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现在生态环境的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在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现在生态环境的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目前中国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 中国林业现状

根据第六次( 1999 - 2003 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 491万公顷, 比第五次( 1994- 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 , 增长1.7个百分点。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 901万公顷, 年均完成725万公顷; 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 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

1. 2 存在的问题

当中国林业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中受益时, 天然林的破坏情况正在恶化, 导致在森林面积总体扩大的情况下, 森林质量下降。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体现为成、过熟林的比例下降。森林退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06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 749万公顷, 1998年长江大洪水与松花江洪水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森林质量退化。此外, 中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见表1。

表1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

2 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 荒漠化

中国是第三大荒漠化国家, 现有荒漠化面积约153.3万km, 并以每年约2 500 km 的速度发展。荒漠已对大约4 亿人口造成威胁,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 包括农作物和土地的丧失、公路和铁路的阻塞及埋没、灌溉坝和运河被淤泥堵塞等等。

2. 2 洪涝和沙尘暴

洪涝灾害每年威胁着约1亿人的生活, 也限制了主要河流流域的经济发展, 每年由于沙尘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5 亿元。潜在损失估算表明, 护牧林、沙漠恢复绿洲支持了畜牧业和果树, 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收入约200亿元。

2. 3 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 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仍"总体严峻"。由于森林、草场、湿地、河流湖泊等野生物种生境退化或遭破坏, 中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156 个在中国, 约占总数1/4。

3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 对直接利益的需求错误地将环境和林业生产割裂开, 而人们一般选择短期利益。

森林的急剧减少是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森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功能。在中国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有:

3. 1 林木生长量低

长期以来由于树木存在重采轻造, 加上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幼林没有进行抚育, 致使林分质量差, 林木生长率很低, 见表2。

表2 树木平均生长率

如表2所示, 中国林木平均生长率跟一些林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3. 2 资源消耗量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 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 加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和林木生长特点办事, 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 所以造成现在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水平。据统计, 中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 , 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 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 自50年代以来, 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3. 3 开垦林地

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 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中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 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 刀耕火种, 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 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 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 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3. 4 采集薪材

中国农村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 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

4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阶段中国林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与林业资源的过量开发有直接关系。

4. 1 合理的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的原则是, 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 而且要考虑维持天然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生态采伐设计涉及3个层次: 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

在林分水平上, 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养分、水分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充分反映自然- 社会- 环境的和谐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景观水平上, 使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特征。模仿自然干扰则是模仿森林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自然燃烧或遭遇风倒等现象, 通过外力干扰帮助森林成长。如有计划地人工助燃, 可以消灭森林中的病虫害, 烧死一些过密的林下植物。风倒可以形成林窗、林隙, 大小不同的林窗、林隙, 其实就是多种生物的乐园。

4. 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的宗旨就在于管理和保护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之可持续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 已成为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 截至2003 年, 中国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538处, 总面积达到1.18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12.3%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4 处; 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 面积有303公顷。设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管理规则和资金来源渠道, 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破坏和任意改变林分的经营方向, 还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 特别是稀有种和濒危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环境资源林建设, 有很大推动作用。

4. 3 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2002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当年, 据对全国57 个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县的典型调查, 工程实施四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 1)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初见成效。57个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四年间减少了41.97万公顷, 沙漠化减少了5.05%。

( 2)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1998年, 57个退耕还林县25°以上坡耕地面积为50.6万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17.32%, 到2002年, 已累计退耕35.6万公顷, 其中25°以上坡耕地退耕16.8万公顷。

( 3)农林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57个县2002年的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98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提高幅度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 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涉及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0 多个县、6亿多农业人口, 工程建设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 以上, 涉及中国生态类型的2个大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11个类型区(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水土流失区、风蚀沙化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等)。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护林业资源来维护生态平衡。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 加强环保、法律、经济方面的专业学习, 培养技术管理人员, 提高技术人才的比例, 加强城市绿化, 有计划植树造林,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水平协调增长。

篇2

传统发展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破坏已经引起我国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走科学发展道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环境破坏,还可以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寻找作出积极贡献。近几年,受全球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还对全球生态环境现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势在必行了。

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是我国公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也没有引起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为数不多的人甚至还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其无关,认为没有必要对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措施,这些消极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重束缚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此同时,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相关常识也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一大重要原因,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部分地方官员为了在脱贫工作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从而忽略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地方的经济增长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上。(2)很多人觉得生态环境保护不在他应尽的责任范围内,因此认为没有必要为生态环境保护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生态环境保护隐患不断累积下来,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影响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

1.2缺乏合理开发资源意识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被早期经济发展模式所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制约,尽管已经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锁具有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导致不合理开采的事情经常发生。例如在有“工业元素”之称的稀土开采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前几年,部分企业由于稀土的价值较高便大量开发此类资源并出口国外,严重缺乏合理开发资源意识。工业所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此同时,还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在资源紧缺的市场迫使下,部分稀有金属的价格成倍增长,部分商家被其丰厚的利润所吸引,从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这些都是我国不合理发展的最好体现。

1.3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的重视来源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后给其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相对劣势,投入根本不够从本质上解决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的问题,所以做好全方位的投入也显得特别重要。领导层对环境保护这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投入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挪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也有发生,由于缺乏资金不能进行合理规划,导致后续的保护工作无法开展,生态环境所受到了严重污染将会是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2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我国实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施科学治理

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俗话说得好“治标先治本”,必须从根源下手才能过好的解决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明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递进关系。合理规划工业、农业等产业并加大对其管理制度,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以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充分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性,这在后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要做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使居民或法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科学合理化,对违法此法规的法人给予一定的处罚。

2.2科学治理

我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展循环经济来减少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对于很多人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新定义,其主要提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合理化”等先进环境保护理念,也就是循环利用资源进行高效生产,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来改善生态环境现状。在循环经济的研究、资源再利用技术、利用程度等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因此,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概念,争取能够早日实现资源的高利用和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让我国能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够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还可以以循环经济作为指导思想对久产业进行整改或创办符合当今发展趋势的新产业,促进我国可持续道理发展。

2.3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力度

我国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便是旅游热,在我国现在的发展形式看旅游业可谓非常好。不少的旅游景点都是由原始森林开发而来,这些旅游景点尽管保留了原始森林的基本风貌但是被开发过后存在许许多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量原始植被被砍伐、河流上飘满“白色垃圾”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旅游景点开发阶段,大量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于施工方案缺乏科学性。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所发出的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动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有可能造成生物链不平衡,原始森林内食肉动物的减少致使食草动物数量急速增加,对景点内的植物进行啃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对于旅游开发应该对其进行研究,合理开发旅游业有助我国经济增长,但是应该合理开发旅游项目,与旅游业有关的部门要严格监督旅游公司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协助资源部监管旅游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兼顾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治理环境污染、加大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力度等都是比较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肖晓英.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性的策略分析[J].地球,2016(2)

2宋艳玲.浅析发展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

3汪芳琳.皖江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生态补偿策略———以安徽池州市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1)

篇3

一、GIS的定义及应用

1、GIS的定义

GIS的英文全拼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者Eco-Information System,可以简单定义为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还有一种说法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义为针对某种特定的应用目标而建立的空间信息系统,其建立的基础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网络等,该技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相关的空间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查询,处理、分析、更新等。

2、GIS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GIS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GIS技术已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换言之,如果人们所要研究的对象与空间位置之间存在着关联,那么就能够利用GIS对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当前,在很多领域中都已经明显地显现出了应用GIS的各种经济方面与社会方面的效益。例如:矿产资源调查、环境评价与监测、专题地图制图、土地与水资源调查管理、资源开采、管网与交通模拟模型、导航系统、城市规划。

二、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环境指的是由不同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而这些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又包括生物群落、非生物自然因素等。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或者全部都是自然因素,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间接的、潜在的、长远的影响。

生态环境评价指的是在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对需要研究的对象的各种构成、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稳定性与发展趋势等从整体上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对系统中所存在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制约因素进行充分认识,同时对各种促使与政策多产生的结构进行评估。生态环境评价为生态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满足了环境保护与复合生态系统发展之间的需求。

三、GIS在环境评价领域的应用现状

随着电脑与个人工作站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各种功能强大其价格较为低廉的GIS软件纷纷出现在市场中,使得GI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数据源购买的过程中,既能够购买商业地理数据库,也能够购买手工数字化地图,同时还可以通过遥感(R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对数据源的获取。由于国际上出现的GIS应用热潮与各国之间合作交流的增多,GIS应用获得了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今,GIS已经在环境研究的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其中就包括生态环境评价。在我国,虽然在生态环境评价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要应用GIS技术,但是GIS技术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已经被众多的学者与评价单位所认识到,并已经开始将GIS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生态环境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生态环境评价的目的

生态环境影响根据IS014001中所规定的标准定义来讲,指的是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所有的有益或者有害的变化,但人们更关心的是其中的有害的变化。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各种开发的决策与活动进行之前,对人类活动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其中有害的变化提出能够尽量减少或者完全规避的策略,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

2、生态环境评价的意义

作为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预知作用、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在生态规划方案的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生态环境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第二,生态环境评价可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实现对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发展的规律从整体上进行认识,为协调系统结构与功能、科学合理地开发资源提供依据。

五、GIS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把GIS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对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GIS的分析作用,可以完整的对区域进行空间分析,以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多要素整体评价和综合分析。GIS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规划表现出以下的优越性:第一,通过对GIS技术的利用,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各要素的动态、实时、综合的监测,并且获取了丰富而全面的信息;第二,通过GIS技术对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处理与空间分析,可以弥补分析方法的不足,以达到生态环境信息分析的属性信息与空间的综合处理与一体化分析的功能,并且实现生态环境演变的预测和模拟;第三,在生态环境的监测与分析中应用GIS技术,可以达到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用途广的效果,比传统方法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优越性。

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GIS)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具有强大空间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能力,并且已经应用在各个的领域。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与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加,GIS技术已经可以在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方面作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对GIS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期待GIS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3(32):6-7.

[2]叶文虎,刘允芬.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J]自然资源,2011,32 (73) : 52-59.

篇4

环境艺术主要指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环境对研究对象进行开发与研究,并对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做充分的考量,以此为基础来选择对应的材料,然后进行相关的规划与布局,从而保证环境审美和环境承受能力之间实现和谐共存的观念。

生态发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包括人类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是对郑州市社科联资助课题进行探究。

一、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现状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由于其境内水资源匮乏严重,且部分企业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废水排放极为严重,时间一长,严重影响了环境的承载力。此外目前,我国大众并未形成系统的理性消费概念,铺张浪费极为严重,同时攀比行为也较为严重,这严重制约了河南生态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河南生态发展的情况不好,环境艺术概念未得到普及。在此基础上,需在河南生态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环境艺术,以有效丰富河南生态发展的层次,有利于河南生态发展的建设,为河南省构建节约型生态发展机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和生态发展的设计和规划匹配度不高

通常情况下,规划师承担并完成区域环境生态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规划师个人审美观念的影响,一旦环境艺术受到的影响较多,会导致区域规划失败。例如:在某生态基地的构建过程中,一旦规划者重视商业价值或者是艺术气息,会忽略生态基地的自然气息与生态功能,大大增加人工气息。如大面积草坪的绿化建设,政府并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是一味的为搞绿化而绿化,或者只重视商业利益,而忽视环境艺术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与本质。

2、和地区生态系统的重塑与恢复的匹配度不高

就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现状而言,河南省存在水土流失、耕地短缺、环境污染、植被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多种问题,大大增加地区生态系统重塑与恢复的难度。例如在水土流失治疗过程中,地方政府多重视退耕还林,但是,由于河南省的缺水情况较为严重,大大影响树木种植的成活率,不符合环境艺术的要求。有的地区为了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强行引入外来物种,与河南本地的气候、土壤、生态等不相符,短时间内绿荫成林,但是时间一长,由于与树木的生长规律相违背,导致树木种植失败,仅满足于形象工程的需求与政绩效益,生态美流于外表与形式。

3、和城乡环境建设的匹配度不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速度加快,普遍高楼林立,缺乏绿地蓝天,缺少环境艺术与生态美感。农村建设中,较为重视房屋建设,不存在生态美感,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缺少环境艺术为指导。

三、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的概念不独立,属于环境与艺术的综合,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环境既包括水、土壤、空气与动植物等因素,又包括理念、制度、准则等,空间范畴极为巨大,环境主体与内容皆不相同;环境艺术的概念尚未统一,仅可理解为艺术,以自然与艺术为基础,改造环境,提高自然和环境间的和谐度。

环境艺术包括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又涵盖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经济学、哲学、 社会学以及城市规划、植物学、光学、建筑学、气候学、结构工程学等学科。除此以外环境艺术的基础还包括了制图、色彩构成和绘画等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

环境艺术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环境艺术在生态发展中应用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 主要针对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能够提供给人们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保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具备的环保性与自然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

2、使用天然材料

环境艺术的生态理念就是指对天然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这样就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天然材料所对应的用途、建工工艺、造型和材料特性等多方面较为了解。比如:鹅卵石,由于这种石头的形状与性质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因此在用鹅卵石铺设人行道路后,人们走在上面可以充分发挥活穴健身的功能。另外,还有很多种类的树木存在香味,成群种植后,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一旦发现某种树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就需及时砍伐,以消除不良影响。总而言之,天然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强化生态理念。

3、天然生态环境基础条件的把握

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发展与生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还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环境艺术应用的过程,必须要把握与考虑生态环境需要的天然基础,同时还要以实际的地理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以便能够实现保护天然生态环境进的目的,大大降低资金成本的投入。在遇到生态环境相对较复杂的时候,可以以此为基础,建成具有艺术美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只要环境艺术运用的合理,就能够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结语: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的应用现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等,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的突出,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其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而促使环境艺术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艺术始终坚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使的环境艺术确立了生态发展的理念,以便使自己能够不断的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俊琪.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2):54-54.

[2] 赵新周.瓦当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篇5

二、生态环境下新农村林业发展对策

(一)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管理工作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必须把各方面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方针,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体系中,避免出现孤岛现象,从不同角度入手,做好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作,尤其是长江流域。对于这方面,要全方位分析长江流域的实际状况,多角度、多层次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治理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促进林业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林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多样化职能,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将其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好总体规划,制定可行的目标,比如,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新时期林业建设有序进行,要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化的林业建设方案,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

想要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加强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至关重要。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支出,调整投资比例,确保林业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具体来说,政府要重新综合规划生态建设项目,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新农村整体工作布局中,将其放在核心位置,加大资金投入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还要通过不同途径发动社会力量,多鼓励工业企业、社会产业在方面的投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金的分级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在林业发展方面的利用率。在此过程中,要多角度扩大投资规模,设立专门的林业发展资金管理部门,避免浪费大量的资金。此外,还要优化利用先进的现代树木种植技术、管理技术,不断拓宽生态环境保护渠道,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下新农村林业的持续发展。

(三)健全相关政策、立法,加强法制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综合分析林业发展现状,健全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更好地保护林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到其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对于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从某种角度来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国家、政府的大事,更是社会大众必须重视的方面。政府部门要优化利用社会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林区附近的群众参与积极性,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同解决林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避免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好人类耐以生存的家园。

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在不断地进行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当中对自然资源进行不断地采撷,进而出现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劣等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出现,已经开始对人们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威胁。而生物工程技术对于改善环境资源,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物工程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并且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果。而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将生物工程技术有效地应用到生态环境当中能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进而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工业领域在大力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我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这几年我国的相关部门开始对环境保护开始重视起来,对相关的生产企业提出了加强环保的严格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却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效果,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好转。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当中,其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主要是工业领域以及农业领域,这两个领域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工业领域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的肆意排放废水、废气等情况,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在农业领域当中则是存在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对我国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地下水体的污染,使得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存在着用水缺乏的情况,根据我国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已经有300多个城市的居民存在着饮用水缺乏的问题,在农村当存在缺水问题的农村人口已经冲破了一亿的大关,从中可以看出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除了饮用水的问题之外,现如今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耕地也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使得我国农村的耕地面积正在大量的减少。

2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它是由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所形成的,其中包含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等许多的学科和领域。生物工程技术当中的各项学科技术可以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应用到其中。比如说,随着现代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形成了依靠现代基因重组技术以及发酵工程等各项技术的生物工程新技术。通过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当中,形成了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的环境生物技术。在对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过程当中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有效减缓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比以往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有着更多的优势,并且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3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当中的应用策略

3.1解决化肥污染问题

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化肥是农作物在进行生长过程当中所必须的材料。通过使用化肥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够保证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不会被害虫所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在进行栽种农作物的过程当中对化肥的过量使用,使得我国很多的耕地都已经出现了土壤结板现象,对我国的土壤环境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除此之外,由于在使用化肥的过程当中化肥过量的原因,使得很多没有能够被植物所吸收的化肥都流入到了地下水当中,进而对我国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使得我国出现饮用水不足的问题以及对很多湖泊的鱼类的生长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还有很多没有被吸收的化肥由于挥发性进入到了空气当中,导致我国大气环境当中的氮元素的含量大大增加,不仅对我国大气层当中的空气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害由于氮元素的原因使得很多的地方都会形成酸雨对我国的土壤等生态环境进一步地进行破坏。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解决化肥污染问题是当前主要的任务之一。而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能够使用固氮技术来让农作物进行吸收空气当中所含有的氮元素,这样就不再需要对农作物使用大量的氮肥,从而有效减少对于化肥的使用量。举个例子来说,可以通过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其应用到小麦作物的根系当中,这样小麦作物的根系就能够自行去吸收空气当中所含有的氮离子元素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求。并且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通过对小麦作物应用这种生物工程技术使得小麦作物的产量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左右。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对农作物过度施肥导致化肥污染严重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生产产量。

3.2解决农药污染问题

在农业生产当中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还有一个就是在对农作物和植物进行病害虫治理。因为在对农作物进行病害虫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农作物使用大量的农药产品,这些大量农药当中都还有对生态环境有害的有机氮和有机磷,会对我国的地下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对于解决农药污染的问题,通过使用有益昆虫和微生物防治技术来对农作物的病害虫进行防治,有效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使用微生物防治技术不仅能够在对农作物的病害虫治理当中起到非常好的治理效果,并且不会像使用农药那样对土壤环境和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在近年来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了高效杀虫生物技术,能够将以往传统的农药杀虫技术进行完美地替代,进而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农药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3.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在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比如在监测我国的土壤、水质质量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生物传感器技术所主要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和电化学工程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能够对土壤等环境进行有效地监测。该生物工程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就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在对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的过程当中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变化,并且所测得的数值也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在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数据和基础,为后续的治理策略提供方向。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得我国对于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其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当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4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当中的展望

篇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

    生态可持续性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由于生态资源数量和生态环境容纳力的有限性,经济增长产生生态代价,若不控制,生态极限迟早会被超载。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生态可持续性就成为评估资源持续利用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构建一种生态可持续性的经济,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有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及其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就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由加拿大经济学家 William 和他的学生 Wackernagel[1]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生态足迹分析法为各种自然资源提供的统一度量——生态生产性面积为基础,测量人类维持一定的消费水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或区域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消费活动是否处于该区域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进而分析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三目标(经济、社会、环境)模型。M.A.Quaddus[2]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重目标——社会、经济、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估算。苏格兰学者[3]提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序列研究,该方法综合应用了真实储蓄率、净国民产值、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初级生产力和真实发展指数等多种测量模型。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人类由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逐年加重、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趋明显、臭氧层耗竭不断加剧、人口数量居高不下,等等。人们为了寻找一种建立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探索,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同时,也出现了所谓的悲观派与乐观派的争论。可持续发展由此产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归功于联合国等组织在 20 世纪 70-90 年表的几个重要报告:①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 114 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就包含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②1980 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委托,在世界生物基金会(WWF)的支持和协助下所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明确的概念首次出现。③挪威前首相布兰特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 1987 年 2 月在东京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加以阐述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从广义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种可持续发展,明显超出了以往仅仅关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市场交易运行机制和政府对“市场失效”进行干预的主流经济学范畴,这无疑是要求人们将视野延伸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领域,并且找到使二者保持和谐的经济机制。

篇8

(1)在领导层存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领导过于追求政绩,一心发展经济从而完全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是在意识到的情况下也不进行任何保护措施;

(2)大部分的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身利益的关系,都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和自身无关,只在乎自己的利益问题。这种不良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不足,进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不良发展。

1.2资源不合理开发,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开发方式的不合理现象也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这里所说的资源开发方式的不合理性不仅仅是指我国以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所涵盖的资源开发方式还包括当前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虽然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已经能够进行很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其开发方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甚至是越先进的开发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越严重。不仅仅如此,开发方式不合理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得不到有效的、及时的治理也是影响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的一大因素,虽然当前一些部门和企业意识到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从而进行了一定的改善和治理,但是这种治理方式并非是全面的,只是整个生态环境的一小部分,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贡献极小。

1.3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一直是处理所有问题的最本质的需求,这一点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也不例外,我们进行任何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尤其是一些植树造林、三废处理等工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这些资金的需求往往都得不到满足,这就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亟待改善。

2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措施

了解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必要的治理措施来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加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必不可少。首先从各级政府入手,让相关领导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然后逐层深入在各个基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此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宣传,使得人们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一旦出现危害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

2.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

上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并不是说不要发展经济,而是应该进行合理的发展,也就是当前我们常提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体到经济上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中最为环保的一种,它主要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要减少对于生态环境有害的污染物的排放量,或者说要对于危害生态环境的产物进行综合的治理,进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2.3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景区环境的保护力度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快速发展旅游经济也是当前某些地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在进行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不能仅仅因为旅游环境的开发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得不偿失的,最终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只有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游客,也更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篇9

前言: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无论在建设速度或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该工程本身体现出施工时间长、投入成本高等特征,而且涉及内容较广,若完全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其影响分析,将难以使工程获取实际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如何做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是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概述

关于影响生态环境的评价,根据以往学者研究主要将其界定在以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外力作用下生态系统表现出的动态变化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区域环境可承受的生态负荷。通过对生态影响的评价分析以制定相应的预防生态破坏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相关策略,以保证经济效益获取的同时生态环境效益也因此得以提高。从生态影响评估的理论基础看,其主要生态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控制等。其中生态学理论主要作为现行解决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口问题、资源浪费等理论指导;经济学理论集中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中需考虑的相应标准;可持续发展理论则体现在经济、环境、人口以及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系统控制论要求将区域各方面发展作为统一整体,确保整体中个基本要素都可得到有效控制[1]。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一) 评价内容与评价特征的明确

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如因水库蓄水出出现的灾害,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其实质作为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体现出生态环境问题。评价体系构建中首先需对评价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水利项目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在生态环境方面,影响内容主要体现在如自然景观破坏、物种资源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而社会环境方面集中表现为产业布局、增值情况等受水利项目的影响。另外在评价特征方面,由于水利项目自身具有涉及范围广以及建设工期长等特征,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也包含许多方面,因此在评价中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宏观性特征,主要指尽管工程建设中并非任何项目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评价影响过程中确需将所有影响内容考虑其中,保证评价分析更具全面性;不确定性特征,因水利工程建设多采取梯级或逐层建设的方式,初期规划时期往往可确定的内容主要为项目规模与性质,而其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数量或污染源种类无法预知,使评价体现出不确定性特征;评价方式多样化特征,由于评价水利项目对生态影响的同时还需将经济、社会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很难通过定量化形式对评价指标进行明确,所以评价过程中应用定量分析得到同时还应采取定性分析的方式。

(二) 明确评价的主要任务与作用

关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任务主要表现在四方面问题,即:第一,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维护。如物种多样性的维护、生物构成是否协调以及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与生物生存需求。第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现行大多面临灭绝消亡的物种为例,要求进行引种或保护区构建以使物种多样化得以维持,同时应注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第三,注重特殊性对象的保护。其殊性对象主要体现在生境、脆弱他带、敏感生态目标以及生态安全区等方面,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第四,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水利项目建设中多会产生如水土流失或自然灾害等问题,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应对策略。综合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工程合理布局、发展目标实现以及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需结合水利项目实际特征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2]。

三、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思路

(一) 指标构建的步骤

指标构建本身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除要求做好拟定工作外,还应注重进行评议筛选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构步骤主要体现在:首先分析主体生态系统。其中主体生态系统主要为可将区域生态环境充分体现的系统,通过分析可得出当前环境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其次,分解目标。根据以往学者研究总结目标分解中需引入模糊层次的方式,使系统各项因素得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总目标进行确定,有利于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再次,确定主导因素。评价环节的重点在于确定生态系统主导因子,可通过对因子影响力以及不同因子间存在的关系完成确定过程,目前许多研究人员评价水利项目影响过程中也逐步引入SPSS软件以使选取的因子符合评价体系构建需求。最后,进行指标体系的确立。体系构建在拟定工作结束后,要求结合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完善与筛选,使体系更具科学性。

(二)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在完成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为有效分析水利项目的影响,还需做好相应权重确定与数据整理等工作,并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的方式。以我国某地区水电工程为例,其在库容方面保持271亿m?,年平均径流量在510亿m?作用,建设的目的主要为使通航条件得以改善且减轻洪灾的发生。该工程本身涉及面积较大,建设中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建设前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评价模型的应用,考虑的主要为水文泥沙子系统相关指标权重,并计算隶属度向量包括环境底质与水质、生物、景观、气候以及人类健康等影响期望值。最后引入模糊评价方式对隶属度进行分析,得出该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为一般影响,相关人员可结合评价结果采用相应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3]。

结论:生态影响评价是减少水利项目建设破坏环境的重要途径。实际评价过程中要求正视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中实证分析可判断该指标体系能够准确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促进水利项目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在时间尺度上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具有短暂性,但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持续的或短暂的,要确保在时间尺度上对资源利用的持续性。如河南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兴建了一批化工企业,留下了六百多万吨废料铬渣,因铬渣中含有致癌物铬酸钙和剧毒物六价铬且铬渣堆大多没有防雨和防渗措施,致癌物经雨水冲淋和渗透,成为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的污染源。类似这种能导致持久性污染的违法行为,应从时间尺度上进行刑事处罚而且需从重处罚。因此,环境刑法的处罚需要依据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在时间尺度上影响的持续性和短暂性进行刑罚。

2.空间尺度特征是指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或破坏在空间上的面积或体积大小的影响。

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空间约束,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必须受到环境刑法的保护;不同生态环境资源在空间尺度上破坏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别,例如废气排放、水体污染在空间尺度上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动植物资源破坏在空间尺度上具有局部性。不同区域空间之间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应确保相互间不为损害或要满足相互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因此,环境刑法的处罚需要依据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在空间尺度上影响的面积或体积大小进行刑罚。

3.承载尺度特征是指生态环境资源依据本身的物质结构和生态功能的背景值

能够承载本身具有的物质或功能最大上限值和能够承载不是本身具有的物质或功能的下限值。例如鄱阳湖的重金属的铜背景值为0.0008-1.118mg/L,上限值为1.118mg/L,若某个企业或公民排污的水中铜的含量超过上限值多少倍进行环境刑法处罚。因此,环境刑法的处罚需要依据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物质结构和生态功能的背景值在承载尺度上进行刑罚。

(二)环境刑法实施目标

环境刑法要规范企业、社会和公民的行为,在生产经营程中,既要遵循生态环境规律,又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刑法要保障“生态环境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和影响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和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存的和相互协调的关系;环境刑法要确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循“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一生态经济规律;环境刑法最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可持续性发展。

二、环境刑法的现状和缺陷

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先后制定颁行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法律规范。“法典式”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立法模式,各种破环生态环境的犯罪在刑法典中都有具体的法律规范。“法典式”立法模式有利于确保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利于达到威慑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科学化。

(一)环境刑法建设现状

我国刑法介入环境保护经历了近35年,跨越四个发展历程:

1.1979-1988个别条款阶段。

环境犯罪的条款始于1979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刑法》,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是在个别条款中出现,没有专门为保护生态环境设置章节,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不够突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主要以行政处罚和民事制裁为主,刑法处罚为辅。

2.1988-1997附属刑法和单行刑法增补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资源需求旺盛,各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日益增加,现行刑法中的个别条款不能对生态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凸显环境刑事立法的滞后。为弥补环境刑法滞后于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客观现实,我国通过制定附属刑法和单行刑法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以惩罚,如1988年通过的《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

3.1997-2001设置专节阶段。

1997年颁布的新《刑法》中第一次对保护生态环境设置专节,为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提供了更有力的刑法保障。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第六节以专节形式设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9个条文,14种罪名,并第一次将单位规定为环境犯罪的主体,这表明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正式实行双罚制。

4.2001-2013完善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新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不断出现,为快速制止这种行为并在实际司法中有效处理,国家通过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方式,颁布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条文。如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环境刑法存在的缺陷

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规范经过35年的发展逐步完善,但环境刑法在现行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缺陷:

1.环境刑法立法理念未从保护生态规律角度修订。

我国所制订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是从某一生态环境因子考虑,没有从生态系统或生态规律角度去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搁置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议,就环境污染犯罪治理的需要而言,环境污染犯罪的治理内在地要求以整个地球生态的均衡发展为目的来设计治理机制”。这种观点体现了人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种生物,包含其中。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生存,社会经济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2.保障生态经济发展的环境刑法法规没有发挥威慑功能。

环境刑法具有极强的威慑效果,体现在两方面:威慑已经环境犯罪之人重新犯罪;威慑一般人实施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破坏生态环境经常伴随的是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环境背景值改变,例如矿山开采导致植被生态系统无法恢复到顶级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系统恢复困难,因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应采用刑罚加以威慑。发挥刑法威慑功能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规律,防止环境犯罪行为的扩大。英美法系国家等采用刑法的威慑功能,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均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3.环境刑法的刑罚配置体系不够完善。

除遵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外,环境刑法的刑罚配置还需要根据环境自身的特点设置。刑罚配置体系需要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时间、空间、承载尺度特点来设置,因为不同的破坏环境行为具有不同的科学特性,例如重金属污染具有潜伏性、长久性、科学证明的复杂性等特点。通过刑罚配置量化指标体系建立,则可以依据环境犯罪刑罚配置数量和严厉程度对其进行刑罚。从量化指标解决刑罚判断标准,防止刑罚过重需要社会支出的绝对增加和刑罚过轻又不足以震慑环境犯罪,导致环境犯罪数量增加。

三、环境刑法实施的重点及难点

环境刑法在实际工作存在较多困难,但面对污染对生态经济的影响,必须在重点难点方面有所突破。

(一)严惩环境危险犯和过失犯罪

环境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造成了一种危险状态,对环境或人身、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4]。在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环境危险犯已从学术研究走向了刑法典。如日本《关于处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公害犯罪的法律》中有关排放有损于人体健康的废物的规定,德国《刑法典》中的“未经许可的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险物品的交易”即为有关危险犯的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行为[5],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中有规定的犯罪行为才负环境刑事责任,这将不利于生态经济健康发展。因此,过失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犯罪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二)环境刑法实施的有效环境

在不遵守规范的生态经济发展行为过程中,环境刑法可以作为一种随后适用的惩罚机制。环境刑法立法上的快速进展与执法上的保守执行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环境刑事立法的目的最终因执法不力或司法衰微而收效甚微,对于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不到节制,更不能推动人类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刑法实施的重点突破

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案件中,若没有通过其惩罚手段让环境刑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并尊重环境刑法本身,制定完善的旨在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的环境刑法规范是不够的。此外,在环境刑法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在环境检察官最有可能环境刑法的违法者,并独立于公共权力机构影响之外。这一点,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都是一个重点难点:环境刑法法规的违法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刑事犯,而通常是社会上被尊重的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等公民。这些人拥有更多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在一个环境诉讼案件中,他们会毫无顾忌地使用这些权力去规避环境刑法的制裁。只有当环境刑法能够承受这些压力并在违法者当中树立起对环境刑法的尊重,环境刑法法律的效力和质量才能显现,生态经济发展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刑法的建议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稳步调整,只有进一步完善环境刑法立法,才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生态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最终才能助力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提出理念更新、完善罪名和强化执法的建议。

(一)确立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时间、空间和承载尺度”的环境刑法立法理念

因人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生物因子,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地受到“生态环境的时间、空间和承载尺度”的制约,要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生态规律,即控制经济发展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条件下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发展,只有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环境刑法立法理念中要确立“生态环境尺度”的理念,去掉“以满足人对生态环境需求”的立法理念。

(二)构建破坏生态环境的罪名体系

破坏环境犯罪罪名大都是针对自然的环境危害,要求必须产生实际的环境危害结果,属于一种事后惩治。这些罪名难以在执法过程中有效实施。应依据生态规律,建立以水、土壤、空气和生物多样性为背景值的量化定罪标准,以生态环境为客体的时间、空间和承载量的环境罪名体系。如设定“破坏生态系统恢复罪(生态系统需要恢复的时间尺度)、破坏自然保护区罪(自然保护区面积减少的空间尺度)、破坏环境背景值罪(生态环境能够分解污染物量的承载尺度)”。环境犯罪不同于人在生活中犯罪,环境犯罪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生态系统一旦造成损害就很难恢复或者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恢复,如果等到有实际危害出现才进行刑罚,则迟了一大步,生态经济发展必然倒退。

篇11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态旅游及其产品”的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当时推动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先驱主要有美国学者赫克特,世界自然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塞勃罗斯等。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对环境的负面冲击,从环境保护思路出发,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活动和产品大规模推出的还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生态旅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统计,1998年发展家旅游收入55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美元。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年产值为2000亿美元,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同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在推行生态旅游计划,如马来西亚提出将本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游的大本营。

篇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世界人口成倍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在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

一、结合教材,增添课堂趣味,在生物学课教学中渗透生态环保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一)学习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这是环境意识最首要、最基本的要素,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如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

(二)自然资源的介绍以及被破坏的状况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人类过度的使用和开发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如森林面积的减少和毁坏、草原退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及有些物种濒临灭绝、化学污染、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等严重威胁着全人类。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三)人和自然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一资源-环境一经济一社会之间的协调”。在初中生物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二、布置课外作业,丰富课外活动,实践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布置课外作业,丰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环保行为。

(一)组织生态环保兴趣小组

成立各种生态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种植各种植物、打扫卫生、拾捡废物、变废为宝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兴趣活动小组中,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而且无形中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开展一些特殊环保纪念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传统的生态环境教育日。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篇13

一、生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首先,经济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提倡绿色GDP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发展绿色GDP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环境及资源保护的成本投入,因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如产品的附加值、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效率等都比较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例如能源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的制约,我国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还比较低,耗能还比较高,因而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能源成本,这样的经济环境使得中小企业升级的困难大大增加。

其次,技术环境。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普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严重破坏了生态,加重了环境污染。如果不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那么生态环境就难以较好得满足中小企业的资源消耗,因此走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经济力量薄弱,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因而在生态环境背景下难以实现技术以及设备等的全面升级,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政治环境。从政治环境来看,国际上的许多法律政策都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升到了国际责任的层面。世界各国为了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已经签署了一系列多边性、国际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定,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为我国中小企业采取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不能较好得适应生态发展的趋势,高消耗、高投资的模式很容易违背公约的各项要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又难以实现生产的升级转型,所以政治因素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生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升级的有效策略

第一,高度重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1)中小企业要不断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重视人在企业升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生态经济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在重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要对生态环境、职工生活的环境、企业发展环境等给予重点关注。(2)对职工进行绿色环保知识的培训,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员工培训的实际投入,为员工创造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对于贡献较大的员工,要给予其相应的晋升空间及发展空间,以使员工有明确的发展及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3)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不断完善其监督管理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为中小企业升级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第二,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的水平。(1)中小企业要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给予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提高自身技术创新的水平来对落后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不断淘汰阻碍企业发展的设备,并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以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升级。(2)各政府部门要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资金的缺乏是阻碍中小企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快中小企业升级,相关政府部门就要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专项技术创新扶持资金,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其较快的升级转型。

第三,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企业文化。中小企业要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企业文化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转变发展理念。在生态经济背景下,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已经不能较好得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生态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并将生态经济作为其价值取向,才能实现升级。(2)在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企业文化过程中,企业要不断转变战略理念,积极进行环保生产、清洁生产,采用生态、环保、经济的技术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威胁,实现其升级目标,进而在生态经济背景下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积极进行升级转型对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应提高对生态经济的认识,加强对制约本企业升级因素的分析,并进行升级策略的创新研究,以期更好地达到中小企业升级的目的,在生态经济背景以及国际化背景下获得更为久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鄂湘,杨亦民.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J].商场现代化,2013,14(2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