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科学生物知识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科学生物知识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科学生物知识点

篇1

夯实基础知识历来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各地高考愈发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分析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能有效提取、整理及正确地表达图表、文字、数据等载体提供的信息和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指导他们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和分析问题,解释生物学现象,以此促进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夯实好概念、原理、规律三方面的基础知识,笔者认为应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关于概念

1.加深理解:以细胞周期为例,从教材概念中得知,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伤口愈合是皮肤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高等动物的性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等。相反,高度分化的、衰老的、死亡的细胞因为不再分裂,因此一般无细胞周期,如人的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根尖成熟区等,其中成熟的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虽无细胞周期,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让其脱分化恢复其分裂能力。此外人体中还有一些暂不增殖的细胞,受某些刺激后可以增殖,如参与免疫调节的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并且细胞周期会变短。

2.迁移综合:如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这一过程实际上为离体组织、器官、细胞的有丝分裂,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可遗传变异,诸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一般没有基因重组。

3.联系实际:如了解种群特征,对生产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像通过人口普查,可以了解当前年龄组成,若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高,则可多建敬老院;若幼年个体比例高,则可多建幼儿园。再如了解当前人口性别比例情况,可以增设婚介所等。

4.注意一些特殊性:如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有时也会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此外广义上的基因重组还包含DNA的拼接整合技术,如教材中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的实质就属于此种类型。

二、关于原理

1.加深理解:以单倍体育种为例,教材中指出:“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只需两年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体指明,第一年实际是获得含所需花粉粒基因的种子,第二年包含将该种子播种获得相关植株,并取花粉粒在实验室中经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可育的纯合植株,并人工筛选出所需类型。

2.迁移综合:现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ddTT植株为例,具体表述如下:

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该技术主要运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实际运用了生物学科的三个原理,即基因重组、花粉粒的全能性和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往往要和杂交育种相配合使用。

3.联系实际:如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可快速培育矮秆抗病的小麦。

4.注意一些特殊性:如上述过程中因为该单倍体不育,不能结出种子,因此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其幼苗,再如有些单倍体不止一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不一定都是二倍体纯合子,如Aa的单倍体经处理后却是四倍体杂合子。

三、关于规律

1.加深理解: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以下几点:①孟德尔的假说中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而不是由基因控制的;②这里所说的遗传因子的载体是染色体,而不是线粒体、叶绿体;③其实质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进而表现出相对性状分离;④基因的分离定律时间:起点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终点为F1(Dd)形成两种数目比为1∶1的配子,而非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受精作用过程。

2.迁移综合: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型为Dd的卵原细胞为什么能产生基因型为D和d且数目相等的两种卵细胞。

篇2

在初中教学中,《科学》这一课程主要是给学生讲解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同时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在人类文明中发展的作用,反映了科学的思想体系、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以及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因为科学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科学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在钻研技能的基础上首先着重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在科学教材中体会到育人价值的重要性。

一、科学教育对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初中科学学习阶段,学生在教材中初步学习到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到科学与人类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应用价值,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材的选用对科学教育的育人课程有明显的作用,选取的教材中,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尝试科学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不太重视科学教材在教学中的利用。例如,人教版科学教材中所说:“水循环的意义是地球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大地,哺育生命。”教师讲到这里的时候通常只是一笔带过,学生也只是知道水循环的一个大概的片面知识,但是如果教师利用这个知识点,在班级里组织一场主题班会,利用水循环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在集体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良好的科学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科学教材中发掘可利用的知识点,在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科学教材的育人价值

1. 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我国科学发展史来看,许多科学例子渗透在科学教材各个章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读到关于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教版科学教材中,有科学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例如袁隆平、杨振宁、邓稼先正成为着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榜样的事迹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给学生听,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并且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良好的动力。正所谓最好的动力是兴趣的培养,只有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他们的学习才会慢慢进步,从本质上以科学教材教育达到育人的价值。

2. 科学对实验的对比培养学生探索真理的精神

在科学教材中有一个实验“食物上滋生微生物”,引入了巴斯德和普谢的故事,普谢从显微镜里观察到只要雨水、肉汤等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产生无数的微生物。他认为微生物是自然生殖的。但是巴斯德认为空气中原来就有微生物,肉汤的变坏只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后果,最后经过多年的争论,最后巴斯德取得了胜利。因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仅是需要勤奋,还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在这一方面,巴斯德的实验技巧、实验构思和试验方法都比普谢更高明、精细,他利用了对比的方法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所以巴斯德的试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这个小故事告诉学生在任何方面,无论是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不懈探索,养成寻求真理的良好习惯。

3. 以科学家优秀的品质激励学生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了一系列科学家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不断努力的过程。在人教版科学教材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1822年法拉第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电磁,那么反过来想,电磁能否产生电流呢?他决定取探索“磁生电”的过程,1831年的一天,他做的实验再次失败,只好动手收拾器材,就在他从线圈中受其一根磁铁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摆动了一下,于是他就利用这一个小小的发现,抓住这一机会探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中磁确实能产生电流。这种在无意中察觉到的伟大发现,科学家用他锲而不舍、勇于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不放弃的优秀品质激励着学生进行学习。

4. 科学思想教育对学生激发科学思考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科学家的名字和事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便于学生有更深刻的了解。比如,人教版科学教材中提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教师能根据这一句话对学生进行故事的概括讲解,在1665年至1667年之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1666年的一天傍晚,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枝头落下来,正好打中了牛顿的头,这一打击使牛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想:“地球周围的空间那么大,苹果为什么偏偏垂直往地上落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牛顿认为根本原因是太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了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22

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在课程思想和教材编写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初中科学课程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初中化学的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初中《科学》教材(浙教版)综合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为解决某一主题而将相关的知识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的编写特点。高中化学新课程尽管也发生着巨大变革,但学科基本体系依然是课程主体,化学学科思想鲜明。从初中科学分化到高中分科教学,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是一种挑战,了解两者知识间的衔接,科学地处理好两者衔接知识的教学,对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一、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衔接分析

以初中《科学》(浙教版)和高中化学(苏教版)为研究对象,不难发现,尽管初中科学是以综合性知识与主题性问题来编写,仍存在着化学知识与概念相对集中的章节。从化学学科及高中化学相衔接的角度来看,初中化学知识分散在《科学》七年级上、八年级上、八年级下、九年级上四册教材里。这些知识多数还将在高中化学中得到新的发展和提升,少数知识不再在高中化学中阐述而成为学科常识被“固定”下来。

从上述分析可知,初中科学将有关化学学科知识分解到四册教材中,知识点分散到各章节中,淡化了学科本位思想,打乱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知识体系,强化了知识综合以及运用科学综合性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主题问题中落实知识教学,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统领教学的课程思想。

从初中科学的合科教学到高中分科教学,在课程形式上,需要师生做好心理过渡的准备,初中科学教师宜适当介绍高中分学科教学情况,高中教师应了解初中合科教学情况,为学生平衡过渡到各学科教学做好衔接。在课程思想上,高中化学教学则要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形成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的知识起点无论从理论水平、内容深难度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培养目标上,初中科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学科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还要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重复与断层分析

虽然初中科学与新课程高中化学在编写时理念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但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教材编写体系与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材编写组进行编写等诸多原因,两者在某些内容上存在着重复出现与知识断层现象。

1.知识重复现象分析

有些知识点在初高中教材中呈现的内容相差无几,甚至在知识的深广度要求上也差不多,那么在教学中没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应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在学生复习回顾的基础上适当巩固、补充即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2.知识点断层现象分析

对照浙教版的初中科学和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在初高中教材中均没有出现,但这又是学习高中新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初高中的某些知识存在着断层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补充相关内容,以防止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脱节。

三、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建议

1.重视知识教学的局限性,把握不同阶段的知识科学性

化学知识和初高中学生认识的发展性决定了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在高中时接受的观点与初中不符是正常的,是化学知识原理的发展体现,有些学生却当作是“高中老师的说法与初中老师的说法相互打架”而不知所措。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要了解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点,把握好化学知识的科学性,既要实现教学到位,又要预留学生后续学习的知识“接口”,防止绝对化处理,杜绝为简便教学取得暂时性的教学效果而不惜灌输错误观点的做法,比如,将元素符号脱离本质意义而拼音化,不注重方程式的意义而公式化,给出“AB+CD=AD+CB”的程式让学生套用,学生在初中可能应付得了中考,但这种学习习惯却会严重影响到高中化学学习。

高中化学教师要了解初中科学中化学知识点的分布和教学要求,重视知识教学的局限性。高中化学的内容大多是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展和提升。因此,需要清楚知识点的衔接处与断层处,清楚初中教学的深广度。

在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们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高中阶段有些概念和原理就不一定成立,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构建迁移思想。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的教学,由于初中科学教材中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分开教学的,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如果直接向学生说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学生很容易产生疑问:在初中课本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不正是分开学习的吗?所以在学习这一节时,有必要先复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引起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回忆,再通过比较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其次,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仅仅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建立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已经不适用了。在教学时要利用与得氧、失氧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铺垫,进而再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等一系列概念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梳理教材体系,衔接初高中的知识内容与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分散到初中科学教材体系中,主要是常识性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少,结构不够稳固,掌握知识内容的程度有所下降,但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高中化学知识则以物质结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速率、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的理论为主干,以初中化学知识点为教学的原点,使学生的知识点逐渐形成知识面进而构建起知识网。两者在教材体系和教学目标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高中教学要有计划地补足初中教学中没有安排而在高中化学中常出现的知识点和方法。在教学中涉及到即渗透其中,例如:化学1专题1中物质的分类和专题3中两性氧化物的概念时必然会涉及到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但在初中科学中只有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概念,并没有出现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元素化合价、差量计算法在初中的要求都不高,但在高中化学中却是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

高中化学1的第一专题,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又必须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新的基础,这是本专题编写中选择素材的一个重要依据。把“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分散系”等内容穿插起来,层层迁移递进,逐渐深入,依次展开,以此作为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要源于初中而又高于初中,需要初中科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相互呼应,初中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高中化学教学要引领学生继续步入化学的殿堂。

参考文献

[1] 朱清时.初中科学(七年级至九年级全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祖浩.高中化学1、化学2[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二、初中科学课堂的生态化教学

为了促进科学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优化科学教学过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初中科学生态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生态化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它的生态化是指由传统的“双基”向“三维目标”转变。教学目标生态化是构建科学生态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1.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个体都是有差异的,生态型教学目标要求科学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力都得以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2.注重三维目标。旧的教学大纲过分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过于抽象,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重结果,轻过程。生态型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形成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存和创造。

3.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课堂中突出科学探究,要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勤于思考,敢于否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遇见的困难,选取适当知识和方法提供支持,使学生获得成功,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的生态化

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选择适当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建构,学生继而接受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进而达到发展,所以教学内容的生态化是初中科学课堂生态化的基本条件。

1.深入钻研教材。初中科学是一门融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师要掌握教材总体思路和价值取向,理清知识脉络及各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挖掘其中所隐含的科学方法;要研究具体知识点之间的生态链,明确每个知识点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对教材整合创新,分析学生所知所想,真正让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

2.紧密联系生活。科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这种联系正是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部分。生态化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突破唯教材的课程观,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生活情景,让科学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科学问题的存在,产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3.深化实验教学。以往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多验证性实验少探究性实验,多教师演示实验少学生实验。生态化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操作实验乃至分析探究结果,教师不做“先知”,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一起讨论、判断、整理、去伪存真,找出有效结论。

(三)教学环境的生态化

生态系统中,所有有机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间存在着互为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同样,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有赖于良好环境的建立。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态化就是指为教学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平等互动的、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它是科学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1.和谐自然的课堂情境。传统的科学课堂情境中,教师过多注重科学情境,按照教师的理解或教参的规定、预设知识目标规范学生的学习,课堂上经常出现严肃、严格、严厉,甚至严酷的气氛。生态化的课堂情境要求体现课堂的情感性、创造性、独特性,以体验、感悟、创造为核心,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目标,营造一种丰富、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

2.自由开放的心理环境。学生心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教师要不断创设引导学生强烈参与的新情境,激励学生浓烈的学习愿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积极的探究中感受参与和成功的,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精神漫游。

3.平等互动的交往环境。科学生态课堂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丢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行为的霸权控制,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主动放下架子成为“平等中的首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科学生态课堂要求传统的个体学习让位于更富有生态性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评价的生态化

生态化教学评价不像传统教学评价那样只注重区分学生优劣,为选拔精英人才服务,它的目的在于激励,在于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促进每个人的整体、和谐发展。

1.评价内容全面化。生态化课堂教学评价反对以单一的知识目标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力图改变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被动局面,还学生主动权。把学生看作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形成性生命主体,看作一个既有理性,又具有感性和灵性的“全人”,实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篇5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科学,首先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让孩子们喜欢实验,懂得用实验来探究和验证科学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进行整合和引导,争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探究欲。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深入探究实验,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教学“压强”时,压强都受哪些因素制约呢?如果我们列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肯定不能引起W生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一步步地思考和体验来认知知识。实验过程中,我们要通过问题来启发和指导: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这样在问题的牵引下,就能有效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实验设计的兴趣和能力,为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奠定

基础。

二、重视过程和指导

“细节决定成败。”科学是严谨的,科学实验也有严密的步骤和量化的数据,当然还有很多操作技巧。所以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适时进行指导和启发,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事实证据,全面培养他们手脑并用的探究能力。

1.启发思考

初中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相关知识,三个学科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不同的知识点,实验方法不同。初中生又是初次接触实验,所以我们要注意先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引入动手实践。通常来说,我们先要让学生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然后我们给学生进行点评和纠正,这样让学生对实验有大致的把握和理解。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细节演示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比如,在学习“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先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木板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铁板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那怎样才能让铁板浮起来呢?这个问题很开放,便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物体沉浮的条件,然后设置出具体实施方案,完成实验目标。思考是实践的前提和指导,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才能深入实践,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所以,科学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必须是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

2.演示指导

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科学实验都有很多步骤和细节,要想让学生全面掌握,我们就要给他们“手把手”地演示。演示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观察和学习,还可以启发他们注意细节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只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实验技能。

如:“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步骤。我们可以边演示边指导:要用稀盐酸,如果用浓盐酸的话会挥发影响制取二氧化碳的纯度;也不能用稀硫酸,因为会生成硫酸钙阻止进一步反应;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以利用其密度比空气大的特点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这些细节,都需要在具体的操作演示中进行指导才有针对性,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深入思考和严谨操作的实验探究精神,为以后自主探究实验奠定基础。

3.分组实验

许多实验需要数据对照,而课堂时间有限,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设置分组实验。不但让学生都能完成动手实验,还能通过不同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如:讲解“化合反应”时,因为二氧化碳易制取,故利用分组实验。我们把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再向水中滴加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学生很容易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初中科学实验的几点看法。总之,实验是探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演示和针对性的指导来启发学生思考和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增长科学知识与实践探究技能,才能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篇6

例如,学习《溶解度》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课堂导入中往往会举这么一个例子,“在常温下,小明将80 g的食盐融入100 g的水中,搅拌好了,计算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C%=80÷(100+80)×100%=44.4%,

然而老师却说小明计算错误了,这是为什么呢?”平日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溶质在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就是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这样看似小明的做法并没有错啊,这就设置了一个悬念,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问题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进而进入到溶解度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这样的方式,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生活经验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科学知识.因此,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把目光滞留在课本上,还应该多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从生活着手,学习科学知识.在科学教学的课堂导入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因为联系了生活,更加贴近学生,拉近学生与科学教学的距离,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

例如,学习“水的浮力”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如,铅笔、塑料泡沫、叶子等等物体放入水中基本上都会飘浮起来;而铁块、玻璃球、手表等等物体放入水中基本上都会沉入水底.这些都常见,但是为什么有些物体飘浮,而另外一些物体下沉呢?通过这样的形式,以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到科学知识的教学中,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演示导入法

实验是科学的基础,也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知识的得出,很多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在科学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科学知识.同时,实践证明,学生的对科学实验,往往都充满了好奇的心理.因此,可以抓住这些特点,在科学教学的课堂导入中,以实验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时,可能暂时无法在学生们面前进行实验的演示.但是,可以在课前预备好关于该项实验的视频短片,课堂开始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给学生观看.通过生动形象而直观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如何进行的,需要哪些条件.这样,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更加轻松了些.

四、故事导入法

篇7

一、预习导学的有效管理

在当前小班化教学模式下,作为教育者应该对学生在学习中抓住学生的习惯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而效果等方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在预习导学上的有效管理。

(一)在具体预习目的上的习惯以及相关要求

对于预习环节主要是指在学习中针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在巩固旧知识点过程中能够有新的体会,同时在巩固过程中能够感知新知识中的疑难点,进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必要准备。由此看来,在预习中真正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注重学生在预习习惯上的培养。如在文本图像上以及相关的预习疑点记录上等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强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

(二)在实际预习环节中的内容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预习并不是掌握知识的主要任务,作为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相关的预习内容设计进行预习作业时,应该以“知识点”为主,而不是以“知识面”为主。这样才能更好的感知到“浅层中知识”而不是“深层中知识”,在学习中应该有选择性的阅读,针对阅读进行“局部内容”而不是“整体的内容”。最终减少因预习带给学生的烦恼,同时也能减少在预习中带给学生的任务量。

(三)在实际的预习诊断中的要求

对于预习来说整体上来讲并不是为了掌握知识,但是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对预习的有效性还是较为必要的。在实际效果诊断中应该以老师评价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相关小组互评以及自我评价。在阅读完相关教材后,应该完成相应的预习作业,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效率意识还能形成一定的预习意识。

二、评价在定学中的有效管理

对于教学评价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搜集相关的信息,针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的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进行实时的调整。在实际小班课堂教学中,主要重视预设之外评价以及课堂对话评价等方面是评价定学中有效的管理。

(一)在教学中预设生成评价

对于教学来说需要一定的预设,但是在具体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系统,随时都会出现一些教学事件。作为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捕捉相关的有效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资源本身的价值,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自身所提出的问题,最终提高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

(二)在课堂效果上应该进行相关的评价

对于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课堂作业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针对课堂作业主要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才能更好的完善自身的实际教学。在实际的课堂作业中,老师应该能够保证充足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关注试题与自身目标的匹配性,在评价形式上应该较为灵活,这样才能更好的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内涵,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在作业教学中的有效管理

科学课程教学中明确的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延伸是指学生的作业,是在课堂中学习中的有效巩固以及相关的深化,同时也是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做科学作业过程中应该检查自身在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的小班化教学中采用合作式学习,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作业管理带来了较大的不便。所以,建立相关的作业质量档案以及积极落实作业强化是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在具体作业教学中可以实施作业错点记录学生在实际作业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种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称之为“错点”。而这些错点对于老师来说正是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老师在实际批改作业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都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这样老师在进行复习以及辅导时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在教学中是一部分重点的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在这部分内容中讲述了在生物体中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区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过程中学生就遇到一些难点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习题训练,进而针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加以记录,这样在今后的复习以及辅导时能够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班化教育来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也没有统一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老师在面对不同学生以及不同内容时,应该怎样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而做出客观的教学评价,这样的方式才是在当前教学中衡量小班教学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标准。同时,只有加强学生的学习,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作者简介:许育珊,男,浙江瑞安市,汉族,中二,本科四年,研究方向: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小敏,崔鸿.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策略分析[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7,05:52-55.

篇8

在七年级的初中科学学习中,主要是对地理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也主要是自然科学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在地理的一开始部分就是对地球的经纬度来步入地理学习.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学校所拥有的地球仪等与地理教学的资源带到教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经纬度,来区分相关知识点.

进行“经纬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很难区分清楚什么是东经、西经、北纬、南纬,以及为什么所有的经线在南北两个极点处会汇合在一起.但是借助地球仪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教学案例 教师一边拿着地球仪一边说:现在大家首先看到老师手中的地球仪,然后听老师讲解经纬线的特点,大家再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地球仪认识清楚经纬线,好吗?

学生说:好!(异口同声)

教师说:大家先找到0°经线,然后看看这个0°经线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再一次找到东经90°,西经90°,180°经线,分别看这些经线的端点在哪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2:0°,东经90°,西经90°,180°的两个北端点在北极点上,南端点在南极点上.

学生3:地球仪上所有的整十经线都有这个特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经纬线就会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认识,更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一步步地掌握了分析经纬线的方法.这就是闻名常说的“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除开物质教学资源需要把握外,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教学资源、生活教学资源都是需要善于运用的教学资源.因为这些教学资源的运用能够带来教学效率的提升,更能够实现学生的发展.

二、开展小组合作

教学资源的利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和充分的物质基础,这样就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想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以及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笔者认为,需要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进而达到这些目标.

此外,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团结队友,也让学生在合作中通过交流学习他人长处,填补自己的知识盲点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教学案例 在“物质的特性”这部分的内容学习之中,教师让各个小组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学习,那么借助讨论就会让学生对“物质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组长说:依照之前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我们现在首先对课本中涉及到的“物质的特性的有关内容进行一个梳理,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组员1:物质的特性就是某一个物体特有的一个特点,与其他的物体相区别的一个特点.

组员2:所以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叫做非晶体,这两者的概念也是他们的特点.

组员3:对,那么我们常见的晶体的代表物质有什么呢?我只知道松香这种物质是非晶体.

组员2:硫酸钠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是晶体.

就这样的一种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地对“物质的特性”以及其相关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很好地认识.而且在讨论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加强,学生之间的思维在交流进而产生头脑风暴,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不仅仅是小组讨论,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时不时开展一些小组竞赛,小组合作实验,小组评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励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获得进步进而获得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及时回顾归纳

由于初中科学涉及的知识多而杂,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负担也必将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容易混淆知识,同时对有关的学习内容的记忆产生偏差.针对这一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借助经常而及时地回顾归纳知识点进而帮助学生牢固记忆,清楚记忆,强化记忆.

教学案例 “观察生物”这部分的知识学习完以后,其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四大组织”和“系统”,其中四大组织中涉及到的各个组织之间的功能是学生最易混淆的,系统的构成是学生最容易记乱记错的.所以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帮助学生回顾归纳知识点:

教师说:人体有多少组织分别是什么?

学生1:4大组织,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

教师问:那么人体有多少系统呢?是哪些呢?

学生2:8大系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

篇9

一、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互衔接

初中科学学科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高中化学对学生的要求标准相一致。因此,初中科学涉及的知识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入自然在情理之中。例如:在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知识都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了体现,并对其进行了更为准确和详细的说明(见表1)。

表1 初中科学“物质的特性”在高中化学中的衔接

初中科学只是对相关的概念和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阐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其有大致的了解;而高中化学则将相关概念和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拓展,并对初中科学涉及的知识进行完善和补充,以利于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二、初中科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互重复

即使初中科学学科和高中化学学科的编写理念和设计目的相一致,二者在教学的要求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标准和学生知识的系统性与理解力要求等方面还是略有不同,这也使得二者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出现彼此重复的情况在所难免。以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的“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为例,其所涉及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也有所体现,并且在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见表2)。

表2 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互重复

由表2可以看出,虽然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所重复的知识内容没有明显和太大的区别,教学要求和知识拓展也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也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对旧有知识进行温习和巩固,对初中学生迅速平稳过渡到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和理解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三、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断层

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从而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热情。高中各学科的专业性较强,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也较高,更注重知识的延展和内涵。因此,相对于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翔实性,初中科学所涉及的各学科的知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而彼此之间出现知识断层的情况也不免存在。例如: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等方面,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存在的知识断层情况就较为显著(见表3)。

表3 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的知识断层点

这些在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之间出现的知识断层,对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和讲解,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更为完整。

四、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教学策略

1.把握不同学科的教学要求与局限性,注重学生认知规律。初中科学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科学学科所具有的局限性,对化学知识科学性要有清楚的认识,在教学时既要遵照科学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以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衔接学习,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超出学生理解和认知的程度,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初中科学学科中化学知识的编排与教学要求,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温习和回顾,以及对断层知识的补充讲解,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高中教师还要对初中科学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更为全面和准确的阐述,让学生以发展的观点和科学态度对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和完善。例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科学采取分开讲解的方式,主要从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化学则说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主要从电子的得失转移角度进行讲解。高中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向学生详细说明两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2.构建和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注重教学方法的连贯性。初中科学对化学知识的选择和目的主要是参考科学学科的教学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所选择化学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强,知识结构欠缺稳定。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有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可以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选择的教学知识全面而丰富,以高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为基础,对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构建和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逐步加强和完善。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相互依托、紧密关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依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有一个过渡和消化的阶段,以减少教学方法的突然改变和内容难度突然加大给学生带来的生疏感。

总之,初中科学在化学知识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等方面与高中化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彼此的内容分布和深度,在教学中做到定位准确、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篇10

(一)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

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辛辛苦苦传授知识,学生却听得不是很投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衔接。初中科学课堂上讲的有些知识,学生在小学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有了了解,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学生认为在小学已经学过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小学和初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握好,只有承认和接受这种不同,才能更好地为我们初中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对于知识的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的不同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对知识的学习停留在形象认识上,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往往重视的是对科学知识的定性研究,而对科学知识的定量要求基本没有。到了初中,只追求对问题的定性认识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时期的需要。初中阶段,要求从定性的思维逐步形成定量的思想。可见,初中科学教学和小学科学教学之间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既要紧密地联系小学教学,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新鲜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二、基于小学科学基础,展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小学科学的传承,避免机械重复

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方法在初中阶段仍然是很值得借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想的培养和具体的探究方法的训练,到了初中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决定了要让学生真正可以运用这样的探究思想和思维方式,初中的科学教学必须继承小学时的探究精神,避免机械重复。

在小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和初中科学知识上有着循序渐进的承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小学科学的继承,避免将小学的科学知识在初中又机械地重复一遍。

(二)注重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定量的分析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实验主要还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一个定性的结论。在初中更注重的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如种子萌发的实验

得知:温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是25摄氏度。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定量分析,从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在初中的科学探究中定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同样要求学生开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学会定量的分析,这样探究得到的结果会更加可靠,更加令人信服。

(三)注重科学探究的延续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已经熟悉科学探究一般程序的小学生来说,继续这种学习方式是他们所乐意的,也是有成效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探究起点,把握好程度。

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我就继续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推测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竖立的半透明玻璃前,使它在玻璃中成像,然后将一支同样大小、长短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后,移动其位置,使它恰好与像重合。通过比较两支蜡烛的大小来找出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两支蜡烛位置的连线与镜面的夹角,测量、比较它们到镜面的距离,找出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方案二:将一块半透明的玻璃竖立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在玻璃前的白纸上画一任意三角形,使它在玻璃中成像,然后在玻璃后的白纸上描出像的形状,并记录下镜面的位置。将该白纸沿镜面的位置对折,通过观察两个图形是否重合来找出像和物体的关系。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得出像和物体的关系。

通过探究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并交流看法、尝试回答、分享成功,同时又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注重科学方法指导,提升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整体法、隔离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数理结合法、比值定义法、假设法、类比法等等。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小学阶段的活动体验上升为初中阶段的科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分子”时,教材中用了“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这个实验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尽管在实验后教师向学生解释:酒精分子与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的缝隙,但由于分子过于抽象,有的学生仍不能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中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1)将一定体积的米倒入一定体积的黄豆中,经过搅拌后观察其体积的变化;(2)将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经过搅拌后观察其体积有无变化。这样的类比设计,既解决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又使学生从规律的接受者转变为规律的发现者,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又让学生理解了科学上的类比法。

可见,通过教学渗透科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得到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初中科学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科目的基础,在初中阶段,我们教师要做的是: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平稳过渡。初中科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完成小学、初中之间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衔接,使学生能顺利步入初中科学的学习,从而使科学教学少走弯路,避免分化,节约时间,有效地提高科学的教学质量,并为引领学生步入更为广阔的科学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3~6年级).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9年级).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一、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作战时人们讲“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说“未雨绸缪”,做事情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也是这样,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其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合理地分配各个知识点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代谢与平衡”这节内容前,教师就可以通过备课将课堂教学的情境进行虚拟假设,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讲课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何引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这些知识学生理解得是否透彻,要怎样讲解他们才会更明白等。思考过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将代谢的过程动态展示出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恰当导入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课堂导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条件。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引导着学生学习知识。因此,利用恰当的导入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与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的课堂导入内容,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进化与遗传”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生命的诞生,像春天小草发芽,教师就可以配文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长颈鹿的物种变化,由原来的正常体型变成了现在的长脖子;孩子与父母的照片、双胞胎的照片等。然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变得那么长?为什么孩子与父母有的长得十分相像,有的却一点都不像呢?这些熟悉的事物会使学生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在学习中充分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优化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其中,优化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优化教学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

优化教学内容主要就是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生物知识,在教学时为学生适时地拓展延伸生物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在教学“种群和生物群落”时,教师就可以以草原上的牧民养羊来展开,通过对实际的例子进行分析来渗透生物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优化教学方法主要就是采取形式多样、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充满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例如,在教学“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以纪录片的形式将这个过程播放出来,视觉的冲击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在实验操作“制作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使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制作出优秀的作品。

四、加强实践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实践出真知,加强实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要保证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理解其中的原理。

例如,在学过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调查校园中某一片区域内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虽然这样的调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就会牢固掌握调查的原理与方法,从而有效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也会有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大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初中科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的学科,其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的生物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生命、增加常识、拓展视野的主要渠道。教师要精心设计备课,恰当进行课堂的导入,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并鼓励学生加强实践,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实现教学的高质高量。

篇12

一、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科学作为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为一体的学科,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实验有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将学生被动地求知转变成主动求学,进而提高科学课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本节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欧姆定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试验,按照给定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并将电压控制在2伏特,通过变换电阻的大小,记录下电流表中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之后让学生在这些数据中找出规律,找到电流I和电压U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教学回归生活一直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生活情境与科学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例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道出了生物的遗传作用,在学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比如:单双眼皮、多指、慢性肾炎、唇裂等等都是遗传的,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三、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促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动手,但是长时间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较敏感,教师的歧视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很没用,进而使得学生的自卑感比较严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一刀切、一概而论,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进行多元化评价,使学生在教师有差别的教学过程中,重新拾起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分层布置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完成除课本以外的拓展习题,对基础中等的学生让他们完成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就可以了,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要强迫他们必须完成教材大纲要求的习题,只要完成一些基础性的、概念性的问题就可以。而且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以及教师正确恰当的评价中获得学习的信心,既要让学习好的学生不能骄傲,又要使学习差的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学习的自信,找到学习的动机。最终使学生都能在教师设计的分层教学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进行反思,完善教学方法

所谓反思,在教学中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思考。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而且,教师通过反思,可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打造有效的课堂做准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必须定期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点是否真的掌握了、理解了,是否能够将其用于实际,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等等,学生在思考中必须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明确自己的方向,进而实现高效的科学课堂。

总之,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它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所以,教师要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充分发挥科学的作用,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一、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首先要改变原来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每一个致力于教学改革的教师必须不懈追求、终生探索的目标。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势必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也不可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放手,真正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如:学习“常见的植物”时,由于植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采用自主学习,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可以让学生在研究身边的一些植物的过程中,找到探索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在授课时,我选择了让学生自学,自己去找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找到答案,最后,让学生说。抛开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说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当堂课就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目标。

二、结合实验,提高操作能力

科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中的定义、定理、规律等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之上的。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并且,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意识。

如学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在对比实验中,总结结论。因为学生平时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学生们对实验教学,都充满了期待,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也非常认真地进行着观察。由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加上为了让学生了解其变动规律,我引导学生做了对比性实验,让学生在记录的实验数据中,找到变化的规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思维热情。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

生活与科学是不可分割的,生活没有科学指导将会毫无生机,科学中没有生活体现也就是空谈。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科学学习积极性这样差呢?按常理说:对于现阶段好奇心强的学生们来说,这些现象是非常能调动学习热情的。分析得出,一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照本宣读,只是在死板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而且,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我们教授出来的学生不应只会纸上谈兵,所以,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学会将生活现象和科学理论知识相结合,真正发挥科学的价值。

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知识解释生活实际现象: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等现象可用液化来解释;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都可用蒸发来解释。烧黑的灯泡;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等都可以用升华来解释,等等。生活现象和科学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科学课程的知识点,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