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机械工业的作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机械工业的作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机械工业的作用

篇1

一、女工协管工作创新的意义

安全是煤矿供电企业永恒的话题。可以这样说,没有安全便没有一切。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对于矿山人来说,安全是能最直观地影响一个人的生命、生活,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喜乐。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女性的工作不可能超越男性占据主导地位;但女人天生的细心、细致、温柔等天性却弥补了矿山安全生硬的规章,成全了矿山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护线。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女工数量日益增多。在面临着企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女工和女工协管的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的形势和新问题,探索企业女工协管工作新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女工协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将充分发挥女工协管的良好助力,使女工协管工作成为维护企业安全的“点睛之笔”。

二、煤矿供电企业女工协管工作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一)女工协管工作的创新点

1、整合资源,扩大影响,在组建优秀协管队伍上力求新突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女职工的数量在日益增多,家属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对于协管会是一种好的局面,但也是个新难题,如何选择女工协管员呢?一是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在人员选拔方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要选拔些整体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对协管工作有高度的热诚,对煤矿供电企业的特殊性认识到位,对安全行动高度投入的女工和家属。用她们作为协管组织的领头人,作为每次开展活动的带头人。对于专业素质强的女工,协管组织也要积极吸收,既可以在工作中造成较好的影响力,也会在营造良好的环境,营造“整体向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注重完善协管工作的管理机制。女工家属协管工作从组织上讲是一个群众性组织,在组织和管理上本身便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建立协管委员的详细档案,并根据档案里的相关内容及成员个人情况做出细致分析,从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地安排工作。三要注重协管工作的工作方法。细致分工,由素质高、协管专业性的高的成员分别带几个固定成员,再由固定成员带临时成员,成员间要积极联系,注意沟通,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有人管”的管理局面,进一步提高女工协管工作的实际执行力。

2、围绕中心、展示作为,在协管员作用发挥上力求新突破。协管员要想在企业充分发挥其作用,受到领导、职工好评,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除自我加压,自己学习外,还应该借助工会这个大集体,开展一系列以提高协管组织工作人员素质为主体的培训活动,创办女工协管会工作知识讲座、培训班、模拟帮教、提合理化建议等形式活动,从而提高家属协管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同时,引导家属协管会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帮助家属协管会工作人员“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基础。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使家属协管会工作落在实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定期召开表彰会,把一批先进典型的家属协管会代表树立起来,增加大家学先进、赶先进、比贡献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要把典型经验及先进做法,在协管会会议中进行交流、推广,推动家属协管会工作向纵深发展。鼓励大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宽工作层次,以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的身份,积极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为职工说话,为职工撑腰,使广大女职工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从而调动职工参与协管工作的积极性,使工会协管工作越来越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在工作中,我们准确把握新时期协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推进协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把自己锻炼成为协管工作的专家,成为党政的助手,围绕中心、展示作为。

篇2

技工类院的同学们有时对基础课教育有偏见,他们认为到学校来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课只是副课,“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等。尤其是语文课,总是有同学来问笔者,到底学了有没有用。笔者的回答是:“有用,但大家没有用。”

其实在专业课的学习上,用到语文的地方有许多,所以在技工类院校,上好一堂语文课,除了要达到师生互动,还要解决如何让语文教育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这一问题,让同学们在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因此我们特别做了适用于机加工专业的校本教材开发的课题,下面就此课题的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参与方向,让语文和专业课完美结合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他们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可以形成一个自学爱学的良性循环。因此,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不是副课,而是一门非常有用,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为专业课服务的一门学科。

比如,我们在编写教材《日常应用文》一章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般的语文课教学中的应用文写作主要知识点在于对格式和内容的掌握。此次课题为了和机加工专业更好地结合,我们首先根据教学目标事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放学后去查阅资料,留意问题如下。

①你了解所学专业今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职业吗?

②你今后想从事这其中的哪些职业?

③你对实现你的职业理想有过具体的规划吗?

④应该如何在遵循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呢?

在确定了这几个与要学习知识的相关题目之后,笔者给学生提出要求: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按不同问题查找资料;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并且互相交流。

在上课试讲的时候,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其实很多同学现在所学的专业都是父母、亲戚或者老师帮忙选择或者推荐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今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出于好奇心和对今后工作的渴望,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有的积极上网查找资料,有的询问师兄师姐,有的去和他们的父母、老师交流。一鼓作气,在同学们的热情还没有减退的时候,笔者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整理起来放到下节课一起交流。这样既能使同学们都认真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写作中来,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专业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还能让同学们找到今后发展的道路。

二、拓展延伸,注重拓宽学生的参与空间

技工类院校的同学们基础比较一般,尤其是他们的参与度严重不够,而专业课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专业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如何把书本上理论的东西转化为实践的生产力。要做到这一点,做到活学活用,学生就一定要把自己当做是书中的主角,去积极主动学习,参与完成任务。这对技工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的参与空间是教师一定要注意的问题,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地把握时机,有需要合作解决或者是学生可以参与进来的机会一定不能放过。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如果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可以使原本复杂的问题更加形象,让同学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探索。比如我们在编写专业应用文中的采购合同一课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试讲的时候,笔者拿着一叠有关资料,让同学们模拟学校采购人员和单位工作人员,从而提出问题:为迎接第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学校将采购一批数控车床,学校应怎样与采购单位签订《采购合同》,怎样能既准确又安全地采购到我们所需的机床呢?

篇3

(一)充分履行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

工会组织最基本的职能是维护职能,就是确保企业职工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基层工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推动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比如工资待遇、劳动合同、工伤纠纷等,维护他们的各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有特殊困难的员工予以关心和照顾,比如开展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建立专项帮扶基金等,尽可能多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凝聚职工的作用

工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让职工对所在的企业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充分理解企业的愿景、发展目标、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树立全局观,坚定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要让广大职工知道,只有企业真正发展壮大了,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根本的保障。

(三)强化工会组织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意识

工会组织是企业基层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历来重视工会在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的作用,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和强化工会组织在企业民主决策中的作用都作了规定。就是要将工会组织建设成为企业职工权益的真正代表,成为企业职工的“靠山”。因此,要达到上述的要求,企业必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大企业职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广度和力度,这项要求是为了保证企业决策的民主和企业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大工会,尤其是企业职工的监督功能,将企业职工的监督作用充分的运用到企业的各项决策之中,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强化职工民主参与的作用。

(四)提升工会组织对企业职工的服务职能

企业工会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工会的权力和职能来源于广大职工,因此工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代表广大职工行使相应的职能,为企业职工服务,为职工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工会要做好企业职工代言人的角色,当好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首先,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切实做好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政策和制度,多手段、多渠道宣传、解释,不断提高职工自我维权能力。其次,工会组织坚持“真困难、真帮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帮困措施和办法。规范、细化、量化有关帮困标准,,把职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原则表达职工愿望和要求。

(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宣传功能

企业工会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小处着手,将“和谐企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在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上,工会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在职工中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帮助职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氛围,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二是要积极开展“和谐企业”建设,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将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的进步联系起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分解成职工岗位成才的目标来实现,工会组织要搭建平台,激发职工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企业良好和谐的氛围。三是要加强职工自身能力的建设。重点是提升职工自身职业素质。教育职工提高对岗位职责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学习,并创造条件,鼓励职工不断加大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在企业职工中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和技术能手,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4

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工会作为党和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面对新形势,将更加主动承担起工会组织的责任,更加充分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表达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利。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群众,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转型期,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更应有所作为。由此我认为,工会需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

一、为构建和谐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工会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职能,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单位、争做文明职工”、“创建学习型职工之家、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素质,通过开展“文化广场”、“全民健身”等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凝聚职工队伍,增强团队观念,加快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职工心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研究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工会的各种资源,加强职工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工会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引导:即引导职工自觉维护稳定大局的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引导职工正确维护自己利益.按政策办事;引导职工按程序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引导职工依法解决利益矛盾,避免过激行为;大力加强职工之家建设,充分发挥职工之家的作用,为职工提供舒心、安心及健心的学习、工作、活动的环境。

二、为构建和谐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一是努力营造创业氛围。各级工会组织要通过深入职工群众走访、知识问卷、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扎实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要以“转观念、惜岗位、尽职责、作贡献”为主题,实施形势教育进班组、政策宣传进家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强化政策舆论引导。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誉观、择业观和劳动观,营造“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实施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创新劳动竞赛方式,不拘一格,灵活 多样,不走形式。注重实效,要把劳动竞赛同“三基”工作结合起来,把劳动竞赛融人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三是积极找寻创业平台。工会组织要通过举办职工技能培训。积极为职工创业提供服务。培训应采取内部培训、送外培训等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为构建和谐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作用

一是发挥好职代会、代表团组长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履行好职责,把好各方面的审议关、通过关、决定关和评议关;要定期召开职代会,改进职代会的活动方式,重大问题一定要通过民主程序决定。二是发挥民主评议干部作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民主评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于部队伍作风,使领导干部树立更好地为职工服务的观念,为职工当好家、执好政、理好财。三是发挥厂务公开作用,推进企业规范化运作。企业经营和改革的重大决策,党风廉政建设的焦点问题及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企业的生产发展规划,业务招待费使用,财务收支等情况,要定期向职代会报告;评定先模,住房分配,竞聘上岗,职称评定,职工疗养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按要求进行公开。

四、为构建和谐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维护职工权益和为为职工排忧解难的职能作用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自己的群众组织,理所当然承担了为职工扶贫帮困的“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也是工会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的具体表现。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职工满意不满意、职工拥护不拥护、职工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努力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落到实处。一要充分发挥工会就业援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的作用,实施工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标。二要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建立帮扶困难职工快速反应体系,真心实意为职工排忧解难。三要协助行政尽快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纳入“低保”,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四要办好职工福利事业,增强工会为职工办实事的能力。本着“好事依法办”的原则,在困难职工最盼、最急、最需给予帮助,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

五、为构建和谐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作用

保持稳定是实现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基础。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只有保持内部稳定,才能顺利推动改革的进行;保持稳定是当前企业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全面深人地理解稳定的内涵,必须认识到,只有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的稳定,才是积极的、有活力的稳定,偏离了改革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稳定就是消极的、缺乏活力的;保持稳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企业稳定的重要性。工会干部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多深入职工群众中,对职工群众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篇5

二、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在生产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加强了机械化生产经营。在煤矿企业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采煤工艺演变成了现代化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这种工艺的改进,使采煤的工作面发生了改变,降低了因为地质、煤层高度硬度和煤层倾斜度对采煤工作的影响力度。使煤矿开采工作面增大,工作强度得到了加强,使煤矿企业得到来了高产高效的发展。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增加了工作面长度,形成了两种开采技术,及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和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同时减少了搬家次数,降低了单位成本,给企业增加了效益。综合机械化开采就是在我们的割煤、落煤、运煤等过程中都采用机械化工作方式。

(一)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

在我国的采煤企业中,使用较多的为长壁式综合采煤工艺,在很多的煤矿生产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煤矿开采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主要是依托工作面的设备能力,及我们的采煤机、转载机、可伸缩式输送机、液压支架和供电设备、液压泵等配套设备。在这种方式下,就是输送机推进我们工作面的长度,提高采煤机的剖煤量。它可以有效的降低我们采煤过程中端头工作工序和对煤层的斜切次数,提高采煤的生产效率。推进长度的参数应该事先计算好,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采煤工作面的搬家次数。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在工作过程中,地质条件、可伸缩式运输机伸缩长度、工作面推进增加长度、回采巷道长度,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采煤机的掘进深度,增强单刀采煤量,控制端头作业工序和其他配套设备的工作效率,使各个机械设备能同步协调工作,达到最高工作效率,使采煤量最大化,提高生产。

1.缓倾斜薄煤层的综合采煤工艺

我国很多的煤矿企业在对缓倾斜薄煤层进行开采的时候,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在进行开采的时候出现了机械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同时在进行开采的时候对采煤机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开采,采煤机的体积要非常小,同时功率要非常大,在进行开采的时候要保证采煤机的可靠性。在很多的情况下,采煤机的高度和主电机功率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采煤机研制的时候可以将采煤机的机身变短,同时在功率方面可以进行增加,这样采煤机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操作上非常简单,在维修方面也是非常便捷的。在采煤机进行改进的同时,输送机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调整的时候主要要对其设计长度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在对薄煤层进行开采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效果。

2.缓倾斜中厚煤层的综合采煤工艺

对缓斜中厚煤层进行开采的时候,综合开采工艺水平最高的国家是美国,我国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缓斜中厚煤层在开采过程中,美国应用了高强度大功率的配套设备,这种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可靠性非常高,同时在牵引方面速度也非常快,同时在采煤机方面也实现了智能化发展,这样在开采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美国采用的综合开采工艺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发展,这样就使得设备在使用的时候表现出来更多的优点,其中设备的可靠性、智能化以及大功率化都得到了提高。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开采技术,在技术方面我国不断的引进全套的综合开采设备,同时在设备方面也在不断进行自主研究,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设备在开采过程中更加的高效,同时也能更加的高产。

3.缓倾斜厚及特厚煤层的综合采煤工艺

在对缓斜厚度非常厚的煤层进行开采的时候,很多的国家采用的都是放顶煤综合开采工艺进行了应用,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进了这项技术和配套设施,然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这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煤炭开采总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煤炭开采总量得到提高,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对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对放顶煤综合开采工艺进行必要的研究能够更好的找到其生产规律性,同时在研究成果方面也能进行提高。我国的很多煤层都是厚煤层因此在进行综合开采的时候要应用放顶煤开采工艺,为了更好的促进开采工艺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这种开采工艺中存在着的采出率低和瓦斯积聚的问题,在综合开采工艺上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

与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相比,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都相差不远。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在工作面巷道开采、煤矿运输、工作面顶部支撑等方面与我们的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大致一样,可是在工作面的设置上就有差别。长壁是工作面要增强,短壁的意思就是在短的工作面上进行开采作业,基本上都是采用退式进行采煤。在进行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时,我们必须得满足一些基本条件,首先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煤矿井的综合工作面的上、下端头已经能够快速工作;其次是矿井的回采巷道也实现了机械化工作。在开采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采煤机的斜切度,以使单刀采煤量增加。同时,我们还得注意我们的各种机器设备及配套设备,应该采用轻便的设备,以方便工作面的移动与安装,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产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采煤方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采煤工艺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保证煤矿企业的发展,要对采煤工艺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创新。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应用,采煤的速度与效率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从而确保了煤矿开采高产高效能力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6

屏蔽泵设计先进,高效节能,由于具有完全无泄露的优点,成功的解决了流体输送中的跑、冒、滴、漏的问题,已成为环保工程中不可替代的产品。广泛运用于石油、化工、制冷、空调、航天、核工业等领域中。普通离心泵的驱动是通过联轴器将泵的叶轮轴与电动轴相连接,使叶轮与电动机一起旋转而工作,而屏蔽泵是一种无密封泵,泵和驱动电机都被密封在一个被泵送介质充满的压力容器内,此压力容器只有静密封,并由一个电线组来提供旋转磁场并驱动转子。这种结构取消了传统离心泵具有的旋转轴密封装置,故能做到完全无泄漏。屏蔽泵把泵和电机连在一起,电动机的转子和泵的叶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利用屏蔽套将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隔开,转子在被输送的介质中运转,其动力通过定子磁场传给转子。

2.检修现状

P-201A/B屏蔽泵,为6级屏蔽泵,由于此泵为多级屏蔽泵,设备尺寸较一般屏蔽泵大,检修工序比较复杂,所以在设备抢修时检修难度及强度比较大。P-201A/B屏蔽泵6级导叶间靠细螺纹连接,在设备抢修拆除泵体内导叶时,由于在设备安装时厂家未提供专用拆卸工具,在未设计此专用工具之前检修时,拆卸导叶都用铜棒击打导叶沉孔的方法,效率极低,且非常容易损坏导叶,破坏螺纹连接、直接影响导叶的正常使用,增加检修费用,且检修时增加了劳动强度,延长了检修工期。

图1 P-201A/B泵图示

为了消除这种弊端,根据该泵的实际检修状况,研究制作拆卸安装此泵导叶的专用工具。

3.改进措施

经查阅资料研究决定制作专用工具。在该泵的检修过程中,经研究发现P-201A/B屏蔽泵,6级导叶每级导叶的外径部位有3个均布的沉孔,利用这3个沉孔研究制作专用工具。

其原理是制作1个内径比导叶外径大5mm的钢制圆环,在钢制圆环上和3个沉孔的相应位置打孔,攻M12的螺纹;然后在每两个沉孔的等份位置打∮16的通眼;将M12的螺杆的前端制作出高度为6mm,直径为6.5mm作为定位销;制作1根长度为400mm,直径为15.5mm的长杆作为转动导叶的手柄。

图2 专用拆卸工具图示

检修使用时,将专用工具套装在导叶的外径,并在3个定位沉孔中插入防转销,固定好定位销后,通过手柄插入∮16的通眼左右转动即可顺利的拆装导叶。

图3 专用工具使用图示

4.经济效益

通过检修施工证明,此工具极大的减轻了检修工的劳动强度,强化了安全检修,节省了检修成本,可以保证泵体6级导叶完整拆卸、安装一次成功。由于此泵导叶材质为不锈钢且带有外螺纹,配件比较昂贵(1个导叶约1.5万元),如果1次检修采用铜棒敲打的方法造成导叶螺纹损坏,将造成6×1.5=9万元的损失。

采用此专用工具后,以1台泵一年检修两次计,A/B两台泵将节省检修费用2×2×9=36万元。更重要的是检修工期缩短,至少缩短了约5个小时的工期。

5.结论

通过此次专用工具的研制表明,其通用性极强,可通用于所有多级屏蔽泵检修时导叶的拆装,可极大的降低检修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达到安全检修的目的。

篇7

1.1 机械制造业档案数据库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完善

依据数据的内在结构特征,对各类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组织、存储和管理的仓库就称之为档案数据库。数据库既是企业对档案数据进行储存的平台,更是企业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而为了对具有完整性以及科学性的数据库进行建立,企业就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即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结合企业现有的信息资源,编制出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并具有企业特色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对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施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在阅读文档和技术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文档信息的存储格式并未达到一致,各种文档格式无法相互兼容,技术档案中同类产品图纸资料图号编写不一致或不相关联等问题。因此,为了使机械制造业档案系统的资源、服务、应用和共享之间相互解耦,企业就需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遵循统一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原则对企业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具利用效率和实际价值。

1.2 机械制造业档案资源收藏量以及网络化拓展的需要

当前,通过信息技术已在诸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有效运用,但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最为严重的就是企业缺乏创新以及科技情报分析等一些档案信息资源,因此,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就需加强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力度,对企业档案存储信息的深度以及广度进行拓展和延伸,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更快的提升。另外,加大信息技术的运用力度还可使企业档案资源的网络化程度得到扩大,进而对企业的日常工作进行控制和管理,使企业工作的效率以及可视程度得到提升,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完善内部管理工作。

1.3 机械制造业需运用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人才进行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虽已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以及素质,但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因此,为了使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理工作的完善,就需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使档案管理人员尽快适应信息化时代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并获得较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2 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对机械制造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通过档案信息技术运用,规范了档案工作程序,跟踪了事件的始终,从而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信息技术可形成企业相互连接的纽带,企业集团成员之间产生的电子文件(数据),以及在生产、管理、经营、人事、技术等大量信息,经这一纽带将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联系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还保障档案的安全保护和保密管理,利用者通过身份验证进入信息平台查阅、查询文件、图纸及资料等所需信息,为此,也大大的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1 使企业的档案载体得到转变

运用计算机系统对企业进行全程管理,可使企业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得到实现。在企业的每一项管理活动中,电子版本已受到了有效运用。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产品设计图纸变得更为精确、科学,图纸的修改工作也愈加便捷。针对大型设备(产品)往往绘制设计出大量的成套图纸,产品种类繁多,企业的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也较为繁杂。因此,和保存蜡纸图相比,运用信息存储图纸电子版本就具有了诸多优越性,比方说储存、修改便捷、随用随出图,无需晒图装订等工作。大大的节省了成本开支。

2.2 使企业档案分类方案得到优化

一般而言,企业的档案划分为,技术档案、设备档案、基建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以及人事档案,企业应用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这一平台的各种模块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传统的档案分类方案会得以优化。具体而言,就是在各个管理模块中放入一份完整而科学的档案信息,而后计算机系统就会依据相关指令对档案进行分析和管理。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使企业档案的分类模式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便于企业的利用者查询、查阅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2.3 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收集、归档效率的提高

运用信息技术,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可依据相关规章准则以及操作步骤,对档案进行远程接收与管理。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帮助下,企业档案所包含的信息也更具科学性、可靠性、完整性以及实时性。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企业可依靠计算机系统对设计过程中的原始资料以及变更信息进行细致记录,并在不同版本上对当前的有效资料完成注明,使最终设计出的图纸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得到保障。另外,在账务管理、设备管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使档案自动编目、自动统计以及自动检索等得到完成。依据相关准则以及要求,计算机系统还可对企业档案的分类目录、全宗目录以及目录索引等进行编制。这样一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也可得到提升。

2.4 使企业档案和科技情报资料的“一体化”管理得到实现

企业将相关档案和信息资料纳入企业信息管理总体系里面,并对企业的档案信息资料进行管理控制就称之为档案和科技情报资料“一体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将所有档案资料以及科技情报投入到企业信息管理机制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对企业的科技情报搜集工作以及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协调,使两者得到巧妙结合,最终使企业的档案信息得到有效运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档案管理系统以及情报资料管理系统等构成,其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的各种档案以及科技情报资料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为企业的生产、设计、经营以及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体化管理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紧密联系,并构成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信息网络体系,使信息数据库中信息的相互检索利用得到实现,最终促进企业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为了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就需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有效运用。加强信息技术运用会给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有益影响,比方说可使企业的档案载体得到转变、优化档案分类方案、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档案和情报资料“一体化”管理的实现。(下转第337页)(上接第202页)因此,我们就需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信息技术运用给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技术管理体系,最终为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助以一臂之力。

篇8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东北机械工业已成为一个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东北机械工业对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机械工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强的发展潜力,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机械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增长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机械工业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得到提升,吉林省和辽宁省机械工业总产值全国排名稳居前10名①。东北机械工业作为东北工业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汽车工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工业生产可分为四大区域:东北地区、上海与江苏、北京与天津、湖北与重庆,其中东北地区的地位最为突出。东北地区的汽车工业决定着东北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东北汽车工业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重点,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在生产、投资、新产品开发和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软件、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网络平台的建立,促进了汽车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东北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6大系列产品,销售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的18%。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被中国汽车联合会授予“机械行业核心竞争力十佳”荣誉称号,并且被美国著名杂志《财富》(中文版)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企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对东北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变速箱厂以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轻型车厂等在东北地区各省的机械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东北机械工业经济整体上保持稳步快速增长,表现出生产、销售同步增长的态势。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基本保持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004年最高,为28%,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2005年最高,为39%。同时,东北机械工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企业数从2001年的2566个增加到2006年的5437个,职工平均人数从2001年的11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28万人,企业数和平均职工人数均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东北机械工业不断壮大的重要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点骨干企业增势明显,这是全行业增长的重要基础,投资的拉动使市场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势头不减。重点考核的机械工业企业,基本上左右着全行业的经济发展走势。机械工业是整个工业发展的动力,对整个工业发展起主导作用。近年来,东北机械工业增加值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平均比重均达到17%以上。可以看出,东北机械工业对东北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东北三省经济的整体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推动因素分析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东北机械工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对外合作等因素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投资对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随着国家“关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的启动,东北机械工业得到了调整、充实和完善,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东北机械工业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自身的调整与改造。吉林省以汽车为产业龙头,建设国内最大、最强的汽车工业基地;以优势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振兴东北机械工业。吉林省计划2006—2007年围绕轿车规模化、重型车高端产品平台技术以及零部件系统化等投入180亿元,建设35个重点项目。2008—2010年围绕提高整车国际竞争力和专用车系列化等投入220亿元,建设35个重点项目。国家批复国债项目中,轿车车门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国债专项计划。黑龙江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微型汽车和发动机、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以及蒸汽燃汽联合机组等产品作为机械工业重点发展的产品。黑龙江省计划建设机械工业项目197项,总投资约300亿元,其中申请国债项目约79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首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黑龙江省批准实施37项,其中机械工业17项,项目总投资30亿元。辽宁省以汽车、电工电器和机床工具等行业为重点行业,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并举来提高机械工业的整体水平。辽宁省机械工业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业专项国债项目55项,总投资约107亿元。35个项目已经安排资金计划,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约5亿元。不难看出,投资对东北机械工业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支撑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的持续较快增长。政府投资作用突出,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的作用日益增大。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北机械工业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投资潜力,这表现出东北机械工业仍然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科技创新是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东北地区有多家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中心,通过建设技术中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促进了行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进一步升级。通过引进技术和合作形成的中档轿车、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品发展很快。通过二次开发和自主开发形成的重型卡车、轨道交通设备等优势特色产品,在竞争中经受住了考验,市场地位不断提高。东北机械工业的一些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吉林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研制的红旗CA7460,是我国第一辆自主驾驶轿车。红旗CA7460自主加强系统的总体技术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汽车智能化的研究进程。辽宁省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美国罗宾斯公司合作设计制造的我国首台最大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MB),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黑龙江省哈电站集团引进美国GE公司设计制造技术生产的400MW级的重型联合循环燃汽轮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容量最大的重型燃汽轮机,是中国能源调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东北地区已成为全国机械工业重要的科研、技术、生产基地,是中国著名的机械科研中心。东北机械工业的人力资源丰富,每万人拥有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大学生数都居全国第一位[2](P115)。东北地区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等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在中国机械科研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我国汽车工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汽车设计制造学科是国内汽车专业领域最早且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众多汽车相关学科的著名学者。东北机械工业充分借助东北地区的教育科研优势,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协同参加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的机制,如吉林省160多个企业与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并且建立了一些产学研基地。通过联合开发和联合公关,增强了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一些重点骨干企业采用了可靠性设计等先进技术,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新产品开发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东北机械工业有多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吉林大学完成的汽车盘式刹车片生产线工艺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等项目获得了一等奖。同时,东北汽车工业中多个项目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其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完成的汽车工业用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和吉林大学完成的在用车辆智能化检测系统新技术研究等项目获得了一等奖。科研和技术优势是东北机械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使东北机械工业的产品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竞争的考验,在东北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行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基地的进一步建立,科技创新对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作用也会进一步加强。

(三)对外合作促进了东北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东北机械工业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合资与合作对增强企业自身实力的关键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加快与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经济与技术合作的步伐。通过国际互联网、国外驻中国商务机构以及省市政府常驻国外机构等,以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区为重点与国外企业寻求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2002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签署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双方就实现中高档轿车、微型车和中高档SUV(运动型多功能车)三个领域的生产达成一致意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产业格局具有重要影响。2003年,金杯汽车股份公司通过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使轻型客车后续产品的推出得到技术支撑,巩固了金杯客车在市场上的地位。2004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韩国集装箱集团进行了关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合作,合同总金额达4399万美元。哈电站设备集团通过与日本三菱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8个著名公司合作,引进了11项高新技术,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连冰山集团通过与日本三洋等国际大公司合资合作,引进了巨额外资和先进生产技术,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06年,一汽大连客车厂与韩国大宇客车株式会社签订意向书,共同出资成立客车合资公司。这一时期,东北机械工业还与美国GE公司、美国通用公司以及德国西斯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对外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东北机械工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当前,世界经济明显放缓,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新的机遇也随之出现。对外经济合作的深入,可以帮助东北机械工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东北机械工业的整体、全面发展。

四、“十二五”时期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具有生产稳步快速增长、汽车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突出等显著的特点。我们综合分析东北机械工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存在问题,对“十二五”时期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并且提出促进东北机械工业继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对东北机械工业发展趋势的展望

投资拉动是东北机械工业发展的关键。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东北机械工业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国债投资、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3](P9)。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态势表明,国债投资实际上逐步发挥了一种经济机制的作用,通过它可以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的增长。随着东北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可以预期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应该会继续较快增长。从消费角度分析,对东北机械工业影响最大的是汽车工业。当前,载货车逐步向重型化方向发展,重型车产品将受到用户越来越多的青睐。经济型轿车总体走势较好,但实际的市场份额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国际市场环境对东北机械工业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机械工业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均保持增长,金额最大的仍然是亚洲市场。日本是中国机械工业最大的贸易伙伴,除日本外中国的贸易伙伴按交易额排序依次为美国、德国以及韩国。目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汽车等工业产值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虽然适当经济政策调控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对东北机械工业发展具有有利的一面,但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汇率调整以及贸易保护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可以预期未来东北机械工业受国际市场影响,整体发展速度将会相对减缓。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东北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适度调整,可以保持东北机械工业的持续发展。预计“十二五”时期东北机械工业的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以及出货值等指标会出现稳步上升的变动趋势,机械工业整体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促进东北机械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东北机械工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篇9

一、现代信息技术将微观世界的展现越来越清晰

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不仅仅是纯技术类型,有些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并且抽象,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诠释。例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在讲解金属材料铁的特性――同素异构转变这一特点时,学生以往较迷惑,不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铁同时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两种结构方式,通过微观影像,学生能够很直观的看到金属材料内部的变化过程,这对于理解金属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能极其有益。这对于学生后期掌握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平衡组织,形成了直观的视觉冲击,对于进一步的通过实验观察各类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奠定了基础,利于掌握。

不仅《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他诸如《机械基础》、《焊工工艺》、《车工工艺》等课程也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专业基础理论课走出了枯燥难学的境地,对于我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推进找到了突破口,实现项目单元教学成为了可能,并进一步推动了专业理论课精品课的开发。专业理论课程是建立在市场需求技术的基础,如何更好的提高技术工人的基本素质,推进企业工人短期培训,借助于多媒体现代信息机技术,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市场对接。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仿真软件开发极大节约了专业课实训成本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训练习,这对于实训的成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生不实训,不通过亲自动手,无法掌握技术要点,进行大量的实训,成本是巨大的,解决这个困难一直成为职业教育的难点。虽然引进企业可以极大的节省实训耗材,但是加工的产品一般不具有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系统化技能的掌握,并且加工的产品无法保证质量,在数控产品加工过程中,质量合格率比较高,对于焊接产品则基本不能实现实习加工产品这一校企合作。

多年来,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人员也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仿真技术日益成熟,一些仿真软件的开发,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CAXA数控车工》仿真软件的运行,学生的实训教学分为重要的两部分,首先在计算机上仿真运行,练习熟练后可进入车间真正的机床实训,这样极大的降低了耗材的投入,有效的节约了实训成本。与之相类似的软件在不断的开发,相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焊接、数控铣等软件也在不断的成熟,这对于促进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改革,推进项目化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极大的提高了专业课实训的安全性

机械加工专业技术类实训课程,需要在车间进行。车间是一个充满较多危险因素的场所,机器设备带电,高速运行,充满了各种危险变量,而中职学生又是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于各种设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设备的安全操作又处于初始阶段,因此组织好实训教学是专业实训教师的头等大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人数众多,难免照看不周,在实训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屡见报端。

现代信心技术的发展,仿真软件的运行,解决了学生初步的动手能力。由于在计算机上已经进行了熟练的仿真操作,在真正的设备操作中,相对来讲陌生程度降低,因此提高了学生本身实训的安全性。从另一方面来说,以往的设备操作,如果出现误操作,可能造成实训设备的损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代信息技术的仿真软件则有效的将这一过程提前化,在仿真运行中,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设备的操作,这样出现问题的概率极大的降低,保障了设备安全。

四、现代信息技术开拓了机加工学生专业前沿领域技术的视野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始终围绕在满足企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这样学到的技术一般落后于市场3-5年。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机加工专业的这一不足,凸显了巨大的价值。学校不能满足的专业设备,通过课件、视频等得到补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较好的实现了新技术对学生的教育。例如焊接技术教学中,中职学校一般拥有常规的焊接设备,但是对于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焊接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很好的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补充。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焊接的自动化焊接水平及焊接发展方向,并对焊接技术的操作要点、工艺要求等都有了直观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械加工专业的融合,促进了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改革,对于推进项目化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对精品课的打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传统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适应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械加工专业的高度融合,解决了多年来关于实训教学中存在的投入大、危险系数高的难题。对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精品课的打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志军. 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3

篇10

一、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

自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对自身的技术不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使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体系,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中国机械工业行业众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机械工业划分为工程机械行业、机床工具行业、汽车行业、石化通用机械行业、仪器仪表行业等十三个行业。其中最大的行业是汽车行业,其次是电工电器行业,这两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到行业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到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728万辆,居世界第三位;金属切削机床按销售额计仅次于日本、德国,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机械制造大国。

二、我国机械工业对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机械工业牵引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伴随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机械工业的制造中心,中国机械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国内一些龙头机械企业借助最近几年行业的高速增长,在国内市场迅速扩张,同时也开始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如机床、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和发电设备企业,积极扩大出口,取得了良好的出口业绩。

在未来,机械行业的发展将面临的几个机遇:一是我国目前日益加快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为机械工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和服务空间;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对装备需求的总量,仍将维持相当长的旺盛期,这必然会带动机械工业的发展;三是尽管国际上对我出口限制日益增多,但我国机械工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步显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将进一步为行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四是党和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效应日益显现,必将不断引导和带动机械工业加快发展步伐。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中间产品和资本品工业的逐步发展以及在整个产业中比重的不断增加,产品中有大部分销售给其他生产者而非最终使用者,此过程强化了制造业各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使那些因技术进步生产率较快提升的产业部门不但自身获得了快速增长,而且通过这种强化的产业关联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快速增长和整个制造业的扩张,进而促进了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机械工业是制造业中的重要产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变。

机械工业不仅是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和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装备,在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机械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国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逐步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得到重点支持。今后一般性传统产品的需求会保持一定增长,这个领域产品技术水平不高,高技术产品短缺、低水平的产品重复过剩,这一局面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量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正确转型将逐步被淘汰;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重大技术装备需求将快速增长,这对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和研发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来说相对有利,将通过参与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装备的配套研发,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并因此而培育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三)机械工业是提高就业率的重要产业

机械工业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的基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就业也有同样深刻的影响。首先,机械工业的经济总量大,发展迅速,中国机械工业技术水平迅速提升,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机械工业的科技实力正不断增强。机械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就业来说,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技术的替代效应,机械工业从业人员将相对减少,我国已经出现大范围采用机器设备替代劳动力投入的现象;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机械工业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机械工业就业的门槛。此外,机械工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是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它的发展对各个产业都起着推动的作用。随着它对其他部门产品消耗的进一步增大,需求的增加,必将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这些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三、我国机械工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机械工业中优势不突出,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还很多

在全球机械工业中我国机械工业的竞争力不强。我国机械产品的出口,尽管以每年的增长速度都是两位数以上,在2000年出口率增长不到百分之十八。但是,中国机械产品出口额也仅占世界机械产品总贸易量不到百分之二,而且产品技术含量低,多数为低档品。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仅占全球机械装备工业增加值总额的百分之十左右,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拥有四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但没有一家能成为世界顶尖机械制造企业。在全球机械工业产业链上,我国机械工业主要处于中低端。此外,机械工业企业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制约了机械工业的发展。我国机械产品的营业网点和售后服务不健全,销售渠道不畅通,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造成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差,决策缓慢,适应不了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

1.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落后。我国机械工业产品的一个共性问题是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技术密集的产品与用户要求差距较大。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许多产品中国的产量已经非常大,但是其中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需要大量进口,在大型成套设备、高档数控机床、精密机械、精密仪器设备等方面表现非常显著。提高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而中国机械工业各个行业共性的问题是关键部件技术薄弱、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薄弱。如何实现技术创新,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发展中国机械工业的另外一个挑战。

目前,我国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相当落后,工业发达国家机械工业新产品寿命周期一般为三到五年,而我国新产品寿命周期为十年,新产品的贡献率仅为百分之六,只及工业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并且,我国机械产品无世界名牌,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虽然近几年我国机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差距还很大,没有实现质的转变。许多与重大技术装备有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依靠进口,高档数控机床也大量依赖进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日益扩大,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知识产权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产品的品牌、关键技术和销售渠道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对我国进一步使用和引进国外技术造成困难。

2.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首先,企业需要高层次的、紧缺的、关键岗位的人才十分短缺,出现了万金难求高级技术人才的现象。其次,高级技工、技师短缺。武汉、上海、太原等产业工人居多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师缺乏的现象,成为影响企业效益和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技术工人的短缺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我国机械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机械工业的创新研究能力,快速提高机械工业高技术、新技术含量,提高机械工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振兴机械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作为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任务。

(二)对于这些深层次的矛盾,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逐步使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从一般的产品研发和工艺技术的改进,过渡到发展自主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技术储备,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引导企业大力引进科技成果,实现科研与生产、技术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其尽快形成生产力,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工业资源,减少和制止行业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和发展全社会的机械制造力量。尤其是对一些制约我国机械工业技术进步、国外不可能提供给我们的技术,要加大自我培育力度,加速发展自主技术;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加快与国际的融合与接轨,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合资经营、合作生产的技术溢出效应,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速培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保证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大力培养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加强岗位培训,为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产业配套群的发展,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提高产业区域竞争力。

四、结语

中国机械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世界机械工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机械工业必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履行“装备中国”的使命,不断融入世界机械产业链的分工和重组,加快行业的国际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1

机械工业始终处在中国工业化的核心在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国民经济建设中,机械工业始终起着核心的作用。特别是机械制造技术,更是起着工业化心脏的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技术和成套水平越来越高的各种装备。中国人民从切身的实践中体会到,没有机械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温饱,没有机械技术更不可能有明天的繁荣。所以说,现阶段国家要大力发展机械技术,扩大对机械技术的投入资金,同时要更好地推广机械技术,这样才能有利于工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工业化的水平,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 当前机械技术推广面临的现状

1.1 机械技术推广与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来临,机械技术正在焕发青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先进机械技术正在使机械工业愈益成为新技术革命的载体和巨大推动力。很明显:在未来的竞争中,谁掌握了先进机械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机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机械技术的推广不仅能提高我国机械工业整体的发展水平,而且还能够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够提高我国机械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机械技术推广与市场竞争力提高成正比的关系,现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了长期拥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除了在当前对机械工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外,还不断创新机械技术,大力推广机械技术,让人民群众掌握更多的机械技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没有机械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没有机械技术的推广就没有市场的竞争力。

当今的世界经济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的全球经济,中国的机械工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吸引资金,获取技术,与国际经济融合,跟上信息化全球化趋势,扬长避短,在国际市场上互通有无,有重点地突破,使中国的机械工业升级创新、再度辉煌。而中国机械工业的一个薄弱环节之一就是机械技术发展水平比较低,普及面狭窄,地区分配不均匀,长期形成的结构不合理,造成能源和资源利用不充分,市场运作复杂,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力水平下降。要想在在各行各业形成一批强大的具有综合实力的机械工业集团,以及相应的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配套协作企业,就必须加大对机械技术的重视程度,要不断地推广普及机械技术的发展,中国机械制造工业业的自主开发能力才能提高,在企业中才能激发研制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才能使中国的机械工业的相关产品推向世界,推向国际,在全球的国际市场上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提高我们国家机械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综上所述,机械技术的推广与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1.2 机械技术推广与国家的发展方针的关系

机械工业作为装备工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广泛关联度,国家将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建筑工业、石化工业共同列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而机械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机械技术的推广就成为机械工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14%,高于同期国内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机械工业是工业生产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的机械工业保证了国内建设所需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我国机械工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导致机械工业类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要提高机械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推广机械技术就要结合国情,突出重点,在吸收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自身特点的道路。我们国家实行实事求是。解放发展的方针,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国家的发展方针对机械技术进行推广,要循序渐进,不要为了求速度而盲目的推广,要结合现阶段机械工业发展的国情,稳定有序的推广,要保证质量,让机械技术推广的实效落到实处,要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机械技术推广才能在我国顺利的展开,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

2 现阶段如何进行机械技术推广

2.1 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资金和人力的支持

政府要利用其宏观调控的能力,对机械技术的推广进行扶持与发展,机械技术要推广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政府要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行政手段,财政手段等增强机械技术推广的力度,比如,政府可以给地方部门进行资金支持,投入相关的费用,这样有利于地方部门有能力聘请机械技术人才,开设培训课堂,加强宣传力度,这样就有更多的工作人员了解先进的机械技术,从而有利于机械技术的大力推广。政府要发挥其组织领导的职能,现阶段城市与农村相比,农村的机械工业发展速度慢,机械技术水平落后,而且机械技术型的专门人才非常匮乏,针对这一现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机械技术推广的扶持,政府给农村各个地区派发相应的技术指导人员,对人们进行机械技术方面的培训,这样机械技术推广的难度就会相应的降低,毕竟在我国的人口当中,农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在农村地区进行机械技术推广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农村地区的技术推广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相应地我国机械技术推广的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2 国家要加强机械技术推广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

机械技术推广宣传的对象不仅是农民,农机手和农机经营组织,要对县,乡,村各级政府也要加强宣传,鼓动他们对该技术项目出台政策引导扶持,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另外,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场合大力宣传机械技术推广的优越性和特点,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机械技术得到不断的推广与发展,通过机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带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机械工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技术同样也没有发展,机械工业不能停滞不。前,要创新,要发展,只有机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更多的人了解先进的机械技术,能运用机械技术去创造生产,我们国家的机械工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国际上才能与发达国家相抗衡,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得到提高。

对于中国机械工业的跨世纪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前景将会越来越美好。机械工业并不象有些人所描绘的那样是“夕阳产业”,世界将永远离不开机械工业,它将永远为人类带来新的享受和满足,这样的事业是永远不会衰落的,它只会在不断创造和吸取最新技术、充分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过程中更加完善、更加具有为人类完美服务的高超能力。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机械手段,推广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大对机械技术的投资力度,全面普及机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工业会无限的生机。

参考文献:

[1]何光远,练元坚,发展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思考[J],机械工业发展战略与科技管理,2005(01)

[2]肖飞,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几点认识[J],广东农机,2006(06)

[3]刘胜敏,罗东威加强机械制造技术的几点构想和看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1)

篇12

机械工业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制造各项高端、节能装备,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改造升级和节能减排积极做贡献。

2007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增速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又有新的提高;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加快发展,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新增投资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加快发展。

区域竞争力差距缩小

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东南沿海机械工业的生产力依然占据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在迅速崛起。

前5个月,31个省区市机械工业全部实现二位数以上的增长,江苏、广东、山东三省比重位列前三位,对机械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达43.49%。

这三大省份已经延伸为三大经济圈,并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起了领头羊作用。他们所对应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机械工业同比增长31.12%,在全行业产值的比重和新增产值的贡献率都占总量的七成以上。

国家这几年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机械工业竞争力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从东部一支独秀的局面开始向多极格局过渡。

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中部6省崛起初见成效,同比增长33.43%,其中: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都超过机械工业全行业增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重现昔日装备制造基地的风采,同比增长37.7%,其中辽宁、吉林分别增长44.59%和38.58%,均比上年同期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在东、中、西三个地区中增速最快,其中青海、四川、陕西分别以51.32%、38.97%和50.9%的高速增长。

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在2006年同期接近30%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开高走,各月增速都超过30%,其中贡献率排名靠前的产业包括汽车和电工等多个行业。

前5个月,机械工业13个行业均以二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和电工行业增长分别为31.23%和34.19%,两个行业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为57.3%,对机械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为58.36%。各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产量都在上半年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前5个月累计生产382.5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2.03%;轿车继续领先发展,产量200.8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12%。

机械工业在总产值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和市场需求充分衔接,并未出现新的产品积压、滞销等不良趋势。

外贸出口增长强劲

前5个月,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出口额,而下半年出口退税下调可能进一步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向一般贸易倾斜。

前5个月,机械工业一般贸易出口额35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4.75%;加工贸易出口额3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2%。两者在机械工业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49.12%和45.72%,改变了长期以来机械工业出口加工贸易高于一般贸易的状况。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告诉记者:“一般贸易更能体现产品的竞争力,以前我们在这方面出口并不多,只是在为巴基斯坦建电站这类援建活动中,出现少量的一般贸易;而加工贸易在广东等沿海地区比重很大,由别人提供图纸,我们并不享有品牌和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作用远远低于一般贸易,唯一带来的好处是扩大了经济规模,对促进就业有帮助。”

从对外进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机械工业的贸易伙伴比较稳定,和世界主流经济体的往来比较密切。前5个月,与欧盟、日本和美国三大贸易伙伴的外贸总额均以二位数增长。与欧盟贸易总额326.9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1%;中日贸易总额255.33亿美元,增长18.93%;中美贸易额194.10亿美元,增长22.01%。

前5月的数据显示,机械工业外贸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前5个月,机械外贸进出口总额134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比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高5.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3亿美元,同比增长38.98%,比全国外贸出口增长高11.18个百分点;进口63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23%,比全国外贸进口增长高0.1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6.27亿美元。

朱森第表示:“国家层面看,并不希望贸易顺差太大,机电产品出口迅速,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开始向外寻求出路。另一方面,一些产品的附加值在稳步提升,有出口的强烈愿望。比如工程机械和装载机等产品,在国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走出国门。”

报告还预测,“出口退税调整后,下半年汽车、高档机电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形成出口主打产品。”

朱森第表示:“高档机电设备出口总体增长速度快。比如沈阳机床制造的数控机床远销俄罗斯的数量达到1000套,我们的汽能机在印度市场很好,电站设备也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自控系统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8%,并开始寻求出口。

不过,根据有关部门关于鼓励进口先进机械装备进口的政策,下半年部分高档机电产品的进口也会增加,这将会挤占部分国内市场。

结构调整肋推产业升级

前5个月,机械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和13大行业内的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的迅速推出是分不开的,行业内的科技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动力,新增投资也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

机械工业新产品连年高速发展,今年进一步加快。前5个月,新产品产值5250亿元,同比增长37.14%,比同期总产值增速快5.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新产品产值增速加快6.8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19.75%,比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新产品对同期新增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22.54%,对机械工业高速发展有重要贡献。

新产品的强势表现也反映了加速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思路。不久前,商务部颁布了200多项产品的出口退税下调政策,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对此表示:“出口退税下调,对于优化产品结构是有利,200多种产品中,多半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这些产品容易引起国际间贸易摩擦,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

机械工业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制造各项高端、节能装备,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改造升级和节能减排积极做贡献。

多轴联动机床、重型数控机床等高档产品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向高速、精密、多轴、复合的方向发展。“数控机床是我国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日本等欧美国家对这类战略性设备的出口限制较多。在这一领域我们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也在需求整合国际资源。”朱森第表示。

朱森第还认为:“能否有效整合国际资源是衡量一个行业成熟程度的标志,数控机床行动非常迅速,已经有 8家企业在海外进行收购,这其中包括沈阳机床。这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要有效吸收别人的强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收购中必须注意文化上的整合。”

谨防投资结构性过剩

在总产值连年攀升的形势下,业界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论调:“机械工业的高位运行会不会在2008年停滞,高增长背后是不是整个机械工业投资过剩问题?”

从2003年开始,我国机械工业已经保持了4年20%以上的高增长率,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增速超过30%。

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机械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2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2.5%。”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在会上表示:“产业经济的发展有自身的周期性,企业投资战略并不能完全依赖这种高增长环境。”不过,他也表示,机械工业投资增幅居高不下,和国家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正是国内需求拉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2006年3月份,国务院颁布8号文件,明确表示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朱森第告诉记者:“文件是在去年的,事实上国家对机械工业的政策支持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

篇13

 

此外,在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新的增长点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成长期。近期产销及效益的走势也有逐步得到改善的苗头,产销增长下滑逐步趋稳,利润保持正增长,出口增长有所恢复,顺差逐月增加。

 

一、当前我国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

 

(一)运行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机械工业保持着稳步的增长,且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的工业整体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的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在某个时间段有连续的小幅下降,但年底有一定的回升,基本达到了13%,比全国的工业要高出3个百分点,保持着较为稳定且较快的发展速度。且在近两年,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国际竞争力在持续的上升。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的相关投入资金在保持稳定的增长,投资需要对企业的增长速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且同时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各个行业的经济运行特点

 

在机械工业中,很多行业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其中,农业机械行业大约完成933.5亿元,同比增长13%;汽车行业大约完成6548亿元,同比增长12.1%;机床工具行业大约完成2112.7亿元,同比增长19.05%;电工电器行业大约完成6441亿元,同比增长11%;工程机械行业大约完成1139亿元,同比增长0.17%;食品及包装行业大约完成78.6亿元,同比增长28.1%;石化通用机械行业大约完成2768亿元,同比增长12.2%;机械基础件行业大约完成5116.3亿元,同比增长15%;内燃机行业大约完成581亿元,同比增长12%;铁路运输制造业大约完成699 亿元,同比增长45.8%;其他机械大约1564.4亿元,同比增长10.6%。

 

二、当前机械工业的行业状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局面,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局势和问题。虽然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一)我国国内的宏观环境总体较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全面的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使创业创新等支持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形成了更加公平、公正、轻松的竞争环境,使企业在市场上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机械工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经过近年来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我国的机械工业具有了很多其他行业不具备的优势,产品的类型已经很齐全,具有很大的制造能力和空间,性价比优势也逐渐的增强。我国政府也在启动一些新的项目,以加强经济带的建设,这就为机械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机械工业的发展。

 

(三)国际形势的改变

 

从国际上来看,从金融危机结束后,世界经济处于调整期,近年来的发展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速度在加快,为了重振制造业,英美等国的产业结构开始转型并升级,其竞争优势在不断的增强。新兴国家也在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积极的吸引外资并进行改革,世界面临着新的发展局势。国际上的机械工业生产也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对我国的机械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