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阶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资产管理阶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资产管理阶段

篇1

一、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特点

第一,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反映出的是其关于价值转移的折旧核算方式。在实际资产管理中,对折旧有影响的因素有:(1)计提折旧的基数。所谓的计提折旧基数,所指的是固定资产中的原始成本,也即是固定资产的原值。(2)折旧的年限。折旧的年限对折旧率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影响折旧额的因素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3)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主要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方法,折旧的方法对于折旧额有重要的影响;(4)对于净残值的预计。所谓净残值的预计,指的就是使用的寿命已满并且在使用的寿命最后所有的预计状态,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的时候所获得并且在将处置费扣除之后所得到的金额;(5)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的准备。

第二,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一般比较大,增减变化的方式比较多,比如说,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来说就有购置、投资者的投入、更新改造、除货币之外的交易、自行建造等方式。所涉及到的科目也比较多,核算起来也比较复杂。

第三,对于固定资产来说,一旦折旧方法确定后,一般不会随意改变的。

二、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购置制度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时,并没有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都是盲目的购置。每一个部门在购置的时候,所考虑的是固定资产是不是性能比较好,款式比较新,在新的资产购买到之后,就将原来的资产报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这些固定资产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也很难做到资源共享,因此在购置的时候还有重复购置的现象出现,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账面与实物不符合

在实际的管理中,有的企业在购置了新的固定资产之后,并没有将其及时的入账;对于被损坏的固定资产长期处在挂账的状态,并没有及时的办理报废手续;在固定资产向其他单位外借的时候,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也没有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之间不相符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折旧计算不够准确;还有一些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导致资产流失

(三)没有完善的报废制度

一般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都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往往会被忽略。在有些企业的内部,对于某一项固定资产在本单位是不是还有使用价值,其使用的价值是不是比维修的费用要高,对于这些方面,都没有进行认真的核实,基本上只要是损毁的资产就将其报废。另外,有一些企业的内部会进行技术项目的改造,这样一来,将会一次性的报废大量的固定资产,而这些报废资产的残值金额往往比较大,只能按照普通的报废资产标准对其进行处理,没有办法使其被充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四)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是很到位

一般的情况下,在国有企业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都比较关注,但是对于其在日常使用中的管理并不是特别到位,对于其使用中的维护和保养也不是特别的重视。在有的企业内,为了要减少开支,节省费用,当资产出现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一些固定资产的寿命大大缩短。另外,有些企业内,对于一些闲置或者是已经报废的资产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所造成的结果就是闲置的资产没有人管理,也没有人进行维护,比较严重的甚至是没有地方来存放,这样一来,使得一些还有使用的价值以及处置价值的资产被提前报废;对于已经报废的资产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在资产报废之后,没有人来进行管理,往往会导致其丢失,这些都会造成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严重的流失。

三、强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意识

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意识上往往会比较淡薄。在实际的管理中,企业内的管理部门,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学习企业内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对固定资产进行保护,并且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候注意节约的意识。加强管理的关键是提高管理的意识。要把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作是对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企业的内部要实现管理责任制,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财务、购置和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分级管理,要做好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将购置制度进一步完善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根据企业的内部关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制度来严格的执行。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要建立专门的预算,在进行购置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即“集中采购,各负其责”,所采购的物资必须要实用,不能盲目的采购而造成积压浪费,在采购的时候,要注意精打细算,把好质量关,在购置的过程中,注意货比三家,要做到保证价格合理、质量合格;避免存在弊端以及资金浪费,要注意节约每一分资金。

(三)报废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报废,先要由基层使用部门进行申报,确定的确没有使用价值,并且其他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办法协调使用,要由专业管理部门来进行技术鉴定,然后还要经过一套比较完整的申请和审批手续,最后还要报请有一定级别的管理部门,要经过其同意,然后才可以将该资产的使用价值结束。当有的固定资产已经损坏要进行报废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私自处理。对于已经报废的固有资产,进行处理时,也要有比较完整的一套制度,要经过有关的人员对其残余价值进行评估之后再进行处理。

(四)对职责要明确,奖惩制度要完善

在国有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一定要健全,对于责任范围要十分明确,将管理的责任进行细化,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发生的固定资产被损毁或者是丢失的情况,一定要将实际的情况调查清楚,对有关的负责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另外,对于那些保护固定资产的人,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在实际的管理中,完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有利于对固定资产的保护,可以提高企业的员工对其进行保护的意识。

(五)将信息化的管理完善

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对于财务的管理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用电子版固有资产的资料卡片将原有的纸质卡片替换掉,这样一来,每一项固定资产都可以有一个电子版的身份证。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够共享,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有关其采购以及报废等有关的增减变化信息能够从电脑上直接的反映出来。每一个级别的管理人员要对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准确的核对,要保证账面和账面相符,账面和实物相符,要保证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其不会流失。

四、结语

国有企业的固有资产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固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管理者,要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使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3)

[2]薛丽.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3]王欣.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2009(04)

篇2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固定资产不论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也越来越繁多。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建设,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更好适应事业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和业务发展需求。

2.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其使用状态和使用情况,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集中化管理和控制,合理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降低和避免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能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性发展。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条件。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必须扎扎实实从日常工作入手,不断积累经验,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管理意识的需要。事业单位就其工作性质而言,管理理念贯穿了整个单位工作的全部。对外,如何做好与上级部门及其他各个职能管理部门的汇报及沟通对接工作,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维护好自身形象;对内,如何做好管人管物的工作,协调内部各业务部门的配合工作,调动各个部门及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内外环节的工作,无一不涉及到管理,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各个业务环节提高管理意识,而固定资产管理既然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更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这是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意识的要求,也是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不强,日常基础工作薄弱,记录手段落后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端,究其原因首先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致使相关工作开展不是很规范。

其次,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有相当多的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购置,轻管理”这样的意识,而管理单位资产的人员一般还负责其他工作,职能划分不清晰,导致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

再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如资产购买签收及领用时,没有形成纸质的记录或者记录不全不规范,登记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此外,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时,应制作固定资产卡片两份,一份由资产管理部门将卡片贴在固定资产上,另一份由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卡片留存,据此可有助于固定资产账实核对,但据了解,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对此项工作没有完善,更没有进行定期的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核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另外,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日常记录时仅仅以类似流水记账方式登记,没有做好分门别类记录,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管理要求。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保管维护不力,移交不清

部分事业单位由于人员工作变动时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齐全,例如,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等暂时由个人使用的公共物品,在领导更换或人员调动时不按规定进行移交;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被外单位长期借用,不能及时回收, 致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另外,对某些重要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购买相应的保险,致使资产遗失后得不到赔偿,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缺失。

3.固定资产日常工作不规范,相关记录不完善

有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登记方面存在问题,工作人员不够细心,责任心不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账实不符,资产管理部门记录与财务部门记录数据不同。对单位采购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其使用年限又在一年以上的相当多数量品种相同的物品没有按规定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明细登记不规范,导致人员对资产管理混乱。

4.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监督,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等现象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部分都属于非经营性资产,如果事业单位没有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会造成人们对资产的购置随意性较大,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有预算来控制固定资产的购置,但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预算轻执行的现象,又没有严格的考核审批和监管制度,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进而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等现象的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5.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

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处置没有建立规范的流程,资产处置随意性较大,例如: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于待处置的资产没有形成书面上的处置原因,随意交由资产管理部门存入库房,而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待处置的固定资产没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作有关的技术鉴定,评估资产残值过于草率,没有形成书面资产处置过程,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资产流失。

三、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应采取的对策及改进措施

1.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事业单位应按照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完善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结合事业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一系列工作流程及环节,例如,对于固定资产处置,从固定资产处置申请表的填写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资产处置的鉴定工作,都必须建立一整套处置方案及工作流程,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落实执行,促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科学化规范化,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琐碎繁杂,从采购、入库、登记、移交、盘点到报废等一系列工作都非常重要,所以事业单位应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管。

事业单位应设置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岗位,并明确其管理工作和职责。不断的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的技能培训,可以组织人员向先进单位学习,吸取有效的经验,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能力、提高事业单位有关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核实,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事业单位可操作范围内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将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考核与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挂钩,进行相应的奖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有计划有预算的配置固定资产,避免资产闲置和浪费

首先,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部门应将固定资产的购置纳入单位全年预算范围,有必要的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结合勤俭节约的原则,制定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标准进行固定资产的配备;如果没有配备标准,则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置,保证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防止造成资产的积压;对于大型固定资产的采购,事业单位要实行集体决策,对项目可行性论证进行严格的论证,尽量作出必要的该项目详细说明和功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审批,避免资产购置的随意性,尽量杜绝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发生。

4.采用科学化的资产管理体系,促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为了适应不断深化的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化的资产管理体系,例如采用功能齐全的财务管理软件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整体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可靠、保值增值。

总而言之,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问题,但只要相关部门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系,就能实现固定资产高效使用,为事业单位开展工作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 岸.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时代金融,2016(06).

篇3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晰。即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分工不清晰,且管理大都由多个部门进行多头管理,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导致总账、明细账不符,账实不符等情况的发生使责任无法落实,决策机构行使困难,缺乏效率。

另外,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以及保管方面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在财务管理部门上也没有时效性的交流,造成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不能有序进行,进而使管理行为的不规范。

2、对于废弃资产的管理流程把关不严。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理上,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缺少一套严谨有序的流程环节,忽视了相关单位的审查批准工作,报废处理的相关手续并不具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医院的总固定资产的规模和经营效益的片面夸大。

3、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不科学。例如在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时,从市场到医院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用等并没有及时的记录到固定资产的核算中,而且一些项目工程在完工后也没有及时的办理相应的竣工结算手续,最终使得在医院的固定资产账户上没有全面的体现,造成核算工作的不合理。

4.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责任划分不清

(1)固定资产相关制度不规范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制度没有上升至医院层次统一进行规范,仅由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制定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难有约束力,且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内容陈旧、粗略、不统一,不同部门和人员的执行结果差异较大。

(2)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清

①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岗位设置没有考虑到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人同时负责两个岗位的情况,或者完全没有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岗位。

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部门没有设置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和实物的管理工作,或者指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员却没有实际履行管理职责,没有按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对盘盈、盘亏等情况没有说明原因等。

③医院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跟踪调查,没有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盘盈、盘亏固定资产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

5、固定资产购置无序

医院为减少开支,会通过特殊途径引进一些非正规医疗器材,导致器械被使用效率低下。

6、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及维护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损耗高

7、配套设备问题

医院设备种类繁多,很多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用设备常常附带有配套设施,这种配套设备如何界定固定资产,医院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此未作明确规定。

8、标签标识问题

医院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同一科室相同类别的固定资产数量也很多,大量类似的资产既有属于低值易耗品,又有属于固定资产,给实物盘点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9.医院固定资产审计、监督机制不到位

医院内、外部审计、监督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审计、监督职责不明确,没有具体的工作方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审计、监督不具备可操作性,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0.固定资产各级管理者缺乏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思想认识,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中间环节缺失

(1)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报废的审批不及时,固定资产报废周期过长,医院主管部门变更、人员离职或换岗时没有对国有资产相关工作进行交接,甚至发生报废材料丢失的情况。

(2)医院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文件不了解、不重视,对于固定资产捐赠、调剂、报废等变动没有完全按制度文件的规定履行必要的报批手续;采购管理部门“重采购、轻管理”;使用部门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态度不正确,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应由相关的行政部门全权负责。

二、探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短板的弥补与的解决方法

1.建立健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在参照财政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文件的基础上,采取归口管理、分级管理的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把管理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责权的清晰明确,由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所有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并以医院文件的形式下发,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制度文件。要进一步的健全盘点制度,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盘查和核对,并及时的把盘查的情况进行上报,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卡以及物的一致。建立固定资产卡,管理部门应从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为各使用科室分配固定资产卡,包括卡号,固定资产科室代码等信息。

篇4

近年来,B市的房地产开发在规模上获得了迅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较2011年增长21.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额增长25.3%。B市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从而加大了房地产市场开发的风险,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的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地方政府出于利益驱动,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索要过高的价格;人为因素对住房价格影响很大等。

在此背景下,为了增加B市中低价位住房的供给、调节房市结构及价格,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B市佳辉置业有限公司提出了B市盛世一品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的建设不仅符合当地政府规划及市场的需求,而且也是B市佳辉置业有限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普遍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风险较高等特点,而投资决策阶段又是控制项目风险的关键阶段,因此,研究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1]。为此,本文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B市盛世一品房地产开发项目密切结合,对本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风险管理研究,以为本项目风险的事前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B市丰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79218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项目用地范围内住宅楼、商业金融楼和托儿所的建设。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0074平方米,地上13-18层,建筑面积102500平方米,其中6640平方米为底商,为住宅提供配套服务;地下二层主要为车库、人防工程和部分配套用房,建筑面积27574平方米;地上、地下停车位共计1115位。商业金融楼总建筑面积为77643平方米,地上5-14层,建筑面积为49500平方米;地下3层,其中地下一层为6000平方米的商场、地下二、三层主要布置有汽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等,建筑面积为28143平方米;地上、地下停车位共计478位。托儿所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本项目建成后,住宅及配套的底商面积全部出售,商业金融用房和停车位全部委托专业公司出租经营。

三、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识别

对于房地产项目而言,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主要有开发区域风险、开发类型风险以及开发时机风险等[2],具体阐述如下:

(1)开发区域存在的风险

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宏观环境是不同的,因此,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风险也就不同。房地产企业开发区域存在的风险主要有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其中,经济风险是指由价格波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导致项目损失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指房地产企业所在区域面临的国家、地区政治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的风险;社会风险主要是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给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带来的损失;政策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拟开发区域所在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给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带来一定的损失。

(2)项目开发类型存在的风险

房地产的开发项目类型不同,所面临的风险也就不同。如:对于普通住宅而言,主要风险是房屋销售价格,消费者在购房时往往会比较销售价格、位置、环境等,由此看出销售价格是影响买房的首要因素;对于办公、写字楼而言,此类型项目的主要风险是区域环境规划的变化、办公楼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及办公设施的现代化水平等;对于商业楼宇而言,此类型项目的主要风险是商店的销售情况、竞争、信誉等。

(3)项目开发时机存在的风险

经济发展呈现出衰退-萧条-复苏-高涨的周期性特征,这就使依赖于经济环境的房地产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投资决策到销售管理阶段往往需要2-3年,甚至更多年,这就需要项目决策者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风险进行正确预测以选择合适的进入时机。

对于本项目来讲,开发区域风险方面,由于国土资源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房地产土地交易的规范文件,同时B市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严格控制开发商获取土地的途径,从而使盛世一品房地产项目在土地获取方面面临较大风险;此外,B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发展较平稳,市场风险较小。在项目开发类型风险方面,由于盛世一品属于普通住宅类以及商用物业类型,因此,此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销售价格的高低以及租售商用的服务管理、基础设施情况。在开发时机风险方面,从盛世一品开发近三年的周期看,B市房地产仍将保持旺盛的需求,因此,在这方面的风险也较小。综上,盛世一品房地产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主要的风险是土地规划、经济金融等政策风险以及销售价格风险。

四、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评估

本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6个月,住宅楼销售期3年,回款期5年。通过对本项目的销售收入及税金、成本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等进行详细估算,并编制本项目的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然后计算本项目的动态及静态盈利指标可得:本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高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Ic=12%)为3603.5万元,远高于0;投资回收期为5.84年,短于行业内类似项目的平均水平;总投资利润率96.6%,投资利税率121.1%,均高于行业类似项目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本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好。

通过对本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可得,本项目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61.9%,即只要该项目的建设率达到设计的61.9%时,即可实现盈亏平衡,因此,本项目的风险水平较低。

针对建设投资增加、销售收入减少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敏感性分析结果表

项 目 净现值(Ic=12%,万元) 内部收益率(%)

基本方案(全投资) 3603.5 17.0%

建设投资增加5% 1268.9 15.0%

销售收入减少5% 2151.7 15.8%

计算结果表明,从财务净现值及财务内部收益率两个指标看,建设投资对项目建设较敏感,但整体敏感性都较弱,项目风险程度较低。

五、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控制

在上述风险识别及评估的基础上,本着合理控制项目风险、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原则,本项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

(1)分析和预测国家政策,尽量规避政策风险

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是控制房产价格过快的上涨。另外,央行对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实行严格的控制制度,以减少金融系统的风险。这就迫使房地产企业增加房屋供应,进而打压房地产的需求[3]。因此,该项目的措施是要把握国家政策调整方向,符合国家政府要求。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不能盲目涨价,按照既定方案行动;严格控制购地、管理成本;设立专职部门,负责与政府部门沟通,以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动向[4]~[5]。

(2)提供差异化的住房

盛世一品房地产项目设计应为了满足不同家庭、消费者的需要。在该项目周围有很多的办公大楼,如企业创业园、高科园、企业孵化基地等。所以该项目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建造不同的户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但是这样可能给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6]。

六、结语

本文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B市盛世一品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密切结合,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对本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进行了深入的风险管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然而,本文虽然对B市盛世一品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步骤以及相应的方法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论述,但限于作者水平以及理论的有限性,本文在风险控制措施上未作详细的分析,还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树宽,马力.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02:18.

[2]梁志红.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4(33):193-196.

[3]赵振宇,刘伊生.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范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9(6):19.

[4]乔婉风,张声东.试析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J].江南论坛,2010(3):39-41.

篇5

公司资产管理一直沿用传统的基于职能部门分工的“条块化”、“分段式”管理模式,资产管理观念薄弱,从而导致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管理目标不明确、不统一,评估与考核体系不科学、不健全,资产管理组织不协调,管理链条和信息割裂等现象,形成了资产管理的职能和信息条块壁垒,突出表现在资产管理粗放、使用效率不高、生命较短、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等,管理手段的滞后,制约了公司实现国际领先的战略目标。

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资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变革,引入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和现代化资产管理手段,通过信息系统支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公司资产管理水平。

1 管理理念

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对资产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四大业务的横向融合,以及省公司、地市供电局、县级供电局等的纵向贯通,实现资产使用的可靠性(Reliability)、使用效率(Efficiency)、使用寿命(Lifespan)和全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的综合最优,落实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管理策略、业务流程、组织架构、评估考核等关键要素,为科学高效的现代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及目标的实现提供信息系统支持。

2 关键技术与创新

2.1 构建一体化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资产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四大业务的横向融合,省公司、地市供电局、县级供电局三级纵向贯通,固化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高度统一,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产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的全过程集约化管理。

2.2 支撑资产管理策略,提升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管理水平

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对资产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资产管理得到全面的提升。

2.2.1 规划设计阶段

工程前期费用标准化,从工程前期就持续收集资产投资成本。

应用典型设计方案,加快设计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设计阶段开始考虑闲置物资、资产的再利用,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2.2.2 物资采购阶段:

建立以概算为基准的设备购置费用控制体系。

固化框架招标方式,提高采购效率、促进采购标准统一、降低采购成本。

实现物资采购全过程跟踪,加强物资供应过程的有效监控。

2.2.3 工程建设阶段:

建立以概算为基准的造价控制体系,加强工程建设投资的有效监控。

实现工程自动决算、预转资及转资,精确并加快决算转资的核算工作。

建立三级进度控制机制,实现工程建设进度的有效监控。

2.2.4 生产运营阶段:

建立工单为核心的作业管理模式,实现资产运维成本的归集。

2.2.5 设备退役阶段:

建立退役报废流程,确保资产通过规范的流程进行清理及再利用。

此外,通过统一设备编码体系、物资编码体系、设备资产目录,项目分类等并将其固化在系统,极大提升了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3 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

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到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和设备退役阶段持续对成本进行收集,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

(1)从前期开始持续收集资产的投资、成本,并建立与费用分解结构的关系。

(2)购置与建设成本收集,按照项目费用组成结构形成合同的费用明细,并按照合同的明细进行服务确认,并将服务确认的结果作为付款的依据,从费用组成结构上可以看到项目费用值、合同值、服务确认值、以及付款值,并对超概的科目进行提醒。

(3)运维成本收集,建立以工单为核心的运维作业管理模式,收集并分析以设备为中心的技术及成本信息。

2.4 实现设备台帐、资产卡片、现场实物的账、卡、物一致

在项目初设阶段进行台帐规划,确定台帐结构;根据统一设备资产目录,对于资产级设备生成资产卡片,实现设备与资产卡片的对应;在工程建设阶段,进行物料装配,实现物料与设备的对应;工程竣工验收时,进行设备台帐确认,完成设备台帐的电子化移交;规划阶段通过统一设备资产目录,实现设备与资产卡片的对应;建设阶段,进行物料的装配,实现物料与设备的对应;通过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归集,形成资产价值。

2.5 提供灵活、实用的系统平台配置功能

系统提供了2000多项实用的系统配置项,通过系统的配置平台,可以灵活实现自动会计配置,包括单据映射规则、业务科目配置,科目纬度配置等,业务模块根据配置的各种条件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也可以通过配置平台配置个性化的列表显示,包括显示列、顺序、宽度等;可以定义每种业务单据编号的规则以及每个业务单据的完整性条件等。

2.6 采用RFID技术实现实物资产的可视化和可追溯

实物标识利用RFID技术,实现远程、动态、 实时的数据采集,替换传统资产管理方式的前台人工数据采集,更好的与后台计算机数据库结合。实现物资、资产的可视化,出库、入库、盘点工作都由电子标签,识别设备来实现,不但准确,而且安全可靠。通过手持扫描设备上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实时、准确查询跟踪到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卡片信息、设备参数、供应商、物料采购信息等。

实物标识技术解决了实物信息与资产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问题,保证资产管理中帐、卡、物相符,避免资产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问题。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结语

篇6

(2)资产的多种性。根据资产的使用用途,可以分为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用电计量设备、通讯设备、工具器具及运输设备、房屋与建筑物等;同时,实物管理涉及使用、保管、生产基建、后勤等部门。对划分企业管辖资产的主体,确定资产的价值与资产的日常管理、核算等方面均会带来相当的难度。

(3)资产的分散性。地域分布广,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电力输配设施和供电设施大多分布在野外。

(4)资产的长期性。电网资产从规划、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和更新直到及废寿命周期都在数十年以上。

(5)资产的稳定性。电网企业的特殊性要求电网资产必须稳定运行,任何的故障将会给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电网资产的日常维护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具体表现在:

(1)缺乏有效协调。电网企业目前将资产管理划分为规划、可研、设计、建设、运营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和实施,由于各阶段管理者往往主要关注本阶段的目标及须解决的问题,对整个系统考虑不够,从而不利于统筹考虑和整体优化电网资产新建、扩建、技改、检修计划等工作,不能有效协调各个阶段的管理目标,往往只能达到局部优化和阶段最优,却难以实现资整体成本最优。

(2)资产决策机制不能做到总体成本优化。一是决策机制缺乏全局观念,在进行电网规划时,仅以技术经济指标寻求最佳的电网投资决策,缺乏对整个电网在运行中的经济、环保、可靠性等各方面的效益和成本的全局考虑。二是缺乏为决策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的决策方法,如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与各阶段的工作特点不适应,状态检修尚不能作为一种成本优化的手段全面应用于资产管理中等。

(3)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近年来,电网企业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资产管理信息模块仍是“孤岛”。一是不同阶段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出现障碍。资产运营、退役阶段的信息难以及时反馈到规划、可研、设计等决策阶段,尚未实现全过程的闭环管理,资产的各个阶段缺少统一的计划和控制系统。二是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基建、物资、生产、财务等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但大多建立在不同的工作平台上,造成数据难以统一,难以实现信息勾稽和提示作用,影响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4)资产退役处置环节资源优化程度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网资产如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年限普遍较低。一方面,对于已到退役期的资产,没有建立一套处置机制,缺乏对资产经济运行寿命之后的延寿问题的考虑;另一方面,部分设备未到退役期,在尚有利用价值时即退出运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引入

(一)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Man-

agement,LCM)是起源于美国军方武器装备采办过程的一种设计思想和管理原则。它强调对产品全寿命发展过程实施持续不断、协调统一的管理,综合考虑各个阶段的问题,保证各个阶段的活动前后衔接,各个阶段决策的一致性,通过并行设计方法,达到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技术最优、质量最可靠、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环保最佳。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可以概括为从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基建、运行、维修、轮换、改造、直至退出运营、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它在资产生命周期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张,使全寿命周期效益的最大化,既要考虑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化又要追求收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寿命周期利润最大化。

(二)电网企业资产的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资产的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实物形式,一种是价值形式,资产全寿命周期中的每一阶段的价值表现就构成了资产的价值链。电网企业资产的价值链如图1所示。

电网企业资产的价值链是一个闭合的链条:对于单项资产,价值链从资产计划开始,经历项目建设、运行、检修、技改等,最后到报废,资产的生命结束,价值也随之结束;但是对于电网企业而言,资产技改和报废不是价值链的结束,而是进入新一轮的资产计划,然后不断循环着,直至电网企业结束经营。

与产品价值链不同,资产价值链的价值体现在成本上,电网企业资产价值链管理就是对资产的成本的控制,达到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最优。资产计划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计划的偏差会影响到电网企业资产的整体运作;项目建设包括基建、设备采购、安装等,该环节一方面影响电网企业折旧成本,另一方面,建设的质量对今后的运行、维护费用也有影响;运行与维护阶段是资产运行以及故障维修的成本,该环节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是整个价值链的重点环节;技改和报废环节,需要对资产进行评估,作出技改还是报废的决策。

(三)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流程再造 根据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电网企业资产价值链,对电网企业资产管理进行流传再造,具体见图2。

资产状态评估是从电网企业长期资产技术政策和投资战略的角度,审视公司资产的健康状况,决定资产是继续运行、技术改造还是退役。结合资产状态评估的结果,对公司电网进行总体规划,进入资产计划环节,通过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年度计划等工作,完成该环节工作。接着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在年度计划的指导下进行设备招投标和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完毕后,投产运行,转入资产管理。运行检修环节的工作主要是备品备件、维护检修以及运行检测。必须定期对运行中的资产进行状态评估,存在需要技术改造或退役的资产,则进入新一轮的电网规划。

三、电网企业资产管理完善建议

(一)转变资产管理理念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管理上的一次变革,电网企业需要在资产管理的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转变资产管理理念,要在管理方式、工作机制、考核办法、企业文化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如电网企业目前强调“分段”管理的资产管理模式必须转变,采用流程管理的模式,统一各部门工作目标,优化各阶段业务管理策略,以实现资产管理全过程最优;又如,对电网资产成本的管理,需要对资产全寿命周期内的全过程成本(含故障成本)进行综合评估,不能仅重视前期投入,更应关注后期成本,这就需要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方式。总之,要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对电网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评估和改进。

(二)加强管理基础建设 电网企业目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管理基础薄弱所致,电网企业需要在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加强企业管理基础的建设,做到精益化管理。一是以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规划、建立、修订电网企业规章管理制度体系,建立规章制度管理的协调机制,报告各部门的协调以及各种制度标准的统一协调;二是加速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体系的动态化管理;三是建立科学的资产决策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电网规划方法,在电网规划工作中以电网系统的整体优化作为决策依据;四是加快基于全资产、全寿命的成本预算和核算机制建设,运用科学的成本费用计算方法,提高资产管理的精益化水平;五是建立科学的电网资产运行评价体系,完善相应关键指标体系,对电网资产的状况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六是要建立统一的退役资产管理平台,完善技术评估办法,完善报废资产处置流程等相关规定。

(三)改进流程突出重点管理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必须针对相关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梳理、评估、检查和修订,有重点的推广应用。对新增资产与现存资产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1)对于新增资产,要从电网的规划开始,按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既保证资产的质量,又保全所有的信息资料。在长远规划方面,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做好负荷预测,延长规划周期,制定10年~20年的长期规划,优化技术经济评估办法,完善规划滚动更新机制;在设计方面,要提高先进性和适用性,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在采购环节,要以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差异化设计招标方案,修订评标细则,加大设备监造工作力度,加强对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统计和资信评价,严格控制入网设备质量;在建设环节,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实现工程项目功能匹配、寿命协调、全局优化、费用最优。

(2)对于现存资产,要抓好在运资产、备品备件和到期报废资产三方面的工作:在运资产方面,建立健全以资产状态为中心的管理,如在线监测、设备评价和状态检修等,依据设备状态优化检修策略,合理检修周期,减少设备陪修、过修,减少检修维护工作量,实现在运设备使用经济效益最大化;备品备件方面,通过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备品备件的信息共享和统一调用,使备品备件在公司系统范围内实现跨地区、跨区域以旧换新、设备轮换、资产置换、设备翻新等,实现备品备件全寿命周期使用效率最大化;到期报废设备方面,根据资产的状态和利用价值,在更大范围内安排退役资产的转让、置换和重新使用,实现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四)整合与优化信息系统 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和主要业务流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为通过科学决策实现整体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电网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关键点是资产数据和财务数据相统一以及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和历史积累,建立统一的资产电子标签系统,集成资产的实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实现帐、卡、物的一致和联动,实现资产管理各阶段的信息共享,建成贯穿资产管理各个阶段,可进行现场数据直接采集,可共享数据,可反馈评估的信息数据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篇7

高校资产具有种类多、数量巨大、储存和使用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建立高校资产采购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资产在采购、使用、处置、维修等环节的全面监管[2-4]。虽然大多数高校正在逐步建立资产管理制度,但仍存在实施效率不高、整体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1.2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普遍呈现各自为政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平台,平台对于资产从规划到处置的全过程也往往难以实时追踪记录。这种“半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逐渐不适用于高校资产管理的要求。因此校园资产管理急需更为智慧高效、规范完整的模式进行统筹规划。目前高校资产管理虽然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和解决。1)高校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完善在规划阶段,程序流程不规范[5],审核不严谨,采购需求不合理,缺乏计划,导致重复购买同类资产[6];在采购阶段,未做到通用设备的统筹采购和统一分配,导致后期运行和管理难度大。在使用阶段,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未能共建共享,导致资产普遍利用率不高[7]。在处置阶段,缺乏动态的长期监管,无法准确掌握待报废资产的真实具体信息,较难做到处置时账实相符[8-9]。2)资产管理平台缺乏与其他系统融合互通智慧校园是整合的、一体化的校园应用系统,具有高度的感知、控制、协同的服务能力。资产管理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房屋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OA)融合互通性较低。各大系统由各部门自建和管理,功能分散、多头管理、相互独立,并未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实现资产档案、财务预算核算数据、文件签批信息等数据的共享[10],导致高校资产信息重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3)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力入库入账不严谨,未按照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资产信息录入和审核;资产调拨后,使用部门、存放地点、使用人等信息未进行实时更新,缺乏长期的动态管理;处置过程缺乏可行性分析论证、市场价值评估[5],有些资产报废后长期没有下账,仍存放于原使用部门,造成账实不符;资产管理系统只具备简单统计和查询[11],未有相关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功能,无法给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基于全生命周期构建高校资产管理智慧化的策略

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业务规范、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采资一体化”原则,对资产管理全阶段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集成,形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平台。该平台强调实名制和实名存放地的管理,全面实现资产信息数据共享和流程共享,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益[12]。实现资产全过程、全日志记录的过程化管理,将规划阶段、申报阶段、实施与使用阶段、处置阶段这四个阶段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有利结合,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2.1规划阶段

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流应用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编制各部门资产采购项目规划,在资产管理平台上填写资产配置预算表,与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

2.2申报阶段

资产申报阶段主要分为资产初审、论证评审和立项审批环节。资产初审:各部门在每年规定时间统一在资产管理平台上进行线上申报资产采购项目,填写资产采购需求清单等。统筹部门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各部门资产采购规划及需求清单进行核对,调研场地需求和现有教学实训条件以及其他综合情况,进而审核资产采购的基本情况、必要性、可行性、实施方案、需求资产内容以及相关配套是否科学规范,并在资产管理平台进行审核意见的反馈,初审环节结束后,资产采购的相关材料自动流转到平台的下一环节。论证评审:组织校外专家、各职能部门进行线下论证和评审,校外专家主要对申购的资产从可行性、必要性,是否具有前沿性,是否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如何提高利用率,配置参数是否需要调整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各职能部门包括高职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科研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对需采购的资产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招投标采购实施、软硬件资源共享、资产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并提出评审意见。由统筹部门在该平台进行意见的反馈,并与OA系统对接,提交申请校长办公会审议,关联各部门的相关材料,并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立项审批:由申购部门在资产管理平台填写资产采购申请表,平台自动关联前期的资产采购需求清单,并上传项目建设报告等相关资料,由申购部门、统筹部门、职能部门在平台上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

2.3实施与使用阶段

资产实施与使用阶段主要分为招标采购与合同签订审核、资产入账与验收、资产标签和单据、资产调拨、设备维修、资产折旧、数据上报、资产清查环节。招标采购与合同签订审核:申购部门上传招标采购文件、合同等文档至资产管理平台,由统筹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将前期资产采购需求清单与以上文档清单进行比对,包括针对质保售后、培训、付款方式、拟采购资产的品牌、型号、参数以及台套数等内容等,并在平台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资产入账与验收:由申购部门对到货的资产进行技术验收,并在平台进行资产入账,录入资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数量、金额、购置日期、使用人、使用部门、存放地点、质保期、供应商等信息。由申购部门、统筹部门、国资处等相关部门去现场进行资产的商务验收,包括资产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功能等是否与合同清单相一致,并在平台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与人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OA系统、校园一卡通等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资产标签和单据:资产管理平台支持对接自助服务终端,利用智能化终端可方便各部门对平台数据的简单方便操作,可实现身份认证、业务单据自助打印、个人业务查询、状态检查、自动开关机、系统配置等。资产标签采用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利用微信小程序扫描资产标签、房间资产二维码,可显示该房间下所有资产的详细信息及汇总信息。可在资产清查时一键上报资产异动,方便核查。也可利用平台的资产地图模块,点击某学院、某科室或某楼栋来查看该环境下所有资产的详细信息,以及统计资产总值、资产总数量等汇总信息。资产调拨:分为部门内调拨和部门外调拨。对资产进行调拨分配,资产设备从入账、入库到新使用部门后的调拨情况、使用轨迹都可实时查询到。设备维修:各部门在平台填写设备维修单,自动关联每个资产的入账信息、招标文件、合同信息、验收报告等信息,可查看每个设备的维修周期和步骤,与后勤管理系统、OA系统对接,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资产折旧:按照年度计提,季度计提和月度计提三种不同的计提方式进行资产的计提折旧。完成分类折旧年限调整、数据治理、财务对账、资产的补提与按月计提折旧、折旧数据报送财务等工作。数据上报:实现常用的资产管理类统计报表,同时支持财政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数据一键生成直接导出上报。与教育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严格按照教育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的规范,实现数据直接上报、事项同步的功能,减少学校重复输入数据。资产清查:利用条码采集设备,对已粘贴条码标签的资产进行快速清查。通过全面清查,准确掌握各类资产的详细资料,切实摸清家底。采取部门自查、资产清查办公室全面清查原则。由各部门领导总负责,资产管理员、各科室负责人担任资产清查员,负责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进行资产清理、盘点,检查资产原值、待报废资产的数额及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关注资产分类是否合理;详细了解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等。及时在资产管理平台提交资产清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资产清查总体情况,资产盘盈、资产损失清查情况,重大事项披露等。在各部门完成盘点工作后,由清查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对盘点工作进行全面清查复核,确认盘点结果,确保盘点工作质量。

2.4处置阶段

资产处置是指部门对各类资产进行产权转移或注销的行为。包括报废、报损、转出、出售、投资等。资产的处置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制度,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处置阶段:首先将处置类业务由职能管理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审批,对接OA系统,提请校长办公会议决议;然后会议决议后进行集中的财务销账和资产销账,进行资产评估;最后完成实物处置操作,进行账面资产数据的核销,并与财务管理系统、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OA系统、校园一卡通等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

3结束语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智慧校园背景下,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智慧化建设强化了高校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通过系统智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类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异动信息,实现资产重要指标监控预警功能,并促进资产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蒋东兴.“云端一体化”高校智慧校园畅想[J].中国教育网络,2014(1):49-52.

[2]石鑫磊,张鑫.高校智慧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90-292.

[3]高东辉.智慧校园视野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20(11):38-39.

[4]徐召,胡宁,王攀,等.高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282-284,296.

[5]吴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164,167.

[6]高惠玲,王海滨,郭万喜,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在“放管服”背景下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33-36.

[7]张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思考[J].财经界,2020(10):103.

[8]李明,王静,张石磊.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7):157-158.

[9]曹杰,郭俊芝.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20(9):149,154.

[10]赵善庆.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基于财务预算角度[J].财会月刊,2015(31):22-25.

篇8

二、清查范围及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编写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规定,学院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土地及植物、仪器仪表、机电设备、印刷机械、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文物及陈列品、图书、工具、量具和器皿、家具、行政办公设备、被服装具等十五大类,不论购置时间先后,不管经费来源渠道,不管校区分布,都列入此次清查范围。

工作目标:通过清查,准确掌握各类固定资产的详细资料,切实摸清学院家底。各类固定资产的清查目标如下:

房屋及构筑物:房屋及构筑物施工图纸齐全,房产证手续齐全,房产证编号、房屋及构筑物建筑面积、工程造价准确、楼层、结构、面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竣工时间、使用方向(办公、教室、实验室、住房、学生宿舍等)、使用状况、使用单位、负责人、及所在校区清楚。建立陕西理工学院房屋及构筑物数据库。

土地及植物:土地面积准确,土地变更及审批手续齐全,土地证齐全,土地测绘图纸齐全,土地变更的档案齐全。植物的名称、栽种时间及原值,评估值清楚。建立陕西理工学院土地及植物数据库。

专用仪器设备、一般设备及其它种类资产:资产设备要帐物相符,名称、型号规格、单价、数量、造号、制造厂、现状、责任人准确。大型设备必须填写使用功能。完善陕西理工学院仪器设备数据库。

图书:分年度统计图书册(种)数,原值准确。建立陕西理工学院图书资料数据库。

三、清查工作方法

1.全面动员,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2.自查与核查相结合。各单位各部门首先进行自查,自查主要是依物对帐、依物对卡、依物建帐。各单位各部门在自查的基础上由学院组织核查小组进行核查,核查按以帐对帐,以帐对物,帐物互对的方式进行。

3.清查与评估相结合。学院在清查的基础上对确无资料可查又不能说明资产价值的固定资产,交由社会中介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其价值。

四、清查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工作任务

为配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拟按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__年5月为准备阶段。主要任务:①成立学院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②整理、编订《固定资产管理文件汇编》、《陕西理工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为各单位、各部门的清查提供政策、法规上的依据和帐卡依据。③制订陕西理工学院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④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动员。

第二阶段:20__年6月为自查阶段。主要任务:各单位根据《清查工作方案》开展自查,以物对卡,以卡对物,帐物卡互对,明确资产的基本状况,整理档案、理请帐目。

第三阶段:20__年7-8月核查阶段。学院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按责任划分到各相关部门核查,指导。

第四阶段:20__年9月统计汇总阶段。主要任务:①统计清查结果。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③对需评估的资产进行评估。

第五阶段:20__年10月结束阶段。主要任务:检查验收这次清产核资的成果,完成陕西理工学院固定资产数据库建设。

五、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资产清查工作关系学院的生存大计,学院各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学院成立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学院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资产管理处,负责日常清查工作。

篇9

其二、企业通过债转股改变了股权结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新持股入的加入将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其三、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转为股权后,资产管理公司介入企业的经营,有望通过资产运作,最终出售所持股权,收回债权;达到盘活银行不良资产的目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也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其四、实现全国总量在1.2亿左右不良资产的债转股;使该笔巨额债权成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后,可以增加企业的负债能力和可抵押资产,,提高企业信誉,有助于促进进一步融资,从而达到缓冲通货紧缩的目的,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债转股的运作程序和其中的律师业务根据国家的法律文件和目前运作实践,债转股的基本程序为:由国家经贸委按国家规定的,定条件向资产管理公司提出债转股的建议名单,再由各资产管理公司对名单中的企业进行调查和独立评审;确认债权性质和金额;论证实施债转股的可行性,并与企业和贷款银行共同提出实施债转股的具体方案,该方案经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债转股作为全新的金融工作,其政策性艮强,涉及到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其操作难度很大,涉及到大量的调查、论证工作,并需制作和签订各种复杂的法律文件,因此,高素质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参与债转股的项目操作显得更为重要。

1、债权确认与收购阶段的律师工作资产管理公司在债权确认和收购阶段必然涉及到对负债企业现行法律地位和经营状况的调查;对债权损失确认、与商业银行协商债权收购条件等事项,这些都是律师擅长的非诉讼业务。具体由律师参与调查组,通过负债企业、主办银行、当地工商、税务、企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企业的交易相对入(主要客户)调查企业的经经营状况,与其他调查人员(例如财务、信贷人员)一起确认债权损失,最后负责起草被调查企业不良债务的调查报告或出具资信调查报告书,对被调查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作出综合评价,对债权的安全性作出法律评价并提出基本的处置意见一一诉讼:破产或收购。对欲收购的债权,参与和商业银行的谈判、协商收购价格、收购条件等,并起草收购协议书等法律文件。

2、债转股可行性论证阶段的律师工作

目前,许多国家企业视债转股为国家为其提供的“最后的晚餐”,为达到逃避债务和控股的目的,隐瞒真实情况,制造虚假信息;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视债转股为甩包袱的“最佳时机”,这些都将干扰债转股工作的顺利进行。律师在这一阶段,依据第一阶段的调查报告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出具法律 意见书,对每笔债权实行债转股的可行性提出中肯、可行、有效的法律意见,以防止负债企业的规避行为,避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保障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评审权和自立决策权。

3、债转股实施阶段律师的参与

篇10

1软件资产管理背景

1.1外部环境要求

推行软件正版化是国家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要求。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软件正版化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乃至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

1.2内部管理需求

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是中央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通过使用正版软件,建立健全软件资产管理制度,从软件采购、分发、标准化部署、升级、更新等方面建立数据库,进行实时规范管理,提升软件使用效果,实现集团化采购规模效益,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大幅提高采购效率,促进企业增强集中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软件资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加强软件资产管理可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投入成本,并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达到服务增值的目的。同时,规范的软件资产管理也可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比如安全、财务、法律、IT管理方面。

2.1降低成本

在选择和购买软件产品这个阶段,在购买正版软件方面需要投入一定的货币成本。货币成本不仅仅包括软件产品本身,还包括其他方面的价值,比如服务方面。正版软件购买成本看似高于盗版软件,但在后期的部署、维护、更新等阶段所耗的费用、时间、精力、体力等均低于盗版软件。

2.2防范风险

盗版软件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从表面上看来,使用盗版软件看似占了便宜,但实际上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损害。使用正版软件比使用盗版软件更能降低IT系统崩溃、宕机、病毒和黑客入侵的风险,以及降低数据丢失和损害的可能性。这种损害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2.3规范管理

软件资产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方法。建立一套系统化的软件资产管理模式,对企业中不同类型的软件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全业务支持流程的管理有利于软件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也有利于软件正版化工作的可持续推进。

3软件资产管理研究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软件正版化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现软件资产管理,从而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管理,提高电力软件投入产出效益,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具体体现为研究企业软件正版化的管理策略和技术控制方法,实现全公司范围内的软件使用正版化,杜绝盗版软件的使用;实现软件资产管理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从资产的角度对软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整个研究过程可分为筹划建设、部署实施、巩固完善三个阶段。在筹划建设阶段,完成方案设计,制订推进计划;在部署实施阶段,搭建组织体系,落实管理方案;在巩固完善阶段,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持续改进。为了响应政府实施软件正版化的号召,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速度,完善软件正版化管理,达到“建立软件资产管理体系,规范软件资产管理”的目的,在软件资产管理理论与标准研究、软件正版化管理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过程宜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科学构建SAM模型。为借鉴软件资产管理实施的先进经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开展软件资产管理的国内外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软件资产管理在企业的实施现状,评估实施风险,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增强可实施性。同时,我们以某电力公司为试点单位,充分调研其他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尤其是软件正版化管理的现状,构建适合电力企业发展的软件资产管理模型。我们从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类型管理和软件资产运作管理三个维度展开分析:①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借鉴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结合软件资产的特性,将软件资产分为软件资产规划、软件采购、软件开发、软件集成与部署、软件、软件运行维护、软件退役七大阶段进行管理。②软件类型管理。目前,对软件的分类无统一标准,一般可根据软件的功能、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对软件进行分类。但是,上述分类方法均不能满足国家电网自身的软件管理需求,因此,应根据软件类型管理和软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软件采购来源分类,针对不同来源的软件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③软件资产运作管理。围绕软件资产的日常运作管理工作,针对不同软件类型及其所属的生命周期,从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服务水平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软件资产管理的全覆盖。同时,基于企业软件资产管理现状,从上述三个不同维度进行深入的差距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软件资产管理实施方案。

4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基于上述技术路线开展研究,并按照模型构建、流程设计、建章立制、不断完善的工作思路实践实施。从软件资产规划、软件采购、软件开发、软件集成与部署、软件运行维护、运作流程管理、软件退役等方面进行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设计,并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了《公司软件资产管理办法》(隐去了具体公司名称)等相关企业规章制度,在电力企业软件资产管理工作方面树立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标杆。

篇11

(一)摸清“家底”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清理收支。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内、外收支情况进行逐项清理、核对。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简称“非转经”收入等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资产处置收入情况。

(三)核实资金。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外资产、资产盘盈盘亏和资产损失等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四)清理人员。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实有人员结构。

(五)登录上网。建立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账卡、数据、图片、方位等详细资料录入省、市两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

(六)健全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办法。

三、清产核资的实施步骤。这次清产核资工作按照“整体设计、自上而下、全面铺开”原则。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阶段制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召开清产核资工作动员大会,组织培训清产核资工作人员和单位财务人员,安装调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软件,做好资产清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清理自查阶段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工作的各项规定。如实录入、填报行政事业性资产各项数据资料、图片等管理信息,按时完成资产清理自查报告和资产报表,并将自查清理结果在本单位予以公示。

第三阶段:审查核实阶段各单位清理自查的基础上。查错补漏,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将核实的各项数据及时录入“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形成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

篇12

精益管理理论是核心思想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回报。因此在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的资源投入、耗费以及人为浪费的情况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精益管理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进行重新的梳理,对及价值流动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详细的分析,然后识别出可以增值的环节,以及必要但非增值环节、非必要非增值环节,然后排除掉非必要非增值环节、尽量减少必要但非增值环节,尽可能多增加增值环节,并且通过流程再造与持续改善加速增值环节的价值流动,从而达到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目标,实现价值创造的目的。

二、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是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基础,如果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无法精确的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信息,那么就无法进行价值分析,无法科学制定的精益管理的流程。因此固定的账实相符非常关键,但是现实情况是电力企业由于固定资产种类比较繁多,管理部门分散,存放地点众多,导致固定资产无法做到账实相清,从而成为固定资产实施精益管理的最大挑战。

(二)固定资产成本与费用控制不合理

固定资产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以项目费用管理为对象。电力固定资产成本包括投资成本、建造成本、维护修理成本、报废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投资成本是固定资产形成初期的采购成本、安装成本等。在固定资产成本形成初期主要是规划阶段的成本控制,如果规划阶段不能对未来固定资产形成的一系列成本作好规划,那么很可能意味着固定资产的成本以及费用发生在未来时间内存在严重的浪费的情况。此外如果在初期不考虑以后可能引起的维修成本,也会造成维修成本大大超过建造成本的情况。例如变电站建设初期,如果一味追求低造价,但是一旦中途出现设备故障,需要更换设备,或者由于出现电力事故,造成维修成本上升,都可能由于初期的过于追求低成本,而导致以后发生的成本与费用无法控制和估量。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

精益管理是要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当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反馈机制。信息孤岛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生产使用维护部门三个部门。由于关于固定资产的信息在每个阶段都处于孤立,因此前期采购阶段的信息,可能不会被后面财务部门所了解,而后期资产管理的状态,财务部门也可能不知晓。固定资产管理技术信息以及价值信息彼此之间相互割裂,无法集成,从而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也无法有效的开展精益管理。

三、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优化

(一)积极引入精益管理思想

固定资产的精益管理概括来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以精益管理的价值观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支点,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以精益管理作为工作原则,规范工作流程。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重点是要对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存在严重的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简化以实现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标准以规范管理行为,要对固定资产的各项标准进行精益处理,对于标准执行不统一的情况,要进行分析,如果该标准不适合统一执行,应具体说明。如果是人为主观的错误,应该积极的引导和合理教育,着力推进固定资产标准执行的精益化。

(二)统一全寿命周期整体的精益管理目标

规划阶段: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及概算,对各种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对比,对重大项目实施全寿命周期的评估,对设计方、业主方、运营方之间的分目标进行整合,针对固定资产整体功能设计统一目标体系;建设阶段:工程管理部门应将寿命周期费用作为招投标的重要指标,做好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监督,审核工程项目施工、监理招标文件;财务部门应抓好工程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和定额化工作,并收集好各种费用数据;运行维护阶段:科学检修和运行,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运行维护阶段在资产的寿命周期中占的时间最长,生产部门应加强设备管理及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以降低运行维护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报废阶段:重点工作是根据资产状态评估结果对设备做出甄别。对设备进行技术评估与经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改造、转为备品、评估转让或报废处理等处置方案。

(三)实行固定资产有效、低效、无效分类管理

对固定资产进行三级分类,是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三级分类就是将固定资产分为:有效、低效、无效三类。有效是按照效益和效用的要求进行划分,对于既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又能在供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产,称之为有效资产,应该重点管理和保护。同时确保其是有效且适量的,使其为公司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对于有效用,但是效益不确定的风险资产,是今后公司加强资产管理,挖掘效益潜力的重要源泉。对于效用低下,也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却是必须的固定资产,其有效性越低,对公司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大,应该适当控制。

四、结束语

精益管理理论在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固定资产作为电力企业的主要资产,推行精益化管理既有现实的必要性,也有理论与实践上的可性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促进电力企业不断思考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推进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参考文献:

篇13

学校的固定资产包括设备、交通、房屋、土地、家具、图书五大资产类别,不论购置时间先后,不管经费来源渠道,都列入此次清查范围。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全面动员,广泛宣传,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关于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2)、自查与核查相结合。校内各管理部门首先进行自查,自查主要是依物对帐、依物对卡、依物建帐。各单位各部门在自查的基础上由学校组织核查小组进行核查,核查按“以帐对物,以物查帐”的方式进行。

(3)清查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 2014 年 11月10日—15日为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

①成立学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

②认真学习相关资产的文件、法规,明确工作要求,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2014 年 11月16日——20日为清查阶段。

主要任务:

学校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按责任划分到各相关部门核查。

第三阶段:2014 年12月1日——30日为统计汇总整改阶段。 主要任务:

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进行整改。

②检查验收这次清产核资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完善。

(4)清查的主要成果

①全面落实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及低值易耗品的各项基础信息,对每一件资产进行盘点,落实资产存放地点、资产状况。特别是针对一些实物信息与资产下转资料不相符的情况,以现场实物盘点为依据,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补充、修改。

②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固定资产卡片以及使用部门的使用台帐的信息登记,做到帐实、帐卡、帐帐相符。

③清查出一批已报废的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报废课桌50张,学生方凳130张,在此次清查后汇总上报教育局、申请报废。

④摸清了家底。根据清查结果,我校现有固定资产总量截止到2014年12月30日,总资产金额为:143.0300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资产总计:126.4800万元;通用设备,资产总计:7.6000万元;专用设备资产总计4.0500万元;家具、用具、装具资产总计:3.9000万元;图书档案资产总计1.0000万元,

(5)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一、个别具体财产负责人对报损财产没有及时填报损单,造成账面有此设备,但是实际无法使用,使帐物不符。学校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设立专职人员定期维护,出现故障,及时维修,切实提高资产的使用率与完好率。

第二、由于认识及能力上的原因,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依据新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我们将严格规范资产规范资产管理流程,细化管理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动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今后资产管理的工作思路

1、完善制度。今后我校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新要求,结合信息化管理,制定适合我校实际、便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明确职责。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定人定位,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的新管理机制。

3、加强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严格遵循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规范程序,把好出入关,健全账、证、卡,加强核算,确保帐账、帐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