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监理实习心得体会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监理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监理实习心得体会

篇1

首先,她跟我们分享了时间及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人的一天有24小时,每周有168小时。一般来说,人花在睡眠上有56小时,花费在吃饭和休息上有21小时,有些时间基本上是必须的,无法改变的,但还有大部分时间(91小时)是可以自己管理的。如何管理这些时间将是我们要学习的,管理时间水平的高低决定个人事业和生活的成败,在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后,要学会分析“时间到哪里去了”,平常总有人说时间过得真快,但这些时间究竟花在什么地方去了,都干了些什么工作,却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时间是如何花费掉的,从中找到可以更好利用的部分,珍惜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很多人都明白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人也实施过类似于学习计划等,却没有很大收获,为什么呢?因为有效实施时间管理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东西。这些需要克服的东西都存在于人的心中。有人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时间不好控制;也有人认为,时间好象掌握在别人手中,自己没法控制;还有人认为,时间管理太麻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很难管理等都会导致时间管理失败。因此,时间管理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恒心,同时也要有强的时间管理意识,如果对时间的管理持无所谓的态度,那么就谈不上如何对时间进行管理了。

爱默生曾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这句话在我心中引起了很深的思考,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想要活得有意义,就必须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怕困难,敢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接着,谈到如何管理时间。通常管理时间的办法有:艾维.利时间管理法、日程表时间管理法、abc象限法、2/8时间管理法、柏金森定律、生理节奏法等。其中abc象限管理法是我比较赞同的,它根据事情的价值及紧迫性,将时间分为四种:一是重要而紧迫的,二是重要而不紧迫的,三是紧迫不重要的,四是不紧迫不重要的。如何将时间在这四种事情之间合理安排便是时间管理。显然,重要又紧迫的事情是需要立刻做的,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情可以稍微放下,但对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情如何安排,确实是要慎重考虑的。我们应该明确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事情是紧迫的。评价一件事情是否重要和目标的联系程度有关,如果联系紧密则重要,如果没有很大联系则不重要。人的发展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的,如果每天都能把握重点,将重要的事情做好,那么,其事业必能成功,但只做紧迫事情而忽略了重要事情,将可能出现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的情况。

在充分理解时间管理的办法后,就是实施了,实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好的计划没有实施也是空谈。在日常时间管理计划中可以将一件事情分段管理,设定完成期限,在每完成一段时间时给自己一个奖励,不断给自己动力,使自己坚持下来。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排除他人的干扰,不让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并善用省时工具,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最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实行有效的时间管理,要确定目标,安排进度,反复练习,持之以恒;概括为16个字:珍惜、记录、诊断、分配、计划、节约、抓住、核算。最终达到管理时间把握人生。结束了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我们也深信,今后在时间管理方面,能更好地安排和管理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质量!

时间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二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珍贵的、稀缺的资源,它不能再生,也不能被储存下来东西,因此必须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时间管理好的人,是时间的主人,否则就是时间的奴隶。时间管理好的人,应该是一个忙而有序、忙而有效的人。

做好时间管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首先要明确自己长久方向或目标是什么,切合实际,不异想天开。

2、利用领导安排的工作及工作进度表来书面规定工作任务与目标。

3、每月、周、天末都要列出下一月、周、天中应办事项清单,按重要顺序来排列,依次办理这些事情,当月、周、天的事当月、周、天完成,绝不推到下一个月、周、天完成。

4、做事要分出轻重缓急、主次之分,确定优先次序,凡是可分派下去做的,我都分派下去;

5、任何事情,争取一开始就要把它做好,能一次做完的事情尽量一次做完,绝不拖拉,反复做同一件事情最浪费时间;

篇2

原则三   三是逐步调整到适应高考的要求,如高考上午九点开始,下午三点开始,要把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最佳兴奋点调到与之相适应;

原则四   四是鼓励孩子适当从事一些户外体育活动 或家务劳动,劳逸结合,张弛有致。

大一学生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军人学习生活心得体会范本

2019年党校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大学学习生活心得体会样本

最新大一新生生活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生大一生活学习体会例文

拓展心得之体验式学习

年轻处级干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心得体会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2019年学习廉洁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纪律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远程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3

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个人征信运行机制和规则体系。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认真分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征信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服务。

一、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征信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为保障个人银行业务顺利开展,促进信贷资源合理分配,以准确、全面和及时的信息改善信贷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西方国家都对个人征信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起了符合本国法律、有利于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个人征信系统。该系统主要搜集五类信息:一是个人身份信息;二是商业信用记录,包括在各银行的个人借款及偿还记录、信用卡使用记录、其他信用行为记录以及赊购等信用交易记录;三是社会信用记录,包括纳税情况、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缴纳水、电、通讯、煤气等费用情况;四是守信记录和失信记录,包括有无恶意透支、不按时还款、被行政处罚及被提讼等;五是系统管理信息记录,包括查询信息、变更记载等。

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征信系统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即民营企业运作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部门不牵头、不主持,也不干预个人征信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完全由市场需求和自由竞争促使征信机构的建立和成长,一些部门或企业、个人联合起来成立征信局,搜集各方面信息,征信局依靠信用证明获取报酬。美国的个人征信机构为消费者信用局,信用局搜集信用活动的信息来自于各类向消费者借款的融资企业,如银行、金融公司、零售商及汽车融资商等。二是日本模式,即会员制运作模式。主要特点是由全国银行协会所属的中介服务机构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实行会员制,会员负责通过计算机终端向中心登录其所拥有的个人信用信息,中心在搜集、存储、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向会员提供所需的个人信用信息。三是欧洲模式,即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负责组建个人征信系统并负责维护其正常运行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通过建立征信机构,强制性要求个人向这些机构提供征信数据,并立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个人隐私进行保护。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个人征信系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主要经验有:一是个人征信评信制度效应显著。征信评信制度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成为所有信用活动乃至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甄别制度,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和维护的一项基本社会经济制度。二是征信评信网络通畅发达,形成了以少数几家全国性、综合性机构为龙头,其他专业性机构为补充的征信评信格局。三是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立法保证信用信息公开,用法律正确界定和规范信用信息公开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关系。四是信用管理职责明确,信用中介机构功能强大。五是征信评信与授信受信、信用激励与失信惩戒形成良性互动。

二、我国个人征信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信用利用程度低

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个人信用消费的巨大潜力才会被发掘出未。2005年我国GDP18.23万亿元,人均不足14000元人民币,远远低于该标准线。目前,除了东部沿海城市和中、西部部分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外,我国大多地区经济水平较落后,尚不具备大范围发展个人信用的经济条件。

我国是高储蓄率的国家,储蓄率高达39%,而个人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约为2%―3%,在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较好的上海也仅有10%,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30%的比例。庞大的个人信用资源被长期闲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建设发展。

(二)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征信国家或地区,都有较完善的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期间就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如《公平报告法》、《平等机会法》等,目标都直接集中在规范授信、公平授信和保护个人隐私权方面。我国属非征信国家,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有关信用征信的法律法规,仅有的一部相关法律法规是深圳市人民政府的颁布《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但由于其是政府管理办法,无论在具体内容上,还是在法律地位上,都无法对现实业务形成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种状况导致了中国个人信用征信业所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方面,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从而难以有效地开展征信工作以获得相关数据,信用数据征集困难?鸦另一方面,对消费者数据的征集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没有法律对消费者的信用数据加以区分,难免处于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尴尬境地。

(三)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难,缺乏联合征信的基础

人民银行建成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后,主要收集借款人在银行部门的信贷信息,包括借款、信用卡、为他人担保方面的信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完整的个人信用信息除银行部门提供的上述信息外,还应该包括公安、保险、司法、税务、公共事业收费单位、医院等部门的信息,因为我国个人征信数据处于极端分散和相互屏蔽状态,联合征信缺乏基础,所以人民银行在采集这些部门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时,困难相当大。

(四)信用中介机构功能单一,公信力不强

西方发达国家除普通的信用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外,还有特殊的中介机构,如信用保险机构、信用保理机构、商帐追收机构等。这些机构规模大,提供的服务种类繁多,并能根据客户的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以满足市场需要。我国目前的普通中介机构业务品种比较单一,特殊中介机构主要是信用担保机构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规模小,人才缺乏,市场生存能力不强,对征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征信机构主要业务是提供信用报告,由于信用评级标准不统一,信用评级结论缺乏公信力,中介机构无法发挥信用体系建设的桥梁作用,反而成为加强信用建设的对象。

(五)信用主体发育不完善,征信与授信无法形成互动

西方发达国家公众的消费理念、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高度融合。信用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消费方式,讲信用、守信用已经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商业信用与金融信用高度融合,商业部门以赊促销,金融部门以贷促销成为一种日常商业运作模式。在信用主体发育程度上,我国目前差距较大,公众消费主要使用现金交易方式,银行发放个人借款

主要依靠抵押,商业交易一般情况下要实时付款,在信用主体发育不完善情况下,信用产品无用武之地。

(六)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失信惩戒措施少、作用不明显

由于信用主体发育不完善,我国目前个人信用状况好坏与授信额度、利率高低关系不大,没有《个人破产法》,不用担心因为失信导致个人破产,金融案件胜诉率高,执行率低,司法对债权人保护不够充分,法律对不守信个人的惩处作用不明显。这样,守信用的重要性更多体现为理论和宣传需要,无法真正成为公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无法成为文化,形成氛围。

三、国际经验对完善我国个人征信管理的几点启示

(一)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创建有利于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法律环境

一是制定新的一系列信用法律。要制定《政府机关公共信息公开法》,对散布于税务、工商等政府机关的数据公开进行明确;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对何种数据可以开放、取得方式、处理和传播的限制等进行明确;制定《公平信用报告法》,对如何处理保护信用报告的隐私性和信用信息记录机构提供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明确;制定《平等信用机会法》,对信用主体的资格与权利进行明确。二是修改完善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关的部分现有法律。要修改《刑法》、《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条文中涉及公民隐私权和信用权被侵犯的法律责任的内容,删除与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相冲突的条款。三是改革相配套的社会经济制度。要完善个人基本帐户制度,推行个人支票结算,完善个人信用保险制度,对如何分散个人信用风险进行明确,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允许个人在一定条件下依照程序申请破产,豁免超过个人还款能力的债务。

(二)加强信用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统一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要参照国外有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在个人信用数据源的内容、个人信用报告格式、个人信用等级认证、信用等级评定指标构成、数据库接口联网等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提高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信用报告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分行业制定信用中介机构服务行为规范,统一信用产品样式,明确信用产品评价标准。

(三)加强信用主体建设,培育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市场机制

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都是信用交易的主体,加强信用主体建设,关键是要建立一种制衡信用主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要大力宣传信用意识,推广信用文化,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使讲信用、守信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行为规范。二是要建立信用得分、信用评级与授信待遇直接挂钩的机制,信用状况好的个人在申请银行贷款、工商注册等方面真正享受优惠。三是加大失信行为的披露与惩戒力度,把失信方与交易方的矛盾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造成失信的机会成本扩大的压力。

(四)加强信用中介体系建设,丰富中介机构业务品种

一是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信用中介机构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运营。二是采取通过竞争的方式使企业信用征信机构业务逐步向有规模、有影响的信用征信公司集中,但对于个人信用征信机构而言,则以比较明确的进入退出机制来加以规范为好。

(五)健全信用管理体系,明确监管职责

从国际经验看,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管理方式与该国信用管理法律体系的完善状况密切相关。法律法规越完善,政府的直接管理职能就相对弱化,信用行业的发展也比较规范。我国信用行业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因此,在加快立法进程的同时,还需要政府对该行业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2003年9月,国务院将“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明确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信贷征信管理职能。由于我国的公安、社保、建设、法院、电信、民政、邮政、保险、税务、工商等部门也掌握个人信用信息,因此,就必须整合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信用信息资源,由同业征信向联合征信发展,并以法律的形式,对这些部门履行信用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以形成合力,完善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篇4

建设部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一向十分重视,1996年就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对促进建筑垃圾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专业管理,但它只是一个规范性文件,总体显得力度不足。据了解,现在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赚钱,降低施工成本,往往到处偷偷倾倒建筑垃圾,如雇用私人的“黑车”,晚上倒入郊区河道等,对这种情况以前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或者只是根据其它的一些法规进行少量的罚款,不够严厉的,也不能引起这些人的重视,受利益的驱动,一些人敢于冒险。

建设部从2000年就开始了重新修订《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论证工作,2001年以来先后召开了三次有关的座谈会,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更把建筑垃圾制定纳入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二、三个突出点

建设部城建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新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突出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制定了建筑垃圾处置的收费制度。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市场,实施对建筑垃圾的全面管理,有个管理成本问题,而建设、施工单位对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也有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实施收费制度。这里遵循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谁产生垃圾,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依据是国家计委、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2002)872号文件精神中的有关规定。

篇5

一、公共征信系统与民营征信系统:两种不同的征信模式

(一)美国社会信用体系是以民营征信服务为特征的市场化模式

考察中我们看到,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主体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征信国家。其具体表现是,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随,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主体。美国的征信服务机构,都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营征信机构(或称为私人信用调查机构),这些机构具有如下明显特征:

1.在机构组成方面:美国的信用调查机构主要由私人和法人投资组成。美国没有公共信用调查机构,其信用调查报告几乎全部由民营调查机构提供。从征信机构的结构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存在着数千家信用调查公司,在此之后,由于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美国的征信行业进入了一个明显的市场整合期,通过兼并和合并,征信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据美国消费者信用协会(CDIA)提供的资料,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由原来的2000余家减少到目前的400家左右,由此带来了征信市场集中程度的显著提高。目前美国的消费者信用报告主要由前述的三大征信机构提供,其余的小型征信公司只在某类业务或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提供服务。在企业征信服务方面,邓白氏公司则几乎占据了美国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2.在信息来源方面:民营征信机构的信息来源广泛。在美国,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的信用信息除了来自银行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外,还来自信贷协会和其它各类协会、财务公司或租赁公司、信用卡发行公司和商业零售机构等。其方式是由征信公司与上述机构自愿签订协议,由后者按协议约定向征信机构定期提供信用信息。企业征信公司搜集的数据来源与消费者征信有所不同,主要是美国各公司定期提供的公司内部信用信息和一些政府公共信息,而不是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多数银行不向信用调查机构报告它们的企业信贷数据(主要是出于竞争和保护商业秘密的目的)。

3.在信用信息内容方面:民营征信机构的信息较为全面。不仅征集消费者的负面信用信息,而且征集正面信息。特别是在对纳税人的基本信息数据、税收状况信息、企业地址、所有者名称、业务范围和损益表以及破产记录、犯罪记录、被追帐记录等方面,民营征信机构的数据更多、更全面。

4.在服务范围方面:美国消费者信用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要受国家“公平信用报告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约束,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才能使用相关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必须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和查询情况予以记录和保存,以备监管部门检查。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消费者信用信息的获取与其是否曾向征信机构提供数据信息则没有对等关系,换言之,并不是只有提供数据者才能获取数据信息,非数据提供者也可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获取相关信息。这表明,美国民营信用调查机构是面向全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私人银行、私人信用机构、其它企业、个人、税收征管机构、法律实施机构和其它联邦机构,以及本地政府机构等,这些机构都是征信报告的需求方。但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的信用中介服务完全是依市场化原则运作,即信用调查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是商品,因此有价值和价格,按照商品交易的原则出售给需求者(除特殊规定的条件下可免费提供),这是美国民营征信行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制度基础。

在美国,从事消费者征信的机构,均提供消费者的历史信用数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的消费者信用数据可保留7年,破产信息可保留10年。而企业征信机构,一般提供12个月内的企业信用数据信息。

5.在业务范围方面:美国的民营信用调查机构在从事消费者征信和企业征信业务上有明确的界限,大型信用调查机构的业务更是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比如邓白氏公司主要为社会提供企业信用报告和评分(特别是中小企业),而很少涉足消费者信用调查业务;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和菲奇(Fitch)等公司专门从事证券信用评级业务,重点为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服务;三大消费者信用局则主要对消费者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评分并销售信用报告。虽然在个人信用局的业务中,也会涉及到企业信用信息(如Experian和Trans  union公司都提供一部分企业信用报告),但是规模很小,不是其核心业务。这种业务上明确的社会化分工,使不同的征信机构重点围绕着各自的核心业务不断创新、研究、设计,并不断推出新的信用报告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公共信用调查系统的特点与模式特征

在与世界银行专家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建有公共信用调查机构(也称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在世行专家调查的56个国家中,有30个国家设有这类机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起源于欧洲,德国于1934年成立了欧洲第一个公共信用调查机构,法国的同类机构产生于1946年。1992年10月,欧共体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将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定义为:“为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关于公司、个人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负债情况而设计的一套信息系统”。通过参考世行对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公共信用信息调查机构具有如下特点:

1.机构的组成和主要职能:公共信用信息调查机构主要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或银行监管机构开设,并由央行负责运行管理。建立公共信用调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服务,为央行提供发放信贷的信息,包括金融机构对个人借款人发放的贷款、贷款评级和贷款附属担保品的价值信息等,而不是为社会提供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报告。这就决定了该机构不可能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公共信用信息成为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构为本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最新的借贷大户和银行风险的基本情况,为强化监管和风险分析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有助于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风险进行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2.信息数据的获得:与民营征信机构不同,公共信用调查系统通过法律或决议的形式强制性要求所监管的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参加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按法规的严格规定,这些金融机构必须定期将所拥有的信用信息数据报告给公共信用登记系统,而不是像民营征信公司那样,根据与金融机构间的合同约定提供数据信息。这种强制性的征信方式,使公共登记系统几乎能够覆盖一国的全部金融机构,但是它们并不收集所有的贷款资料,而只是在一个规定的起点上收集信息数据。许多国家规定了金融机构向公共调查机构提供信用数据中的最低贷款数额(各国规定不尽相同),低于这个数额则不需提供,这就排除了相当一部分信用信息数据。而民营征信机构的特点则是可以提供每单笔贷款的详细资料。

3.信息数据的范围: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信用数据既包括企业贷款信息,也包括消费者借贷信息,与美国民营征信机构中二者在业务上有明显边界的特点大不相同。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包括正面信息,也包括负面信息。与民营的征信机构相比,公共信用机构的信用信息来源相对较窄,例如,它不包括来自法院、公共租赁公司及资产登记系统和税务机关等其它非金融机构的信息,也很少搜集贸易(商业零售机构)信贷的信息,只有不到1/3的公共调查机构掌握信用卡债务的信息。对企业地址、所有者名称、业务范围和损益表以及破产记录、犯罪记录、被追帐记录等信息基本不收集。许多国家公共信用调查机构只当前的信用数据信息,而不提供借款人借贷信息的历史记录。

4.信用数据的使用:许多国家对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使用有较严格的限制。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其数据的提供和使用实行对等原则,即只有为该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数据的机构才能获取数据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是经过汇总后的,而不是具体的单笔信贷详细资料。这是因为,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是为监管服务,只有出于提供贷款审查目的才以汇总的方式向数据提供机构提供其他机构的信息。因此,实际上公共信用登记机构的信用数据只是向金融机构提供,而不向社会其他需求方提供,即该机构主要不是提供社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这种对等的原则也决定了这种数据使用不是商业化的,即这类信用报告不是商品,因此,即使有收费也很少。

概括起来,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模式与民营信用调查机构的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是由金融监管机构设立,更多地体现了监管者的意志和需要;民营征信机构是由私人和法人组成,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是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信用监管服务,而不考虑社会的商业化信用信息需求;民营征信机构是为社会更广泛的信用需求服务,服务范围更宽、更广、更全面。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强制性地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民营征信机构的数据的来源更全面,除银行数据之外,还包括来自商业、贸易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使用更多地是金融机构内部为防范风险的信息互通,而民营征信机构的信用报告则是商品,强调为需求者提供商业化、个性化服务。

二、两种不同征信模式产生的基础与条件

是什么原因决定了不同国家对不同征信模式的选择?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和对世行的访问,我们感到如下一些因素在征信模式的选择中不同程度地起着作用。

(一)经济发展和信用规模的扩大是民间征信业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民营征信业的起源来自于经济发展中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需求。我们从美国CDIA了解到,最早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共享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从伦敦的裁缝行业开始的,由行业内相互之间对消费者守信情况的互通,发展为在固定时间内进行信用信息交流,防止消费者违约和不守信用的现象增加。随着发展,出现了第三方专门收集消费者信用状况并加工生产成信用报告出售给需求者的民营征信机构。在美国,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对信用信息的大量需求。在这一时期,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银行信用和民间信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社会的信用需求和消费者借贷活动的增加促进了金融信贷和其它信用方式的发展,进而产生了金融机构、商业机构对消费者和企业信用调查、资信评级的市场需求,民营信用机构和征信业务便应运而生。在一战、30年代经济危机和二战期间,美国民间征信业曾受到很大影响,制约了其发展进程。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信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征信和信用评级等行业快速发展起来。到60年代,美国全国已有2200多个民营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主要业务是收集、整理、加工、储存、评估和销售消费者信用报告。

美国的消费者征信机构首先是从地方发展起来的,在较长时间内,征信业务的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使人们的流动性受到限制,以及对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制,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本地金融机构或商业机构获得信用贷款,使得信用信息的供求双方一般都局限于一个地方或城市,因此,地方征信机构的信息更集中和实用。这就导致了地方消费者征信机构数量的增加。从征信手段看,在相当的时期内,美国民营征信机构是靠手工调查来收集、加工信用信息和生产信用报告。

20世纪60年代后,有三大因素促进了美国民营征信业的发展:一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这就促进了信贷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信贷机构对信用报告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二是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导致自动化操作手段代替了手工信息收集手段,加上信息技术产生的规模效应大幅度降低了征信行业的生产成本,使其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并为信用产品提供了新的传送渠道;三是美国于1971年颁布的《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使征信行业在法律的严格规范下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有效解决信用信息收集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隐私的关系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大大促进了征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自50年代开始的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美国城乡居民汽车消费的超常增长,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半径迅速扩大,客观上要求信用规模和信用活动范围随之扩大。特别是70年代后信用卡等公司的迅速崛起,为征信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社会需求,促进了征信行业谋求业务量的扩大和跨区域的拓展。这些原因综合作用导致了美国80年代后征信行业跨区域兼并和重组的趋势日益明显,其结果是征信机构数量的减少和市场集中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征信机构核心业务的发展和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趋势,使信用信息更全面更准确。

庞大的消费信贷规模是美国征信行业发展的客观基础。截止到1998年,消费者所有的抵押贷款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包括第一和第二抵押权以及房屋产权贷款),另外,非抵押消费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及其它个人分期付款)的总额也达到1.33万亿美元。同时,美国征信行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战后美国政府的公共政策长期致力于鼓励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机构向城乡居民提供贷款和其他方式的信用支持与服务。这种政策的直接结果是美国利用信贷消费的人口比例大幅度增加。1956年有大约55%的家庭申请了某种形式的消费信贷,到1998年,消费信贷已为74%的家庭所利用。这种消费信用的快速发展在提高国民的投资能力和改善其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更快地促进了美国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迅速增加着市场需求,进而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此期间,征信服务对于消费信贷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信用报告大大地降低了提供信用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信用提供者的风险,使更多的家庭和个人获得了贷款。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随着技术进步、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信用活动的增加,产生了对信用信息服务的社会需求,私人征信机构先于美国而产生,并在经济活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英国等工业化较早的国家,私人征信业发育更早。实际上,美国最初的民营征信活动经验更多地是借鉴于英国等国家的征信业务实践。在20世纪,英国等国家的私人征信活动发展也很快,并且通过兼并和重组形成了一些大型跨国征信公司,如Experian就是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大型民营消费者征信公司,其业务已发展至世界许多国家,在美国也成为三大消费者征信公司之一。这表明,无论是在美国或是在欧洲,经济发展和信用规模的扩大是民间征信业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另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建立了公共信用调查机构,而民营征信业相对不是很活跃。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慢和信用规模小,而更多的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同和征信理念的差异。

(二)法律制度与征信理念的差异影响了不同征信发展模式的选择

曾有人提出,促使一些国家成立并利用公共信用调查机构的原因,是由于该国民营征信机构缺乏所致。但实际上许多国家(如巴西、智利、阿根廷和欧洲部分国家)是在已经建有民营征信机构的前提下成立了公共信用调查机构。根据世界银行对不同国家的调查结果,选择不同的征信行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法律制度和征信理念。根据一些信用专家的观点,在法律制度上,实行以拿破仑法典为基础的国家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信用调查模式(如法国、意大利等)。因为在这种法律制度下,对债权人的权利保护相对少一些,相应地限制了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而建立公共调查机构的可能性更大,其目的是补偿或部分补偿政府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不力,从而防止信用活动中的风险。

选择建立公共信用调查机构,还基于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认识和征信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影响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民营征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借款人隐私保护的认识。这些国家实行的是高水平隐私保护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相关法律文件中规定,必须经过借款人的明确认可,方可征集和使用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这一原则还被写入了于1998年10月生效的欧洲议会95/46号文件中。文件规定:“在个人数据处理和保证个人信息自由流动方面必须保护个人利益。”这一文件也被称为“数据保护指南”,这一文件的生效使欧洲一些国家的相关立法变得更为严格。例如法国的法律规定,不仅每次征集信用信息时必须征得借款人的书面同意,而且每次信用报告时必须再次得到本人书面认可。在这种状况下,民营征信机构很难有发展空间。二是这些国家明确禁止征信活动中披露借款人的白色(正面)信息,认为这属于个人隐私,而只允许征集和披露黑色(负面)信息。这种基于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理念和极严格的信息保护制度,制约了民营征信行业的发展,使其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运作,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公共信用调查系统的建立。因为公共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基本上不向社会公开,不存在披露隐私的问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以民营征信服务为主体的市场化模式的国家,在征信理念上不同于欧洲国家。例如,一方面,美国除特殊的情况外,一般不需要经过消费者本人的认可,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可收集、加工、存储消费者信用信息,并销售相关报告;另一方面,在消费者信用报告中,不仅包括负面信息,也包括正面信息。根据美国的征信理念,正是正面信息被采集和使用,才保证了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创新出更多的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为社会所用。这种征信理念所带来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制度设计,大大促进了美国民营征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并扩大了社会信用规模,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拉动了市场需求,带动了经济增长。

篇6

在学习党的十以来的历史之后,对我触动很大,教育很深。结合自己当前的工作,我们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完成好工作任务。

提升素质,改进作风。监狱事业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面对新情况、新要求,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更应该把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我们应该狠抓业务学习,尽量克服工学矛盾,注意在工作中学、实践中学,向优秀的同志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找准差距,改进作风。结合目前的监狱工作,积极参与学习与交流,进一步净化思想,提高思想觉悟,为下一步以及以后的工作集聚动力。

考验能力,改进作风。在实干当前中当先锋。当前的发展正处于历史的机遇和关键期,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克服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存在的固有弊端,着眼新的实际,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道路,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树立形象,改进作风。作为一名监狱民警,我们应该把对工作负责与本职工作统一结合,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与平时的言行举止相结合,为监狱事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篇7

1该系统的核心是实现人事部门的办公信息化,集中管理人事基础数据,管理日常业务,包括人事部门信息,所有教工信息,薪资福利、保险等信息。该系统的外延是与校内各相关系部、教工的接口,包括以下几部分:(1)与各相关系部之间的信息交换:人事将每月工资的表格传递给财务,学期末教务将代课情况传递给人事等;(2)与校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接口:各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查询权限范围内的教工信息;(3)与普通教工的信息交互:人事可以向教工及时信息,同时教师可以向人事及时提交反馈信息。

2基于对应用和信息安全两方面的考虑,系统拟采用C/S(Client/Server)和B/S(Browser/Server)相结合的模式。人事专职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可以基于C/S模式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直接管理,其他人员则通过B/S模式进行访问。

3B/S模式下人事网站首页设计是关键,需要信息布局合理且界面友好。内容应主要包括公告栏便于及时人事信息,登录窗口便于教工及校级管理人员登录并进行相关的应用,政策文件栏便于教工了解人事政策信息,友情链接栏链接本校、省教育部门、友好学校的网站。

4C/S模式下系统功能模块以时间为主线来设计,如图所示。

人事管理信息化逐步完善的思考

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MIS的不断完善,更需要管理体制和人的不断成长。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MIS和人事业务流程相互促进,共同向前发展。在MIS的实践应用中,一方面满足人事上不同的信息需求,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应逐步加深人对现有业务流程的理解,发现问题,为改进业务流程积累经验,然后再反过来不断完善MIS的功能和人性化设计。这样,MIS和人事业务流程就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2加强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信息是制定政策制度,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信息安全出现问题,那么建立在这之上的所有行为都是无意义的。信息安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保证,例如权限设置,输入验证码,服务器安装杀毒软件,网络中设置防火墙等等,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完善安全机制,加强安全意识,道德规范,和具体的规章制度。

篇8

    一、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就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对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在该通知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那么,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因为我国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农业劳动力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对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较大需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家庭经营规模小,户均8.4亩,而且被分成若干块,种植2—3种作物,新技术对农户的吸引力很小,要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户引导为专业农户。同时,农业劳动力呈现低质化、老龄化、妇女化的特点。虽然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接近70%,但真正留在农村又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水平低,有典型调查表明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占50%以上。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中40岁以上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占劳动力年龄人口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2008年该比例首次突破50%,反映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特点。张红宇指出,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2]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使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短缺、区域性短缺问题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近几年来,农业规模化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1年上半年,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比2007年提高11个百分点①,2010年全国生猪、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比2009年提升了3%-4%②,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因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服务供给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又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一方面,农业(信息、技术、金融等)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存在市场失灵。正向的例子是近年来我国选育出一批优质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如在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选育”项目及“863”计划“转基因棉花品种选育”项目支持下,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陆地棉育种课题组成功选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国抗62(2000-2)”,农户在实际种植中效果良好。反向的例子是良种供应,我国现在持证种子经营企业有8 700多家,但99%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国内前10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仅有13%,面对国际种业公司的垄断基本上无能为力③;如山东寿光的蔬菜种子,由于政府缺位,当前超高价位的洋种子正在蚕食菜农的利润空间。农业金融服务方面,供求失衡问题凸显,农民贷款困难,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政策性农业金融值得我们借鉴。可见,农业服务的市场失灵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农业服务也存在政府失灵。政府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包办一切,在市场上可以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部分农业服务,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由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农业服务的经验也可以学习。此外,行业管理部分(如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等)要交给农民自己管理。

    三是因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我们切 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而农业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创建,农业现展理念形成,新型农民培养等,都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如此,则家庭经营可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可以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而统一经营可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可以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可以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二、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各地的实践结合起来,很好地回答了“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问题。根据供给主体、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的差异,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进行概述。

    (一)根据供给主体分类

    一是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国家层面,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以农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国共建设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218亿元。在全国各地,许多地方由当地的农口部门牵头,联合相关机构建立了现代农技服务咨询平台,为农民生产提供服务,如浙江的农民信箱工程与农技110、云南蒙自的农技短信平台、山东临沂的庄稼医院、陕西岐山的《农民之友》电视节目、吉林省农委与网通公司共同组建的“12316”农业服务网、海南海口的电子农务博客等。同时,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如浙江省上虞市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粮食、蔬菜、水产、茶果、畜禽、花卉苗木等六大主导产业中全面推行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制度;根据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性质,上虞将全市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分为首席农技师、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并按产业确定技术人员,按业绩对每个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奖励。

    二是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除了农口部门,许多相关部门也在为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贡献,效果显著。如科技部的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入户工程,中国科协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合作总社的新网工程(农资连锁配送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等。

    三是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提供的,包括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土地流转服务等,如浙江省桐庐县中门村依托茭白专业合作社对1 300亩基地500个农户开展种苗、植保、耕作、品牌、销售等五统一服务,并利用村的资源开展内外协调和联络,村组织为合作社提供办公和技术服务场所,共同推进统一服务;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尚书圩村的农户在村委会指导下将手中的林地、林木产权经资产评估折成现值后入股,成立尚林毛竹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来负责一切林业生产与相关的经营活动,最后根据合作社的收益进行按股分红,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也委托给了村委会;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木兰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483户农户以1 600亩抛荒地和低洼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包流转给32个大户从事粮油和特种水产养殖等规模经营。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经营活动的合理分工,农户可以专心于农业生产,而将其他农业经营活动,例如农业生产投入品的采购,新技术的选择,信息的获取,产品的分级、包装、加工、贮藏、运输、营销以及品牌化等分离出去,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统一经营与服务。[3]具体地说,有产前团购与技术服务,如山东省武城县农民科技信息服务协会为农民朋友提供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团购直购”服务,通过集体向厂家直购,比市场价可节省10%;产中技术指导服务,如陕西省富平县周家坡苹果产业化协会成立于2002年,目前有会员1 600多人,拥有2 000多亩的果园基地;产后服务,如山西太谷县同怡农产品经济合作社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业务,合作社优先收购会员的葡萄,收购员记录每户的价格、数量等信息,结算时拿出净盈利的20%,按照农户的交易量分别返还给农户。

    五是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比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其主要通过如下模式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1)“公司+农户”模式,即龙头企业为基地上的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农户按公司的生产计划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产品由公司按照合同价格收购销售;(2)“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此种模式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农民自己成立的合作社(或专业协会)通过与企业达成一致来提供,由于提供方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采纳新技术、对信息的信任度等等都比原来的“公司+农户”模式下的要好得多,事实证明,此种模式下,农户的违约率也大大降低,企业直接与合作社打交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3)“公司+政府机构+农户”模式,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政府机构对接,利用政府部门的组织资源连接农户,这样也可以减少企业与农民的交易成本;(4)“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即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村委会作为中介和农户进行对接,可以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农民对村委会也比较信任,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信息的沟通,另外,对于农民的生产过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六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除了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外,其他社会力量,如不同民间服务主体,也因地制宜地提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1)村级科技服务站(员)的以服务换市场模式。服务站是依托农资供应商、农民技术员或专业大户,在行政村建立的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农资供应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方面,具备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咨询和政策宣传功能,另一方面,具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服务和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功能,可以确保农资优质廉价和农产品优质优价,有利于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配送,统一销售价格。这类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农民购买其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是典型的“服务换市场”模式。(2)农村经纪人协会服务模式。在县或乡镇层面上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把分散的经纪人联合起来,有利于为农民解决产后销售问题,促进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3)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模式。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多年发展中探索出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并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对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如山东菏泽的“农村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农户”,通过信用社向合作社派驻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信用社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水平;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信社创建了“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湖北省嘉鱼县农信社大力支持蔬菜基地建设,近年来累计投放贷款1.5亿元,使该县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

    (二)根据服务性质分类

    从上述各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具体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的。这也符合农业服务供给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特点:政府失灵的地方,用经营来补充;市场失灵的地方,用公益来补充。此外,由于一些经营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公益性支持,所以具有半经营半公益的性质。具体地讲,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口以外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公益;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民间服务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经营;半经营半公益服务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征决定其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是半经营半公益服务,与农业公共服务部门、私人部门相比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4]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农民合作组织需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扶持。

    (三)根据服务内容分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服务有所不同,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单项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就种植业而言:民间服务主体在所有服务的提供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水利设施及灌溉服务的提供外,其他各项服务的提供比重均超过60%。水利设施及灌溉服务的提供占最主要地位的是村集体,政府作为服务主体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有:提供水利设施服务、施肥指导服务、购买良种服务、打药技术指导服务和灌溉服务。村集体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相对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提供水利设施服务、灌溉服务、机耕服务和提供租用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农产品储存、打药技术指导、施肥指导服务。龙头企业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收购与销售、加工、包装和运输服务。科研单位在所有社会化服务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服务项目是购买农药、良种和化肥的服务。就畜牧业而言:政府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养殖业各环节单项服务的提供中,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防疫、饲养技术和优良种畜禽的提供。村集体在养殖业各环节中提供的服务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畜禽产品的运输和加工服务、畜禽的治病服务、畜禽的防疫服务。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养殖业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饲养技术的提供、畜禽的销售、畜禽的治病及优良种畜禽的提供等。

    从农户需求角度来看,我们调研发现农户对综合性社会化服务需求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信用等级证明、贷款担保、介绍贷款渠道、组织集体贷款和组织外出打工。农户对种植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的顺序分别为:购买化肥、购买良种、购买农药、灌溉服务、收购与销售服务、水利设施提供服务、购买农机、机耕服务、播种服务、打药的技术指导服务、施肥服务、租用农机、大宗农作物收割服务、农作物采摘服务、大宗农作物脱粒服务、农机修理、运输、农产品包装服务、农产品储存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户对养殖业单项社会化服务需求顺序分别为:畜禽防疫、畜禽治病、畜禽销售、饲养技术、优良种畜禽提供、饲料供应服务、屠宰服务、畜禽产品运输和加工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就服务内容来看,无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有着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之分,所以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时要注意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的协调发展。

    三、怎样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强化双层经营中“统”的功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要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展开,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形成长效机制。具体地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由各级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上联农业科研、交易单位,下联村级服务站点、科技示范户、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专职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面,要发挥专业服务公司的作用,让农民可以随时找到与之相应的耕地、灌溉、植保、收割、运输等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供销社的流通功能和合作社的组织功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推进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要逐步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组成的,相互配套、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信息服务方面,要实现农村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渠道多样化、手段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方面,农产品安全的监管、检测、法规、科技支撑、标准体系建设等都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

    (二)主体建设

    就政府主体而言,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其中,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管理体制创新,还是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健全、村级服务点建立、高素质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培养,都需要在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目前,县级技术推广机构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同专业分属不同的部门领导,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县级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定位是确定公益性农技推广的职能,构建公益型推广模式,主要推广以下几类技术: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的相关技术,以及对整个国家、地区产生总体性影响的技术;难以保密的公益性技术;一些经济效益不太明显但公益性明显的技术。2009年,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指出,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坚持公益性定位,在人员编制、财政经费、服务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在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为农服务实效;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职责,切实解决乡镇或区域性农技人员服务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与各地乡镇机构改革相衔接,统筹规划,综合建设,全面推进改革与建设工作。在政府主体建设过程中,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理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摒弃利益部门化;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5]

    同时,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要切实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发展供销合作事业,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村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满足合作社实体建设的金融需求与农户资金借贷需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优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继续发挥专业技术协会在信息传播、技术培训、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农民经纪人立法工作,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农业专业服务公司的发展,扶持农民创业。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

    此外,还要认识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反过来又会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水平,同时促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

    (三)市场建设

    一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加快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建设以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农村流通现代化中的作用,如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近期达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流通网络为载体,通过实施信息化改造,促进农村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步伐。要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支持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鼓励社有企业积极利用农村物 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拓农村市场。

篇9

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象。单一的评价无法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才干,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妨碍乃至损害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我需要和自主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和主体精神的激发完善为目标,做好学生评价工作,不仅是确保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得以落实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需要。对此,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二、《历史与社会》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

根据课程改革和学科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评价的要求,在市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我在历史与社会课改实验中对学生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具体做法是:对学生的评价共由五部分组成,即学生平日表现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纸笔测试的分数和教师评价,最终结果从定性、定量分离走向二者结合,采用“分数+等级+评语”的综合评定。这样的评价坚持实事求是,体现个性,力求综合评价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杜绝了以前以知识为本位、只重视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掌握的陈旧评价模式。

(一)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

对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重点是指课堂教学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师生共同参与。它可以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也可以是教师写的课堂观察记录,评价不以知识的正确与否为唯一标准,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个性,也就是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性进行评价。例如,黄剑斌同学比较内向,很少主动发言,在上《商鞅变法》一课时,他举手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部分同学取笑他,认为他应该得零分。我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这道题他没有答完整,但今天他敢于站起来发言,这是不是进步呀?”我再进一步说,“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抓优点、闪光点,评价应该对他起鼓励和促进的作用,而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如果给他得零分,他今后可能永远都不主动发言了。”经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都会争先抢后地发言,不仅课堂活跃,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行为实验科学也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并在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我设计了一张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作为学生日常课堂表现评价的参照。

历史与社会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

姓名: 班级: 小组: 学习课题:

(二)学生互评

我尝试每两个星期抽出课堂五分钟进行学生互评,互评的方法是每位学生都负责评价一位同学,每位学生都会得到评价,评价对象按次序轮流。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会得到7-10位同学的评价。互评的依据是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档案袋中的记录,评价结果以评语方式出现,放入学生的档案袋。学生写的评语有:“你用画画来回答真棒!”“你知道的比我多得多!”“评价汉武帝的小论文为何没写?补上好吗?”“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就是字太差,练练字吧!”这些评语切中要害,而且具有趣味性、鼓励性、建议性、批评性,使学生能够接受,而且弥补了以分数为单一评价标准的评分制度的不足之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评价

这一评价在期末进行,依据是一个学期中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及相关记录。小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六至七个小组,先由学生自评半年的表现,而后小组成员发言。评价一分为二,要求不足之处以希望性的建议方式提出,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

(四)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学生评价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存在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它既包括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打分,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还包括教师在作业本上的批语。学期末,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作出中肯的整体表现评价。我把教师的总结性评价放在小组评价之后进行,主要运用激励性的言语,简洁、恰当、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同时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要求,并将其写成书面文字,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在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评价时重视情感的投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评价是真诚的、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就容易接受,并产生震动,受到感染。这样教师的评价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五)开放性考核与纸笔测验

我市的《历史与社会》考试由两部分组成,实行开放性考核与开卷纸笔测验相结合,分值分别占20%和80%。实行这样的考试形式,是课改后的一个新亮点。此方式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探究分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开放性试题部分,我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主要是根据教研室的统一要求,考核内容根据课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社会热点,如调查采访、社会实践的报告或感想、小论文、办小报等;考核形式上允许并鼓励重考,让觉得自己考试不够理想的学生,有重新考试的机会。纸笔测验的题目也给学生提供选择和较为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允许出现不同于“参考答案”的答案。我还让学生参与成绩的评定和评语的形成,这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在给出学生分数的同时,我还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如“虽然这次考试你只得了70分,但你要比有的同学得90分还可贵,因为这70分和你过去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实践证明,这种尝试的效果是良好的。在我对本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八年级开放性考试的调查中,有96.24%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考试方式,100%的家长和教师赞成这种方式,它展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大生命力。

三、总结与反思

纵观对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我感到评价有以下优点:

第一,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平时的努力是有用处的,这种评价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评价结果以评语的方式出现,激励、鼓励、建议性的评语,使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看到了希望,利于学生发展。

第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尤其是自评,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又使学生懂得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好与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

第四,评价的优点还体现在期末备考阶段。因为是开卷考试,可以带资料进考场,学生均能够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压抑感,也使考试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使考试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我认为,实践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滥用鼓励评价,效果会不明显或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鼓励赞扬的同时应注意评价的客观性。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指导,可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与鼓励肯定性评价一样,引导否定性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是运用的方式要巧妙些。

第二,评价的语言或形式还是比较单一,如大家拍手表扬、发奖品等等,开始学生感到新鲜,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形式。所以教师还需要不断研究,更需要创新,这也是评价能否促进学生发展的一大关键。

第三,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在行为,更应注重对他们内心的体察,否则,不仅不能达到评价的功能,还会伤害他们。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说:“万超同学尽管记性不够好,反应不够快,但他很努力,所以进步很大。”言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本意是表扬学生,但在学生的头脑中却形成了万超“反应迟钝”的概念,这种伤害很难弥补。教师的某一句话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另外,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费时费力,工作难度大,把握不好就容易走过场。

四、结束语

几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使我深深地体验了开放性、激励性评价制度的优越性,它留给学生的是渴望成功、追求进步的机会和空间,一次不行,还有下次,这方面不行,还有其他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2]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

一、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定位

独立学院是中国2002年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在原来大学二级学院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新事物。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了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截至2010年3月25日,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超过100万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独立学院定位为三类本科,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是社会对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社会的需要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力量源泉,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重视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指导,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摆正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市场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

从会计专业人才近年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一般都比较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因此招聘时要求数年的工作经验,换句话说要求应聘者无须上岗培训就立即能够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事实上,这是市场经济下的今天企业作为经济人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中国多数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财会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熟悉会计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操作技术,具备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机关团体从事各种财务会计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考察上述情况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仍然侧重理论培养而对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重视不够,这种目标模式事实上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根据国家教委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要求,本科会计教育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具备实用性、创新性、通用性和外向性的素质特征。其中实用性即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应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相应也应成为会计专业教学首要的或基本的目标。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需要会计专业教育和教学内容必须紧扣社会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2]。

三、构建独立学院特色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中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独立学院的培养特色,我院采取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每学期从理教课时中取出3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第7学期用整个学期进行专业综合实训,构成了培养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认识是独立学院学生进入专业、了解专业,为以后专业学习进行铺垫的关键环节,其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热情。为达到实习的最佳效果,我院会计学专业经过精心安排和经验总结,采用了“专业导论+专业资料查询分析+小组讨论发言+基础常识”的模式。新生入学第一周,就针对还在军训的学生进行两个课时的专业教育,使之了解我院会计专业的培训方案、三类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专业相关课程、专业称职证书等。经过一学期《初级会计学》的学习,为了使学生后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展开,在专业认识实习中增加了会计基础常识这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诸如各种支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外来原始凭证并掌握如何填写,熟悉常用的自制原始凭证的种类、编制要求和常设项目,熟悉各类账簿各类及其各自的作用。专业资料查询的内容有:专业特色及定位、行业状况、法规变革、各种会计相关证书的考试、就业趋向、考研定位、会计典型案例分析等。学生自由结合组队,按实习内容分模块收集资料,在规定的时间每组派代表发言,陈述本组相关内容的观点,指导教师当场点评并给予成绩,该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实习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手写实习报告,写出心得体会。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发言稿件及获取了丰富的专业相关知识的准备,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树立了信心,坚定了未来学习、就业的方向。

2.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是会计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必修课,是学生接受会计实验的第一步,学生主要掌握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对账及结账、更正错误、试算平衡、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等会计基本的实务工作。实习的任务是通过课程设计实习,结合刚学过的《初级会计学课程》,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程序,掌握实际操作方式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务实敬业精神和坚持原则、严谨认真、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使学生熟悉财会部门各岗位之间以及与其他职能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联系。

3.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通过《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了解会计电算化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的操作方法。以《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中的资料为建账资料,利用财务软件实现手工账的业务,并与手工账实训流程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加深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掌握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使学生对电算化的优缺点有一直观的认识。在掌握用友ERP-U8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的同时,还能够处理会计核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以能够独立操作该软件系统为最终目标。

4.ERP沙盘模拟实训。在实训模拟中学习和认识ERP沙盘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了解真实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模拟企业经营运作全过程,直探经营本质,要求学生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企业经营和未来市场环境变化,分别做出发展战略、生产、产品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决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选择就业岗位提供一定基本知识。

5.会计手工账综合实训。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是综合的、全面的,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使他们能够胜任实际工作单位的所有会计工作。会计手工账综合实训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完成后的实践,主要是配合会计教学的需要,从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操作,到综合运用所学的会计学、税法等知识,在校内实验室里进行成本核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财务报告的分析等,通过对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模拟练习,既可扎扎实实掌握会计实务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又有助于学生对该课程体系的理解,从而建立起该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及科学性。

6.网络创业实训。《网络创业实训》是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模式而设置的实训环节,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训。通过本实训,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复合型特征的、高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训的宗旨在于:将必要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相关的项目中去,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动手实践完成项目任务为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以阿里巴巴淘宝网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营销与创新创业一流的全真的实训环境。

7.财税会计综合设计。财税会计综合设计是我院从2008级才开始试点进行的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实训内容为:选择一家一般纳税人的制造企业的3个月的业务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每人为一个单位,用12周的时间,分别对该企业的业务进行会计综合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实训、纳税申报、纳税筹划、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等工作,使学生掌握会计各个岗位在企业的具体任务。之后是为期4周的企业岗位实习。

8.毕业实习。虽然在模拟情况下进行了综合设计的实习,但模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差距。为弥补模拟实习和实地实习相比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了解,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充分达到胜任会计工作的程度,在毕业学年共安排8周的时间,赴校外进行全方位会计实务实习。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在毕业班中开展三方人才定制培养,直接为企业输送人才,促进学生就业。

四、展望

一个地区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水平,取决于该地区实践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程度。中国教育文化的传统、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利性期望、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教师与学生的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制约着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施。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程,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真正落到实处,其方法和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外部企业资源平台的扩展,我院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在以后的实践教学进程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博迪.从实践教学环节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 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

篇11

篇12

处于当今的网络时代,电网企业相当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程度编制了企业信息化战略,力求全面提升对企业各业务职能战略的信息支持能力。应用系统是电网企业信息化支持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直接支持企业各项业务运作和管理,信息化是通过应用系统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持,来实现信息化对企业各业务职能战略的支持。

目前电力生产业务繁多,业务逻辑复杂,业务之间关联程度高,耦合度强。因此,电网大生产管理平台必须具有一个基于组件的、高聚合、低耦合、具有良好扩展性能的体系结构。起源于探索平台适用性的考虑,在2007年,广东电网公司以江门供电局为试点建设基于EAM平台(MAXIrdo)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希望通过从技术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分析其先进性、易用性和局限性,以供同行参考。

2 系统架构

标准EAM平台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资产、服务申请、预防性维护、作业工单、项目、标准作业计划、库存和采购等,主要偏重于设备维护。但对于电网企业的电力生产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网企业的电力生产特别着重于安全管理,如标准EAM缺少工作票、操作票、停电管理、可靠性管理、安全性评价、技术监督等,仅仅只有EAM不能满足电网生产需求。

为了满足电网企业生产实际应用的需求,项目开发组从制定系统功能规范、数据规范、编码规范开始,对系统数据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从而尽量使系统不仅可较好地满足管理层、决策层的需求,实现集约化管理,也可较好地满足业务层的需求,在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各种运行管理规程通过系统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

目前电生产管理平台采用的建设方法是:以EAM作为核心产品和技术平台,扩充电网数据模型(包括变电设备、输电设备、调度端设备模型)、电网生产专业管理流程(包含工作票、操作票、停电申请等)、图形展示辅助模块。建设完成后该平台能具备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的工作流程,满足调度、运行、检试、计划、安监和技改大修项目管理等各种工作需求,构成比较完整的集约化一体化平台。从进度看来,EAM平台的建设周期较短,仅仅用了1年就基本完成建设。

3 系统主要功能

3.1 资产管理

EAM以设备资产管理、维护资源管理、标准作业计划等为基础,以工单管理为核心,以预防性维护计划和状态监测计划(预测性维护)为出发点,包容工作申请、审批、计划、任务安排、执行、汇报、分析等过程,同时结合相关的物资及资源消耗,计算出每次维护成本。设备预防性维护数据的建立,使资产的维护更加有效和及时,通过预防性维护工作和计划安排的有机结合,更好的保证了周期性维护工作的全面性,更好的保证了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在EAM平台上基于CIM电网数据模型构建的资产体系,可以非常方便的针对各专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和构建、展现其树形结构,例如:变电、输电、调度端设备等,并能针对这些设备展开检修、试验和维护等业务并得出其维护成本,非常适用于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目标。

3,2工作流管理

EAM平台的工作流引擎,能灵活配置业务流程并针对人员组进行定义,应用方便、快捷。目前已经在EAM平台上实现的业务流程包括:变电第一、二、三种工作票、线路第一、二种工作票、停电申请、运行方式变更单、远动工作联系单、安全风险预警通知单、技改修理项目管理、工单处理流程、检试报告处理流程、缺陷处理流程、安全技术交底单流程、安全督查记录流程及违章处罚通知书流程、外包工程资质审查管理流程等。

通过这些业务流程的建立,规范了全区各部门的生产业务,强化了工作过程的监管和控制。管理者通过系统可以对基层作业班组的工作内容进行监管和督导,保证了业务之间关联关系的透明化、规范化。对计划工作和临时工作的全过程管理。为工作安排的跟踪和考核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对作业相关的安全情况、执行情况、人员情况、物料情况提供了全景展示。

3.3 标准库的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分类标准库、厂家/供应商标准库、型号标准库、缺陷代码库、危险点及预控措施标准库、试验报告模板库、标准作业计划、常用语配置等内容,这些标准库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数据规范性、可用性以及系统初始化的快速性和高效性等问题。采用厂家、型号标准库进行基础数据录入后,可完全保证数据正确、可用,有效解决基础数据录入工作量大、耗时长、数据不准确、统计难等问题。

3.4 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内容包括:备件、技术规范、预防性维护、缺陷、评级、异动信息、运行信息、作业工单、巡视结果、检试报告等。同时,运行、检修、预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随时对所关心的设备属性、档案数据进行查询,辅助检修、试验工作。

3.5 运行、修试记录和值班日志管理

为了能够解决巡检班、监控中心、有人值班变电站记录种类不同、格式统一、信息共享、日志小结工作量大等多模式管理问题,系统提供了各种运行日志功能、交接班记录自动生成器等智能化工具,使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解决,同时实现了运行日志自动生成、自动分解,有效避免了同一数据多次重复录人、造成工作量大、数据不一致问题;管理层人员不用去现场,通过运行日志的查询,可随时了解所辖变电站的运行、检修工作情况,从而可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迅速响应。

4 应用情况

本系统从2007年5月15日起启动建设,经过测试、培训、试用、单轨运行、系统验收等几个阶段,目前已在江门供电局本部及下属5个供电局全面实施。整个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2007年5月15日,项目正式启动;2007年10月22日,变电业务模块试运行;2007年11月5日,检试管理、输电、调度、安监管理等其他模块交付;2008年1月11日,通过省公司组织的系统功能验收;2008年4月19日,通过山东大学对系统进行的CIN符合性测试;2008年6月13日,通过省公司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

从各基层变电站反馈的情况看,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了网上数据共享,实时查询;通过使用该系统,使管理人员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修改业务流程;系统通过设备标准库的使用及各类记录标准术语的应用,实现了设备数据及运行记录的标准化管理。

但系统也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问题:

1、智能查询功能(包括报表自动生成,查询功能自动筛选及生成等)不够强大。目前管理上对统计分析的要求非常高,且需要对各专业数据进行综合运算,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部门业务仍游离在生产系统外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利其数据源生成统计报表;

2、对网络、机器性能的要求较高,需要在加快网络速度和机器性能方面加大投入,例如:服务器更换为小型机、加大网络带宽和扩展计算机内存等都会明显提高速度性能;

3、EAM平台的应用界面、使用方法灵活、实用,但非常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而且对用户的计算机语言水平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推广、培训方面的工作难度较大。大部分终端用户感觉其浏览器的界面不直观,不熟悉其启动中心、数据查询、书签等可以根据自己业务需要进行定制的特色功能。这些问It,g,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才能深入人心;

4、MAXIMO产品的工作流引擎只能单线推动,不能实现同一节点向多业务环节同时推进。这对实施人员对产品的理解能力,也是对厂家在实施项目建设时其开发能力和对平台软件掌控能力的巨大考验。

5 结束语

该系统从前期需求分析到正式投入运行,广东电网公司及江门供电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项目工作报告、进行方案审查与现场办公,解决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局生技部、各部门等部门领导紧抓落实,从各供电局抽调出技术骨干,参与系统初始化数据录入、功能测试和现场实施等工作,有效地保证了系统工程实施的正常进行;基层班组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使系统仅经历9个月的建设,就全面正式投入运行,应用效果得以迅速体现。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系统,项目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项目的组织、开发人员能够全面理解业务需求;能够对系统数据、功能进行整体、长远规划。有效避免了因为对业务、数据不全面理解,造成的数据结构不合理、不稳定,现场开发、修改程序的工作量大,导致工程进度无法控制、预算超支、工作停滞等问题。

篇13

一、不因小事而不为。小事是大事的基础,仓库的每一件小事都与大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小事做好了,大事才能更好的完成,进入仓库工作依赖,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工作千万不能马虎,粗心大意,掉以轻心,这方面我做的还不够,记得很多时候入库时都把数量搞错了,也有把价钱弄错的,导致收银员没法收钱,数量上出现错误供货商把我找了,重新给他补的货,这样的问题、错误我出现过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二、不因杂事而乱为。仓库工作头绪很多,任务琐碎繁杂,刚开始接触仓库工作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就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时间长了慢慢捉摸出来哪该为哪该不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请示的要请示,该反馈的要反馈,不该做的也绝不能做,不因事难而怕为。

三、沉着应对每件事,要胸有主见,对难缠的供货商绝对不能听他们的,一定要让供货商听我们的,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事情,不然的话,如果供货商都把货放的乱七八糟也不给摆货,那么超市工作人员就会埋怨我,不摆完货就走留个烂摊子,一定不能唯唯喏喏,震得住供货商才是最好的办法,同时也要认真负责,绝不能丢手不管。

四、超前运筹求主动。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主动,主动帮忙才显示出人的品德与素质,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范与高尚品德。

五、坚持从学习入手,提高业务能力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经历了在金膳林超市的仓库管理工作之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差距的。通过这从三月二十一号到四月十七号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实习,我更深的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与人交往处事,以后能让自己更好更快得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范文二: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那么,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一开始,对自己手工艺期望很高,没有月薪一千不干。经过艰苦的找寻工作,很多的地方的招聘都要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一听说我没有经验就跟我说“这样吧,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需要的详,我会通知你的”。经过多次面试的失败,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五个方面是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总结了以前的失败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社会实践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任何苛刻都干。最后终于在家附近的一个仓库找到了一个清书的工作,工资才700每月。

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家里花了那么多的钱把我培养长大成人,就去帮人家做杂工,心理及不平横。本来就是吗?我怎么着也是个大学生,被一些只有小学文话的人指唤过来指唤过去的,确实心理上很不舒服。但是,人总是要适应自己自下而上的环境,我不想一开始就干不下去了,不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要在自己的工作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工作做的很轻松,首先行把自己同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搞好。因此我只好暂时避其锋芒。尽快地熟悉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

在打工的这段时间里工作非常的单调,每天都是清书,搬书,没任何变化,我只好苦中作乐,和同事们一起聊天,听听他们的生活琐事,学习他们怎么做这单调的工作,很快我就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这里的生活,那些同事大都是大叔大伯级人物都很照顾我,虽说都是很简单的工作,他们都认真的教我,很快和他们都处得很好了,我也应为做事很勤快,肯动脑子,得到了主管的好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在这日子单调但是真的很充实,这些处世之道是在我学习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

休息的时候,我也主动找我们的领导和同事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和学习,工作的大师傅和我说:“我知道你是大学生有大志向,想做大事,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看做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做大事的本领也是由做小事的本领不断地积累而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辞千里。”他为我指出了工作中的很多错误和缺点,我也一直很虚心地请教大师傅还对我说:“我看一个人怎么样并不是看他学历、文凭怎么样,关键是看此人做事是否勤快踏实。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轻人就行能挑大梁,年轻人的时候不吃苦,难道到老了再吃苦吗?”

打工结束后,仓库主管给了我一些指点,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本,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选用暑期时间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你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然后他给我说了他读书时的事,他说他读书的时候,也是求知欲非常强烈,想方设法地想多学点知识,放假的时候,经常往全国各地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增长见识。”

范文三: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仓管实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仓管员的特点以及作用。看到了周围同事们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融洽的工作气氛,让我感受到能在这个集体中工作是件愉快的事情。而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也在亲身实践仓管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以下是个人在这一段时间工作中得到的体会。

1、在仓管工作中熟悉自己不内行的产品才是现在最基本的工作任务,是自己适应工作的要求、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也是为能够随时进入其他部门学习的一个基本工作技能。

2、拣货是工作的首要任务,发错货、账目错乱,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会使公司利益与形象受损。所以要看好实物、对准确编码,提高注意力,确保在第一个环节上就做到百分百的正确无误;另外还需要了解仓库当日入库的货品,多关注仓库的信息,以确保仓库是否有足够的库存。

3、要用为公司服务的理念去工作,把公司当做是自己的家,融入到这个大家庭,齐心合力经营好这个场所。

4、单纯的拣货,包货,发货,好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会给人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但既然公司安排自己负责这一职位,那就是公司对我们的信任,给我们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抱着一种感恩的心去完成自己的工作,竭尽全力完成它,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

5、仓库的一切工作不可能走捷径或一蹴而就,很多都看似小事,偏偏小事都是一环扣一环支撑起全部工作流程得以顺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