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发展格局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格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发展格局

篇1

(一)发展阶段

1.1980-1990年:起步和成长期(0-25万人次)。1980年第一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旅游起步的标志。当年接待境外旅客1059人次。1984年第二次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加大了对的投资力度,继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限于当时“先国际、后国内”的政策,旅游发展初期主要针对境外市场。1987年接待量达6万人次[1]。

2.1991-2005年:快速发展期(25-200万人次)。第三、四次工作座谈会将旅游业作为工作重点,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以项目和导游相结合,极大提升了旅游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2004年接待量突破100万。2005年中央强调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农牧民增收和相关产业发展。旅游进一步受到重视,被提升到促进稳定的高度。2000-2005年,接待游客数平均每年增长23.7%,旅游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2.9%,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3.2006年-现在:井喷式发展期(200-600万人次)。2006年青藏铁路和林芝机场相继开通,旅游的出入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加上“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产业发展政策和旅游业龙头产业地位的确立,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当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9.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43.2%,旅游业开始成为全区支柱产业。2007年,提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旅游业提质增效、呈现井喷式发展,当年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0亿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800和2200倍。旅游进入飞速发展期。

(二)经济社会效益

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突出。截至2007年,全区有各类旅游企业1212家,拥有固定资产达46.8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4万人。全区8700户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创造非农就业岗位3.48万个,年收入达2.2亿元,人均增收6383元。

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别为9.6%、14.2%、12.7%。拉萨2009年的相关比重超过20%。2009年全区农牧民纯收入比2000年增长1.85倍,旅游富民效应初显。

二、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实证研究

接待量、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是接待量的因变量,易受游客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职业、年龄等)、主观选择(消费偏好、性格等)和不同旅游地实际情况(旅游业成熟度、物件水平等)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统计分析的稳定性较差,适用于某一区域的旅游收入纵向上的比较(考虑CPI变化),不适合同一时段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鉴于此,选择变化相对稳定的游客接待量为基础数据。

(一)及下辖7地市2000-2009年旅游接

待量分析

从旅游接待量上看,拉萨旅游发展遥遥领先于其它地区,运行轨迹几乎与旅游接待总量完全一致,对整体旅游业发展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二)拉萨对旅游业贡献度的检验

首先采用SPSSV11.5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加以验证。相关分析表明,拉萨与的年旅游接待量在0.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达到0.989。足见拉萨对全区旅游业的贡献率之高。

再用聚类分析检验,下辖7地市的旅游发展被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拉萨,第二档为林芝、日喀则、山南;第三档为昌都、那曲、阿里(见图3)。聚类分析验证了拉萨旅游业具备区域旅游增长极的特征。旅游业发展因此呈现出“拉萨为中心、周边的林芝、日喀则、山南和昌都、那曲、阿里等6个地区受其辐射和带动”的“核心-边缘”发展格局。

三、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

弗里德曼(Friedmann.J.R,1966)在其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试图通过“核心-边缘”理论阐明一个区域由孤立到发展不平衡、再由极不平衡发展成互相关联、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之后又将该理论从空间经济扩展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4]。“核心-边缘”理论主要被用来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核心-边缘理论[5-6],也适用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

无论从经济总量、旅游资源丰度、服务设施数量及档次、与周边地区通达性和通勤频率,还是与周边6地区基于行政和经济联系的人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因素看,拉萨都具备强大的经济外溢功能。鉴于目前进藏游客在拉萨市的旅游消费量和在周边6地区的消费量相差较大,仍以拉萨市和周边6地区2000-2009年旅游接待量为基础数据进行拉萨对周边地区旅游辐射效应的分析和验证。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拉萨与周边的林芝、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等6地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85,0.988,0.935,0.918,0.727(在0.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拉萨与阿里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旅游业的“核心-边缘”效应开始出现。拉萨与周边地区表现为总体较显著的旅游辐射效应,但这种联动性并不均衡。其中山南、日喀则、林芝较好,昌都和那曲稍差,阿里不明显。周边6地区在旅游发展总量上与拉萨的差距较大,且从2003年以来呈逐渐扩大的态势(见图2)。

拉萨对周边6地区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的空间差异明显,大致以拉萨为界分为北和藏东南两大片区。西北片区的阿里、那曲、昌都受拉萨旅游经济拉动相对较弱,而东南片区的日喀则、山南、林芝受到旅游经济拉动相对较强。这与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行政区纵深固然有关,但目前藏东南片区与拉萨相对便捷的交通成为影响核心-边缘效应的主要因素。相对便捷的交通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精品旅游资源,藏东南旅游经济走廊正在形成和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30年发展,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已经形成,表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效应———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和带动周边6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然而,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旅游业的地域发展极不均衡,拉萨旅游接待量占全区比例高达60%左右(见图4)。拉萨作为的旅游经济中心,在发挥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同时,也呈现出严重的单极化发展态势。单极化为主的发展方式在客观上造成“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不经济后果,从而大幅降低了旅游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3年“非典”和2008年“3.14”事件让旅游业的这种缺乏抵御旅游安全风险的弱项暴露无遗。图2和图4均显示:2003年和拉萨旅游业明显减速,接待量几乎与2002年持平;2008年和拉萨旅游接待量锐减近50%。在旅游危机事件影响下,整体旅游业发展和拉萨旅游业表现出异常显著的“旅游共振”现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特征让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蝴蝶效应”危机。

此外,单极化发展在形成“核心区域”旅游经济呈极化效应的同时,也让“边缘地区”旅游发展呈边缘化,旅游经济发展不足或滞后。以2006年以来旅游发展增速最快的林芝地区为例,其区域知名性景区仅有3处,其余中小景点“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密集分布于八一镇和拉萨之间的318国道两侧,‘拉萨-林芝旅游廊道’初步形成”[7]。虽然林芝地区受拉萨市辐射效应相对明显,但与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全藏最佳的生态环境相比,林芝旅游发展总量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显不足,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旅游业发展建议

参照弗里德曼所持的“核心-边缘”理论观点,旅游业同样要经历“孤立—不均衡—严重不均衡—互相关联、平衡发展”等阶段,目前正处于互相关联的不均衡的过渡阶段。为此,提出相关建议:

1.分时段、分地域对拉萨市旅游客流进行适度控制,缓解拉萨的旅游承载压力,最大限度地缓和全球各地涌入的大量游客与拉萨市的旅游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强化拉萨市与周围6地区的旅游合作机制,量入为出地做好相关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更好地承接拉萨市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

篇2

调结构力度加大,产业结构继续升级。2012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为5.0∶48.5∶46.5,第三产业比重比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各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比均呈上升趋势,反映产业升级水平的结构层次系数较上年提高。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继续增强。2012年,内需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8.2%,外需贡献率为1.8%。经济发展倚重内需特征明显,消费需求保持稳定。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677.11亿元,增长12.0%。其中珠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快,达13.6%,粤北增长11.9%,粤东和粤北分别增长4.2%和9.2%。

区域经济应平衡发展

区域平衡发展仍有空间。全省各市地区发展差异系数居高不下,2012年按21个市计算达0.6359,高于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份。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呈“哑铃型”(地区发展水平分布呈两头大趋势)变化。2012年,21个市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0%以下的有8个,比2000年多3个;处于中游的地市,即人均GDP在全省平均水平上下25%区间的市,2012年只有3个。

篇3

边陲名城建设初具规模。五年来,累计投资8.9亿元,先后完成专项规划编制14项,开工建设了第二热源一期工程、幼儿学校等城市基本建设43项,建设了西环路、体育路等市政设施49项,“七纵五横”城区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城区规划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累计改造棚户区8.37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面积突破20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9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49%。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民生及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2.96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61.6%。教育投入累计达到2.5亿元,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对14所城乡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在全县实施了营养餐和免费校服工程,学生福利水平全国领先。启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了体育公园、射击场等体育设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发展。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8391万元,实施了结烈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乌云镇和向阳乡国土防护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了红光乡500亩大豆、保兴镇500亩水稻等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种植和改培北药2.6万亩。种植食用菌5000万袋,实现产值1.4亿元。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社37个,流转土地27万亩。进一步健全了金融支农制度,全县耕地参险面积达到67万亩。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完成实测面积33.3万亩。继续加大对俄农业开发力度,全年共组织赴俄农民440人,耕种俄方土地36万亩,总产值实现7500万元。2016年,粮豆薯总产量达到25.5万吨,农业总产值实现19亿元。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打好旅游发展组合拳。先后实施了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森林氧吧”。成立了嘉旅茅兰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及伯龙瑞嘉有限公司,为今后茅兰沟、恐龙馆景区的融资、经营及开发搭建了平台。弥补冬季旅游短板,打造了江边广场“冰雪乐园”,开发了江上垂钓、捕鱼、冰雪运拥嚷糜蜗钅浚举办了首届“全民冰雪活动日”暨嘉荫县徒步行活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篇文章正在破题。

项目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投资3亿元,建设重点项目25个。建设了保兴镇、青山乡生态高产标准农田等涉农项目;重点推进了滨江旅游带精品景区等旅游项目;实施了教育基础设施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等文教卫生项目;实施了建制村通畅、三级公路建设、危桥改造等重点交通工程;县林业扑火营房、金地阳光小区等城市基本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历时3年的黑干流堤防工程嘉荫段已进入收尾阶段。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组建了旅游开发、城投、房地产开发等4个国有公司,成功与哈银金融租赁公司签署10亿元融资合作框架协议,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

城乡建设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房屋征收面积2.6万平方米。实施了城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划停车位1857个,增设交通信号灯41个,有效解决了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开通了覆盖县城和城郊的公交线路,居民出行更加经济、便捷。巩固强化“三供两治”能力,推进自来水计量收费、智能水表安装入户,改造供热和给排水管网6公里,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净水厂、垃圾处理场维护改造力度。实施了老旧居民小区集中改造工程,成立业主委员会19个,引进了优质物业服务公司,有效改善了废弃楼、单体楼无人管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了村内基础设施和农田路社会化养护的长效机制。

民生事业持续发展。14件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坚持教育投入力度不减,继续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在全县各学校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检。继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力度,完成了中医院改制工作,县内主要医院全部回归公益性质;新建了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7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和4个贫困村卫生所业务用房,为10个医疗卫生机构购置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14种医疗设备。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出台了《嘉荫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嘉荫县人民政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8个政府工作制度,对办文办会、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程序等政府行为进行推进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积极开展行风评议,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4次,并按照法定程序,召开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价格听证会,政府行为更加规范、民主。

坚守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底线,用良好生态促进发展。牢固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发展理念,不断巩固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成果,抓好沿江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着力做好茅兰沟、平阳河、太平岛自然保护区及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建设,加强水资源、大气、土壤的监察和监测,让嘉荫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夯实主导产业振兴这一根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着力建设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伊春对俄贸易桥头堡、龙江生态旅游聚焦点“一县一堡一点”,做到农业以“质”取胜、工业以“效”振兴、旅游以“精”立业,形成“多点发力、多点生金”的发展格局。

篇4

对于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发达国家的眼中,都是非常具有研究性的。虽然我国的经济大量的吸入了先进的文化,科技的理念,并运用其中的有利之处,更好的研究经济发展。通过一些经济的划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战略方针。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规分

1.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时候,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还停留在基本建立的状态下。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体制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却始终停留在陈旧的观念中,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这一方面开始进行大量的改革,将经济的体制由总分一,改变紧急的发展形势。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导致整体的发展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体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展的领域,所以,必须要寻找新的方案,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2.中国经济发展的次要阶段。对于我国的发展经济,始终都是存在着地域性差异。特别是在社会整体的发展上,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所以,在改革的最基本阶段,应该从最低端的农民开始,对于他们所生活的地区,以及当地的经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主要是将经济的体制更贴近于现代化,将我国的发展尽量由较强的地区引向较弱的地区,将市场的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的改革,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更好的维护民主的利益,尽量的引入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经济发展观念。

3.中国经济的尾端发展阶段。我国对于西部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的。东西两部的发展一直都非常的悬殊,由于东部的经济以及地域占有先天优势,进而发展迅速,很快的建立了最新的发展体制,而西部由于地势贫瘠且经济萧条,所以整体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体制的演变,就必须要进行平衡发展。但是对于划分的标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规范标准,所以依然要继续进行深入的探析,弥补不足之处。对于经济的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以后,虽然仍然处于许多漏洞,但是已经初步建立了体制,虽然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也需要不断的进行革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建立更好的经济制度。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格局演变的划分

1.经济革新的第一步

对于现在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一定的改进,改进传统理念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制定新的经济制度,其中主要是对经济的复苏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对其中的理念进行一定的探知。对于传统的经济体制,主要的缺陷在于经济的比例失调,并且没有正规的销售市场,且无正规的管理制度,所以,必须要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将农村的发展引向外界,更好的加快经济复苏的脚步。

2.济体制的初次建立

对于现在的许多国家企业,都开始对公司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加强民用有限公司的发展,更多的吸引海外投资者,进行全面的开放,打开国际市场,并且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体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公司的制度进行改革,并重新规划经济市场,解决其中所遇到的难题,让企业融入更多先进的概念,推崇人文主义,进行人性化管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阶段

由于不断的发展,社会已经处于全面小康的状态,当建立基本的经济体制之后,需要的是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以此作为原动力,在公众的眼前,进行全面的公开,保证公平性,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法规,更好的补充管理制度的缺陷。而在思想方面,更要开放思想,也要守住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而主要的环境建设上,必须要懂得珍惜环境,以保护原生态为发展的概念,建立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建立和谐社会,并且在生产上,要懂得方式方法,注意其中的格局演变,更要懂得合理的分配。而在地域方面,要建立一定的发展平衡性,减少两地的差异,更要合理的排布经济的发展结构,将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更好的带动起来,减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更好的改变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要懂得生活上的满足,建立自己的精神领域。

4.完善经济体制

对于初期建立的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主要是在经济市场方面,特别是有些相关机构使用自己的权利对行业实施封闭式管理,导致了经济的萧条,所以,必须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将行业的市场进行开放,提高对基层人员的管理力度,尽快的解决其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财产的保护,并保证收益的合理分配。对于发展企业,不单单要重要发展的速度,更加要注意使用的技术,要平衡社会的收入,减少贫富之间的差距。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发展国家相比,它缺乏实践性,并且管理的制度也不完善。所以,必须要注意经济体制的改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更好的创建新型的经济体制。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振兴的必要之路,根据经济的发展历史,要懂得利用传统的文化,结合现在的思想观念,进行全面的改革建设,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市场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德吉央宗.探究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全国流通经济,2017,(04):57-58.

篇5

孟文军:这是一个大课题。先谈一点基本认识。

继国家审计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论断之后,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我认为,如果说“免疫系统”功能,阐明的是国家审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那么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指明的是国家审计怎么样发挥作用。

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是对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每年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财政审计成为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审计监督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基于有效实施财政收支审计监督的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国家审计充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

周国亮: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应当把握法定范围和内容,这是基本前提。

关于财政收支审计,审计法的有关规定是: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从审计主体看,对本级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由审计机关内设各专业审计机构实施;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实际由上下级审计机关分别采取“上审下”、“同级审”进行。审计主体应当是上下级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内设各专业审计机构。

从审计方式看,应当是“同级审”与“上审下”。

从审计客体看,本级各部门预算、下级政府预算都是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其他财政收支,按照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是指财政资金中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因此,审计客体应当是纳入和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即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活动。

由此,总体上说,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就是构建一个国家审计机关对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活动实行有效审计监督的结构化体系。

孟文军:厅党组高度重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在王殿军厅长的大力推动下,厅专门设立综合处,具体负责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两个报告”起草工作。一是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为统领,对厅各业务处、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实现财政审计“一盘棋”;二是以“两个报告”为载体,对财政审计信息进行统一归集和分析,提高财政审计的整体质量。这实际上是搭建了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基本平台。

傅志辉:为了不断推进和完善财政审计大格局,王厅长提出了以财政资金为源头展开审计的思路,并由财金处组织实施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中央、省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获得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在听取对省财政厅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汇报时,王厅长又提出对省财政厅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的审计与对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相结合、财政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思路,要求财金处进行探索。

孟文军:这进一步提出了适应财政资金运行的特点,是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基本特征。

从省级财政资金运行而言,省财政厅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是源头,横向涉及省级预算部门(上缴财政收入和接受财政拨款),纵向涉及下级政府(上缴省级财政收入和接受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作为作用于财政收支的财政审计大格局,只有把审计省财政厅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与审计省级预算部门结合起来、与审计下级政府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财政收支审计的整体效能。

周国亮:这种结合,可以实现审计内容的一体化,并且保持审计方式的多样化。如审计省级非税收入管理,从审计内容上,可以把审计省财政厅组织收入情况和审计省级预算部门、下级政府缴交情况结合起来;从审计方式上,在财金处审计省财政厅组织收入情况时,可以由财金处对重点省级预算部门、下级政府的缴交情况进行延伸审计或调查,也可以由各业务处在审计省级预算部门时对其缴交情况一并进行审计,或由财金处或其他业务处组织对下级政府的缴交情况进行专门审计。至于采用何种审计方式,可以通过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确定。

傅志辉:在这种结合下,还可以实现审计内容的横向成块、纵向成线。如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既构成整个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横向审计部分,又成为相对独立的审计单元。再如对某项本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既是本级预算资金向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纵向审计内容,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审计形态。

孟文军:如果说,把审计省财政厅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与审计省级预算部门结合起来、与审计下级政府结合起来,是在审计对象和内容上就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结构性安排,那么,财政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涉及的则是在审计主体和方式上就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制度性安排。这实际上要求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必须建立协同各类审计的基本机制。

常迎迎:这种基本机制,我认为,应当包括审计类型之间在审计内容上的协同和审计项目在审计时间上的协同。

一是实行一个审计项目融合多个审计类型内容的制度。对财政收支审计采取“同级审”与“上审下”两种方式是法定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下级政府财政收支审计是两种基本审计形态。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应当实行一个审计项目融合多个审计类型内容的制度,如把绩效审计内容融入财政收支审计项目,对财政收支审计项目中发现的每个问题分清领导责任,既形成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在每个审计项目上的制度化,又为开展专门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保持在审计内容上的衔接。

二是实行年度审计项目为“两个报告”滚动服务的制度。审计机关每年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是一项法定制度,一般在当年6月或6月以后进行。因此,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年度审计项目的安排既要满足当年“两个报告”的需要,又要为次年“两个报告”打下基础。对每年6月以后的审计项目,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安排财政收支“上审下”或其他财政性资金审计项目,在审计内容上与次年上半年的财政收支审计项目形成互补;二是在审计项目实施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延伸至当年6月底或审计日的上月底,在审计年度上与次年上半年审计项目的审计年度保持衔接。

孟文军:上面,就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谈及了基本认识、基本前提、基本平台、基本特征、基本机制,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显得粗浅,也不一定正确,还请批评指正。

记 者:今年是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财政审计见证和体现了国家审计的整个发展过程,对此有何感想?

孟文军:感想最深的有两点。

一是财政审计是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如财政审计的功能定位,在审计机关成立初期集中体现在查错纠弊,后来总结为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现在概括为国家审计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再如财政审计方式,在经历了单一“上审下”后,实行“同级审”与“上审下”结合,再发展到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推动了财政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财政审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我省的财政审计在继往开来中呈现崭新局面。由1985年第一次由省政府批转46个财政赤字县(市)的审计报告、1990年第一次在《中国审计》介绍江西省财政审计的基本做法、1998年第一次以省政府令出台《江西省地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实施办法》,经十年来的开拓创新,到近些年财政审计为领导决策服务作用的充分发挥、江西省财政审计路子的鲜明特色、《江西省审计条例》的实施,特别是在2011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江西审计经验在全国审计机关推广、审计项目获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省债审办和财金处均获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先进集体三等功,标志着我省的财政审计获得突破性进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呈现崭新局面。

记 者:税收是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财金处从去年开始探索地税联网审计,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孟文军:地税联网审计是王殿军厅长亲自推动的我省审计机关第一个联网审计项目。在何干成副厅长、胡志勇总审计师的高度重视下,经财金处与信息中心共同努力,地税联网审计正在有序推进。

杨 桦:目前,已实现联网方式的数据获取、转换和分析。

——完成联网工作。于今年5月,在省地税局机房安放前置服务器,通过党政内网(网),连接厅机房专用服务器,建立封闭式的联网链路。

——获取征管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获取了多年来全省地税征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建立审计数据库。

——进行数据验证。对获取的数据库数据,按一定的方法,与全省地税征管信息系统的前台数据进行核对,验证数据的一致性。

——修正有关模型。在去年试用的基础上,对一些数据分析模型的取值范围或因素设定,进行调整或修正,以适应本地化的运用。

篇6

一、宁夏概述

宁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中国大西北的东部、祖国版图中轴线,海拔1090米。国土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回族222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6%、全国回族人口的1/5,还有满、蒙古、朝鲜等33个散居少数民族。黄河过境397公里,年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今有“十大新天府”的盛赞;首府银川市犹如镶嵌在黄河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辐射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的区域化中心城市。宁夏既有煤炭、农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既有宁东和河套灌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面临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

二、宁夏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体经济实力较弱

2009年宁夏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GDP继2008年后再一次突破一千亿大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9%,比全国同期增速8.7%快3.2个百分点,整体经济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11年在两位数平台上运行, 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粮食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全国第6位,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为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绝对额是30年来最高的。虽然宁夏经济总体增速较快,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但是整体经济实力依然较弱,在全国各省市区GDP中排第29位,在西部地区排第10位。

(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以西部各区域GDP的平均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速度,通过计算1999-2009年11年来西部各区域GDP的平均增长率,可知在西部地区宁夏的增长差异变化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11年来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西部省市(除)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5.84%。从各省市来看,11年来西部有5个省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均超过了平均增长率,主要为重庆、陕西、青海、宁夏和内蒙古;宁夏平均增长率仅次于蒙古为18.78%,在西部地区排在第二位。

(三)三次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以宁夏三次产业比例来研究宁夏三次产业发展的情况,通过计算1999-2009年11年来宁夏三次产业产值的比例,可知宁夏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宁夏三次产业产值从1999年的20∶42∶38演变为2009年的9∶49∶42,产业结构调整、转换能力较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小、下降快,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发展迅速,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要和全国相比,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能源资源型工业结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产业链条短,优势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实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低。(详见表1)

(四)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2008年,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城镇化率为兴庆区90%左右,西夏区84%,金凤区80%,灵武市46%,永宁县45%,贺兰县43.5%,三区城镇化率处于全区前列,已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其他县市城镇化率比三区要低得多,差距较大,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区首位度高。城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镇规划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土地流转不规范,城镇规模较小、特色不突出,“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化困难多等,都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宁夏经济总体实力较弱,城市化进程极不平衡,但地方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迅猛,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既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宁夏产业下一步产业发展对提升宁夏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特点

(一)煤炭资源优势

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五位,宁东煤田探明储量273亿吨,远景储量1300亿吨,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 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在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中宁东基地近水、富煤、有地,开发条件最好。到2020年宁东基地内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总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形成1.3亿吨煤炭、1700万千瓦发电装机、2000万吨煤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此外,宁夏已探明矿产50多种,以丰值度衡量,人均自然资源潜值为全国平均值的163.5%,居全国第五,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二)电力资源优势

人均电力装机容量1.3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随着兰州至宁东750KV送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和宁东至山东±660KV直流输变电工程以及大柳树工程的规划建设,宁夏将建成“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形成水电、火电、风电打捆外送的稳定输电网络。到2015年,全区电力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建成宁夏外送电第二通道工程,外送电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届时,宁夏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电力资源优势。

(三)耕地资源优势

宁夏现有耕地总面积165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居全国第3位,引黄自流灌溉、高产稳产水浇地690万亩,是西北最大的人工绿洲所在区,素有“西部粮仓”的美誉,大面积待开发的宜农荒地资源可供利用,是中国八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区之一,国务院确定的现代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具有适合特色农产品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条件(如酿酒葡萄),有病虫害少、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农业生态环境,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药材资源(如枸杞),这些都是其他地区少有的或没有的特殊地区优势。今后在建设节水农业的前提下,还有可能开拓更大规模的灌区。

(四)区位、交通优势

宁夏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必经之路,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宁夏十二五规划把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交通保障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要基本建成以干线铁路、高等级公路、干线机场为主骨架,以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到2015年,构建五纵三横铁路运输网,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770公里,货运量9000万吨,国铁复线率达到70%以上;实现三纵九横公路网现代化,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200公里,高速公路16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左右;实现一主两辅航空港服务,全区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650万人次。届时一个西进东出、南来北往、方便快捷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将逐步形成。

(五)旅游资源优势

宁夏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风光美丽而神奇,既有边塞风光的雄浑,又有江南景色的秀丽,被称为“中国西北的盆景”。中国历史文化与回族文化交汇,在宁夏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全国十大类95种基本旅游资源宁夏有八类46种。以沙坡头、沙湖、青铜峡、六盘山、星海湖为重点的自然风光旅游热线和以西夏王陵、华夏西部影视城、回族伊斯兰风情以及红色经典等历史人文景观为主的观光热点,吸引着国内外宾客前来宁夏观光游览。如果我们能在旅游产品设计、市场推广、树立旅游地形象等关键环节进行调整,加强西北联网和整体促销,旅游业完全有可能成为宁夏极具活力的强力经济增长点,成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四、宁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战略的确定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为我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确定宁夏在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中产业战略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西部绿色食品、生物药品生产基地

随着深加工、精加工生物药品、保健品需求的增长,优质、多样化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反季节蔬菜、水果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水资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宁夏耗水多、比较效益低的传统粮食生产必然受到冲击。因此应调整传统种植模式,转化为以绿色食品、生物药品生产加工为中心,包括葡萄洒、啤洒、乳制品、多品种淀粉、清真牛羊肉、名优水产、反季节蔬菜、优质大米、高效生物药、无副作用保健品等等,种养加结合、产供销结合,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宁夏特色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围绕绿色食品、生物药品的扩大生产,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林牧结构,提高林草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按市场变化适当控制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及其肉、绒、皮加工)、日光温室、药材、蚕桑等规模,通过绿色食品业、生物制药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紧密结合,把宁夏逐步建成中国西部“药谷”。

(二)大西北能源、天然气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宁夏具有煤炭资源优势,但是随着世界能源利用的潮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煤炭消费比重急剧下降,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的需求和价格持续滑坡,过去靠出卖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发展战略已经过时。面对这样的趋势,宁夏应有选择的接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化工系列,逐步建成西北的大型天然气化工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依托宁东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电源建设条件和便利的取水条件,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大型坑口电厂,满足“西电东送”和区内用电需求的同时,大力推进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加强火电脱硫、脱硝技术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区

当今世界旅游重心正处于向亚太地区逐步转移的进程中,中国东部景点很多超负荷运行,向神秘、新奇、辽阔的西部扩散已经势在必行。宁夏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某些资源的垄断性、珍稀性,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开发建设、营销策略之后,设计黄河漂流游、沙漠探险游、西夏秘境游、长城访古游、丝路寻踪游、回族风情游、沙湖生态游等系列化的特色旅游精品,它们具有神奇、粗犷、刺激、浪漫等独特魅力。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兴起,宁夏进出通道的改善,把旅游业纳入西部大开发宁夏的产业战略意义重大。

(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带上的物流聚集区

新亚欧大陆桥把东部沿海与大西北连接起来,为西北地区的东进西出、双向开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八五”期间通车的宝中铁路缩短了兰新―陇海线的运距,与使宁夏置身于国际大通道的交汇点上,改善了原本偏僻的交通区位。规划中的太原―中卫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构成新亚欧大陆桥的弱通道,与其它线路相比,将分别缩短100多公里至500公里,成为连接我国东部沿海港口与大西北之间最便捷的东西向通道,对于改善西北地区特别是宁夏的投资环境,推进东西合作和双向开放,加速沿线地区资源综合开发,促进流通产业、旅游业和城镇体系发展,形成沿桥开放开发经济带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而沿桥的银川、中卫等城市,则可以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聚集区。

(五)连接中阿乃至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桥头堡

过去几十年中阿贸易不断增长,近几年已突破千亿美元,未来发展势头会愈加强劲。素有“中国穆斯林省”之称的宁夏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和关联性,具有进行经贸往来和自贸区建设的诸多优势和便利。宁夏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中阿自贸区建设的 “桥头堡”,架起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经贸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宁夏平台”。为此,宁夏应积极发展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核心的商品集散中心基础上,大力开拓以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展示、金融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宁夏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宁夏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陈秀洁,代合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增).

[5]谷国锋.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2008(3).

[6]吕萍; 李忠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

[7]侯明帅, 李俊雅.互联网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 (10).

[8] 李华山.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基金项目:

篇7

1 长白山森工集团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长白山森工集团本着“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确定大兴沟、天桥岭、八家子三家子公司先行发展生物质颗粒加工产业,为全系统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率先启动生物质颗粒加工产业。2012年正式投产,累计投入848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的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已生产生物质颗粒1725吨,实现产值130万元。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与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延边宏日林业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占49%股份),联手发展生物质颗粒加工产业,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厂房,已生产生物质颗粒5100吨,实现产值433.5万元,目前正在着手引进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热、电、颗粒多联产(DHPP)项目。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与北华大学合作,投入建设资金490万元,建设年产1万吨的生物质颗粒生产线,2013年正式投产,已生产生物质颗粒2368吨,实现产值369.7万元。目前,长白山森工集团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处于单一生产木颗粒阶段。

2 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国际合作情况

为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成熟经验,2012年2月,长白山森工集团、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组织考察团,远赴瑞典就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进行了考察,重点学习瑞典先进成熟的热、电、颗粒多联产技术。2012年10月和2013年3月,国家林业局先后两次邀请瑞典官员和专家到长白山森工集团进行考察,就瑞典援建长白山森工集团林业生物质能多联产技术项目进行了洽谈,为中瑞林业生物质能源多联产合作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3 制约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原料难以保证,限制了产业规模发展

在长白山森工集团辖区,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所需的原料主要是废弃菌料、采伐剩余物和抚育剩余物。但国家规定,从2015年起,全面停止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地处长白山区的长白山森工集团将不再有商品林采伐,只有中幼龄林抚育,这样对用于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所需的原料较以往大幅缩减。

3.2 技术手段落后,加大了产业运行成本

长白山森工集团所属11户森工企业,每年中幼龄林抚育遗留的毛枝桠量很大,都可作为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原料,要使这些毛枝桠下山,目前只能采取人工方式,但由于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导致毛枝桠下山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4 做强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对策

4.1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长白山森工集团将进一步强化与瑞典的技术合作,尽快与瑞典相关方面签订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战略协议,从瑞典引进先进、成熟的生物质绿色能源技术设备,推进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由单一生产木质颗粒向热、电、颗粒联产转变,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生物质绿色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2 争取优惠政策,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尽快将天桥岭、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所在区域列入“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对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的资金扶持和优惠补贴政策,增强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动力。

4.3 培育能源树种,拓宽生物原料供给

在林区疏林地和退耕还林地,探索种植紫穗槐、竹柳等能源树种,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林,为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提供可持续的原料保障。

4.4 加快产业重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加快与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组建新能源公司的步伐,实现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重组。组建的新能源公司将以林业生物质发电为主导产品,以生物质发热、木颗粒为辅助产品,实现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品多样化,最终做大做强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

4.5 注重产业结合,形成循环经济链条

将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与黑木耳产业相结合共同发展,黑木耳产业产生的废弃菌料可作为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原料,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形成的热能可用于黑木耳制菌期间的高温消毒,实现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5 发展林业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的建议

建议省林业厅、财政厅出台林区废弃菌料回收补贴政策,鼓励生物质能源企业利用废弃菌料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产业,降低生物质原料成本。

6 结语

生物质能是符合国家绿化环保、循环利用导向的新兴朝阳产业,实施生物质能多联产(DHPP)项目是最大限度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开发以发电为主导产品,以发热、木颗粒为辅助产品的新兴绿色能源项目,在不断总结和积累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敦化、和龙等地进一步复制,最终形成区域内林业生物质能全面开发,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这个概念逐渐凸显,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状态,区域之间的联系很弱,基本不存在世界经济的概念,相邻的区域之间存在商旅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虽然在当时长途旅行的商人也存在,但是相对而言影响力十分小。这种地区内部相对而言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很快被打破,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进而引发了欧洲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程度,决定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形式,而这种文化又会反作用于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欧洲,以宗教思想作为当时的主流,这种布道式的思想主题,与当时经济发展的一贯方式,以及航海技术本身的成熟,共同推动了欧洲殖民行为的产生与成熟。殖民地的建立,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以欧洲作为轴心的经济格局,欧洲成了第一个世界经济轴心。随后,欧洲向美国移民,为北美地区带去了相对发达的生产力。到达美国的移民,逐步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建立起更为自由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显然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战中的美国获利颇多,而欧洲却在二战中锉尽锋芒,二战后,美国积极发展经济,很快成为了世界经济格局中不能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并且最终成为第二个世界经济轴心。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弊端也逐渐凸显,经济危机成为了不仅仅是美国,而是其他众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头疼的一个问题。2008年的次贷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的影响,无论是没有就业回升的经济复苏,还是次贷危机本身带给美国的经济问题,都让其难以招架。与此同时,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则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单从中国角度而言,一方面经过多年的专心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其他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就目前而言,美国一贯主张的自由民主文化,已经初露弊端,而中国从古至今的朝奉体制,在目前阶段又开始呈现出一定的生命力。

二、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格局的进一步影响分析

篇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受到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基本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评价、机制和对策等四大研究领域[1]。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伴随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加剧,对山东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上,选取衡量区域差异的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山东区域差异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山东实际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26]。总的来说,山东经济差异的对策研究最受重视,其次是对山东经济差异的定量评价也较多,但都是从各个衡量指标分别去进行分析,没有形成综合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静态研究,选用某一年度的指标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很少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经济差异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这也使得根据年度指标提出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滞性。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采用覃成林等人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比。

二、山东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

如何定量的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7]。按照姜文仙和覃成林教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剖析,本文采用覃成林等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来分析山东17地市的城乡协调发展程度[8]。本文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计算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三个测度指标值,然后运用平均赋权法将上述三个测度指标合并成一个反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态的综合指标,记为z。最后拟建立一个可作纵向比较的、稳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记为U。具体测度指标计算见表1。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格局

本文选择2002~2011年为分析时段,以山东17个地市单元为分析对象,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数据来自2003~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运用上述评价方法,对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整体变化及空间差异进行评价。如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测值z是区域经济联系指标、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差异指标合成的。其中,只有区域经济联系指标是一个越大越好的指标,其余2个指标均是越小越好。因此,本文在对这3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时,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的需要,将反映区域经济联系的指标Moran’s I指数作为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具体从两个层面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演变进行分析,一是以地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度经济发展协调度从整体上分析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演化,二是以东、中、西三大区域[9]为地域单元,具体探寻山东省内部的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格局。

图1显示,以17个地市为区域单元,2002~2011年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度是趋于上升的,这说明了整体上山东区域经济是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但演变过程是存在波动的。从图中可以发现:一是,在2006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在波动期,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二是,2006~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上趋于协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图2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演进轨迹。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04年呈V型变化,2004~2006年又转为下降,2006~2007年又出现上升,2007~2008年又转为下降,2008~2009年又出现上升,2009~2010年趋于平稳,2010~2011年又出现下降,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中部地区除了2003年波动较大以外,2002~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持续上升的,2008~2011年则趋于平稳。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了2003和2008年较前一年有稍微下降以外,2002~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较为稳定。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以外,2002~2011年总趋势是上升的,但其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11年变动频繁,下降和上升交替出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整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就近期变化来看,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平稳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2] 李新,郭宁等.山东省城乡经济差距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04).

[3] 尹海伟,任建兰,孔繁花.山东省城乡差异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417421.

[4]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3):323328.

[5] 张淑敏,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6568.

[6] 吴先华,王志燕,雷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96601.

篇10

匹配的关系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占据很大比重,工作重心自然要放到农业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工业比重迅速上升,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重点抓工业上来。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到第三产业,成为合理的选择。

省委正是在准确判断发展阶段规律基础上,基于我省当前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很艰巨的实际,指出经济建设仍然是兴省之要,当前和今后几年,全省还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与此相适应,必须抓好对经济增长带动大的工业发展,并将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七大任务的第一位。更好地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集中力量抓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抓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园区载体和科技创新,抓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工业发展建立在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使工业发展与阶段性任务一致。

把握了做大总量与调整结构的关系

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发展质量不好,是我省经济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时期,围绕提质增效升级要求调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然成为全省当前最迫切的任务。然而,调结构尤其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只满足在现有存量中调整,更不能停顿下来调整。

在我省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国内外各种先进生产要素流动加速的背景下,将我省经济融合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中来调整,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增量,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极,会争取到更大的回旋余地,不致因为部分落后产能缩减或淘汰而引起失业率上升,不会因为增长速度下降过快影响人们的信心。确保“换档”不“失速”,这是当前发展的底线。尤其是在许多落后地区,产业存量本来就很小,不通过迅速扩大增量调结构,可供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也不会取得明显效果。坚持调存量与扩大总量并举,主要在扩大总量中调优结构,是当前需要特别处理好的关系。

把握了巩固现有优势与培育

新优势的关系

我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多个领域和环节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这是向更高起点发展的基础,必须保持和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四川经济上台阶中的作用。如初具规模和水平的七大优势产业,在西部奠定领先发展的部分中心城市和园区,已经形成明显发展强势的成都城市群等。依托已有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将使我省的发展基础更加牢靠,产业和区域竞争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因此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一方面强调要继续提升七大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抓好潜力较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一边强调成都要提升发展,有条件的城市要乘势而上,一边又强调天府新区、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要培育成为新的增长极,加快形成多极支撑、多点发力的格局。尤其是加快培育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先进科技、城市新区,加快培育开放新优势等,是2014年经济工作特别强调的主要任务。

把握了区域合理分工与协调

发展的关系

我省各区域之间差异很大,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既有重点开发区,也有限制开发区,还有禁止开发区。尽管根据主体功能明确各区域的分工已经提了几年,但落实的情况并不理想。

在这次经济工作会上,省委根据中央的精神,明确提出各区域必须按主体功能分工对各区域进行调整,强调各地要立足实际合理确定经济增速,根据国家规划和自身条件,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要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重点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承担生态保护功能的地区,不比经济规模,不纠结地区生产总值排位。对政府的考核,也要进行大的调整。省上还要加强省级统筹协调,在重大产业布局、建设用地指标、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必要倾斜,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建立区域利益共享机制。这些思路和措施,将使各区域的协作能够建立在合理分工基础上。

把握了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当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也是对未来几年发展的谋划,是根据中长期规划并结合情况的变化,做好承接上年、计划当年和衔接未来的重要会议。

本次会议除了强调前期已经安排的工作如何进一步落实,国家批复的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如何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如何全面推进外,还根据我国近期推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园)区等的重大战略和举措,提出积极呼应这些战略的设想,利用作为“一路一带”交汇点的有利条件,利用内陆经济大省的重要地位,研究我省在各个战略中的定位和发展策略,积极构建跨区域交通物流大通道,加强对外开放载体和平台建设,支持成都创造条件争取设立西部内陆自贸区等设想。也对政府作为中长期资金的平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等中长期要做的工作,都作出了带有长远性的安排。

把握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篇11

(二)支持特色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围绕茶叶、水产、食用菌等支柱产业和水果、蔬菜、竹木、药材、禽畜养殖等优势产业,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在优势行业中选择龙头企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构建绿色、特色产业体系,加快革命老区主导产业的构成和发展。

(三)着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本着“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支持其设立企业集团,鼓励、引导其通过股份公司治理参与上市融资,通过资本经营,增强企业资本实力,促其发展壮大,实现一个龙头企业带一个产业、带一批生产基地、带一方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快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精加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着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合作社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组织机构,制定依法有效的章程,健全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重点引导建立合作社与农户间的长期稳定的利益联合机制,加强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合同契约履行,使之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范中快速发展。

(五)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型涉农金融组织。支持发展涉农、支农、惠农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作用,为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户融资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股权出资、股权出质登记以及动产抵押、商标专业权质押贷款,探索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

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革命老区现代流通

(一)支持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培育、规范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依托革命老区资源、地域优势和县域特点,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重点投资开发专业市场,做到有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就有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与之相配套。大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提升市场交易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支持农村流通现代化。支持鼓励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机构、大型超市、商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搭建农产品流通平台,搞活农村流通市场;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以及配合相关部门通过举办会展等活动,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老区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

(三)积极发展农村经纪人。积极引导、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从事农村经纪人活动,允许农民季节性地从事经纪活动,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经纪人开办经纪人事务所、经纪公司、农村劳务培训和输出的组织;结合东革命老区农业产业特色,重点培育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农业科技经纪人、劳务经纪人、物流信息经纪人,努力打造一批有市场经济头脑的能人,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三、实施涉农商标品牌建设,增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后劲

(一)加强注册商标储备。按照“一地一品”、“一局一标”和“推荐一批、扶持一批、培育一批”的原则,加强调研和指导,对革命老区的企业产品、特色产业产品、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优势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进行集中挖掘整理,建立待注册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培育库,形成商标培育梯队,并对其商标注册提供咨询、设计、申请、等“一条龙”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培育、发展品牌规划,帮助企业制定短、中、长期品牌战略,鼓励其争创知、著、驰名商标,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商标的管理和运作。引导、鼓励以革命老区农业资源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注册和使用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在“发挥、使用、保护、传承、重点”和“调研、建议、沟通、规划、重视、运作、规范、发展”上继续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一批富有东革命老区特色和传统名称的“农字号”商标品牌,变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

(三)强化商标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协助农业企业解决名称权、商标权纠纷,严厉查处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以及擅自使用企业名称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权利人的权益,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推广“订单农业”,推进革命老区现代农业发展

(一)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合同指导服务,为企业与农户双方提供事前咨询、事中监督、事后走访、诚信引导等服务;积极探索、推广“公司+基地+农村经纪人+农户”的运行经营模式,从规范订单合同入手,推广使用农业订单合同示范文本,提升农业商品化、契约化、产业化水平,促进革命老区“订单农业”的发展。

(二)加强对农业订单的跟踪监管。引导农业订单的签约双方通过风险控制的措施对合同订单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管”,及时调解合同纠纷。加大合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涉农合同诈骗的违法行为,防止损农、坑农事件发生。

(三)大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加大对各涉农主体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制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引导、培训,在大力发展与完善订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农户以产销连接为纽带,以服务连接为桥梁,以利益连接为核心,以机制连接为保障,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最低保护价收购、开展二次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起更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共享。

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严把老区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经销有毒有害食品、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和利用连锁配送、“送货下乡”等名义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或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大力度查处老区内主导农产品如银耳薰磺、大黄鱼注水、海带掺沙、茶叶农残超标等违法案件。

(二)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认真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在食品批发企业中全面推行电子台帐,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强市场巡查,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抓好食品安全有关制度的落实。

(三)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开展“红盾护农”活动,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大案件,切实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等四大类农资商品的监管,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追根溯源,坚决、快速、严厉地予以查处。

篇12

二、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探索

两个协议的准入标准非常高,并且在这两个协议中,中国、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都是被排除在外的。所以我国为了建立自己的自由贸易体系,倒逼国内经济市场进行改革,在美国这两个协议的夹缝之间寻找发展路径,探索建立了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是具有进出换、离岸加工、仓储转口等多功能的自由贸易区,占地28.78平方公里,覆盖了4个特殊海关监管区域。这是我国对贸易改革的试水工程,期间还包括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探索、投资领域的改革、贸易领域的改革以及金融领域的改革,可以说,上海自贸区内在的行政机构、制度设施等都与国内其他地区有差异。

为了达成我国建立自己的高层次自由贸易区,推进改革的目的,我们应该从上文中提到的四个方面进行发展的探索。首先,在政府职能领域,要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标准,构建与国际贸易格局和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把审批的重点注意到审批中和审批后上来,在审批前对于准入门槛和相关手续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减少行政审批的事项;在货物进入自贸区后,可以采用一次性验收、申报、放行的制度,加快贸易的流转程序,为贸易提供更多的方便;在投资方面,加强对于项目管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工商登记这三个环节进行改革,进一步开放六大服务行业,探索投资管理的新体制,最终实现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相接轨;在贸易方面,进行高层次的贸易区域建设,推进我国国际贸易的转型和升级,鼓励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亚太地区的总部,提高上海自贸区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和根植力。当前上海自贸区的境外和自贸区货物是不受海关监管的,可以自由的进出自贸区,但是需要遵守我国海关的相关法规,征收一定的税务,这一举措促进了贸易产品流转的效率,吸引了一定的国际投资,为接下来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金融领域,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包括利率的市场化、汇率自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离岸金融业务的创建与完善等。同时要积极的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并允许一些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建立银行等金融机构,但是要注意对于金融风险进行严格的管控,同时为我国在将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做好准备。

篇13

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辨证看待、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既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些、把措施考虑得周密些,更要善于在攻坚克难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从市场预期看,据央行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2.8%,较去年同期上升3.6个百分点。随着市场主体投资意愿的增强,下半年以来,实体经济有回升迹象,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逐步收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升,货运量实现稳定增长。整体经济环境向好,为我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制度环境看,一是改革将会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城镇化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是治理雾霾将为发展清洁能源带来新机遇。四是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综合以上情况,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区2014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均下降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关于2014年预期目标的安排,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各项支撑因素考虑。预计2014年第一产业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第三产业增长7%以上,可以支持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根据我们对各盟市情况的调度,2014年12个盟市经济增长预期都在9%以上,按各盟市加权平均计算,全区经济增长可达到9.4%。二是从我区经济特征考虑。我区经济具有明显的速度效益型特征,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率就比较高;在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时期,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就会快速下滑。2010年-2012年,我区生产总值增速由15%下降到11.5%,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70.9%下降到4%,财政收入增速由26.2%下降到10.4%。安排9%,对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可能更有利一些。三是从提振发展信心考虑。“十二五”以来我区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回落态势,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5%,2011年为14.3%,2012年为11.5%,预计2013年为9%。2014年安排9%,与2013年持平,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振各地发展的信心。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完成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扩大有效需求为重点稳定经济增长,以建设“五大基地”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为重点保障改善民生,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重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抓好落实。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委会议的部署,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自觉担负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研究制定《2014年全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指导意见》。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三是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讲,开放也是改革,高水平开放可以倒逼深层次改革。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开放的有利时机,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把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一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研究提出2014年区域合作重点推进事项。继续加强与周边省区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经济合作,跟踪落实与国内各省区市签署的合作协议和重点合作项目,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力争达到4600亿元以上。重点加强能源区域合作,抓好与京津冀、鲁江浙等地的清洁能源供需对接,加快组织签订外送协议。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发展,组织开展“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纲要”前期研究,配合国家发改委做好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二是大力推进向北开放。积极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实施《内蒙古建设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规划》、《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和《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实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完善与俄蒙在加工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在有条件的口岸探索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三是统筹做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推进外商直接投资管理改革。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研究谋划一批具有创新带动作用的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加快已列入国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项目的报批工作,推进项目尽早建成。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用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多种方式输出产能。

(二)稳定投资、促进消费,扩大有效需求

目前,我区投资和消费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扩大有效需求,实现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按照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突破瓶颈制约抓投资、围绕产业结构抓投资、围绕加强民生建设抓投资”,努力扩大有效投入,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增长15%左右。针对当前投资增长速度回落和项目储备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总规模达到2万亿元以上。二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项目储备多元化,围绕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增加重点领域项目储备,进一步改善项目储备结构,突出扩大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储备规模,加强居民服务、教育、卫生、旅游、文化、体育等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项目储备,新增项目储备规模力争达到3万亿元以上。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2012年全区消费率39.4%,不足投资率的50%,低于全国平均10.1个百分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在下滑,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低于上年同期近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大于地区生产总值和投资增速。要充分发掘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回升提速。一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013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预计全年实际分别增长6.5%和8.4%,低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14年国家将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自治区要结合我区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逐步壮大消费市场。推动落实旅游基地和文化产业规划,扩大旅游、文化消费规模。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培育发展信息、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扩大绿色节能环保产品消费。三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研究实施信用消费促进政策,扩大信用消费规模。组织开展价格和收费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研究修订自治区定价目录,加强对铁路、电信和银行等部门收费的监督检查,开展对各类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收费清理。

(三)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高质量效益

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重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建设五大基地为重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工业在我区所占比重较大,2012年煤炭和电力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3%,稳定经济增长必须要保持能源工业的稳定发展。在稳定能源工业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资源型产业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是强化创新驱动。二是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是国家的约束性任务,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和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力争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2%,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2%,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一是加快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已批未建、在建和已建成投产的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制定处置整顿方案,对于不具竞争力的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除跨省区产能置换转移的项目外,不再审批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不再审批炼焦、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确保“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全年淘汰铁合金产能8.92万吨、电石产能43万吨。二是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加快制定城市主城区污染企业“退城入园计划”,推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主城区内钢铁、石化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淘汰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坚决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三是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改造,完成脱硫改造150万千瓦,脱硝改造1000万千瓦。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我区城镇化虚高现象突出,2012年城镇化率为57.7%,虽然比全国高出5.1个百分点,但是剔除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而没有享受到同城化待遇的农牧民工和生活在矿区、林区、垦区的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6%。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要按照会议精神,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争取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国家正在编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4年有望出台,要按照纲要总体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加快修订完善自治区城镇化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等城市群建设规划。要把城镇化规划修订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引导资源要素按照主体功能区优化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争取2014年上半年制定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意见》。二是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支持旗县城关镇和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镇发展配套型、服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建设30-50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特色小城镇。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政策研究,推动乌海、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尽快出台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有序推进转移农牧民市民化。稳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及相关配套措施。

(四)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保障改善民生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以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会同相关部门,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切实抓好创业就业工作。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问题。配合相关部门全面落实自治区“创业就业工程”及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2-3个就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开发1万个基层公益性岗位,重点用于安排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实施家庭服务业特别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活动。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