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身体素质发展状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身体素质发展状况

篇1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东西南北中五所大学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他们身体素质的各个项目、变化特点作出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为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些许科学依据。关键词:河南省 大学生 身体素质 发展 研究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215-02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至关重要,在大学中,体育设施相对完善,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应该有很多时间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应该不断地提高,但是,在近两年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在走下坡路,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东西南北中的河南大学、南阳师范学院、黄淮学院、安阳工学院和郑州大学五所大学共3000人,其中男生1366人、女生2634人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并对他们身体素质的各个项目、变化特点作出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大学生了解自身身体情况、对国家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些许科学依据。1 河南省普通大学生身高、体重分布河南省大学生男生平均身高为172.4 cm,与全国男大学生平均身高172.3 cm相近,男生身高范围在160~190 cm中间,主要集中在170~180 cm之间,这一部分的人数为1010人,占到了样本总数的74%;河南省女生平均身高为160.4 cm,比全国女大学生平均身高159.6 cm略高,女生的身高范围在145~175 cm之间,主要集中在160~165 cm之间,这个范围的总数为1593人,占到女生样本总数的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超过180 cm的人数为126人,女生超过165 cm的人数为362人,男女生中的身高较高者较多,男生在160~165 cm的人数和女生在145~150 cm之间的人数很少,占到总样本的2%,可以说河南省男女生的身高发育良好。河南省男生平均体重为61.6 kg,比全国男大学生平均体重59.2 kg高2.4kg,男生体重范围在45~95 kg中间,主要集中在55~75 kg之间,这一部分的人数为848人,占到了男生样本总数的62%;河南省女生平均体重为49.7 kg,比国女大学生平均体重51.4 kg低1.7 kg,女生的体重范围在40~65 kg之间,主要集中在50~55kg之间,这个范围的总数为1358人,占到女生样本总数的一半。男生的体重超过85 kg的有136人,超过95 kg的有42人,这两部分的人数之和为178人,占男生样本总数的13%。女生的体重超过60 kg的有219人,超过65 kg的有34人,这两部分的人数之和为253人,占男生样本总数的10%。河南省男女生平均体重虽然与全国大学生平均体重很接近,但是正常体重的人数相对较少,肥胖者和偏瘦者人数较多,女生偏瘦者相对于男生更多,这与为女生追求较瘦的身材而节食有很大关系。2 河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河南省男大学生1000 m跑平均时间254.3 s,比全国男大学生1000 m跑平均时间247.7 s多出了6.6 s,河南省女大学生1000 m跑平均时间251.6 s,比全国女大学生1000 m跑平均时间243.4 s多出了8.2 s。并且,从河南省男女生耐力跑的成绩分布来看:成绩优秀者较少,刚及格的同学较多。女生耐力跑的成绩较男生更差。河南省男大学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为2.156 m,比全国男大学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2.234 m低了7.8 cm.河南省女大学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为1.617 m,比全国女大学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1.683 m低了6.6 cm。男女生中成绩优秀者较少,成绩在刚及格或者稍高点的较多。由此得出河南省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要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河南省男大学生坐位体前平屈均成绩为9.3 cm,比全国男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12.6 cm少了3.3 cm,河南省大女学生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13.4 cm,比全国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15.7 cm少了2.3 cm。虽然河南省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低于全国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但是河南省的成绩分布较为平均,无成绩较差者,但是优秀成绩较少。河南省男大学生肺活量平均成绩为3317 cc,比全国男大学生肺活量平均成绩3528 cc低了211 cc,河南省女大学生肺活量平均成绩为2431 cc,比全国女大学生肺活量平均成绩2603 cc低了172 cc。男女生肺活量平均成绩均低于全国大学生肺活量平均成绩,肺活量成绩在中游者较多。3 河南省大学生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大小与其他四项身体素质成绩密切相关。从身高方面来说,身高较高者除了坐位体前屈成绩稍差些外,其余三项身体素质成绩均表现出好于身高较低者的成绩(见表1)。身高和先天性的遗传关系较大,所以身高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从体重方面来说,身体素质随体重增高逐渐降低,即该学生体重越大身体素质成绩就相对越差,总体趋势为随体重的增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成绩逐渐降低,身体素质较好者极少,在各项身体素质成绩的调查统计表(表2)中可以看出体重较大者的成绩较差,其身体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大学生,并且体重较大的学生在耐力跑、立定跳远方面的成绩差距尤为明显,耐力跑成绩的好坏是考察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反映出偏胖大学生较低的心肺功能,而立定跳远成绩则说明肥胖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明显比正常学生差。4 造成河南省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分析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得出河南省学生身体素质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并且身体素质呈逐年下滑趋势,造成这种原因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家庭方面:学生家长自身健身意识及健身价值观比较淡薄,真正喜欢并参与身体锻炼的学生家长不多,并影响孩子身体锻炼意识较差,导致身体素质不好。并且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倾向于文化类学习方面,对身体方面的教育与引相对较少,这也为河南省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埋下伏笔”。学校方面:场地的缺乏和破损使得想锻炼的同学没有场地或者锻炼时较为拥挤,造成锻炼效果不明显;老师上课时对学生督促不够,致使学生锻炼不够认真和努力,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不高;体育技能基础较差,健身习惯尚未形成,出现“有时间—无运动基础—没有体育健身意识—不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这种不良循环现象。个人方面:许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锻炼的意识,对身体锻炼不够重视,锻炼次数和时间较少,起不到锻炼的效果;男生由于缺少运动,沉迷于网络游戏,饮食不规律,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明显下降,而女学生为了追寻“苗条”,刻意的去减肥,导致身体摄入能量不足,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还有就是锻炼过程中达不到锻炼身体需要的指标,稍有累的感觉就停下来,不能坚持克服运动带来的疲劳感,达不到锻炼的预期效果。5 结语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我们应成立和完善大学生体育社团或大学生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有事可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锻炼方式,让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真正的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教师应认真做好督促工作,严格要求学生,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趣味性的体育项目,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交流,使体育课变得生动、有吸引力,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自身应提高锻炼身体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男生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女生不要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去节食;在锻炼身体过程中克服身体的疲劳和酸痛,坚持达到预期的锻炼目标坚持;在体育课上,积极配合老师,认真完成任务,期末考试不弄虚作假,凭自己真实水平考试。参考文献[1] 王成,孙蔚,陈善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2] 王金贵,赵剑.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探析与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2).[3] 瞿云桃,郝小刚,陈美琴,等.20年来我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及改善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0).[4] 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2.

篇2

Physical Change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1995 to 2005 in Shandong Province/DENG Yong-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udong University,Yantai(264025),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its changing tendency in college students aged 19-22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10 years,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olicy makers. Methods Comparativ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done by use of data from the Shandong Physical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of School Students in 1995 and 2005. Results It showed that height,weight and circumference increased while vital capacity and physical index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1995. Physical conditions reached best status during 19-20 years old,and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seemed to have better physical conditions than those from urban areas. Conclusion Physical condi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getting worse,especially in the female and senior students.

【Key words】 Physical fitness;Health status;Growth and development;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其中身体素质是保证人才整体素质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体魄[1]。为准确客观反映山东省高校学生体质发展状况,通过对山东省1995年和2005年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以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实行学校体育的科学管理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2-3]。分别从1995,2005年的调研资料中随机抽取大学生各1 600名,其中包括19~22岁每年龄组的城乡男女大学生各100名。

1.2 方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4],在山东省监测点的3所高校(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2003级和2005级的体质监测资料中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并与199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取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50 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 min仰卧起坐(女)、立位体前屈、1 000 m(男)和800 m(女)跑的数据进行统计与逻辑分析[5]。

2 结果

2.1 身体形态发育状况 由表1可见,10 a间山东省大学生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男生身高平均增长1.98 cm,女生身高平均增长1.85 cm,身体纵向发育方面无明显变化;体重的增长与身高大致相同,男生体重平均增长2.34 kg,女生体重平均增长2.49 kg,说明大学生横向发育比10 a前有较大增长;男生胸围平均增长1.51 cm,女生胸围平均增长1.33 cm。总体来看,乡村大学生优于城市大学生。

2.2 身体机能发育状况 山东省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乡村女生下降幅度更大(表2)。

2.3 身体素质发展状况 见表3,4。

2.3.1 各指标的高峰年龄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高峰年龄有68.5%在19~22岁出现。50 m跑(城男除外)和耐力跑的高峰年龄均在19岁;肌力指标在城男、乡男均为22岁,城女为19岁,乡女为20岁;立定跳远城男为20岁,乡男、乡女为19岁,城女为21岁;立位体前屈城男、城女均为20岁,乡男为19岁,乡女为21岁。

2.3.2 城乡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大部分乡村大学生身体素质优于城市大学生。乡男在50 m跑(20岁除外)、肌力、立位体前屈和耐力跑4项指标中均优于城男,而立定跳远除19岁外均为城男优于乡男。城乡女大学生50 m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女在立定跳远(21岁除外)、立位体前屈、耐力跑3项指标优于城女,而城女肌力指标则优于乡女。

2.3.3 不同年份身体素质比较 与1995年全省大学生体质调研资料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尤其女生更为严重。除19岁组城女50 m跑外,城、乡女大学生的5项素质指标与10 a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乡男大学生的肌力和立位体前屈水平低于1995年;除19,20岁组乡男外,男生50 m跑成绩也有所下降;立定跳远在20,21岁组城男和19,21,22岁组乡男以及耐力跑在19,20岁组城乡男生均优于1995年。

3 讨论

1995-2005年山东省19~22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各项身体形态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男生身高、胸围,女生体重增长更为明显;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肺活量与1995年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尤其乡村女生下降幅度更大。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除力量指标外,速度、下肢爆发力、柔韧性和耐力均在19,20岁达到高峰。10 a间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2005年城乡女大学生的全部5项素质指标均低于1995年,城乡男大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性也呈下降趋势,只有下肢爆发力指标稍优。

1995年山东省城乡大学生50 m跑、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只有肌力项目稍优;2005年城乡女大学生85%的指标及男生50 m跑、立位体前屈和耐力跑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情况在高年级组更为明显(21,22岁组城乡男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中,有9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而这种差距的拉大是在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出现的,更进一步显现出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状况。

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首先应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提高参与意识与自我评价、自我锻炼、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能力[8]。在大学生停止体育必修课后,为防止出现体质逐渐下降的现象,可开设体育选修课或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9]。其次,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增强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学生分析和正视困难,提高心理承受力,调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增加有趣味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改善身体技能能力,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水平[10]。

全社会都要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做出努力,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让社会、家长、学生充分认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保证学生每天1 h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生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认识,纠正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参考文献

[1] 王洪,芦特,金琼.近10年间辽宁省高校学生体质动态变化.体育科学,2005,25(2):45-47.

[2] 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10年调查研究.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8:198-202.

[3] 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资料.山东省教育厅体卫处,2005:2-3.

[4]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

[5] 尹海洁,刘耳.社会统计软件SPSS 11.0 for Windows简明教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9-90.

[6] 国家教育委员会等五部委.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2.

[7]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国学校体育,2006(10):6-8.

[8] 季浏.体育与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

[9] 魏锦龙,马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5):42-43.

篇3

一、体能和身体素质的释义

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身体素质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肌肉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肌肉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且与肌肉工作时的能量供应、内脏器官的机能和神经调节与身体素质能力有关,主要包括力量能力、速度能力、耐力能力、灵敏和柔韧性。

人们对于体能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形态与机能的训练效果没有身体素质的训练直接与明显,因而人们常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体能训练等同起来,研究的是素质训练,却称之为体能训练;研究的是体能训练,却可能只是素质训练,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体能训练。

二、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

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有身体形态训练、生理机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身体形态训练中体重和脂肪是两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运动员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训练以力量能力、速度能力、耐力能力、灵敏和柔韧性等训练为主。多年力量训练应发展各种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有关系的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与运动员体重有关系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依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身体素质训练中的速度训练,应以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为训练重点。耐力训练应认识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及之间的关系,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对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起着主导的作用。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包括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运动技能、器官的机能状态和身体素质水平等。柔韧素质受关节的结构、组织的伸展性和神经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等因素影响。

根据运动员的特点与比赛的需要,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教练员应运用科学化体能训练理论的指导,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

三、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的联系

运动员的体能是以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由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决定,身体形态与机能是体能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综合表现的结果,运动员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体能水平的主导身体素质具有个体差异性。

力量是运动员的对抗能力、速度、技术等各方面的基础与保障。从力量的整体效应看,运动员要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水平,身体的各个部门都要进行力量的强化训练,发展各个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提高整体力量的目的。例如从篮球动作结构、发力特点讲,运动员必须具备出色的弹跳力躯干肌力上肢力量;从力量性质讲,运动员必须具备爆发力、快速力量耐力。

速度素质是运动员重要的运动素质,对于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有重要的作用,在运动实践上表现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移动速度。以现代篮球为例,现代篮球运动强调各个环节的衔接,突出一个“快”字:进攻速度快、攻守转换快、防守反击快。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连续反复冲刺,肌体需要快速供能,在比赛场中表现为起动速度快、长时间的变速能力。在这种速度耐力的高强度下,速度耐力为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提供了代谢基础,能够保证运动员在连续往返的快速攻防中保持速度与灵敏,使快力量能够保持较长时间。

耐力素质是运动员长时间抵抗神经、肌肉疲劳的能力。根据运动中氧代谢的特征,耐力分为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例如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主要以糖酵解的供能形式为主,有氧氧化供能形式为辅。有氧氧化供能多,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后的恢复就快,而糖酵解供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长时间快速能力的物质要素。现代体育运动不能准确地确定比赛所要承担的负荷,甚至有时比赛的总时间也无发确定,所以运动员需要相当大的耐力储备。

灵敏素质是一种典型的复合素质,是运动技能、专门的运动感觉和各种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以篮球运动专项灵敏素质为例,运动员要精确性高、运动时空感觉好。篮球运动员的灵敏性也存在个体差异,是篮球运动员的特殊体形所决定的。

柔韧素质主要受到对抗肌维持姿势的肌紧张牵拉性条件反射而引起肌肉收缩的限制,以及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的协调性对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影响。现代的体育运动的比赛负荷加大、对抗更强等因素使技术的运用难度加大,技术的运用甚至超过了关节的活动范围,柔韧为运动提供了缓冲的空间。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能增加关节运动的幅度,提高运动水平,同时减少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

四、结语

我国的体能与身体素质训练有很多不符合现代体育比赛实践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联系不明确,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需要改进与完善。教练员在体能训练中要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改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增强健康和发展身体素质。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是技术、战术、心理、智能训练的基础,并有助于运动员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参考文献:

[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预防医学的发展,我国学生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身体素质却有所下降。根据我国1979―2000年全国大规模的7―22岁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表明:7―22岁学生耐力素质普遍下降,其中大学生下降幅度最大。很明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和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现状,并通过比较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及高校体育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江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学生1400人,其中男生620人,女生78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的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有关的文献,来获取有力的资料论据。

(2)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400份,回收1388份,回收率99.14%。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获取相关的图表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1.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

体育锻炼的频率是评定体育锻炼态度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被调查大学生中,偶尔会参加1次或不参加体育锻炼,占大学生总人数的15.9%;参加1次体育锻炼,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1.7%;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有所不同:女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2次以下占女生总人数的43.6%,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女生总人数的56.4%;相对于女生,男生的情况要好些:男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男生总人数的70%。大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上占锻炼大学生总人数的92.8%,男女大学生(P

2.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现状与分析

(1)形态发育状况

从表1可知,江西省高校大学男生身高平均数为172.8,体重平均数为65.2;江西省高校大学女生身高平均数为162.4,体重平均数为53.3。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2)机能发育状况

肺活量的大小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张力。作为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与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从表6可知:江西省高校大学男生肺活量平均数为3873分,江西省高校大学女生肺活量平均数为2844分。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握力是反映一个人的肌肉力量。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男生握力平均数为45.4,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女生握力平均数为26.8;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3)身体素质发展状况

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从表1可知,江西省高校大学男生立定跳远平均数为241,江西省高校大学女生立定跳远平均数为183;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1000m、800m 跑代表有氧能力,作为速度耐力标准指标。江西省高校大学男生1000米平均数为252.7,江西省高校大学女生800米平均数为220.6;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这一结果基本上显示了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基本合格的。但在人的生长发育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会发生变化,身体素质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后天的体育锻炼。

3.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锻炼频率与各身体素质的关系见表2,天天参加、4次以上、2-3次、1次及偶尔参加工1次或不参加每两两之间各身体素质因子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的22名大学生和天天参加锻炼的5名大学生的肺活量及800\\1000米因子平均分和标准差等见表3。将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与天天参加锻炼的肺活量因子进行比较,发现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与天天参加锻炼的肺活量平均数存在不同,天天参加锻炼肺活量平均数为3470ml明显高于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肺活量平均数为3037ml,t检验显示二者肺活量因子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O. 05)。将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与天天参加锻炼的800\\1000米因子进行比较,发现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与天天参加锻炼的800\\1000米平均数存在不同,天天参加锻炼800\\1000米平均数为235秒明显高于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800\\1000米平均数259秒,t检验显示二者800\\1000米因子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O. 05)。

四、结论与建议

1.调查结果表明,天天参加锻炼肺活量平均数为3470ml明显高于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肺活量平均数为3037ml,天天参加锻炼800\\1000米平均数为235秒明显高于偶尔参加1次或不参加锻炼800\\1000米平均数259秒。江西省高校学生目前体质状况良好,身体机能和体能各指标男女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2.大学生生长发育及体质的自然增长已达到一定水平,高校体育应大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一定程度地改善身体形态。高校体育应把对体育认知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同时,健身不能长期停留在身体活动的层面上,不仅要追求体能的提高,还要追求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3.高校体育应利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杠杆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利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反馈和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内外健身计划的执行。同时,不断完善大学生体质和健康监测网络及大学生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统,为增强大学生体质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篇5

在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时,首先需检验数据是否满足球对称(Sphericity),如果不满足“球对称”假设,需用“球对称”系数对自由度进行校正。对医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Mauchly的球形度检验结果V2=3.181,P=0.204,不拒绝“球对称”假设,不需要再校正自由度。从单组的重复测量分析中得出结论:不同时间点的综合素质是不同的(F=190.201,P0.001)。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前后医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生了变化,结合具体均值和概要文件,综合素质总体上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后期。

本研究中,综合素质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6个分项素质组成。各分项素质中,对思想道德素质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球对称”检验结果V2=1.126,P=0.570,不拒绝“球对称”假设。从单组的重复测量分析中得出结论:不同时间点的类似的,不同时间点的专业素质是不同的(F=110.592,P0.001),从具体均值和概要文件可看出,专业素质呈先下后上的趋势。不同时间点的心理素质是不同的(F=21.013,P0.001),结合具体均值,心理素质水平呈先上后下的趋势。不同时间点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F=40.353,P0.001),从具体均值和概要文件可看出,身体素质呈先下后上的趋势。不同时间点的基本能力素质是不同的(F=539.046,P=0.000)。结合具体均值(见表2)和概要文件图(略),基本上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讨论

3.1研究方法的选择

重复测量是指对同一研究对象的某一观察指标在不同场合(如时间点)进行的多次测量,可比较某种处理前后的差别,更好地集中于处理效应。而前后测量设计是一种较常见的重复测量形式。本研究中,对同一学生群体在不同时间点(每半年1次,连续3次)进行素质评估,属于前后测量设计的资料,由于处理因素只有1个(素质教育),适合应用单组的重复测量分析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结果进行重复测量分析,可以比较素质教育前后学生综合素质的动态发展情况,研究素质教育的效果。这种考量素质教育效果的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结果应用的有益延伸。

3.2医科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对医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各分项素质进行单组的重复测量分析可知,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各分项具体素质,不同时间点的得分都是不同的。2012年5月相比2011年5月,综合素质和各分项素质都有提升,可见,素质教育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若将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这一段时间分为两部分,即前期(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和后期(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医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总体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后期。因此,素质教育不仅有效,而且开展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

3.3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各项素质发展影响不同

素质教育虽然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对各项素质发展状况的测查中,我们发现各分项素质的发展不尽相同。在观察的1年中,始终稳步直线上升的是科学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后期得到大幅提升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在前期呈下降趋势,后期呈上升趋势,即“先下后上”的是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心理素质的发展则与众不同,在前期有所上升,后期反而有所下降,即“先上后下”的趋势。 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各项素质发展影响不同,对科学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具有“滚雪球”效应(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尽管前期有所下降,但后期大幅提升,在观察的1年中,素质教育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总体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较为特殊,刚开始有效果,呈上升趋势,接着又出现反复现象,学生的心理水平有所下降。这提示我们,现行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的效果不确定,也说明学生在大学期间,心理水平的发展不稳定,存在反复现象,需要引起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在今后的素质教育中及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调整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篇6

田径投掷类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注重的是运动员的速度与力量,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训练方法都有一定严格的要求。

一、田径投掷类项目发展状况

(一)国外田径投掷类项目的发展

1.运动员人数及专业教练数量

国外的运动员大多是身体强壮的青壮年,而且从事体育竞技类的人占大多数。专业教练的发展上,外国比较注重科学的练习方法,在理论方面上有很多的研究和理论体系,而且在外国的体育经济中,更提倡突破极限,类似于美国的极限运动发展就发挥着勇于挑战的精神。

在专业教练方面,专门从事体育指导教练的人数也是很多的,据个人了解,外国本身就比较注重科学方法理论,在教育方面也不含糊,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专业水准也比较入流,其实大致从美国的篮球来看,许多篮球明星的锻炼培训费用都是极其昂贵的,真所谓是用专业的水准打造体育明星。

2.运动员身体素质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最基础的保障,如果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的。外国运动员多是力量型选手,肌肉练就的很是发达,再加之欧美地区人种特点就是高大威猛,具备体育发展的身体基础。

3.训练方法

国外对田径投掷类运动该项目研究颇多,最开始盛行的功能训练法在外国受到一致认可。随后发展成为功能训练、体能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功能训练的专项目的就是塑造专门方向的力量,即塑造专项能力,多注重脊柱力量的训练,通过训练激活臀部肌肉,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将动力链进行强化来达到运动者身体力量的爆发。

(二)我国田径投掷类项目的发展

1.运动员人数以及专业教练数量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起步晚,在许多专业领域是抵不上早发展的国家,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在参赛方面以及人才培养上面国家还是很重视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长期以来,我国男子投掷项目发展态势比较低迷,整体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相对于男子投掷类来说,女子投掷类项目发展占上风,但是整体而言,与世界水平还是有落后的趋势。

近20年来,我国也曾出现过超越世界水平的成绩,其背后都是无数运动员的辛苦付出以及专业教练的不倦教导,随着此类运动项目的大众化发展,该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常常出现在各种大中小型赛事上,为田径投掷类体育项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运动员身体素质

亚洲人种与欧美国家相比较,女性体型多比较娇小,男性与彪形大汉相比稍微逊色一些。但是人种的差别并不意味着力量的差别。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通过营养搭配的饮食方法再加之训练有素,亚洲运动员的体格也是在不断进行强化。

3.训练方法

我国的训练方法多是在基础功的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开展训练,基础功的训练是人人都应该进行的,但是由于个人发展条件不一,会在训练过程当中适当地加入适合自身的训练方法。不过我国也有采用功能训练法、体能训练法与核心力量训练法,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我们也会及时学习和借鉴。

(三)全球田径投掷类项目的发展前景

多年来国内外针对田径投掷类体育项目的研究是从不间断的,在研究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些实验来更好地探究体育发展的理论经验,从而也为投掷类项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信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会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大众化的体育项目中来,田径投掷类的发展也呈现越来越好的态势,总之,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二、田径投掷类核心技术训练方法

(一)对核心技术的了解

在专业领域,对于核心技术还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个人认为核心技术就是根据基础的体育训练方法再结合运动者的自身条件,通过关键性的训练方法而提高运动者实力的技术,这就是关键技术,也就是所谓的核心技术。在个人看来,田径投掷类项目的核心技术就在于关键力量的爆发,大家都知道投掷类项目包括有投掷铅球、投掷标枪等之类的活动,光看这二者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得用最后出手的力量,通俗的讲,这就是最后的爆发力,这就是我认为的田径投掷类项目的核心技术训练法――力量性训练。

(二)核心技术训练方法

1.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

作为运动者来讲,其基本的训练是不能有所懈怠的,基础训练对于每一个运动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类似于清晨的晨跑锻炼以及长跑训练,还有跑步呼吸的训练,举杠铃哑铃锻炼手臂肌肉都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坚持,只有靠这些训练才能够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提升运动者的实力。

2.助跑和挥臂

在进行投掷时,运动者都会进行助跑,以此来提升所投掷物品的惯性。从助跑抓起,从细节做起。助跑时右腿蹬地,身体整体往下压并稍稍前倾。再投掷时,也会进行来回挥臂的动作,此举也是用来加强投掷物品的惯性,从而能够让物品带有惯性抛出更远的距离。挥臂动作的练习是通过右臂做圆周轮挥进行的,让右臂关节能够灵活且稳定,右臂的肌肉力量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3.徒手投掷训练手腕力量

徒手投掷是指在任何无助跑挥臂等练习前提下,对手腕力量进行专门性的训练,通过对徒手练习来加强手腕力量,增强手腕力量对日后的真正参赛是有益处的,徒手投掷练习在不增加手中的重量下,只进行对手腕的练习,真正的注重投掷的关键部位,这样等到真正上场的时候手中多了一些物体的重量,会比较好的控制自己手腕的力量,增强发挥的稳定性。

4.运用器械锻炼力量

现如今科技的发展,各种训练手段也得到不断的加强。运动者也能够运用器械来增强自身的锻炼。就拿现在的健身来说,健身房不断的发展,各种设施设备也在不断的完善,拉韧带的器械,还有锻炼力量的拉升机、哑铃杠铃等器材,在锻炼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核心技术训练方法的特点

核心训练法的特点就是注重各个部位力量的训练,在针对每个部位的训练都要严格要求,动作要标准,更要注重细节,严格按照训练方法进行,避免运动者运动过量带来伤害。

三、核心技术训练方法的效果

(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

上述文章中多次强调身体素质是基础,通过核心训练方法会让基础练习更加深刻,同时效果也会得到加强,一段时间的坚持就会看到训练的实效性。只有基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运动技术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升

针对性的训练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的,在逐渐完善的理论指导下,加强训练强度,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在比赛发挥的时候就会更加稳定,相应地更加能够提升运动水平,从而运动成绩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可见核心技术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体育理论愈发完善

理论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又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核心技术训练法就是在不断的理论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演变而成的,通过时间来检验核心训练法会让田径投掷类的理论研究更加完善。

四、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田径投掷类项目的发展状况,从注重运动员人数及身体素质、专业教练人数等细节入手,将国内外训练方式进行对比,并且在一定基础上探究田径投掷类项目的核心技术训练方法,通过深入探究核心技术训练法的方式、特点等方面来提高对创新性的核心技术训练法的认识,并简要分析核心技术训练法带来的主要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田径体育类项目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共267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78人,讲师87人,助教37人,教育行政干部34人样本覆盖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安徽、山东、河南、陕西、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等12省市的46所高等院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面访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其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3.1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体系的探讨

研究表明,身体显性因素与身体隐性因素共同反映着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可将其归于身体素质类。心理因素与个性因素是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两个主要内容。体育认识因素和体育实践意识可统称为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基础与体育道德实践因子描述的是大学生体育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状况,属于体育道德素质。体育基础知识素养和体育人文知识素养集中体现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准,可概括为体育文化素质。运动技术能力与学习锻炼能力明显反映的是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水平,可归纳为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修养与体育审美倾向因子,形成了大学生体育审美素质的主要内容而个体行为习惯和社会行为因素则体现了大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发展状况,其本身也以体育行为素养的新姿成为这一素质体系中的新成员。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一观点,将上述8个素质加以进一步概括,可分为3个基本层面。一是生理层面,指的是身体素质类二是心理层面,主要指体育心理素质类三是社会层面,涵盖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能力素质、体育审美素质与体育行为素养。我国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这一相对合理结构,揭示了大学生体育素质系统的多维复杂、纵横交错的内容构成,展示了21世纪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与优化的演进轨迹

3.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2.1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组成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学、人才学及素质教育论的有关理论,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与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揭示。

与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相匹配,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应地包括身体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体育道德素质教育、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与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等8个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仍有必要依据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对上述8个方面逐一进行详细分析。

第1类: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含义,既特指运动训练学意义上的运动素质发展,也泛指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适应能力、身体耐受能力以及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

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身体耐受能力等5个方面。身体耐受能力是指人体承受高强度、长时间地持续劳动的能力。它作为未来社会高压力、强竞争特征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应被合理纳入身体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不言而喻,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功能。

第2类:体育心理素质教育 意志品质、培养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我意识,同样,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3类:体育思想素质教育

体育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体育价值观、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法规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良好的体育思想素质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思想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体育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

第4类:体育道德素质教育

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体育道德认识、意志和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倡导良好的体育道德,是当前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加强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必定成为体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5类:体育文化素质教育

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提高学生在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知识的内化表现为人的知识文化素养。因此,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掌握知识文化为手段,以培养知识文化素养为目标而有序、系统地展开。

第6类:体育能力素质教育

体育能力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运动能力、技术能力、学习能力、锻炼能力及自评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体育能力素质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综合品质,在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7类:体育审美素质教育

体育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爱好与情趣等。体育美是体育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特质之一。充分挖掘与表现体育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素养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8类:体育行为素养教育

体育行为素养教育主要指的是要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及人际交往行为等。良好的体育行为素养是大学生其它体育素质高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将体育行为素养教育纳入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是理念上的突破,而且是实践上的需要。第3,在内容组成上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组成吸纳了古今中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众多优秀思想与改革成果,并创造性地将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了高等教育领域,将一般素质教育成果移植到了体育学科素质教育范畴,因而表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3.22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研究通过以上体育素质与体育素质教育对应关系分析,以及各类不同体育素质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依据前述3个层面素质结构的分类方法,我们可进一步将8类体育素质教育归纳为3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素质教育,主要指身体素质教育;二是心理层面素质教育,即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三是社会层面素质教育,包括体育思想、道德、文化、能力、审美与行为素质教育等6个方面。至此,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可以加以展示。

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完整体系具有以下5大重要特征

第1,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出全体性、全面性与主体t性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面向全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出全体性特征;其内容体系涵盖体育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同时,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指向“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体育能力、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反映出高度的主体性特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上述3个特征与素质教育的一般特征完全吻合,符合广义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思想。

第2,在产生机制上反映出客观性与时代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产生来自于广大高校体育界人士对大学生体育素质发展趋势的客观判断与瞻前考虑,反映了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育素质培育的时代要求,因此该结构具有客观性与时代性。

篇8

(一)学习评价在认识上有偏差

初中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如下:(1)检查体育教师的备课与教学状况,促进体育教师变革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学效果;(2)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状况,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然而,在具体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其课程学习评价却存着下列问题:将体育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评价等同起来。学生的体育成绩因为与学生的中考成绩关系密切,因此,很多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体育成绩而被动地学习体育课程,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体育教学仿佛就是为了考核而进行的。这种对体育教学目的认识的偏差,必然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评价上,通过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反映出来,并对体育教学的方向产生影响。

(二)忽略定性评价,关注定量评价

目前,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与注重定量评价,强调评价的可比性与操作性,认为量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客观而又具体,操作方便,评价结果具有极强的可比性,因此热衷于定量评价,而忽视对评价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的评价。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总是以能直接量化的因素为主体,如学生的技评与达标成绩,学生达标的比例,上课时课的密度、练习密度、运动量曲线等等,然后将一些不宜量化的、外显的教学行为采取分级量化的形式,即按优、良、中、差等级给予对应的分数,而那些在体育教学中很有意义但难量化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其实,体育教学目标包含了下列诸多因素:(1)学生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情感与意志、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学生体育能力的自我超越等。然而,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却难以得到具体体现。显然,如此不完整的指标评价机制,不可能全面体现体育教学的评价结果。

(三)重视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

此前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因为主要是对体育课程所计划的教学内容进行某一技能达标测定或者对某一体育技术的测评,因此,有些测评数据按一定权重所反映出来的考试结果,自然更大程度上代表了被测试者先天的身体素质状况。这种过于突出绝对评价的方法,必然导致被测试者经过锻炼后提高的体育技能被忽视,必然造成先天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体育成绩好,先天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体育成绩差,以致于出现体育考试对身体素质优秀者构不成压力和激励,轻松过关;而对于身体素质差者又会导致其信心丧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必定造成严重影响。

二、初中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对策

1.更新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认真探究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深刻理会素质教育内涵中的“主体性”、“个体性”、“基层性”、“全面性”等的丰富含义,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设计科学的体育培养目标,使教育目标与评价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力求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要从根本上来建立全新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导思想,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全面教育、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彻底根除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病。既要考评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状况,又要关注学生下列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思想品质、意志品质、身体发展、体育技能等,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求知欲望与进步状况等。

2.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应体现相对性,增加选择性。体育考核项目的设置对学生的锻炼具有指导性,体育考核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特长,培养个性,对学生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及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选择性测试。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由于体育教学既内容丰富,又有着本学科的特殊性与人文性等特点,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2l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人才,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些人文因素又不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掌握动作的数量和完成动作的质量等容易量化。比如下列各项指标虽然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却难以量化评价:学生的锻炼能力、心理素养、思想素养、体育态度等。我们倘若忽略评价上述难以量化的学习指标,那么,我们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就会有失科学与全面。所以,仅凭数量化评价与定量化评价等,是无法综合性准确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应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4.积极实现学生参与评价

篇9

国民体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大学生体质则是国民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体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一代或几代国民的整体体质水平。因此,大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体质状况及健康的研究工作也由来已久。而且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分析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自身因素与体质

(1)遗传与营养。一个人的体质健康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其中遗传和营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遗传因素是首要的。生物学家认为,我们身体的机能有60%~70%是遗传决定的,从上代遗传下来的先天获得因素是我们身体发展的基础。遗传因素与体质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受遗传影响的人体指标很多,比如我们体质健康中的肺活量、立定跳远、台阶指数等。其次,营养因素对体质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从我们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命过程中,营养自始至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决定人体素质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营养来自于合理的饮食,即全面、平衡、适量的饮食。通过控制饮食以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有偏食现象,而且很多学生因为起床晚,着急上课,从而省去了吃早餐这一环节。事实上大量的文献资料都认为不吃早餐会给学生的体质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不吃早餐这种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也的确是影响体质健康的一种因素,只不过体质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候某一种因素的作用不能直接反映出来而已。

(2)生活方式与体质。生活方式,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范畴,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从广义上说,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人的人生观、道德观、消费观、审美观、时间观及人际关系等在生活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一是熬夜的生活习惯。熬夜是指晚上超过正常的休息时间而继续工作、学习或玩耍,导致第二天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研究表明,长期熬夜影响人的体质健康。

经访谈调查了解,目前在校很多大学生自认体质很健康,经常加班加点学习或上网。有的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虽然学校宿舍管理严格,规定作息时间,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经常包夜上网打游戏或聊天。因此,要让学生自觉地改变经常熬夜的习惯,养成按时休息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学习压力。大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如果学习压力过大,将会影响休息及饮食水平等方面的下降,从而导致影响体质健康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精神紧张,从而影响睡眠、食欲水平,引起体质下降,显然这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会有较大的影响。

三是吸烟习惯。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结论。虽然在大部分学校暂时还没有明显看到吸烟学生健康状况的具体损害程度。但是近1/3学生吸烟,不仅我们体育工作者要重视,学校各级领导、教师和家长包括学生自身都应正视这个问题,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状况。让吸烟的学生自己也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主动减少吸烟或者是戒烟。

2 外在因素与体质

大学生在校期间总体体能素质有所提高,但是总体状况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明现阶段高校体育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是体育课与体质。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毕业生的档案中必须有学生在校四年的体育达标/体质健康标准卡,方可毕业获得学位证书。因此,每年学校都要进行体育达标/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我们学校采用素质项目由体育组统一进行测试,形态、机能指标由学校医院测试,早操由体育组管理模式。但是对三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并不像在一二年级时一样重视。在一二年级时,体育课程和早操不及格要重修,不能参加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评选,由于这种半强迫式的监督及与学生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关联,使学生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自然就较好。而到了三四年级,根本没有体育课、参不参加课外活动无所谓,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体育参与的监督与兴趣,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在所难免。一二年级由于开设体育课程,课堂上有老师的引导和带动,课堂之外,还有规定的早操,课外活动,以及运动会、各种班级、院系、乃至校际友谊赛等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基本保持一个稳定上升状态。

由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程在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一样需要维持一定的锻炼时期,并且具有极强的增强特异性。在身体素质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反映心肺功能、对人体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有重要作用的一般耐力素质。这些都可以在大一和大二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提高。

二是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质。高校体育教育是与全民健身最为密切的一个体育教学环节,也是能否坚持终身锻炼的关键时期,更是一种注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大学时期的体育锻炼进行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技能和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终身锻炼将产生极大影响。

然而有些学校一二年级的体育课每周只有一次,而三四年级没有开设体育课,大部分学生体育素质比大一、大二时期普遍下降,由此可见,仅靠体育课达到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做到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应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来培养大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提高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搞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不仅是学生科学、持久的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于学生体育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和体育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有特殊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素养,形成学校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课余生活品位,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外体育活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体质健康问题。因此,了解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篇10

Th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is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mproved the student quality the important way,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lamination teaching method”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al study, finally indicated “the lamination teaching method“ strengthened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to have the extremely vital role.

Key Words

Sports teaching Lamination teaching

一、前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八条指出根据学校体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身体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内容、形式和层次的教学,避免了“一刀切,齐步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教学特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两个班,每个班46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期刊网有关分层教学的文献资料,了解发展状况。

2、数理统计法。将测试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后进行数理统计。所有的数据处理使用SPSS1.0软件来完成。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两个班的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在常规教学的同时结合“分层”教学实验,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

三、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后两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各46人)

身体素质达标成绩

实验班 对照组

X S X S

342.53 47.1 334.21 42.9 P

通过72学时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身体素质达标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P

三、讨论与分析

(一)分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分层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本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的,体现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尊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选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大大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转贴于 (二)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实施教学的针对性极强,可以根据学生体育素质、技术、技能、体质、体能等存在的差异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激发他们主动、愉悦的学生热情。

2、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能满足学生求新、求趣、求自我、求刺激的心理欲望,有利于学生兴趣转化和个性的发展。

3、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控制,“分层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练习状态之中,不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

4、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在掌握某种技术、技能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心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应用分层教学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使其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5、便于学生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各层次的学习中,大家都能互帮互学,作示范,谈体会,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感知、思维、实践,对知识、技术、技能反复,加工消化。

四、建议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办法

1、课内外相结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全方位的提高教学质量,仅靠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还不够,必须同时抓好课外体育锻炼,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复习课堂上的内容,指导学生加深理解身体锻炼的价值,使他们能根据身体情况掌握适应自身特点的科学锻炼身体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2、加强理论课的教学,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健康第一的目标,及全面的身体素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增强参与意识。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着学生不同的表现特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中教育要面向全体的基本原则。

(二)分层教学不仅只反应在某一教学环节,还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身体素质等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层次目标。

(三)分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对学生的评价也根据其不同的基础实施不同的评价。

(四)要求教师要做好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这两个课前准备工作,并且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让所有的学生经过学习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提高,要以动态的观点适时调整分层教学层次的划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定个人进步的目标,引导学生努力实现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和进步。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高小兵.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

篇11

An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Stu dents In Four Year's Campus Life

HUANG Yong1, DENG Xiaofen2, DENG Mingying1

(1. D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 ty, Nanchang 330045, Jiangxi china; 2. Dept.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 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73301, Texas America)

Abstract: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monitored by the Chinese natio nal fitness testing committee (CNFTC) regularly.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cha nges of student physical fitness scores in four years. The participants are 632students, of which 28.64% are females. Repeated ANOVA was performed to test t he significance of the overall difference of fitness scores over the four yearswhile MANOVA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gender difference on all five testingitems.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revealed that students had the highest total tes ting scores in the second year of college and the lowest scores in the fourth ye ar. Additionally, the MANOVA test result suggested that males had significant l ower scores than females on all five tests each year, indicating that females ou tperformed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hysical fitnessof the male students and senior students shall be improved by specific measures .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 change of fitnessscores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1990)是我国开展体育运动的一项基 本体育制度,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并逐步得到完善,它对促进我国广大人民群众 ,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现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 按不同的年龄组制定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的,18岁以上(大学)成年组的测试项目分成5大 类。每人从每类项目中各选择1项参加测验,5类项目的测验必须在1年内完成。各高校根据 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从5类项目中各选1项作为本校的达标项目。

江西省各高校大多数是以50 m、800 m(女)/1 000 m(男)、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 上(男)/1 min仰卧起坐(女)作为本校的达标项目。测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法。根据测 试者完成5类项目测验后相加的总分确定其达标等级。总分达标等级分及格、良好、优秀三 级:及格标准:250~345分;良好标准:350~415分;优秀标准:420~500分。其中各单项 得分不能低于30分,总分不能低于250分,5项必须在1年内测试方可有效,否则不能作为达 标(国家体育总局,1990)。 多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一直是体育科研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是,以往的研究 大多数是集中在对达标评分标准的差异性分析及项目的合理性探讨(程幼新,夏五四,1998 ;赵桂生,赵春玉,1996)。其中也有对1年级新生身体素质的追踪比较(王秀云,2000; 何敏,谢维军,2002)。以往一些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变化的研究,主要是以不同年 级在同一年中的测试数值作为探讨大学生历年身体素质变化的研究重点,并且到目前为止, 追踪仅仅局限在1、2、3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张少柏,1998)。尽管此类研究对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但由于缺乏对相同大学生4年体育达标成 绩的系统分析,我们对此方面的理解仍是不全面的。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同年级的学生在校4 年期间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进行追踪研究,以便更深入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西农业大学的632名2002届学生,其中女生181名,男生451名,各占样本的28.64%和71 .55%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对以往有关体育锻炼达标方面的10多 篇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与分析。

1.2.2 数理统计法 本课题随机抽取了632名01届学生1至4年级的5项达标成绩。首先对各单项得分的4年平 均值及标准差进行了一般性的统计,然后对男女各项及总分进行了同样的均值及标准差计算 ,最后对各单项及总分4年的平均值进行了方差分析以检验其显著性,以及男女生4年的单项 及总分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在电脑上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对各单项总体及总分4年的得分变化首先进行逐一的分析,然后再对男女各单项 及总分4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2.1 50 m单项男、女生及总体平均成绩变化 50 m总体平均成绩4年不理想,4年中有3年低于50分。在4年中女生50 m的平均成绩全部低 于男生,且男、女生4年50 m成绩变化的趋势及为相似,都以2年级的得分为最高,4年级的 成 绩则显著下降,1年级和3年级的得分相差不大。多元方分析(MANOVA)显著性性别差异[Wi lk’s Lambda=0.935,F(4,627)=10.89,p

4年总体的均值变化同样有显著性差异[F(3,1893)=383.06,p

2.2 800 m(女生)/1 000 m(男生)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800 m/1 000 m是测试学生耐力的项目,4年的变化趋势与50 m的相同,同样是2年级成绩最 好,4年级的成绩最差(表2)。值得注意的是,2年级女生的成绩好于男生,但1、3、4年 级成绩却低于男生。然而,男女前2年成绩差异并不显著[F1(1,630)=0.84,P

4年的总体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也同样是2年级成绩最好,4年级最差,但1、2年级成绩的 差值并不大。2.3 立定跳远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立定跳远4年总体成绩均高于50分,女生成绩好于男生。且男女成绩差异有显著性(Wilk’sLambda=0.964,F(4,627)=5,91,P0.09 ]。4年总体的变化也是2年级成绩最好,4年级成绩最差。总体4年变化有显著差异[F (3,1893)=336.51,P

2.4 铅球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铅球成绩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这种差异在4年中一直存在,也是女生五项测试中最弱的 一项,4年的平均分数低于50分。男女生4年的成绩变化也是2年级最好,4年级最差。男女生 4年的总体变化差异显著[Wilk’s Lambda=0.75,F(4,627)=53.78,P

4年的总体变化差异显著[F(3,1893)=238.31,p

2.5 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表5是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的成绩。女生仰卧起坐四年的成绩是五项中 最好的一项,平均值很高(84-93分),而且普遍好于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值得指出的是 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极不理想。男女之间的差异也存在显著性[Wilk’s Lambda=0.53,F (4,627)=138.12,P

总体同样是2年级成绩最好,4年级成绩最差,总体4年存在显著差异[F(3,1893)=22 7.16,P

2.6 男、女生总分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4年总分平均成绩好于250分(及格级标准)。5项总分数女生4年平均成绩均好于男生(表6 )。但如果不考虑女生的仰卧起坐与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则女生4年的总分均比男生差。 男女4年的总体变化也存在差异[Wilk’s Lambda=0.96,F(4,627)=6.34,P

3 讨 论

1)总体50 m得分情况不容乐观,这表明此项是男女生的共同弱项,应是今后重点改善的 地方。速度素质虽然在中学已经趋于稳定,但它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它的发展与力 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说大学生的速度素质并没有达到最大 值,如果我们有针对性的专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速度素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运动训练学2000)。

2)男生引体向上和男女生的铅球是5项成绩中比较弱的两项,这也说明男女生的上肢 力量比较差,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差与引体类项目的难度有关,有资料 表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男生第5项的项目对日益增多的“肥胖型”学生来说难度太 大(赵桂生,1996)。女生的铅球成绩差可能与大多数女生不喜欢进行上肢力量练习有关, 因为她们怕把胳臂练粗而影响美观。因此,培养女生对发展上肢力量的正确理解和找出有效 提高上肢力量素质的方法,应是我们今后教学研究的重点。

3)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女生仰卧起坐的得分很高,且4年中变化不大,这说明了《国家体 育锻炼标准》项目中的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评分标准偏低,学生无须经常锻炼均可得很高的 分(赵桂生,1996)。

4)可喜的是男女生1 000 m和800 m及立定跳远的成绩4年中虽有下降,但都仍保持在较高 水平。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项目,而800 m和1 000 m是反映耐力素质的,它们的整 体 水平较好,说明男女生的下肢力量和耐力素质较好,这可能与开设体育专项课有关。我校开 设了球类和健美操等专项课,能促进学生耐力素质及腿部肌肉力量的发展。

5)5项单项的成绩与总分在4年中的变化,均以第2年成绩最好,然后逐年下降,4年级 最为明显,单项与总分均低于1年级,这说明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 作用。因为目前大学只在1、2年级开设了体育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和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身体素质逐年得到提高。而3、4年级没有体育课,即使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种类繁多 的体育选修课,由于3、4年级学生正值毕业前夕,社会活动意识增强,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 己切身利益之事,特别是4年级学生都忙于作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体育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次 数明显减弱和减少。这个结果表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并没有在大学的体 育教育中形成。尽管3、4年级学生仍需达标,但学生很难保持在1、2年级中提高的良好身体 素质水平。这个结果给予我们两个启示:一是延长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至4年级,以确保在 校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下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张少柏,1998);另一方面是加 强体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6)女生的5项达标总分4年均好于男生,这主要是女生仰卧起坐得分高,而男生引体向 上则为最差的一项。如果不考虑此因素,女生4年的身体素质平均总得分低于男生。所以, 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男女总分4年的变化情况,从总体而言,女生普遍的身体素质还是 低于男生。

4 结 论

1)大学生4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变化,各单项及总分均是第2年为最好第4年最差,第1 年和第3年的成绩有的有差别,有的差别不显著。这表明大学生不能保持第2年提高的身体素 质水平。

2)性别差异在4年中基本上普遍存在,从5项总分4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女生历年好于 男生。但是,如果不考虑男生的引体向上和女生的仰卧起坐,女生其它4项成绩普遍低于男 生。

3)农业大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上肢力量素质令人担忧,整体水平急待改善。除了前2年 平均总分是在及格分数左右,3、4年级竟低于及格分数。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农业大学生 的总体身体素质水平,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

4)大学体育课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水平有显著性的影响作用,应提倡大学4年均 开设体育必修课。另外,体育课的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告[J].中国学校体育,2 004 (1):5-7.

[2]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3号文,2002:5.

[3]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继续做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的通知]体群字169号,2003:1.

[4] 赵桂生,赵春玉.对引体类项目设置的质疑[J].中国学校体育,1996(2):66.

[5]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1990.

[6]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2000:206-215.

[7] 张少柏.对加强大学生高年纪学生身体素质和课外锻炼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学 刊,1998(1):75-76.

篇12

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在14个省市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前不久,自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活动落下帷幕,此次调研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族,995所学校,348495人。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根据教育部网站最近公布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的同时,其身体健康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1.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肥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性肥胖,主要原因为摄食量过多超过自身代谢需要,“以静代动”即好静不好动缺乏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另一种是继发性肥胖,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儿童青少年学生以单纯性肥胖为主,这种单纯性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过度肥胖又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专家预测,肥胖将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已经从2005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20.3%,上升了6.2%。小学生的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在五、六年级肥胖检出率达到最高峰,女生在初一达到高峰。在高中阶段,城区和郊区男生肥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7 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其中10 12岁城市男生肥胖率已达15.97%。从事学生体质研究的专家毛振明说,现在学生的体质可以用硬、软、笨来概括。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2.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视力状况已不知不觉成为困扰当今中小学生的一大难题。时至今日,眼镜族成了中学生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小小年纪就要架上一副厚重的眼镜已成为不少同学的负担。近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近视可以引发多种眼科疾病,如弱视、散光等,如不严加控制,后果不堪想象。

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小学生三成,初中生六成,高中生接近八成,大学生八成视力不良,有些城市和地区甚至更加严重。拿上海市作为一个例子,2005年上海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小学生为42.5%,初中生为73.9%,高中生为81.1%,比全国平均指标分别高出10、15和5个百分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比2005年分别增加8.7l、8.76、10.56、10.32个百分点。

3.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身体素质指标包括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状况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质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涉及到人体的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状况及对社会(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体质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对18多万名7 22岁城乡男女学生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学生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余各方面素质自200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水平,以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这三项监测结果与2005年相比,都只有个别组别略有上升,绝大部分组别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

篇13

1中职学校体育教材的缺失

目前,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参考教材依然沿用着普教的大纲、教材,体育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与中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毕业后大多数学生就会面临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材的内容,如标枪、铅球、跳箱、跨栏等项目的学习,在学生离开学校后几乎就没有了意义,不能很好地将体育终身教学的目标表现出来,更不能起到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目的。因此,加强对中职学校体育教材的编写与改革,成为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2.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的不适用,从而使得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比较多,而在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又能及时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具体操作演示,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体育动作要点很难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对课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又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热情不明显,达不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加强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实施新型的素质教学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3.当前的体育教学,很难激发中职学生个性与创新力的发展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更接近于社会化,因此,这也使得中职生的思维与行为都比较成熟,学生的独立性与自我意识都比较强。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引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力的提高都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措施研究

1.不断加强对中职体育教材的更新与改革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加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中职体育这门基础性课程来说,它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健康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中职体育教学的教材,我们要加强改革,教材要根据不的专业来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技能来加强对学生相应体能的培养。在教材的编写时,要注重其职业性的体现,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材的编写要适合中职学校的发展特点,从而使得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更加具备自身特色,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所需人才的目标。

2.加强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