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因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发展为前提,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产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发展在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缩小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从可持续的角度高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建立以效益为目科技创新体系,改变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以促进农业生现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动农业经营实现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村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量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行科技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力争,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组织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攻关。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推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指导农业的发展。
(三)现代林业管理知识的运用。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加强干堤建设,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对农贸产品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创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
(四)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首席要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的影响,使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而资源与环境破坏速度逐步缓慢,使人口总量同农业资产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次是在农业持续发展阶段。避免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出现。选择合适地域,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最后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明确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实行生态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五)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
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创建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专门经营者群体。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能力。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的觉醒,也反映了人类在考虑自身生存问题上的重大进步。
过去,在农业发展中片面强调水资源开发,着眼于当前的增产。而持续性农业发展更关注的是未来的发展,关心的是在开发灌溉水资源的过程中,增强农业后劲,而不是随意破坏农业环境。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存在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粮食作为政治武器的运用,并不新鲜。国外有人叫嚷“谁来养活中国?”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适当进口一点粮食以调节国内市场,过去这样做了,今后还会继续这样做,但绝不能把解决粮食问题寄托在别国身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化肥供应,培育良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等。但必须指出,水利不兴,农业不稳,这是关键所在,重中之重。现在的水浇地,一般单产可达7500―15000kg/mZ,而旱地750―1500kg/mZ还难保。所以,只有有了水,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再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才有可能大幅度增产粮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又怎能有效地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没有水,光和热再好,施肥再多,也不起作用。不管作物品种多么优良,农田管理多么科学,政策多么正确,一次大旱,可以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一场大水,可以冲得荡然无存。水旱灾害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粮食、财产和生命,即使动员人民群众抢险救灾,化险为夷,每年也要付出很昂贵的代价。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水利刮目相看,并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和作用。
二、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工作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业的科学发展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改革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改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改革措施进行分析。
1.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4.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
5.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含英.政企分开,建立现代水利企业制度.中国水利,1994,(3).
篇3
正文:
一、我国农业灌溉的现状
1.节水灌溉的全新工艺和装置的推广力度不高,很多的高效节水工艺只是用到个别植被之中,一般是将其当成师范性的项目,没有在较为宽泛的区域中落实。
2.不论是灌区亦或是项目都面对着一定的产权模糊的现象,其管控权限模式,政企没有严明的区域,监管体系没有动力,管控不集约,调度失控等不利现象。
3.由于受到利益的干扰,那些资源比较多的区域的农户不愿意开展该项节水活动。
4.缺少费用,很多建成的项目因为没有充足的养护费用,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其不论是规模亦或是利润等都逐渐的下降,很多新建的项目因为资金不多,无法做好配套工程,其规模也很小。
5.一些区域在推广该项工艺的时候,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开展可行性的分析活动,不具有针对性特征,不论是标准化亦或是体系化的水平都很低,其维护活动无法保持一致。
二、节水灌溉技术探索
节水管理技术体系。关键是不断的健全多项管水体系,设置项目管控以及运作体系,确保合理的使用,有序的配置。
1. 渠道防渗技术
在众多的输水措施中,渠道是经常用到的一项。不过一般意义上的渠道在输水的时候,会面对一些渗漏的问题,其渗漏的总数能占到总量的大约一半左右。所以,对其积极地开展防渗活动,是目前水利行业非常关注的一个工作。结合防渗物质,一般分成如下的一些,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它的特征是,降低输水时期的水量外渗现象,提升利用特征,提升安全性特点,提升抗冲击的水平,提升它的输水特征等。
2. 喷灌技术
所谓的喷灌,是说使用专用的装置,或者是利用水的自然的下落把其运到需要的区域之中。经由喷头将其扩散为很多下的水滴形式,合理的布局,开展灌溉工作。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3.滴灌技术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及低压管道系统,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间所需要水量的不同,将水以及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滴在作物的根系上的办法。这个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管道、滴头以及枢纽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就是完全自动化的管理方式,灌水时控制灌水时长,所以灌水量相对较少,灌水周期短;使灌水量控制较准确,避免造成水源浪费。与喷灌相比,其在浇水的时候还能为植物提供肥料是一个不错的效率的选择。系统的组成方式,主要是固定与半固定的系统组合,半固定适用于宽行的蔬菜和瓜果等作物,其主干管道以及相关的支管道是都是固定的,但是这也不妨碍其田间的浇灌,通过毛细管道就可以控制作物的浇灌,一条毛细管就可以轻松的负责多行作物,在浇完了一行的作物后便移到另一行灌溉,这样既减少了大量的毛细管道的资本投入,也大大提高了毛细管道的利用效率。固定的系统对果树、蔬菜等作物比较适合,其管网全部安装好后便不再移动。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节水灌溉措施
1. 基本原则
在管理上,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节约优先,注重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把农业灌溉节约用水放到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
在开展工作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加强对各省辖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明确各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重点与任务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在具体措施上,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狠抓管理,注重实效。根据各省辖市的实际情况,抓住影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合各地的高效节水工程措施,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
在发展机制上,政府调控、扶持引导,农民参与,活化机制。在推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运用经济、科技、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增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机制的内在活力。
2.具体措施
2.1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统筹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灌溉水量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衔接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近期、中远期全省节水灌溉规划。
2.2 优化配置,以水资源定发展
我国水资源贫乏,必须加强管理,联合运用,分质供水、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要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注重新建工程评价和已建工程的监测、评估,坚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确各灌区、各用水单位农业用水总量和田间灌溉定额指标,要求用水户在指标控制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确保实现人口 - 生态 -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3 适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标准,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做成水利基础设施。根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及其工程特点,既要考虑当前的现实适用性,又要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中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建设标准,建设一大批标准高、基础好、示范推广带动能力强的片区,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
2.4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引,综合的分析节水工作
现在的节水措施,无法改善缺水的问题。为了提升产量,促进农业发展。群众不仅在多区域的开展打井工作,同时还将节约的水用到更为宽广区域的灌溉工作之中,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活动。所以,应该深入的分析可持续的思想,站在大的层次上分析节水工作。由于节水不单单是技术以及工程层次的内容,还是一种整个社会的要素。其关系都到很多内容,比如产业构造的调节和农业的利润等等,此类现象并非是单一机构可以应对的。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3.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取优秀的节水科技,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状态开展好规划活动,不应该单纯的引入,不关注实际。对于中低产田的整治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四、结语
目前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已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因此,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我国比较落后的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技术研究。
篇4
LI Ping, SUN Zi-bao, FANG Jiang-p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Department of Tibet University, Lin zhi 860000, Tibet,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nzhi area of Tibe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societ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Linzhi area was evalua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nzhi of Tibet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是西藏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本地区及西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全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探讨其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为林芝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1-5],结合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林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分成3个子系统即3个目标层,分别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每个子系统选取若干典型指标,共计17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A):农业总产值(A1)、人均粮食产量(A2)、人均肉产量(A3)、人均生产总值(A4)、财政支农(A5)。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粮食作物单产(B1)、人均耕地面积(B2)、粮食播种面积(B3)、农机动力(B4)、化肥使用强度(B5)、农药使用强度(B6)、农村用电强度(B7)。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C1)、农业人口比重(C2)、人口密度(C3)、第一产从业人员比重(C4)、人口自然增长率(C5)。根据17个指标的特性,将它们分为正向作用指标和逆向作用指标两类。其中,正向作用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指标值越大越好,如农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等;逆向作用指标值若超过一定限度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值越小越好,如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等。数据来源于林芝统计年鉴1996―2000、2001―2003、2004―2007[6-8]。
1.2 确定各指标权重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反映该指标在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并且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9-11],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3个目标层的权重及17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1。
1.3 评价步骤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为便于比较,以1996年为基期,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见表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用极值法,即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Xit=Cit/Ci0(1);当指标为逆向指标时,Xit=Ci0/Cit(2),式中:Xit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的标准化值;Cit和Ci0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和基年(1996年)的统计值,对于任意项指标,只要标准化值增大,便意味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用y表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y=∑Wi.Xit(3),式中,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it为标准化值。综合评估值Y=y1+y2+y3。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和综合水平进行评价,1996-2007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值由1996年的1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1.888 5,增加了0.888 5,增幅88.9%,年均增幅达7.4%,表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1 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
如图1所示,1996-2007年间,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先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4年突降后又呈上升趋势,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其持续发展能力由最初的0.528 0波动增加到2007年的1.278 0,增幅58.7%,年均增长率为4.8%。从该子系统各指标的表现来看,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基本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18 388.20和0.37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 29 939.00和2.05万元,分别上升 11 550.80与1.68万元,增幅达 62.8%、448.9%,这两项指标的大幅增加,使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另外,财政支农指标的变化也明显影响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2004年财政支农力度的大幅下降导致了该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芝地区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性强的特点。
2.2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
图1、表3,表明林芝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研究时段内呈慢速增长态势,其可持续发展指数值由1996年的0.322 8缓慢增加到2001年的0.403 8,增幅25.1%,在2002年突降到 0.352 8后又持续增加至2007年的0.406 9。纵观不同年份之间的指标数据发现,1996-2007年间,虽然粮食作物单产、农机动力、农村用电量三项指标的较大幅度增长,使得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有所提升,但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逐年增强,造成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该区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导致该子系统在研究时段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因此,农业现代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但林芝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警示我们对通过农业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做法要慎重,特别是在本区化肥和农药施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非农建设占用大面积耕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导致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持续下降也是致使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现今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态势,是促使林芝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必要措施之一。
2.3 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
表3所示,1996年至2007年,该子系统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基本为持续缓慢上升态势,1996年其指数值为0.149 2,2007年为0.203 6,增加了0.054 4,增幅36.5%。对照指标数据(表1)可以发现,1996-2007年,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外,其余指标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农业人口比重指数值由1996年的0.751 2降低到2007年的0.749 7;而一产从业人员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0.449 0降低到了2007年的0.395 3,降幅为13.6%。上述分析说明,人口密度的增加、农业人口比重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比较明显的副影响。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有利于本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说来,1996-2007年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态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不断加强。但不容忽略的是,林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加大、人口密度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对其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 结论及建议
研究时段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较快,而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但三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林芝地区农业初步表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篇5
导读: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旱区农业发展的热点。针对临夏州实际问题,笔者主要从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临夏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旱作农业是指完全依靠天然降水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而从事的农业生产。建立可持续的旱作农业生产体系非常重要,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各个地区、乡镇必须认真贯彻实施的基本方略。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主要包括积极推广优良抗旱品种、全膜覆盖技术、提高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以及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从内外两条途径进行实施,然后立足临夏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技术措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一、技术措施
㈠积极推广抗旱品种
旱作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水资源问题,而抗旱种子由于对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产量相对稳定,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可以减少用水,从而减少生产劳作成本,这对旱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十分有利。长期以来,旱作农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况因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旱作农业的根本问题是水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应用抗旱品种,普及农业机械,极大促进了旱作农业的发展。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不足是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培育出的抗旱种子可以弥补水量不足问题。因此,积极推广抗旱品种是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更具观实意义。
㈡全膜覆盖技术
推广全膜覆盖技术的也是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自然降水的蓄积,增加降水的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全膜覆盖技术将土地径流进行富集,在干旱的时间利用起来,既减少了蒸发量,又可以使土壤的肥力获得极大地提高。
二、保障措施
㈠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
任何技术的实施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作,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是影响整个旱作农业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传授科技知识也至关重要。科技素质作为科技元素的一种,不仅仅要求的是技术素质,更多要求人们可以理性思考,开阔视野,充分发挥优势和长处,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实力。因此,农技推广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练各种操作技能。
㈡完善农技推广网络
建立农技推广网络是农技推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乡级农技推广网络尤为重要,全方位、立体化的建构乡级农技推广网络是旱作农业形成有效生产力的关键因素Ⅻ。而引进高新技术是巩固和壮大农技推广网络的重要方法,高新技术是否及时得到推广应用,是影响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农机推广部门应予以重视。
三、结语
积极推广抗旱品种、抗旱积流灌溉技术、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以及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促进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如何完善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于旱作农业发展非常重要。旱作农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也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因此,提升技术和完善保障措施,对加快旱区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都有积极意义。
(编辑:宋军生)
参考文献:
[1]李生秀西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03)
篇6
1 土壤肥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土壤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宝贵的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全面地、持续地和协调地供给植物以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能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1.2 肥料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增加农作物产量。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因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如合理施肥使作物茎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在未来农业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我国有限的耕地和众多的人口的农业发展现状,施用化肥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土壤肥料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科学施肥和过度施肥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一些地区由于过度的施肥,比如说氮磷,从而导致地表水产生富营养化的现象。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和含有铬、氟等有毒元素的化肥,很容易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金属片、玻璃碎片、塑料薄膜等很容易破坏土壤原来的结构,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2.2 土壤养分缺失,土壤的质量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增加产量,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化肥,且使用方法不当,导致耕地的质量不断的下降。而且,人们逐渐忽略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养分缺失。主要表现为土壤的基础肥力下降,土壤的物理状况下降,缓冲能力下降,土壤的各种各样的污染剧增。调查显示,我国有55%的耕地是缺磷的,55%~65%的耕地是缺钾的,这都成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问题。
2.3 化学肥料与有机肥的施肥比例不均衡
在施肥比例不均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不均匀。钾肥的施肥比例相对于氮磷的施肥比例来说是比较低的。单质化肥、低浓度化肥的施用比例高,高浓度的化肥施用比例小。过多的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的比例较小,这也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3 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
当前土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耕地保护工作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是保护耕地应用的重要措施。此外,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并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区,加强耕地资源的研究等都是解决目前土壤有效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3.2 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升土壤肥力
对土壤肥料的有效应用的准确监测,可以实现对土壤肥料应用情况的准确把握。土壤肥料的有效监测手段有国家肥料效益试验网络等,该网络能实时地掌握土壤内部氮钾磷的分布状况和对作物增产所产生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
3.3 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
篇7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y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4-0080-02
1 麦积区概况
天水市麦积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东南部,东接宝鸡市,西靠甘谷县,南邻两当县、徽县,北连清水县、秦安县。麦积区地处东经105°25′~106°43′,北纬34°06′~34°48′之间,东西长123km2,南北最宽处50km2,最窄处不足5km2,海拔在1000~2100m之间,区内山脉较多,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和南部的地层褶皱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为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全区总面积348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12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3.45%,致使区内土地肥力大大降低,极度贫瘠,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植被破坏程度严重,农业的基础条件恶化,干旱随之加剧。这些都成为制约麦积区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生产水平提高的障碍性因素。因此,麦积区全区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积极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2 治理方向
2.1 以水利可持续发展为方向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水利涵盖内容比较广泛,例如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整治河道、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就是水利,水利建设是利国利民利生态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我国在水利建设以及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水土流失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包括河道断流,植被破环等。这些后果会进一步导致枯水季节水量减少,进而引发涝灾;地表径流增多,加剧洪水泛滥,淤塞河道水库,降低水利经济效益;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水资源质量下降等。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是当前唯一的选择,尤其是在麦积区这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所以,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麦积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土保持是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是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主要有:①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土壤的入渗量,提高土壤湿润度和田间土壤含水量。一些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将地表甚至地下径流进行拦截并储蓄起来,以便后续的利用,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减少洪灾,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提高枯水季节的土壤含水量,减少旱灾的发生,也降低了径流的年际变化。②水土保持可以极大地减少水土流失量,阻拦泥沙的流失,保护土壤资源,进而保持了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③水土保持可以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加大山体表面的稳定性,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达到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④水土保持可以有效防止土壤当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2.2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
农业在中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安定天下、稳定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出现,展示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其核心力量就是保持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生产力稳定增长,维护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提升经济效益,满足人类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土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水土流失会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持水土资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为了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在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过程中,要有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方案和因地制宜的实施步骤,把农业生态平衡、农林牧生产和农业环境的保护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效益互补,建立起完整的旱作物农业增产体系。另外,为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永久性生存与增收问题,实现四同步:①强化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基本草地和具有地域资源优势的基本经济林地建设,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无限的农作物资源,以提高人畜承载能力,减轻人畜对土地的压力。②调整农业结构,改变农业种植种类单一的模式,引入牧草、经济作物的种植,大力推广粮草间作,将牧草引入农田耕作系统,发展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种植模式,以解决牲畜舍饲所需饲草数量的增加问题。③推进农业产业化集体化现代化,将耕地集中起来,统一整治、种植,将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引导农民致富。④实施生态移民,做好生态移民的宣传工作和后续保障工作,将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人口及时移出,然后对相应地区进行沙漠化治理,运用水土保持措施,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3 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方向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现如今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绿色植被减少,进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衡,所以做好水土保持对改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水土保持是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工作,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不但要注重水利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水利、农业、生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要将水利措施、农业措施、和生态措施有机的结合起来。
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改善空气环境和水环境。以森林作为植被的主要部分,森林覆盖的区域可以减少地表径流,树叶的截流和蒸腾量较大,可以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陆地循环的降雨量;森林的根系不仅能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增加水向土壤渗透,而且能固结土壤,大大地减少土壤的流失,另外,森林覆盖的地方,地表储水量增加,可以促进其他植物的生长,进而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森林还可以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涵养地下水,为周围的植被建设提供有利的基础。可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水土保持也要以生态建设为方向,这样不仅可以改善麦积区的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对麦积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都有有利的作用。
3 结论
水土保持是一项既复杂,又涉及面广的工作,治理水土流失,积极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需要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入手。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动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生态建设,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水土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可有效发展生产力,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农业、生态之路,才能使麦积区人民脱贫致富,才能使麦积区经济大幅提升。
⒖嘉南祝
[1]冯会明,张慧.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与做法[J]. 科技创新导报,2008(2):111.
[2]王丽霞.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1(20):369.
篇8
由于环境因素、人口因素、资源因素及制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1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1劳动力素质不高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普遍不高,加之,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多向城镇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证劳动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因此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项任务究势在必行。?
1.2农业信息化程度低
当代信息化高速发展,信息就是生产力。然而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具体体现在:政府的引导及资金的投入,还有人才的培养、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方面。
1.3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农业结构,从整体来看存在着不合理和趋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过多,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场决定农民们种植什么。由于农民对市场经济需求变化把握不准确,突显出跟风问题,致使农业产业结构不均衡。农业经济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优势,?生产特色、优质的新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
2.1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农业人才的储备
人才的培养,是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要善于发现农村实用人才,并发挥典型引领的作用,积极培育农业技术骨干,引进生产型、经营型人才,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2提高和完善信息化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只是应用推广阶段。政府要提升统筹规划意识与执行计划能力,建立一个跨地域、跨部门的农业信息系统,形成权威的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人才服务队伍的培养,拥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农业科技信息得到有效利用;以往我们不仅以“知识就是生产力”,而且我们现在还要以“信息也是生产力”。在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生理需求以及防病治虫预警服务,信息技术将无疑会在日后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加强农民培训,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
农民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才可有效实施起来,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农技推广等工作,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民相信科学,自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2.4 发挥地区特色,依据市场需求指导农民选择农作物
对农民的作物选择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政府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对农民的作物选择可以做出一定的引导,鼓励人们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来选择农作物。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特色,种植当地的特色产品,销向其他省份,乃至世界各地,以此方法体现出每个地区的特色。
此外,人口与农业资源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对农业贡献量的加大,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保障了人口与农业资源的协调关系,农业活动是以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要有一定的限度,在采取新的措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保证新的措施不会存在太大的风险,小范围测试后,才可在大范围进行推广。
2.5实行多种优惠措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对农村要采取更多的优惠措施,并积极采取措施,以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农民种地,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和谐发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
加大治理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的力度。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多借鉴先进国家的治理方法与措施,依靠科技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并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加大了土地的生产效率,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生态、循环的发展过程。组织农民去国外学习,并积极引进可适合在我国开展的农业措施。
同时,在农村建设农产品的深加工级副产品回收再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减少资源浪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形成良性循环。?
3结语
篇9
研究表明,发展文化体验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_个重要趋势,将受到更多游客的欢迎。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给文化体验旅游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这为黔西南州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指明了方向。2012年《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兴新支柱产业,推进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跨越。"
2.4威胁
2.4.1外来文化冲击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得以发展,首先在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必须看到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外来的强势文化将会给黔西南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年轻人不愿学习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导致一些颇具价值的民族文化如传统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2.4.2州外的竞争
当前,州外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以及经济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始终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深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制定与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且积极调游,竞争会曰趋激烈。其中,省内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已取得良好的成绩,在国内外广大游客中颇具影响力。附近的云南省在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发展方面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州外一些地方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的成功发展,对于还处于旅游发展初期的黔西南州而言无疑是重大挑战。
3总结及相关建议
通过SWOT分析可以发现,黔西南州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存在不少发展瓶颈并面临_些挑战。黔西南州应抓住良好机遇,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破解难题,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努力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于发展劣势,应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可进入性,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努力打造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精品。至于存在的威胁,在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旅游过程中,可考虑通过政策扶持等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同胞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此外,还应考虑旅游发展的区域合作问题,加强与州外其他地区的合作,共同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市场。整与优化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1农业经济可持续的理论基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1种旨在让全球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一可持续农业被正式提出。研究者G.道格拉斯于1984年提出了可持续农业是环境的重要性、食物的充足性以及社会的公平性之间的相互结合;1987年,学者BJ.布朗则提出了生态、经济与社会持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联合国粮农组织则认为,可持续农业是不会导致环境退化,在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而且能够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_种农业发展形式,强调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农业生态生产间的相互协调,且这一协调一定要建立于持续、发展、公平以及共同性的基础上。持续性就是应当保护农业发展中的资源基础,从而让农业建构于生态可持续基础之上。因此,可持续农业理应成为再生农业,是各类让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实践的过程。对于发展来说,应当提供充足且可靠的农产品,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鉴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人类所具有的消费水平也应当不断地提升,消费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公平性与共同性则是指应当确保人们在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产品消费的占有与收入分配上能够尽可能地实现机会上的均等与公平,主要包括了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平等。
2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要想尽快地实现市场化、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的目标,就_定要发展可持续农业,充分发挥出农业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相当多,比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类型与种植物十分单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注重化肥却忽视农肥、土壤有机质的肥料含量过低、森林的覆盖率过低、河流与海域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等,这些均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此,应当依据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建设高效能人工系统,切实做到低能耗与高产出、无污染的新型生态农业,全面运用生物之间的量化关系,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运用新技术以强化农业经济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以及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生态平衡恢复能力,从而落实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3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3.1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是要立足于选择与运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从而防止出现农业土地的水土流失、沙漠化以及盐碱化等不良现象。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要做到节约利用土地,降低不可恢复的非农业废弃地,从而巩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二是要运用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方式以防止出现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要大力实施让水资源不受到污染与破坏的实用性技术,切实解决各类水环境问题。三是要运用技术改进以及生产利用方式的改变,努力防止农业生物资源运用上的重大浪费,让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化,让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四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以及富有成效的制度制约,切实防止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耗损造成的多种生态影响,防止酸雨、紫外线辐射、干旱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危害,强化大气资源以及农业气候资源之保护。
3.2落实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_是要减少与消除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其他剩余残留物对土壤、水体与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二是积极有效地治理集约式家畜养殖粪便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废弃物对于农业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三是要预防和治理农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环保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上,要积极控制农业污染废弃物排放的总量以及单位产出造成的污染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产出效率的提升,合理运用环境的容量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全面协调,进而实现双赢目标。
3.3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
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选择上,要切实遵循适宜性与可持续两重标准。前者是指选用合理的技术。要依据不同区域中的资源、生态、技术以及投资等具体状况,选用合理的技术类型;要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为先导,优先选择富有实效性的传统农业技术、工业式农业技术以及可替代农业技术,从而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合理结合。要跨越单一化的农技科学,从而实现多和学科领域中相关技术的组合以及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指农业技术的选择应当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公平性以及共同性等原则。要尽可能地选择低污染或者无污染,并且有助于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型农业技术,使用较少或者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或者盐碱化等副作用的农业技术和其他类型的生态良性化农业技术。要选择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的良好技术、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市场运营效率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消费品利用成效的技术以及能够提升农业管理系统工作效率的技术等。
3.4健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
_是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与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机制。要建立起更加完善、更为配套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资源科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环境所进行的定期普查、动态监测以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农业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农业资产管理制度等;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市场流通机制以及消费管理机制等。二是要健全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要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综合性发展规划,包括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以及农产品消费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使其能够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依据;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我国现代农业政策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了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区域性政、加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等。三是要健全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现代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共同遵守的习俗与常规等基本行为准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和现代文明进步保持_致的,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要加以弘扬;还有一些非正式制度因素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离的,将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3.5大力改革现有农业科技体制
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节。_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将农业的发展建立于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上。所以,在农业科技工作当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健全现有的农业科研体制,改进与优化农业科研系统结构,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为有效的农业科研应用机制,真正做到农业机构的轻型化、农业队伍的精干化、农业成果的产业化、农业企业发展的集团化、农业运行机制的高效化。二是要依据现代农业发展之所需,强化现代农业的科研开发。要切实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科技视为社会公益事业加以对待,通过财政拨款加以扶持。三是要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来推广示范性科技成果,要积极探索设立科研源自于生产、成果由市场加以检验的新型机制,强化科技和经济的密切结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于〃三农〃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注力度,彻底扭转社会上不够重视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态度,积极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并提升农业产出的效益。
3.6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
篇10
1 全球农业现状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与环境危机,人口数量日益剧增,根据联合国 2001 年的统计,世界人口在过去的 30 年中,大约每十年增加 100000 万人。世界人口 2000 年为 606000 万人,2006 年为 650000万人,预计 2015 年为 720000 万人,2030 年为 830000 万人,2050 年为 930000万人。庞大的人口数字造成了除了人均占地空间的日益减小,更重要的是对赖以生存的农业作物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气温上升以及水土流失等,这些不良现象导致了全球粮食供应不足,再加上农业自身的特点,极易受病虫危害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生存,维护好生态平衡,各国先后都提出了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球农业的不乐观现状迫切希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早日步入正轨。
2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农业发展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及有机农业。原始农业是以自然经济为背景的一种低端农业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依赖于自然规律,再加上这种生产模式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产量较低,经营模式粗放。现代农业模式就是当今已经发展的模式,依靠各种化学物质去除病虫,提高产量,这种模式为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药物残留、生态失衡,一系列的影响让人们开始向新的模式发展。有机模式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这种模式生产的有机食品生产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之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果。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 必须高度协调地发展,人类需要在遵循和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的生产,这样才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继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
2.1 病虫害防治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生物灾害,病虫危害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好坏意义非常重大。根据农业专家的观点,现代农业种植的各种作物,只能收获到总产量的60%~70%,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只能达到50%甚至更少,而如果没有植物病虫害有害生物的为害,全世界的作物田间产量可比现在增加20%~30%。由此可见,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为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服务,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本身是一个自然的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这就要求实现生态的效益和经济的效益的最优化,这决定了病虫害的防治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2.2 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当今社会,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尤其是这几年,各地没有意识到耕地的潜在价值,大量占用土地用于商业用途,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不完善的农业土地产权制度,以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沙漠化严重、土地流失,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走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耕地资源大量流失现象需要引起注意,更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
3 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统筹管理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互相平衡,病虫害综合治理是可持续植物保护的本策略。有效的保护有机农业物,去除病虫害,可以采用一定原则,即:当病虫的危害数量增大到一定的程度,超过评定值时,根据资料分析,当它造成的经济损远大于防治付出的代价,以及此病虫危害甚重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出现不显著的病虫密度,将容忍这种情况现。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模式。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同,不是以破坏单一利益为基础,而是以特殊的方式获取自然资源,需要在保护资源环境中开发,同时在开发有机农产品中保护资源环境,从而建立良好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很好的保护土壤、水源、物种和环境,继而保持和发展土壤肥力。
统筹管理即需要全方位的考虑问题,除去病虫不能只顾当前的利益,从而忽略了未来的发展,需要采取最优化的措施,尽量采取非化学的措施,尽量不破坏生态坏境。病虫害的防治从多角度考虑,既要考虑化学性,又要考虑生物性、科学性,比如选择性作物及品种、科学的种植制度、保护益虫天敌等,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化学物质除虫。
3.2 维持生态平衡
大自然本身有自己的运转节奏,正因为如此,大自然才可以繁衍生息数10亿年,大自然中很多物种是相克的,因此物种多样化,更容易使得大自然循环稳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增加农田的物种多样性,保持原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充分利用物种间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及时的减轻植物病害的危害,这样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和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一种植物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其他植物,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问题。大自然的植物之所以繁茂,就是基于赖于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因此,治理病虫害问题,不能主要利用化学防治,需要更好的维持生态平衡。真正做到使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由偏重化学防治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3.3 技术创新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开始将人类的文明成果用在自己领域,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可以将崭新的文明成果用在自己领域中。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优势,结合数学分析理论知识,可以建立起一些病虫害预测及治理系统。通过将病虫害危害信息、植物本身特点及其他因素作为考虑对象,经过算法处理,这样可以提供病虫害发生程度的预测,并且可以相应地提供最优防治策略,以期能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更好的治理病虫害,从而可以更好的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4 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他问题采取的措施
4.1 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农业中由于农田的水利工程不配套以及落后的灌溉方式,导致耕地土壤盐碱化大大加重,造成更多耕地资源流失,针对于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大力宣传耕地流失的危害,减少耕地资源的流失。
4.2 低碳经济理论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入到空气中,造成全球日益变暖,而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过高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 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非常庞大,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需求,我国相比其他国家,更迫切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于此,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智燕,廖桂平,高必达.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5).
篇11
水土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人类的生存、繁衍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水土资源。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就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条件。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的,因此,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也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大障碍。在我们甘肃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原因,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水土,防止水土的流失,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样,经济的发展为水土保持措施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地区经济发展与水土保持的相互作用关系是衡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土保持与甘肃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对甘肃山区水土保持事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给甘肃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和水土保持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了一些基础的依据,也给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对甘肃山区水土保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实现甘肃山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引起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是在90年代初。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持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该由下述几方面组成:首先,与原先只注重经济发展的理念不同,可持续发展除了承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外,特别强调生态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可持续性。其次,它涵盖经济发展的广泛含义,包括现有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交通、水、电、通讯),现有服务的可持续性(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设施),现有管理的可持续性(协议、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还有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性(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再者,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公正、正义、平等和参与性(决策参与、执行参与、利益分配参与和评估参与)。最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政策决策原则密切相关,依赖于政府及有关组织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
为此,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就是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放在特定的地域 “山区”,用它来指导山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综合性与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可以有不同重点的展开。就山区经济的发展来说,其发展目标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山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二、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水土保持就是输入人工辅助能,引进物质、能量和信息,引进以林草为主的绿色植物,使其由无序向有序、低序向高度有序转化,由生态失衡的恶性循环向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转化的有序化原则。在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成分中,水土保持是根本保证、是基础、是手段,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其要达到的目标;其应用的范围应是广大水土流失地区,并且水土保持本身也含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是人们对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修梯田、建坝系、兴修水利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都是对干旱山区恶劣的自然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水土保持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共同发展进步。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推动山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客观上要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水土保持为此提供了途径。尤其是在甘肃广大山区,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程度低,要走优先发展第二、三产业,再以其来反哺农业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基本农田产出率,不断丰富农产品供应,解决摆脱贫困、预防灾害的问题,进而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才是根本出路。实践证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水土保持,没有这个牢固的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水土保持是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水土保持可使退化了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使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可再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保护地球的生命支撑系统不被破坏。反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促进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在甘肃山区首先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为整个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是前提。否则,虽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和很高的经济效益,但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永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总之,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铸就了山区经济繁荣与稳定的坚实基础,是山区经济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三、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机理
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一个“空间范围”内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连接方式,决定这一范围内水土保持与经济的耦合发展。耦合(Coupling)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就山区来讲,这种耦合关系有前向耦合和后向耦合之分。
前向耦合是指为改善山区恶劣的自然生产条件,针对干旱缺水以及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等而进行的水土保持治理,主要是修梯田、建坝系,荒坡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这些水土保持措施改善了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后向耦合是指粮食增产、经济林果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山区经济,使经济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因此,前向耦合是后向耦合的先决条件与基础。
总之,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来看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和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水土保持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保持项目中,这又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长足发展。所以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忽略了或偏向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全局。换言之,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决定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反之,水土保持对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山区经济如果能够得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及时、大力支持,山区经济发展将会又好又快发展。山区经济发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与保障,甚至会出现许多新的水土保持策略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静.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与实践-国民经济学系列丛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8:78~83.
[2]王育新.浅议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4(04):72~73.
[3]杨丹萍.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机理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08):18~20.
[4]尹亮,王关义.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与途径[J].商业研究.2002(240)02:9~11.
[5]许靖华,李成杰,等.侵蚀山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04):13~15.
篇12
《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1.1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1.2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2.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主要表现为:一,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二,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2.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