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镇信息化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吉林省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3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将“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信息产品与服务供需优化、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等列为信息化重点工作内容,现从这几个方面对吉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如下。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近几年来,吉林省政府推进“三网融合”和数字城镇建设,把发展“智慧城镇”作为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吉林省的通信网络性能明显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全部城市及大多数乡镇。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例已达72%,2010年实现全省自然村100%通信覆盖。截至2012年末,吉林省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22704公里,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39.9亿元,通比2011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916.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8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36.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4.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1.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25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2.1部/百人,增长12.5%。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364.7万户,增长17.4%【10】。
(2)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吉林省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新型元器件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并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园。随着市场信息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张,车载信息系统、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清晰LED显示屏、生物识别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据统计,吉林省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此外,吉林省软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止到2010年,全省从事软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超过800家,先后有13家企业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累计认定软件产品达到1246项,汽车、人口、教育、政府、电力、农业、矿山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安全软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吉林省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果。第一,在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中,投入使用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全省二甲以上医院全部建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第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快速推进,城乡低保实现网上审批和网上管理,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当期应用数据存量达到800多万条,全省统一的“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亚太)最佳呼叫中心称号;第三,教育信息化通过开展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式,扩大了高教、职教、基础教育和远程教育等信息资源的规模;第四,文化信息化稳步推进,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平台,全省建成基层电子图书馆(室)1916个,数字文化资源库总量已超过1TB。
(4)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能够刺激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能够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效率、效果。吉林省不断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制订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数字城市”建设、新农村信息化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2013年为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于12月了《吉林省促进信息消费推动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保障信息化安全方面,制定了《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指标》、等法规和文件。此外,吉林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省内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信息化人才5800余人,并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的信息技术培训。自2011年至2013年,吉林省为促进农村信息化开展了“万名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计划”,三年全省培育农村信息员达到10万人以上。
3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点
基于以上对吉林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概述,不难发现,吉林省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城市信息化为重点,对城镇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若要将信息化建设的高效、低耗、智能充分运用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选择恰当的关键点尤为重要。
(1)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增加新型城镇化动力。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基础,信息化就失去了有效载体,所以说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是重要的基础。在夯实产业经济基础的同时,融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无疑会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增添动力。在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吉林省省情,具体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加大力度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的支柱优势产业,建设好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集群整体规划,通过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围绕各地支柱产业,推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配套能力强、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二是要改造提升城镇化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引进信息技术,建立或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在新型城镇化中引进新兴战略产业,提升新型城镇化内涵及质量。
(2)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企业是带动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仍是弱势群体,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存在的困难,可以考虑以网络为依托,鼓励中小企业从本身出发,建立行业式信息发展平台。增加企业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公开企业优势及需求来吸引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所、高校研究院等合作对象,争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平台,提升市场准入机制。此外,网络资源具有高效、节省资源、限制少等多种优势,吉林省政府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中小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间帮扶与互利合作,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保证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篇2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稳定的持续发展使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数量与规模逐步增加。近3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数据表明,中国的城镇化率在1978年是18.9%,2014年达到52.6%。这表明,在这36年中,我国以平均每年增长1%的速度使我国的城镇化率增加了34.7%,是30几年前中国城镇化速度的3倍还要多,与此同时也是世界城镇增长的2倍多。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镇信息化研究与建设在现实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小城镇信息化的根本就是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增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推动经济迅速增长,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小城镇信息化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在信息化由城市向城镇发展的进程中,小城镇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第二,伴随着小城镇的全面发展,及行政区域的“合乡并镇”的政策,城镇政府部门工作量迅速增加,自动化信息系统可以极高的提高工作效率。
1 社区信息系统
小城镇信息化的过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它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自身素质,促进全国人民对信息化的认识,形成一个好的循环,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小城镇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实际应用上看,信息化的产品主要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等。目前适用于小城镇开发的信息化产品极为缺乏。小城镇信息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小城镇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对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
2 社区信息系统发展面临的困难
信息化体系是由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网络,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基本元素组成的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信息化完的整体系。但在小城镇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更为缺乏。
通过对大量从基层收集与统计来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在基层发展中遇了许多问题。
2.1 小城镇信息化基础硬件设施薄弱。2012年8月份,我们对上海市郊区信息化发达的小城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表明,市县级的政府行政机关配备有较多的计算机,而大部分乡镇的单位都没有较多的计算机配备,乡村信用社则拥有的计算机更少,等于没有配备,配备率还不到30%,平均每个组织有计算机仅有0.67台,其中82%的组织还没有链接互联网;在筹规划,协调配合,将极大的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化发展。乡村仅有2%的人群拥有计算机。要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统计,大部分乡镇的人民计算机拥有率还不到0.5%。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拥有率根本达不到平均水平,实力相对薄弱,在我国,只有少部分县级行政单位还没有连接上了宽带网络,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国的人均计算机拥有率则更低。
2.2 小城镇信息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来进行对比,小城镇要涉及更多的部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信息化包括农业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科学研究部门等众多部门。只有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小乘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但现在的状况是,信息化的建设为有些部门的高速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工作。然而随着小城镇信息化程度的深入,与其他部门在资源整合方的面将会产生极大的阻力,对往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遇到的相当多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问题。
3 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模式
在建立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这些必要情况另外在推广软件系统的时候,系统开发的成本不能太高,操作要简单。正是因为有这些问题,小城镇信息化的进行才缓慢,制约着信息化系统快速高效的发展。因此,小城镇信息系统的开发要减少它的成本,降低操作难度,还要加紧时间开发系统,最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信息系统平稳告诉的发展。只有这样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开发更具有实用的价值,符合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至于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选择,我们运用了B/S结构。B/S结构内容简单,方便易操作,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eb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等通过网络直接访问城镇服务器,页面简单,低文化层次的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该系统。我这样,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可以跨平台使用,意味着既可以在Windows中运行,而且也可以国内的Linux运行,都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就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运营的开发成本。与此同时,由于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采用B/S结构,所有用户都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操作,这样就从根本降低了硬件配置的需求。
4 小城镇社区系统的设计
在系统的研发中,我们充分实现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具有独立功能的组件分为一个子系统,以保证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系统的网页呈现将是以动态(JSP)和静态(Servlet)相结合的形式,使用户能够更直观,生动的了解实时动态。系统是由几个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而形成的,从而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社群信息系统的设计采用的组件化得模式,其结构清晰明朗,容易操作,方便服务人员的检测与维修、维护等工作。同时,也为后续软件的开发降低了门槛,是软件开发的速度得以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总结出,社会信息系统的构成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4.1 管理层面:管理层面负责的内容主要有管理用户的在线注册,权限的获取,以及数据的整理数据库的组建和维护、社区信息的管理等,确保系统能够正常稳定持续的运行。在维护方面,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数据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对系统出现的突况能过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对其进行修复。用户的信息可以备份到云端安全的存储。同时还承担社区的信息等工作。
4.2 社区建筑智能化层面:社区的各个建筑通过计算机与管理系统交换信息,并实时上传楼宇信息,方便查询和管理,物业信息信息化可以更好地管理。业主也可以通过客户端了解物业信息,可以足不出户缴纳相关的管理费用等。
5 结束语
通过把握住符合小城镇实际情况需求与满足课题任务唯一要求这两个主线,来实现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我国现在大多数社区的信息系统是物业管理系统,不仅功能简单,而且主要用于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我们所要面对的主题是小城镇和社区的基层民众,小城镇的信息化不仅是管理层面的,也应该让每位居民参与在内,同时根据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对小城镇用户的研究,结合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社区居民与居委会需求,充分满足小城镇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要,我们自主研发出的小城镇社区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小城镇社区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田虹,吕有晨,刘消寒.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04(03).
[2]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J].地球信息科学,2000(03):4-7.
[3]李乾.锁定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支点[J].小城镇建设,2005(O1):18-19.
篇3
2014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未来5~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扩大服务业比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十一五”规划确立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2009年国务院将现代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此规划成为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奠基石。在随后的“十二五”规划中,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设新型城镇为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证,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同样推动建设新城镇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同时,城镇化发展给现代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物流业发展进行调控也成为新的课题。
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三个目标。第一,人口流动转移。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城镇基本设施的改、扩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人口增加了,农村人口就降低,从事农业操作的劳动力就减少,农村土地会相对集中,这将促进大型农机具的使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城镇人口增加将推动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提高,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从而起到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目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又将加大城镇常住人口的吸引力,增强城镇化进程。
第二,促进城镇发展产业转型。使城市摆脱过去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结构。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污染,新城镇建设要求城市更加节约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使用信息化技术,传承城市文化资源,使城镇向着绿色、智慧新城镇迈进。
第三,促进居民生活幸福。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升,公共交通便捷,物流配送方便,超市等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更加便利,居民生活更方便,住房、医疗、养老、教育方面逐步提高并形成体系,实现城镇居民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居民生活幸福感增加。
2 河北省物流业的发展
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除了包括传统的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外,还包括物流服务。物流业在我国属于新兴的产业,近几年随着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一系列网购平台的发展,物流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物流业也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使得河北省物流业的发展正朝着河北第二大支柱产业迈进。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在于以下两方面。
首先,物流业为河北省居民生活提供基本物质支持和保障,起到了提供生产、生活保障的作用。截至2012年,河北省常住人口达到72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11万人。城镇居民生活中的住房、饮食、医疗、药物、公共交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均需要物流业的参与。
其次,物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健康稳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据201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权威预测,中国未来10年里,物流人才缺口为600万人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为50万人左右。因此,物流业会在将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对河北物流企业调查,预计在三年后物流企业平均员工人数将达到479人/家。
3 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3.1 地理位置优越
全省紧邻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市,东临渤海。海岸线长487公里。陆上运输四通八达、水路运输方便快捷。河北已经成为京津的物流市场,京津市场上一般销量的蔬菜来自河北,而来自河北的生猪、活牛、禽蛋、鲜奶分别占京津市场总销量的50%、40%、25%、50%。同时,为京津产业发展提供了80%以上的原材料。
3.2 发展潜力巨大
2009年3月,河北省政府提出的《河北省确定物流业发展的6项重点》为促进全省物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唐山、邯郸机场的建设以及石家庄国际机场的开通,使得河北省的航空运输能力在不断提高,这种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河北省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2015年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同年12月,投资方看中了河北省物流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石家庄建立了“无水港”合资项目,成立河北冀津国家物流有限公司,实现河北口岸与天津港口对接,这大大缩短了物流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
3.3 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河北省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停留在求“全”的模式上,物流企业功能单一,服务项目多停留在仓储、库存管理、搬运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来自国际物流巨头的竞争压力,河北省物流企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下表是河北省物流企业岗位人员分配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河北省物流企业大部分人员集中于储存、配送、运输环节。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服务将远远超出传统的储运服务,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向供应链管理物流发展。因此,河北省物流业企业应抛弃原有的“小”的经营理念,构建新型互通的细化“大”高效运营模式。
4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作用
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本地区的物流需求,促进了河北省物流业的整体发展。在国家大力倡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物流业如何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确定一个合理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城镇化,使城镇居民增加,居民受教育水平上升,为物流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据201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权威预测,截至2014年,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年均2万~3万人。按照目前发展速度,届时我国的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600万人。我国物流业对从业人员门槛较低,会吸收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居住。城镇为他们提供更多教育机会,更多就业岗位。物流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专科学历的人才成了物流大军的主流。在被调查的物流企业中,有45家企业拥有专科学历人才,占企业总数的76.3%,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专科学历人才25人。但随着物流业朝着国际化发展,熟知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连锁经营、国际物流、物流成本控制分析与预测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加缺乏,这就需要利用城镇教育资源,为物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需要的人才。
(2)城镇化拉动农产品需求,促进农产品生产、配送、加工一系列发展,促进物流业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居民数量增多,居民为提高生活水平,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一种或几种农产品,而更多的要求产品种类丰富。消费者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必然拉动农产品生产、配送、加工一系列流程水平的提高,必然促使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的加大,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农产品保鲜、冷藏、运输技术,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水平。
(3)城镇布局更合理,规划物流园区,提升物流效率。城市发展由政府统一规划,在城市的郊区边缘地带可以规划物流园区,园区的建设既享受了城镇带来的各种便利,又能将散布的物流配送中心集中在一起。减少城市交通压力,利于物资流通。缩短物流配送时间,减少过程成本。
(4)加快信息化建设,将互联网信息应用技术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控、智能化。网络信息化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新一轮创业浪潮上,依托“互联网+”的新业态也悄然升起,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入正在加深。我国农村的互联网覆盖率还不高,但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为物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平台。
(5)加快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我国加入WTO后,允许国际资金注入我国物流行业,几大国际物流巨头,如美国联邦快递、美国UPS、德国DHL等公司纷纷开发国内市场,我国物流企业承受了很大冲击。西方国家有着漫长的物流业发展历史,在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这些大型物流企业均是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也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目前河北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寥寥无几,要加快河北省物流企业整合,改变物流企业小、散的状态,提高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真真,张大威.提升河北物流业服务质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4-5.
[2]宋海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物流企业对策分析[J].企业管理,2015(1):213.
篇4
其次,引入PPP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项目供给效率。公共事业项目的供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是依赖政府为单一的供给者,那么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协调,资金调配的不合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由于缺失全面性、长期性的统筹规划,政府在供给和管理模式中会存在局限性,这也势必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而引入PPP模式,能够减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能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再者,引入PPP模式能够有效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规模大、资金投入巨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等因素,政府在公共设施供给中承担着诸如经营风险、利润风险、汇率风险、价格规制风险、技术风险及政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如果全部由政府来承担,这势必加大政府的负担和压力,也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更不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体现。因此,引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公共分担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分配给更有能力承担该风险的一方,从而减少了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所承担的全部风险。
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相继出台《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等系列举措,通过“三化”并举、“三群”联动,积极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有力实施“大城关”战略,有效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晋江在产业和城镇融合、市民和农民融合、历史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样本。[2]数据显示,福建省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3774万人,增加了364万人,增长了10.67%,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143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293万人,增加了861万人,增幅为60.2%,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而且,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1.99%增加到2013年的60.7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新型城镇化水平53.73%。[3]此外,根据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调研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当前福建省已经基本完成城镇道路、住宅、燃气、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垃圾污水处理、公园绿地等生态环境设施,有力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
而且,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流动人群待遇及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开展。但是,应当正视的是,尽管福建省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2013年的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中仅列第八位置,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首先,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存在着明显差距,东南部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西北部城市的。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3年,厦门、福州、泉州的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以88.7%、65.9%、61.6%位居全省前三,革命老区龙岩则排在末位,仅为50.9%,与厦门相差了37.8个百分点[3]。由此可见,尽管福建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其次,福建省的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力偏弱。当前,福建省城市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两座,占全国超大城市总数的比例仅为5.12%,其他地市的人口在100万~400万之间[3]。可见,福建省规模大的城市数目偏少,而这必然会影响城市间集聚效应的发挥。再者,包括城镇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持续投入不足。数据显示,福建省2013年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1356.12万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26.87万元的比例仅仅为8.73%,这与联合国推荐的10%~12%的水平差距较大[3]。显然,福建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不足等问题,是规划、产业、用地、配套等因素在制约的,而这些瓶颈恰是资金供给的不足、融资渠道的不畅使然。因此,资金缺口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到未来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进程。
三、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PPP模式实施对策
2014年6月,《福建省新型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吹响了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2014年9月,福建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以服务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与此同时,财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政府PPP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显然,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对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谓是“及时雨”。笔者认为,大力引入PPP模式来加快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划分政企关系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关于其在公共事业项目领域的推广运用,政府必须明确自身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保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应该通过PPP这种模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推向市场,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共担机制,从而降低融资风险,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对于合作方(私营企业)来说,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科学研究,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及项目预算进行科学评估,从而规避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风险。同时,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科学管控,在财务方面做好成本控制,做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进而建立稳定的项目收益回收机制。
2.加快完善监管机制为了防范盲目引进PPP模式带来的风险,应当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一方面,应该完善PPP项目审批机制,在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市场准入监察流程效率的同时,科学制定项目审批标准,即参照借鉴国际社会中采用的物有所值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PPP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专门的PPP监管机构,财政、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来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如英国实行以财政部为中心、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监管,在财政部内设立PPP专职小组,并且出台PPP相关的运营标准等相关其他相关政策指南,而下设的PPP专职机构则通过对全国PPP合作项目进行项目监管。福建省也要根据省情,设立相应的专职PPP管理协调机构,而这些机构要致力于PPP项目的监管,提高PPP项目的建设的透明度,并且积极向公众公开宣传,避免项目交易中的权钱交易行为。
篇5
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心,乡镇是带动其发展的重要节点,正确地选择中心乡镇,能充分带动整个农村地域的快速发展[1]。中心镇是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并能与省、市、县(市)城镇体系有机融合的城镇。它既是县(市)内一定片区的中心,也是若干一般小城(集)镇的中心,起着片区首位城镇的作用[2]。中心镇位于城镇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向基层农村,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教中心,物资和人流的初级集敞地[3]。
在“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一般村”的5级城镇体系网络中,中心镇作为一个节点,向上连接城市,向下辐射一般镇和乡村,起着枢纽的作用,联动着整个小城镇群的发展。中心镇不仅能聚集本区域的劳动力、资源和资金,而且还能把周边小城镇的资源、资金和人才吸聚到自己区域内。通过对聚集的资源进行加工,形成深度加工产品,使资源增值,加速中心镇自身的发展,并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向次级节点扩散技术、输送产品、投资等,促进周边小城镇和农村的城镇化[4]。中心镇的确定考虑了一定的地域平衡因素,因而其分布是相对均衡的。中心镇一般多是县(市)级行政地域单元中各城镇经济区的核心乡镇[5]。
大连普湾新区(大连市副市级)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与龙头,大连市在建设“三个中心和一个集聚区”过程中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为此,大连市提出加速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这一重大决策,并于2010年4月将金州新区、保税区和普湾新区确定为大连新市区。大连普湾新区是大连市最年轻的开放先导区,是大连新市区的核心区和大连新的城市中心,肩负着承接大连主城区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北转移,引领大连新一轮开发开放和经济腾飞,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的重大使命。
一、研究区域概况
辽宁省普兰店市(普湾新区)位于辽东半岛中南部东侧,市(区)境东临庄河市和黄海,西接瓦房店市,南与大连市金州新区毗连,北与盖州市接壤,东南与长海县隔海相望。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陆、海、空交通发达,气候宜人。优越的区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市(区)总面积3 375平方公里,包括12个街道、1个开发区、7个镇和3个乡。其中,普湾新区的核心区包括丰荣街道、铁西街道、太平街道、开发区、三十里街道、石河街道、复州湾街道和炮台街道;拓展区包括皮口街道、城子坦街道、大刘家街道、杨树房街道、双塔镇、安波镇、四平镇、沙包镇、大谭街道、唐家房街道、莲山街道、星台镇、墨盘乡、乐甲乡和同益乡。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文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于《2012年普兰店市年鉴》以及调查分析报告等。为便于纵向对比研究,本文统一采用2011年普兰店市行政区划,并对其他年份行政区划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研究各街道(乡镇、开发区)的相关数据,从而对普兰店市各中心镇建设展开分析与规划。
三、普兰店市中心镇选择和建设分析
(一)中心镇选择的主导因子分析
1.各乡镇的人口分布密度分析
人口密度是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普兰店市各乡镇人口分布密度见图1。
由图1可知,人口密度大于500有3个街道,分别为丰荣街道、太平街道和铁西街道,而且它们主要分布在普湾新区的核心区地段,故人口密度较高。而人口密度小于200人的包括复州湾镇、炮台镇、安波镇、沙包镇以及同益乡。普兰店市大多数乡镇的人口密度集中在200—500人之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对一个城市或中心镇的影响十分重大,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城市化,可以将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
2.各乡镇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城镇化发展水平通常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普兰店市各乡镇的城镇化水平见图2。
由图2可知,城镇化水平大于70%有丰荣街道和太平街道,其次为铁西街道、三十里堡街道、复州湾街道、皮口街道、开发区与石河街道。在城镇化水平低于20%的乡镇中,城子坦街道、大刘家街道、杨树房街道与炮台街道城镇化程度较高。再结合皮口街道、城子坦街道、大刘家街道和杨树房街道的人口密度,可以将它们定位为中心镇进行发展。
3.各乡镇经济收入水平分析
各乡镇的经济收入主要包括农牧业总收入(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总收入(第二产业)以及运输业商饮业总收入(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第二产业可以很好地满足经济的现代化,第三产业是缓解日益增长的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普兰店市各乡镇经济收入的差异见表1。
由表1可知,丰荣街道、石河街道以及三十里街道各收入占全市总收入比例较高,均在18%以上,开发区占6.72%。在其他各乡镇中,可以明显看出炮台街道、大刘家街道、皮口街道、城子坦街道以及复州湾街道5个地区比其他乡镇比例较高。同时可以看出,在所占比例不超过1.5%的乡镇(普兰店市中北部乡镇)中,大谭街道、杨树房街道、星台镇、双塔镇以及安波镇的比例较高。
丰荣街道、太平街道、开发区、三十里街道、石河街道由于它们的区位优势,其非农收入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各乡镇。在其他乡镇中,复州湾街道、炮台街道、皮口街道、城子坦街道、杨树房街道、双塔镇、安波镇以及莲山街道比例较高,均达到了28%以上。
同时可以看出,除了普兰店市市区的街道,炮台街道、三十里街道、皮口街道、石河街道、复州湾街道收入要高于拓展区的各乡镇。而在拓展区中,城子坦街道、大刘家街道、杨树房街道、星台镇以及安波镇的收入较高,其中安波镇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0 086元之高。
(二)普兰店市中心镇的确定与建设
1.中心镇的确定
通过对普兰店市各乡镇(街道)的人口分布、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指标、非农产业收入以及人均收入的分析,并结合各乡镇(街道)的地理位置分析。结果表明,丰荣街道、铁西街道、太平街道、开发区、三十里街道和石河街道由于其各项指标较高,同时具有地理优势,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城市发展。
表1 2011年普兰店市各乡镇总收入、非农业收入和人均收入
在普湾新区核心区中,确定复州湾街道、炮台街道作为中心镇;在拓展区中,确定皮杨街道、城子坦街道、大刘家街道、莲山街道以及北部的安波镇适合作为中心镇进行规划与发展。确定为中心镇的乡镇各项指标如表2所示。
2.中心镇的建设
普湾新区核心区中的复州湾街道位于普兰店市西南部。复州湾街道应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完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表2 确定为中心镇的乡镇2011年各项指标
炮台街道位于普兰店市西部,在辽宁省百强乡镇综合实力排比中名列第四。其工业经济发达,而且重视绿色生态的建设。
皮杨街道以大杨集团为龙头,以大杨国际服装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工业经济,促进服装、机械加工、铸造、有色金属加工、家具生产和水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城子坦街道位于普兰店市东南部,是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城子坦街道应着重设施农业建设、工业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名镇建设。
大刘家街道位于普兰店市南端,南面与金州新区相邻,鹤大线、201国道、黄海大道等公路和大庄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而且具有优质的设施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莲山街道位于普兰店市中部,是“城八”、“兴唐”、“皮莲”3条省市级公路交互处。莲山街道应围绕“兴唐”经济带建设,加快物流中心、物资配送行业的发展。莲山街道虽然总收入占全市总收入较低,但是它的非农产业收入比例较高。同时两条大街增加项目扩大建设规模,拓展至周边10余个乡镇和地区,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安波镇位于普兰店市最北端,东依庄河市,西邻瓦房店市,北接盖州市,南与乐甲乡连接。虽然总收入较低,但人均收入较高。安波镇应以发旅游事业为主导产业。安波镇俭汤温泉在“中国十大温泉度假区暨温泉度假饭店50佳”评选活动中,获得“中国十大温泉”和“最佳养生温泉”称号,成为东北三省唯一获此荣誉的温泉旅游区域。因此,它可以在很好地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通过吸引外来人员,带动其周边乡镇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劼.基于发展潜力评价的中心镇选择[J].上海城市规划,2009,(6):49-53.
[2] 刘丽红.关于中心镇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2013,(1):42.
篇6
1、“新常态”的提出和特征
中国经济在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近30年后,从2010-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增速减缓,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保持2012以来GDP增速连续三年低于8%的水平,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低速增长。这种这种经济态势经济学者称为新常态现象。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概念,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而经济放缓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表象,其背后的本质是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
2、“新常态”带来的机遇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不再是仅依靠对外出口,大规模市政建设、房地产和工业化投入产出拉动而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多元动力。其次,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三、“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新动力因素分析
如何适应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发挥新常态效能作用,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发展的新动力。
1、新常态经济增速减缓利于消除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性
增速减缓的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再平衡,所反映出的是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高技术创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助推器。
2、新常态经济结构升级促进城镇化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布局
“十二五”规划把GDP平均增长速度定为7%,而且决定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这就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新常态下我国内需比重提高,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增强,超过出口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0%左右,低于全球平均80%的水平,消费力的提升空间巨大。总理指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所蕴含的强大内需潜力而被认为是助推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为此,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着力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要以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解决差距较大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3、新常态“以资源承载为上限”决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报告提出:以资源承载为上限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并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系统,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如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推广,石化行业实现绿色工业化等措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非石化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站20%,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之路。另一方面,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市紧凑发展,以现代新型交通网络和数据信息网络为依托,用产业升级做支撑,高新科技为推力,依托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顺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城市走智慧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
篇7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作用。首先,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的发展会对城镇及其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推动着整个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两者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交互胁迫关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生态环境的优劣,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步伐,恶劣的生态环境也势必会阻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1.1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
城镇化的急速发展会冲击生态环境的平衡。首先城镇化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即城镇人口数量加大。生态环境的破坏究其根本即人为的破坏,人口密度增加,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也就会跟着增加。随着大量的人群涌入城镇,城镇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势必发生改变,人们向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生态环境的健壮性越来越脆弱。这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以及城镇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胁迫。首先,企业的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城镇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也越来越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也越来越多;其次,城镇化发展的另一重要指标就是城镇交通系统的扩张,汽车越来越多,造成了大量的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1.2生态环境恶化对城镇化的约束效应
生态环境恶化对城镇化的约束效应表现为以下及格方面:第一,人们居住环境舒适度降低,不再有人愿意进入城镇生活,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二,招商引资困难,不再有商家愿意进入城镇带动经济发展,另外本地企业也会外流;第三,当恶化的生态环境由量变转为质变时往往会发生诸多灾害性事件;最后,为了改善已有的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新投入的这些资源反过来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2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特征
我国城镇化进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城镇化形态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辩证的,城镇化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城镇绿地不足
从地理范围来讲,城镇的占地面积是固定的,而生活在城镇中的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这就造成了每个人平均土地占有面几率的降低,如何提高占有率是城镇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来看,只能牺牲绿地面积,将绿地面积变为建筑面积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员需求。另外地方政府为了单纯追求GDP,对开发商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开发商为了私利肆意开发土地盖楼,于是城镇的绿地越来越小,钢筋水泥越来越多。绿地的减少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破坏了CO2与O2的平衡,更多的有害有毒气体无法被植被吸附过滤,细菌和粉尘越来越多,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居住舒适度越来越差等等。2.2城镇空气污染我国自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根本成因是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积聚造成的。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这些废气中所包含的高浓度的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简称为PM2.5)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有研究表明,人体长期暴漏在雾霾天气中会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癌症、生殖与神经系统的疾病,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死亡。而更可悲的是近些年雾霾天气不但没有减少,更有增加的趋势。
2.3城镇供水紧张
城镇供水紧张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是在于认为的破坏。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的核心因素是劳动生产力的增加,城镇中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们用水量也随之增加,生活污水也越来越多。大部分城镇用水水源都来源于地下。长期大量的给水给地下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地下水位也一再下降,以前距地面4-5米就可以出水的地方现在要挖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出水。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的目标,对污水处理这一问题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将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地下水域当中,给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4噪声污染增加
噪声污染往往得不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然而聚环保部门统计,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们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这些噪声包括交通噪声、机械噪声、建筑噪声、生活噪声等等。噪声对身体的危害虽然在短时期内看不出来,但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会产生多种疾病,例如神经衰弱、消化系统紊乱、记忆力减退、失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食欲不振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受到噪声的侵害,往往使人们感到烦躁不安,对工作和事件难以集中精力。有研究显示,人口密度越大的住宅小区人们患高血压疾病的人员也越多;立交桥越多的地区心脏搭桥病人的比例也越高。这些都印证了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伤害的。
参考文献
[1]陈诗一.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经济研究,2012(8).
篇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衡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城镇化,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量文献研究证明,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良性互动。山西省是我国重要资源区和能源基地,是国家全面建设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的重要改革区之一,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高度依赖资源,产业结构单一。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对提高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与现实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其间也取得了丰富成果。1975年Ray.M.Northam分析了城镇化与人均收入的面板数据发现二者呈线性相关,这一论点的提出,标志着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探究进入一个新的里程[1]。周一星(1997)通过对157个国家和地区1977年panel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均GDP与城镇化率具有高达90.8%的线性相关性,其中,不到13%的国家因自身原因,人均GDP与城镇化率相互推动作用不明显[2]。2000年弗农•霍德森通过对世界多个国家进行研究,指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高达85%[3]。从2011开始至今,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等众多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全国以及全国各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来,众多学者的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具有地区差异:一些地区二者之间相互推动,一些地区出现单向性的促进作用。但新型城镇化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创立的特有概念,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少,鉴于山西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契合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系统的实证分析。
三、山西省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山西省经济始终保持着上涨的趋势,但近年来山西省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在2014年地区GDP仅增长了4.9%,较2013年的8.9%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近年来,煤价持续下跌对经济发展格局“一煤独大”的山西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山西可以说“因煤而兴,因煤而困”。与此同时,山西省城镇化建设水平虽然也在逐年提高,但也出现了增长速度缓慢,质量较低等问题。如图1所示,2003—2015年,山西省地区GDP与城镇化建设水平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地区GDP增速近几年放缓,城镇化水平增速始终较慢。
四、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采用单一指标法,将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作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实际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选取了山西省1978—2015年的数据,数据均来自于各年《山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避免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利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新型城镇化率和人均实际生产总值取自然对数,记为lnPUR和lnPGDP。
(二)平稳性检验
大多经济变量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及不平稳性,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容易导致虚假回归现象,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需要对原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此处选用ADF法对时间序列lnPGDP与lnPUR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1%置信水平下,ΔlnPGDP和ΔlnPUR(一阶差分的lnPGDP和lnPUR)的P值为0.0004和0.0026,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所以,lnPGDP和ln-PUR是两组平稳的时间序列且两序列一阶单整。
(三)协整性检验
根据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时间序列lnPGDP和ln-PUR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本文利用EG两步法对两组序列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性检验。
(四)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更好地反映两组时间序列的短期动态关系,建立短期模型。
五、结论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对山西省1978-2015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一,长期均衡模型证明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长期协整,实际人均GDP关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6.5134,说明山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约6.5个百分点。第二,在误差修正模型中,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短期新型城镇化波动的影响,二是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经济增长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短期弹性为6.78,说明短期内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反映了对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到:如果经济增长短时间波动偏离了长期均衡,误差修正项将以(0.8392)的调整力度使变量由非均衡状态调整为均衡状态。从整个分析结果来看,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平稳的均衡关系,而且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实现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篇9
③丁任重:“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月,第58页。
④⑤⑥赵常兴:“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6月,第29页,第27~28页,第24页。
⑦[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384页。
⑧房树人:“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学习》,2013年12月,第47页。
篇10
从近期看,发展小型的城镇显得更为重要。大型城市因为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问题、交通问题、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实际上已经不堪重负,中型城市也开始面临这些问题。小城镇既是城市的产业、文明、文化向农村辐射的基地,又为农村提供了劳动力转移、人口转移、产业升级、质量提高的空间载体。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给中西部推进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带来巨大机遇。因此,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抢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是当前乐平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二、乐平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乐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实力雄厚、生态宜居、社会和谐新乐平”,按照 “城市北上、商贸东进、工业南下”的发展布局,积极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2012年乐平城区总体规划修编获得省政府批复,全面完成10个乡镇总体规划和28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但还有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居民扩建房报批意识淡薄,致使道路两侧建设按照规划报批情况少,造成了镇容镇貌不整。
(二)基础设施仍然是薄弱环节。小城镇供水、排水、环卫、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城区各主干道绿化滴水设施不完善,绿化带高于路面,在浇灌过程中渗至路面的现象较重。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三)企业带动效果不明显。企业入住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由于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致使小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就目前情况来看,乐平的小城镇大部分是私营企业,融资方式匮乏,发展速度缓慢。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新型城镇化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品质发展上。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一)科学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前提。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关键是规划。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一要抓好城市发展特色的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县城规划向四周辐射,以市场兴镇、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兴镇,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发挥龙头作用。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区和小城镇规划要精心考虑和论证,在规划和建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要为城市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留好空间。
(二)尊重农民在城镇化中的选择权。中国的城镇化应是“人的城镇化”。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城镇化实质就是给予所有进城的农民自由的迁徙权和选择权,这是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根本和真正的出发点。移居城镇还是守望田园,政府应当尊重、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权,避免“被进城”、“被上楼”事件的上演。
(三)充分发挥工业化的要素聚集和产业支撑作用,大力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就缺失活力,缺少张力,缺乏竞争力。乐平市在做大经济总量,做强支柱产业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就业、服务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作用。
篇11
小城镇就其定性分析和概括,不外乎五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
2.旅游小城镇规划感知
发展旅游小城镇首先是依托城镇或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内使人们获得观赏,度假。休闲,娱乐,健身,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城镇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3.旅游小城镇规划策略
3.1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
小城镇发展过程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城镇特色。但其构成建设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历史文脉、以及自身功能。提倡生态优先,塑造特色城镇,提高文化品位,强化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乃至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构建要素中生态与文脉是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主导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关键。旅游资源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以便吸引游客观景揽胜。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持续利用。利用与保护是有机统一体,有环境效益才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综合保护为指导,在综合保护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逐步优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现代文明的整体进程。
3.2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生态规划或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生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根本。是以维护生态系统供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为终极目标。
3.3历史文脉规划保护与再现策略
历史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广大的农村和集镇,这些散布于民间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其源远流传,发扬光大。
其次,国际社会对城镇历史文脉的保护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极其关注和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再现。那怕是一棵古附,一座旧屋,一处有价值的断墙残垣,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使它化腐朽为神奇,再现文化内函,创造独有特色。
4.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关系
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单一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蓬勃发展,人们消费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根据市场分析预测,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显现区域范围广,吸引人群多的发展态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休闲旅游的引力圈不断扩大,日常50公里,周末150公里,假日300公里范围内都将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的合理半径。
乡村休闲旅游特点具有多样性,趣味性。除高级别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特色,开发多种旅游模式。如:农林牧作物的观光及瓜果采摘,田园风光观赏旅游,农村劳作体验休闲旅游,乡村民俗活动观光体验,农副产品加工体验,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体验等。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养殖、餐饮住宿消费、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和全新的消费形态。因此,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远近郊区及旅游小城镇新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4.2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增收产业
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是让农民增收的产业。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就业,又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因此,旅游休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4.3旅游开发将大大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旅游休闲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乡村旅游需要文化的支撑,民俗文化的包装,餐饮文化的开发等,都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游客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4.4旅游开发将加快村容建设,形成整洁卫生的新面貌
旅游环境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和唯一性等等,所以,乡村旅游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旅游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拥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小城镇,应当在规划中将其作为小城镇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乡村旅游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和动力,搞好乡村旅游有利于生产发展、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文明、提升文化;有利于村容整洁、形成新面貌。 [科]
篇12
城镇化通常指农村人口和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规模并加大城镇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并由此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所谓新型城镇化建设,简而言之就是为弥补传统城镇化建设的不足而提出的新概念,为缓解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带来的社会压力,以及其他环境压力等各种缺陷和不足,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传统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再为城镇化建设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由于人口的大量迁移,城镇化质量并不高,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也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1、农村的社会资源被闲置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镇,这样就形成了现在农村的“空巢化”、“空心化”现象,使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而主要剩下老人和孩子。农村的大量土地被荒废,甚至是变相的流失,久而久之,这些荒废的土地该怎样开发,剩下的老人和小孩该怎样生存,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传统城镇化建设所不能解决的。
2、城镇变得不堪负重
大量农村人口以及第二、三产业的移入,使本就拥挤不堪的城镇变得更加负担累累,空气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差。而且,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管理起来不甚便利。况且,人口的大量移入,使农村和城镇的很多资源相对重复,这样就给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考验。而这一系列问题是传统城镇化无法解决的,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的城镇化水平低
相比于传统城镇化建设片面的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的以提升公共服务和城镇文化为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让农村人口不仅简单的拥有户籍和居住地的变化,而且在医疗和社会保障以及受教育权等方面享受和一般市民平等的权力。通过切实进行户籍改革、实现福利的均等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让农业人口真正变为城市人口。
2、农民利益保障不力
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迁移,是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农村人只是去城镇打工,他们的根基依旧是在农村,只有保证农民在农村利益的安定,他们才能免除后顾之忧更好的在城镇发展。但是,现在对农民的利益的保障并不稳固,农民失地现象严重,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1]。
3、人力造城现象较为普遍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着力解决人为造城问题。对很多地方重视高铁、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狂热应该有效遏制,杜绝这种重视物质不重视人力的情况,采取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杜绝。
三、如何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
1、加强城市总规划
以前的城镇化建设盲目追求新城区、高铁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使城镇建设出现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小城镇建设散乱、大城市建设混乱,整体重复过多,城市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布局也不够完善。因而,要加强城市的总体规划,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处于主导和先行地位,并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建设的多元化,坚持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加快新型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
我国农村发展水平低,鲜少有信息网络建设,更多的是自己拥有电脑,但数量不多,更无法形成体系。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与平民化,加大农村的互联网信息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加强信息网络化就是建造许多便民、利民的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做到信息网路村村通,这样对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远程教育、科技指导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开展农村信息网络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生活质量,也可以使他们与外界相接触,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村的圈子里,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家大事,与世界“对话”。并能够透过网络,学习更多的技能,开发自己的特长,掌握更多的商机,让他们获得比平常更多的机会,带动农村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新型城镇建设[2]。
3、逐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
城居保、新农保试点已经在所有县区内全部实行,这就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养老体系的建立也已经逐步完善,并成为世界上养老体系覆盖率最大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基本举措,更好的提升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这就有利于逐步破除城乡的二元结构化,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更好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城镇化更好的向前迈进。
4、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城镇化问题,只不过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不同,以不同形式推进演变着。每个发达国家都是从这一点走过来的,他们必定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我们应汲取其中的先进经验并吸取其中的惨痛教训,结合中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独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比如拉美国家的过度城镇化模式。拉美国家的城镇化一直呈现着过度、超前的问题,也就是城镇化水平大大超过了他们国家自身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严重失衡,并且政府不能很好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一定要与本国的经济水平相适应;一定要有包容性,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作用,不要只注重业绩,而不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包容性环境[3]。
5、重视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人文气息浑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文化教化人心,让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相融合,提升国民素质,这样更容易将保护文物、建设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等提上日程,更有利于丰富城镇的文化内涵。让城镇化建设做到内外兼修,物质与人文共同发展。
结束语: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传统城镇化建设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要面临很多问题,只有虔诚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才能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朝着更加明朗化的方向前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和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明斗,王雅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10):21-22
篇13
1引言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城镇)融合发展,一般经历三个过程,首先“产城一体”,城市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产业也能支撑城市的初步发展,其次“产城互促”,城市的发展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最后“产城融合”,城市和产业的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产业区和生活区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融合在一起。城市无论大小皆适合人类就业和居住生活,产业无论规模大小能产生满足地区需要的经济价值和具备长久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产业和城市共赢发展。
1.1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前提与基础
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产业、要素、人口在一定空间的高度集聚,其中,产业的集聚是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关联产业的衍生,越来越多的农民被引导到第二产和第三产就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也逐渐向这一区域集中,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开始了城镇化建设。另外一方面,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各方面投资予以保障,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财源作后盾,这就需要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1.2城镇化建设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城镇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平台和集聚空间。非农产业有着强烈的城市区位指向,它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具有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城镇既提供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一般生产要素,同时又汇集人才、信息、科技等高级生产要素为企业所用,促进产业创新技术、优化结构和集约发展。而城镇在空间的集聚和扩张,除了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外,还扩大市场需求,创造发展环境上的外部经济效应。
2济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城乡差别较大
新型城镇化不但是城镇人口的增加,还是城市对农村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查阅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济南市有150多万农民工和大量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处于“半市民化”状;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发展方式粗放、土地资源浪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离宜居、环保和生态友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2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偏弱
县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实现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由于济南各区县在经济转型、产业培育、载体构建、优势发挥、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小城镇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缺乏有力产业支撑,对人口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不强。根据统计,商河县与济阳县的城镇化率在仅在30%,有些地方比这还要低。
3产城融合视角下济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3.1政府引导,建立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产城融合,属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范畴,由于工程量大,资源消耗多,并且其成果在较长时期内具有不可挽回性,因此要在政府引导下,对城市功能结构、用地布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真实做到利用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2要以资源集聚带动产城互动
要充分发挥城镇化的集聚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由人口和资源向城镇集中,形成城镇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最后实现要素和资源的集约利用、科学发展。另外一方面,要以业兴城,城与业融。产业发展方向与城镇要素结构相符合,城镇化建设需求与产业财力支撑相匹配;城镇设施供给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产业区域分工提升城市功能效益。
3.3以人为本,人城相融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建设,就要保障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城镇人居环境系统设计科学,生态良性循环,产业支撑有力,人民安居乐业;农民市民化后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生存和发展权益要充分保障;城镇化中农民的利益分配要均等、风险承担适量,人城能共容、共融和共荣。
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实施产城融合,以“人”催生产业升级和城市嬗变,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市转型,以城市实现“人”的城镇化,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赢的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