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慧城市创新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推广,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已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运行管理。国内城市运行信息管理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手工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前,各城市的管理运行数据由人工采集,如城市地下管线的竣工图及相关属性等尚未数字化。这种手工管理方式效率很低,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办公自动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始,部分城市管理部门开始使用计算机,主要在办公室使用计算机处理和打印文件,即所谓的办公自动化。这一阶段大约持续到90年代初。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这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启蒙阶段。
(三)单项业务系统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在城市各管理部门得到了初步应用, 各部门建立了面向业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各部门业务工作信息处理,提高业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类系统与业务工作流程密切相关,各类业务系统存储了大量的业务信息,但这些信息数据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处室,数据被人为割裂,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城市运行信息化管理效率没有完全发挥。
(四)基于数字城市的系统综合阶段
21世纪初始至00年代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已成为人们对城市的运行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借此,城市运行管理进入了数字城市时代。所谓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通过ICT技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再根据对这些信息处理、分析和预测的结果来管理城市,以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和高效运转。数字城市的建设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其代表就是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提出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自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理念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所谓智慧城市,其实质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在此阶段,城市运行管理也开始了智慧化的探索。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看,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首先就是对城市运行进行完整、准确、及时、量化的信息收集;在有了完整详细的信息基础上,管理者才能构建相应的信息图像和信息轨迹,具备科学管理的基础;在长期有效的城市运行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积累并构建城市运行模型,开始进行城市运行的科学管理。而这些工作正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所提供的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运行管理的科学化及智慧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当前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运行,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行业上分,包括交通、市政、公共安全、水利、环境保护、医疗防疫、电力、气象、食品安全、应急指挥等众多专业部门;从层级上分,分为市、区县、街道、社区等不同管理层的指挥机构。对以上各类运行工作进行监控,及时展现它们的运行状态、问题处理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是城市管理者进行指挥的前提。但目前国内各城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都面临一些类似的问题。
(一)缺少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应用
城市相关部门依据各自的管理职能建设了各自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缺少综合协调、各自利益为重等原因,全市城市运行相关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系统之间信息也不能共享,或者只是有限共享,已建的系统成为信息孤岛。
(二)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城市运行指挥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得不到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城市运行相关专业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信息化水平较高,能够及时提供反映本专业运行状态的信息,另一些部门则还基本处于手工统计阶段,运行状态信息往往要延迟很久才能得到。而且,由于长久以来缺乏一种及时汇总和形成城市运行状态信息的机制,各专业部门统计的信息往往没有被充分利用。最终的结果是,领导需要的时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而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又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利用还比较欠缺
当前部门所建信息系统基本只用于为本单位提供日常业务支撑服务,而未对信息的利用进行深层次开发,无法为城市整体运行管理智慧化提供数据支撑,使系统的效能大打折扣。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缺乏反映整个城市宏观运行情况的适当信息支持。城市运行涉及到诸多领域,这些专业的统计数据,倘若不经过专家的解释,非专业人士往往很难搞清楚这些数据的意义和其所蕴涵的信息。事实上,决策人员并不是特别关注数据本身,而其中蕴涵的信息才是他们特别需要掌握的东西。因此,需要从各专业的统计数据中,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决策者,并综合各专业的运行情况,形成全市的城市运行情况,从而让决策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城市的运行态势和任意一个局部专业的运行态势。
(四)信息传递不畅,综合协调机制不足
城市管理者得不到及时准确、形象直观的信息支持,除了信息本身的不足外,信息沟通传递不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结果是导致了对城市运行指挥协调的难度加大,降低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尤其像交通和市政保障运行这样的工作,它们是城市运行各项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一旦出现情况,不仅无法迅速得到处理,还特别容易造成全局性影响。由于这些领域存在分管部门多、协调头绪多、相互干扰大、隐患排查难等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城市日常运行指挥协调机制及配套的信息沟通机制,统一协调城市日常运行指挥中面临的问题。
三、基于数字城市技术的网格化城市管理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城市技术的集成,为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2003年底,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提出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构想,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推出全区域、全时段和网格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以政府和市民为主体,基于有线和无线网络、无线数据通讯、GIS、地理编码等信息技术,集成地理空间框架、单元网格、管理部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源,在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之间实现部门协同工作,在全辖区范围内实现全覆盖、全时段精细化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基于数字城市技术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数字化管理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不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即便是处于模式最终端的“城管通”,也凝结了现代数字技术的结晶。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框架内,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合为一体,实现了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并最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二)闭环式管理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经常是力度很大、结果很差,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而在网格化城市管理中,单元网格内一旦某一城市部件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动态化管理。
(三)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管理的细化和深化,明确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合理、高效、不断优化的业务流程。精细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正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将所有城市部件分为6大类56种168?339个,每个部件小到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行道树,大到停车场、工地、立交桥、电话亭、公厕,全都有自己的身份代码,每个监督员对自己管理区域内的城市部件的数量、位置、所属社区、管理部门都能脱口而出,新模式下问题处理时间已精确到秒。这充分说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摆脱了传统城市管理粗放、滞后的缺点,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
(四)动态化管理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在信息获取上基本处于静止、被动的状态,往往是在一类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带来恶劣影响之后,城市管理工作才跟上来,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突击式管理”、“运动式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有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单元网格内一旦某一城市部件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动态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建成运行后,城市管理效果明显改善,体现在提高了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将促进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从而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最佳效能,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不断满足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
城市网格化管理可以说是充分利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方式的一次革命。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进入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阶段,上述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已有所力不从心,主要在于:首先在信息采集方面,物联网实现的自动感知能力大大超出了基于人力的“城管通”;其次在信息处理方面,感知网络及虚拟社区等带来的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及城市运行所需的实时性要求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处理能力,这时我们需要新的基于实时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城市运行管理进行智慧化升级,开始新一轮的探索实践已是势在必行。
四、城市运行管理的智慧化创新实践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应用,城市运行管理也正快速进入智慧城市时代。面对此机遇,南京市于2011年底适时提出了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的建设目标,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是在全市层面的部门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应用成果的展示和城市综合管理中心。
(一)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的建设以“智慧的城市运行管理”为目标,在南京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将全市各部门业务系统以及行政服务部门部署在不同设备、不同系统采集到的城市基础信息融合成统一的数据视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分析和仿真预测,通过数据的智能分析得出城市运行相关的各类智慧信息,充分挖掘城市运行中的各类信息的价值,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把城市管理模式从被动应对事件转变成有预见性地主动、提前规避问题,使城市能够更好地预见问题、应对危机和管理资源。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将实现以下三大目标,以有效支撑智慧南京的建设:
1.全面汇聚、有效利用南京城市运行的各级各类信息
智慧南京中心应实现城市运行信息的全面整合与共享;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来自城市多个部门、多个单位甚或各类传感器的各类信息,以最有效的方式了解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
2.及时掌握、智能预测南京城市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
智慧南京中心能够在海量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实现对城市运行中不良情况的智能判断和预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城市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和事件,提前预防,主动应对,使事件对城市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3.快速响应、协调资源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能够为市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高价值的城市运营信息,为城市管理的协同作业提供一个统一的门户和平台;城市运行的各管理和参与部门在市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实现一体化作业,通过高效率的资源协调和协同作业,以一个整体来解决城市运行中的问题和处理应急事件;为市民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系统总体架构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将作为南京智慧城市各个运行环节和各类运行资源的整合中心及物理门户,全面实现智慧城市运行的监控、协调、指挥、展示,其大脑和枢纽是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
该平台的实现依托于全市各部门以及政务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在其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挖掘,并以数据的整合逐步推动管理的整合,形成一个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的核心平台。该平台的核心价值是突破城市传统“按部门”的管理维度,提供城市管理者从构成城市的要素的全新管理视角,如整合多部门数据,提供以事件、人、道路、车辆、自然资源、公共设施、企业等为中心的360度全方位视图;通过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水、电、交通等其它各类海量的服务资源信息,结合地理信息,准确、实时、高效、生动、直观地进行展示,为领导决策和为民服务;通过各专业部门间城市数据的共建共享,构建各部门间的协作应用;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构建城市运行和状态数据的监测,在数据汇聚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为城市运行提供智慧管理的决策依据。
其具体应用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指标分析展示功能、城市资源综合展示及管理功能、交通领域,涉及智能应用功能、城市管理、环保等领域智能协同功能、数据传输与交换子平台、智能门户、基于DLP的视图功能、外网智慧政务(综合政务平台)建设等。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
(三)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近期建设目标
根据计划,智慧南京中心近期的建设目标主要是:在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和市14个试点委办局应用系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城市运行情况的可视化综合互动展现,同时以改善和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满足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对信息快速集成的需求为突破点,探索城市运行智慧型应用建设思路。
1.搭建一个集广泛信息采集、多维统计分析、智慧应用操作/展示为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依托城市运行管理监控指标体系,支撑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宏观管理。
2.研究并形成南京市城市运行管理监控指标体系。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基于可采集性、代表性、可比性及可扩展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经济评价指标、城市交通评价指标、城市环境评价指标、城市安全评价指标、城市社保评价指标、城市政府服务电子化评价指标、城市基础设施评价指标等。
3.研究并形成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间信息交互的标准和规范;为满足南京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运行需求,对相关政府管理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设计。
4.以智慧政务、交通、城市管理、环保为例,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智慧应用示范。
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同时在关键领域丰富应急预案和预测模型,不断拓展接入的业务部门系统,逐步将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逐步纳入到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的平台上,真正实现城市“智慧”的运行。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众多大学都在提出创办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是指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致力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的平均水平,创新环境是评价各大学研究生平均占有的科研成果数量的指标。传统的实验课程设计几乎都预先设定了实验过程和结果,学生根据预先设定的步骤进行验证即可。学生无法体现自己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思考和创新想法的发挥。为了适应新时期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实验课程内容及设计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必须是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进行选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准备和实施试验、分析处理数据、独立撰写论文和报告等工作。自2012年笔者开设大学生创新性课程《冰冻切片技术在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应用》以来,共开出了三次课,课程从创新角度考虑,在时间安排和实验内容上更加自由和开放,设置了与以往本科生上课时不同的实验计划和内容安排,但是结果并不理想,下面把课程开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给以总结,以利于后续课程及再次开课时借鉴。
一、优化选课对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程虽然是面对全校公选的实验课,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还是需要专业限制。笔者开设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程在课程大纲编写中对选课学生进行了要求,明确提出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与生物相关类专业的学生,且前期修过《组织学》相关课程的同学才可以选课,可是在学生网上选课时并没有被限制,在笔者开设的三次课堂上有明显的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如英语、信息管理、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学生,且大部分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针对这样的现象,只有真正想做实验的及对实验技术感兴趣的学生才可以通过自学顺利完成实验内容。即使是对口专业的学生,对于一门创新性实验课,没有基本的实验操作和理论的支撑也很难做到创新。对于文科类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如文学鉴赏、市场调查等)学生没有专业限制可能还可以接受,但是对这些专业性强的学科要达到创新,必须要对选课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和年级限制。
解决这样的问题建议可以将现有的专业性强的创新性实验分为两类:(1)不限制专业,全校大学生都可以选,选课人数可以控制在60人,强调重在参与,弱化创新意识,只是去了解某一种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应用,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学生做就行(同现在的传统本科生的实验课一样)。这样做完全起不到创新的作用,失去了开课的意义。非对口专业的学生如果真对实验感兴趣,可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业,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转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完成学业,但是这种情况少之又少。(2)严格限制专业和年级,要求学生有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选课学生不超过30人,5―6人为一个小组(同专业的可以分为一组)。指导教师仅在实验方法上给以指导,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查阅文献后初拟实验方案,在实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开展实验材料的搜集或制备、实验操作、结果整理及撰写实验报告,真正的做到创新性地去做实验。
二、严格学生管理
笔者开出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程,第一次在暑假前(2012年7月份)报名人数30人,通过师生见面会,索要了学生的电话,并建立了该门课程的专用QQ群。实际到课的人数为20人,一直到网上提交成绩,没有见另外10人退课(系统上仍显示名字)。2014年进行网上课程提交开课计划后,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通知开课(原因不详)。2015年度原计划开出时间也是7月份,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没有开出,第二次申请后9月份才开出,网上名单显示30人,中间学校没有安排师生见面会,第一次上课时来了17人(另外13人也可能把上课的时间忘了,没有办法联系),后期做实验时来了13人(有4人以做其他试验或周末上双学位课程为理由口头退选),最后提交试验报告时只有11人(2位同学以为小组写一份实验报告就行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交试验报告)。2016年9月份开出课程时,系统显示选课人数28人,第一次上课时到课16人。
为什么一说选课学生很积极,一到上课就退缩。相对于传统教学,课外创新实践教学让未曾承担过任何项目责任的学生进行选课,却没有提供相关文件对注意事项进行详尽的解释,这中间缺少管理机制,选课随意盲目,不来上课的学生没有惩罚措施,可能使很多本想真正做创新性实验的学生没有实现。由于习惯了传统的实验课思维,在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时,不知工作如何开展,提不出有创意或有效的解决方法,碰到挫折就放弃,因此建议两点:(1)让大学生明确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是要真正动脑、花时间的,不是混学分的。学生在选课前一定要深入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在激发自己的科研兴趣后再选,不只是为了学完这门课获得一学分。一旦选了,就必须完成,如果完不成或半途而废,以后学校的任何创新性实验均不能选修,学校还可以把有这类不良信誉的学生作为能否免推研究生的考查指标。(2)网上选课时适当增加学生数的1.2倍,师生见面后教师也有选择学生的机会,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及选课目的有权终止部分学生的选课,这样也可能会给一部分学生一些压力,至少在选课时会多思考下自己为什么要选这门课。
三、合理安排时间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程大都安排在周末(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安排3个周末),所以如果不是对实验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一般对这个时间都会有所抱怨。建议把上课的时间改在寒暑假进行,这样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把课程上完,或者上课时间由指导教师自行安排。目前笔者开设的课程除了在初期(10学时)上课集中外,其他时间没有严格按照课表上的执行,因为学生分组后都是分头行动,大家的实验方案不同,材料不同,取材要求和时间不同,只要小组成员的课余时间一致就可以开展了,只是这样的安排会增加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
建议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对于消极怠工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强制干预。当然,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也应该制定必要的措施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依据,更好地促进创新性实验在学生中的开展。只有指导教师、学生和项目管理者三方通力合作,学生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创新性实验的课程任务,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完善高校的创新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小荣,冯锐.大学课程的项目化实施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2):85-87.
[2]黎萍.创新性实验教学浅探[J].广西教育,2010,(2):120-121.
[3]王健,卢文玉.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价体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349.
Reflections of Guiding Graduates' Innovative Experiment Course
―An Example of "Frozen Section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Pathological Histology"
GU Chang-qin,LIU Xiao-li,CHENG Guo-fu,XIE Chang-qing*
篇3
篇4
1.现行成本会计课实习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计这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的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要求尤甚,实习教学可谓成本会计教学关键内容的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会计课堂上,教师根据课本教学只着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略实习教学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成本会计课教学计划中理论课课时占据的比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据的比重小。同时实习教学模式单一,且实习教学手段滞后。此种教学形式的结果不但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并且直接影响了学生上岗就业的适应性。现行的成本会计课实习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较国外先进大学的成本会计课教学模式存在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由思维过程来讲,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属于由理论出发展开演绎,而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则属于由实际出发展开归纳。
(2) 由教学内容来讲,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细化章节,而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突出综合。
(3) 由学习控制来讲,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讲授者控制为主接受者控制为辅,而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则恰恰相反,即以接受者控制为主讲授者控制为辅。
(4) 由材料准备来讲,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一致教材,突出配套、完善的教辅材料,注重逻辑系统,而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则是通过学生自行选择教材,突出框架模式、标准化之课程指导计划书,注重任务系统。
(5) 由模式类型来讲,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属于传授模式,而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则属于探索模式。
(6)由教学目标来讲,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把握经验,注重模仿,而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则注重于完成任务,注重创新。
2. 现行成本会计课理论教学同实习教学相分离。职业中专大多按照传统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没有同步进行,导致理论内容同实训内容相分离,学生不能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实践应用于实训中。学生在企业公司实习期间,不能有效地将学习内容与企业成本核算相融,导致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对成本会计课感到很难,对成本会计课理论知识掌握一知半解,不具备整体的掌握,获得的仅仅是知识的片段。理论内容同实训内容相分离,不仅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而且对于实训的企业公司也是一种损失。
3. 现行的成本会计课实习教学模式单手段匮乏。实习教学是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当前大多数职业中专的实习教学模式手段单一,只有模拟实验与会计专业实习两种。其中,成本会计模拟实验不具备单独的系统,融会于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当中,并只对生产费用分配与产品成本核算实施模拟实际操作。会计专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到企业公司中进行实践,缺乏专业的引导老师,学生只能自我摸索,而且很难将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相结合,致使成本会计课的实习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二、职业中专培养创新型人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针对现代成本会计课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职业中专成本会计教学适应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要从教学内容方面和教学方法方面以及评价手段方面实施教学模式改革,以谋求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合理选择改进教学内容。职业中专学生基础通常较差,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良莠不齐,并且缺少对企业现有生产流程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贯地按照既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学会因材施教,对课本上较难的知识,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将抽象复杂的内容变简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理解。主要应注重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全部会计专业课程构建中,应尤其注重适合面向21世纪和全球需求以及适宜我国经济的制度与环境的改变,结合创新人才的培育目标、培育规格以及教学条件与课程情况,结合实施学分制与主选修制的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从整体方面优化专业课程的构成,可压缩必修课,增添选修课,予以学生愈来愈大的选择空间,促使学生可结合自身需要与爱好修习课程,构成拥有特色的会计专业课程系统。
(2) 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即教材,以往旧的教材中教学内容无法有效体现新知识属于不争的事实,同时教材的多元化也未达到。缓解此问题的办法如下:①正确解决好教材的继承与发现、知识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之间的关系,引领学生把握教材之外最新、最领先的知识内容;②编汇课程指导书。把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要点、疑难解答、教学进度、本课程的参考书目及文献材料、网站探访、成绩评价等内容编汇成指导书,在本课程的课前发至学生手中,促使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把握学习进程,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③有条件的职业中专可引入国外优秀教材。
(3) 选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外读物。深入探讨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予以改善。
2. 改善教学方法。在成本会计课的实习教学当中,我们除了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对抽象语言的理解能力,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对于课堂教学起着积极有效地作用,对于课堂知识的教授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添学生的直观感受,协助学生理解有关学习内容。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音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死板的理论知识用画面展示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效。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等内容较为枯燥、课堂传授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佳的实习内容,运用多媒体方法展示出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构成网上交互式教学模式。组织专门人员、会同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加快网络课程资源创建的进程,争取尽快建成会计学网络教学课堂。此外,还应主动探究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的渠道,达到课程的重、难点问题在课堂上传授,而其他教学步骤可通过网络实行,构成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实施网上交互式教学。
(2) 重视实践教学,增强教学实习基地创建力度。为了满足此课程的教学要求,职业中专教师在教学时要尤其重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借助实践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之硬、软件设备,确保学校实习质量;主动开拓学校实习训练基地,增添学生社会实践的机遇,增强学校同企业交流协作的力度,争取构建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实现校企协作,加强实践教学与学生现实操作技能的培养。针对职业中专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级比赛中的竞争力,扩大学院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和足球氛围。
3. 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对提高高职院校足球整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需要高水平足球教练员,优秀的教练员也是足球运动在高职院校得以发展的关键。因此,首先,各级教育部门以及体育部门应多开展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为足球教练员提供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其次,高职学院要多聘请一些职业足球教练或足球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为足球教练员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开阔眼界,深入学习;最后,高校足球教练员也要加强自学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项业务能力,为校园足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湖南省高职院校校园足球发展所面临困难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学生、教练员之现状中的教学条件落后、教学内容滞后、课程设置不科学等状况,要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并且应强化校企协作模式创新,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进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3)实施"先学后教〃教学法。"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在成本会计课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成本会计课有许多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评价手段要多样化。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结合考勤和作业以及考试等三个方面内容。要倡导评价手段多样化,具体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用实验作业的完成状况来检验学生能否做到自己亲自学,而学的成效与亲身操作程度如何。
篇5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展现状
(一)积极筹备试点推广工作
金寨县自2003年起便开始筹划县城新区建设工程,至今累计完成了20多项市政工程建设。近三年来,县城新区累计征地2 590亩,先后出让经营性用地284亩,获收益3 365万元。大规模的城区建设,征用了大量农田和山地,导致了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就在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安置保障的长效机制和途径的同时,国务院开展了“新农保”的试点工作,金寨县也被划人了试点县的行列,为确保惠农政策尽快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农村老年居民“老有所养”,促进社会和谐。金寨县积极筹划安排推进“新农保”的试点推广工作。“新农保”是惠及全县农村群众的“惠民工程”,是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务之急则是结合当前城市化、老龄化现状研究讨论具体融资方案,以确保“新农保”制度顺利推行。
(二)开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新农保制度建设的速度和保障水平取决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与方式。金寨县“新农保”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农民两个方面。为了实现新型农保制度的跨越式发展,县社保局正在通过理论、政策和制度的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比如,将政府和农民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激活为现实的社会保障资源,以形成稳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农保基金作为退休农民的“保命钱”,应通过管理程序的科学设置,防止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而实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正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金寨县新型农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的范围目前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随着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从最初只限于国内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几个品种,到开始实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金寨县社保局也正致力于开拓多元化的农保基金融资渠道。
二、征地补偿融入基金筹集机制
(一)创新机制的提出
1.土地补偿发放随意性较大。按照金寨县现行发放办法,是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分配方案,最终按照分配方案直接发放。而这样做会使补偿金完全分流到每个农户手中,同时也会将每次的补偿金分光发尽。如此下去,则会对失地农民未来的生活构成巨大威胁,极易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于土地补偿这类共有的资金,应当提留一部分用于公共福利和公共设施开支。而从当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不足而言,从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民的养老保险不失为一种可行有效的方式
2.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是前提。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失地农民中,生活水平下降的占60%以上,生活水平较征地前提高的不到10%。这说明政府应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和补偿标准,同时也要引导失地农民对土地补偿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从而使其享受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成果。科学的补偿标准由国家及地方政府根据实际国情民情而定,而征地补偿的有效运用却可以由地方各级政府灵活掌握。事实上,对于征地补偿是否得到有效运用,各级政府并未给予太大关注,或者有所关注也仅是孤立的看待。本文参照金寨县“新农保”资金筹集运作中出现的资金筹集不足、覆盖面不广、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同时结合一些学者专家的观点和金寨县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补偿金使用发放随意性较大的现状,提出了一条新的规范化融资渠道—将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征地补偿费部分转入“新农保”基金社会统筹账户,由全县农民共享这一统筹基金。
(二)创新机制形成机理分析
1.构建长效保障机制的内在驱动。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导致了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加,金寨县县政府为了保障新区建设下失地农民的正常生活和确保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向失地农民发放一次性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短期内,一次性的补偿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失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失去土地后缺乏再就业技能,再就业比较困难。这种补偿办法只是侧重考虑失地农民暂时性的生活问题,并不能对失地农民形成长久的保障机制,失地农民普遍出现了坐吃山空的境地,这么一来土地补偿也就违背了其保障农民生活的初衷。因此,对土地补偿费加以合理利用,采取从政府、征地单位、农村集体、农民个人获取的补偿费中各划出一部分资金转入“新农保”基金的办法,将会较好实现失地农民的长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制的资金划转对象是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费,但并不能就此将划转的资金全部用于为失地农民建立农保基金。如果认为是谁失地得补偿谁受益的话,则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现象。因此,征地补偿转人农保基金的部分应为全体农民共同分享,应有利于构建惠及全县农民的长效保障机制。
2.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扩大惠及范围的迫切要求。当前正值金寨县“新农保”推广时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民来讲是一件大好事,但政府财政资金不足是最大问题。由于“新农保”的资金需求呈刚性发展趋势,地方政府的财政在维持其他公共事业方面支持较大,因此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撑便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新的养老制度需要让政府承担一部分责任,但不能据此完全指望政府。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切实际地大包大揽,最后则只能是好心办坏事,或者好心办不成事。因此,结合当地县情设计出灵活实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对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以及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据了解,目前广东中山的三角镇在土地征用过程用土地补偿金为被征地农户购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而在此之前的征地补偿金除了发放给村民之外,还会按照比例提留一部分作为集体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不发给村民。而新模式实行后,村集体拿出部分提留资金给征地农户购买农保。征地户土地补偿金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机结合虽然有利于减轻失地农民的负担,但这只是出于对失地农民的单方面的考虑,并且筹集的资金极其有限。将村集体留存资金和政府单位获得的土地流转资金、失地农民个人获得的部分汇聚起来按一定比例提取并转人“新农保”社会统筹基金,能够有效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扩大惠及范围,并最终形成让全体农民受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3.促进农村居民广泛参保,提升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金寨县新农保实施办法》规定: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每人每月可享受国家给予的55元基础养老金。这里的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承担,是新农保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使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和没有全部或只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居民,都可领到这部分适时调整的基础养老金。这项规定,使得新农保吸纳了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参与积极投保。基于此项规定,探索将征地补偿金划转入“新农保”基金社会统筹账户将是增强吸引力的又一举措。
在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力量较雄厚,集体补助是农民缴费的巨大支持,永久计人个人账户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相对较落后且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农村地区,集体补助力度较小,但集体可支配的征地补偿金数目较大,将这部分资金划人农保账户则能很好提升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但如若将补偿金按照相对发达地区的经验永久计人个人账户则会产生如前文所述的不公平现象。而将其转入社会统筹部分则能从筹资机制上为覆盖人群最大化提供保障。这将很好解决不公平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农村居民广泛参保,提升保障水平。
篇6
(一)物联网是实现透彻感知的信息接口
智慧城市本身应该是可测量、可监控、可分析的,因此需要更多元和全面的感知接口。物联网底层有很多感知对象和感知单元,通过网络汇集,通过应用实现智慧决策。一方面,智慧城市物联网的感知手段超越了一般性传感装置;另一方面,感知的客体更加丰富,包括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人的活动状态、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等。丰富的感知设备是智慧城市必要的信息接口,多元的感知主体是提升“智慧”能力的信息来源。
(二)大数据分析是实现全面智能化的技术方法
智慧城市之所以“智慧”,其核心是快速反应、主动应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快速反应、主动应对提供了可能。物联网运行必然产生大数据,如医疗,大城市的医院每天门诊上万人,全国每年住院已经达到了两亿人;中国联通的用户上网记录为一秒钟83万条。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判断城市的运行模式、特征,如交通拥堵的原因、犯罪率高发地区的社会特点、城市居民行为的时空规律等,是全面智能化的必要技术方法。
(三)云计算是实现系统性运作的有力工具
传统的无线城市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多个应用平台,但是平台之间的相互独立形成多个数据孤岛,存在共享水平低、利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智慧城市理念中的系统性运作,需要高效整合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实现数据共享、系统运作。云计算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资源整合,能够提供更强大的应用支撑能力。
(四)以人为本是实现创新激励的理念转变
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得城市管理以“自治”为主、城市管理创新以人为本,逐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在这种创新机制下,政府的角色是平台构建者、机制供给方、服务提供方,管理需求由城市个体提出并融合,形成自我学习式、智能式的管理模式创新。例如城市交通管理中,出行者根据拥堵情况和停车位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出行、选择非拥堵地段,每个个体都成为交通秩序的维护者。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
从智慧城市的核心内涵看,新技术体系和硬件平台搭建、理念转变和管理方式转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全周期的建设时限必然很长。我国各城市基础条件各具特点,在推进智慧城市战略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建设模式。
(一)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促综合提升
创新驱动型路径以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为基础,核心是用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整体提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如深圳市以完善智慧基础设施、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推进“三网”融合为突破口,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南京市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促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二)以智慧产业为导向促经济转型
产业驱动型是以智慧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核心推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转型。部分城市具备传感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的优势基础,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助力智慧产业发展。昆山市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制造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0%、12%,因此借助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无锡市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家传感网络创新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巩固、提升和扩大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先发优势。
(三)以社会服务为导向促管理变革
这种模式强调社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一批示范应用工程,逐步深入地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如以实现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为目标的智慧交通建设;利用现代电子口岸和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的智慧物流建设;以搭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药品管理监督为目标的智慧医疗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响应能力的城市综合管控中心建设等。代表性城市包括昆明、昆山、佛山等。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从理念提出到应用实施,需要逐步实现商业化、智能化、管理服务现代化一系列模式突破,而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理念不清、内涵不明、效益不彰、保障不力等问题。
(一)贪大求全、理念不清
在全面感知和充分互联的信息化网络尚不健全、社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的条件下,部分地方政府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布局贪大求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社区、智能税务、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一系列建设计划纷纷出炉,是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偏差。全面铺开的模式,只是换了标签,炒了概念,可能导致难以突破任何领域。
(二)资金缺位、产业乏力
据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中心预计,两批试点智慧城市建设总应用投资超过1.6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占25%,申请银行贷款占20%,企业自有资金占33%,其他资金来源占22%。然而仍有不少试点城市仍未开始智慧城市实质性建设,仅停留在规划阶段。相关投融资模式及体系未臻成熟,项目资金落地困难,产业化进程乏力。
(三)安全性弱、挑战升级
大数据则智慧城市商业化的核心,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甚至包括智能手机上的微博、微信等软件的用户数据采集端口,都可以向第三方开放。由于个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缺失,存在个人隐私保障难、数据安全性弱的问题。随着去年8月的美国“棱镜”事件不断发酵,网络信息安全警醒着各个行业,也给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合法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挑战。
(四)机制不全、配套不足
一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真正通往“智慧”的道路仍然艰辛;二是业务部门条块分割顽疾未除,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剧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局面;三是社会创新、民众参与程度不足,民众对智慧城市成果的了解偏少,城市管理的客体中心难以体现,必然偏离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智能化”的初衷。
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风险
未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走,在这中间要防范各类理念、技术、经济等各方面风险,避免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另一个困局。
(一)理念风险:概念复制、模式趋同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导入基本遵循了IBM 所提供的特征描述与架构设计,这将面临外部概念复制风险,未必能有效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深层次困境。同时,不少城市借鉴其他城市暂时领先的建设经验,这种建设模式的趋同化将会加剧同类城市竞争。
(二)技术风险:非自主性、安全威胁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技术链仍然不够完整,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如在传感器领域,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的芯片依赖国外。广泛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将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核心技术所有国可以根据需要实施定向性、隐秘入。
(三)经济风险:基础薄弱、链条不全
产业基础薄弱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二、三产业占比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信息产业发展不充分并处于产业链低端、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产业基础薄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产业链条不完整。以物联网产业为例,以物联网管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集成系统为代表的中游产业、以末端应用为主的下游产业薄弱,产业链断环现象明显。
五、推进我国智慧城市稳步发展的策略设计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发展,应结合城市特点、产业基础和管理需求,分阶段推进,不断根据社会民生需求、技术革新趋势变化来调整推进路径,逐步从技术导向走向人本导向的建设目标。
(一)理念层面:认清管理需求、探索特色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认清城市的现实管理需求:最急迫解决的有哪些问题、在现有技术手段和机制下哪些问题的解决具有可行性、未来城市发展可能遇到哪些新的管理需求等。具体来说,一要明确建设目标,是促进城市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转型、还是改善城市管理的特定环境或模式;二要选择合理切入点,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切入点和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社区等应用切入点;三要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保障分步实施的每一段能够切实为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打好牢固基础。
(二)机制层面:突出规划设计、强化机制创新
应通过认真调研分析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统筹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同时,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系列机制创新:一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咨询指导、信息联络等相关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物联网建设标准等技术标准;四是尽快出台相关信息安全规范,保障未来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数据安全。
(三)技术层面: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智慧能力
主要把握两方面内容:一要着力攻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平台搭建等;二要着力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以应用来驱动技术发展,以应用来带动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市场机制、管理体制、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
篇7
这是因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跨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上,各个城市都要重点抓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必须从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之道,不能只靠各自主管部门。比如,发展智能电网,不只是电力一家的事;与之类似,智慧医疗、数字社区等,也都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离不开信息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是承载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手段,上承城市发展的创新管理思想,下牵信息化的核心建设需求。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是围绕智慧城市多组织机构的协同工作模式,映射到与之匹配的信息流转模式,引导城市信息资源建设有序合理发展;针对我国智慧城市的迫切现实需求,建议以跨领域、跨组织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知识共创的发展环境,支撑智慧城市各类业务应用的发展。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都遇到诸多新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改革之间,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匹配、不平衡情况,发展中的智慧城市理念就是针对复杂的现实环境,以城市为基本管理单位,将我国应对新形势下问题的智慧,通过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努力,以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为抓手,与创新协调发展理念相融合,形成目标协同的创新环境,以保障整体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与整合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的创新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对建设中的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策略,形成支撑智慧城市科学发展战略和保障机制的信息管理体制、机制与模式。
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建设的要点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是要指导建立一个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体系,一般而言可按如下分层结构加以描述,即“包括元数据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三大类”。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战略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关系、创新业务协同模式对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关系,将智慧城市投入产出分析的重点落在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之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上;并将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作为评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预期成果和考察智慧城市建设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的要素之一。
其次,在编制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中必须勇于创新,向上承接城市发展的创新管理思想,向下牵引信息化的核心建设需求。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在于对信息资源的有序管理,要实现有序管理就必须正确理解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正确理解城市管理创新协同工作模式,围绕创新工作模式,建立新模式下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对城市信息资源的“按需服务”便捷模式,这是关联创新工作模式与信息资源有序管理的关键。
第三,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必须紧密围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要以投入产出绩效为主牵引,高度重视将信息资源规划的逻辑分析方法与现实城市管理运行环境有序关联,科学设定智慧城市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模型,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规划。围绕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的相关发展规划,形成对城市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需求,深度挖掘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城市发展与创新管理中对基础信息包括人口、经济、法人和地理信息等以及业务应用信息的关联需求。
篇8
美国学者马克鲁普是最早提出智慧产业的,他认为智慧产业是指这样一些厂商或者组织机构(某些时候还可能包括家庭和个人),他们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和服务,无论这种生产的目的如何。智慧产业是高知识、高智力产业,也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目前,我国智慧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科技投入的不足。我国近年来总体的R&D经费投入虽然在持续增长,但R&D经费投入占GDP的百分比却一直在1%左右徘徊,发达国家一般在2%以上,中等发达国家在1%以上。其次是高新技术人才的缺乏。据统计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占40%,而发达国家为60%~70%;同时,人才流失现象也相当严重,每年流往国外的高科技人才占80%以上。智慧产业和人才既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也是智慧经济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在智慧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智慧城市加速培植智慧产业和人才,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完善数据科技,加速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化”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数据化”就不可能有信息化和现代化,更无法谈论智慧城市。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的信息产业,数据的生成和使用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命脉和最有力武器。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智慧城市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措施,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服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大力推动互联网普及应用,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等。
2006年5月,我国颁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强调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要实现: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基础信息管线、通信局房、无线基站、卫星接收站、长途通信光缆和国际海光缆等。目前,上海市作为亚太信息通信枢纽,已经基本形成了适应国际大都市发展需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在信息接转方面,上海承担了全国超过50%的国际电话汇接,为11家运营商提供话务转接。上海还拥有国内最大的海光缆登陆战――崇明登陆战,2008年在上海登陆的国际光缆达到9条,国际出口带宽超过500G。
另外,上海还在积极参与推进“无线上海”的建设,全球现在已经有超过600个城市开始建设“无线城市”,像美国的亚特兰大、旧金山,欧洲的伦敦、斯图加特,我国的台北等地,为所有市民提供无线宽带接入已经变为现实。目前上海已经完成了超过8000个热点的无线宽带覆盖,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使其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
2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强势城市发展创新引擎
国际著名的创新生态学专家德佛尔(Dvir)博士2003年的研究得出,“创新是将智慧和想法转变为价值的过程”。对一个城市来说,公共基础设施构成了城市创新的原动力,但是需要将城市的普通公共基础设施转化为独特的城市创新引擎,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转化和智慧的引领作用。这主要包括:战略意图、用作创新引擎的现行视觉、急需或挑战、刺激的物质空间和虚拟空间等。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的城市创新引擎,就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内部智慧资源的优势,在综合实力总体发展水平上逐步完善城市创新引擎的元素。
2.1整合城市现有智慧资源,构建知识共享平台
要整合智慧资源,就必须加强国家和地方跨部委、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打破行业和部门之间的界限,建设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务公共平台;同时城市内部必须优先整合智慧资源,按照统一标准和规划详细梳理、加工、升级智慧资源。2020年之前,中国所有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大智慧创新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公共平台建设的投资。
2.2培育知识共享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
智慧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实际上是知识共享文化环境的培育,这是智慧资本的特性和形态所决定的,也是智慧管理和智慧资本运营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建立智慧共享文化系统,就必须研究智慧需求的构架、智慧资产管理的变化、管理、组织和运营、人力资本等问题,使知识管理和智慧资本运营成为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管理。
2.3规范和加强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
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尤其是咖啡厅、图书馆、博物馆、剧院、广场等,应有计划、有智慧、有思考的发展,让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成为广大城市主人创新思想自由流动的场地和场所,让市民、商人、教师、艺术家、实业家、儿童等,都能在这些创意和灵感恣意发挥的场所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2.4争取机会多举办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大型会议和活动
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和地区性的会议,比如高峰论坛、博览会、文化年、展览会等,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办好这些活动,让有影响力的节事活动成为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机遇和良缘,并以此推动城市“名片”的形象设施建设。
3营造创新生态,优先发展智慧试验园区
创新生态学最早是由以色列裔隆・迪佛尔(Ron Dvir)博士使用的,他在其出版的《展开创新的立方形》一书中给这门学科这样定义道,“创新生态学是一门有关空间、时间、文化及相互关系、如何利用基础设施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创新活动注入养分和动力的新兴科学。”智慧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由鼓励、培育和催化创新思想和理念,并能使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工作环境等组成。正因如此,要有效创新,实现创新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和体系。
营造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离不开智慧密集的创新实验园区。城市决策者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智慧密集的工业区和科技园区发展,这些将成为城市、区域和国家的重要创新实验园区。工业区和科技园区的作用在大多数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中,都得到认可和重视。如荷兰的格郎宁根市,400年中一直是欧洲的“智慧城市”和荷兰的智慧中心,它拥有格郎宁根大学,泽尼克科技园区则是格郎宁根大学创新的园地和发展的驱动力。大学和大学园区的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的助推器。印度城市斑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硅谷”,IT和通讯两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异常繁荣,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地区。在这个创新环境中,政府、国际大公司、教育、研究院和技术劳动力市场等都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由于我国管理方式落后、生产流程和工艺水平较低、品牌和市场营销能力薄弱,我国的智慧城市战略面临创新竞争的巨大压力。
4依托科研院所,构架产学研价值创造新网络
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智慧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攻克复杂性难题的重要手段,还是迅速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4.1强化政府对产学研的引导和管理职能
在产学研的链条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地方政府是创新体系的主导,通过各种政策的规划和制定,对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积极性给予必要的激发,并且地方政府应从制度上保障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发展。较为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国家有芬兰、美国、韩国和日本。芬兰是以独特的国家创新系统为产学研的强大后盾;美国则是以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而闻名;韩国倡导的是“官产学研”联合研究的,直接强调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日本是以“产学官”著称,也突出了政府的功能。不难看出,这些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多元化创新机制正在形成。
政府对产学研的引导和管理职能,尤其要体现在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尽快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规范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法规,有效引导和整合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要素,构建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精准高效、开放务实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4.2完善先进技术对城市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的更新
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能否得到充分转换和利用,取决于产学研合作需要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科技信息网络,保障信息和技术的顺畅流通。韩国的产学研链条中有一个官方性质的领导机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KISTI),它是韩国信息研究和服务行业的管理者和分配者。韩国政府从经费、人员等方面都投入大成本支持它的发展,并且在法律上明确了其信息研究的领导地位。该机构的信息研究实力很雄厚,每年都撰写大量的信息分析研究报告和数据动态报告,并及时关注当下最新的技术和动向,不断更新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的储备库,各行业的研究机构及企业对这种信息的深层加工服务非常欢迎。这种将信息服务行业的研究领导权相对集中的模式,有利于合理调配行业内的各种资源,及时替换旧的、过时的信息,补充完善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避免知识的浪费,提高转化效率。
4.3加速中介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助力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产学研链条中“产”与“学”、“研”的桥梁,如何促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输出和技术流动,这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任务。常见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智慧城市中的这些机构应向规范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产学研三方开展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构建技术交流和交易信息平台,智慧城市还应创造积极的政策扶持和优越的条件环境,来鼓励其发展。
5结论
总之,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路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加速智慧产业的发展,构建多层次的融资平台和强大的智慧资本市场,带动智慧城市发展的高效运转。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大爆炸的今天,与金融资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唯有智慧资本,因此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加快城市化进程,信息化将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走智慧城市的发展之路将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共同选择。参考文献
篇9
一、智慧城市的涵义
智慧(wisdom;intelligence),智指智商,即聪明程度,表现为知识面、敏捷程度及反应速度。慧指情商,即悟性高低,表现为境界与灵性。因此,常说“智者成事、慧者成人”。在《辞海》(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里,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在《新华字典》(20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智慧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一词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意为聪明才智。城市是一复杂的综合体。恩格斯认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农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吴良墉院士认为,城市从一开始就是为人服务的,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就是人的生存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辞源》一书中,城市被解释为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在我国,“城市”一词最早见于战国史籍中,“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那时,城市已跟政治经济相关联。在信息技术的今天,当智慧和城市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时,“智慧”一词赋予了城市高智商与高情商。“智”侧重于城市的基本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慧”侧体现城市的魅力与灵魂,包括管理者的思想、产业特色、人文化等。此时的城市不仅代表这个地区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文化教育、信息、行政的中心,更重要的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上能够自我感知、自我纠错、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生命体。而且这一生命体展现的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具有科技含量高、社会管理模式先进、浓缩城市精华、彰显城市魅力等特征的综合体。在智慧理念下的城市,是打破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利用城市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实现大产业、大市场、大交通为发展目标,以为人们服务、为人们所用,让人们好用为目的的。因此,智慧城市就是要改变城市原来的发展与管理模式,强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协调发展为目的;结合城市的产业特色,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文化、智慧生活,达到以人为本、可持续、协调发展。智慧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依托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建设是以高科技来充分武装城市为特征,这不是简单地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工程,而是一个城市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新一代以自动识别、传感器、无线传输等为主的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前提的,这直接推动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感知、互联互通,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从技术上对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交换与共享,达到对整个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运行状况的全面动态掌控及智慧管理,从而实现各系统的互相协调,展现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城市状态。其次,创新社会管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技术创新必定会推动制度创新。用信息技术武装的城市将完全数字化,城市会面临着产业、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各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合及智能的管理与服务。可见,智慧城市建设是技术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共同演进的结果,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着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如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只有把智慧的理念融入到社会管理创新中,改进社会管理服务,达到善治的模式,智慧城市才能真正建立。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的驱动,也需要社会管理创新的驱动。再次,强调以人为本。列宁曾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好的生活聚到城市”,可见城市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2015年两会上,总理指出,“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总理还提出:“在如何体现智慧城市的鲜明特色这一点上,智慧城市要围绕惠民这一点上进行思考”。可见,智慧城市本着智慧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也为了解除一系列城市病的困扰来满足人们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诉求,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转变城市的服务理念,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最后,结合城市特色。由于智慧城市的理念不断受到各大城市的青睐,各个城市的智慧建设也都相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都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民工作生活与各个行业的需要,但每个城市的智慧建设都各具特色,体现不同的个性特征。如深圳市以智慧产业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南京将历史文化传统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宁波市将物流作为智慧建设的重点。智慧城市建设,是运用共同的理念,体现不同的城市特色。“智”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硬件设施,是共性;“慧”是城市的灵性,是管理者的思想,是城市的特色,是个性。不同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特色产业、资源环境等,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不能抹杀每个城市的特色,而是更加突出城市的个性特征,在共性中显出个性,在智能的社会管理上彰显管理者的思想,这更是智慧的体现。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指对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协调和治理。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社会迎来深刻的变革,公民意识增强,民主诉求增多,城市问题不断,这些都导致对传统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畅通民意诉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与时俱进,建立服务型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
(一)建设智慧城市的需要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的新概念,是建立在为信息通信、社会管理及市民创造力服务的数字基础设施之上的,是为了让城市具有较高的智慧进行学习与创新的。可以说,智慧城市给社会管理输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来强调参与性、透明性,公平与效率,强调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及共识取向。智慧城市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刚性约束,把“改革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智慧城市人民设建、智慧城市为人民,以改革促进城市转型,以创新激活发展潜力。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共享平台,杜绝信息资源的垄断,实现政务公开,鼓励市民直接参与社会资源管理及对权利的监督。智慧城市要实现从政府的决策、产业的布局,到整个城市的管理都将实现智能化、智慧化。因此,以智慧城市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创新遵循了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认识了城市自身特有的运行规律,把握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本应该享受着城市生活的方便、舒适与美好,然而一些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矛盾与问题接踵而来,道路开始拥堵,资源变得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毫无疑问,社会管理是化解这些社会矛盾,及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创新社会管理不得不提上日程。可是如何创新变成了管理者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多次管理变革的经历显示创新必须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在信息技术的今天,社会管理创新不是传统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而是全面改造传统社会管理的弊端。这就说明,一直面向工业时代的1.0创新时代已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管理者及人们发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社会生活、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的重要工具。于是,创新2.0的形态也就是面向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社会管理创新新形态已成为必然要求。
(三)民主文明进步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关心自身利益及管理自己以及社会事务的愿望与能力越来越强。当人民的民主意识、自治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管理就会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使得原来完全的信息封闭、领导拍板、政府决策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的是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需要的是资源整合、政务公开、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强化服务、弱化行政等。其本意就是要了解民意、听取民意,将民意纳入社会管理过程之中,并上升到政策依据的高度。可以说,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能否以人为本,体现人们的意愿,是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社会管理质量之前提,也是判断社会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智慧城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自从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属于智慧地球重要部分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炙手可热。当智慧城市这一理念落地中国,由此开启了中国各城市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社会管理与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大领域,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智慧城市理念,不仅代表先进技术的运用,更代表商业模式的变更及思维方式的大变革,并推动和引领着社会管理的创新。
(一)任务驱动作用
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是信息技术不断演进而催生的能适应市民需要的一种城市形态。因此,以信息化典型应用的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首先是如计算机、数据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而基础设施的变化又会带来大量数据的堆积,以及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整理。也就是说,智慧城市它不仅需要网络化的思维、大数据的分析,更需要智慧化的社会管理。智慧城市是理想与现实、目标与问题的统一体,无论是解决困扰人们的城市病,还是要实现智慧的产业与公共服务,都离不开社会管理。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驱动着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它引领着城市社会管理的方式与内容,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质量,从而优化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智慧城市理念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条件和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城市的社会管理创新会更加快速、更加高效和更加智能。
(二)方向导向作用
智慧城市之所以受到各大城市追捧,是因为智慧城市催生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这是解决当前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虽然说我国的社会管理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却发现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可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却显得较为缓慢。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建设还没有完成,城市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观念,一系列的城市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与工作。于是,创新社会管理不得不被提上日程,可是如何创新、怎么创新一直困扰着人们。正当人们为城市的发展及社会管理创新而头痛时,智慧城市理念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就如童云海教授所言,智慧城市要通过数据驱动的社会需求,挖掘使得政府服务更加贴近百姓需求,并强调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通过沟通互动、协同创新、市民参与,让从政府自身出发的管理过程变为从服务对象、市民出发的服务设计和提供过程。可见,智慧城市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机会,指明了方向,可以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创新一起考虑进去,一举完成。
(三)价值引领作用
智慧城市的一大特色就是依托信息技术,而当信息技术日益与管理活动相结合时,社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朝着一种善治的模式发展,这直接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智慧城市的社会管理强调公众的参与,每个人都是社会管理者,由于信息共享与公开,社会管理出现自治现象,人们自己管理自己,不需要政府发号施令来达到自治的目的;二是政府管理从单向向双向互动式发展,由于物联化及全面的互通互联,使得社会管理的信息共享,这样政府部门能够快速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及时作出回应,服务对象也能及时掌握政府部门的信息,并及时处理响应;三是智慧城市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根本性的理念转变,从原来的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社会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们的满意度为标准,但更多地强调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篇10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从功能角度看,智慧城市体系可以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分别对应以下三方面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其中更透彻的感知是指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快速获取城市任何信息并进行分析,便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和进行长期规划;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指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高带宽通信网络工具,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进行连接、交互和多方共享,从而对环境和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完成,改变整个城市运作方式;更深入的智能化指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洞察来解决特定问题以更好地支持城市发展决策和行动。
2.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与现实基础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这也迫切要求各城市积极探索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更全面、快速地推进城市信息化向纵深挺进。随着部分地区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完成,为适应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 ICT 变革和应用创新需求,智慧城市成为了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方向。据国脉互联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截止 2011 年上半年,我国已有近 50个城市、城区或园区提出了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等城市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领跑者”。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基本形成,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初步具备了深入发展的基本条件。
2.1城市信息化升级的基础条件基本具备
从信息化基础上看,数字城市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了城市信息化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信息化进程正步入“快车道”,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和推广城市已达 130个,近60个城市基本完成建设,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数大幅提高。据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数据显示,2006 -2008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IDICN) 年均增长13.3%,居世界第5 位,高出世界平均增速 1倍,在信息化可接入性和可使用性方面更是全球进步最快的国家。当前,我国各城市高度重视信息基础建设,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等信息化指标显著提升,政务、商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向更高层次、更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市迈进奠定了基础。
2.2智慧技术链和产业链初步形成
从智慧技术与产业发展上看,智慧技术产业化和信息产业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产业规模效应初步呈现。我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在智慧城市领域,我国目前已落实了250多个物联网试点项目,建立了江苏无锡国家传感网示范区,北京、上海等5个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示范城市。在相关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以物联网为例,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我国基本建成了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物联网产业链,并呈现出带动电信运营商、高校、科研机构、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商、应用软件开发商等环节聚合联动之势,产业规模效应不断外溢。与之同时,信息产业由硬件和制造主导向软件和服务主导转变速度加快,系统集成和产业融合已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模式,信息产业内部交叉融合、重组融合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不仅拓展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且派生出许多新兴业态,进一步壮大了信息产业规模。
2.3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促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对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十二五”时期,智慧城市与集成电路、智慧工业、地理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等共同列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科技计划的规划重点,以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在地方上,许多城市将智慧城市纳入地方“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地区还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规划,逐步建立起保障智慧城市稳定健康推进的政策体系。
3.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当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城市建设及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深入,城市信息化建设目标升级,智慧城市建设迅速展开。综合分析已在建的智慧城市,发现部分城市着重整体建设,部分选择相应的突破点,我们将其总结为四种适合发展的智慧城市路径。
3.1重视以前瞻思考为指引的顶层推动
如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围绕城市智能运转、企业智能运营、生活智能便捷、政府智能服务等方面,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智慧城市是重点着墨的部分,形成宽带城市、无线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重点工程及产业专项。这种路径需要政府立意高远,在充分激活市场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到市场功能的缺陷之处,从而防患于未然、绸缪于未雨。智慧城市规划应立足于顶层设计的高度,规划建设途径、创新方向及发展战略,确定清晰明朗的任务书、路线图和进度表,有效指导建设。
3.2将转型跨越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积累的问题愈发突出,已经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转变的关键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并以此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如天津市智慧天津战略部署中着力培育若干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快速摆脱旧有发展方式。杭州市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城市,着力发展信息、环保和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智慧产业。沈阳市借助智慧城市建设,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打造生态沈阳。
3.3将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建设的重要任务
这种路径通过各类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大幅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全方位拓展社会管理的视野,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如南京市通过构建智慧南京,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优化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西安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落实到民生领域,切实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改善。
3.4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智慧城市应着重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切实改进公众生活方式,提高民众幸福指数。如深圳市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智慧城市,并以此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重庆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健康重庆”。
4.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瓶颈等诸多问题。发展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4.1要建立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的动力机制
一方面,要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利用供求、价格、竞争和风险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用最大化,用利益诱导和市场约束、资源环境约束的“倒逼”机制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制定相对完善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智慧城市相关产业流动。
4.2要坚持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两轮驱动”
智慧城市建设要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促进产业技术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发挥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金融系统不仅是创新融资的重要渠道,而且是规避、化解创新风险的有效工具和制度安排。发展智慧城市必须同时推进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使二者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4.3要处理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集成共享的关系
篇11
Key words: Wisdom city; intelligent fusion; application prospect; projec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的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智慧城市的特征
智慧城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面透彻的感知。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
2.宽带泛在的互联。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3.智能融合的应用。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量。
4.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智慧城市的原则
在具体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要注意如下5个原则:
1.要注重系统工程,科学构建智慧城市,使智慧城市能够统筹规划、综合集成资源,总体效果能够最好,并且使智慧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和技术能够得到高度智慧管理。[6]
2.要在开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过渡,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6]
3.要强调优化配置,构建两型性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统一实现人、物、环境的协同共享、优化配置,以此来发展我们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
4.以人为本,科学化管理,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模式,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创新社会管理。
5.整合和共享提升城市基础支撑的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推进实体技术设施和信息设施的整合共享,从而提升城市各个领域智慧环境的充分应用
智慧城市的运用前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方面的挑战。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篇12
襄阳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借助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六大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使其以一种更加智慧化的方式运行,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效能、居民生活幸福感程度以及产业发展水平的一项综合性城市信息化建设工程。智慧城市的目标就是把襄阳变成一座有观感、有体验的理想城市,增强襄阳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气场。
以智慧城市建设增强襄阳发展气场,从宏观看,是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交替融合历史阶段的必然战略选择。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商业和社会生产各领域的深度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产城融合”和“四化同步”。
以智慧城市建设增强襄阳发展气场,从中观看,是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重要推手,是实现襄阳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可以强化“产业襄阳”的底盘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对市政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产业经济、基础支撑五个城市功能单元进行系统性整合和改造,可以提升“都市襄阳”的载体能级;通过信息技术传播襄阳智慧文化,可以彰显“文化襄阳”的智慧特征。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监测及治理,可以形成“绿色襄阳”的核心灵魂;通过信息技术贯穿“四个襄阳”整体建设,可以提高襄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以智慧城市建设增强襄阳发展气场,从微观看,就是打造一座产业基础坚实、人民幸福安康、文化自觉自信的理想城市。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共通,城市各功能系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联合成为一个系统整体,“城市东进,旧城更新,一心四城,组群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得到完美的贯彻,城市的生活品质和文化品位得到全面提高。
如何形成“智慧襄阳”建设的强大气场,一是深刻认识信息技术是突破地域空间限制,实现襄阳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大力气培育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给“智慧襄阳”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二是立足襄阳规划“智慧襄阳”,从襄阳信息化的现状和基础出发,摸清家底,做好顶层规划,拟定合理的实施路径。
三是面向全球谋划“智慧襄阳”,深刻把握信息资源全球共享趋势,重视标准和规范的作用,从融入智慧中国、智慧地球的角度谋划“智慧襄阳”。
四是系统推进建设“智慧襄阳”,注重基础设施,硬件平台、软件应用协同推进,注重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并力推进,注重官产学研用相联合整体推进,注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有序推进。
五是全面创新打造“智慧襄阳”,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投资和融资方式创新、人才培育举措创新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相结合为打造“智慧襄阳”提供持续动力。
在未来的“智慧襄阳”,食品药品因智慧“追溯”系统而更安全,城市管理因严密的智慧监控系统而更平安,道路交通因智慧调度和播报系统而更通畅,资源环境因智慧监测调控而更合理,企业发展因智慧产业服务而更迅速,政府服务因智慧政务而更顺畅,城市民生因智慧服务而更完善,整个社会因智慧生活方式而更和谐。
篇13
随着网络霸业的崛起及创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大城市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智慧城市这一理念的出现,为城市转型升级及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路径,很多国家与城市不约而同地将智慧城市作为未来的发展模式。
1智慧城市理念的由来及涵义
1.1智慧城市理念的由来
在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新的突破口,期望刺激受世界金融危机重创的经济全面复苏,期望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强化技术领先优势,继续实现对全球经济乃至政治的掌控。2008年,IBM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和愿景。智慧地球最有可能从城市建设开始及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将为城市转型升级及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即智慧地球赢在城市,智慧城市赢在未来,并将引导城市迈向一条繁荣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有两种驱动力推动,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人类科技进步的又一次新突破。
1.2智慧社会理念的涵义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就是把新一代 IT 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各种各样的物体中,把互联网、通信网与装有传感器的各种设备物件普遍链接起来,形成史无前例的物联网及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令城市生活(ICT)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导致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升。
2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发展动态
很多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较早地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比如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瑞典、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相继提出并落实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逐渐取得了成效。近两年来,“智慧城市”在中国也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2.1国外的智慧城市发展动态(以瑞典为例)
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系统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交通拥挤非常严重,于是,瑞典当局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在IBM公司的助力下,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2.2国内的智慧城市发展动态
上海借助今年世博会之机,将全球“智慧城市”最新信息科技率先应用于世博园的安防、管理、服务、交通等各个环节,使世博园成为智慧城市“样板”;2009 年12 月,北京携手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正式签订“感知北京”合作协议,启动“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建设;无锡携手中国科学院,于2009 年11 月底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感知中国”中心;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步伐更为快速,2008 年启用并全面应用了RFID 技术的杭州图书馆新馆,用“智能管理”应对了猛增的人流,2009 年IBM 签约杭州黄龙饭店,联手打造全球首家智慧酒店。
3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智慧城市要用全新的智慧方法,率先推进物联网及智能信息技术,对城市现存经济、社会及城市各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构建智能化的城市基础与服务设施体系,率先推进物联网等技术研发及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智慧经济,构筑智能社会,最终成为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有机结合及广泛应用的智慧化城市。
3.1推进传统城市转型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全球城市污染加重,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空间有限,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失业增加,安全监管难度逐步加大,城市运转效率降低,这使传统城市发展难以为继。智慧城市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城市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势必产生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引导未来发展方向。构建智慧城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管理智慧化,实现城市各个系统以及系统之间能够高效地协调运作,有利于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及形成迈向信息社会的强大引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和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发展更科学,从而在开创城市未来发展新路中赢得先机。
3.2.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以“智能 + 互联 + 协同”的智慧化城市,是在已有数字城市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可实现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和更绿色。按 “智慧城市”理念,建立起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网络体系及实体经济的物联网,建设城市智慧交通、供应链、物流、商贸、电力、通讯、医疗、环保等智慧系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智能化,实现城市整体及各个服务系统交互、运行和管理的明确性、灵活性、效率和响应速度,这有利于节约资源。
4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存在问题
4.1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国家级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等尚不完善,存在项目一哄而上、基础参差不齐、定位各自为政的现象。
4.2未能透彻领会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建设停留在技术层面和个别领域或发展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4.3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与各方的合作存在安全问题。由于缺乏国家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城市的建设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孤岛”现象,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城市安全的风险,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流程等尚缺乏整合协同与标准规范,迫切需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战略研究、统筹规划、设计引导和安全控制。
5 结语
智慧城市不仅能引发新一轮技术创新及物联网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智慧化,而且能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化,使人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城市生产与生活。同时应该注意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