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人事管理专业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事管理专业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事管理专业知识

篇1

作为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干部,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单一的管理角色,更多地需要关注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在刀牛事业单位发展的新时期,人事管理干部需要淡化管理者的身份,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台理分析和开发,充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作为人事管理干部承担着工作人员的调整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人事管理干部不仅仅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工作人员,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卫生事业单位发展服各。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合理调整原有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建立相刊合理和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卫生事业单位工作水平。

(二)人事管理干部业各能力的拓宽

原有的人事管理干部主要是服各巨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调配等简单工作另d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巨生事业单位中很多工作人员的职能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卫生事业单位的改革,人事管理干部应更注重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这刊人事管理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分析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调整,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另外作为人事管理干部还需要根据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现状,制定出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对现有技术人员的成果和技术水平进厅洋细管理,这有助于今后人力资源培养工作的开展提高整卜巨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水平。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规划,实行人才储备计划,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

(三)人事管理干部工作方式的转变

随着卫生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事管理干部工作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作为人事管理干部其工作方式也应该进厅卜目应的转变。以住人事档案主要是纸质资料,人事档案丢失的现象比较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卫牛事业单位工作方式的转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人事档案逐渐广泛运用,这不仅仅提高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保障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人事档案信息被输人到信息库中,由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一定程度日是高了档案的查找效率和使用效率,同时也便于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统计工作。通过计算机的管理,人事档案信息更加明了。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还便f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当前网络信息比较多,通过网络寻找单位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可以发现更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

(四)人事管理干部个人素质的提高

作为人事管理干部需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刊人事管理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事管理干部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学习管理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更好地协调人事管理工作。另外作为人事管理干部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乏妻设,能够使工作人员真正信服。人事管理干部虽然是工作人员的管理者,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并不能总端着一副领导的架子,这样不利于管理你工作的开展,人事管理干部需要加强领导艺术的学习,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干部还需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险。

篇2

一、个人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学习、累积、创新、交流和分享,从而帮助个人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并最终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变成更有价值的知识,最终有利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一)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是一个能动地获取、运用、生产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终身学习的能力或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当今社会所认可的核心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要求建立个人的专业知识体系(适应目前、未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知识资源,持续学习;将知识资源应用于实际工作,展示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参与知识创新、知识交流,谋求长期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化世界中的教学工作》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地认识到,教学同其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对教师展业发展有非常重要地促进作用。

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师一般均会“自发地”整理相关的知识以便使用,也就是进行了原始的个人知识管理。随着所需管理的知识资源内容增多和类型复杂化,有计划的、系统的个人知识管理将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最有利和最直接的支持。

(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显性化

Nonaka和Takeuchi(基于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区别,建立了一套完整地关于知识及其创建的理论。按其观点,有组织的知识创造需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四种形式的知识生产过程。知识管理的目的非常有利于并刺激这些知识过程,螺旋式动态上升的知识出现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

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整个生活的时代,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中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知识的显性化。九十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教师教育和课程发展中,都要求教师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教师专业知识,通过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成长。而知识管理的目的之一便是促进隐性知识的外化。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有两个:(1)将隐性知识更加明晰化,一方面将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综合,得到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知识化信息;另一方面使知识能更清晰、明确地表达或更容易理解、查找和利用。(2)和其他人更好地共享已有的知识,并使知识能更快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成长。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是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这种技巧和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必需具备的。保罗·道尔森(Paul Dorsey)教授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七种技巧和方法: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的安全和信息协同的技巧。以上七种知识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处理日常工作中“知识维度”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选择使用。例如,你可能是在对信息进行评估后才发现仍然需要检索一些信息。 除了以上七项外,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还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时间控制;工作空间舒适度;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备案和文档管理;信息设计(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无用);有目的的写作;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指PC 等IT设备);知识/信息过滤技能。

三、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

基于简单有效和经济实用这两项原则,个人知识管理需要三个主要的步骤:获取(学习)、知识存储管理和知识利用。

(一)建造个人学习网

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信息网络代表了收集信息的能力,数据的多少与品质的好坏,成为决定知识产出品质的第一影响因素。一般而言,个人知识管理应该建立至少三个方面的信息网络:人际网络、媒体网络和Internet资源网络。人际网络是一种无形的网络,也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往往成为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问题信息的来源。人际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软件中学不到的知识——隐性知识。因此,教师应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工具,如ICQ、MSN、Email和手机、PDA等,多与“柏拉图”为友,多与朋友交流,沟通和讨论,提高自己。 媒体是一种实时与广度的信息来源,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与报纸,往往可以获得最新的讯息与来自不同角落的新闻。教师应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将经常用到的媒体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对那些主要的媒体长期密切关注,让信息的收集成为系统而非随机性的临时行为。使主要媒体来源的数据讯息及时到达教师的工作桌前,促进教师的知识结构良性发展。Internet是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进行学习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论网站还是电子报,不管质量还是数量,Internet的资源都已经超过现有的单一图书馆与媒体。教师应有效地建立网络资源清单,熟悉相关资源所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善用搜索引擎工具,充分利用IE的收藏夹,定期备份信息。此外,Blog 、Wiki等网络工具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所使用。

(二)个人的知识系统架构

收集数据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知识系统架构,简单说就是储藏知识的架构。知识架构的系统化,有助于教师将收集到的数据有效储存和未来的快速索取。首先,对所需管理的知识进行分类。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无外乎以下内容: 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文件档案管理等。对知识的分类,应根据自身需求,按照“我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的原则进行操作。知识的专业分类可以根据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对于分类学无需深究,只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知识库的最佳分类方法。其次,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对教师来说,针对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不需要采用统一的入口,只要简单易用,适合自己就行。比如邮件管理,通讯录管理,这是最常见的个人知识管理的一部分。还有就是知识内容的管理,可以采用WIKI和BLOG。最后,建立个人知识库。在知识库中,所有知识都以目录结构分类存放。可设置一个临时目录来存储那些无法及时处理的信息,待以后再分类,从而保持知识库的干净。此外,文件命名应该简单明了、见名知义,辅以数字编码、时间、来源等为原则。同时,也要建立文件安全、资源删除与更新、交流与共享的规则,以文件的形式妥善地保存下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扩展和完善,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可方便信息资源的分类存储、查找和操作,也可避免因时间推移和遗忘而导致的混乱管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选择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命名以后,就可以将知识分批放入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建立后,快速而方便的访问至关重要。如网络日志这种个人系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增强,也要持续不断地对个人知识库进行维护和管理。一般而言,个人应主要作好以下工作:增添新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删除、修改和更新部分资源;进一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准则;协作学习以交流和共享知识;在知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个人知识结构。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应用

在个人知识管理上,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积累,而不注重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出发点就是对知识的使用,并在知识的利用、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在知识的利用上,一些传统的方法可能对个人知识管理有所帮助,例如归纳和演绎。想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既可以在个人占有的大量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找出事物间的规律,然后应用于实践从而对这种归纳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再从实践中修正归纳出的知识;也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演绎,帮助新的实践。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利用方法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涉及不同个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教师应用知识应遵循的规则有:首先,进行知识收集,把与问题有关的知识找到,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其次,进行消化吸收,也就是阅读有关资料,包括向专家请教;然后,建立可比较的模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设计出比较及评价方案;最后,评估报告将完成知识应用过程,在这些模型中挑选出支持决策或得出结论的便是完成知识应用。此外,头脑风暴、专业论坛、沙盘模拟甚至聊天谈话,也都是知识应用的准备阶段,可以帮助个人进行知识加工,形成应用知识的规则意识。

当今信息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法。 教师若能运用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或策略,有意识有系统地管理知识,强化专业知识的取得、转化、组织、分享、应用与创新,就能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拓宽教师的视野,充实专业知识内涵,增进教学经验与智慧,将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润彤,曹宗媛,朱晓敏.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 Guus Schreiber等.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篇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对掌握最先进技术的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其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职教育体系,高校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高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国家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明确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求,即:“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及政策引领。本文顺应时代要求,在当前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滞后于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的现实下,主要研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解决当前社会,尤其是山东省内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契合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满足当下智慧物流背景下的一线高技能与高学业水平的应用创新型物流人才,从而适应并推进山东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一些专科职业院校一直追求升级为本科层次院校,虽升级成功,但发展思路与办学定位不明确,而只是一味机械效仿普通本科院校的的发展道路,重学术、轻实践,使自身最终偏离了职业教育应有的人才培养方向,不仅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物流业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也使自身因没有鲜明特色而陷入了发展困境。本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样有利于推进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及定位的特色发展。

2我国物流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1国内现状分析

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对较快,据统计,当前国内有五百多所本科院校、九百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类专业。尽管国内有至少50万以上的物流类高校在校生将要推向市场,其中,本科层次在校生达到10万以上,但依然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物流人才需求。由于多数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与企业需求进行很好对接,致使物流人才的供给数量不足、层次不够。物流企业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这恰恰是当前高职物流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因此,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非常必要。尽管当前国内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停留在探索阶段,但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

2.2山东省内现状分析

山东省物流业的发展一直稳中有进,产业规模、运行效率、服务水平、信息化和标准化等各方面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12月,山东省有347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其中有18家冷链物流企业为国家星级水平,占全国比例的29.5%;同时,有8个国家级优秀物流园区;全国第一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授予济南国际内陆港。山东口岸物流协同平台于2018年10月在青岛开通运行,大大提高了省内国际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及物流效率,这就要求省内物流人才紧跟行业发展,兼备高技能水平与高创新能力。尽管近几年省内少数高校已经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出于培养数目少,实践时间短,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社会效益。目前,省内高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以两层次为主,即高职专科物流专业学生和普通本科(含)以上学历物流专业学生。前者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却因学业水平及自身技能水平受限无法满足高技术、高智能物流岗位的职业需求;后者具备较高的学业水平但缺乏实践应用能力。两种人才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山东省内物流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兼备的物流人才需求。

3物流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山东省内的职业院校对于培养高技能水平、高学业标准、高创新能力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目前省内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亟需重视与改革。

3.1山东省内职业高校物流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山东省内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如何准确定位物流人才培养模式。②如何将应用创新能力真正融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专业课堂教学体系中,并有效解决以下具体问题:a.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b.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完全契合省内物流企业对于一线人才的最新能力要求;c.对于不同课程的教材存在部分知识重合的现象,造成学生重复学习,影响学习效率。③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比例不足,分量不够。④部分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最新需求。⑤缺乏有效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3.2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培养未来仍可预见的关键问题

在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物流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可预见的问题进行总结。①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对学生高学业水平与高实践应用创新能力两者之间不能合理平衡。②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思路正确,但由于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合作方法单一,致使其不能同时兼顾企业与学校的双方利益,从而导致不能长期、深入合作。③积极建立各类校内实训室,却对后续实训室系统的及时更新与维护问题不够重视,使实训系统总跟不上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学生实践能力不能与企业最新需求相匹配。④注重教材改革,鼓励教师编写适合自身专业培养模式的教材,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使其质量得不到保证。⑤在选择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时,如果不够全面,将影响评价效果,不利于人才培养进步。

篇4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近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世界一些大企业中产生并趋于完善。它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其目的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集体创造力。当前,我国正面临国有企业全面改制的形势,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一、什么叫知识管理

什么是知识管理呢?有人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集体创新。

一个集体要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才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而知识管理则为此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的经验的体现。知识型集体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有专家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木观短浅的行为。

一个集体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美国学者把信息管理的发展分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养集体创造能力上。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上个世纪末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选美最受推崇的企业,创

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什么叫创新呢?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人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的目的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的创新不是一种单纯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而企业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显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但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并不了解知识管理,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从知识的角度看,集体可以说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载体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更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第一、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

第二、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第三、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四、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

第五、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

cko,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第一、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熟悉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熟悉知识的工作体系,保护管理知识以防止外溢,提出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的对策。

第二、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对要获得的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

第三、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第四、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国外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知识管理工作,它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重视知识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些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在我国,不论是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在改制结束后,我们都要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一般认为,知识管理有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法典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并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所谓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

两种策略的区别是: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

四、如何正确选择知识管理策略

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一是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二是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三是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如果企业的主管或经理,对这些问题没有形成清晰的答案,知识管理的策略选择将是无稽之谈。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

第一、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第二、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

篇5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本专业培养目标时不明确,基本上是在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金融、法律、管理、理财等相关工作岗位,并强调其就业的广泛性。而财务管理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胜任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在表述上模楞两可。其培养目标不准确,对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起不到指导作用。

(二)专业定位较模糊

从许多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来看,其描述与会计专业相似。只是会计专业偏重于会计核算,而财务管理偏重于财务应用,从本质上来看并无太大差别。在财务管理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其专业定位模糊,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比较肤浅,很多学生对会计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学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而能体现其专业学科特点的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上课程安排不精,很多学校则是在会计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某些金融、税收、理财方面的课程,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和财务管理专业特点的课程较少。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的高职教育中,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起步较晚,加上财务管理实践与理论差距和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课程中的实践性内容偏少,且缺少适合财务管理的专业实验室,要么与会计专业同用一个实验室,要么实验室只是摆设,很少起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财务管理专业本应重视案例教学,却没有引起重视。

(五)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从师资队伍看,目前给财务管理专业授课的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有会计知识背景的老师,或者是从其他相关管理学科上临时转过来的老师,具有金融学、投资学、理财学知识背景的老师所占比例偏少,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所占比例更少。

(六)缺乏适合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困难,几乎很难找到专门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应用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使用会计专业教材,二是使用财经大类教材,三是使用本科教材。教材的严重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本专业更好的发展。

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特点

1.与高职院校企业管理学科基础接轨

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几个专业都是高职院校管理类比较成熟的学科,财务管理专业拥有与这些学科专业相同的基础,该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管理学科中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有利资源为其服务。

2.与职业资格认证教育接轨

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有丰富兴趣爱好的职业化人才,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设置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教育接轨的“职业资格”课程群。

3.与创业教育接轨

创业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还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对高职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全面植入创业教育课程群。

三、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1.设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专业如何定位也就是专业的市场定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分析、金融、投资、理财、经济管理等工作。就业方向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是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具备会计处理、报表运用、纳税申报和投资、融资等基本技能知识和信息收集、处理的基本素质要求和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吸收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

(二)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1.教学模块设计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模式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按照职业需求,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与校内同步模拟实训并重。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课程应设置以下几个模块素质教育模块、会计核算模块、会计信息处理模块、金融、理财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创业教育模块。

2.教学课程设计

教学模块的合理设定决定了课程设置应体现其要求,应设置以下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数学、体育、入学军训、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专业基础课(包括:市场营销、管理学、统计学、纳税筹划、沙盘对抗创业实训等),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要求;专业核心课当中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要求,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财务软件的应用,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应用处理的要求而金融学、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体现了金融理财的要求;会计从业资格取证、助理理财师取证课程、案例课程则体现了职业实训和职业技能的要求。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1.教学手段的改善

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学生、企业会计、项目和实训场所有效组合起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元素,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平面的知识变为立体化。

2.教学方法的改进

“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路线”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改变传统闭卷考试的唯一考核方法,实行学生技能考核综合化,可以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等全方位地进行评价。

(四)搞好实验实训条件和实践教学内涵建设

1.改善教学实训条件

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按照“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基本思路,根据财务管理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建设沙盘对抗模拟实训室、银行业务模拟实训室、财务岗位模拟实训室和ERP实训室。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网络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系统,满足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和教师顶岗实践培训需要。

2.加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及操作规程,建立完整齐全的学生校内实训手册和校外实习档案,做到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实践内容落实和经费落实,使实践教学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

(五)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不断充实教师队伍

有计划地引进财务管理、金融、理财等相关专业的应届研究生、博士生充实到教学队伍当中。由于应届研究生、博士生对新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从而能够增添现有教师队伍的活力,也能引领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2.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按照专兼结合的方针,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足够的行业企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任教师要有计划地到企业培训,或到企业进行岗位训练,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搞好配套优质教材建设

1.引进优质教材

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和配套教材建设优质核心课程要体现岗位技能要求,并能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材的选取上要积极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优质高职高专配套教材,这种教材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而编写,便于学生的掌握和吸收。

2.编写校本实训教材

根据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组织教师自编实训教材,对每一门实训课程根据其内容按岗位特点进行细分,全面构建以“岗位实训及考核”为特点的实训教材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丰沛、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1 邓金额 周荛阳.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推行“411”工学结合模式初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9-41.

2 郭琳琳.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J].新西部,2009(10):213.

篇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10-02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情形下,作为国民经济新兴服务部门的现代物流产业,正处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之中。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现代物流产业兴起所急需的,是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当今已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截至2012年,国内500多所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陆续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急需的物流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物流产业人才需求压力。但是,当前国内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弊端,主要表现在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之间的差异,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社会、行业需要,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为使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毕业时实现零距离上岗,应选择能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适时积极推进其改革。

近几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育人理念,十分重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见右图)。所谓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现实物流管理职业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以“物流采购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即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循环线,通过抓好校内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有序实施“基于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循序渐进教学,完成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循环;通过学生校内课程专项实训、岗前综合实训等模拟仿真实训,利用校内“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模拟当前现代物流企业营运过程,完成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循环;通过学生校外毕业顶岗实习,进行现代物流企业实际业务操作,完成校外毕业顶岗实习循环。为此,通过有效实施三个教学循环,使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很好的螺旋式上升,真正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职业能力群”

基于现代物流企业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具体要求,有效合理地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群(见111页表),包括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其中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人际沟通协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采购操作管理能力、仓储操作管理能力和运输操作管理能力;物流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维权能力、财务处理分析能力和统计运算分析能力。

三、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教学循环”

1.第一循环――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循环。第一至四学期,以“物流采购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即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循环线,通过抓好校内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有序实施“基于现代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循序渐进教学,完成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循环,为学生各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并在进行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质课程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2.第二循环――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循环。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主要以校内“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为依托,围绕采购、仓储、运输等物流操作来组织实施课程专项实训和岗前综合实训。第一至四学期课程理论教学结束时进行“基础会计”“统计基础”“采购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及“运输管实务理”等课程专项实训,打好专项物流操作基础,培养扎实的专项物流岗位操作技能及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专业拓展能力。第五学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岗前专业模拟综合实训,一方面,模拟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仿真运营,主要是利用校内“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已有的“中海2000物流教学管理系统V2.0”,分角色完成企业客户管理、企业仓储管理、企业运输管理、企业配送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统计分析工作,模拟完成货物入仓、出仓、报关、运输、结算等作业;另一方面,利用中教畅享“ITMC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系统V1.2”,学生分组经营一个虚拟物流公司,在同一市场环境下相互竞争与发展,提高学生全局观念和相互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综合管理能力。

3.第三循环――校外毕业顶岗实习循环。校外毕业顶岗实习主要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在校内专项操作技能训练及岗前专业模拟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学生于第六学期踏出校门,走上实际工作岗位,运用校内所学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从而完成由学校到物流管理工作岗位的最后一步训练,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高技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四、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双证书”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所指出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基于毕业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特点,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对应物流管理专业应有的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有效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基于物流业“初级职位看证书,高级职位重经验”的现实,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应实施“双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上岗的通行证,学生只有同时获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如助理物流师或物流师资格证书等)才算合格。故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考证的需要,且与助理物流师、物流师考证课程相对应,并于第六学期与相关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参加考证课程考前集中培训,以确保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够顺利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加学生将来的就业筹码。

五、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职业素质教育”

依据学生心理成长和学习规律,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顺应市场需求,在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校内外实践经历、工作环境熏陶、生活养成及企业职业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实现对学生政治思想、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安全、就业理念、身心健康等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够顺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

篇7

我校中餐烹饪专业被评定为省重点专业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充实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设施设备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紧密围绕当地餐饮业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餐饮企业日益突出的人才需求。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

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考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我们根据烹饪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确定设施的性能、型号等。从学生的数量、班额大小、课程安排、现有设施等角度综合考虑,以实用、够用为前提,保证现有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我们还综合考虑了实训室建设的长远用途、设施售后服务等因素,以能支撑专业的长远发展及实训室的可持续良性使用为目标。合理规划各实训场室的用途,做到专室专用,甚至一室多用,提高烹饪实训设备的共享率,避免资源浪费。实训场室还同时具备了重要的烹饪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功能,并能面对社会人员进行烹饪技术技能培训,使职业教育更具特色。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无规矩不成方圆,实训场室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约束和支持。经过与烹饪专业老师、班主任及专业部长多次专题研讨会的商讨,我们出台了完善的《烹饪专业实训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制度明确了实训场室的使用要求及管理要求,明确了任课老师及实训管理员的职责,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每个岗位都管理到位。

(三)增设实训室管理员,规范烹饪实训场室的使用

烹饪设施的工作正常与否不仅关系到课程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增设了烹饪实训室管理员,要求每日对当日所用过的烹饪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并与当日使用实训室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交接。要求任课老师填写实训室使用日志,详细记录每次上课前后实训场室内设备的使用情况,明确设施的安全责任,又保证了实训设备故障的及时排查与维修。

二、校内实训教学管理

(一)合理设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对烹饪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设置,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在第一学期开设了《烹调基本功》《面团制作技术》《食品雕刻工艺》等实践性课程,注重在学习初期提高学生对烹饪专业的了解和兴趣,并扎实抓好基本功训练,打好根基。第二学期,在继续深化烹调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开设了《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烹饪专业深度的认识,并掌握烹调常用原料的初步加工及点心制作的基本工艺。第三学期课程设置有《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菜点围边与冷拼》及《地方特色菜肴制作》,主要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日常点心制作,熟悉各种烹调法的使用,训练烹调操作技能;地方特色菜肴制作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当地特色餐饮的需求,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第四学期继续开设《中式热菜制作》《面点制作》,并增设《西餐烹调技艺》,强化烹调技能,扩展了学生的烹饪专业技能。按照技能考证标准及厨房主要岗位的职责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科目授课内容的统一

我校烹饪专业班级较多,同一门科目由几位专业老师任教,老师们的授课安排各自发挥,造成了授课内容的不统一,教学效果参差不齐。2013年10月,由教务处组织,教研组牵头,分别对《中式热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西式面点制作》《中餐烹饪基本功训练》《面团制作技术》《食品雕刻工艺》《冷菜制作与拼摆》等7门专业实训课程作出了授课内容的统筹规划,形成每门专业实训课程详细的授课计划。实训科目授课内容的统一,给任课老师提供了统一的标准,规范了实训课堂的授课,同时也为校本教材的出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抓好实训课堂管理,提升专业实训效果

1. 规范实训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烹饪专业实训管理制度,首先从着重仪容仪表上严格要求学生,不符合要求的学生禁止进入实训场室,抓好实训课堂的管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岗位意识。此外,我们还在每个楼层配备了一名实训协管员,整个实训过程中,实训协管员始终贯穿于各个场室,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实训课堂的管理。

2. 实训课堂上课模式的调整与规范

在教研组的带领下,我们全体烹饪专业教师商讨、探索实训课堂上课模式的改革。至今已形成了“理论学习――小组研讨――教师示范――合作实训――多元评价――总结反思”为过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及耗时长短控制理论学习和演示示范的时间,机动组织学生开始动手实操,学生实训结束后,再由任课教师组织集中评分与点评,下课后再组织值日小组进行清洁卫生。如此,实训课堂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避免了课堂管理上的时间漏洞。

(四)改革实训科目考核形式

继统一了实训科目的授课内容后,我们把实训科目的考核标准也进行了统一,同时还对实训科目的考核形式进行了改革。我们随机抽出5名烹饪专业老师组成考核评分小组,根据统一后的实训科目考核标准,对每次的实训考核进行评分,一改过去由任课老师既负责监考又进行评分的传统。通过这样的尝试,以统一的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以专业的标准来对待每一门实训科目的学习,营造自觉练艺的学习氛围。

(五)打造真实厨房环境,实现产教结合

2013年10月,我们尝试把校内教工食堂转向为教学与工学一体的烹饪实训基地。根据食堂的实际从实训上设立了六个档口岗位,从六个档口的工作任务来开展学生的实训。学生在真实的厨房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菜品为载体,由值班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真实岗位的实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学生们提前体验了真实的生产的环境,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竞赛能力

我们尝试把烹饪技能竞赛纳入到常规教学的范畴,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全烹饪专业的技能竞赛,并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我们还尝试把技能竞赛的内容与规则列为课程内容,让其渗透到常规的实训教学中。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竞争力,再从中选拔出优秀的选手,由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作一对一的辅导培训,上送参加更高级别的技能竞赛。

三、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一)做好入学教育

从2014年9月开始,我们对初入学就读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把烹饪专业的发展过程、烹饪行业的发展趋势、烹饪行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各岗位的要求等对学生做详尽的介绍,同时还把烹饪专业的纪律、学习及技能考证等多方面的要求向学生一一说明,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心中树立起在校三年的学习标杆。

(二)加强学生烹饪操作安全意识的培养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训课程占了60%以上,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烹饪实训室里度过的。烹饪实训课不仅是一个专门向学生讲授烹饪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厨房安全操作知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学习的课堂。因此,我们把安全操作知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定烹饪实训操作课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将这一教学内容作为对任课教师的考评项目。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安全操作的意识,也有利于烹饪教师对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动性。

(三)职业素养的渗透教育

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久而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坚持以行业对岗位的要求作为实训课堂上学生操作的标准,注重在平时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把岗位意识始终进行渗透性教育。在政治课上灌输职业道德教育,在烹饪专业理论课上培养学生对烹饪岗位的热爱,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操作习惯。

另外,我们打造的真实厨房实训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搭建了重要的平台,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使知识、技能和素养融为一体,达到现代餐饮企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

中餐烹饪专业的校内实训,应以地方餐饮业发展和餐饮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不断完善,才能切合地方经济的需求,为现代化的餐饮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8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这一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使得各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寻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带动了旅游业的欣欣向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同时也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对高职教育中的旅游专业人才的教育及培养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因此,针对社会及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必将有利于为旅游市场更快更好地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另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为半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的历史性重要机遇。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旅游产业责无旁贷,旅游业要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就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应适应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需要。

二、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其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实践性较强,更应注重其一线工作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却始终摆脱不了学科性与理论性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的方向定位上,面面俱到,采用大而全式的定位方式,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就业,但却使其缺少适应具体岗位及旅游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另外,目前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达不到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有的甚至与市场严重脱节。在制定课程规划与人才培养方式上不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局限于旅游本科教育的影响,严重背离了高职高专教育正确的轨道。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缺乏实践

当前,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所设课程多注重学生的生存能力而忽视了其发展能力,在课程设置上,由于高职旅游专业缺乏教育经验, 所以几乎都是套用本科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沿用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未达到模块化,未设置方向课程,而且理论课大大多于实践课,课程的设置与旅游岗位的需求严重脱节。而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上仍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培养出的旅游人才往往眼高手低,与实际脱节,很难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

另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进入到学校教书,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却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不具备过硬的行业岗位职业技能,与旅游企业缺少沟通与联系,更缺少行业的影响力。其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会贯通,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也严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措施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依据市场的需求。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服务属性及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其对所学知识要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旅游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除了要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山东蓝海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可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既能准确把握传统导游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以及服务技能与职业素养,又能精通海洋生态旅游特色的专业人才。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海洋旅游,已成为山东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潜力以及希望所在。所以,旅游人才的培养应依托蓝海经济战略,对各项海洋旅游准确把握,为旅游企业培养能从事旅游景区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其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应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减少理论课的学习,加强实践课的构建。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就应进入职业技能实践课学习,技能课应占总学时的35%,旅游教师还应辅导带动学生考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学校要积极与旅游企业及景区等达成共建协议,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篇9

一、物流管理行业发展现状

1.物流专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已经转化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类学科。物流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课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流、仓促、配送、信息、管理、经济这些基础课程了,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为新形势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物流专业已经是一门集现代仓储运输、网络信息技术、成本金融学、物流营销等诸多学科于一身的综合类管理学科。

2.物流管理人才发展现状

物流管理行业日新月异,企业需求的人才水平也不断水涨船高。经研究表明,目前大部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胜任高级别的物流管理工作,毕业后基本都在从事基层的物流配送工作,难以接触到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当前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真正需要的是,除具备传统物流管理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外,还能够将课堂所学内容活学活用,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高职创业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广阔的物流业发展前景利于学生自主创业

同为新兴产业,物流业的发展较电子商务要相对落后,但发展势头却势不可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物流业也会像国外发达国家那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而这其中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伴随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的物流形态不断涌现出来,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制、多层次的消费群体。这无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2.投入少、见效快,创业条件不受限

很多学生一提到创业,首先会想到大量的前期资本投入,而又担心长时间看不到收益,而物流行业创业却往往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管理型物流企业创业投入少、见效快,可以弥补高校毕业生创业过程中物质资本短缺的缺点。创业初期可采用“智力换资本”的方法累计财富,即利用物流管理能力作为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用自身物流管理能力创建物流公司,广泛利用社会有形的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性物流服务。

3.科学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创业成功提供了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印发的“十三五”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中都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外,还要将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到每一门课程当中去,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肩负起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而只有融入了创业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构建创业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做法

1.借鉴成功经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对于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可以向国外进行借鉴,也可向同类型的新兴学科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借鉴。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具备必须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理念应该被融入新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去,而创业精神、创业技能也应该被渗透进每门开出的专业课程当中,这就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只有建立以“学业+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化地纳入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才能培养出管理思想超前、专业技能过硬、创业意识清晰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3.建立“创业型”师资团队

想要培养学生具备创业意识,首先要将师资团队打造成为“创业型”教师,这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建立“创业型”师资团队要采取专兼结合的方法,即在加强物流管理专任老师培养的同时,还要积极聘请创业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汲取他们可贵的创业经验,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

4.构建科学有效的创业能力考评体系

摒弃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不再以卷面分数判断能力的高低。改为多样化的创业能力过程考核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及奖励情况在毕业生求职推荐表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中体现出来。建立以实际业绩与社会效益为主的创业能力考评体系,有利于创业教育的长远开展。

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就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而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公共事业专门人才,具有适合目前企业需求的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并且能够运用先进的知识、技术,熟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我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成人”素质、“通才”素质和“专才”素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成人”素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现在的教育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让青年学生学会做人。这也是目前衡量一个人才是否合格的前提和最起码的标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难免影响到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外,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抗压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以便适应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是潜在的、最重要的素质,也是综合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一个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没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很危险的,因为不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不会有坚定地政治立场,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是非观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会失去自我,随波逐流,即便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也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被一些思想观念所左右,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实际上,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可以在教育方面保证正确的与人方向,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同时,也可以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更广泛的领域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成为一个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其次,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身心健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就是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也要面临着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严峻考验,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倒下了。繁重的工作和快节奏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需要专业人才具有有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来支持。健康的体魄可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个人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健康的心理可以使人保持积极地、乐观的心态。

因此,专业技术虽然重要,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但是,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是“成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成才之前学会做人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才能在“成人”的基础上真正“成才”,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必须具备“通才”素质

我们这里所说的“通才”素质就是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要尽可能的全面,不要是“一门独”,要一专多能,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才必须具备的,这样的素质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能够促使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树立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年来,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科学知识是我们胜任工作、改造世界的武器,因此,作为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特别注重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实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不断丰富人文底蕴,人文素质蕴涵着价值观念,只有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让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很好地掌握技能,也要注重科学技术与多学科的融合,促使专业人才多元文化的发展。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专才”素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具备“成人”素质教育和“通才”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在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前提下,要学习和实践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具备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素质。首先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要为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专业的管理技能,其服务的领域比较广,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人才要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独立生活和处理事务,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观念,能够应变复杂的工作,同时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进而确保工作的有效性,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处理好各项工作,认同社会并能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同时,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处理能力,能够主动获取并恰当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信息,科学分析公共问题。在以上基础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勇于创新。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德才兼备,要是“德才”、“通才”、“专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才能更好地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管具公司

参考文献:

篇11

一、职业认同感的概念

职业认同感指工作者对目前所从事职业看法的肯定程度。职业认同感的高低通过工作行为在工作时体现出来。高职酒店专业实习生在酒店顶岗实习,随着实习时间的推进,对酒店工作的心理认同度也将发生各种变化,并且通过各种工作行为体现出来。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表现及其分析

(一)实习工资低,实习学生满意度低。

从目前酒店行业对实习生的利用上看,大部分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的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对实习的工作满意度较低。以何立萍、郑昭彦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0届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进行的实证研究为例,通过32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98.1%。何立萍、郑昭彦从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内容满意度、薪酬满意度、食宿条件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实习制度满意度、实现价值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满意度8个方面对工作满意度进行论述。从调查表得知,实习生对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实现价值与职业发展满意度偏低,而此类指标都是涉及实习生对工作的前途认知,因此实习生关注较多。

(二)角色难以转变,不能适应酒店的岗位工作。

酒店工作服务性非常强,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热情周到地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学生在学校时以学习为主,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加之大学宽松的环境,使一些学生形成了懒散的生活习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初出校门的实习生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未能及时摆脱大学自由的氛围和相对松散的管理方式,实习初期经常出现上班迟到、早退、外出不请假、仪容仪表不规范等情况。而星级酒店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旷工都有相应的经济处罚,请病假必须有医院的病历或病假单,否则不准请假等,这些制度及高劳动强度的工作对刚步入社会接触酒店工作的学生来说往往转变角色非常困难,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很多学生适应能力差,不能将顶岗实习工作坚持到底。

(三)工作单调乏味,调节性低,感觉前途茫然。

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时,酒店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个固定的岗位,而且大多数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从事这一岗位,有的在餐饮部,有的在客房部,每天的工作都类似,而且基层工作单调乏味,使得有些学生感觉前途茫然,毕业后不愿再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相关工作。对比其他行业,酒店服务工作除工作内容简单外,还表现为不能出差,所有工作都是在本酒店进行,而实习生又年轻气盛,本以为出来实习可以更多地认识世界,体验新事物,以为有机会多看看,多走走,但酒店实习工作却不能提供外出机会,对比之下,无形中其他行业增加了吸引力。同时,实习生在上班时缺少与顾客交流机会,即使实习生非常愿意与顾客交流,但由于酒店不允许服务员与顾客有过多工作之外的接触,或是顾客对服务员本身的一种远离心理致使实习生对酒店各工作岗位认识较差。

(四)人际关系复杂,关心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虽已成年但社会经验不足,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习惯了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然而在工作过程中,酒店管理者更多的是利用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实习生一旦出现工作过错就会受到训斤或处罚,从而使其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并对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实习生与老员工相处的不融洽也影响其工作热情。老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们眼中,实习生眼高手低且高傲自大,他们往往对于实习生要求苛刻,有时甚至故意刁难或讽刺。实习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少实际对客服务经验,面对工作一时无从下手,又不能摆正心态,从而产生与老员工的对立情绪,甚至出现集体对立行为,进而产生中断实习的想法。同时多数酒店管理者仅仅把专业实习生当成临时员工,认为实习结束就会离开,所以并不重视,只索取劳动力,不给予关心。有些酒店的领班和主管本身素质不高,管理方法简单粗暴,重处罚,轻教育,动辄开罚单,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导致实习生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些酒店管理人员认为实习生只是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实习结束就会走人,因此不把实习生当自己的员工看待。

(五)实习成就感弱,职业道德感差

实习生实习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较大。最初,很多学生一听说要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实习,认为这是学习国际化酒店管理模式的大好机会,因此很乐于去锻炼。但到了酒店真正进入实习阶段后,他们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大部分实习生在走向实习岗位前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上岗之前,他们还是体会不到酒店服务的辛苦程度。一旦进入实习岗位,自己独立上岗操作之后,接受酒店严格制度的约束,经常加班加点,很多实习生就难以承受。他们一旦长期地在一个实习岗位上工作,服务态度就会有偏差,甚至会对酒店服务工作产生鄙视心理,进而否定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就业意向,因而体现不出实习的成就感。很多实习生对职业道德理解不够,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于某些酒店的员工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酒店本身也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使实习生感到与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

三、提升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策略

(一)开好顶岗实习动员会,做好安排部署

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要制定酒店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具体要求,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任务。在实习动员会上,一方面要详细介绍实习单位有关情况,另一方面要安排学生代表实地到实习单位去考察,让学生了解实习单位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对于个人未来就业和可持续化发展都非常重要。在实习动员会上,指导教师要告诫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做好角色的转变,尽快适应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

(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顶岗实习酒店质量。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应该与多家酒店建立合作关系,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实习酒店的规模和档次要高,高星级酒店硬件设施好,管理理念先进,在酒店经营和服务操作流程方面都有合理的制度,学生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在实习生管理方面,高星级酒店也有丰富的经验,会安排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实习生感受到酒店先进的企业文化,对酒店管理专业和未来个人的前途发展充满希望,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酒店工作。

(三)酒店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顶岗实习学生进入酒店后,酒店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两部分。岗前培训一般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酒店规章制度等内容;在岗培训一般由各部门安排,培训内容主要是酒店工作业务流程。只有酒店对实习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学生才能对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有所了解,进而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质量。

(四)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日常管理工作力度,保证学生安全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一个顶岗实习指导和质量监控网络平台,该平台把现实中的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通过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了解一些宏观的情况加以系统的整合,使管理者十分清晰的了解到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解决学生顶岗实习较分散,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生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等问题。通过加强顶岗实习日常管理工作的力度,保证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五)完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实习周记撰写、实习报告的撰写和酒店实习表现。通过查阅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情况;通过实习表现可以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效果。由酒店兼职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进行顶岗实习评价,酒店兼职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更加了解,他们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写出实习鉴定并打分评价,校内指导教师查阅学生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并按照评价标准打分,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篇12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以及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给物业管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物业管理行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后续管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也必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发展壮大,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多,这为物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物业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虽然发展较快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不管是行业的规模,还是行业人员素质水平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然而,随着房地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已经达不到业主基本要求,为了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必将整合调整,这就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实用性人才。

2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以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需求而引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人才的需求量已经不能满足物业管理的实际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房地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物业管理行业的人才缺口也在不断扩大,虽然物业管理行业是我国行业中的朝阳产业,但是由于传统的物业管理中不仅没有较大的利益空间,而且基层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压力等非常大,琐碎的事情非常多,导致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对于专业性的应用人才十分缺乏,各个物业公司为了挖掘专业人才,不惜利用各种手段,导致物业管理人才市场陷入了恶性竞争,不利于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其次,物业管理行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物业管理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产品主要是以服务为主,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物业管理的设施更加的专业,从而加大了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而大多数的物业管理人才大都非物业管理专业出身,并不具备专业的物业管理技能以及素养。因此,物业管理行业在新的一轮整合调整中急需具有专业素养与技能的物业管理人才,这也是物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上争夺的重点。这对于职业教育院校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院校可以把培养的重点放在职业技能的培训上,把培养专业的实用型物业管理人才作为重点,加强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合作,定制培养的目标,不断调整教学的内容,从而使职业教育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物业管理行业的实际需求。

3完善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31职业教育院校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物业管理行业的需求现状主要是缺少专业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院校可以以行业的需求为根本导向培养出既懂得物业管理,又熟练业务并且专业知识技能相对较高的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特别要注意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高,以适应物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另外,职业院校可以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而且培训的对象针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且又转行到物业管理行业中的人员,从而在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与技能的同时,促使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得到改变,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3.2定制培养方案,实现订单式培养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市场的需求为根本导向,来不断调整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内容,从而使培养出专业的物理管理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职业教育院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方式,尽快实现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目标。首先确定培养的方向,并在定制培养人才目标之前深入市场开展调研,明确物业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再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计划当中,使企业与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目标趋向一致,企业在订单式培养方案中主要为职业教育院校提供实训基地,使职业院校培养出的物业管理人才更加能够满足物业管理企业的实际需求。

3.3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前提条件,职业教育院校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使得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加大,首先,可以通过培养的方式不断提升原有教师的素质水平,主要是通过培训的方式或者是学术交流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另外,职业院校也可以鼓励教师到物业管理企业去参加实践活动,从而使物业管理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促使职业教育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其次,可以通过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借以壮大职业教育院校的师资力量,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职业教育院校还需要不断跟踪所培育出的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物业管理专业的实际需求。

3.4完善物业管理课程

篇13

血站业务档案主要产生于血液的采集、检验、成分分离、储存运输等环节。包括献血者个人资料,献血者健康征询、体检记录,采血情况记录,血液初检、复检记录,血液成分分离制备记录,血液入库、发放记录、血液保存记录、血液制品质控抽检记录,采供血工作环境消毒记录,采供血工作环境工艺卫生质控抽检记录,储血冰箱、离心机等重点设备质控监测记录,采血袋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及试剂等的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材料及质量检测记录,报废血、医疗废物的处理记录等。

(二)记录量大、面广

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临床用血量及成分血品种的增多,以及对采供血工作质量要求提高,原始记录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献血信息被各个环节反复利用,每份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过多个部门互相交接、配合完成,工作流程长、材料形成分散、数量大,使用频率高。

(三)记录存在高污染的隐患

原始记录可能被污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来自工作环境的污染。带有各种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仪器、工作台面和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穿着防护衣,戴着手套进行工作,随时随手登记的原始记录却完露摆放在这些开放的环境中。

2.工作过程中的污染。由于穿刺、试管破损,血袋离心破裂飞溅等,造成原始记录沾有血迹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消毒液浸泡、酒精擦拭可以解决仪器或工作台面上的血液污染,却不能适用于纸质的原始档案。

3.医疗废物记录是最大的污染源。按照卫生部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采供血过程中的医疗废物记录至少保存10年以上,这些记录包括采血用一次性针头、一次性吸头、报废血液、含血液样本的试管、一次性用品等。医疗废物本身就是高危的感染源,在集中处置过程中,记录需要登记、反复核对并保存,这些都形成对业务档案工作者的隐性污染。

业务档案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这些存在隐患的原始记录,如果黏膜和皮肤有破损,加上档案室库房相对密封,容易形成职业上的损害风险。

二、加强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认识及防范

血站常规检测项目是经血传播的病毒,HBV(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TP(梅毒螺旋体)等。这些病毒潜伏期通常在14天以上,多见于输血、注射、伤口接触等。没有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接触血液被传染的机会是很少的。

(一)乙肝

HBV存在于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液中,主要通过血液和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而传播。我国是乙肝高发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高达lO%。乙肝病毒在常温下存活期非常长,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自行消失,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中可保存15年。其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经过100℃煮沸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以将HBV灭活。

(二)丙肝

HCV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家庭日常接触等传染引起的。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国外30%~90%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输血后肝炎中丙型肝炎占1/3。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可排除85%具有传染性的献血员,从而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100℃5分钟或60℃10小时、高压蒸汽和甲醛熏蒸等均可灭活病毒。

(三)梅毒

TP通过性途径传播约占95%以上,也可以通过输注血液、接吻、哺乳和接触患者日常用品间接传染,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这种厌氧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在体外却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酒精等)很容易将它杀死。

(四)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就会死亡。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HIV可以存活15天,被HIV污染的物品至少在3天内有传染性。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证明,离体血液中HIV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的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小时,一旦放入培养液中,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其中,继续复制。所以,含有HIV的离体血液可以造成感染。尽管艾滋病病毒见缝就钻,但是它们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离开了这些血液和体液,这些病毒会很快死亡。只有带病毒的血液或体液从一个人体内直接进入到另一个人体内时才能传播。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一般6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

HIV非常脆弱,液体中的HIV加热到56度10分钟即可灭活。如果煮沸,可以迅速灭活;37度时,用70%的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水和0.3%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处理10分钟,即可灭活HIV。

三、加强血站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预防的有关措施

血站采供血业务人员存在着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被普遍认同。国内有报道对2002-2007年313328名献血者ALT、HBsAg、抗-HGV、抗-HIV、梅毒血液检测阳性率平均值为1.86%,0.94%、0.77%、0.37%和0.86%,几项总不合格率4.80%。这一数据表明,在一百名献血者人群中,就有5人属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而采血记录、实验室检测记录、成分制备记录等均来源于采供血一线,收集和整理原始记录的档案人员同样面临着污染。以上任何灭活病毒的物理和化学方法,适用于物表而非纸张,档案人员长期接触受

污染的记录,存在着职业暴露危险不容忽视。

(一)树立自我防护意识

广东属潮湿、闷热气候,容易滋生细菌,特别是通风不畅的环境,室内容易忽视的污染源。室内流感、霉菌、尘螨等细菌病菌引起的交叉感染。虫、霉接触,导致皮肤过敏和呼吸道疾病。国家档案局于2007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虫霉防治一般规则)》(DA/T35-2007),提出了对档案虫、霉预防除治工作规范及技术指标。作为从事采供血业务档案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加强防范意识,不仅要了解虫、霉对档案实体和人体的影响,更要正确认识经血液传播疾病病毒的可防可控。

(二)不断改善档案库内的环境条件

档案库房内建筑、装饰材料,如油漆涂料、黏合剂、人造板、水泥以及印刷油墨中,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苯、甲苯、氡、臭氧、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若甲醛、苯等挥发性含量低于0.08mg/立方,严重的情况可以导致白血病。因此,库房应保持清洁卫生,温湿度稳定,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天气尽量给档案库房通风换气,保证库房内的环境质量。

(三)养成良好习惯

平常加强自身的锻炼,定期体检。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工作期间尽量穿工作服;勤洗手;接触高危记录时不要揉眼睛;皮肤有伤口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四)建立专业档案进库前的消毒处理制度