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情绪管理的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知识型员工
对知识型员工概念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的最主要的特点。[1](2)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2](3)安盛咨询公司认为知识型员工主要包括:①中高级经理;②专业人士;③具有深度专业性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他们通常在以下领域工作: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广告销售、资产管理、会计计划、法律金融、管理咨询等。
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拥有较多人力资本存量的特殊群体。需要指出的是,知识型员工并非指那些单纯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知识的人,而是指能够通过运用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工作的人,他们对公司的价值在于他对公司的贡献是一种创新性的贡献,其所从事的也主要是研发等创造性的工作,他们以脑力劳动和技术创新为主,亦即通常所讲的“高智人力资本”。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对象。
2.情绪资本
欧洲著名的管理专家凯文・汤姆森在1998年首次提出了情绪资本的概念,情绪资本包括“外在情绪资本”和“内部情绪资本”。“外在情绪资本”指存在于顾客与外部利益相关人士的感受,譬如品牌价值、商誉等。它们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并被纳入到企业资本的核心中。外在情绪资本已被确认为品牌价值的一部分,并被列入企业资产进行考核。内在情绪资本则指向员工的内心,具体包括企业员工的感受、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资本对员工工作产生的影响会关系到公司产品的质量或所提供服务的水平。[3]在本文中,情绪资本界定为内在情绪资本。
二、相关研究回顾
由于情绪资本是一个新的概念,其相关理论很少。主要是欧洲著名的管理专家凯文・汤姆森的研究理论。他在他的《情绪资本》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情绪资本的概念,将其分为“外在情绪资本”和“内部情绪资本”。还提出了情绪资本的四个要素:外在企业性格、外在品牌性格、内在企业性格和内在品牌性格。他指出,企业的性格,主要是由其员工与股东的情绪、感受和特点所组成的。而能够成功地赢得员工心灵和意志的企业,就一定能塑造出充满热情、执著和激情的企业性格,这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他还提出了企业的“十大动力情绪”。
三、 知识型员工情绪资本管理的困难和必要性
情绪资本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的资产,具有模糊性、多样性、伸缩性和可塑性。由于情绪资本具有模糊性,情绪资本很难通过具体的数字进行统计和管理 ,增加了情绪资本管理的困难性。因此,情绪资本虽然是一个企业的重要资产,但在目前,这种无形资产却无法出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里;情绪资本的多样性是由于情绪的多样性造成的,包括感觉、信念、意志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情绪资本的这种多样性也增加了情绪资本管理的复杂性,因为个人和组织必须对各种情绪资本进行不同的管理;情绪资本的伸缩性是指情绪资本具体能够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起到什么程度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能够起到消极的作用。情绪资本的这种伸缩性增加了情绪资本管理的必要性,因为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希望人力资本能够发挥最大的积极效应;情绪资本的可塑性意味着个人和组织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情绪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效益最大化。
由情绪资本本身的特征可以看出情绪资本管理是一项非常困难但又十分必要的工作。然而知识型员工又不同于普通员工,他们不仅仅要求获得一份与自己的贡献相称的报酬,他们更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具有创新精神、劳动的复杂及劳动过程难以监控、流动意愿强,蔑视权威,崇尚平等。对于体力劳动的员工来说,负面的情绪也许还能完成流水线上分配的工作。但对用大脑处理信息、创造知识的员工来说,情绪的低就会使其创新能力大打折扣。知识型员工的这些特征更加剧知识型员工的情绪资本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是知识型员工的情绪资本管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旦员工因不良的情绪因素而愤然离去,这些知识也就不翼而飞了。此外,在充满恐惧、猜疑和嫉妒情绪的组织内部,谁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知识传给别人。
四、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情绪资本管理的方法
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情绪资本管理,实现知识型员工情绪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应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出发,以员工为中心,发掘员工更多的正面情绪。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员工本身所具有的情绪潜力。情绪方面的潜力,比如意志力、价值观等是否与企业性格相一致等等。对用大脑处理信息、创造知识的知识型员工来说,情绪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创新能力,对企业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知识型员工从一开始挑选时就应该慎重的对待。第二,掌握知识型员工的需要。知识型员工最关心什么?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案例告诉我们, 让知识型员工心动的5个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激励创新、弹性工作制、获得授权、培训和不断成长。[4]如果企业能够引导和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带来不好的精神状态。因此,企业应对知识型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套激励创新机制、实施弹性工作制、适当的对其进行授权、为其提供培训机会等等。第三,创造沟通氛围。在公司里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信息、人人平等的氛围,除正式、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还要鼓励各种自发、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娓娓道来的谈心、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都将减少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形成一种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管理者,多到基层去,多关心一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如今,表场和认可已成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用来向员工传达公司关注的重点和要求。第四,尊重和认同员工。“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所有的人都视作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员,要公平地对待他们,要爱他们,要让员工感觉到被重视。建立员工咨询与参与机制,让员工参与管理、贡献智慧,是尊重员工的根本体现。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上下级定期的双向沟通、质量圈运动、头脑风暴会、总经理信箱、员工投诉热线等。要使这一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将各种具体形式统筹安排、合理搭配,并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沟通渠道的便捷性与畅通性;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层要认真、谦逊地倾听,及时地提供反馈。只有当员工能够直言不讳、畅所欲言,并且确信他的建议或意见真正会产生效果时,才会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中。而且,企业可以设立管理参与奖、最佳建议奖等,激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创新的行为。第五,正确评估和消除知识型员工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并不仅仅只有破坏性,许多时候它是一个改进管理的踏板。事实上,由于组织有意无意地压抑或回避它,从而没有为其提供正常的渠道,反而使得不满情绪一旦暴露就具有很大的破坏力。那些隐藏着的负面情绪并不会消失,而是悄悄地、慢慢地侵蚀着组织的机体。最终使组织的凝聚力、士气和共有价值观遭到破坏。对付负面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找出发生的原因,积极进行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只要正视它,就能从中发现隐藏在组织制度或管理方式中的问题,使我们能够不断改进,并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三联书店,2003.78-85.
篇2
1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 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 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 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 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 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 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 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 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 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篇3
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异性分析
目前对教师职业倦怠内涵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教师无法顺利面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反应,是教师体验到长期压力,从而在情绪、态度和行为上产生的衰竭状态。由于教师职业的共性,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也沿用此,但引起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却具有特异性。本文主要从客观因素以及客观作用于主观所引起的高职教师的倦怠来分析。
1. 社会对高职的偏见
虽然国内高职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高职院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了更多家长和学生的大学梦,而且目前高职的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甚至已经超过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时至今日,社会依然普遍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这种偏见不仅针对高职学校和学生,还针对高职教师。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高职就是以前的中专发展过来的,与普通高校不具有可比性,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水平和学校的管理都不行,所以一听到“高职”两个字就增加了否定因素。诚然,高职某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但也绝不像人们主观臆想的那么差,而且高职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要改变社会的偏见,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2. 学校管理的错位
高职院校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轨迹和存在的问题。由于绝大多数高职学校的前身都是隶属于某系统或某部门的中专学校,其领导层的主体以及由此形成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因袭了原有的传统。例如,对学生管得太多,太具体,不仅影响了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而且导致学生对学校的不满。这种不满体现在课堂内外,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效果和情感体验。曾有调查显示,73%的高职教师认为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落后,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效果差;对老师的管理基本停留在管理的原始阶段,重惩罚,轻激励。动辄就是教学事故,教学事故就要惩罚,包括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因此,给教师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同时,由于裙带关系复杂,官本位现象严重,特别是级别较低的领导或者准领导往往体现出十足的领导派头,整体上形成一种行政人员凌驾于教师之上的局面,再加上部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限,对非常规甚至常规问题处理不当,导致教师工作中公平感缺失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情感投入。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一方面,学校对教师有科研考核标准,达不到标准就是考核不合格,扣岗位津贴,进而影响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而另一方面,学校缺乏学术氛围和研究平台。同时,高职教师授课任务比较重,也难以保证足够的科研时间。在如此矛盾中,部分教师不得已陷于为搞科研而搞科研的尴尬境地,其实质是造成个人时间、精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科研给予人的不是成就感,不是乐趣,而是一种痛苦。升迁无望,职称晋升无望、教学科研没有真正成就感的情况下,职业高原现象就会在部分教师身上体现出来,倦怠在所难免。
3. 学生的现状
由于高职学生来源复杂,除了部分来自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课较好之外,来源于职高和中专的同学文化基础课较差,而且不重视学习。更为严重的是,这部分学生在整个求学过程中,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其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不会学习、不愿学习,而且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表现在课堂上手机不离手、睡觉、聊天,随意进进出出,迟到早退压根不当回事。不求知识的学习,只求好玩,有意思,对知识不求甚解。任凭老师怎么讲、怎么问,基本没反应或者干脆说不会、不知道。所以,对老师来说,上课是一种煎熬,是一种耐心和意志力的考验。对如此的课堂,大家觉得最好是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否则会极大影响上课的情绪,更别指望有什么激情,超长发挥,上得精彩等。另外,厌学的同时,有部分学生的素养不高,缺乏基本的文明常识。对老师的管教不予理会,甚至言语上顶撞和讥讽老师,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重。与此同时,学校把学生对老师的打分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不敢得罪学生,甚至要迎合学生,毕竟学生是服务对象,学生伤不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至理名言。所以,错不在学生,只追究教师,但这种状况不是哪一位老师造成的,也不可能指望哪一位老师能够有多大改变。面对如此状况,成就感很难谈起,无奈,失意、挫败感与日剧增。
当然,除了客观因素外,高职老师倦怠的形成也有主观因素,某些教师的主观(自身)因素对倦怠的形成起到了放大或者催化的作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生活压力大,性格缺陷、自我调控能力差,心态失衡、价值观扭曲;等等。但这些因素同普通高校老师倦怠形成的因素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性,所以不再详述。
二、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策略
针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异性,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谈一下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策略。
1. 学校层面
学校在教师的职业倦怠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的管理理念要更新。领导层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理论,要敢于并善于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且要运用到对教师的管理活动中。跳出过度依赖物质惩罚的“经济人”怪圈,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其次,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更新。制度要跟理念配套。不合时宜的旧制度要废除,新制度的制定要征求教师的意见,给教师一定的民主权利和被尊重感。制度要规范化,不要因人而异,换一个领导,换一套制度。再次,管理团队的管理风格要改变。管理也是服务,管理者不应凌驾于被管理者之上,改变管理既是领导,就要绝对服从的官本位作风,真正做到以教学为中心,服务师生。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他们是教师的最直接接触者,更应该“亲民”。最后,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要体现公平。制度要一视同仁,更关键的是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要一视同仁。Lee 和Ashfoth研究发现,组织内个体的公平感与倦怠相关,而公平感来源于有效的评价,公平的分配与合理的程序。所以,让教师在工作中体会到得到了公平的对待,对于缓解倦怠很重要。
2. 教师层面
职业倦怠因人而异,学校层面的措施只能为缓解倦怠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但要避免职业倦怠的形成或者缓解就要教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就是要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特别对于家庭生活压力大,性格孤僻内向,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差,容易陷于倦怠的教师更应该学会情绪管理。一是进行自我提升和管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以及情绪管理的相关理论,充分把握自己的个性特点、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控方法和技巧,降低倦怠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学会表达和有效沟通:不善于言谈和表达,遇到问题不善于发泄,容易积压在内心,导致比较悲观,缺乏自信,久而久之,就容易陷于倦怠。所以教师要学会表达和沟通,遇到问题和压力要适时释放出来。这种沟通和表达包括教师与领导管理者之间、教师教学团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等。只要能够进行适时有效的沟通,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倦怠也就不容易产生。三是学会统筹和管理时间。工作生活压力大是形成倦怠的重要原因和导火索,在自我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习管理和分配时间的方法,用80%的时间去做20%的重要事是管理学上著名的2080法则。同时,提高做事的效率,以高效率的工作换得相对多的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可以较好地缓解倦怠情绪。
篇4
形体舞蹈是一门艺术,为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而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是基于初中起点的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招生对象为湖南省各县市基层农村生源,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年龄小,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等原因,学生入学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些许挫折和压力就产生不良的情绪,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问题。2004年在德国召开的舞蹈艺术教育会议上,研究者们分别提出:舞蹈训练治疗法可以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对心理过度紧张和压力大的人起到一定的缓解和调节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等观点。因此,舞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加强情绪的引导,能帮助学生减轻舞蹈训练的负担,克服由外在压力引起的不良情绪,提升自信。使学生通过学习舞蹈摆正自己的心态从而有效的调节自己的情绪,促进自身心智的成熟。
一、舞蹈训练与情绪管理的关系
舞蹈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之余,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绪体验训练。情绪训练中,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情绪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同时,情绪引导能够减轻学生在舞蹈训练中内心的负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舞蹈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更加专注和认真,舞蹈的动作更加规范。而舞蹈教学中情绪引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学生通过舞蹈课中的情绪训练,能更好把控学习和生活中引起的各种情绪,从而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舞蹈训练有效提升情绪管理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升学习兴趣。形体舞蹈课作为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可以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素养;有助于增强其形体美感,提升其教学气质和职业素质。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如消极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到认知过程,无论是初级简单的还是高级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情绪管理能够对学生造成影响的这一点。舞蹈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情绪表达的意义,而在形体舞蹈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情绪的引导以达到身体技法的传授和情绪情感的传达尤为关键。在形体舞蹈训练的课堂上,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要给予情绪信息的引导认识。因为,良好而又积极的情绪反应会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而又充满兴趣的接受新的知识,教师也更加容易引导整个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在遇到不同的学生或不同的情绪条件才能够更加有利的去调节和引导。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形形的困难,而通过形体舞蹈训练能够帮助他们释放生活中的抑郁情绪,改变其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从而提升学习情趣,以更加自信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二)有利于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信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心理还不成熟,在情绪管理上,具有不稳定性。研究表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会产生双向情感体验,教师上课之前的用心准备,利于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完成练习。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美,让学生产自我肯定感。同时,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接受能力,使教师内心感到满足。长此以往,利于形成课堂教学中积极情绪的良性循环。舞蹈训练是一种特殊的体能训练,它可以促进其身体健康;加上辅助工具音乐的配合,使学生感受到多样的情绪体验,促进其情绪宣泄。在舞蹈教学中有效提升情绪管理,教师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信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使学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发展中遇到一些社会问题。长期以来,一些人对于舞蹈训练的看法十分浅显,觉得对于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来说,舞蹈训练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性,认为舞蹈训练只是对学生塑造体形气质有帮助,将来在学生职业发展道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其实,舞蹈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训练,它利于塑造学生内在美,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舞蹈训练有效提升情绪管理,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在舞蹈训练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情绪,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正确面对舞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使其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的信心,进而提高舞蹈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舞蹈技能,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舞蹈训练有效提升情绪管理,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与互动。改善学习氛围,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在舞蹈训练中,情绪引导对于学生调整情绪,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帮助。舞蹈训练有效提升情绪管理,利于学生在舞蹈训练中,不断完善自我,利用情绪引导思维,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之中,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对于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来说,把握好自身的情绪,更有利于将来以一颗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促进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舞蹈训练有效提升情绪管理的意义
在舞蹈训练中,教师的情绪引导,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便于在舞蹈训练中排除紧张、胆怯、害羞等心理障碍,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训练中,在提高舞蹈技能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在舞蹈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情绪引导,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学生情绪的反馈,也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在舞蹈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情绪反应,教师也能够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升舞蹈教学能力。可以说,舞蹈训练中的情绪管理,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舞蹈的内涵,还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舞蹈教学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不仅能够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舞蹈作品中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还能够通过舞者的外在情绪表现,向观众展示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舞蹈训练中,舞蹈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舞蹈技能训练,还要在舞蹈训练锻炼学生情绪的控制能力,有效进行情绪上的管理。加强情绪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表演中摆正自己的心态,能够以一颗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对于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来说,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晔.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王巧慧.重庆市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现状的分析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3]朱丽红.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篇5
[
关键词 ]情绪能力;母亲气质;教养方式
一、问题提出
情绪能力指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幼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进行情绪交流和维持积极的同伴交往,情绪能力正是这些发展任务的关键因素,因此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是许多学者长期关注的焦点。
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主要受环境因素和幼儿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微系统,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而母亲作为孩子出生后最亲密的个体,其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情感表达、情绪状态及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以往大量研究主要探讨母亲的外在行为特点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往往忽视了母亲内在气质特点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斯特里劳的气质调节理论表明,气质作为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可以通过外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由此推断,母亲行为方式受气质的影响,表现在情感表达、情绪状态及教养方式等方面,进而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本研究拟以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的关系为切入点,探究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便呈现母亲气质、教养方式不同的幼儿情绪能力的特点,从而为改进幼儿家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某市一所幼儿园选取107名3~5岁幼儿为被试。其中3~3.5岁幼儿39名,4—4.5岁幼儿35名,5—5.5岁幼儿33名,男女比例相当。幼儿的母亲填写《气质调查表(FCB-TI)》(中文修订版)和《父母权威问卷》。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88.42%。与此同时,对被试幼儿进行情绪能力测验。
(二)研究工具与材料
1.《气质调查表(FCB-TI)》(中文修订版)。
采用刘文、陈亮等修订的司爵劳等人( Strelau&Zawadzki)建构的《气质调查表(FCB-TI)》。该问卷为“是”与“否”两点迫选式计分,包含敏捷性、持续性、感觉敏感性、情绪反应性、耐受性和活动性六个维度,共120题。问卷各分量表的同质信度在0.661—0.806之间,相隔两周的重测信度在0.804—0.908之间。研究中该问卷的分半系数为0.735。 2.《父母权威问卷》。 该问卷由布瑞(John R.Buri)编制,刘文翻译,周令宜回译。问卷为从“1强烈反对”到“5非常同意”的5级评定量表,共30个项目,将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溺爱型、权威型和民主型,信度为0.81。研究中该问卷的α系数为0.75。
3.情绪能力测量的图片及故事材料。
采用陈英和编制的幼儿情绪理解能力测验,并设计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图片材料,采用0,1,2计分,信效度良好。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对幼儿情绪能力各任务得分及总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3—5岁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能力,幼儿在各个任务上的得分及总分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详见表1。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总任务中,3—3.5岁幼儿与4—4.5岁幼儿情绪能力差异显著(P<0.05),而4—4.5岁与5—5.5岁幼儿情绪能力差异不显著,说明4岁以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逐渐趋于平稳,所以进一步筛选68名4—4.5和5—5.5岁的幼儿进行研究。
(二)母亲气质类型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
首先对上述筛选出来的68名幼儿母亲的气质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四种母亲气质类型,分别命名为:I耐受型、Ⅱ敏捷型、Ⅲ持续型、Ⅳ感觉敏感型。如图1所示,类型I的特点是在持续性水平上得分最低,耐受性水平上最高,即在引起行为的刺激中止后,不倾向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且个体不断伴随着低水平的唤醒,故命名为耐受型;类型Ⅱ的特点是在敏捷性水平上得分最高,即反应快速,并保持着高节奏的活动,行为(反应)很容易因环境的变化从一种转变为另一种,故命名为敏捷型;类型Ⅲ的特点是在持续性水平上得分较高,耐受性水平上最低,即在引起行为的刺激中止后,倾向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且个体不断伴随着高水平的唤醒,故命名为持续型;类型Ⅳ的特点是在感觉敏感性、活动性水平上最高,即对低刺激值的感觉刺激的反应能力强,且个体倾向于承受强刺激值的行为,或利用行为从环境中获取强烈的刺激,故命名为感觉敏感型。
根据测试统计结果,在被测的68名母亲中,气质类型I16名,占23.52%,类型Ⅱ16名,占23.52%,类型Ⅲ18名,占26.47%,类型Ⅳ18名,占26.47%。随后,根据母亲的不同气质类型,对幼儿情绪能力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2。
由表2可知,母亲气质类型不同,幼儿情绪能力各项任务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情绪线索识别任务中,耐受型与敏捷型差异显著(P<0.05);耐受型与持续型差异显著(P<0.05);敏捷型与感觉敏感型差异显著(P<0.05);持续型与感觉敏感型差异显著(P<0.05)。在情绪原因解释任务中,耐受型与持续型差异显著(P<0.05);敏捷型与持续型差异显著(P<0.05)。在任务总分中,耐受型与持续型差异显著(P<0.05);敏捷型与持续型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说明耐受型母亲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较好;敏捷型和感觉敏感型母亲的幼儿次之;持续型母亲的幼儿较差。
(三)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
为了考察不同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是否有影响,将上述68名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分数与母亲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识别任务、情绪线索识别任务、情绪原因解释任务及总任务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溺爱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原因解释任务和总任务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由表4可知在母亲不同教养方式下,幼儿在情绪线索识别任务、情绪原因解释任务中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且任务总分也差异显著。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情绪线索识别任务中,权威型与溺爱型差异显著(P<0.05),权威型与民主型差异显著(P<0.05)。在情绪原因解释任务中,权威型与溺爱型差异显著(P<0.05),民主型与溺爱型差异显著(P<0.05)。在任务总分上,权威型与民主型差异显著(P<0.05),民主型与溺爱型差异显著(P<0.05),权威型与溺爱型差异显著(P<0.05)。可见,权威型母亲的幼儿情绪能力较好;民主型的幼儿次之;溺爱型的幼儿较差。
(四)母亲气质类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
由表2和表4可知,母亲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主效应极为显著。因此,以母亲气质类型、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幼儿情绪能力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由图2可知,气质类型为耐受型的母亲,使用权威型、溺爱型教养方式效果高于民主型教养方式;气质类型为敏捷型的母亲,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较好,民主型次之,溺爱型较差;气质类型为持续型的母亲,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较好,民主型、溺爱型较差;气质类型为感觉敏感型的母亲,使用溺爱型教养方式较好,权威型和民主型较差。
进一步对母亲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当母亲气质类型为敏捷型和持续型时,教养方式不同导致幼儿情绪能力的差异显著,结果见表6。
四、讨论
(一)母亲气质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母亲气质类型对幼儿情绪能力会产生正性或负性影响,其中耐受型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益,持续型无益于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耐受型指个体在需要持久或高刺激活动的情境中,以及在强烈的外部刺激下充分反应的能力,高耐受性个体不断伴随着低水平的唤醒,反之,低耐受性个体不断伴随着高水平的唤醒。耐受型母亲的稳定性由此很强,不易紧张与沮丧,与孩子相处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感,会以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去营造更多的积极情感氛围,使幼儿的情绪能力能够很好发展。以往研究发现,母亲的个人特质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母亲善于表达情感,其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得更好。如果母亲具有社会退缩性,其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会受到负面影响。此外,母亲人格、母亲控制、自主支持对幼儿情绪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持续型指个体倾向于在引起行为的刺激或情境中止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由反应再生性和反应保持性构成。所谓反应再生性指引起特质行为的刺激终止后,重复同样的行为或反应,与埃里克森人格问卷中的神经质(N)有较高的负相关。低持续性个体在引起行为的刺激中止后,不倾向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而高持续性个体则倾向于继续重复这个行为,因此持续型母亲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在与幼儿相处时如果自己情绪状态不佳,更容易表现出消极情绪,不利于积极情感氛围的营造,有可能妨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这与鲍明德( Baumrind)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情绪长期沮丧的母亲其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会受到负面影响。
(二)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显著高于民主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
以往研究发现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联,来自积极型教育方式家庭中的幼儿的心理发展优于其他教育方式家庭中的幼儿,且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极为显著,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幼儿心理理论、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者指出,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的学业成绩和亲社会性比非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幼儿好,而且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发展出积极的同伴关系以及较强的社会能力。相反,处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中的幼儿只具有中等水平的亲社会行为、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坚定、热情,为幼儿设立具体的目标,并考虑幼儿的意见,使其在权威型母亲合理、民主的教养方式之下,能够更快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新事物,并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于交流等良好人格品质。而溺爱型教养方式的母亲不能给予幼儿合理的要求与限制,包办幼儿生活,允许幼儿为所欲为,使幼儿个性成熟较晚,体会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也就发展得较晚。
(三)母亲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交互作用
篇6
一、情绪管理概念
情绪,是指个体愿望和需求为中心的一种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在主观体验方面,如情绪体验、情绪唤醒等。一般来说,情绪是有正面和负面两种情绪构成。其中正面情绪有愉快、喜爱等,负面情绪有愤怒、恐惧等。而情绪管理,主要是指对个体、群体自身情绪及他人情绪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挖掘和培养人们的情绪智力,根据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情绪进行引导、协调等处理,最终使得个体和群体能够保持到最佳状态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方法。
情绪管理的核心是人。因此在具体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逐步增强个体自觉意识,控制不良情绪,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置中情绪管理策略
(一)学生方面
针对伤害事故对学生造成的恐慌等不良情绪,高校应积极构建干预机制,并成立专门干预小组,针对受伤害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注。如采取心理沟通、支持技术等手段,深入到学生内心当中,进行针对性辅导,以此来提高辅导效果。在实践中,从理论层面上,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逐渐走出不良情绪和伤害事故的影响,对日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由于突发伤害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的大脑意识水平,使得感知信息出现偏差,造成个体行为反应失误。因此在情绪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即主体性、及时性及全面性。高校要尽可能减少错误信息传播,强化正面情绪,以此来削弱学生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学生情绪管理有效性。
(二)家属方面
当出现伤害事故时,家长的情绪往往会比学生的情绪更为激烈,且具有一定特殊性,产生悲伤、愤怒情绪。对此,相关人员要先安抚家长情绪,使其能够保持冷静,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就事故赔偿协商环节,一些家长会采取无理取闹的方式。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事故责任,然后确定合理的赔偿金额。此外,对于家长情绪管理,还应通过情绪宣泄这一途径,帮助家长直接或者间接地将其内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如转移法、倾诉法及谈话法等,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家长保持正确、良好的情绪状态,解决后续问题的同时,能够降低事故处理双方发生矛盾的可能性。
(三)管理人员方面
高校管理人员作为情绪管理核心,其综合能力及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情绪管理质量和效果。因此管理人员要努力培养自身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身及他人情绪,并辨别、利用获得的信息指导自身行为的一种能力。在实践中,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认知、管理及激睢9芾砣嗽贝诱馊个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自身情绪智力,从而在处理伤害事故时更好地对学生、家长进行情绪管理,从而将伤害降至到最低。
目前,对于情绪管理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艾丽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参考性。理论中从客观层面上明确了情绪反应与行为结果并非事件直接造成,而是受到个体对事件的理解所致。对此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理论开展管理工作。人们可以通过对不合理的认知进行驳斥,对其进行矫正,进而将负面情绪扭转为正面情绪。因此管理人员要对学生、家长予以包容的同时,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并引导和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保持良好的情绪,为伤害事故处理提供更多支持。
针对管理人员来说,也会受到伤害事故的影响,如果长期不表达,势必会造成消极影响。对此管理人员在处置工作时,也要适度表达情绪。当察觉到自身情绪出现波动时,要掌控好自身的情绪。与此同时,还需要及时察觉他人情绪,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理解和包容他人。对于学生和家长产生的过激行为,可以适时适度进行情绪地表达,以此来让对方客观认识事件。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情绪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面对多元社会环境,时常发生的伤害事故中,及时开展情绪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在实践中,高校领导要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认识到情绪管理重要意义,从学生、家长及情绪管理人员三个层面入手,坚持具体对象具体对待原则,针对不同的主体,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不仅如此,还应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力度,创新情绪管理理念、方法,不断提高情绪管理有效性,从而促进高校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山,陈少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分析及其预防处置[J].高校教育管理,2012,(02).
篇7
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适应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的社会性知识和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主要探讨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经法系、外语系、学前教育系选取451名文科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测量工具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文科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EIS是由Schutte等人(1998)根据Mayer & Salovey1990年的情绪智力理论编制而成的。EIS共有33道题目,采用5点量表形式,可以评估人们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能力。本次测验EIS及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72、0.64、0.64、0.60。
主观幸福感问卷由三部分组成: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PANAS)、具体生活满意度量表(LS)。总体生活满意度包含5个条目,积极情感包含6个条目,消极情感包含8个条目,具体生活满意度包含20个条目,其中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使用7点评定法,其他量表使用9点评定法。本次测验主观幸福感的三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0.82、0.88。
3.调查与统计方法
在辅导员与班长的支持配合下,研究者本人发放问卷,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当场测试,当场收回。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51份,收回450份,剔除废卷和不完全问卷后获得43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2%。在这434名女大学生中,大一女学生241名,大二女学生193名;城市女学生64人,城镇女学生119人,农村女学生251人;独生子女136人,排行老大140人,排行老二及其他158人;她们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岁。对于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1.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文科女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76±1.14(满分为7,中等水平为4),略低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平均得分为5.28±1.45(满分为9,中等水平为5),略高于中等水平;消极情感平均得分为3.16±1.10(满分为9,中等水平为5),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具体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5.70±1.06(满分为9,中等水平为5),略高于中等水平。具体生活满意度得分最高的五个项目分别是家庭(7.7)、道德(7.2)、朋友(6.7)、室友(6.5)、健康(6.5),得分最低的五个项目分别是实现自己的目标(4.7)、实现父母的期望(4.7)、学习习惯(4.9)、恋爱(4.9)、分数(4.9)。
从表1可以看出,大二女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具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一女大学生,大二女大学生的消极情感显著低于大一女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在出生排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LSD平均数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具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排行老大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城镇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的,城市的积极情感显著高于城镇的。
2.文科女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回归分析
以被试在主观幸福感各个分问卷上的得分为因变量,以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各维度都进入对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9.8%,其中自我情绪调控最先进入回归方程,接下来依次是调控他人情绪、情绪感知、运用情绪,只有运用情绪起负向预测作用;情绪智力各维度都进入对消极情感的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9.3%,其中自我情绪调控最先进入回归方程,接下来依次是运用情绪、情绪感知、调控他人情绪,只有运用情绪起正向预测作用;只有自我情绪调控和调控他人情绪进入对积极情感的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16.4%。
以整体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具体生活满意度各个项目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只有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进入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27.6%,经济满意度的预测力较大。
三、讨论
1.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本研究表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文科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具体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中等水平,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趋于中等水平,消极情感得分低于中等水平,这和杨芳、贾绪计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回归分析表明,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对于总体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可见,个体对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的满意度显著影响总体生活满意度,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是总体生活满意度的主要预测指标。
本研究表明,大二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一女生,这和贾绪计、白红敏、郭焱、李银萍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贾绪计、郭焱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二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稍高于大一女大学生,但不显著;白红敏的调查表明,大二的女大学生最幸福,大二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稍高于大一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这可能与大一新生处于入学适应阶段有关。
本研究显示,总体生活满意度在出生排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具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排行老大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多子女家庭的家庭经济压力通常较独生子女家庭重,多子女家庭分给每个子女的支持和关注可能相应要少些。多子女的家庭一般出现在农村,而多子女的出现和养儿防老、重男轻女这些观念有着密切关系。非独生子女较少能获得独生子女那样的优厚的物质条件、父母更多的关爱,再加上其会和弟弟、妹妹比较,排行老二及其他的女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会较低。排行老大的女大学生由于是长女,被寄予了更懂事、早当家的期望,她们较可能站在为父母分忧的角度出发与考虑,其主观幸福感与独生子女差异不大。
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的,城市的积极情感显著高于城镇的。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积极情感。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女大学生学习成绩大都较好,学习较认真,较易得到父母和亲朋好友的称赞,获得的积极反馈会较多。城镇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与城市的会有所不同,城市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可能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城市学生的积极情感水平可能会更高些。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女大学生一般都在城镇高中学习、成长,她们的成长环境相似,她们之间很可能进行比较。来自城镇的女大学生从初高中起更容易感觉到家庭经济较宽裕,生活条件要好些,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关爱更多些。
本研究还发现,63.8%的女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低于中等水平,42.2%的女大学生积极情感低于中等水平,23.7%的女大学生具体生活满意度低于中等水平,21.4%的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低于中等水平,7.8%的女大学生消极情感高于中等水平。文科女大学生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父母的期望、学习习惯、恋爱和分数五个项目上的得分低于其他具体生活满意度项目上的得分,且低于中等水平。因此,文科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容乐观,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加大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力度。
2.情绪智力与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有效适应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的社会性知识和能力,可分为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
篇8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各级干部对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联系当地实际,认真分析本地区土地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坚持不懈地把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土地市场秩序的明显好转和制度建设的明显进步。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纠正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全面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的各项要求。9月上旬,省政府将召开一次全省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全省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
(二)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针对本次治理整顿督查发现的问题,对园区规范管理要做好以下风方面的工作:一是清理园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3]70号文规定,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甘河工业区等四家分别经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开发区继续设立。西宁城南新区不再作为园区对待,而作为西宁市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扩市提位”战略的城市新区对待。西宁市晶珠藏药工业园区不再设立。二是由西宁市人民政府组织,省有关部门配合,9月份向国地资源部、建设部汇报,力争年内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意修编并得到批复。要通过对两个总体规划的批复,保证园区用地符合国家要求。其它州(地、市)、县已上报省政府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争取在10月份批准实施。三是解决管理权限下放问题。要坚持依法行使土地征用、转用、供地审批权、土地登记权和规划管理权等权限,认真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规定》规范园区土地管理工作。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等三家国家级、省级园区,设立省国土资源厅驻园区派出机构。甘河工业区由湟中县国土资源局设立驻园区派出机构。四是凡不属于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审批设立的园区,都要列入这次清理的范围,撤消其批准文件,收回用地计划;闲置土地可恢复耕种的应重新耕作,不可恢复耕种的,由市、县人民政府统一收回储备。要巩固园区清理整顿成果,坚决制止新设园区,从严控制已有园区的升级和扩区。五是由西宁市人民政府尽快筹措资金,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取得园区农用地转用的批复。
(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强化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针对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土地出让金挂帐和欠缴的清缴力度,对违规减免土地的出让金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停止以实物地租方式供地,确保土地资产不流失。
(四)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农用地转用、征用审批的管理工作。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的法定程序,是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立项的重要依据。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事项进行审查,并办理用地预审手续。未通过预审的建设项目不得立项,国土部门不得供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用地工作。要依法进行农用地转用、征用审批,纠正以建设用地预报预批手续代替用地审批手续的做法,禁止越权审批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和划拨地处置,禁止违法供地。要尽快筹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杜绝个别地区边报边用、违法占地和划拨土地、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问题的发生。要严格把握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权限,规范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程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五)加快地方立法和土地市场配套制度的建设,加强土地管理基础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做好我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和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配套制度,规范土地市场。要加快清理法律、法规特别是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避免沿用旧法而造成法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一致现象。
加强土地管理基础工作,尚未制定出台基准地价的地区,必须于2004年3月前执行。西宁等地标定地价制定试点工作于明年上半年完成。
(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要在整改过程中加强执法监察工作。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违法案件,杜绝以罚代法、执法犯法等行为,坚决纠正非法占地及非法转让、非法入市、损坏耕地等行为。通过治理整顿,使一些长期得不到处理的土地违法行为得到纠正。
篇9
【key words】 psychiatric nurses depression anxiety job stressors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精神科护士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长期处于高风险的环境,患者逃跑、自杀、伤人等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而使精神科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
压力较大,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研究表明,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
力时会出现心身紧张性反应[1],如不能及时调试,将严重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职业压力往往来自多个方面,护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均会对职业压力与情绪状态产生影响。为了更加明确得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来源与情绪状态的关系,本调查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职业压力源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及护理质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浙江省余姚市精神卫生中心随机选取从事精神卫生护理工作的在册护士77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62名;护龄1-28年;婚姻状况:已婚44名,占57.1%,未婚33名,占42.9%,无离异者;职称:护士38名,占49.3%,护师30名,占38.9%,主管护士及以上9名,占11.8%;文化程度:中专24名,占31.1%,高职大专30名,占38.9%,本科22名,占31.4%,硕士1名,占1.4%。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4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职务和婚姻状况。第2部分为抑郁自评量表(sds)[2],sds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项目分为1级—4级评分,其中第2、5、6、11、12、14、16、17、18、20为反向计分条目。强调最近一周的情况,采用无记名方式,由精神科护理人员独立填写。将20项得分相加得粗分,再将其换算为标准分。sds≥53为有抑郁症状。抑郁严重度指数反映被试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其范围为0.50—0.1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指数在0.50以下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程度抑郁,0.60—0.70为中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第3部分为焦虑自评量表(sas)[3],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项目分为1级—4级评分,其中第5、9、13、17、19为反向计分。将20项得分相加得粗分,再将其换算为标准分。sas≥50为有焦虑症状。第4部分为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此量表以国外目前最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为蓝本,根据中国国情,在多国护理专家的意见之上修订而成[1]。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分为5个方面,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采用1级—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
1.3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13.0进行统计,包括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sas、sds得分情况 77名调查护士中sas标准分≥50分者28名,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6.4%;sds标准分≥53分者43名,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5.8%;抑郁严重程度指数平均为0.53±0.12。无抑郁者占39%,轻度抑郁情绪者占28.5%,中度抑郁情绪者占28.6%,重度抑郁情绪者占3.9%。
2.2 精神科护士sas、sds平均得分与国内常模[4]比较,见表1。
2.4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情况,见表3
表3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情况
3 讨论
3.1 精神科护士的抑郁、焦虑状况
表1显示,精神科护士的抑郁、焦虑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2.53±11.64和45.03±12.68,均高于国内常模。其中,精神科护士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55.8%,与梁绮美[5]对精神科护士的抑郁情绪调查结果接近,显示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的现状。同时,本研究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36.4%,而刘素贞[6]等的研究显示,一般护理人员的焦虑检出率为20%-25%,说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也较为严重。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使精神科护理成为心理疾患的易感高危人群。由于护理工作本身较为繁重,轮换班频繁,加之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在做好本职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现有知识,从而使护士长期处于较大的身心压力之下,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护理人员时刻承担维护病人安全、预防自伤、自杀及伤人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其紧张程度往往高于综合医院的某些科室,承受着较高程度的精神压抑,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3.2 护龄、婚姻状况、职称、文化程度对精神科护士抑郁与焦虑症状的影响
表2的结果显示,不同护龄的精神科护士的抑郁症状得分未见统计学意义,但是其焦虑症状得分却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其中,护龄小于5年的精神科护士的焦虑症状明显高于护龄为6-10年和11-15年的护士。主要原因可能为护龄较短的护士在工作开展中经验不足,常常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状况,容易导致工作失误所致。未婚护士与已婚护士的焦虑评分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已婚护士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未婚护士,说明随着家庭的建立,护理人员不但要面临繁重的工作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家庭压力,多方面的压力使护理人员身心俱疲,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不同职称的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抑郁、焦虑症状也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护士的抑郁、焦虑症状要明显高于护师,推测可能护士群体在面临琐碎繁重工作的同时,还要应对激烈的竞争、晋升压力有关。本研究未见不同文化程度的精神科护士在情绪状态方面的差异。
3.3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源与sds、sas的相关分析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共反映5个工作压力来源,分别为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和管理及人际关系。对这五方面的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发现,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包括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病人不礼貌、不合作、要求太高、病人家属不礼貌或要求过分是护理工作者较大的压力来源,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对工作中的诸多过程产生担心、焦虑情绪。与护理管理者、医生、其他卫生工作人员、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要压力来源之一。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各个方面与sds、sas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来自于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与精神科护士的抑郁症状评分有关,来自于病人护理和管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以及总的压力与抑郁、焦虑评分皆有关系,说明护理工作量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细节包括病人及家属的态度、要求等方面,护理的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是否足够、与护理管理者、医生及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仍是困扰护理从业人员的重要因素。这就提示在精神科护士积极学习应对负性情绪和压力的同时,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努力改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更加合理地分配工作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与病患及家属沟通的能力,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以维护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精神科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与工作量与时间分配、病人护理、管理与人际关系有关,负性情绪的存在会对护理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精神科护士应积极学习心理应对策略,及时对负性情绪进行调控;医院管理者应努力改善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共同维护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6-649
[2] 舒良. 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m].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5
[3] 夏镇夷,徐韬园,张明园,等.实用精神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76-477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下列相关疾病进行了排除:精神分裂症、严重的脑部病变、精神发育障碍等。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实验组中2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其年龄29~56岁,平均(34.2±4.5)岁,该组患者病程范围为5~30年,平均(18.1±2.9)年。实验组中25例男,25例女,其年龄28~55岁,平均(32.9±3.7)岁,该组患者病程范围为7~28年,其平均(17.3±1.5)年。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间差异性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都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疗法,而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其方法概括如下:①健康教育: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制定出不同的健康教育的方案,有利于患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洗手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整个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其讲解内容包括抑郁症的概念、治疗的手段以及治疗的效果等方面。同时还应该向患者讲述良好的心理情绪和应对方式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正面效应;②心理护理:根据每一位患者自身的情况,同时结合他们的病史和发病的经历,为每个患者制定出详细的交流方案,以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护士应该态度和蔼,保持平易近人的形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保证交流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改善他们的负面心理状态。同时护士应该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确保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分析 按照文献报道自行设计抑郁评分量表、焦虑评分量表以及应对方式评分量表[3]。使用SPSS 19.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评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果P
2 结果与分析
在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方面,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抑郁评分值分别为(48.5±2.1)与(59.3±1.9),实验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值分别为(51.3±1.5)与(60.1±2.4),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疗法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疑虑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因此该干预疗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篇11
1.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
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2.对学生真挚的热爱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乌申斯基说得好:“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教育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教师的教育只有溶解在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需要,引起学生积极反应。
二、期待之情
学生最信赖教师的判断力,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便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本有能力完成的动作丧失信心,自认为做不下来,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若教师首先失去信心,流露出无望、厌烦的感觉,学生得到老师这样的情感信号,自然彻底绝望,认为自己果真不行,而放弃对动作的继续尝试。
三、愉悦之情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要持之以恒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再优秀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冲击和干扰,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博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之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
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思维敏捷,语言丰富有情感,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由于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之体育教学本身特点,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较多,如学生在投掷教学中不注意安全,违纪现象屡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愉悦的心境会使之平静理智地来处理问题,使突发事件转化为新的契机,不至于因发怒而影响原有的良好的教学气氛。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稳定的愉悦情感品质,要带欢笑走进课堂,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
四、宽容之情
篇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of postoperative mood disorders for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hip joint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00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mood disorders treated with hip joint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 after operation, including conventional life guidance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score, self-rating depress scale (SDS) score.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66.86±4.21), (61.35±4.18) 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67.01±4.15), (60.62±4.31) points;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29.27±2.91), (26.71±3.94) 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46.91±2.88), (49.52±4.83) poin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 before nursing (P>0.05). Both groups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Hip joint replacement; Mood disorders; Nursing
老年患者因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躯体各项机能减退, 对身边的环境以及事物无法完全的掌握以及控制, 对自己内心的愿望与现实形成的冲突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 所以焦虑以及抑郁负面情绪的发生率很高[1]。存在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的患者最容易出现情绪障碍, 由于情绪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极大的消耗了医疗费用, 给患者的家庭形成了比较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对于老年骨折患者, 患病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加上躯体的疼痛和其他不适使患者更可能出现多种情绪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2, 3]。本研究具体分析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出现情绪障碍的有效护理方法, 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0例。观察组250例患者中, 男130例, 女120例, 平均年龄(66.2±4.2)岁。对照组250例患者中, 男135例, 女115例, 平均年龄(67.5±4.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情绪障碍的患者;均排除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症、精神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按照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包括常规生活指导、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①主动与患者交流, 增加与患者之间情感以及肢体上的交流, 了解术后患者具体心理状态, 通过分析判断患者存在的具体情绪障碍, 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合理应用行为疗法、心理支持疗法、社会支持疗法、放松训练、信息支持疗法等, 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缓解。②主动向患者介绍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手术的治疗效果, 告知患者当前自己的身体情况, 祝贺患者手术成功, 鼓励患者以平和心态应对术后的恢复, 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对于术后恢复的重要意义。另外可以将同类型已经康复的病例介绍给患者, 或者让患者与医院内即将康复出院的同类型病例进行交流, 帮助患者提升应对术后康复的信心。③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于患者的心态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护理人员要每天打扫病房, 保持地面干净、干燥, 定期消毒病房, 定时开窗采光透气。还可以在病房摆放一些患者喜欢的植物, 绿色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感, 平和心态。另外护理人员要多询问患者的需求, 并给予及时的满足,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对患者的疑惑给予耐心解答。④在患者入院后2 d内要做好术前评估, 确保接受手术的患者都符合手术适应证, 在患者入院后3 d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人员在术前除了做好病情评估, 还要做好心理疏导、功能训练、预防并发症等护理, 术后要做好疼痛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引流护理等护理。⑤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要注重运用人性化服务理念, 在提供护理服务时, 应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特点, 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实施灌肠、导尿、擦浴等护理时, 要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 患者大小便时做好遮挡,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睡前指导患者做下肢按摩、饮热牛奶、用热水泡脚等, 改善睡眠质量, 保证良好休息。
1. 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 选择SAS评分评价患者焦虑症状, 选择SDS评分评价患者抑郁症状, 两项指标的评分越高, 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重[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66.86±
4.21)、(61.35±4.18)分, 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67.01±4.15)、(60.62±4.31)分;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29.27±2.91)、(26.71±3.94)分,
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6.91±2.88)、(49.52±4.83)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类髋部骨折, 临床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选择髋关节置换术, 这方法治疗后效果明显, 术后恢复迅速。但是因为术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疼痛, 患者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加上老年患者社会支持度下降, 所以老年患者术后出现情绪障碍的可能性更大[5-10]。为了防止情绪障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必须在g后对患者实施相应护理, 帮助患者调节心态, 积极参与术后康复训练, 促进更快恢复[11-15]。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更密切, 对患者心理状态能够更全面掌握。在交流中保持温和的语气, 在护理中保证足够的耐心, 能够获取患者的信任, 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 听从护理人员的疏导, 逐渐转变负面情绪, 积极接受术后康复护理[16-20]。
本研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出现情绪障碍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 比较两组情绪障碍改善结果, 护理前,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66.86±4.21)、(61.35±4.18)分, 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67.01±4.15)、(60.62±4.31)分;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29.27±2.91)、(26.71±3.94)分, 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6.91±2.88)、(49.52±
4.83)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出现情绪障碍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情绪障碍,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有推广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成东莹.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4):46-47.
[2] 刘桂华, 刘丽, 刘桂舫. 品管圈及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影响研究. 河北医药, 2016, 38(11):1732-1735.
[3] 刘莉, 李欣, 胡凤蕴.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25):
3052-3054.
[4] 刘艺敏, 陈晴妮, 范秋娟. 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3):530-532.
[5] 何碧波, 励莲.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42.
[6] 赵慧杰, 桂影, 王太清. 加强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 2013, 33(5):1159-1160.
[7] 邵俊杰, 张先龙, 叶庭均, 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6, 11(2):99-102.
[8] 吴梅祥, 白波, 钱东阳, 等. 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 3(3):315-319.
[9] 张屹.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0, 16(32):103-104.
[10] 宋玲娣, 李萍.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医正骨, 2006, 18(4):75-76.
[11] 赖家盈, 王莺, 林子玲.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1):25-26.
[12] 戴先文, 贾晓康, 李宇, 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临床骨科杂志, 2011, 14(3):310-312.
[13] O智文, 杨朝君, 郭峰, 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78例疗效分析.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1, 06(1):
79-84.
[14] 曹铨, 郑松, 龚遂良.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14):1937-1938.
[15] 祝天经, 陈宏, 何佳宏. 老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4例治疗体会.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03, 2(6):345-348.
[16] 王立, 曹燕明, 林建浩, 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6):
494-496.
[17] 张广华, 胡利君, 朱玉华, 等.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2):
67-68.
[18] 张娟.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6):69-70.
篇13
二、从2000年7月1日起,调整我市因公致残返城知青的护理费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
三、此次调标所需经费,由区县财政负担。
四、各区县要根据不同对象,对照标准,认真核实,准确、及时发放。
北京市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调整表
单位:元/人.月
-------------------------
|优抚对象 |户口| |调整后 | |
| | |现行标准| |增加金额|
|属 别 |性质| |标 准 | |
|-----|--|----|----|----|
|孤老烈属 |城 |650 |690 | 40 |
| |--|----|----|----|
|(因公) |农 |455 |475 | 20 |
|-----|--|----|----|----|
|孤老病故 |城 |625 |665 | 40 |
| |--|----|----|----|
|军人家属 |农 |445 |465 | 20 |
|-----|--|----|----|----|
|孤老复员 |城 |615 |655 | 40 |
| |--|----|----|----|
|军 人 |农 |430 |450 | 20 |
|-----|--|----|----|----|
|孤老伤残 |城 |585 |625 | 40 |
| |--|----|----|----|
|军 人 |农 |430 |450 | 20 |
|-----|--|----|----|----|
|烈 属 |城 |520 |560 | 40 |
| |--|----|----|----|
|(因公) |农 |390 |410 | 20 |
|-----|--|----|----|----|
|病故军人 |城 |510 |550 | 40 |
| |--|----|----|----|
|家 属 |农 |380 |400 | 20 |
|-----|--|----|----|----|
| |城 |1040 |1080 | 40 |
|老战士|--|----|----|----|
| |农 |910 |930 | 20 |
|-----|--|----|----|----|
| |城 |445 |485 | 40 |
| |--|----|----|----|
|复员军人 |农 |325 |345 | 20 |
|-----|--|----|----|----|
| |城 |430 |470 | 40 |
| |--|----|----|----|
|复员军人 |农 |320 |340 | 20 |
-------------------------
-------------------------
|建国后 |城 |425 |465 | 40 |
| |--|----|----|----|
|复员军人 |农 |315 |335 | 20 |
|-----|--|----|----|----|
|抗日三等 |城 |420 |46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300 |320 | 20 |
|-----|--|----|----|----|
|解放三等 |城 |405 |445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95 |315 | 20 |
|-----|--|----|----|----|
|建国后三等|城 |400 |44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90 |310 | 20 |
|-----|--|----|----|----|
|抗日二等 |城 |390 |43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80 |300 | 20 |
|-----|--|----|----|----|
|解放二等 |城 |385 |425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75 |295 | 20 |
|-----|--|----|----|----|
|建国后二等|城 |380 |42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70 |290 | 20 |
|-----|--|----|----|----|
|特一等 |城 |390 |43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75 |295 | 20 |
|-----|--|----|----|----|
|带精神病回|城 |520 |560 | 40 |
| |--|----|----|----|
|乡复退军人|农 |455 |475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