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平衡的作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乡镇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1、乡镇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工矿业污染。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 , 许多工矿业集中分布于农村周边 ,它们在给农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同时 , 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 , 这些污染主要是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二) 垃圾污染在我国不少农村 , 由于人口数量多、消耗大 , 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 但却缺乏及时、统一的收集和处理 , 使得这些垃圾大多都露天堆放, 或占据耕地、或堆在路边、池塘边、河边 , 造成脏、乱、差的局面。(三 ) 大量湖泊被填,大量农业用地被挪作他用。耕地是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 是实现粮食生产的重要条件 , 也是传统 “田园风光 ”美丽画卷的主要构成元素。但是随着乡镇商业化的风气越来越严重,大量的湖泊和农田被挪作他用。
2、乡镇环境监测现状
乡镇环境检测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国家对农村环境检测的费用投入较少,导致农村环境监测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相对应的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监管,没有相配套的监管制度得以实施,这是环境监测工作无法开展的重要原因。(二)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对乡镇环境监管工作进行重视。这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对环境监管工作进行重视,另外一方面是指乡镇人民自身没有对乡镇环境监测工作进行重视。这种群体性的忽视,就导致了现有的乡镇环境监测工作举步维艰,难以得到大的发展。
二、乡镇环境监测落后的原因分析
1、人口素质偏低意识淡薄
人口素质偏低时乡镇环境监测工作落后的重要原因,乡镇地区人民的生态观念薄弱 , 一方面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信息渠道相对闭塞单一有关 , 另一方面也与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村开展不到位有关。由于意识的淡薄,在缺乏有效机制规约的情况下 , 容易助长其经济行为的短期化 , 形成一种对生态环境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收益轻环境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另外受传统小农生产、生活方式部分落后观念残留影响 , 缺乏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公众意识。
2、基层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管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也暴露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存在巨大缺口。正因如此 ,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对环境监管的有心无力、治污率不高、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长年累月地恶性循环……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克服各地区政府在推动生态农村建设工作中“ 雷声大 , 雨点小 ”的问题 , 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来保障规划的实施。
3、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法可依是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乡镇环境检测问题,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遗留了很多漏洞与空白。这也就导致了行政工作人员无法可依,部分不法商人利用法律的漏洞养成了为自己谋私利的恶习,同时,在人民的生态环境利益遭到侵害时,也无法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行政资源、司法资源,更重要的是挫伤了人民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积极性。
三,乡镇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1、 对乡镇本身的促进作用
乡镇环境监测对乡镇本身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乡镇环境监测符合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方面。其次,乡镇环境监测有利于保护居民的居住环境,在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里,更利于社会的安定,更能促进人民生活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再次,乡镇环境监测有利于乡镇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只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优秀外资的进驻与优秀人才的加盟,从某种程度来说,环境监测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的、可观的隐形投资。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乡镇环境监测对乡镇自身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平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国家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双赢的科学态度。在经过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这段时期后,生态系统的平衡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但是,由于国家的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等相关问题,生态系统平衡问题关注的焦点一直停留在城市地区。乡镇生态环境被学者和科学工作者长期忽视,我们应该看到,乡镇生态环境是整个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如果只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忽视乡镇生态环境平衡,那么,这种所谓的平衡是应该被质疑的。只有在乡镇生态环境平衡被真正的重视和实施,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结语:乡镇生态环境监测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课题,在我们失去了大量的良田湖泊后这个问题理应被重视。乡镇环境监测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在技术和资金上进行投入,在政策上进行倾斜和关注,在立法上进行完善,在司法上严格执行。同时,乡镇人民自身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在思想观念上切实认识到环境检测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对乡镇环境监测的认同,才能使乡镇环境监测落到实处,造福社会与人民。
参考文献:
[ 1 ] 国土资源部: 耕地减少形势严峻 18亿亩红线一定要守住 [OL ] 1中国法院网 , 2008 23
篇2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首推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原称印度河流域规划),即将西部3条河流(萨特里奇河、比爱斯河及拉维河)的水调到东部3条河流;前苏联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15处;中国在上世纪中叶已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计划;引大入秦工程、引滦入津工程的竣工,对解决甘肃省境内的秦王川地区大片沃野以及天津市的缺水起了重大作用。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研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在我国,兴修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始重视始于50年代后期。为此,国务院专门规定今后凡规划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必须同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至此,我国的广大水利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空前意识——在兴利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个规划在大规模地投入运行之后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1.1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挽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可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2)大型蓄水库(如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既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如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洲。
(3)优化水质,减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水体不论是通过长距离输送,还是中、长、短期的贮蓄,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污水或浑浊水通过水体的自净作用,获得合格用水,如我国在黄河上游修建的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等特大型蓄水发电水利枢纽,浑浊的黄河水,每经过一处枢纽的水量调节,都得到一次净化。
1.2消极影响
(1)诱发地震。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为诱发地震创造条件。
(2)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沼泽化。高边坡地区还会因土壤含水过高而引起滑坡或泥石流。
(3)对调出水地区生态也有不利影响。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工程造成原流入喀拉海的淡水量和热量减少,西伯利亚大片森林遭破坏,风速加大、春雨减少、秋雨骤增,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4)打破了原有水系内的生物(尤其是珍奇动物)生活环境,严重的会造成灭绝,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使食物链遭到破坏,可能引起瘟疫等灾难。如三峡库区的猿猴,据专家预测,到三峡大坝建成后,会有相当数量猿猴流离失所,再也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盛景了。
(5)对生物、水文、水温等其它不利影响。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水文条件,影响了地下水质和水温,造成居民的迁徙、集中,加快城市扩展,导致可用耕地日趋减少。
篇3
一、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与自然界有很大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人工造成特殊的城市小气候,城市化的加快,使所在生物物种受到了较大影响或破坏,适应能力差的物种种群缩小或灭绝。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引进外来物种,合适的外来物种能丰富本地物种,但有的物种会很大的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虽说城市多种多样的小气候,适于很多生物物种的生存,进而丰富了本地的生态多样性,但城市的人造恶劣环境也为很多物种的自然选择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并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变异物种,这样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并产生了新的生态平衡,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不良的、短暂的。因此鉴于人造城市形成的小气候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扩大绿地面积,建设完整丰富的城市绿化体系,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确保城市建设朝生态平衡健康发展。
二、建设多样绿地系统,保护物种多样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在城市建设中,要想维护生态平衡,必然要首先建设多样性的城市绿地,如公园、植物园、苗圃、小游园、道路绿化带、防护林等。公园是城市绿地中最常见的模式,造山理水,形式多样,强调意境、情趣,注重诗情画意,创造出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物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憩娱乐场所祈祷的重要的作用。植物园是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基地,既是植物科研基地,也是植物种质资源基地,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建设规模扩大时没有考虑植物园的增加,这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极为不利。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不同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长繁衍的场所,在客观上对生物物种起到了保护作用,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
三、城市生态系统是本土特色和生物物种丰富的和谐统一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不仅气候差异大,水质土壤变化也很明显,这必然造成各地的生物物种的差异,那么如何结合地域特色搞好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系统既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又有本土特色呢?
第一,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选择乡土树种及植物作为主要或基本造景材料,因为乡土植物既能很好地反映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是城市具有鲜明的绿化特色,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又能很好的很容易的维持生态平衡,如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努力开发利用本地植物物种,而是为了单纯的为了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引进外地物种,必然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
篇4
一、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对于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产品来说,其技术含量比较低,低端产品的数量比较多,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以及高创汇的产品。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以及国家大型工程所使用的制造业产品比较少,产业链缺乏科学性,导致河北省的制造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较小,无法占据有利位置。
(二)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差。河北省的大部分制造企业在科研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而且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一些重大技术装备以及高新技术装备还要在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完成制造,缺少先进的制造技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河北省制造业中只有保定天威保变、唐车集团等少部分的制造企业具有自主创新和研发的能力,其余企业只能依靠技术的引进,且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的能力也比较差。
(三)缺少高素质的人才。要想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在信息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实现转型升级,人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它还是河北省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处在中等水平,但是技术人才的数量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对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加强信息服务业的投入。在信息生态平衡的环境下,信息服务业投入和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服务业不仅能够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效率,还能促进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两业结合的形式也将成为当代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信息生态平衡的视角下,从信息服务业投入的角度入手,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为:
1、河北省中制造业中的低水平行业应该选择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服务,如培训和咨询等,从而建设出符合行业、企业持续发展需求的信息化设施,为信息化的建设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可以在信息服务业中订购需要的信息,定期获得推送,进而实现信息途径的扩展。
2、对于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中等水平行业来说,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扩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将管理、销售以及生产等流程与信息技术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技术的创新,经过相关信息处理,有效解决信息过量和超载的问题,加快信息的吸收。另外,还可以建立信息云平台,加快信息之间的转换,方便制造业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创新投入。
3、河北省制造业中的高水平行业必须要订购信息传输服务,在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传递的情况下提高制造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为信息化的人才非常难寻,所以可以制定个性化的信息发展战略,在信息生态平衡的视角下,凸显出相关人才的竞争力。
(二)优化信息环境。要想实现信息生态平衡,统一的信息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在信息环境优化方面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1、河北省制造业低水平的行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全新的信息化设备来更换老化的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信息化的建设,而且还能对生产过程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另外,河北省的政府应该给予低水平行业一定的财政支持,使其实现信息化的建设和革新。
2、在河北省科教资源和研发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科学合理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制度,实现中等水平行业的技术创新,在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促进河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3、在借鉴国外的制造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高水平行业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以及发展模式的创新。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也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信息人才。
(三)提升信息人的自身能力。在河北生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人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决定着制造业是否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因此,一定要提升信息人的自身能力。从这个角度入手,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
1、对于低水平行业来说,一定要大力宣传河北省制造业信息化,从基层人民入手,对信息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还可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信息化培训能够顺利开展。
2、在河北省制造业中等水平行业中,要从外部进行信息化人才的聘用,招聘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信息化人才,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提升信息化人才的自身能力。另外,还可以定期带领信息化人员、研究开发人员到实验基地、科研院等地进行参观,与有经验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从而找到创新的灵感[3]。
篇5
1 岩滩库区基本情况
时,淡水壳菜则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未建设水电站时,红水河和盘阳河的水流比较急,淡水壳菜没有良好的繁衍环境;岩滩水电站建成初期,由于上游的梯级电站尚未建成,水位落差区正好是淡水壳菜繁殖和生活的主要区位,于是每年水位下降时,大多数淡水壳菜自然被太阳晒死,抑制了淡水壳菜大量繁殖。而梯级电站建成后,库区水流较缓慢、水位比较稳定,且水体中丰富的营养为淡水壳菜提供摄食,种种条件为淡水壳菜提供大量繁殖的温床。二是水电站建成后,堤坝切断了鱼类洄游繁殖的路径,以淡水壳菜为食的青鱼等鱼类得不到自然繁殖,淡水壳菜由于没有生物天敌的制约得到了大量繁殖机会。三是库区移民狂捕乱捞,使库区内的鱼类逐渐枯缺,库区的生态平衡进一步受到破坏,也为淡水壳菜大量繁殖提供条件。四是岩滩水站还没有配备相应的渔业增殖站。岩滩水电站建成后,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建设相应的渔业增殖站,渔业增殖得不到有效实施,虽然大化瑶族自治县原有1个渔业增殖站,但由于机构改革和资金等原因,每年的渔业增殖仍是举步维艰。五是没有建立库区生态平衡研究机构,库区生态失衡得不到及时预警。虽然每年政府部门都有一定数量的增殖放流,但没有库区的生物量研究作为依据,增殖放流无法有的放矢,对库区的生态修复起不到积极的有效作用。
5 对策
一是加强渔政管理,预防狂捞滥捕。由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统一协调管理,增强渔业执法力度和范围,库区县渔政执法人员开展联合执法,保证休渔期间无人捕捞;开捕期间,坚决取缔非法渔具渔法,控制捕捞强度,预防库区渔民狂捞滥捕,保护渔业资源,遏制破坏库区生态平衡的行为,为库区生态平衡保驾护航。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唤起全社会对库区生态平衡的关注和保护,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良好的渔业生产秩序,对青鱼等淡水壳菜的生物天敌鱼类达不到商品鱼规格的一律不得捕捞上岸,不断巩固库区生态平衡。三是建立岩滩库区生态平衡调查研究机构,为恢复岩滩库区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成立岩滩库区生态平衡调查研究小组,对库区开展全面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库区种群数量,测定库区生态平衡情况,将库区种群数量、捕捞量和达到平衡点数量等作为有效增殖放流的依据,尽快恢复岩滩库区生态平衡。四是建设渔业增殖站,为库区渔业增殖放流提供保障。大化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从2009年至今连续累计投放青鱼鱼种250万尾,对治理淡水壳菜已初显成较,但在大型水库治理淡水壳菜是场持久战,只有建设渔业增殖站,建立长效机制的增殖放流工作,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库区增殖放流淡水壳菜的生物天敌鱼类提供保障。五是定期召开关于库区生态平衡的会议,及时沟通库区生态平衡发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群策群力地为库区生态平衡服务。
此外,希望有关部门能成立1个库区生态平衡研究机构作为牵头单位,以便制定实施规划,逐步贯彻实施。同时及时建设岩滩库区渔业增殖站,每年对岩滩库区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增殖放流,为岩滩库区生态平衡、渔业恢复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6 致谢
本文中岩滩库区的水体浮游生物量等数据由广西水产研究所提供,在此谨表谢意。
7 参考文献
[1] 刘勇江,欧阳珊,吴小平.鄱阳湖双壳类分布及现状[J].江西科学,2008(2):109-112,128.
篇6
一、科技文化的实质与当代内涵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
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
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
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
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
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社会生态文明根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理性化,人的实践行为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最终是人的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系统化。而这一切都要归结到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和道德化,这是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生态由具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构成,其中文化生活全面的科技化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明化的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所以,文化生活领域的文明建设就是实现全面科技化基础上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就难以产生创新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更新,社会生态的文明建设就只能是空想。
篇7
篇8
应该强调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既可相互补充,又可相互取代;取代的可能性和范围取决于技术的进步,从而有可能进行经济评价。如果能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定量的表达,就可明确其发挥的积极或限制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支出,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评价就显得很重要。
自然资源既能增加社会劳动的支出,又能减少这种支出。尽量减少劳动支出的原则使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可能。特别是自然资源消费在不断增长,而资源本身几乎不增长。在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应该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利用。要利用稀少的自然资源,必须通过减少劳动支出,使其最有效地得到补偿,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或在能达到这一要求的部门才能利用。自然资源缺乏带来的经济影响应是将剩余劳动力用于发展技术,求得自然资源的更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匮乏提供了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价的基础。技术和资源可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其补充和替代的程度乃随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而有所不同。
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缺乏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因此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分配和利用自然资源就很有必要。制定一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如果不考虑再生产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则社会注意经济的目标只能获得部分的实现。因为在扩大再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要利用生态资源,尤其是在生产和消费这两个环节。环境规划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组成部分,它是面向最紧迫问题的规划,目的在于确定当前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手段和方法。
建立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首先要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一系列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建立生态平衡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环境规划应建立在一系列与一般的社会经济预报相联系的经济生态预报基础上。然后,在预报和分析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生产潜力,对环境质量影响社会主义消费模式的程度做出评价。把生态平衡作为目标限制因素,通过改善经济评价的方法,找出支配物质和财政分配的原则,这就需要做到:
1)找出环境污染和不同类型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这主要涉及生产、消费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2)通过应用可变的经济生态标准,找出一定种类的商品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3)应用经济生态模型,适当考虑环境问题。
4)制定出合理的环境改善政策,并把其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5)正确选择生产中的技术变量,维持生态平衡。
6)对总的经济计划和企业计划及其相关关系进行评价,为确定经济生态标准提供科学基础。
7)把生产布局在最适合的地区。
为了正确地阐述实施这些计划的方式、目的以及生产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必须建立一些系统,以便收集有关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的情报资料,从而可以弄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过程,环境质量以及环境污染分布情况。这种规划的最大缺点是只注重面向单一部门或面向紧迫问题,而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经济应用考虑不够。制定综合经济计划不应有下列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况。
1、通过减少产量和降低生产效率来保护生态平衡,这种观点只把环境净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因此是不现实的。
2、用降低环境水准的手段来获得生产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提高某一部门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恶化,这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是有害的。例如,在某地砍伐森林,从节省运费开支的观点来看可能受益,但是可能加重土地侵蚀,破坏水源平衡,带来空气污染。提供优化环境质量的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方法,并恢复该自然环境中的个别资源。
2)为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优化利用。
3)找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容量的限度。
4)运用生态标准发展论,认为运用这个理论可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积累财富,包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改良土地、植树造林等。
5)建立信息和统计系统。在有计划地建立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应该按适当次序采取措施。这样的顺序(或称“层次”)与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阶段相一致,并直接影响生态平衡。
如果把生态损失和外部结果(也考虑环境的间接影响)看成一个大的综合体。搞清哪些些因素与损失及结果有关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定量表示出来,并纳入经济计算中。要想找出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普遍的计算方法,即使可能的话,也是非常困难的。估算环境个体因素的生态损失要比确定总的环境损失容易得多。所以如果你了解到,对个体自然资源利用及破坏的估算,例如对森林带、水和空气的估算,要比对整个资源的估算要先进,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篇9
益生菌是人体、动物及植物体内和体表寄居的正常微生物群落中的对宿主有益的或生理性细菌。在正常的情况下,各类微生物在人体内环境中是一种和平共处的关系,人的健康与肠道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相关,当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时,肠内益生菌占据着优势地位,并在肠道内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的分解,协助人体对胆汁、胆固醇等物质的代谢过程,增进人体对各种养分的摄取,从而使人达到健康状态。但是当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或是发生有肠内本来无害的细菌导致内源性感染,或是让有害菌占优势地位,并产生毒性物质或内毒素时,就会使人产生便秘、腹泻、食物过敏、厌食、免疫力低下等症状。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导致亚健康。
2人体菌群失调常见因素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和正常微生物是和谐、平衡的。但是当人体处在不良环境中或承受巨大精神压力时,正常生理功能就会改变,寄居在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在种类和数量上也会发生异常,形成菌群失衡。影响正常菌群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饮食结构、精神生活、社会压力、医疗质量及其临床抗菌素的滥用,是直接破坏微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的方法
目前使用微生态制剂是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的主要方法。益生菌是一类消化时能对宿主的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非病原微生物,益生菌是肠道内的有益菌,它通过调节肠道的微生态菌群结构,使宿主在微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具有最强抗病力和最佳生长状态,益生菌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益生元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性地促进益生菌的代谢和繁殖,从而间接地增进宿主健康的制剂。保持体内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使用微生态制剂在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方面有广阔前景。
3.1常饮用酸奶酸奶是通过益生菌发酵而制成,其作用是增加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使肠道菌群失衡恢复正常。人类饮用酸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国微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教授提倡的,目前已经普及到全球。
3.2改善饮食结构每个人都应尽可能多的摄取益生元,多数人可采取多摄入食物纤维的办法补充,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饮食,少粉、精米及其他精制食品,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多吃地下茎类食物,包括菊芋、菊苣、山药、胡萝卜及芋头等。
3.3保护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是人体内和体表寄居的生理性细菌,人一出生就会被生理性益生菌寄居,人、动物及植物作为宏观生物,都要与自身携带的微生物共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进化。在不得已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注意先抗后调。如能进行菌群检测,应设法抑制数量多的菌群,补充数量少的菌群,如使广谱或多种抗菌素药物,应对肠道正常菌群予以扶植。
3.4微生态制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抗应激等功能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如克隆技术、PAPD技术、PCR技术和基因育种等技术,提高了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二重感染、毒性等副作用更加刺激了微生态制剂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微生态制剂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4维持人体菌群失衡的对策
菌群失调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失调。前者失调可自然恢复,后者则不加以调节就不能恢复平衡。国际微生态学界普遍认为,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是好方法,例如把人体固有的生理细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从人的肠道中分离出来,进行培养、扩增、冻干,再制成粉剂或液体供口服,以补充菌群失调造成的这些生理性细菌的减少或缺失,达到调整菌群的目的,改善亚
健康[2]。
4.1益生元包括一些低聚糖、微藻及天然植物等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调节脂肪、矿物质、蛋白质代谢,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预见,益生元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等行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过程,是生物体与细菌的平衡过程。同时是自身的正常微生物群适应生物体生理变化的过程。
4.2益生元可激活人体内双歧菌或乳酸菌等益生菌群,对促进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作用 近年来国外率先推出了益生元,在欧洲低聚果糖常被添加于酸奶、乳酸饮料、干酪、涂抹酱、焙烤类食品和汤料中,而我国益生元的应用尚不到应使用范围5%,现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已启动益生元使用推广项目,益生元能使人体逐渐由亚健康转为健康状态,对减少亚健康有积极
作用。
4.3益生元能促进人体微生态平衡益生元既是一类聚寡糖,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地促进益生菌的代谢和繁殖,从而间接地增进宿主健康。国家公众营改善QLIGO(益生元)推广项目是把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低寡糖作为食品强化剂,按照科学方法适当地添加到粮、油、奶等食品中,以改善食品品质,弥补因食品加工技术过精、过细造成益生元流失的缺陷。其目标是调整人体菌群,使亚健康状态得到改善。摄入益生元所产生的功效与益生元每天的摄入量密切相关。以低聚果糖为例,其最低摄入量应为3 g/d,一般摄取量应为5~8 g/d,又如低聚半乳糖,其最低摄入量应为2~2.5 g/d,一般摄取量应为10 g/d。
总之,在人类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伴随着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和失衡,所以人体微生态与健康息息相关。几乎所有引发亚健康的诱因都能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而肠道微生物环境失衡既是亚健康的结果,又能加重亚健康,最终导致疾病,可见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延缓衰老,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保健措施。强化微生态制剂“已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新理念,为促进人类健康开创了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10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中来,充分显示出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要求全党全国全民保护生态、保护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1、人类是自然的产物
从地球发展的历史看,地球从诞生已有46亿年的历史。诞生初期,地球上既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一切生命都不存在。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史上,无生命期经过了约25亿年。到了距今21亿年时,出现了最早的菌类和藻类植物,即出现了生命。到距今5.6亿年时,出现了最早的动物――海绵。到了距今4.38亿年时,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到公元前170万年时,人类的祖先――元谋猿人出现。而元谋猿人从出现到今天在地球的演化史上仅占极短的时间,和地球的现有年龄相比非常短暂。北京猿人的出现,则在距今50-70万年前。仅占地球年龄中5750万分之一。这是何等短暂的一段时光。
其它各类动物在诞生后,也在各自不断进化,直到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纷繁状态。
从以上演化、进化的事实来看,毫无疑问,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绝非自然是人类的产物。早在人类不存在的时候,地球已存在了40多亿年了。是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整个自然界既是人类的母亲,又是人类的摇篮。
2、人类不能主宰自然
距今约2.450.65亿年这段时间,人类还没有诞生,地球上的恐龙一族盛极一时,俨然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但今天它们在哪里呢?它们在四川子贡市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它们全以化石的面貌展现在人类的面前。究其灭种的原因,是地球上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态平衡被破坏,自然规律使它们变成了化石。
当年的恐龙一族之繁盛,从人类的眼光看来,在当时俨然是地球霸主,是自然界的主宰,可是,在自然规律面前,它们倒下了,灭绝了,变成了昭示真理的万代化石,它们用自己的化石身躯向人类诉说着自己的身世,诉说着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也诉说着自然规律的伟大。
现在,人类的智慧和生产力越来越强,在生产中对自然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使局部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经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也就是说,自然规律在这些地区已经开始惩罚人类。迫使人们头脑开始清醒,深刻认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审视自己的行为。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中的一员,是自然界中几百万种动物中的一种,一个种属。也即占动物种属的几百万分之一,可谓小矣。尽管人类和其它动物相比,其智慧和能力十分优秀,为其它动物所望尘莫及,但是,人类是否可以不遵循自然规律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态平衡规律是适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人类是生物中的一个小小分支,怎么能不受规律的约束呢?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的条件。如果有一项重要条件丧失,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绝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大自然的主宰者是自然界的固有规律,在生物界主要是生态平衡规律。
3、人类要把握生态平衡规律
生态平衡规律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它们对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及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平衡使每一种生物都能生存并不断进化。
那么,这种生态平衡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然界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生物界建立了环环相扣的食物链,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各种动物的种群和数量在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一个很合理的比例,这个比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和动物之间是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相生相克的。动物界和植物界之间也是紧密联系,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动物界离不开植物界。而动物和植物又都离不开无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自然界,整个自然界中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生物界和无生命界有机地联系起来,也即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则是这个生态平衡中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存既离不开其它动物,也离不开植物,更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无生命之物。生态平衡是几千万年自然进化的结果。在平衡时,各种生物能正常生存和发展;如果平衡一旦被打破,如环境大变、食物链中断,多种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人类也难幸免于难。所以,人类必须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4、人类要重新认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人类由于自己种群数量的庞大,智慧能力的超强,加之只站在自己的圈子里看世界,所以容易产生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自然的主宰者等错误意识。蔑视自己的兄弟姐妹――其它动物。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实为一种夜郎自大。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是百万种动物中的一种,是渺小的。在生态平衡的规律面前,人类只有遵循的义务,没有违抗的权利。人类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克服“霸主、自然的主宰者”的错误认识,遵循一切自然规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与其它生物共同生存发展,才能在这个地球上永远存在下去。
二、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途径
第一,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呼吁,大幅降低全国的油、气、煤开采量,降低全国的一切燃油机械生产量,发展一切洁净能源。
第二,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第三,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的各项条款。
第四,保护一切生态环境。我们不但要保护好森林、草原、江河、湖海、大气、土壤、水源等一切自然环境,还要保护好所有动物和所有植物,有它们,就有人类,没有它们,就没有人类。
第五,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一切形式的污染。关停污染企业,净化水源。加大打击力度。
篇11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菌群或其促进物质制成活的生物制品,其作用就是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促进健康的作用,作用机理是使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态在数量上或种类上恢复其生态平衡。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地衣芽孢杆菌、片球菌、明串珠菌、链球菌、肠球菌、乳酸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临床分为3个类型即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小儿腹泻病: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这是由于小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受饮食的冷热、软硬等变化影响很大,还与天气的冷热有较大的关系,小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旦受凉,也容易造成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造成菌群失调,而引起腹泻,严重影响了小儿健康和发育。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长双歧杆菌能在肠黏膜上通过磷酸壁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密切结合,形成生物学屏障[2],构成肠道定植抵抗力,阻止致病微生物的定植与入侵,且长双歧杆菌能产生较多的乳酸和乙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可减少肠道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同时还可激活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人体免疫力。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肠道运动功能失调、内脏敏感性增高、黏膜免疫炎症、中枢和肠神经轴调节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等有关,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益生菌具有酸化肠道、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痛,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药物[3]。
微生态制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结膜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哮喘的发生与胃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有关,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菌群之间的数量与种类的平衡,使菌群失调的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多推荐使用酪酸梭菌、枯草杆菌、粪链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展 望
微生态制剂从应用至今,均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类比较安全的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态制剂的临床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和确认,病情逐步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研究的更为深入,而且日益兴盛,特别是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微生态学步入了宏基因组学时代,微生态制剂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篇12
1 微生态调节剂的产生
1.1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化学药物的出现使人类在同感染性疾病作斗争时拥有了重要武器。恩惠与风险并存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开始出现,耐药性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了对任何药物均不敏感的超级细菌,面对这一新情况,面对人们与病原微生物无止境的斗争,除了不断研制新的抗菌药物,不能不另辟其境。
1.2微生态调节剂产生的理论依据
随着微生态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生理性组合关系。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其特定的生态平衡,而每一个生态群落内的微生物依据其共生和拮抗维系正常群落关系,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就变成生态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微生态调节剂正是利用微生物间这一共生和拮抗关系,补充对人体内生理性有益菌群或活性物质,抑制有害菌群过度增生,使病理性组合逆转成生理性组合,改善或重建微生态平衡,使相关疾病得以康复[3] 。
2 微生态调节剂的分类
微生态调节剂近年来发展迅猛,对该类产品给予正确分类是必要的[2]。
2.1按宿主可分为:人类微生态调节剂、动物微生态调节剂、植物微生态调节剂。
2.2按用途可分为:保健性微生态调节剂、防治疾病性微生态调节剂。
2.3按合成成分可分为:利用菌体、代谢产物、生长促进物质等合成的微生态调节剂。
2.4按药剂学的剂型分类可分为:液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半固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气体剂型微生态调节剂。
篇13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 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 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 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 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 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 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 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 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 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 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 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 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 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 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 der 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 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 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 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