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口老龄化的利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我国的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作为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多种因素:例如人口规模、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劳动者个人偏好以及劳动制度、工资制度等,都会对劳动力的供给造成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发展,相关的制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也会对劳动力供给带来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处于人口红利的后期阶段,随着这些人成为中年和年长劳动力时,期内人口老龄化还不会过度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技术结构转型,并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来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生病产生的医疗费用会加大企业的经济负担,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比较困难,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将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抑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任何事物和问题都是利弊相连的,老年型劳动力多从事经验型、熟练型劳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条件对体力的要求越来越低,而年轻劳动力多从事创新性劳动,只要合理分工均能说明老龄化不会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当今知识经济的爆发式发展,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合适的劳动力技术结构与之相匹配。但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所不同,老年人对商品市场中的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较大。政府是推动老龄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发展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产业和老龄服务产业。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经验包括各种各样的养老金制度,多种多样的退休制度,形形的老人服务机构和其他一些对策。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养老保障必须法制化,我国必须加快立法步伐的同时,靠完备的法制强制推行,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养老保险基金在来源上应多样化。建立长效稳固的社保资金筹措机制,在运营上应向商业化发展,政府制定某些重要项目的全国统一标准,在基金管理体制上尽可能避免过快地分散化。应充分重视家庭养老的作用,强调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使家庭内各成员间的社会保障相关联,努力在社会上形成家庭成员内“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篇2
所谓人口老龄化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老年人数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尤其是针对年龄范围在年老性人口中,老年人人口比例更是上升明显,这就是人口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人口老龄化国家的断定标准:一个国家人口中六十岁以上人口超出总人口的10%,亦或者六十五岁人口超出国家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人口老龄化国家。这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相关研究人员指出,我们国家的总人口大概保持在13-14亿之间,况且当前中国的很多家庭都选择不生孩子,为的就是体验舒适的二人世界,另外还能够有效降低生活支出,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未来的世界将会出现用人紧张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
引发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多个方面,详细内容如下:首先是国家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截止到二十一世纪全球平均生育率相比于上世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丁克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育受到影响,所以生育率还会存在持续下降现象;其次人均寿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世界人口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洗礼后,人均寿命由当初的30岁左右演变为现在的六、七十岁,并且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日本的人均寿命竟然达到了八十多岁,令人折服。相关调查表明,世界上人们的生育理念及行为都在发生变化,全球人口增长速度的变慢比预期的时间还要早,进而加快了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问题。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增加了养老金的压力。人口老龄化的急剧上升使得国家支出的养老金数目增加,这就对国家财政及财力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最近两年出现的养老金不足等事件导致一部分人对养老不抱希望。在西方个别国家养老金已经入市,可是我国针对养老金入市问题还存在异议,因为这会增加市场风险;其次改变了人们对卫生资源的需求。结合相关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不同人类群体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同,其中需求最高的就是老年人。一半以上的卫生医药资源是老年人用掉的,当然,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卫生、医药资源消耗最高的时期就是老年生活时期,尤其是那些生病的老人更加明显;第三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问题,劳动力短缺变相增加了就业压力;第四,提升了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随着老年人比例的提升,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满足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需求,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晚年生活环境,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五,老年人的管理问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伴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这一特别的社会群体需要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其安享晚年。
如果社会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就会使劳动力供应不断萎缩,渐渐的就会由旺盛转变成匮乏。这就证实了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甚至关系着全球经济的变化方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世界用工荒现象,相关研究证实在2012年世界上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1%,按照这个形势向后推算25 年,将会有25%的人达到60岁以上,并且会出现六分之一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在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有13%的人达到了六十岁,二十年后有可能达到29%左右。劳动力不足且价格高使很多企业不得不从中国境内搬出去,转向一些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小国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已经成为比较抢手的人力资源。
二、中国传统养老面临的压力
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经济还没有经历繁盛的发展就率先一步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中,而西方国家都是国家先富裕之后才进入人口老龄化中。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老年人的资产大部分都留给了孩子,反而忽视了自身的养老投资问题,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养老政策落实难的问题,养老政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悖也不利于其落实。另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并且现在依然处于一种创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较大的投资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成创新工作。加之福利机构较少,相关的服务质量不高,投资资金用途不明,养老服务方式不够多元化,仅仅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没有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当然,这些问题也在暗示养老行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其中阳光私募等一些机构正在尝试让老年人自己养老,不受政府的约束,但是对于一些知识匮乏的老年人来说,新型的养老方式具有较大的风险,需要政府从旁监管。
三、新时代背景下养老模式的特殊监管制度
首先,养老事业并不只是单纯的社保类活动,其也是一种企业活动。虽然将资金用于养老可是也要根据保监会分公司的情况来定,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养老机构从业资格。而且养老机构建设资金和养老保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让保监会代为监管,应该让企业自己或工商局完成监管工作。因为养老产业并不是企业的所有,在一定程度上看更像是一种投资,所以应该明确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做好养老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于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可以通过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此外,由于养老事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所以在进行投资建设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通过后在实施,这样不仅有利于相关法律的形成,同时还能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养老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需要大力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确保养老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严禁非法集资问题的发生。在这个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时期,养老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养老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讲,政府需要及时给与相应的鼓励支持,互助互惠。投资对象是否可靠,资金的用途是否明确都应该得到政府的相关认可,还要有专业监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阳光私募与私募之间的不同在于中间人的风险补偿机制。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严防中间人逃脱责任现象的出现,还要提前对中间人继续拧相关的能力测试及评估,评估过程中积极鼓励群众参与进来,与政府联合起来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估,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承担监管职责。不论怎样,投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风险,制定相关补偿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三者之间的利益问题,权衡利弊,尽量做到公平。由于阳光私募等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出现一些负面新闻也情有可原,需要证监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阳光私募中的养老产业不失为一种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值得人们商榷。
参考文献:
[1]吴炜.新型养老产业:正在到来的商业蓝海?[J].中关村,2011(02).
篇3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将经历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和稳定的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2030年到205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而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50%。届时,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虽然老龄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但也会造成劳动力比例下降,形成劳动力供求不足的新矛盾。加之过去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终将消失,由此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下降。不仅如此,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了社会负担系数,客观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目前我国的老年扶养比为0.11左右,即大约9个多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1个老人。据测算,到2050年将上升到0.4左右。如此高的社会负担系数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作支撑,也决定着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维继。而到2005年底,我国养老金“空账”已达八千亿。这需要大量的养老资金投入,但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提前步入老龄社会使得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与发达国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相比,我国成为世界上惟一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特征。这种状况表明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
老龄化也同时引发了严峻的产业结构矛盾,集中体现在与老龄人口消费需求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上,包括医疗保健、生活抚养、休闲娱乐等方面。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存在前景广阔的老龄市场,但另一方面却对老年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供给不足,同时又需维系并加强老年市场的购买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等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养老方式的城乡差异交织在一起,使老龄化问题愈加复杂、艰巨。
上述分析指出的种种矛盾是化解老龄化危机不能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然而事情总有利弊的两面。因为在压力背后是开拓老龄市场和老龄产业的机遇,这必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确实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需要,但那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市场,要真正形成市场供求,就需要老年人具有持续且具有一定水平的购买力,从而推动老年市场供给的增加及老龄产业的发展成熟。
疗养服务贸易是指以国外人口、特别是老龄、高龄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医疗保健、旅游、休闲消费、养老托老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主要内容,以创汇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国际服务贸易。最早提出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设想是在上世纪末。然而由于发展条件和认识条件所限,并未在实践中引起重视。近年来,经济的繁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使得从人口、市场、产业等多重角度的综合审视具备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因而该领域的发展也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疗养服务贸易潜在的国际市场
目前跨国医疗、旅游、养老的人数不断增加,全球“医疗旅游”人数已经上升到每年数百万以上。到2010年,国际“医疗旅游”行业的年营业额将上升到400亿美元。发达国家医疗保健费用高涨,为亚洲的医疗服务公司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如面对日本老龄市场巨大潜力,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放远眼光,在住房、医疗、旅游等领域制定中长期计划。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已经修改了移民、税收和房地产购买的法规,以吸引富裕的外国退休者。虽然医疗旅游并非等同于疗养服务贸易,但它是疗养服务贸易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开拓这一市场的巨大前景。
从产业属性来看,疗养服务贸易属于消费者服务贸易,其不仅包括对相关服务供给能力的规定,从而对国内产业、消费结构和水平以及发展趋势有所要求,同时又需要顺应、吸引、引导外部需求以形成市场。而它也不同于一般服务贸易,需涉及自然人较长时期的跨境移动以及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内容,所以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和国家之间的合作。由此来看,发展疗养服务贸易需要从供给与需求及外部条件和环境进行综合审视,其自身较强的专业特征使得除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及服务的相对价格这样的决定需求强弱的因素外,消费者对服务的评价越加困难,所承担的风险逐渐加大,因而消费服务的寻找及经验特征减弱,信任特征加强,因此对相关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可行性分析
疗养服务贸易则从开放经济的视野下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途径。我国在开拓疗养服务贸易新领域中较之开发“医疗旅游”的东南亚各国,除了共同的有利环境外,更有着自身厚实的优势和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疗养保健资源是疗养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前提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疗养保健资源的功效。这些资源涉及自然、技术以及社会人文各方面,其中以自然及技术资源为基础,以社会人文资源为依托,形成疗养资源层级、互补结构。具体而言,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疗养资源丰富,以这些资源为基础已经开发出众多旅游度假及疗养胜地,为发展疗养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此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民风民俗等对疗养及形成健康、和谐的疗养环境同样重要。
(二)国内外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是疗养服务贸易的关键
从服务的提供地来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开发疗养资源及形成配套设施和措施而言比较重要;从服务的消费群体来看,目前能够成为我国疗养服务贸易市场开拓对象的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实力及消费能力不成问题,而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并为自然人流动创造条件。如同旅游市场划分等级一样,疗养客源市场依据地缘、经济实力、消费能力等标准同样可以确定需要开拓的不同等级的目标市场。显然依据我国旅游业及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形势判断,疗养客源市场的开拓具有很大的地域空间。
(三)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是疗养服务贸易的客源基础
老龄人口无疑是疗养服务的主要对象,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养老托老方式的变化,为该市场的开发注入了更强的动力。统计显示,到2030年,西方7个主要工业化国家65岁以上人口将占全部人口的22%。因此,越来越多的富有的老年人选择在国外消费和养老。如西班牙,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吸纳日本的“出口”老人,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在本国的疗养度假地兴办日本老人村来接待和托管日本老人,为老人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生活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赚取了可观的外汇,还引进了日本现代科学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开发疗养服务贸易具备相关条件,并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价格竞争力,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以形成广泛而稳定的疗养服务客源市场。
(四)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合作是外部成长动因
开放经济条件与封闭状态相比,在谋求经济发展的途径、动力等方面显然具备很多优势。疗养服务贸易的开展就是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双边及多边合作,它为解决各国及各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基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旅游等方面合作的加强,在解决疗养服务贸易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上的难度会逐步降低,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结论
毫无疑问,依据疗养服务贸易的内涵,深入挖掘本国开展疗养服务贸易的各种资源,采取支持、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促其发展,不仅顺应了世界老龄化的趋势,充分开拓了该领域的市场,将与疗养服务相关的医疗保健、旅游住宿、养老托老等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较长的产业链,从而对开展该服务的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发展了无烟而高利润的产业,带动了旅游保健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对于解决本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和实践保障,因此开拓疗养服务贸易的新领域是化解老龄化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
当然,在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同时要清醒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困难,毕竟该领域在我国处于初始起步阶段。鉴于疗养服务贸易涉及的产业部门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因此需要政府与服务企业共同努力,将疗养服务贸易统一纳入老龄产业发展规划中,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引导支持,协调与疗养服务相关的旅游、医疗、保险、养老、社会保障等部门,整合疗养服务贸易涉及的各种要素资源,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合作,同时要重视服务标准的制定,法规的完善,创造疗养服务贸易有利的发展环境,推动该领域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拉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之一。
基于对我国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的分析,要用开放的视野去寻求化解老龄化危机的途径,大力发展我国疗养服务贸易。而我国较之于发达国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来开拓更具综合性和发展前景的疗养服务贸易。这无论从财力保障,还是需求供给来看,对于解决我国不断增多的老龄人口的生存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将经历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和稳定的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2030年到205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而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50%。届时,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虽然老龄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但也会造成劳动力比例下降,形成劳动力供求不足的新矛盾。加之过去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终将消失,由此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下降。不仅如此,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了社会负担系数,客观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目前我国的老年扶养比为0.11左右,即大约9个多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1个老人。据测算,到2050年将上升到0.4左右。如此高的社会负担系数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作支撑,也决定着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维继。而到2005年底,我国养老金“空账”已达八千亿。这需要大量的养老资金投入,但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提前步入老龄社会使得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与发达国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相比,我国成为世界上惟一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特征。这种状况表明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
老龄化也同时引发了严峻的产业结构矛盾,集中体现在与老龄人口消费需求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上,包括医疗保健、生活抚养、休闲娱乐等方面。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存在前景广阔的老龄市场,但另一方面却对老年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供给不足,同时又需维系并加强老年市场的购买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等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养老方式的城乡差异交织在一起,使老龄化问题愈加复杂、艰巨。
上述分析指出的种种矛盾是化解老龄化危机不能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然而事情总有利弊的两面。因为在压力背后是开拓老龄市场和老龄产业的机遇,这必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确实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需要,但那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市场,要真正形成市场供求,就需要老年人具有持续且具有一定水平的购买力,从而推动老年市场供给的增加及老龄产业的发展成熟。
疗养服务贸易是指以国外人口、特别是老龄、高龄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医疗保健、旅游、休闲消费、养老托老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主要内容,以创汇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国际服务贸易。最早提出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设想是在上世纪末。然而由于发展条件和认识条件所限,并未在实践中引起重视。近年来,经济的繁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使得从人口、市场、产业等多重角度的综合审视具备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因而该领域的发展也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疗养服务贸易潜在的国际市场
目前跨国医疗、旅游、养老的人数不断增加,全球“医疗旅游”人数已经上升到每年数百万以上。到2010年,国际“医疗旅游”行业的年营业额将上升到400亿美元。发达国家医疗保健费用高涨,为亚洲的医疗服务公司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如面对日本老龄市场巨大潜力,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放远眼光,在住房、医疗、旅游等领域制定中长期计划。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已经修改了移民、税收和房地产购买的法规,以吸引富裕的外国退休者。虽然医疗旅游并非等同于疗养服务贸易,但它是疗养服务贸易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开拓这一市场的巨大前景。
从产业属性来看,疗养服务贸易属于消费者服务贸易,其不仅包括对相关服务供给能力的规定,从而对国内产业、消费结构和水平以及发展趋势有所要求,同时又需要顺应、吸引、引导外部需求以形成市场。而它也不同于一般服务贸易,需涉及自然人较长时期的跨境移动以及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内容,所以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和国家之间的合作。由此来看,发展疗养服务贸易需要从供给与需求及外部条件和环境进行综合审视,其自身较强的专业特征使得除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及服务的相对价格这样的决定需求强弱的因素外,消费者对服务的评价越加困难,所承担的风险逐渐加大,因而消费服务的寻找及经验特征减弱,信任特征加强,因此对相关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可行性分析
疗养服务贸易则从开放经济的视野下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途径。我国在开拓疗养服务贸易新领域中较之开发“医疗旅游”的东南亚各国,除了共同的有利环境外,更有着自身厚实的优势和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疗养保健资源是疗养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前提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疗养保健资源的功效。这些资源涉及自然、技术以及社会人文各方面,其中以自然及技术资源为基础,以社会人文资源为依托,形成疗养资源层级、互补结构。具体而言,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疗养资源丰富,以这些资源为基础已经开发出众多旅游度假及疗养胜地,为发展疗养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此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民风民俗等对疗养及形成健康、和谐的疗养环境同样重要。
(二)国内外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是疗养服务贸易的关键
从服务的提供地来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开发疗养资源及形成配套设施和措施而言比较重要;从服务的消费群体来看,目前能够成为我国疗养服务贸易市场开拓对象的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实力及消费能力不成问题,而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并为自然人流动创造条件。如同旅游市场划分等级一样,疗养客源市场依据地缘、经济实力、消费能力等标准同样可以确定需要开拓的不同等级的目标市场。显然依据我国旅游业及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形势判断,疗养客源市场的开拓具有很大的地域空间。
(三)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是疗养服务贸易的客源基础
老龄人口无疑是疗养服务的主要对象,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养老托老方式的变化,为该市场的开发注入了更强的动力。统计显示,到2030年,西方7个主要工业化国家65岁以上人口将占全部人口的22%。因此,越来越多的富有的老年人选择在国外消费和养老。如西班牙,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吸纳日本的“出口”老人,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在本国的疗养度假地兴办日本老人村来接待和托管日本老人,为老人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生活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赚取了可观的外汇,还引进了日本现代科学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开发疗养服务贸易具备相关条件,并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价格竞争力,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以形成广泛而稳定的疗养服务客源市场。
(四)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合作是外部成长动因
开放经济条件与封闭状态相比,在谋求经济发展的途径、动力等方面显然具备很多优势。疗养服务贸易的开展就是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双边及多边合作,它为解决各国及各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基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旅游等方面合作的加强,在解决疗养服务贸易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上的难度会逐步降低,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篇5
引言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着手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于1997年正式确立了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混合型养老保险模式。2013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的发言,建议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一度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有缺口的养老金和有争议的延迟退休。对此,人们所持观点不一致,从国家、社会等角度都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该政策的利弊。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学术文献,累计访问100人,经过总结与分析,从社会、个人等方面得出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样本与资料情况
(一)调查方法、内容、对象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访谈法。根据社会群体的职业性质、年龄、学识,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采取分别访谈的方法进行,所选取的访谈对象均为随机性选取,现场提问、现场回答,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内容:本次访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关系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对此自己的看法以及原因、以及这一政策实施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均为阜新市人民,其中大学生占20%,事业编、行政编工作人员占20%,普通劳动者占20%,离退休人员20%,已退休人员20%。本次调查共访谈100人,得到有效回答100份,有效率为100%。
(二)阜新市人民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关注程度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可以初步了解阜新市人民对于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关注度。在100个被访谈调查的对象中有,63%的被访谈对象是非常关注,14%的被访谈属于一般关注,23%的被访谈对象属于不关注。
(三)阜新市人民对延迟退休政策观点的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访问调查的结果显示,阜新市人民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基本观点情况为:支持该政策的37%,其中大学生占8%,事业编和行政编工作人员占4%,普通劳动者占13%,离退休人员占#%,已退休人员占9%;反对该政策的64%,其比重分别问12%、16%、7%、17%、11%。
二、延迟退休政策有利影响
(一)国家层面
(1)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填补养老金缺口。据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统计,2011年收支缺口达到767亿元。而延迟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延缓支付养老金的年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时间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可以延长缴费年限,从而在征缴养老保险费这个环节缓解养老金严重亏空的现状。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2)延迟退休可以完善我国退休政策。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经约40年,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了7岁多。因此,延迟退休可以完善我国的已经保持多年的退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提高养老保险的社会性作用。我国退休年龄逐渐延长,也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的必然选择。
(3)延迟退休可以对抗人口老龄化。根据第二次人口普查,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借鉴国外经验,对抗人口老龄化进程极速加快的较为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延迟退休。和国外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已经早于其他国家,因而可以说,延迟退休是对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个人层面
延长退休年龄,将会延长个人的工作年限。也就意味着,原来的退休年龄将会有所改变。延迟退休年龄会避免工作人员过早退休闲在家里,其益处一方面表现为可以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份经济收益,增强自己老年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劳动获得经济收益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被需要感,从而能够减轻其的不安稳心态,对于强化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层面
延迟退休是对个人工作周期的短暂性延长,可以避免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延迟退休可以缓解高级专业人的“短缺”问题,对于这一类社会群体而言,一旦人员流失,会对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重新聘用会造成资金、人力资源等浪费;(2)“元老”级的工作人员延迟退休可以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延迟退休的负面影响
(一)社会层面
延迟退休对于社会而言,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延迟退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业困难,因为一些岗位会被年纪较大的人占据,这会剥夺部分年轻人进入这些行业和岗位的机会;(2)从现今社会现状而言,很多劳动者因为个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放弃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而延迟退休,会使得更多的人因为经济收入状况弃缴;(3)延迟退休年龄使得年纪较大的人仍然在从事工作,会使得整个社会呈现老态化,从而会使拖慢社会进步的进程。
(二)个人层面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已经意味着将近工作了半辈子,很多人退休以后的生活早已规划好,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会将原本的计划打乱,从而打乱个人的生活节奏。对于工资收入处于中等以上的工作人员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自己要晚享受老年生活。另一方面,个人得不到就业岗位就会加重社会现有的“啃老”现象,甚至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方式危害社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企业层面
延迟退休对于企业而言,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延迟退休使得临退休人员仍然占据着工作岗位,使得企业不能够招聘年轻人,不能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企业的整体活力;(2)现有的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虽然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能力远远比不上年轻人,从而一些新兴的高科技电子技术的不熟练操作会影响工作的效率;(3)该政策实施,很肯能会造成部分劳动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既拖延了工作的进程,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结论
综合以上针对延迟退休政策这一问题的利弊分析,本文作者认为,现今人社部提出的“阶梯式”退休是值得提倡的,这种弹性的退休机制不仅可以在避免本文中论述的弊端的同时,强化该政策实施的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篇6
当一个人进入老年后,需要某种制度来保证自己在不能继续劳动以赚钱谋生的情况下而不至于穷困潦倒,这就是指能够实现“老有所养”的退休制度安排。因此,退休年龄就是一个人有资格领取退休金的年龄。目前我国实行的退休政策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5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又提前放宽五年期限。在当今人口日趋老化和人均寿命逐渐延长的背景下,这种强行退休的制度受到了很多争议。“延迟退休”似乎成为了我国的必然选择。
然而,大部分劳动者却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在一项调查中,近九成的被访者都不同意延迟退休。由于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利益,影响深远。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案。
二、当前我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一)适合我国人均寿命延长的现实需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这意味着劳动者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延长,即可视为提高退休年龄的一个客观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延长,开始劳动的年龄普遍提高,进一步导致工作年限的减少,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二)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需要。中国已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养老负担沉重,而退休年龄是对养老金制度收支平衡影响最大的指标,长远看来,包括延迟退休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无可回避,否则整个养老体系将无以为继。
对个人来说,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年轻一代的缴费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养老金是由现在工作的年轻人支付,数量激增的老年人意味着年轻一代需要缴纳更多的养老金,年轻一代缴费压力越来越沉重。如果推迟退休年龄,则可以缓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
(三)有利于合理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和更大程度发挥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退休年龄提高可以使劳动人口增加,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
三、当前我国延迟退休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加大就业压力,导致老养小现象严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延迟退休无疑是雪上加霜。老一代在岗就难为年轻人空出职位,使得社会财富向老年人转移,导致“老养小”现象严重,即老年人就业,年轻人待业在家。
(二)扩大分配不公,加重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民众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即是退休金的双轨制。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如果延迟退休,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会进一步增加,进而扩大了分配不公,使一部分利益集团更加得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难以得益。
(三)阻碍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近年,我国正逐步计划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2009年,国务院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按照规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延迟退休必将会对新农保的参与率产生巨大冲击。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使得原本未被覆盖的人拒绝投保,覆盖率低又会导致养老保险收入的降低。因此,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可能并不如预期。
四、退休年龄改革的建议
社会政策的出台必然会是拥护者与反对者之间的一场艰难博弈,尤其是像“延迟退休”这种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大计。因此,在实施政策前,必须尽力搬去这些“绊脚石”,才能使政策最大程度的发挥效用,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要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完善我国基本养老制度。目前我国基本养老制度覆盖率未能实现全国统筹和自由流转,仍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存在,财务上不具有一定可持续性。若要延迟退休,必须先解决我国基本养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要考虑到各层次劳动者的权利平衡。反对“延迟退休”的呼声主要来自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他们就业早,工龄长,如果再延长退休年龄,则会损害其充分享受养老保障待遇的权利;反之,受教育程度高,从事技术含量高的管理工作的劳动者,就业晚,工龄短,延长退休有利于实现其充分就业的权利,也避免造成优质人力资本的浪费。因此,制定政策时需把握好各层次劳动者的权利平衡,解决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
再次,把握好政策的实施时机,平衡新老劳动者的利益。“延迟退休”必定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就业难并不是因为老年人每年腾出来的位置不够.而是巨大的劳动力总量与劳动力需求不相符。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就业问题绝不能拿退休年龄开刀。所以“延退”需缓行,把握好时机,平衡新老劳动者的利益。
最后,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不同情况,并结合劳动者意愿实施弹性退休。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东部地区人口老年化程度较高。因此,“一刀切”的退休政策可能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因此,应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实施弹性的退休政策。
总而言之,“延迟退休”关系民生大计,应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逐步完善基本养老制度,考虑适时地、逐步地、分区域地、有选择地实施弹性退休年龄政策,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群体的现实状况和需求,增加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解决就业和养老的均衡与协调发展,注重政策的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学术交流,2011(2)
[2]李印慧,探讨我国退休年龄的延迟,经济研究导刊,2011(23)
篇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并且,中国也仅仅花费不到30年的光阴,就几乎实现了西欧、北美等地区百年时间的人口转变历程。此时,人口基本保持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一方面来说,既保证了劳动数量的充足,另一方面却又承担着较少的儿童和老龄化负担,因此,促进了人均产出快速增长,促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实现赶超式发展。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为经济的飞跃发展做了巨大贡献。而现阶段,中国人口开始逐渐呈现“三低”特点,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红利”面临消失,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面临挑战。人口发展与经济??题成为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为进一步调整人口的数量与结构,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正式开始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一政策对我国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选取1978至2015年统计数据,对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进行利弊分析,探讨现行人口政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1全面放开二胎的有利影响
1.1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
在实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问题逐渐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同时也带来诸如男女比例失衡、子女赡养负担重等很多社会问题,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优化我国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积极作用。现在中国有很多“4+2+1”结构的家庭比例,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重,放开二胎政策,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增长,环境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减少未来“4+2+1”这种家庭结构的比例,将赡养义务分摊到多个子女身上,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另外,放开二胎,对提高出生率有很大的帮助,低龄人口数量的不断提高,对增加我国劳动力数量有很大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年轻劳动力的成长会慢慢取代年老工作者,同时,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这对改变中国现阶段“倒三角”的人口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1.2提高劳动和经济增长率
伴随着老龄化现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频繁更替、科技飞跃进步、互联网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老年人接受和创造的能力明显慢于年轻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放开二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工作中来,对生产和创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对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法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从长期看,伴随着生育政策,二胎时代即将到来,伴随着孩子出生到成长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对不同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直接刺激了消费,扩大内需,市场活力开始逐渐增强,诸如婴幼儿用品产业、教育、医疗、建筑业等行业的都会得到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在一定程度提升了经济增长率。
1.3缓解社会养老问题,完善国家养老体系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家庭成员结构会不断改变,子女的增加能够分担养老义务,增强家庭养老功能,不仅从经济上分担,精神上也给予老人更多的满足,不断改善的家庭结构,能给够增强家庭的稳定性和抵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另外,改善“失独”老人问题。失独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多,面对养老负担和生活压力,许多子女不堪重负,从而产生了“失独”老人问题,失独家庭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补助,还需精神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放开二胎政策,能够减少“失独老人”家庭,促进社会稳定。二胎的开放也有助于完善国家养老体系,新增社会人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压力,这缓解养老金制度危机有了很大帮助。
2全面放开二胎的不利影响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中国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第一,会加剧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矛盾。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基数大,资源对应人口来说,无论种类和数量再多,都相对短缺,资源也难以完全满足中国十几亿的人口需求,二胎的放开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的消耗。另外,环境问题本就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一大问题,二胎时代伴随着人口的增多,会滋生出很多环境问题,将给当前不容乐观的环境带来新的负担,激化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第二,对社会公共服务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伴随着新生儿的增多,会给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会给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带来一定的影响,更会使竞争日益激烈的求职道路变得更加艰辛。第三,加重了生存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抚养小孩的成本越来越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加重了新生儿父母的压力。当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学期间生子,这给其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二孩”时候基本都是父母事业的上升期,要大量花费时间、金钱照顾二个小孩,加重了整个家庭的工作、生活压力。
3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3.1模型设定
基于经典的C-D生产函数,研究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Yt=AKtαLtβμ;其中:Yt是第t年总产出、Kt是物质资本存量、Lt是就业人口数量;A为技术因素(假定为外生变量),μ为随机误差项。
3.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真实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水平,消除通货膨胀影响,以1978年基期,采用实际GDP反映产出。
据前人研究文献,采用戈德史密斯在1951年建立的永续盘存法测度物质资本存量。即Kt=Kt-1(1-δt)+GTt/PIFt;其中,对于初始物质资本存量值、物质资本折旧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采用王会宗,张凤兵(2016)的研究,设定K0=11292亿元(1978年不变价),δt=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采用前人研究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组合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3.3实证分析
为了消除异方差性,采用对数的形式,得到下式:lnYt=lnA+αlnKt+βlnLt+μ,利用Eviews8.0,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lnYt=-11.0188+0.4688lnKt+1.0715lnLt
(R2=0.9961、R2=0.9959、F=4476.291)
上述方程的F、t统计量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统计检验,且拟合优度达到99.61%,回归效果显著。由回归结果可知,自1978年后,中国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就业数量每提高1%,经济增长水平大致提高1.0715%,这充分说明了人口数量的增长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影响力。
4对策与建议
4.1缓解老龄化问题
从短期来看,放开二胎政策并不能改善当前的老龄化问题,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的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人口就会不断朝着老龄化趋势发展,但是从短期看,社会的生育水平并不会迅速增加。所以,会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是:生育率不变或者小幅增加,但老龄化问题则会不断加重。为解决短期内面临的老龄化问题,首先,要加强相关养老产业的建设,要做好养老产品、养老配套措施、养老基础设施的建?O,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其次,适当的提高退休年龄,提高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即将退休的中年人继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也弥补了一些岗位空缺的问题,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最后,鼓励个体经营、小企业的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适合中老年工作的岗位,为那些因退休但仍想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中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
4.2做好防范措施
篇8
(一)人口老龄化。
顾名思义,即社会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一定数值,并持续增高。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数据显示,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二)养老模式。
对于笼统的养老模式概念,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文章指出,“养老模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二、曹宅镇概况及人口现状
(一)曹宅镇概况。
曹宅镇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处金义经济走廊的中心位置,素有“柑橘之乡”、“建材基地”之称,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原金华县四大重镇之一。近年来,工业以乳制品、酿造、仿红木家具、建材等为主导行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农业以柑桔、葡萄、特种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经济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其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也较有代表性。
(二)曹宅镇人口现状。
曹宅镇现有人口4.3万,老年人口8041人,占总人口的18.7%。根据国际上通用标?剩?无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13年以来,曹宅镇以“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为主要思路,积极探索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新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来说,曹宅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已发展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浅析四种主要养老模式
(一)留守养老模式。
1.留守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留守”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本文所指的“留守养老”,即不接受社区的实质,仅接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以及村委会所提供的65元到80元不等的补贴,孤身一人居住在家庭中,老人自己负责日常生活的养老方式。
2.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原因。
第一,老人自身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他们选择自己在家颐养天年,不愿意外出。或是认为自己仍然有独自生活的能力,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第二,子女问题。一是子女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自然而然必须得一个人生活;二是家庭中的子女长期外出务工、求学,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家中照顾老人;三是老人原本未生育子女或是子女已经去世,老人膝下无子无女。
3.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利弊。
这种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老人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在这种模式下生活的老人,大多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时,大部分老人的居住地条件不良,家中摆设简陋、环境较差。此外,老人的存在感较弱,假如发生了意外,外人发现并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较小。
(二)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于留守养老模式。留守养老模式下的老人是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有种“自生自灭”的意味。而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其他人的帮助,老人并不需要自己负责衣食住行等。
1.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
(1)居家式外出养老概况及其特点。
居家式外出养老和外出式居家养老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是“居家”。但是这里的“家”并不是老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老人养老所居住的家庭。包括赡养老人的子女居住地,或是有偿照顾老人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居住地。这也意味着老人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终老。
(2)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
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几乎是中华文化传统,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老人由于自身观念原因,不愿意在养老院居住,在家中养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无论是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在照顾老人起居方面,相对于老人独自生活时方便。
(3)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利弊。
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疑传承了子女应尽“孝道”的传统,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很大程度上弘扬了社会公德。同时,老人不论是与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在一起,内心的孤独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共享天伦之乐。而老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受到重视,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此外,也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一部分财政支出转移到了子女身上。
随着上世纪末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由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加重中青年的生活负担。同时,子女与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2.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式社区养老与居家式外出养老存在明显的区别。居家式外出养老更多地把对供养老人的负担转移到老人子女身上,而居家式社区养老强调了家庭照料和社区服务的结合。这种模式得到了范围越来越大的推广。
(1)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极大推广,越来越多的民政部门倾向于发展此种模式。居家式社区养老是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由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或村委进行辅助,雇佣专业人员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予以照顾的养老模式。它结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一种比较有综合优势的养老模式。数据显示,曹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伙食费仅2元至4元。
(2)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原因。
可以说,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断磨合中产生的。首先,传统的居家养老给老人的子女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工作之余照顾老人起居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机构养老所需费用极大,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个月的养老支出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都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两种模式缺点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3)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利弊。
不难看出,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目前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中具有优势地位。它既避免了留守养老的老人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又避免了子女因经济支出过大的压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行也是有其缺点的。根据曹宅镇居家养老中心各季度就餐人员名单显示,2014年底,曹宅镇就餐老人为991人。但是到了2015底,就餐人数反而减少至931人。有不少老人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饭菜并不是很合口味。同时,也有部分老人子女对社区养老存在顾虑。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明显不同于居家养老模式。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将老人集中起来一起生活,提供生活帮助,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此种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并不是无偿照顾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或是老人的监护人支付一定费用。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公办)养老模式即集中养老模式,由有关部门负责建设、维护敬老院基础设施。而曹宅镇所属的金东区,下辖的每个乡镇或街道都建有一所敬老院。曹宅镇敬老院位于?蛭鞔澹?内设有老人宿舍、食堂、开水房以及浴室,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根据对曹宅镇敬老院的实地调查,大部分居住在这的老人,都是无子无女,仅靠国家补贴和村委补助,或者退休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少部分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或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富裕。此外,民政局对特困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也是将其安置在敬老院。
(3)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相对于留守养老的老人,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情绪状态明显开朗很多。有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结伴出游,身心得到舒展。
在实行公办的机构养老模式中,有关部门既要负责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日常安全,又要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对投入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2.机构(民办)养老模式。
(1)机构(民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养老模式中,民办与公办存在一定差别。机构(民办)养老模式,即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由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具有回报性,在服务水平更高的同时,费用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也高很多。
(2)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居高不下。曹宅镇敬老院已达到饱和状态,在进行扩建之前显然不能容纳更多的老年人。而敬老院的扩建,意味着政府需要负担更繁重的财政支出。同时,一些富裕家庭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又对公办敬老院的服务水平存在一定顾虑。民办养老机构的兴起无疑能解决燃眉之急。
(3)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养老多样性、多层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提高老人服务水平,打消老人子女顾虑。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以私人经营为主,服务人员层次不一,特别是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毒保姆”事件,给老人的安全造成了隐患。此外,高额的费用也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
四、实行养老模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养老方面。
一是留守老人数量庞大,民政部门和村委无法将关心落实到每位老人身上。二是留守老人居住地较为分散,管理工作较为困难。三是留守老人与外界沟通较少,突发状况频繁发生且不可避免。
(二)居家式外出养老方面。
一是存在子女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老人无法受到良好的照顾。二是老人外出居住并未告知有关部门,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三)居家式社区养老方面。
由于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量大面广,村情不一,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不够重视,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二是炊事员队伍不稳定,调整面过大;三是少数村资金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运行成本过高,集体经济压力较大;四是部分老人难沟通、难管理。同时,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种类较少,注重老人的衣食住行,偏重于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却对老人的心理状态疏于关心。
(四)机构(公办)养老方面。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历史原因,敬老院建设用地手续不规范,土地权证和房产证明无法办理。二是功能不完善,敬老院以居养型为主,护理功能缺乏,不能满足特困老人多样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退居二线的村干部担任,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四是专业护理人员招聘难,受职业观念、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招聘从大专院校毕业、具有专业职称的护理人员难度很大。
(五)机构(民办)养老方面。
一是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落实难,虽然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政策,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及《浙江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指标的影响,新建养老机构用地难落实。二是民间资本利用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法规上都是明确鼓励支持的,但在具体落实上,相关部门操作规程不明确、效率不高,存在“事难办”的现象。三是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期长、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投资者问得多、落实少,投资比较谨慎。
五、现行养老模式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成果。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指导、规范管理,保障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运行,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需求作用。通过督查考核、强化管理,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等方法保障规范运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充分发挥敬老院的托底作用。
敬老院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安全运行。通过改造设施,提升功能,优化服务,促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探索通过与卫生部门的资源融合、引入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等路径,把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综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承担好特困供养、兜底作用的同时,发挥更好的社会养老服务。
(三)优化服务,加快民?k养老机构项目落地。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工作衔接、协调,对于已经名称预登记的申办单位,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养老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企业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
篇9
就养老金空账而言,《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的个人账户记账额为35109亿元,累计做实4154亿元,“空账”运行30955亿元。仅仅一年过去,空账额就增加超过5000亿元;而截至2014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达到31800亿元,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超出基金累计结余额9174亿元。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所有资金都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也仍然会有大额空账,而且这一缺口较上年度又扩大了2334亿元。
二、 养老金空账的成因
养老金空账,空在哪?空在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空账”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发展,它直接性地影响到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并会将养老金支付的风险一定程度上都转移到了后代,也大大降低了养老保险的公信力。追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国家对于养老金的缴费制度制定不完善,覆盖不全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农业生产还占很大比例,农民城镇化,城中村越来越多,农业用地越来越少,而老年人密集地还属农村。因此,如果不解决农民的养老金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制约养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是政府对于养老金做的不够实且弥补力度不够大。首先,养老金缺口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在这方面做的不实,由于当前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政府站在他们的角度权衡利弊,不得不将现有职工上缴的养老保险转移到已退休的“老人”和没有个人账户的“中人”身上,这样使得现有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出现表面是实户,实则已空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不可避免导致更多的在职员工反对上缴养老保险,不信任国家设立的养老保障体系。
三人口老龄化严重是我国养老金空账的根本原因。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保险金的未来收支平衡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相对于国际上的人口老龄化率,我国已经超出其界限很多,高达14.9%。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其中很大一部分领养老金的人当时都没有缴纳养老金的机制,因此他们的养老金来源就会使政府通过转移现有职工账户的储蓄去支付他们的养老金,当然,老年人口的增多必然会加大养老金的支出。
四是由于在职职工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片面理解,导致很多人对缴纳养老金这个行为具有强烈的反感并拒绝缴纳养老金。有的人认为他们现在缴纳的养老保险实则是转移给了目前已退休的老人,既然他们的资金被挪用得不到保障和很好的管理,那还不如满足自己当下需求,而他们以后的养老金是不是也可以有后人支付?有的人还说:不同时期的资金流动程度不同,导致人民币增值贬值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以后的人民币贬值,是不是我们现在交的养老保险也会贬值?如果当前交了,以后何不吃大亏?是的,产生这样的质疑我们完全认同,公民个人养老保险的保障性问题,目前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改观现状,如果发现其弊端,并针对此进行补充和创新,将会有更多公民认同我们的社会保障。
五是由于整个市场经济运行出现下滑,物价上涨,导致市场在一定程度出现混乱状态,由于政府在市场中配置资源和促进公平和效率方面做得有缺陷,使得经济不能良好运行。经济是发展之本,如果经济发展滞后,在整个社会中个方面的运行能力将会减弱,相应的各种矛盾就会加深,社会秩序不稳定,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从而也会影响社会保障的运行和发展,经济发展必然会影响养老金空账程度。
三、 如何缓解养老金空账问题
养老金空账问题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而被更多的人关注,对于目前养老金空账产生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思路。目前,养老金空账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当前养老的模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社会保障的发展。因此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一) 进行税费改革,保证养老金的足额征收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养老金,来建立社会养老统筹账户。虽然看上去企业缴纳养老金比例比较高,但是实际上由于企业年金发展不足,企业实际负担率并不高。而即便这样,很多企业还是不愿参保,这样人为地就增加了进入养老保险的门槛,因此国家应该适当采用税收的形式,建议采用用“费”改“税”,以强制性的方式来保证养老金的足额征收。针对不缴纳养老保险的企业和个人,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他们通过不愿参保来谋取短暂利益的行为和思想。
(二) 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做宽养老金保险渠道
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有利于完善统账结合,建立长久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当下立刻做实个人账户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设定一个合适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重新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直接做实,然后委托专业的法人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去定期统计、核查固定时期内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实际金额。对于目前的空账,也应在固定时期内,确定固定记账率,逐步做实之前的空账户。
另外根据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企业,应当确定或加大其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率。例如国有企业通过划拨国有资产,一定长度上弥补社会保障基金。当下私企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应通过一些鼓励模式去吸引更多的私企按规定缴纳社保基金,同时也要给他们树立一种长远意识和危机意识,只有舍弃当下一些私人利益,使整个社会和谐,才能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三) 提升养老金本身的收益能力
在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中,我们通过各种形式为其拓宽缴费渠道,而养老金本身也可以提升收益能力,如果国家将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集中到一起,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分渠道将部分资金用于投资,从而提升其增值能力。因为目前我国养老金的储蓄方式还主要是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等,虽然其风险小,但是收益率很低。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养老金数额大、来源稳的特点,将养老金投入到可预见有很高收益率的重点项目当中。为了便于社保进一步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可以将受益较好的国有股转持到社保基金。
(四)完善社保法律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我国养老金的筹集、预算、管理和监督都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在预算方面,由于各地筹集养老金的方式不同,导致各地筹集资金成本高;对于养老金的管理和监督方面,目前还存在着普遍的资金浪费、挪用、贪污等现象,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我认为应有专门的人员去定期、定量管理并检查已经统计好的养老金金额和账户的实际总额,对于还存在的空账或者审核账目不清,应调查负责该账目的相关负责人并要求其清算,防止产生贪污或做假账等问题,这样也便于取信于民。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使各级管理人员在制度内有序地运作养老金。
四、 总结
养老金缺口是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个系统性问题,困难的克服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应统筹目前可以统筹的一切力量,各尽其责,共担压力。只有正视当前的养老金缺口问题乃至在整个过程中阻碍社会保障发展的种种问题,找出相应措施和办法通过相关人员进行不断的管理、监督和完善,当很大部分养老金缺口被弥补后,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才会顺利前进,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我国的养老保险以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起点,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其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1、1951-1965,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建阶段。该阶段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此阶段主要是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实现制度化。
2、1966-1976,养老保险制度遭到严重破坏阶段。当时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一样遭到了严重破坏,社保基金统筹调剂制度也被停止,相关负担全部由各企业自理,正常的退休制度被迫终止。
3、1977-1992,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调整阶段。后,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采取渐进调整的方式,恢复了退休制度,同时调整养老待遇的计算办法,退休费统筹管理制度在部分地区得到了实现。
4、1993年-今,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创新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改变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养老金的基本增长机制,并实现了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在我国基本建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2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储蓄保险三个层次,构建出我国现代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制度框架。
1、基本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占主要地位,我国对城镇企业职工强制实行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较广。计发办法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方式。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营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由政府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建立,企业单方或企业职工双方共同缴费,建立职工个人账户,通过保险公司运作。目前我国只有少数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参加了补充养老保险,并未形成规模。
3、个人储蓄保险。职工个人储蓄保险是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由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记入银行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并按不低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计息。目前我国个人储蓄险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并未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占据应有的的地位。
3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的问题分析
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是历史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提高制度效率和促进公平、保障社会平稳运行与防范老无所养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虽取得相当成就,但面临中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制度转轨遗留的历史欠账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新型的养老保险仍有许多重大、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养老保险覆盖面狭窄、参保率低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国有企业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集体企业覆盖率为75%,非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在许多地区占一半以上,但其覆盖范围参差不齐。目前参保率低的原因包括:一是制度不完善,部分城镇人群未纳入保障范围;二是缴费率较高,待遇不稳定,大多数非国有企业不愿接受。扩大覆盖面进展艰难,有限的覆盖面会加剧缴费负担,限制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形成覆盖面下降的恶性循环。
3.2 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
由于十年“”动乱养老保险沦为企业保险的历史原因,我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至今依然很低,从目前改革的进展来看,少数省份实现了省级调剂,但调剂的数额和比例极为有限,大部分省市县仍执行分级统筹,由此而带来的诸多问题,不利于全国统一社保制度的建立。养老费不均也加剧了区域发展差距。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省份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再加上流动人口较多,可供调剂的养老金就多;而人口输出大省恰恰相反,这些省剩下的都是小孩、老人,青年人都到外头打工了,钱都贡献给外省了,从而造成收入少、支出多。
3.3 退休年龄的尴尬选择
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我国退休年龄偏低也是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收支不平衡的又一原因,再加上人们生活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养老金负担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男性,而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平均提早了5-10年,这无疑加重了我国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3.4 转制造成巨大的隐性债务以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转问题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政府1997年决定把长期实行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就出现了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问题。按照制度规定,社会统筹资金用于发放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于现在的退休者没有或很少有个人账户的资金,但又要按统一标准发放,使得社会统筹资金远远不足以支付庞大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各地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只得挪用本应将来才能支付的现在职人员个人账户的资金,从而造成了整体养老基金的有名无实,空账运行。养老金的空账运行是现在向未来透支,是老一代向年轻一代的透支。长此下去必然蕴涵巨大的资金风险,也会降低改革后新制度的信誉,动摇新制度的根基。
3.5 养老保险保值增值效率低下,难以应付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2010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额累计将近2万亿,虽然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5万亿,但这笔款项并没有落实到对应的个人账户。一方面,现阶段在职员工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被征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账户上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资产,大部分是空账;另一方面,制度要求养老保险金余额除满足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80%左右要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银行存款,由于近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使得养老保险金的结余在不断地贬值,这些钱的收益率多年来一直不到2%,且长期在财政账户里放着,这势必加重未来养老保险支付的负担,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长期资金平衡压力巨大。
4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对策
基于我国养老制度的利弊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思路,借鉴国际养老制度优劣经验,我们应当以政治稳定为前提,有系统有步骤的完善养老保险体系,从思想意识、宏观制度、微观实施三管齐下,逐步完善:
4.1 充分认识多层次体系的重要性
基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参照国外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是现阶段比较有效的方式。我们在逐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应努力促进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发展,使三者达到合理的养老替代比例。同时还应引导、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运用其精算、管理、服务等技术优势,服务于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基础型、成长型、享受型各层面,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4.2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立法与监管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且需经营的期限较长,因此应针对已出现的问题,从三个层次立法完善,如养老保险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的运作,明确管理机构及经办机构等,加大违规处理力度,保障资金的安全与高效运作,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4.3 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并行管理,寻求养老保险基金长期保值增值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的合并运行是造成制度效率缺失的原因之一。两个基金的合并运行,使统筹基金透支了个人账户内的资金。这种合并运行方式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其产生的后果最终会落到政府身上。另一方面,统筹基金透支了个人账户资金,使得个人账户成为一种记账手段,空账运行,基金的投资与积累无从实现。现行模式出台的初衷是逐步实现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变,但由于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此改革事与愿违。因此,要保证个人帐户资金做实,可直接投资收益稳定、盈利性好的基础设施项目,在保障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拓展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长效保值增值机制。
4.4 切实实行税收优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凌乱而不成体系,优惠比例、结构、地区均有限。比如我国企业年金规定工资总额的4%~5%以内从成本列支,国外大都超过10%。而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在发展的初期,迫切需要税收政策的支持,这一点已为国外的发展经验所证明。因此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应配套大力度的税收优惠和税收监管措施。
4.5 建立完善社区养老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子女面临事业及421甚至8421型家庭的双重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面临危机;面对着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和贫瘠的养老机构,需要新型养老方式的补充,尤其在我们这个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是个低本高效的方式。将现有社区、邻里、医院资源有效整合,不仅在降低综合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养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让养老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如:健康快速通道、“时间银行”、老年互助组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益严峻的经济及人口条件下,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资源分配不均衡条件下逐步完善养老制度,拓宽养老方式,在积极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同时,高效运用帐户资金保值增值,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重大挑战;因而只有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才可能妥善解决这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才能真正实现政稳民乐。
篇11
联合国有关测算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系数将从2000年的10.1%上升到2050年的29.98%,我国的老人赡养率(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岁至64岁人口之比)将从1997年的11%上升到2030年的25%和2050年的36 %。而根据我国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预测,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老人将从2000年的1.3亿增长到2030年的3.57亿和2050年的4. 5亿,而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从2000年的10. 26%上升到2030年的23. 25%和2050年的28. 19 %。另一方面根据我国2008年全国人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总人口数已达132802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095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8.3%,老年抚养比为11.3%,这也意味着我国已经完全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问题以及老龄化社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将人口老龄化长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加以深入分析与研究,其中如何选择成功地选择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来有效解决老龄人口赡养的资金来源问题,无疑最为紧迫。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深入分析与正确的选择将有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现状分析
1.基金的原始积累及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突出
自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长期资金短缺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正常运行的主要制约因索,统筹养老金一直存在较大的缺口,无法有效地满足统筹养老金需求(见表1)。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把劳动者的大部分工资收入都转移至建设支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包括了该用于社会保障资金积累的。而在这部分劳动者退休或下岗之后,他们的养老金支付问题要通过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当前在职并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账户即因此而变成了空账,但是由于过去并没有相应的养老资金的积累,从而导致对职工的养老金支付需要和原始积累的缺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2.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突出
现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随着我国老龄化阶段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10.1%持续上升到2050年的29.98%,老龄化发展如此迅速的局面意味着在未来20-50年之间政府将而临巨额的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类社会保障需求水平的提高,这类隐性的统筹养老金缺口将完全有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债务,这对现阶段己经背上了债务负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一个更加严峻的考验,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3.社会覆盖面较窄,职工参保率低
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性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广泛覆盖性应该是一项基本的要求,而在现阶段我国长期二元社会的基本国情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已经被人为的扭曲。其主要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目前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区域主要还是集中于城镇,而占我国总人口数比重近七成的广大农民,没有完全被包括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内。第二,在目前部分积累制这种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只是覆盖城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对于民营、外商独资以及中外合资的职工,私营企业的职工,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很多只是名义上被要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事实上并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或者虽参加了养老保险,但个人并没有缴纳或持续缴纳养老保险费,因此就形成了名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高参保率。
三、现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1.现行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不尽合理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筹资主要是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主要还是依赖缴费制,而这种缴费制形式一旦因缴费不足而无法满足该时期内养老金的支出,就会导致整个养老保险收支系统的不平衡,并影响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正常运转。根据权利与义务互为基础的原则,养老保险资金的积累应该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但是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积累来源却主要体现于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国家的责任却主要体现在允许企业和个人缴费在税前列支。从现阶段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退休人数与增长人数(见表2)来看,仅靠企业和个人缴费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对于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有必要对其缴纳的结构进行调整,政府应该进行积极干预,承担起应付的转制成本,做出新的制度安排。
2.筹集方式不规范、法律保障不健全,缴费机制不统一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上主要由各地区根据各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自行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其中以养老保险统筹为例:上海市规定的统筹比例是25. 5%,北京市、天津市是18%,河北省是16%,而浙江省最低为12%。事实上,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导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负担差异,进而阻碍了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形成,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这种制度的另一个弊端就是使得各地区各自为政,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水平差异,从而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降低了统筹基金分担社会风险的能力。
3.多支柱养老保险筹资体系结构缺乏足够的合理性
多支柱养老保险融资体系是指“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具有较低的财务风险,本质是利用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组合对现收现付部分及积累部分的风险分解,以使得总的财务风险得以更好地分散。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养老保险计划三个不同层次组成,而目前该体系结构表现出严重的失衡性,尤其是企业年金发展的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覆盖范围过于窄小,年金规模过小。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数为1038万人,占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4.74%,参保企业为3.3万户,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1191亿元;而截至2009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数为1179万人,占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5.01%,参保企业为3.35万户,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533亿元。尽管企业年金的参加人数和企业以及年金积累额每年都有提高,但现仅占全国1.8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如丹麦几乎100%、荷兰85%、英国60%等相去甚远,而且就企业年金规模而言,与几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占目前GDP和退休收入的比重都是最低的。
4.现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统筹层次过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多在市级,有一部分省份还未实现省级统筹。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这种低层次的统筹方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养老保险缴费率在各地差别很大,严重加剧了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并大大削弱到养老基金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由于各地区的缴费率的差异和缴费负担的不平衡,又导致各地区间社会平均工资的巨大差异,这也不仅加大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极不利于各省区之间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而基础养老金的一般计发标准又与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各地会由于利益驱动和利益防范的冲突阻碍养老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移,一方面在职人员想往退休高待遇的地方流动,而另一方面,待遇高的地方又会设立人员流入壁垒以阻止自身变为高老龄化的老年城市。这些都市低水平统筹层次带来的后果,低费率地区又不愿分担高费率地区的养老负担,高待遇水平地区也不愿降低待遇水平,而这样的后果直接阻碍了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
四、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提升策略
1.建立与完善缴税制模式
缴税制相比于缴费制和储蓄制更具有更高的强制性和约束效果,并且通过税收的方式筹集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不仅有利于增强资金筹集的刚性,增加资金来源的社会透明度,最大程度上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资金统筹的层次,并且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养老保险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问题,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社会养老金筹资方式,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及时足额地提供资金来源。我国应当借鉴世界各国征收社会保障税的经验,从我国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尽快采取税收的方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2.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解决了资金的来源问题,从养老资金来源到资金的具体筹集,应有一个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养老保险制度本身需要规范,政府和财政对养老保险的管理也必须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应以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基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筹资的一条很重要的成功经验是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比较健全,依法筹资,依法保障。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先大不足,除了对残疾人、妇女、老年人权益等方面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外,社会保障的主要领域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至今没有法律。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化经济,它意味着社会保障权益与义务的对等,所有社会保障筹资的具体操作规范都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因此我国有必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立法经验,加紧制定包括养老、失业和医疗等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法律,为开征社会保障税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和监督方面进行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3.进一步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险筹资体系
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筹资体系的缺陷主要在于“三支柱”之间严重的不合理性,主要在于第一支柱占据主要地位,第二支柱发展严重落后以及第三支柱缺乏足够的规范管理。因此对于养老保险的改革应更加注重于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和提高社会参保率,并确保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增强基本养老保险支柱的抗风险能力,夯实第一支柱;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尤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协调管理各机构及明确各机构之间的具体工作职责,在建立效率优先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水平,充分管理好第二支柱;加强统筹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辅相成关系,逐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计划,从而规范第三支柱。只有在充分发挥多支柱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多重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普通存在的多重风险,发挥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适应不同主要目标人群的需要,增强社保制度的长效机制。
4.全面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
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有助于有效防范养老统筹基金的支付风险、充分发挥养老基金的互助功能;促进企业缴费基数和费率的统一,缓解地区、行业以及企业之间费用负担不均的矛盾;最大程度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为实现省级统筹地区没首要目标就是实现统筹,各地应按照社会保障信息化全国性标准与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以省为单位的集中式社会保障系统;调整养老保险制度,遵循保证原有养老金权益的同时体现地方差别,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设立省级养老金,统一缴费基数、比例和待遇水平,同时合理地方性养老金,体现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郑秉文: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2]何樟勇:两种养老保险模式运作的内在机制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4
[3]林羿: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宋晓梧:社会保障分析导论[J].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王鉴岗: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2(02)
[6]李连友: 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论[J].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篇12
1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现况及问题
1.1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施概述
自1979年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增强,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的趋势。无论是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的老龄化水平和人口老化速度都是位居前列的。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上海是最先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从老龄化的程度来看,上海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先于全国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为27.1%,远远高于15%的全国平均水平,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近5年来,各年龄阶段老年人口增速加快总体上来讲,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突出,且纯老家庭及独居老人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快、幅度大。1851年,法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达10.1%,率先步入老年型人口国家,19世纪末的瑞典以及1920年代后的英国和德国相继成为老年型人口国家。1940年代,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苏联和日本也先后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相比以上国家,上海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发达国家至少晚半个世纪。但从人口老龄化 发 展的速度看,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从7%增长到 14%,法国用了114年,德国、英国、美国等用了50年左右,日本为24年,而上海只用了21年。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缩短了近一倍的时间。[2]诚然,上海人口转变的过程带有一定的政策作用,和欧洲发达国家纯粹由经济力量推动人口转变不同,上海在未富先老和经济结构面临调整的前提下,人口结构迅速老化的现状对上海老龄人口的服务与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由于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上海的养老服务有其特殊的发展历程,与当时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上海养老服务事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起步发展和改革开放后的制度构建与转型发展阶段。老年人的问题不再局限于个体和家庭,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3]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政府不断强化政府责任,逐步扩大社会参与,先后制定了发展养老服务的系列政策法规,加强了高龄、独居、失能、失智、贫困、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老年父母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推动了上海市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展。上海作为我国老龄化严重的城市之一,上海面临的养老服务压力是空前巨大的,因此在2000年,上海市就提出依托社区的社区养老模式并开始试点实施。首先上海在静安、嘉定、黄浦等六个区进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通过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得养老服务覆盖到社区,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社会保障的建设工作。从2001,年提出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开始,不断完善政策制度。随后,2005年,政府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积极动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推动社区养老发展,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1.2 上海F行社区养老模式的优越性
上海现行社区养老模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包括了维护传统观念、保持现有环境、加强资源利用以及促进社会发展。首先社区养老与传统养老模式有重大区别、表现在帮助老年人实现他们心中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使得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体现了积极的老化观和主动的应对方式[4]。第二,老年人平日居住以及活动的场所以社区为主,因此所在社区是被老年人所熟悉的社会环境,无论在物质还是感情方面,都是满足老年人内心的根源所在。第三,社区养老在深层探寻和灵活运用养老资源更具优势与竞争力。第四,社区养老提供了社区街道部门中更多的岗位,能够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处于社区养老服务这一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占有很大比重。在众多发达国家,老年人已将社区养老视为养老方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提供食物以及食助、打扫家庭卫生、简单辅助治疗、基础安全保障等享受社区养老的老年人需要的各种照顾全部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承担保质保量地提供的责任。
1.3 上海现行社区养老实施中的问题与局限性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改革进程不同等因素,我国各种养老制度的保障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些差距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5]上海市现行的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服务主要为上门、日托、助餐服务等。据了解,即便服务具体形式与内容有别,但大体上仍只是集中囊括日常生活和老年人的起居照料。康复和护理、精神方面的关怀这部分,很少有区县相关部门能够考虑到,到了这一层面,能够任职的专业服务人员数量则大幅度地下降,形成了相当的缺口。同时社区内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由于缺乏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也由于许多人不能适应伺候老人的工作,致使社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例如,在一些社区内,常常是社区管理者临时组织居民为老人提供服务,一些小型的托老机构中的服务人员有的干不了一个月便自行离开。这种情况自然会影响为老服务的质量。[6]因此,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公益保障类型的服务不能够很好地提供除基本“托底”以外的其他生活保障。因故目前老年人社区养老的市场化服务一直未能达到应有的与老龄化程度相匹配的水平,使得社区养老总体的服务仍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面上,深度与广度都差强人意。
2 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养老模式、机制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2.1 内外因分析法
经过内外因分析法的总体评价,大学生志愿参加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成需要政府、社区、高校有机联动,通过政策上保障,措施上推进,形式上革新,使得大学生的老年人两大特殊的群体能各取所需,促进社会的多元化螺旋上升,节省资源同时提高效率效果
2.2 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法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得出老年人拥有多种需求,从生理需求至自我实现需求,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在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着手,有针对性的制定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
2.3 问卷调查法
2.3.1调查问卷设置
研究范围的确定:
上海市目前主要活跃在社区养老产业的是各社区扶老助老部门、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大中小学志愿服务社团、服务队。由于时间调配更有弹性灵活性,学习能力较强,心智和观念也更为成熟稳定,同时相对年轻有活力,素|较高,与老年人的孙辈年龄相仿,更易与老年人深入交流,所以大学生是社会参与社区养老环节中最具潜力最具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研的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问卷获得,问卷第一部分为基础信息调查,例如所就读专业大类、受调查者性别、对现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和组织的了解程度等,针对参与过养老公益服务的群体询问其体验、感受、对现今养老服务模式有无建议等等,对于未参加过相关服务的学生则侧重于他们作为相对的局外人对于养老模式的意见和是否有意愿在有组织的前提下参与养老。问卷的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对于不同受众的问题设置也略有不同。问题的重点在于大学生在社区养老服务总体系中的定位。
调查过程:
问卷通过“腾讯问卷”网站,共最终回收364份问卷,经审核后去除2份无效问卷,得到362份有效的问卷。此外,团队成员结合问卷分析结果多次举行讨论,以深入了解不同调查对象并验证问卷的分析结果。
2.3.2问卷统计分析
问卷填写者的基本信息:
一、填写者的性别区分:女性占大部分
本次问卷的最终数据显示共有男性109人,占总比29.9%,女性255人,占总比70.1%。填写者就读专业大类区分:主要为攻读经管类专业学生
本次问卷的最终数据显示填写者中攻读理工类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海洋科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等)共100人占总比27.5%,攻读文史类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工作等)共82人占总比22.5%,攻读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等)共182人占总比50%。
二、填写者对现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组织的了解程度:大多填写者已有所了解
本次问卷的最终数据显示填写者中,有192名填写者占总比52.7%的人数表示有所了解,有128名填写者占总比35.2%的人数表示听说过,有20名填写者占总比5.5%的人数表示非常了解,有24名填写者占总比6.6%的人数表示非常了解。
填写人对老年人的大致看法:大多数认为有些老年人生活很可怜,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本次问卷的最终数据显示填写者中,有112名填写者占总比30.8%的人数表示老年人和蔼可亲,很愿意帮助他们,有215名填写者占总比59.1%%的人数表示有些老年人生活很可怜,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有33名填写者占总比9.1%的人数表示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仅有4名填写者占总比1.1%的人数表示老年人说话嗦,不令人喜欢。这项数据是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所在。
填写人对老年人的划分定义:基本为60岁以上
本次问卷的最终数据显示填写者中,有38名填写者占总比10.4%的人数认为老年人的定位为50岁及以上,有198名填写者占总比54.4%%的人数表示认为老年人的定位为60岁及以上,有100名填写者占总比27.5%的人数表示认为老年人的定位为65岁及以上,有28填写者占总比7.7%的人数表示认为老年人的定位为70岁及以上。
2.3.3问卷统计结果交叉分析及模型建立:
一、最受到问卷填写者接受的服务模式与培训机制:学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培训后一对一服务以及在学校经社区工作人员教学后多对一为老人服务
经处理后的数据显示:问卷填写者最能够接受的服务模式为学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培训后一对一的服务以及在学校经社区工作人员教学后多对一为老人服务,分别占比55.17%及45.21%,经过对数据分析和对部分受访者(本校大学生)的问询后得出,大学生希望服务前培训的环节能够在校园内进行,多数学生表示这种情况下能大致对服务内容以及所尽职责有所了解,方便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进入社区实地开展助老服务,节约了各方的时间成本,便于机制的健康运行。在校园内由于时间调控较为灵活、地点场所问题较易解决,成为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培训场所。培训方式上,意愿主要集中在学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可以以建立选修课“校外课堂”给予人文社科类学分奖励的方式或者与现有公益类社团合作,将重点放在无偿公益方面。在调研工作中,上海海洋大学校级社团“微爱公益社”给予大力帮助,提供了历来活动的相关详细记录,由记录资料我们总结出现有社团的利弊:其优点在于组织者和参与者均为在校大学生,协调和交流沟通较为便利,同时无需固定场所、主要通过微信、qq方式线上组织活动;缺点则是大学生缺乏社会资源、工作范围划分不明确、信息对称程度差,这也为建立更完备的可复制运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问卷填写者对老年人的看法以及自身定位:大多认为老年人易于亲近,将自身定位于解决其他社区养老服务形式的辅助补充
经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填写者多数将大学生定位为其他养老服务机构的辅助,所能提供的是必要的基本帮助以及协助解决老年人心理方面孤独的问题。这与目前养老市场上的现况也大致吻合,现有家政服务机构、社区相关部门只能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需要,而忽视了他们的精神层面,而从事这一行业的现有人员的范围主要是下岗再就业职工以及进城务工的大龄女性,普遍素质较低,造成了老年人缺乏心理关怀,物质与精神的受关怀程度严重不匹配,甚至出现部分职员耐心与职业素养,对其所服务的老年人言行不够尊重。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则恰好能够解决这一痛点,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更好的耐心,同时大学生所具有的技能如歌咏、舞蹈、各类乐器等,都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大学生也会为所行的善举感到满足,从而实现双赢。
三、参加过志愿服务的问卷填写者的参加原因及与之的具体收获:主要旨在体验生活,最直观明显收获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参与问卷填写的大学生群体中,共有202人表示参加过养老相关的志愿服务,占总人数的55.6%,其余填写者表示尚未参加过。大学生中约有占一半的人参与过社区养老服务,在实地采访归纳之后,大部分参与者是初高中时期学校组织的节日、假日敬老服务,此种情况下,学生密集扎堆为老人服务,不仅有缺乏管理组织疏松会导致的隐患,在节假日浪潮之后,老年人会有更大的心理落差,因此这种模式会对有效的长期机制建设产生负面效应。而实际上大学生有相当的意愿参与到类似社区养老模式的尊老敬老服务中去,可以体验生活增添阅历,社会责任感与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眼界与见识可以拓宽。而对于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类的学生,也为他们提前熟悉未来工作模式与环境,兼顾生理与心理上的锻炼,具有重大意义。这于社会于学生本身都是节约人力资源、提升效率效果的良好方式。
3 未来可行模式及保障机制的具体构成
3.1 模式构成
3.1.1高校层面的模式建立
高校在大学生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应该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高校应设置关于社区服务的实践课程,教授关于养老服务的有关知识,以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将课程有关学分以及志愿者活动纳入社会实践相关课程的学分中,鼓励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老年人的方式参与社会实践。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附近社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的为老服务实践搭建良好平台,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中,同r,学校可为参与学生志愿者提供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从而更利于学生开展相关活动。
一些所学习专业与老人需求密切的学生,在实践性为老服务中表现得更为良好,如医护、美发、烹饪等专业,较为易于开展为老服务,同时收获更好的服务效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所学专业与老人需求的联系并不十分密切的学生不适合参与为老服务,实际状况显示,只要是具有志愿服务精神以及服务热情的大学生,在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都可发挥重要作用。[7]学生参与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时,可通过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对每位志愿者参与活动进行登记注册,发放志愿者证,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志愿者组织应定期上门评估学生的志愿者活动,起到监督作用,并可做到以老人为本,及时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不定期创新、改变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使志愿者活动能够切实满足老人的实际需要。
3.1.2推广“虚拟货币”的制度
大学生可建立“虚拟货币”的账户,用于存储志愿者服务所得的“虚拟货币”,通过计算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来决定对志愿者个人发放“虚拟货币”的数量。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所得的“虚拟货币”自己的账户中。“虚拟货币”主要有两个用途:(1)志愿者可以将自己的货币用于换取不在自己身边的长辈由当地大学生或者其他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时间,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2)大学生也可以将“虚拟货币”用于货币的投资理财,通过获得的固定收益赚取生活费,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全方面素质发展和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
3.2 机制建立
完善机制的建立,使得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不只是短期集中的活动,而是形成一个能够一直循环往复的体系,在大学生结束学业成为社会人之后,仍有便利条件助力,将参与尊老敬老的习惯延续下去,进一步上升至社会层面,则能够培养尊老敬老的大环境,也需要深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老年人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差异化需求,以便为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差异化供给和实现各类服务设施的科学配置提供依据。这样方能够促进一个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后续发展。
3.2.1政府政策的保障
在多数发达国家,养老制度较为完善,政府基本上选择以宏观角度对于养老服务法规体系进行建设,推进整体养老保障事业更为法制、规范化。目前社区养老的政策方向问题主要体现在养老用地的拓宽、社会资源的利用、社区养老服务补贴监管和从业资格审核方面,适用于各级党委、团中央组织敬老活动进行养老培训的政策性文件的下达也应紧跟社区、大学校方需求。
3.2.2推行服务认证制
认证制不仅仅面向基本的服务者,而是包括对被服务的老年人在内的双向认证机制,大学生需提供在读证明及有关证件的复印件或照片以及填写基本信息,而对于老人,则分为是否购买保险,所需要的差异化服务类型,同时推行身体状况评级制度,免去大学生志愿参与服务的后顾之忧。
3.2.3其他机构的保障
其他社会公益性养老组织例如各区县敬老爱老服务队、各类NGO组织等,大学生与这些富有经验的组织对接并接受培训,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并在进入脱离大学环境转而进入社会后也能够继续投身于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学亮,汪莹. 老年心理问题与社区老年心理服务.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 p. 60-63.
[2]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 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化. 人口研究, 2013(01): p. 66-77.
[3]李春玉,刘姝,陈宏吉. 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 护理学杂志, 2014(03): p. 1-3.
[4]李海峰,陈天勇. 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感.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p. 759-765.
[5]王亚柯,王宾,韩冰洁,高云. 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研究――基于替代率与相对水平的比较分析. 管理世界, 2013(08): p. 109-117.
[6]陈友华,吴凯. 社区养老服务的规划与设计――以南京市为例. 人口学刊, 2008(01): p. 42-48.
[7]魏彤儒,郭牧琦. 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2): p. 59-64.
作者简介
文泓翔(1995-),男,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李明见(1995-),男,经济管理学院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篇13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中国在1982年至今推行的是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因此,计划生育政策不等同于人口政策。
另外,计划生育政策也不等同于独生子女政策。国内外学者在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时,很少有人明确区分计划生育政策与独生子女政策两种类型,事实上,考察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便可得知,一胎化政策并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部内容,只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限制,因此,学者们不能将计划生育的研究核心局限于生育数量的探讨。
三、文献回顾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来产生的人口效果研究很多,因为这样的人口政策作用于中国社会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人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完成的人口转变,使中国人的“人口红利”时期迅速到来;另一方面,抛开国际社会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指责,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一胎化”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红利”时期很快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不断攀升带来的“婚姻挤压”,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以及由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失独者的问题。
(一)“人口红利”时期
中国的人口转变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过程中,计划生育政策功不可没。然而,对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转变不仅要有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计划生育带来的不仅是排除社会经济要素使中国少生了4.58亿人,更包括一系列的经济效果。低抚养比打开了“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日趋缩小的年度人口增量减缓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人口增速缓慢对社会综合发展、人民福祉改善也有极其广泛的积极影响。
(二)计划生育带来的后果
计划生育带来的最严重也是最显著的后果,就是提前到来的人口老龄化,这使中国处于一种“未富先老”的尴尬状态。在底部老化和顶部老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口快速老龄化,日益膨胀的庞大老年人口数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足以支撑养老的费用,由此引发的社会保障问题困扰着中国人。国际上提出的精神慰藉等复杂的老年人问题,已经让中国望而却步了。在这一问题上,梁秋生和和刘宁所做的研究有不同意见,他们的研究结论中表示,人口老化现象是实施计划生育的必然结果,但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大和老年人口问题产生却不是计划生育的产物。他们的观点是人口太多仍是我国人口的首要问题,其次才是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