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旅融合背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系统性思考观的引入。随着人们对于系统性思考观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更青睐于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关系融合成一体来处理。农业旅游的产生过程中,系统性思考观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了对内部产业创新、完善、升级的重视,从源头上有效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步。换言之,系统性思考观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不再有着很深的界限,让人们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了两个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2、旅游资源观的改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是对山河大川等名胜古迹的开发,这种思想制约了旅游业范围的拓展。时代的进步造就了新的意识的形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开始走向所有能够激发旅游者兴趣、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旅游资源,农业旅游就是其中最具功能性的一种。在农业旅游范畴内,农业劳作、田园风光、农产品加工等都属于比较热门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观发生转变的今天,农业旅游价值逐渐突显,对它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3、农业改造的迫切需求。我国的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多、农业收入低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农业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样一个农村发展背景之下,农业旅游的进行是改善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进步的较好选择之一。农业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加大了农产品的消费范围,进而提高农业的价值和收益。
4、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现如今,虽然我国城乡统筹的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还十分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的城乡收入之比为2.77:1,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农业旅游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带来的益处则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的深入发展[3]。5、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建国之初,人们的需求往往在于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物质文化的热衷。农业属于有形消费产业,具有自然、休闲、恬静的内涵,而旅游业则属于无形消费产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的人们对于自然、休闲、恬静的满足。总的说来,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农业旅游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融合过程和变化
1、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实质上是利用农业的资源和旅游的服务来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涉及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加工、宣传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农村生活与风貌也是农业资源的一部分。旅游服务的加盟,使得农业旅游的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农业旅游融合产生的变化。总体来说,农业旅游融合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还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上得到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产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农业生产的众多内容囊括在内,满足旅游功能的充分体现;第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农业旅游由城市的休闲产业向农村延伸和渗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衔接点;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的高效化。实现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并添加了回归自然的内容,为产业的增长打下基础。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形成原则
1、理论依据。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即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现代服务理论以及系统思考理论。其中,产业融合理论是农业旅游新模式形成的核心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是以旅游资源为前提、以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导向、将表面活动与深层内容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形态理论;现代服务理论将农业、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充分结合,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旅游服务理论;系统思考理论则为农业旅游的部分到整体、短期到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农业旅游的发展不能顾及长远利益而破坏环境,应该实施可持续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形成原则。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形成包含了基础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三大原则。首先,遵循产业融合等基础理论,以此为切入点,对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次,从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多方面看待问题,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良好;最后,实行创新的理念,为农业旅游提供一个崭新的面貌,推动其新模式探索工作的进行。
(二)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要以产业融合为基本理论,从产业融合的市场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产业优化、扩大创新力度,进而实现以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业为结合体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实现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业为服务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分析
1、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特征,必须要对其中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针对变化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产生了劳动人群、劳动内容以及劳动地点的转变,即劳动人群由单纯的农民转变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劳动内容由传统的农事活动转变为农事和服务活动,劳动地点由乡村转变为乡村和旅游地;第二,在认识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转变之后,保留其中的有效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如保证人与人、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农业旅游的环境设施、服务水平、活动内容等;第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产业整合。可以通过加强创意与资源、外观与内涵、功能与表现、开发与保护、多样性与特殊性等五个方面的统一性,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
2、农业旅游反哺农业和旅游业。一方面,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不仅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还实现了产业旅游的扩展;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推动了旅游产业优化出新的形态,完成了要素的资源化、内容的丰富化、模块的紧密化。总之,农业旅游为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拓展了它们的产业范围。
3、农业旅游背后的城乡一体化。从农业旅游的未来发展前景来看,产业融合并不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平台。现如今,我国城乡差异依然显著,农业生产力不高、农村经济能力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形成了“三不高”的现象。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更长远、更广阔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区域之间和谐发展。例如,建立旅游式的田园城市,就是完成产业融合下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农业旅游的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而产业融合则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农业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业融合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以多元素的融合理念,引领农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方向,如丰富的活动内涵、拓展不同市场、提升消费档次等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素融合理念的重要内容。此外,这种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使得农业旅游相应地产生了诸多新的形态,促进了更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比如说,农业旅游可以在医疗服务上加以改善,建立田园疗养管等;在艺术上创建展览馆,扩大艺术农产品的影响力;在教育上建立乡村夏令营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建立特色婚庆服务,为游客的新婚添加自然色彩。
(四)相关农业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关产业政策作为依托,良好的产业政策对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4]。第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将资金支持政策放在首位,唯有资金充分,农业旅游才能有更快的提升,“三农”问题也可以顺利缓解;第二,农业旅游离不开宣传营销政策的支持,不管是观光农业还是生态农业,它们都需要更广泛的市场氛围作为基础,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游客,实现发挥农业旅游的作用;第三,法律是农业旅游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单单保证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还保证了农业旅游项目的健康稳定进行,进而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第四,对于农业旅游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避免发生过度开发、过度破坏的情况,有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篇2
关键词 : 农旅一体化;现代农业;现代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06-02
作者简介:王慜(1983-),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现为铜仁市委党校讲师。
0 引言
农旅一体化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完善而促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过程。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传统农业是以产品生产为主,重点是作物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着眼于以耕地为基地的农户经营,是一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生产,相对低水平的发展形式。现代农业则是一种满足基本粮食需要基地上的商品生产,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旨在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全区域的生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 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1.1 农旅一体化的范畴界定
农旅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乡互动的基础上,开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两栖化经营模式,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一种发展方式。具体来说,农旅一体化有农旅合一、乡村景区化、产业立体化、经营共生化等方式。农旅一体化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1.2 农旅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化的一种趋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断产生矛盾冲突,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农旅一体化产业项目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1.3 农旅一体化使农业和旅游业实现双赢
农旅一体化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农业与旅游两者的有机融合让该村找到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休闲避暑旅游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正踏上这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向着幸福新生活迈进。
2 A区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A区旅游产业资源丰富
A区是地市级城市所在地,下辖5个街道、4个镇、5个民族乡,具有“黔东门户”、“黔东宝镇”之称,这里自然、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多,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还有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周逸群故居、东山楼阁、东山寺、锦江公园、十里锦江、文笔峰公园等景区,距离佛教名山梵净山80公里,距湖南凤凰古城55公里。近年来,A区所在地级市重点投资开发建设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新建了一批星级宾馆,更促进了A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2.2 农业产业基础良好
A区优质稻种植面积65023亩,总产量28800吨;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25473亩,总产量41232吨;花生种植面积11141亩,总产量1060吨;油菜种植面积36144亩,产量4880吨;油茶种植面积24570亩,占油料类种植面积的34%,产量36吨(油茶处于发展初期);蔬菜产业,目前全区在2011年以后种植蔬菜面积超过46369亩,不包括食用菌;精品水果产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亩;中药材产业处于发展中,畜牧与水产业现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化发展,其中水产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
3 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
以“农旅一体化”为目标,为农业生产导入现代旅游服务要素,重点打造三个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实现“农业景观化、园区景区化、生产定制化、生活乡村化”的一体化目标。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连片开发、整体提升,带动其他乡镇新农村建设提升,推动A区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A区生态农业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以农为本、农旅结合、突出特色、提升跨越”的指导方针,围绕“生态化的山区环境、品质化的农业产品、创意化的产业体系”三大核心,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项目进行“一心一环一区两翼”的整体空间布局,适当增设生态农业对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和人文价值提升功能,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休闲与体验产业和农业文化与创意产业等四大产业对接,使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增效。
4 农旅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4.1 农业发展向由循环生产型向旅游服务型转变
现代农业应该摆脱以往通过生产粮食、副产品等解决温饱问题的传统发展模式,要就地取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将现有资源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利用旅游产业为农业产业打开市场,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提供旅游观光和调剂劳动以及学习、享用农产品的现代旅游农业。
农旅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和优化要以旅游企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转变产业运作方式,通过多产业融合整合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单一的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4.2 农产品类型由传统初级产品向特色品质产品升级
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鲜农产品。传统农业以满足温饱为目的,只提供缺乏特色和亮点的初级农产品,农产品增值空间不大,无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农产品销售模式比较落后,致使产品打不开市场,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要对农产品进行创意加工,实现碧江区文化的物化,着力实现产业转型。在销售环节,应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让农副产品真正规模化、标准化。
4.3 发展质量农业,提供有机、无公害、绿色产品
引入绿色生态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优价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就现代农业而言,除了要增产,更应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以无公害、有机、绿色生产为切入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品牌优势。另外,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执法机构应该对农产品加强监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促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4.4 加强组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合理规划。根据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整体布局,打造品牌产业,促使农业与生产加工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以此形成优势产业;规划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时,应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资源,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农产品物流体系。另外,要积极吸引工商、民间、外商资本投农,逐渐构建政府、社会等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和运转方式。
5 对策效果分析
现A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品牌,组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专家技术服务团,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以点带面带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目前,A区现代农业园区共计完成投资30012万元,占年度计划数的100.04%,据2012年统计数据:建成专业蔬菜基地1.2万亩,油茶基地2.3万亩,竹林基地0.9万亩,中药材基地0.2万亩,粮经比由6:4调整为4:6,农森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9%。
6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而是以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农业生产种类不仅是传统的农产品,而且包括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及展望,确定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农业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篇3
〔作者简介〕杜渐,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64。杨柳同志的新著《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产业互动研究》,在缜密的理论梳理和进村入户调查基础上,对城乡统筹下的产业互动发展机理及其在平原、丘陵、山区不同村落的实践进行了研讨,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
该书阐明,植根于产业分工和关联的产业互动是产业演进的一般趋势。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门类,数字技术又促使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部门整合、融合。国外学者将此趋势称为“产业融合互动”。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既面临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要求,又面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复杂矛盾,“三农”问题突出。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的国情、农情,提出了城乡统筹、四化同步方略,部署了城乡综合改革试验。该书表明,城乡统筹下推进产业互动发展,顺应了产业演进和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又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实施富有针对性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通过要素流动、产业循环、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路径,破解城乡二元化结构矛盾,重建城乡发展均衡。该书强调,产业互动是城乡统筹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城乡统筹则为产业互动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产业互动需要一定的产业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间。越是大尺度、厚密度的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的产业越多,产业互动、融合的趋势越明显。在我国农村,有若干自然村落组合而成的、实行村民自治的“行政村”,是农村经济的细胞形态。该书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选取了四川平原、丘陵、山区各1个村进行深入调研,详尽地描述了其产业变迁、现状和走势。表明这些村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缓慢转变之中:粮食、经济作物比重大幅调整,养殖业有所发展;山区村还有个矿点,丘陵村新办了榨菜加工厂,平原村有大小7个白酒厂“两头在外”;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消费品购买主要通过附近集镇或小商贩进村购销。面对这样的小村庄情势,该书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一个村而言,应当走什么样的产业发展道路?建议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一园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搞“大而全”、“小而全”;抓住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发展机遇,用足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着力推进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循环互动,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跨村、跨乡镇的三次产业循环互动,寻求城乡之间“接二连三”、“一、三对接”的最佳接口和实现形式。
该书认为,产业互动具有动态性、层次性,能否实现良性互动,除产业内部、产业之间内在的均衡与非均衡博弈、演进趋势外,还需要外部条件的引导和支持。在城乡二元化结构反差强烈、三农问题突出的条件下,这种引导和支持尤为重要。该书在研究三个典型村的产业发展和产业互动时,总是联系到乡、镇和县、市实施城乡统筹的政策和发展,并在不同层级上考察统筹城乡的地位、任务与推进产业互动的内容、力度问题。
(责任编辑:何频)社会科学研究20145
篇4
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 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务信息, 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二)农业与农业电子商务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活动。农业电子商务就是指以农业活动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的电子化的商务(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内容。目前,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二、两者的融合点分析
旅游有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排列的,乡村旅游同样具备了这六要素。笔者以乡村旅游网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浏览了一些较为知名的专业性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如搜易搜乡村旅游、中国乡村旅游网、湖北乡村旅游网、南京乡村旅游网、齐鲁乡村网、52农家乐乡村旅游网等相关网站,通过比较和分析,总结出了这些网站的共同点:
首先网站的成立时间都较为晚,多数为2000年以后上线运营,达到规模化的多为2010年之后;其次,乡村旅游网站的地域性较强,除了像中国乡村旅游这样的全国性的网站外,其它都为地方性的,如各省的乡村旅游网站;再次,在网站的组合模块方面相似,大概都包含了旅游的六要素,在加上一些主题线路、社区交流、在线支付等;另外,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尚未开始建设手机APP、微信等移动平台。
农业电子商务发面,农业电子商务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但是主要为信息型和产品销售型的网站。笔者以农业电子商务网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浏览了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如中国农业信息网、农业电子商务、中农易迅、农商天下网、农业网、金光农业网、惠农178网,并对其共同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首先,虽为综合性的大型网站,但是侧重点还是在信息和农产品的销售上,整个企业流程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较少;其次,在网站的组合模块方面大致可以按照产业链分为产、供、销三个主要方面,辅之以在线支付、社区交流等模块;再次,跟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一样,移动平台建设滞后。
从以上对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和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和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块有相互融合的地方:
乡村旅游的食、住、游、娱与农业的生产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品尝特色美食和土特产品,住农家特色院落,参观和参与农业生产、体验独具特色的农业活动和节日等,这都发生在农业的生产环节。农业电子商务的生产环节包含内容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农业环境信息、农业作物分布信息、农业活动及会展信息等。
乡村旅游的食、购与农业的销售环节有着密切联系。品尝并购买当地的土特产品和纪念品是每一个乡村旅游游客的特点,所以农业的销售方面主要涉及了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农业会展信息等。
篇5
“从基层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人口上看,中国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比巨大的国家,尽管城镇化的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变着中国,但仍无损中国文化根在农村的事实。
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新热点,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旅游板块之一。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小长假旅游期间,乡村旅游也未让人失望,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电信联合实验室测算,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出游超过十公里且超过六小时(不含工作等非旅游动机)的游客总计约1.86亿人次 ,其中乡村旅游人次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
乡村旅游在中国风靡的势头早在二十世纪就已初见端倪,各式各样的农家乐、民宿遍地开花。二十一世纪以来,小布尔乔亚们从城市涌向农村,开启了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乡村休闲氛围逐渐形成。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憧憬着“诗和远方”,深入乡村发现新生活,这也是如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面积日益膨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土地资源被流转、老龄化和空心化等问题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农村失守,最终走向衰落。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剂良药,乡村旅游对上述城乡发展衍生的矛盾和问题有极大的正面作用。国家也看到乡村旅游对广大农村的积极作用,不断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016年以来,国家多项政策扶植乡村旅游经济。
2015年“旅游+”概念的提出,给乡村旅游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的对象、内容、方式都可以不断拓展丰富、多种多样。2016年又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旅游+”为引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农业经济体系,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农家乐”或者“农家乐+民宿”。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笔者对乡村旅游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体验、会务、乡愁度假、休闲娱乐、乡村养生养老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不能否认现在已经有一批发展不俗的乡村旅游在领跑,但毕竟凤毛麟角。中国的乡村旅游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归结原因:一是产业化水平低,二是旅游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
依托“旅游+”的大机遇,在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生活形态、新的社会组织形态、新的先进生产力的带动下,乡村产业融合机制加大,努力挣脱过去的阻力,配合乡村旅游突飞猛进的势头,三产结合、三产互助、三产联动,形成全产业链。
笔者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一产做环境,带动二产、服务三产;二产与三产嫁接;三产增加一产、二产附加值”来实现“第一产业+第二a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乡村旅游大环境。
首要问题是做好第一产业。乡村旅游的基础是农业,农业是乡村旅游最大的景观来源、也是体验式旅游的内容和消费主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饮食习惯,以大地艺术手法种植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四季花卉或经济作物,改善乡村整体环境风貌的同时,实现精准扶贫。这就是“一产做环境”。
其次是带动第二产业。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通过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经济作物等农副产品以及绿色农作物深加工业的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以当地特色手工艺或其他加工业。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旅游业、加工业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更有利于带动庞大产业链的发展,同时有效缓解大量农村人口就业问题,解决农村人口外流、老龄化、留守儿童、空心化等问题的同时,打响地方品牌,推进城镇化。
再次是服务三产。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广泛,剔除农业和工业,几乎都可以囊括到三产的“门下”。旅游也不例外,在“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大健康”“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城乡建设”“旅游+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并举,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旅游和其他产业联动更加紧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嫁接,开发工业旅游、科普旅游、“寓教于乐”体验游等产品;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拉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业链条,完善和打响盈江旅游商品知名度;再以“农旅融合、工旅融合、服旅融合”三大工程为抓手,撬动各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以旅游为引导的产业升级模式,突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
通过上述方式,形成“一产、二产为三产服务,三产带动一产、二产跨越式发展”的联动格局,实现“旅游业+农业+加工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景式乡村旅游目的地!
其实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笔者在很多年以前就曾提出,在过去多个策划中,笔者也曾多次运用这样的方式,带动一个片区的整体发展。
2012年,大理海西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策划: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曾大面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花为媒,构建百万亩花海(下关-古城-喜洲-洱源),营造休闲度假氛围,为旅游业发展营造环境,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包装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落;在凤仪工业园区建设花卉深加工基地,研发花卉精油、花卉食品、花卉饮料等附加值产品,做足二产空间,带动工业旅游体验;依托花海营造的优越环境,构建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带动当地百姓参与旅游经营,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目的地。
篇6
2016年01月04日,我国国务院正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当前农村产业经济链新道路,促进广大农民的就业及创业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对原有产业、产品运营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与融合。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表现。具体的是农业提供资源,以旅游服务为表现,通过农业产业链中的与旅游产业链的价值模块相契约的部分以新的商业价值向市场全方面的渗透,而旅游产业因农业价值的融入,大大增加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使得新的产业链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简单的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休闲农业更具有市场价值,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
2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
三门峡市所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位于我国内陆区。平均气温高,日照充足,很适合种植业和林果业等的发展。而且三门峡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开展体验性的观光项目。再加上三门峡市的人口众多,为当地休闲农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2010年7月5日,我国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政策。政策主旨从三方面出发:一是进一步完善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尽快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工程;三是以重要活动为载体,形成全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并召开2010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目前,三门峡市全市已建成数家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果汁、果酒、果奶、果番等系列100多个品种。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全市形成了“果一菌一肥一果”和“果一加一畜一肥一果”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本市的产业经济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综合效益。
3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3.1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成就
沿黄带观光农业创收。沿黄河农业带由本身的传统农业带转变为现在的观光旅游带,借助天鹅湖湿地公园,黄河公园,天鹅岛,天鹅湾等自然景观和坡沟,发展特色小镇,旅游度假村,吸引大部分游客入境消费。可以促进销售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旅游业中的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街,风情表演等等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特色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镇,投入了科技含量,培养了一批人才,如花卉,有机蔬菜水果领域,建设了特色农业产区,打造了特色休闲农业后,加强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区促增效。将农业和服务业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园区提高了科技含量,对缺水地或水源不足的地带,建设了生态农业带,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3.2三门峡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3.2.1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三门峡市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27万平千米,只占耕地面积的32%。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现象日趋严重,三门峡市中低产田占地面积约为80%。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0%。当地节水灌溉等面积较小,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较低,仅为0.56,当地旱地水分利用率为55%。3.2.2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瓶颈三门峡市果品业在全省有较高领先地位,然而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度较低,规模和质量效益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异。当地畜牧业面临着用地、环保条件制约,以及当地烟叶受政策影响较大,发展空间均被压缩。渔业、食用菌、蔬菜、药材等体量小、产品粗放、名优产品少,优质高端产品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开发。3.2.3产业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休闲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对产业链的延伸没有进行深度研究,产业链条没有得到充分完善,而且当地产业化发展缺少引领其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仅有的两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困难,当地省级龙头企业仅占全省的3.4%。3.2.4管理体制不完善休闲农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更作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具备开放性、综合性的多元化旅游主体,因而对管理层次的要求要远高于简单的农业及休闲业。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目前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员工相关知识较为缺乏,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服务人员素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3.2.5缺乏宣传力度由于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和各个经营主体零散、分布不集中,各个经营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经营圈,宣传力度比较小。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经营者投入的资金较少,公益性的产地宣传、地理标志品牌宣传缺失。
4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4.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为经营者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建立蓄水池实现涵养水源,减少干旱带来的深度影响。在道路方面,加大力度改进开展休闲农业村庄的道路,还可以建设乡村观光旅游专用道路,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在供水、停车场、网络设施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对于游客的接待,要做到一条龙服务,时刻为游客准备时间和精力。
4.2创办三门峡市特色休闲农业
当地休闲农业没有突出的特色优势,因此可以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聚集村,当地经营者可以通过农村的各种资源加强特色农业的创建,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建立特色村镇景区。三门峡市果品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加大力度发展观光果园,创办具有特色的果品采摘园。吸引游客体验当地农业活动,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发展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活动,但是得大力监管食品安全,确保游客的健康安全状况。其次加强景区的安全防护,为游客打造一个舒适满意的旅游环境。同时可以提高当地服务质量,可以使游客充分享受乡土田园的乐趣。
4.3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通过把农业产业链的价值融入服务业里面,增加了休闲农业的价值,也可以休闲农业为依托,把地产、创意等相关产业在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服务功能。农业不再局限于在生产以及产业经营,还可以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4.4合理规划布局
作为农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加强规划引导,将农业资源和人文艺术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要按照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并且学会借鉴其他城市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合理的优化发展布局。作为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使三门峡休闲农业走上合理规划的发展道路,防止在经济开发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5加强宣传、铸造口碑
由于半数以上的休闲农业游客是在亲戚朋友口中获得信息的,所以这说明休闲农业园区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做得不好,行业缺乏系统性的营销策略。在宣传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如农村宣传片,向全国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还可以举办影响力大的农事节庆活动,吸引各地的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
5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意义
目前休闲农业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并对我国近年来关于社会生态环境的维护及产业经济的优化及提高都有良好的帮助。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更为当地的农村经济效益带来了巨额提高,并对现有的资源实行了进一步利用。
5.1对当地资源的进一步利用
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中,因地制宜发展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这次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争取能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带动当地的产业经济链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三门峡市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改变为多类产业共同发展,产生了特色产业,发展了循环经济,建立了新兴产业园,以工带农,以旅游资源带动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当地经济产业链。确切培训与发展“互联网+产品”行动,大力运行新型营销模式,促进发展果品电子商务对于销售主体的吸引力,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的覆盖面。如建立产品的特色馆,通过特色农产品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2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通过旅游产品整合,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近年来在我国政策引导下,农业经营模式有着不断的创新与开展。农业旅游的模式更突出了乡村旅游也将会更好走向广大群众,传扬我国本土文化。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开展更是在当地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5.3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产业融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长农民经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当地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当地丰富的产业链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葛小平,林雪涤,王玲.挖掘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
[2]孙洁.农业三产融合来了,解读《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农村科技,2016,(03).
[3]王兴国,史晓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02).
[4]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08).
[5]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02).
[6]舒绍茂.南京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6,(05).
篇7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飞速发展,使得基于工业革命和电气化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产业之间的专业分工界限逐渐模糊,技术的创新和政府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各产业在边界处不断融合,新业态也由此产生。由于新业态逐渐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方,许多演化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用以解释这一产业创新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既有美国学者格力斯坦等定义的“作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也有欧盟委员会在其绿皮书中定义的“产业联盟,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者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因技术创新的替代效应使其转为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虽然学者们关于产业融合表述不一,但均认同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业边界逐步模糊化,最终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现象。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旅游产业融合对于推动旅游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较高的省份,通过研究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和融合现状,对于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有借鉴意义。
二、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类型多样化聚集度较强的地区之一,包括自然旅游地、历史名胜古迹、城市观光旅游地和民族风情旅游地等多种类型。以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为代表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最能体现贵州的地域特色;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民族聚居区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丰富的民俗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尽管之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新世纪之后贵州也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学习临近省份,诸如:四川、云南和广西在旅游开发中的成熟模式,逐渐后来居上。
(一)旅游规模逐渐扩大
新世纪以来,国家把旅游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第三产业,从“十一五”以来贵州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见表2-1),贵州省旅游经济整体呈现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贵州省的入境游人数由2006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77万人次,外汇收入由2006年的11515万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43万美元。在这期间,国内游客人数从4715万人次增加到26683万人次,翻了近6倍。由此带动国内旅游收入从377.79亿元增加到2358.18亿元,增加了6倍。从“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幅度来看,贵州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两个旅游指标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而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贵州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四项旅游指标,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
表2-1 贵州省“十一五”以来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贵州省旅游局调研资料,2014-05-10。
不过,2008年贵州省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他旅游指标增幅放缓,这与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低迷有关,国内外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减少。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品需求弹性较大,收入的大幅减少使居民减少旅游消费。此外,对比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两项指标,入境旅游相关指标反映出贵州入境旅游消费锐减至负增长,而国内旅游减幅较小。这与我国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关。总体来看,贵州近年来旅游经济一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二)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十一五”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提出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明确了构建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公路建设方面,贵州省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主要目标,修编完成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制定①。预计到2015年,贵州全省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685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云南),形成了“6横7纵”及4个城市环线的总体布局;铁路建设方面,贵州充分利用自己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以贵阳2至7小时通达周边各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为目标,继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提出并得到国家支持开工建设后,完成了《贵州省铁路网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将贵阳至长沙、昆明、成都、重庆、南宁等重大铁路干线调整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航空建设方面,贵州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以贵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十三个支线机场围绕期间的“一干十三支”航空网络布局。截止2013年为止,已经建成了其中的“一干八支”,预计在2017年将实现“一干十三支”的全线通航。
(三)旅游投资稳步增长
旅游业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贵州省一直采取合理规划,不断加大旅游投资的方式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2013年,贵州省积极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的贵州旅游名片,围绕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加快的良好局面。2013年贵州旅游在建项目共计75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83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2%。从投资资本构成来看,旅游投资主要是以社会投资为主。去年社会投资总额为136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4.55%。从旅游投资流向来看,景区外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107.74亿元,占总额的60.40%;旅游饭店业的投资占总额的19.11%,达到350.44亿元;景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投资占总额的13.10%,达到240.31亿元;旅游购物及旅游演出场所等其他投资额相对较小②。综合来看,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为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贵州旅游业融合形式
(一)产业间融合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产业间融合指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目前,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以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方式为主。工业旅游方面,贵州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与旅游业融合的程度还较弱,仅有以贵州茅台酒厂等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参观型旅游方式。农业旅游方面,贵州目前主要采取农旅互动的融合方式,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如黔东南州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等农事体验旅游,如:西江千户苗寨,融合了农业体验和休闲旅游等多种方式的旅游模式,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
(二)产业内融合
所谓产业内融合,指的是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内其它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三种路径来实现③。从资源型融合来看,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果树瀑布,荔波的大、小七孔景观等。同时,贵州也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市场选择,政府引导打造出了“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城”,“贵州侗族大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旅融合节目;第二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有关的行业进行技术型融合,贵州省旅游局建设的旅游信息平台、金融支付平台、景观灯饰展览等通过数字电视和智能化等信息技术渗透到旅游业的运作管理之中;第三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备的旅游产业集群。
四、贵州旅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即旅游产业融合。不过,贵州旅游产业在整个西南地区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融合发展面临激烈竞争
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不够重视,旅游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缓慢,导致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此外,贵州省缺乏大型企业,无法通过企业之间的帮扶形成产业合力,带动大产业的形成。目前,贵州省还没有已上市的旅游企业,在旅行社数量、五星级酒店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周边省份还有不小差距。贵州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旅游资源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大面积开发必定会引起恶性竞争和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云桂两省民俗文化资源和岩溶资源开发已颇具规模,所以贵州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着激励的竞争。
(二)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然而,因其自身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国家发展规划的需要,区域之间协作受限于地理和行政因素的限制,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形成合力。从2012年贵州省旅游局统计的国内游客消费结构来看,主要以交通(12%)、住宿(10%)、餐饮(13%)和购物(21%)为主,在景区游览,娱乐活动等方面花费较少。贵州旅游业消费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进行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融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集群化效应的作用下,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旅游融合程度还不够
贵州旅游业融合程度低,主要表现在融合简单化,产品之间关联度较差。以贵州黄果树瀑布为例,打造的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游览模式,而与民俗文化的结合很少,实景演出类的表演节目也没有。即黄果树5A景区更多为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与时下游客更重注的体验式旅游模式脱节。与贵州毗邻的云南,目前已经完成了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以滇中旅游区为主,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和滇东北围绕其间的六大旅游片区。特别是滇西北旅游区,已经形成了大理――丽江这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和沿线的配套旅游相关产业。反观贵州,虽然重点打造“100个旅游片区”初具规模,但是景区建设比较分散,没有通过优势互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而且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也还不足。
(四)体制机制与旅游产业融合不相适应
贵州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旅游相关产业现有体制机制与产业间高度融合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相关产业体制的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稳步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还存在政府与事业单位责任不明晰,政府与企业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等问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政府干预,忽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严重制约着贵州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五、促进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贵州的旅游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大有赶超云南、四川之势。贵州的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还不够,尚有很多潜力可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使得贵州旅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利用区位优势,定位自身发展
贵州具有旅游资源量多质优的优势,但我国西南省区之间存在着旅游资源相似及现有旅游产品同质性的问题。相较于西南其他省份,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其有一定差距,这就决定了贵州在旅游开发上不能局限于省内,而是应该在整个西南地区对旅游资源加以认识和定位,利用贵州连接西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枢纽性区位优势,寻找贵州独有的特色景观,如:黄果树瀑布,茂兰的岩溶森林生态系统,安顺的屯堡文化等俱为贵州所独有。通过打造属于贵州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外界认识贵州的名片,构建多产业联动的产业体系。
(二)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产业整合
任何旅游产品的远近闻名和长盛不衰,固然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相关,但越来越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品牌的建设和包装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密切联系。品牌的打造和市场的规范需要政府来进行监管,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深入实际研究、部署和落实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工作。同时,政府需要在管理中坚持引导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形成合力,做大做强旅游及相关产业。
(三)加大融合力度,增强吸引力
为了促进贵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在农旅融合方面,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和都市农业,推动农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在工旅融合方面,形成一批“贵州制造”的工业旅游精品,提供工业生产车间参观等多种产品形式;在文旅融合方面,要积极探索贵州文化与旅游建设中的新交汇点,走出文旅融合促进的新路子;在水旅融合方面,大力开发滨水避暑、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④。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提高旅游便利性,促进技术融合的力度,提高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吸引力。
(四)促进体制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为带动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突破原有体制和机制上对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限制。一是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评定和管理,健全相关行业的政府和社会监督考评体系。深化贵阳市、赤水市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工作,以旅游标准化促质量提升、效益增强。二是提升依法治旅水平。坚决贯彻执行贵州省旅游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推进《旅游法》在贵州省的实施,特别是在景区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权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开展旅游质量提升主题活动。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加大旅游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相关行业人员参与,开展相应主题活动并树立优秀的企业和员工,改善贵州旅游业大环境⑤。
总之,当下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促进带动作用。在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同质化和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的背景下,贵州旅游如何能打造成驰名中外的旅游之地,同时又避免进入先开发后保护的怪圈,这是我们在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进行融合,必须要结合贵州省旅游发展的实际,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注释
①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 shtml.2013-02-02。
②贵州省旅游局. 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 2013。
③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④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⑤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4-03-26].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
参考文献
[1]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2]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 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
[3]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4]刘俊清.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J].经济论坛.2012年11月第11期.
[5]云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云南省旅游局2011年专项研究课题 ――立足创新,进一步推动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6]何池康,罗明义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1~2012)[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8-01.
[7]何池康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2~2013)[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11.
[8]陈敏尔.2013年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关于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讲话[EB/OL].http:///article/difang/ldhd/ 201305/20130500140825.shtml. 2013-05-27.
[9]陈敏尔.陈敏尔省长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art/2013/8/21/art_18578_535572. html. 2013-08-18.
[10]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 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2014-03 -26.
[11]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shtml.2013-02-02.
[12]贵州省旅游局.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2013.
篇8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江苏作为“鱼米之乡”和沿海发达省份,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引起关注。高卓、王健(2018)[1]分析了农业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王玮、黄春晓(2018)[2]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蔡宇超、唐依依(2018)[3]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本文拟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划视角提出优化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策略。
1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促进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传承优秀农耕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1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城乡差别是重点。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作为城乡差距最小省份,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改善农村民生,优化城乡布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可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1.2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
农业现代化是彻底走出传统农业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有多种发展路径,休闲农业是一种重要路径,有利于实现江苏的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江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
1.3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农业休闲小镇扩大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向往乡村田园风光,希望去乡村、小镇、田园去旅游和体验生活,去升级消费层次;另一方面,地处乡村和小镇的人们希望通过休闲农业发展来实现现代化和收入提高,当地居民提高收入后也可以更好地消费和生活。
1.4有利于江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
江苏“鱼米之乡”特色鲜明,耕读文化传统深厚,历史上就是最富庶之地,也是南北文化交汇区域,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人文景观遍地皆是,风格迥异的吴韵汉风概括了江苏的文化特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优秀文化传统需要进一步传承创新,休闲农业小镇可以有效地担负起这个重大历史责任。
2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
江苏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海大湖省份,省内基本都是平原,河网密布,农业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较好,但是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2.1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乡村环境面临污染破坏风险
作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沿江城市群主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是工业最发达省份。拓展的城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等不断侵蚀乡村资源,在沿江和苏南地区尤为明显,太湖、淮河等环境治理压力大,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水、土壤、空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休闲农业发展。
2.2城乡差距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休闲农业小镇需要现代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支撑,作为乡村建设较好省份。城乡差距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影响了乡村地区的现代化,也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2.3文明建设不足,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不够
作为文明繁盛之地,有“天下才子出三江”之说,江苏为三江之首,耕读传统深厚,南北交汇的地理区位和通江达海的开放胸怀,使江苏文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乡村地区相对较为封闭,苏北农村尤甚。乡村封建思想影响和市场经济冲击,使优良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较好传承,封建迷信、赌博、拜金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现代农业休闲特色小镇发展。
2.4休闲农业特色没有凸显
鱼米之乡的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由于地域分割和过于强调农业某一方面优势,导致各地农业产业单一现象突出,苏南、苏北、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及内陆各有优势产业,但是没有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民歌民谣、节庆活动、手工艺品、特色农产、餐饮住宿、文化展示等综合考虑,影响了农业休闲功能发挥。
2.5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侵蚀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围湖造田、填河造田等情形时有发生,使水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保护,很多地方农作物种植品种较为单一,河湖围网养殖较多,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过度,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了一定破坏。
2.6现代服务支撑体系不足
现代特色小镇离不开现代服务体系支撑,很多特色小镇都是在传统小镇基础上建设,传统小镇处于城乡之间,缺少像大城市那样现代服务支撑体系,医疗卫生、休闲养老、购物娱乐、交通出行、教育培训、政府服务、餐饮住宿等较为缺乏,影响了休闲农业小镇建设。
3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由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面临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建议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中,选用如下一些规划策略。
3.1立足鱼米资源,打造水乡特色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传统稻作发达区,水域面积比例较大,淡水资源丰富,坐拥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河流和湖泊,东临大海,可以大做水文章,突出水乡特色。像稻作、荷藕、芡实、螃蟹、鱼虾、海水养殖捕捞等资源丰富,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金湖荷藕、长江三鲜、太湖三白名闻天下,在规划中,充分发挥水乡观光、农事体验、特色美食、休闲宜居、健康养老、会议会展等休闲农业产业。
3.2发掘文化资源,传承吴韵汉风
作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兼具南北方特点,沿江及苏南是吴文化发源地,吴语软侬,淮北又是楚汉风云之地,汉风浓郁,苏中两者兼具,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遗存和文明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和胜迹众多,历史遗迹和血脉中的文明,都值得充分发掘。
3.3注重城乡结合,发展生态优势
特色小镇是城也是乡,是城乡的桥梁,与城市相比生态优势明显,与农村相比,现代设施丰富。要注重城乡结合,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宜居之地,成为市民绿色家园和城市化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使生态特色贯穿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始终。
3.4保护人文资源,实现古今融合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人文荟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徐州、扬州位列九州,南京是六朝古都,苏州地区为吴文化的中心,在众多人文资源和古城古镇中,可以追忆历史,在高铁高楼旁又可以感受现代,在规划休闲农业小镇中,保护好古迹,又体现现代文明气息,实现古今融合。
3.5结合功能分区,培育农旅混合城镇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各功能区逐渐明晰,相互有一定差异,发展路径也不同。苏南走在现代化前列,苏中苏北追赶越来越快。长江城市带、沿海经济带、长江城市群、江淮生态功能区特征明显,规划建设农旅混合休闲农业特色小镇。
3.6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宜居乡村
篇9
二、差异的演变
中西人在原始阶段的美术作品创作中,没有呈现出透视意识,其绘画作品反映的都是原始先民源于生活的实用需要而对自然生活状态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报告。绘画反映的多是人对物观察后的一种普遍意象,内容多为一些温顺、易捕获的大中型狩猎主体,如牛、马、羊等,其造型简单,具有平面化、抽象性等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西人在自觉追求审美目标的过程中,逐渐把握住人眼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透视规律,完善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透视原理和表现方法。西方透视首先发端于希腊,产生于建筑,如帕特农神庙的石柱,为了取得视觉上的一致,神庙的石柱不是每根一样粗,而是两边上的较粗,中部的较细。这样表现,是因为物体在明亮的背景衬托时,看起来似乎细小些;反之,黑背景衬托时,看起来似乎粗大些。神庙两旁的柱子以天空为背景,中部的柱子以殿内陈设为背景,倘用同样粗细的柱,会产生两旁的柱细而中部粗的视觉效果,很不美观,故两边的柱子粗些,中部的细些[4]71。到了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西方绘画在西方人“愈接近自然便愈完善”的理论建构中,受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双重影响,通过实验和数学的方法,对单一视点前景到背景的深远法构成的写实主义的绘画空间进行不断探索,在对线透视、空气透视、明暗透视等进行归纳研究后,利用几何形体透视投影的正确法则,使透视学发展成熟,并成为绘画理论的主要支柱之一,帮助画家准确艺术地表现物象,更好地表达绘画的创作意图。中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前,在《墨经》中就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景到(通“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熙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该实验生动地解释了小孔成像原理,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性质。此后,中国透视理论进一步发展。东晋顾恺之(345-407年)《画云台山记》:“山有面则背向有影。……下为磵,物景皆倒。[5]281,282”南北朝宋宗炳(375-443年)《画山水序》:“且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5]288”。宋朝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势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山有三大: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数十重如木之大……[6]13,14,24”等透视理论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透视原理日益成熟,而画家视觉个性心理的差异,则使画面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三、差异的应用
篇10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以某一区域为核心而形成的全景化、全覆盖、全方位旅游模式。换言之,全域旅游是突破了旅游产业限制,与传统旅游模式大相径庭的全新模式。首先,全域旅游是以某一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从传统旅游景点上升到了旅游区域,大幅提升了旅游范围覆盖位置,实现全景化旅游,带给游客更为良好的沉浸式体验,消除游客在旅游时产生的割裂感,让游客能够在旅游目的地体验到全过程的畅觉。其次,全域旅游强调区域资源整合以及行业融合发展。仅凭旅游行业难以构建全域旅游,还需要目的地范围内各产业共同合作,一起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利用区域内可用资源、空间、产品及产业,创造全民参与的旅游模式。最后,全域旅游是新时代背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成果,是推动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是以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全域旅游能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总而言之,全域旅游是不断提升旅游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全新旅游模式,其对绿色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的策略
(一)全面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过渡发展
要想有效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对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加以改变,故而需要全面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过渡发展。首先,由政府相关部门带头,旅游企业、组织及单位大力响应,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相关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全域旅游的实现创造体制条件。其次,政府牵头推动当地各旅游景点景区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大力发展产业经济,一改传统门票经济,并且促进旅行社封闭管理的导游管理机制向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从而构建整体性、衔接性更好的全域旅游基础架构。最后,还需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基于游客需求构建全景化、全覆盖、全过程、全时空的完整旅游服务。相应的,旅游目的地相关产业需要实现深度融合,同时社会各界均需要参与进来,才能有效构建起能够令游客满意的全域旅游模式。
(二)大力构建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旅游结构
全域旅游的构建,需要以政府作为领头羊,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其他产业作为辅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内空间布局优化、资源整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全民积极参与,打造全新旅游模式。尤其是产业融合,更是构建全域旅游的关键所在,必须大力推动融合的深化。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大旅游业与餐饮业、服务业的融合力度。在全域旅游模式中,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应该能够享受到处都有接待服务的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大力建设宾馆酒店。实际上,做好宾馆酒店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十分有必要,但没有必要投入过多资源,否则只会限制和拖慢全域旅游发展。其次,旅游企业应当积极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入融合,从原本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更加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实际上在全域旅游模式下,单一景点景区不再是所有旅游产品的集中地,旅游产品广泛覆盖区域内所有范围,能够为游客提供更为连贯的全过程旅游体验。也就是说,需要加大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同时推动绿色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提高旅游质量
特色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在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拥有的特色景点、文化、建筑、特产等,打造特色品牌,从而吸引大量游客。需要注意的是,当特色旅游产品数量较少时,还需要围绕特色产品打造完善的产品体系,从而填补产品空缺,为游客提供更为深入的良好体验。以水城县为例,当地政府围绕刷新世界第一高桥记录的北盘江第一桥打造了特色旅游品牌,同时在周边发展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鸡坪、米箩农旅园区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游客在游玩“世界第一高桥”之外,还能感受与之配套的旅游产品,从而能够真正感受全过程的旅游体验,大幅提高了旅游质量。
(四)联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发展农村旅游经济
篇11
茶源广场是茶园的第一印象区,位于茶园北部主入口处,以展示灵山博大精深的茶源文化。茶源广场占地面积8000m。以茶文化探源为主线,大量运用视觉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法,把茶叶纹铺地、花坛小品和照明、音响等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大型广场艺术空间,并在中央位置布置茶圣陆羽、乌龙将军等主题雕塑和巨型茶具小品,反映灵山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茶相生相伴,以茶会友的情形。
茶源广场种植规划主要以规整式为主,适当配以自然式,选择具有南亚热带植物景观特色的各种植被进行造景,重点选择扁桃、白玉兰、假苹婆、木棉、樟捌、盆架子、香梓楠、铁力木、小叶榕、鱼尾葵、大王椰、黄槐、凤凰木、桂花、红叶乌桕、白玉兰、银桦、含笑、三角梅、火花紫薇、红花羊蹄甲等观花、观叶植物,力求营造层次丰富、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特色显著的绿色景观入口印象区。
2、“凯旋门”
“凯旋门”位于茶园南部,与主干道相接。整个门楼占地面积300m=,设计融合法国凯旋门、中国新华门以及北部湾沿海建筑的风格,楼长30m、宽8m、高20m,框架结构与钢结构相结合,分三个拱卷门洞,内外壁均有精美的兵、农、工石刻,整体以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充分彰显茶园“八一”精神文化底蕴。
3、世外茶瀑
“凯旋门”东侧,以将军岭的山体为背景,营建一组大型的假山瀑布景观――世外茶瀑。
世外茶瀑占地面积4000m~,借助将军岭山体的自然坡降,形成一组由九重跌水组成的大型假山瀑布。瀑布由9条不同落差的水池重叠错落排列构成,总落差5m,宽度100m,水幕喷泄,气势恢宏,来自山顶的水系在此奔流而下汇入底部的池中、池底以不同颜色的卵石铺砌:在瀑布前方设置观景平台俯视,成为游人观赏假山瀑布的好视点,在主入口处呈现出九彩飞瀑的壮观景象。茶瀑巨大的落差而形成的气势与相邻的“凯旋门”建筑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世外茶瀑周边辅以种植小叶榕、高山榕、红豆、秋枫以及竹子,瀑布石缝间种植三角梅、杜鹃、蜘蛛兰、炮仗竹、红背桂等灌木,层层叠叠,形成热烈奔放的多彩丛林景观,局部水体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
4.龙骨水车
在北部湾“凯旋门”门前的西侧,利用现有的峡谷溪流形成水域,于其中布置有民族特色的壮乡水车。沿山脚盘绕的水系如链似带,改造该处的水系的边沿线,使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在水系里设置3组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结构水车,吸引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游览、观光。
周沿栽植樟树、马尾松、板栗、青刚栎、枫香树等高大乔木组成小型的原始林丛,形成层峦叠翠的植物景观,一年四季节景色各异。
5.灵山大佛
在茶园北面现有鹰龟石景点的南面,将灵山原有的佛教旧址迁入,并沿山体兴建“灵山大佛”。善男信女在此从事佛事活动,增添灵山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山门取意灵山大芦村的古建筑元素,门楣上刻“灵山大佛”红字,山门后设放生池,面积300m2,体现佛教“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胸怀:池中置石,铭刻“慈心广为众生意,海航普行渡十方。行遍山水梦中去,舟载情缘逍遥游”,半山腰处辟一莲花平台,面积600m2,造型取意佛教《本行经》中记载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的典故,将平台建造成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型莲花状,底部为白色圆形的大理石水池,作为大佛的底座,中间设一巨型佛像,高48m,为仿瓷材料的释迦牟尼佛立像,佛像规模庞大,采用重钢打桩,内部为轻钢龙骨结构,表面采用白色的高科技新型仿瓷材料,集自然山水与佛教文化于一身,融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
灵山大佛景点绿化面积为4.6公顷,主要体现禅茶文化,重点栽植具有宗教色彩的植物,佛教“五树六花”(“五树”指菩提捌、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六花”指荷花、文殊花、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一应俱全。此外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无忧树下诞生的,因此无忧树又被尊为圣树,与菩提树同科的榕树也是非常神圣的佛教捌木,榕树除了蒙上神秘的佛教面纱之外,其奇特气生根、扭曲的巨大树干和奇异的树洞,在信奉万物有神的信徒看来,更具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因此在禅茶文化区栽种、供奉菩提树、榕树也是必不可少的。荷花在佛文化中也具有多重涵义,在园区随意摆置的水缸内栽植荷花,为庭园更添几分静谧。
6.世外茶廊
篇12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2]。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它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3]。随着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游的兴起,人们对乡村旅游体验需求迫切增强,从而催生了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的新发展。
1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动态
1.1 国外研究综述
捷克、德国等是开展乡村景观研究较早的国家。在北美洲,以Forman为代表的一些生态学家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设计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捷克景观学家 RuziCka和MikloS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和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近年来,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和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成为了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郑辽吉认为乡村旅游景观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并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实践的一种旅游生态系统。陈威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的转变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景观设计,乡村旅游景观更加侧重于从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项目和产品、旅游体验等多角度关注乡村景观可持续性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以农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基础,以农家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满足城镇旅游者的休闲度假需求为目的,以农村田园景观和民风民俗文化景观为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系统[3]。因此,其发展也必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2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现状
2.1 发展优势
2.1.1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旅游交通的提质升级,近年来南京主要乡村所在地开展了干线公路与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建设工程,并且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已经将统一的外部旅游交通标识覆盖全区县主要公路道口。
2.1.2 乡村旅游景观品牌逐步建立。以农业体验、原乡美食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游产品经过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南京乡村游的重要产品和亮丽名片,“傅家边草莓”“横溪西瓜”等乡村游产品在南京周边已有一定知名度。并且成功举办“梅花节”“草莓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景观旅游品牌逐步建立。
2.1.3 旅游景观体验类型多样。南京乡村旅游逐渐摆脱单一的农业发展形式,目前乡村区域正全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聚区,这个集聚区集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园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同时,结合旅游景区的发展,融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高科技元素等元素,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和旅游业态。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景观体验形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原有的景区或者农产品种植点,景区周边效益良好,离景区稍远则差些,且主要以餐饮或住宿接待型为主,对本地传统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1-5],使得景观体验主要停留在传统项目(观光、采摘、垂钓等)上,缺乏特色和精品,产品结构不丰富。
2.2.2 乡村旅游点分散,整合度较低。总体来说,南京乡村旅游地景观斑块分布较分散,区域特色和主题不突出,集聚效应较差[1]。目前主要形成了方山乡村旅游聚居区、白马乡村旅游聚居区等,其他旅游集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2.2.3 缺乏开发资金投入,整体发展乏力。缺乏乡村旅游资金投入,大大制约了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加之当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主体并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导致乡村旅游景观整体发展呈现出乏力状态。
2.2.4 景观品牌形象模糊。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较模糊,目前尚未形成特有的品牌效应[1],导致客源市场缺乏稳定性。
2.2.5 部分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由于政策不完善、缺乏资金投入等,使得部分乡村旅游配套的公共设施较简陋,住宿餐饮接待设施条件差,水电供应不稳定,旅游接待设施稍落后[1-4]。
3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策略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培育和拓宽农村产业链,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5]。
3.1 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以休闲农业景观建设为抓手,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共赢。把南京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农旅互动,乡村景观设计及建设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水平,促进南京现代农业生产、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实现,创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村落周边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吸引城市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向乡村的转移,促进农村整体景观面貌改变。鼓励和扶持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增加就业,促进农民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把南京村落景观打造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依托城市的资金和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景观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山水、寄情田园、放松心态的场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3.2 精心运作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品牌
着力塑造品牌,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和传递乡村景观品牌的相关信息,深化印象;二是策划构思新颖、深含韵味、富于美感、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和知名度;三是注意对品牌的保护和延伸,形成互相促进、相互支撑的品牌体系,大力推广品牌;四是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发展形象营销、口号营销、网络营销、联合营销、名人营销、情感营销等,提高景观价值营销的效果。
3.3 “政府+企业+社区”联动,引导乡村社区参与景观建设
开发乡村旅游景观应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区参与的发展机制,政府、企业和乡村社区分工清晰,各司其职,定位准确,合作共赢。首先应强化决策层的社区参与意识。加强对乡村重点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培训宣传,提高他们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视,并使其意识到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对于当地景观综合品质提升以及旅游地生态环境维持的重大价值;其次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完备的参与机制。在社区参与旅游景观建设的运行机制中,社区是核心,一切机制的构建都围绕社区的利益展开。因此,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强化旅游目的地所在区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最后应提高社区居民的景观建设参与能力。政府可委托规划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旅游规划院校等对社区成员进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运营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具有社区参与愿望的居民能掌握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1],加强其参与乡村景观管理的有效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本地区旅游景观开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休闲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6]。
4 结语
农业是乡村区别于城市最基本的要素。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脱离农业生产,但又不能仅限于生产,还要为休闲观光提供优质的景观[6]。对于乡村来说,通过农业旅游有助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7]。
5 参考文献
[1] 黄山区乡村旅游规划[EB/OL].[2016-07-30].http:///link?url=x4nF2vFTSbKmYmoeJdGoSNIxMA0P8K6gV1zQqZo4RiRqPR-CHydXEh6lEsgN9mmsFTjPolqQrhA_k2xgQKbAEYQwPxeN2bU51W3-dgiAFRzLq.
[2] 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3] 叶洁楠,谷海涛.南京石塘竹海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1):126-130.
[4] 张岩.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业休闲式旅游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4(12):22-23.
篇13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不竭源泉。贵州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重点产业,突出山地特色,与贵州特色山地农业融合,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精第三产业,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民生活富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充分释放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地省,如何发挥自身山地特色优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充分盘活乡村资源,释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潜力,借助二三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增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贵州面对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压力,能够守住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持续挖掘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潜力和价值,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要支撑
贵州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加速贵州的工业化进程,推动全省工业倍增行动,而且能够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加快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链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强化三者紧密的联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的城镇化带来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更多需求,带来对农村旅游业、乡土文化、田园风光、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需求,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农民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增强群众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拓宽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根本之策。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民分工分业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度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将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并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来,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党的十以来,贵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产基础弱、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主体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一产基础弱,难于支撑农村产业融合
第一产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一产作为支撑。但贵州农业发展基础薄弱,2019年,贵州一产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仅为3.2%;粮食产量1051.24万公斤,仅占全国比重的1.5%。全省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多年,但产量仍然较少。受地形地貌限制,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质量效益低下;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现代生产要素难以引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难以提供有力保障。
(二)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合力无法释放
产业链延伸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产向后延伸不够。一产是“压舱石”,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全省相当部分的农旅融合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普遍偏低,产业链条较短,贵州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虽然在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融合模式主要采用“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等,都是二次产业简单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不高。除酒、饮料和精制茶等加工业外,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低。二产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二产业是纽带,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对矿业、白酒业、装备制造业等少数行业依赖大,占比达70%以上,产业结构刚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特色食品、医药、白酒业等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但总体仍呈散沙状态、规模过小。三产向高端开发滞后。第三产业是发展新引擎,引领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绝大部分都在加工、流通、营销等环节,受教育水平低、地形多山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农村地区营销水平、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发展滞后,产业链条难以向高端开发领域延伸,直接导致农村只能售出低附加值的原产品。
(三)融合主体孱弱,小而散小而弱问题突出
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及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较好,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业融合引领作用不强。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多数属于松散组织,在推进区域化、品牌化方面服务能力不足。
(四)农户不能充分分享农业产值和附加值
贵州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实力的新型农业主体比较缺乏,而参与农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又大多涉足非农领域,农村居民不能够充分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大部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际作用中显得十分脆弱,一方面很多新型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获取了产业发展的大部分利润,而农民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主要还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而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利润,进而导致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地位不平等,合作诚信度低,导致订单违约率高,没有形成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与共的局面。
(五)农村产业融合要素供给不足
贵州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地省份,国土面积的92%是山地和丘陵,喀斯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1.9%,天然限制了土地资源供给,其中农业用地尤为稀缺,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难以满足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对大量土地资源集中使用的要求。农业因前期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对投资吸引力不足;又因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年来,贵州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和妇女,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低、青年后备力量较弱、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立足自然资源特征,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打造精品农业,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夯实山地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拓展多种产业,深挖农业的多功能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和扩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聚焦区,让贵州山地优质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商贸流通、市场开拓、电商业态、旅游农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链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充分延展,促进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实现山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生产及商、贸、服一体化运作。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及乡村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在创新商业管理运行模式、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调整财政投入、贷款担保等扶持资金向农村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倾斜,积极引导产业链之间互补共融,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三)培育多元化、多向性的新型融合主体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雄厚、运营模式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进“三变”+“三联”的联动模式,发展多领域、多种形式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运输、现代营销、智慧农业等。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农户能力,强化作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以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持续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引导“三产融合”主体之间及其与小农户之间紧密合作,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包容互促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创新订单农业,建立订单农业信用体系,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毕节“六联六带”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有利可联、有法可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