小概算与预算之间的差距,避免故意压低概算投资,搞钓鱼项目等,最后导致实际造价大幅度地突破概算,使设计概算流于形式。

此外,还应加强对措施项目概算的审核,使设计概算更加准确。如2008年实施的本市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该工程长度为1000m,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平均埋深4.0m,土质为二类土,土方外运10km,由于该段地下水位较高,设计沟槽全部回填中粗砂至路床底。审核人员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施工方案对沟槽土方及回填砂总费用进行比较。

方案一:沟槽全断面采用坡比1:0.75放坡开挖,项目计价表见表1。

方案二:沟槽下部3,0m采用钢板桩竖直支护,沟槽上部1.0m采用坡比1:0.75放坡开挖,变坡处每侧各加宽50cm,钢桩板采用长6.0m【22槽钢,双侧支护,单侧每延米4根。项目计价表见表2。

通过以上两方案中沟槽土方及回填砂总费用的对比分析,可知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约投资约48万元,而方案二同样达到了排水工程使用功能并且合理可行,故采用方案二进行本工程概算的编制。

因此,加强设计概算的审核与管理,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概算编制中的问题与不足,提高概算编制的整体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概算作为项目投资计划确定的主要依据,把它定为投资的限额和投资包干的基准,同时概算也是控制投资规模、工程造价的拨款的主要依据。科学的概算有利于控制投资规模,节约投资,保证资金的合理需要,又不留投资缺口。因此,做好控制概算,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设计项目管理,才能杜绝“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才能使工程正常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目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俞国凤,吕茫茫.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

1978~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及人均GDP情况

随着河南省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常住人口及城镇人口迅速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80%。

(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得到改善

2011年河南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08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8%,居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城市整体功能不断提升。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

截至2012年7月底,河南省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投资631.5亿元,初步建成新型农村社区试点350个。

(四)中原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河南省充分发挥中心区域和交通中心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城镇化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城镇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二、河南省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河南省2011年经济总量26931.03亿元,城镇化率为 40.57%,全国排名第27位。2011年河南省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57.3∶29.7,城镇化率比工业化率低了16.73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

河南省城镇化在空间上呈现出“东慢西快”严重失衡的格局,各地经济实力不同,城镇化水平有很大差异。影响河南整体的经济发展,不利于“十二五”城镇化的整体推进。

(三)城镇化质量不高,制约河南省城镇化的进程

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长期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差。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失业率提高等城市病凸显。

(四)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

2010~2013年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

单位:元

城乡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

2011年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3∶57.3∶29.7,仍然存在二、三产业不够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

三、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就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路径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终期目标是: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项目齐全、覆盖全面、机制健全、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达成社会保障普惠和公平之目标。

(一)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奠定经济和社会基础

第一,通过农村内驱模式,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二,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公共财政适当向农村倾斜,促进农业现代化、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第三,通过政府外推型模式,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和合理布局。第四,创新城镇化的方式和内涵,以城镇化带动农业人口的合理流动,平衡城乡人口结构。

(二)强化政府责任,提高管理水平,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提供制度基础

一是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力支持。二是加强法制化建设,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执行能力。五是通过构建农民退出农业、农村的新型机制、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工进城的有关综合配套改革。

(三)以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与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挂钩的机制。二是做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要严格控制城市养老金水平的增长,提高农村养老金给付水平。三是实现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全国联网机制。

(四)逐步统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一是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二是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到全省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基金统一以及管理统一。三是优化城乡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办法。

(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通过实现社会保险、新农合、医疗就诊、社会福利、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保障业务的城乡一卡通服务,最终实现河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临时社会救助、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各类社会救助业务的一体化经办。

(六)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一是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政策法规、制定服务标准、审批执业资格以及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服务。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和指导下,以街道或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志愿服务为基础,为城乡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服务。

(七)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户籍制度,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最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问题,加强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公共服务

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土地制度和财政制度改革,提高全省社会保障信息化程度,启动河南社保“一卡通”工程。

参考文献

[1]耿小茜.浅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经营管理者.2010.16.

[2]董克用,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篇6

《城乡规划法》是直接从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角度,针对城乡规划法之中所存在的相应基础性问题所进行的论证性法律,在这部法律之中,实际上上涉及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范畴、特性、内涵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尤其是城乡规划法的实际应用、研究,能够起到对于规划工作的奠基性效果。但也整是由于这方面的因素存在,导致的总体规划工作受到了挑战。下文主要针对城乡规划法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挑战以及对策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城市规划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体系、科学技术、文化层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建设已经越来越多的朝着高综合体的方向进行发展。人力社会本身也逐渐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进行迈进。同时,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城市规划工作是城市发展、布局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城市本身长远发展的蓝图。同时,城市规划也是整个城市管理体系之中所涉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在进行运行、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前提。

城市规划自身实际上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淤城市规划;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就是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进行适宜的城市整体设计。以协调城市为基本原则,将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纳入统一的管理与部署工作。城市建设,则是根据政府的部署的城市规划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能源、交通、通讯、信息网络、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城市规划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与项目一一实现,是一个将城市规划部署变为现实的一个过程。

城市的规划工作有着自己独立的一套理论和思维模式,并不是用简单的数字模式和几何学思维就能制定一个城市的规划蓝图。因为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因为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也说明城市规划工作没用可以套用的公式。城市规划需要科学的。现在是21 世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当今城市规划工作的主题,所以更加需要城市规划者在城市规划工作时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 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划的挑战

城市规划法给予城市规划工作所带来的挑战是多个方面的,这其中包含了规划刚性、规划双重性、规划冲突、评估编制、市场灵活性等多个不同的方面。

(1)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协调规划刚性与发展灵活性

城市规划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于具备战略性以及刚性。但是城市本身的发展又存在着较大程序的不确定,在这类型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之下,城市规划工作自身也就必须要具备较为良好的灵活性,如此以来才可以和城市持续发展加以适应。因此,绝大部分城市在进行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都是科学合理的分阶段执行,大致可以将多阶段计划分为远、中、近这三个不同的层次,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规划,能够促使城市规划工作最大限度的适应城市未来发展。但是,越是长远的规划工作,实际上所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大,那么如此以来,在城市变化过大之后,就需要在以往的项目基础体系之上来进行相应的更改,那么不可避免的就可能会产生规划冲突。由于考虑到新城乡规划法本身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所产生的调整以及面对未来变化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城市总体规划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务必要留下一定的余地空间,如此以来才能够避免规划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或者说减少影响。而需要更改规划计划时,可以利用这些空间进行灵活的调度,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发生,减少规划调整和因修编造成的成本增加。

(2)城乡规划工作与市场效益的矛盾

在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必须要遵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城市的规划工作要以市场效益为原则。在市场效益最大化的时候,城市的规划工作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在空间上、结构上使城市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如果城市规划工作不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话,那就意味着市场出现扭曲,市场会因为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损失,城市的发展模式效率低下,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和经济效益。所以,如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规划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能正常的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坚持新城乡规划法和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城市的规划工作要以经济原则为中心,将城市福利与城市资源达到最大化。

(3)城市长期规划与新城乡规划法的衔接问题

新城乡规划法要求我国城市每5 年一个周期,而城市的总体规划是以20 年为周期,在这四个周期中,城市规划需要为这四个周期提供足够的城市资源以及发展布局,以保证这四个周期中城市发展。这四个5 年周期当中,至少有三个周期会是未知数,也就是说这三个五年周期中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其中。

3 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1)基于市场机制原则下城市合理规划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模的高度在集中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制定城市规划计划时,一定要遵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市场效益为原则,对以土地为主的城市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在最大限度上支持经济发展。

(2)改革城市的土地供给模式

在市场经济下,城市的人口流动基数越来越大,与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一起影响了城市的土地资源规划。所以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可以利用那些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留下的“空白地”,适当的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土地资源利用上进行合理的灵活的开发。

(3)规划整合

新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城市规划要依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规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调整和修编程序,在最大程度上,推进3 个规划期之间的内在协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经济体系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各个城市的规划工作都面临了来自政策、市场的影响,并且影响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在城市规划工作坚持新城乡规划法的过程中,还应当要对于城市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是当前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必须要严加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只有将这方面进行了妥善的解决,才能促使城乡规划得到更好的发展。

篇7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城乡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与之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管理职能急需迫切的转变,以此来解决职能不健全、缺乏有效协调能力和手段、权威性不强等问题,使规划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城乡规划是政府为了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给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空间而采取的行动。

2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能

2.1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职能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有效的政府离不开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有效的政府,维护国家的利益,公众的利益是城乡规划的核心任务,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调动原有的资源。城乡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乡建设和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协调有序,更为重要的是能加强建筑实体建设的控制,有效制止违法建设的产生和蔓延的作用。

2.2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城乡规划已迎来了“第三个春天”。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规划滞后”的现象,从而需要积极主动的推动城乡发展,得到全面有效的发挥。规划管理体制是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时代承继下来的,城乡规划管理由于行政区域的分割而各自为政,因而表现出较多的矛盾:

(1)政府对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对违法、违规建筑的查处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机制。越是违法的建筑,越出现机构之间的互相职能不清,互相扯皮,导致规划管理体制不顺,干扰了正常的规划管理体制,使城乡建设丧失了原有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2)政府、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规划管理部门既是规划的编制、审批单位又是规划的决策、执行机构,导致了规划只是政府与规划专家之间的单向交流,政府缺乏对规划的宣传,群众对规划缺乏了解,缺少了群众对规划的参与和支持。

(3)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缺位,规划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质量不高,规划部门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专业结构单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滞后,难以适应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4)新的《城乡规划法》缺乏有力的司法解释,干扰了正常的规划管理。如实际工作中计划部门对新法规中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理解有分歧,造成工作中矛盾突出,破坏了城乡规划实施的整体性。

3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转型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要求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同时,规划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加强对社会的宏观管理,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充分协调和广大市民的参与。城乡规划的综合、规划与协调职能,依靠行政系统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是现代政府实现其社会职能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管理的效能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也是体现政府作为公众利益代表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城乡之间、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为了协调城乡的公共发展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我国城乡规划机构的建设,建议参照新加坡的做法,国家设立城乡规划的综合协调机构。

4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职能转型的措施研究

城乡规划管理职能是规划管理者为了实施对城乡资源有效管理所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责,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关联结构,职能的转变涉及业内业外,受众多因素制约,但它却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城乡管理要强化以法管理。严格依法行政,以法律规范各项城乡规划建设活动,对严重违章建设工程要依法严惩。而对其他类型则可以行政的、经济的手段酌情处罚。随着城乡规划市场的发展,要以追求空间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和谐统一。城乡规划需要设计,而设计需要收费。正是由于设计市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政府在市场价格形成的初期规定收取标准有其合理之处。长期以来,设计费的价格被确定为一种费用,没有被纳入竞争性的范畴。价格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中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即对于城乡空间发展的法定限制量最小化、基础化、留出更大的余地。特别在设计市场上,这一仍然略显稚嫩的市场,为使得设计市场保持活力和新鲜感,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出更多设计师品牌和优秀作品,

5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创新趋势

5.1 法制化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摆在每一位城乡规划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这一“龙头”作用,把纷繁复杂的各项城乡建设活动纳入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轨道,使整个城乡的运行机制活而不乱,协调和谐,充满生机?很显然,只能依靠法制。加强法制建设,实行法制管理,既是搞好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乡规划管理热切呼唤、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可以说,法制建设是搞好城乡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实施的“生命线”;是实行“依法治市”、“依法治城”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各项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的需要。

5.2 民主化

民主化实际上指的是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公共参与。在我国,一方面,政府在社会中的职能不再是以往的直接干预、大包大揽,而是注重市场调节、法律引导,这为市场、社会领域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空问。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社会精神的变迁,促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化组织,正是这些组织,成为了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新载体。而对于城乡规划管理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要素(土地、住房、公共设施等)进入市场领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部门所采取的单边、独断式的决策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出了其不足和低效,难以平衡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利益;同时,由于城乡规划决策越来越紧密地与私人的利益相关联,公共对于该领域的关注理所当然。“公共参与”的社会基础与日俱增。规划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调整角色,学会使用大众媒体的语汇,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大众媒体交流中,与公众参与者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合意,实现城乡规划早方法论上的“交往理性”化。

5.3 数字化

随着城乡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高度密集,传统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城乡迅速发展的需要。城乡数字化工程服务于城乡现代化建设,符合高新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正确方向。数字化可提高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水平,扭转传统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方式落后的局面,同时数字化城乡对于提高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丰富表现手法,增加信息含量,提高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使城乡规划管理与设计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及时性;也能提高城乡规划行业动态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篇8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篇9

古老的黄河奔腾不息,见证了黄三角开发的历史。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口责无旁贷地站在了这个“国家战略”的最前沿。

东营市河口区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与渤海交汇处,东、北两面濒临渤海,北靠京津塘经济区,南连山东半岛城市群,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前沿阵地,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沿海七市之一东营市的市辖区,是“一区三带”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河口具有自己独特优势。

这里,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总面积31.3万公顷,其中未利用地11.2万公顷,土地资源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这里,海洋优势明显。海岸线长214公里,占东营市海岸线的52%,滩涂面积广阔,盐卤储量极其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渔业、贝类生产基地。东营港和黄河口中心渔港两座港口坐落河口境内,东营港是黄三角地区中心港口,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这里,矿产资源富集,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油气年产量占整个胜利油田的50%。

这里,生态环境独特。境内拥有十几万公顷湿地以及黄河尾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刺槐林,在环渤海经济圈中表现出“渤海湾的新大陆、天人合一大湿地、现代化石油城市”三大特性,开发潜力巨大。

河口区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社会和谐,正在进入一个乘势而上、率先崛起的新阶段。河口区历史地承担起了前沿开发、率先崛起的重任,也必将迎来加快发展的新一轮黄金期。

两面环海的河口尽情享受着大海的馈赠。河口区处于环渤海蓝色经济带南线中心,是东营市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主战场。

陆海统筹,做好黄与蓝结合大文章,打造新兴经济区,是河口区实施“国家战略”的蓝图之一。驱车河口沿海,空旷滩涂尽处大海波涛汹涌,正在建设中的黄河口中心渔港浮现眼前。两条防沙堤直入茫茫大海,构筑的航道和港池蔚为壮观。该渔港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计划。建成后,将是渤海湾地区最大的渔港和水产品集散地。依托中心渔港,个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正在形成,重点发展建设水产品加工、船舶修造、仓储物流、商业贸易和休闲旅游。

推进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河口区确立新的战略思维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任务。河口区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和有关专题会议,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一场场报告会、研讨班,深入学习研究《规划》,科学谋划开发建设,形成了张宏大发展蓝图:加快推进实施“科学规划‘一区五园一带两线’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五大基地,努力实现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率先崛起”总体战略。

在战略布局上,构筑“一区五园一带两线”。就是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规划建设以省级河口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黄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中海工业园、富海工业园、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黄河口石油装备工业园为骨干的现代产业园区;依托环渤海高等级公路,大力推进沿海地区开发,构筑海洋经济产业隆起带,精心打造神仙沟、滨海长廊两条特色旅游线路。

在产业布局上,全力打造“五大基地”,即建设黄河口生态化工基地、黄河口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黄河口盐及盐化工基地、黄河口海洋渔业基地、临港产业配套基地。

在具体产业发展上,立足资源优势,全力实现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蓝色海洋经济体系、新能源产业体系、绿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生态水系湿地系统、生态化社会体系等“七大主体产业体系”的目标。

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该区研究确定了区域规划、主体产业规划、专项规划、主体产业区规划4个方面43项规划的编制任务,高水平编制各项规划,把发展思路明晰化、科学化,勾画出一幅宏大绚丽的河口发展蓝图。

黄河与渤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情澎湃。

篇10

中国碳金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欧盟碳金融发展的启示

基于GARCH模型的上证综指日收益率波动特征研究

基于HAR-RV模型的中国证券市场异质性研究

货币政策类型与外汇收支变化关联性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重要性水平在自创商誉处理中的运用

应计利润、现金流量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地区投资效率差异的收敛性分析

中国东中西部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

陕西关中地区绿色食品企业管理模式探析——以陕西某蛋鸡养殖企业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我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布局问题研究

物流对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

西安市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度研究

我国城市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以北京、西安、呼和浩特为例

西安古都史当在五千年以上——西安作为黄帝“铸铜(鼎)地”和“都邑”新探

论秦国秦朝的经济制度建设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反全球化的反思与启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陕西省的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造纸业及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及其优化升级分析——基于1988—2008年相关数据的分析

金融危机环境下研究与开发(R&D)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趋势的预测研究

中国省份研究与开发(R&D)指数及其存量的计算

两大部类产品价值构成的约束极大似然估计

中国税收高增长与地方财政困难悖论初探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与扩大内需

关于现行资源有偿定价的思考

秦赀、赎之罚的清偿与结算问题——里耶秦简JI(9)1~12简小记

论汉朝文化对秦朝文化的继承、革新与提升

论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的原因及趋势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杨学义教授

陕西渭河下游洪灾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与中国经济体系制度安排

治理测度及其在中国应用的启示——以世界银行治理指标体系为例

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产业结构演进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的陕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关于西咸大都市圈构建的思考

物流成本优化的模型分析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基于产业集聚的国家工程中心自主创新研究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分析

论财政的公共性及其演进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农民工入城对城市就业的影响

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

论秦始皇的理论创新

篇11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

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篇12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

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篇13

(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生态经济知识,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开创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局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家喻户晓。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2.54%,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达标排放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进。

(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

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和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回顾八年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抓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市、县区都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县区、乡镇挂职任生态经济专职负责人,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抓宣传,夯实思想基础。几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北京举办了*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新闻会、在*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会议和第一届*生态经济论坛,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抓规划,加强建设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和原*行署共同编制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区编制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示范区建设。

——抓制度,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决定》、《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市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培训,开发专业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培训机关工作人员2000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党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专题教育。从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邀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一批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专院校开设生态经济专业课程,组织编写《生态经济》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常识的普及教材,并创建了生态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

——抓示范,实行典型带动。多年来我们培育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示范点70多个,投入2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方式抓示范区建设。

——抓科技,硬化技术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有色“年产10万吨氧气底吹法炼”项目获专项贷款1.7亿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

——抓联动,整体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生态接口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果林开发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

二、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扬州、绍兴、长沙

、上虞、岳阳、台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来讲,马鞍山、淮南、黄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

市试点申请。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以代表团议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将*市列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的建议。省人大十分关心和支持*生态市建设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就此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来我市进行督办,并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报告,为*生态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市,我市既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有长期的工作基础,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定的基础优势、先行优势、能力优势和示范优势,决定着我市理应成为生态安徽建设的“排头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

制约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生态经济效益还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运用还有待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等等。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标准,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中,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发展类指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建设

生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把*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

城市。

生态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是: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为生态市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以生态系统工程为主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的生态主导产业,奠定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2011年到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进一步加强系统管护、产业深化和生态宣传,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生态社会风尚,把*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