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教育的缺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教育的缺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教育的缺点

篇1

一、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打个比方,一个人拥有一个完整身体,家庭教育是人的身体细胞,学校教育是人的肌肉,社会教育是人的骨架。人的身体都是细胞组成,可以说没有细胞就没有人的肌肉和骨架,肌肉将每个细胞和每条骨头衔接在一起,没有肌肉他们将是一盘散沙,反过来骨架支撑着人的细胞和肌肉,最终构成一个完整身体。可见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更多教育来自于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另两种教育来说,它起着桥梁作用;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展,为家庭经教育和学校教育指明方向,它引领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

二、充分了解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社会教育的作用

其实小学生的许多行为习惯的根源并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并不是学校可以比的,很多的社会知识在学校教学中是无法学到的。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信仰,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它既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它是一个人的黄金阶段,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其中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孟母三迁”就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道理。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与人一身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内容:健康、情感、求知,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三、充分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搞好家庭教育的基础

1. 与家长平等沟通。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问题,把自己放在与家长平等的位置,耐心交谈,用心倾听,取消家长的顾虑,让他们畅所欲言,做到与家长平等沟通。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认真听取并采纳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有效可行的建议,努力与学生的家长同学习、共探讨,不断提高合作伙伴的整体素质,为真正提高教育效果打下基础。

2. 与家长及时沟通。我们老师要随时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状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及时告知家长,优点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要求家长配合教育,让缺点不断受到控制,直至消灭。

3. 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家长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对面,有收获成效的时候。通过家长会,可以使得家长和老师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二)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1. 让孩子给一位他选择的、与他们不住在一起的亲戚打电话,互相交流思想,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 向学生宣传公民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舆论。通过宣传公民的道德规范、关注社会舆论等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扩大它们的视野。

3. 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帮助孤寡老人提水等等,亲自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最光荣,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4. 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去参观博物馆,去参加一些盛大的传统节日,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到大街上去看看道路交通警察是如何指挥车辆和行人过马路的,去了解清洁工人是如何工作的等等,让孩子受到良好社会风气的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总之,要做好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三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和社校联系,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平台,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一、首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美术教育课程中具有人文性质,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美育。个性化教学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已不是记忆多少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知识获取、知识分析与知识加工的能力和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

个性化教学像电子科技产品,需要不停的更新换代,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有生命力,学生是最大的主宰者。在卢梭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尽管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但在当时人们并不敢认同,不过如今素质教育中创新教学的出现,就像隧道尽头的亮光,为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带来了希望。

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个性化、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个性化教育将有利于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身缺陷和不足,个性化教育的作用有:

二、新课改中美术教材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四个领域。三个纬度’

要求学生从造型创意、设计应用、欣赏评审、综合探索领域发展学校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最大的缺陷是缺乏个性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无视人的个性存在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模式下不管是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或课程、教育装备和教学管理等都是标准化的、方程式的。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制约人创造性和自我创造性的发展,把人都教育变成一滩死水!

1、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小学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人的教育成长和未来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但是,家庭教育中的现象各不相同,其中家庭教育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的职业资源。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同的人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将影响一生。而个性化教育将有效弥补家庭教育专业化不足的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

2、促进社会教育系统化发展

社会教育非常广泛,但是又无所不在,社会教育的最大的弱点就是系统性缺乏。其实个性化教育完全可以弥补社会教育系统性缺乏的这个缺点。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情感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分析他们有一些什么特征: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欣赏兴趣,我们可以用这个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有时候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比如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会让他们会感觉到喜悦和欣慰,很愿意去接受,有时候同样是两种照片(黑白和彩色)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对色彩图片的反映强烈一些。

篇3

一、中日两国“幼儿社会教育”的概念界定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里我们所讲的“社会”主要是指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社会性是幼儿在其生物性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发展社会行为,获得社会价值,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①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关于幼儿社会教育领域采用的“人际关系”这一表述,与我国所指基本相同。据悉,日本1964年颁发的《纲要》中也曾采用“社会”这一概念,1989年将其改名为“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日本《21世纪词林》中的解释是:“社会、组织、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指心理和情感关系。”其具体内涵,日本学者认为是:“幼儿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世界,学习处理与他人间的关系并培养与他人交往能力的教育。”②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相比,在内容上更集中强调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与日本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随着日本家庭子女生育率的降低,兄弟姐妹数量减少,社会都市化,社区里小伙伴数量锐减,幼儿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日本更加着眼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之比较

(一)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独立能力主要是指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并通过一定的办法加以解决。

中日两国对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都极为重视,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人际关系”这一领域的目标中规定:“鼓励幼儿靠自己的能力行动,从而产生一定的充实感。”另外,在其内容中也规定:“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第一条也明确规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③在日本幼儿园里,每个宝宝都要求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橱、收拾餐具、摆放桌椅。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也有相关的论述,即“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能力,以为将来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日两国都极为重视从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幼儿乐意并懂得如何与人正确交往,激励幼儿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技能。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人际关系”目标提出:“主动与周围的人相互交往,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在其内容中提出,“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与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在与小朋友相处时共同感受、分享喜忧”,“很好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领会对方的意图”,“感受到与小朋友相处、游戏的乐趣”,“感受到与别人相处时,哪些话是不应该说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在与小朋友相处时,懂得遵守公共规则”,“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可见,日本十分重视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注重让幼儿在与其他幼儿的交往中,体会到他人的存在,并能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在培养对他人的信赖和同情心的同时,让幼儿自身对冲突和挫折也有一番体验。让幼儿在跟那些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们相互接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时,获得相互沟通的愉快体验,并通过这些体验,对社区的老年人及其他人产生感情,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喜悦。日本更加强调在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任感的建立。另外,它十分强调幼儿的感受、体验,鼓励幼儿积极体验交往带来的愉悦。

在我国,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另外,内容中也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可见,与日本相比,我国更多地强调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彼此之间互助、合作及分享行为的建立,以及幼儿良好同情心的形成,鼓励幼儿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人的感受,还有就是教给幼儿必要的与人交往的技能,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幼儿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

两国相比,日本更加注重对幼儿勇敢及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虽然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没有相关文字的提及,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却有很好的体现,如日本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指出:“鼓励幼儿坚强韧性,不怕困难。”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从小就注重对孩子适应恶劣环境的训练,他们通常会将孩子处于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身体,培养孩子坚强不屈的性格。经常组织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及多种体育训练项目,比如荡绳、拉单杠、爬网绳、堆沙丘、钻山洞、相扑、走平衡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难免会受伤,出现脱臼、扭伤的现象,但家长认为孩子受点皮外伤没什么,而是更加看重对孩子不怕困难的精神、健壮的体魄和灵巧的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我国的一些父母,总喜欢将孩子捧在手里,搂在怀里,阻止孩子参加一切又苦又累的活动,生怕孩子受一点点苦,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创造一切优越的条件。这样很可能导致孩子渐渐地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日晒,承受不住任何的困难险阻。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日本的家长学习,放心地将我们的孩子放出去,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历练,从小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坚强性格。

(四)幼儿情感的培养。

综观两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两国都提到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但相比较来看,两国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如:日本“人际关系”目标中提出“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仅仅是关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友爱及信任情感的建立。我国关于幼儿情感的培养则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全面。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包括了对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的爱,而且包括了对集体、对家乡、对祖国的爱,这种爱是全面的,是广博的,尤其是我国注重对幼儿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却没有提及。但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此种表述有点过于宽泛和模糊,操作性较差,对于老师进行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而应具体一点,进一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其以感染和熏陶,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真情之爱,而并非一种流于表面形式的表现之爱。

另外,两国也提到了对幼儿自尊心、自信心及责任感的培养。日本更加强调幼儿主体性、自主性的培养,充分意识到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主张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我国则更加注重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强调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树立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

通过对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共同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是一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能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的“社会”内涵比日本的“人际关系”更丰富;其次,中国强调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而日本侧重于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更强调教育内容的完整性,日本的“人际关系”更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中国的社会教育目标更侧重于对教师指导方面的要求,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而日本的“人际关系”目标中则体现的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体现的是幼儿的一种需要,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我国的目标过于宽泛、笼统和模糊,缺乏一定的操作性,相反,日本的教育目标、内容较具体,更能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便于教师的实施和幼儿的掌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

注释:

①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第1版,(13).

②孙春荣,曹能秀.中日幼儿园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之比较.文教资料,2007.3.

③百度.各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viewthread.php?tid=483711 71K 2009-7-5.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第1版.

[2]樊.当代中日学前教育内容比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篇4

0引言

当今教育环境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言传身教般的家庭教育、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于是,一种由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组成的新型教育系统逐渐成型——协同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使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同,从而形成合力,已经被纳入了致力于协同教育的研究人员的课题中。其中,网络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最为普遍的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在现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网络功能性不全、协同要素缺失(社会教育系统被忽略)、平台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困扰着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导致已有的平台效果并不能达到所希望的水平。针对这一现象,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纷纷投入到新型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中。

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相关调研,首先在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相关成员中进行走访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等,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网站搭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为搭建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作铺垫,为“基于网络平台的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教育研究”这一课题作前期的准备,从而运用协同教育的理念促进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全面成长。

1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理论基础及需求概述

1.1理论基础

1996年,刘纯娇在《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协同教育”的概念,她认为协同教育是将协同学理论移植于教育领域,但是她只探索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系统两个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的关系。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教育系统是由家庭教育子系统、学校教育子系统和社会教育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教师不能独自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智力、个性、社交能力和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技能和养成一定的态度需要社会公民和家长这些成年人提供帮助(Dodd & Konzal,2002,p27)。

南国农教授在《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一文中指出:协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在这篇论文中,南教授特别指出,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尤其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三位一体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他的介绍,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搭建先进的平台”。在黄立新的《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一文中,他也指出:协同教育平台是关系着协同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认为,协同教育平台的工程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两类,其中一类就是协同教育网站,这和本文所研究的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正相契合。

1.2需求概述

在网络与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相比于传统的家校协同方式(如短信、家长会、家访等),网络平台具有信息时代明显的优势。如图1所示,在网络平台中,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某一个学生与其家长相互交流讨论而避开了原来群发短信时的不便性,并且社会教育也可以通过平台在教育系统中发挥作用(如:专门开辟的社会教育专栏,提供相关社会教育活动等),这些内容为协同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交流形式,让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系统联系变得紧密而有序、有效。由此可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教育研究是时势所趋。

近年来,有关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发展迅速,网站平台多达几百个,如:“阳光通协同教育平台”、协同教育门户网等,有一些一线教师利用非专业的平台:如QQ群,博客空间等。它们为当今的协同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根据问卷、访谈调查反馈的信息与数据,现今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现状为:

(1)家庭、学校常规联系基本满足。家长可以借助协同教育门户网等了解孩子的学习课程进度等。

(2)与社会教育系统的协同缺失。在笔者所调查的平台中基本不涉及社会教育系统,协同教育的“三位一体”教育系统不能完全实现。

(3)平台稳定性低、特色功能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某些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存在访问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其协同功能仅限在资料交流、信息交流等,特色性不强。

2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用户分析

调查与分析平台用户,了解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可能的服务对象和需求,规划与设计符合目标用户群的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功能和服务,吸引他们对网站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成功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

2.1 中小学生是平台服务的中心

在三方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无论是哪一方都是围绕中小学生进行的。我们在规划平台之初,就应该将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作为平台各项功能建立的出发点,如学生年级的分类、学生学习课程的内容、学生的成长相关点等,这些都是平台中各栏目所建立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学校教师是平台服务的主导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经验等方面往往比其它两方面高出一筹,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品德、智力和体质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教师是主导用户,平台中的功能与栏目应该和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相适应,如应满足教师上传教育资料、回答教育问题、与家长相互沟通等需求。

2.3 家庭家长是平台服务的重心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智慧启迪、人格形成都具有重大影响。三大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基地就是家庭,通过平台的沟通与交流,家长与学校、社会联系、合作,从而形成协同教育。

2.4 社会教育是平台服务的延展

社会教育通过环境熏陶、社会活动和大众媒体宣传对学生施加影响,同时配合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机会。通过实行教育改革,开展社会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协同学强调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合作、同步、协调、互补,协同一致有序;否则,产生无序。中小学生作为中心,以平台为技术基础,将家长、教师和社会其他成员沟通联系,使之汇集力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形成合力,达到有序状态,更达到1+1+1>3的教育效果。

3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3.1总体目标

3.1.1界面美观,操作简单

由于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用户多为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普通成员,美观大方的界面就是平台吸引用户的一大特色。在现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如阳光通协同教育网,就以其良好的界面设计吸引了较多的访问者。对于常常和中小学生打交道的用户来说,平台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能够体现出学生风貌的图像与色彩,如鲜明欢快的色调、可爱大方的图片和文字效果等。此外,简单的操作界面也十分需要,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除去工作,他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简单的点击就可以完成交流与提高,那么平台的功效就更容易实现了。

3.1.2三大教育系统功能齐全

在以往的平台中常常忽略了社会教育系统的作用,在本文的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各功能模块的选择既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必须加上社会教育系统。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中,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这也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承认。大众传媒、社区文化、博物馆、少年宫等社会组织对教育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3.1.3三大教育系统联系紧密

有些平台,虽然把各个系统的功能需求都放入了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之中,但是模块自成一体,在无形中将它们割裂了开来。本文所描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为避免这一缺点,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论坛、博客、微博等,将三大教育系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达到形成合力。

3.1.4特色突出、分级管理

在实现了三大教育系统合力的同时,更不应该丢失每个教育系统各自的特色,如家庭教育的基础性、示范性,学校教育的规范性、专业性,社会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等。这些在功能模块的设计中都应有所体现。

此外,为了实现稳定的网络平台,可以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赋予系统管理员、教师、家长、访客等不同身份不同权限,达到分级管理,简明数据库的目的。

3.2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本文中笔者借用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即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先提取出了总体的几个模块:家庭教育模块、学校教育模块、社会教育模块和交互模块。如图2平台功能模块概况。其中,模块的划分只是方便对平台进行分级管理,使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在实际的网页界面上,不同的栏目可以根据界面设计的不同要求作出排版。

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块,笔者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层次方框图,通过不断的对模块进行细化,达到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功能齐全、分级管理、结构合理的总体目标。

3.2.1家庭教育模块

笔者将此模块分为:家长个人空间、学生家庭表现、家庭教育知识、家长留言评论四个版块。

如图3家庭教育模块所示,在进入这些版块之前,家长首先应注册登录,以家长的身份进入后,就可以访问这四个版块下的各个栏目。家长在个人空间中添加个人信息、撰写教育日志,在学生家庭表现中记录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记忆,体现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在家庭教育知识中学习各阶段的教育知识,同时提升自身能力,从而体现示范性。

3.2.2学校教育模块

如图4学校教育模块所示,此模块分为:教师个人空间、学生在校表现、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师留言评论四个版块。教师首先注册登录,可以添加个人信息、记录工作日志,展示学生在校情况,包括思想、学习等,还可以将其用图片、视频、学生作品等展示出来。为体现教师的教育专业性,在教育教学资源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添加各个阶段的教育知识,为访客提供专业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3.2.3社会教育模块

如图5社会教育模块所示,此模块与前两个版块类似,但为了体现社会教育系统的丰富多样性,版块改成了最新教育动态,包含教育新闻、协同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活动通知(如:大众传媒、社区、少年宫等的教育活动安排)。

而在教育知识一栏中,分为小学、中学教育和家长、教师培训,既提供社会教育资源,也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

3.2.4交互模块

如图6交互模块所示,这一模块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其他三大模块的联系和沟通。无论什么类型的访客,登陆后,可以在教育知识问答版块中提问不同阶段的问题,可以涉及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甚至是休闲方面。而且本平台交互的另一特色就是集成了各协同教育交流平台,包括论坛讨论、博客讨论、微博交流,或是其它交流平台,它们都可以以本平台作为跳板进入个人所喜爱的讨论专区,运用便捷的讨论方式,交流教育经验,传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水平。

4总结与反思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协同教育连接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系统,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架构一个良好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对中小学协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鲁丽岚.协同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2]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第12卷第5期),2006,10:9-10.

[3]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总第188期),2008,12:23.

篇5

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办学格局的两种基本成分,二者在教育目标任务上是趋同的,各有其优缺点:家庭教育,家长没受过专业训练,“无证上岗”,虽然没有既定的内容、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但基础性、感染性、随机性、一贯性等特点对学前儿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幼儿园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有统一规定的内容、科学的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制度化、集约化、科学化。可见,二者各有其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尤其是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的重视和社会意识的引导,学前教育在“科学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夸大,与之同步的则是对学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冷淡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社会化、健康等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方面,家庭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更有调查表明,中高收入家长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权重要高于幼儿园。对学前社会教育功能的夸大导致了家长及社会对学前家庭教育功能的严重低估,甚至忽视。一定要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等等,客观上导致了家长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增多,并引起学前社会教育的入园难、入园贵以及教育不公,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忽视甚至缺失。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个性发展的个体需求

早在发展初期,学前社会教育目的是以保育功能为主的,其教育功能、补偿功能、甄选功能等等都是随工业化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那时的幼儿教育福利性色彩浓厚。世界范围的大工业生产使得社会对人力的批量化需求增多,学前教育才从家庭中转型到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其社会性价值取向也随之日益增强,教育社会工具功能的增强使得近现代教育越发的科学化、制度化,学前教育也随之完成了科学化和近代化的发展。虽然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科学化和效率化的体现,正由于其社会本位的思想,教育的社会工具功能得以发展,但这从本质上是不适于个体发展的。对于以0-6岁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本质无疑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是处于0-6岁学前阶段的儿童是其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对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目的取向之争而言,学前儿童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后者。就学前教育而言,教育应该是为了儿童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任何目的。正是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制度化了的学前社会教育谋求最大的教育效率,应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对儿童个体的个性教育。

(三)学校式的集体化学前教育教学思维与学前教育自身发展迷失

随着社会本位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制度化、效率化的教学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年龄明显下延的发展趋势,加之人们对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直接导致了学校思维下的学前社会教育的出现:面对汹涌的社会需求与没有深厚理论研究的实情,现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成了最好的示范选择。于是,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和道路就出现了,学前教育自身的地位与发展迷失。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仅仅在考虑儿童对象的年龄特点之后就被从学校教育中拖出来施放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自身的独立地位、学科定位迷失。这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学科的社会地位、科研地位不被广泛尊重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这种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导致了幼儿园教育集体化教学思维,进而与学前儿童教育个体化本质之间产生了认识的错位,最终导致了今天学前教育的种种不堪。

(四)学习中儿童主体地位与主动性保障不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各种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的初始养成阶段。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的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兴趣性、主动性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基本守则,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就是基于此种认识提出的。然而,集体化的学前社会教育却满足不了这种要求:首先,集体化的教育始终要考虑到其基本的教育教学,这其中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向,教师为了保证其教育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回避儿童自发的个体需要;其次,集体化的教学总是在谋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势必无法真正关注某一个具体的儿童;再次,集体化教学下的师幼比问题也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可见,所有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各方各面的,但是细细思量之下,均是由学校教育思维下的学前教育理念,以及由其所造就的现有的学前社会教育格局下的集体化班级授课制式的学校教育式学前教育格局造成的。若要解决这一切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一办学格局模式。而避开集体化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前家庭教育。

二、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构想

要想彻底解决目前格局的弊端,就需要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进行改革,一种新的格局应要求而出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可以使儿童回到真实水平,真正实现个体化教学。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发展实施最合理的教育,减少盲目比拼而导致的超前教育,真正做到以每个儿童为中心,合理化教育,最优化教学。实施家庭学前教育可以节省或者合理化国家和社会在学前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将原本对幼儿园的投入改在对家长福利政策改善等方面,家庭原本投在幼儿园的资金可以对冲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个体化的教育可以大大节省教具材料等物化的教育成本,方便就地取材),使资金投入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孩子是家庭关系的纽带,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压力之下导致的人们传统生育观的改变使得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以学前家庭教育为中心,无疑会加强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家庭内部关系亲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家庭教育还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父母中至少一方在家庭中与子女常伴,考虑到传统观念问题,母亲无疑是最佳人选,这样,就会有一批适龄母亲得到政府的亲职假,从而提供一批五、六年社会就业岗位的循环。

(一)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核心思想

1.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

转变当前学前教育格局,核心即在加强家庭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学前家庭教育,并以之为主阵地,辅以一定规模的小范围的集体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柱,在不同时期,各有其适宜的发展环境,学前家庭教育思想也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从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直到今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均未曾像我国当今这样地忽略本不该被忽略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移重心,把家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重新厘定家庭教育的观念,规范家庭教育目的,明确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改革家庭教育课程活动组织,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补足其弱项。

2.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为个体的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个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是从一个基础自然人向一个初步成熟自然人、一个基础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适合的、成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阵地加重了儿童个体化的教育,其集体化性质会受到削弱。所以要设定一些基础的集体化性质的教育,加入儿童早期的社会关系及同伴关系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家庭之间形成联合,建立小规模的教育活动集体,就显得很重要了,非正规的社区教育可以是一条新路。

(二)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

1.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

实施家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由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改变角色,从传统的提供保育为主转变为全面地教育儿童,做好原有推给幼儿园的教育方面的补足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家庭中实施,以改革后的适合的游戏活动来代替幼儿园中的课程。

2.建立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

在社区中组织游戏小组,由家长轮流组织儿童进行小组性游戏活动,用以完善儿童的社会性技能基础。此小组可大可小,由社区中的家长自发按照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儿童间的亲密关系等进行组织。采取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活动,发展儿童社会往的基本技能。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可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小组核定,参考社区中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意见来组织,原则上以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和情境中发展和学习。活动内容与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建议以室外活动为主。

3.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

现有的优质幼儿园转型,转向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的教师角色入职。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以保障家庭教育质量;同时可以对孕期父母、准妈妈以及“在职”父母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转型后的幼儿园主要倾向于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研究,以培养家长的“教师”角色为己任。机构设置定位上可以偏向于现有的教育科研机构。

4.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

在社区中设立学前教育指导部门,作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一线指导和监管,负责对辖区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监管,同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家庭学前教育的事实资料用以科研和教研,并做好基础的研究和指导。

5.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在高等教育趋向普及的今天,向适龄人群以及“准”父母进行学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准备。

(三)新格局实施的注意事项

1.家庭教育的革新。

家庭教育作为新格局的核心,是新办学格局的真正中心和关键所在,传统家庭教育的革新必须要有充分保障。进行家长教育,促进家长角色的改变。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学前教育方面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家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更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这直接决定家庭教育革新的成败。开发家庭教育的课程。家庭教育的课程是实现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家庭教育课程真正适合儿童个体,符合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而非面向大多数儿童,需要家长们能够把科研成果具体化为自身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家庭学前教育的另一大优势也在于在家庭中可以真正地把教育教学游戏化和个体化,而这些都要求完成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在于课程的游戏化,优势也在于课程的游戏化,课程开发是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一大要点。鼓励家庭教育科研。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缺点在于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各类学前教育研究部门加大力度进行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为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政府的政策支持。

因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必须由父母一方全职进行教育工作,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福利性政策,保证家长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延长亲职假期,给予学前儿童母亲以至儿童6岁入学为止的亲职假,并适当予以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在此方面,美国部分州郡的“在家上学”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北欧儿童社会福利政策也可部分为我们所借鉴。

3.弱化进入小学的甄选门槛。

幼小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前家庭教育成败的信念,考虑到学前家庭教育的游戏性课程影响,必须弱化小学入学的甄选问题,从而避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的课程实施导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问题。

4.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健全。

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相比于学前社会教育更不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注视,因而要充分发挥社区监管部门以及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作用。由此,学前教育监管部门机构要健全,人员要专业,监管和指导要科学。

篇6

一、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生态价值观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承载和孕育。生态文明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徘徊与反思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从统治和奴役自然过渡到爱惜和保护自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

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稳定发展的文化,这里的“文”指包括个体与群体的“人”和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脉络,“化”指育化、教化和进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过程”和“发展进步”。[3]而动态发展的生态文化的结果就是实现生态文明。

基于以上背景,生态价值观的内涵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微观层面的生态价值观,指对于自然生态和环境系统的价值认识,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对于生态的感知。这种价值观会让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中观层面的生态价值观,指除了自然生态领域,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学习和借用其运行方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追求互动的、和谐的、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宏观层面的生态价值观,则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统一起来的价值观,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4]

同样地,生态价值观教育也包含三层递进的内涵:

一是以生态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即教育人们理解和领会何为“生态价值观”。

二是遵循生态价值观理念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即在教育中渗透和融入对生态价值观的阐述,将生态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关注和考察此种教育方法对于受教育者习得相关观念和改变行为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三是具有广义生态价值的教育,即将教育作为社会生态系统里的一员,将其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得教育和其所处的社会系统,以及系统里其他因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5]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实施现状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下,生态价值观的培育已经成为公民意识培育的一部分。媒体宣传是生态价值观通过社会教育进行传播的重要渠道,学校教育则是学生接受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二者各具特点。

生态价值观的社会教育以宣传为主要手段,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主要通过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讲述来进行价值传递。公益广告、宣传画册、图示标语、传单活页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周围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也是传播生态价值观相关信息的渠道。这种形式方便、即时、高效,但缺点也不容忽视,信息泛而不精、准确性受限。以我们目前接触较多的生态价值观宣传为例,主要内容是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但大多只是口号标语式的宣传,缺乏具体可行的途径说明和深层次的原因阐述,对于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很多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生态价值观教育不仅要通过社会传播的途径进行,还需要学校教育来融会贯通。大学生是受过系统的教育、即将走向社会的知识群体,而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行为习惯逐渐成型的阶段,好奇心、求知欲和可塑性都很强。对各阶段的学生进行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对社会主体的生态意识的内化起到铺垫和引导作用。

笔者所作的一项调查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生态教育的现状,其特点是:目前大学生接受生态教育的意愿强烈,对现状的满意度中等。在调查中,9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生态教育,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生态教育的了解程度一般;目前大学生接受生态教育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和媒w等社会渠道,仅17%来自于学校教育;而在学校教育中,约34%的高校有开设独立的生态教育选修课程,其余的高校则在相关课程中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当被问到影响生态教育实施的因素时,七成受访者表示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环境。[6]该调查反映了我国大学生接受生态教育的渠道较多,但缺乏固定形式和有效途径;而学校的生态教育若能得到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配合,则会事半功倍。同时也表明了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另外,目前在中小学,生态教育的实践课程相对较多,以户外清洁、接近自然、节能环保为主,也有以生态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和比赛等。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篇7

篇8

一.正面教育原则

对孩子,我们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和激励他们自觉地要求进步。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对老师、家长的表扬赞美犹如禾苗渴望雨露滋润一样敏感。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发现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及时予以真诚表扬,从而激发孩子的荣耀感和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力量源泉。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将是难以教育的孩子。因此,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随意说伤害孩子人格的话,做伤害孩子人格的事。严禁打骂、讽刺、挖苦孩子。尤其是体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打一次,孩子的心就麻木一次,自尊心就减少一分。如果一个孩子变得麻木不仁毫无自尊心,那么再进行教育就困难了。

二.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首先,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这两方面相互沟通,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督促孩子准时到校上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此外,在教育的思想内容上也应和学校保持一致。就拿学习目的性来说,老师总是教育学生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学习,那么家长也应该以这种较高的思想水准来教育孩子;再如,学校老师从思想教育和生理卫生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保持朴素的生活,不要吃零食,那么家庭教育也应该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时家长在某些问题上和老师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可以通过谈心、通信的办法交换意见,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任意说出有损学校声誉和老师威信的话来,因为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于教育是很不利的。

篇9

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不断“充电”,具有广博的知识

学高为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如:参加教研室的历史新课改专题

当前,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提高,才能使教育永葆青春的光彩。

一、爱学生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由于我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所以,学生就信任我,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

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不断“充电”,具有广博的知识

学高为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如:参加教研室的历史新课改专题

当前,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提高,才能使教育永葆青春的光彩。

一、爱学生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由于我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所以,学生就信任我,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

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不断“充电”,具有广博的知识

学高为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如:参加教研室的历史新课改专题

当前,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提高,才能使教育永葆青春的光彩。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为了满足技术人才的需要,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大部分报读中职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而且涉农专业免收学费,逐渐都要实行免费入学,因而报读中职学生人数年年攀升,但另一方面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给从事一线管理和教育的班主任增加了新的难度,新的考验。面对种种新情况,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呢?我认为应抓好四个结合。

1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学校教育是运用各种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在校园、在课堂对学生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是系统的、积极的,也是直接有效的。社会教育虽然是零散的,但有时可以感化人,改变人的价值观、世界观。

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必须做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如结合学校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的大型企业生产,和工人师傅交流思想,使学生懂得社会化大生产对现代技术人才的要求和使命,萌发能成为现代产业技术人才的自豪感,从而更加勤奋地学习。结合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爱我中华的情怀并使之化为报效祖国的行动。结合合遵纪守法教育的内容,聘请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政法干警对学生进行专题报告,使学生认识到自我放纵、我行我素甚至违法犯罪的危害性,以及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从而使学生增强自我约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

家庭教育要努力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两种教育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青少年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还要培养一致的信念,始终从教育的原则、过程、手段上不产生任何分岐。当前,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社会信息与日俱增,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中少不了消极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学校教育的作用也会被抵消,儿童、青少年在思想上就会发生混乱,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家庭教育主动配合学校教育,是每个家庭应当承担的责任。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必须搞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挤出时间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及表现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家访中班主任还应找出家庭教育存在的共同弊端,适时召开家长会,阐述家长对学生的过分溺爱、过高期望,及学生未能实现家长期望而使家长转向粗暴或放任自流的危害性。结合具体事例,总结出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学生违反校纪甚至走上犯罪的原因和规律,探讨学校家庭联动共同教育学生的新方法。在家长会上,可安排家长们进行交流,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家长做典型发言,从而使家长们认识到对孩子溺爱与强权的危害性,找出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批评教育与表扬教育的结合

表扬与批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发扬长处,积极进取,督促孩子克服缺点,让孩子分清是非,辨明良莠,懂得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不正确的,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表扬与批评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从恰如其分的角度,对孩子施加影响。从关心、鼓励的角度表扬孩子,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使其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从尊重、喜爱的角度批评孩子,一方面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和不足,使其更好地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起教育技巧时说:“教育者与自己对象的每次接触,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励对方的内心活动。”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表扬与批评只是其成长过程中的“拐杖”,其最终目标是使孩子不再依靠外部因素,能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个性心理品质。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赖和赞扬。班级中思想和学习基础都比较羞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教师的批评应把握分寸,言语要委婉,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应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有时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记忆终生。

篇11

除了老师辛勤教育,家长在教育工作中占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今天,班里有很多孩子的父母离异。有许多单亲家长,把子女作为自己生活的唯一精神支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总怕孩子因为自己的离婚而不学无术,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使子女负载太多期望,却不知道过高的期望值势必给子女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当孩子在考差了或是课堂表现不好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而有的父(母)亲在离婚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时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学生身上,对学生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只要学生开口,父(母)亲没有不答应的。只要孩子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就万事大吉。这些都是单亲家庭孩子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些学生,他们需要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爱,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他们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使这些学生在校生活得充实、心情愉快,逐渐弥补家庭变故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同时,还要和他们的家长多沟通,共同努力使这些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班里有些孩子的父母离婚了,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摇篮碎了,那么不得不迫使他比别的小孩早点站起来。有的小孩变得懂事,有的小孩变得孤僻,有的变得调皮。很庆幸我及时发现了一个男孩的变化。那是一个在我眼里很可爱的孩子,以前的他很有上进心,学习习惯也很好。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不认真、爱走神,下课跟同学发火。于是,我把他带到一边,问他怎么了。这个孩子平时很喜欢我,见我问他,他先是摇头,然后慢慢的眼圈就红了。我试探性问他是不是爸爸妈妈吵架了,他哭着说:不是吵架,是离婚了。孩子终于在我怀里哭了。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也及时跟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这个开始下滑的孩子拉住了。有很多学困生都是在最初下降的时候没有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进而越来越差。因此要减少学困生,除了解决现有学困生的问题外,保住优生及中等生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篇12

1.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培养自我意识能力,就是指培养学生对自己积极的、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具体包括对自己性格、优缺点、潜能、价值及人生目标等方面认识和评价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潜能与价值以及在学习、工作中的准确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助于学生避免妄自尊大,也有助于其避免妄自菲薄。

2.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是指善于激发和维持自己的良好情绪状态,避免和消除不良的情绪,免受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影响,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心境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既有利于其掌握和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出现较大波动,同时,又有利于准确判断他人情绪,避免不当言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

3.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自我激励是情商的重要内容。激励是人类内心要争取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动力,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分为外在激励和自我激励两种形式。外在激励在获取成功的道路上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还是自我激励。培养大学生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培养其不断地通过自我激发内在的潜能,达到所期望目的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轻言放弃,身处逆境亦能够迎难而上。对于大学生学习及未来事业的成功等具有重要作用。

4.移情能力的培养能否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是了解他人需求和关怀他人的先决条件。戈尔曼用“同理心”[5]来概括这种心理能力。“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具有“同理心”的人常能从细微处体察出他人的需求,发自内心地体验别人的情绪。培养大学的移情能力有助于其理解他人,化解与别人之间的矛盾,促使问题的解决。

5.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情商高低的重要衡量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与同学相处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未来走向社会,与同事、领导、亲戚朋友和谐相处更需要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四、高校情商教育的可行性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智商大多由先天因素决定,难以改变,而情商的可塑性很强,能够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发展和提高,即便成年之后,情商还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情商发展的可塑性符合神经生理发展的特点。掌管情商的主要区域是大脑中的额叶,而它是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中最晚成熟的区域,并维持比较长的生理发育时间。从这一点来看,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具备生理上的科学基础。[6,7]其次,对于处于人生青年时期的高校学生来说,这是能力和人格都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人的情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也是培养情商的重要时期。再次,远离父母的大学生没有了对父母的依赖,必须要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要学会独自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要学会独立面对和处理各种事物,因此,大学生活和学习也为情商的锻炼和培养提供了机会、条件。最后,高校辅导员、老师等可以对学生情商的发展施加正确的引导和影响,在大学生情商发展和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如辅导员、老师等高校单位特有的人力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难觅的情商培养资源。

我国高校情商教育现状

1“.重智商”、“轻情商”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高等教育应从情商教育与智商教育两方面着手,要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尽管在高校管理工作和办学目标中都声称要把对学生心理人格、意志品质、思想道德等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甚至首位。然而,一方面,我国高校尚未形成一套像智商教育那样有力度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操作方案;另一方面,轻情商教育,重智商教育;轻人格品质、科学精神培养,重科技知识、技能等训练在高校教育中依然是无法回避的现象。与智商教育相比,情商教育明显力度不够。

2.情商教育由谁实施、如何实施等不明确谁需要对高校学生情商教育负责,校领导、德育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或是普通的授课老师在对学生的情商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分工等问题一直未明确。实际上,高校中不同岗位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多数老师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当务之急,至于情商教育非自己份内之事,不好管,也管不好。一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认为,作为教师的全部职责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备好课、上好课并辅导好学生,让学生学好这门课。至于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教育等,他们很少去想,也很少有意识地做些什么。一般地,学校对这方面的工作也缺少指导性的文件和意见,也没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案和配套的激励机制。同样地,高校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就自己在情商教育中充当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也会有类似的观点。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情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学生情商水平总体较低,亟待提高;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社会不关注、校领导不重视、老师不参与、家长不理解、学生不关心等问题。如何在高校进行情商教育、提高学生情商,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社会等各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高校情商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育情商教育在一些国家已被纳入正式教育。[6]欧美等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或将情商教育融入自然、社会、健康教育等既有的课程,或开设专门的情商教育课程。我国高等院校应该汲取欧美等发达国家情商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在国内高校试验推行情商教育。一方面,可开设专门的情商课程,总结教学效果和经验,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特点的情商课程设置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在其他课堂(如体育课、英语课)中引入情商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具体案例等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并将情商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在管理制度的建立、课程设置、校风的建设以及促进师生的非正式沟通等方面做一些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则应认识到情商的意义,在文化课教学的同时结合情商教育,做到智商、情商的双重发展。只有学校、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真正重视情商的培养,学生的情商水平才能够得以提高。

篇13

1.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学生从小就生长在家庭里,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引路人,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个别性、终身性的特点。父母长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父母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教育方式方法,对子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家庭教育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家长自身行为不良,言传身教差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现在农村中学生的家长,由于受历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多数科学文化水平较低,还有相当部分文盲和半文盲,这些人中,有的自身道德修养就很差,表现为行为粗鲁,满口脏话,狭隘自私,欺诈赌博,给孩子提供了不良行为示范,有的家长不但不阻止子女的不良行为,甚至怂恿子女损人利己。

教育方法不当,宽严失度是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又一个特点。现在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补偿心理作祟,家庭教育出现了两个极端倾向。一种是娇惯溺爱,放任自流,只养不教,想方设法满足子女要求,不管要求是否正当,有的学生消费超过了教师的工资收入。一种是严格过度,一味提出过高要求,使孩子力所不能及。方法上动辄训斥打骂,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逆反心理,进而出现问题行为。有的家庭几代同堂,长辈间对孩子要求不一致,常常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这也是使学生形成不良品质和问题行为的原因。

2.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中学生与社会接触日益广泛,各种社会思潮也通过不同渠道反映到学校中来,社会上封建迷信、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拜金主义等现实,学生早已耳濡目染;黄色书刊、不良网络文化也是学生不良行为的诱因。贩毒吸毒、走私贩私、制假卖假、偷盗抢劫等现象也对学生产生着不良影响。从主观上看,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阶段,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身又不够成熟,加之阅历浅,知识水平、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都较差,对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明辨,还不能完全分清真、善、美与假、丑、恶,由于“幼稚无知”而受到不良影响而产生问题行为。

3.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学校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阵地,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应该说德育工作还是一些学校的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对学生不良品质和问题行为的形成和滋长负有一定的责任。

现在农村学校既受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又受当地政府的领导。当前,素质教育口号虽然喊得满天响,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学校进行指导、评估时,往往是偏重于智育指标,而轻视了对德育的评估,政府也通常以考试成绩和升学指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考试分数高,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多,就是好学校,因此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德育工作就形成了喊得响而落实差的局面。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教师评职晋级也往往以教学质量作为硬指标,只强调“教书”而忽视了“育人”环节。因此教师,特别是非班主任教师,就只重教学工作而不管教育。本来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达到培养学生文明习惯的目的。但政治课通常也变成了灌输知识,应付考试,舍本求末的知识传授课。其他课程要将德育内容渗入课堂更是成了空话。

二、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要矫正学生问题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要解决家庭、社会、学校的协调问题。做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工作,做到步调一致,要求统一,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优化整体教育环境。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学校要积极主动,努力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如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规律,同家长一起探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总结、交流好的教育经验。建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传达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求,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措施。还要通过不同途径向社会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期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

2.学校要更新观念,丰富德育内容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道德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抽象的“弘扬人性”,而应从全球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中,着力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问题,人类潜能开发的问题,个体精神满足的问题等带有全球性、开放性、发展性、精神性的观念。更加注重道德力的提高。面对这一现实,必须更新观念。我们必须懂得,中国现代化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将近100年,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倍关注社会的道德建设,特别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基础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学校必须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

3.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正确的德育方法

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确立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科学的育人观。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特别是对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更应该耐心帮助、教育、感化,使之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从教师身上吸取精神力量,不断改正缺点错误。

遵循教育规律,采用科学方法。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遵循知、情、意、行的形成和转化过程。道德认识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要动之以情,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培养道德意志要导之以行,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通过活动来培养和锻炼意志。训练道德行为要持之以恒,经过不断强化,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克服方法单一的做法,除了利用课堂进行知识灌输外,还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真正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