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文地理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初中地理教学学习人文地理
地图信息是一个很好的认识工具,由于初中的学生的空间概念还只是处于一个初步启蒙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要如何实现和完善学生的印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此阶段下,地图信息所表现出各个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区别性,对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为此,在进行学习中,老师可以借助地图来进行标注和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地图的印象以及加深学生的实际空间概念和认识。同时由于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它同样也是不断向学生介绍新鲜的知识和新鲜的环境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不得不说,初中地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其中各种环境之间的区别导致教师不能使用单一的环境解说和介绍,同样要根据不同环境的区别进行讲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学习中,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环境也导致生活习惯的不同,中国人生活在温带,由于长期的生活环境导致中国人喜欢群君的生活,由于中国人口密度大,导致城市的不断庞大。而美国地广人稀,导致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空间的扩大。
篇2
对于某个地理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是很多的,而且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影响的区位因素也不同,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主要由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土壤、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组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就更多了,但主要的有市场、交通、政策、原料、劳动力、技术、环境等。区位因素众多,这也是不容易学好的原因之一。如果分别归类,注意区别主要区位因素和一般区位因素,掌握区位分析的基本思路,就容易掌握了。
一、各不同地理事物的主要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气候(最重要因素)、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最重要因素)、交通、政策、劳动力等。
2.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社会、环境等。
3.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4.交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口、城市、工业、资源、政治、科技等。
5.商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口、市场、交通、经济、技术、信息等。
6.旅游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生物等;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等。
从上述罗列中可以看出,影响一个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是很多的,但相对来说,自然区位因素并不多,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流等,除了对农业、城市的影响较大外,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较小。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则种类繁多,且不同地理事物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而成为学习中的难点。如何分析一个地理事物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其中哪些是主要区位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区位分析与选择的基本思路
实际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在考虑区位因素时都是从经济利益作为主要出发点,因此,如何降低成本的区位因素往往就成为其主要的区位因素。如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就是主要的区位因素,在这几个因素中必有一个是最重要的,称为主导因素;在分析区位因素时不仅要考虑有利的区位因素,也要考虑不利的区位因素,并对其进行辨证分析;另外,在分析区位因素时,还要考虑其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1.主导因素分析法。在影响区位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常有一种或几种因素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区位分析与评价时要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做重点分析。例如: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根据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2.辨证评价法。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做出有利和不利的评价。例如:对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既要看到“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的优势,还要根据所处交通位置、经济位置找出“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市场距离远、地区接待能力有限”的限制性因素,并进一步认识到“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3.动态分析法。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区位选择问题,并抓住倾向性因素做预测性分析。例如:由于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变化。19世纪初所需原料中煤的运量最大,其区位选择宜靠近燃料产地(如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需煤量大大减少,其区位选择“移煤就铁”转向靠近铁矿产地(如我国的鞍钢、包钢);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钢铁工业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区位选择逐步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如我国的宝钢)。
三、例举、解析和拓展
例1: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运距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2)在距离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限应该是()。
A.E、FB.F、GC.E、HD.F、H
(3)与其他两种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解析】
(1)由本题提供的材料可得下表:从表中可看出,不考虑运费,丙收益最高,因此支付地租能力最高,距城镇应最近,其次是乙、甲。(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农作物收益与城市距离不断变化,在OE范围内,丙农作物收益最高,故应种植丙农作物;在EH范围内乙农作物收益最高,故应种植乙农作物;H以外只有种植甲农作物。(3)单位面积Z收益随城镇距离变化最小,说明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答案】(1)D,(2)C,(3)A
【拓展】由此题得出: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在自然区位因素中,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在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并且是社会经济因素中最富变化的因素;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首先要根据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再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并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然后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便利程度、运输费用和时间等方面分析。
例2: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B.PC.QD.R
【解析】
(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选址在O点,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的费用最省,由于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地的距离相等,因此,生产一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一个单位重量的M1、M2。
(2)从节约运费角度考虑,由题目可知,原料M1需求量最大,运费高,所以工厂区位应靠近原料地M1。
【答案】(1)D,(2)B
篇3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方高师地理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其考试试卷成绩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地方高师地理学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反馈的信息可用于帮助授课教师改进试题与授课内容,也可为地方高师相关地理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定量分析做示范效应。①本文对贵州省某高师院校A学院116名学生的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测度与分析,旨在为地方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试题改进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一定数量的原始数据(即有效样本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对试题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②本文则对上述课程试卷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难度与区分度指标两大模型进行测度对试题质量进行针对性的分析。③
1.2难度指标
主要是考虑学生对试题的及格率或得分率。本文试题难度H主要是根据试卷样本正确题项获取人数与全部有效样本人数之间的币值来测度:④
(1)
在测度公式(1)中,H表示有效样本正确题项获取数量,N表示全部有效样本人数。
考虑样本试卷试题中出现命题总分大于1的情况,对此本文通过对作答该试题的有效样本数量均值与该试题的全部满分有效样本的数量比值衡量:⑤
(2)
在测度公式(2)中,A表示有效样本数量的均值,Amax为试卷试题的满分值。H值与试题难度呈负相关,其数学含义表示数值愈高,有效样本试卷题目愈简单,反之则反。针对目前高校试题命题分值均为百分制,大多以60%为其及格标准线,已有教育学学者统计指出,当H值小于0.45时,试卷难度较难;当H值在0.45和0.75之间时,试卷难度中等;当H值大于0.75时,试卷难度较容易。因此,本文认为试题难度的评价标准控制在0.45~0.75之间较为理想。
1.3区分度指标
该指标主要是检验试卷题目对考试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点、学业能力与应试水平的区分程度与能力差异,是衡量有效样本成绩区分合理性的重要指标。⑥区分度计算公式:
(3)
(3)式中,和分别表示对于第i道试题得分的高分人数和低分人数中的平均分;表示第i题的满分值。一般而言,当D值大于等于0.40时表现为优秀;当D值在0.30和0.40之间(含0.30时)表现为良好;当D值在0.20和0.30之间时(含0.20)表示基本可行,仍需修订;当D值小于0.20时表示试题区分较差,应给予淘汰或作出重大修改。
1.4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贵州省某高师院校A学院专业地理类专業116名学生的人文地理学学期考题。该试题主要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进行设计,再对试卷进行评价时,授课教授也会制定并严格根据课程评价标准和要求进行有理有据地客观评分。试题由4种题型构成,满分100分,试题数目与分数分配如下:(1)单项选择题包含15道,占题总数的57.69%,共30分;(2)名词解释包含5道,占题总数的19.23%,共15分;(3)简答题包含5道,占题总数的15.38%,共40分;(4)论述题包含1道,占题总数的7.69%,共15分;(4)主观题目总数15道,占题总数的57.69%,共计30分;客观题目总数9道,共计70分,占题总数的42.31%,二者比为3:7。
2结果分析
通过试题的整理统计,共116人参加考试,无缺考存在。根据考试成绩的统计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为69.38分,最高分为96,最低分47;计算试题通过比率和不通过比率分别为94.83%和5.17%。
2.1试题成绩分布
2.1.1试题总成绩分布
表1的各项数据分析,该届的人文地理学成绩分布由70-79分段向两侧递减,呈正态分布;本试题总成绩呈正态分布,符合教育统计学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规律(见表1)。
2.1.2试题各题型成绩分布
该试题共四种题型,因各题总分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分析学生成绩,所以把各题型百分为基准,对这四种题型进行折算,各类题型在百分之下的分数段的人数和比例(见表2)。
2.2难度与区分度分析
由(1)-(2)计算得到,试题难度(H)为0.6925,试题区分度(D)为0.4775,表明试题整体的难易程度适中,且试题区分程度较高,基本上适合人文地理学课程学生考试要求。通过对试卷不同题型的难度与区分度进行针对性分析可知,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H值和D值均大于0.40,表示这三大类型试题难易程度均适中,且区分度均较好,而单选题的D值经为0.36,表明该题型的区分度不够,还需进一步优化。结合人文地理学开课考生的招生背景可知,目前地方高师地理学专业招生的理科生比例较高于文科生,其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的课时量较少,致使其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在本科学习阶段地理学强调文理综合教育模式,课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对学生理文素质要求较高,导致进入本科阶段初期对该课程学习认识和能力明显不足。通过试题还可知,作为反映学生综合思考、概述能力的论述题与简答题,得分情况分散,高低分所占人数较少,区分度较好,与学生真实学习水平相印证,为授课教师制定下一阶段教学计划提供参考(见表3)。
篇4
一、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地质单位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我国企业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时间比较短,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作用。但是其在应用的深度、广度、效果上都不尽如人意,与国外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比较,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地质单位的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地质单位的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没有意识到员工是单位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宝贵资源。我国的地质单位中编制人员的比例比较大,很多地质单位依然存在着单位人和领导本位的思想观念,员工在工作中没有竞争观念,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运行的基础和改进的动力,传统人事管理的模式依然存在。地质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停留在表面的事务性工作上,只是单纯地组织工资的发放、统计员工的出勤情况,思想观念的落后和误区使得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停留在效率低下的困境中难以提升。
(二)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陈旧
地质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失导致其未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他们将人力资源和单位的其他物质资源混为一谈,目前很多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依然以管事为主,对于员工的关心和帮助则比较少,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很少被估计,工作积极性难以发挥。这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是相背离的。另外,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比较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经验和技能相对比较少,在工作中往往墨守成规,难以主动创新,人力资源部门被动地按照主观部门的要求和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开展,这使得员工的专业技能难以有效发挥,出现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的情况,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优势完全没有展现。地质单位尚没有形成人力资源流动优化配置的机制,人力资源整体效能得到限制。
(三)地质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缺失
目前,大部分地质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很多地质单位虽然表面上大喊口号,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地质单位中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思想依然存在,这使得员工在工作中往往得过且过,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绩效考核机制的地质单位存在着一种隐形的不同平现象,这种现象长期积累和存在导致了员工对单位的不满日益积累,甚至导致核心员工的流失。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对员工工作成果的一种客观的评价方式,与此同时其还是激励员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地质单位绩效工资制从提出到现在,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的滞后
我国地质单位的人才选拔机制是比较滞后的,在地质单位中虽有一套完整的人才选拔机制,但该机制更看重的相关从业人员的资历,忽视了相关从业人员的从业能力。地质单位的选拔还存在不透明,不民主,暗箱操作严重等问题。人才评选的随意化,领导意见化等在地质单位中比较常见。地质单位对人才岗位定位的模糊,对相关从业人员从业能力考核的忽视,这都严重制约地质单位人才考核的公平性,导致相关地质单位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地质单位优秀员工的存在是靠先天的引进与后天的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地质单位的培养模式整体是比较滞后的,部分地质单位甚至没有后天的培养机制。这体现在:首先,培养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在地质单位培训中很常见,常常是在新员工进入地质单位时进行相关的统一的培养,培养的内容与员工实际工作内容的脱节导致员工进入工作状态慢,浪费物力财力。而后,培训出现敷衍化现象,部分地质单位对员工的敷衍了事,其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最后培训考核的不规范,大多数地质单位培训的考核只是走走过场,完全起不到考核的目的。后天培养机制的滞后严重影响从业人员潜力的发挥,制约地质单位进一步发展。
二、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
(一)地质单位应该更新观念、转变认识
地质单位应该树立培育人力资源的基本观念,意识到人力资源是地质单位获得长久发展、实现为社会服务目标的根本保障,不断强化地质单位中人才是根本的理念。在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单位内外部环境过程中,人力资源在地质单位的管理和发展中起到战略性的作用,地质单位应该愈加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重视和关心每一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潜能,使得员工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地质单位一方面要配合国家的各项改革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则要培育良好的竞争氛围,调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以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二)地质单位应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地质单位聚集了全国范围内的高级人才,其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则要更高。各个地质单位应该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配合上级要求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地质单位应该提高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其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将之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去。
(三)地质单位应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到地质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去,比如平衡积分卡和绩效考核。使得考核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去全面、具体的思考,企业应该对人才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在薪金调整、岗位调动和员工培训开发上都要运用绩效考核的结果。绩效考核制度应该起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企业应该健全竞争机制,做到优胜劣汰,使得内部工作人员具备竞争和危机意识,增加地质单位活力。
(四)地质单位应该完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人才能够为组织所用,加大对于单位内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与开发力度,促使其理念的更新与转变。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可通过讲座或座谈会的形式,邀请行业内的知名学者、专家等,用最先进的思想与理念武装员工的头脑,鼓励其自我学习、成长,激发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得到充分利用。
(五)全面提升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地质单位要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全面规范人才选拔流程,杜绝暗箱操作的行为的发生。在人才选拔标准上要对传统的为资历论转变为为能力论,做到选拔对事不对人;在培养机制上要做到培训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做到培训是为了更快的工作,杜绝敷衍了事,杜绝走过场的行为;在培训考核上,要严肃对待,对于培训考核不合格可以进行延期转正或者不录取,全面强化培训质量结束语:
现如今,地质单位从业人员已经突破千万,如何利用好数量众多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潜力,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是当今地质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虽然地质单位也进行了人力资源的相关探索,但地质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存在观念思想落后、管理手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落伍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地质单位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严重影响地质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严重降低了地质单位的社会服务质量。为了促进地质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则需要促进相关地质单位从业人员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篇5
引言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随着GIS的产生其作为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地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自然也就给人文地理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有必要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1 GIS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由R.F.Tomlinson 于1963年提出,它是伴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提高,数字化计算机系统的迅速发展和空间分析中的定量革命而产生的。GIS的发展,不仅使地理学传统的区域性、综合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资讯产业,其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清查与评估、城市规划与管理等许多方面。
GIS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GIS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综合的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的动态分析。
2 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人文地理研究方法以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社会调查等方式为主,室内的资料处理也以手工处理为主,这些处理方法与手段速度和效率低下,工作周期长,而且可靠性差,适应不了现代信息社会中所要求的快捷、精确提供所得信息的要求。就目前而言,遥感技术可以迅速、准确获取大面积范围内同时同质的材料,这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然而传统的研究手段显然无法胜任对它们的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工具。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处理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为特长,以综合处理空间信息为方向;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有效地解决人文地理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同时,处理的资料形式从文字材料到图形、影像乃至声音都可有效地进行,这是其它任何方法无法比拟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人文地理的专家知识,还可建立各种类型的辅助决策模型,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佳决策,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增强了人文地理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 GIS 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人文地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在GIS的应用上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经济地理学者将GIS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比如,将GIS应用于地方、区域和全国各级水平的经济分析与决策过程。可以利用GIS空间技术将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展示在专题地图中,通过GIS空间专题地图可以研究区域之间梯度差异, 利用人均GDP 等空间分布显示加上一系列的GIS 研究方法的介入, 可以分析研究出区域的空间结构模式。利用该研究模型可以对区域经济差异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的分析, 寻求满足区域经济布局条件的最佳场所和对区域经济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2.2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于8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建立了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理论上来说GIS技术可以应用到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从规划编制到规划管理,从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到成果出图,从小范围的详细规划到大的区域规划,从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到专业性的专项规划,从项目选址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等。在国外,GIS技术和城市规划相互结合的研究较为成熟和系统,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工具。经过多年的实践,GIS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在于它将一种科学成分输入到规划的描述、预测和建议中。借助GIS可以预测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长,找出城市布局中的环境敏感区域。而将空间优化模型和GIS结合则可以提出一些经过优化的城市规划方案,能够帮助决策者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价。GIS与城市规划实践相互结合而成为一个强大、灵活的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取得城市规划管理和编制部门的共识。
2.3 GIS在房地产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各类房产的数量猛增,房产管理中获取的几十万至上百万卷房产档案及其相关的各种人文信息、自然属性信息、空间地理信息靠人工是很难管理和利用的,通过房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大量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和房产管理属性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开发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综合型房产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房产信息的充分利用,进而实现房产管理的现代化。而日趋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房产管理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管理理念,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计算机技术和测绘技术在房产管理中的运用,而是在GIS技术基础上构建房产信息化管理,形成房产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它不仅拥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更主要在于其存储的信息采用了地理编码,将房屋的空间地理属性、自然属性、社会人文属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房产管理向着科学、规范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网络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房产管理体系,迎来了数字房产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6
(一)“X低效率”理论内涵
“X低效率”是一种“来源不明的非配置低效率”。这一理论源于经济学领域,以莱宾斯坦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组织效率同配置效率分割开来,以个人工作选择的心理和行为为基础来研究企业组织内部的低效率,认为企业内部不仅存在配置低效率问题,而且也存在着组织低效率问题。这种组织低效率便是“X低效率”。
(二)公共部门中“X低效率”的主要表现
“X低效率”实质上是指一种组织或动机的低效率。就公共部门而言,它是指由于非配置原因而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状态。概括来讲,这种低效率主要有三种类型:
1.行政成本高昂。行政成本是政府在维持自身运转、履行职能的各种活动中所消耗的资源。以我国为例,从1978年至2008年的30间,中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增长了约26倍;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则从不到50亿元升至7000亿元,增长达139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X低效率”理论认为,偏离成本极小化就是存在“X低效率”的证据,同时,“X低效率”并非投入价格扭曲的结果,而是缺乏成本意识。由于公共部门的垄断性和非营利性,一些公务员吃喝玩乐、奢侈浪费,不但加剧了组织机构的涣散和腐败程度,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浪费了社会财富。
2.行政产出失衡。行政产出,是指行政部门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复杂的生产活动后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行政部门却因为行动迟缓、漠视公众需求等原因造成不能有效提供社会所需的产出或服务,造成公共产品或服务短缺。多余行政产出和行政产出的短缺是两种极为独特的“X低效率”现象,都是行政部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副产品。
3.分配性努力泛滥。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中,由于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的低效率,行政人员经常倾向于在组织内采取分配性努力等机会主义行为,比如“搭便车”、“寻租”等。当行政机构内部“搭便车”行为盛行,或行政人员普遍陷于“搭便车”竞争时,“X低效率”就会严重制约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公共组织的运行。
二、公共部门存在“X低效率”问题的原因
在公共部门,“X低效率”的成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1.劳动力产权的残缺性导致公共部门非配置低效率的产生。
劳动力产权是在一定的合同契约、国家法规限制条件内,劳动者由于使用其拥有的劳动力财产而引起的受损或受益的权利,是劳动力所有者在权利界限范围内的行为权。当劳动力产权的界定存在残缺时,劳动力的交易成本将上升,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将下降。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不健全以及制度环境对劳动力产权对应的合理权益保障不到位,我国一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从而导致了“X低效率”问题。
2.公共部门的特殊性导致“X低效率”问题。
“X低效率”理论最初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但是,一些公共部门由于具有垄断性、封闭性等特殊性,更是成了滋生“X低效率”现象的温床。
市场竞争迫使私人企业设法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那些不以最高效率来运作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但在一些公共部门却没有这种竞争机制,它们虽然工作效率低却仍能生存下去,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它们垄断公共产品,而这些公共产品(服务)又是公民必不可缺的。所以,
在这些公共部门内部天然地缺乏一种高效率运转的机制,出现“X低效率”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三、解决公共部门中“X低效率”问题的对策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公共部门“X低效率”现象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消除“X低效率”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既要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体系,也要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从而提升公共部门的效能和形象。
1.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
要从根本上规范公共部门员工的行为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努力程度,消除“X低效率”现象,就必须保障劳动力产权完整性。这是由劳动力产权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要根据人力资源中所有者和所有权相分离的特点,逐步打破人才流动中不同级别、不同身份的界限,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合理流动,建立人事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中的争议,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莱宾斯坦认为,“X低效率”根源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个体是有惰性的。因此,消除“X低效率”现象的关键在于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能动措施使因利益不一致而造成的低效率降到最低。其主要路径是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在设计薪酬和待遇时,应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大于社会平均水平,即对于公务员的回报应该不能低于其机会成本,否则将使公共部门不合格的人员增多,公务员的整体水平下降,低效率现象比比皆是。
对于公务员而言,应该尊重其政治地位,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其献身精神,满足其成就感,鼓励和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否则,就会导致公务员动力缺乏、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给公共部门造成人才流失,进而影响公共部门的运作效率。因此,对于精神激励不可忽视。
3.监督的目的是要合理
确定个人行为的后果责任。一般来说,努力熵(指企业成员的努力水平越来越偏离企业的目标)的大小与员工对其努力后果负责任的程度直接相关。在公共部门内部,员工越是需要对努力后果负责任,其努力熵取值就越小,“X低效率”现象也就越不显着。因此,要创新监督方式,建立多元监督机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克服努力熵的影响。要以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为目标,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把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同体监督和异体监督、人的监督和电子监督结合起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决策执行不力、工作拖拉扯皮、办事马马虎虎等问题,不断提高公共部门的廉政、勤政、优政的水平。同时,要充分发动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消除公共生活中私人化倾向和无契约、无承诺、无准则、不认真、不尽力、不负责的现象,促进公共部门的和谐发展和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扩充,市场开发程度的加快,尤其一部分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建筑企业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建筑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发展起来,就必须特别注重自己的经营活动。
一、企业营销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企业的营销工作是一个极具创新与挑战的工作,销售员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接触社会上各类人物,性格上安分因素高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因而,企业营销人的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当前企业营销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队伍不稳、流动性太强、跳槽率太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对营销人员的争夺也白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销售人员自身的工作特点是分不开的,即独立的外勤工作、工作对象是人、是企业市场信息的来源。由于营销人员除定期或特殊情况回公司述职,营销人员几乎常年驻外并独立面对客户开展工作。这就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活动空间;由于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而在这些人中不乏有需要营销人员的,他们利用高资高职位来做诱饵,促使营销人员离开原来的企业;由于营销人员是企业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他们无疑对企业得现状有一个最直接的了解,一旦企业出现不警惕,营销员就很有可能是以最早最快的速度离开企业。因而,相对一般的职员管理而言营销人员在管理队伍不稳定、流动太强、跳槽率太高。
(2)回笼贷款不及时上缴、公款私存私用、甚至携款逃跑
究其原因,也与销售人员的特点分不开。由于销售人员具有独立的外勤工作、具有必要的权力,这就为出现回笼贷款不及时上缴、公款私存私用、甚至携款逃跑等问题埋下了伏笔。由于销售人员的工作具有独立性,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手中有更多的流动资金,而且这些资金通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由销售人员自己支配,很明显就给出现上面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采用底薪+提成的方法来给销售人员计
算,通常底薪较低,一般300―500元,这样一旦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好提成就会很有限,另外企业的激励机制又不健全,不能满足销售人员的需要。因此销售人员为了满足自身的基
本需要有时就会不择手段,出现上面一系列的问题。(3)兼职、截流合同由于销售人员接触的客户较多,那么他们获得信息也就会很多,当然就业的信息也包含在内;另外由于销售人
员的工作比较灵活,不需要天天回公司报到,因此相对自由时间较多,也就会有时间兼职;更为甚者,有些销售人员还会利用职务之便与客户建立密切联系损公肥私。
(4)行贿、受贿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与销售人员的工作对象是人分不开。由于在目前销售人员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重业绩不重渠道,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问题。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不择手段,要想客户在众多的竞争中选择自己的产品,他们采取了行贿的手段,促使买家的主要负责人来购买销售人员的产品。另外销售人员还有可能在客户的“好处”的引诱下,来和客户连通一气,来共同欺骗自己的企业,其实也就是变相的授受贿赂。
二、企业营销人员管理措施
1、注重企业的战略规划,让营销人员看到企业远大的目标与美好的前景,吸引营销人员主动放弃个人短期利益,与企业共同发展。
2、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塑造宽松的人文环境。要用制度管理人、监督人,而不是“用人疑人”;要鼓励营销人员创新和主动承担责任,改变“不得有过”的管理思想为“不得无功”的进取理念。总之,要塑造出一种适合进取型营销人员生存、成长的氛围。
3、实施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储备制度,不断为营销人员设置更高的奋斗目标。建议对营销人员实行“职称制”,如助理营销员、营销员、助理营销工程师、营销工程师、高级营销工程师等;让有发展前景的营销人员在个人成就、经济收入方面有更高的奋斗目标。永远不要让优秀的营销人员感到在本企业“已干到了头”。
4、加强培训工作,满足营销人员的求知欲与上进心,并以此吸引并留住优秀的营销人员。营销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一般都要求人员年轻、有知识、精力充沛。因此,适合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大都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上进心,而针对性的培训则能很好地满足营销人员的这一需求,从而可以起到对营销团队的稳定作用。即使是营销以外的人员,如果能让他们感到在企业可以不断地学到很多东西,那么即使其它条件(如薪水)差一点,他们也是很愿意长期留在企业的。再者,企业如果平时不注重培训和人才储备,在用人时就会感到无人可用,就被迫临时去高价“购买”。而高价“买来”的人一般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稍不留意他们又会以更高价格“卖掉”自己,或者因为“适应不良”而被迫离开企业。因此建议企业在工作负荷、人员编制、培训费用等方面都要重视培训与人才储备。
5、加强对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让营销人员懂得:名声是职业营销人员“个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销人员在职业领域不断迈向更高境界的重要资本,而频繁跳槽将会对营销人员的“个人品牌”造成极大损害。
篇8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学生通过在地理课堂上竞赛,能够及时了解到其他同学学习的情况,通过对比鞭策自己,并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有助于地理成绩的提高。学习地理,经常要求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特别是中国的山脉、大洲和大洋、中国的铁路分布等内容。这些内容单一,要求记忆量大,单单是老师讲、学生听肯定非常枯燥。在讲授“地形复杂多样”这节课时,课前我预先准备好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和剪好的中国山脉的名称,在课堂上,在把中国各种走向的山脉落实在图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式合作学习来完成。先明确告诉学生活动的目的,就是将不同走向的山脉粘贴在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以前后两张桌子四个同学组成的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活动完成之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还有讲授“大洲和大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利用课前剪好的大洲轮廓图,通过竞赛,粘贴在小黑板上,看哪一组贴得又快又准确。就这样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记忆,又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篇9
一、知识体系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一卷的1―11题和第二卷的36、37,以及42、43、44中3选一为地理题。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44分,非选择题56分。
1.试题中地理科学要素知识分析
在试卷中的以地图形式出现的知识类型,分别是⒍⒎⒏⒐⒑⒒36题,达到46分,和“气候”有关的是⒎⒏⒑⒒36⑵、36⑶、37⑷题,达到31分,涉及“地球上的水”知识点的是⒐37⑴、⑵,有18分,与“农业”有关的知识点是⒊⒋⒌题,分值为12分,涉及“工业”知识点的37⑶,达到6分,与“人口”的知识点是⒈2题,分值是8分,与“地形地势”相关的知识点是⒍36⑴、36⑵、题,分值达13分。
从试题的类型来看,该套试题与以往有了明显的不一样之处在与有了选做题,这也是新课改实施的情境下所体现的考试内容。
试题的内容是综合的,想要单一的区分出属于哪张类型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一道题可能测试是的是好多个知识点,即当一道题测试多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分别作了统计。该试题的必做题部分主要考核了地图、地形与地势、气候、地球上的水、农业、工业、人口。其中地图、气候知识所占比重高。从中可以看出该套试题抽样考察了知识点,并不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重点考察了地理主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试题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分析
本试题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分值为80分,人文地理知识分值10分。从中该套试题自然地理知识所占比例大。
3.试题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分析
该试题中中国地理占了108分,而世界地理占了12分中国地理知识明显大于世界地理知识。由此可见,本套试卷与区域地理紧密联系,地理试题直接或间接的以区域地理为素材,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
4.试题的地理感性与理性知识分析
表1 试题的地理感性与理性知识分析
从表1可知,该套试题考察了地理感性知识和地理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数据。
地理感性知识考查了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分布,地理理性知识考查了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和地理特征知识。该套试题测试了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突出对地理理性知识的测试。
二、试题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
表2 试题对三维目标的考查统计
说明在表5的过程中,加上了选做题三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套试题考查过程与方法居多。同时突出知识与技能,涵盖了一定比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要求考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地理分析、综合、归纳、概况、比较等逻辑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立意导向。
试题中对考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进行了重点的考查,突出了地理学科以地图为载体的学科特性。
三、试卷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套试卷的特点
⒈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图为基础
本套试题共16个题,其中有7题中是有图出现,分别是1张图表,5张区域图,1张示意图。
⒉重视考察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整套试卷没有一题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而是要求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这也是体现新课标的内容体现。
⒊关注社会热点
地理试题联系着日常生活中的热点,如对农业“白色污染”的关注,环太湖泉水的污染。
篇1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正式批准的地理学下设的理科专业(编号07070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近20年专业名称调整最为频繁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本科专业设置仍沿用在学科下设置专业。在理学门类的地理科学类依据学科门类分别设立了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专业[2]。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需求的变化,使得新兴行业、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传统行业、过剩或落后产能行业人才供过于求。再者中国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数量速增,使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需求之间产生阶段性不匹配,使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3]。在此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阵地,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反馈故乡建设家园,就业选择面窄,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笔者所在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国土、规划、环评、测绘和房地产等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共计222人,其中148人在当年8月31日前确定了就业岗位,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66.67%,46人确定了升学去向,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20.72,28人未就业,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12.61%。
统计2010-2014年就业的毕业生当中,在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3%、12%、75% ,其中,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毕业生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乡镇政府及其社区等公共管理机构。就业于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的人数占84%,与专业不相关的人数占16%。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规划设计院、资源勘察机构、城市管理、教育管理、其他类型机构,详细分布情况分别为:11%、22%、22%、28%、17%。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建设项目管理类、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类、国土咨询规划类、资源环境及评价类、地理信息技术类和其他类企业,详细情况分别占比为:9%、7%、14%、14%、14%、42 %。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科方向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如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学等专业。据笔者调查,考研的同学大多有意向进入科研、教育机构等对学历要求较高的单位。
在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大多毕业生主要选择生源地就业,因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湖北恩施,生源地主要为湖北省内,毕业生也大多选择在湖北省内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趋势分析
根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人数情况,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到行政管理机构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去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变化趋势与近年来城乡规划学科和地理学本科专业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变化相吻合。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以行政和事业单位领域向现代企业领域进行转变。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该专业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的58%,就业于其他企业的占42%。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大多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如土地规划、调查、整治、地籍调查;房地产评估、经纪;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类应用软件开发;测绘地理信息、地质勘察等。很多毕业生就业企业大多同时具有多种资质,行业间融合趋势明显,这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综合性进一步提高了要求。
三、紧跟社会需求,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或不能依据就业市场形势变化多元化选择就业方向,过分追求高薪资,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淡薄,就业的去向还具有很大局限性,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宽,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逐步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就业观基础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该专业就业工作体制改革创新:
1、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体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修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趋势和时代需要。
2、建立该专业较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专业老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全员指导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局面,让学生得到贴近化服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化解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矛盾。
3、激发学生创业潜力,拓展就业思路和范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约为1%[4],跟其他国家相比均很低,提升潜力很大。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创业引领计划的背景下,通过各项政策扶持该专业毕业生成功创业。
4、利用校友资源,对每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通过一系列对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对重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工作,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巩固就业市场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拓展。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友回校举办讲座、交流会等,使该专业发展就业工作获得长足发展。(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11
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知识是地理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其内容阐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施加的种种影响及其带来的后果。它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既不能屈服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破坏和掠夺自然[5]。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人文精神在人的双重身份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在人类傲视大自然时警醒人类别忘了自己的自然属性。
2.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学科在人口、资源和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全面,如人口激增将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意节约和综合开发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6]。在地理学科中,环境道德教育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重视的教育目标之一,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7]。
3.了解历史文化,树立全球意识
通过对一些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使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有一个大体的掌握,了解文明古国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世界产生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集中表现[8],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力量。全球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助于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和确立,如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局部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
4.热爱祖国、培养地理美感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多样、民族众多、风光迥异,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身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比较优越的中国,人们更应当刻苦学习,热爱报国,献身社会。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学科,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审美对象[5]。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进行着有序的整合,形成了雄、奇、险、秀、幽和意蕴深长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它们是最具体、最直观、最现实的审美教育内容,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部分内容就是地理学科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地理教学不受重视
扭曲的环境氛围影响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生活中,人们认为利用地理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的机会少,且在多数农村学生和家长潜意识里受光宗耀祖,“跳农门”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认为地理可学可不学[9],这种错误的观念及舆论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倾向于数理化等学科,轻视地理学科。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及家长对地理学科便有所忽视。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地理课时一般都占总课时的6%左右,而在我国却只占总课时的2%[10],在我国农村的中学地理课时更少,多数被抢占去填补“主科”的补充课时,身在农村的学生,几乎没有课余时间来学习地理和培养对它的兴趣,部分农村中学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完全处于“真空”状态,而人文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2.地理教学内容的分离
篇12
1 文化认同理论内涵及其作用
文化认同是某一区域内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认知、一致的价值观和相互的信任尊敬,该区域内的每一个人都了解热爱此区域。形成文化认同的前提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在地区之间具有相近的文化因子。它主要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和导向功能。
文化认同是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可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以一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来沟通区域内部人们的思想,使所有人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导下产生对作为区域整体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区域文化认同的环境下,区域成员会产生对于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激励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积极为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可持续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营造出文化认同的氛围。文化认同是用来打破各种壁垒的最佳战略。
文化认同是一把天然的标尺,可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一方面,政策制度是文化认同的外在载体,它通过明确地告诉区域内成员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规范员工行为。政策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一经违背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另一方面,道德规范是文化认同的无形媒介,它通过成员自身感受,例如自我评价等约束其行为,从而产生自律意识,主动遵守政策规定,这样的自我约束强度更大,效果更明显。
文化认同具有导向和协调功能。当成员认同区域的文化理念时,文化认同对区域成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成员个体就一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助于把个体和整体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双赢局面。此外,文化认同会强化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亲近感,减少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内部各个地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有机合作。
2 文化认同缺失形成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
站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存在着三种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都城文化、漕运文化与京畿文化。[1]首先,北京自明清以来便是我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都城文化根深蒂固,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优良的文化素质,但是另一方面都城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官本位思想,这使得北京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自视甚高,追求面子,这将北京与其他地方分割开来,无形中为北京造成了阻碍,导致京津冀地区无法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融合联结在一起,反而产生了环北京贫困带。其次,天津自古倚靠漕运兴市,自古就是粮仓的存储地,所以天津文化与漕运文化密不可分,漕运加强了天津与江南的富庶之地的联系,使得天津很容易实现自给自足,加之近代作为通商口岸,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这虽然给天津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但却小富即安,大俗大雅文化的交织成就了天津独特的文化,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天津欺生却又热情,这使得天津虽然拥有开放的意识,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却束手束脚。最后,古代都城周边的地区称为畿,河北因地理区位而承担着保卫都城的重任,呈现出鲜明的京畿文化。作为北京和天津的后花园,河北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享受邻近都城所带来的便利,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但是京畿文化中忠君爱国、保守朴实、勇武仁义的思想却限制了河北的发展,这使得河北在改革的浪潮中魄力不足、不懂变通、粗略简单、不计后果、甘于奉献,逐渐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短板。[2]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化囿于一地,丰富有余而沟通不足,无法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大区域文化,没有文化认同的基础,也就无法真正制定和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更不用说在京津冀大区域内建设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了。
首先选择非本地区劳动者会为其带来较高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甚至还需要解决外地劳动者住宿问题而带来的隐性成本;京津地区的雇主认为河北的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普遍不如本地的劳动者,于是在其需要招聘时,必然先从本地寻找,而很少考虑非本地市场的劳动力。[3]同时由于河北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其所在地的劳动力因缺少良好的培训或教育处于劣势,削弱了他们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进入京津就业的可能性,长此以往他们也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加制约了河北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本地劳动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也必然不愿意让外地劳动者进入分享利益,所以这部分劳动者也会抵制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3 利用文化认同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第一,利用文化认同的凝聚作用。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因拥有同根同源的燕赵文化而享有共同的文化因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融是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极大优势,应当充分加以利用。首先,可以塑造出一个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共同的文化象征,例如设计一面旗帜或者标志,体现出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标准,呈现出三个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与相互融合。其次,可以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宣传,将大区域文化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加强沟通,通过刊物、宣传栏、会议使之逐渐深入人心,进而影响雇员行为的改变,并且积极创建推广一个在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文化活动日,政府借此机会组织活动并联合打造一个京津冀区域交流的统一共享平台,以增进各地区间雇主的合作,促进劳动力流动,并由此将京津冀地区的大众群体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创造条件。通过文化认同凝聚人心,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利用文化认同的规范作用。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主要是由于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融合障碍。北京、天津、河北虽然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官方制定出一系列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但是正如上述分析的各地文化深植于地区群众内部,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因此京津冀的文化认同必须在制度与政策中得到体现,才能有价值。文化的建设要做到政府部门的分层逐步推进,将其融入每一个企业日常管理和每一位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通过制度政策的实施规定劳动力市场中不得出现分割、歧视与过度保护的行为,否则视情节轻重的情况对其进行再教育、罚款乃至降级企业信用的惩处。劳动力市场中的国有企业、跨国企业等主要行为主体带头遵循,起到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领头人的作用,并且号召劳动力市场中所有用人单位抛开偏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够真正塑造区域文化认同。另外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沟通,促进三者之间的流动。通过文化认同规范行为,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实际助力。
第三,利用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北京、天津、河北是我国人力资源集中的一大基地,京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河北稍显落后,但是三地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却是从河北大量流向京津。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从教育与培训入手,让三个地区的劳动力正确认识京津冀整体的发展,提高河北省劳动力的素质,矫正京津是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错误观点,树立无论在哪里就业都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努力的信念,缓解河北省大量优质劳动力流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地区分布不均、人才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所以,教育文化部门应当大力扶植开展三地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工程,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机制,通过支持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国际交流等方式,切实培养素质相当的京津冀劳动力,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篇13
一、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从九月中旬到二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中旬,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主要内容是人文地理和专题复习。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旬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提高应试能力。
二、认识地理学科特点,科学配置复习时间
复习是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的,大多数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谁先进入状态,谁就占有优势,因此,要求学生们应给予地理学科足够的重视,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和要求认真学习、复习地理,循序渐进地安排复习进度和时间,不能盲目挤占和挪用应属地理学科的时间,抱突击完成任务的思想是难以奏效的。
三、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犹如“空中楼阁”,因此,抓好学生的基本功是关键。要求学生做到:通读地理教材和课堂笔记,梳理基础知识,列出主干知识(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研究内在联系,确定重难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每课时、每单元各节内容乃至中学地理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将课本知识经过思维加工、融会贯通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整理而获得正确理解、自由支取和灵活运用的有效知识。其中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至应用的过程中,要多思、敢问、善问(可让学生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这些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练掌握重难点(如日照图、区时、洋流、工业布局、环境污染、西亚、日本、美国、中国政区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达到“情况变了”也会用。
四、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应针对每部分知识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如分类归纳法、总结规律法、联系实际法、图示法、巧记法等,请学生注意领悟,多思考“我怎样学习”,如“如何判断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多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求实灵活的地理学习方法,理清解题思路,形成准确、简洁的书面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夯实基础、不留知识盲点的同时,要注意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就地理能力而言,特别是阅读分析地理图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思维和区域地理分析等能力。如,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学习地理的工具,复习中应及时对各种地图、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指导学生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进行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剔除无效信息和干扰信息,以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综合运用地图能力。在平常学习、复习中需注意进行学科内知识综合,将不同章节的材料、图表、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或合并重组,使知识在迁移过程中自然延伸,也注意地理与政治、历史的交叉点和切入点,在做每一道跨学科综合题时,多思考运用不同科目的知识生长出延伸知识,多角度思考并解答,以培养获取延伸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生活,重视社会热点和焦点
地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高考都有热点和焦点问题,复习课要关注这些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些问题是世界和我国正在或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在章节中渗透复习,也可在专题复习中重点分析。提醒学生对这些问题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具体的做法是:学生可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和老师的指点中了解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在读、听、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读、听、看,拓宽知识面,“处处留心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